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防雷工程论文

防雷工程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3-03-23 15:14:17

防雷工程论文

防雷工程论文第1篇

关键词:防雷装置;设计审核;问题探析

中图分类号:TU895 文献标识码:A

雷电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自然现象,我们不能够破坏自然规律,但是为了自身生活环境的安全性,我们要对这种自然现象进行理论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雷电的产生、发展以及消灭的全部过程与规律。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尤其是科学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在不断扩展,防雷装置就是预防雷电对建筑物所造成损害的最好方式,但是当前所应用的防雷装置设计并不是非常完美的,需要进一步的设计审核,本文主要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1 防雷装置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在防雷装置设计中总是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防雷装置使用功能的有效发挥,常见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1 防雷设计不到位

有些防雷装置设计工作人员认为,福建省部分地区的总雷暴日数并不是非常多,雷暴集中时间也比较短,大部分都是台风等恶劣天气,所以,在对4层以下的建筑物进行防雷装置设计时,往往忽略了防雷设计。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很多设计人员对当地的实际天气状况并不是非常了解,所以,导致有些雷暴多发区的建筑物防雷设计并不到位。其实福建地区大部分都是雷暴多发区,只有少数地区雷暴日数较少,在进行防雷装置设计时,并不能把少数地区的天气状况作为设计标准,而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应该以我国相关防雷规定进行设计。

1.2 防雷“设计依据”适用不当

在我国《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中的防雷设计依据中对防雷装置设计标准与规范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主要目的是保证施工单位方便施工。但是,在实际防雷装置设计过程中,有很多设计图纸所列出的“设计依据”当中并没有自己实际参考的设计标准,这样就给日后的施工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与此同时,防雷的分类标准并不是非常清晰,很多电器工作人员还沿用比较早的民用电气设计规范,在这一规范中将防雷的分类等级划分为了三级,但是实际上目前应该遵循的是我国《建筑防雷设计规范》为强制性执行标准。

2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我们了解到,在我国防雷装置设计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在日后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要加大审核力度,丰富审核内容,严格防雷装置设计工作,保证建筑物使用的安全性。

2.1 丰富防雷知识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的问题主要在防雷分类、接闪器保护范围的计算等几个方面。在这些内容中,要想实现较好的防雷装置设计,就要充分的理解并掌握有关防雷装置审核的基础知识框架,这样能够提高设计者自身的设计能力。同时,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工作实际上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综合运用,是一种相对比较复杂的知识系统与,主要构成内容有“理论层、应用层、基础层”等内容,

对于理论层而言,需要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人员能够掌握最新的设计技术,尤其是雷电基本机理组成、活动规律、发生方式以及有效的防护方式等。在应用层面上来看,防雷知识的掌握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要掌握当前比较普遍应用的雷电防护设计标准与规范,以根据此标准规范来判断雷电防护装置设计的是否符合实际需要;另一方面,雷电防护技术的服务过程所涉及到的专业性质知识都是审核工作人员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比如“电学、电力、地理、地质、气象、计算机、通信、石油、计量等”。一个合格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人员只有具备了综合素质以及全方位的能力才能够更好的完成好本职工作,才能够切实保证防雷工作的有效执行。

2.2 严格审核接地装置

接地装置是防雷装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来讲,接地装置是由以下内容组成的,如接地母线、引下线、接地体、汇流排等。在这些内容中,接地体还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垂直的接地体,另一种则是水平的接地体,但无论是何种类型的接地体其都是一种地网,其接地的电阻值对于防雷装置防雷性能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设计规范的适用而言,也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查看与分析,因为我国规范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即“设计除了应该执行本规范的规定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所以,在评价过程中除了要对设计说明中所列举的规范与标准进行核对,还要根据对象的特殊性查找有关规范与标准,尤其是在选择接地体的形式、分析接地体屏蔽作用时,要认真仔细,多元思考。

2.3 审核工作的关键环节

在整个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中有很多重要的环节,但是不同环节对于防雷工作的执行都是有着不同效果的,所以本文列出了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以提高审核工作效率、保证审核工作效果。第一,要明确审核对象所依附对象的性质分类。第二,对直击雷保护措施进行严格审核。第三,对侧直击雷相关保护措施进行审核。第四,对雷击电子的脉冲进行严格审核。第五,审核防雷装置所依附的建筑物体内部电源设施状况。如果能够切实保证以上工作的质量,就能够从大致上确保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3 结语

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是一种对防雷装置设计工作的事后审查,不但能够符合国家对防雷装置的设计要求,同时还能够真正起到防雷作用。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工作效果,我们要丰富防雷知识;严格审核接地装置;重视审核工作的关键环节,以从理论、制度、标准、行为上完全符合高标准、高要求的工作态度。

参考文献

[1] 刘晓东,李松如,冯旭宇,邵程远.防雷装置设计审核竣工验收业务系统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与现代化,2011(08).

防雷工程论文第2篇

关键词: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防雷工程;设计研究

中图分类号:TM8 文献标识码:A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尽管很多的电力设施也在不断地完善,但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处理,其中非常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经常性出现雷害问题,尤其是在经常出现雷暴的地区,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防雷工程设计的重视,首先制定出非常科学并且合理的防雷工程方案,然后再选取技术含量较高的防雷设备不断地优化防雷工程的施工,使防雷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从而有效地避免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出现雷害现象,保证线路的稳定运行。

1. 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实际运行情况

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存在于138基杆塔之间,在这138基塔中,仅仅只有一根塔是铁塔,其余所有的杆塔都是有混凝土钢筋搭制而成的。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接地时主要依靠的是杆塔基础建设,同时导线横担供采用的共用的承担方式。

如果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中不存在避雷针时,那么可以直接计算出单向导线接地产生的等值,并且可以依据和杆塔紧邻的其他导线的雷电流以及实际的雷电流来计算出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耐雷水平,即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在雷电流达到什么数值时会发生跳闸现象。

2. 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各防雷设计方案之间的比较

2.1 线路避雷针的设计方案

一般情况下,线路避雷针的安装是采取和线路绝缘子同时并联安装的方法进行的,这时候如果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一旦遭受到了雷击现象,线路避雷针就会非常快速并且及时的做出与避雷相对应的处理动作,雷击的发生会产生电压给线路造成巨大的损害,线路避雷针恰巧可以通过减少电压对线路的冲击来有效地降低对线路的损坏数值,从而避免了绝缘子发生闪裸现象。雷电发生产生电压对线路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当产生的电压刘静线路避雷针时,线路避雷针就会对产生的电压进行稀释处理,这样电压对线路造成的影响就不会达到发生跳闸的程度,从而可以有效地保证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正常运行。因此可以证明,如果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没有安装避雷针,那么线路避雷针就可以起到非常明显的壁垒作用,其中具体的表现如下。

其一,当发生累积线路避雷针做出处理动作时,可以借助剩余的电压的力量来组织绝缘子发生闪络,同时雷击产生的电流还可以借助线路避雷针将其导入接地装置,从而使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受到雷击的损害得到有效降低。其二,当发生雷击现象并且线路避雷针很快做出反应动作之后,将那些容易构成雷击的一些电流进行接地出路,这样导线横担通过的累积电流大小就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尽管安装线路避雷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降低雷电灾害的作用,但是采取安装线路避雷针的方法避雷依旧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弊端。其一,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的实际电压等级都会比较低,如果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保护装置没有在非常短暂的时间内完成对线路避雷针的躲避动作,那么线路就会之间发生短路现象,随着而来的便会是发生雷击的跳闸现象,造成非常严重的雷击事故。另外,从经济角度出发,安装线路避雷针并不是最佳的选择,因为线路避雷针的造价非常高而且在进行具体的安装操作时非常麻烦,会耗去大量的施工人力,同时进行杆塔接地对电阻的质量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是防雷的效果,防雷范围以及防雷设备的使用年限都无法得到保证,线路避雷针装置一旦发生故障,维修成本也非常的大,另外,在进行线路避雷针的安装操作时还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因此采用安装线路避雷针的方法来实现防雷目的的效果非常不明显,线路避雷针无法得到大面积的使用。

2.2 对全线进行避雷线假设的方案

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在防雷工程设计上有明确的设计要求,采用在全线架设避雷线的方法所取得的防雷效果可以满足防雷工程的设计要求。因为采用架设避雷线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避免直击雷对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造成的损害,避雷线可以发挥出保护作用的方式是借助电流分流,首先避雷线在遇到雷击时会将产生的电流进行分流,然后再充分借助各个距离较近的导线的耦合作用,使雷电波的陡度都到有效的控制,从而使绝缘子得到一定的防雷保护,避免绝缘子闪络现象的发生。在线路中如果有安装避雷针,那么在避雷针的作用下,雷击产生的单向闪络数值和原本发生的数值相比会产生变化,我们可以进行架设,如果a是杆塔两侧避雷线上的电流分流的实际数值,b作为电感并且采用并联的连接方式,要通过计算便可以得出线路在雷击冲击下的耐雷水平。可以得出结论,架设避雷线,接地电阻会得到提升,但是架设全线避雷针施工难度大成本高。

2.3 线路型头部分压式避雷针

改用安装线路型头部分裂均压实避雷针的方法,并且在杆塔顶部范围进行集中接地装置的安装,在一定 程度上防雷效果非常明显。而且该工程不论在安装还是施工中成本都较低。该避雷针方案的设计优势在头部结构,因为他可以从杆塔顶端开始有效的屏蔽雷击造成的影响,使杆塔顶端的迎面先导得到有效的改善,使电阻泄露值变小,从而使消散雷电冲击的速度加快,使雷云电荷的先导电流降低,从而有效地避免了雷击对杆塔的损害,从而有效地控制跳闸频率。另外,该种避雷针具有体积非常小并且质量非常轻,施工非常简单,防雷效果非常明显等优点。另外,该避雷针在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发挥出其作用,可供使用的时间也非常长不会经常损坏,节省了大量的成本费用。

3.防雷工程设计的实际发挥效果

根据3种防雷设计的比较可以得出结论,在这三种避雷方案中是头部分裂式避雷针的安装方案是最为切实可行的,不论在防雷效果,运行维护,安装,施工,以及可实施性方面,该方案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在进行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先将杆塔进行迁移工作,等到安装成功后再将杆塔迁移回原处,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停电施工的不利影响,同时也可以方便快速地进行安装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电力系统中,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不可避免地会受到雷击损害发生跳闸现象,因此需要我们采取有效的方案进行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防雷工程设计,从而有效的降低雷击事故,增强我国输电线路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邵胜.分析10kV双回路同杆架设线路的防雷工程设计[J].科技与企业,2013,3(20):233-233.

防雷工程论文第3篇

关键词:气象;防雷技术;措施;运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P41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现代智能建筑的不断涌现,对防雷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方位的、综合的防护环节,采取多层和多类别防护相结合的防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雷电对于生活环境的侵害,伴随着智能化防雷建筑的不断发展,综合防雷技术也在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又增添了一个新的挑战。因此,本文转换思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首先是分析了如何提高防雷检测的覆盖率;其次是分析了防雷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的运用;最后分析了未来气象防雷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以及对其提出了一些建议。

1 提高防雷检测覆盖率的措施

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在防雷检测覆盖率的实施中有以下几种措施可以提高防雷检测的覆盖率,首先是要完善防雷检测考核指标,其目的是提高气象防雷技术预测信息的质量,因为气象防雷所搜集到的信息主要用于高大建筑的防护措施以及一些避免雷击场所特殊的需要,所以对于雷电信息的高度准确性以及完整性和及时性是非常重要的,提高了防雷检测考核指标,可以使得搜集到的信息通过高质量的标准,同时使得信息的使用人员可以作出充分、准确的决策;其次是要加强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并将其培训作为日常工作以及期末晋升的考核指标体系之中,这样才能使得相关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防雷技术实施以及搜集到的雷电信息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才能在工作中发挥出认真负责的态度,同时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对于在工作中遇到的一些突发问题可以马上解决不会造成过度的损失;最后是要加强气象防雷工作的日常常规检查工作,保证一切设施都处在安全运转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在雷电发生之前以及雷电发生时及时处理信息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

2 防雷技术在智能建筑物中的运用

无论雷电以哪种方式进入建筑物,都会造成建筑物内部的电子设备等电子系统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坏,更有甚者可能会造成电子系统的瘫痪,因此,防雷技术在智能化建筑物中的运用是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一是外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外部主要是为了扩散电流;二是内部防雷装置的设置在建筑物的内部主要是为了减少建筑物内部雷电击穿产生电流所产生的电磁效应以及防治反击接触电压等二次雷击伤害;三是在综合防雷装置中主要采用了拦截直击雷设置是为了避免接闪杆对于电子设备的很多副作用,采用屏蔽设置主要是为了表面电磁干扰对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这样可以使阻隔电磁场从空间入侵的通道有效规避对电子设备能量的干扰,采用分流引下线设置主要是为了规避分流效果的影响,这样使得减少和降低电压电感从而降低反击电压,采用接地分流和泄放直击雷可以避免雷电电磁干扰能量,从而均衡电位有效保护建筑物在一个安全的方位内工作,采用电位均衡连接设置可以规避电位差对于电子设备所产生的影响。

3 气象防雷技术未来发展前景以及展望

伴随着气象服务知识突飞猛进的发展,气象将被运用于多个领域。气象分为气象信息服务和气象工程服务两个方面:气象信息服务主要是为大众提供科学、准确、完整的气象信息,有效合理的安排我们的生活以及改善环境;气象工程服务主要是为了加强气象在工程项目中的运用,使其应用的范围更广、更全,同时也能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气象防雷技术在今后会朝着技术发展以及预测预警发展的方向前进,因为在事中和事后控制都不如在事前对发生的事项进行合理的规避,气象防雷作为一种在事前预测非常重要的技术,在今后的发展中对于雷电测报的技术以及事前预警预测的技术的提高是必然的趋势。其次,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做好事前的工作总结以及借鉴以往的不足不断改革创新,不能局限于现有的成果只有借鉴历史才能更好的前进,避免在前期重复犯过往的错误,要不断探索新道路,这样,气象行业可以实施总体规划、上下协同以及分层实施的道路,使其不论从横向还是从纵向都能确保信息的高度流通和统一,同时也可以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工作的有效和高度的配合,以免重复工作造成浪费时间的现象。再次,要倡导气象防雷内部的竞争机制使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大为提高,这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面,如何加强工作效率提高质量是要高度关注的问题,这样也使许多激励机制以及评估机制的创新得到了发展。最后,在未来的气象防雷技术工作中保证气象防雷理论的敦实以及对于理论结构的建设,这样才能保证有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实践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对于气象防雷技术工作,要以知识经济思想作为理论指导来严格制定气象防雷工作的发展规划,进而不断修订和实施,同时要建立专业化的气象防雷预测专业团队,保证防雷工作科学合理地进行,进而不断对其进行完善,同时要重新审视和确定气象防雷工作在整个气象工作中的比重,以系统的观点来看整体的工作在部门内部相互协调合理配置和利用资源,最后就是要以社会利益作为目的,让气象防雷甚至是整个气象工作服务国家经济增长,推动国家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防雷工程论文第4篇

关键词 防雷;技术服务;问题;发展需求;对策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23-0230-02

雷电灾害是影响人类活动的严重灾害之一,被称为“电子时代的一大公害”。我国是雷电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每年将近1 000人遭雷击伤亡,造成的经济损失达上亿元。随着城市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因雷击造成的损失也日趋严重。气象部门开展防雷减灾服务工作10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整体服务水平和能力还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要求,防雷减灾的能力、防雷技术服务科学水平、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目前,推进防雷技术服务的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是提高防雷技术科技含量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

1 防雷技术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各地防雷技术服务机构在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成立并对外开展防雷技术服务工作。20多年来防雷技术服务项目不断拓展,目前已发展到防雷装置常规检测、防雷设计技术评价、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新建项目防雷装置跟踪检测及竣工验收、雷电灾害调查鉴定、雷电灾害预警、防雷技术培训与指导、防雷减灾科普宣传等服务内容,为我国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信息化、网络化提供了良好的防雷减灾保障。但随着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入,现有防雷技术服务体制、制度管理、人员与设备配备等已不能适应新时期防雷技术发展,防雷技术服务存在着发展需求、体制机制、技术更新等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覆盖面小、总量少

防雷减灾是社会公共安全的一个方面,目前防雷减灾现有社会需求量仍然不足。防雷检测工作的开展多是防雷业务机构主动上门服务,除易燃易爆、危化场所及部分重点单位以外,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全部住宅小区防雷装置自投入使用以来未进行防雷定期检测。农村的检测面也未开启,尚有大量农村公用设施和农居房未采取防雷工程性措施,或者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从未开展过检测,缺乏必要的防雷技术服务指导。另外,人们的防雷意识普遍还不高,很多单位和业主因为费用问题无法落实而放弃检测,或者对执行定期检测反感心理比较强,防雷检测工作总体推进难度大[1-2]。

1.2 防雷服务人员配备不足

各地防雷技术服务机构的工作流程不统一、人员技术能力不等、仪器仪表设备少而简陋,防雷检测组员少、技术骨干少,工作量大、工作不到位、应付了事的情况较多,工作无法做深、做实。而防雷工作责任重、质量要求高,在前期联系、现场检测、整改复查、资料整理、报告编制打印等过程中,由于人员不足等原因,难免或多或少存在不到位和不够仔细的问题,质量得不到保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会效益。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和防雷法律法规的更新、出台不及时,而相当一部分人员缺乏防雷工作实际经验,在实际检测中会遇到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远远不能适应防雷事业发展的要求。针对各行业特点、各企业性质的不同,也缺乏具有相应专业特长的技术人员。另外,多年来防雷服务机构主要注重业务人员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业务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但对开拓市场人员的培养不够[3-4]。

1.3 防雷技术服务能力不足

随着防雷相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防雷减灾服务任务越来越重、要求越来越高、责任越来越大,随之带来的就是如何更快更好地做强做大服务。而防雷服务是一门技术活,技术过硬是检验工作质量的突出标准。防雷技术服务牵涉的面涉及各行各业,防雷检测依据除防雷国标外,还涉及化工、石油、通讯、燃气、电力等行业,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对各类技术规范、内容都有所了解。相对于其他服务行业,防雷技术社会培训机构少、项目少,目前所从事的人员对专业知识学习不足、技术交流不够、知识更新不及时,同时为了补充人员不足问题,普遍存在有外聘非防雷专业人员在开展服务过程中时有出现与防雷技术操作规范不相符的现象,导致防雷专业技术服务质量不高。再者,防雷技术服务机构配备的仪器简陋,很多精密、先进的检测仪器和配套设备未能配备全,制约了技术的提升。

总体看来,防雷技术服务目前在组织、队伍、技术、设备、管理等方面仍存在很多不足,与社会大平安建设需要、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

2 防雷技术服务发展需求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法制建设的快速发展,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也不断向前推进,对防雷技g服务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让防雷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使基层防雷技术服务机构逐步走上规科学化、标准化和可持续的发展轨道,就需要通过建立健全标准化体系,加强基层防雷所(防雷中心)能力建设,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服务意识,规范内部管理,提高人员和技术装备能力,拓展业务领域,扩大服务规模,才能为加强市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提高气象部门防雷技术服务机构市场占有力和竞争力,以促进防雷技术服务体系的逐步完善。

3 防雷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和标准化建设对策

面对市场开放及竞争日益激烈的格局,应充分认识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加强防雷技术服务标准化建设,防雷技术服务应在深层次的管理体制、服务理念、服务技术方面进行全面规划。从防雷减灾管理与服务的角度考虑,应构建“管理、评估、检测、监测、科研”五位一体的防雷减灾体系;从公共服务的理念出发,防雷技术服务应从组织体系、服务理念、人员素质、技术装备、合理的管理考核机制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综合整合,以促进防雷事业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服务管理的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规范服务、廉政建设、效能建设、行风建设等制度,建立和规范防雷检测、技术资料审核、防雷技术档案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服务规程。在防雷服务工作中,应严格落实服务的及时性、真实性、科学性,保证原始资料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公正性。要加强服务评价体系建设,强化服务监督,构建防雷服务优质体系。

3.2 建立严谨的质量体系

以“科学、准确、公正、满意”为质量方针,以“爱岗、敬业、公平、公信”为职业道德标准,按照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要求,建立防雷技术服务质量控制体系、服务评价体系;并建立一个统一、完整、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以服务项目的推广度、服务单位的覆盖率、服务客户的回访率、客户评价的满意率、服务投诉的查处率、服务质量的差错率、防雷隐患的排查率、隐患整改的复检率等社会普遍认同的指标体系来加强内部管理与考核,塑造良好的公共服务形象品牌,取得良好的社会信誉度。

3.3 规范防雷技术服务流程

防雷技术服务的最终产品是直接面对客户,不仅关系到防雷安全,而且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要从工作流程、操作程序、报告表式、仪器设备、管理要求等方面进行统一规范,单位既要制定明确的业务标准和操作流程,又要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有关规定,避免服务工作的任意性。规范防雷检测、防雷技术评价、雷电灾害风险评估的具体内容和工作规则,严格遵守服务项目、数量、质量与服务收费相统一的原则,杜绝“多收费、少服务”的现象。推行服务标准化,以诚为先,廉洁服务,切实提高防雷减灾工作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可信度。

3.4 加强便民服务信息公开

公开办事指南、办事程序、服务承诺、收费政策、监督投诉电话等办事信息。公开设计评价、竣工检测、定期检测结果及其隐患整改情况等服务信息并提供网络查询服务。优化服务环境,所有工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挂牌服务,业务精通,操作熟练,办事快捷,便民高效,仪容仪表端正,热情待客,态度和蔼;为服务对象提供舒适健全、整洁美观的环境,落实服务承诺,主动做好对接工作。及时分析客户评价及服务对象意见建议,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3.5 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技术水平

加强防雷服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以及强大人才队伍建设是提升防雷服务品质的必要条件,要建立一支敬业爱岗、乐于奉献、不怕吃苦、勤奋工作、有知识、有智慧、有干劲、守纪律、有素质、有觉悟的服务队伍。所有参与技术的人员都必须进行系统性防雷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培训和不定期考核,正确理解、熟练掌握防雷技术规范、技术规程相关内容,提高防雷专业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防雷技术服务对象牵涉的面涉及各行各业,检测依据除防雷国标外,还涉及相关行业标准,如化工、石油、通讯、燃气、电力等,这就要求检测人员对各类技术规范都必须了解;检测项目除了防直击雷,还涉及设备、管道接地、放静电接地、屏蔽措施跨接、等电位等项目,所有检测人员要加强各方面的技术培训。

3.6 加强防雷技术装备能力建设

以提升防雷检测装备现代化、提高防雷技术服务科技化为依托,配备先进的防雷检测设备,建设综合性的防雷技术业务系统,切实提升防雷所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具体需要配备防雷检测专用车辆、多功能接地电阻测试仪器、电涌保护器安全测试设备、平板电脑、正规的人员服装和安全设施等。通过增加先进检测仪器设备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率。加强防雷技术服务现代化建设,建立先进的业务一体化系统,实现防雷检测、雷电区域风险评估、雷灾调查等主要业务工作中的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

3.7 加强考核激励

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工作考核和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内部工作业绩、服务质量考核办法并认真执行,正确处理各岗位职工的政治、职称、工资待遇,实现从单一身份待遇向岗位待遇的转变。建立完善职工定期自评、互评和负责人工作点评机制,建立民主评议制度,及时公开评议结果,建立奖惩机制,科学运用评价结果,真正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外部监督通畅便捷,投诉举报查处率、回复率达到100%;内部监督循环闭合,常态考核与随机抽查结合,程序监管与终端监管结合,做到有e必纠、防微杜渐。

4 结语

总之,防雷服务机构需要立足服务民生、服务发展,深刻、全面地从诚信服务践行行风、规范服务展示形象、开放服务增强透明、提醒服务注重实效、限时服务凸显效率、连续服务延伸时间、廉洁服务保证效能、便民服务方便群众8个方面提高服务能力,全力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规范、便捷的防雷技术服务,才能提升市场占有率和服务满意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5 参考文献

[1] 虞进.湖州市防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其思考[C]//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论文摘编.北京:第七届中国国际防雷论坛组委会,2008:2.

[2] 余东.防雷管理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及其思考[J].北京农业,2013(24):168.

防雷工程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多媒体;防雷;科普;深化细化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3-0102-02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极严重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雷电的危害巨大,它可直接引起火灾、爆炸和建筑物损毁、电气设施损坏、通讯网络瘫痪等事故,甚至还会造成人员伤亡,对国家财产、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威胁很大。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雷灾出现的频率和可能造成的损

失也不断加大[ 1 ]。

近年来,各省市气象部门一直以服务社会公众为工作重心,利用每年“3・23”世界气象日开放气象科普馆、气象会商室等场所进行气象知识方面的普及宣传,使气象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公众的广泛认知,尤其是对青少年从小培养科学意识起到了重要启蒙作用。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认知科学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多元化,全民科学素养整体提高,自然地对于气象部门科普工作也有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尤其是在气象防雷科普宣传方面,可以深化挖掘的宣传要素和宣传手段还有很多。

在这个高科技的网络电子时代,我们可以充分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与时俱进地利用各种新兴媒体、新技术和新科技,实施多层次,多渠道等立体化的传播方式,由传统的“推送”模式转而成为个性化的“各取所需”模式,如可以利用QQ、微信、微博等公众时时关注的平台传播信息,让用户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获取他们所需的任何防雷科普信息[2]。

1 气象防雷科普宣传的意义

1.1 提高对防雷的认知

人类某些以破坏自然为代价的生产活动带来的是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愈演愈烈的自然灾害,雷电灾害是十大自然灾害之一。除了我们熟知的直击雷可以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雷击电磁脉冲对于电气和电子设备的危害也不容小觑,尤其是随着微电子工业的发展,集成电路的元件间距离已经达到纳米级别,在电磁脉冲面前集成电路抵御过电压能力与传统工业元件相比更加脆弱,银行、电信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对于网络及电子设备的依赖程度越高,由雷击造成的过电压和电磁脉冲造成的损失也越大。了解雷电灾害,才会知己知彼,采取对应的防护措施才会百战不殆。

1.2 提高对防雷的重视程度

更多的人了解雷电的危害,知道现阶段防范雷电技术发展以及各类建筑物应该采取哪些防雷措施,有利于提高全社会对防范雷电灾害工作的重视程度。

1.3 有利于工作的开展

防雷知识的宣传有利于提高防雷工作的社会认知度,涉及防雷设施安装、竣工验收、常规检测工作的开展也会更加顺利,从而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

2 气象防雷宣传的现状

1)防雷工作受社会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很多人认为雷电防护可有可无,也有不少人认为防雷设施就是摆设,有些危化场所的常规检测工作往往需要执法部门介入才能得到开展,就是因为防雷工作的普及还没有达到深入人心的程度。归根结底还是对于防雷认知程度不高,缺乏主观防范意识。

2)防雷宣传的内容几十年不变。气象部门对于防雷的宣传往往还是局限于雷电是怎么形成的、雷雨天不要在大树下避雨、空旷地带出现雷电采用什么姿态避雷、雷雨天气关闭电视、不在野外拨打接听手机等等表面化的知识,没有系统地阐述防雷工作的原理,也没有表达清楚为什么要建立防雷系统,更不能解答如何建立防雷系统的疑问。

3)宣传形式落后。防雷宣传最普遍采用的方式就是一小块展板,或者关于雷电的电视小短片。现有的防雷知识电视专题片大多采用简单动画加主持人讲解,讲解的内容虽然也包括很多理论,但是往往不能把理论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受众往往一头雾水,找不到切入点。

4)宣传制作队伍力量薄弱。由于进行防雷宣传的人员往往不从事具体的防雷工作,从事防雷工作的人员又往往缺乏多媒体制作的知识和经验,造成宣传与防雷工作实际需求严重脱节,宣传的内容两级分化,要么过于抽象难懂,要么过于粗浅,难以达到普及防雷知识的最佳效果。

5)由一些防雷产品制造公司制作的防雷科普片形式上要比官方的更灵活,但内容往往侧重于其产品的宣传,甚至可能有出于自身利益刻意进行消费引导,不能系统客观讲解防雷知识。

3 防雷科普宣传的几点思路

3.1 深化细化雷电防护宣传内容

内容需要更丰富深入,详细讲解对地闪击、雷击、防雷装置(内部防雷装置、外部防雷装置)、接闪器的分类、接闪器保护范围的计算、引下线、接地装置、接地体、接地线、直击雷、闪电静电感应、闪电电磁感应、闪电电涌及电涌侵入、防雷等电位连接、防雷区、电涌保护器(开关型电涌保护器、限压型电涌保护器、混合型电涌保护器)等知识点。

3.2 精心设计宣传的切入点

1)讲解建筑物的防雷等级的划分,由熟悉到陌生,由浅入深,从受众熟悉的生活环境入手,理解建筑物防雷等级划分的原则,雷电对这些建筑物可能造成哪些危害和采取哪些措施进行防护。

2)讲解机房如何防雷,可以用三维动画演示机房建筑物分解为几个屏蔽区域、再进一步讲解每部分如何进行屏蔽防o,不同机房的设备如何和共用接地点相连,通过具体实例讲述原理,使受众更直观认识雷电电磁脉冲可能造成什么危害、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避免这些危害。

3)结合动画和实物,对建筑物的防雷系统进行讲解,例如,我们的住宅楼楼顶安装的是避雷针还是避雷带、卫生间的接地端子盒有什么用、三个头的电源插头是如何进行线路连接的、不仅讲解了雷电知识,也可以进行用电知识的宣传。

4)通过已经发生的重大事件讲解雷电灾害成因,可以更多地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受众的记忆也更深刻。比如:1989.8.12黄岛油库5号罐雷击起火,大火燃烧了104小时,事故中19人死亡,78人受伤。可以讲一讲这个事件为什么会发生,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避免类似灾难的发生。

3.3 丰富防雷宣传的具体表现手段

1)采用实地拍摄的手法具体说明各种避雷器的设置地点和设置方式,再配合动画讲解避雷器的分类,讲解避雷器在不同防护等级建筑物中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

2)拍摄防雷检测工作中接地电阻阻值、过渡电阻阻值、浪涌保护器压敏电压和泄漏电流等测试工作的流程。

3)拍摄几种类型的浪涌保护器,用动画演示几类浪涌保护器的工作原理,说明几种浪涌保护器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注意事项。

4)在防雷设施安装现场,主持人以普通观众的角度来听专家讲解防雷知识,提出大多数观众会提出的问题,在现场得到权威解答。

5)组织几位防雷专家针对与防雷有关的事件共同讨论,在讨论中解答观众的问题。

6)采用投票、答题等互动模式潜移默化地灌输防雷知识。

3.4 利用多种媒体进行防雷宣传

可以利用电视、广播、网页、楼体大屏幕、社区LED、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体手段扩大宣传范围,尤其是利用QQ、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互动性可以提升宣传的效能。

3.5 加强科普宣传队伍建设

各级气象部门和地方政府应加大人员和资金的投入,培养高素质的防雷工作宣传人员,体现服务社会的职能。

4 结论

随着防雷检测市场对社会开放,气象部门防雷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防雷工作事中事后监管以及防雷的宣传工作,如何利用防雷宣传来提高社会整体对于防雷工作重要性的认知,提高全社会雷电防护意识是气象防雷宣传工作的重要任务,只有积极探索,采取开放进步的思维方式,才能保证进一步提高防雷工作对人民生产生活的服务保障作用。

参考文献

防雷工程论文第6篇

关键词:雷电灾害;风险评估;途径;对策

中图分类号:U674.7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雷电能造成人员伤亡,能使建筑物起火、击毁。近年来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雷击造成的损失也呈逐年上升趋势,雷电过电压、过电流和脉冲电磁场会通过供电线、通信线、接收天线、金属管道和空间辐射等途径侵入建筑物内,威胁室内电子设备的正常工作和安全运行。通过雷击风险评估可为评估对象提供雷电防护的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经济投资、应急管理等方面服务,保证防雷工程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雷击风险评估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

雷击风险评估的目的和意义

法律法规和各级政府规范性文件对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早就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在2010年后陆续开展了重大建设项目雷击风险评估工作。雷击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征,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程度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从而为项目选址、功能分布布局、防雷类别与防雷措施确定、雷灾事故应急方案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是一项科学、、严谨、复杂的技术工作,依赖于监测手段的进步、技术标准的完善。

系统风险评估的目的是认识和评价风险,进而进行风险控制和管理。雷击风险评估是根据项目所在地雷电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灾害特点,结合现场情况进行分析,对雷电可能导致的人员生命损失、公众服务损失、文化遗产损失和经济损失与危害范围等方面的综合风险估算,从而为项目选址、功能分区布局、科学设计、灾害风险控制、防雷类别与防雷措施确定、经济投入、应急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综合防雷的必经程序,也是实现科学防雷的必要条件,体现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

二、龙里县雷击风险评估工作现状

通过调查了解,现在全国各地均在开展雷击风险评估工作,发展还很不平衡,开展较好的已有百余个项目,较差的刚起步。评估范围涉及有大型建设项目、爆炸火灾危险环境、普通住宅、重点项目、人员密集场所等。下面分析一下我县雷击风险评估工作。

(一)多没有进行现场勘察、测试,也没有统一的勘察报告或调查表。仅靠平面规划图是不能全面了解局地地形、地质、周围环境、雷击历史、小气候等来分析对雷击的影响。缺少必要的评估工作流程和技术流程。

(二)评估采用标准不规范,部分将已废止的标准或过期的规章和已转化为国标的国际标准还在引用,现行国际标准只能参考,不宜直接采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多没有在《报告》中列明。

(三)对住宅小区评估没有分区,对于工厂密集建筑没有总体等效为一个建筑物或分区或分装置来进行评估。

(四)评估分析损失类型不全面。部分只作建筑物中人员生命损失类型风险评估,而未进行经济损失和可能引起其他损失的风险评估。其实规范要求仅对具有爆炸火灾危险的建筑物或医院以及其他内部系统的失效马上会危及人员生命的建筑物,才进行全部人员生命损失风险分量的分析,否则仅对个别分量分析。

(五)对住宅燃气管道的雷击风险没有考虑,特别是管道法兰间非金属衬垫因雷击电火花穿孔,有可能造成火灾或爆炸的风险没有进行风险分析和评估。

三、雷击风险评估的分类和一般程序

(一)现场勘察原始记录应有内容

现场勘察原始记录应有评估工程名称、委托单位名称地址、工程项目名称位置、联系人电话、建筑面积、总投资额,勘察日期天气环境、使用仪器设备及编号、附近雷击史、土壤电阻率测试记录,工程项目的数据、结构类型及电磁特性、附近雷击大地密度、防接触与跨步电压损害措施,地板类型、防火等级、火灾风险、特殊损害度,强弱电系统电缆及设备特性、各建筑间关联性、项目平面示意图、电气布线总平面图,项目存放原料、产品、经营物品和生产设备等,还应对现场拍摄必要的影像资料,还必须有现场勘察人、委托单位陪同人等签名。

(二)项目预评估

项目预评估是根据建设项目初步规划的建筑物参数、选址、总体布局、功能分区分布,结合当地的雷电资料、现场的勘察情况,对雷电灾害的风险量进行计算分析,给出选址、功能布局、重要设备的布设、防雷类别及措施、风险管理、应急方案等建议, 为项目的可行性论证、立项、核准、总平规划等提供防雷科学依据。

(三)方案评估

方案评估是对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进行雷电灾害风险量的计算分析,给出设计方案的雷电防护措施是否能将雷电灾害风险量控制在国家要求的范围内,给出科学、经济和安全的雷电防护建议措施,提供风险管理、雷灾事故应急方案指导施工图设计。

防雷工程论文第7篇

关键词 油库;防雷;实践

中图分类号TE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1)50-0068-01

所谓油库,就是大批量储存燃油的地方,鉴于燃油本身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受到雷击,极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火灾甚至爆炸事故的发生,进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因此油库对于周边环境的控制通常都十分严格。虽然对于环境已经严加控制,但是对于自然环境所造成的危害还是难以加以干预,对此,对于油库所处环境中的自然危机就应当格外引起重视加以防范,其中以防雷工作为一个需要注意的重点。

1 油库环境防雷工作的重要性

油库中燃油的存放多使用塔等相关容器,通常多为露天放置且多涉及到高压存放问题,因此在雷雨天气中面临着比一般建筑物更大的雷击风险。此外,在油库周边环境中,通常还存在着泵房以及变电配电相关设备等,这使得整个油库处于一个相对复杂并且风险倍增的环境之中,防雷工作呈现出多层面、多目标的工作特性。通常在油库区域内,需要进行防雷考虑的有位于室外的杆塔以及各种高压或常压储油容器,同时对于安置有小型仪器和工具的室内环境也应当加以特别关注,例如泵体存放的室内空间或有精密仪器的控制室等地方。对于然后储存设备和容器而言,虽然理论上都能够达到完全密闭,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实践中却不可能杜绝隐患。通常而言,不可能所有密封工艺以及安全设置都完全可靠有效,对于燃油容器而言,阀门、管道、连接点等地方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泄露问题,只不过其泄露量相对于周边环境而言不会引起危害。此外,有关容器和器械的故障也会产生泄露点,而燃油以及其挥发性气体就会通过这些泄露点释放到周围环境中。平常周围环境保持安全状态,因此即便有少量的挥发性气体存在也不会发生事故,但是一旦周围存在任何明火、电弧甚至只是高温,都可能将这些可燃性泄露物质点燃,发生火灾甚至产生爆炸。平常对于油库内部以及周边环境的严密控制可以有效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概率,但是对于雷雨天气,对于环境的控制能力就会显著降低。在雷电环境中,雷云与大地之间的异性电荷之间发生放电的过程,都由先导放电和主放电两部分构成,当先导放电逐渐接近地面时,其放电端部会出现由于高场强而使空气强烈电离而产生的等离子区,这个区域会沿先导放电通道向上传播形成一条高电导率的等离子体通道,而这条等离子体通道则会协助雷云中的电荷与大地中的异性电荷相中和。随后发生主放电过程,这个过程极为迅速,但威力巨大,可以在极短时间内产生几十千安,甚至几百千安的电流,放电通道温度也有可能升高达到20 000℃以上。而这样的放电过程,对于油库环境来说无疑十分危险,因此,油库防雷是油库安全工作的重点之一。

2 油库防雷设计实践讨论

油库防雷的工作和正常防雷工作理论基本一致,但是具体操作上需要更加精准,确保安全。通常一套完整的避雷装置应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

其中接闪器是防雷装置直接接受雷击的金属构件,并通过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导入大地。通常以避雷针为常见的应用形式,在应用过程中,应当注意确保需要保护的物体处于避雷针的“保护锥”覆盖范围内,并且与避雷针有足够的安全距离,防止保护不足或因为避雷针导入电流引起电磁感应而导致雷电二次效应。此外避雷线也是接闪器的一种,通常使用为截面不小于35 mm2 的镀锌钢铰线。

引下线在避雷系统中负责将接闪器带来的雷电电流引入地下的接地装置,需要注意其自身的机械强度、耐腐蚀和热稳定性。为确保引下线的畅通,在油库中通常使用两根引下线,同时对于暗装的线体,应将截面积的选用适当放大。此外,油库中的金属构件也可以当做引下线使用,但必须注意电气通路的形成,以免形成电压的累积。

接地装置负责将引下线带来的雷电电流引入大地,引下线可以一直埋入地下,与地下的接地体相连,而中接地体的埋设可分为垂直埋设和水平埋设。垂直接地体通常垂直砸入土壤中,为了确保雷电电流能够顺利导入土壤而不会危害周围环境,通常采用2根~6根接地体排列成阵,并与引下线的下端相连。水平接地体则通常埋入地下0.5m以上的深度中,同样采用多根接地体与引下线相连。通常而言,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的效果旗鼓相当,其应用条件仅仅取决于具体的环境适合如何安置接地体。

除了必要的防雷设施以外,避雷器也是油库中不能缺少的防雷设施。避雷器可以防止直击雷或感应雷的高电位沿架空线进入室内,导致室内敏感电气设备产生过压现象而损坏。在油库的实际工作环境中,放置有关变电设备的空间、各洞口进户线以及泵房等均应安装避雷器,同时应当注意避雷器的接地保持畅通状态。

3 结论

除了必要的防雷设备安置以外,防雷设备的维护工作也是重点之一。应当在雷雨季节到来之前对相关的线路进行彻底的清查和维护,确保防雷体系的正常工作和雷电电路的畅通。此外,对于防雷设施的铺设,很多情况都不能够简单的照搬照抄,而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设定,才能确保油库环境的整体安全。对于需要特别保护的设备和区域,应当加强防雷设施的重点建设,并且需要充分了解被保护物品的特性,对于防雷设施的自身特点也需要深入考证,必须保证防雷设施和周围环境以及被保护物品属性之间的相适合,才能收到良好的防雷效果,将灾害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熊和志,乔会东.石化装置及其内部建筑物的防雷设计与应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7(4):20.

[2]苗济国.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石油化工设计:2002(2):48-49.

防雷工程论文第8篇

关键词:防雷 智能化 监测

一、气象防雷监测智能化处理的重要性

雷电灾害是人类几大自然灾害影响较大者之一,其有着放电电压高和时间短两个特点,若没及时监测并采取防范措施,其对击物的破坏性是相当大的,因此,工业、电台、铁路等领域都将其作为重视的对象。对地面产生影响的雷电有三种:球雷是第一种,即内部电磁平衡的高度旋转的离子球体,当其遇到障碍物时与之碰撞或补充能量,从而引发放电现象;第二种直击雷则是带点云层和地面发声的到点现象;第三种感应雷则是受到静电作用的影响,带点云层让地面某一范围有了异种电荷,从而所产生的导电现象。一般情况下,一旦发生直击雷,感应雷则同样很有可能发生。以上雷电,地面气象防雷监测若是未事先察觉并采取应对措施,轻则经济损失,重则人员伤亡。随着21世纪科技技术的发展,防雷监测系统也走向智能化,实行数据智能化处理的优势在于:第一监测数据更加精准,能够采取更有效的应对措施;第二是正因为其智能化的精准性,减少许多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第三是工作料率的提高,数据智能化处理不仅精确还速度较快,不必要让工作人员人工处理,速度相对较慢,精准度又不及前者。这三点足以体现气象防雷监测数据智能化处理的重要性。

二、气象防雷监测智能化处理的原理

21世纪的今天,电子产品已经广泛使用,防雷也成为社会建设中必须的工作之一。防雷监测是保护防雷设施的前提,而防雷数据监测智能化处理则可以提高其工作效率。

防雷智能检测系统分为硬件和软件,软件是控制主导,其包括远程检测记录单元、中心数据查询软件运用、数据采集软件。硬件包括服务器、信号放大滤波、传感器、D/A、A/D、微处理器、打印机、显示器、其他转换电路、绘图仪、并行口、总线、以太网等。该系统智能化处理的原理是:首先利用远程监测记录单元透过传感器或敏感元件从所监测出来的客观事物中得到电源电压、环境温度、防雷设备的雷击电流等信息。其次,数据采集软件可以从通讯接口获取远程监测记录单元中记录的数据,并将所得数据嵌入自捡报文。然后,数据传输设备将自检报文中所监测的客观事物状态汇总,发到服务器中。最后,位于服务器中的中心数据查询软件将这些数据进行读取分析,形成图文格式,以便检测人员方便快速的了解防雷设备的电源电压、环境温度、雷击电流和状况、工作习惯、用电质量及电涌保护系统状态等。

三、气象防雷监测智能化处理的应用

气象防雷监测数据智能化处理在现代文明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在建筑、工业、电台、铁路等领路得到广泛引用。笔者在此稍作举例说明。

监测智能化处理在建筑物中的应用。防雷智能监测系统在建筑物中主要监测金属、针、带、线、网等避雷设备,建筑物的内部环境需要接闪器,而外部的金属、非金属物品则要接地电阻、均压环、金属管道、引下线等。

监测智能化处理在铁路通信设备中的应用。防雷智能监测系统在铁路通信设备中主要监测防雷设备、电源系统、铁路通信设备金属部件、室外通信站、接地系统、机械室安装法拉第笼式接地系统等。

监测智能化处理在5T探测站中的应用。5T系统即铁路车辆安全监控系统,防雷智能监测系统在其中主要监测电源配电箱、轨边信号、电源、通讯、电涌保护装置、探测站环境文图、同轴天线等。其提供的参数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电源配电箱的电流电压、电涌保护所要承受的电流强度和释放电流强度、电涌保护箱对电源和信号保护次数时间、探测站环境温度、电涌保护的寿命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防雷智能监测系统的运用中,监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使用和操作、认真并且仔细的对待该监测工作、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对监测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维修去了。

综上所述:气象防雷监测数据的智能化处理是目前最合适、合理的监测方法,它的高效率.高精准性使气象防雷检测方面较之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然而如今科技技术发展迅速,电子产品更新换代颇快,防雷智能化检测系统也需要保持随时更新的状态,将其进行完善,为气象防雷监测事业提供更大的方便。

参考文献

[1]乔金海;防雷装置监测工作的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25期

[2]耿广华;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防雷设计及施工[J];技术与市场;2011年第07期

[3]姚继乳;付春阳;气象防雷技术展望[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