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9 16:20:09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第1篇

关键词:版式设计;解构主义风格;建筑设计

版式设计发展至今,读者对书籍的版面的视觉需求渐长。平面版式设计力求在二维的版面上编排出“立体”的版式,打破以往对版面系统化、模式化的处理。究其设计风格,编排形式,设计理念上都与建筑设计风格有潜移默化的关系。尤其当我们剖析建筑立面设计时,会发现很多构成形式会在一些平面版式编排构成中巧妙的重现。因此,研究平面版式设计和建筑设计风格相互关系,已成为探索版式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建筑设计风格与版式设计风格的相互关系

纵观历史,现代设计发展近100多年,建筑设计对人类文明起到重要影响。可以说设计风格在历史上的婵变大多是以建筑为主轴而展开。建筑主体各种界面的衔接和渐变围绕各种界面之间的关系展开,其核心为多个体量的界面和楼层界面以及建筑外部的规整界面之间的关系。除了建筑形式之外,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及其视觉效果对使用人群本体感受的影响最为重要。而在空间微观组成层面上的特征反映为以点成面,以不同直线上的面成空间上不同的面,再由不同的面构成面的集合。这样一来,建筑内部功能的多样性和建筑文化层面的多元性则直接体现在了由外至内的建筑界面的设计上。如同建筑界面,平面设计亦是点、线、面在二维空间上的构成。从广义上理解平面版式设计是将各种二维形态中的文字、图像、色彩等视觉符号通过一定的手法有机组合,以平面媒介将思维通过视觉传达的方表达。版式设计不单是一种设计艺术的需要,更应该是设计者文化、审美价值的反映。如果说建筑界面设计风格是时代文化、审美、价值观念最直接的表现,那么平面版式设计则是这种设计风格在二维空间上的进一步延伸。

二、建筑设计中的解构主义风格

解构主义建筑风格是当代设计中一种重要的风格,它是解构主义理论在设计界的衍生。解构主义源于西方哲学领域,1967年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论语法学》一书中提出。这是一种反对权威而重视个人价值的思潮,从剖析、批判西方传统思想体系入手,逐步形成的一种观念。这种观念首先在建筑界引起共鸣,建筑师们将建筑设计作为一种语义的表达方式,批判传统建筑批量化、商业化的设计模式。通常采用局部立体空间分离的手段、不规则几何形状的拼合,造成视觉上丰富的层次感。

三、解构主义建筑思潮启示下版式设计风格的转变

1.版式设计观念上的转变

80年代建筑领域刮起一场反对权威,个人的,非中心的解构主义思想风暴。这场风暴也同样波及到平面设计领域。受到解构主义建筑设计风格的影响,平面设计师们在版面设计领域进行各种实验和探索。他们认为大众阅读的乐趣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参与互动。书籍的编排方式可以更加有趣味性,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这种观念体现在版式中被称为版面的解构。解构主义版式设计借鉴建筑设计的“不出场”法,即用巧妙的编排引导观众的自主的阅读,更像是一种游戏,这种视觉游戏是积极的,读者成为主导,可以自主地选择如何阅读,而不是“文本”意义的见证人,不受常规的阅读方式影响,从解构主义建筑设计中找到灵感,将建筑设计中分离、不规则拼合等构成方式赋予到版面构成中。以卡尔森的设计为代表,平面设计界解构思潮的到来,拉开了版面设计的时尚序幕。

2.版式设计由结构向解构的转变

通俗的说版面解构就是对是对正统版面的解散和破坏。编排的解构成为一种新的方法,打破完整,重新构造。利用字体的大小变化,段落之间互相穿插重叠,给某个重要句子加线加框或反白,重叠或分离段落,看似故意给阅读增加了难度,实质上它隐含着巧妙的线索,令阅读更添趣味。

3.版式设计由固定化向多元化转型

解构主义建筑风格引领建筑设计多元化时代到来,平面设计师也力图将版式设计朝着崭新的多元化方向发展。填鸭式的“设计公式”将文字、行距、色彩、图形等这些版面元素套用严谨的比例关系进行简单化、表面化的处理。稳定性、趋同性抹杀了设计的艺术性和设计师的个性。艺术家很难接受艺术的公式,尤其到了20世纪晚期,人们已经厌倦了权威,庄重的阅读媒介,平面设计师们力求打破这种固定化的设计僵局,迫切寻找一种多元化的版式构成手段。由于电脑制版技术的普及,激光照排技术的产生使得这种多元化版式设计构想的发展有了可能,随后发展成为自由版式设计。自由版式设计在世界范围内广风靡,逐渐成为一股势不可挡的设计潮流。

结论

解构建筑设计风格对当代平面版式设计的影响并不能从单纯的形式上去分析,而是要综合解构主义理念、文化历史背景、社会思潮等因素去探索。由于科技的发展,平面版式已从技术上摆脱了二维的局限性转而朝三维的视觉空间转化。设计师更注重个性的传达,如同理解解构主义建筑设计,我们绝对不能把解构主义建筑的形式做一个规律的总结,因为每个设计师的作品都是自我阐述,和人性意义表达的设计。平面版式设计也是一样,我们已经无法给它的规律做一个标准化的归纳和预期,“无中心”便是它的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受之著.世界现代建筑史/A History of Modern

Architecture[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王受之著.世界现代设计史/A History of Modern

Design[M],广州市:新世纪出版社,1996

[3]程新浩著.空间与平面的碰撞――平面不平版式设计艺术

魅力探析[J],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年01期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第2篇

【关键词】现代主义;多元

在对待最近几年直接由国外建筑师设计的现代建筑时,中国人的心态倒是很像极端自信的法国人。但是法国境内的许多知名建筑设计都是由境外设计师完成的,而这些设计也总能引起生性高傲的法国人的阵阵骚动。当年,贝律铭在主持设计巴黎卢浮宫的扩建工程时,巴黎人以至整个法国都极力反对金字塔式的入口设计。法国《费加罗报》都长篇累牍的载文和漫画攻击这个设计。撇开其设计手法如何运用古典比例与传统暗合不说,大师的力作接受了时代的检验,该方案完成之后得到各界的高度评价,成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设计之一,最终也为法国人所接受。

中国与法国一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有对自己传统文化持自豪心态的人民,国内产生这种抵制国际潮流的情绪实乃正常。另外,在现代建筑运动的发展过程之中,中国一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并且始终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现代主义以及现代主义以后的风格被视为西方文化的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内部原因。然而正是因为强烈的民族情结,法国在建筑设计上对国际趋势相当冷淡。法国的建筑设计自现代主义一开始就明显落后于西欧其他国家,而只是沉浸在以反理性主义面貌出现的新艺术运动和装饰主义运动的传统式设计的浪漫与温情之中,并发展出一种显然与时代脱节的过分装饰的奢华的贵族气息的设计风格。由于缺乏建筑大师,法国许多重要的设计项目都交给了外国人设计,如引起广泛注意的巴黎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是由高技派大师英国的罗杰斯(Rogers)与意大利的皮阿诺(Piano)合作设计的作品,巴黎著名的拉德芳斯区的规划与建筑也由外国人设计。在法国工作多年却长期未受到法国人应有重视的现代主义大师勒*柯布西埃(Le Corbusier)是瑞士人。法国现在很少有达到国际高度的建筑师,现代建筑设计的历史中难见法国人踪影。

那么中国的情况又是如何呢?目前国内建筑界热衷于研究中国的现代建筑史,从十大建筑到中国特征的后现代主义建筑,总能找出大批有代表性的优秀建筑。而优秀的标准之一就是要反映民族风格,地域特色。而就在中国发展由十大建筑所引发起来的折中的古典主义的时候,西方已经开始出现反国际主义的苗头,并发展出以1966年文丘里(Venturi)发表《建筑的矛盾性与复杂性》为标志的后现代主义。中国在设计观念,设计手法依旧保守,落后的今天没有理由以民族特色甚至是文脉为借口拒绝这些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建筑设计所传递的信息:现代建筑首先应反映时代感,满足现时代的各种需求。国内大力提倡文脉主义,说到底就是文脉主义的设计观念也是80年代伴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才为我们认识到的。中国的建筑毫无疑问要反映中国特色,而提倡文脉却不能抵制时代的潮流。在把握了文脉的实质(人与建筑,建筑与所在城市以及整个城市与其文化背景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反映时代需求当是首当其冲的要求。

从接受者的角度来说,要把握时代脉搏,接受各种新的建筑观念不仅仅要打破狭隘的民族心理障碍,更要提高民众的设计意识与审美观念。而这一点也是制造现代建筑良性发展的群众基础,而不至于知识分子们空头呐喊而粗俗建筑却广有市场。

如黑格尔所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说明建筑艺术是艺术领域的一个很重要的范畴,那么建筑设计也遵循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艺术作品的接受标志着艺术创作活动的终结,接受的实现需要创作者与欣赏者双方的共同努力。艺术接受者本身素养如何会对艺术作品的现实意义具有很大的反作用。整个国民设计素养的突出自然会对该国设计水平的繁荣产生侧推力。然而现实情况往往是公众的思维一方面保守性很大,另一方面个体审美水平的相互发展差异也很大。这样,经常会产生公众对设计师精心设计,努力探索的设计作品不认可,不接受的情况。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弗兰克*盖里(Frank Gehry)在美国学习建筑并在此开业,而由于其解构主义的设计不能被美国社会充分认可,反而要寻求到欧洲深入发展。解构主义建筑设计由于其强烈的表现主义特征,形象怪异,不合常规,在整个以开放包容自居的欧美社会里也受到了相当的保留。就接受者对设计的反作用来说,因为整个国民对设计的重视程度高,思维开阔,西欧经济水平相对落后的意大利,西班牙却有着相当突出的设计水平。尤其是意大利一向以前卫激进的设计令世人侧目。早在1912年,意大利的前卫设计师就提出了未来主义的充满了高技术工业细节的城市与建筑预想。这种前瞻性的设计思想对以后的现代建筑及城市规划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意大利设计领域的活跃正与其整个国民对设计的重视程度高,并把设计看作本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密不可分。

因此,国内要提高本民族的设计水平,活跃设计氛围,不仅仅是所谓精英知识分子们著书立说,探索设计实践所能完成的,更需要大量的公众的参与热情。要在设计师的引导下,人人参与设计。做到设计师与大众的广泛交流。

总之,有理由相信:在认清形势之后,面对新时代多元化发展的国际背景,在开放,包容的民族心态下以及随着国民设计与审美素养的普及与提高,会出现广大中国建筑师所孜孜以求的中国现代建筑设计的繁荣景象

参考文献

[1]《现代建筑理论》,刘先觉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第3篇

关键词:建筑图纸;设计;问题;解决措施

1 建筑施工图纸概念及其设计的重要意义

1.1 什么是建筑施工图纸

建筑施工图纸主要用来表示房屋的规划位置、外部造型、内部布置、内外装修、细部构造、固定设施及施工要求等。它包括施工图首页、总平面图、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详图。主要有三种分类,第一种是建筑施工,第二种是结构施工,第三种是设备施工。建筑施工图纸的设计对于整个建筑的施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2 重要意义一

为建筑施工前提供详细的规划和准备。我们知道所有的建筑施工是一项综合的项目,它包括建筑施工图纸设计,施工人员,施工技术,资金等等,这些都是必备的。其中建筑施工图纸更是建筑施工前的决定这个建筑是否能够进行是送的一个重要关节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能够在建筑施工前为建筑施工进行详细的规划和准备,例如建筑的消防设计位置,建筑安全通道的宽窄等等。

1.3 重要意义二

为建筑施工提供准确和立体的施工方案和图纸,让建筑施工有图可依。在一栋建筑的建设中它会涉及到许许多多的方面的问题,例如地基深度要多深才能够满足建筑建设的需求,建筑物,构建物的设计是否符合要求,建筑场地与场地的城市道路标高是否衔接是设计合理等等这些都是建筑施工常见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靠什么呢,都是需要靠建筑施工设计图纸来进行提供准确和立体的施工图纸和施工方案,它可以让施工者在施工中能够有图可依,不至于盲目施工。

2 建筑施工图纸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 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总图设计存在问题

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对于建筑施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不能粗心大意。但是在一些建筑施工图纸设计中我们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总图设计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设计,第一,一些建筑施工图纸设计中没有总平面布置图,就算有也只是一个虚设而已,没有按照国家规定来设置总平面图,第二,建筑物位置,路线等等没有或者没有标明,例如总图设计中普片没有标明道路,广场,停车位的布置位置,同时也没有进行环境,绿化设计。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监督,一方面要在建筑施工地区按照规定建设总平面布置图,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总图设计,例如进行精确计算和规划消防,道路,绿化的位置。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出错。

2.2 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总说明存在问题

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总说明是在绘画建筑图纸和方案之后进行的图纸说明的介绍,因此它需要精确和详细。但是目前发现许多建筑施工的图纸设计总说明大都存在说明不详细,设计编制依据不够完整,施工工程概况模糊,在需要加特殊说明处没有进行说明,例如安全防护,环境措施等等。如果在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总说明中存在这些问题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呢?第一,首先会造成其他技术施工人员的误解和不便,在施工会处于盲目或者出现错误施工现象,第二回给建筑施工的工程速度来来极大地麻烦。因此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给予重视,同时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勒令建筑施工图纸设计设计人员要按照国定做好图纸的总说明书,另一方面要进行反复的检查和审验,看看施工图纸是否做了详细和正确说明。

2.3 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制图方面存在问题

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制图涉及到引出线,尺寸线,符号等等一系列因素,一个高标准的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绘制图不仅需要详细的说明,更需要精确的绘画。但是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许多建筑施工区的建筑施工图纸设计没有按照制图规则进行绘制,存在对称符号,线条粗细的不符合,而且存在许多残缺,错漏现象,还有建筑施工平,立,剖三面的不协调等等。这样不仅会导致对建筑施工人员提供错误的施工信息,造成误解和不便,还会严重影响建筑施工的水准和安全性。因此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措施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建筑施工的上级管理层要加强监督和管理,第二,加强施工单位和建筑施工图纸设计部门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第三,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图纸设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设计水平,做到精确,细致,第四,组织考核部门,定时检查和考核建筑施工图纸设计人员。这有这样这个问题才能够解决,才能够给建筑施工带来好处。

3 造成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对策

3.1 造成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出现问题

第一,建筑施工管理层原因,建筑施工管理层是决定建筑施工是否能够进行的决定因素,是建筑施工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因此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出现问题说明了建筑施工管理层的不够重视,和监督的不严格。第二,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绘制者的问题,绘制者的专业水平的高低,职业道德的高地也会影响到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绘制的水准。因此在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出现问题也可以充分的说明,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绘制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的低下。

3.2 建筑施工图纸设计出现问题的原因的对策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只需要做到一方面要加强管理层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重视,坚强监督,第二提高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绘制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

4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图纸设计水准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进度和质量,因此我们需要重视和解决图纸设计存在的问题,才能够保障建筑的施工。同时我们要清楚地知道建筑施工图纸设计也是一个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在设计和绘制的时候要聘用具有专业水准和高职业道德的人员,才能保障建筑施工图纸设计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庆君.煤化工企业的防雷图纸设计审核要点[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3雷电物理、监测预警和防护[C].2011.

[2] 马冬梅.转变观念提高智能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质量(序)[A].2000年晋冀鲁豫鄂蒙六省区机械工程学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河南分册)[C].2000.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第4篇

关键词:建筑设计;方法;探究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12)14-0110-02

建筑与人是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人类生活及意识形态决定了建筑的意义。建筑设计反映着人类对自然的认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简言之,建筑设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每个人的生活质量。对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来说,人性化的、不断完善的、优秀的建筑设计将直接作用于人民生活,从而带动整个社会的发展。

1 建筑设计因素

建筑实用、建筑思想、建筑手法,这3个因素是建筑师支撑建筑创作的基本内涵,也是建筑师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引导设计的主要依据,它们之间互为因果、互相依存。建筑设计的前提是设计形成的建筑首先要满足使用功能,在此前提下,通过建筑思想的指引,运用相关的建筑设计方法,可以完成具有某种倾向的建筑作品;相反,面对具有某种倾向的建筑作品,分析其设计方法,也可以总结出一定的设计思想。不论正反两方面看建筑设计,建筑的实用、思想、手法贯穿于建筑设计始终。建筑设计的方法有很多,不能统一出一种或几种固定的设计手法。正因如此,才有了多种设计流派和多样的建筑设计。但就某种流派而言,都会有其相对特有的建筑设计方法和手段。从包豪斯到现在的高技、结构、解构、后现代以及简单主义的发展等,虽然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但对这些设计方法而言,都对建筑多样性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建筑创作的内涵和过程中可以明确地看到,建筑设计方法具有其特定不变的中介位置,它是从建筑思想到建筑实物的操作性环节,是建筑从“虚”到“实”的物化过程。因此,研究建筑设计方法也是分析建筑思想和作品的必由之路,由于它的操作性特点,对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来说是非常有意义的。

但建筑设计方法的产生在某种意义上是对人类生活与思想的总结。运用它能使设计人员科学严谨的对待建筑设计。建筑设计的最基本的过程是一个“由简至繁,由繁至简”的推敲过程。可以拿极少主义的建筑设计例子来看,“极少”并不是不经过设计,而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对繁琐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

2 建筑设计方法分析

2.1 平面功能(流线)法

建筑平面设计是解决绝大部分建筑功能的重要环节。在对建筑物的功能分析时就会对所构想的建筑设计进行具体的分析。虽然建筑是一个三维向量的产物,不应该也不可能单一谈论一个局部,但是对于建筑的今后使用,平面分析还是有必要单独提出和研究的。平面处理的好坏直接作用于建筑的使用功能。所要研究的是怎样通过使用流线的分析,设计出合理的建筑功能来。比如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时,常常要从使用人员的使用流线之间的关系、密集人群的安全设计、个体私密性等问题进行平面功能的组合;应该提供一个开放、安全、稳定、有亲和力的公共空间。而这些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建筑师在分析平面功能关系时必须全面考虑。平面功能(流线)法是目前建筑设计人员大量采用的一种设计方法,其主要概念是,先分析用地关系,通过了解建筑物的使用性质,从功能出发进行平面功能的合理组合,同时考虑建筑的空间设计等环节。

2.2 构图法

现代建筑的基本体量、空间或其它要素,都可以归纳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如矩形、正方形等。建筑设计通过构图要素来分析几何形体之间的关系,从中分析出形体之间的比例、尺度、对比、主从、韵律、均衡、重点等形式美的规律。使用构图法进行建筑设计的一个前提是:建筑师是怎样对其所设计的建筑进行定位的。关于探讨几何关系与构图也并不是到现在才有的,早在希腊和罗马时期,研究几何关系就已经相当深入了。构图法的典型实例如巴西国会大厦。

2.3 结构法

结构法亦称为结构主义的建筑设计方法,其主旨是通过建筑的结构形式来表达建筑设计。结构与建筑空间是密不可分的,可以通过结构设计的表达来演绎建筑物的性质,现代建筑大师也曾把建筑结构要素当作装饰要素来处理。但那些结构要素本身依然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结构外露,就像要告诉人们建筑内容是如此的丰富,以至于人们看到此类建筑时甚至会有点不知所措。

2.4 符号象征法

把特定的或约定俗成的符号,使用在建筑表面或建筑内部的特定装饰部位;或者用这些符号来演绎建筑平面以及空间体量。如国内经常能看到运用传统大屋顶这一特定符号来说明历史文脉的呼应和延续。虽然部分建筑设计生硬的照搬这一特定的符号并不一定能很好地体现建筑文化的传承,但纵观国内外的很多建筑作品,符号象征法在建筑设计中还是不断的采用。该方法大量运用在一些对建筑形象有特殊要求的建筑设计中,如企业可能试图通过建筑设计与企业符号的结合来展示企业的形象等。

2.5 建筑沿革法

建筑沿革法,就是要对以往的建筑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从中提炼自然法则、历史、文化和人们的生活习惯、情趣以及人们的思想,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从而进行建筑设计,力求通过建筑设计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及行为习惯。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第5篇

关键词:建筑装饰设计;审美设计;表意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装饰设计已得到了空前的丰富,建筑艺术水平取得了极大的提高。作为文化整体的一个重要分支,审美文化正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经济等方面的发展不断变迁,单一的局限于设计层面的建筑设计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近年来,不断提升设计的艺术水平,提高装饰的欣赏性和实用性,注重审美的表现和意境的营造成为现今建筑装饰设计的主流趋势。

1 建筑装饰设计与建筑的关系

建筑与建筑装饰设计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作为建筑本身所包含的一个项目,以建筑对自身的要求为依据,建筑装饰设计可被划分为两大部分。其中一部分是以建筑本身为主体的装饰设计,另一部分为基于建筑自身以外所在环境的装饰设计。

1.1 建筑本身装饰设计

以建筑本身为主体的装饰设计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建筑自身的结构加以装饰设计,使其具有一定的美感和表意。大部分人对建筑设计的评价和欣赏,主要表现在建筑结构上的装饰设计。所以,利用装饰设计,赋予建筑结构一定的美感,使其成为整个建筑中最具意境的一部分,对提升建筑的整体设计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1.2 建筑环境的装饰设计

基于建筑自身以外所在环境的装饰设计主要是对建筑的布局和格式进行装饰设计,保证建筑与周围环境的一致性,使其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例如:在建筑的墙壁上绘制壁画,不仅能使建筑本身更加美观,还能使建筑与所处环境更加和谐。

1.3 二者之间的关系

通常情况下,基于建筑自身以外所在环境的装饰设计都是由以建筑本身为主体的装饰设计不断演变而形成的。在此过程中,基于建筑自身以外所在环境的装饰设计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审美的滞后性。

通过二者的对比可以得出,与以建筑本身为主体的装饰设计相比,基于建筑自身以外所在环境的装饰设计虽然可以脱离建筑而独立存在,但更容易受到审美趋势和社会文化的影响,在一定的情况下,甚至可表达出完全不同的含义。

2 建筑装饰设计的作用

2.1 建筑装饰设计的实用性

作为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分支,建筑装饰设计并不是单单为了美化建筑物才出现的,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建筑装饰设计同样来源于生活,并满足人们在生活中的实际需求。换句话说,功能性和实用性是建筑装饰存在的前提,只有功能性和实用性完备的建筑装饰才具有美学价值。如果某一装饰仅仅是因为美观才出现在建筑上,其本身并没有任何使用价值,那么,该建筑装饰设计就只是对材料的浪费,即使再具意境,也没有任何美学价值。

2.2 建筑装饰设计的审美性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审美成为人们对建筑装饰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建筑装饰既可以作为单独的一部分附加在建筑上,也可以寓于建筑之中。在审美方面,建筑装饰设计要求建筑与环境的和谐一致,它既可增加建筑的逻辑性,使建筑体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又可以体现建筑的灵魂。同时,建筑装饰设计也可充分的利用周围的自然环境,提升其美学价值和审美作用。

2.3 建筑装饰设计的表意性

众所周知,不同的装饰材料和工艺对建筑自身所营造出来的意境和艺术氛围有着重大的影响。建筑师可以通过符号和知识的相互融合,依托于建筑中的砖瓦草木,为整个建筑增添一种意境之美,使人们充分感受到建筑装设计的整体性和文化魅力。

以中国古代的园林为例,园林的意境之美不仅仅来源于建筑本身,更多的来自于周围环境中的假山、奇石和花草等。在整个园林之中,建筑师将所有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直接体现了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3 建筑设计的审美与表意

3.1 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审美与表意

在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观念中,表意和审美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应紧随当代潮流,根据时代的变化设计,在保证完善的功能性的前提下,充分表现出当时世界的审美观念和时代潮流。

以现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流水别墅为例:大多数情况下,流水别墅建于茂密山林之中,并紧邻河溪。周围环境中茂盛的草木和清澈的溪水可赋予建筑一种别样的动态之美。在审美上,流水别墅不仅可以让人感受到装饰设计的审美,还可感受到建筑与自然完美融合、和谐相处的美。在表意上,流水别墅体现了当时时代的主流哲学观念,增加了建筑的文化内涵。

在西方,由于受到“为艺术而艺术”思想的影响,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表现出了一种注重建筑的审美功能而忽略表意功能的趋势。在当时的建筑设计师看来,只有有用的事物才是真诚的,这与之前的价值观念完全相反。对现代建筑装饰设计而言,装饰仅仅是一种由技术决定价值的、物质化的产品,其作用只是美化建筑物,而没有其他的内在品质。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装饰没有存在的价值。因此,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设计师放弃了装饰设计表意的功能,将大部分精力放在建筑功能的追求上,这就直接导致了现代建筑对表意功能的忽视,使得建筑装饰设计的表意功能名存实亡。

3.2 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的审美与表意

与现代设计装饰相比,如果说现代建筑装饰设计是一种表现建筑的设计,那么,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就是一种意义建筑的设计。在后现代建筑装饰的设计理念中,通过建筑装饰品的设计可以表现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历史传统等,它与文字和绘画相似,都可以经过特定的符号表达自身的意义。

在后现代建筑装饰设计中,设计师通过设计具有象征性意义的建筑装饰,在传统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对部分具有古典意味的符号进行创新,赋予其时代的特色,使建筑具有一种别具一格的后现代色彩,并与建筑所处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个和谐的整体。

4 小 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追求逐渐从物质层面转向精神层面。就现今而言,在日益浓郁的社会文化氛围的熏陶下,人们对建筑的审美和表意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作为建筑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装饰设计已不仅仅只是视觉上的美化,而是一种创造性和选择性的活动,极大的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第6篇

关键词 :绿色生态 环境建筑 发展

中图分类号:S891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生态设计概念及特点

1、绿色在现代的含义:

自然、环保、和平、宁静、生命、希望,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不同文化的影响,绿色也具有不同的含义而在建筑中绿色不仅作为一种色彩更象征着环保。

2、绿色生态设计的含义:

绿色生态设计是以绿色生态技术作为依据以净化环境为目的所进行的设计。它要求在设计时必须按环境保护的目的选用合理的原材料、结构和工艺,在制造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不产生环境公害,有利于拆卸和回收,回收的材料可用于在生产。

绿色生态设计不是某个职业或科学所持有的,它是一种与自然相协调的方式,其范围非常广,包括建筑是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的考虑;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重新认识;工业产品设计师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师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考虑。它为我们提供一个统一的框架,帮助我们从新审视对景观、城市、建筑设计,以及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简单的说,绿色生态设计是对自然过程的有效适应及结合,它需要对设计途径给环境带来的冲击进行全面的衡量。

绿色生态设计理论是新的设计价值观的体现,他将设计建立在生态学有机整体的基础上,用有机整体的观点观察分析事物、观察研究设计对象。要求设计师面对单个的设计对象时,应该将其纳入人与物、人与自然的整个系统中来考虑。这一新兴的设计观念改变了以往设计师们仅仅在产品外观上标新立异的传统观念,而自觉地纳入可持续发展的先进思想中,将设计的重点放在真正维护人类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中。

3、绿色生态设计的特点:

(1)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我国的资源国情:资源总量大,资源类型齐,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我国人均资源占有少,是一个资源小国;开发利用不合理我国的状况:从总体来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为止环境形势相当严峻,不容乐观;保护环境是随手卡做的小事在建筑中可使用环保的资源。

(2)加长了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

现阶段许多景观作品花费了大量金钱建设但是却得不到有效的利用。绿色生态设计有4个阶段:修理、精炼、重新设计再思考。日本政府通过绿色生态设计使资源的利用率提高4倍甚至10倍,有效地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使用,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干扰。建筑材料的可靠性、高耐久性也是提高效率的有效方法,因为材料的再循环使用或者处理均需要再次消耗能源,因此,延长建筑材料的使用寿命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3)遵循了生态平衡规律

生态平衡又称为“自然平衡”。即指生态系统中,在一定的时间内,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对平衡状态;也就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较长期地保存稳定,这种平衡状态叫做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系统中的有机体种类数量大、生物量和生产力也最大。比如一个池塘,水质好,生物茂盛,鱼儿欢畅时,处于生态平衡状态。比如人们使用绿色生态的环保材料,经过可回收利用,既不能影响动植物生长又不危害人类健康。

(4)尊重土地尊重大自然

建筑设计是关于土地的科学和艺术。建筑设计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上的物体和事物,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 、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古人之所以能够和自然的和睦相处是因为他们总是去顺应自然,总是满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土地的热爱。现在人则用于违反了土地建筑内在的规律而使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绿色生态设计就是尊重土地,根据土地的属性决定土地的利用模式,许多建筑学家从新研究土地的功能、结构和变化。

二、绿色生态设计提出时代背景

据统计,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的物质原料中50%以上用来建造各种类型的建筑及其附属设施,这些建筑有消耗了人类从自然界所获得的能源的40%。据日本学者研究,与建筑业有关的环境污染占环境的34%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作为现代支柱产业的建筑业是污染环境的“大户”,对自然是生态平衡存在较大的破坏作用。住宅条件又是当前人们对优越的生活质量的追求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协调住宅质量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当今社会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从国外的时间看,推动住宅产业向科学化、生态化、集约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力量是来自与住在产业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和行业指导部门,在我国也同样如此。由中国房地产协会、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主办,《人民日报》绿色事业发展中心协办21世纪绿色住宅研讨会于2000年11月27日在北京会走开。

三、绿色生态设计的形成与发展

在我国,生态住宅理念还未形成之前,已经有啦独户式生态住宅的设计与建造。1980年代浙江永康县农村某种橘专业户建的三层住宅,采用以沼气池为中心,屋面覆土种植蔬菜瓜果兼作隔热层,形成物质、能演循环生态系统。但是,我国对生态住宅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9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富裕起来的人们在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逐渐开始关注自身的生存环境,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刮起了一阵强劲的生态旋风。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人类活动“开启”生态过程,是生态系统得以可持续地运行。因此,“生态城市”是一个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才智充分发挥、人文内容丰富、社会发展迅速、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城市。

四、国内外绿色生态设计的探索与实践

世界各国建筑师在生态住宅方面进行啦积极的探索。现代主义大师赖特将建筑视为“有生命的有机物”。柯布西埃的“新建筑五点”,其底层架空、屋顶花园是为了亲近自然。富勒一直从事研究以最低能耗获得最大空间和高度可靠的结构体系。

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致力于从生物气候学的角度研究高层建筑设计。他的具体方法是:在高层建筑表面进行绿化,设置各种不同深度的凹入空间,使人在高层也能步入室外接触自然;“二层皮”的外墙,形成符合空间或空气间层,并与上下贯通的中庭相连,形成自然通风系统,又起保温隔热作用;外墙还用水雾彭琳蒸发降温;在屋顶上设置固定的不同角度的遮阳隔片,以控制不同季节的阳光量;屋面做成屋顶花园急用泳池;把交通部分布置在建筑两端建筑两端遮挡东西日晒。既可使运转能耗节省40%,又创造了具有生态特色的建筑个性。

印度建筑大师柯里亚强调“形式服从气候”的建筑观。它所独创的管式住宅,是在狭窄的住宅内围绕一个几乎露天的院落布局,采用全坡屋面,剖面又构成奇妙的通风口。空气通过管式住宅被发散加热,然后沿着两个搭在一起的坡屋面之间断开的屋脊上散发出去。柯里亚立足本土,其创造既是印度的又是现代的建筑,得到国际上的广泛认可。

英国、法国、丹麦、等欧共体国家,共同发起“欧共体绿化城市”试点活动,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五、绿色生态设计在建筑中重大意义

1、自然意义: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增长、人类改造自然强度的加大,

人与自然的矛盾逐渐激化,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成为严重的区域性和全球性问题。而城市则是人类活动相对频繁、物质和能量的输出较多的区域。住宅区作为人居住场所,,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城市整个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有很大影响。城市的物质能量流动中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各种能源、消费品占很大的比例,而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中住宅区的排放量占有很大的比例。节能和环保是绿色住宅的两个重要内容,因此,推广绿色住宅,对于保护自然资源、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经济意义:绿色住宅要求人们不仅要重视经济增长的数量,更要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尽量是经济发展处于生存的可承受范围之内,达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绿色住宅的建设不但要和环境融合,更经济实惠,让投资人有适当的回收。在这样的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如何达到资源利用的最高效率。各种资源效率中最重要的是能源效率。能源效率高,越能节省寿命周期费用。因此提高能源效率是进行绿色建筑建设的基本条件。

3、社会意义:绿色住宅既涉及到自然科学又涉及到社会科学的内容,绿色住宅是一种先进的住宅理念,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绿色住宅涉及到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管理制度、决策体系、政策法规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而且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与完善又使绿色住宅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绿色住宅的推广,使人们对生态和环境的认识落实到具体的生活中,使人们在衣、食、住、行的身体力行之中尊重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并长期的行动中强化了这种意识,而变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自觉行为,从而将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由强加于普遍居民而最终变成一种全社会的普遍认识。

4、人文意义:在住宅领域,西方近现代以来确立起来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伦理观普遍地存在于当代建筑理论当中,支配这建筑师的创作活动。当代许多建筑师致力于把某个地方转变成真正满足人的生活需要的场所――能使人领悟到其自身存在的具有一定意义和特征的环境的同时,强调社区文化应当以人为中心,这个“人”不仅仅是物理、生理学意义上的人,而且是社会的人,有情感的人。是需求层次丰富的“多元”的人。绿色住宅通过景观的整体规划和布局,空间结构、构景因素的选择与组合,具体的造型等多种环境营造的手段,综合性成系列地加以体现的,而不仅仅是某些外加的装饰和某些局部的模仿复制。亦即运用现代景观设计手段,将某一具体的人文特色,经变形、抽象处理,自热而然地融入具体的景观形态中,充分体现其画龙点睛的神韵,在似与不似之间更追求对某一人文的“神似”表现,使人既熟悉亲切,又颇感新颖别致。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未来,是生态问的社会,建筑也是绿色生态建筑,人类的家园需要的是可持续发展的信念,绿色建筑不但能成为建筑的主流,在绿色建筑的性能和节能环保方面,人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对于设计师和施工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建筑设计领域要坚持绿色生态的理念,要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在绿色建筑的环保节能设计方面,我们应该不的断的加强研究。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

2、《绿色住宅概念》王立红

3、《北新房屋―绿色家园》中国经济出版社

作者简介: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第7篇

关键字:解构主义、分解重构、作品解读

中图分类号: TU2文献标识码:A

一.解构主义

1.解构主义的产生

现代主义出现之后,建筑风格曾长期单调统一,建筑师们力求多变,各种探索、尝试层出不穷——这些探索基本都是基于形式主义上的探索,都是对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的调整、补充、改良和发展。解构主义便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解构主义是从结构主义中演化出来的 ,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哲学理念。事实上,它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尼采的叛逆思想——质疑理性,颠覆传统,以及海德格尔的现象学和欧洲左派批判理论。

1967年前后德里达提出了解构主义的概念,从字意上来讲,解构主义是指正统标准的否定和批判。同时,它的形式实际是对结构主义的破坏和分解。

2.解构主义的思想核心

解构主义认为传统哲学的二元对立命题中森严的等级秩序是不合理的,它强调瓦解二元对立的统治和被统治关系,采用分解、消减和移置的方法使二者势均力敌,达到一种新的平衡。解构主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反中心,反权威,反二元对抗,反非对即错的理论。提倡分解、片段、不完整、无中心、持续地变化等等,我们不难看出解构主义具有较强烈的开拓意识,并以其激进,甚至是破坏性的思想及理论,尝试从根本上动摇或传统文化体,因而解构主义者们所表现出来的外在特征便是对传统的审视与背叛、对社会的关注与批判,同时还有人们的争议和不理解。

3.解构主义对建筑的影响

被认为是激进的、非理性甚至是破坏性的解构主义合时宜的出现,使得建筑界突破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单调统一建筑形式,因其重视个体、部件本身,具有强烈个性,在建筑设计领域被采用。解构主义认为,从古希腊的伊瑞克先神庙,到哥特时期的巴黎圣母院教堂,建筑的对比、张力、破裂的形象日益明显,解构主义就是要将建筑创作中那隐匿的、潜在的或被迫从属的形式特征加以强化,以正面的形式特征突出地展现在人们的面前。伴随着创新,实践,解构主义建筑界出现了很多里程碑式的人物和作品,影响深远。

二.解构主义建筑师及其作品解读

历史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解构主义建筑大师,虽然他们的作品的问世往往伴随着争议,但不可否认他们的思想丰富了建筑设计框架,他们的作品为建筑样式的多样化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为人们打开了全新的建筑视野。他们的共同点是从整体上或部分地对建筑系统进行批判,寻求平衡性。其核心思想是克服约束和真正的阻碍,对系统进行替换和移置,打断整个连续的“文本性”,打乱保守的建筑思想。

1.弗兰克•盖里

弗兰克•盖里被认为世界第一个解构主义的建筑师,设计基本采用了解构的方式,即把完整的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建筑整体破碎处理,然后重新组合,形成破碎的空间形态。他对于空间本事的重视,使他的建筑摆脱了现代主义、国际主义建筑所谓的总体性和功能性细节,而具有更丰富的形式感。

弗兰克•盖里作品解读

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特征,采用解构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认为基本部件本身就具有表现的特征,完整性不在于建筑本身整体风格的统一,而在于部件的充分表达。虽然他的作品基本都有破碎的总体形式,但本身却是一种新的形式。是解析了以后的结构。

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没有任何人类建筑的杰作能像这座建筑一般如同火焰在燃烧。” ——拉斐尔·莫尼欧

1997年,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在西班牙中等城市毕尔巴鄂横空出世,以奇美的造型、特异的结构和崭新的材料立刻博得举世瞩目,让这个往昔辉煌的工业城市以旅游城市的面貌重新焕发光彩。

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位于勒维翁河滨,作为博物馆主入口的巨大中庭设有一系列曲线形天桥、玻璃电梯和楼梯塔,将集中于三个楼层上的展廊连接到一起。一个雕塑性的屋顶从中庭升起,透过玻璃窗投射进来的光线倾泻到整个中庭内。该中庭具有前所未有的巨大尺度,高于河面达50m以上,吸引着人们前来参观这个独特的纪念性场所。

图1: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立面及平面(主中庭)

整个建筑由一群外覆钛合金板的不规则曲面体组合而成,钛板总面积2.787万平方米,其形式与人类建筑的以往实践毫无关联,脱离了任何习惯性的建筑经验。因为北向逆光的原因,建筑的主立面终日将处于阴影中,盖里聪明地将建筑表皮处理成向各个方向弯曲的双曲面,这样,随着日光入射角的变化,建筑的各个表面都会产生不断变动的光影效果,避免了大尺度建筑在北向的沉闷。盖里为解决高架桥与其下的博物馆建筑冲突的问题,将建筑穿越高架路下部。并在桥的另一端设计了一座高塔,使建筑对高架桥形成抱揽、涵纳之势,进而与城市融为一体。

2.埃森曼

埃森曼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之一,他总是在建筑学设计和哲学理论中寻找一种平衡,但是人们总是能很清晰地看到这一理论工程的寓意。他的建筑思想,将传统理论的定义颠覆,取而代之的是突破建筑在传统论述的概念,提出建筑不应局限于传统的主体与客体。埃森曼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

埃森曼作品解读

他的作品明快而简洁,主要工作是将建筑从以往的联系中释放出来。埃森曼坚信,建筑是自治的,是一块独立王国,建筑师的任务不是像上帝一样“建造”建筑,而是呈现它们,让它们以自己的方式存在。

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的设计中,建筑仿佛一把扶梯或者脚手架,白色的三维的网格是一个步行的过道,横卧两个匿名的预先存在的结构中,与俄亥俄州首府网格一致,穿过现有的建筑,将校舍和哥伦布的城市建筑连接起来。这是一种典型的埃森曼式设计风格,在基地上产生了一种令人不安的结合点。建筑单体代表了过去与未来的对抗,也代表了融合——代表未来的白色格架在南部和一个基地内曾经存在的军火库基址产生冲突;砖砌体代表了军火

图2:韦克斯纳视觉艺术中心

库老城堡般的形象,但其形象不但被简化,而且被肢解和扭曲:塔体和圆拱等元素象被撕裂的一层皮。按文丘里的说法,灾难性的砖砌体“只是对原建筑物轮廓的歪曲而滑稽的模仿”,显然不是要唤起对历史的依恋。埃森曼一直对历史主义和风格传递信息这种想法表示怀疑,所以,“军火库”的肢解就是历史学家专业性思想的破裂。埃森曼通过分解表明历史的不连贯性和不可及性,而历史和未来,场地和非场地,建筑和非建筑正是埃森曼建筑的典型主题,在某种意义上,留存至今。

3.伯纳德.屈米

在屈米的理念中,建筑的角色不是表达现存的社会结构,而是作为一个质疑和校订的工具存在。他的作品强调建立层次模糊,不明确的空间,他的设计往往暗示了一种较之惯常的生活更有效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从美学和象征手法出发。建筑的责任从提供功能空间转向了组织社会活动。

图3:屈米和他的设计草图

屈米作品解读

解构主义代表人物屈米认为:“建筑师不仅仅是设计某种形式,而是创造社会性的公共空间。建筑设计并不是一种有关形式的知识,而是探索世界的知识形式。在屈米的众多作品中,巴黎的拉•维莱特公园是其最重要的代表作。深刻的体现了屈米的解构主义精神。

拉•维莱特公园

在设计中,屈米追求一种与传统园林截然不同的效果,他提出了一个空间上以建筑物为骨架、以人工化的自然要素为辅助、自然景观与建筑相互穿插的建筑式的景观设计方法, 采用了一种独立性很强的、非常结构化的布局方式, 以点、线、面三个分离的体系重叠在整个园址上,构图十分严谨和紧凑。

图4:拉•维莱特公园

人的参与让公园的张力释放——如果公园里没有人,公园永远是一座冷冰冰的雕塑。26个鲜红的folies除了作为标志点和某些特殊功能外,里面还安排了许多活动。作为信息中心、小卖饮食、咖啡吧、手工艺室、医务室之用 。

拉维莱特公园是开放的城市绿地,公园中随时都充满着各种年龄、各种背景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屈米以独特的甚至被视为离经叛道的设计手法,为市民提供了一个宜赏、宜游、宜动、宜乐的城市自然空间,公园充满了城市居民与各地游客互相看、同欢乐的乐趣与生机。

三.总结

本文通过对解构主义的探索,以及对以上当代知名解构大师及其作品的浅析,较深入的了解了解构主义。解构主义建筑不承认任何建筑本身以外的内容对形式的统治性,包括社会意义、审美甚至功能意义的统治性。解构试图在一种纯几何语汇、纯结构形式的基础上,通过破坏创造出不纯的结构形式,从而使建筑语言变得更加丰富。以下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简要归纳解构主义建筑的创作手法。

把建筑分解为功能及非功能部分

盖里在日本神户设计的鱼味餐厅,用一个尺度可与建筑相比的大鱼和餐厅并列在一起。同样的,他在洛杉矶的罗育拉法学院的设计中,用了许多“分解”的手法,如没有柱帽、柱础的“非柱廊”,没有扶手的“非栏杆”,没有钟的“非钟楼”等来提示“非”与“无”的存在。

在理性格局中陈列出非理性的建筑

屈米在巴黎拉维莱特公园方案中,在用理性的点、线、面组成的方格网交点上设置了一系列红色的“疯狂物”。据屈米自称,它们形象地显示了“存在”在时间及空间上的延迟。

用分解及组合的形式来表现时间的非延续性

埃森曼在西柏林IBA社会住房设计中应用移位3.3度的红(代表“过去”)及白(代表“现在”)的方格来显示一种“反记忆”。

“解构”是一个文化时代性的特征。这个蔓生的时代没有一个明晰的起点,现在正在蔓延,也看不到终点。解构建筑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它作为一种先锋建筑风格,追求标新立异,受到推崇和实践。然而解构建筑要做得成功也要有功力,有章法,有素养,决非可以随便模仿便成佳作。

参考文献:

[1]吴俏瑶:埃森曼建筑思想之哲学探源安徽建筑2011 年第6 期(总181 期)

[2]钟凯琳:伯纳德.屈米用建筑扭转公共空间的解构大师建筑大师viewer 2012年7月

[3]孙臣:探究-解构主义大众文艺

[4]郑朝灿、丁承朴:解构主义建筑在中国——以央视新大楼、广州歌剧院为例华中建筑 2011年6月

建筑平面设计的意义第8篇

【关键词】高层建筑;设计造型;影响因素;外部尺度

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压力的不断加剧,发展高层建筑是现代建筑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当今高层建筑已经大量而普遍存在,主要是政府机关、科研机构、企业、公司等为满足其行政、办公用途而建。本文就高层建筑设计造型展开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一、高层建筑的历史

高层建筑的建造和发展历史久远,是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高层建筑体量巨大,视觉冲击力强,充分体现了现在建筑技术,美学,文化等魅力,对城市形态也有重要的影响,是城市中的一个重要建筑类型。

从遥远的古代起,人们就在建造高耸的建筑,人们通过建造高耸的建筑物来表达对神的崇拜,于是就出现了最早的两河流域出现的山岳台,古埃及金字塔,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以及中国的佛塔等。

现代的高层建筑,是商业世界竞争和相互推进的产物。由于高度是声望和公认的象征,在商业活动的推动下,经济条件和科技条件的结合赋予了高层建筑特殊的建设背景。新材料、新技术不断出现,这为高层建筑的设计师们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创造出大量造型迥异、色彩纷呈的建筑形象。

二、高层建筑造型设计思路

1.几何学的思路

几何形态是直线、规则曲线、直线与曲线的结合,具有明快性、数量性、秩序性等特点,表现出很强的几何规律性。而对建筑而言,建筑中的体块是由面包裹的,面被体的走向和体的形成线所分割。现代主义者认为几何形式有简洁而又特殊的美学特征,他们创造抽象几何纯形式美所运用的词汇是:点、线、面、体、空间、质感和色彩等。可以说,几何形体是物质世界的概括和缩影,即利用三维空间的认识和理解来分析点、线、面、体的多变性,并进行分割与组合搭配,由此产生丰富的美感形态。

2.符号学的思路

在造型设计中,建筑符号的运用是重要的思路之一。以符号出现的造型方式往往以拼贴设计方法进行构思,从历史和传统中选取某种或数种典型建筑形式母题、部件或元素,随后对其进行发展、变化和重新组合。

美国哲学家皮尔斯把符号分为指示性、图像性和象征性3类;建筑造型中的符号通常对应地分为这3类。指示性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因果关系的符号,如窗户的形象表达着采光、通风、眺望的功能意义;门的形象表达着出入交通、开启闭合的功能意义;这种所指和能指的因果关系,实质上反映着作为符号载体的构件本身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关系。图像性符号:能指与所指物之间具有图像的相似形符号,高层建筑中应用的简化、变形、抽象的传统构件、具象的图案、文饰、门式、窗式以及装饰部位都属于图像性符号或它的复合体。象征性符号: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约定俗成的联系的符号,通过这种约定了的、可以通过联想得到暗示的关系;象征性符号给特定文化的某些东西赋予意义。

高层建筑造型中的符号呈现着多种多样的复合形态与交叉方式,以指示性符号为干、图像性与象征性符号为辅助的符号系统也是创造丰富建筑造型的重要思路之一。

三、高层建筑造型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

在高层建筑造型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不论是什么时期,一些因素对建筑造型始终产生着重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环境因素

高层建筑一般在城市商业中心区域比较集中,并有时相互结合形成建筑群体。在高层建筑之间,高层与城市环境之间,有着许多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阳光与阴影众所周知,室内需要获取足够的日照,而高层建筑所形成的阴影成为城市空间中的不利因素,高楼在附近投下大面积的阴影,给近旁的环境带来极大威胁。如何正确处理高层建筑的日照与阴影问题,是设计师必须考虑的问题。

2.功能因素

不同的使用功能对高层建筑的平面形状和体形要求均不一样。以住宅而言,每个住户都需要好的采光、通风条件,每个房间都至少有一个外墙面开窗,这就要求高层建筑要采取凹凸、缺口、错位的平面形式。再以办公楼而言,现代办公楼对大空间的要求逐渐增多。大空间的采光不可避免地要借助人工照明,但大进深的平面应使黑房间减至最少,所以这一类建筑要考虑平面形式灵活多变,立面造型相对自由。

3.视觉因素

如果对高层建筑的视觉效果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在近距离很难看到高层的全貌,而远距离时虽然很难看清细部,但能够看到建筑的全貌,对建筑的印象才具有整体性。这就要求高层建筑造型设计中要注重建筑的整体轮廓形象,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局部造型,对建筑整体要处理好式样、比例和尺度等关系。

四、如何正确设计高层建筑造型

众所周知,一般高层建筑的面积都在几万平方米以上,其建筑内服务功能的多样化使得其成为一个完备的社会单元,所以,高层建筑的造型设计要结合各片区的建筑高度分区来建构不同的城市空间景观效果。

高层建筑外部设计的原则主要表现在:建筑与城市环境在上要统一;同一高层建筑形象要有序;高层建筑形象上须有可识别性。

就建筑与城市环境在的统一而言,注意高层建筑布置对城市轮廓线的影响,因为在城市轮廓线的组织中,起最大作用的是建筑物,特别是高层建筑,因而它的布置应遵行有机统一的原则进行布置:

(1)高层建筑聚集在一起布置,可以形成城市的“冠”,但为避免其相互干扰,可以采用一系列不同的高度,或虽采用相仿高度,但彼此间距适当,组成有关的构图。

(2)若高层建筑彼此间毫无关系,随处随地而起不到向心的凝聚感,则不会产生令人满意的和谐整体。

(3)高层建筑的顶部不应雷同或减少雷同,因为这会极大影响轮廓线的优美感。

就同一高层建筑形象要有序而言,高层建筑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的城市尺度、整体尺度、街道尺度、近人尺度、细部尺度这一尺度的序列,在某一尺度设计中要遵守尺度的统一性,不能把几种尺度混淆使用,才能保证高层建筑物与城市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及与人之间保持良好的有机统一。

结束语:

高层建筑的造型是由多种手法综合、灵活运用的结果,设计过程中绝对不能追求形式的奇特与变化,只有对形体深入的把握和发掘,才能展示出高层建筑内在的生命力。因此,对于其造型设计,必须慎重考虑,同时兼顾环境、场地和视觉等因素,并注重整体性和简洁性,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高层建筑具有区别于国外的建筑特征,能够在国际建筑界内大发异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