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养猪市场研究

养猪市场研究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2 09:38:12

养猪市场研究

养猪市场研究第1篇

关键词:养猪业;猪主要传染病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6-0177-1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猪肉的需求大增,养猪业也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而迅速发展。然而,猪主要传染病对养猪业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也十分巨大,甚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猪肉的市场供应,进一步影响了猪肉的市场价格。因此,有必要加强猪主要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就对猪主要传染病的防治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

1 猪主要传染病的防治

影响猪类健康的传染病有多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严重的传染病还会造成大面积猪死亡,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的同时还会影响猪肉供应,给人们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下面,我们对猪主要传染病进行了防治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效。

1.1 猪瘟

近年来,瘟病毒复杂的遗传多态性背景被首次揭示,第一份瘟病毒遗传多态性的地理分布图也面世。这些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猪瘟病毒有着不同的病毒始祖,并且,近年来,我国流行的猪瘟与我国常见猪瘟病毒不同,大多数由欧洲传播而来。目前,我国猪瘟流行主要存在两个基因群共四个基因亚群,分别是,基因1群中的1.1亚群和基因2群中的2.1亚群、2.3亚群。其中,基因1群在CSF中的流行作用不大,主要是基因2群的流行,2.1亚群为基因2群中的主要流行基因亚群。对猪瘟基因研究表明,CSF传播扩散的主要途径是靠运输和贸易带来的猪流动。虽然,我国猪瘟有多种基因型的毒株,但是并不能给目前猪瘟免疫工作造成威胁,对目前流行猪瘟病毒仍可以进行免疫保护和有效治疗。

1.2 猪伪狂犬病

我国已经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乳胶凝集试验等试验,制定出根除猪伪狂犬病的计划,可以根据不同的养猪场的不同情况,因时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选择治疗方案与治疗措施。

1.3 猪流感

血清学和病原学第一次对我国猪流感疫情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猪群,存在由H1、H3引发的猪流感,如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等地区。在我国多个省份,黑龙江、安徽、浙江等地的猪流感研究结果表明,猪种间屏障较低,十分容易受到人流感和禽流感的病毒感染。在中国存在“禽—猪—禽”、“猪—人—猪”、“人—猪—人”的种间传染途径。因此,对猪流感的监测和研究与禽流感和人流感的预防监测有重要的关系,监测和研究猪流感不容忽视。

1.4 猪圆环病毒感染

在我国多个省、市、地区的血清流行病学对该病毒的调查结果表明,猪圆环病毒总体、抗体的阳性率高达42.9%,并且阳性率随着猪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升高。对国内PCV毒株的分离鉴定证实,国内存在猪圆环病毒感染这种病。经过DNA分析鉴定发现我国的猪圆环病毒分离株与国外圆环病毒的分离株没有较高的同源性,从而可以推断出,并且经过多年流行,病毒也已经发生变异。

1.5 猪细小病毒病

我国已经开始了对猪细小病毒疫苗的研制,通过对动物试验的初步核酸疫苗研究表明,以PPV结构基因的VP1和VP2制作的核酸疫苗,都能够比常规灭活疫苗产生较高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该核酸疫苗生产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1.6 猪链球菌病

荚膜2型猪链球菌作为一种新病原菌可以引起共患的病毒。因其毒力因子的不同会产生致病差异。在已知的毒力因子中,MRP和EF是荚膜2型猪链球菌最重要的两种毒力因子,而且与国外的同种毒力因子有高度一致的序列。PCR监测方法的建立使疾病发生时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调查成为可能。我国明确采用C、D两株强毒菌株作为制苗原料,在国内具有广泛的实用性。我国国内已经对此种病毒全面系统地提出免疫程序、药物防治、消毒、管理等整套的综合措施。

2 结语

综上所述,影响猪类健康的传染病有多种,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猪的生长发育,严重的传染病还会造成大面积猪死亡,对养猪业带来十分巨大冲击和负面影响,甚至发生种间传播,影响人类健康。本文对猪瘟、猪伪狂犬病、猪流感、猪圆环病毒感染、猪细小病毒病、猪链球菌病等六种猪常见传染病进行了分析研究,对猪传染病的现状、防疫治疗前景进行了深入分析,对猪传染病的防治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宋良敏,白子金,徐斌龙.猪病防治新理念腹泻先护膜-猪消化道传染病防治新理念[J].现代畜牧兽医,2007,4.

[2] 方力文,李毓.榆林市动物传染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养殖技术顾问,2011,1.

养猪市场研究第2篇

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管理办法(试行)

全国种猪遗传评估中心2011年第二次遗传评估报告

农业部办公厅公布2011年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

改变旧的养殖模式加强母猪的围产期管理

非典型猪瘟的防制

规模猪场猪蓝耳病与猪圆环病毒病综合防控实例分析

猪李氏杆菌病的诊断及药敏实验

母猪子宫内膜炎的防制

成都天邦猪圆环病毒2型灭活疫苗获批准文号

莒南县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与治疗

猪瘟脾淋苗免疫效果监测报告

猪圆环病毒病及其防制措施

丹阳市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控

壳寡糖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生猪生产中的应用

一滴血知健康——第四届健康养猪比赛圆满结束

仔猪饲喂水解啤酒酵母益处多

复合饲料发酵剂发酵饲料饲喂断奶仔猪和育肥猪的效果研究

防控猪免疫抑制的主要技术措施

猪瘟免疫失败原因分析及防疫措施

猪瘟在新疆148团流行的原因和防治体会

农村散养户猪瘟发生的原因及对策

生猪定点屠宰厂(场)分级管理办法

河北省生猪定点屠宰厂、点设置规划

2009年上半年我国猪肉市场形势分析

浅析生态养猪

规模化养猪场粪便污水检测及对环境的影响

市场低迷期如何养好用好繁殖母猪

规模化猪场后备母猪“三阶段”饲养法

提高母猪生产性能的创新管理

淘汰更新种猪有讲究

生猪人工授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例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的诊治病例

农村养猪不要盲目采用国外和大猪场的办法

夏季热应激对生猪的危害及防制措施

夏季猪病诱因与关键控制点

现代高效养猪新工艺与新技术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实施规则

试论饲料生产企业的技术营销

略论饲料添加剂的市场营销

站的更高飞的更远——挑战集团的发展记实

关于我国猪品种繁育前景的探讨

浅析仔猪采食量及其提高途径

猪用中草药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改善仔猪的营养性应激的调控措施

卤素灯研究的现况与展望

新生仔猪系列病的防制

春季几种常见的猪病

仔猪断奶后腹泻的诊治

生猪应激综合征的预防措施

夏季规模化猪场疫病防控要点

浅谈苏北地区梅雨季节散养猪高发病率的原因及对策

养猪市场研究第3篇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是猪肉价格连续第四个月上涨,在2月份同比下降1.5%后,从3月份到6月份,猪肉价格同比上涨分别为2%、8.3%、5.3%、7%。一度跌至低点的猪肉价格,大有掉头反转、快速回升之势,猪肉价格是否已走出下行通道?“猪周期”是否再度来临,成为市场关注的话题。

“目前国内猪肉价格已连续四个月回升,这主要是由前期生猪供应量持续下降所引起。”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室副主任姜楠认为。

“过去两年猪肉价格持续下降,导致生猪养殖亏损扩大,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下跌至有记录以来最低,这是当前猪肉价格反弹的主要原因。”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学智解释说。

笔者了解到,过去几个月来国内生猪存栏量以及能繁母猪存栏量继续持续下降,其中3月末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刚逾4000万头,跌破农业部规定4800万头警戒线,养殖业整体去产能情况较为严重,市场适重猪源大幅减少,猪源供应趋紧。

农业部日前的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信息也显示,5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减少9.8%,能繁母猪存栏同比减少15.5%。

由于猪肉价格对CPI走势有一定影响,因此,市场对猪肉价格未来走势十分关注。“目前生猪存栏减幅趋缓,供应量将逐渐趋于稳定,猪肉价格预计会震荡回升,短期内涨幅不会太大。”姜楠判断。

专家认为,尽管猪肉价格涨幅不会太大,但由于生猪存栏量已跌至谷底,猪肉价格在经过持续低位后,将有可能迎来新一轮上涨周期。

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董事总经理李慧勇认为,目前猪粮比价升至盈亏平衡点以上,有利于养殖户走出亏损困境和行业的恢复。7、8月份气温升高造成猪肉需求减弱,价格可能稳中有涨,9月份以后进入需求旺季,预计猪肉价格将进入新一轮上涨。

“短期内国内生猪出栏难以恢复正常,生猪市场供应趋紧局面难以缓解,预计下半年国内生猪价格继续维持小幅上涨态势,或将进入新一轮‘猪周期’。”分析师李文旭认为。

养猪市场研究第4篇

近期央行对货币政策也明确表态:不会因为某一个商品价格上涨而改变货币政策走向。显然,“某一个商品”指的就是猪肉。

业内人士分析,猪肉价走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下半年货币政策空间,降息、降准的频率很可能低于上半年。但从年内来看,货币政策仍将保持松紧适度的基调不变。

飞升的猪肉价背后

一头猪、一块肉的价格变动,不仅带来了消费者反馈和经济主要指标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这一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是否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国家相关宏观经济政策及走向是否将因此而有所调整。

一亩田研究院研究员王瑶认为,猪肉价格“起飞”,背后的原因是货币供应宽松和生猪市场供应紧张。

从市场的供给需求上看,2014年底开始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特别是今年以来多次降准降息,使得市场货币信贷充裕,实体经济不能充分吸收,大举流向股市;6月中旬以后股市大幅震荡,资金再次从股市抽离,楼市复苏及猪肉价格暴涨,也并不出人意料。

猪肉和生猪价格上涨,利好养猪业。从透露的涨价讯息看,猪肉价半年内涨30%,创三年新高,生猪市价不足4月涨50%,说明猪肉终端市场价格变化完全传递到了生猪养殖上,这个价格机制是有效率的。监测数据显示,全国22省市生猪均价自3月份以来从最低11.6元/公斤上涨至17.74元/公斤,进入反弹通道,涨幅高达53%,猪肉价格则从19.83元/公斤上涨至25.94元/公斤,涨幅30.7%。

此轮猪肉价格上涨显示,我国生猪养殖行业去产能后涨幅极高。

国内生猪养殖业通常每3年左右会出现一个“猪周期”:

2010年,伴随全球货币宽松政策,生猪养殖业利润上升,养殖户生猪存栏增速在2012年达到顶峰;2012年,猪肉价格开始走下坡路;2013年,国家政府制定反腐8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餐饮消费开始下滑,猪肉消费受到波及,养殖利润下滑,导致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持续下降。

2014年,我国《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开始实施,大量养殖散户退出市场。截至今年6月份,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降至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较峰值分别下降19%和23%。今年上半年,我国猪肉产量2574万吨,同比下降4.9%,生猪出栏33437万头,同比下降5.1%。去产能后,猪肉价格见底并出现强劲反弹。

从趋势上看,随着生猪养殖业产能日趋稳定,猪肉价格反弹,养殖业利润上升。有农业部专家介绍,生猪养殖利润最高预计可达500-600元/头;在利润刺激下,国内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预计在第三季度见底并快速回升,但因三公消费被限,猪肉消费量降幅明显,未来猪肉价格上涨幅度将收窄。

2014年去产能化政策实施后,养殖业规模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补栏相对理性,有利于下游饲料市场稳定。能量类饲料原料需求将会呈现小幅增加,但速度相对缓和。

“猪周期”怪圈待解

肉价上涨――母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供应增加 ――肉价回落――小养殖户退出――生猪供应减少――肉价上涨。猪肉价格的涨跌轮回,总是不断重复“昨日的故事”:肉价上涨,供给端一哄而上;肉价下跌,供给端又纷纷四散。对国内养猪业来说,“猪周期”是个难以打破的魔咒。

其他国家是否有经验可以借鉴呢?美国的养殖业非常发达,其巨型规模化养殖并不畏惧“猪周期”。大型企业靠规模的扩大实现专业化生产,稳定了猪肉价格,赚取利润后再借融资来扩大企业规模。当猪价进入下行周期,市场优胜劣汰之后,类似史密斯菲尔德等食品行业巨头就会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扩张。而这些大型企业的持续稳定经营,对美国实现均衡生产、压缩“猪周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巴西是世界上第四大猪肉生产国和出口国。为了化解风险,20世纪70年代起,巴西养猪业逐渐采用了养殖户与屠宰场一体化的生产方式。其中,屠宰场起核心作用,根据市场需求,向养殖户提供母猪、饲料和技术指导;养殖户只负责饲养,生猪出栏后按合同价卖给屠宰场,养猪的市场风险由屠宰场承担。

规模化饲养,可以增强养殖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而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金融保险(放心保)的作用,既可为养殖户和企业提供价格参考信号和避险工具,又有利于建立生猪市场宏观调控的长效机制,促进生猪产业有序发展。

猪肉价格趋向合理

在我国CPI统计中,猪肉价格占2.9%的权重,同时也对很多食品类价格具有带动作用。而食品类价格又占据了CPI 超过30%的权重,因此便有了“CPI高低猪说了算”的玩笑话。

猪肉带动食品价格上涨,从而推高CPI,央行就去紧缩货币政策,肉真的成了全球经济风向标?然而,这仅仅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货币政策盯住“核心CPI”(减掉能源和食品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CPI)的某种说辞。

食品具有市场需求刚性,理论上讲,其价格只取决于市场供求关系,猪肉价格也不例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分析称,本轮猪肉价格大涨属于周期性恢复型上涨。前几年猪肉价格持续低迷,养殖户调节生猪存栏量,生猪存栏量连续两年减少,生猪需求不旺。

目前来看,猪肉价格的上涨对CPI的推动并不是很大。目前国际国内大宗商品价格总体保持下行趋势,这将抵消猪肉价格上涨的部分影响,下半年货币政策预计将继续保持宽松。

养猪市场研究第5篇

一、这次猪肉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进入夏季以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猪肉价格出现连续下跌。新发地批发市场统计部的负责人认为,夏季需求量减少是导致猪肉价格回落的主要原因。

赵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猪肉的供给能力的大幅上升是此次猪肉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全国加入夏季之后,百姓的饮食变得更加清淡了,对于猪肉的需求有所减少,的确是这次猪肉价格下降的原因之一,但是更重要原因的是猪肉的供给能力大幅度上升。实际上,猪肉的价格不只是取决于需求,更重要的是取决于供给。人们对于猪肉的需求变化是非常稳定的,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收入水平的提高,需求逐渐上升,但是上升的幅度并不很大。相反,由于猪肉期的存在和猪肉市场价格的波动,导致市场供给能力大起大落,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更为明显。

刘戈表示,虽然近一段时间南方北方都有洪水灾害,但是猪肉价格没有继续上涨,反而开始下滑,那么接下来猪肉价格很可能就要进入到下降周期。

刘戈(央视财经评论员):此轮猪肉的增长周期已经结束,未来可能进入新的下降周期。从最近十几年的猪肉价格周期波动幅度来看,这一轮的增长周期时间较长,按照以往的规律,增长周期应该已经结束。此时猪肉的价格下降,可能是市场又进入新的价格下降周期。在过去的增长周期中,市场对猪肉价格有上涨预期,包括农户、养殖企业和其他的社会资本纷纷进入到市场中,在这样的状况下,市场的供应量增长迅速,也会造成猪肉价格下跌。

二、南方的洪涝灾害对猪肉的运输有所影响,是否会进一步影响猪肉价格?

赵萍表示南方的洪涝灾害造成部分生猪养殖场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失,对于猪肉价格的影响依然是短期的。

赵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道路受阻等问题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是阶段性的,短期高涨之后会迎来明显回落

在洪水灾害的前后,局部地区可能出现道路不畅的情况,一旦道路受阻,所在产区的猪肉就很难被运送到市场上,所以短期内,受灾地区的猪肉价格可能会保持较高的水平。但是一旦道路恢复通畅,物流顺利,猪肉价格就出现会明显回落,而事实证明也确实是这样的情况。

三、饲料价格的变化是否会对猪肉价格造成影响?

赵萍表示,作为最主要的生猪养殖饲料之一的豆粕价格上涨,是本轮影响猪肉价格的重要成本因素,但豆粕价格已经见顶,后期仍有回落空间。

赵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豆粕价格对猪肉价格的影响是短期的,供求矛盾仍是主要影响因素

受到拉尼娜天气的影响,全球范围内大豆减产,从而导致大豆价格上涨,也会同时推动豆粕价格的上涨。这一轮的猪肉价格上涨,主要还是由于豆粕这类原材料价格的上涨,成本增加推动了的猪肉价格上涨。但是我认为,豆粕价格对生猪价格的影响虽然在短期表现比较明显,但在全年范围内来看,其他因素如供求矛盾,仍然占有主要地位。在某一时间段内,当供求矛盾不占主要地位时,豆粕这类原材料价格的因素才会成为影响猪肉价格的主要因素。

除了央视之外,农业部近日也在官方网站发文,对近期猪价和未来走势进行了相关解读。

生猪、猪肉和仔猪价格均连续3周回落。玉米价格连续7周回升,猪粮比价较上月回落,但仍处于较高盈利水平。受生猪出栏预期恢复性增长和猪肉进口保持高位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第3季度猪肉价格将高位震荡,创新高空间不大。美国猪肉价格和欧盟猪肉价格上涨。

四、生猪和猪肉价格连续3周回落

受消费下降和猪肉进口量激增影响,猪肉价格高位回落。据农业部数据,2016年1-5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屠宰企业屠宰量8577万头,同比减5.7%。其中,5月份屠宰量1495.46万头,环比减3.9%,同比减11.8%。农业部全国4000个监测点数据显示,5月份生猪存栏连续3个月小幅增加,环比增0.4%,同比减2.9%,其中,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减0.3%,同比减3.6%。据农业部500个集贸市场监测,6月份猪肉价格为每公斤31.29元,环比涨1.0%,同比涨35.3%;生猪价格每公斤20.41元,环比跌0.2%,同比涨38.7%;仔猪价格每公斤52.39元,环比涨2.7%,同比涨90.2%。

从周价看,猪肉价格自3月第2周开始连续15周上涨至6月第2周每公斤31.56元,第3周开始连续3周回落,6月最后一周为每公斤30.87元,环比跌1.1%,同比涨28.6%。生猪价格自2015年11月第4周以来总体呈涨势,6月第2周涨至每公斤20.80元,第3周开始连续3周回落,最后一周为每公斤19.74元,环比跌2.2%,同比27.4%。仔猪价格自2015年12月第2周开始连续上涨,2016年6月第2周涨至每公斤52.92元,第3周开始回落,6月份最后一周为每公斤51.31元,环比跌1.9%,同比涨78.6%。近期来看,消费需求减弱,猪肉大量进口弥补了规模屠宰场屠宰量的下降,猪肉价格出现回落。

五、生猪养殖盈利仍处于较高水平

据农业部监测,由于玉米价格上涨,猪粮比价较上月降低 0.33个点,为10.06 : 1,生猪养殖盈利仍处于较高水平。6月份全国玉米价格为每公斤 2.03 元,环比涨3.0%,同比跌 17.8%;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为每公斤 3.06 元,环比涨 2.0%,同比跌5.8%。从周价来看,4 月份第 3 周猪粮比价突破 10 : 1,6 月第 1周达到历史最高点,为10.44 : 1,之后有所回落,最后一周降至9.49 : 1。

六、猪肉进口同比激增

据海关统计,5 月份我国进口生猪产品 30.48 万吨,环比增28.3%,同比增 166.8%,进口额5.71亿美元,环比增 37.4%,同比增 218.2%;出口 2.62 万吨,环比增 9.8%,同比减 14.0%,出口额 0.93 亿美元,环比增 9.7%,同比减3.0%;贸易逆差 4.78 亿美元,环比增 44.7%,同比增4.7 倍。1-5 月累计进口猪产品 111.57万吨,同比增 90.1%,进口额19.91亿美元,同比增 103.7%;出口 11.46 万吨,同比减 15.5%,出口额 4.15 亿美元,同比减11.3%;贸易逆差15.76 亿美元,同比增2.1 倍。其中,进口猪杂碎 54.73 万吨,同比增 66.6%,进口额 9.27 亿美元,同比增81.5%;进口鲜冷冻猪肉 56.82万吨,同比增120.1%,进口额10.57 亿美元,同比增128.5%。

养猪市场研究第6篇

3.世界养猪博览会暨美国养猪业考察报告秦荣香,梁昭义,童光照,韦明宇,陈钦辉

4.优化后备母猪营养和饲养管理系统周东盛,吴德,方正峰,林燕,车炼强,李勇

5.适于母猪使用的微生态制剂研究进展祝镔

6.种母猪群养信息化关键技术研究祝胜林,吴同山,张守全

7.浅谈提高仔猪成活率的营养措施丁君辉,赵向红,杜茜茜,王振欢

8.智能化养猪模式在中国养猪业的应用李永辉

9.探讨乳猪饲养中的几个问题张晋辉

10.民族之鹰大潮中展翅翱翔——动保巨挈统盛的崛起张金辉

11.养猪,说得好、做得好李润成

12.中国生猪价格变动趋势的实证分析窦登全

13.养猪人必需牢记的养猪语录何正如

14.抗热应激添加剂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刘桂武,何若钢,张家富,何昭友,吴永绍

15.母猪乳中所含的营养物质及功能韩春晓,张勇

16.大型沼气工程建筑与应用实例分析申学林,蒲学栋,杨艺

17.疾病预警系统的建立和应用樊福好

18.母源抗体在仔猪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王斌斌,廖章辉,何木荣,温黎俊

19.2010年上半年我国部分地区猪场疫情与PRRS疫苗接种状况调查唐利,彭明义,李江,杜兴元,许吉秋,董依满,郭林,丁甫林

20.猪细小病毒病国内流行状况以及防治策略蔺文成,胡峰,任梅,崔玉东,钱爱东,崔尚金

21.左旋肉碱和维生素对公猪品质的影响单妹,王燕桃,朱才兴,黄亚平,李冰

22.办公室保健的简单方法《猪业科学》编辑

23.浅谈养猪生产中的浪费问题黄泽湘

24.饲养地方猪种发展低碳畜牧经济万明春

25.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养猪业徐旺生

26.猪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杨虎,徐兴莉

27.规模化养猪场做抗体水平检测如何有效采样李宇琴

2.2010年7月上旬至8月上旬全国养猪形势回顾及后市预测孙德林,赵海燕,贾海燕,李倩,曹莉莉,张川,高志勇

3.妊娠和哺乳母猪日粮中添加亚麻油对仔猪回肠壁脂肪酸组成、黏膜结构及肥大细胞的影响戈婷婷,游金明,瞿明仁,叶帅

4.母猪流产常见原因及防治朱健彬,张守全,陈预明,贾同

5.母猪繁殖障碍类疫病流产的PCR技术诊断及其防治张晓杰,汤德元,李春燕,曾智勇,王彬,周莉,王凤,周厚品

6.滥用缩宫素对母猪子宫影响试验刘自逵,屠迪,罗柏荣,黄建平,吴尚雨

7.规模化猪场母猪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试验林如镇,黄如渠

8.浅谈母猪产后瘫痪的发生原因与防治措施杨群,周希平,张学良,晏雪勇

9.台湾考察行记——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赴台考察纪实聂永燕

10.善集大成者必成大器——专访广州快大饲料有限公司马晓静

11.建立生猪肉食产业安全链的若干问题杨再,陈佳铭,解美华,任春来,冯慧慧

12.有机酸对仔猪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晏文波,李海根,陆杏华,李明华

13.当前对仔猪营养的认识与研究进展李凯年,孟丹,孟昱

14.丝兰属植物提取物降低猪舍氨气浓度的试验王建彬,张会萍

15.母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病的免疫与净化丁伯良

16.伪狂犬病基因缺失疫苗的研究进展冯烁

17.猪增生性肠炎的研究进展程渝,颜其贵,韩国全

18.新美系杜洛克猪近交效应初探叶道武,王胜,张伟力

19.大白生长母猪采食行为研究罗凤珍,朱良

20.猪肉安全溯源系统在屠宰厂中的设计及实现徐国建,罗珺,甄少波,汤介兰

21.新清平猪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和肉质的研究丁山河,蒋思文,王家圣,杨军,韩安勤

22.鲁莱黑猪培育及推广沈彦锋,盛清凯

23.秦汉时期的养猪业徐旺生

24.100头PIC父母代猪场的建设李诗兵,温贤友

2.我们是不是低估了PCV-2的影响彭俊平

3.对我国生猪遗传改良工作现状的思考与建议彭中镇

4.克隆技术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概况薛振华,肖炜,朱振营,云鹏

5.猪印记基因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周泉勇,唐艳强,赵书红

6.猪人工授精技术和生猪遗传改良朱健彬,张守全

7.基因组选择与猪育种唐国庆,李学伟

8.2010年度养猪技术交流研讨会在京召开马晓静

9.第3届中国母猪生殖营养与生殖健康管理研讨会胜利闭幕马晓静

10.专致育种攀登种猪遗传改良工作新高峰——专访福建省福清市永诚畜牧有限公司张金辉

11.管理者如何使措施立竿见影张占武

12.2010年养猪人是最可爱的人孙德林,赵海燕

13.植物提取复合酶制剂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刘桂武,胡慧,何若钢,莫利平,全育,覃芳

14.浅谈教槽料的选择杜晓光

15.母猪高产与营养模式燕富永,肖淑华,曹霞,刘云华

16.慢性疲劳综合征如何调养?

17.探讨南方猪舍冲水方式改进后的经济效益王振红,朱晓玲,邓春生,朱添泉,邱海庆

18.应辨证地看待猪口蹄疫的防与治王艳丰,丁华

19.猪支原体肺炎(喘气病)的来龙去脉周绪斌,刘玉洁,王保有

20.屯昌、大屯、长屯母猪的繁殖性状观察魏立民,王峰,郑心力,孙瑞萍,刘圈炜

21.种猪育种中常见问题及对策孙晓超,聂玲琦

22.高温热应激对公猪的影响及预防措施周伟良,王志军,朱荣昌

23.浅谈母猪产后的饲养管理和常见病的防治王滇

24.新饮水器设计贾志伟,林松柏,叶志超,丁小琼

25.贵州宗地花猪最佳屠宰体重的研究燕志宏,田松军,韦玉美

26.特约专稿:中国养猪史连载之三夏商周时期的养猪业徐旺生

27.注射猪瘟疫苗的十大要点李琼英,李维平

28.母猪水肿原因及造成的影响张善超

29.仔猪顽固性腹泻的简易治疗方法吕玉卓

3.规模猪场高管EMBA高级研修班首次在河南开班曹莉莉

4.美国养猪产业发展近况柳东阳,苗万强

5.PRRS病毒传播途径的识别杨帆

6.猪丹毒的临床综合诊断吴义师,马伏灵

7.规模化猪场如何有效控制猪丹毒李彩辉

8.夏秋季节猪丹毒的综合防控周彦飞

9.猪丹毒疫苗的研究进展万莉,韩国全,郭万柱,颜其贵,左兰,雷燕,王志彪

10.猪丹毒的诊断与防治体会郁富慧

11.猪丹毒活菌苗与灭活苗的比较分析张显浩,刘欢,贺东生,苏丹萍

12.5月北京上演畜牧展会嘉年华聂永燕,马晓静,张晶

1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打造中国养猪领域的新坐标——记北京首都农业集团北京养猪育种中心马晓静

养猪市场研究第7篇

中图分类号F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4-0142-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4.018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与消费国,但猪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建立食品可追溯体系,保障食品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工作安排中,均重点提出加快推进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事实上,农业部早于2001年就开始推动实施动物免疫标识制度,并与质检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分别从各自的职能出发,了指导和管理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标准与规范。在养殖环节,农业部相继《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耳标定购、生产、发放、使用规范》等标准与制度,要求生猪等佩戴耳标,实施养殖档案信息化管理,实现养殖环节的畜禽及畜禽产品可追溯。目前已建成国家畜禽标识信息中央数据库,全国养殖环节生猪耳标佩戴率已超过90%[1]。在流通和消费环节,商务部则相继了《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编码规则》(SB/T 10680-2012)、《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信息传输技术要求》(SB/T 10681-2012)等六项国家标准,推动建立覆盖批发、屠宰、零售、消费环节的肉类蔬菜可追溯体系,每年选择十个城市展开试点,目前已覆盖五十个城市,2 000多家流通企业纳入了追溯体系建设。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标准,现实中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各环节之间衔接不畅,信息隔断,消费者购买的可追溯猪肉仅能追溯到屠宰加工环节,不包含养殖环节的具体信息,进而影响了整个可追溯体系的运转效率[2-3]。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组建,食品安全分段监管的模式被打破,农业部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商务部负责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已划入农业部。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分析猪肉供应链上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提出完善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农业部的相关决策提供服务。

1文献回顾

完善且统一的制度与标准是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应当首先得到解决的基础性问题。否则可追溯信息无法在不同环节的生产者之间实现交流与共享[4],可追溯体系的功效也就无法发挥[5-6]。除了标准和规范外,配套技术、高成本等问题,也是可追溯体系建设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我国学者一般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法规制度、软硬件技术、政府推动可追溯体系建设的财政投入等方面,挖掘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袁晓菁和肖海峰[2]详细梳理了我国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法规制度与技术的发展现状,发现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完善、供应链各环节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完善管理制度等完善我国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对策。何莲、凌秋育[7]研究了四川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认为应加快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并增加政府财政投入。陶龙斐,高国平[8]在对比分析丹麦、美国的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和我国成都、上海市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状况的基础上,发现我国的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与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还比较大,需要通过制定全国统一的政策法规和可追溯技术规范、改善实施可追溯的软硬件条件等,来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可追溯理论及实践方式。蔡元,张成虎[9]在介绍我国猪肉可追溯系统相关法规、制度、技术的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可追溯管理体系的重要环节。张雅燕[10]分析了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运作机制,认为运行成本过高、养猪户普遍规模较小且素质不高、消费者认知度不高、缺乏统一的农产品质量追溯平台是当前制约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发展的主要因素。周纯洁等[1]专门研究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标识管理关键技术的应用情况。

在实证研究层面,一些学者致力于生产者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与影响因素的研究。比如,孙致陆、肖海峰[11]和刘增金等[12]实证研究了农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意愿与影响因素。一些学者则从供应链不同主体出发,探析了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绩效。比如,郭嘉沛和王征兵[13]调查了江西省部分批发市场,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情况,发现获得质量认证的安全猪肉比例高达68.7%。周洁红[14]实证调查了浙江省 66 家猪肉屠宰加工企业,实施质量安全可追溯的现状与绩效,发现降低公开召回的风险、与上下游加强合作和法律法规的压力对企业追溯行为有显著影响。李传勇等[15]研究了厦门农业生产企业或专业合作社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应用推广示范的效果。

通过文献梳理不难发现,现有研究要么对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现状与存在问题泛泛而谈,认为存在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标准、配套技术不完善、政府资金支持不足等问题,缺乏实证支撑。要么单纯从批发市场、猪肉屠宰加工企业或专业合作社的视角,实证分析生产主体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行为与效果。没有从整个猪肉供应链视角出发,基于实际走访调查,深刻挖掘可追溯标准与配套技术的具体缺陷,辨别缺乏资金支持的薄弱环节。因此,本文基于完整猪肉供应链上主要生产主体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证调查,挖掘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和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弥补现有研究的空缺,并为促进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徐玲玲等: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问题与影响因素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4期2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为了解我国猪肉可追溯体系建设最真实的现状,本文对猪肉供应链上的全程可追溯体系实施情况,展开实地调查与访谈。基于实际数据,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次调查对象包括盐城市阜宁县的生猪养殖户、生猪屠宰加工A公司和部分猪肉销售商。盐城市阜宁县是江苏省生猪养殖第一大县,全国肉类产量百强县、国家生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县。近年来,阜宁县加大生猪品种改良力度,提高优质生猪生产比例,重点扶持生态规模猪场建设,完善提升“猪联网”工程,建立了生猪质量可追溯平台。与此同时,阜宁县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成网上信息公布与远程教育,建立了互动式的畜牧科技推广体系。截至2013年,阜宁县共有万头生态猪场59个,千头生态猪场278个,生态猪场占全部规模猪场比例超过50%,年出栏生态猪85万头以上,带动全县农民收入不断提升。我国最大的生猪屠宰加工企业集团的下属分公司A坐落在盐城,A公司拥有全套全自动生产线和肉品质量检测实验室,已执行良好的生猪屠宰加工规范和可追溯体系,每年从阜宁县采购的生猪量占其总采购量的60%以上,年产能约200万头。盐城的小部分农贸市场和个别超市的猪肉销售商已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消费者可以购买到带有简单信息的可追溯猪肉。可见选择盐城猪肉供应链上的生产主体与可追溯体系作为调查对象,具有展开本研究的基础。

由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的研究人员组成调查小组,于2014年1月分别进入盐城阜宁县、屠宰加工A公司和部分农贸市场,对不同环节生产主体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流程、应用标准、成本与收益、政府的激励与引导措施等进行预调查,对盐城市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状况与关键节点等问题形成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对本研究的调查问卷与访谈问题进行修正。对生猪养殖户的调查问卷包括农户认知、生猪标识与养殖信息记录流程等三方面,对屠宰加工A公司的访谈提纲包括耳标的作用与去向、猪肉可追溯信息标识与记录流程、实施可追溯的制约因素等问题,对猪肉销售商的访谈提纲包括可追溯猪肉的批发与销售过程、追溯电子秤的使用方式与成本等问题。随后调查小组于2014年3月5日至28日再次入驻盐城展开正式的面对面调查与访谈。在盐城阜宁县三灶镇、罗桥镇和新沟镇对16个万头以上猪场负责人和52个生猪养殖散户展开问卷调查,为保证信息的质量还随机进行深度访谈。在盐城滨海县的生猪屠宰加工A企业,进入屠宰加工车间,观察生猪屠宰过程和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流程,对企业总经理和随机选取的5位普通员工进行访谈。在盐城部分农贸市场调查人员直接购买可追溯猪肉,切身体验查询追溯信息的过程,并与销售商进行面对面访谈。

3全链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状况与存在问题3.1生猪百分百佩戴耳标,但形同虚设

在农业部的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标准与规范的指导下,阜宁县生猪养殖户已经在阜宁县畜牧兽医站监督下,建立了生猪养殖档案,生猪百分百佩戴耳标。由乡镇动物监管防疫员给每头生猪免费施加耳标,耳标由塑料耳标加二维码组成,耳标上二维码的编码形式统一为“1(种类代码)+6位县级行政区域代码+8位标识顺序号”。生猪养殖信息由防疫员按每个农户的生猪饲养批次进行采集,主要包括防疫监管、饲料采购与使用、防疫用药情况、兽药采购、养殖场消毒、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情况等信息,并分别录入到纸质档案簿。防疫员再按统一的指标要求将信息上传至省级畜禽标识信息数据库,即国家畜禽标识信息中央数据库的子数据库。由于需要降低成本、节省人力等原因,生猪养殖信息按饲养批次进行纸质记录,未录入到耳标二维码中,因而耳标仅能够反映生猪的养殖地,但不包含每头生猪的具体养殖信息。当生猪进入流通环节时,屠宰加工企业也无法通过耳标获取养殖信息。

3.2养殖环节与屠宰环节之间,信息不对接

根据商务部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等标准,以及企业自建的猪肉可追溯管理制度,盐城生猪屠宰加工A企业于2009年便开始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最主要目的是确保自身食品安全和企业信誉。当生猪进入盐城屠宰加工A企业后,由检疫员实施宰前检疫,检疫合格后,登记生猪收购信息,并录入企业自建的可追溯系统,形成带二维条形码的纸质追溯标牌。相关屠宰信息、药残与肉品品质检疫结果在录入可追溯系统的同时,标识于纸质追溯标牌中。通过扫描追溯标牌(二维条形码)可获知每头生猪在屠宰加工环节的全部信息,但不包含养殖过程信息。企业根据商务部信息采集指标要求上传可追溯信息至城市追溯管理平台,最终汇总至商务部建立与管理的中央追溯管理平台。耳标则在屠宰过程中被剪下统一收集并上交市畜牧兽医站。可见,在屠宰加工环节,可追溯信息主要通过手动录入,并配合二维条形码技术进行标识。养殖环节与屠宰环节之间的信息没有通过耳标进行有效对接,而且不同环节的信息分别储存在不同的中央信息管理平台中,制约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3.3收购环节存在漏洞,影响整个系统的有效性

在生猪收购环节,盐城阜宁县的生猪收购主体多为私营商贩,流动性强,操作管理缺乏有效的规范和约束。表面看来,生猪收购商的收购行为,受到指定屠宰加工企业和阜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双重约束。屠宰加工A企业规定,收购商提供的生猪必须是无疫病疫情的健康生猪,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亦规定,佩戴了猪耳标的个体方可进入流通环节销售。然而,为了谋求短期利益,猪贩子有与养殖户共谋的动力,时常出现临时加戴耳标、伪造生产记录的现象,影响了整个可追溯系统的有效性。在批发和零售环节,盐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管理相对严格规范,其生鲜猪肉产品可以根据纸质或电子档案实现追溯。消费者可以通过追溯电子秤打印的条形码查询相关信息,但信息非常简单和有限,且不包括养殖环节的信息。

4猪肉可追溯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猪肉可追溯体系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制度层面的因素,也有行业层面的因素。针对上述实际调查发现的问题,挖掘制约猪肉可追溯体系发展的深层次原因。

4.1养殖环节与流通环节之间的标准不统一

基于不同的职责与监管对象,农业部与商务部的针对不同环节的可追溯标准之间,存在诸多的不衔接与差异之处,使得养殖环节与流通消费环节的可追溯几乎完全割裂,信息交换与共享不畅。首先,生猪身份标识编码方式不同。养殖环节的个体标识编码由1位种类代码加6位县级行政区域代码加8位标识顺序号,共15位数字及专用条码组成。而屠宰加工环节的个体标识编码则由13位经营者主体码加7位交易流水号,共20位数字和专用条形码组成。其次,信息记录的格式与标准不同。在养殖环节,畜禽养殖场需要按农业部统一监制的《畜禽养殖场养殖档案》的格式与标准建立生猪养殖档案,录入生猪养殖、防疫与病死信息。而在流通与消费环节,企业按商务部的《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信息处理技术要求》的格式与标准建立电子台帐,录入生猪进场、屠宰、检疫与交易等信息。最后,信息上传的规范与管理平台不同。养殖环节的生猪可追溯信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农业部数据采集要求,处理、上传畜禽养殖信息到农业部管理的国家畜禽标识信息管理系统。而流通环节录入的生猪可追溯信息,则由经营主体按《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信息传输技术要求》和《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管理平台技术要求》进行标准化处理,并上传到城市追溯管理平台,最终汇总至商务部管理的中央追溯管理平台。

4.2智能识读设备和数据库等配套技术不完善

在养殖环节,我国生猪标识目前普遍采用耳标与条形码结合的方式,在保留原塑料耳标中数字编码的基础上,增加了与数字编码一致的二维条形码,提高了耳标的自动识别水平。但要读取和存储养殖信息,需要利用移动智能识读设备、无线网络及数据库等配套设备和技术。然而在阜宁县这些配套设备和技术尚未得到推广应用,整体的数字化、网络化管理比较落后。养殖信息全部按生猪养殖批次以纸质档案的形式记录和保存,加之生猪养殖采集信息基数大,因而导致无法实现对每一头生猪采集信息。在屠宰加工环节,盐城生猪屠宰加工A企业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企业未按《全国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规范》的要求使用IC卡等信息记录与传递的智能服务卡,而是采用纸质记录生猪收购信息,智能识读设备有待完善。在销售环节,部分农贸市场和超市的猪肉销售网点并没有接入网络,不具备安装终端的条件,进而制约了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推广。

4.3生产主体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低下

一是生产主体认识不到位。主要是生猪养殖农户对可追溯标准、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功能和价值认识不足。即使阜宁县生猪已百分百佩戴耳标,但绝大部分农户尤其散户不了解耳标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更不用说相关的制度与行业标准,完全依赖动物监管防疫员施加耳标,并完成全部的生猪养殖档案记录,显然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养殖环节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实施主体必须是农户,只有农户接受并重视可追溯体系,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体系才能真正发挥功效。二是消费者意识不到位。可追溯猪肉的成本高于普通猪肉,许多消费者不愿意为此支付更高的价格。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与激励,市场环节对生产环节的拉动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可追溯体系给生产者带来实际的经济利益有限。不仅如此,大部分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的功能了解不够深入,对于如何使用可追溯猪肉的查询设施更是陌生,加上受传统消费习惯的影响,许多消费者购买猪肉后不会索要小票,去追溯设施查询的消费者更是少之又少。

4.4体系运行与维护资金投入不足

可追溯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包括检测设备的购置、软件开发及信息平台硬件建设等初始建设投入,还包括信息采集、系统维护、人员培训等后期系统运行与维护投入,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本文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可追溯体系建设存在头重脚轻的问题,即重建设轻运行和维护。在养殖环节,从2011年起,阜宁县在生猪养殖环节依靠政府资助通过数据库开发、信息平台建设、免费发放耳标等建立了生猪养殖档案,生猪百分百佩戴耳标。但后期的养殖信息采集、系统维护等投入严重不足,以致养殖环节的可追溯体系形同虚设。在屠宰和销售环节,可追溯体系的初期硬件购置费用一般可以通过政府补贴的方式获得,但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运行与维护成本,包括使用条形码等耗材,信息记录和数据处理的人工投入和管理成本,软硬件设备维护与更新等,几乎全部依赖屠宰加工企业及销售企业投入。而目前这些成本尚不能完全通过提高猪肉销售价格和增加销量来弥补,而政府资金支持又非常有限的情况下,生产者的积极性和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就难免大打折扣。

5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本文实证研究了猪肉供应链上的生猪养殖户、屠宰加工企业和销售商等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情况与存在问题,发现在江苏盐城,阜宁县的生猪已百分百佩戴耳标,但生猪养殖信息按饲养批次进行纸质记录,未按每头录入到对应的个体耳标二维码中,耳标仅表示生猪产地信息;养殖环节与屠宰加工环节之间可追溯标准存在诸多差异,信息无法通过耳标有效对接,且不同环节的信息分别储存在不同的中央信息管理平台中,制约了信息的交流与共享;生猪收购环节存在漏洞,猪贩子时常出现临时加戴耳标、伪造生产记录的现象。产生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首先,养殖环节与屠宰加工环节之间的标准在生猪身份标识编码方式、信息记录的格式与标准、信息上传的规范与管理平台等方面存在差异,使得养殖环节与流通消费环节的可追溯几乎完全割裂;其次,实现可追溯的智能识读设备和数据库等配套技术不完善,不同环节的可追溯体系难以完全符合国家规范和要求;再次,生产农户尤其是散户与消费者的认知水平低下,制约可追溯体系的实施效果;最后,政府投入主要用于可追溯体系的初期建设,而后期运行与维护投入不足,影响生产者积极性。据此,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

(1)统一追溯制度与标准。随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组建,食品安全监管“多龙治水”的局面将被打破。农业部继续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原先由商务部负责的生猪定点屠宰监督管理职责也划入农业部。因此,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配合下,应该由农业部逐步统一养殖与流通环节的猪肉可追溯制度与实施标准,重点是首先将养殖环节耳标中的二维码与流通消费环节的追溯二维码相统一;其次对养殖环节的信息记录格式进行调整,使之与流通环节的信息记录格式相一致,在统一规范信息记录格式的基础上,统一信息上传的标准;最后,整合国家畜禽标识信息中央数据库及其子数据库与中央追溯管理平台及其子数据库中的数据,形成唯一的国家追溯管理平台。只有统一国家相关标准,不同环节可追溯信息不再隔断,才能更好的引导和监督生产者参与实施全程可追溯体系。

(2)增加薄弱环节的资金投入。一是增加体系运行与维护的资金投入。目前政府部门相关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初始建设,而生产者运行和维护可追溯体系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当前消费者对可追溯猪肉普遍存在认知和消费意愿不足,市场激励无法推动可追溯体系有效实施的情况下,政府仍需要对信息采集、软硬件设备维护与更新等支持体系运行的成本,给予补贴。当市场逐渐认可可追溯猪肉,供应链上的生产者也从实施全程可追溯体系中获得除市场直接收益以外的间接收益时,政府再完全放手由市场推动可追溯体系的运行。二是增加配套设备与技术的资金支持。尤其是成本较高的信息自动识读设备和无线网络技术。比如,针对阜宁县猪群的生产记录只能是以生产批次为单位,不能够与每一头猪相对应的问题。如果采用射频技术,通过射频感应技术作为核心识别技术的电子耳标,在相距几厘米到几米距离内传感器发射的无线电波,读取电子标签内储存的信息,识别电子标签代表的物件的身份,就能有效地解决追溯每头的问题。

(3)增加农户和消费者的认知。一方面,在阜宁县政府部门已经组织的猪肉可追溯体系的相关教育培训,主要针对地方动物监管防疫员和养殖大户。因此需要增加农户尤其是散户对可追溯体系的认知,通过防疫员将可追溯体系的功能和实施过程等向农户传递,使农户真正承担起实施猪肉可追溯体系的相应责任。另一方面,养殖信息不能通过耳标有效传递到屠宰加工环节,并不单纯是技术或标准本身的问题,还有企业考虑额外收益能否超过额外成本的问题。因而有必要通过讲座、培训、宣传栏、报纸、电台、网络等方式和途径,加大对消费者的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增加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相关知识的了解,增强消费者使用查询系统的技能和购买可追溯猪肉的信心,提高可追溯猪肉相对普通猪肉的市场溢价,最终形成市场拉动、农户和企业自愿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良性循环。

(4)推动标准化养殖。阜宁县生猪养殖大户对猪肉可追溯体系的认知要明显好于散户,且大户基本在防疫员的监督下自己完成生猪养殖信息记录工作。而散户则依赖防疫员记录生产养殖信息。在散户众多而防疫员有限的情况,猪肉可追溯体系实施效果难免大打折扣。因此,应当继续扶持养殖大户,同时鼓励散户扩大经营规模,指导散户进行标准化养殖,加强对养猪户各种技能的培训,包括对养殖技术、食品安全、动物防疫知识、科普知识的培训,提高生猪生产的组织化、现代化和标准化程度。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周纯洁,陈世奇,赵波普,等.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应用研究进展[J]. 南方农业,2014,8(22):82-84. [Zhou Chunjie, Chen Shiqi, Zhao Bopu, et al. The Foo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Application Research Progress [J]. Southern Agriculture, 2014, 8(22): 82-84.]

[2]袁晓菁,肖海峰.我国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完善对策[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31(5):557-560. [Yuan Xiaojing, Xiao Haifeng. Eevelopment Situati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ese Pork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J].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Research, 2010, 31(5): 557-560.]

[3]吴林海,徐玲玲,朱淀,等.企业可追溯体系投资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郑州市 144 家食品生产企业的案例[J]. 管理评论,2014,26(1):99-119. [Wu Linhai, Xu Lingling, Zhu Dian, et al. Study on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nterprise Traceability System Will Invest in Zhengzhou City: Based on the Case of 144 Food Production Enterprises [J]. Management Review, 2014, 26(1): 99-119.]

[4]Shanahan C, Kernan B, Ayalew G. A Framework for Beef Traceability from Farm to Slaughter Using Global Standards: An Irish Perspective[J]. 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 2009, 66(2): 62-69.

[5]Chang H H. Does the Use of Ecolabels Affect Income Distribution and Income Inequality of Aquaculture Producers in Taiwan?[J]. Ecological Economics, 2012, 80(3): 101-108.

[6]Saltini R, Akkerman R, Frosch S. Optimizing Chocolate Production through Traceability: A Review of the Influence of Farming Practices on Cocoa Bean Quality[J]. Food Control, 2013, 29(2): 167-187.

[7]何莲,凌秋育.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农村经济,2012,(2):30-33. [He Lian, Ling Qiuyu.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Thinking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J]. Rural Economy, 2012, (2): 30-33.]

[8]陶龙斐,高国平.国内外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发展现状[J].猪业科学,2013,(8):42-43. [Tao Longfei, Gao Guoping. The Foreign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Pork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J]. Pig Science, 2013, (8): 42-43.]

[9]蔡元,张成虎.猪肉质量安全可追溯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J]. 猪业科学,2013,(8):36-38. [Cai Yuan, Zhang Chenghu. The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of Pork Quality and Safety Traceability System [J]. Pig Science, 2013, (8): 36-38.]

[10]张雅燕.食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发展路径研究[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0):11-13. [Zhang Yayan. Research on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Traceability System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J]. Heilongjiang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Medicine, 2014, (10):11-13.]

[11]孙致陆,肖海峰.农户参加猪肉可追溯系统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10(3):51-58. [Sun Zhilu, Xiao Haifen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ork Traceability System and its Influence Factors [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1, 10(3): 51-58.]

[12]刘增金,乔娟,吴学兵.纵向协作模式对生猪养殖场户参与猪肉可追溯体系意愿的影响[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4,13(3):18-26. [Liu Zengjin, Qiao Juan, Wu Xueb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Vertical Coordination Model on Pig Farmers’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the Pork Traceability System [J]. Journal of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4, 13(3): 18-26.]

[13]郭嘉沛,王征兵.我国猪肉批发市场可追溯体系实施概况[J]. 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36(6):39-40. [Guo Jiapei, Wang Zhengbing. Chinese Pork Wholesale Market Overview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raceability System [J]. Animal Husbandry and Feed Science, 2011, 36(6): 39-40.]

养猪市场研究第8篇

作为青海唯一的地方猪种,八眉猪也曾拥有辉煌的历史。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互助县农户几乎家家养猪,那时,互助土猪肉占据着青海猪肉消费市场的半壁江山。但随着农民进城务工、猪价波动以及洋品种和外来猪肉竞争压力的加大,八眉猪很快就失去了原有的市场优势,产业发展开始走下坡路。一个地方土品种,如何才能走出产业发展的困局?

做足资源

要挖掘资源优势,不仅要有资源,更要做优、做足资源

这几年,不乏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客商来互助恰谈合作,但大多一开口就要求每年供应上千吨的八眉猪肉。由于总量不足,这些合作往往还没开始就夭折了。据调查,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一是互助八眉猪作为部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一段时期内重保护轻开发。二是受到国内生猪价格波动影响,养殖规模长期未得到大的提升。三是八眉猪产业开发的基础性工作还做得不足。

互助县八眉猪原种繁育场场长许发芳说:“要不是国家的保护政策,这个品种早就灭绝了。这些年,我们重点工作就是八眉猪保护与选育,以至于在产业开发上落在了后面。”

青海省农牧业科技创新生猪产业平台首席专家、省畜牧兽医科学院研究员周继平告诉记者,八眉猪种群在最低谷时,存栏的原种母猪不到100头。经过多年的努力,到目前能繁母猪达到了500多头,公猪30多头。要是保护不好这个土品种,还谈什么开发。

为做大做强八眉猪产业,互助县这些年一直在加快推进八眉猪基地建设,在养殖总量和出栏总量上寻求突破。目前,全县已建成万头猪场7个、千头猪场26个、百头猪场135个、八眉猪养殖基地村40个,生猪饲养量达到101万头,出栏达到50万头以上。

许发芳坦言:“八眉猪开发的基础工作做得还不够。比如,消费者认可八眉猪肉,认为它比其他猪肉好吃,但究竟好在什么地方,却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撑。我们目前正在做肌间脂肪的测定,有了这些数据,对进一步开发八眉猪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为了把八眉猪资源做优做足,“十三五”期间,互助县将创新生猪产业发展模式,加大对八眉猪种质资源保护的力度,财政投入必要的保护经费,扶持八眉猪原种繁育场和保种场做大做强,提高供种能力。同时,对全县养殖30头以上的规模户予以重点扶持,促进养殖基地村和规模养殖场建设,提高八眉猪养殖总量,确保加工企业原材料供给。

重塑品牌

高原、生态、绿色、有机,只有品牌叫响,身价才能倍增

在青海中厚农畜产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采访时,恰巧遇上了从西安来洽谈业务的个体老板王鹏飞。他之所以来这里,正是看上了互助八眉猪优质的肉品,还打算把肉带回西安,向当地酒店推荐互助八眉猪肉系列菜品。“近几年,一些土品种的猪肉在西安市场很受欢迎。八眉猪是这里独一无二的地方品种,而且又有高原原生态、纯净的生长环境,到了西安竞争力肯定不弱。假如一个酒店一天能用50斤八眉猪肉,那就会是很大的市场。”

这个例子说明互助八眉猪是很出名的,不然也不会吸引外地的客商。互助八眉猪有名吗?肯定有。但有名并不能与品牌等同,一个优秀品牌的形成需要漫长的过程。

八眉猪原种猪肉质鲜美,但育肥缓慢,正常饲养要一年才能出栏,经济效益并不看好。近年来,互助县依托八眉猪原种繁育场、保种场以及八眉猪繁育基地,采用保护与纯繁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高原瘦肉型猪的繁育体系,充分发挥杂交优势,提高了生产效益。

为了更好地打响品牌,互助县曾尝试进行八眉猪的育肥,以原种猪打市场,向大酒店、旅游景点进行推广,带动商品猪市场,积极打造“高原、绿色、有机”生猪品牌,开发八眉猪系列产品的精深加工。经过多年的努力,“互助八眉猪”“互媚”“互黑眉”“青藏中厚”“松多牧场”“浑王府”等一批互助八眉猪品牌在国内市场崭露头角。

现在看来,这些工作对互助八眉猪品牌创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其品牌影响力也在逐步提高。但随着市场需求端的变化,原有的品牌发展方向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为了做大做强互助八眉猪产业,互助县提出要重塑八眉猪品牌。

互助县畜牧局副局长星全鹄说:“今年将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进一个实力强的企业。同时与科研院所合作,开发市场需求紧俏的八眉猪‘黑系’,打造具有高原、生态、绿色、有机特性的‘黑系’品牌。”

周继平与青海中厚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合作的一个项目,也正是开发互助八眉猪“黑系”产品。他说:“通过这几年的调查研究,发现市场上的黑系土猪备受消费者青睐,要乘着这股东风,瞄准中高端市场,打造互助八眉猪‘黑系’品牌,提高互助八眉猪的身价。”

打造龙头

产业链延伸,科技创新,市场培育,农户联动,让政府和企业各归其位

说起互助八眉猪的产业发展,互助县八眉猪养殖协会会长王文福有很多的想法。不过想法归想法,真正付诸实践还是两码事。王文福说:“协会成立之初,我们也尝试过与超市对接去做销售,但是考虑到成本问题,没干多久就停了。单靠协会的力量去搞加工、销售,在实际操作上很难。这些工作应该交给企业做,协会的主要任务就是做好服务。”

为了解决好八眉猪发展的问题,互助县专门成立了两个机构,一个是八眉猪养殖协会,另一个是八眉猪研发中心。但是,在八眉猪产业发展中,这两个机构却有一种力不从心的感觉。其实,正如王文福所言,政府把该做的服务做好了,企业才能放手去干。

青海中厚农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正是近两年成长起来的专业从事互助八眉猪开发的龙头企业。凭借着与八眉猪养殖农户形成的联动关系,中厚公司获得了丰富的加工原料。公司副总经理王绍宗介绍,仅去年一年,从农户手中收购来的八眉猪就占到了20%,这不仅对企业有好处,对农户好处更多。去年全年,中厚公司互助八眉猪生鲜肉销售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深加工产品销售收入也超过200万元。

王绍宗说:“目前,公司的发展主要以省内市场的培育为主,我们专门开设了体验店,用来重新塑造互助八眉猪的品牌形象。此外,我们专门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和直销店,开发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八眉猪肉深加工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