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0 16:08:19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第1篇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做好一切护理工作的基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健康服务氛围。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促进护患双方心情愉快、互相理解与信任。通过沟通向患者灌输健康知识,从而改变患者意识影响其行为,有利于及时准确的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维持生命的一种安全、可靠的肾脏替代治疗,接受透析的患者大都属于脆弱人群,他们在长期经受疾病折磨的同时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家庭,经济等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因此他们就迫切地需要专业的护理及时有效的沟通。

1 透析前与患者的沟通技巧

注重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对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仪表,服饰,精神状态等外在形象至关重要。在初次接触患者时,要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微笑是最好的语言。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是沟通的先决条件,也是护士良好修养的表现,加强沟通 护理人员首先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建设,以良好的精神面貌、道德修养、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术服务患者,使其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其次要切实转变服务观念,将“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作为一种理念和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到工作中,要理解尊重患者,与其建立平等信任的关系,既要多关心体贴患者,又要维持患者的独立人格。还要把握沟通的技巧,工作中要注重言行得体,把握好分寸,多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其做得不够甚至拒绝配合的方面,比如未能很好地控制体重、拒绝药物治疗等,避免使用责怪批评的语气,应善意的劝导,促使患者自觉领会其中的利害关系,主动改变不良习惯,积极配合治疗。关心体贴患者引导患者树立信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心理适应力。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的发生,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血透过程中应用语言和非语言进行沟通

患者进入血透室后首先要扶助取好舒适卧位,测量生命体征并作好记录。在核对姓名,年龄,透析器,容量和压力,同时了解患者前一日睡眠情况,目前的心理状态,进一步给与安慰和心理疏导。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灵活自然地与患者进行沟通,避免了单调生硬的问答式核对。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消毒隔离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给患者以安全感。在为患者进行穿刺或进行导管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减轻患者的痛苦。 观察病情要及时 每15~30分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肿胀。血路管有无扭曲,打折,阻塞。机器运转是否正常。每1小时测量生命体征1次。同时要注意患者的精神状况。触摸患者的手脚、感觉其体温从而调节室温和透析的温度。

3 长期透析的患者透析结束后的沟通

护士根据患者的文化层次,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疾病发展过程、血透的目的、血液透析过程中、血透期间配合事项、预后情况等,以往尿毒症末期患者通过一段时间血液透析后,一般精神状况好转,就要求减少透析次数,通过沟通,患者对自身疾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有了充分的了解,均能积极配合医生,做到充分透析。患者由于长期透析,长期承受病痛折磨,部分生理功能和社会功能丧失,不得不依靠家属,同时昂贵的透析费用又给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患者认为自己是家庭的累赘,因此做好与透析患者家属的沟通非常重要。护士应具体了解患者的家庭情况,多与家属沟通,让家属对治疗方案、生活护理中的有关注意事项具体了解并积极配合,同时告知家庭支持的重要性,患者常出现不明原因的情绪波动,如抑郁,焦虑,逆反行为等,作为护理人员,首先对患者深表同情,充分认识了解患者的心理要求,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鼓励,帮助,提供相关忠告、咨询与支持,适当解释情绪对病情的影响,做好疏导工作,鼓励患者树立乐观向上的思想,保持精神愉快,以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治疗。对于部分自律能力较差,不能很好控制水分和钠盐摄入的患者,应让家属发挥监督、协助的作用,从而多方面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4 健康教育技巧

由于透析患者对疾病的熟悉以及透析相关知识的缺乏,常造成透析患者各种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做好相关知识的宣教对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显得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应通过宣教使患者正确熟悉疾病和科学的治疗方法,不要去做有害无利的尝试。一旦患者熟悉到只能通过肾移植或依靠透析来维持生命,常表现出焦虑、抑郁的心理,此时护理人员应具体讲解透析的原理、方法、作用及新技术进展,让其明白假如做到充分透析,能达到很高的生活质量,并鼓励患者回归社会,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经济收入,减轻家庭及社会的负担,同时充实自己,体现自我价值,增加自信心,保持健康的心态。同时应告诉患者治疗中的各种注意事项,如饮食的宜忌、体重的控制、内瘘的保护等的重要性,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治疗,并告知透析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及并发症,使其做到心中有数,就能消除他们紧张、惧怕心理,值得重视的是部分自费患者一方面求生欲望强烈,另一方面由于受经济条件限制要求延长透析间期,一旦透析频率减少,病情加重,各种并发症随之出现,常表现出绝望的心理,甚至会出现自杀的念头,此类患者的心理护理是血液透析护理中的一大难点。针对这类患者,护理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以亲切关心的语气、以极度的耐心面对患者,应告诉患者由病情加重、并发症所花费的治疗费用往往高出于正规透析的费用,良好的饮食控制能够减少并发症的产生,既而减少治疗费用,同时应仔细观察患者的一举一动,对其任何异常行为加以重视,严防自杀现象的发生。还可帮助患友间建立关系,相互间多交流、多沟通,缓解不良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动静脉内瘘是患者维持血液透析的生命线,告诉患者平时注意对内瘘侧肢体的保护方法;注意吻合口的杂音和震颤音的强弱以及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的方法。通过沟通患者熟悉了内瘘的用途及自我护理的方法。

研究表明热量和蛋白质摄入不足,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营养不良是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医疗费用及病死率的重要因素之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要及时补充营养,选择高生物效价优质蛋白,水份的摄入根据患者残余尿量及透析次数决定,对于含钾,磷高的食物要适当控制,通过实施饮食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了抵抗力,明确了营养状况与透析效果的直接关系。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第2篇

【关键词】 血液透析;心理护理;分析

【中国分类号】 R72.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44-5511(2012)02-0283-01

血液透析是一种较安全、易行、应用广泛的血液净化方法之一。但由于透析费用昂贵, 透析过程漫长而艰难,再加上疾病长期的折磨,导致绝大部分接受血液透析患者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心理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血液透析患者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比例高达41.5 %。结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引发透析并发症,导致其免疫力下降。因此,加强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0年7月在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50例,年龄22~64岁,平均41.8岁。其中成人多囊肾12例、梗阻性肾病12例、高血压肾损害6例、糖尿病肾病1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0例。本组均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平均维持血液透析时间8个月。

1.2 心理护理:(1)重视血液透析患者者的心理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抑郁、焦虑和恐惧是透析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少数患者有敌对、不合作行为。透析早期患者的心理问题以焦虑、恐惧为主,抑郁存在透析各个阶段,以中年患者的发生率最高。护理工作中,重视血液透析患者者的心理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患者患病的怀疑期、悔恨期、恐惧期、抑郁期、幻想期、妥协振作期和绝望期不同心理变化过程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方式和方法,使患者得到有效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勇敢的面对现实,坚强的与病魔作斗争,树立生命的尊严。护理人员应该尽可能多地巡视患者,耐心向患者解释,要求患者及其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加快患者病情恢复。做到"五个一"服务,即第一时间将病人接到床边,说好第一句话,落实第一顿饭,送上第一壶水,做好第一次入院宣教并送上爱心联系卡,入院次日再次与患者进行心理沟通,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重复了解病人心理特征、需求及个性,为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2)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据统计, 41.5%的血液透析患者者都患有很强的恐惧心理,因此,他们往往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心理关怀,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能够提高护理质量,有利于护患交流,促进广大血液透析患者者实现早日康复。当血液透析患者者来到陌生的医院口腔科环境中,护士应该热心为他们提供帮助,主动地向患者介绍医院和科室的情况,告诉他们治疗须知,同时向患者致以问候。我们还应该结合患者的病情,精心地为他们提供治疗和护理,合理地制定护理计划。当患者感到忧虑、无助的时候,我们的护理人员应该用真情赢得患者的信任,与他们交心谈心,主动向他们问寒问暖,让患者能够向我们敞开心扉,诉说心中的担忧和疾病的困扰;当患者没有家属护理的时候,护理人员应该主动帮助他们买饭菜、打开水,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碰到那些经济特困难的患者,还应该先为他们垫付医疗费,把患者当作亲人一样来照顾,先治疗、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每当患者进行透析时,医护人员都应该陪在床边和患者先聊聊天,了解其身体状况及生活需求,及时为患者答疑解惑并给予精神支持。即使患者不在医院治疗了,也常常会跟医生保持密切联系,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随时都能打通电话找医生解决困难。

(3) 加强与透析患者家属沟通,告知家庭支持的重要性 患者由于长期的血液透析、疾病的不可逆、长期缺少与外界接触,易产生抑郁、苦闷、孤独的情绪。因此,与患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家属应注意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减轻患者的病理情绪。

(4)贴心教育让患者舒心据了解,为了减轻肾脏的负担,很多肾病患者长期以"低蛋白饮食"为主,透析时又会丢失大量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此透析患者一般都存在一定程度的营养不良,这严重影响着他们的透析效果和生存质量。该院血液透析室的医生们专门为肾病患者及其家属开设了关于"饮食治疗"的健康教育课程,针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营养状况及透析频率,帮助他们制订合适的饮食方案,并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使患者在了解自己病情的同时,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好评。

2结果

表1心理护理疗效

3讨论

(1)50例血液透析患者经过上诉人性化护理之后,显效(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42例(84%),有效(症状有所减轻)6例(12%),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无改善)2例(4%),总有效率96%。可见该医院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护理效果良好。

(2)血液透析患者者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们有着对于口腔健康的渴望,还有着很多治疗上、心理上、生理上的需求,这就需要我们口腔科的护士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将责任心、爱心、耐心、细心付诸到我们的护理行动之中。以病人的需求为出发点,对患者进行护理,形成一种主动满足病人需求的良好工作氛围。通过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细致的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密切护患关系,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 阳康丽. 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 中国医药导报 , 2010,(19):156-158. [2] 卞顺芬.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 西南军医 , 2008,(05):174-176.

[3] 李静, 边静, 王彬. 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护理[J]. 现代医药卫生 , 2009,(22):155-158.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第3篇

关键词:神经内科;脑出血;抑郁症;护理

随着科学技术和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复杂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不应仅局限在疾病本身,还需加强对患者心理上的治疗[1]。对于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神经内科患者,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的抑郁情况,探讨了影响抑郁情绪的相关因素,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对患者抑郁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共纳入神经内科脑出血患者80例,其中男44例,女36例,年龄23~76岁,平均(50.71±9.5)岁;脑力劳动者33例,体力劳动者47例;文化程度包括小学14例,初中19例,高中29例,大专及以上28例。所有患者均能自愿参与调查,排除严重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视力听觉障碍以及运动障碍患者。

1.2方法

1.2.1抑郁调查 采用抑郁调查量表(SDS)评估患者的抑郁状态,SDS由20个单项组成,每项依据严重程度依次分为1、2、3、4分,总分为80分。总分50分表示患者存在抑郁症状(其中50~59分为轻度抑郁,60~69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2.2护理干预

1.2.2.1加强常规护理 营造良好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了解患者关切,及时解答疑虑。按病情轻重将患者分开,以免相互干扰。做好皮肤舒适护理,保持床单的清洁,帮助活动不便患者更换。

1.2.2.2心理护理措施 了解患者家庭情况及对自身病情的认识程度,采取交谈、讨论等方式,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适应客观环境;对具有负面情绪的患者,允许其进行情感发泄,给予适度的劝说和安慰,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告知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会对自身疾病产生不良的影响,对患者进行多方面的开导,鼓励患者积极参加娱乐活动和社会活动,分散其注意力,消除消极情绪。

1.2.2.3指导康复训练 康复训练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停止发展48 h后进行,训练以功能位为主,活动顺序从大关节到小关节,活动幅度从小到大,循序渐进。鼓励患者充分利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活动,活动量以耐受度为限。进行不定时肢体按摩3~5次/d。护理措施共实施30 min,干预结束后利用SDS量表评估患者一的抑郁情况,对患者不理解的条目进行详细的讲解,确保患者对每项内容都有明确的认知。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以率(%)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患者抑郁状态发生情况 本组80例患者中,轻度抑郁12例,中度抑郁14例,重度抑郁11例,无抑郁者43例,患者的抑郁发生率为46.25%。

2.2患者并发抑郁的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显示性别、劳动分工对抑郁情况无显著影响,年龄、文化程度则是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年龄0.0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高于高中以上的患者(均P

2.3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抑郁发生率的比较 护理干预后神经内科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的快速发展和竟争压力的增大,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问题的发生率日趋增高,其中,抑郁障碍的发生情况尤为严重,己成为我国第二大公共卫生疾病。这种现象逐渐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加强躯体疾病伴发精神症状的防治是当年我国卫生工作的迫切任务[2]。有学者发现,抑郁症是脑出血常见的并发症,在脑出血后1 w~2年内皆可发生。抑郁发生率与年龄、教育程度有显著关系,年龄较小、受教育程度较低的患者更易出现抑郁症状[3]。这一现象可能与较小的患者更容易担心疾病对以后生活的影响,心理负担更大,而年龄较大的患者在心理上更容易面对疾病的侵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较高,而且拥有更强的学习能力,因此对疾病的了解也更为深入,也就更容易以更正确、更乐观的心态接受治疗。通过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症状显著改善,抑郁发生率大大降低。医护人员运用爱护、疏导、关心等护理方式及时为患者分析症状,讲解治疗效果,激发患者的积极心态。采用康复训练指导,良好的训练效果有助于增强患者的信心,消除不良情绪,实现改善抑郁状态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珊琼.神经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与干预管理对策[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22 (8):1221-1222.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第4篇

关键词:儿科;护理;安全隐患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各种政策的出台,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医疗的期望也越来越高。而近年来,我国独生子女的比例很高,家长们对独生子女的关心程度很高,当自己的孩子生病住院时,家长们对儿科护理工作更是给予了很高的关注度[1]。着重分析护理安全存在的隐患,提出更好的防范安全隐患的对策迫在眉睫。作为儿科护理管理者,面对的儿科患者,尤为脆弱,身体各项机能还不成熟,尤其要加强忧患意识,注意分析护理隐患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把风险降到最低[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择2015年11月~2016年2月来我院儿科就诊的患者234例。年龄3个月~11岁,平均年龄(1.54±1)岁。

1.2方法 收集整理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进行分析,积极与患者及其家长进行交流,获得尽可能多的反馈。结合获得的资料,整体分析探索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并对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2 结果

用药失误,护患关系冷漠,护理工作繁重,预防措施不完善,病房管理差等是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其中,预防措施不完善与护患关系冷漠导致护理不安全的比例相当高,分别为47.86%和38.46%。见表1。

3 讨论

3.1本文研究探索表明用药失误,护患关系冷漠,护理工作繁重,预防措施不完善,病房管理差等是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其中,预防措施不完善与护患关系冷漠导致护理不安全的比例相当高。在平常的护理中,影响护理安全的相关因素有很多,分析如下。

3.1.1护士专业护理能力不足 年轻护士工作时间短,工作流动性大,无闲暇时间进修学习,专业知识陈旧,临床经验不足,资历较浅,操作不规范,心理承受能力差,引起患儿种种不良症状。

3.1.2护理工作繁重 护理管理方面儿科护士人员紧张,编制严重缺乏,与正常的床护比要求有很大的差距,护士都在超负荷中工作。如果值班的人员不足,护士稍微不注意就可能导致护理纠纷和差错。

3.1.3护士责任心不强 未严格执行审查制度,不核对瓶签药名或不查看完整药名,未将患儿的姓名与床头卡核实清楚,出现给药和输液错误。有些护士甚至不严格执行医嘱,医生在非紧急情况下的口头医嘱,未弄明白就去执行。

3.1.4护理记录不完善 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护理记录书写不规范,资料过于主观,忽略了患儿的个体差异;言语与书写内容部分连续性差,与医生记录不符合,都会影响着儿科护理工作的进行。

3.1.5护患关系冷漠 护士由于工作繁忙缺乏沟通时间,易忽视一些特殊操作和药物应用及生命体征的检测时与患儿家属的交流。医疗与护理在临床上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3]。

3.1.6病房管理差 医院的复杂环境兼人流量大,造成细菌容易滋生,小儿本身免疫功能较差,疾病抵抗力低下,长期处于这种恶劣的环境,极易发生交叉感染,加重病情。

3.1.7预防措施不完善 跌倒、坠床、烫伤、摔伤、碰伤、输液架坠落、输液管扯脱,头皮刮伤、误吸误吞等情况严重影响患儿安全。

3.2对以上影响护理安全相关因素的分析应采取响应的防范规范,如下。

3.2.1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加强护士的爱心、责任心[4]。

3.2.2提高护士业务技能 提高待遇,增加编制,稳定护理团队,合理安排班次与休息时间,定期院内组织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加强专业与基础知识学习。

3.2.3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加强与患儿家属交流,做好健康宣教,向家长详细介绍一些特殊操作和用药注意事项,告诉他们遇到紧急情况切忌自行处理,应与护士医生沟通,避免事故发生,建立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

3.2.4改善环境及设备设施 对跌倒状况的出现,护理人员应在病房内粘贴防跌倒坠床卡通警示图;对由于床栏杆没有拉起造成的坠床、摔伤、碰伤状况,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巡视,随手拉好床栏杆,为病床改装加密床档,且儿童床栏杆一律用圆形,不用直钩、直角的,窗外安装儿童安全护栏;对于烫伤的状况,护理人员应将洗手池热水设定温度50℃以下;护理人员对由于输液架固定不牢而引起的输液架坠落、输液管扯脱等状况,护理人员在输液前应检查输液架,避免用力拉输液钩和输液管;因新生儿吃奶后,不当引起的误吸误吞状况,护理人员应将新生儿喂奶后抬高床头,防止溢奶;因患儿哭闹、备皮刀未放在合适的位置而造成患儿头皮刮伤的状况,护理人员应该严格执行操作常规。

让患儿家属了解医院环境的特殊性,注意加强孩子的营养,保证其抵抗力,不要带着孩子在医院闲逛,同时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

作为护理人员,儿科病房由于收治对象年龄较小,均为幼儿,大部分患儿面对医护人员提供的治疗及护理服务时会存在哭闹表现、对于陌生环境的恐惧感会加重患儿不配合情况,而患儿年龄较小,无自我照顾能力,需依赖家属及护士提供疾病治疗及日常生活照料工作。而针对儿科患儿提供护理及治疗服务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可能性较大,主要与护患沟通不到位、护士日常工作量较大、导致细节护理工作疏忽、用药核对方面、病房管理制度等方面有关,而本次研究中针对此些危险因素制定全面预防措施,包括护士在幼儿入院时及时通过适当措施减轻幼儿不适感,如为其提供图画书、玩具、糖果等,取得家属信任,积极就患儿病情加以沟通;科室应积极制定相关风险预防工作流程,护士长定期检查科室护理操作质量,强调三查八对工作的重要性,预防用药失误,科室合理安排医护人员排班制度,保证得到合理休息,缓解医护人员职业疲劳感,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且护士平时一定要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责任意识,作为护理管理人员,要加强忧患意识,注意分析护理隐患问题,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把风险降到最低[5]。

参考文献:

[1]曾芬.儿科护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对策[J].河北医药,2013,35(12):1915-1916.

[2]许新连.儿科护理安全隐患相关因素分析及防范对策[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8):1867-1868.

[3]张建蓉.儿科病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5025-5025.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第5篇

[关键词] 肠造口;社会心理适应现状;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6(c)-0172-05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statu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stoma, in order to provide precondi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se patients′social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stoma in Affiliated Hospital of Youjiang Medical College for Nationalities from March 2014 to May 2016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 and they were evaluated by OAI-20 scale . Then make the patients′OAI-20 scale assessment results were made separate comparison according to personal basic condition (gender, ages, education degree, living condition and economic condition), intestinal stoma related situation (intestinal stoma complications, intestinal stoma time, cceptance degree of intestinal stoma, self-care ability of intestinal stoma and recognition for intestinal stoma knowledge) and other situation(social support degree, emotional state, 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modes of medical care provider paym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bove mentioned factors and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status of the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stoma was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sults The OAI-20 scale results of 100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stoma were bad, and the OAI-20 scale results of patients with different gender, ages, education degree, living condition, economic condition, intestinal stoma complications, intestinal stoma time, cceptance degree of intestinal stoma, self-care ability of intestinal stoma, recognition for intestinal stoma knowledge, social support degree, emotional state, general self-efficacy and ways of medical expens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5). Th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ose factors were all th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for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status of the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stoma (P < 0.05). Conclusion The social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status of patients with intestinal stoma are relatively bad, and the personal basic condition, intestinal stoma related situation and other situation are the important influencing factors, so they should be intervened regarding to these factors.

[Key words] Intestinal stoma; Social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status; Influence fatctors

肠造口是临床中采用率极高的一类治疗方式,本病是多类肠道疾病患者粪便出口的改道的方式,而这种粪便出口改道的方式,不仅仅对患者的机体舒适度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1-2],且可对患者的心理状态等造成不同程度的不良影响,其中较多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状态极差,严重影响到其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的状态,对患者的生存质量造成较强的不良影响,因此对本类患者进行社会心理适应状态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极为必要[3-4],再者,国内外与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现状相关的研究虽不少见,但是关于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之间普遍存在明显的差异[5],因此对其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则更为必要。本文就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5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以下简称“我院”)诊治的100例肠造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所有患者及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 方法

将100例肠造口患者采用OAI-20量表进行评估,OAI-20量表是我国临床中评估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状态的有效量表,本量表包括20个评估条目,分别涉及对正性情绪、负性情绪及社会生活适应3个方面,每个方面均以分值越高表示适应程度越好,每个方面均换算为百分制[6]。将100例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调查问卷为自制问卷,问卷基于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及病历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制订,制订内容包括3方面,分别为个人基本情况(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及经济状况)、造口相关情况(造口并发症、造口时间、造口接受程度、造口自护能力及造口知识认知度)及其他情况(社会支持程度、情绪状态、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医疗费用支付情况),然后将上述情况患者的评分结果进行分别比较。患者的社会支持程度以SSRS量表为准,本量表包括10个社会支持相关的评估问题,其中30分为高支持[7]。Zung量表包括焦虑和抑郁两方面情绪的评估,每个方面均包括20个评估问题,其中>50分表示存在焦虑和(或)抑郁,≤50分为无焦虑抑郁[8]。GSES量表是评估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的量表,包括10个评估指标,分值越高表示效能感越高,其中>21分表示较高及偏高,≤20分为较低及偏低[9]。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研究因素与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状态的关系采用Logistic分析,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所有研究对象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数据见表1。

2.2 不同个人基本情况患者的OAI-20量表评分比较

100例肠造口患者的OAI-20量表评分较差,其中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及经济状况患者的OAI-2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不同造口相关情况患者的OAI-20量表评分比较

不同造口并发症、造口时间、造口接受程度、造口自护能力及造口知识认知度患者的OAI-2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2.4 不同其他情况患者的OAI-20量表评分比较

不同社会支持程度、情绪状态、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医疗费用支付情况患者的OAI-20量表评分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4。

2.5 个人基本情况、造口相关情况及其他情况因素与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的关系分析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经济状况、造口并发症、造口时间、造口接受程度、造口自护能力、造口知识认知度、社会支持程度、情绪状态、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均是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P < 0.05)。见表5。

3 讨论

肠造口是治疗肠道疾病后的一类粪便出口改道的方式,此类治疗方式虽较大程度地解决了粪便排出的通道,但是同时也面临较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及方面,其中患者的生存状态即是亟待解决的方面,而众多与此类患者生存状态相关的因素中,患者自身的社会心理适应现状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10],此方面不仅仅关系到患者自身对于社会的适应状态,且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效能感也有较大的影响,因此肠造口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现状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11]。另外,患者、家属及临床对于肠造口患者心理改善的要求也是重点,其关系到患者的后期生活及社会融入状态,因此对于肠造口患者进行社会心理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则极为必要,以为患者的改善措施制订提供依据[12-13]。

本文中就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以为此类患者的社会心理适应的改善提供前提条件,研究结果显示,100例肠造口患者的OAI-20量表评分较差,其中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情况、经济状况、造口并发症、造口时间、造口接受程度、造口自护能力、造口知识认知度、社会支持程度、情绪状态、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患者的OAI-20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且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上述研究因素均是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状态的重要影响因素(P < 0.05),从而肯定了对上述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的必要性。分析原因,可能与男性患者的社会功能角色相对较多,且负担较重有关,因此此方面的压力相对较大[14-15];年龄较高及文化程度较低者的造口相关方面认知度较低,而这也正契合了其他因素中的造口知识认知度对患者影响的肯定性,因此患者的担忧、恐惧等情况明显,相关方面的负担也较重[16-17];社会支持程度较低者的相关方面重视程度较低,效能感较低及情绪状态较差者的此方面精力相对较弱,这也是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较差的重要因素[18-20];造口因素中的(造口并发症、造口时间、造口接受程度及造口自护能力)对患者造成的造口生活质量影响较差,因此适应状态也即较差,社会融入状态较差[21];再者医疗费用支付情况及经济状况中较差者则在造口方面存在精力不足的状态,因此患者的适应方式相对较差,适应状态表现出急需改善的状态[22]。综上所述,肠造口患者社会心理适应状态较差,且较多个人基本情况、造口相关情况及其他情况均是其重要影响因素,应针对这些因素给予干预。

[参考文献]

[1] 吴艳雯,谢玲女,马琳琳,等.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6, 54(25):154-157.

[2] 李慧,王建东,黄晓辉.直肠癌肠造口病人不同造口时间与适应程度和造口压力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4, 28(11):3994-3996.

[3] 薛冬群,刘月仙,马婷婷,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心理适应水平的研究[J].护理杂志,2015, 32(5):1-5.

[4] 张琴燕,钱惠玉.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自我形象和生活适应状况的调查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2):61-62.

[5] 朱蓓,魏青,王永媛.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性及生命质量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2):1094-1096.

[6] Karabulut HK,Din L,Karadag A. Effects of planned group interactions on the social adapta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an intestinal stoma:a quantitative study [J]. J Clin Nurs,2014, 23(19-20):2800-2813.

[7] 张冰,易昌华,唐梅,等.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担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J].现代临床护理,2013,12(8):5-7.

[8] 王敬斋,张树荣. Zung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对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焦虑抑郁的测评[J].临床消化病杂志,2016,26(3):150-153.

[9] 金引丽,桂守才.一般自我效能感研究综述[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2):33-34.

[10] Karada A,Karabulut H,Baykara ZG,et al. A prospective,multicentered study to assess social adjustment in patients with an intestinal stoma in Turkey [J]. Ostomy Wound Manage,2015,61(10):16-29.

[11] Jayarajah U,Samarasekera D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to alteration of body image among stoma patients: a descriptive study [J]. Indian J Psychol Med,2017,39(1):63-68.

[12] 张铁玲,胡爱玲,徐洪莲,等.结肠造口患者残障接受度与社会关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3, 48(3):241-244.

[13] 徐莹,周申康,王慧,等.舒适护理在低位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中的疗效评估[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34):142-145.

[14] 王玉平.结肠造口患者社会参与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2):89-91.

[15] Ortiz-Rivas MK,Moreno-Pérez NE,Vega-Macías HD,et al. Adaptation of self-image level and defense mechanisms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mplicated stoma [J]. Enferm Clin,2014,24(6):339-344.

[16] 徐慧,程玲,周光婷,等.同心会活动对直肠癌术后患者社会心理适应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6,31(24):88-90.

[17] 程芳,孟爱凤,羊丽芳,等.同伴教育对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术后早期社会心理适应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2):106-108.

[18] 王莲莲,刘文文,汪洪秀,等.结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与适应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3):1819-1820.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第6篇

关键词:血液透析;情绪障碍;护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R74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369-02

尿毒症患者维持生命的方法为血液透析,但是血液透析只能完成肾脏的滤过功能,其内分泌功能却不能得到有效弥补,如果长时间进行血液透析,其并发症的出现几率是非常大的,其包括身体上的痛苦,精神上也会收到波及,具体表现为精神和心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对患者心理障碍发生特点和状况进行分析以及护理,改善患者心理状况,为研究针对性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有效性,本了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86例血液透析患者,排出人格障碍、交流障碍和脑部存有器质性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护理组43例,采用针对性护理,男26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34―78岁(53.43±2.75)岁;当中包含18例高血压性肾病,1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8例糖尿病性肾病,5例其他疾病;对照组患者43例,男24例,女19例;患者年龄为32―76岁(57.24±1.27)岁;分析患者原发病,20例为高血压性肾病,17例为慢性肾小球肾炎,3例为糖尿病性肾病,3例为其他。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 进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只进行常规病房、治疗方法和应对可能出现问题等基础护理。

1.2.2护理组 进行针对性护理,患者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以针对性护理措施,护理人员应先对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变化状况和心理变化状况适当调整护理措施。通过抑郁自评量表评估患者抑郁状况,在进行针对性护理前,对患者发放抑郁自评量表表格,并叮嘱其认真阅读以及填写,具体护理方法为:①健康教育,向患者介绍透析治疗相关事宜,并告知患者透析治疗重要性,促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并对患者做好日常生活护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呼吸道感染和血管通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②心理护理,耐心向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患者解释透析能转变病情,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接受治疗,同时,做好患者家属和单位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给以患者一定的经济支持等。③获得更多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家属其为患者至亲人,不仅能给患者提供一定经济支持,同时,还应给患者一定心理支持,让患者感染家庭的温暖,获得家人支持。④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护理人员定期同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感,同时,鼓励患者将内心想法表达出来,用亲切和蔼的语言给以患者耐心解答等。

1.3观察指标[3]

对不同组别患者护理后抑郁发生率和护理前后体质量控制良好率进行密切观察,同时,观察抑郁发生状况同经济因素、社会支持因素、性格因素之间的关系。

1.4判定标准[4]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来对患者抑郁情况进行了解,

患者体重控制情况评定标准控制良好:患者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量在体重的3―5%之间;控制较差:患者透析期间体质量增加量大于体重的5%。控制良好率(%)=控制良好例数/总例数×100.00%,控制较差率(%)=控制较差例数/总例数×100.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 χ2 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发生率相比

护理组患者护理后产生抑郁症的患者有7例,其抑郁症发生率为16.28%,而对照组患者中有20例出现抑郁症,其抑郁症发生率为46.51%,显著高于护理组患者,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体质量控制良好率相比

针对性护理组患者护理后体质量控制良好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患者,且高于护理前,差异有显著性(P

2.3分析抑郁发生和经济因素、社会支持因素、性格因素之间的关系

针对出现抑郁情况来对患者分为抑郁组以及非抑郁组,比较患者经济条件越、缺乏社会支持和性格越内向与抑郁发生率的情况,见表3。

3.讨论

通过本文研究分析导致血液透析患者出现情绪障碍的主要因素为疾病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支持和患者性格等。其中,疾病因素,如果不能积极有效处理基础疾病,当出现尿毒症之后不但给患者身体上带来痛苦,而且血液透析中会出现多种并发症,进一步影响患者的生活治疗,给心理造成阴影,血液透析为终身替代疗法,每周都需要进行2~3次的治疗,治疗费用进一步增大患者的心理压力,多数患者为中年患者避免给家庭带来负担而放弃了治疗,甚至诱发抑郁症。社会支持,基于患者需长时间住院治疗,因此不但失去了经济来源,同时住院治疗还需要耗费人力、财力和物力,这时候患者尤其需要来自社会以及家人的支持,研究指出缺失此方面的支持的患者,更容易引发抑郁症。患者性格,通过本次研究显示,性格内向的患者出现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性格外向患者,性格内向的患者不愿将心中所想表达出来,护理人员要及时察觉到患者的情绪变动,进而才能对其有针对性的实施心理疏导[5]。

因此,在通过血液透析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过程中针对性护理措施效果较佳[6],本次研究中,通过不同护理措施护理后抑郁发生率、体质量控制良好率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综上所述,通过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法预防血液透析患者出现的抑郁症措施获得良好效果,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郭艳雪,周秀华,黄艳.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调查与护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11(2):171-172

[2] 程珊,邬开会,徐钦娟.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产生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现代养生,2015,11(6):1136-1138

[3] 付秀芝.血液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的原因调查与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旬刊,2014,40(5):743-744

[4] 陈彤.64例尿毒症透析患者情绪障碍的调查及原因的初步分析[J].医学信息旬刊,2010,8(9):51-52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第7篇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护理干预;消化系统症状;睡眠质量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在临床上比较常见,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医学角度来说它属于是内科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功能性消化不良咋临床上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较多,常见的有:失眠、早饱等。根据戴凤霞等人研究结果显示:FD患者出现失眠障碍率为33.23%,并且患者患病后容易出现胃肠症状。因此,临床上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显得至关重要[1]。为了探讨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对患者睡眠及消化系统症状存在的影响。对2011年l月至2013年10月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本次调研中,男47例,女33例,患者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48.41.5岁。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全身检查,患者得到确诊均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疗规范(草案)》诊断标准。

1.2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1)睡眠知识教育。对于正常人而言其睡眠时间为7-8h。如果患者白天长时间躺卧将会造成夜间睡眠时间减少,从而造成失眠。(2)心理疏导。患者入院后,心理难免会出现紧张、害怕等恐惧心理,认为病情比较严重。此时,医护人员要加强患者护理,和患者之间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从而树立治疗、护理信心。(3)运动指导。患者在白天进行适当的运动能够有助于患者晚间的睡眠,并且还能够改善患者腹胀、早饱等症状。但是,患者在运动时要控制好运动量,避免大力度运动而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患者在选择运动方式时不宜过于激烈,可以选择一些老少皆宜的运动,如:,短跑、太极拳等,运动过程中应该控制运动时间(每天1h为宜)[2]。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2.结果

本次调研中,两组患者在入院前相关指标,如:入睡时间、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等并没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为(1.12±0.43分)、入睡时间为(1.25±0.45分)等这些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的比较(x±s,分)

项目 试验组(n=40) 对照组(n=40)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睡眠质量 1.48±0.52 1.12±0.43 1.46±0.51 1.40±0.46

入睡时间 1.82±0.56 1.25±0.45 1.79±0.56 1.68±0.50

睡眠时间 1.72±0.48 1.50±0.40 1.74±0.51 1.65±0.48

睡眠障碍 1.18±0.36 0.72±0.23 1.16±0.33 0.91±0.27

睡眠效率 0.87±0.21 0.62±0.14 0.85±0.20 0.73±0.17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消化系统并发症较少,有1例早饱,2例恶心、3例食欲下降,消化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干预后消化系统症状比较

组别 例数 早饱 腹气 恶心 食欲下降 嗳气

实验组 40 1 0 2 3 0

对照组 40 2 2 3 6 1

- 4.45 6.32 5.78 5.55 12.31

P值 - <0.01 <0.05 <0.05 <0.05 <0.01

3.讨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治疗起来比较复杂的一种综合性疾病,这种疾病在临床上又被叫做非器质性消化不良,目前,临床上对于这种疾病的机制和诱因还不是很清楚。且患者发病后很多患者会出现失眠并伴有消化系统等症状,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3]。

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出现的失眠、消化等症状特点,医护人员应该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时进行评估、实施、评价,具体如下::(1)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心理护理。(2)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要为患者备有环境较好的住院病房,尽量给患者微笑、热情、耐心护理,让患者能够感受家的温暖。医护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这种既能够更好的对患者护理,还能够减轻患者痛苦。(3)出院前,医护人员要积极的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好出院后的护理,让患者注意保暖、防寒等;在饮食方面,患者手术后要尽量实用一些清淡的食物,这样更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康复,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此外,护理干预还能够降低患者护理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等,减少患者痛苦[4]。本次调研中,两组采用不同方式护理后,实验组睡眠质量为(1.12±0.43分)、入睡时间为(1.25±0.45分)等这些指标均要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1例早饱,2例恶心、3例食欲下降,消化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消化系统等并发症等,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海晶美,王垂杰,李玉锋.功能性消化不良与焦虑、抑郁关系的调查分析[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0,27(6):32-35.

[2]张艾灵,毛桂琴.护理干预对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睡眠质量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1):26-27.

护患关系的现状分析第8篇

方法:随机选取牡丹江医学院红旗医院的十个科室,并从中分别抽取十名护士进行语言沟通能力的培训并与没有培训的护士进行比较分析,统计分析每个科室进行培训后的护士与没有进行培训的护士病患对其满意程度的差异与疾病康复时间的差异。

结果:经过培训的护士所负责的病患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没有经过培训的护士,经过培训的护士负责的病患疾病康复的时间也明显少于没有经过培训的护士所负责的病患的康复时间。

结论: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明显的改善了医护关系,并对患者病情的康复起到了促进作用。

关键词:护士医患关系满意程度康复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3-0317-02

国外护患关系现状:温晓会等在《护患关系研究现状的思考》中显示,美国劳工局曾公布,医疗卫生行业非死亡性攻击的受害者中护士占第一位。美国明尼苏达州对6300名护士的随机调查结果显示,2004年曾受过身体暴力的护士占13.2%,曾遭受心理暴力的护士占38.8%,英国每年对3000名护士进行随机调查,遭受暴力的护士比率从1995年得42%上升到2000年的63%。我国护患关系现状:李波等对我国吉林省的一项调查研究显示554名护士及护工中遭受过医院场所暴力的占63%,姜小英等人的研究显示57.28%的护士长遭受过医院暴力的侵害。据中华医院管理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有73%以上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用暴力殴打、辱骂还有威胁过医护人员,虽然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很多,但护患沟通障碍是公认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具有良好沟通能力护士在密切医患关系中所起到作用,本文10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随机抽取各科室护士100例,均为我院工作的护士。男5人,女95人,平均年龄37.12±13.6岁(24~51岁),进行系统的语言沟通能力的培训。

1.2方法:对于医院收治的病患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护士负责的病患的满意程度及康复时间长短进行统计分析。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采用两样本t检验。

2结果

患者对于经过培训的护士满意程度为97.3%,对没有经过培训的护士的满意程度为80.6%,同种疾病的病患,经过培训的护士所负责的病患相较于没有经过培训的护士所负责的病患的康复时间平均少2.1天。

3讨论

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国外,护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在于医疗模式和患者需求间的冲突,患者多元文化护理需求与护士文化、护理能力之间的差异,也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致使护士遭受暴力侵害的主要原因。而我国,冯风梅研究发现护患缺乏有效沟通是引发冲突的基本原因,技术水平差是直接原因或诱发原因,费用高是间接原因,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是潜在原因。孙绍帮在《护患沟通概论》一书提到:在医患纠纷中也有65%是由于医护人员说话不当造成。

4意义

医院里与患者接触机会最多的是护士,护士是患者健康的指导者和保护着。协调护患关系,既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又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有效的护理可以减轻疼痛,矫正患者的不良行为,培养其自我护理能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现对护患关系的重要性分析如下:良好的护患关系和医护关系可以使患者摆脱不良因素的干扰,始终处于接受配合诊治的最佳状态,亦可避免差错事故,获取其他手段不能得到的某些有价值的临床体征,对医嘱、治疗、生活指导等积极配合,实施有效护理。有研究表明:对护患交往满意的患者中有55%完全配合治疗,对交往不满意的患者中仅有16%配合治疗。然而,临床上一旦护患之间存在交往不良,患者仅在表面上配合而实际上却自行其是,如:有的患者把药藏起来说已经把药吃完了,或者借口说药物对他没有作用而拒绝治疗,有的甚至可以隐瞒病情,掩盖真相,使医务人员无法掌握其真是病情等。这不仅仅给双方交流带来困难而且还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疾病的发展和转归,由此可见,护患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疾病的诊疗、护理效果。

在与患者沟通时,合理选择沟通时机是非常必要的,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要善于抓住有利的时机如在患者病情有所好转时,患者思想松弛下来时与其进行沟通,效果就会比较好。把握自身角色定位进行沟通时,既要做到换位思考,又要注意坚持原,良好的沟通必须建立在高质量的护理基础上,要求护士必须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否则沟通将难以进行而且无效果。

随着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以及“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建立,给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护士既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丰富的边缘学科知识、精湛的护理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护患沟通是护理实践中的重要内容,也是整个护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没有沟通,护理人员就无法评估患者的病情,无法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及评价护理效果,没有沟通,护理目标就难以实现。有研究证实,良好的护患沟通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缩短患者疾病康复的时间。由此可以认为,护士在密切医患关系中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佟术艳.美国高等护理教育标准[J].护理研究,2000

[2]任辉,熊小云.护患关系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护理学杂志

[3]冯雪梅.护患关系影响因素及防范措施.齐鲁护理杂志

[4]严秋芬.非语言沟通技巧对护理工作的影响.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