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护患沟通的特征

护患沟通的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16 10:36:27

护患沟通的特征

护患沟通的特征第1篇

【关键词】 基层医院;人性化服务;护患沟通技巧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814-02

护士作为连接医院和患者的桥梁,其与患者的交流与沟通是实现临床问题解决与避免临床纠纷的重要力量,作为基层医院,在其医护人员相对缺乏,护患比例失调的情况下,要促使医院工作的持续性进行,必须强化医护人员的沟通技能,做到人性化服务于沟通。

1 以人为本,尊重医患

对于病患来说,其自身的身体状况对其心理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他们对于外界言语的敏感力较强,这就要求在护理沟通中,必须尊重病人,而尊重是护患沟通的前提,所以,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积极关注病人实际,有利于护患沟通的开展。

1.1 转变心态,主动沟通 在现阶段的医疗护理模式中,病人作为求医者,也是医院的客户,在进行医患沟通时,护士要改变原来询问者的姿态,进行主动性咨询与服务,不要等到病人质问时才进行回答,而是将及时了解病人现状,并针对病患要求和身体动态,将病患实际反映给上级,以有效联系医生与患者的关系,做到主动病人,如多问“最近身体恢复的怎么样”,“还需要别的服务吗”等,让病患感受到医院对自己的关心。

1.2 把握病人心理,进行个性化沟通 在进行护患沟通中,不仅要根据患者的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病情等时机情况进行沟通,而且要把握住病人的心理特征与病状,深入进行交谈。如对教育程度高的病人,并能够接受自身病状的患者,则要将患者病情诊断、治疗效果以及医疗安排等告知病人,力图实现病人心理准备与医疗进行同步,促进两者的协调工作;而对于受教育程度低,不了解医疗问题的病人,则要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进行心理障碍排出,促使这部分人具有健康的心理。

情绪化病人是护患沟通问题引发的关键因素,其具有不规则的愤怒、抑郁、悲愤等特征,这就要求在实际沟通中,面向这部分病人的心理实际,进行个性化、实际性的沟通,如对于愤怒型患者,在沟通时,要意识到其患者的精神障碍,对于其发泄表示理解,同时,尽量为患者提供可发泄的机会,通过患者的感受表达、愤怒原因等来制定教育计划,并联系其家属进行安慰和治疗配合,已逐渐缓和病人的情绪;对于抑郁者,则要进行心理上的支撑与宽慰,采用轻松、开放的交流方式,来缓和病人的抑郁情绪。

1.3 把握沟通时机,进行适时沟通 在适当的时间生活应说的话,是进行护患沟通的时间性要求。无论患者做任何治疗前,医护人员必须对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有效调节患者的紧张情绪,进而获得患者治疗配合;把握住有效时机,来开拓患者的心理思想,如在进行注射操作时,护士一面给患者打针,一面和患者交流,并向其讲述药物的疗效、注意事项、患者配合的有效性等,这既能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又可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有效实现了医疗治疗和心理提升的双向作用;对于一些心理压力较大的病人,可以通过查房、走访等方式进行心理咨询,并展开轻松的交谈,来了解他们的心理,刺激他们形成健康的心理。

1.4 利用空间效应,进行沟通定位 “距离产生美”,在护患沟通中,要选择合适的距离,让病人充分感受到舒适、关心,通过距离效应,来创设良好的交流环境,如在进行护理时,要适当走近病人,不要让病人觉得“你厌恶我”、“你怕脏”、“你怕传染”等,在进行检查交代时,则要选择个人距离,进行适当距离的交谈,这不仅能够放松病人的身心,而且能够促进检查效果的实现。

2 全方沟通,关注小节

护士的一言一行影响着病人的心理,在沟通信息传达中,护士要把握住自身的言语与非言语特征,全方位的为沟通实现服务。

2.1 言语交流,使患者感受言语温暖 “医生有两种东西可以治病,一是药物,一是言语”,这就说明言语信息的重要性,在其交流过程中,护士一定要认识到言语的感召力与影响力,注意言语艺术,促使医疗环境的有效实现。多叫“阿姨”、“叔叔”、“先生”等,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让患者感受到护士的小嘴真甜的同时,喜欢上与你交流;说话语气要平和,禁止大声言语或是质问、训斥,让患者感受到平等的地位;静心聆听患者心声,甘愿做患者的听筒,防止打断患者,将患者言语作为了解患者病情的借助物;使用激励性言语,随时给予内心细致的解释、安慰、劝导等。

2.2 多种非言语形式,发挥隐性沟通力量 微笑是人类最好的语言,在紧张、压抑的医院环境下,一张灿烂的笑脸,将会化解患者的心理紧张与压力,在护患沟通时,应亲切微笑,并根据医患的心理变化、言语特征、表情变化等进行面部表情调整,如在患者痛苦时收敛微笑,在与患者日常聊天中面带微笑等,以面部表情的变化,来促进沟通效果的实现。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个眼神的杀伤力往往高于我们的想象力,在与患者沟通中,护士要时时保持关怀、慰藉与鼓励的眼神,促使病人感受到温暖的力量,从而从心理上消除隔膜。

手势配合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巧,在进行护患沟通时,要紧紧把握住手势这份力量,使得手势成为关爱的传达者,如在进行注射时,对于紧张的患者,一边推药一边护摸注射周围的皮肤,以降低患者的紧张度;如用手触摸患者前额,确定患者发烧,这就以实际化的行动确定了患者的病情,让患者感受到可信性和安全性,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有效沟通创造了条件。

3 提升业务,培养素质

护患沟通技巧的实现基础在于护士的专业水平以及素质修养,要实现其沟通技巧的实现,必须做好护士业务性、素质性软件准备。

3.1 提升服务技能 这不仅要求护士具备自身的专业化操作技能,而且要求护士树立全方位服务意识,对患者的病情、信息、资料等进行收集与整理,并加强与医生、辅助科室的联系,以为患者提供最全面的服务,如患者检查前与辅助检查科室进行联系,保证检查及时有效,若出现变更情况,则要向患者解释清楚,并进行检查时间调整,保证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服务。

3.2 进行素质培养 在护士素养培养中,关注其服务精神、真诚态度、宽容心理、同情心理等非智力化的态度培养,促使护士形成百分百为患者服务的思想与行为;进行心理健康培养,提升护士的抗压力和防护力,保证护士心理力量满足于护患沟通要求。

4 总结

对于基层医院来说,其护理人员不足,护患比例失调等问题严重,而要实现医疗服务的质量,促进医院工作的持续化运行,必须强化护患沟通,并以技巧性的人性化服务为基本医疗质量前提,来促进医院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慧.基层医院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及应对策略[J].慢性病学杂志,2010,(09).

护患沟通的特征第2篇

【关键词】优化;护患沟通;下肢骨折;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to optimize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the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after patient care effect.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n general, the experimental group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to optimize treatment results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o optimize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as high as 97.01%; control group general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patient satisfaction was 83.58%. Satisfactio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ignificantly, (P

【key words 】optimization;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lower extremity fractures; nursing effect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351-02

护患沟通就是护士与患者之间为了患者可以得到更好的医治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的一种有目的交流活动。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友善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时掌握患者的动态情况,向患者讲解治疗相关的知识,增强患者的自信心[1]。同时可以实时给予患者所需要的安慰,从而保证患者的治疗环境达到最佳的状态。对于每一个医院甚至每一个护理人员,其护患沟通能力以及沟通效果都是不一样的,这不一样的沟通方式完全可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2]。因而非常必要对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进行深入的研究,最好可以制定出一些非常实用的沟通技巧以便在医院广泛推广,现将我院优化了的护患沟通技巧对下肢骨折患者的护理效果阐述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我院2012年10月到2013 年12月收治的134例下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有67例患者,其中包含了42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年龄位于16-80周岁,平均年龄为62.7±4.1岁;实验组有67例患者,其中包含了43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位于17-79周岁,平均年龄为62.9±3.9岁。其中有19例为髌骨骨折患者,61例为胫腓骨骨折患者,31例为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23例为股骨干下段骨折患者。

1.2方法:对照组进行一般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实验组则是对护患沟通方法进行优化,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优化护患沟通包括:对患者入院以后,手术前、手术后、康复期间、出院前等各个阶段,具有针对性的进行沟通交流,预先考虑到患者可能的需要,尽可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做到全面考虑。

1.4统计方法 数据用SPSS18.0统计、分析,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P

2结果

2.1 护患沟通优化后对下肢骨折护理效果影响情况(满意度),详细见下表1。实验组进行护患优化沟通,患者满意度高达97.01%;对照组进行一般护患沟通,患者满意度为83.58%。2组患者满意度差别显著,(P

3结论

对于护患沟通可以按照患者入院的流程合理分为:进入医院时候进行的沟通;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患沟通;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的护患沟通;患者出院前以及出院以后电话联系的护患沟通[3]。

进入医院时候进行的沟通,首先对患者的各项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估,了解患者的各项情况,依据患者的各项特征来制定一系列的沟通方案,了解患个性特征。对于骨折患者,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患者往往是由于在短时间内出现的病症,一般是遇到了突发状况而导致的骨折症状,这样的患者往往在短时间内出现暴躁、恐慌、情绪急躁等状况,这时候就需要护理人员适时介入进行有效沟通,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聊天时候保持对患者耐心、热情,注意方式方法,详细向患者解释其病症状况、原因以及可以达到了治疗效果,消除患者的恐慌心理,及时解释患者存在的困惑,这样患者就会对自身的疾病症状有所了解从而发自内心的配合医务工作者进行积极治疗[4]。对于患者的饮食,在住院期间,需要保证以易消化、高蛋白、钙以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为主,较少油腻食物的过多摄入,对于生水、冰冷食物、辛辣食物尽可能的回避,注意每天按时进行排便,保证肠道的畅通健康。骨折患者的方式正确对于保证医生治疗效果极有意义,髋部骨折患者需要将患肢外展三十度,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在患者手术前与其进行合理沟通保证患者的达到治疗前的要求[5]。

患者进行手术前后的护患沟通,手术前必须向患者阐述手术的基本流程,保证患者心中有数,增强其治疗的信心,让患者了解麻醉的方式,保证患者少受到因无知而产生的恐慌,讲解为什么手术前需要停止摄入水分以及食物,提醒患者在手术前进行充足的休息,消除患者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各项顾虑从而积极配合治疗[6]。

患者手术以后进行的护患沟通,手术以后详细讲解手术的成功情况,让患者以及家属及时掌握治疗的最近动态,提前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让患者心中有数,不至于并发症出现后患者出现恐慌情绪而手足无措,讲解并发症出现不必恐慌。此时需要保证患者饮食具有高蛋白、高钙的特点,此时的患者急需进行营养补充来快速帮助机体恢复,豆腐、牛奶等食物都是极好的,可以合理进行进补,保证患者机体的需要。此外,需要多一些水果、蔬菜的摄入进而保证患者的健康,保证每天定时进行排便,注意肠道的卫生、通畅。手术以后指导患者注意保持合理,在一段时间内不要随便弯曲患侧的肢体,不能进行双叉或者坐着时进行盘腿等行为。此外需要进行积极地康复锻炼,进行预防训练,防止患者出现治疗以后常常出现的并发症,对肌肉进行适当的按摩动作,保证血液流动畅通,保证机体功能正常[7]。

患者出院前以及出院以后电话联系的护患沟通,嘱咐患者依然及时补充钙以及多种微量元素以满足机体的需要,进行主动地康复训练,注意锻炼的适度合适,渐渐加大活动量,保证机体可以有效适应。

总而言之,护患沟通就是为了患者可以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以及更好的治疗体验,2者之间的交流可以涉及任何方面,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像朋友、像亲人,达到互相信任,相互配合的效果。我院通过护患优化沟通,患者满意度高达97.0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3.58%的满意度。因而,依据患者住院的各个时期以及患者个性化的心理、身体以及文化背景等各项因素进行优化的护患沟通,选择合适各个患者的沟通交流方式以及交流内容可以有效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对于医院治疗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王秋芬. 护患沟通技巧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2, 14(26): 277-278.

[2].闾骁燕. 护患沟通技巧在下肢骨折护理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下旬版, 2009 (11): 29-29.

[3]. 郭红灵. 护患沟通技巧在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 上旬版, 2013 (8): 2385-2387.

[4]. 汪福荣. 护患有效沟通对门诊护理工作的积极作用[J]. 吉林医学, 2012, 33(30): 6681-6681.

[5]. 刘丽华. 浅析现代护理模式的护患沟通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刊, 2012, 39(10): 115-117.

护患沟通的特征第3篇

闭锁综合征又称脑桥性假性昏迷或闭锁症候群,是由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使脑桥基底部双侧梗塞所致。典型的症状表现为四肢全瘫、面瘫、语言和吞咽功能丧失等,但患者意识和理解能力却无影响,眼球可垂直运动等[1-3]。后期还可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和肺炎等多种并发症,从而为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影响[4]。在闭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上,主要以营养神经为主。但由于患者病情各异,尤其理解能力并未丧失,因此闭锁综合征患者往往存有巨大的心理负担。为此对患者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方法,护理干预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神经功能,并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治疗的闭锁综合征患者21例作为护理对象。纳入标准:①经核磁共振成像证实确诊的闭锁综合征患者;②首次治疗的患者且个人资料完整;③患者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中途转院的患者;②放弃治疗或治疗过程中死亡的患者等。根据患者治疗时间不同,将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治疗的1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治疗的11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在对照组中男7例,女3例;患者年龄51~73岁,平均(62.2±7.7)岁;其中8例为脑桥基底部梗死患者,2例为脑桥基底部出血患者。观察组中男8例,女3例;患者年龄52~77岁,平均(62.6±8.2)岁;其中9例为脑桥基底部梗死患者,2例为脑桥基底部出血患者。两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如每间隔2h检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等。及时为患者变换体位,并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加强对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干预,当患者出现痰鸣音时,及时吸痰,以有效预防肺炎的发生。对患者开展必要的营养护理干预等。观察组增加心理护理的环节,具体如下。①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闭锁综合征患者虽然四肢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丧失,但理解能力正常,且眼球可垂直运动。根据患者的以上特点,护士先制作高兴、愤怒、悲伤和抑郁等与心理护理相关的图片卡片。然后通过与患者进行眼神交流的方式,如睁眼和闭眼分别表示是或者否等,建立有效的沟通途径。②分析患者的心理特点。护士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以准确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心理和性格特点等,以此作为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的基础。③患者心理状态评估。护士按着第1环节确定的沟通方式,明确患者每日的心理现状。④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护士根据第2环节对患者心理特点的分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如患者心理状态为悲观,性格特点为内向。则护士在心理护理过程中,详细向患者讲解闭锁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和护理方法,重点采取举例的方式,如某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护理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等,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态。⑤心理护理效果评估。当本次心理护理服务结束后,护士同样与患者采取眼神交流的方式,对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如睁眼表示心理护理效果好,闭眼表示护理效果差等。然后护士根据患者的反馈结果,对下次心理护理服务的方法和内容进行有效调整。

1.3观察标准

①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以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为标准进行评分;②患者家属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调查:护理技能操作、护患沟通、护理响应时间、心理关怀和综合护理等。

2结果

2.1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显示,护理前两组患者评分分别为(34.7±7.3)分和(26.1±6.2)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评分分别为(35.0±7,0)分和(20.5±5.8)分,观察组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患者家属对护士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调查比较如表1所示。可见两组患者对护理响应时间方面满意情况无差异(P>0.05);但在护理技能操作、护患沟通、心理关怀和综合护理等方面满意情况比较,观察组评分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闭锁综合征是由基底动脉脑桥分支双侧闭塞,使脑桥基底部双侧梗塞所致的一种疾病。该病虽然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但对患者的健康威胁却十分严重[5]。患者发病后运动功能和语言功能等基本丧失,但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却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因此对于闭锁综合征患者来说,除了针对疾病本身展开治疗外,必须对患者开展合理的心理干预,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和压力。对闭锁综合征患者开展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更为理想,同时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也更为满意,取得了预想的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晓宇,王兆霞.16例老年闭锁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J].实用老年医学,2014,28(12):1055-1056.

[2]黄梅.11例闭锁综合征患者的护理[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0,23(3):753.

[3]张帆,邢效如.闭锁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4,43(5):562-563.

护患沟通的特征第4篇

探讨护患沟通中沟通技巧的应用实践,通过有效的护患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护理。

关键词:护患沟通 技巧 护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7-0167-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的要求及健康观点也发生了巨大提高了。我们发现,在临床工作中,许多纠纷的发生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因此良好的护患沟通就成为护理工作中主要的内容,笔者经过20年的护理临床实践,有深深体会,现简述如下:

1 护理人员在促进护患关系中所起的作用

1.1 全面熟悉护理人员的角色功能,在护理中,护理人员既是照顾者、安慰者,也是计划者,决策者,又是治理者,协助者,教育者,咨询者。在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中,护理人员只有对自己的角色功能有全面而充分的熟悉,很好地承担自己的角色变化,履行自己的职责,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避免护患冲突的发生。

1.2 准确熟悉病人的角色特征。患者是因为生病或者健康出现问题时才来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的,“被帮助者”是所有患者最主要角色特征,因此护理人员对病人的期待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期待病人样样都懂,更不能对病人的某些不适当行为要加指责,造成护患关系的紧张。

1.3 充分熟悉并主动维护病人的合法权益,获得安全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是病人的基本权利,只有对病人的权益有充分的熟悉,才能处理护患权益差异的矛盾冲突中发挥积极的主导作用,使护患关系保持良好的发展。

2 护患沟通技巧的临床应用

2.1 语言交谈中的沟通技巧。交谈是护理工作中最主要的语言沟通方式,护理人员在一系列的护理活动中,都需要与病人交谈沟通,首先要做到自我介绍,正确称呼病人。在护理活动中,护理人员称呼病人应因人而异,力求准确恰当,避免直呼其床号、姓名,以免遭病人反感,影响护患沟通渠道,其次要安排好适宜的交谈环境,保持适合的距离、姿势,仪态及眼神接触,根据病人的需要调整适当的类型及过程,使交谈自然得体,保持沟通效果。再次交谈中,要尊重病人的隐私及拒绝回答的权力,避免使用刺探、错误的保证、说教、轻视、批评甚至威胁等阻碍有效交谈的行为和语言,以免引起病人反感,最后,要防止出现忽然改变话题,过分表示自己意见,答非所问,对病人的行为加以猜测等影响沟通的不当方式。

2.2 非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的信息传达包括眼神、表情、动作等,在沟通中起的作用是语言不能代替的。

2.2.1 护士的仪表。端庄的仪表是护士心灵美与外形美的统一,仪表会影响病人对医者的感知和接受程度,因此,我们与病人沟通时,仪表举止端庄,语言文明以博得病人的好感与信任,有利于与病人的有效沟通。

2.2.2 面部表情。面部表情是沟通交流中最丰富的源泉,护士应该意识到自己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并且尽可能去控制那些引起误解或影响护患关系的表情,如不喜欢、敌意等。当护士与病人交谈时,特别是当病人问及护士某些尴尬问题时,即使最轻微的面部表情变化,都能表达护士的真实感情,有的护士说话不多,但微微一笑,往往比多说多少话都起作用。

2.2.3 目光的接触。目光的接触通常是希望交流的信号,在交流期间,通过保持目光的接触,可以表示尊重对方并愿意去听对方的讲述,目光的接触最理想的情况是交流的双方眼睛在同一水平上,这样可以体现护患平等关系,同时也体现护士对病人的尊重,以取得病人的信任。

2.2.4 触摸。触摸对一般患者来讲,是一种无声的安慰,他可使不安的患者平静,脆弱的患者变得坚强,当患者痛苦时,护士轻抚其手或轻拍其肩,发烧时摸其额头,会使患者觉得亲切,增强抵抗病痛的信心和决心。一个细微的动作,均可以体现护士对病人的关怀,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2.3 非凡情况下的沟通技巧。

2.3.1 与愤怒的病人沟通。重点是倾听病人的感受和困难并做出理解性的正面反应,应用倾听技巧了解病人的感受与愤怒的原因,及时满足病人的需要。减轻病人的愤怒情绪,使病人的身心恢复平静。

2.3.2 与悲哀的病人沟通。交谈时语言尽量简短、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交谈,可以运用触摸等沟通技巧与之交谈,并观察其反应。

2.3.4 与感知有障碍的病人沟通。交谈时可通过面部表情、手势、触摸等沟通技巧或用书面语言、图片与患者沟通,让患者充分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与理解,尽量避免使用病人不能感知的非语言沟通形式。

总之,护患间良好的关系及交流是良好的护理效果基础[2],护患沟通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前提条件和构建和谐医疗环境的良好途径,通过沟通去识别和满足患者的需要,为患者提供科学的系统的整体护理。

参考文献

护患沟通的特征第5篇

【关键词】肢体语言沟通;小儿护理工作;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10.39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5891-02

在小儿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要面对患儿的焦虑、顽皮,还要面对家属的焦虑和家长的高要求,加上患儿缺乏对疾病的正确叙述能力,这对患儿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难度。小儿护理工作是一项特殊性较强的工作,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沟通技巧的把握,与患儿及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满足家属的高要求,不仅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而且有利于患者的疾病的治疗和恢复。为此,在这里随机抽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报告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20例患儿,男66例,女54例,年龄1.78-8.9岁,平均年龄(4.78±0.86岁,对照组60例患儿,年龄1.78-8.9岁,平均年龄(4.78±0.86岁,急性肾炎20例,脑炎10例,10例肺炎,20例肾病综合征;观察组60例患儿,年龄1.78-8.9岁,平均年龄(4.78±0.86岁,急性肾炎18例,脑炎12例,15例肺炎,15例肾病综合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生命体征、临床症状等方面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与指标以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针对两组患儿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分析。

1.3肢体语言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则要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肢体语言沟通护理。

1.3.1面带微笑护理时要面带微笑,以营造一个良好的交流氛围和治疗环境;要尽可以能地照顾到每一位患儿,让患儿意识到自己被重视,积极利用肢体语言去创造详和的治疗环境。

1.3.2激励支持护理工作中,要适时给予患儿支持和鼓励,因为患者对疾病害怕,有无助感,护理人员可以握住患儿的手,通过一种无声的激励来鼓励患儿治疗,要注意表现要体贴入微,比如摸摸患儿的额头,让患儿感受到关怀。

1.3.3要善于使用肢体语言如使用眼睛,通过与患儿的视线接触,给患儿以鼓励和赞赏的表情,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患儿,在增强沟通效果的同时,还有助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提高,从而大大提升治疗效果。

1.4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13.0软件实施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是X2检验,计量资料用χ±s来表示,方法为t检验,差异有统计意义,即P

2结果

对照组患儿对于治疗的依从率达83.3%,而观察组患儿对治疗依从率为96.7%,其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即P

3讨论

3.1肢体语言肢体语言也可以称之为姿语,简单来讲,就是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身体动作、姿势来传递信息的一种体态语言。相对而言,肢体语言更加具有真实性、可视性和相随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临床护理的不足之处,能够消除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感。

3.2小儿护理现状小儿护理工作是一项特殊性较强的工作,小儿护理工作中既面对患儿的焦虑、顽皮,还要面对家属的焦虑和家长的高要求,加上患儿缺乏对疾病的正确叙述能力,这对患儿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带来一定的难度。

3.2肢体语言的应用在小儿护理工作中,需要护理人员加强对沟通技巧的把握,要面带微笑,增加与患儿的亲近感,与患儿及家属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减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满足家属的高要求,不仅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改善,而且有利于患者的疾病的治疗和恢复。如本组研究中,对照组患儿对于治疗的依从率达83.3%,而观察组患儿对治疗依从率为96.7%,其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肢体语言沟通在小儿护理工作的应用,可以缓解患儿对治疗的抵触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有助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最终达到令人满意的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玲.肢体语言沟通应用于小儿护理工作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24:89-90.

[2]王元芳.语言沟通在老年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0:707-708.

护患沟通的特征第6篇

方法:从2009年5月~2012年5月间随机选择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300例,其中耳鼻喉门诊实验组病例数为150例,其他门诊作为对照组病例数为150例。

结果:耳鼻喉患者的就诊心理特点和与其他专科门诊有很大不同,根据心理特点和疾病特征所采用的护理方法也与其他专科门诊不同。

结论:通过研究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和耳鼻喉疾病的特征,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耳鼻喉门诊患者心理特征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27-02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疾病诊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的门诊是医疗工作的窗口,来医院就诊的患者首先要经过门诊,耳鼻喉科的门诊量大、病种多、病情复杂、护理工作繁重,很难有时间根据患者耳鼻喉科患者的心理及疾病特征进行专门的护理。通过研究我院大量耳鼻喉门诊病人的就诊心理和疾病特征,探讨耳鼻喉门诊的护理方法和重要性。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从2009年5月~2012年5月这三年期间,随机选择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300例,耳鼻喉门诊实验组病例数为150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5例,年龄为30~50岁,平均年龄为38岁;其他门诊作为对照组病例数为150例,其中男性78例,女性72例,年龄为30~50岁,平均年龄为39岁。

1.2方法。对调查员进行统一规范的培训,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门诊病人做心理评估,问卷包括20道心理题,均为选择是或否的选择题,答题时间以10分钟为限。调查员在病人就诊前询问耳鼻喉及其他科室门诊病人从发病到就诊的时间及发病时的特征,总结研究耳鼻喉科疾病的特点。调查后在护理科室的帮助下采取确实有效的护理措施。

2结果

2.1耳鼻喉科门诊实验组和其他门诊对照组的心理学调查情况,如表1。

2.2通过对问卷调查及所询问病人情况的研究得出:耳鼻喉科疾病的特点为多变化性、多交叉性、多器官性、多阻塞性且多伴有不适等。

2.3通过研究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和耳鼻喉疾病的特征,采取更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患者的满意度。

3讨论

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疾病的诊治过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门诊是患者在医院就诊过程中所经历的第一个步骤,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门诊服务及其护理服务质量的优劣对医院直接影响着人们对医院的评价,因此,发展新的门诊服务和护理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是提高医院诊疗水平和影响力的重要手段。由于耳鼻喉科的门诊量大、就诊及检查的环节多、有些检查常需要等待时间长、而检查诊断时间短,这样的情况常会使患者产生不愉快的心理,造成患者紧张、焦虑、激惹、恐惧等心理状态,不仅影响了医患沟通,更直接影响着诊疗效果。

为了提高我科的诊治水平和就医环境,首先我科的耳鼻喉疾病的特征,如:多阻塞性是指除咽喉外耳和鼻的四条通道均是狭而深,比较容易发生阻塞,此症状在临床上最容易发生;多器官性,包括耳、鼻、喉;患者多有疼痛不适感,表现在耳鸣、耳疖、头晕、急性咽炎及不能进食等,常导致病人常坐卧不安、痛苦难耐;多通道性,包括双耳、双鼻、咽喉五个通道;也有多交叉性,如头晕、头疼、吞咽困难等临床症状与其他内科疾病和肿瘤等有相似的临床症状。多变化性,是指疾病常出现转机和突发症状。其次,通过患者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询问,探讨并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耳鼻喉疾病的特征,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帮助,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在门诊就诊时出现的各种心理特征均有其一定的原因,如对医院的就医环境陌生,对就医环节不熟悉,同时由于疾病的变化快,如突然失聪等,需要快速就诊治疗,这些情况常导致患者出现焦虑状态。恐惧心理是因为人们平时不是很重视耳鼻喉疾病,从发病到就诊间隔时间较长,来就诊时病情己较严重,害怕病情加重及其他危险,但又担心高额的医疗费等复杂的心理状态。

门诊是患者和医院的沟通窗口,有效的沟通可以提高门诊服的质量和医院的声誉。前来就诊患者知识水平和文化修养千差万别,他们所患的疾病不同,心态和期望也不同。这就要求我们门诊医生和护理人员即要有很高的诊疗水平又要有精湛护理技术,同时还要具备各方面的沟通技巧。换位思考,关心患者的需求,与患者真诚沟通,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诊疗水平和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博宇,安烨,崔春爱,等.在门诊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优秀品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4(07):146-149

[2]陈苏琴.浅谈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7(09):110-111

[3]卢彩云.耳鼻喉科门诊病人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9(19):14-16

护患沟通的特征第7篇

关键词 非语言沟通 ICU 心理分析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19.309

资料与方法

2007年10~12月收治进行手术的心脏病患者151例,男性68例,女性83例,年龄6月~65岁,平均16.8岁,其中患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8例,房、室间隔缺损89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法络氏四联症6例,动脉导管未闭15例,其他病人12例。病人在ICU治疗时间1~7天,平均3天。结合ICU病人心理变化复杂的特点,本组病人注重结合非语言沟通技巧的应用。

心理分析:ICU内高精尖的仪器,紧张的气氛,医护人员繁忙的工作,都会造成ICU患者的视觉超负荷和听觉超负荷;ICU内谢绝探视、家庭经济、医疗费用等原因都会成为患者巨大的心理负担;术前心理准备是否完善对病人进入ICU的心理反应和配合程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各种侵入性操作、咳嗽等均会造成病人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适等不良心理反应。

心理异常的表现:恐惧、焦虑、孤独、紧张、急躁、不安全感、抑郁、生气、担心、绝望等方面的心理不适感。

ICU护士应用非语言沟通的方法:①眼神: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以表达和传递情感,护士与病人交流时眼睛看着病人,显示对病人的尊重和理解,并能使谈话双方话语同步、思路保持一致。②面部表情:在护患交往过程中,护士合理、有分寸地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能有效地促进护患关系优化[1]。护士镇定、认真、从容不迫的表情,能带给病人镇静、信心和安全感。③超语词性提示(也叫副语言):就是我们说话时所用的语调、所强调的词、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流畅以及抑扬顿挫等,它会起到帮助表达语义的效果[2]。与病人沟通的时候,护士语气亲切,语速放慢,讲话流畅,音调放低,病人会理解为恳切的帮助,更利于配合。④体态姿势:ICU护士应该有端庄、大方、得体、自信的仪表、饱满的热情、充满活力的健康形象。⑤人际距离:护士要有意识地控制和病人的距离,尤其是对孤独的病人、儿童和老年病人,缩短交往距离,更有利于情感沟通。但对于有的病人交往距离过短反而会引起反感。⑥触摸:恰当的触摸行为可以缩短护患之间的空间距离,增进护患的感情交流并可增进和提高病人的自信心和免疫力。病人术后咳嗽剧烈时,帮助按压胸部;对待婴幼儿,要常抚摸其背、头、肢等部位,以满足其情感、心理和智力的发育。

结 果

本组病人结合有效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大部分病人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沟通成功率96.7%。发生ICU综合征的病人有3例,经过耐心、细致的开导,适当镇静、减少刺激,逐渐恢复正常;因严重的低心排综合征而治疗无效死亡1例;脑部并发症患者治疗无效死亡1例。

讨 论

随着卫生事业的发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使病人满意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同时,病人的满意度也是评价医疗单位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3]。在临床护理中,与患者进行有效语言交流的同时辅以非语言沟通技巧可有效提高护士在患者心目中的地位,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我科对151例病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合非语言沟通的应用,取得良好效果。通过试验和验证,表明非语言沟通技巧有增进安全感、增强信任、增进满意度等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1:269-279.

护患沟通的特征第8篇

关键词: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重症监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00-02

重型颅脑损伤表现为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癫痫发作、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失语及偏盲等。颅底骨折可出现脑脊液耳漏、鼻漏;脑干损伤出现意识障碍、呼吸循环障碍、去大脑强直,严重时发生脑疝危及生命。重型颅脑损伤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主要治疗原则。为降低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为病人提供安全的、有序的优质护理,笔者就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病情特点、容易出现的护理风险做出了回顾与分析,报告如下。

1急救护理

重型颅脑损伤以紧急抢救、纠正休克、清创、抗感染及手术为主要治疗原则;症状观察及护理首先了解病人受伤时间、原因、病情发展过程等。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肢体活动情况,特别应注意病人有无休克、颅内出血、脑疝、机体其它部位的合并症。首先,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对脑疝病人立即静脉滴注脱水药;对疑有颅内血肿的病人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保持呼吸道通畅,颅脑损伤病人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故应采取侧卧位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舌后坠阻塞呼吸道时应放置导气管或用舌钳将舌拉出,必要时可行气管切开。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时引起失血性休克,应使病人保持平卧、注意保暖、补充血容量。当病人休克得到初步纠正,生命体征相对平稳后方可转送;当合并其它脏器损伤和骨折时,应先初步处理合并症再转送,转送中应准备好急救物品,并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意识、瞳孔、肢体活动、伤口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

2围手术期护理

术前术后均应抬高床头15-30度,以利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有脑脊液鼻漏者,需半坐卧位;有脑脊液耳漏者,以头偏向患侧为宜,以便引流,防止脑脊液逆流造成颅内感染。开放性颅脑损伤应及时清创及常规应用抗生素;有脑脊液耳、鼻漏者,要注意保持耳、鼻孔及口腔的清洁,尽可能避免挖鼻孔、打喷噎和咳嗽,严禁阻塞,用水冲洗耳、鼻及经鼻吸痰和插胃管,以免引起逆行感染,每日测体温4次,密切观察有无颅内感染征象。感染或脑干损伤均可引起高热,应查明原因。体温高时应及时给予降温,保持体温在正常或接近正常范围内。可采用药物及物理降温两种方法;对中枢性高热多以物理降温为主。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对于昏迷病人要注意保暖,定时拍背排痰,清理呼吸道,预防坠积性肺炎,按时给予翻身,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每日按摩骨突部位,做好皮肤护理,预防褥疮的发生。躁动病人谨慎使用镇静药,应由专人看护,给予适当约束,防止坠床及意外发生。冬眠疗法是采用冬眠药物和物理降温的方法使机体处于低温状态。广泛脑挫裂伤,脑干、丘脑下部损伤伴有中枢性高热者,采用此疗法,以达到镇静、安眠、降低脑组织新陈代谢,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以保护受伤脑组织,减轻脑水肿。

3制定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管理计划

护理人员在对临床工作中对颅脑损伤患者可能存在的风险要有充分认识,明确风险可能发生的因素、可能发生的环节,有预见性的建立护理风险评估表,将怕出错的意识,积极转变为哪里可能出错,对入住的颅脑损伤患者护理风险有了初步的识别与评估,就应制定相应有效的解决策略,一旦出现相应的风险,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从而避免危害发生,降低风险造成的损害。

4建立健全护患沟通制度

颅脑损伤患者大多意外发病,且病情危、重、急、险,入院初期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环境陌生,极度紧张,对医护人员即充分依赖又持怀疑态度,此时他们大多希望得到全体医护人员语言及行动上的重视,此时接诊护士稍不注意就会引发护患纠纷,招致患者投诉态度不好、病情观察不到位、护士操作技术欠缺等。建立健全护患沟通制度,要求护士态度和蔼,礼貌待人,服务热情,换位思考,体验式服务;护士要求自己多听患者或家属说几句,多对患者或家属说几句;掌握患者的病情变化、检查结果、治疗情况,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留意患者及家属沟通后的情绪变化,留意患者及家属对疾病认知及医疗期望值,留意学会自我控制;护理人员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和词汇,避免使用对方不易理解的专业词汇,避免刻意改变和压制对方情绪,避免强迫对方接受事实;做好预防性沟通,交换性沟通,集体沟通,书面沟通,协调统一沟通。在抢救过程中,规定开放静脉通道、准备供氧吸痰装置、准备床单位、剃光头、备血、配送急查头颅CT等需由哪个班次完成以缩短抢救时间,做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加强与辅检科室的沟通与联系,及时得到患者辅检结果的反馈并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