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防雷预防措施

防雷预防措施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20 16:08:02

防雷预防措施

防雷预防措施第1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雷害;防雷;预防措施

1.雷击给输电线路带来的危害性

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地势复杂,高压输电线路分布广泛,各种无法预料的情况都有可能发生,遭受雷击事故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后很容易导致输电线路的绝缘子串发生闪络或线路断线,尤其是在交通不便的山区,一旦线路短路给工作人员的巡视工作带来很大压力,查找故障变得异常困难,每次事故巡视,不仅浪费财力、物力,而且加大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近几年,雷击所引起的线路故障日益增多,这给线路的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威肋。

2.雷害原因分析

输电线路雷击闪电是由雷云放电造成的过电压通过线路杆塔建立放电通道,导致线路绝缘击穿,这种过电压也称为大气过电压,可分为直击雷过电压和感应雷过电压。雷击主要是通过建立一个放电泄流通道,从而使大地感应电荷中和雷云中的异种电荷,因此雷击和接地装置的完好性有直接的关系。

输电线路基本受到直击雷电的影响,直击雷又分为反击和绕击,都严重危害线路安全运行。在制定防雷措施之前,应该对该地的主要雷击类型进行系统的把握,只有这样才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得制定的防雷举措合理有效。

同时反击雷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主要与绝缘强度和杆塔接地电阻有关,一般发生在绝缘弱相,无固定闪络相别,所以对于反击雷过电压应采取降低杆塔接地电阻,加强绝缘,提高耐雷水平。绕击雷过电压是雷电绕过避雷线直接击中导线而出现的雷过电压,主要与雷电流幅值,线路防雷保护方式,杆塔高度,特殊地形有关,主要发生在两边相。目前对绕击雷过电压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减少避雷线保护角,安装避雷器等。

经过电力工作者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相关数据的研究,基本可以确定不同地形的雷击发生概率不同,而且雷击的具体种类也相应的有所差异,比如山区线路由于地形因素的影响和有效高度的增加,绕击率较高;平原,丘陵地区的线路则以反击为主。所以针对不同的地形也应该采取区别的防雷措施。

雷击现象的发生概率和发生类型是由多种原因导致形成的,只有进行实地的考察和具体数据的分析,才能基本的进行雷击类型和概率的确定,因此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实地考察。

3.输电线路防雷措施的原则

架空输电线路雷害事故的形成通常要经历这样四个阶段:输电线路受到雷电过电压的作用:输电线路发生闪络;输电线路从冲击闪络转变为稳定的工频电压;线路跳闸,供电中断。针对雷害事故形成的四个阶段,现代输电线路在采取防雷保护措施时,要做到“ 四道防线”,即:

(1)防直击:就是使输电线路不受直击雷。

(2)防闪络:就是使输电线路受雷后绝缘不发生闪络。

(3)防建弧:就是使输电线路发生闪络后不建立稳定的工频电弧。

(4)防停电:就是使输电线路建立工频电弧后不中断电力供应。

4.降低雷击跳闸率的技术预防措施

4.1架设避雷线

架设避雷线是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最有效的措施。避雷线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雷直击导线,同时起着分流作用,以减小流经杆塔的雷电流,从而降低塔顶电位,减小线路绝缘子的电压和降低导线上的感应过电压。

一般来说,线路电压愈高,采用避雷线的效果愈好,且避雷线在线路造价中所占的比重也愈低。标准规定,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应全线架设避雷线,110kV线路一般也应全线架设避雷线,35kV线路不宜全线架设避雷线,一般在变电所的进线段架设1~2km的避雷线,同时按照要求做好杆塔的接地。

为了提高避雷线对导线的屏蔽效果,减小绕击率,避雷线对边导线的保护角尽量做得小一些,一般采用20°~30°。

4.2降低杆塔接地电阻

线路杆塔接地装置是输电线路的必要组成部分,对其进行安装是旨在确保雷电流顺利导入大地,从而使电力设备达到绝缘的效果,有效降低由雷击造成的线路跳闸现象,避免跨步电压造成的人员伤亡。线路杆塔接地应该首先调查杆塔所处区域的土壤电阻率,对土壤电阻率较低地区的自然接地电阻进行充分利用,如若杆塔所处区域土壤电阻率过高,无法有效降低线路杆塔的接地电阻值时,则应该通过使用降阻剂、增加地网辐射线、安装放射性接地体、延伸接地体或增大地网型号等多种方法来对接地电阻值进行有效处理,对杆塔与地网两点联结改成四点联结增加雷电流导入大地通道,使其满足输电线路正常运行的相关要求。

4.3增加杆塔绝缘

由于输电线路个别地段采用高杆塔这就增加了杆塔落雷的机会。高塔落雷时塔顶电位高,感应过电压大,而且受绕击的概率也较大。为提高线路绝缘,降低线路跳闸率,对丘陵高杆塔、大跨越及雷击频繁的杆塔我们常采用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更换成防污瓷瓶(或更换成合成绝缘子)的方法以增加绝缘来提高耐雷水平。对检测出的零值、破损、雷击绝缘子及时更换。以确保其绝缘水平。用增加绝缘子片数或更换为大爬距的合成绝缘子的方法来提高线路绝缘,对防止雷击塔顶反击过电压效果较好,但对于防止绕击则效果较差,且增加绝缘子片数受杆塔头部绝缘间隙及导线对地安全距离的限制,因此线路绝缘的增强也是有限的。

4.4加装线路避雷器

加装线路避雷器以后,当输电线路遭受雷击时,雷电流的分流将发生变化,一部分雷电流从避雷线传入相邻杆塔,一部分经塔体入地,当雷电流超过一定值后,避雷器动作加入分流。大部分的雷电流从避雷器流入导线,传入到相邻杆塔。雷电流在流经避雷线和导线时,由于导线间的电磁感应作用,将分别在导线和避雷线上产生耦合分量。因为,避雷器的分流远远大于从避雷线中分流的雷电流,这种分流的耦合作用将使导线电位提高,使导线和塔顶之间的电位差小于绝缘子的闪络电压,绝缘子不会发生闪络,因此,线路避雷器具有很好的箝电位作用,这也是线路避雷器进行防雷的明显特点。

4.5装设自动重合闸

在一定的运行条件下,线路雷击跳闸是不可避免的,但应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由于线路绝缘具有自恢复性能,大多数雷击造成的闪络事故在线路跳闸后能够自行消除。因此,安装自动重合闸装置对于降低线路的雷击事故率具有较好的效果。重合闸装置是作为线路防雷的一项重要措施,提高重合闸装置动作的可靠性,可有效地保证雷击跳闸后的供电可靠性。

4.6架设耦合地线

在导线下方架设耦合地线的分流和耦合作用,使线路耐雷水平提高。耦合地线的作用主要有两个: 一是增大避雷线与导线之间的耦合系数,从而养活绝缘子串两端电压的反击和感应电压的分量;二是增大雷击塔顶时向相邻杆塔分流的雷电流。对于110KV输电线路,不仅减少反击跳闸次数,也减少了一相导线绕击后再对另一相造成反击跳闸的机率。安装耦合地线一般适用于丘陵或山区跨越(下转第112页)(上接第49页)档,可以对导线起到有效的屏蔽保护作用,用等击距原理也就是降低了导线的暴露弧段。但对于老旧线路,因其受杆塔强度、对地安全距离、交叉跨越及线路下方的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架设耦合地线对于旧线路不易实施。主要用于新建线路通过雷电活动强烈区时和其他防雷措施共同采用。

防雷预防措施第2篇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现状;防护措施;山东滕州

滕州市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南部,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明显,属于雷暴活动和雷电灾害比较频繁的县市之一。近年来,高大建筑不断增加,环境的空气污染加重,市区的热岛效应加大,诱发雷击的概率大大增强[1]。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滕州市的雷电灾害达百余起,连续多年直接经济损失达数百万元,2006、2007年东郭、姜屯相继发生过雷电伤亡事件;2007年东郭一加油站因雷击产生爆炸。近几年,滕州市气象局雷电防护技术中心对全市各有关单位进行了安全检查检测工作,并免费发放了《雷电防护宣传手册》,进一步加强了防雷的安全性宣传。但是,滕州防雷减灾工作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地区目前仍是防雷减灾管理的盲区。

1农村雷电灾害的现状

农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目前,农村大部分房屋无防直击雷装置;电源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路都没有采取任何防雷措施,造成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农村雷电灾害的主要表现形式有:雷击致人死亡或受伤,雷击引起火灾,雷击击坏房屋、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等家用电器。

2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分析

2.1地理环境和生产条件的限制

农民的日常生产活动主要在田间进行,山区(或丘陵)的田地有一部分在山坡、山顶或湖泊、水塘等附近多水的地方,这些地方一般易发生雷击;田间空旷缺少躲避雷雨的安全之处[2]。下雨时缺少雷电知识的农民经常在树下避雨,增大遭雷击的概率,因此很多雷击事故是在田间农民耕作或躲雨时候发生的。如2004年夏季,滕州市东郭镇大绪庄一妇女在田间作业遭雷击死亡。

2.2农村防雷基础设施建设差

农村房屋基本都是由农民自行建造,在设计时没有考虑雷电防护措施,建造时没有安装防雷装置。农村电力、通讯设施的防雷装置不合格,电视天线普遍架设在屋顶,遇到雷雨天气,雷电流就沿着天线进入屋内,电源线、电话线、信号线随意的架空引入住房,雷电经过这些架空线窜入屋内,造成家用电器设备损坏,甚至人员伤亡。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防雷装置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的甚至没有防雷设施,学生上课时,教室一旦遭受雷击,后果不堪设想。

2.3缺乏必要的防雷常识

农民遇到雷雨天气缺乏雷电防护措施,常常把旷野上的独立大树、亭子当作避雷雨的安全场所,很容易遭受雷击,从而酿成悲惨事故。在野外遭遇雷电来不及躲避时,要双脚并拢蹲下,双手放在膝上,手臂不要接触地面。同时,注意不宜在旷野高打雨伞或高举铁锹、锄头等物体,以免带来雷击的危险。另外,雷雨天气应将门窗关闭,以免造成球形雷电入室引发雷击。

2.4部分企业防御雷电灾害意识不强

部分企业为了节约建设资金,有意逃避管理,不愿意接受雷电防御技术人员提供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查和质量检测等服务工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2001年8月17日,滕州官桥变压器遭雷击,损失6 358元;8月27日,滕州张旺村变压器遭雷击,损失3 665元;8月30日,滕州西岗东村变压器遭雷击,损失3 420元;9月5日,滕州柴里中村变压器遭雷击,损失3 759元。

3农村雷电灾害防护措施

3.1加强防雷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普及防雷知识

农村雷电防御工作既是重点,又是难点[3]。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山东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滕州市防御雷电灾害管理办法》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群众的防雷减灾意识,增强雷电灾害的防御能力。

3.2从源头上强化防雷安全措施

根据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防雷原则,对于已建房屋的防雷改造是安装避雷带或避雷针,并做好接地网。屋顶有太阳能热水器或水箱的应安装避雷针保护,并与避雷针保证一定安全距离;屋顶有电线的,应置于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内并做好接地。

3.3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

针对滕州市防灾减灾的需求和未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建立雷电灾害预测预警子系统。以雷电监测站网为依托,建立雷电信息接收和处理平台,实现雷电信息实时显示、历史雷击灾害资料查询、统计分析等功能,开展雷电灾害预警和对策服务[4]。加强雷电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提高雷雨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充分利用电视、电话、互联网、手机短信息等手段,及时向农民群众传播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广大农村提供及时、高效的服务,尤其是偏僻的山区。

4参考文献

[1] 董德文,申红石.农村防雷的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j].硅谷,2009(1):192.

[2] 陈惠敏.东山县农村雷电灾害多发原因及防护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43.

防雷预防措施第3篇

【论文关键词】农村雷电防护;现状;措施;山东枣庄

AbstractRurallightningprotectionsituationinZaohuangwasintroducedinthispaper.Thenthelightningprotectioncountermeasureswereputforwardinordertoproviderefereceforthesafetyofruralareas.

Keywordsrurallightningprotection;situation;countermeasure;ZaozhuangShandong

枣庄是雷电活动和雷击灾害比较频繁的地区,且具有雷电活动频繁、活动期长、季节性强等特点,雷击主要集中春季和夏季,雷暴日数一般在23.5d左右,雷暴初日一般在3月20日前后出现,终日一般在9月20日前后,属于多雷暴区。近几年,雷击灾害事故发生在农村的机率约占总雷电灾害数的3/4,雷击伤亡事故4/5以上发生在农村。因此,结合枣庄农村防雷实际,研究分析雷电灾害的成因及预防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1农村防雷现状

1.1农村防雷现状的调查和分析

农村防雷意识淡薄,防雷知识缺乏,房屋缺少防雷装置。有些农户在屋顶上放置了不锈钢水箱、太阳能热水器、普通电视天线、卫星天线等金属物,大部分没有作接地处理,这些金属成为雷电放电的对象,存在严重的雷击隐患。大部分房屋无防直击雷装置;电源线路、有线电视线路、电话线路等无防雷装置。

1.2农村学校防雷现状

对农村中小学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建筑物防雷设施现状调查,大部分学校没有防雷设施,特别是偏远农村小学,无任何设施的比例达95%以上,城区学校虽然有防雷设施,但防雷设施达不到要求,存在很多问题。近年来大多数学校师生的避雷意识正逐年提高,但经费不足,部分建筑物虽然有直击雷防护装置,但防雷装置倒伏、断裂、锈蚀、脱焊现象普遍存在。有避雷设施的学校,也只不过在主教学楼顶立了避雷针,大部分教学楼、图书楼、宿舍楼、食堂等都没有安装避雷设施,部分建筑物上安装的防雷装置材料规格或安装位置、引下线间距、保护范围等不符合规范要求,校内无避雷带,计算机机房未安装防静电地板,几乎全部电教设备无任何防雷电电磁脉冲措施,一旦建筑物遭受雷击或学校附近有雷击现象发生,势必在电源线路上有雷电感应发生,将会对学校整个电教设备及微机造成损坏。

2农村雷电防御措施

2.1加强农村防雷科普的宣传和雷电知识的普及教育

农村防雷宣传和雷电知识普及是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关键,其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成败。只有提高群众防雷意识,增强群众安装防雷装置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才能够真正做好农村的雷电灾害防御工作。应采取防雷宣传画、防雷公益图片、雷电灾害警示图片、防雷宣传幻灯片、防雷公益广告等形式,利用手机短信、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防雷宣传,以及在农村宣传车巡回宣传等方式开展大规模的防雷科普宣传,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预防雷电灾害知识[1]。

2.2建立严密的制度体系

农村防雷减灾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需要制定一套适应农村特点切实可行的防雷工作制度体系来保证农村防雷工作的健康发展[2]。应建立雷电灾情收集、调查和评估制度,建立农村防雷装置的检查制度,建立农村防雷工作人员定期培训制度,建立县、乡2级防雷安全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制度。

2.3加大对农村建筑物防雷建设的监管力度

对农村企业和个人新建扩建建筑物,要安装避雷设施,定期进行防雷检测。从源头上减少雷电灾害的发生,政府可以对农村避雷设施建设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植,减少农民的负担,从而减少雷电伤亡的发生[3]。

2.4规范电力、电话、电视天线等线路的防雷措施

由于农村都是架空线路,雷击到线路上和线路上感应上雷电流的时候较多,直接安装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难以承受。一般情况下,线路在人户前套15m长的钢管埋地引入或改15m长的屏蔽线入户,并把屏蔽线两头接地,这样可以把线路感应的雷电流的大部分通过屏蔽层和钢管传入大地。电话线路入户时应将其绝缘子(例如通信蝶式绝缘子)的铁脚接地,电话线路也不宜采用木杆架设。需要架设电视天线时,一定要在它的旁边架设金属避雷针并保持3m以上的安全距离,用避雷针来保护天线。否则当天线遭雷击时,不仅电视机将受损,还有可能伤及室内人员。

2.5做好雷电灾害的预警预报

山东省已初步建立由卫星、多普勒雷达、闪电定位仪、大气电场仪、自动气象站组成的立体雷电监测网,可以提前数小时预测到雷电的落区[4]。要加强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预报工作,提高预报的准确率和提前预警时间,并借助现代化的通信手段,及时通知农民,让农民有针对性地提前作好雷电防御工作,从而有效地避免雷电灾害事故发生。

3结论

农村防雷减灾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只有全社会动员起来,采取多种措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加大防雷减灾的宣传力度,以预防为主,排除防雷隐患,严格按照防雷安全规范去做,才能将农村雷电灾害降低到最小。

4参考文献

[1]刘辉,郑细华,马强,等.龙川县农村防雷现状及预防对策[J].广东科技,2010(4):109.

[2]洪展.探讨农村防雷措施[J].气象研究与应用,2009,30(2):185.

防雷预防措施第4篇

关键词雷击;农村;防雷措施

雷电是严重的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对社会的危害越来越大。从我国近30年的气象资料看,雷暴天气出现的频率、强度都在不断增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事故日益严重。据统计,仅2006年,全国就发生雷电灾害近2万起,其中,伤亡事故759起,造成717人死亡,640人受伤,引起的火灾或爆炸事故234起,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亿元[1]。2005年6月14日15:00,鲁山县鸡冢乡鸡冢村村民朱某等3人在平房上收晾晒的麦子时突遭雷击,朱某的脖子、腋窝等多处被击伤,烧伤面积达20%,左侧肩部及小腿外侧被电流击出3个直径1 cm的孔洞,伤势较为严重。该文通过对此次雷击事件的调查,分析雷击原因,并提出今后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1雷击现场调查

经现场调查发现,平房的顶部被炸出一个洞,平房建在地势较高的平地上;平房采用水泥预制板作屋面,在这些预制板中有许多钢筋结构,且这些预制板中的金属和房屋的其他金属结构都没有接地。

2雷击原因分析

平房相对于周围较低的环境来说,属于制高点,遭受雷击的机率较大,平房设计属盲区,房顶和支撑钢梁没有接地是造成这起雷击事故的主要原因。近些年来,由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旧式的瓦房已不多,现在建房大都是采用预制板建盖的房屋,建筑物中还有很多钢制结构,全部预制板中的钢筋就组成了一个大的金属网,屋顶就如一张金属网组成一样,当雷击到屋面的边缘侧面,大金属网就把雷电的极高电压传播到屋顶的全部,而站在突出屋顶的人又是电的导体,很容易被直击雷击中。更为不安全的是,很多农户在屋顶拉了乱七八糟的天线,更增加了雷击的概率。

3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3.1加强农村防雷科普宣传力度

据雷电灾害资料统计,由雷电灾害伤亡的大多数是农民,在农村发生的很多雷击事件均因缺乏防雷知识酿成的。目前,对于防雷措施薄弱的农村和缺乏雷电防范知识的农民来说,防雷宣传工作做得还不到位,还有很多需要去完善的方面。气象部门要加强农村雷电防御知识和防雷减灾管理工作的宣传,需要各级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参与,除了利用电视、电子显示屏、农村网络外,还要因地制宜的开展农村集会宣传、墙体平面宣传、免费发放防雷科普文章、防雷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让防雷减灾常识深入民心,这样才能减少和避免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

3.2加强农村雷电灾害监测预警

气象部门要做好雷电天气、雷击落区、灾害等级等雷电监测和预报预警业务,充分利用电视、电话、广播、网络、手机短信“12121”等手段,及时将雷电灾害预警信息发送给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广大农民群众,尤其对于偏远山村,要进一步扩大气象灾害预警和范围,完善预警体系,提高政府、民众和信息闭塞乡村对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视,为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并采取避险措施提供支持和帮助[3]。

3.3加强农村建筑物防雷设施

农村地旷水多,房屋多建在地势较高处,多属于水泥钢筋结构的平房或楼房,加上村民防雷意识淡薄,这些建筑物基本上无防雷设施,室外雷击事件频繁发生。气象部门除了加大农村防雷知识宣传外,应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安装农村防雷基本设施,规范天线布局,对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的大树安装防雷设施,在有关部门配合下修建躲雨避热、休憩的有防雷设施的凉亭,保护野外避雨人员的安全。并且每年组织技术人员对避雷设施进行安全技检,排除安全隐患。

3.4加强个人户外防雷意识

“三夏”时节,农民在户外活动的频率增高,也是鲁山县雷电高发季。农民外出时应了解当天天气预报和雷电预警,在雷雨到来前回到安全地带,尽量避免户外活动。如果在户外,看见闪电几秒钟内就听见雷声,说明正处于近雷暴危险环境,而又无处可躲时,应停止行走,两脚并拢立即下蹲,同时双手抱膝,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头,因为头部较身体其他部位更易受到雷击。同行人多时,不要挤在一起,相互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在遭受直接雷击后传导给他人,注意不要停留在高楼平台上,不宜进入空旷处的孤立棚屋、岗亭等[4]。

4参考文献

[1] 孟志群,骆亚军.切实关注和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71.

[2] 程云峰,魏俊涛.一起雷击大火事故调查分析及农村防雷工作研究[j].气象与环境科学,2009(s1):330-332.

防雷预防措施第5篇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

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站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极端负责、建设和谐安康肇庆的高度,充分认识防雷减灾工作的重要性与严峻性,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按照防雷减灾有关法律法规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切实把防雷工作纳入安全生产管理、检查工作内容,严格落实防雷减灾责任制。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防雷安全工作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履行防雷工作的领导职责,组织制定防雷安全制度,确保各项防雷安全设施、措施和经费投入到位。各单位要配有专(兼)职防雷安全员,具体负责日常防雷安全管理工作。各级气象、安全监管部门要督促各单位贯彻执行防雷法律法规,建立健全防雷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二、加强雷电天气监测工作

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快建立雷电监测网络,加强对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和防御指导工作。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手机短信、互联网等手段,及时雷电灾害预警信息,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防雷减灾工作提供指引,为广大人民群众增强防雷意识,采取避险措施提供帮助。

三、规范防雷减灾管理,严格落实防雷安全措施

(一)凡新建建(构)筑物,石油、化工、矿产、易燃易爆场所,电力设施、电气装置,通信、医疗、广播电视设备设施,金融、保险、交通、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以及其他易遭受雷击的设备设施和场所,必须按照国家技术规范安装防雷装置或防静电设施。建设单位要将防雷装置设计纳入工程设计整体方案,防雷装置建设费用纳入工程整体预算。防雷装置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各级气象部门要依法对新建防雷装置的防雷专业设计、施工和验收严格实行审核和监督管理,把好设计审核、施工监督和竣工验收关。防雷装置专业设计未经气象部门审核合格的,不得交付施工;防雷工程未经验收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二)认真执行防雷设备、设施定期检测制度。各级具备防雷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要依法对当地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和防静电设施进行定期安全检测,特别要突出抓好雷雨季节前的检测。经检测合格的,由气象部门发给《广东省防雷装置合格证》;经检测不合格的,气象部门要督促其限期整改,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各有关单位应积极配合做好设备、设施的防雷检测与整改工作,确保设备、设施防雷性能完好。

(三)加强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凡我市各地的大型建设工程,重点工程,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等爆炸危险环境,高层建筑以及占地面积在5000㎡以上商住小区等建设项目,均须由当地气象部门依法组织进行雷击风险评估后,方可进行防雷设计和施工,以确保公共安全。

(四)严格防雷专业资质管理。凡在我市从事防雷工程专业施工的单位,必须持有省级以上气象部门核发的防雷工程专业施工资质证书,方可在资质等级范围内从事防雷施工。防雷装置检测,必须由省级气象部门认定具备防雷装置检测资质单位进行。严禁无资质或超资质范围从事防雷工程施工与防雷装置检测。

四、加强协调,齐抓共管

防雷减灾是一项系统社会工程,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相关工作。气象部门要加强防雷减灾工作指导,依法履行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职责,认真做好防雷设计审核、竣工验收、防雷工程市场监管和雷击风险评估等工作;安全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安全生产综合协调作用,把防雷减灾工作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安排、检查和落实,积极协调、督促有关行业和部门落实防雷安全工作责任和措施;建设、规划、房管部门要配合气象部门落实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新建建(构)筑物的防雷设计未经审核合格的,建设部门不得发给施工许可证;防雷装置未经验收合格的,房产部门不得发给房产证;公安部门要密切配合气象部门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安全工作;教育部门要切实抓好学校防雷安全措施的落实,确保广大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旅游部门要协调督促旅游景区、宾馆、饭店等旅游场所做好雷电防护工作;工商和质监部门要加大对防雷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确保防雷产品质量;电力和通信部门要严格落实电力设施和通信设施的防雷安全措施,确保电力供应和通信畅通;各地政府要加强对防雷工作的领导和协调,重视对公益性行业安全设施设备经费的投入,要将中小学校的防雷装置整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开展防雷安全工作检查,重点加大对易燃易爆场所、高层建筑、电力设施、通信设施、计算机信息系统、旅游景点、学校、商场、宾馆等人口密集场所,以及其他易遭受雷击的建筑物和设施的防雷安全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督促其及时整改落实到位。

五、认真做好雷电灾害应急处置

全市要认真贯彻执行《肇庆市雷电灾害应急救援预案》。各地区和有关部门、单位要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切实增强应急处置能力。遭受雷电灾害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向当地气象部门报告灾情,并协助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和上报工作,严禁隐瞒不报。雷电灾害发生后,有关地区和单位要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置灾情。

六、加大防雷减灾宣传力度

各级气象部门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等防雷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要在基层社区、学校、工矿企业等广泛开展防雷减灾知识和常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努力提高全民防雷减灾意识,有效减少雷电灾害的影响和损失。市内各有关单位、新闻媒体要积极支持和配合防雷减灾宣传工作。

防雷预防措施第6篇

关键词:防雷类别措施施工阶段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技术质量月度检查中,发现每个工程项目防雷接地做法及程度都不尽相同,一般先看建筑电气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能从中大概了解该工程防雷接地情况,在以后的检查中有所关注,但是并不是所有项目都能提供建筑电气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是否可以避开这些,从某一点切入,就能很直接了解到工程项目防雷接地的内容呢?

设计人员在设计防雷接地时,会根据建筑本身重要性和使用性质以及建筑项目所在地区的气象条件和地质条件,确定建筑物的防雷类别,再根据防雷类别进行防雷设计。那么知道了防雷等级基本上就能了解工程项目防雷接地的内容。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中4.1.1规定:“各类防雷建筑物应设防直击雷的外部防雷装置,并应采取防闪电电涌侵入的措施。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和本规范第 3.0.3条 5~7款所规定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尚应采取防闪电感应的措施。”

本条规定可以理解为凡是存放爆炸物品或正常情况下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因电火花而会发生爆炸,致使房屋毁坏和造成人身伤亡者属第一类防雷建筑。应有防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措施。

制造、使用或储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但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引起巨大破坏或人身事故,或部级重要建筑物,属第二类防雷建筑。应有防直击雷和雷电侵入波措施,有爆炸危险的也应有防感应雷措施。

除第一、二类防雷建筑外,所有的建筑归属第三类防雷建筑。应有防直击雷和雷电侵入波措施。

这样先前困扰的问题头绪就出来了,下面来熟悉一下直击雷、雷电入侵、感应雷的防护措施:

一、直击雷防护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雷电损害,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着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内部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应采用避雷针、带、网、引下线、均压环、等电位、接地体。预防直击雷危害,施工过程需要注意下面几点:

1、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

(1)平屋面或坡度不大于1/10的屋面――檐角、女儿墙、屋檐。

(2)坡度大于1/10且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屋檐。

(3)坡度不小于1/2的屋面――屋角、屋脊、檐角。

2、引下线的设置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 并应沿建筑四周均匀或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 2 m。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不应大于1 8 m 。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专设引下线不应少于两根, 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均匀对称布置, 其间距不应大于2 5 m。

3、均压环的设置

均压环是高层建筑物为防侧击雷而设计的环绕建筑物周边的水平避雷带。在建筑设计中当高度超过滚球半径时(一类30米,二类45米,三类60米),每隔6米设一均压环。

4、避雷带或避雷网

避雷网是指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网作为雷电保护的方法(必要时还可以辅助避雷网,也叫做暗装避雷网)。重要建筑物采用5*5m的密网格,一般建筑物用20*20m的网格即可。避雷网又分明网和暗网,其网格越密可靠性越好。

屋顶上的烟囱、混凝土女儿墙、排气楼、天窗及建筑装饰等突出于屋顶上部的结构物和其他突出部分,都可装设短避雷针保护,或暗装防护线,并连接到就近避雷带或避雷网上。对金属旗杆、金属烟囱、钢爬梯、风帽、透气管等必须与就近的避雷带、避雷网焊成一体做接闪装置。 做法是首先在屋脊、屋檐等到顶的突出边缘部分装设避雷带主网,再在主网上加搭辅助网。

二、雷电波侵入是指由于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对雷电的传导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预防雷电波的侵入,施工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进户端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接地装置相连。

2、当架空线转换为电缆时,应在连接处装设避雷器;避雷器、电缆金属外皮和绝缘子铁脚、金具等应连在一起接地,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宜大于30Ω。

3、对低压架空进出线,应在进出处设置避雷器与绝缘子铁脚、金具连在一起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当多回路架空进出线时,可仅在母线或总配电箱处装设一组避雷器或其它型式的过电压保护器,但绝缘子铁脚、金具仍应接到接地装置上。

三、雷电感应的产生: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从而损害设备。

预防雷电感危害,施工过程应需注意:

1、建筑物内的设备、管道、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钢窗等较大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放散管、风管等金属物,均应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

2、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

3、平行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100MM时应采用金属线跨接,跨接点的间距不应大于30M;交叉净距小于100MM时,其交叉处亦应跨接。

4、当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对有不少于5根螺栓连接的法兰盘,在非腐蚀环境下,可不跨接。

5、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应和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共用,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与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或架空避雷网的接地装置之间的距离应符合要求。

6、当有等电位接地干线时应有不少于两点与防雷电感应接地装置相连。

现在按照施工阶段汇总防雷接地的检查点:

1、基础施工阶段

1)是否将底板钢筋进行了电气贯通连接,底板钢筋与柱钢筋主筋是否进行了电气连接。

2)钢筋焊接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钢筋焊接外观是否符合要求。

3)引下线设置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将作为引下线的主筋标记做好;设计是否要求引下线直螺纹连接跨接焊。

4)是否设计了环形接地体,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接地电阻的粗测。如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注意预留二根扁钢引至室外,以便补做人工接地体。

2、地下结构施工阶段

1)进户管是否与等电位箱连接或预留连接扁钢。

2)引下线设置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将作为引下线的主筋标记做好;设计是否要求引下线直螺纹连接跨接焊。

3)是否设计了环形接地体,进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接地电阻的粗测。如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注意预留二根扁钢引至室外,以便补做人工接地体,还要注意环形接地体埋设深度,进出入口处是否需要采取预防跨步电压的措施。 环形接地体及接地干线焊接处是否做了防腐处理。

4)扁钢与扁钢焊接其焊接长度是否满足不小于其宽度的2倍,且不少于三面施焊(当扁钢宽度不同时,搭接长度以宽的为准)。镀锌圆钢与镀锌扁钢连接时,是否满足其长度为不小于圆钢直径的6倍,并双面施焊。

5)电气设备(如:变压器、电梯、成套高低压柜)基础旁是否预埋镀锌扁钢。

6)金属管道(如:给水管、排水管、通风管、电缆或电线的穿线管)旁是否预埋镀锌扁钢或利用附近钢筋与等电位箱连接。

7)建筑物结构中的金属部件(如: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金属门框)是否预埋镀锌扁钢或利用附近钢筋与等电位箱连接。

8)是否预留总等电位箱、等电位箱。

9)有浴室的卫生间是否预埋镀锌扁钢。

3、主体施工阶段

1)引下线设置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是否将作为引下线的主筋标记做好;设计是否要求引下线直螺纹连接跨接焊。

2)结合设计要求查看电气竖井内是否预留接地干线。

3)有浴室的卫生间是否作局部等电位预留。

4)高层建筑物窗框处是否需要预留接地连接。

5)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绑扎或焊接是否成闭合回路。

6)建筑物屋顶突出物(如各种电气设备、透气管、铁栏杆、天线等)是否预留连接线或与避雷网连接。

7)屋面避雷带所有金属部件是否镀锌,锌层破坏部分是否作防腐处理。

8)避雷带明敷设是否满足水平直线部分不大于1m,垂直直线部分不大于2m,弯曲部分不大于0.5m,支持件高度不小于15cm,间距应均匀。

9)屋面水箱间设备是否预留镀锌扁钢。

10)建筑物高度是否需要设置均压环,均压环的做法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4.装修施工阶段

1)有浴室的卫生间是否做了局部等电位联结

2)电缆金属外护套是否与电气设备接地连接。

3)非镀锌电缆桥架连接板的两端是否做接地跨接,接地线截面积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4)非镀锌电缆桥架及其支架全长是否满足不少于两处接地干线连接。

5)结构施工过程中预留的扁钢是否与金属钩件、电气设备等进行连接。

上述检查点可以通过现场询问或观察查看建筑物内防雷接地系统是否做到位。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防雷预防措施第7篇

[关键词]瑞昌市 苏山村 雷击灾害 调查分析

中图分类号:p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3-0211-01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仅次于干旱和洪涝。瑞昌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江西省的多雷暴地区之一,年平均雷暴日数为45.7天。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背景,导致该市雷电频率高,强度大,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雷击事故时有发生。雷击灾害通常会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以及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等。2011年7月17日18时左右瑞昌市码头镇苏山村第8组发生的一起雷击事故就造成该村一村民死亡。

1、基本情况

1.1 码头镇苏山村地理位置

瑞昌市码头镇苏山村被湖面环抱,四周空旷、较平坦、雷击建筑物附近树木高大,根系发达,树下土壤较潮湿,土壤电阻率低,在雷雨天气发生时容易被雷击。雷击地点的经纬度为:n29°49′05″、e115°37′52″,拔海高度为44m。

1.2 雷击现场情况

(1)事故地点为位于山坡上的新建建筑物(全村最高点),建筑物高三层,三层楼面已浇注完毕,处于拆除模板准备进行装修期。

(2)建筑物无安装金属门窗,楼面混凝土内钢筋处于悬空状态,无任何防雷措施。

(3)事故发生时,受害人柯美玲(瑞昌市码头镇苏山村第8组村民、女、1974年生)在三楼客厅取模板上的钉子。

(4)雷击发生后被害人全身衣服被烧黑,肚子和脚板分别有一洞且带血,洞径约30mm、头发烧焦、全身紫色、地上有两个黑脚印;三层顶的圈梁两侧分别被打掉一块混泥土,且有钢筋露出;屋面有一屋角被击破,雷击发生后被害人当场死亡。

2、雷击分析

2.1 雷击过程的理论分析

根据现场勘察的实际情况:事故点为三层高建筑物的第三层内,该建筑物在建设时无设计立柱,即立柱内无钢筋,各楼层的楼面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如(图1)所示:

2.3 雷击成因分析

(1)由于瑞昌市码头镇苏山村被湖面环抱,四周空旷、较平坦,属典型的雷电多发区;

(2)闪电的频数大,电流强度非常高;

(3)建筑物没有采取雷电防护措施,使得建筑物遭雷击后强大雷电流无处下泄毁坏建筑物、伤害处于建筑物内的人;

(4)缺乏雷电灾害防御知识、防雷意识不够。

3、防护建议和措施

3.1 对该地区进行雷击风险评估

雷击风险评估是指以实现系统防雷为目的,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可能遭受雷击的概率及雷击产生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析计算,提出相应技术防范措施。

(1)根据风险评估的结论,采取相应的雷电防护措施

(2)采取直击雷防护措施;

(3)电源、通信、电视线路采取穿钢管埋地引入防雷电波侵入措施;

(4)电源、通信、电视线路安装相应的过电压保护器(spd)进行保护。

3.2 加强对村民的防雷意识、雷电灾害防御知识和法律法规的宣传;

(1)要求村民学会自我保护,不要乱拉扯电线、电话线、电视线。有雷电发生时坐在无金属的木制凳子上,脚不沾地。不要靠近、不要使用任何可导电的金属物体。发现有雷电来临时先将门窗关闭。

(2)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服务

气象部门要加强雷电灾害的研究及监测、预警、预报和服务工作,严格雷电监测预警预报及应急响应业务规范和流程,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络、手机短信、12121等多种渠道,提醒公众加强防范。

参考文献

防雷预防措施第8篇

【关键词】建筑电气施工;管路敷设;配电箱安装;照明器具安装;电气防雷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代化进程和全面小康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电子类商品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在建筑工程的电气施工中,各种类电子商品、电子器件和电气设备不断涌现,成为建筑整体工程性能和质量的代表性事物,引起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关注。建筑电气施工作为建筑设备施工和建筑整体施工的重要内容,是建筑设备和整体达到相应设计功能的基础,建筑电气施工质量的高低直接对建筑功能的实现、安全稳定有直接的重要影响。当前建筑电气施工中会遇到各类问题,线路施工、设备施工、防雷施工是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作为建筑电气施工的技术人员应该对电气施工进行横向的分割与纵向的统一,将建筑电气施工容易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划分和归类,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预防电气施工技术问题的措施,保证建筑电气施工顺利、高品质地完成。预防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发生应该立足于建筑电气施工的具体工作,对常见的穿线问题、管路敷设问题、配电箱安装问题、照明器具安装问题和电气防雷问题进行重新思考和仔细审视,在描述常见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和表现形式的前提下,寻求预防建筑电气施工常见问题的具体技术措施,起到对实际建筑电气施工技术工作上的借鉴价值和提醒作用。

1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

1.1电气线路穿线的问题

电气线路穿线管操作不规范,出现护口帽漏戴、相线未进开关、不同回路的导线存在于同一穿线管、线管内导线数量过多、电气线路混接、相线、零线、接地线混色。

1.2电气线路管路敷设的问题

电气管路保护层厚度不足,导致暗配在混凝土内的配线管在混凝土拆模、装饰工程施工和日常使用中外露;电气管路金属管未做跨接接地线;电气管路大管煨弯时做工不规范,出现凹扁、裂痕及烤伤等问题;电气线路金属导管与金属盒连接不良,未形成可靠的电气通路。

1.3配电箱安装的问题

首先,配电箱箱体与墙体有缝隙,箱体不平直。其次,箱壳的开孔、电焊、气焊不符合规范要求,破坏配电箱体的美观和防护面层。最后,配电箱体内线头,配电布线不整齐。

1.4照明器具安装的问题

首先,采用螺口灯头时,相线未接在螺口灯头中间的端子上,而将零线接在该端子上,对使用照明器具打来安全隐患。其次,成排照明灯具、吊扇中心线偏差超过允许范围,造成局部电压和电流上的隐患。最后,室内吊扇、室外灯具安装高度不够,容易受到外力的侵扰。

1.5电气防雷的问题

电气避雷带转角弯曲半径不够;突突出屋面的金属物未与防雷装置可靠连接;电气防雷带的焊接质量不高;接地极电阻测试点设置不符合要求,接地的防腐工作不到位。

2建筑电气施工中常见技术问题的预防措施

2.1电气线路穿线问题的预防措施

首先,穿线前应该做好保护工作,应戴好穿线护口。其次,规范穿线工作,不同电压、不同回路的导线不应共同穿过同一线管内。其三,控制好线管内导线的数量。最后,分清电气线路相线、零线、接地保护线的颜色,防止混接。

2.2电气管路敷设问题的预防措施

首先,敷设管路的混凝土保护层一般不小于20mm;电气管路连接处的两端焊跨接接地线;规范近电气管路金属导管煨弯操作,以加大受热面积、实现受热均匀,使金属导管一次煨弯成型;做好电气金属导管与金属盒的连接工作,特别是保护线的可靠连接,使电气管路和箱体连成可靠的电气通路。

2.3配电箱安装问题的预防措施

首先,提高配电箱安装的精确度,箱体安装时要用水准仪进行水平校准。其次,必须用机械开孔的配电箱应送回厂家重新加工,或订货时以合同方式规范厂家按标定尺寸生产。其三,加强配电箱安装的督促和检查,透彻理解验收部门关于接地的有关规定。最后,配电箱箱体内的线头要统一,箱内的布线要规范、整齐和美观,导线要留有一定的余量。

2.4照明器具安装问题的预防措施

首先,照明器具的相线应接在灯头中心的端子上,零线应接在螺纹的端子上。其次,成排灯具的安装偏差应大于5mm。最后,室内吊扇的高度。其扇叶距地面应不小于2.5m以上。

2.5电气防雷问题的预防措施

首先,按规定建筑物顶部的避雷针、避雷带等必须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连成一个整体的电气通路,且与避雷引下线连接可靠,以防止静电危害。其次,对于防雷带的焊接应将药皮敲净,做好防腐处理。最后,通过使用化学药剂和增加防雷接地极数量的方式降低防雷接地的电阻。

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电气施工对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建筑整体施工来说已经越来越重要,建筑电气施工的问题已经成为事关建设单位、工程监理单位和工程发包方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是事关建筑工程质量高低、社会评价好坏的重要标志,因此对于建筑电气施工问题需要加强认识。建筑电气施工前应该对可能发生的常见问题有所估计,要加强技术上的预防手段,以切实有效的措施规范建筑电气施工工作,用技术强化的手段提升建筑电气施工的质量。要看到本文只对常见的建筑电气施工问题进行了探讨,还存在着问题覆盖面小和研究深度不深等问题,希望后续研究者对此能够加以丰富和深化。

参考文献:

[1]刘士发.浅谈住宅建筑电气安装工程存在的问题与预防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5)

[2]温雄明.建筑水电安装工程施工应注意的技术问题与预防措施[J].经营管理者.2010(22)

[3]盖征宇.建筑电气安装过程中常见问题与预防措施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