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5 17:40:02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第1篇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

毋庸置疑,教学在高等学校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至今来说,没有其他更合适的手段可以代替教学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

首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中说:“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教学首先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科研是一种由实践上升到认识的过程。教学实践能使教师(研究人员)对基础理论更加融会贯通,虽然所教授的知识以前已经学过、研究过。但是在教给学生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也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论,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个时候也许会有一些自己未曾深入思考过的问题被激发出来,此刻就会作更多、更细致的思考。那么就会对自己的科研提供更多、更完善的信息。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写论文也是做科研的一种体现,但是没有教师系统的讲授,学生无从下手,所以科研要依赖教学。高等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已经具有高度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科学研究是为了适应社会,应用于学校,最终还是反映在学生的身上。学生是最跟随时代的发展,离教育现实最近的群体,所以科研人员有必要通过教学和学生交流信息,既可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增长学识,学生也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社会问题提供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再次,教学是使科学研究进行参与、推广和转化的手段。科研也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研究出来的新理论新知识需要在教学中得到体现,需要在教学中去证实其可行性,需要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得到反馈。教学过程是对科研工作的审视和总结。通过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又可以深化科研工作,使教师在科研领域里不断创新,有所发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学对科研具有促进作用,是科研的源头。同时也是师生互动,互相激发灵感,促进科学研究的手段。

2 科研提升教学的质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科学研究的作用也不断增强,其地位也不断升高。自19世纪初德国威廉·冯·洪堡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原则,并于1810年创办柏林大学以来,近代大学一般均有教学与科研职能。他倡导大学以科研为主导、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方针。这一理念对于提升科研在大学中的地位,对于推动科研的进步和学术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科研是教学发展和提高的关键,科研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直接渗透,成为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当前社会对高校的需求,能全面地把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教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一般来说,科研出色的教师在教学中也比较优秀。

其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措施。强调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发明。教师在研究所承担的课题任务的同时,为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让学生共同研究,学生在完成课题的同时,一方面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一方面在加入了老师的科研队伍的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因此,科研(下转第25页)(上接第7页)可以使教师在教学阶段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合作型、复合型人才。

再次,高校教学有赖于科研支持,现在学校的课本知识几乎长年不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要想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就要搞科研。科学研究以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丰富革新教学内容和手段,成为教学进步最重要的驱动力。科学研究是使文化、科学、技术等的前沿成果及时反映到高学教学内容中来的基本保证。如果仅仅是教师站在学术最前沿却不能引导学生站到最前沿去,高校也不成为高校了。

可以看出,高等学校实施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积极地把科研、教学和学生融入到一块,可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3 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随着国家对教育愈加重视,各高等院校为了更好地发展,对自身做了一些定位。大致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等几大类。这样的定位只是一个侧重点的不同,不可能说“教学型大学”只会给学生上课不去发展科研,更不可能说“研究型大学”就只是纯粹地搞科研而不教学。所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所高校要想发展得更好,吸引更多的求学者,就要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不能相分离。

表面看来,教学和科研是对立的。因为受时间和精力限制,如果一个教师花费很大精力去教学的话就会占用科研的时间,反之亦然。其实则不然,因为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教学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培养高级人才。在高校中,学生上课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头脑。从事科研的老师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资讯,如果他们去授课的话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授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遇到有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学生也可以自己去探讨研究,提出创新性的观点。这样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从教师自身来讲,科学研究是教师自我知识增长的过程。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科技以迅而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发展,如果一个教师只是一味地教学而不从事科学研究,那么可想而知他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狭窄、落后;没有丰富的科研理论做积淀,他的课堂教学是多么的乏味、空洞。那么怎么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所以,教学要与科研相互渗透,尽量走出一条“科研—教学—再科研—再教学”的互道路。

薛天祥教授在他的著作《高等教育学》这本书中提到:新的教学观要树立“两个中心,一个根本”是思想。教学与科研必然成为学校工作的两个中心,重点高校尤其如此,这是客观规律,也是学校发展的趋势。“一个根本”就是把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当作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的社会职能。他所说的并不是贬低科研在高校中的地位,而是要把科研切实当作提高学科水平、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主要渠道。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正如“对立统一”规律一样,教学与科研也是对立统一,相互促进的。所以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要采取以教兴科、以科兴教、科教结合的方针,切实做到科教一体。

科研不仅是高校职能的拓展,更是高校教学的重要补充与完善。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亦或学生,都必须重视科研在学校与教学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管理上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不能放松,既不能让教师把学校当作自己的研究所,也不能把自己看作是纯粹的“教书匠”。把学术进步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4-224.

[2] 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13-256.

[3] 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8-19.

[4] 柏昌利.高等教育管理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 王敬泽.教学与科研关系初探[J].theory learning(学理论),2009.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第2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 教研关系 认识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4-0014-02

在高校,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长期以来国内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科研水平提高了,教学水平自然就跟着提高。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 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观点概述

1.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这种观点与国外的正相关观点基本一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学和科研有一些共同因素,比如它们都是对知识的传播和交流,教学侧重知识的整合,科研侧重知识的发现。科研新知识用于教学,有利于新知识传播。这对学生的知识态度和掌握是积极的,有利于教学目的的实现。对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兴趣是积极的,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知识基础,对培养优秀教师至关重要。

2.教学与科研相互制约、相互对立

这种观点与国外的负相关观点基本一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教师把更多的时间投入研究,教学投入的时间就会相应减少;对教学有浓厚兴趣的教师会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投入在科研上的时间就相应减少。表现在教学上,获得很高评价的教师,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投入了教学,而那些对科研兴趣浓厚、成果突出的研究者,往往对教学持最消极态度。从人的个性特征看,好研究者喜独处,对外界压力和干扰反应冷谈;好教学者喜群处,对外界干扰和压力反应积极,乐于交流。两种活动要求的个性特征关系也是负相关的。

3.教学与科研各自独立、互不相干

这种观点与国外的零相关观点基本一致。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教学与科研既不是积极的,也不是消极的,这两种活动各自独立,基本不相关,相关性趋于零。由于国内几乎没有学者持这样的观点,本文不对此展开分析。

二 高校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

1.教师的素质要素概述

高校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他们具有较高的认知、判断和识别能力。要想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的素质高低在其中起着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由各方面的综合要素所构成,科研能力仅仅是高校教师的基本素质之一。除此之外,高校教师同样要具备教师所共有的其他方面的素质,如政治素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身体能力、气质、人格魅力、沟通能力等。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强弱,与科研能力没有直接关系,更多的是与个人的性格和修养有关。

2.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的关系

(1)科研能力为提高教学能力创造了可能性条件。毫无疑问,科研素质是高校教师上好课的基础性条件。一个科研能力太差的教师,其专业理论和应用能力必然很有限,会直接影响到其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这不意味着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成正比。也就是说,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仅是为教学能力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两种之间是可能性关系,没有必然性。因为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还会受到教学方法和手段、人格魅力、语言能力、气质、沟通能力等要素的影响。这也是非师范类毕业生从事教师职业需要培训的原因所在。

(2)科研能力不一定能转化为教学能力。科研成果与教学有时联系不是很密切。有些教师研究的问题杂乱,有些教师研究的问题偏,虽然论文不少,但能跟教学内容扯上关系的不多。教师如果根据个人科研的喜好,在教学中安排大量课时讲授自己擅长而非课程重点难点的问题,教学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即使科研成果与教学内容联系比较密切,科研能力要转化为教学能力也需要找到有效和恰当的方法和手段,否则,科研只能是教师个人的单纯的学术素养。因此,基于科研水平提高了教学水平也会相应提高的认识显然是片面的。

三 高校教学与科研良性循环的条件

1.科学完善的教学科研评价体系是制度保障

在目前的高校体制条件下,不断进行“学术生产”的教授比“一味去将心事用在上好课”的大学讲师得到的评价要高得多,获得的经济利益要更丰厚。教授通过科研创造新知识,从而获得丰厚的社会和经济回报无可厚非。但是,从大学的发展史和大学在社会中的本质功能看,大学的根本意义还是人才培养,而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教学环节。大学需要并应该去培养更多愿意并善于履行教学职责的人才,而不是忽视甚至打压这类人才。这就需要高校从制度上对教学和科研进行制度导向,这种制度导向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待科研和教学的态度,只有制度导向在教学与科研关系上科学合理,才能避免教学和科研之间失衡。从而使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获得制度的引导和保障。

2.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是关键

科研能力并不当然地等于教学能力,要想把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

首先,科研必须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如果科研内容杂乱,脱离或与教学内容相关度不高,即使科研能力很强,对提高教学能力也难有大的帮助。从教学内容上讲,这样的科研能力根本不具备转化为教学能力的条件。所以,围绕着教学内容展开科研,对于高校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至关重要。

其次,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需借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需要通过语言的变换,科研文字表述与教学语言表述有明显的不同,如果用生涩呆板的语言进行教学,很难对学生产生预期的听课效果。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还需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这不仅仅是知识形式的转化,还需要借助计算机等工具,需要教师有比较高的课件制作水平。

再次,科研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需要教师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教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表达具有艺术性,教学语言需要艺术性,一个语言表达不流畅的教师,即使科研水平很高,也会影响教学效果。教学是行为的艺术,讲台就是舞台,声、行、意、情并茂的教师更能打动学生,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一切,绝不是仅靠科研能力就可以解决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全面发展。

3.师德是教学与科研良性循环的思想保证

教师的思想态度不端正极易引起“重科研,轻教学”的情况发生。为了经济利益或职称,教师会很重视科研,对教学则应付了事。这种情况在高校很普遍,教授上课时,学生睡倒一片或者严重“翘课”已经不是什么新闻。而那些一心为学生着想的教师,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研究教学方法和手段、去精心组织每一节课,他们在科研方面相对就显得较弱,职称也受影响。例如,上海交通大学的教师晏才宏授课深受学生喜爱,但他仅是个讲师。所以,教学与科研良性循环除其他条件外,思德也是不可少的。只有那些爱生如子的教师,才会自觉围绕着教学这个中心来开展科研,自觉地把科研能力努力转化为教学能力,从而推动两者良性循环。

目前,不仅高职高专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和技能的培养,很多本科院校也提出要培养实用型本科生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更需要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各高校只有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符合院校自身定位的教学科研管理制度,引导和约束教师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平衡发展,才能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第3篇

关键词:青年教师;科研;教学;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229-02

高等学校是培养专业人才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场所,承担着为国家培养科学人才和进行科学研究两个主要任务。根据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不同,国内的高校可以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个主要类型[1]。其中“研究型大学”以培养高层次研究型人才和以研究型成果的创新为主,更注重科学研究,国内大多数“985”和“211”工程建设大学都属于“研究型大学”,承担着大量的科研任务。但是,这些“研究型大学”每年都在全国范围内招收了大量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在进行众多科研任务的同时也必须将这些学生培养成才,为不同领域输送人才。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在面临教学与科研二者如何抉择时,往往容易受到学术称号、职称晋升、基金申请等因素的诱惑,很容易做出“重科研、轻教学”的选择[2]。本文将从高校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成因的剖析、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关系的探讨、青年教师协调教学与科研的主要策略及目前高等学校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的一些改革措施4个方面浅谈青年教师如何协调好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之间的关系。

一、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成因

高校青年教师都会面临一个共同问题――职称晋升和学术称号的获得。虽然国内各大高校在职称晋升条件中对教学和科研的量都有了明确的规定,但科研和教学工作量的评价有着很大区别。目前较为流行的科研评价体系主要从三个方面去量化,即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科学奖励。而其中的每一项都可以细化分为不同的等级,譬如科研项目划分为部级项目、省部级项目、横向项目等;科研论文又划分为核心期刊和SCI,而根据SCI的影响因子及分区对不同的论文划分为1~4个不同的等级,科学奖励同样被划分为部级奖、省部级奖,综合这几项把科研考核指标作为职称评定的主要参考标准。但教学很难像科研那样细致量化的考核。目前教学的考核主要包括教师完成的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中是否发生教学事故,以及部分高校实行的学生网上评教,即学生可以分别对课程、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但是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没有认真的去完成,同时考评得分的高低对教师来说“无关痛痒”,这些都导致教学的效果好坏没有固定的指标去衡量。目前高校在招聘各类人才时往往只对应聘者的科研能力提出相应的要求,而对教学能力则没有明确要求。

影响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第二个主要成因则是各类学术头衔的申请和考核。目前,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中组部、科技部乃至各个省市都有各类人才项目,包括基金委的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教育部的跨世纪人才、科技部的长江学者、青年长江学者、青年拔尖人才以及湖北省的楚天学者等。这些人才类项目及学术称号的获得在一定程度标志着一个科研工作者的学术水平及学术影响力。显然,这些人才类项目和学术称号对高校青年教师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是大部分青年教师的奋斗目标。但是,我们国家这些人才类项目面对的申请对象不仅仅是大学的教师,还包括中国科学院、农业科学院、军事医学科学院等一些专职科研单位的专职科研人员。而长江特聘学者、杰出青年基金和优秀青年基金这一系列人才项目在申报时往往只考核申请者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基本不考核其教学能力。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在申报各类人才类项目时就需要与研究所的专职科研人员竞争,这迫使高校青年教师必需在科研工作上狠下功夫,才有可能在竞争中胜出,这也导致了教师在平时工作中往往会“重科研、轻教学”。

影响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第三个主要成因是缺乏制度性的保障。在当今的各大高校中都不乏一些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的存在,他们讲课风趣幽默,储备知识渊博,每次上课课堂都爆满,但是这其中又有不少已然一把年纪还仍然是讲师或者副教授,又或者因为科研任务不达标而不能得到继续聘任的教师。高校教师的教学评价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高校管理者对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重视程度的异同也是导致青年教师“重科研、轻教学”的一个原因。

二、教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关系

教学和科研是研究型大学两大主要职能,绝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教学和科研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密不可分的有机体。当今高校中,不从事教学只从事科研的工作者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如果只从事科研工作,他们则与科学院研究所的研究员没有区别了;而只专职从事教学工作,不从事科研工作的教师也不可能成为好教师。在如今的高校中,只有学术水平与教学水平二者全面均衡发展才有可能成为真正意义的一代教学名家。因此,青年教师应当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的,二者是有机的统一体。做好教学工作可以促进教师对所讲述课程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从中发现一些目前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为科研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研究切入点;同时从事科研工作可以获得一些书本中没有的科学知识,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丰富了教学内容,带给学生最前沿性的知识,从而促进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高学术水平的教师一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都会更为深刻透彻,这将大大改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高校青年教师应当正确理解和认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共同发展,相互促进。

三、青年教师协调教学与科研的主要策略

高校青年教师不仅在思想上要意识到教学和科研二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有机体,而且在平时教学科研工作中也有策略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做到教和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1.融入高水平科研团队,确立科学研究方向。高校青年教师在工作起步阶段,由于受实验室硬件条件及科研经费的限制,科研工作很难单打独斗做出创新性的科研成果。这就需要我们高校青年教师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所长和科研兴趣加入到所在单位学术水平较高的科研团队,在团队学术带头人的引领和队员共同帮助下,让自己在科研的道路上更快地成长起来。同时,青年教师在科研工作中应该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科研方向,既符合研究团队的总体研究方向,又有自己的特色。

2.结合科研方向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课程。青年教师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课程。这里的适合是指自己比较熟悉、与自己科研方向又比较密切的课程。教师要上好一门课程,仅仅是熟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需具备与课程相关的渊博知识。因此,青年教师在教学课程的选择上就显的尤为重要,教学内容不能偏离自己的研究方向太远,对课程内容本身有一定的了解,加上能够比较准确的把握学科前沿,不至于照本宣科,还要能将自己掌握的学科的最新知识和研究动向传授给学生们,这样既加深了自己对最新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也拓展学生们的知识面,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在备课过程中阅读大量课程相关原始研究文献,能够促使教师对一些科学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为科研工作获取新的灵感。因此,高校青年教师参与教学第一门课程的选择在青年教师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时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学课程与科研方向能够有机的融合在一起,青年教师才能够更快更好的成长为学科优秀科研人才和教学大师。

四、结语

日前,由武汉大学设立的武汉大学“351人才计划”教学项目和浙江大学设立的“浙江大学心平奖教金基金”可以看出,国内部分高校正在逐渐的鼓励教师把精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新生力量,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应当努力提升自身潜力,凝练研究方向,协调发展教学和科研,以符合21世纪研究型大学的发展和需求。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第4篇

摘要:本文在分析教学与科研这两种大学基本职能关系间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教学对科研的推动作用、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以及教学与科研相融合的条件,提出了教学与科研在相互融合方面的策略、方法和机制,对我国教学研究型大学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融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1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高等学校和在校学生的数量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在这种发展的大趋势下,高等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三大功能在不同类型的院校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目前,在我国1470多所高校中,有630多所为全日制本科院校。按照学校的现有基础和发展潜能,自然划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和教学型四类,其中国家“985”建设的35所高校、“211”建设的60所高校为研究型和研究教学型大学,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的400多所高校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在众多的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失衡关系,大多数教学研究型高校过于重视科研,而对处于学校中心地位的教学工作关注不够。就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问题上:

(1) 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办学定位不够准确。教学研究型大学主要从事本科教学,其基本职能是知识传授和知识运用,教学的中心地位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培养各类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是办学的目标,科研工作应当服务于学校的人才培养,促进教学工作的发展。但是,一些教学研究型大学没有很好的确立自己的办学定位,往往脱离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地将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的办学理念照搬过来,希望通过强化科研、引进人才以及分配制度的调控、片面强调高层次课题,在短时间内来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冒进发展。这种求大、求全、求高的办学心理,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无法协调和同步发展,而且教学与科研矛盾日益激化。这种脱离实际的办学定位使学校的发展丢掉特色、教学一线的教师严重不足、教学水平低下、培养的学生能力低下。对于科研来说,部分教师又违背了科学研究的规律,陷入科研误区,出现了只求出版的“形式科研”、只求利益的“效益科研”和只求速度的“泡沫科研”。教学科研型大学的办学定位目标过高,是造成高校教学与科研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高校对教学与科研的评价机制问题,是引起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的另一原因。在一些教学研究型大学,为了获得更多的学科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在政策导向和评价机制上,对科研实行的大力倾斜,无论是财力、物力还是人力都为学校的科学研究提供保证。在教师的奖励政策、职称的评定以及对教师能力的评价方面,把教师发表的论文、承担的项目、获得的奖励作为主要的依据并加以量化。由于对科研地位的不断强化,以及对科研功能价值的极力倾斜,使许多教师在现实面前放任教师教学的天职,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使教学受到严重冲击,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开始以另一极端割裂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激化了教学与科研的矛盾。

(3) 社会评价和利益驱动对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影响问题,是造成高校教学与科研失衡的另一原因。目前,我国对于高等院校的社会评价存在着较大的偏颇。一所大学的社会声誉如何,就是看你有多少个博士、硕士授权点,有多少国家重点实验室,承担多少部级项目,获得多少部级奖励,发表多少SCI收录的论文,拥有多少知名的院士、教授。当然,这些因素确实是高校实力的具体体现,但是,却丢失了高等院校培养人才这一最核心的职能评价。高校科研的功能作用,将为学校带来很好的社会声望,赢得优秀的本科生源,创造更多的获取科研课题的机会和获取更多的办学资源。而教学的功能作用,是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体现出来,它是靠培养的毕业生在社会上能力认可,学校才能得到社会声誉和评价。在这高等教育竞争激烈的大形势下,一些高校的发展必然倾向于科研而放松教学,从而在高校内部引起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失衡。

历史与现实表明,对于教学研究型大学来说,要想得到整体的发展,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科学掌握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认清教学对科研的作用以及科研对教学的影响并探询一种机制以实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是教学研究型高校必须研究的课题。

2教学研究型大学中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作用关系

我们分析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时,往往注重的是科研对教学的正面推动和负面影响,很少从教学的角度来探讨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在高等院校这种特殊的教学科研环境下,教学目的和过程必然对科研产生较大的影响,教学能够也将必然对科研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的目标和要求是推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

教学的过程是对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

教学是科研获取知识基础和训练后备人才的重要途径

高校教学环境有助于教师进行创新性科研活动

教学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科研工作带来启发

而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科研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推动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科研有助于驱动教师将科学的思想方法、治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向教学转化

科研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品位

科研有助于革新旧的学科,催生新的学科,提高教学的知识覆盖面

3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与科研的融合机制

作为教学研究型的大学要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对立统一、协调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于教学与科研相互融合的运行机制。既要明确不同办学层次下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又要确立教学与科研的科学评价机制,既要构建一套教学与科研融合的运行机制,又要遵循教学与科研的实际运行规律。

(1) 教学与科研融合策略的层次划分

教学研究型大学要想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就必须确立学校的整体定位及其所属学科的分类层次定位。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整体定位要顺应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趋势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需求,清楚自己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位置和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位置。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整体定位要凸显自己的办学特色,而不能一味的攀高求大。学校的整体定位必须考虑国家的宏观政策和学校的发展历史,必须考虑学校的竞争实力和办学成本。必须明确继往与开来、机遇与挑战、当前与长远、全局与局部、数量与质量、发展与稳定的关键因素。在教学研究型大学中,要明确不同学科的分类定位。对于具有博士学位授权的学科,要以研究型或研究教学型大学的要求高起点发展,这些学科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加强教师科研的能力和水平,大力扩大研究生数量而相对稳定本科生数量。对于具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学科,要采取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发展策略,在加强学科与科研建设的同时,一定要保证教学的中心地位不动摇,为学校的本科教学创名牌。对于没有硕士学位授权的基础学科,要大力提倡教学研究和提升教学水平,要在办学资源上向教学一线倾斜,教师的奖励与职称评定要强调教学成果和教学水平的评价。总之,在教学研究型大学里,要采取学科发展不均衡的战略,实行分类指导。

(2) 教学与科研融合评价机制与政策导向

教学研究型大学在明确了各类层次的办学目标之后,就要制定一系列的教学科研评价机制和政策导向来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众所周知,目前高校对于科研的奖励政策和评价机制相对较完善,而教学奖励和评价机制却不太明确。一些高校的科研奖励政策不仅力度大,而且易于量化,对科研的推动作用是相当巨大的。但是对于教学成果的奖励却远没有科研奖励那样明确,教学成果奖励的力度和认可的程度都没有科研那样高。这种偏差的存在,造成了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矛盾。所以在制定奖励政策时,一定要将教学与科研等同起来,教学成果与科研成果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一样对待;教学项目及论文与科研项目及论文在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一样对待;教学工作量和科研工作量的考核比例要适当;教学岗位和科研岗位的设置与津贴发放比例要适当。同时,在物质奖励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的鼓励,将教学名师与知名教授对应起来,既要评审优秀科研工作者也要评审优秀教学工作者。只有这样,高校奖励政策才能在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协调发展中发挥杠杆作用。另外,在高校职称评聘制度中,对于教学与科研成果的评价以及教学型和科研型教师的要求也应当区别对待。可先设置教师统一参评的资格条件,并针对不同类型提出其中的硬性条件。在条件的设置中要区别教学或者科研工作量、成果的形态、数量和质量,让教师选择。在可比的情况下,公平竞争。同时,对于长期从事公共课、基础课的教师职称评审要有所倾斜。

(3) 教学与科研融合的组织形式与方法途径

教学科研型大学中要达到教学和科研的融合、协调发展,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教学科研的组织机制问题。传统的教研室机制是以单纯的教学组织模式构建的教学单位,其工作行政化的特点不利于科研梯队的形成和科技攻关团队的形成。所以我们认为:构建以研究所、技术中心建制的教学科研机制,是解决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有效组织形式。研究所、技术中心建制的教学科研机制有利于专业教师构建科研团队,以学术水平来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建立长期稳定的科研方向和学术梯队;有利于学科交叉、融合和一级学科及学科群的建设;有利于对年轻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科及实验室建设以及科研经费的固化。研究所、技术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承担本学科研究领域的研究任务;承担研究生的培养教学任务;承担本科生的教学任务;承担学科建设、课程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的任务。这种机制的建立,在强化科学研究的同时,要构建课程建设首席负责人制度,建立课程建设的梯队来承担一门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教案以及教学研究的任务。同时,要跨研究所、技术中心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专业建设。这样的运行机制既推动了科研的发展又保证了教学的开展,达到教学与科研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建晔. 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分类指导探讨[J]. 扬州大学学报,2004,8(6):16-18.

[2] 张清明. 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规律促进高校协调发展[J].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1):20-26.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第5篇

一、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关系

1.高校中教学与科研关系简述

对于高校来讲,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永远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如果可以协调好,那么学校的各项工作开展也会有条不紊,而且学校的办学质量、服务社会的能力都会进一步增强;如果协调不好,那么高校的教学进程与科研工作就会相冲突,结果不但科研搞不好,教学质量也会受影响,最终使得学校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受到影响;对于高校教师个体来讲,情况也是一样,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凡是那些可以把教学与科研关系处理好,使他们和谐的为自身服务的教师都是那些最优秀的教师。凡是那些处理不好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展的关系,或者混为一谈,或者偏废某项工作的绝对不会是优秀的教师,而且不但教学搞不好,科研也不会搞好。所以,我们一般在高校中看到的都是要么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展的都有声有色,这是优秀教师,而另外一种就是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展的都不好,这种情况绝对不是因为教学耽误了科研,或者科研耽误了教学的问题,而是不能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所致。

2.协调高校中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意义

教学与科研在高校的发展中来说,表面看上去,是属于两方面毫不重合的问题,但其实不然。高校办学的三大任务是:“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单纯的教学,会使学校的教学没有基础;单纯的科研会使学校脱离办学宗旨;而教学、科研搞不好服务社会的职能肯定无法行驶,因为服务社会要通过优质的教学为社会提供良好的教育,通过精湛的科研为社会提供理论和物化成果促进社会进步。因此,在高校这种特殊环境下,教学与科研的本质相异但它们又的确是共同存在的,不仅相互渗透,而且还成为了高校服务同一目标的两项基本职能。新时期,协调校中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已经不仅仅是为了某位教师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或者某所高校获得更多的教学与科研成果,而是成为新时期高校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学术界普遍认为,教学与科研工作在高校中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首先,从二者的对立来说,高校做为传播知识、创造知识的主要机构,首先是要把教学摆在首位,只有把教学搞好才能谈得上“教书育人”,否则教学水平不行,那么高校最基本的只能就无法行使好。但显然,教师大量的时间都用来搞教学,辅导学生、批改作业,必然会影响从事其它工作的精力,首先就是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如果教师大量的精力都从事科研工作,而有的科研工作还是需要野外调查,或者长时间驻外,这对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一部分科研工作季节性很强,会在一段时间内非常的集中,工作强度大,必然会使这一段的教学无法正常开展。

第二,从二者的统一来说,高校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知识创造和传播的过程,既然涉及知识,就需要知识与时俱进,不断的发展,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知识本身也需要进一步完善。换言之,科研也需要融入更多创新的理念,尤其是一些与科研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或者学科,必然会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更多新理念、新技术的融入才能使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丰富多彩,才会使学生感觉知识更加真实。而科研工作的开展也需要基础理论知识的支撑,没有理论知识的支撑科研工作就成了空中楼阁,必然无法持续发展。因此,教学中必须要融入科研,科学研究是使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前沿成果及时反映到大学教学内容中来的基本保证,可以使教学工作及时把握社会发展的新动态,以支持教学中理论的进一步创新;科研中也需要融入教学,让科研工作从教学一线吸取到更加深厚的理论基础,以促进科研中基础研究的深入开展。

二、高校教学与科研工作深入协调开展的思路

1.完善学校管理制度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做为高校来讲,不管科研能力强弱,都要开展科研,目的在于让我们的教学工作更加生动。在这方面来讲,学校首先就要为教师开展科研工作提供制度基础,让教师开展教学与科研工作时有据可循。比如,有的学校要求教师坐班,也就是有课时需要上课,没课时也需要到指定的教研室或者系办公室去“坐班”。显然,全系(教研室)的教师没课的时候都坐在办公室,或许对研讨教学工作有一定的效果,可以交流教学经验,但对于科研工作的开展来讲,则毫无益处。因此,学校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放宽对教师的约束,比如有的教师有科研工作,就可以适当放松其坐班的时间,或者在教师可以保质保量完成教学工作的前提下,甚至可以不用坐班,让教师有足够的精力去开展科研工作。

2.创新职称评定机制

在现有学校体制下,几乎所有的学校都要依靠考核教学与科研工作来评定教师的工作成绩,进而为教师确定职称。而不少学校都存在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状况,因为科研可以明显的量化,比如获得了多少科研经费、取得了几项专利、发表了多少篇不同水平的论文、承担了多少不同级别的课题等。这些科研方面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教师自身可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可以从职称上获得升迁的优先权,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获得很多收获,因为科研经费下拨后,一般学校要提取一部分科研管理费。另外,有了科研项目之后,学校可以获得更多的荣誉,提高学校的竞争力和声誉,可谓是一举多得。但教学工作则不然,这个很难被量化,教的好或者不好,没有一个明确的指标可以衡量,再者教的好或者不好,并不能立竿见影地反映在学校的发展中,而且在教师职称评定过程中也很难把教学水平量化出来,大部分学校只能依靠教学工作量的多少来评比一下。而教师的收入、地位都与职称紧密相关,关系着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所以教师们对职称都非常重视。因此,要想保证教学与科研在教师心目中有同样的重要性,那首

先就要从源头上也就是职称评定的时候,不断优化教学衡量的量化指标,把学校对教学与科研的重视都明确地反应在职称评定之中,引导教师协调发展教学与科研。

3.优化排课行课模式

高校一般都实行排课制度,即这学期的期末排下学期的课程,这样为的是保证教学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对高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有很大好处。但相对于科研工作来讲,教师要想协调和发展好教学与科研工作,必须要腾出一定的精力,尤其是针对一些季节性强的学科,类似农学类的大田栽培试验、水利类学科中的野外水质监测、大气科学学科中的野外空气质量监测等都存在很多的季节性和随机性。比如农学类的大田试验,遇到雨天,可能某些指标就需要加测,遇到高温天气可能就需要浇水或者遮荫等处理措施。而这往往都会和排课冲突,这时学校就需要通过优化排课行课模式来协调教学科研工作。具体来说可以针对某些季节性很强,而且科研工作可能比较多的时期,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工作开展的前提下减少排课数量,也可以在一些科研工作多的时期尝试安排多人授课的方式,让几位教学经历相似,教学水平相当的教师同时担任一门课程的讲授,这样可以使教学开展得更为零活。同时根据教学实践显示,适当地更换认可教师,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果教师再采取科学的教学措施,利用学生对新教师的好奇心,完全可以弥补学生更换教师带来的听课习惯问题,而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4.构建科研与教学工作协调开展的平台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第6篇

[关键词]教学 科研 一体化

在学校教育中,教学与科研是两个重要的功能,不能偏废一方。学校调整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教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实现有效转化,充分应用于教学,从而实现教学科研的一体化,促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一、学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现状

在新技术革命到来,知识经济发展的今天,各国都开始重视学校的科研功能。如英国大学几乎没有不搞科研的教师和不搞教学的科研人员;美国则将绝大部分国家科研机构设在大学,交由大学管理。而我国学校教育正面临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压力,学校教学与科研被赋予新的内涵,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进一步复杂化。

目前我国部分学校和教师在对待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上存在着误区,即重科研轻教学。部分学校为了自己学校的荣誉和社会地位,过分重视科研工作而忽视了教学工作;教师为了提高自己的工作业绩,获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可,就极为重视科研工作的参与,而相对忽视了教学。这样就导致了学校或院系教学第一线的力量难与科研第一线的力量相提并论,有些专业基础课则交给年轻教师甚至是研究生来教学。这对培养合格的高质量高层次人才是非常不利的,迫切需要对此加以调整。

二、学校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必要性

学校教学与科研两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然而,目前部分学校和教师却过分地重视科研而相对轻视了教学工作。如果想扭转这种局面,调整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更好地促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相统一,就有必要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实现教学科研的综合化、一体化。

1.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

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促进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在学校教育发展中,教学是中心工作,科研是重要工作,教学与科研同等重要,不能偏废一方,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推进学校教育发展的长效措施。而要想更好地促使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就有必要把教学与科研统一起来,努力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推动科研。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对学校评估既要包括教学工作又要包括科研工作,注重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两方面的考核。通过相应标准的制订,促进教学、科研的健康发展;通过硬性标准的实施,形成学校教学上质量、科研上水平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从而促使学校教育健康发展。

2.教学科研一体化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教师不教课,就不是教师;教师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科研是教师自我增长知识的过程,它包括专业科学研究和教学科学研究,教学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辅相成。教师掌握了广博的知识、熟练的教技,就能在教学过程中授教自如、游刃有余。反过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所需自我学习、自我深造,将所学的新知识、所研究的新成果再用于教学。这种“科研―教学―再科研―再教学”就构成了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从而使科研带动教学,教学促进科研。对一个称职、合格的教师来说,科研和教学二者缺一不可。要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就必须促使教师既重视科研又重视教学,在教学和科研的领域都有所发展,这样可以使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更有助于教师职责的履行与自身水平的提高。

三、学校教学与科研一体化的可操作性

1.更新观念,加强认识

学校应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深化学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目前,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方式越来越多,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机制也越来越完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标准仍具有很大的趋同性,科研成果仍处于核心地位,甚至是评价的唯一标准。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是一个不断积累与沉淀的过程,任何急功近利的举措都可能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学校领导应树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目前,大多数学校对科研活动的奖励形式是丰富多彩的,学校对教学活动采取的激励措施大多是设置教学成果奖,评选优秀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但二者在劳动付出与收益所得方面的差别也是存在的。学校领导应树立教学科研一体化的指导思想,认识到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对学校的发展是同等重要的,不可偏废一方,让教学与科研享受同等待遇,从而促使学校的教学与科研两者协调发展。

教师应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学校教师的工作同一般教师的工作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一方面,学校教师的基本任务是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高级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学校是科学技术的孵化器,在教学之外,学校教师必然要承担起科学研究的重任。教师应坚持教学科研一体化,既包括科研工作又包括教学工作。作为教师,重点毫无疑问要放在教学上,对教师的奖惩、职称评定等应该侧重于其教学成绩。在教师评价体系中必须充分体现教学工作应占的分量,联系实际的情况,在教学与科研之间形成一个恰如其分的比例,保持一定的平衡关系,促进教师教学科研双丰收。

2.建立教学科研综合评价体系

教学与科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科研有助于革新旧的学科,催生新的学科,提高教学的知识覆盖面,而教学是对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学校及其教师既要重视科研又要重视教学,不可偏废一方。学校建立教学科研综合评价体系,通过各项评价指标,综合评价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水平,以及在教学科研活动中付出的劳动,给出一个合乎公平的客观评价。加强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一体化是促使教学、科研两者协调发展,推进学校教育健康发展的长效措施。

参考文献: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第7篇

[论文关键词]科研 教学 促进作用

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职能。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发展构建了高职高专院校的育人环境,其根本目的是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一、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主要表现在招生人数逐年增加,毕业生就业率逐年上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得到学生和社会的认可,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科研方面的状况却不容乐观,《中国高教研究》杂志社近年来对发表在14家全国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上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进行了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1207所普通高职高专院校中,仅有175所院校在14家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365篇(2008年是262篇),占被统计论文的8.95%(2008年为8.11%),仅占全国普通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14.50%(2008年为10.61%),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61%。这些数据与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在普通高校中占61.87%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当然,高职高专院校在其他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以及其他方面的科研成果尚未见到全国性的统计数据,但是相对于自然类和技术类科研而言,高职高专院校近年来在教育类科研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的成果还算比较多的,因此从上述统计数据可以看出,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确实相对落后,笔者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思想认识存偏颇。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普遍对科研的重视程度不够,对教学与科研的认识还存在误区。认为高职高专院校应以教学为中心, 把培养人才作为首要任务,科研应该是综合性本科大学的任务,高职高专院校搞不搞科研无关紧要,甚至担心搞科研会影响教学,出现重视教学、轻视科研的现象。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普遍对科研工作缺乏目标和计划,科研兴趣不高,大多数教师的科研目的仅仅是为了晋升职称或职务而,研究层次不深,成果少,成果的转化也比较困难。

2.科研定位不准确。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对科研工作的内涵、意义和作用,科研与教学的关系等研究不够深入,缺乏理论指导,对自身的办学优势和特色的认识和把握也不充分,因此科研定位不准确,以科研立项的形式确立的科研项目数量很少。在教育主管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各类基金资助项目申请到的科研立项课题非常有限,层次也偏低,更是难以组织到一些符合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应用性科研项目。“产、学、研” 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普遍只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产学结合层面上。

3.科研力量薄弱、水平较低。由于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是中职技术学校经过合并、重组、升格而来,建院(校)历史较短、科研基础较差、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科研带头人和骨干,科研经费投入也不足。许多院校教师没有科研任务的压力,没有研究专长和方向。部分教师甚至认为科研就是教研,教研活动就是科研工作,撰写的文章也多局限于教学心得等。部分教师对开展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科研课题申报和鉴定的程序、科技查新的步骤、发表文章的途径等都不清楚,更不用说各类科研基金申报、专利申请等。再加之高职高专学校近年来发展速度快,教学任务相当繁重,许多教师没有时间和精力再从事科研和科技开发工作,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科研工作普遍是一个薄弱环节,成果少,水平低。

4.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与高职高专院校制定的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和鼓励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相比较,科研管理制度则明显不健全,随意性很大。许多高职高专院校缺乏完善有效的科研课题申报、项目与经费管理、科研考核、科研成果奖励等科研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特别是科研考核办法和与之配套的激励措施相当乏力,也影响了教师从事科研的积极性。

二、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那么,高职高专院校是否要搞科研,搞科研会不会影响教学,应该如何给科研工作定位呢?美国学者纳尔福对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如果以科研为横坐标而以教学为纵坐标,二者的关系类似一个右倾的抛物线,在较低科研水平上,科研的增长由于智力的支持和激励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上升,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但到达一定极限点后,由于过多的科研花费过多的时间和资源,反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这时二者是一种替代关系。笔者认为这段论述对高职高专院校很有借鉴意义,说明在科研水平普遍较低的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对教学的影响是积极的,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笔者所在学校机电工程系近几年以科研促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机电系坚持“科研强系、科研促发展”的指导思想,近几年先后承担了教育部 “数控专业部级教学团队” 和“国家机械电子工程学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建设等十余项部省级教学改革项目研究,参加了国家863项目“飞行器大型薄壁件柔性工艺装备系统”等三项部级科研项目,承担了四川省科技厅“高效、新型线切割机床及GcutSoft编程系统”等六十余项纵横向技术科研项目的研究,科研经费每年保持在100万元以上。在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促进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科学研究是教师自我完善与发展的过程,通过科研工作促进教师完善知识结构,更新知识体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提高学术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我校机电工程系近几年师资队伍的学术水平明显提高。现有教授8人,副教授14人,其中部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近年来有10项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获国家专利10余项,全系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上的科研论文100余篇。系主任曹凤教授主持建设教育部首批部级实训基地——四川机械电子学生实训(师培)基地和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其建设成果 “校企合作,实现工程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2005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我系科研成果还取得了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一系列突出的教学和科研成果。

2.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参加科研工作的教师,会更好地了解所教课程在社会经济和技术发展中的作用,能够在自己的科研工作中挖掘到许多新的教育资源,把各类研究项目中收集的素材及其研究成果融入到课堂教学、实验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中去,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把死的课本知识教活了,而且使教学密切联系生产实际,使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社会和市场,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例如数控教研室主任李华志教授在讲授“数控加工工艺与装备”课程时,将自己主持主研的 “CK1420系列高速高精度数控车床”和“CIMS模式下产品创新系统研究” 等省重点科研项目中的研究内容融入到教材和课堂教学中,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她主讲的该门课程被评为部级精品课程,主编的教材入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归国博士李刚俊教授将自己主持的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小功率风光互补发电设备”、省留学人员科学基金项目“电火花线切割机床新型工装研究”等科研项目与学生的毕业设计相结合,让学生参与到老师的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中,在实践中真题真做,有效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3.促进专业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学校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优势专业,是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积极有效地开展科研工作有利于及时掌握和不断地跟踪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更准确地理解本专业的特点、研究方法及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把握专业方向,促进专业建设,提高办学水平。例如我校机电工程系承担了大量的数控类和先进制造技术类的科研和科技开发项目,对国内外数控技术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该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都非常了解,使数控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定位比较准确,能够根据专业发展情况不断地调整、优化和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因此该专业建设取得突出的成绩:先后成为部级教改试点专业和省精品专业,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部级教学团队,专业实训基地被教育部、财政部遴选为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

科学研究的展开还有利于专业办学条件的改善,包括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改善和更新、图书资料的充实等。近年来,我系利用科研项目经费购置了100余件仪器设备并用于教学,总经费超过80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支持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获得国家250万元经费和合作企业400万元设备支持,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电加工实验室”获得省教育厅50万元项目经费支持。机电系还在校级科研项目经费(约60万元)的支持下自制了“基于PLC控制的物料仓储系统”等50余套实验设备,用于开设8门实验课,在专业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4.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高教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以科研促进教学则是培养这样人才的有效途径。科研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吸引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活动之中,是培养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重要举措。我校机电系通过开展系列特色科研和课外科技活动, 组织设立科研兴趣小组,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和课外科技社团等,不断促进了学生自主研究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电子竞赛、机械创新大赛等比赛中,多次获得一、二、三等奖。例如数控专业学生钟耀同学经过层层选拔,参加全国首届数控技能大赛获最高荣誉奖,2007年我系3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一等奖,2009年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一等奖。在科研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但加深了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果,而且培养和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5.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氛围是以师生为主体创造并共享的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当一所学校的科学研究开展得十分广泛、学术繁荣、学术风气浓厚时,将对学校文化产生深刻影响。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内容、研究方法、科技成果等通过各种学术讲座、技术报告、研讨会等形式面向学生发表,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师生间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积极向上的教风、学风和校风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为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创造有利的校园环境。例如我系在教师和学生中开展了一月一讲的学术研讨会,由系教学和科研骨干将自己的研究内容与同行和学生探讨和分享,在师生中营造起良好的学术氛围,有效地促进了教风学风建设。

三、高职高专院校加强科研工作的对策与措施

1.转变观念、增强科研意识。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高职高专院校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从事研究,在研究背景下实施教学,不仅能得到技术领先的成果,更能培养锻炼出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增强高职高专院校和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积极性。把科研作为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2.准确定位。不同类型、层次和特色的学校,因其社会功能不同,科研的实力和条件不同, 科研的定位也必然有所不同。高职高专院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培养大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急需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这类院校应该把科研的着力点放在对教学的贡献上,围绕人才培养这一中心工作来进行科学研究。研究课题应重点定位在地区性技术应用型项目与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两个方面。强调技术应用项目研究,把研究重点放在一线生产、技术、设备应用、质量、管理等方面,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既是高职办学定位的本质要求,也是高职高专院校发挥自身优势,构建有别于普通高校科研特色的需要。其意义在于不仅要把学校建成区域性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心,而且还要努力使之成为促进产业技术创新的研发中心和技术推广与应用的社会服务中心。

高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第8篇

论文摘要:对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进行了思考,认为这种现象与以下因素有关: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不明确,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存在重复;学校体育学学科定位模糊,界定不规范;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缺乏系统性,学科名称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没有阐明其本质功能,而是将体育的本质功能等同于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等。

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从1983年至今,走过了24个春秋。在此期间,学校体育学经历了学科的初创、发展和成熟过程,一直到今天被弱化。说它被弱化,原因是在2003年6月19日之前,学校体育学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或主干课,但在2003年6月19日“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通知”中,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学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门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通知”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说明各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设课程,而并不一定要开设学校体育学。另外,据调查,我国有一部分体育院系中现开设体育课程论或体育教学论来代替学校体育学。从全国范围来看,学校体育学被弱化的现象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不能不引起关注。

1历史回顾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前身是体育理论,其主要内容来源于体育理论的有关章节。20世纪50年代初期,前苏联专家凯里舍夫将《苏联体育教育理论》传人我国,内容以学校体育教育为主。从此之后,在前苏联专家的指导和我国体育理论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编写了体育理论讲义,作为各体育院系的教材,学校体育学是体育理论讲义的一部分。1983年10月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我国第一本《学校体育学》问世,在全国体育院系试用,被作为规定或选用教材,填补了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一项空白。从此以后,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人,极大地促进了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1986年来自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24个单位,在杭州大学举行的高师体育专业《体育理论》研讨会上,与会的大部分专家提出了将体育理论课程改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课程的建议,会后,以纪要的形式报送国家教委并由国家教委通报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体育系。1988年11月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规定把体育理论课程分为体育概论和学校体育学等课程,并将学校体育学列为教育类专业的体育教育专业主要课程之一。1991年6月,在国家教委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学校体育学被列为11门理论学科必修课程之一。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编写《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十一门课程基本要求》,并于1993年4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根据基本要求的精神,由国家直接领导、金钦昌教授为主编编写的《学校体育学》问世。19%年国家教委组织,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系牵头以课题组形式,对国内外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起草拟定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后经国家教委“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在19%年9月年会上进行了审议和修订,修订后的方案经国家教委审定并于1997年2月正式颁布试行根据新的课程方案的要求,国家教委组织编写了“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按照“纲要”要求,一批新的学校体育学教材和专著问世,推动了我国学校体育学学科的发展,为我国体育理论学科的发展,为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3年6月19日,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精神,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教育部专门组织课题组,对国内外普通高校体育本科专业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和深人的分析论证,根据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起草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并决定从2004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含综合大学、师范院校、体育院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中施行。在“方案”中的体育人文社会类课程中列出了学校体育学、体育心理学、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课程,学校体育学这「1课程虽被列为必修课中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方案”也允许各校可自主开设各课程。这种现象说明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开始被弱化,这种被弱化的现象不能不引发我们对学校体育学学科进行思考。

2有关问题的思考

学校体育学在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结构中被弱化的现象的出现,与学校体育学本身存在的问题有关,包括: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范畴、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2. 1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

我国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但是很多学校体育学教材中并没有对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进行明确的解释,即使有的教材中进行了解释,但仍不尽如人意。在有关教材中,对学校体育现象的认识采用的是相对静止的观点,而不是动态的观点,没有回答如何进行学校体育工作这一基本问题。潘绍伟先生,”曾在其《关于学校体育学研究对象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区别开来。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及其规律”,而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我国在教育学科分类中,体育学隶属教育学门类,学校体育学隶属于体育学,这说明学校体育学属于教育学科。从“教育现象及其规律”的涵义的角度来看,它实际上已经包括了“学校体育现象及其规律”,也就是说,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从文字界定方面有重合之处,未能与教育学的研究对象相区别,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从根本上否定学校体育学存在的现象。

2. 2学校体育学学科性质

关于学校体育学学科的性质,有的学者提出,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就是《学校体育学));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相交叉的学科,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有的学者提出,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新兴学科。这说明学校体育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这样界定学校体育学的性质存在如下问题:

第一,定位模糊。如果说教育系统与体育系统之间有一个共有部分,那么共有的部分是否就是《学校体育学》?如果说体育科学与教育科学交叉,以现代教学论为一般理论基础的学科,应该是体育教学论。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学科定位较为模糊。

第二,界定不规范。作为一门学科,作为一本教材,在用语上一定要规范,然而学校体育学“基本上属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范畴”,什么叫基本上?这样的界定显然不符合逻辑学的法则。

2. 3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

我国正式出版的《学校体育学》有十多本,这些教材中有关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大致包含以下5部分’2-..,:

第一部分,学校体育概述。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学校体育的功能和目标;

第二部分,学校体育教学。基本包括体育教学目标、过程和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内容与手段,发展学生体能,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教学,思想品德教育与发展个性,体育课,学校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与考核;

第三部分,课外体育。基本包括课外体育锻炼、课外运动训练及竞赛;

第四部分,学校体育管理:基本包括学校体育管理概述、我国学校体育的行政法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工作计划与评估;

第五部分,学校体育科研。

这样的研究范畴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缺乏系统性。在有关学校体育学研究范畴的第一部分中,绝大部分是体育史的内容;在第二部分有关学校体育教学中,阐述的绝大多数内容应属于体育教学论和体育课程论;在第三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训练学的内容;在第四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管理学的内容;在第五部分中,绝大多数属于体育科研中的内容。这说明学校体育学的研究范畴没有很好的与“学校”结合,没有把这些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内容,致使其缺乏系统性。

第二,学科名称一与研究范畴不对应学校体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应该在其研究范畴中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是什么,只有在确定本质之后,才能在本质的基础上阐述其他相关内容从资料来看,有关的文献中并没有明确阐述学校体育的本质这说明学校体育学还有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2. 4学校体育本质功能

在有关教材中,关于学校体育的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教养功能、教育功能、促进个体社会化功能、美育的功能、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功能。另一类是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促进有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人体功能、调节人体功能、调节人的心理、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这样的论述会产生如下问题:

第一,正如上面所说,没有阐明学校体育的本质,那么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从何而来?

第二,事物的本质功能是事物本质属性的表现。暂且不管学校体育的一般功能,就其本质功能来说,这不是学校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而是体育本质属性的表现。在杨文轩和杨霆先生‘川编写的《体育概论》中,将体育的功能划分为3个层次: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和系统质功能。属于体育自然质功能的是: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水平;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呼吸系统机能水平;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属于体育结构质功能的是: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属于体育的系统质功能的是:体育的经济功能;体育的政治功能若按照这3种划分,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可以归属为体育的自然质功能、结构质功能,也就是说。这是体育的功能,而不是学校体育的功能。

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学校体育学被弱化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可以理解的。这种现象的出现,一方面对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是一种挑战,另一方面,对学校体育学的发展更多的是一种机遇。因此,学校体育学要勇敢面对挑战,抓住机遇,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以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