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医疗行业的现状

医疗行业的现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4 15:54:34

医疗行业的现状

医疗行业的现状第1篇

1.1医患关系的现状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需求的转变,在相对紧缺的医疗资源与庞大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形势下,导致医疗卫生行业的矛盾冲突加剧现象越来越严重,最终演变成为激烈的医患冲突,造成医患关系紧张,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极为不利。根据某地区医疗卫生行业对于该地区医患关系现状的调查统计与分析显示,该地区自2010年起,每年发生的大小医疗纠纷事件就在1000起以上,并且在对于所发生医疗纠纷事件的解决中,以正常途径得到解决的医疗纠纷事件比例仅有10%,大部分医疗纠纷因得不到解决,最终演变成为冲突事件,对于正常的医疗秩序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不利影响,和谐医患关系构建成为该地区关心的重要问题。根据上述调查统计分析实例可以看出,医患关系紧张是该地区当前面临着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呈现愈加激烈的演变与发展趋势,迫切需要进行管理和改善。结合我国当前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现状,医疗关系紧张以及医疗冲突事件发生频率相当高,已经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上都产生了极大的不利影响和危害。

1.2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分析

结合上述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医患关系现状,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冲突事件发生频率比较高的大方面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人口数量增长,造成医疗卫生需求与实际资源上的矛盾冲突加剧,从而导致实际中的医疗冲突事件不断发生、医患关系紧张等。此外,结合我国当前的医疗卫生制度以及医疗卫生行业服务现状、医患双方责任落实情况等,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局面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医疗卫生行业的程序化服务导致人文关怀缺乏、医患之间的沟通问题、医疗卫生服务的成本比较高、医疗保障体系不健全以及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期望值过高等,是导致医疗卫生行业服务开展过程中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其中,医患沟通存在问题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直接原因,诚信缺失则是医患沟通不畅的主要因素,也是存在于医患关系中的一个较普遍现象。因此,进行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现状的改善,除了需要从国家医疗卫生制度的改革以及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建立、医院管理加强等方面进行改进和注意外,通过诚信教育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与服务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与水平,是改善医患关系紧张现状的关键措施。

2医生诚信教育必要性与方法措施分析

2.1医生诚信教育必要性分析

结合上述医疗卫生行业医患关系现状以及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具体原因,根据我国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医疗卫生行业发展,医疗服务的市场化越来越明显,导致一些医疗机构在医疗卫生服务开展中诚信缺失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医生职业道德缺失、诚信度不够,使得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影响正常医疗秩序的建立与稳定发展。中职院校医学生作为医疗行业的储备人才,在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和影响。进行中职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有利于在实现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升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素质,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实现良好医患关系的构建。尤其是在当今医患关系紧张以及成为医疗行业以及社会问题的环境形势下,进行医学生诚信教育开展,从学校教育环节加强医疗行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其必要性与作用意义更为突出。

2.2中职院校医学生诚信教育方法措施

结合医疗行业诚信缺失现状,从学校教育环节入手,加强医学生诚信教育,以满足医疗卫生行业的发展需求,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医学生教育开展中,有意识并且有计划的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思想政治以及职业教学中,以实现医学生诚信度的提升,缓解医疗卫生行业的医患关系紧张状况。中职院校的医疗卫生职业教育,是中职院校学生进入职场之前的最后教育阶段,同时也是学生职业能力的教育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在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同时,实现学生职业道德与素养的提升,以对于今后的职业活动进行影响和引导,对于实现医患关系紧张状况的缓解,有着积极作用和意义。在医学生职业教育中进行诚信教育的渗透,应注意通过职业道德为主题的教育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诚信度进行教育提升,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其次,通过医学生诚信档案的构建,实现对于学生的诚信教育。在医学生教育开展中,通过引导学生对于当前医患关系现状的认识,在分析医患关系现状原因基础上,通过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与道德教育的加强,帮助学生树立起较好的职业诚信度,更好的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此外,在中职院校教学开展中,还可以通过对于教师队伍的诚信建设来引导与影响学生,实现学生的诚信教育,或者是在实际教学中通过一套合理有效诚信考核体系与监管机制的构建,来强化学生的诚信教育,实现诚信教育的目的。

3结束语

医疗行业的现状第2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策略

伴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全新改革,我国政府和煤炭企业也越来越重视职工参与医疗保险。现今国内已经出台了医疗保险制度,目的是为了保障企业员工效益和推动医疗保险改革的发展,国内很多企业为了保证职工基本权益和促进企业发展,积极给予职工购买医疗保险,从而有效解决了职工医疗问题,但是当前我国煤炭企业医疗保险制度仍然存在着较大问题,比如国内煤炭企业职工医疗保险报销制度仍然不够完善,职工参保问题日益凸显,企业职工医疗存在着各种潜在风险,限制着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对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有着消极影响。

一、分析煤炭企业医疗保险管理中主要问题

1.医疗机构不规范服务行为与日增多。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医疗机构更加重视经济效益,而医生薪资和绩效与医疗机构的经济效益有着直接关联,部分不良医疗机构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和自身利益擅自用药和开方,在给病人检查时随便开具药物,并且还存在着小病大养、虚抬药价以及回扣促销等现象。正因为是医疗机构中存在着各种不规范行为,所以导致个人医疗费用增加,并使得医疗资源浪费,更会加剧患者和医疗部门矛盾,使得医疗保险管理难度增加。

2.参保患者存在着各种不规范行为。传统职工医疗制度影响着参保职工的医疗观念,使得参保职工以旧观念来解读革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没有树立起正确医疗观念。当医疗费用比起付线大时,参保职工便会入院消费。再加上参保职工缺少专业性医疗知识以及求治心理急切,那么就会向医院提出各种不合理需求,极大浪费了医疗治疗费用和资源,而恶意骗取医疗保证金现象屡见不鲜,譬如上班住院、冒名住院等,浪费医疗资源和费用。

3.我国医疗保险建设工作存在滞后性。当前我国改革的医疗保险制度施行时间相对较短,在计划经济与国有体制影响下,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和经验不足等问题日益凸显。譬如医疗保险采用的是企业内封闭运行方法展开工作,直接将企业内部医院作为定点医疗机构,使得医疗保险服务水平跟不上医疗消费的基本需求,医疗保险管理部门监督管理无法跟上医疗机构的变化等。

二、针对于煤炭企业医疗保险管理中的问题提出应对性策略

结合当前煤炭企业医疗保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汲取发达地区医疗保险改革的丰富经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

1.提高医疗机构的监管力度。由于医疗机构主要经济来源于经济效益因此为了有效避免滥用药、滥检查等现象的发生应当提高医疗组织机构的监管力度。一是医疗机构应当对临床病人住院费用展开分析,结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医疗行业状况制定出合适的医疗费用标准,从而减少医疗保险病人费用支出。医疗保险管理部门应当结合患者实际病情,并根据医疗机构的收费标准收取医疗费用,消除医疗人员经济意识,以免出现医疗人员为了达到经济效益而滥收费等现象,让医疗人员树立正确的诊疗意识和计划,严格按照医疗费用指标来收取住院费用,同时也能让医保患者得到合理检查和治疗。二是加强对参保患者身份认证,避免冒名顶替等现象的发生,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检查,消除参保人员不规范行为,从而使得医疗机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避免浪费。三是培养医疗人员的职业素养,医疗机构需要加强对医务人员专业素养培养,提供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推动着医保工作的迅速发展。同时还可以建立奖惩制度,对于医疗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违法犯纪行为都应当给予严惩。

2.提升企业职工医疗保险意识和观念。为了保证职工身体健康煤炭企业应当注重培养职工的卫生保护意识和观念,减少细菌滋生和传播,从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煤炭企业可以让医疗机构定期给煤矿工人检查身体,若是发现职工身体存在着潜在问题应立即采取防护措施,同时还可以加强讲座宣传,让企业员工真正意识到卫生防护的重要性。加大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的宣传力度,使得企业参保人员树立起正确的医保观念。严惩任何违规医院和违规行为,从而不断规范义务人员和参保人员的行为。

3.增强对企业医疗保险监督和管理。一是加大医保宣传力度。医疗保险机构应提高医疗保险宣传力度,引起煤炭企业对职工参保的重视,让企业了解到组织员工参加医疗保险的好处,医疗保险机构还可以在煤炭企业定期开展医疗保险培训会,让更多的企业员工认识医疗保险政策和制度。二是政府部门加强对企业参保状况监督和管理。为了提高煤炭企业职工参保意识,医疗保险机构应和税务部门保持好良好关系,让税务部门监督煤炭企业职工参保状况,企业申报税务时可以直接扣除职工医疗费用。同时医疗保险机构也应和工商部门保持密切来往,将管理不规范的小型或者私有企业纳入管医疗保险管理范围。及时处理煤炭企业职工问题和投诉,保障企业员工的基本权益,加强监督煤炭企业运营,严格惩罚不给予员工缴纳医疗保险的企业。三是结合当前企业发展状况和社会人民现状,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以及民工特点的医保制度,由于农民工医保在缴纳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因此应当注重医保制度的灵活性,提升企业职工参保以及农民工参保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有效保障员工的基本权益。

三、结语

当前来说煤炭企业职工医疗保险问题是社会热切关注的话题之一,我国新的医疗保险制度有效保障了煤炭企业员工基本权利,极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对企业职工健康发展和推动企业快速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曹丽济.煤炭行业职工医疗保险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浅析[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5,(08):24-26.

[2]宋巍.探讨加强煤炭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管理工作的建议[J].东方企业文化,2015,(07):100-102.

医疗行业的现状第3篇

【关键词】基层医疗;财务管理;措施

一、引言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也是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一部分。人们对基层医疗的环境和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在注重医疗业务的同时,却忽视了基层医疗系统财务管理问题,基层医疗机构中账务混乱,会计基础薄弱现象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营,因此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制度,减少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促进基层医疗事业的长远发展十分重要。

二、浅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现状

1.基层医疗机构中会计核算意识较弱,会计基础较差。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一般更偏重于卫生医疗方面,地方机构在招聘相关人才时,更倾向聘请医疗方面人才,而不聘用专业的财务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财务人员准入门槛较低,财务人员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整体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在基层医疗机构中会计基础较差,相关人员财务工作极其简单,缺乏基本的会计核算,能提供的财务指标有限,没有系统的财务机制。

2.基层医疗机构中财务部门记账方式较为原始,缺乏信息化应用。在基层医疗机构中,资金和人员配备有限,缺乏相应的现代化的财务应用软件和系统。较为原始的记账方式,一方面降低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易产生错误,加大了误差。没有现代化的财务系统辅助,没有综合素质较高的财务人员,缺乏较为专业的财务知识培训,诸多因素制约了基层医疗体系的发展。

3.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缺乏资金,整体医疗系统水平难以提高。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收入较低,运营成本较高,且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科学的财政预算和成本核算,对外支出难以保证,经营中往往出现资金不足状况。

4.基层医疗机构中缺乏内部监督。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运营过程中,内部监督意识不强,把控力度不到位,对于资金的运用上把控不严,违规使用单位资金状况时有发生。为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医疗卫生事业的服务质量,加强内部审核和控制能力,提高基层医疗机构中财务管理的专业能力,促进基础医疗卫生事业的有序发展。

三、国家更加重视乡村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

在乡村基层医疗中,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督促医疗卫生事业的规范化、信息化,提高基础医疗卫生事业水平,在新医改的要求下,基层医疗机构作为公益性事I单位更好地解决人民看病难问题,形成当前惠民新举措。为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环节的水平和效率,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善:

1.加强基层医疗机构财务人员建设,适时加强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准入门槛,从源头杜绝没有会计基础的人员,在工作中加强业务人员的培训学习,从实践中汲取经验,在实践业务核算中锻炼,提高实际实务水平。另一方面从专业财务知识入手,提高从业人员的财务知识,定期进行岗位培训,并进行学习考核,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素养。加强专业财务人员的引进,建立一支高素质、财务知识过硬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队伍。

2.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信息化财务管理系统,通过财务软件和系统,快速进行会计核算,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节省更多人力和时间。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提高整体会计核算水平,有利于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财务系统和软件更新换代很快,财务信息管理要走在时代的前沿。

3.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资金使用监督。同过进行科学的财政预算,核算当期的资金支状况,根据当前资金持有量,调整支出项目,确保各项活动的正常运行。在资金的运营方面,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建立内部监督体制,对业务流程的审核和对资金的拨放,逐一管控。通过内部机构和外部机构的监督、审核、察验,提高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安全性、利民的特点。

4.加强地方医疗卫生机构运营方面的规范。健全地方关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法律法规,从法律层面加强了对基层医疗的财务管理运行。构建科学、规范的基础医疗卫生系统,通过会计核算,规范账目,定期盘点核实医疗机构的资产状况。及时关注和检查,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5.建立较为完善的薪酬待遇和奖励机制。从福利待遇上提高确保基层财务人员的薪酬待遇,合理调整财务人员的编制,加强专业财务人员的引进,减少人员的流失。相对较高的待遇可以减少从业人员的后顾之忧。特别偏远山区的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简单,医疗设备简单,医疗卫生条件差。提高基层会计人员的整体待遇有利于提高工作的积极性和保障基层工作人员的生活水平。

四、结论

新医疗改革中,特别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模小、资金不足、专业人员不足、运营不规范等特点,提出作为基层公益性事业单位,公共服务等各种业务活动的支出由政府买单。同时提出加强基层医疗各项制度建设,促进医疗设施改善,加强专业人才教育培训,完善基层医疗服务。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务管理环节,通过加强内部监督和把控,以相关法律法规为准绳,提高整体会计核算水平,提高财务人员综合业务素质,确保基层医疗卫生工作的健康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苏妹.关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5,(15):226+347.

医疗行业的现状第4篇

[关键词]医疗产业;网络;自助护理医疗综合模式;物流企业技术;企业高效分工模式;枢纽医院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0-0077-03

1 构建“windows引导式自助护理医疗”的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 和“医疗淘宝商城”的高效互动新模式

一些医疗常识如:年轻人出现的一些日常中小疾病,有很大比例是可以通过自身免疫调节和适当护理自己会好;而70~80岁以上老人出现的疾病和系统疾病,多由衰老因素积累显现,衰老问题没解决,简单过度医疗无助于解决问题。社会大众认识到:由年轻成长至衰老,所附带产生的各类疾病几乎无法避免,我们应该由惊恐躲避回归到理性认知。从容做出基于家庭和社区诊所的廉价简单高效治疗行为和日常护理,这更符合对疾病的长期管控!未来全国社会民众这样认知,并作出正确处理方法,全国医疗将变得井然有序,节省出来的医疗资源将会更多地帮助那些弱势群体,长远社会效益不言而喻,紧张的医患关系也得到缓解!

国家公共医疗部门应该把一些中小疾病日常护理和简单廉价的治疗常识,以类似公共教育那样宣传展示出来。让公民明白疾病原理,对一般疾病更深入一点了解,并且做出正确判断和正确的护理行为,可以减少社会医疗负担和浪费。普通国民获得好处是可以把这些节省的资源用在购买健康食品和运动保健健康心理建设等上面;而医生们节省的资源可以服务于更需要的病患和医疗领域。我们国家和医疗部门应该像公共义务教育和交通法规宣传普及那样,以长远目光来看待这一医疗改革带来的巨大好处和效益!

医疗界应公开、透明公共义务教育化。一些中小常见疾病国家医疗部门可以建设一个“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网站上面介绍感冒――点击选择――什么类型――怎么处理?手脚受伤――点击选择――什么类型――怎么处理?肠胃不好――点击选择――什么类型――怎么处理?发烧怎么处理――点击选择――什么类型――怎么处理?类似网络平台界面智能型树杈状,渐进选择或者“windows引导式结构”渐进选择一点点梳理出这类疾病您需要的治疗护理手段、建议、配合、结果等很多,可以用网页“树杈状”“页面渐进状”“栏目排列状”等界面效果展现出:“病因原理?检查手段?治疗?护理?日常注意和日常护理?附近医疗门诊电话地址?专业医疗机构电话地址联系?远程医疗收费视频选择?专业大型枢纽医院的选择和地点?医疗订单的申请和发出?” 等等的很多详细创新的分类展现出来。让健康需求者有一些基本的医疗知识和廉价简单的防护护理手段,也有跟社区门诊、中大型医院、专业大型枢纽医院的展示选择和搭桥沟通。我们把这定义为新型自助护理医疗综合模式。综观多个行业的经验,能够解决或者缓解大规模国民办事的模式,基本都采取了各种不同的自助模式,未来医疗产业也需要往这方面发展才能缓解如此巨大的需求量。借助这一成熟高效的“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和未来社区基础门诊的配合。13亿人口可以自主对中小疾病做出正确简单治疗和日常护理,大病可以得到快速高效的处理协助。国民幸福国家轻松!

深思:疾病和医疗是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大负担,绝不是增值产业!能有效减少、减轻就无须犹豫!节余的力量资源可以去做环保、教育、医疗救助等很多问题。13亿人口有效解决医疗民生问题,将大大展现国富民强的力量!

例如:“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网站上面树状分叉的一端可以出现此类疾病的日常简单的自我防护手段建议,一些常用药物的选择、用法,一些建议检查手段。如出现医疗协助“树杈状”,需要就医检查的“树杈状”一分端,就有这一类疾病最专业的医疗机构和医生部门的沟通、交流联系,下面还可列出十几家近远分布的专业中大型枢纽医院的选择。

再就是在“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树杈状”分叉一端列出常见的疾病症状分类渐进选择。“windows引导式结构”智能医疗引导选择、多个症状选择端口进出,让健康需求者选择打钩,智能医疗网络平台得出大体病因分析和建议。可以转存导出给专业医生,也可以报出“网络医疗健康账户”号和密码给专业医生。健康需求者长期填写下来的大量健康资料和将来并入“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医院填写的历史医疗数据,让专业医生一目了然。“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专业的医疗知识和综合智能的分析,列出该健康需求者目前的身体状况,还列出绿色警示、黄色警示、红色警示等诸多分析和建议。也让该健康需求者有个大概的清楚。可以选择快速就医或简单处理、日常护理就可达到效果!

期待医疗机构真正的透明公开化,真心关心帮助到全国的健康需求者。期待医疗界和医疗部门、民间医疗优秀机构出现一些类似 “淘宝商城” “顺丰快递”那样廉价、快捷高度靶向、交流便捷的以智能网络为脉络,同时融合多种先进行业理念的高效综合医疗体系,以及该体系下的新灵活高效创新医疗企业单位,尽快出现在我们社会。而对于投资家们,这也是一个前景广阔、巨大市场的投资商机!前期做了很好的免费平台,后期大量衍生的增值性树杈状、高度对口、高度专业的需求,会让13亿健康需求者成为您的潜在间接或者直接顾客。例如现今的马云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网络信息平台 ,可以让平台内的企业和消费者充分深入高效参与互动,阿里巴巴也因此获得增值赢利。现有国内出现的一些“好大夫”和“39健康网”之类网上医疗服务,他们基本都各自为政有很多的不足和缺陷,跟文章提倡建设部级别的“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相去甚远。我也希望他们越做越好!

2 医疗产业网络化的医疗改革体现了四大行业特点优点的融合

2. 1 现代网络智能技术,现代电子商务的渗入

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模式)和B2C(企业对消费者)电子商务模式在医疗产业大有作为。通过医疗电子商务模式和全国统一健康账户的建设。医疗企业同样可以 “买进” “卖出” “接收医疗网络订单”等实行资源高效分配。模式例子:阿里巴巴诚信通(企业对企业)淘宝商城(企业对消费者)。

2. 2 现代物流企业技术的应用

现代的物流企业高效表现为:没有一个网点是多余的,也没有一个网点是单独断开的。所有的客户都可以高效分配,网内实时追踪,最后客主共赢,也共获效益!

模式例子:UPS 顺丰快递 德邦物流

基础医疗企业可以把不擅长的、成本高昂技术复杂、长期护理烦琐的健康需求订单分配给高端医疗企业。把最擅长的如:大流量接待、初期疾病筛选、基础治疗、医疗订单的分配与跟踪就可获得收益。不再需要购买昂贵医疗设备和引进高端医疗专业人才,成本低廉效率高。高端的医疗企业只需把医疗场地建设在分布合理、便宜又适宜的好地方!如:山清水秀靠近交通枢纽分布合理的地方。场地可以按照疾病治疗专业范围而设计,如建设先进大规模的医疗监视成套体系,建设各种康复场所和设施,如:康复场地、健身房、游泳场、疾病护理培训教室疗养宿舍等,提供长期的健康食品,对健康需求者进行疾病日常护理培训使其终身受益。宗旨是让医疗服务变得更加完美!

接下来高端医疗企业可以采购昂贵的高精尖的专业医疗设备、组织最有效的专业疾病团队、建设高效的专业疾病医疗“先进生产线”。后面只须接待从基础医院源源不断发过来的医疗订单便可了!成功预订的健康需求者只须买张车票,报上健康账户号便可享受到世界最成熟先进的医疗服务,而且医疗服务物美价廉!

2. 3 巨大型管理信息系统以及部级医院信息系统技术在全国统一医疗上运用

这个即将建设的全国型信息管理系统和医疗系统,可以让全国的医院和医生不再孤军奋战单打独斗。未来医疗将会像现代物流和现代产业分工那样高效整合起来,在有用、可用资源信息共享和提升整体产业效率方面进步明显。

未来先进、成熟、高效、廉价的医疗技术和用品, 很好和很实用的医疗手段和药品随时更新到医疗系统里面。成千上万位医生智慧的眼睛盯着平台,一定让系统数据精益求精无须担心出现错误!而很重要的一点是:全国每天都在发生无数的医疗错误、医疗事故因为有标准参照大为减少了,这个贡献是很大的! 其他方面的医疗企业互相数据对接,健康需求者账户与医疗数据对接等很多技术在现行大型信息系统里面有成熟的方案就不再介绍了。

2. 4 现代企业高效分工 整合在全国医疗系统上运用

富士康生产的高品质手机供应全球市场。现行医疗企业效率低下恐怕连富士康1%的效率都达不到。正是由于富士康高度的产业整合与分工才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建设医疗企业B2B(企业对企业电子商务模式)的网络互联动态交流合作模式,正是要促进医疗企业之间高效分工和整合。我们不强求医疗企业像富士康那样高效,但要是能提高几个百分点也是对医疗事业的巨大贡献了!

反思:富士康生产的高品质手机技术含量并不比医疗技术差很多,但效率却天差地别!我们能不能在规划地区集中建设一些“富士康式的高效大型枢纽医院”呢?下面社区门诊、社区医疗服务站和小医院配合上面的高效枢纽医院,那效率和成本就好很多了!

3 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好了利远大于弊,好处和优点很突出

(1)将来基于广泛普及宣传和专业智能医疗信息网络对常见疾病护理知识广泛传播效果,年轻人出现的一些日常中小疾病,有很大比例是可以通过自身免疫调节和适当护理自己会好;而70~80岁以上老人出现的疾病和系统疾病,多由衰老累积而显现,衰老问题没解决,简单过度医疗无助于解决问题。以上基本常识深入普及民间社会,未来健康需求者得到了正确专业知识的导引。在家或者社区门诊配合就可以做到了正确的疾病治疗和养护,就可大大减轻了国家社会、家庭、个人的医疗资源负担。未来一个崭新、权威、系统、详细、易懂、易操作的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指导网站界面将展现在全国每个普通家庭的计算机面前。很大地解决了现如今社会上盲信、乱信,甚至迷信的病急乱投医社会现象和看来不利的国家局面。也较为合理地解决了医疗资源不均,医疗基本知识不普及的现象。社会大众层面的医疗健康操作将变得渐行规范,13亿人口在专业“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指导下有效减少了很多直接、间接损失。这影响深远而巨大!

在医疗业界改革方面:我们将来这个“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能让更多医生在基本诊治上“失业”,促使医生往高端系统医疗走。这样才能有更多医疗人力应对13亿潜在医疗患者和应用更多人力在真正有效的靶向医疗上面。或者引导这些“失业”和新进的医生到西北地区开设与“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联网的基础门诊。这些基础门诊因为会跟“富士康式的高效大型枢纽医院”存在物流理念形式的经营合作,拥有强大的后盾,开设起来相当简单高效。这将会给西北欠发达地区医疗建设带来巨大福音!

“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引导下的改革也让医疗产业变得有序、规范、明朗、高效。以后国家和医院做医疗产业调整,目标明确思路快捷,医生们也会欣赏和感谢我们!

(2)有了这个“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最专业的医院就可以建设在价格便宜、环境合适、交通便利的土地上。只须在这个“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上接待从全国源源不断过来,对经过“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和基础门诊层层专业筛选的医疗订单,在这个医院疾病专业范围的病人,展开高效有序的治疗。

(3)专业的医生因为有这一强大的“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帮助,可以跳过大量浪费人力的最初筛查、诊断,直接做他们最专业最擅长的医疗工作。有些医疗项目还可以做到像先进流水线那样又快又好。未来13亿人口和多种疾病治疗,是一定需要这样的先进医疗系统流水线才能解决问题的!

(4)建设这一强大的“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可以把全国各大医院的医疗设备数据和医生资源能力串并起来。医生和医院不再孤军奋战、单打独斗,医院和医生们可以利用这一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利用到可以利用的自己和兄弟医院的任何资源信息,未来将成为医院、医生们很重要的辅助平台。医院将会成为类似“并网的物流公司站点联网统一合作模式”或又是入网的诚信通B2B(企业对企业电商)企业一样资源交换和交易,享受到网络互通带来的无穷便利和高效资源整合,衍生出类似现代企业既集成又分工的各种合作模式,医院可以在网内以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做动态分工合作。这又将大大提高整个医疗产业的效率!

这个方面可以深挖到很多医疗企业之间配合沟通涌现出来的商机,商机类似树杈状一样展现,新建的商机又服务于各个医疗企业。从而大大提高所有医院的效率和分工,医院和医生们也是愿意有偿使用的。未来13亿健康需求者将获得很多细分、专业、人性化的医疗服务选择,医疗市场将变得活力四射、无微不至、高效平价、繁荣发达!

而未来健康需求者将来只须将漱洗衣物带到北京等更专业的医院,报上自己的“网络医疗健康账户”号,他的健康资料便一目了然,不再需要带任何纸质资料,甚至他5~10年前的医疗数据资料,单据和拍片扫描等都可以查阅到,当然便利和高兴!另外“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还可以根据这位健康需求者的年龄、性别等,建议其今年应该做何常规体检。在不同季节提示所有健康需求者,这个季节应该注意和防范什么,等等很多诸如此类……而医疗健康账户页面里可以出现适时适当的健康食品和运动器材等的商机推广。或者也可以有VIP账户,健康需求者如有特定额外的需求服务,是可以适当收费的!

(5)后期13亿人口高度靶向的健康需求将产生巨大增值性商机! 衍生的大量健康食品需求、普通OTC高效廉价药物需求、特定阶段医疗用品需求、医疗普通器材需求、婴儿各阶段专业用品需求、昂贵医疗器具的出租、捐赠、远程医疗和远程会诊资源的高效互动及信用支付保健方法和产品需求、健康医疗教练、保健按摩理疗、健康心理咨询、医疗陪护需求、医疗养老需求、养生需求、疗养度假村的需求等对于医疗行业企业其实是很利好的。因为有这一网络平台,医疗行业企业再做高效整合,将更好更规模高效低成本服务于我们13亿的健康需求者!

(6)只要有网络,“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就可以覆盖所有的区域,包括那些偏远不富裕的人口居住地区。这些优点是目前传统医疗所无法做到或者廉价做到的,是一个很好补充。对于13亿没有各种疾病经验的年轻到年长的潜在病患(所有的人都是从青春健康―渐渐年老才显现疾病,有经验就奇怪了?)总能轻快容易寻到合适有效的医疗帮助和护理方法。这个集万千医生智慧的“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的辅助和帮助是非常好的!将来西北山区偏远人口看到了解到的医疗帮助和护理方法和北京上海看到的是一样,大大节省医疗资源付出而也可以达到很好的效果。这也为建设西北地区“富士康式高效平价”大型网络枢纽医院打下了良好基础!

4 结 论

很多人说网络医疗有很多弊端和缺陷不现实,还是面对面一对一的诊治更好,这是理想状态,很难实现。面对13亿的庞大人口和偏远分散的地区,很难分配到足够的医生,必须要有成熟的医疗网络弥补,昂贵的医疗设备和系统必须高效使用(很多工业设备都是24小时使用,医疗设备几乎没有),这也需要有医疗网络来配置资源。有一位医学研究生问很多老人不会电脑,没有网络怎么办?笔者的答案是:只要这个“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做得很好,也成熟有效,老人不会用,儿子、孙子可以帮他,邻居也可以帮他。即使什么都没有的文盲,给3~5元外面的电脑小店也可以帮忙填写和查询,这方面完全无须担心!医疗网络可能有很多弊端,但我们只要做到趋利避害,不断修改完善就可发挥医疗网络应有的巨大作用和优点。微软的windows系统不会因为有诸多漏洞用户就不用了?核电站也不会因为有诸多危险而停止了!未来的“智能医疗网络综合信息平台”也一样,没有放弃,只有越做越好,越来越完善!

参考文献:

[1]金耀星. 用电子医疗重构医疗产业生态系统[J]. 互联网天地,2013(10).

[2]张振菊. 影响医疗产业发展的因素浅析[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1(1).

医疗行业的现状第5篇

文/毕艳秋郜亮

【摘要】农民工的工作状况决定了他们是容易受到伤害的群体,需要医疗保险来保障他们的利益。国外在医疗保险理论、医疗保险需求与供给、医疗保险收入弹性方面可供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险借鉴的有三大模式。国内对农民工医疗保险研究较多,主要集中在现状、问题及原因、解决对策三个领域。

关键词 农民工;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综述

【基金项目】本文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乌市外来农民工异地基本医疗保险情况调查与分析”的阶段性成果,由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毕艳秋、郜亮,新疆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一、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由于没有城乡二元户籍体系,所以不存在农民工这一说法。20世纪后期,一些东欧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工业化劳动大军中几乎有一半来自农民,印度、德国、巴西等国在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现象。纵观国外对于医疗保险的理论研究,基本集中在基本理论、需求与供给以及医疗保险收入弹性研究三个方面。

(一)医疗保险基本理论研究

John.Maynard.Keynes(1936)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率先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理论”。之后,KennethJ.Arrow(1963)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了著名的《不确定性和医疗保健的福利经济学》,奠基了健康经济学基础,也为Keynes的国家主办医疗保险和提供医疗服务提供了理论支持。Pauly.M.V(1968)通过研究道德风险对医疗保险的影响,提出应该建立一种由政府和患者共同承担医疗费用并建立保险起付和保险免赔标准的制度,该思想为医疗保险支付原则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医疗保险需求与供给研究

Evans.R.G(1974)研究了病人与医生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认知差异,认为医疗保险需求是一种由供给方医生诱导产生的需求,政府应该建立相关机制对医生行为进行约束进而保护病人的利益。Grossman(1972)提出健康是一种特殊消费品和“健康存量”,他认为“健康”这种特殊消费品会随年龄的增大而贬值,因为发生疾病而损失,但通过医疗保险可帮助其得到恢复。他研究了健康这种特殊消费品的需求曲线,建立了健康消费品的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在Grossman的理论基础上,ActonJ.P(1975)和NathansonC.A(1977)分别分析了性别等非经济因素对医疗保险需求的影响,进一步完善了医疗保险需求模型。

(三)医疗保险收入弹性研究

Newhouuse.J.P(1977)分析了医疗保险消费对收入的弹性,通过对不同国家的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医疗保险消费对收入的弹性大于1,因此他认为应该将医疗保险消费视为奢侈品。而ParkinD.M(1987)以相似的数据为研究基础,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Milne.R&Molana.H(1991)通过实证分析,同样得出了医疗保险消费对收入的弹性大于1的结论,但考虑到医疗保险消费品与其他类型消费品相对价格变化因素,所以认为医疗保险消费对收入的弹性应该在1左右,相对价格显著上升是导致这种过高弹性产生的因素。Saez.M&Murillo.C(1994)通过对不同层次的医疗保健消费进行研究,发现中低层次人群的医疗保健消费与其收入的弹性成反比,层次越低,弹性就越大,而高层次的医疗保健消费对收入的弹性会因不同人群和不同服务类型而相差悬殊。

二、国外医疗保障模式

(一)免费医疗保障模式

免费医疗保障模式又称国家医疗保障模式,是指医疗保障资金全部由国家来承担,政府通过预算方式将医疗保障基金划拨给有关部门或医院,医疗保障对象在看病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实行这种医疗模式要求医院由国家开办,医疗健康服务由政府提供。目前,加拿大、英国、瑞典、丹麦等国家实行的医疗保障制度都属于这种模式。

(二)社会医疗保险模式

社会医疗保险模式指的是以社会保险为组织形式,由国家向医疗保障对象提供所需要的医疗服务和经济补偿的制度。在社会医疗保险中,资金由个人、集体和国家三方共同分担,其中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相对较少。日本、韩国、法国实行的就是这种保险模式。其中,法国是实行这种医疗保险制度的典范,它的医疗保险制度曾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最佳制度”行列。法国的医疗保险体系很完善,考虑到了个人的特殊情况,保证了国人不分城乡、贫富以及是否就业都能平等地享受到基本医疗保险。

(三)商业医疗保险模式

商业医疗保险模式是指按照市场原则将医疗保险当作一种商品,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雇主以及参保者个人所缴纳的保险费,一般情况下政府财政不进行补贴或出资,但根据其是否盈利享受不同税收,非赢利性的在税收上享受优惠,而盈利性的不享受。在实行这种保险模式的国家中,美国最具代表性。

三、国内研究概况

(一)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1.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李慧等(2011)指出,绝大部分农民工未参加甚至不知道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参保意识不强,绝大多数受访对象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张建霞(2012)指出,现行的社会保障存在有效供给不足,保障不充分,社会保障政策执行效果差等问题。

2.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成因。国内学者认为影响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外部因素有户籍制度(许经勇,2011),城镇化、工业化(何平,汪泽英,2010),城乡二元结构(张恩泽,2008;杨影,孙明慧,2011),土地制度(汪阳红,2011)等。谢小青,冯桂林(2009)认为农民工受到流入地政府和居民的歧视,其内部因素则是农民工的流动性(高岩,2011),农民工自身观念障碍(郭青,2011)等。

3.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必要性。理论界对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的认识具有广泛共识。赵若彤(2011)认为,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王珏叶(2012)认为建立和完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4.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创新及解决对策。目前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存在较大的分歧,没有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更没有为大家所基本接受的成熟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到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内(张启春,2003);第二种观点认为应专门建立农民工单独的社会保障体系(李迎生,2003);第三种观点认为应将农民工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杨立雄,2004)。

(二)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研究

1.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及存在问题。在农民工健康状况方面,目前的研究成果有一定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农民工的年龄层次决定了农民工主体为青壮年,大部分体质较好,健康状况较好(梁维萍等2008)。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由于相对恶劣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健康意识差等原因,农民工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具有较高的疾病风险(姜晓兵2008)。在农民工就医行为方面,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民工存在着较大的疾病风险,原因在于农民工的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不高。而医疗服务利用水平不高则是由于农民工医疗服务购买能力低。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工“小病拖、大病扛”的现象十分普遍(常友善,张瑶,2011)。就农民工的参保状况,根据数年来学者们对农民参保情况的调查,农民工参保率偏低,截止到2009年农民工的参保情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张国英,吴少龙,2012)。

2.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成因。国内学者结合我国医疗保险体系的实际运作,从户籍制度的限制(高金登、李林太,2004),农民工流动性灵活性特征(魏洁、周绿林,2010),政府执行力不强(房莉杰,2006;彭兴庭,2007),企业参保积极性不高(姜晓兵,2008),农民工医疗保险意识弱(王岚,赫宝祺,2006)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从国内学者对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成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从农民工自身角度来看,缺乏保险意识、流动性的工作性质是其参保意愿低和参保难度大的主要原因;其次,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管理成本过高造成了企业主动投保的意愿和能力不强;再次,从政府政策角度来看,户籍制度的障碍、监督不到位、配套制度不健全、责任意识较薄弱是导致农民工医疗保障体系一直未能有效建立的原因。

3.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的解决对策。关于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解决对策的研究,因为研究角度、关注点的不同,我国学术界还存在很多争论和分歧,并未形成一致意见。杨福忠,兰建勇,窦竹君(2004)等认为,保障农民工权益首先需要解决有关部门的“不作为”问题。龚万琼(2006)提出,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障问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区别对待、分类管理、分别参保的方式。曹笑辉、孙淑云(2008)认为,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应该制定和实施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法。邹超(2009)认为,解决农民工医疗保险问题需要政府、医院、单位、农民工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胡务(2006)认为应将农民工城镇医疗保险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衔接起来。邵念,陈爱云(2011)认为农民工要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突破户籍制度限制,以劳动关系为基础建立医疗保险关系。曾益、孙莉(2012)提出了分步解决的方案,即统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省级统筹——构建城乡统筹的医疗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Ross Macky.Social Protection through Social Assistance[J].SocialSeeudty at the Dawn of the 21 stcentury,2001.

[2]John B.Williamson,Catherine Deitelbaum,Social security reform:Does partial privatization make sense for China? JouFilal of Aging Studies,2005.

[3]Li.L.Family insurance or social insurance:Policy options for China´ssocial security reform.Intemational Journa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99.

[4]P.M.Wright.Desegretating HRM:A review and synthesis of microand macro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search[J].Journal of Management,2002,(3).

[5]李慧,利爱娟,延立夫.内蒙古地区农民工社会保障状况调查研究——以包头市为例[J].前沿,2011,(15):132-135.

[6]张建霞.浙江省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社会保障问题研究[D].杭州:浙江财经学院,2012.

[7]赵若彤.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1.

[8]王珏叶.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及对策研究[D].延安:延安大学,2012.

[9]梁维萍,赵惠梅,贺鹭,张雪芬,孟琴琴,张娟,张海金. 太原市农民工医疗保障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5):443-446.

[10]张国英,吴少龙.珠三角外来工的社会保险:非正规就业的视角[J].中国人口科学,2012,(4):88-94.

[11]高金登,李林太.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52-54.

[12]魏洁,周绿林.农民工医疗保险现状及模式选择[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1):31.

[13]房莉杰.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制度的现状与建议[J].中国卫生经济,2006,(12):52-55.

[14]邵念,陈爱云.浅析我国农民工医疗保障现状[J].农民工医保,2011,(10).

医疗行业的现状第6篇

【关键词】医疗保险;城乡;现状

一、从医疗保险的覆盖面、资金筹集水平、基金结存情况对我国城乡医疗保险现状进行分析

(一)覆盖面现状分析

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分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一般情况下,我们把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统称为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根据表2得出,在2007-2011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增长较为迅速,截至2011年,参保率达到95.14%。

(二)筹资水平现状分析

筹资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高低,资金的来源有了保障,参保群体才能够享受到应有的保障。

根据2007-2-11年统计数据显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均筹资水平逐年提高。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筹资水平由2007年的1649.92元增长到2011年的2479.38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0.49%;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均筹资水平由2007年的100.14元,提高到2011年的165.82元,平均增长速度为13.85%,高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人均筹资平均增长速度,但是人均筹资规模总体偏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均筹资水平有2007年的58.90元。提高到2011年的211.30元,平均增长速度为38.41%,高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人均筹资水平增速,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存在筹资总体水平偏低的现象。

(三)基金结存情况现状分析

2007-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呈下降趋势,并逐步趋向合理区间;基金累计结余率呈缓慢上升趋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当年结余率与累计结余率呈下降势态,并趋于合理。

在2007-2011年之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率由2007年的110.23%上升到2011年的117.38%,这充分表明了基金的支付能力不断增强;城镇职工当年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由2007年的29.92%下降到了2011年的16.31%,表明基金结余率逐步回到合理的区间根据数据显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余率由2007年的83.96%上升到2011年的105.72%,基金的支付能力得到增强;城镇居民医保基金当年结余率由2007年的76.45%下降到2011年的26.13%,逐步趋于合理。由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原则上应该以收定支,略有结余。从总体上看,城镇居民医保基金结余率略高,应该采取措施降低结余率。

关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方面,累计基金结余率由2007年的35.64%下降到2011年的30.15%,当年结余率由2007年的18.94%下降到2011年的9.14%,基金结余率逐步回归合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属于现收现付制模式,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所遵循的原则一样,所以应当略微降低基金累计结余率,基金当年结余率在合理区间。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城乡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已达90%以上,扩大覆盖范围的工作已有显著进展;2.2011年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均筹资水平已达到国家的要求;3.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基金结存情况不够均衡,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结余率逐步趋向合理,城镇居民基金结余率总体偏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结余率基本合理。

二、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问题

当前,我国农民工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在建筑业、餐饮业、制造业等行业驿站从业人员的半数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农民工的工作环境以建筑工地等外部环境污染严重、高风险地点为主,在患有职业病的人群中,大部分是农民工,近几年来,农民工患职业病的几率大大增加,农民工面临着对医疗保险强烈的现实需求。

但是在现阶段,农民工的医疗保险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农民工医疗保险参保率低,覆盖面窄、农民工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底、由于农民工的流动性较大,相应的保险关系难以接续和转移,这些问题都影响到农民工更好的享受医疗保险,所以在当前的情况下,农民工参与医疗保险的问题较为突出,相关部门应就此采取措施来解决这类问题。

综上所述,在我国城乡医疗保险发展的进程中,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某些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只有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才能够完善我国的城乡医疗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医疗行业的现状第7篇

1.1一般资料

2014年4月~7月课题组选取渝中区、九龙坡区、万州区、梁平县、黔江区等5个区县为调查范围,以重庆辖区内60岁及以上、能够理解问卷内容且语言表达清晰的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抽样法展开调查,共发放问卷800份,回收765份,其中有效问卷758份,有效率为94.7%。纳入标准:符合人口老龄化国际标准,60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超过7%[4]。

1.2方法

(1)专家访谈法:通过对医疗保险专家、医院医疗保险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老年人医保的总体情况及发展建议。(2)实地调研法:深入5个区县社区老年人聚集地,了解老年人医疗保险需求。(3)问卷调查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重庆老年人医疗保险现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该问卷以基本医疗保险调查问卷为基础,同时结合老年人参保特性设计而成,并由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评议,信度、效度检验均合格。问卷主要包括3部分内容:①老年人的基本信息;②身体状况、医疗负担情况;③医保情况,共计33个题目。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3.1软件双人录入数据,并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信息

本次调研重庆市老年人口中,男366人,女392人,男女比例为1.00∶1.07;60~69岁412人(54.4%),70~79岁237人(31.3%),80~89岁96人(12.7%),90岁及以上13人(1.7%);主城区235人(31%),各区县509人(67.2%),外省14人(1.8%);城镇人口456人(60.2%),农村人口302人(39.8%)。学历分布:小学以下413人(54.5%),中学/中专191人(25.2%),大专及以上154人(20.3%)。婚姻情况:未婚14人(1.8%),配偶健在549人(72.4%),离婚2人(0.3%),丧偶193人(25.5%)。子女数量:没有子女22人(2.9%),独生子女170人(22.4%),2个及以上子女566人(74.7%)。职业情况:农民313人(41.3%),企业员工及政府事业单位人员324人(42.7%),无业87人(11.5%)。经济状况:收入小于或等于1050元的老年人占47.1%(其中收入小于或等于500元占22.0%),1051~<2000元占21.6%,2000~<3000元占14.5%,≥3000元占16.8%。主要经济收入来源分布情况:退休金50.7%,务农11.5%,务工3.4%,子女支持12.3%,社会低保7.8%,养老保险14.4%。

2.2身体状况

本次调查中高达64.7%的老年人患有疾病。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中,认为“身体非常好”和“非常差”各占9.9%和7.0%,“身体状况一般”占57.3%,“较差”占25.9%。就医情况中,87.6%会及时就医,12.4%则选择了“不会及时就医”,老年人不及时就医主要原因是“看病费用贵、行动不便”。老年疾病种类调查中,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风湿位居前4位,许多老年人不仅仅只患有某单一的疾病,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情况较多。在医疗费用支出比例调查中,自购药品行为逐渐增加,调查中老年人自购药品人数、门诊就医人数、住院人数分别为45.4%、22.3%、18.6%。但在总体医疗费用支出中,住院费用依然是医疗负担的最大部分,调查中老年人住院费用支出为2880元/次,门诊就医支出为308元/次,自购药品支出为150元/次,其中住院费用报销775元/次,门诊部分报销43元/次,自购药品费用不予报销。

2.3老年人医保情况

本次调查中老年人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比例最高,占42.1%,其次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36.7%,城镇居民及城乡居民合作医保占17.3%,没参加医疗保险的老年人占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医疗保险参保率为96.7%。重庆市老年人医疗保险参保费缴费方式,主要以个人缴纳为主(P<0.05),见表1。34%的广大城市居民、农村人口自政策实施起开始缴纳,时长1~10年,40%的老年人对医保相关政策并不了解,由子女负责管理。重庆市老年人对医疗保险的认知情况,绝大多数老年人认为参加医疗保险很有必要(P<0.05),城乡老年人对医疗保险的参保必要性、政策了解情况的认识有差异,不清楚是否参保的老年人农村高于城镇。重庆市医疗保险参保费水平较为合理(P>0.05),城乡老年人对医疗保险参保水平的认识一致。另外,重庆市老年人主要通过电视、宣传资料、报刊等媒介获取医保相关信息,亲戚、朋友的口耳相传及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的宣讲作用明显。老年人对医疗保险服务的满意度包括4个部分,医疗保险报销比例满意度、医疗保险报销方便程度、对医院药店医保服务满意度及对医疗保险经办部门的满意度。调查中老年人对医疗保险服务总体满意度高。但城乡老年人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老年人对医疗保险服务满意度总体高于农村老年人,农村不了解医疗保险服务的老年人比例较城镇高。重庆市老年人参加多种医疗保险的情况(表2),包含了老年人对商业保险和护理保险的参保情况及参保意愿。老年人商业医疗保险参保率及参保意愿低,参加商业的老年人主要是政府、事业单位及企业员工。城乡老年人商业保险参保情况一致。城乡老年人参加商业保险及护理保险的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镇老年人认为没必要参加商业保险的比例高于农村。此外,城镇老年人对护理服务的认知和接受程度高于农村。

3讨论

3.1医疗保险现状问题

3.1.1重庆市老年人医疗保障城乡差异明显

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医疗保障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医疗保险种类及待遇上:城镇老年人参加待遇较好的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农村老年人参加新农合待遇水平相对较低。其次,城镇老年人医保基金池相对于农村更为稳固,城乡老年人对医保的认识水平也不相同,对参保必要性及政策的认识城镇高于农村,对医保满意度也普遍高于农村。此外,城镇老年人对多层次医疗保险的接受明显度高于农村。

3.1.2重庆市老年人医疗保险制度运行中的统筹及隐形债务问题突出

重庆市老年人医疗保险运行中,缴纳的保费主要由个人承担,这部分老年人包括城镇无业居民、农村人口,参加城乡居民医疗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老年人相比待遇差距较大。研究发现,在医疗保险缴费时间上,18.7%的老年人口按时间交足30年或25年的保费,不足年限或未缴纳的高达41.3%,老年人医保基金池缺乏沉淀,这无疑将使医保基金产生“隐性债务问题”[5],医保基金池的缺口将对医保系统产生巨大压力。

3.1.3重庆市老年人积极拥护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医疗保险知识十分匮乏

重庆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老年人参保意愿都十分强烈,对医保保费缴费水平,医疗保险报销水平,医院、药店及医疗保险机构中医保人员的服务满意度高。患者对基本医疗保险政策的认知状况影响了对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度[6],调查中有50%的老人对医保具体政策不了解,阻碍了医保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1.4重庆市老年人疾病风险分担形式单一

本次调查中重庆市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6.7%,而商业医疗保险参保率较低,仅占8%。商业保险及护理保险的参保意愿表现不强烈,原因包括经济因素、对多种医疗保险缺乏了解等。此外,商业医疗保险自身缺陷影响了参保率。商业保险市场中的“撇奶油”行为将已患病人群排除在商业医疗保险大门之外。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容易购买到保险,而健康状况相对较差的老年人更可能被驱逐出这一市场[7]。

3.2建议

3.2.1统筹城乡老年医疗保障制度

目前提高医疗保险统筹层次、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一体化是中国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有利于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均衡发展[8]。在重庆市统筹城乡医疗保险制度的大背景下,重庆市老年人医疗保障也应顺应趋势,不断加快城乡老年人医保、不同险种老年人医保的整合力度,实现老年人医保制度、医保待遇的统一,最终实现重庆市城乡老年医疗保障公平发展。

3.2.2加强医疗保险筹资能力

重庆市覆盖城乡的医疗保险制度实行时间不长,加之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医保基金将面临收支失衡的危险。目前,医保基金主要通过“开源”的措施保障基金池。主要通过创新医疗保险测算方法提高重庆市社会医疗保险缴费水平,增加医保筹资。重庆市经济高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攀升,政府部门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保险测算方法,适当提高医保缴费水平是可行的。我国职工医疗保险相关政策规定,医疗保险缴费时长男性30年,女性25年,重庆市可考虑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医疗保险法定缴费年限[9],新农合、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也可效仿职工医保,适当延长缴费年限。

3.2.3加强医疗保险政策的宣传工作

重庆市虽已成功建立了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但由于老年人群体身体机能文化水平的限制及老年人对医保政策的了解相对缺乏,阻碍了老年人相关权益的实现,因此,加强对老年人医保政策的宣传工作十分必要。由于城乡老年人认识水平不同,负责医疗保险宣传工作人员需要因地制宜,选择恰当的宣传方式。如医疗保险局可在城市社区定期举办医保政策宣讲会,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在农村可通过播放医保广播基本知识,医保电视宣传片的形式,向农村老年人普及医保知识。

3.2.4构建多层次老年医疗保障体系

医疗行业的现状第8篇

关键词:信息不对称;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医疗费用

引言

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看病贵”问题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野。“看病贵”问题突出表现在公立医院的以过度治疗、过度检查、过度用药为特点的过度医疗现象。“看病贵”问题同时也成为引发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通过分析医生与患者的信息不对称现状,深入理解“看病贵”现象的内因。

其实,“看病贵”问题源于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性存在于医患双方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状。本文主要剖析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深入理解“看病贵”问题。

一、理论基础: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各类人员对有关信息的了解是有差异的;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信息贫乏的人员,则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最早提出信息不对称理论的是英国剑桥大学教授James Mirless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William Vickey。他们分别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揭示了不对称信息对交易所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二、医疗市场的特殊性:信息高度不对称

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医疗市场中的医患关系具有商品交换的性质,在整个医疗服务的消费过程中,医院是医疗服务的供给方,而患者是医疗服务的需求方,但医疗服务具有的自身的特殊性造成供需双方信息高度不对称。

医疗服务区别于普通商品市场的地方体现在,患者选择医疗服务的消费过程中,需要了解有关医院、医生服务水平的专业信息,以便更好地选择就诊医院、医生。然后这些专业信息对于普通的患者而言存在较高的知识壁垒和搜寻成本,甚至是无法搜寻到的。患者接受医疗机构提供的医疗服务之后,也无法确切感知医疗服务的真实效果。医院服务市场的严重信息不对称,源于医疗服务市场的特殊性:医疗服务市场的自然垄断性和医疗服务的专业特殊性。

(一)医疗服务市场的自然垄断性

由于医疗服务行业与人民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因此我国对医疗服务行业的准入有严格的限制,进入该行业的医疗从业人员必须要经过相关专业的学习和培训,达到国家所制定的专业性和技术性标准,才能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由此可见,严格的准入制度决定了医疗服务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造成了医疗服务行业的自然垄断。近年来,尽管国家放宽了对医疗行业的准入,允许社会上一部分私营医疗机构参与竞争,但是对于大多数医院,国家还是实行严格控制的政策,因此这也很难改变医疗服务市场的垄断局面。由于医患间的信息不对称,患者几乎没有与医生就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讨价还价的可能。

(二)医疗服务的专业特殊性

由于医疗服务切实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健康,因此严格的行业准入制度是必要的,这就使得医疗服务不能替代,普通人无法替代专业的医务人员。我们现在将整个医疗过程按照“就诊前-就诊中-就诊后”这个时间顺序来分析。

就诊前:患者遭受疾病或者伤害,需要寻求医疗服务进行救治。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对于医院和医生的好坏和医疗服务价格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即使通过媒体信息或者坊间的口口相传,得到的也只是片面的信息。再者,如果患者遭受的是急病或者其它急需治疗的意外伤害,那么对医疗服务需求的迫切就会使得患者没有充足时间去搜集医院和医生的相关信息,导致医患间的不对等地位更加明显。

就诊中:患者到达医院接受医生诊断并进行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患者向医生描述自身病情,同时医生也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判断病情,并通过开药等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由于医生在专业知识上的绝对权威性,因此医生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患者很难判断出其合理与否,一般被动的选择相信并接受,也没有进行讨价还价的能力。

就诊后:患者在医院住院治疗或者开药离院治疗。在这个过程中,患者一般是通过住院或者回家休养等方式进行继续治疗。疾病的恢复往往会有一个过程,或短或长,最终疗效都很难确定。由于存在患者的个体差异,同一种病症在不同患者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也有所不同,医生对于患者的病情判断一般是基于自身的知识积累和以往的临床经验,因此对患者的诊断不可能存在统一标准,患者的恢复状态也不可能完全一致,这就造成了疾病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

四、信息不对称对医疗市场的影响

由于医疗市场存在高度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拥有信息优势的当事人往往会隐藏起对自己不利的信息,披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发生。道德风险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人从事经济活动时最大限度的追求自身利益而对他人的利益造成损失且不承担风险后果的行为。逆向选择同样也是市场的信息不对称造成的,在价格下降时,产生了“劣品驱逐良品”和市场配置低效的情况,进而出现市场交易产品平均质量下降的现象。

(一)医生诱导需求

由于医患之间存在专业医疗知识的差异,这种信息不对称往往会导致患者需求的偏差,这个偏差来自医生对患者的诱导性需求。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通常人们认为是医生并不是以患者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来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患者如果掌握足够的信息就不会选择这些医疗服务。

1、医生诱导需求的理论前提

信息不对称是医生诱导患者需求的前提。由于国家对医疗市场准入制度的严格控制,医患之间对于专业知识掌握的差别非常大,在医疗服务提供的过程中,医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可能会出现故意开贵药、多开药、延长住院时间等情况,患者出于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和处于信息的劣势地位,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相信医生,很难或者无法根据自己的知识存量来判断医生的医术和诊断的好坏,最多只能凭借医生态度好坏或者治疗方案能否接受等主观感受来做出判断。

2、医生诱导需求的现实原因

当前我国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拨款占其总收入的比重不断降低,加上医院面临竞争、医疗技术和设备更新等的压力,走上了自负盈亏的道路,收支一条线,医院和医生的收益与患者的医疗支出直接挂钩,医药不分,吃回扣拿红包现象频发。制度的缺陷引发了医生道德底线的垮塌,逐利性导致医生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没有将患者利益最大化放在第一位。

3、医生诱导需求的主要表现

第一,过度用药。在我国,公立医院普遍存在“以药养医”现象,医院和制药公司有业务合作,医生的收入和药品的销售量直接挂钩,公立医院药品价格虚高现象很严重,经常出现药品价格越高,销量越大这种与需求价格曲线相悖的情况。据悉,药品的销售模式是高定价加高回扣。部分远远高出药品本身合理价格的部分,就转嫁到患者身上。医院和医生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利益,在可行性范围内开贵药、多开药,造成患者医疗支出不合理上升。

第二,过度检查。检查收入现在也成为了医院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患者在就医时,医生在利益的驱动下,无视患者的客观病情,往往会给患者开一堆没必要的检查项目,声称做完检查后才能诊断病情,有些病人带着其它医院的检查结果前来就医,医生却不认可,要求重新做检查。目前在患者的医疗支出当中,检查费用较以前大幅度提升,甚至超过药费。

第三,虚假收费。虚假收费可以给医院带来许多“方便”。举个例子来说,患者在住院期间,医院将一些莫须有的费用写成“治疗费”、“换药费”等冠冕堂皇的名称,对于患者而言,根本不了解医院的各项费用是如何制定并实施的,只能被动的接受。由此可见,医院虚假收费的行为直接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导致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升。

(二)患者盲目性就医和逆向选择

1、患者盲目性就医

由于信息不对称,医生与患者很难做到完全匹配。患者在遭受疾病或伤害时,无法在短时间内判断出哪家医院、哪位医生最适合治疗自身的病症,于是就出现了患者盲目就医。患者盲目就医有两种普遍表现。第一种,挂号时患者选择专家。当前大部分医院都实行患者自主选择医生的方式挂号,由于信息不对称,患者往往认为选择专家比较保险,专家经验丰富,只有专家才能更好的治疗。患者的选择造成了以下现象的发生:各大医院专家教授坐诊的门诊室里门庭若市,而普通医生坐诊的门诊室里却空荡无人。专家抱怨从早到晚忙的脱不开身,而普通医生抱怨从早到晚见不到人。虽然自主择医是患者的权利,但患者一般缺乏医疗知识,选择医生时一味盲目选择专家,这种情况会导致专家耗费大量的时间治疗感冒发烧之类小病,而耽误疑难杂症的治疗时间,相反,普通医生也得不到锻炼,不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这就造成医生两极分化和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第二种:大城市周边地区患者选择到大城市看病。患者普遍反映在三甲医院看病特别难,挂号难、高价买黄牛号是常态,常常排队就要等几个月之久。据统计,三甲医院的患者病症80%以上是小病或常见病,基层医院完全有能力治好。此种现象直接导致大城市的医疗资源极度紧缺和患者所在地医疗资源特别是社区诊所的大量闲置。

2.患者逆向选择

由于患者无法直接了解医院、医生情况,只能对所有医院、医生服务能力只能按概率加权计算的一个平均值,因而只愿意根据平均值来预期医疗费用及医疗服务,但这样一来,医疗质量、医疗费用高于平均值水平的医院、医生就会降低服务水平,只有服务水平低的医院、医生才更加有利可图。这样就会导致医疗机构降低服务水平来迎合患者低服务水平的需求,这将导致医疗机构长期在低服务水平竞争,医疗质量、医疗服务难以大幅提升。目前我们民营医院艰难的生存现状与患者的逆向选择有很大关系。

可见,在患方不能掌握医方的医疗服务质量信息的情况下,医疗服务市场上医方必然存在逆向选择,医疗服务市场在低质量水平下实现均衡。这既是对提供高质量水平的医方的一种打击,也是对患者利益的一种伤害,更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浪费。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