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5 17:39:57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第1篇

[关键词] 口腔预防;口腔医学;教育预防;口腔知识

口腔医学是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普通医学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将材料学、生物力学、机械制造学、美学、经营学等多学科融为一体的交叉学科。十余年来,无论在预防措施与方法的应用研究方面,还是在社会健康促进与社区人群口腔保健服务方面,口腔预防医学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提高了社会人群及口腔专业人员对口腔预防医学重要性的认识,影响着社会人群在口腔卫生知识,观念,态度与行为方面的改变,为全社会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我国口腔医学工作者结合目前医学的学科特色和长远发展需求,紧密依靠医学,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正确处理好与医学间分与合的关系,为口腔医学的发展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广阔空间。因此,关注口腔医学,就是增进全身健康、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过程。

1.口腔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口腔疾病和健康是人类疾病和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他相关系统疾病密切相关,又互为因果。口腔科主要的疾病是牙病。我国龋齿平均患龋率为38%;有的地区乳牙患龋率高达90%,平均每人患有2.5个龋齿。龋齿已被W日O列为仅次于心血管病、癌症之后的三大非传染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牙周病在我国的患病率高达90%以上。WTO已将牙周组织的健康状况列为人类健康的10项标准之一。错矜畸形在我国人群中高达49%。牙齿缺失几乎是每一个老年人都有。如果缺失一颗磨牙,咀嚼力约下降1/5。失去一对磨牙,咀嚼力下降l/3。失去二对磨牙,只能维持原来1/3的咀嚼力。口腔的患病率占人体各器官疾病之冠。几乎每一个人在一生中都难免受牙病之苦。

口腔疾病可以成为其他系统疾病的诱因,也可以是其他系统疾病的表征或结果。口腔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口腔领域的龋病、牙周病是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极高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WHO把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称为第二次卫生革命。这表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人群健康的危害性已引起人类的关注,口腔疾病的防治是未来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作为口腔医学与大预防医学相交叉融合而产生的口腔预防医学,是研究口腔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的方法及应用,维持和促进口腔健康的一门科学与艺术。随着医学和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预防医学在20世纪以来也有了很大发展,这种发展对口腔医学进步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2.口腔健康与口腔保健发展

口腔保健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只达到牙齿没有疾病的状态,而整个口腔还有协助发音和言语动作,具有神经感觉,参与表情的功能,口腔实际上是从事社会活动必不可少的器官。因此现代口腔保健新概念是:拥有洁白美丽的牙齿,口气清新,口腔运动、神经等系统功能,都处于正常状态。

口腔保健科学发展主要表现在:①对龋病和牙周病进行早期治疗的全身及局部疗法;②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基因工程学的新一代诊断、治疗方法,给予口腔科医生更多的选择。③更多的口腔药物、生物技术产品应用于诊断、治疗和预防;④新开发抗生素和抗炎症药物对一般疗法不起作用的患者有效。⑤科技的发展刺激需求;⑥企业对口腔药物及保健用品的商业兴趣增加。生物学其它进展也促进了口腔保健的发展,由于科技的突破及重大发现,将在以下方面促进对人群特别是高危人群口腔健康的医学管理:①非常见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如腮腺疾病、艾滋病、需放射治疗的癌症。②龋病、牙周病等常见口腔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如早期龋诊断、分子探针、抗菌抗炎症药物、组织再生、人工唾液等,强调医药而不是机械性干预。③CAD/CAM技术。目前由于昂贵不能实际应用,但技术及设计上的突破将增加技术可接受性、方便性及经济效益。④龋病及牙周病疫苗。由于口腔科学领域的科技发展,未来口腔科医生将成为面对患者健康各个方面的医疗专家。

3.现代口腔医学发展的意义及作用

口腔保健是卫生事业的一部分,是综合保健包括初级保健的一部分,应在科研、教育、预防保健各方面与医疗保健系统结合,维护人民健康,预防疾病。牙科医生和卫生士的长期预防和初级保健任务应继续增强。应强调将特别医疗服务转向初级保健,推行医疗保险,增加基本保健,控制开支。搞好口腔公共卫生,口腔疾病群防群治应纳入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防保健对象中尤其要重视妇女儿童及老年人医疗保健。减少口腔健康状况差别随着贫富差距增大,口腔健康状况和获得保健的差别也增大。医疗机构有责任为全体人民而不是经济富裕或相对健康的人服务,应努力减少口腔健康状况的差别。

牙齿缺损和缺失修复的临床工作近几年来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完成了研制各种类型的种植体及相应的器械,并开始在临床应用。种植体的各种上部结构如固定式、可卸式、覆盖式以及磁性固位种植义齿等也已在临床应用

总之,当前口腔医学在微观上进人更深的层次,揭示疾病的本质。同时又从局部整体、器官整体和整个机体以及社会环境,综合分析研究疾病的规律。学科不仅分化而同时又出现综合趋势,产生新的边缘学科,口腔领面外科和正畸科结合产生正领外科,口腔外科和口腔修复科及口腔材料结合产生牙种植学。口腔修复学和口腔生理等学科结合产生领学等。当今口腔医学基础研究的总趋势,仍然是细胞生物学、亚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向各个领域的广泛渗透。

参考文献

[1]韩志武,口腔预防医学发展的方向及探讨[J] 《科技资讯》2007年32期

[2]李奉华、彭解英、贺达仁,世界预防口腔医学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J] 实用预防医学2007(6)

[3]张震康,我国口腔医学的进展[J] 科技导报, 1994(11)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第2篇

关键词:医学教育;口腔临床医学

自1917年加拿大牙科医师林则博士创建华西口腔以来,中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已经历了逾百年的历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口腔医学教育体系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口腔临床医生和科研人才,为中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拓展,全球性的医学教育改革趋势和日趋国际化的医疗卫生服务标准,对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作为一名接受了中国正规口腔医学教育、从事口腔本科教学工作数年的基层医务工作者来说,我对近年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丰硕成果深有体会,澳大利亚牙科学院为期一年的访问学习使我对未来我国口腔医学教育的发展有了更深的理解。

1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特点

口腔医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及治疗个体化极强的学科,是非常注重临床实践经验的学科,它要求未来的口腔专业人才在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娴熟的临床技能及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要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人际沟通、技术管理能力和创新水平。我国目前的口腔医学教育发展很快但口腔卫生人力资源仍然匮乏,现有的教育质量和培养模式很难适应越来越高的社会需求,亟需建立更加有效的培养机制以适应口腔卫生保健实际需求和国际竞争的双重需要。

2我国口腔医学事业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口腔医生与人口的比例大约为1∶40000,而国际公认的合理比例应为1∶2000,人才匮乏及比例失衡的现状很严重。而且我国职业牙医师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更加重了口腔医疗资源的“贫富两极分化”。此外,我国大部分口腔院校自建立以来一直沿袭前苏联20世纪50年代的教育模式,在学制、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与西方国家明显不同。虽然随着近年来国际交流合作的日益频繁,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体制发生了很大改变,但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仍未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同时,我国目前的学制设置参差不齐,有专科的三年制到本科的五、六、七年制,获得硕士学位,也有七、八、九年制,获得博士学位。学位类型有临床型,也有科研型,考核机制及考核标准不统一,缺乏严格的淘汰机制,有的机构以发表文章数量和科研水平作为评价医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导致了“学历高,技术低”,“重科研、轻临床”,“文章多所以职称高”以及“大规模考研考博”等怪现象的出现,忽视了其作为临床医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培训。我国大部分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设置均为第一、二及第三学年上半年,完成约50门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程的学习,第三学年下半年到第四学年进行口腔专业课程的学习,直至第五学年才安排学生进入口腔临床实习,而每个专业(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外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畸学)只有各约3个月的学习时间,学生无法真正完成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系统诊断和治疗,加上许多医院没有配备单独的学生诊室和专业临床带教老师,更有患者拒绝学生治疗的现象出现,导致学生仅有的1年临床实习最终也流于形式,无疾而终。医学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医疗服务所必需的优秀医生,以保障社区人民大众的健康,守护生命,造福人类。其检验的最终标准不应单单是他们知道什么,而是他们真正能做些什么。如何结合我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选择和更新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机制,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融通式、渗透式和突出专业特色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形成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将成为我们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对口腔医学教育改革的几点见解

3.1学制及课程设置改革

建立“5+3”,“3+2”,“七年制”三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制培养模式。“5+3”指完成五年制口腔本科医学教育,取得本科学位后,开始三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及科研能力培训,进而取得临床住院医师资格及硕士学位,以达到培养少而精的国际化医学拔尖创新人才的目的。“3+2”为通过三年制口腔医学专科教育取得大专学历的同时加上两年全科医生培训从而取得助理口腔医生资格,以满足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培养出大批面向乡镇卫生院、服务农村医疗的口腔医生。“七年制”指通过4年基础理论学习加上3年口腔临床专科培训以取得符合基层医院诊疗需求的临床型医学硕士,它有别于“5+3”模式,是因为这种模式更加注重人文、心理、法律、伦理、美学等有关口腔临床医生技术及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其能够成为优秀的临床口腔医学专家。至于博士培养应列入高级人才梯队的再培养计划,旨为国家培养高、精、尖的专业科研人才,而不应纳入医院业务绩效考核、职称评审标准之列。至于课程设置,我们更倾向于增设社区医学、艺术与美学、循证医学、营养和保健品学、数字化口腔医学、社会心理学、人文社科和行为科学、医患沟通学等选修课的学习,同时加大实验课和临床实习课的比例,结合学制设置,由原来的1年延长到2年~3年,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案例,自我发现问题并动用所有网络信息资源查找问题,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自觉思考、自觉学习及自觉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开展临床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招生的数量和规模上也应根据学制设置的改革做相应调整,杜绝盲目扩招,将学位培养、临床技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三大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真正一体化、合理化、标准化,最大程度地节约国家资源,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口腔专业人才。尝试借鉴悉尼大学从本科生中招收非医学专业优秀毕业生,进行4年~5年口腔医学再教育的招生体制,必将会成为我国教改中的一个重大突破,当然以部分优秀一类医学院校为试点做小范围尝试,是为稳妥之举。

3.2教学模式改革

“师者,所谓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千百年来我国传统教育传承至今、根深蒂固的教育理念,即当今所谓的LBL教学法(Lecture-basedLearning),仍为目前我国最普遍的一种教学模式。但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学生不由自主变成了被动学习,在催生懒惰、倦怠心理的同时,确实有悖于当今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美好目标。于是,符合现代医学教育理念的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CBL教学法(Case-basedLearning),TBL教学法(Team-basedLearning)等教学模式应运而生。PBL教学法[1],是指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的一种问题模式教学法,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能力。但这种开放探索性的教学模式,需要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收集整理所需资料,缺乏对知识整体的纵向把握,适合具有一定临床实习经历的高年级学生或研究生教育。CBL教学法[2]是指学生在一个可控环境中模拟医生,自主进行分析或决策的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模式。该方法具有问题相对集中、纵向挖掘知识、节奏易于掌控等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可弥补PBL的欠缺,在学生开始临床见习时实施效果很好,是一种理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水平要求较高,同时易受老师主观导向性的影响,使学生在理解和领悟上出现明显差异。TBL教学法[3]是2002年Michaelsen提出的一种以团队协作为基础,将小组学习和大组讲座相融合,提倡以个人测试、小组测试、应用性训练为主的一种新型阶段式教学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PBL和LBL的不足,既保证了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技能和独立思考能力,是我国现阶段较为适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正像我们之前所说,教学改革不是可以全套照搬的标准化程序,必须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资源和可行性,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方能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对于我国目前的口腔医学教育,我们更愿意根据学生群体的特点和学位设置类型进行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在基础阶段以LBL和TBL教学法为主,在临床阶段逐渐采用PBL和CBL教学法,循序渐进、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悉尼大学牙科学院招收的均为4年制非医学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他们设置的是大课(30%)、PBL课程(30%)、临床教学(30%)、实验课(10%)的教学模式,而其他三部分都是围绕PBL展开的。我去旁听他们授课时发现,学生对老师所讲内容知晓很多,而且兴趣颇浓,经常在听课过程中打断老师的讲解并进行提问,而且所问问题确实很有深度,同时不停用电脑记录并查找问题,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我想这一定与他们所受的本科生基础素质教育和阶段性培养体制有密切联系。

3.3师资队伍建设

从以上各种新型的教育模式不难看出,我国在实行医学教育改革的同时,对教师的角色定位和素质要求也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教学内容,还应有较宽的知识面,较强的英语功底,以及良好的组织技能和经验积累,要从理念到方法上完成“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角色转换。作为学院,应该更新教育理念,制定适合本学科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制度,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多种培养模式,尽快提高教师的创新思维能力、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打造一支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使其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能够处于主导和决策地位,并始终保持敏锐的生命意识、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和终身发展意识,能随时洞察口腔医学发展的前沿、动态和命题,要有身先士卒,敢于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的激情和勇气。学院应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建设(留)学生教学网站、建立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定期举办各种学术讲座、为教师营造一个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平台。

3.4学生考核体制改革

以往,学校都以考试成绩、发表文章数量作为考核学生能力的主要标准,很大程度上违背了医学教育的目的和初衷,因为任何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不是靠简单的书本知识和因果关系能够解决的,更多的是需要医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解决临床突发、棘手、多变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考核过程中,应更注重考查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多地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上,从而提升教学效果和技能水平。

3.5临床实习改革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反复强调“三基”培训,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在口腔医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却忽视了“三早”,即“早期临床实践”,“早期科研训练”,“早期技能训练”在学生创新能力、心理素养、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面的关键作用[4]。它不仅可以让学生尽早将理论知识付诸实践,还可以在早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过程中磨练意志,培养出强烈的归属感、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才是医学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和升华。应加大临床实习的时间和比例,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平台,将实验室教学、临床技能培训和综合实习三大模块有机结合,为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提供有力保障。在实习期间,因地制宜采取适合的带教方案,尽最大可能创造条件让学生独立操作、独立与患者沟通,训练其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应定期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区,进行义诊和口腔卫生宣教活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优秀的口腔临床工作者。

3.6加强学术交流

一直以来,我国的学术交流大多是在研究生、教师、教授的层面上进行,很少有本科生参与。应打破这种常规,设立学生专区,给有想法、有成就的年轻人展现和学习的舞台,让他们在与顶尖级的教授交流的同时开拓眼界,锻炼自己,提高自己,为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和人生方向打下坚实基础。学院、医院、地区、不同专业、不同领域之间也应加强交流和合作,通过学术研讨会、互访、进修、公派等方式,提高本院学生的理论和业务水平,将先进的临床技术以最快最好的方式普及开来并使其尽可能向标准化靠拢,这也为医疗纠纷中法律证据的保存提供了一定的佐证和参考。

4结论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乃百年、千年之大计,没有教育,就没有人类文明;没有教育,就没有社会进步。口腔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它的改革和发展必将会推动我国的口腔卫生事业向着国际化的标准迈进。未来,我们必将会顺应全球性教育改革的潮流,推动我国的口腔医学事业向着更高、更快的方向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口腔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第3篇

[关键词] 技术;人才;思想政治工作;思路

[中图分类号] R19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5(c)-127-02

常言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医疗竞争日趋激烈,一家医院要在强手如林的医疗行业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从本行业的特点出发,走依靠技术进步,强化质量管理,更新职工的思想观念,以超常规的发展思路,开辟医院服务新领域,才能实现医院的跨跃式发展。

1 以内涵建设为重点,努力打造医院品牌

1.1 以质量为核心,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医疗服务质量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是医疗工作的核心和根本所在,是医院的生命线。医院要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服务模式,丰富医院管理内涵,挖掘现有潜力,以规范的管理促进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和谐医患关系。

1.1.1 加强医疗质量监控,规范医疗行为“质量是医院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院要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患者至上的行医原则,按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和“三级甲等”口腔医院的标准,建立、健全口腔诊疗技术规范、技术操作规程、完善医疗纠纷预案和医疗护理质量标准、存档制度等各项医疗规章制度,根据口腔医疗独立操作的特点,建立、健全口腔医疗质量监控制度,制定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以根管治疗、修复、正畸等几类常见病为质控点,加大医疗质量监控力度,实现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严格执行诊疗规范,从制度上保证医疗行为规范。同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和考核,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切实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1.1.2 为患者提供快捷优质的医疗服务,积极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是患者,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才能使医院赢得更多的患者,医院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医院要真正确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热情对待患者,尊重患者,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医护人员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动患者。同时,医院要改进服务流程和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信息系统技术如网络预约挂号、预约病房、检验项目条形码等项目,想方设法为患者提供安全、快捷、方便、优质的医疗服务[1]。

1.2 加大技术创新步伐,凝炼特色品牌,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

1.2.1 加大技术创新支持力度口腔医院品牌建设的一个基本点就是技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形成技术制高点,医院要加大对开展新技术的支持力度,制定新技术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对发展迅速、优势明显、具有较好前瞻性和发展前景的学科给予重点扶持,进一步调动口腔医务人员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积极性,挖掘临床科室潜力,加快开展新技术、新项目的步伐,填补技术空白。同时,要创造条件开展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不断提高医院和专业骨干的影响力,以及品牌效应,增强专业技术的核心竞争实力。

1.2.2 做好医院品牌策划和宣传随着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塑造一个深得患者信赖的品牌已成为医院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基础。医院要建立一套以品牌为先导的营销策略,要策划出广州医学院口腔品牌特色,有自己的个性,避免与其他口腔专科医院雷同。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借助传媒特别是网络平台的作用,全方位地宣传医院的科研成果、新技术、新项目、知名专家、教授等,给患者和职工搭建一个交流平台,增强患者对医院的认知,使更多患者了解医院,熟知医院,增强患者的归属感,提高医院的美誉度和认知度[2]。

1.3 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加快提升科研能力和水平

医院一定要坚持“科教兴院”的发展理念,加强学科建设,抓好科研项目管理,给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设立专项科研基金,加快科研课题的申报,力争省级以上课题的数量和质量有新的突破;加大对发表SCI论文、高级别(部级)课题的奖励力度,为完成重大课题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撰写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高层次的学术活动和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进一步扩大本院的对外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和影响力。把本院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现代化的口腔医院[3]。

1.4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扩大口腔服务网点

充分利用本院分布于广州市各区域卫生所的资源优势,逐步在各卫生所开设口腔门诊,做出口腔特色,形成统一标识、统一风格、统一服务、统一质量的口腔门诊网点,不断开辟新的服务领域。

2 坚持“以人为本”,加快人才引进和培养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诸要素中人的因素是第一要素,是最革命的要素,人这个因素最活跃、最重要、最根本,人力资源是最宝贵的资源,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医院事业的发展靠的是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持,行业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经过几年的发展,医院的硬平台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缺乏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人才队伍匮乏已成为医院发展的瓶颈。医院要实现跨跃式发展,必须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关系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大事来抓,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关心、爱护、尊重人才贯穿于医院工作的全过程。

2.1 实施人才立院战略,为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医院建设发展速度的加快,必需一大批高层次医疗、科研型人才,才能提高医院的总体实力,提高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能力。医院管理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根据广州医学院口腔医院是从铁路企业医院转制过来的实际情况,坚持“用好现在人才、培养未来人才、引进特需人才”的原则,采取各种措施做好口腔专业的人才引进,并根据各类人才的特点,建立多层次、多方式的培养体系,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为医院的建设和发展出谋献策。

2.1.1 加快人才引进力度,为医院发展注入新的活力。随着口腔医学平台的搭建,口腔人才队伍建设已成为医院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医院要在人才引进方式上大胆创新,以搭建完善的口腔医学平台为契机,采取各种措施,主动出击,尽快引进具有较高学术地位,能够为医院带来先进医学理念和先进医疗技术的高层次学科带头人,来带动医院科研、技术的发展,同时,给学科带头人在继续教育、薪酬、住房和家属就业等方面提供帮助,为人才搭建良好的创业平台。

2.1.2 有计划、有步骤地引进技术骨干和各类紧缺人才。根据医院发展的需要,要大力引进具有技术专长的实用型人才和较高学术造诣的科研型人才及素质较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不断充实医院的人才队伍,搭建一支结构合理、层次清晰的人才梯队,为医院注入新的活力,推进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同步提高。

2.2 多措并举培养人才,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2.2.1 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选送有发展前途的学科骨干到国内、外著名院校进修深造,使之尽快成为医院及学科领域的权威,从而带动口腔医学各个学科发展。

2.2.2 重视低年资、低职称有前途的青年医师的培养,提高其专业技能,使其尽快成为业务技术骨干。在现代医院管理中“以人为本”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事关医院的生存关键。医院的硬平台建设固然重要,但这些硬件建设都是在人的思想观念支配下发挥作用,如果人的思想意识不强,人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再好的设备、再好的发展蓝图都不会自动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医院管理者要根据本院是从综合性医院转制成为专科医院的实际情况,重视低年资、低职称医务人员的培养,加快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对于原来不是口腔专业的人员要让他们转型学习,给予他们再就业的机会,充分调动一切积极性,为医院的建设作贡献。力争在5年内本院在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有较大的突破和提高,为医院的发展提供支撑[4]。

2.2.3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通过聘任口腔界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作为医院的特聘专家,定期到医院坐诊,发挥专家、名医的辐射效应,并通过传、帮、带作用,带动医院技术水平的提高。

3 突破传统思路,培育竞争意识

人的行为必然要受观念的支配。没有先进的思想观念,就不可能产生先进的行为方式。因此,医院党组织必须要超前引导,主动服务,讲求实效,切实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医院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3.1 抓理论教育,为转变观念奠定思想基础

理论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以及未来的发展。只有掌握科学的理论,才能树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促进医院跨跃式发展。由于本院是从铁路企业医院转制过来成为一家高等院校附属医院,长期以来,受到铁路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职工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自主性,不注重研究市场需求变化的信息以及如何主动抢占医疗市场,挖掘潜在市场。因此,医院要加强对职工市场经济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教育,强化职工“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机遇意识,培育职工具有竞争观念,使大家认识到“错过机遇是罪人,不争不抢是庸人”,使职工充分理解“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科学内涵,使职工认识到只有全院职工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破解医院发展难题,从而树立“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观念,自觉把个人力量溶于医院建设中来,实现医院的跨跃式发展。

3.2 抓党员和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为转变观念发挥示范效应

常言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党员、干部的言行对群众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党员、干部尤其是医院的领导干部首先要做到为政清廉,不贪不占,在职工中树立良好的威望。其次,要有开拓创新的思路。医院是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对专业化要求比较高,懂专业技术和现代管理知识是对医院领导班子的最基本的要求。作为医院的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到“不进则退,进得慢也是退”的思想,不断更新知识和观念,发挥后发的优势,大胆创新,把握医疗市场的发展方向,切实加强医院管理,不断强化内涵建设,建立学科平台,提高工作效率,使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若雯.人性化服务是提升医院品牌的深层次的内容[J].医院管理论坛,2009,21(10):8-11.

[2]王富珍.创新医院文化引领改革发展[J].医院管理论坛,2009,21(10):44-47.

[3]周洪柱,胥雪冬.医院变革过程中的医疗质量管理[J].医院管理论坛,2009, 21(10):26-30.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第4篇

以往儿童口腔专业本科教学课时为37学时,与国内同类院校差别不大;但由于教学内容多,大部分学时用于理论学习。我们凝练理论学习内容,增加了实践性教学比重(>60%);同时,模块理论教学与实验课、临床见习交替进行,大力开展“仿真头颅教学”和“病例PBL教学”,增强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的效率。针对儿童口腔疾病病种多和发展迅速等特点,以临床为背景,使学生“眼见为实”,增加印象,便于理解和吸收。

2建立临床前培训体系

2.1引入标准化患者(standardizedpatient,SP)教学模式进行医患沟通技巧训练[2]在对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将具有丰富经验的儿童口腔科护师依据培训脚本模仿患儿家属,娃娃玩具模拟患儿,配合医学生训练医患沟通技能。主要包括:与患儿及监护人交流过程中沟通技巧(动作及语言)的运用、诊疗行为控制能力(问诊的逻辑思维)的训练、查体过程的爱伤观念(及操作手法)。而后再由指导老师与SP进行示范性的医患沟通演示,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反馈性点评,锻炼学生关于“问与诊”的综合能力。

2.2开展以病例为基础的讨论式教学法(CBL)建立临床诊疗思维[3]在学习过程中,以症状入手,以启示性教学为方法,让学生以症状和疾病的关系进行讨论,发掘具有相同症状的各种相关疾病中隐含、潜在的差异,在对疾病进行充分鉴别诊断的前提下,提出相关治疗问题,并对疾病的预后和预防提出前瞻性的意见。例如:以儿童“地包天”症状为出发点,引出乳牙反牙合的诊断,明确病因(不良喂养习惯、口腔不良习惯、遗传因素);采集诊断依据(头影测量分析),进而诊断反牙合的类型(牙性、功能性、骨性);并深入探讨可以引起反牙合症状的口腔不良习惯(咬唇、吮指、舌习惯、偏侧咀嚼等),可以引起反牙合症状的口腔遗传病(唇腭裂、各类综合征等);对因和对症的治疗方法(哺乳喂养姿势宣教、功能矫治器纠正不良习惯、牵引器或颏兜辅助活动矫治器纠正上颌骨发育不足或下颌发育过度);提出防止反牙合复发的措施和建议。学生通过相应训练后,逐步建立“以症状为中心、确定临床表现、鉴别而诊断、选择对因与对症治疗方案、术后医嘱及预后评估”的临床诊疗思维。

3完善本科生实习的临床培训模式

3.1临床规范化操作培训儿童口腔科临床的规范化操作训练包括:了解科室诊疗环境,熟悉了解儿童牙科综合治疗台和治疗器材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临床操作流程;树立医护人员形象,养成标准规范的操作姿势和,掌握与患儿交流语言艺术等。我们根据教学大纲和实习计划的要求,定期开设临床教学讲座,对儿童常见口腔疾病的诊疗,强化学生掌握相应的临床路径和规范化操作习惯,传承我院“无痛、无交叉感染、无远期碍害”的治疗理念,并指出种种非规范化诊疗行为的弊端和后果,加强学生的质量意识。

3.2增强临床思维的训练我们把实习生定位为初级医生,让他们在上级医生的带领下开展临床工作,并且利用我院就诊患儿多、病种多、挂号难的问题,让实习生参加门诊挂号导医,使之熟悉儿童口腔常见疾病和增强医患沟通能力。此外有意识加强学员对临床问题的独立思考,改变学生传统的“临床见到一种疾病就增加一点知识”的经验积累学习方法,养成举一反三的学习理念,加强对疾病之间的横向比较和鉴别诊断,对临床实践和医学决策强调科学证据的支持,从而加强学员综合诊疗能力、应变能力和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门诊结束后坚持每天半小时以临床问题为中心、以具体病例为基础的讨论式小班学习,汇报典型病例或接诊情况,示范或重申重要环节或操作步骤,共享特殊病例,及时纠正接诊中存在的缺陷及不当操作,强化临床基本技能;实习期间鼓励学生参加科室的科研活动、业务学习、研究生开题及答辩等,使学生初步了解口腔临床各领域间的关系,学习临床科研方法,掌握全面的临床思维方法和锻炼临床科研能力。实习生出科前,进行严格的临床能力考核,作为毕业考试的一项成绩。

3.3通过开放式办学拓展学生的临床视野每年定期邀请国际知名儿童口腔医学教授等来院为本科实习生进行临床指导和理论授课,使学生了解最新的美国儿童牙科学会以及国际牙齿外伤协会的诊疗规范,掌握国际最新的儿童口腔医学诊疗理念和发展趋势。此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我科举办的全国儿童口腔疾病诊疗新技术学习班,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术的同时,开拓视野,接触适应临床实际应用和市场需求的现代化诊疗技术。

4建立适应执业医师考试的评估体系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第5篇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a)-113-02

随着人们对口腔疾病的认知程度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加之口腔疾病的发病率一直以来居高不下,人们对口腔保健和治疗的需求呈日益增长的趋势。而就我国目前口腔医疗资源的现状来讲,还很难满足这一需求,特别是单纯依赖口腔专科医院来解决这一问题,更是力不从心。现从几个方面谈谈我国口腔疾病的诊疗现状。

1 我国口腔疾病诊疗所面临的压力

据我国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约有50%的人口患龋齿,平均每个人都有2颗龋齿;5岁儿童的乳牙龋齿率高达80%。与此同时,我国的口腔卫生资源却十分缺乏,据统计,我国的口腔医师与人口的比例约有1∶5 000,而发达国家则一般为1∶2 000。在美国,自20世纪90年代就结束了儿童患蛀牙的历史;在我国各地区,小学生牙龈炎患病率普遍较高,1983年的调查数字表明,城市学生患病率为30.3%~89.4%,农村为31.4%~93.0%。这个数字到现在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可见我国口腔医疗的压力是相当大的。

2 专科口腔医院与综合基层医院口腔科诊疗方式的不同

在口腔专科医院中,一般将口腔医疗内容划分为口腔内科(可再细分为牙体牙髓科、牙周科、儿童牙科、黏膜科等专业)、口腔颌面外科(可再分为整形科、牙槽外科、外伤肿瘤科、颞下颌关节科等)、口腔修复科和口腔正畸科。专业分工使口腔医师能针对特定类型的口腔疾病积累更丰富的知识和诊断治疗经验,成为领域中的专家。但一些患者的口腔疾患可能涉及多个专业,在各科间转诊会造成不便。另外,一些全身疾病在口腔有明显的症状表现时,在专科医院不能得到及时的会诊。

基层医院口腔科往往采取通科医生的作法,即由一名医师对一位患者的口腔病变作全面检查并制订、实施全程(包括口内、口外、修复等环节)治疗计划。但是,往往由于当事医生技术能力的限制,不一定能让患者得到较满意的治疗。在一般的基层医院里,由于领导重视不够,专业设备落后,人才资源匮乏,所以基层医院的口腔科一直以小作坊式的模式运转,因此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可。

综合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口腔科由于技术及管理的局限,往往不能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一方面,口腔专科医院人满为患,医院设置分科复杂,患者往往在此看病奔波劳碌,颇感疲惫,从而多生怨言。另一方面,基层医院口腔科由于技术设备的局限,患者稀少。而新时代的民营口腔诊所大多以营利为目的,与国外的口腔私人诊所有一定区别。有的卫生条件极差,不免让人担心。有的虽然环境幽雅,技术水平高低且不说,但收费颇高,让普通人望而却步,很难满足中低收入层次口腔患者的需求。而我国人民传统的观念认为,医院比诊所好,因此单单依靠发展民营诊所是不能解决看病难的问题。在当今社会,综合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的口腔科应该意识到,需要从管理者的角度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更新理念,以适应时代要求。

3 改进措施

基于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特别是基层医院口腔科的优势和劣势,针对我国的口腔疾病诊疗现状,基层医院口腔科的管理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

3.1 提倡医生分级管理、全面监督,培养技术全面的全科医生全科医生给人的印象一直是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懂一些,都不精炼。而口腔全科医生要求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一些常规操作必须熟练,如根管治疗,局部义齿、总义齿的修复设计,常见口腔颌面部创伤、炎症的处理等。同时培养或聘请口外、修复、正畸的高级技术人员负责技术指导,从而带动全科医生提高水平。根据国外的经验,口腔医疗机构不一定要很大的规模,针对广大民众的口腔疾病治疗需求,分科过细也是不可取的,一方面会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会给患一般疾病的人造成麻烦。根据疑难病和常见病的发病比例,基层医院的口腔科有两位口外、修复、正畸的高级技术人员就足够了,设一个疑难病诊室,隔日出诊即可。由每个全科医生负责将自己认为疑难的患者预约到疑难病诊室。经过专家治疗,患者可能痊愈,或者由专家决定是否将患者转入专科医院。

3.2 提倡网络化管理,彻底改变小作坊式的模式

即每个医生有相对独立的操作场所,并且设有网络终端,包括资源共享(数字影像,科研信息),在这里全科医生能够完成从检查、口内、口外治疗到修复乃至正畸治疗,然后将治疗计划公开于科室网络,定期会诊,讨论、总结。对于疑难病例,目前上级医院若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则应转诊。并且跟踪随访和学习,有助于整体医疗技术的提高。

3.3 口腔护理人员的管理

护理人员管理是护理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管好、用好人才和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1]。口腔科门诊的护理人员既要具备普通护理工作的能力, 除了完成日常的消毒、卫生工作外,又要兼任“牙医助理”的角色,在人员管理上相对于综合门诊的护理管理而言具有其自身的专科特点[2]。在基层医院口腔科,要建立标准的消毒规范和流程。由经过培训的护士完成口腔器械(包括牙钻等)的收集、冲洗、干燥、封装、消毒。由护士完成室内空气、台面的消毒。由护士完成临床材料的供应和管理。

3.4 材料管理

口腔科材料管理是调整人、财、物使其达到最佳状态的重要环节。采用物流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规范管理口腔科的材料,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医用材料的申购程序,首先由科护士每周向医生派发材料申请表,各位医生则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要求清楚地填写表格,内容包括:领用材料的日期、名称、数量并由领用人签名,统一采购。其次,要建立医用材料出入库明细记录,建立入库、出库、领请登记制度,做到各种账目清楚明细,领取及消耗材料有据可查,达到账物相符,完好无损。

综上所述,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到大医院看口腔病“难而烦”,到小医院看口腔病“陋而忧”。为了解决人们的这些困惑,基层综合医院口腔科技术及管理水平亟待提高。从而使一些常见病多发病能在基层综合医院口腔科(包括社区医院)得到很好的解决。只有少数疑难病才到口腔专科医院,这样可以让患者合理分流,各取所需。

[参考文献]

[1]李树贞,周秀华.医院护理管理学[M].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1994.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第6篇

    随着人口结构继续向老龄化趋势的发展,社区医生也将会越来越多地接触到行动不便,全身病情复杂的病人,牙医不再仅仅是为行动方便的、全身情况良好的患者看牙病,更是为更多的患者解决口腔问题,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作为口腔科医生也要首先考虑患者的全身情况,排除患者性命攸关的问题,再考虑治疗口腔疾病。年轻医生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才能保证医疗的安全。综合性医院的口腔门诊,存在大量的全身病情复杂的患者,住院医师们能有机会对此类问题见多识广,迅速增长自己的临床经验,为以后的行医安全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在口腔科门诊的分科轮转中,包括在牙体、牙周、颌面外科及修复科等等的轮转中,住院医师接诊了大量的门诊患者,在每天高强度的诊断治疗中,熟练和提高临床技能,做到常见病练速度,疑难病练诊断,从而全面提高了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口腔医学中的正畸专业,由于病例的治疗周期过长,在国内是除正畸专业研究生以外的其他口腔医学生几乎不参加实习的科室,但正畸是口腔医生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时不可避免要遇到的问题,可以说,正畸专业已成为大多数口腔全科医生的临床能力的短板。为此,我们安排住院医师在口腔正畸科一定时间的轮转,让他们对正畸有直观的认识,积累临床经验,为日后的“口腔综合治疗计划”开扩思路,使之更为科学。教师专业选择我基地在口腔医学的各个专业为住院医师选择了从事临床工作十年以上、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的的临床带教教师,几位教师不仅擅长自己本专业的二级学科,而且在口腔医学的其它二级学科也有相当丰富的经验,是能力较为全面的口腔全科医师,这样就避免了因教师在专业水平的欠缺而影响对住院医师的通科能力的培养。

    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住院医师把各专业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对待疾病高屋建瓴,诊断、鉴别诊断的水平和临床综合思辨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在分科训练中,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要诊断明确,提出“寻找主诉牙”的理念。患者的口腔中往往会存在多个牙齿有问题,症状最突出的牙齿也不一定就是引起疼痛的病原牙,向住院医师强调要在复杂口腔疾病的乱麻中梳理出主要矛盾,解决主要问题,防止误诊误治的发生,然后再择期系统治疗其它病患牙。在为患者制定口腔综合治疗计划的同时,我们向住院医师强调不仅要全面诊断和治疗患者的全部口腔疾患,更要结合患者的全身基础病的情况,按疾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为患者制定出治疗的先后次序,从而为患者提供最全面、最可靠的口腔卫生保健服务,将疾病的治疗及三级预防理念渗入到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临床操作能力训练的标准口腔医学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治疗过程以临床操作为主,因此对医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很高,某种程度上,口腔科医生既是高强度的脑力劳动者又是高强度高精细度的体力劳动者。我们对于基地的住院医师的临床能力训练是以规范化培训的要求为纲领,要求住院医师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和流程对患者进行治疗,防止差错发生。住院医师在日常的接诊过程中处理大量的门诊及住院患者,临床技能日趋娴熟,并向着精湛的目标迈进。定期专题讲课,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科室定期为住院医师组织专题讲课,由基地内专家和带教老师进行授课,内容涉及学科前沿,新技术新疗法,精细解读临床某些操作的细节等。带教老师尽可能地将丰富的临床经验传授给他们,使他们少走弯路,尽早建立学习型职业生涯模式。另一方面,基地也安排年轻的住院医师走上讲台,进行专题讲课或病例汇报,并鼓励他们开展课间讨论。住院医师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不断梳理自己的理论知识,自觉了解学术动态,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受到极大激发,严谨的学风也日渐形成。对住院医师科研能力的培养住院医师在成长过程中,科研能力的提高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与临床技能的训练具有同样的重要性[4]。

    在轮转中,我们引导住院医师以临床型科研课题为探路石,学习如何查阅文献,摸索着撰写论文,并提高科研意识和对课题的敏感性,把科研思路当成思维习惯,时时刻刻贯彻在日常的工作中。通过对临床病例日积月累的总结,住院医师们开始撰写论文并积极投稿。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样的培养将会对他们的科研生涯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对医德医风、工作作风的培养“以人为本,爱伤护伤”是我们主要倡导的医生职业道德标准。工作中要求住院医师尽量按无痛原则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患者造成新的伤害,对于有心理健康缺陷的患者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使住院医师能够理解责任心和爱心是医疗工作者的第一必备素质。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医生,我们要求住院医师在工作中逐渐养成: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负责、自律的良好品质,和谐的同事关系,优秀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我们提出:住院医师应从点滴做起,向着大师方向努力。住院医师只有在工作中的各个方面都追求精益求精,才能迅速成长起来。对住院医师法制观念的培养医患关系紧张是目前社会难以解决的难题,依法行医是保护医生和患者双方利益的基础。医院每年末召集住院医师大会,对当年诊疗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进行总结讲解;口腔科基地每年举行多次小讲课,对住院医师进行口腔医疗纠纷的讲解和案例分析,让住院医师不断强化法制观念,依法执业,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的发生。考核内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所要求的轮转考核,年度考核以及阶段考核均由教育处统一安排,对住院医师的培训起到了监督的作用。此外,针对口腔医学以临床操作技能为主的培训特点,我们制定了一套适合住院医师每天使用的考核表,详细规定了每项操作所应该花费的时间,需要达到的技术标准,并要求住院医师对每个患者的操作进行如实填写。这样坚持下来住院医师就能总结自己每阶段的工作数量、质量和效率,发现自己的进步就是从点滴积累而来,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认同感,更有兴趣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工作中我们要求住院医师治疗主诉牙同时为患者制定“全口综合治疗计划”,在完成对主诉牙的治疗后,通过复诊预约,为患者陆续治疗口腔中其它牙齿、牙周等疾患,从而完成对患者全部口腔疾病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现阶段我国的口腔医务工作者基本还处在为患者治疗主诉牙的阶段,绝大部分牙医还不能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口腔治疗,更谈不上为患者提供预防保健方面的服务。原因之一是因为我国口腔医生数量少,临床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牙医综合治疗理念尚未建立。我们认为,未来的口腔医生应该是患者所有急迫和不急迫的口腔疾患的守护神,通过“全口综合治疗计划”的实施,医生做到治疗、预防双管齐下,进而改变患者的就医模式,将牙病的三级预防不再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口腔卫生状况。我们希望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以“口腔全科医师”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全面提高住院医师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更优秀的口腔医生,这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第7篇

二十一世纪培养医生的标准要求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感、是技术上的能手、有预防理念、有科普意识。医学教育与临床实习相结合是我国医学教育总体方针的重要内容, 二者结合的教学发展道路是我校办学的一贯宗旨。目前我国医学教育院校就业形势的现实与基层医疗服务合格人才的短缺,促使医学教学的改革加快脚步。医学发展日新月异,医学知识快速更新,作为医学学生需要不断学习医学前沿知识和技术,以胜任医学教育岗位要求。“非学无以补短,非学无以提高”,我们要将学习转变为一种自觉意识,将学习转变为一种自觉习惯,将学习转变为一种个人能力。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依靠学习应对挑战,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探讨高等医学教育新模式,“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性人才,为基层单位多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人才是我们的目标。根据临床岗位需求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依据调查结果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探讨了口腔修复学模块教学法[1],报告如下。

一、口腔修复学模块化教学的构建与实施

根据口腔专业特点及临床岗位需求,口腔修复教研室与附属医院的临床教师认真研究,现将口腔修复学实习内容整合为三大模块:第一,固定义齿(牙体缺损的修复、牙列缺损的修复);第二,可摘局部义齿(牙列缺损的修复);第三,全口义齿(牙列缺失的修复)。每一模块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临床前模拟过程,第二阶段为临床简易过程,第三阶段为临床完整过程[2]。明确每个子模块的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及考核要求等。

二、调查方法

数据录入由专人负责,采取同份资料双录入法,对数据进行比较。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X2检验及t检验。对社区、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务工作人员采用问卷调查法进行抽样。对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其中收回387份问卷,回收问卷后,对数据进行核对、整理、录入并进行统计分析。

三、调查结果

1.对毕业生学习结果的调查

有89%的学生认为在实习期间所开设的口腔修复学模块能够切合实际地用于临床。毕业生希望在在实习期间能开设急救技术、口腔器械维修技术、儿童医学等专项技能,不仅有利于临床,更加符合国家医师资格考试的发展趋势,其中急救技术和心理学是毕业生非常想学的技能。

2.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

用人单位认为我校毕业生主动学习能力( 28% );实际操作能力(57% )。业务水平方面满意或基本满意达到91%。

口腔医学技术就业趋势第8篇

关键词:口腔医学口腔组织病理学信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R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5-0-01

信息化是当今时展的大趋势,在“互联网+”教育技术信息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将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到口腔颌面外科教学过程中,不仅能促使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能为大学生提供更加直观、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

一、教学现状

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研究口腔器官、面部软组织、颌面部诸骨、颞下颌关节、涎腺以及颈部某些疾病的预防和外科治疗为主要内容的学科。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口腔颌面外科学所讲授的疾病大多比较抽象,比如颌面部的肿瘤、唾液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多数的口腔门诊医生也很少遇到,对于刚接触口腔临床课程的医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显得尤为困难,犹如瞎子摸象,很难理解。另外,大多数院校用于口腔颌面外科学实践教学的资源比较匮乏,学生学习过程中很难同步观察到与与课程衔接的教学模型和标本,进一步加大了教学难度。

我校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学制为三年,第三年为实习,学生要在两年内学完所有的必修和选修课程,课业相对来说比较繁重,再加上学生数量比较多,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和沟通,导致很多学习问题无法解决,对于无法理解的知识,学生往往只能死记硬背。在这种情况下,笔者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到教学各个环节之中,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加强了对知识点的理解,最终达到了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信息化教学过程实施

1.优化环境、丰富教学资源

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学实践中,可应用的内容包括硬件、软件和教学资源。

1.1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所有班级教室都已经安装了多媒体设备,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信息化终端,为教师合理创造信息化教学环境提供了帮助。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VR、AR、可穿戴设备也已经进入了教育领域。这些新的技术手段可以很好的服务我们的教学,使现有教学模式产生非常大的改变,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能力。

1.2在信息化教学设计中,只有硬件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只有硬件很多教学活动或教学环节也是不能做的,因此我们需要完善的软件支持。通过各种移动平台,教师够随时学习任务,并及时收集查看学生们的完成情况;学生可以自由的在上面发言、打分、点赞等,从而更容易完成自评、互评环节,教师可以通过实时的信息收集过程数据,完成过程评价。另外,现在有很多APP已经推出了人工智能方面的服务,未来移动设备配合人工智能软件,将是大势所趋,而有了人工智能的APP或平台,将对我们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也是我们的努力方向。

1.3除了硬件和软件之外,教学资源的使用至关重要,通常用于教学的数字化资源包括:动画、视频、仿真软件和微课,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化手段,其中妥善的利用仿真软件能够真实还原很多实际场景,同时也具有互动性,可以利用它们设计一些教学游戏,从而使课堂更加生动。

2.信息化教学的实施

在課程开始之初,组织教师成立《口腔和面外科学》信息化授课小组,学习信息化手段涉及的硬件和软件知识,利用现有条件认真准备各种教学资源。同时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即熟练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最终顺利通过口腔助理医师考试。

2.1制定授课计划

根据三年制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将口腔颌面外科学划分为64个学时的理论课时和24学时的实训课时,建立理论和实训知识树,制定授课计划,要求所有知识点要与口腔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紧密对接。

2.2准备教学资源

动画、视频是老师们最早接触且应用的比较广泛的,要在这些资源中认真筛选,与教学过程无缝衔接,同时组织教师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微课的录制,微课与正常课堂不同,必须精选授课内容,因此所做的微课内容一定是那些网上或资源库中找到的视频无法代替的。

2.3课前线上教学

利用超星学习通学习平台,教师学习任务,以临床案例的形式导入新课,遇到问题则组织学生在线开展话题讨论;同时,教师将本次课的教学资源导入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自主登录学习平台进行线上学习,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学习平台可以自动统计出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包括视频的观看次数、时长以及学习任务完成数量。

2.4课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教师将课前学生产生的问题和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收集整理,在课堂上进行处理和解答,并根据学生的问题及时调整自身授课的重难点;借助动画和仿真软件等信息化手段,将授课内容形象化生动化,还原临床情景,使学生身临其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难点;利用学习通平台内的投票、抢答等功能,进行教学互动,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从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趣味性。

2.5课后进行线上测评

教师在学习平台上布置作业,学生登录平台完成作业,教师在线批阅并答疑。作业形式可以多样化,不用拘泥于文字形式,也可一些拓展视频让学生去选择性学习,从而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根据核心知识点,利用学习平台建立口腔颌面外科学题库,教师可以在试题库中随机组卷,在每个教学章节结束之后组织学生开展阶段性考核,组织学生利用手机答题;学生也可以自行登录试题库,进行习题训练,强化理论课学习内容。

2.6利用信息化技术开展教学全过程监控和评价

利用问卷星等APP,开展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督导评教等等,为今后的信息化教学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帮助。

三、目前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1.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工作能够促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课堂趣味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网络资源浩如烟海,学生过于自主学习,可能学的东西可能会多且乱,以至于背离了初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2.信息化教学不同于传统教学,它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本教学平台,通过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上浩瀚的信息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想实现信息化教学必须具有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与素质,掌握一定的信息化技术,会使用各种信息化软件,能够应对在授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