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7 09:25:35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第1篇

一、引言

众所周知,地质灾害的发生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损失,还扰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地质灾害是可防可控的,只要采取正确的防治策略,就能够将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地质灾害评估是对地质灾害进行防控的基础性工作,正确的评估地质灾害的类型、危害,并采取有效的防治策略,能够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文章探讨分析地质灾害的评估内容、原则、方法,并提出了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进一步关注,能够对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的实际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地质灾害的评估原则

地质灾害的评估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灾害的生态环境评估、地质灾害的风险性评估、地质灾害的损失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评估。为了达到更好的评估效果,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以相关的原则为指导,具体包括以下几项。

1、从全局出发原则。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估的作用,在进行评估工作之前,应该从全局出发,对地质灾害评估工作进行统筹规划和合理安排,严格遵守相关的规范,做好评估的每一项工作,使评估工作发挥最大的作用。

2、突出重点原则。在评估的实际工作中,应该全面考虑相关因素,分清楚地质灾害的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对于重点区域应该加强评估工作,全面掌握该地区的地质信息,提高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正确的采取防治策略提供合理依据,更好的发挥评估工作的作用。

3、注重科技创新原则。地质灾害的评估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运用,所以,在评估过程中,应该重视对各种科学技术的运用,以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促进评估工作更好的发展。对于地质灾害频发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域,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加大力度,全面掌握这些地区的地质信息。同时,为了促进地质灾害评估的进一步发展,必须重视科技创新,建立完善的创新体系,以更好的促进地质灾害评估的发展,提高评估工作的效率。

三、地质灾害的评估方法

1、调查野外地质环境。这是进行评估最基础性的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地形、地貌、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环境条件等的调查。在进行野外调查的时候,一定要认真仔细,不能遗漏任何可能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疑点。同时,野外地质环境调查也要结合当地的生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有层次的进行调查。例如,评估地区如果要建住宅小区,应该将重点放在工程地质条件上,重点调查该地区是否有危害工程建设的不良地质条件,例如,是否存在软弱夹层,是否存在溶洞,降落柱等不良地质问题。此外,还要评估周围的地形地貌,重点在地形高差和能形成不良地质作用的地貌类型上。又如,如果评估地区将要修建公路或铁路,那么重点工作应该放在线路两侧一定区域内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水文条件上面,对其进行全面仔细的调查。为正确评估地质灾害和开展工程建设奠定基础。

2、收集地质环境资料。要对地质灾害进行全面评估,就得掌握该地区的地质环境资料,具体包括地质、地形、水文、气象、物探、地震、构造等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应该做到尽可能的详细和全面,并力求准确。同时,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还应该进行鉴别,提高资料的准确性,确保地质灾害的评估质量和评估水平。

3、划分地质灾害类型。野外地质环境调查完成后,应该对调查所得到的资料进行整理,认真分析,并根据相关的资料,对地质灾害进行正确的分类,确定可能出现的各种灾害。在确定地质灾害种类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对灾害种类进行正确的划分,包括评估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情况、水文条件、建设规划等内容。例如,如果评估区的高差比较大,采取建设措施的时候容易形成高边坡,并存在着松散的堆积物,这样的区域容易出现滑坡、边坡滑塌等地质灾害。而如果评估区的地貌比较复杂,沟壑比较多,沟壑的坡面或者沟中存在着松散的堆积物,并且当地的地形高差比较大,当地的降水比较集中,那么该地区则比较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如果评估区的地势比较平坦,本身已经形成人工深基坑,高边坡,并且基坑边坡存在着松散的岩层,那么该区域容易发生基坑边坡滑塌、滑坡等现象。总而言之,在类型划分的时候,应该全面考虑相关因素,以便为地质灾害评估和防治策略的采取提供依据。

4、评估地质灾害危害性。确定地质灾害的类型之后,正确评估其危害性是选择恰当防治策略的关键内容,因此,一定要正确评估出不同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在评估地质灾害危害性的时候,要综合和全面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危害性、发生时可能给人、财、物带来的损失等,做到评估适中,既不偏高,也不偏低。如果危害性偏高的话,容易造成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浪费,而如果偏低的话,可能会使相应的防治工程安全性不足,达不到应有的防治效果,当地质灾害发生的时候,往往会造成更大的损失,不能发挥相应的防治效果。

四、地质灾害的防治策略

当地质灾害评估工作完成之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恰当的防治策略。具体来说,为了更好的防治地质灾害,应该采取以下地质灾害防治策略。

1、落实相关的地质灾害防治原则。当地质灾害的种类和危害确定之后,接下来的重要工作就是采取恰当的防治策略,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在选择防治策略的时候,应该坚持安全有效、经济适用、主次有别的原则,并将临时措施和永久措施结合起来,提高地质灾害的防治效果。

2、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策略。坚持安全有效、经济适用原则,既达到防治地质灾害的目的,还保证防治方案的科学合理,尽量降低成本,以提高防治的综合效益。主次有别是指在采取防治策略的时候,应该综合考虑地质灾害的危害性,危害的大小,应该将主要的财力、物力放在防治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上面,不能主次不分。在危害性大的地质灾害的防治上面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尽量降低其危害性,对于危害性较小的地质灾害,应该做到投入适当,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此外,还应该将临时措施和永久措施结合起来,对于需要永久防治的地质灾害,应该建立永久防治措施,保证周围的安全,避免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损失。而对于无需永久防治的地质灾害,可以采取临时措施进行防治,这样既达到保证安全的目的,还能够实现节约成本的目的,进而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的综合效益。

3、做好其他方面的工作。地质灾害防治的基本策略包括预防、监测和治理,应该优先考虑预防措施,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将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制定相应的技术规则,提高评估人员的责任感,提高评估质量,也能够防治地质灾害。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第2篇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灾害种类较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平均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导致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多亿元。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这是从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出发作出的重要部署。把防灾减灾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切实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一、转变观念思路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防灾减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同时,随着社会财富的相对丰裕,广大人民群众对防灾减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新的防灾减灾理念,以先进理念引领体制机制创新,推动防灾减灾工作实现新的跨越。

树立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自然灾害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重威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在防治与减轻自然灾害中所表现出的行为、效能,已经成为评价其施政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我国来说,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做到防灾减灾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树立变被动救灾为主动减灾的思想。自然灾害往往是突如其来的,但也有一定的发展变化规律,且常伴有一定的预兆。面对自然灾害,有意识和无意识大不一样,有准备和无准备大不一样,准备好和准备差大不一样。灾害防治的基本对策是预防、避让和治理。其中,预防是上策,避让和治理都要付出较高代价。我们要打破传统的救灾思维模式,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把被动应对自然灾害变为主动防灾减灾,把更多的资金投到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树立科学防灾减灾的思想。无论是灾前的预防还是灾后的抢险,都必须坚持依靠科学、尊重科学。我们应当更加重视发挥科技的力量,通过科技发展来提升防灾减灾水平,充分应用先进科研成果和技术装备,确保各项工程、各项措施、各项工作都经得起重大自然灾害的考验;始终坚持尊重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开展防灾减灾,不断总结实践经验,自觉把握自然规律,努力减少工作的主观性、盲目性。

树立系统防灾减灾的思想。防灾减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生态各个领域并影响社会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通力合作。我们应当坚持综合防治、系统防治、全面防治,积极推进并确保监测、预报、评估、防灾、抗灾、救灾等工作协调一致。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最广泛地动员全社会力量有序参与,加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制订、专业队伍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灾害预警、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工作,健全完善防灾减灾体系;重视研究不同类型自然灾害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发挥防灾减灾措施的综合效用,开展灾害及其防治知识教育、宣传、培训。

二、抓住重点要害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自然灾害种类繁多。抓住要害,重点突破,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的必然选择。当前,应突出抓好四种灾害的防治。

地震灾害防治。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造成经济损失最严重和人员伤亡最多的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地震500多万次。20世纪以来,我国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800多次,以占世界7%的国土承受了全球33%的大陆强震。在全国因各类自然灾害死亡的人口中,地震死亡人数占54%。作为我国地震最多的省份之一,云南省从开始,累计投入资金100多亿元,实施了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十大能力建设,即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建筑物抗震设防能力、中小学校校舍安全保障能力、农村民居抗震能力、抢通保通能力、水利设施抗震能力、救灾物资保障能力、专业队伍应急能力、全民防范能力以及紧急救援能力建设。经过努力,以来云南省地震速报时间比以前减少了一半,改造、建成的中小学校校舍和农村民居经受住了多次地震考验,救灾工作反应也更为迅速、有序。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是指自然因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类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有关的灾害。我国有65%的国土面积处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受威胁人口近3500万人。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是我们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作为我国受地质灾害危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云南省对地质灾害防治进行了大胆探索,确立了“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以及“防治结合、群专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结合、重点建设规划与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去年,又研究部署了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10项重大举措,力争用时间,投入100亿 元,解决好68个重点地区的地质灾害治理问题。自以来,云南省已成功预报地质灾害730多起,避免人员伤亡近4万人,避免经济损失5亿元左右。

气象灾害防治。气象灾害是指大气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建设及国防建设等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害,包括暴雨洪涝、台风、干旱、大雾、沙尘暴等7大类20多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1%—3%。云南省气象灾害频繁、危害严重,最为突出的是旱涝灾害。近年来,云南省采取三类措施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一是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时期水利投资达到“十五”时期的3倍,全省蓄水库容新增12亿立方米,解决了1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加强防汛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国家规划内541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先后投资8亿多元对南盘江、大盈江、瑞丽江、澜沧江等10条重要江河或国界河流进行综合防洪治理,大大提升了江河的防洪能力。三是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意见》,着力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和综合气象观测能力,全面增强应对气象灾害综合能力。

生物灾害防治。生物灾害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不当、破坏生物链或在自然条件下某种生物过多过快繁殖(生长)而引起的灾害事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生物灾害跨区域、跨国界传播的风险增加。云南省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与3个国家山水相连,容易遭受外来生物入侵。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云南省一直坚持把做好生物灾害防治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一个重点。一是加大生物多样性的系统保护。实施滇西北、滇西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等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把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拓展到全省50%的州(市)和34%的县(市)。二是建立农业有害生物应急防治队伍。大力发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建立健全省、州(市)、县、乡、村五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系统,建成中国农作物有害生物监控信息系统云南分中心。三是针对不同情况的林业有害生物暴发态势,加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力度。四是加大对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防范。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监测预警及可持续控制关键技术研究,编制云南口岸入境植物检疫截获有害生物名录。

三、完善体制机制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阶段,改革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在全球气候剧烈变化的大背景下,防灾减灾工作面临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引发的双重压力,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们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着力解决突出问题,推动防灾减灾工作从侧重技术管理向侧重社会管理、从侧重微观管理向侧重宏观管理转变,全面提升灾害防治水平。

完善灾害应急能力建设机制。加强专业抢险队伍、专家队伍抢险救援能力建设,推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构筑应急管理后勤保障体系,加强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特别是要增强群众灾害防治应急能力,广泛推广“三小措施”,也就是发放“一个小本本”,宣传防灾减灾知识;配备“一个小包包”,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开展“一个小演习”,提高群众临灾条件下的自救互救能力。

完善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完善综合协调机制、灾情信息共享机制、灾情会商机制、信息机制、灾(险)情评估机制和评估标准、救灾监督机制等,夯实防灾减灾基础,做到科学防灾减灾。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第3篇

一、提高认识,明确责任

地质灾害防治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科学发展观的落实,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做好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我州属云南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具有点多面广,突发性强、破坏性强和群发性的特点,常常给当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州委、州政府一贯重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刻理解新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对于我们做好工作意义重大。

(一)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本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各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公众的需求和人的全面发展中,对生命财产的安全保障是最基本的内容。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首要目标就是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把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放在民生的高度,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努力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灾害对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

(二)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基本保障。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各类条件中的基础和载体。一个地区如果没有一个安全、稳定的地质环境作为发展的基础,其各类建设成果就难以得到安全保障,甚至引发重大灾难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我们必须明确,重视并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不仅要保护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而且,还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努力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地质环境。这是各级政府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一项历史使命。

(三)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履行政府社会职责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中,政府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地质灾害有突发性,甚至不可预见性,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尽到责任而造成公众生命财产重大损失,那就是最大的失职。因此,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履行政府职责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方面,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也是检验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总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任务,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利益的重要保障,是构建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加深认识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紧迫感,把这项利国利民的大事做好。

二、加强领导,完善机制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工作好坏直接关系到群众的安危,责任重大,汛期将至,全州各级党委、政府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真正把汛期地质灾害防治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认真落实汛期防灾减灾的各项制度和措施,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组织地质灾害防治是国土资源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一把手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相关责任制度,细化责任内容,把防灾责任落实到单位和具体人员,尽最大可能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实、做细、做好。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主动搞好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强化沟通,建立联合工作制度,按照职责,明确责任分工,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必须紧紧依靠群众。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树立全民防灾意识,引导地质灾害重点地区群众主动参与防灾工作,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自救互救能力。

各县市人民政府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的要求,将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虽然各县市每年汛期都下拨了一定的防治经费,但有的县市还未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使得当地群测群防以及工程治理工作难以持续、有效的开展。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做好新时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在总结以往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工作制度,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工作目标,突出重点,狠抓落实。

(一)突出重点,加强防范。汛期是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我州地质环境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扰动增加,加剧了滑坡、泥石流的活动和危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环境下,极端气候事件增多,汛期(5—10月)暴雨和单点暴雨发生频繁,高强度的降雨过程是激发滑坡、泥石流的主要诱发因素。我州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发生在汛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个重点,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按照年度防灾方案,完善应急预案,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的组织落实工作。加强汛期地质灾害的排查,坚持在汛前组织人员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有灾害隐患的乡镇、村社、学校、矿山、水电站和交通干线两侧以及山地斜坡地带、沟口处。对已有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查清隐患点的活动情况,“两卡”的发放要查缺补漏,防止漏发,检查四项制度三条措施的建立落实情况;对新形成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查清灾害类型、形成原因、威胁对象,并及时纳入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尽可能减少防灾的盲点和空白区。

(二)提高“三种能力”。一是要提高监测预警能力。群测群防是现阶段地质灾害防治的现实可靠的有效手段,在群测群防逐步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群测群防的各项措施,安排好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坚持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速报制度;每年汛前都要明确责任人、监测员、预警信号和转移方法,并加强对新增人员的培训,确保基层防灾工作有人管,应急抢险措施能落实;要继续向群众宣传防灾知识,组织群众主动支持参与,努力营造一种人人关心、群测群防的良好氛围。二是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地质灾害防治,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切实提高对灾害的反应能力,强化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确保组织到位、人员到位、设备到位、经费到位,一旦出现地质灾害险情和灾情时,能高效、有序、及时的做好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防治工作,迅速完成抢险救灾任务。三是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开展地质灾害防灾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提高广大基层地质灾害防治管理干部、监测责任人和人民群众对地质灾害防治的认知程度,提高他们的防灾意识、临灾自救和互救能力。

(三)切实做好矿山、水电站、公路沿线等建设工程项目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近年来,随着我州经济的大发展,新建了许多矿山和水电站,而工程活动对我州的地质环境扰动较大,这会诱发地质灾害发生,威胁着工程建设人员和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各级政府要组织相关单位对辖区内的矿山、电站、公路等工程进行灾害隐患的排查、检查,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谁引发、谁治理,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指导和督促项目业主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特别是要监督矿山企业做好尾矿库和废石场等灾害易发区的地质灾害预防工作,防止因暴雨或不合理开采引发的矿渣滑坡、泥石流灾害,尽最大努力避免因各类建设活动诱发地质灾害而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违反有关法规,人为诱发地质灾害造成重大损失的要坚决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第4篇

为了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决定的实施意见》精神,切实做好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市地处山区,丘陵与山地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93%以上,地质环境脆弱,地层岩性复杂,地质构造发育,盆地、阶地内膨胀土广布,地质灾害类型较多,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属省重点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根据市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全市地质灾害高易发区面积4263.11km2,占国土面积的15.65%;中易发区面积6857km2,占国土面积的25.17%;低易发区面积10239.49km2,占国土面积的37.58%;全市地质灾害易发区总面积21359.6km2,占全市国土面积的78.40%,高出全省18.9个百分点。特别是受“5·12”地震及近两年暴雨、洪涝灾害的影响,地质灾害隐患急剧增加。目前全市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1851处,以滑坡、崩塌、泥石流隐患为主,威胁全市22851户、94311人及78991间房屋、39所学校和多处重要工程设施的安全,潜在威胁财产损失已逾26亿元,地质灾害防治形势异常严峻,防治任务十分繁重。因此,将认识和思想统一到国务院和省政府文件精神上来,认真做好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对于促进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二、明确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标任务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统一部署,全市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第一,大力开展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的搬迁避让工作,要结合《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0—2020)》整体部署,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将具备搬迁条件的受地质灾害威胁的群众全部搬出,最大程度的避免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第二,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提升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第三、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使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明显减少。

三、强化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

(一)加强调查评价。目前,全市已有七个县完成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评价工作,汉台区、城固县、洋县、佛坪县要主动与省上沟通,争取上级支持,尽快完成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评价工作,并将调查与评价成果作为县(区)人民政府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础依据。在科学详查的基础上,按照预防为主、避让与治理相结合和全面规划、突出重点的原则,抓紧编制完成市、县《市“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全面指导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二)加快实施搬迁避让。各县(区)人民政府要按照《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安排,优先将受威胁程度高、治理难度大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周边群众,在“十二五”期间全部实施避险搬迁。对于搬迁安置点选址,必须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确保新址避开和消除地质灾害。国土资源部门要做好地质灾害避险移民搬迁对象的审查工作,切实做到应搬尽搬,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三)科学开展工程治理。对一时难以实施搬迁避让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要加快开展工程治理。地质灾害治理要与基本农田保护、小流域治理、公路建设、环境保护、扶贫开发等规划相衔接,要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工程应遵循和贯彻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建筑节能等理念。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加强争跑项目并做好指导监督;交通运输、水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和建设单位要对交通干线、水利枢纽、输供电输油(气)等重要设施及军事设施周边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及时采取防治措施,确保安全。

四、健全群测群防网络

(一)提高群测群防水平。按照陕政发59号文件要求,在县建成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的基础上,其余各县(区)必须在三年之内达到“十有县”标准。县、镇两级人民政府要加强群测群防的组织领导,健全以村干部和骨干群众为主体的群测群防队伍,引导、鼓励基层社区、村组成立地质灾害联防联控互助组织。市、县国土资源部门每年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基层站、所工作人员、群测群防员的防灾知识技能培训,不断增强其识灾报灾、监测预警和临灾避险应急能力。

(二)完善监测预警预报网络。要在今明两年内建立市、县级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网络。市级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要尽快投入使用,勉县、略阳、宁强县的地质灾害防治信息系统须在今年年底前投入运行,其余各县(区)要加大投入力度,在明年年底前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国土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要实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相关信息共享,建立健全预报会商和预警联动机制,对城镇、乡村、学校、医院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人口密集区上游易发生滑坡、山洪、泥石流的高山峡谷地带,要加密部署气象、水文、地质灾害等专业监测设备,通过联合监测预报,确保能够及时发现险情、及时发出预警、及时启动应急预案。

(三)全面开展动态巡查。要建立健全隐患排查制度,对辖区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经常性巡回检查,每年要开展汛前排查、汛中检查和汛后核查,及时消除灾害隐患,并将排查结果及防灾责任单位及时向社会公布。县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对乡镇隐患排查工作的督促指导,对基层难以确定的隐患,要及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核查确认。

五、加强地质灾害防范能力建设

(一)严格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制度。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要严格按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严防人为活动诱发地质灾害。要强化矿产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和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评估,在矿产开发利用之前,必须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要配套地质灾害防治治理工程。有关部门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基础设施专项规划时,应进行规划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理确定项目选址布局,避开危险区域。

(二)加强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要主动与驻汉各地勘单位协调沟通,争取地质灾害防治专业技术指导,建立与本辖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监测、应急管理和技术保障队伍,提高地质灾害防治队伍水平。市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充分发挥市级专家库的作用,加强对县、镇地质灾害防治队伍建设的检查指导,对长期在基层一线从事地质灾害调查、监测等防治工作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在职务、职称等方面给于政策倾斜,要按照行政国土面积和地质灾害严重程度合理配备基层国土资源所人员编制。

(三)提升地质灾害应急能力。要根据辖区实际进一步完善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重视应急队伍的组织和建设,保证相应数量的技术人员;按照《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陕政办函〔2010〕142号)要求配置必要的应急车辆、通讯和监测设备,形成软硬件齐备的高效应急工作机制;要及时组织应急调查和落实抢险队伍,确保灾害发生时能做到“出得去、查得清、报得出、靠得住”,最大限度的消除和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四)强化地质灾害防范。要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大力支持和推进镇、村地质灾害监测、巡查、预警、转移避险等应急能力建设。在地质灾害重点防范期内,镇级人民政府、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要加强对地质灾害隐患的巡回检查,对威胁学校、医院、村庄、集市、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重大隐患点,要安排专人盯守巡查,并适时组织应急避险演练。对出现灾害前兆、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区域和地段,县级人民政府要及时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向社会公告并设立明显的警示标志;要组织制定防灾避险方案,明确防灾责任人、预警信号、疏散路线及临时安置场所等;遇强降雨等恶劣天气及地震灾害发生时,要组织力量严密监测灾、险情的变化和发展趋势,紧急情况下,镇级人民政府、基层群测群防组织要迅速启动防灾避险方案,及时有序组织群众安全转移,并在危险区设立警示标志,避免造成人员伤亡。

(五)深入开展科普宣传和培训教育。各县(区)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广泛开展地质灾害识灾防灾、灾情报告、避险自救等知识的宣传普及,增强全社会预防地质灾害的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定期组织机关干部、基层组织负责人和骨干群众参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培训,加强对中小学学生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教育和技能演练;县、镇级政府负责人要全面掌握本地区地质灾害情况,切实增强灾害防治及抢险救援指挥能力。

六、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

(一)明确地质灾害防治责任。要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专群结合、群测群防;谁引发、谁治理;统筹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各县(区)、镇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地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负总责,建立完善逐级负责制,确保防治责任和措施层层落到实处。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区)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对在地质灾害防范和处置中,致使工作不到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第5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地质灾害会造成巨大的财产和人民损失,我国相当数量的地区处于地震威胁之中,有一半的城市处于地震烈度Ⅳ度和Ⅳ度以上,一半以上的处于基本烈度Ⅶ度和Ⅶ度以上,存在着发生破坏性地震的潜在危险。同时我国有多个省直辖市发生地面沉降,,地面陷落和地裂缝。

一、地质灾害的成因

1.地质基础和地貌条件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内因。地质灾害的产生是内、外力地质作用的结果,其中还包括愈来愈强烈的人为活动对地球表层系统的作用,既人为地质作用。地质基础和地貌条件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内因。一是地壳的稳定性,凡是地质构造复杂、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容易发生地质灾害。二是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特性。抗风化能力弱的岩石和断层面、节理面、裂隙面发育的岩体容易发生崩解破碎,为滑坡、崩塌、泥石流提供了物源。三是山地、丘陵和岗地坡度大,由于重力作用,物质容易发生崩塌和滑移。水文和气象条件是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素。地表径流的发育程度对岩层、土层的结构影响很大,山地丘陵区流水的侵蚀、切割作用强烈,加大了地形高差和坡度,使岩土体的下滑力增大,平原区流水的堆积作用突出,泥沙淤积;地下水会削弱岩土体的抗滑力,降低稳定性;气温的剧烈变化会加快岩石崩解破碎;连续性降水和暴雨能够增加岩土体的自重,降低抗拉强度及抗剪强度,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重要因子。

2.人为地质作用力是地质灾害产生的外因。随着城市的迅猛发展,人为地质作用力愈加强大,特别是由平面开发转向空间开发,工程建筑活动和工业生产活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与日俱增,成为目前地质灾害频发的重要外因。在修建高楼大厦、铁路、公路、河道、地下洞室、地下管网以及在周边地区进行采石、采矿、修路架桥、挖渠建库时,不同程度地破坏了自然场地的稳定状态,导致岩土体的力学强度降低,从而诱发斜坡地质灾害或地面塌陷。人类在坡地边缘堆积的碎石、渣土和各种废弃物,增加斜坡的负荷,并成为崩滑流的物源,加快了斜坡地质灾害的发生。同时,废弃物堆积地带和垃圾掩埋场如果不加防渗处理,有害物质会造成地质化学环境恶化。随着人口增加和经济活动的加大,用水量剧增,如果过度抽取地下水,势必造成地下水水位下降,土层压缩,地面沉降。植被具有削弱降水强度、增加降水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加固土壤、拦蓄泥沙下泄的作用,在植被缺乏或遭到严重破坏的地区,降水的蓄渗和产流时间短,径流流速加大,侵蚀作用强,加快了斜坡地质灾害和洪水的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预防为主。地质灾害虽然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但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灾害的活动强度,减少灾害风险,降低灾害损失。

2.全面规划与重点防治相结合。应将防治地质灾害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制定全面的防治规划,确定主要灾害和次要灾害,有重点地组织防治,确保安全。

3.综合治理。地质灾害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包括规划与指挥、监测、预报、防灾、抗灾、灾害评估、救灾、灾后恢复与重建、立法与教育、保险与基金、减灾科学技术等,需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才能实现预防灾害、减轻灾害损失的目的。

4.科学化和最优化。要加强地质灾害的理论研究,用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指导减灾,推进灾害防治的信息化、科学化;同时要遵循经济规律,通过多种防治方案的比较,以较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效益。

三、地质灾害的综合防治优化策略

1.做好地质填图基础性工作。

组织开展地质调查,形成详细的地质图件,是防治地质灾害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的依据,开展有多学科参与的、综合的、全面而系统的地质调查,查清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逐步建立起地学信息数据库。通过对地质资料进行科学分析,一方面要对地质条件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编制专题或综合地质灾害风险图,为防灾减灾提供指南;另一方面要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地质条件的变化,建立动态变化模型,识别现展可能造成的致灾因子和数值,为地质环境监测提供指导。

2.加强地质环境的保护。

地质环境是人类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并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为有效地降低地质灾害的风险,必须改变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切实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在制定建设规划时,应同步制定地质环境保护规划;在大型工程建设中要做好前期地质调查,尽量避开地下活动断层,在斜坡地带施工要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合理利用地质资源,防止滥采滥挖和过度抽取地下水,加强矿山环境恢复治理;降低“三废”排放量,提高绿化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防治地球化学环境污染。

3.积极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

地质灾害的形成必须具备灾害体和承灾体,二者的结合决定了成灾程度。因此,防治地质灾害一是要控制灾害源,消除或减弱灾害体的活动能量,减少灾害威胁。二是对受灾体采取防护或避让等保护措施,使其免受灾害破坏或增强对灾害的抗御能力。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震、地裂缝、地面沉降、洪水等灾害源,首先要查清灾害体的类型、性质、分布范围和活动情况,然后科学选择有效的防治措施,合理设计防治工程规模,以取得最优的减灾效果。由于自然的原因,像地震等一些地质灾害要完全制止是不可能的,因而人类必须立足于增强受灾体的抗御能力。在制定建设规划和工程选址时,要尽可能地避开潜在的地质灾害发生区;工程建设要根据本地区的基本烈度和抗震设防标准进行施工,提高建筑物的抗震防灾能力;开展对老城区旧房屋抗震性能的普查工作,并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在铺设电力、燃气管线时,设置灾害发生时自控或人控减灾技术设备,尽量减少灾害的损失。

4.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能力。

建立地质灾害监测预报网络是减轻灾害损失的有效途径,应建立长期的灾害监测预警系统,运用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及时捕捉地质灾害临近爆发的特征信息,预测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趋势,为抗灾减灾做好准备。在加强灾害监测的基础上作出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做好抗灾救灾准备,一旦灾害临近,有关部门能够及时向公众预警信息,疏散人员,组织抢险。

5.组织开展地质灾害评估和灾害发生时的各项准备工作。

地质灾害评估是抗灾救灾的重要依据,对减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意义。灾害评估是对灾害规模及灾害破坏程度的估测与评定,主要从经济社会的易损性和破坏损失两方面来进行,可分为灾前预评估、灾时跟踪评估和灾后评估。平时要做好灾害发生时的抢险准备工作,一旦发生地质灾害,能够根据预案迅速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抢险救灾,及时发放救灾物资,开放灾民安置场所和应急通道,实施治安管理,保障信息畅通和能源供应。经过短期的紧急抢救之后,还要及时转入各项恢复重建活动,修复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生命线工程,使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逐渐趋于正常。为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应积极推行灾害保险,设立减灾基金,及时向受灾人群和单位提供资金援助。

6.大力开展地质灾害宣传教育。

抗灾减灾宣传教育是提高全民减灾意识和社会减灾能力的重要措施。目前,民众对地质灾害普遍存在麻痹思想,认识不够,更谈不上防御避险。有关部门应通过媒体宣传、举办主题宣传活动日、咨询服务、课堂教育和专门培训等形式,向社会宣传普及有关地质灾害的成因、灾前征兆、避险自救、防灾救灾的各种知识,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使人们掌握避险逃生和救灾的方法,提高对灾害谣言的识别能力,树立战胜灾害的信心,积极参与到抗灾救灾的斗争中去。

7.落实和完善抗灾减灾法规。

利用法律、法规对地质灾害进行管理,其主要作用是指导和规范减灾活动,以一定的强制手段约束人们在抗灾减灾过程中的行为,保障各项措施的顺利进行,以实现既定的抗灾减灾目标,为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营造一种社会舆论氛围。必须坚决贯彻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同时根据抗灾减灾的需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规文件,为抗灾减灾提供法律保障。

8.强化地质灾害管理机构的职能。地质灾害管理在抗灾减灾事业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协调各方面的因素,使之各司其职,各尽其能,互补互助,从总体上提高减灾效益。地质灾害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地质灾害调查与勘察管理、监测预报管理、灾情评估管理、防治工程施工管理以及制定抗灾减灾规划与法规、推行抗灾减灾技术、管理和合理使用减灾资金等。建议尽快成立由地震、气象、水利、消防、卫生、劳动安全、民政等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参加的灾害管理常设机构,强化职能,全面负责抗灾减灾工作。常设机构平时侧重于灾害目标、抗灾减灾过程和项目管理,组织开展地质灾害研究、宣传教育、应急准备、灾害监测预警等工作;当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地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有条不紊地开展抢险救灾工作。

参考文献

[1]肖和平,潘芳喜.地质灾害与防御【M].

北京:地震出版社,2000.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第6篇

摘要:随着林木保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和生态工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生态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如何有效地防治林木的雨雪灾害及病虫等灾害,采取有切实可行的减灾措施,文章进行了简要分析。

一、林木雨雪冰冻灾害的防治措施

林木受雨雪冰冻灾害,其受灾程度除与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海拔,地形地貌有关外,在上述相同的成灾环境条件下,森林经营水平,林分质量,林分健康状况、营林技术措施、造林树种选择等因子同灾害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天然林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较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人工纯林受灾最为严重,经济损失也大。过去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绝大多数为杉木纯林,初植密度过大,抚育间伐不及时,树木为争夺阳光其高生长较快,冠幅较小,形成高、径、冠比例失调,稍部木质化程度低,当树冠积雪达到一定重量时,林木之间由于互相挤压,易形成大面积倒伏和折梢。毛竹纯林未实施钩稍,枝叉过多滞雪量过大,造成毛竹爆裂和翻桩。

调查发现阔叶树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落叶阔叶树,针叶树和一些常绿阔叶树易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受灾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按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选择造林树种。选择树种时,只重视树种的经济性能,忽视了树种是否与造林地环境条件相适应,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气象条件是否适合,忽视了树种的抗气象灾害能力,没有足够重视树种的形态特征、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在抗雨雪冰冻方面的特点,偏面追求营造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例如在海拔800米左右的阴坡或迎风面营造大面积的杉木纯林,极易造成冰雪灾害。

从调查情况来看,混交林抗雨雪冰冻灾害能力强,而人工纯林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针叶纯林,很容易遭受雨雪冰冻灾害,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竹阔混交林则抗灾能力很强。

森林经营状况好,经营水平高,林分质量高的健康林分抗冰雪灾害;而经营不好,林分质量差的林分,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林木长势较弱,冠幅较小,木质化程度低,高径比严重失调,极易造成折梢、折断和倒伏。

二、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鼠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鼠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2.1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鼠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及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准确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认真做好森林病虫鼠的种类、数量、分布、林木被害程度的分析。

2.2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物理机械防治法。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防治称为物理机械防治,这种措施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便于开展群众性工作等特点;但此种措施工效低、费工、局限大,应根据规律及劳力情况具体掌握。

2.4天敌防治法。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措施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5生物及仿生物药剂防治森林病虫鼠。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防治时选择生物药剂和仿生药剂进行森林病虫鼠的除治,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步骤。

三、林木的防灾减灾措施分析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类能够做的只是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措施,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营造林,这是防灾减灾重要措施之一。

受灾林地清理包括受灾林木清理和造林与更新方案。要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林木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清除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和目的树种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林分,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及每亩有50-60株正常树木的林分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以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立地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树种,以利于形成异龄复层林早日发挥生态功能。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林分应及时全部伐除及时更新造林。

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造林树种,本次灾害程度严重的林分多数未能遵循这一原则,如海拔800米以上迎风面营造杉木和毛竹纯林,同时应重视选用乡土树种,并充分掌握乡土树种的适地性。

调查发现,片林受灾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防灾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过大,虽可提前郁闭,但树势弱,木质化程度低,冠、径、根系生长比例失调,抗灾能力差。

进行合理的树种混交搭配,尽量避免营造纯林。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防雨雪冰冻灾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防病虫害、防火功能。营造混交林要做到针阔、乔灌、落叶常绿的有机搭配。其次要强调栽植点的配置方式,提倡采用三角形或梅花型方式,使林木形成较均匀树冠。本次灾害中,林缘、沟边等边际林木倒伏或腰折主因就是树木偏冠,雪压承载力不匀所至。并大力提倡营造异龄复层林,提高林分稳定性。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第7篇

 

关键词:治管结合 科学营林

 

 

1 林木雨雪冰冻灾害的防治措施 

 

林木受雨雪冰冻灾害,其受灾程度除与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海拔,地形地貌有关外,在上述相同的成灾环境条件下,森林经营水平,林分质量,林分健康状况、营林技术措施、造林树种选择等因子同灾害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 

天然林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较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人工纯林受灾最为严重,经济损失也大。过去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绝大多数为杉木纯林,初植密度过大,抚育间伐不及时,树木为争夺阳光其高生长较快,冠幅较小,形成高、径、冠比例失调,稍部木质化程度低,当树冠积雪达到一定重量时,林木之间由于互相挤压,易形成大面积倒伏和折梢。毛竹纯林未实施钩稍,枝叉过多滞雪量过大,造成毛竹爆裂和翻桩。 

调查发现阔叶树比较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落叶阔叶树,针叶树和一些常绿阔叶树易受雨雪冰冻灾害。人工林受灾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按适地适树的原则科学地选择造林树种。选择树种时,只重视树种的经济性能,忽视了树种是否与造林地环境条件相适应,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气象条件是否适合,忽视了树种的抗气象灾害能力,没有足够重视树种的形态特征、生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在抗雨雪冰冻方面的特点,偏面追求营造经济价值高的速生树种,例如在海拔800米左右的阴坡或迎风面营造大面积的杉木纯林,极易造成冰雪灾害。 

从调查情况来看,混交林抗雨雪冰冻灾害能力强,而人工纯林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特别是针叶纯林,很容易遭受雨雪冰冻灾害,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和针阔混交、竹阔混交林则抗灾能力很强。 

森林经营状况好,经营水平高,林分质量高的健康林分抗冰雪灾害;而经营不好,林分质量差的林分,无论是人工林还是天然林,由于林分密度过大,林木长势较弱,冠幅较小,木质化程度低,高径比严重失调,极易造成折 

梢、折断和倒伏。 

 

2 林木病虫鼠害的防治 

 

森林病虫鼠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措施和生物防治措施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的系统防治措施,防止环境污染,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措施,把森林,病虫鼠害控制在不成灾的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林木速生丰产的目的。 

2.1 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鼠害,以便掌握森林病虫鼠害种类组成及种群动态及发生发展趋势、森林病虫的变化情况,探讨其发生发展规律,为科学准确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措施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认真做好森林病虫鼠的种类、数量、分布、林木被害程度的分析。 

2.2 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措施。根据林木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措施,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鼠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 物理机械防治法。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防治称为物理机械防治,这种措施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便于开展群众性工作等特点;但此种措施工效低、费工、局限大,应根据规律及劳力情况具体掌握。 

2.4 天敌防治法。结合其他防治措施,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措施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5 生物及仿生物药剂防治森林病虫鼠。建设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避免化学防治带来的环境污染,大力提倡无公害防治。防治时选择生物药剂和仿生药剂进行森林病虫鼠的除治,是实现林业生态文明的重要步骤。 

 

3 林木的防灾减灾措施分析 

 

自然灾害不可避免,人类能够做的只是如何利用自然为人类造福,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措施,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营造林,这是防灾减灾重要措施之一。 

受灾林地清理包括受灾林木清理和造林与更新方案。要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林木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清除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和目的树种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林分,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以及每亩有50-60株正常树木的林分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以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立地条件和环境相适应的树种,以利于形成异龄复层林早日发挥生态功能。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林分应及时全部伐除及时更新造林。 

应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择造林树种,本次灾害程度严重的林分多数未能遵循这一原则,如海拔800米以上迎风面营造杉木和毛竹纯林,同时应重视选用乡土树种,并充分掌握乡土树种的适地性。 

调查发现,片林受灾程度大于行道林及孤立木,密植片林大于疏植片林。可见合理的林分密度,既是提高林分生产力的需要,也是防灾的需要。林分初植密度过大,虽可提前郁闭,但树势弱,木质化程度低,冠、径、根系生长比例失调,抗灾能力差。 

进行合理的树种混交搭配,尽量避免营造纯林。混交林不仅能够提高防雨雪冰冻灾害能力,还能有效提高防病虫害、防火功能。营造混交林要做到针阔、乔灌、落叶常绿的有机搭配。其次要强调栽植点的配置方式,提倡采用三角形或梅花型方式,使林木形成较均匀树冠。本次灾害中,林缘、沟边等边际林木倒伏或腰折主因就是树木偏冠,雪压承载力不匀所至。并大力提倡营造异龄复层林,提高林分稳定性。 

提高灾害防治能力第8篇

一、成立领导小组

进一步加强辖区内地质灾害防治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工作,避免和减轻因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现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如下:

组长: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副组长: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成员:

领导办公室设在城区国土资源所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全面指导安排部署防治工作。

2、负责组织协调解决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3、负责地质灾害的防治规划和治理措施。

4、负责监督检查、巡查、防灾、减灾规划的落实。

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1、负责组织实施地质灾害发生区域的调查,查明地质灾害隐患,做出中、长期预报,对其所造成的危害进行预测,并提出治理措施。

2、负责组织建立地质灾害预报信息系统,建立健全群专结合的检测网络。

3、负责及时组织工作人员巡查,定期检测,编制本行政区年度地质灾害预案,制定巡查、预报、检测制度。

4、负责及时汇报灾区的灾情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

5、与辖区内的砖厂企业法人签订目标责任书,并建立巡查制度和巡查队伍,作到灾害信息上下互通。

二、地质灾害分布概况

街道办事处六工庙村范围内因近年来取砂量较大,容易造成地面塌陷,根据气候条件、地壳运动和人为工程活动的影响,地质灾害正在向不稳定的方向发展,时刻威胁着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认真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和管理档案,落实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明白卡与工作明白卡,积极组织和动员受地质灾害威胁群众开展搬迁工作,在地质灾害点圈定范围、设置防护栅栏和警示标志

(二)进一步加强对地质灾害防治有关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不断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使广大农牧民群众了解地质灾害的危害,提高各族群众自测、自防、自救及躲避地质灾害的能力。

(三)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队伍建设。由办事处国土资源所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及各村主任、三级网络信息员及砖厂、砂厂、企业负责人,参加各种形式举办的地质灾害防治和地质环境保护培训学习班,掌握地质灾害的监测方法,提高对此项工作艰巨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加强监督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地质灾害防治有关单位、村级信息员要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开展地质灾害巡查工作,对重点区域要加强巡查和排查,发现险情及时处理和上报。

(五)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各地质灾害点和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工程活动的监督,对边坡开挖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的工程施工,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督促其采取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