首页 优秀范文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7 09:26:03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第1篇

关键词:企业英语培训;校企合作;培训效果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蓬勃与发展,中国的经济活动在国际范围内影响力也越来越强,中国企业的经济活动也越来越国际化。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将大量资金投入中国市场,在中国谋求新发展。在这种大背景下,中国企业与国际的沟通和交流增多,企业竞争激烈,而企业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如何有效提高员工的英语能力受到企业领导的重视。

企业英语培训市场需求巨大。然而,近几年企业组织的英语培训效果却没有预想的好,显现出了各种矛盾和问题。企业支出巨额培训费用,却并没有有效提高员工的英语能力,什么原因呢?

本文将从培训需求、培训模式和培训内容三个方面探讨目前国内企业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高校参与企业英语培训将是增强培训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目前国内企业英语培训存在的问题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指对学习者使用语言的需要目标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将来语言使用的场合、现有语言水平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和企业期望达到的培训目的。

不同岗位的员工对英语培训项目的需求不同,因此,在实施英语培训项目之前需要对英语培训的主体结构进行划分。企业英语培训细分可有两种方式:根据员工级别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根据员工所属部门功能分为营销英语、财务英语、人事英语和生产与质量控制英语。

然而,企业培训的功利化性质导致许多企业急于求成,忽视受训员工的自身需求和职位功能,甚至不区分员工原有的语言水平,将所有员工交给培训机构,希望短期内迅速提升员工的使用价值,最快地为企业谋利;而培训机构为了拿到培训项目对企业提前做出承诺,不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师资,盲目开大课,企业培训往往流于形式,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二)内容分析

企业为员工提供英语培训的出发点是为了提高员工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因此,完善而有效的企业英语培训应涵盖语言技能和跨文化交际知识的培训。

语言技能的提高是最重要的。企业英语培训有别于传统英语培训, 更强调使用目的语交际的有效性。除了加强语法、词汇、句型等的练习外,更侧重巩固和加强员工在实践和运用中的口头和书面沟通技能,提高在具体的商务工作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

跨文化交际知识也是涉外企业员工沟通技能的重要体现。员工要了解外国的一般行为准则、交流方式、文化习俗等,比如体态语等非言语交际方式的文化内涵,以及国外的一般商务礼仪,如用餐、会议、旅游、接触、礼品、谈判和销售等。例如,中国人谈业务总喜欢喝酒抽烟,在饭桌上进行,但是对于美国人,他不会喜欢这样的劝酒行为(除非他喜欢喝酒),若是中方坚持,会让对方反感。

而我们发现,目前的企业英语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方案中很少见到有关跨文化交际的课程设计;而培训教师也缺乏跨文化交际意识,课堂中要么像传统教学一样只注重语法和词汇等知识,要么偏重于商务术语的学习,不能把文化知识融于课堂教学中。

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英语的学习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在学习英语过程中,结合各国文化习俗和特征进行相应的文化意识培养和实践是培养企业从业者和管理者不可缺少的一环。

(三)模式分析

目前,企业英语的培训模式主要是企业内部组织的短期培训,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企业有自己独立的人力资源培训机构,让自己企业中的外籍员工或英语水平较高的员工进行定期的有规律的英语培训;一种是委托外部英语培训机构,当前值得关注的企业英语培训项目有剑桥商务英语(BEC)培训、LCCIEB 商务英语培训、昂立国际商务英语培训、韦博国际商务英语培训和环球友好商务英语培训。

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组织的语言培训项目成本低,但缺乏系统性与科学性,学习缺乏激励机制,学员缺少学习动力,为了培训而培训,走到哪里算哪里,所以语言提高效果不明显。外部培训机构提供的培训由于师资资源、文化意识等多方面的局限,无法保证在提高语言沟通技能的同时培养文化意识,他们的做法往往是给企业提供课程方案和框架后,找个老师,找个教材,给学员上几十个课时完成培训,学员除了在课堂上的练习外,课后没有更多的学习途径和学习机会,这样的培训方式一方面导致对培训师能力的高度依赖,另一方面提高了培训机构教师队伍的要求。

二、如何有效提高企业英语培训的成效

(一)企业应加强英语培训的管理

企业希望通过培训迅速提升员工的价值,最快地为企业牟利,英语培训自然也不例外。但语言学习的特点告诉我们,英语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是长期的积累和练习,而非急行军式的突击能够解决。几个商务术语、会几个句型并不表示能够了解和很好的运用一种语言,急功近利只可能造成浪费。要达到自如而有感染力的交流,必须通过长期的练习和适当的环境的熏陶。若企业希望培训能有好的效果,就一定要帮助学员耐下心来,锤炼内功,引导学员踏踏实实地实践、操练。

企业内部做好培训员工的需求分析,英语培训计划的拟定要考虑每个参加培训员工的岗位需求、自身语言水平,制定个性化的、科学的培训目标。在课程选择上,不应拘泥于单一教材,而是根据企业实际培训需求,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与模拟,例如,一般管理人员的电话英语、函电英语,采购人员的供应链管理英语,销售人员的市场开拓与分析,高层人员的高级管理沟通英语,出国前工程技术人员的海外强化实战英语等。

在培训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受训者参与互动、交流研讨的积极性。使用监控策略对培训效果和员工的自主学习进程进行适时的监控和评估。督促员工调整自己的计划和进程,符合个人和企业对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要求。把员工年终奖金与培训项目挂钩,激励员工自求进步,提高英语学习的动力。

企业要努力形成促进员工终身学习的企业文化,搭建学习平台,给员工提供平等参与、互动沟通、交流共享的学习场所、学习机会和学习工具;营造学习氛围。要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使学习成为企业的一种文化和机制;要培养员工终身学习的习惯;要促进员工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学习,提高整个组织的学习力和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人员整体英语水平,并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目标。

(二)高校参与企业英语培训的优势

1.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培训内容丰富

企业英语培训的目标是提高学员沟通技能,包括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构建一支高素质的英语培训师资队伍是做好企业英语培训的关键。没有高素质的老师,很难保证学员的高素质。此处所指的高素质,不仅指英语语言能力方面,更包括跨文化交际知识等诸多方面。

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不仅有英语能力过硬的教师,而且这些老师都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对英语文化和商务礼仪有着一定的了解和研究。在实施企业培训时,高校可以针对不同课程甚至单元话题指定在这一领域有一定见地的老师去上课,在提高语言教学的同时丰富课堂文化内容;同时,高校也可以为企业单独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组织一批有海外工作经验的老师定期给学员介绍外国文化和商务礼仪;再者,企业员工不同岗位的语言需求也不同,高校开设有多样的专业设置,可以有针对性地为某一部门员工开展相对应的英语培训,比如营销部门员工对应配备高校营销专业双语老师,财务工作人员也有财务专业双语老师,这种具有感染力的师生组合会使课堂更有针对性,学员更易接受专业语言,企业培训才会更有效果。除了依托高校优秀的师资队伍,高校还可以凭借丰富的社会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邀请相关主题的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界精英做演讲和交流,使培训内容更加充实。

2.高校可提供创新的学习模式和多样的学习途径

除参与培训中的课堂学习外,企业员工还应该有其他轻松而灵活的英语学习方式和手段。培训机构为员工提供的培训手段单一,只设计了教室课堂活动,而我们知道,如今几乎每个高校都为学员配备了语言实验室,购买和安装了各种语言学习平台,学员可在课后通过平台进行听说训练,实现人机对讲,这种沉浸式的英语教学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使得语言学习变得轻松而愉快。另外,语言平台上拥有多姿多彩的阅读、音频、视频和电影等网络资源,学员可在工作之余点击欣赏,放松的同时了解了英语国家的文化和习俗。高校的硬件资源为员工创造了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有助于企业整体学习氛围的形成。

高校为学员所提供的软硬件学习环境,不仅能使企业人才接受专业的英语培训,而且还可以带回来新的信息和新的思想,有利于企业形成整体英语学习氛围,也有助于企业培养员工的文化意识。

3. 校企共创科学的培训评价和激励机制

企业英语培训的目的是实实在在地提高受训员工在实际工作中的语言运用能力。所以,检验培训效果也应该基于岗位工作检验。现在培训机构在完成英语培训后往往模仿托业、博思等职业英语测试,通过试卷和口语测试结果评价员工的学业,这种考核方式不具有针对性,不能科学地反映学生的岗位英语能力。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完全可以针对具体岗位进行考核,教师可根据受训员工的岗位特点变身为不同角色,在受训员工的实际工作环境中检验英语的应用能力。通过这种培训评价机制,既可以客观检验培训效果,又可以让受训员工真正感受到英语培训对自己语言应用能力提高的明显作用,从而能主动接受并认真完成培训。

良好的培训激励机制有利于培训取得预期效果。高校与企业互相配合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约定受训员工的培训成绩要与其薪酬、晋升及职业生涯结合起来,以调动员工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提高培训的效果。

三、结语

美国《商业周刊》进行的调查表明,2009年世界前20名开展高端培训的培训机构中,有19家是依托高校建立的专业培训机构。高校师资结构多样,可以提供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识的培训;软硬件资源丰富,为学员提供了多样的培训模式和途径,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有助于企业学习氛围的形成,弥补了当前企业英语培训市场的缺陷。

企业英语培训有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国际商务沟通能力,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任何有志于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无论规模大小,都应该把英语培训作为企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服务于经济发展是高校的责任与使命。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高校要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在更新企业英语培训观念基础上探讨更为适合的培训内容、模式、手段和保障措施,协助企业建立起英语培训的长效机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第2篇

导语:北京英语专业培训机构当中,哪个比较好呢?听说北京韦博国际英语的口碑是不错的,具体韦博英语有哪些辅导课程呢?商务英语培训韦博的培训效果如何?商务英语中口语部分和写作部分是难点,想快速提高有没有可能?

【商务英语课程】

韦博专为商务人士,邀请到了国外留学、主攻商务管理的老师讲述西方商务英语知识。并有外籍老师,指点发音技巧和语音语义。

从基础商务知识到与老外谈判,精英商务英语课程让您从容应对各种常见商务场景。

模拟各种可能发生的商务事件,角色扮演让您与老外面对面身临其境应对所有意料之外。

【上课时间】自由无限制,早上、下午、晚上、周末都可以,根据您的实际情况来安排

【上课模式】1-4人小班上课

【上课老师】外教与专业英语教师

【学习环境】韦博各校区

【韦博重点课程】

商务英语、日常口语、职场英语、旅游英语、出国留学类口语、面试英语、交际英语、酒店英语、初中高级英语 等。

北京韦博 400-0066-911转分机51969

【接听时段】周一至周日 09:00至21:00

【拨打方式】先拨打前面10位号码,待语音提示后,再继续拨打后面5位分机号

【北京韦博校区地址】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韦博国贸校区

学校地址:朝阳区东三环中路建外SOHO B座1楼104室

附近交通:1号线、10号线(国贸站)

北京市 朝阳区 北京韦博三元桥校区

学校地址:朝阳区东三环北路甲2号京信大厦西南配楼二层

附近交通:10号线(亮马桥站B口)

北京市 东城区 北京韦博崇文门校区

学校地址:崇文门外大街16号便宜坊大厦17层

附近交通:2号线崇文门站下C2出口

北京市 东城区 北京韦博东直门校区

学校地址:东直门外大街46号天恒大厦A座8层807,808室

附近交通:地铁2号线,13号线

北京市 海淀区 北京韦博巴沟万柳校区

学校地址:海淀区巴沟路2号1幢万柳华联购物中心F4-03

附近交通:地铁10号线C口

北京市 大兴区 北京韦博亦庄校区

学校地址:大兴区荣华中路8号院1号楼力宝华联购物中心F3-05

附近交通:地铁亦庄线万源街站

北京市 通州区 北京韦博通州万达中心

学校地址:通州区新华西街58号通州万达广场写字楼D座1112室

附近交通:地铁八通线通州北苑站A口出

北京韦博 400-0066-911转分机51969

【韦博国际英语介绍】

韦博国际英语于1998年成立,15年秉承“为中国人提供更好、更快捷学习英语方法”的宗旨来到中国,独创的“三阶段多元学习法”,结合全球知名的英语学习系统开发者和领导者——来自美国硅谷的先进教学软件历经20年在全球70多个国家成功的实践经验,并在中国经济最活跃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大连、重庆、杭州、扬州、南通、苏州、宁波、无锡、南京、沈阳、乌鲁木齐、常州、温州、厦门……等地开办了140多所英语培训中心。

【韦博十大优势】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第3篇

暑期的商务英语热随着炎炎的夏日逐渐升温,据了解,今年集中于京城的各类商务英语培训班吸引了全国各地超过15万的学习者,其间北京各机构暑期同期开班最多时达到1000多个。近日北京外国语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推出了北外成功英语品牌的商务英语培训,该培训依照学员的接受能力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所推出的具有灵活性、实用性、专业性的英语培训课程,受到了很多在职人员的青睐。业内专家声称,此次北外成功英语进军商务英语市场,打破了只有社会英语培训机构主导培训市场的格局,为英语培训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社会英语培训机构由于欠缺教学经验,聘请的外教也大多是留学生和来中国的旅游者,其教学方法和所设置的课程体系并不完全适合中国人学习英语的特点,而北外成功英语依托享誉中外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凭借多年雄厚的师资实力,不光在课程设置上对国人学习英语有很独特的见地,在外教聘请方面也有着丰富的资源和经验,所聘请的外教大多为长期从事英语教学、有较强学术背景的外籍人员。

北外成功英语为了使学员提高商务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充分掌握商务英语沟通技巧,设置了一整套针对学员学前、授课过程和结束后跟踪服务的办法。培训前,专业语言顾问为每一位学员进行语言诊断;培训中,专门教学助理为学员提供咨询答疑服务;培训后,为每一位学员提供完整的培训学习档案,包括课堂表现、教师评语、结业考试成绩等,综合培训评估合格者将获得权威的北外成功英语结业证书。同时通过科学的小班授课,师生能全面互动,老师将通过小组练习、角色扮演、辩论赛、实战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进行课堂教学,使每个学员在课堂上练习的机会更充分,得到的指导更全面,培训效果事半功倍。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学员张不了口、下不了笔的尴尬,从而综合提高学员的商务英语水平。北外成功英语在教材的选择上,也很贴切当前的商务英语发展需求,使用当今商务英语教材中最成功、最流行的《剑桥商务英语》口语、写作系列教程,内容涵盖日常工作环境下的各种语言场景,使学员身临其境,迅速掌握所学内容。

刚接受北外成功英语商务英语培训的学员李刚介绍:我参加了很多培训机构的英语培训,都感觉不像说的那么好,最后我来到了北外成功英语,无论是教材和课程的选择,还是老师的讲授,都让我感觉进入了更新、更高的英语学习境界,真正感受到了学院派英语培训的实力。

北外成功英语的授课老师告诉记者,北外网院的商务英语培训日间班、周末班长期滚动开班,在招生报名期间受到了很多在职人员的广泛关注,这些报考商务英语培训的在职人员,大部分都从事涉外贸易以及在外企、或与外资企业有业务往来的工作人员。这些性质的企业在日常工作中对员工的英语要求比较高,员工不但要有过硬的英文写作能力,而且在商务英语谈判以及对西方文化背景的娴熟运用等方面也要求很高。因此,具有受过商务英语这种特殊培训背景的学员,对企业的商务背景理解会更为深入、交流更为有效自由,在国际企业中就更能得到认可。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第4篇

关键词: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139-03

一、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社会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在此需求下,我国许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专业。从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数量到2013年达到了1266所,招生人数也增加到237.43万。在1266所高职院校中(2013年具有高校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有749所开办有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占全国高职院校的59.16%。据2013年《上大学网中国高职院校最爱的专业排行榜》统计,专业点数量排名前十位的高职专业中,商务英语专业榜上有名。而全国本科院校中,英语专业比重高达77.44%,以903所院校占据榜首。

根据数据统计,虽然商务英语专业在全国的布点率高,但从图表中我们不难发现,在高职院校和本科的专业设置上,商务英语专业都是重叠的。当然不难想象在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都会有所重叠,这就造成了高职院校在专业特色上不明显。另一方面,随着商务英语的应用更广、更深,与之相应的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却显得相对滞后,与社会需求相脱节。从近几年的高职商务英语学生就业情况统计中我们就能发现:虽然社会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较高,而且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率和学生岗位满意度及在资水平上来说并不尽如人意,种种情况使得当下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处于瓶颈阶段。近几年来,高职院校虽然早已意识到该问题,并从高职院校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能力培养、就业、师资等方面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但并没有有效地解决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就业难和就业对口率低等问题。

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服务外包行业在我国迅猛发展,成为我国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能力不断提升,业务类型和国别呈现多元化趋势,服务外包业正步入快速成长期,对懂外包、了解商务和具有一定英语知识和能力的职业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着重指出“建立健全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推进职业院校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相衔接,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在这种形势下,商务英语专业应乘势而上,加大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服务外包发展情况

(一)发展历程及政策支持情况

外包产生于19世纪初期的欧美国家,其产生和发展至今已有两百多年。20世纪初,随着工业生产进入大规模机械化时期,制造外包出现。由于运输成本的下降和生产后勤组织的改进,外包向低工资地区延伸,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制造商纷纷将外包中心转移,使得中国成为主要接包国家,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同时,随着IT的应用与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通信成本的迅速下降,IT产业应运而生,其效益远远超过制造外包并慢慢成为公司的主业,由以硬件为主向以软件为主转变的格局也逐渐呈现,从而导致企业将硬件制造外包给低工资国家来降低成本。至此,作为服务外包起源的IT服务外包得以迅速发展。

中国服务外包起步较晚,虽然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但是国际服务市场并不发达,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中国服务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41%,不到发达国家水平的43%,发达国家当然平均水平位70%。另外,中国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较弱。中国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和财务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客户服务能力普遍较低,缺乏国际竞争能力。目前,虽然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能力还有所欠缺,但中国政府和政策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中国在“十一五”期间,根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关于“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建设若干服务业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要求,为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优化出口结构,扩大服务产品出口,商务部决定实施服务外包“千百十工程”,并在全国相继建设了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十二五”规划建议又指出:“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扩大金融、物流等服务业对外开放,发展服务外包,稳步开放教育医疗、体育等领域,引进优质资源,提高服务业国际化水平。”同时,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过30多年稳定的经济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和基础环境。中国在城市环境、交通电力、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具备了较好的条件,这都为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供了便利条件。

(二)服务外包行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

在全球的服务外包行业中,印度是最大的服务外包国家,自20世纪末以来,承接了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总量的80%,尤其在IT外包领域业务承接量比重更大,形成了印度独揽世界服务外包行业的基本格局。虽然各种分析和资料显示,中国是印度服务外包业最大的威胁,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印度最强大的对手,但是随着我国服务外包产业规模的高速增长,服务外包专业人才却逐渐在数量、质量与结构上呈现与企业需求不匹配的情况,如专业人才短缺、能力较弱、流失严重、供给不足、结构不合理、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不匹配等问题,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虽然中国拥有大量具有一定素质、低成本的人力资源,但是具有从事外包服务业务能力又熟悉业务并能熟练运用英语的专业人才比较匮乏。全球85%以上的服务外包项目都需要英语进行沟通交流,如软件外包中,英文软件就占据了80%以上,而国际呼叫中心服务就更离不开英语,可以说,英语语言能力已成为跨国公司选择接包方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对于中国外包企业来说,如果想成为主要服务外包地区,必须要克服语言障碍,这也成为了仅次于成本因素的第二大问题。

教职成[2011]6号《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作用的意见》中指出“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要指导、参与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开发。要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紧贴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指导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在如此政策指导下,高职学院商务英语专业应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目标,针对职业和岗位需要设定课程内容,真正从职业标准内涵出发,使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相符。

三、当前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现状

目前,我国个别城市成立了专门的服务外包学院,部分学院成立了服务外包相关专业,或者是在课程设置上安排了一到两门服务外包相关的专业课程。缺少针对服务外包岗位实际开设的课程,且课程注重语言的理解和语法的掌握,缺少与服务外包业务和岗位需求为重点的内容。大部分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接触类似外包业务情景和真实工作场景学习的机会,导致学生不能准确、有效地掌握英语知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大部分学生虽然通过了高职高专使用英语应用能力A级考试,甚至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却严重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与服务外包企业的需求相差很大。通过对在服务外包企业实习的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发现:首先,学生知识面窄,专业英语词汇了解少;其次,知识运用能力差,处理的文件语法错误百出;经过一段时间的企业培训和实践后,能与客户进行基本信息的交流,处理和完成服务外包业务中一般性的工作,如对一些基础的资料进行翻译,读懂简单的客户信函并回复,书写基础的技术材料等,能达到外包企业低端岗位的要求,而诸如随时与发包方进行业务沟通,正确理解项目中的英语资料,并根据业务发展情况撰写英文报告等中级层次的要求差距较大。

四、商务英语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职业标准对接实现途径

(一)开拓多种渠道,递进开展人才培养,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机制

第一,建立长期稳定的服务外包校外实训基地,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搭建平台,及时了解行业企业需求,校企统筹协调,组织学生参加培训,为深度合作奠定坚实基础。第二,通过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做中学、学中做,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质及就业竞争力。校企共同制定培训和工作计划,确保工作与教学安排的目的效果统一。第三,通过订单培养模式,组建企业订单班,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企业主要负责企业文化和业务技能讲授,实现校企共育共教,学生技能培养和就业目标明确,达到在校学习和岗位工作的无缝对接。第四,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聘任企业负责人作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建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根据合作的不同阶段和企业需求采取了顶岗实习、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勤工俭学等合作模式,制定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文件,明确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分别享有的权益和承担的责任,成果共享、责任共担,实现校企生有意愿、有保障、有效果,三方共赢。

(二)培养目标对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产业发展

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立足外贸转型升级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将培养服务外包技术技能人才增设为商务英语的培养目标之一,通过服务外包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根据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夯实服务外包基础技能培养,并根据人才培养要求增设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服务外包英语、英文数据处理、BPO岗位技能训练等相关专业课程。校企分析归纳服务外包岗位技能点,确定或调整服务外包相关课程教学内容和模式,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等工学结合教学模式,重点打造“4+1”职业能力:英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数据录入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服务外包业务能力,不断缩小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差距,提升学生行业就业竞争力。

(三)引企入校,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搭建教学做一体化平台

学院或专业可与当地服务外包公司创新开展“引企入校”合作模式,双方共建服务外包生产性实训基地。双方签署协议后,企业可提供设备、项目、业务培训等方面资源,学校提供场地、设施、人员等,双方成立管理小组,共同制定生产性实训基地管理制度及相关文件,并由校企双方各自安排指导教师对基地运营和教学安排进行管理,共同协商制定基地业务安排和计划。如此操作,生产性实训基地可兼具公司交付中心和实训基地职能,并能解决学生在校期间的教学做一体化、业务技能训练问题,解决工学交替中教学与工作协调的矛盾,为学院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提供真实业务的实训环境,实现企业真实职业环境和真实工作项目,提高人才培养的职业化水平。

(四)校企共育师资,优化双元师资结构

教师定期到服务外包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具体工作项目,有效提升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在实践教学环节,可聘请外包企业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将最为真实优秀的工作理念、职业态度、业务技能传授给学生,优化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一支富有实际经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五)校企共建资源,服务行业企业培训

建立校企智力合作,学院与服务外包企业可共同组建一支工学结合教材开发团队,在双方通过研讨确定方案框架之后,按照各自分工进行完成,企业更侧重实际案例、任务项目、行业前沿知识的选取,学校更侧重职业知识、能力、素质的归纳提炼,校企共同开发教材解决教无所依、教材不切合实际、不利于学生掌握实际业务技能等问题,为企业培训和学生服务外包课程提供优质学习资源。

商务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不仅要从知识和能力方面充实,更要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上出发,全方面多角度加强。因此,学校、企业、教师和学生应共同协作,为达到此目标进行努力。

综上所述,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面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要依据服务外包职业标准,改革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与职业标准对接,随时根据市场及岗位需求补充和调整相关课程内容,真正做到高职学生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零距离对接。同时,也提高服务外包人才的英语语言能力,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在全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格利哥(Greco J.F.),鲁丹萍,肖步哲.国际服务外包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韩天龙.高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问题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18).

[3]姜宏丽.从工学结合谈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新途径[J].清华大学出版科技信息社,2008,(25).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第5篇

关键词:需求分析;教学模式;课程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涉外人员我国的需求和缺口越来越大,为了满足我国对外交流等等问题,越来越多的学校开设了商务英语这门课程。商务英语人才与以往单纯的英语专业的人才存在一定的差异,商务英语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的范畴,国家与社会对这部分人才的需求是特别大的,如何满足需求是国家的一大考验也是教育事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需求分析的内涵

需求分析,顾名思义是针对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细致专业的分析,搞清楚问题的要求,而这个搞清楚问题要求的过程包含我们需要什么,最终应该提供什么。这种需求分析在国家或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分析方面就是,我们要搞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需要给国家或者社会提供什么样的人才。

二、商务英语的现状

近年来,商务英语这个名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人们对此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国际化的大趋势下,各类专门的英语人才需求增加,尤其是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缺口是特别大的。目前,为了保证社会需求也为了提升培训机构的知名度保证培训的效果,越来越多的培训机构将商务英语的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去培训。那么目前我国商务英语的现状是什么样呢?下面我就讨论下商务英语的现状。

1.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我国的课程设置现在越来越趋向合理,但是从目前的现状来看,课程设置依然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不足。从现在课程设置的现状看,学校设置的课程不能很好地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未来的岗位需求做到衔接和吻合。对于商务英语,是一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外贸商务活动的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需要很强的专业性和适应性。但是,从目前学校对于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来看,大部分的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主要还是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实践课程较少,或者实践课程过于单一甚至与学生未来的工作没有一点共性。也就是说目前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存在设置不合理、重点放在理论只是缺少实践的问题。

2、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

从目前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在商务英语教学模式方面可以看出,更多地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为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很少。并且,很多学校只是在一些专业的英语课程基础上简单增加了几门关于经济类的课程,通过这种教学,往往很难将英语与商务结合起来。专业英语课程缺少与商务的衔接,而经济类的课程又不能很好地融合到英语中去。

三、需求分析理论下的商务英语教学

需求分析在当代社会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例如现在的经济贸易、培训机构的设置、软件的设计等等多个领域都在广泛应用需求分析。需求分析作为了解人们需求的一个理论,在近年来的英语教学中应用也特别的广泛。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的提升,商务英语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模式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如何设计商务英语课程,商务英语课程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

1、需求分析

学校或者培训机构要想实现教学目标,提升学校或者培训机构的知名度和学生的就业比例,必须要了解社会对学生的需求。而商务英语教学追求的一个教育目标就是使学习这门课程的学生可以在商务的环境下熟练地使用英语与人交流,这一方面需要学生具有基础的商务知识,还需要学生在各种商务场合或者其他场合与商务人员交流自如,或者能够轻松地里了解世界各个国家的商务文化。

商务英语课程最终培养的人才应该是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复合型的商务人才,从学校走出来的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是否能够适应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是衡量商务英语课程与教学模式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因此,学校对于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以及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遵守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为指导,必须切实考虑到学生学业完成之后的就业情况如何。这样呢就需要学校必须充分了解用人单位对商务英语专业人员的需求是什么,学生学习此专业今后想要从事的行业或者说想要在哪些工作单位就业,以及学生想要从事的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是什么样的等等需求学校必须了解清楚。

基于以上需求分析,这就要求商务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一方面需要培养学生基本的英语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商务观念以及在商务环境下对英语的英语能力。学校需要尽可能地向同学传授商务知识,通过一些实践练习培养学生的商务英语水平。也就是说需求分析,需要学校将自身需求、用人单位对人员需求、以及学生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需求有效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2.需求分析下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研究

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以及学生对于自己未来发展的需求表明了商务英语教学改革的迫切性和必要性,同时,这种需求也为我国的商务英语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指导。下面我们就针对需求分析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首先,课程设置的改革

为了保证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在未来就业的时候能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也能保证学生顺利通过用人单位的试用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这就需要学校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首先进行变革。那么这个变革并非简单的在英语基础教学基础上增加商务类或者经济类的课程,而是需要学校切实将商务与英语有效结合起来,这就需要从以下几点做努力。

第一、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的工作中,尤其是对于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中,听说能力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读写能力虽然不如听说的要求高,但是也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化的趋势的加强,口语的交流日渐增多,用人单位及学生个人对与听说的需求都十分高,而在一个以汉语为母语的国家,本身英语交流的环境就比较有限,这就导致很多的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较为薄弱。所以,学校要保证学生顺利毕业并且顺利找到工作并且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基础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第二、商务知识的培养

学生仅仅会英语专业的交流是不行的,还需要充分了解商务知识,懂得商务规则及实务,还需要掌握丰富的商务术语。用人单位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的需求,是需要学生能够具备丰富的商务知识利用英语与商务人士进行交流。所以,学校在商务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需要在设置英语基础专业的同时设置商务课程,尤其是对于商务英语练习的实践课程是必不可少的。

其次,教学模式的改革

任何教学内容的或者说课程的改革,必须与教学模式方法的改革并行,不然很多课程设计不能得到有效的推广。目前很多的学校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采取枯燥的教师单方面的讲为主,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很少,而这部分这个专业的学生一旦参加工作到了真正的工作中,是需要很多交流的,所以为了适应这种工作需求,教学模式必须改革。教学模式的改革就需要多一些情景教学法,通过一些类似与实际工作情景的模拟让学生去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商务英语能力。同时以一些多媒体教学的手段,设计一些与课程相符又内容丰富有趣的多媒体电子课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提升了教学的趣味性另一方面也能充分调动学生实现教学的目的。

为了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商务英语课程的设置与教学模式必须遵循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充分开展调查,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和学生对于未来就业的需求,然后结合学校的具体的情况,设置合理的课程,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最终为社会提供优秀的复合型的商务英语人才。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是一个艰难但又必然的过程,需要社会、学校、学生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余卫华,2002,需求分析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8):20-23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第6篇

巨大的市场空间吸引了众多创业者扎堆教育培训,目前全国有近5万家教育培训机构。而经过一轮跑马圈地,一些初具规模或拥有某项核心竞争力的企业获得了风险投资的青睐,近三年约12家行业领先企业共获得6亿美元的投资。然而,一些教育企业和投资者视“开店”为“连锁”,视“加盟”为“核心模式”,投资的浮躁,让虚胖的教育投机者有机可乘。

通过对教育培训各类模式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发现,教育培训企业的规模化发展有其内在的商业逻辑。新东方的实践证明,打造服务链、建设师资团队、产品标准化下连锁扩张,是教育培训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与此相左者,皆为伪模式。

2006年9月上市的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简称新东方),是中国民办教育的一面旗帜,更是外语培训的代名词。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外各大名校就读的中国留学生中,有70%曾就读于此,被誉为“出国梦的制造者”,“将中国人望而生畏的托福、GRE考试变成了福特式生产线”。截至2009年底,新东方累计培训学员超过850万人次。

新东方的成功,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出国热在中国大地骤然兴起。新东方准确定位于为出国留学群体提供英语培训服务,在分享行业机遇中快速做大,成为中国最大的私立教育服务提供商。不过,外语培训市场进入门槛较低,是淘汰率较高的行业之一。以北京市场为例,每年都会淘汰200-300家英语培训机构,与新东方同一时期的培训机构,绝大多数早已遁迹江湖。

那么,新东方模式的成功有何内在逻辑?研究显示,延伸业务链、建设师资团队、标准化下连锁经营是其在浑沌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而这也构成了国内教育培训企业有效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三大要素,新东方树立教育模式基本范式

要素一:延伸业务链,提供一站式服务

新东方善于从学员的需求出发,不断延伸业务范畴。新东方的早期学员,选择新东方的目的非常明确,为了顺利出国留学,而到新东方来“过一水”,以掌握托福、GRE的应试技巧。但是,这些技巧新东方能传授,其他学校也能。新东方创办之前,北京已经有三四家同类学校,而上海前进学校更是成名于20世纪80年代。新东方之所以后来居上,在于其率先延伸了外语培训业务链,为学员提供一站式服务。

首先,业务链纵向突破,开辟出国咨询业务。在提供考试服务基础上,新东方创办不久就开辟了出国咨询业务,由现任副校长徐小平负责,学员可以就近咨询,获得包括各国对待留学生的区别、基本申请步骤、各大学颁发奖学金的流程和决策等必要知识。在当时出国流程并不为大众所熟悉的背景下,新东方以咨询业务招揽了大批生源。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新东方又抓住海外学校扩大国际生源的契机,与海外学校合作,将业务延伸至留学服务领域,包括学校选择、奖学金申请等。

其次,业务链横向发展,丰富外语培训品种。针对当前全民学外语热潮,新东方在托福、GRE、雅思等考试培训基础上,推出大学考级、考研英语、新概念英语、精英英语等培训项目,丰富外语培训内容。近年来,新东方还突破外语培训界限,在非语言培训领域四处出击:推出子品牌“北斗星”进军职业认证培训市场;拆分出“东方标准”从事IT业培训;推出学前教育品牌“满天星”,成立幼儿园;收购北京铭师堂和长春市同文高考培训学校,布局高考培训市场。

目前,新东方已形成以外语培训为核心,分别拥有短期培训系统、高等教育系统、基础教育系统、职业教育系统、教育研发系统、出国咨询系统、文化产业系统、科技产业系统等多个发展平台,大大丰富了新东方的品牌内涵。

对比李阳疯狂英语,新东方打造业务链的商业逻辑更为清晰。10多年前,李阳疯狂英语风靡一时,提出“让3亿中国人说一口流利英语”的口号,发展势头一度盖过新东方。但时至今日,李阳疯狂英语仍在口语培训市场上“疯狂”,规模上难有突破,而新东方则实现了上市融资的跨越,成为外语培训的第一品牌。对此,新东方创立人、董事长俞敏洪曾坦言,李阳的演讲煽动能力很强,但缺乏产业化思路。

延伸业务链,新东方的品牌价值得到充分释放,不仅拓宽了营收渠道,也提升了整体抗风险能力。年报显示,2006-2009财年,新东方营业收入由9250万美元上升至29257万美元,增幅216%,经营利润由823万美元提升至6092万美元,增幅640%(表1)。

要素二:建设师资团队

《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后,中国教育培训市场迅速升温,培训机构数量也快速增加,但培训机构的规模却普遍较小,且多为区域性机构。这是培训机构的特性使然。相比一般产品,教育服务的标准化难度更高,一家培训机构成名,往往是个别讲师的功劳,如陈安之、李阳、余世维等,以致每个讲师都可以开一个公司,但每个公司都做得不大。然而,新东方却从教师遴选和薪酬两个角度入手,汇聚一大批名师,打造高素质的师资团队,为企业做大奠定了根基。

为建设高素质的师资团队,新东方制定了一整套遴选机制。除了较高的专业要求外,新东方还别出心裁实行“试听制”和“打分制”。到新东方应聘的教师,前后要经过8轮面试,不仅要获得招聘人员的认可,还要通过“试讲”由学员打分,不及格者,只能出局。由此,在教师遴选上,已经形成一条不成文的要求,即任课教师上课时必须旁征博引,善于“抖包袱”,调动课堂气氛,不然很难通过学生这一关。正是这一要求,使得新东方在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教学风格―在一片欢笑声中灌输大量知识。

尊重教师、提高待遇,是新东方汇聚大批优秀教师的基础。在新东方,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核心资源。俞敏洪认为,只有教师富了,他们才能安心教书,传授知识,学生才能更多受益。因此,新东方教师的高收入,深受同行乐道。在新东方,主力教师年薪百万并不新鲜。同时,新东方还在股权上有所安排。资料显示,除核心团队拥有股权外(俞敏洪持股31.18%、徐小平10%、包凡一4%、钱永强2.5%),还有400多名员工持有公司股份。

正因如此,新东方汇聚了如徐小平、王强、包凡一、宋昊、钱永强、江博等大批名师,他们中的每一个人,单拉出来都是一块响当当的品牌。比如,新东方前名师胡敏、罗永浩离职后,先后创办了新航道学校、老罗外语培训,其中新航道已获得IDG和美国最大教育上市公司开普兰联合注资,老罗外语培训也正处于融资洽谈阶段。

名师效应显而易见。一是名师汇聚,各显神通,为新东方带来了多元化的教学风格,提升了教学质量。目前,新东方形成了激励派、学院派和激情新概念英语三个流派。同时,受尊重和高收入激发了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他们做了大量工作来研究试题,使之规范化,大大提升了考试通过率。二是名师效应使得新东方在学员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大幅降低了营销宣传费用。根据新东方内部的调查,学员中80%是通过口碑传播而选择新东方的。

要素三:标准化下连锁经营

在教育产业化思维下,连锁经营成为新东方做大规模的路径。而连锁经营的成功扩张,却得益于新东方在教材和服务上的标准化。由于教育提供的服务是无形产品,其中有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如果不能使之标准化,并且有效地快速复制,那么连锁经营必将陷入困境。在教育培训领域,标准化主要体现在内容标准化和商业模式标准化两个方面。

内容标准化相当简单。培训内容上,新东方除早期推出的托福、GRE等业务外,又先后向考研英语、四六级、职业认证、IT认证等产品拓展,表面上看相关性不大,但这些培训项目都有一个共性:都可以通过考试结果来验证培训效果。一切以通过考试为目标,使得培训具备标准化的基础。

为此,新东方推出标准教材和教案。其中首推俞敏洪编写的《GRE词汇精选》,该书被出国人士称为“红宝书”。同时,新东方还陆续编写出版了《新托福考试综合教程》、《新托福考试官方指南》等教材。另外,新东方还撰写了《新概念英语标准教案》、《雅思写作标准教案》、《考研模板标准教案》等教案。标准化的教材和教案,不仅提升了新东方的教学水平,而且拓宽了营业收入,也为新教师的快速成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另外,针对不同老师不同教育风格的客观现实,新东方强调教学技能的标准化。为此,新东方从剑桥ESOL考试中心引进六级师资培训体系,只有通过第一、二级培训的教师,才能成为符合新东方标准的教师,从而传达出相似的新东方味道。

商业模式的标准化更为重要。连锁经营的理想状态是能够将成功模式不断复制。为此,新东方将运营标准化作为切入点,把集团总部建成一个统一的统筹管理中心,把下属的分校建成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业务流程、统一服务标准、统一对外宣传的连锁式分校。

为了复制总部商业模式的精髓,新东方在总部与分校之间打造了一套IT系统。在该系统下,总部能将管理延伸到分校的每一位老师、每一间教室、每一堂课,而分校又能够分享总部的后台支持,这让新东方的业务复制变得高效而有序。

在标准化支持下,新东方的连锁经营稳步推进。自2000年在广州和上海开设分校始,新东方已在全国40个城市拥有42所分校、400多个学习中心和6家子公司。不过,与多数教育企业连锁经营采取“直营+加盟”形式不同,新东方旗下分校均为直营店。在俞敏洪看来,直营连锁虽然对扩张速度有所抑制,但更容易控制风险,更容易实现规模扩张与师资力量之间的匹配,同时,教学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基于以上三大要素,新东方在教育培训市场上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稳健成长,而通过对目前教育培训企业的研究和分析,我们认为,延伸业务链、建设师资团队、标准化下连锁经营,是教育企业商业模式的基本范式。

教育伪模式:非标准化的简单连锁

垂涎于教育培训市场的巨大蛋糕,教育培训企业成为时下最热门的投资标的,但是,形形的教育培训机构,哪些值得投资,哪些将是投资者的梦魇?在当前八成教育机构有融资意向的背景下,这一命题极为迫切。

有意思的是,4年前新东方的上市,激发了掘金教育产业的热潮,4年后,宋山木的事件,让教育培训再成焦点。新东方与山木培训本无关联,但同样是老牌的培训机构,山木培训无论从品牌还是业务规模上,均与新东方不可同日而语,为何?对比新东方的商业模式,非标准化下简单连锁经营是山木培训的致命短板,这也是当前教育培训市场里最具隐蔽性的伪模式。

值得警惕的是,山木培训的伪模式并非个例,不少以投机为目的的教育机构已经粉墨登场,他们的目标在于圈钱、上市、套现,最终损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因此,研判教育模式的真伪,至关重要。

伪模式特征一:非标准化、不易复制。直接后果是规模难以做大或缺乏成长性。与新东方围绕外语培训而开设课程不同,有近20年办学经验的山木培训,其课程主要集中于英语、日语、粤语、韩语、电脑、会计六大门类。以英语培训为例,开设有国际音标、语法、口语、英语基础综合、英语速成、初级英语、中级英语等不同科目。从产品设计上看,山木培训的业务处于教育培训的最底端,进入门槛低,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同时,难以形成标准化的商业模式。从培训内容上划分,山木培训属于职业培训,缺乏相关认证,没有明确的目标,难以做到标准化。据学员反映,其培训质量在不同的分校、不同的教师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山木培训的起源,与深圳乃至广东特定的环境相关。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地区涌入大批前来淘金的产业工人,由于教育层次较低,这些产业工人迫切需要一些基础技能培训,如语言、电脑和会计等。应这一需求,山木培训业务得以快速做大。但是,这种业务模式,在特定时期、特定区域内有其生命力,但随着基础教育的普及,单纯的语言、电脑技能培训已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而且这种模式在绝大多数劳动力输出区域,显然障碍重重。

山木培训并非个例。目前,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类山木培训的教育机构比比皆是,它们不仅发展背景相似,而且培训内容几无差异。尽管它们中的一些跻身当地“十大培训机构”之列,但它们通常都未能将相关培训产品及服务标准化,这一致命缺陷终将致其步入衰败。事实上,一度以“教练技术”培训出名的汇才,更是非标准化而失败的典范,汇才不仅教学内容难以标准化―以激扬禀赋为培训目标,商业模式更难标准化―依靠口口相传、人拉人的方式发展“社会精英”作为学员,最终倒闭收场。

伪模式特征二:简单连锁。目前,商业领域中成熟的“直营+加盟”模式被引入了教育培训领域,且成为连锁经营的主流模式(表2)。具体操作上,培训机构在省会城市建立直营店,将二三线城市的市场留给加盟商。该模式的优点在于,省会城市的直营店可以深入地了解当地的市场,并提供一个样板给加盟商。同时,缩短了管理半径,能够更好地为加盟商提供服务,使之更符合总部规范。另外,“直营+加盟”模式在做大业务规模上更快一步。

不过,在教育领域照搬“直营+加盟”模式存在弊端。与其他行业加盟模式既输入品牌又输出产品不同,教育领域的加盟制通常是品牌加盟,不输出教师、不参与招生,也不参与收入分配,而仅仅是每年收取一定的品牌授权费。如从事外语培训的昂立,旗下连锁店全部为加盟店,平均每家每年收取35万元品牌授权费。加盟制虽然可以最大能量地发挥品牌溢价,但给标准化管理带来难度,任何一家加盟店出现负面事件,都将诋毁企业整体形象。而且,“直营+加盟”模式下,教育企业成长性指标也表现欠佳。数据显示,2009年教育培训行业营业额增幅低于门店增幅,前者为26.84%,后者为43.95%(图1)。

更为重要的是,“直营+加盟”模式下,要保持教育培训机构品牌和服务品质的一致性,标准化更是关键,这直接关乎连锁经营的质量和效果。北大青鸟是标准化下加盟制的受益者。作为首个将特许经营模式引入教育培训领域的机构,北大青鸟首先对培训教材和内容进行了标准化,撰写出教育培训行业第一套标准化手册―《北大青鸟IT教育标准化手册》。该手册每年更新修订,公开出版发行。以2008年版为例,内容涉及107个工作岗位,共有2714个业务事件,394个工作流程,1400余项质量标准,总计500余万字。标准化课件内容奠定了北大青鸟“直营+加盟”模式的基础,2009年北大青鸟营业收入24.88 亿元,市场占有率约40%,直营店与加盟店比例约1:9。

相反,缺乏标准化的连锁经营,只能是企业的虚胖。据山木网站披露,目前山木培训已在全国27个大中城市拥有近300家分校,并以每年5个省会级城市的速度扩张,同时,在伦敦、东京等地建有海外分校,实现了办学国际化。而实际上,由于缺乏标准化,山木的许多分校,尤其是海外分校处于有名无实状态。

事实上,教育机构并非以大为美,大而不实反倒是盈利的漏洞。即便标准化程度颇高的新东方,在异地扩张过程中,也存在部分分校侵蚀总部利润的现象。而当前企业简单连锁与投资界的浮躁不无关系。华尔街流传这样一个笑话:当听到“中国”字眼时,所有基金经理都竖起了耳朵,当听到“连锁”、“渠道”、“加盟”等字眼时,已经有人按捺不住,“给我一份商业计划书”。投资的浮躁,让虚胖的教育投机者有机可乘。

伪模式特征三:缺乏有效的教师培育机制,师资力量薄弱。教育是典型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的最大动力在于人才而非资本,师资是教育培训机构的核心资产。相比公办教育,民营教育培训企业对高素质师资团队的要求更为迫切。一份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七成受访者认为“师资力量”是选择培训机构的首要条件。

对于教育培训企业而言,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还需善于与学生交流,以及讲课时要有人格魅力。因此,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事实上并非易事,不仅要在遴选机制、用人机制、培训机制等多方面努力,而且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形成尊师重教的办学理念。

新东方通过严格的遴选制度和高待遇,打造名师团队、提升品牌形象,奠定了可持续扩张的基础。相形之下,一些培训机构不注重师资力量建设,将工作重点放在扩大招生规模上。实际证明,忽视师资建设的培训机构,就只能依靠占山头的方式在浑沌未开的市场中以低价方式粗放经营,最终必然面临难以为继的局面。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第7篇

关键词:会展业;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41-02

一、苏州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一)会展业的概念及发展

会展产业是国内近十几年来高速发展起来的产业,是一个新兴的服务行业。国际上,会展业通常被称为MICE Industry,是由meeting(企业会议),incentive tour(奖励旅游),conference(团体组织会议)和exhibition/events(展览会、节事活动),这四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组成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会展业的概念在内涵和外延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延伸和丰富。目前,会展业已成为一种综合性强、关联度高的服务贸易行业,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国际化程度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出现了以会展业为支撑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会展经济(陈向军、田志龙,2001)。国内开始正式提出会展产业这一概念大约在1998—1999年之间。

(二)苏州会展业的发展现状

1.苏州市会展业具有强大的政策保障。围绕着苏州“三区三城”的建设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发展产业,将其列为市重点扶持发展的产业,连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来保证会展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仅在2011年就连续出台了《关于加快苏州会展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苏州市会展业跨越发展三年计划》两份政府文件,成为会展业发展强有力的保障。

2.苏州市会展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有了政策的扶持,苏州会展业发展迅猛,竞争力也日益提高。在会展场馆方面,目前苏州市的较大规模的专业展馆有五个,已建室内展馆面积21万平方米,拥有五星级酒店23家,能满足高端会展业发展和高端商务消费者需求。在专业队伍方面,注册资本超过500万元的有106家,基本形成了项目策划、展馆管理、设计布展、设备租赁等相配套的专业队伍和配套服务体系。

二、会展行业的发展对苏州地区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的启示

《苏州市会展业跨越发展三年计划》指出,苏州会展业应积极开展与中国贸促会(CCPIT)和全球展览联盟(UFI)、国际展览协会(IAEE)、国际会议协会(ICCA)等国内外会展行业组织的交流和合作。

(一)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要服务经济发展

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每一所高职院校存在和发展的动力。苏州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这个过程中势必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尤其是人才结构和需求的矛盾,而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不断优化和调整的过程。这样高职院校和地方经济发展就形成了良性互动过程,能得到共同的进步。

商务英语的人才培养也要符合苏州市的经济发展方向。未来五年,苏州市将进一步聚集发展生产业,提升发展消费业,创新发展公共服务业务,加速发展基础服务业务。在这个政策导向下,我们向社会输送的商务英语人才应在服务行业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具备会展现场讲解能力、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掌握丰富的商务旅游资源等。

(二)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要结合岗位技能

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要结合服务业的发展,这是一个大方向。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服务性岗位技能的训练,才能真正帮助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就业质量。因此,需要大体设定商英专业学生今后就业的服务岗位,通过市场调查和岗位群分析,整合出岗位群技能,从而明确职业能力的培养目标,使培养出的商务英语人才能与市场需求的人才保持一致。

三、建立新型高职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路径

(一)优化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设置

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强调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坚持以满足现代企业要求为目标,坚持以国际商务人才岗位职业标准为依据,坚持以实际工作任务为引领,坚持以“校企合作”为路径,进行课程设置,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分为职业素质课程、职业知识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职业拓展课程,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有:剑桥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市场营销原理与实务、商务英语情景训练、商务英语综合实训、外贸实务实训和商务礼仪。这些课程的开设,既能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的综合应用能力,又能培养学生扎实的职业能力。

(二)建立基于岗位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

1.教学内容。以往的商务英语实训教材大多是按不同的商务主题进行编排的,例如:求职面试、岗位职责、召开会议、接待客人、公司介绍、公司业绩、产品介绍等。这样的教材体例,只能让学生浅显地掌握商务语言和商务技能,而对于会展、物流、电子商务、旅游等现代服务行业的专业用语、工作任务、工作流程以及岗位技能则没有办法学习到。这样,学生今后在应聘这些岗位的时候,就会处于被动的地位,失去竞争力。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苏州地区的服务行业信息与教材内容相结合,既训练了学生的专业英语,又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例如,在处理电话沟通时,可以将预定会展摊位作为沟通的内容;在处理商务旅行时,可以将通过电子平台预定票务和酒店作为实训的内容;在处理谈判时,可以将与物流公司的协商作为重要的内容等。

2.师资建设。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很多都是大学毕业直接进去学校执教,缺少实际的服务型商务岗位技能。因此,基于岗位技能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综合来说,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全面的商务知识,掌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拥有丰富的企业实践经验。建设这样一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水平与专业研究兼长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个长期的任务,并且是个逐步完善的过程。首先,应增加培训机会、交流机会,提高教师综合水平。其次,鼓励教师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试。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后续学习,在国贸、营销、电子商务、物流、会展等领域考取国际商务师、营销师、电子商务师、物流师、会展策划师等资格证书(申厚坤等,2008)。最后,要提供教师参加挂职锻炼的机会,培养教师业务水平。因为,教师必须拥有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掌握相关行业的工作流程,才能将最新的岗位信息带给学生,将真实的工作任务让学生模拟练习,从而帮助学生锻炼岗位技能。

3.考核方法。以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实践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情况、活动参与程度、综合商务技能的应用,注重学生的形成性考核、阶段性考核和发展性考核。因此,可以尝试“以证代考”,“以赛代考”。“以证代考”是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考证,在准备考证的过程中,学生会对相关行业和岗位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梳理,这和课堂学习的目的是一致的。例如,学生获取了国际商务师证书,那么《外贸实务实训》课程就可以免试。“以赛代考”是指,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大赛的选拔。同样,在准备大赛的时候,学生会对必须掌握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进行高强度的训练,以期以较好的成绩通过选拔,获得课程免试的机会。只有以学生职业技能和岗位技能为着眼点的考核,才能有效检验实践教学的成果。“以证代考”和“以赛代考”只是其中的两种典型方式,今后在考核方法上还应有更大的革新。

(三)探索创新型实训基地的建设

在实践教学中,将与工作任务相关的商业服务技能融入到职业技能大赛的模拟培训中,既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所要学会的核心技能,又能在与同学的切磋中,相互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还能为真正的职业技能大赛选拔出优秀的好苗子。

但实训毕竟是模拟的成分居多,与真实的工作有一定的差距。如果能在校园里为学生搭建起工学结合的平台,那么对于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无疑是帮助很大的。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也建成了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中厂、产业园区等形式各异的实践功能区域。以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学院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建设现代服务业示范园,全力打造信息平台、实训平台、教育办学场所。

快速商务英语培训第8篇

商务英语专业和学科的蓬勃发展促使商务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工作变得日益重要。这迫切需要在探讨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和专业特点、借鉴国内外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和理论的基础上,以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的具体语言知识教学为切入点,融入商务技能的体验。为此,采纳剑桥商务英语中级教材、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用书等素材,针对在校学习商务英语二学历的本科大学生群体的特征,探讨如何将多学科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融合到商务英语教学中,希望为以后的商务英语教学提供一点建设性的思路。

关键词:

教学模式和理论;语言知识;商务技能;融合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4-0178-02

“商务英语学科是英语和国际商务交叉产生的新学科”,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现在日臻成熟的阶段。但是长期以来,商务和英语的教学并没有很好地结合起来。商务英语教学在很多学校都是分两条线进行:其一主要是教授国际商务和经济理论,其二则是围绕商务文本进行听、说、读、写方面的语言学习。这样,商务理论和英语始终不能真正有机地融合起来。因此,如何将多学科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融合到商务英语教学设计中是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领域。

1 商务英语(Business English,或BE)的学科定位和专业特点

要解决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和英语的融合问题,首先需要明确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和专业特点。我国目前多采用传统语言学理论和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或ESP)理论对商务英语进行定义和研究。大部分研究者把它列在一级学科“语言学”门下,按“语言学―英语语言学―专门用途英语―商务英语”这一顺序把它列为其中的四级学科。这种学科定位是普遍接受和认可的。也有部分研究者把它列在一级学科“经济学”门下,按“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国际商务―国际商务英语”这一顺序把它列为其中的四级学科。与此同时,以莫再树等为代表的一些研究者以语言经济学,即“学习第二种语言(或外语)是一种经济投资”的理论对商务英语热潮进行分析。不同的学科定位将决定融合的方式和效果,因此不同的大专、高职、本科院校及社会办学机构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学科定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本研究建立在第一种学科定位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商务英语学科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具有特殊性,这赋予了它不同于其他专门用途英语及公共英语基础学科的专业特点。英国商务英语专家Nick Brieger (1997)提出商务英语应包括语言知识(language knowledge)、交际技能(communication skills)、商务专业知识(business professional content)、管理技能(management skills)和文化意识(cultural awareness)。不难看出,商务英语是一门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学科,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学科。这也要求商务英语的教学模式和设计中体现多学科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融合性。

2 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和理论概述

商务英语教学中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得以实现有赖于广大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探索和研究。林添湖教授曾明确地指出,商务英语是一种必须“因需施教”和“因材施教”的专用英语分支,其成功的教学有赖于事先对学习者的需求做实事求是的分析。近年来,国内许多专家学者也对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和理论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和研究。例如,李丽进行了将内容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或CBI)理念融入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实证研究,发现接受CBI教学的实验组在后测分数上显著优于接受传统教学的对照组。王鲁南、段靖研究了案例教学法(Case-study method)在商务英语教学运用中的基本原则、教学程序,并提出案例教学的最大难题就在于对双师型教师(兼备商务实践经验和专业背景知识和扎实的外语功底和课堂教学能力)的需求。吴丽、陈籼教至讼钅炕教学(Project-based teaching)在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可行性,明确了案例教学实施的主要步骤,即:选定项目题目、制订项目计划、实施项目内容、提交成果并评估。

这些研究和探索无疑对商务英语学科的深入发展和相关教学模式的完善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广大商务英语教学工作者具有启发和引领作用。但总的来说,如何将多学科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融合到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中这个问题是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和理论研究中不可避绕的问题。

3 商务英语教学实践探讨

商务英语是应用性较强的学科。本研究以商务英语听、说、读、写的具体语言知识教学为切入点,融入商务技能的体验,采纳剑桥商务英语中级教材、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用书等素材,针对在校学习商务英语二学历的本科大学生群体的特征,探讨如何将多学科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融合到商务英语教学中。参与该教学过程的两个实验班共60人,教学持续时间为一个学期,学期结束后进行测验和问卷调查。其中33人为大二学生,27人为大三学生。

3.1 商务英语听、说的教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设计

商务英语听、说的教学的紧密结合是有效促进多学科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融合的手段。对于几乎没有国际商务操作知识经验的在校学生来说,培养其在国际商务领域和活动中的听、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他们也需要具备商务交际知识。另外,初学者在词汇、语法、语速、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差异,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其听、说能力的提高。因此,本研究在教学中运用以交互理论为基础的交际教学法并检测教学效果。

本研究中的“交际教学”主要是通过模拟情景角色、观看视频、与有商务实践经验的人士现场交流等方式进行。教学设计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1)对商务活动中个体或群体角色定位的认识;(2)对交际目的认识;(3)对交际内容的理解。以剑桥商务英语中级教材学生用书中的Assessing training needs(评估培训需求)听力练习为例。从角色上听,交际双方一位是培训项目的负责人(以下称为A),另一位是刚上任的部门经理(以下称为B)。从交际目的上听,A需要解答疑问和确定培训项目,而B需要选择并参加一些培训项目。从交际内容上听,A是积极推进谈话进程的人,可以听到他使用了:OK. So would you like to…?/You are right here, but I also think…/ Well,why not…?等表达方式。B是回应并表示同意或质疑、反对的一方,他使用了:What do you mean?/ Oh, I see./ The problem is that…/ I don’t understand…。教学时引导学生融入该商务情境,并对以上各点进行认知,再来做听力理解题目:回答问题、写下在线培训(Online training)和面对面培训(face-to-face training)各自的优势。同时,学生也能在听力理解的基础上模仿进行“Giving reasons for and against”(给出赞同和反对的理由)的口语练习。

测验和问卷调查的结果证明,这种教学设计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掌握商务交际的过程,从而提高商务英语听、说能力。但是它在进行的初期需要花费较多时间,三个方面的时间比约为1:1:2。不过,一旦学生适应并接受了它,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3.2 商务英语读、写的教学理论基础和实践设计

商务英语读、写的教学的有机结合亦有助于实现多学科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的融合。通过阅读保证足够的语言输入,通过写作发现语言输出的问题并解决、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学生们在商务英语读、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阅读速度慢、对商务语篇的理解能力较弱,写作时时态、语态运用不当,受母语表达习惯影响等。因此,本研究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实施任务型教学法。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一一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本研究中的教学以商务报告(Business Report)的阅读和写作为例。商务报告能为读者提供具体的信息、数据和意见,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表达方式,也是商务英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种商务技能。

教学设计分以下四个步骤:(1)引导学生了解报告的基本结构,即标题、引言(含报告写作目的、调查对象、调查方法等)、调查成果与结论、建议等。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对5篇具有代表性的商务英语报告(含调查报告、可行性分析报告、业绩报告)的阅读,让学生对学习对象特点进行一一建构。(2)引导学生通过总结得出准确把握商务报告信息的方法。例如,通过标题、引言获取主旨信息;运用寻读、跳读策略快速有效地获取具体信息等。在具体的商务活动中,具备快速获取信息和输出信息的能力是巨大的优势。(3)学习商务文本的语篇思路和风格。通过计时阅读、及时讲解和总结,学生逐步掌握商务报告准确、简明的文体风格及详略得当、层次分明的句式特点。(4)指导学生完成写作的语言输出任务。同时,引导学生定期进行学习小结和反思,不断地在做中学、学中做。

因为商务英语的实用性很强,在整个教学设计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例如:在班上建立三至四个学习小组,成立虚拟公司,进行市场竞争,模拟商务活动等。这样,学生们也就有商务沟通、报告写作等的动力。

综上所述,商务英语是以培养复合型人才为目的的应用型学科,这也决定了它需要将多学科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融合到商务英语教学模式中。本研究提出了可供实践操作的融合性的商务英语教学设计,研究证明该切入点是适时的、合理的。但是,本次研究存在样本小、偏重经验分享和总结、应用范围有限等不足之处。所谓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商务英语之海”要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和评估机制等方面趋于成熟,仍需要广大学者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John Hughes(英).新编剑桥商务英语学生用书(中级)[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2]刘玉梅,肖肃.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文慧,樊永仙.大学英语教学与测试―理论与实践[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7.

[4]中国国际贸易学会商务专业培训考试办公室.国际商务英语阅读与写作[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8.

[5]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22-28.

[6]蔡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商务英语口语教学[J].外语界,2006,(2):30-34.

[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理论研究小组.论商务英语的学科定位、研究对象和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06,(5):4-8.

[8]郎可夫.面向新世纪的商务英语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1999,(1):56-59.

[9]李丽.CBI教学理念融人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效性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8):74-79.

[10]林添湖.试论商务英语学科的发展[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4):143-150.

[11]林添湖.对国际商务英语教学的三点思辨[J].国际商务研究,2004,(1):57-61.

[12]刘胡英.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0,(1):122-125.

[13]莫再树,张小勇,张云.基于语言经济学的商务英语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