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人工智能医药

人工智能医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4 17:28:58

人工智能医药

人工智能医药第1篇

关键词:医药企业 智力资本 评价指标

医药行业是关乎国计民生的一个特殊行业,其发展好坏与人民健康水平息息相关。智力资本是医药企业的第一生产要素,是医药企业的企业价值的源泉。但是,现阶段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对于智力资本的构成与其评价指标的研究没有统一的认识,正因此研究医药企业智力资本的构成以及评价指标对医药企业十分重要。

1.医药企业智力资本的构成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智力资本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对于其研究还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学术上也没有一个队智力资本公认的定义。

1.1智力资本的构成综述

关于智力资本的结构研究可以概括为两因素论、三因素论、四因素论和五因素论四种观点。Stewart把智力资本分成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即智力资本的H-S-C结构;Stewart(1997)认为智力资本主要包括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指出知识资本的价值体现在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顾客资本三者之中;Johnson(1999)指出智力资本包含四要素:人力资本、创新资本、流程资本以及关系资本;Brooking(1997)认为智力资本由市场资产、人力资产、智能财产资产及基础设施资产所组成。

1.2医药企业智力资本构成

医药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高附加值和高技术性的特点。笔者结合医药企业特点和智力资本结构理论,把医药企业智力资本分为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客户资本和创新资本。创新资本的单独分离体现了创新对于医药企业发展和生存至关重要的地位。

在医药企业智力资本的四个组成部分中,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实现和增值的重要基础;组织结构的设计、适当的集权与分权以及企业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以及领先的知识资产等,这些是组织资本的作用体现;客户资本是企业实现价值的终端;创新资本是智力资本的中枢环节。智力资本这四个要素必须和其它要素整合起来,才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医药企业的智力资本就是通过人力资本、组织资本、客户资本和创新资本的相互作用、共同整合来推动企业的发展。

2.医药企业智力资本评价指标设计

智力资本评价指标设计是医药企业智力资本计量和评价的基础,是提高医药企业智力资本存量的关键。

2.1人力资本指标设计

人力资本是指员工的知识、经验、技能、态度的综合,它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最关键的部分,是知识企业实现价值和价值增值的根本源泉。在医药企业产业化过程中人力资本尤其起到关键和核心作用,它是知识经济下医药企业实现价值和使价值增值的根本源泉。它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员工的能力,包括员工的学习能力和参与政策制定和管理的能力;员工的态度,即对公司价值的认知、满意度、流失率;员工的培训,即公司的培训投入以及培训效率;员工的创造性。

2.2组织资本指标设计

无论是什么样的企业的发展都需要有良好的内部机制与环境。对医药企业来说,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高收益等特点,要形成适应医药企业要求的特殊企业环境。医药企业的组织资本可以概括为:企业文化,即员工对企业远景的认同感;组织结构,即企业责权利关系;信息系统,即企业知识库的建设和利用效率;业务流程,企业的运作效率;组织学习,即知识共享程度。

2.3客户资本指标设计

任何企业的存在都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将企业产品和服务销售给顾客是企业的最后一个环节,企业盈利与否、是否能持续发展最终是建立在顾客对产品的购买程度上的,因此,客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药企业的客户资本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市场基础能力,即企业服务能力;市场强度,即知名度;客户忠诚度。

2.4创新资本指标设计

创新是使医药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不竭动力,创新牵系着企业的命运。因此,在医药企业中,创新资本作为一种为企业组织实施研究与发展的活动,企业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以及产品创新。医药企业的创新资本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方面:创新成果,即企业的专利;创新机制,即研发占销售收入的比率;创新文化,公司文化对员工创新的支持和鼓励程度。

3.结语

医药企业可以根据上述评价指标体系结合相关的智力资本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智力资本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本企业的智力资本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和定位。企业还可以根据各项评价指标的情况,进一步进行针对性的改进,特别是对于权重大而且评价低的指标更应该加强投入,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医药企业必须对智力资本进行有效管理,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去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快速发展,才能保证人民的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冬伟,李建良.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贡献程度研究[J].财会通讯,2009,(9).

2.赵罡,陈武,王学军.智力资本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

3.杨蔓利.高新技术企业智力资本构成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633:67-68.

4.杜锐.基于知识资本的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硕士学位论文.

5.白黎,李艳.延长采油厂智力资本评价模型构建[J].现代企业,2012,11(1):37-39.

人工智能医药第2篇

[关键词] 发药机;工作流程;优化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7)06(b)-0138-04

Investigation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of application status of automatic drug dispensing machine in military outpatient pharmacy of our hospital

WANG Ru1 XIN Haili1 SHI Huayu2 GUO Daihong1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2.Information Section, General Hospital of PLA, Beijing 100853, China

[Abstract] For the maximum efficiency of hospital pharmacy the dispensing machine, to promote the implementation of hospital pharmacy automation. Combining with the actual work,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application of drug development process problems, develops countermeasures and implementation. After optimization, it improves dispensing machine efficiency, reduces pharmacists work intensity, and improves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whole pharmacy.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should be solved, it should continue to research and optimize the application of dispensing machine, improve the overall service level of pharmacy.

[Key words] Automatic drug dispensing machine; Outpatient dispensary process; Optimization

近年恚医院药学数字、智能化管理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国内大型医院建立现代化智能化药房,引进各种型号的自动发药设备,以满足患者取药需求,提高药房工作效率与服务水平。总医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根据2010年国家卫生部印发关于《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基本标准设备与设施要求药房需逐步配备全自动分包装系统、自动化调剂配方系统和药品管理信息系统[1]。文献中各大医院陆续引进发药机,以提高药房工作效率,改善药房工作环境,提升服务质量[2-3]。因此,总医院门诊军人药房于2014年10月引进大型整包装自动发药机,实现药房自动化,提高药房工作效率。新设备与新的取药流程应用过程中,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发药机效能和药房工作效率,笔者对发药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对策并实施,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门诊军人药房自动化发药机介绍

1.1 发药机硬件与配套设施

我院引进蝶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自动化发药设备,分别是盒装药快速发药系统(DIH E-Med1200)4台、综合快速发药系统(DIH SE-Med600)2台;配套设施为药篮绑定台6台、智能药篮架(DIH S-Med25)7台、内置RFID读卡器的智能药篮(DIH R-Med30)350个。自动化发药系统由下列3种模式组成:①预配发药系统:即盒装药快速发药系统(DIH E-Med1200)+异形快发机(DIH SE-Med600),共六组(12个)出药口,预配发药系统每个出药口配有1台药篮绑定台,预配发药系统用于需人工配药的非直发摆药模式,药篮绑定台用于智能药篮的绑定,其作用是将处方信息,药篮药品与前台预配发药系统进行信息连接。②直发发药系统:即盒装药快速发药系统(DIH E-Med1200),用于无需人工摆药的直发摆药模式。③智能预配发药系统:由智能药篮架(DIH S-Med25)7台与智能药篮(DIH R-Med30)组成,智能药篮架用于放置调剂好的智能药篮,并通过识别RFID读卡器将药篮信息传至窗口待发药。

1.2 信息系统准备与发药设备配套软件开发

针对不同性能的发药系统及其配套设施开发相应的程序,研发形成“门诊药房全流程信息管理一体化平台”(简称“信息平台”),并通过与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对接进行信息交互,共同支撑发药机调剂工作。

1.3 发药机功能介绍

1.3.1 调剂功能 发药机通过信息平台与医院的HIS系统连接,自动提取门诊处方信息,根据处方的性质和处方药品的存储位置进行任务分配,将处方分配为预配模式发药或直发模式发药,并分别进行调剂。

1.3.2 补药功能 发药机可以根据提前预设好的补药上下限对存储于机器内的药品缺药状况进行提醒,并能打印补药清单帮助药师准备好药品,然后通过扫描药盒条码、输入药品名称拼音简码或者直接选取缺药药品的形式实现全自动补药。

1.3.3 盘点功能 发药机带有激光自动盘点系统,可实现无人值守的机内药品实时库存自动盘点。具有两种盘点模式:全部盘存和查询选择(1个或多个)品种盘存,单台设备的全盘时间一般在30 min左右。

1.4 药房工作流程设计

药房工作流程详见图1,药房发药采用报到预摆药的模式,①患者先缴费,通过药房报到机扫描处方报到,患者报到后即到等候区等待叫号取药。②患者经过报到,药房报到系统收到患者报到请求后,通过Web Service接口将患者处方信息发送至药房流程信息平台,信息平台即刻对报到患者的处方药品进行分析,将处方任务分解为无需人工摆药的直发摆药模式与需人工配药的非直发摆药模式。③直发摆药模式:直发摆药处方分配至直发摆药窗口,窗口药师收到处方后,直接给予发药机命令,发药机摆好药品通过高空传输系统将药品直接传送至直发窗口,药师通过叫号系统呼叫患者,完成发药任务。④非直发摆药模式:非直发摆药处方分配至机器相配套的药篮绑定台,药篮绑定台接收到任务后,打印配药清单,药师根据配药清单指示绑定配好药的智能药篮,并根据提示将非机器药品添加至药篮后,将智能药篮放至非直发窗口的药篮缓存架,发药药师接收配好的患者药品信息通过叫号系统呼叫患者,完成发药任务。

2 发药机应用出现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门诊药房发药机的应用,优点是降低药房工作强度与调剂差错,提高药房工作效率,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促进门诊药房药学服务[4-6]。但是,在发药机应用初期,由于新的工作流程与传统的调剂取药模式的快速切换,药师操作不够熟练,发药机软件功能与硬件性能不够完善等原因,工作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这也是国内发药机应用存在的普遍现象[7-9],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发药机的问题是随着工作的深入开展而逐步出现的,数据统计时间会有所不同,因此,笔者汇总了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工作中发药机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1 效率问题

2.1.1 整体调剂速度的改善 初期由于流程的改变和新设备的应用,药师与发药机人机配合差,影响工作秩序,发药机部分功能不完善,导致调剂速度下降,发药机调剂速度慢,直接影响药房工作效率,延长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等候时间过长导致患者负面情绪增加,降低药房服务满意度[10],因此,提出改进措施:①加强药师业务培训与上机操作培训并考核;②完善发药机硬软件功能。通过改进,发药机发药时间缩短至8 s,整体处方调剂时间由原来的121 s降低43 s,同时,与手工流程相比,改善后发药时间变长,表明发药机调剂效率提高,发药药师发药时间充足,促进药患交流与沟通,为患者提供良好的药学服务。发药机应用的这一特点在国内文献有类似报道[11-13]。见表1。

2.1.2 发药机补药速度的改善 发药机补药问题影响发药机调剂效率,提高发药机补药速度,发药机存储药品充足,出药率提高,才能保证患者取药需求[14]。因此,补药工作是提高调剂速度的基础条件。发药机补药流程为:①补药人员统计打印补药清单;②准备药品;③在补药系统界面选择需要补充的药品或扫描补充药品的条形码;④将药品放至补药传送带上;⑤点击补药界面“提交上药”完成补药。在补药流程中影响补药速度有以下原因:①补药清单冗长,需要人工挑拣补药品种;②补药流程不方便,补药时,补药人员需等待机械臂回原点,才能在补药界面选择下一个药品的补充;③机械臂补药时故障,出现机械臂与药槽位置不匹配,需手工调整才能进行药品补充,影响补药速度。

因此,针对发药机补药速度问题提出改进措施:①校准机械臂与药槽之间的数据参数,解决机械臂卡药问题;②补药清单调整,在药房取药高峰时段,补药以急缺补药清单为主,药房取药低峰时段,调取全部补药清单,补充药品;③优化补药流程,补药人员无需等待机械臂回原点,在机械臂进行上一个药品补充时,可在补药界面选择下一个药品槽位并将药品放至传送带,准备工作结束的同时机械臂回原点,点击“提交上药”即可,解决补药人员等待机械臂回原点问题。机器内药品补药情况优化前后对比分析详见表2,优化后机器上药量增加,由13589盒增加至16275盒,增长幅度19.77%,补药效率明显提高,机器内药品数量增加,出药量随之增加,提高机器调剂效率。

2.1.3 发药机入机品种与数量设置的改善 发药机入机品种设置合理性也是发药机问题之一,发药机的效率高低取决于机内品种的分配策略[15],入机品种直接关系到由机器来代替人的工作量大小,合理的品种设置,是降低药师工作强度的关键。因此,对机器内品种进行调整,通过对患者取药数据的分析,了解患者处方结构特点,进行入机品种和数量的优化,以达到合理的品种覆盖率,提高发药机效率。入机品种和数量对比分析详见表3,调整优化后,机器内品种由598种调整优化为517种,上药量增加至23 015盒。优化前的入机药品基本是按照尽量增加品种数覆盖的原则进行排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入机药品发放频次存在差异,因此,对机内药品品种进行2次调整,遴选的标准是:增加发药数量在8盒以惹曳⒁┢荡谓细叩囊┢罚剔除发药频次较少的药品;对于季节性变化带来的药品使用量增加与减少,通过调整药品上下限控制机内药品数量。最终形成了适应药房工作的品种入机模式。

2.2 准确性问题

2.2.1 发药机调剂过程中的药品卡阻 发药机卡药后严重影响药房工作效率,增加药品报损率,文献中发药机应用也有此类现象[16-18]。药品的卡阻有很多因素,一是药品的原因:药品外包装的鼓包、边角翘起现象,药盒重量过轻等原因,造成了药品自动发放过程中的卡阻。二是发药机的原因,药槽与药品坐标不准确,药品落药托盘故障,出药口故障等都会引起药品卡阻。因此,提出改进措施:将卡药药品与药槽进行重新校准;定期检修发药机落药托盘;对于易卡的品种进行再评估,决定易卡药品是否入机,以此来解决药品卡阻问题。实施后,药品卡阻由原来平均60盒/月,降低至平均30盒/月,减少药房报损率。

2.2.2 药篮绑定台灵敏度及网络响应 盛放患者已配好药品的药篮带有RFID智能芯片,可以自动识别患者的处方。但在绑定台进行药篮和患者处方的绑定过程中,发生药篮不能正确绑定或绑定不上的问题。因此,更换了绑定台的智能芯片识别器以及更高传输效率的网卡,通过测试后,实现了药篮绑定的快速响应和准确识别传输。

2.2.3 药师身份识别的蓝牙手环信号及工作量记录 药房初期采用了自动识别药师身份的蓝牙手环,能在调剂药师绑定药篮时识别药师的身份。但在应用的过程中,蓝牙手环的信号不稳定,药篮绑定台因需识别药师身份而频繁搜索手环信号,导致绑定台绑定时间过长和死机现象,影响调剂速度。改进措施:修改绑定台程序,最终采用取消蓝牙手环,将药师信息直接录入绑定台程序,在绑定台上选取药师工号的方式来实现调剂工作量的准确记录,以增加药篮绑定台的稳定性和解决绑定台死机的问题,提高整体调剂速度。

2.2.4 配药清单信息显示不完全 预配发药系统工作过程中,药师需要通过药篮绑定台打印的配药清单进行手工调剂非机器内的药品,使用过程中,发现配药清单的问题是:①配药清单药品名称显示不全,遇到比较长的药品名称,配药清单显示不全,遇到易混淆的药品时,调剂药师不能准确判断配药清单上的药品;②配药清单位指示不明确,配药清单只显示手工调剂药品的货架号,未显示具体的药品货位,药师不能快速的取到药品,影响调剂速度。改进措施:调整配药清单上药品名称与货架标识的内容显示,减少调剂差错,提高药师调剂速度。

3 讨论

自动化发药机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药师劳动强度和药师调剂发药差错,而且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服务满意度,提高医院药房的管理水平和提升医院的服务形象与声誉[19-20]。但发药机的应用也给药房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发药机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存在尚待解决的问题[21]:①发药机自动盘点灵敏度需要提高;②发药机发药出现故障需要人为发现,应开发主动预警功能;③发药机药品有效期管理系统不完善,需要人工完成;④直发通道设计不完善,存在卡药,少药现象,建议升级优化直发通道出药方式,改善这种现象,降低药师发药风险。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继续监控发药机运行情况,优化发药机程序,挖掘发药机潜在能力,提高药房工作效率,从而将药房的工作重点由传统的调剂发药向药学服务模式转变。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二、三级综合医院药学部门基本标准(试行)[S/OL].[2010-12-03].http:///mohyzs/s3577/201 103/50844.shtml.

[2] 顾继红,缪丽燕.医院门诊药房自动化系统流程建设的实践[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2,32(15):1225-1226.

[3] 叶卿,陈念祖,唐风敏.自动发药机在我院药房使用的利弊[J].临床合理用,2015,8(6):165-166.

[4] 张婷,陈迎平,张琳琳,等.自动化药房系统应用于我院门诊药房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6,27(19):2667-2670.

[5] 辛海莉,孙艳,张震江,等.我院门诊药房全自动整包装发药机实施与管理实践[J].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16, 13(5):321-323.

[6] 张岩,,李建涛,等.门诊药房自动化对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4,34(1):63-66.

[7] 沈颖燕,陈秀兰,李智辉,等.基于缩短患者候药时间的门诊药房智能化工作流程优化实践[J].中国药房,2015, 26(25):3528-3531.

[8] 李民,沈爱宗,吴葵.IRON快速发药机原理与常见故障处理[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3):139-140.

[9] 杨安辉,陈维中,杨志远.全自动药品发药机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J].中国药业,2015,24(16):123.

[10] 陈,吴丹,秦舟,等.成都市某“三甲”医院门诊药房患者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药房,2016,27(21):2887-2889.

[11] 孙明辉,李娟,杜光.盒装药快发系统应用于门诊药房调剂工作的实践[J].医药导报,2015,34(12):1688-1690.

[12] 陆国红,苏克剑,陈彬,等.我院药房自动化设备的应用与智能化管理的探索[J].世界临床药物,2015,36(4):262-263.

[13] 王浩浩,金灵泰,周晓明.门诊自动化药房全自动发药机应用现状与评估[J].海峡药学,2015,27(8):245-246.

[14] 孙家艳,朱静.韦乐海茨发药机在本院门诊药房应用的实践与体会[J].北方药学,2015,l2(11):125-126.

[15] 王文青,郭红叶,刘津,等.基于判别分析法对药房自动化发药机机内品种的优化[J].中国医药导报,2015,l2(31):153-155.

[16] 周冬初,颜素,华肖岚,等.品管圈在降低自动发药机卡药数目中的应用[J].中南药学,2016,l4(4):429-431.

[17] 阳巧凤,李美芬,汪铁山,等.品管圈在降低自动发药机卡药数目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12):160-161.

[18] 杨安辉,陈维中,杨志远.全自动药品发药机的故障分析及处理方法[J].中国药业,2015,24(16):123.

[19] 何杏莲,刘锐锋,程小荣.自动化药房系统在某三甲综合医院门诊药房的应用与评价[J].今日药学,2016,26 (8):592-605.

[20] 何惠玲,戚美华.以智能快速发药机为基础建立医院门诊药房快速发药体系对患者满意度的考察[J].抗感染药学,2016,13(4):815-816.

人工智能医药第3篇

关键词:智能Agent;人工智能;中医诊疗;医案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9)05-0965-03

人工智能(arificiM intelligence,AI)是当前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门前沿科学。1956年,人工智能作为新兴学科被正式提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的成就已经引起人们能高度关注,有人把它与空间技术、原子能技术一起誉为20世纪的三大科学技术成就。

有学者认为人工智能是继3次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并且指出:前3次革命延长了人手的功能,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而人工智能则是延伸了人脑能功能。实现脑力劳动的自动化。人工智能技术在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在机器人、自然语言理解、专家系统、图像识别、地质勘探、石油化工、军事、医疗诊断等领域应用十分广泛。

作为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成分,智能Agent技术经过十几年的理论建模,目前已开始初级应用。许多IT企业,如:微软、IBM、Oracle等都对Agent的开发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这在一定程度反映了Agent技术的广阔前景。本文搞针对智能Agent技术的起源、发展和未来前景进行初步阐述和探讨。

1 Agent概述

1.1 Agent的定义 目前学术界尚无一个公认的对Agent的定义,在国内多将其译为智能。M.Wooldridge和N.T.Jennlngs于1995年提出的:“Agent是满足特定设计需求的计算机(硬件或软件)系统,它位于特定的环境当中。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自治性。”。这是Agent目前普遍被人们认可的定义。

1.2 Agent的特性 学术界通常认为Agent具有以下一些的特性。

自主性:Agent具有属于自身的计算资源和局部对自身行为控制的机制,能在无外界直接操纵的情况下,根据其内部状态和感知到的环境信息,决定控制自身的行为。

智能性:Agent能够从用户浏览的网页中提取出网页特征或链接信息,与知识库中的信息进行比较,将最接近的知识应用到该网页上,自动将网页中的信息抽取出来并反馈给用户,能够根据用户查询信息的行为进行判断和分析,以提高查询准确度。

适应性:智能Agent能够从用户日常的查询、浏览等行为中学习用户的兴趣点,推理用户的需求,为每个用户建立,个性化的用户框架,根据用户反馈对获取的知识和用户框架进行修正,以适应用户兴趣点的变化。

协作性:Agent可以通过某种Agent协作语言与其它Agent进行多种形式的交互,有效地与其它Agent协作工作,可以共享交流信息,实现协作式的信息查询,提高了信息查询的效率。

移动性:Agent能够在互联网上跨平台漫游,以帮助用户搜集信息,它的状态和行为都具有连续性。

安全性:Agent能够主动避免恶意的Agent对计算机环境造成破坏。

由于Agent技术具有以上诸多特性,这就决定了其在其它领域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探索空间。医者作为诊疗过程中的主体,其认知具有经验性、灵活性、自主性、协作性等诸多特点,由此可见,Agent技术在这一方面也具有相似甚至相同的特征。在针对医者认知过程的研究中,智能Agent技术是否可以充当记录、模拟甚至传播的载体,都是值得研究者们共同探讨的课题。

2 智能Agent在医疗活动中应用可能具有广阔的前景

2.1 智能Agent信息检索系统将是医生获取知识的得力助手笔者认为,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未来应用于医疗活动中的智能Agent,将能够根据医生的个人需要提供动态、实用、指导性强的医学信息。近年来,互联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途径。网上信息资源日益膨胀,搜索引擎只是初步解决了如何索引和查询Intemet浩瀚无垠、零乱分散的信息资源的技术难题。相对于用户希望的“花最少的时间能得到最相关的查询结果”的愿望来看,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对专业领域定的用户群提供专业的、量身定造的信息服务,使用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找到最需要的信息内容是大家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在医学领域,我们面临着同样的尴尬:医学领域是一个时效性、交流性极强的学科范畴,往往在短时间内,临床工作者、科研人员就需要及时、准确的对应信息。网络资源虽具有纸介质媒体无法匹敌的信息资源,但分散、冗长的信息交错混杂,为科研工作增添了无谓的负担。缺乏专业、针对性强、灵敏的搜索引擎是科研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在科研和医疗方面得以不同程度的应用。在科研方面,世界各国建立起了大量的医学、药物数据库为研究者提供信息服务,如包含9000余种美国处方和非处方药物信息的“药物信息库”,癌症数据库Cancerlit,有关艾滋病临床、药物研制及文献的AIDSDatabases,向医患人员提供的临床实验信息数据库Clinical-Trials.gov,包括健康指南、评价和消费者指南信息的全文数据库HSTAT,补充和替代医学资源NCCAM Resource,医学文献检索系统Medline等医学信息数据网络资源,诸如此类的网络资源极大的方便了医学科研工作者。在医疗方面,许多世界发达国家都在斥巨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国家卫生信息系统,英国的卫生服务信息系统、美国的卫生服务信息框架HII(Health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加拿大的电子健康系统(e-Health)和澳大利亚的电子健康网络(Health Online),各种已经应用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RIS、和PACS等,信息技术已经在医疗管理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国卫生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医院层次的电子病历研究探索刚刚起步,与真正的信息化、网络化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中医药方面的网络资源包括中医药文献数据库检索系统、中国中草药大典、中药基本信息数据库、医学数据库大全、名老中医、中华药膳等,但由于中医药理论的自然哲学特点,信息化仅仅实现了文字的超文本化和图片的数字化。

有学者指出,基于智能Agent的个性化信息检索系统是一个具有个性化智能化的多Agent信息检索系统,它以用户为中心,挖掘用户的真实意图进行WWW搜索。

2.2 多Agent是学术交流的平台 由于Agent具有协作性

的特点,可以与多个Agent进行协调合作,共同完成复杂问题的求解,而传统的医学学术交流和解决疑难问题时,多采用专家会诊讨论的方式进行。因此,二者在问题解决模式上具有相通之处,甚至,Agent技术可以实现控制和协调远程医疗系统中的信息共享和交流,在医疗活动及医疗信息资源的广度和深度上实现系统的整合。

与传统模式相比,Agent技术为领域专家,提供了更广阔、更专业的智能信息平台,真正实现了跨地区、跨医疗单位的综合问题求解及疑难医学问题探讨,对于医疗资源的进一步共享,公平分布,甚至学术交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3 中医诊疗智能化的探索

在过去几十年中,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探讨中医诊疗过程已经取得了一部分成果。自1979年关幼波肝炎诊治系统的出现,为中医诊疗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揭开了崭新的一页。随后,陆续出现了一些旨在快速有效解决问题的医疗专家系统,但这些专家系统更注重专家诊疗经验与智能技术的结合,对于医者的认知在诊疗中的决策作用尚未进行深入探讨和挖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学者尝试运用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方法,在中医领域建造了第二代专家系统的外壳。发挥神经元网络的特点弥补了知识获取和深层知识推理的不足。这些研究成果虽然并未在医疗活动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但在中医诊疗智能化研究进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未来的智能Agent中医诊疗平台中,作为一种理想,是要做到人与计算机之间形成同伴关系,即关键之处、需要经验知识之处必须靠人,至于可以形式化的处理的地方则靠计算机,两者密切结合,使得在求解问题的过程中,甚至难以判断所使用的知识究竟是来自计算机的还是来自人的。这个理想将彻底改变人随机器运行方式进行思考的被动局面。笔者认为,如何建立更适合医生诊疗操作、群体交流和能激发医者灵感涌现的智能Agent平台,一方面有赖于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医案不妨作为理论研究模型构筑的切入点。

清代医家周学海认为:“宋以后医书,唯医案最好看,不似注释古书之多穿凿也。每部医案中,必有一生最得力处,潜心研究,最能汲取众家之所长。”现代名医恽铁樵所云:“我国汗牛充栋之医书,其真实价值不在议论而在方药,议论多空谈,药效乃事实,故造刻医案乃现在切要之图。”通过对医案的学习和研究,了解中医各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辨证论治的特色,并对其进行归纳和总结上升为共性的诊疗规律,以便于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然而,医案方面的书籍众多,这为临床工作者在面临疑难问题求解是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传统方式的研读多是从名家医案入手,从中获得宝贵的诊疗经验,在临床上实践,根据病人病情的变化用心思索,调整治疗方案。经过不断的学习、实践和思索,实现经验积累,同时也在诊疗过程也是形成新的医案资料的过程。用计算机和专家系统整理古籍医案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在取得成果的同时,也存在错检、漏检、统计结果呆板,功能不全等问题。如何能从医案人手,发挥计算机技术在医案整理中数据完整,记忆准确的长处;发挥智能Agent技术在构建人机界面时对诊疗思维的启发性和使用的便捷性;发挥医者在诊疗过程的主动性。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人工智能医药第4篇

603229  奥翔药业:09:25  仿制药+次新原料药及中间体 仿制药研制 2B

002693 双成药业:09:25  海南+仿制药 我国多肽药物领先企业 4B

300452  山河药铺:09:30  仿制药优质辅料  龙头 2B

300550  仁和科技:10:59  医疗机构信息平台+一季度业绩预增   2B

002864  盘龙药业:13:39  医药次新完成自查中成药妖股有开 3+7B

603718  海利生物:14:18  变更以现金收购捷门生物基因测序   超跌 3B

002923  润都股份:14:42  仿制药 次新  化学制剂   原料药

000790  泰合健康:14:49  仿制药 10送3派0.8 今日除权 中药  为主 2B

300705  九典制药:14:55  仿制药+次新+高送转   原料药生产 前期牛股 2B

点评:随着盘龙药业的今晚的特停,医药这块就需要新的卡位龙头领涨来取代盘龙药业,现在看就是奥翔药业+双成药业+山河药铺这三只前排强势品种卡位的概率比较大了,如果成功医药板块还能持续表现,如失败医药板块可能要慢慢退潮一下了.

次新股+:8

300598  诚迈科技:09:25  移动芯片软件开发  +独角兽 妖股 7B

002886  沃特股份:09:31  独角兽公司系富士康小米  三星  等供应商 2B

603336  宏辉果蔬:09:35  贸易战果蔬种植与管理+次新 3+4B

300727  润禾材料:09:36  次新陶氏、德山、迈图有机硅  巨头涨价   3B

300624  万兴科技:09:45  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独角兽 次新 妖股 11+2B

603067  振华股份:09:40  军工超跌低送转核查复牌妖股 5B

300576  容大感光:10:38  远端次新 超跌 光刻胶已进入市场 涉集成电路 

603895  天永智能:10:43  次新 工业4.0 智能自动生产线 智能自动化装备

603161  科华控股:11:16  次新+超跌 涡轮增压器  零部件 2B

002915  中欣氟材:13:16  次新  氟化工  和制冷剂  的涨价

002864 盘龙药业:13:39  医药次新完成自查中成药妖股有开 3+7B

002902  铭普光磁:14:11  光磁通信元器件供应商 +5G   次新 有开

603711  香飘飘  :14:13  次新 超跌 奶茶饮料  的加工

点评:在次新股两大妖股诚迈科技+万兴科技的没有结束之前,次新股板块还是主要人气板块,自带次新股属性是加分项,叠加了题材双属性的次新股走势往往好一些。    

    送转:8

300707  威唐工业:09:31  业绩预增 高送转10转10 汽车冲压模具

603067 振华股份:09:40  军工超跌低送转核查复牌妖股 5B

300452 山河药铺:11:08  仿制药优质辅料 龙头 2B

300545  联得装备:13:02  高送转 10转10派2 股权登记04.11

603383  顶点软件:13:20  送转+次新 拟10转4派5 国产软件 

300670  大烨智能:13:23  次新+高送转+智能板块 10转8派2  4B

人工智能医药第5篇

一、医院管理中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方式分析

(一)绩效考核

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于绩效考核,可让绩效考核实现智能化。医院的员工数量通常比较多,传统考核方式工作强度较大、考核效率较慢、错误率较高,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支持下,可实现智能模式,具体还是将医院内部的HIS系统、财务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进行深度整合,使其成为一体化、综合性的绩效平台,并具有医院日常工作数据整理、采集、分析等功能。以薪资计算为例,现阶段主要有这些模式:(1)分别核算医院内部各个科室的开支以及管理成本,一方面需要将各个科室日常活动中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作为基础;另外一方面,还要参考科室收治患病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采用这样的计算模式能够对不同治疗项目的实际收支情况进行精准计算,然后再结合医院实际经营水平对管理成本进行计算。(2)授权管理技术,可确保科室数据的完整性,因为一个科室日常活动所产生的数据量大且复杂,管理技术授权之后,由科室全权统计相关数据,包括员工工作产生的数据、财务报表等。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可进一步保障管理数据的精准性,从而体现绩效考核的公平与公正。

(二)临床医疗数据

在临床医疗数据中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让整个数据电子化、直观化。临床医疗数据不仅可以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而且还可以借助数据提升科研水平。医疗数据电子化之后,数据的流通性将得到有效提升,将能够发挥更大的价值,具体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归档。(1)整合医院原始数据,尤其是一些综合性大医院,可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将各个科室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整理、归档,从而为医院高层制定计划与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2)在遵守数据仓库准则的基础上,规范处理既有数据,体现数据的价值,有利于促进医院业务实现标准化管理。(3)整合各个科室构建专业数据库,可为医疗工作、科研等提供有价值的基础数据,将有利于提升治疗效率与成效。

(三)药房管理

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实现药房智能化管理,让药物清单与费用清单实现线上传输,有效避免错误、丢失等问题。清单线上传输会在局域网中留下痕迹,这就意味着能够对各类清单进行全程追溯,将有利于提升药房配药与发药效率,同时有利于推进库存改善,例如,智能化系统能够实现实时监测,如果监测到某一种药存量过低,则会申购命令,这样就能够及时补充。

(四)门诊

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支持下,门诊将实现智能化管理,具体来讲:(1)门诊挂号系统优化。传统挂号系统通常是由工作人员询问患者情况来实现分诊挂号,如果人流量过大,将会影响到效率。系统智能化之后,患者可以通过网络实现自助挂号,可充分提升挂号的效率。(2)收费系统优化。通过自动缴费机或者手中的智能移动终端软件,可结合实际的治疗项目名称完成自动付费。同时,也支持费用明细查询、退费等业务,为患者治疗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五)医护管理

医护人员是保障医院能够正常运转的关键,而人数也非常庞大。通过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可改善医护管理系统,使其更加智能化、人性化。(1)从医生角度来讲,可借助智能化的医护管理系统全面、精准了解患者的病例信息,掌握患者的医疗记录、病情、过敏史等,可为医生开展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同时,该系统也可以为医生直观、全面提供相关药物以及用量的数据,可辅助医生精准掌控药物以及药剂量。(2)从护士角度来讲,传统的管理模式下,相关工作需要手动进行记录,效率慢,而且出错几率较高。智能化医护管理系统以电子病历为主,借助系统能够将每一个科室的每一位护士的工作量进行计算,从而为工作分配以及开展提供依据,不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工作量。

二、应用实例

(一)A医院

为了能够对现代化医院管理中的电子信息工程与应用进行研究,本文将以A医院为实例。A医院属于综合类医院,主要的科室眼科、骨科、病理、神经外科、医技、临床等。现阶段,A医院的管理系统已经应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创建了属于医院的官方网站,开通了官方微博以及微信公众号。

(二)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在A医院中的应用

1.挂号系统

A医院的挂号系统比较灵活,患者可以通过智能终端、自助挂号机、窗口等平成即时挂号、预约挂号以及相关信息查询。同时,挂号系统可以为患者的就诊情况进行初步处理,及时将挂号的类别进行正确分类,并为患者推荐适合其病情的医生。A医院已经全面推行了医疗就诊卡,患者的缴费、挂号、退费、拿药等一切活动都将通过一张卡进行办理,非常便捷。在就医的过程中,患者仅需要出示医疗就诊卡,医生可快速通过系统查询到患者的相关信息,从而提升了就诊效率与质量。同时,为了能够充分保障系统的稳定性,A医院组建了系统维护专业团队,并及时处理各种问题。

2.收费系统

A医院作为三甲医院,无论是技术能力,还是经济能力,均比较雄厚,并拥有一定数量的、先进的医疗设备,所以就诊患者数量比较多,而收费窗口排队也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将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应用于收费管理之中,让门诊收费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与人性化。A医院在每一个科室的收费窗口附近设置了多台自助缴费机,患者可凭借手中的就诊卡通过设备完成相关的缴费工作、查询工作。同时,A医院通过这套收费系统能够对医院的总收入、科室收入、个人收入等各方面进行精准计算与分析,并将数据制作成为电子报表,然后由会计人员进行整合,有助于会计人员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医生通过该系统可以全面查询患者的病历,例如,已经在本院进行建档的患者,可省去重复建档的麻烦;同时,也可以及时掌握患者的过敏史、遗传病史、手术史、过往病例等,有利于提升治疗效率以及成功率。

结语

人工智能医药第6篇

 

关健词:中医药教育 医学遴德 心智技能

    顺应世界知识经济大潮,培养大批创造型人才,是新世纪中医药教育的重要任务。其中强化医学道德的培养,深入开发心智技能则是中医药教育的重中之重。

    医学是人学,医学教育培养的医生是以人为工作对象,《黄帝内经》中“万物悉备,莫贵于人”、“预救生灵”、“与民为民”等医德思想,确立了中医鲜明的医学人道观念。自汉代起,张仲景、孙思邀、李时珍、叶天士等著名医家又身体力行,以毕生精力献身医学,救人疾苦,成为后世的医德楷模。“知人爱人”的医学人道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医家,中医药学术的发展,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离不开传统医学道德的继承和发扬。进入新世纪,社会主义的医学道德纵然有新的精神内容,但医以人为本、以德为尚、术业求精、仁爱救人的基本精神不变。所以培育医学生良好的医学道德是贯穿于整个中医药教育的重要任务,不论中医基础或临床课程抑或其他公共课的教学,都应把医德教育的内容恰当地溶入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在专业训练的全部过程中,始终绷紧医德这根弦,在医学知识学习、医务实践和医疗行为中自觉主动地培养医德,增强修养和自警意识。教师授课更应有计划地渗透在具体课程内容中予以细化。我从事中医各家学说课程教学,就在讲授历代著名医学家学术观点和临床经验的过程中不时穿插古代医德楷模的言论或具体事迹。唐代名医孙思邀曾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一心赴救,无作此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大医”和“含灵巨贼”是道德境界截然不同的两类医家,大医的“仁爱救人”应成为医学生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元代名医朱丹溪出诊治病常常“风雨载途,亦不为止”,随诊药童想休息一下,朱氏则说:“病者度刻如岁,而欲自逸耶?”这种急病人所急,时时为患者着想的诚挚强烈的同情心是传统医德所要求的基本要素;明代著名医学家、药学家、“造福生民”的伟人李时珍更把一生全部精力奉献给甄别药物,救治病苦的平凡实践;清代名医叶天士遍访名师,切磋医术,专注于事业的点点滴滴;清代名医王清任不避污秽,屡赴墓地亲验尸体的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古代医家崇高的医德医.风,对于医学生医德认识的提高、医德情感的培养、医德意志的锻炼、医德理想的树立乃至医德行为和习惯的形成颇多启迪。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现代各类诊疗仪器的不断面世和广泛应用,医生与病人的接触大大减少,医患关系的“物化”问题日趋明显,医生关注于诊疗仪器和病人的局部身躯,而往往忽略了对病人整体的观察;潜心于各种现代数据式图表,冷落了病人的思想、情感和意志;甚至于把兴趣和热点集中在有所研究价值的病人身上,把病人当作谋利的工具。要深刻地意识到这种趋势和由此引发的危机,在西医诊断学等课程方面,要适时地对学生加强医德情感的教育,呼唤医学生感受医生职业的崇高和特殊,增强对患者的同情感,对医学行为的责任感、理智感,充分尊重病人的权益,与病人建立起相互平等、尊重、爱护、帮助的同志式关系,从而为医生实施医疗行为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奠定重要的基础。

    面临新世纪的发展,能力培养已成为医学生能否适应社会取得生存优势的重要问题。其中心智技能的培养显得更为迫切。相对于动作技能,心智技能更能强调运用所学知识及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要求通过教学活动,通过学生观察、倾听、理解、思考等心智活动,逐渐形成敏捷、灵活的思维品质,以应对诸多医学的具体问题。

 以中医各家学说为例,本门课重点讲授历代著名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是伟大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让学生全部深入地了解古代医家独特的医学观点和治病经验以外,更重要的是应当将这些知识化为工具和手段,大大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去分析疑难,解决更多医学难题,这就是心智技能所要求的。长期搞临床的教师都知道,有些病症按习以成俗的辨证分型治疗很难收效,但如果精思慧想,则能出奇制胜:有人用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治疗搪尿病,有效率达86. 7%有人用张锡纯的升陷汤治疗糖尿病,40例中仅2例无效。前者从补气活血通络入手,后者则重在益气升陷,这就是心智技能的展示,别人想不到的,你想到了。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如用仲景桂枝汤治疗便秘,用益母草膏治疗胸痹心痛等等。中医很多课程都融入了历代医家的临证精华,在传授这些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插入一些现代临床的收获和创见,对于启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都会有一些积极的意义。我们也曾尝试通过课堂讨论来活跃学生思想,开发智能。如李东垣的“阴火说”、喻嘉言的“秋燥论”等一些专题,事先出思考题让学生准备,诸如“阴火”究竟是实火还是虚火?“秋伤于燥”、“秋伤于湿”究竟谁错谁对?对这些间题,学生们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作为教师发现了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间题时所展现的心智技能,感觉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呼应与和谐。教学必须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随着个性化医疗时代的到来,中医专业人才施展技能的领域应当相当宽广,间题在于悟性。现代哲人都很看重悟性,他们常常会以突发灵感的形成,拨通知识网络中的某些环节,从而带动一连串事物的沟通,使以往学来的、储存在记忆中的零散知识,又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思路和认识。那么,中医宝库中的学术精华便是激发中医人灵感的酵母和温床。

人工智能医药第7篇

一、大数据的定义与发展

(一)定义

近几年,“大数据”成为各大媒体各大行业,甚至是政府部门都经常挂在嘴上的词语,但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呢?“大数据”(Big data)研究机构Gartner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大数据”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来适应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肯锡全球研究所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换而言之,如果把大数据当做是企业的一种产品,那么这种产品实现盈利的管局,在于对数据的“加工”,通过加工的精细度,决定数据的增值力度。

(二)大数据的发展现状

2013年,发改委与中科院启动了“基础研究大数据服务平台应用示范项目”;2015年,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互联网+”,使“大数据”真正进入我国技术潮流的浪尖,推动技术的发展,至此各行各业大数据的春天悄然而至,医疗行业也不例外。2015年3月,国家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示范,推动健康医疗大数据的有序安全开放,这表明医药流通行业新的竞争浪潮已经到来,而大数据技术在医药流通行业的发展还有无法预估的空间。

二、大数据在医药流通行业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医药流通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参差不齐,近年来,随着IT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两化融合的引领下,医药流通企业对于信息管理技术逐步重视,也有一定的进步。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医药流通企业在其信息系统中留存着越来越多的数据,它们也开始明白数据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开始采用ERP系统或者内部信息技术初步进行数据抓取分析,部分走在技术前端的企业,也会利用入门级的BI系统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多以报表的形式体现。在与上下游合作的过程中,也会利用IT工具进行数据交互。

但,目前医疗机构自身的信息化能力,包括其与市场终端、流通渠道和制造业的整体信息流的融合能力,仍然存在很大欠缺。目前医药产业上下游板块的运转大多数是自成一派,没有融合成为共享的信息化平台,从而很难达到步调一致,导致数据的价值没有发挥到最大,企业的运营成本难以精准降低。

三、大数据给医药流通企业带来的机遇

(一)树立大数据集聚融通理念,驱动价值消费

“大数据”不仅仅是指一家企业的全部数据,更应当是一个行业的全部数据,在我国几乎每个企业每家医院都拥有自己的数据库,但如果数据不能共享,那么其所收集的数据就谈不上大数据,更谈不上大数据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跨界融合,药品流通企业将以大数据作为提升药品流通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利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工具,向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升级,与供应商、医疗机构、批发分销和零售药店建立更深入的服务关系和分工协作模式,创造独特的增量价值。

(二)深挖大数据“潜规则”,实现智慧服务

医药流通企业可以通过加强数据挖掘,向大健康产业延伸,向智慧型现代医药服务商转型。通过充分利用自身信息建设基础优势,获取药品流向、用户健康等关键信息,凝聚医药健康的大数据。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层挖掘、精准分析,实现系统智能化引导满足顾客准确选药、合理用药、健康保健的多元化服务需求。与消费者建立良性互动,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精准营销服务,同时依据客户需求调整策略,用有限的资源向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为企业获得最大限度的回报。

(三)利用大数据洞察变化,实现降本增效

医药流通企业信息应用系统目前已逐渐迈入集团化、集约化、智能化时代,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产生了巨大的数据量。对系统模型和数据规范进行统一和整合,将信息应用系统推动到智能化的阶段,会给企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可以优化企业自身的信息管理流程,逐渐变成精细化、数据驱动型的管理。企业传统的管理和运营模式会被改变,大数据将成为企业的决策中心,并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能力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同时大幅提升供应链效率,为服务转型提供“加速剂”的效果。

四、大数据在医药流通企业的应用建议

(一)占领智慧高地,建立企业数据中心,引领行业大数据发展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深化发展,医药流通企业业务逐渐变得复杂繁琐,不少企业原有的决策分析系统虽然完成业务数据统一采集和整合,但在数据更新频率以及统计方法上,均难以适应企业在“互联网+”大数据的高速发展。同时,随着企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企业数据的内涵和特征在持续不断发生着变化,人才的快速流动也使企业的数据分析技术和既往的数据分析经验得不到良好的积累和传承,迫切需要对企业进行精细化管理。为此,建议医药流通企业建立起基于业界通用的数据仓库和商务智能理论,密切联系业务经营的数据中心,完善管理者的决策支持,实现集团运营数据的标准化和可视化,数据查询个性化,以及数据处理经验的有效传承。公司数据的标准化和可视化。数据中心要能够从采购、销售、仓存、财务、人力、成本等多角度收集数据,实现数据采集的信息化与自动化,统一主要指标与分析报表的数据来源与统计方法,同时满足数据分析的定制化及个性化,管理者及时对问题进行处置和分析,从而提高决策分析能力,加强数据开发利用职能,为医药流通供应链创新服务提供数据分析支持。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工具推动大数据共享,实现供应链互联互通

医药流通大数据分析也已经逐渐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其中在医药界备受关注的“电子药监码”大数据正在以多种方式创造着巨大的价值。“药品电子监管码”现行的管理模式,对于医药生产、流通及零售企业来说需要巨大的硬件、软件及人力资源投入,在一定程度上给企业带来成本及工作量的增加,但从长远来看,其具有更多的积极意义。

医药流通企业通过建立药品供应链管理平台与医院HIS系y、药店零售系统的数据对接、使用物联网技术和投入自动化设备等一系列信息化技术手段,对药品在院内、店内的供应、验收及各流通环节的进行管理监控,优化物流作业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完善药品管理模式和提升对下游客户的药品药事服务,增强信息数据沟通简化流程环节提高采购效率,实现快速响应。同时利用RFID和无线网络等信息化技术,建立快速验收和出库系统,与下游客户系统直接对接,做到数据直连免去繁琐的录入操作,实现电子化和智能化。

(三)深化大数据应用,助力医药流通智慧运营,实现智能管理仓储布局

结合数据挖掘体系,引入一种科学的分析方法,建立一套可量化的业务标准,使得在企业基础数据的支撑下,公司库存布局能有据可依,合理决策。从之前的经验式管理过渡到现在的量化管理与经验式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二八定律:80%的常规业务工作由大数据应用系统辅助业务人员完成,20%的突发业务情况由业务人员处理,同时通过建立上下游客户评级、货品评级、采购销售预测、仓库定位等模型相关的指标,实现智能管理仓储布局。

人工智能医药第8篇

2017年1月4日下午,中国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新年团拜会在京举行。本刊记者在会议间隙,就心脏重症的预防诊疗、智能医疗对心脏重症领域的学科影响,以及如何提高中国心脏重症领域诊疗综合水平等话题,对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外科ICU中心主任张海涛教授做了深入采访。

减负:为心力衰竭的

治疗提供更多途径

采访一开始,张海涛教授首先谈到了全球心血管疾病的具体发病情况及治疗途径。他介绍说:“在全球范围死亡原因中,心血管疾病位列前三,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而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正在成为本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病症。有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心衰患者的数量已高达2250万,并且以每年200万的速度递增。尽管治疗技术在发展,因心衰致死的数量还在稳步增长,大约每年死于心衰的患者数量约为30万人。”

张海涛教授接着说:“目前,患者依从性的提高,血压控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减少了心衰患者的住院率。双心室同步起搏器及心内除颤器等装置的应用也大幅度改善了一些心衰患者的预后。但尽管如此,仍有一部分患者因心衰入院并需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在大多数医院,处理失代偿性心衰的措施是在重症监护室中完成的。治疗措施通常包括在重症监护室外无法实施的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其中对心衰患者普遍的干预措施之一是肺动脉漂浮导管的应用。尽管其应用增加了一些不良事件的发生,但却没有对有严重症状和反复心衰患者的整体死亡率产生不良影响。对于心脏收缩功能减低且在使用扩血管药物和利尿药物情况下仍有容量负荷过重的患者,应当以用血管活性药物来改善系统的灌注。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硝普钠的应用及使用这些药物期间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非重症科室无法比拟的优势所在。但尽管血管活性药的种类繁多,静脉持续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并非对死亡率的减少有利。总而言之,目前仍缺乏在重症监护室中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衰患者的标准化方案。”

“血管活性药的应用,旨在帮助患者渡过平衡即将打破的边缘状态,且以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心肌负担为代价。一旦平衡被打破,血管活性药物只能起到负面作用,而患者的整体预后也将随之变差、死亡率增加。在重症心衰,大剂量血管活性药物难以维持循环的患者中,让心脏休息,等待心肌功能的恢复成为心衰治疗的新思路。由此我们提出利用重症监护室所有可利用资源,让心脏充分休息,通过心脏减负、呼吸减负、肾脏减负、代谢减负――即心力衰竭系统减负,为心力衰竭的治疗提供更多途径。”张海涛教授还认为,“近年来,经过心血管病和急诊医生的不懈努力,心血管病急\的诊疗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提高,新思想、新理念、新技术的出现不断为心血管疾病注入新的活力,但尚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作为心血管医学最重要的一个领域,急诊医学的飞跃发展必将在第一时间挽救更多心脏重症患者的生命。”

临床:要准确科学地

辨析心脏重症

在采访中张海涛教授表示,心脏的左心室与右心室存在明显的差别。正常人右心室容量大于左心室,右心室壁薄,顺应性好,其重量仅为左心室的1/6。由于肺循环阻力低,右心室做功量仅有左心室的25%。右心室泵血量与左心室相同,且右心室长轴缩短较圆周缩短对右心搏出量具有更大的作用。左心做功根据机体需求,是心脏做功的发动者,对前负荷敏感,遵循Starling曲线,容量增加,射血即增加(线性)。左心对压力负荷的耐受性较好。右心对容量不敏感,前负荷增加,只有较少每搏量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后才明显增加,因此右心对容量负荷的耐受性较好,容量不变时,右心射血量由室间隔起主动作用、调节。左心做功时通过室间隔(主动+被动)带动右室做功增加,带动右室射血增加,保证左室做功时有充足前负荷。右心是左室前负荷的储备和调节器,根据左心做功需求,通过室间隔做功调节、准确向左心提供精确的前负荷。这些差异使得我们再评估和治疗以右心衰竭为主、以左心衰竭为主或双心室衰竭时不能一概而论,右心室衰竭的诊治不能简单地从左心衰竭的数据和经验类推。左心功能不全时,重点放在减低前负荷处理上;右心功能不全,重点放在降低后负荷上,降低肺阻力是第一位,提高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及时肺部引流,控制肺部感染,是其治疗原则。

关于心力衰竭的急性与慢性之分,张海涛教授介绍说:二者在诊断与治疗的节奏和程序上有显著差别,急性心衰重在缓解其急性症状,稳定血流动力学,纠正各种代谢紊乱,降低患者的死亡危险。慢性心衰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控制或减少其急性失代偿,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降低猝死发生率。从血流动力学角度而言,急性与慢性心衰的主要区别在于左心室或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的变化。其具体分为:急性左心衰、急性右心衰、慢性左心衰、慢性右心衰。

其中,急性左心衰:降低前负荷为主(利尿、扩血管),必要时根据血压、谨慎容量加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肾上腺素、米力农等)增加心脏做功。急性右心衰:去除加重右心衰的因素,减少后负荷为主(扩张血管、NO,重组BNP,腺苷等),优化右心室前负荷,容量可适当增加,急性血流动力学紊乱通常使用正性肌力药及血管活性药,增加右心功能,外周血管收缩改善灌注而不至于增加肺血管阻力,米力农不依赖于β肾上腺素受体的状态,多巴酚、肾上腺素有减低肺血管阻力的作用。慢性左心衰:主要强调在血流动力学稳定患者中尽早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尽早使用β受体阻滞剂,对于心功能III-IV级的患者则使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更应遵循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慢性右心衰:伴有明显容量负荷过重的右心衰患者,利尿治疗有利于改善全身水肿、肝淤血及腹水,或血滤治疗,但应注意利尿强度不宜过大,防止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慢性期神经内分泌调节,由于左、右心室β肾上腺素受体、血管紧张素II受体密度相似,左心衰与右心衰患者β肾上腺素受体密度均降低。理论上推测,ACEI、ARB、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右心衰同样有效。有关这些药物治疗右心衰的有效性尚存争议。

在此之前,张海涛教授曾提到:重症医学是以机体在遭受严重伤病打击下引发的危及机体生命的多系统病理改变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监测、辅以积极的支持手段,中断疾病的继续发展,从而提高重症患者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等的观点。那么,心脏重症的诊治范畴都包括哪些?这一疾病都有哪些患者构成?

对此张海涛教授表示: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导致各单病种病情趋于更加复杂化,研究领域更加精深,当原发疾病加重到危及患者生命、或同时合并其他系统严重并发症时,就逐渐形成了各种专科重症医学。心脏重症的诊治范畴包括:第一,原发心脏病严重到影响生命的心功能不全;第二,原发心脏病同时合并其他脏器的功能障碍;第三,各种介入手术后以及心脏外科手术后集中看护。

他还认为:“心脏重症中积极有效的实时心脏特殊的监护系统,心脏支持系统、及同时运用其他脏器支持手段,共同构成了现代心脏重症的基础。它的优势包括其对心脏疾病的从解剖、病理、生理、手术、术后指导等系统知识牢固掌握,先进的特殊监测与支持技术的提高,如持续CCO监测等,IABP、CRRT、ECMO、心脏辅助装置(LVAD)、床旁体外循环等,均为心脏重症提供了及时、专业的支持。而且,心脏重症与传统的心脏科室患者的构成比不同:心脏重症是以心功能不全为主要的患病人群,大多数患者心脏功能不好,其他脏器相对好,这些病人大都分布在以心脏为主的科室(心血管科、急诊、老年科等),大多数以心脏功能直接变差为主要表现。由于传统的心脏科室几乎分布于任何一家医院,因此,此类病人更多地分布于不同的心脏重症科室,而不是集中在综合重症科室。”

观点:智能医疗将赋予人类

更健康的心脏

在此之前,为推进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造福百姓健康,张海涛教授曾提出了以“智能医疗,更健康的心脏――崭新的医疗革命”为主体的学术观点,对国内心脏重症领域起到了积极的带动作用。提及这一话题时,他首先表示:“智能医疗的发展将最终主导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虽然目前的健康管理方式由传统医生来指导,但未来人工智能‘机器人’医生一定能像医生一样思考和交流,将根据患者基础信息,为患者提供用药、运动等最全面、权威与个性化的方案。因此,我们需要建立自己的人工智能医生,而这需要很艰难的过程。”

对此他认为,这首先需要建立底层架构逻辑关系,建立人工智能医生的思维模式,其次对它进行指南、大规模临床试验、文献的输入(之前需对医学资料评估加权体系进行修正),进行初步喂养,接下来计算机需要拥有认知的过程,即自我学习,当非结构化数据进来后系统能够自动调整,并不断增加,直至海量数据形成。人工智能医生可以自我分析与整理并完善智能系统,最终形成智能、双向、立体搜索引擎。当患者或医生输入新的病例时(包括结构性数据、非结构性数据、可穿戴数据、基因数据等),“人工智能医生”可以通过海量的搜索,海量的计算,多维度的思考,加之智能的分析,根据患者提供的资料,计算机通过搜索运算及逻辑推理,给出患者一个最恰当的、准确的临床指导和建议,包括用药方案(血压、血糖、血脂达标)、生活方式(饮食、运动、心理、戒烟)等全面化、个性化的方案,这个建议将是最多知识的组合和概率统计的结果。如高血压患者病例输入后(包括患者主诉、现病史、家族史、查体结果、检查结果),人工智能医生通过智能运算与推理,最后给出结论,包括如何用药、哪种药物、多少剂量、如何达标、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相互关系、注意事项、如何改善生活方式等等的治疗建议,真正实现人工智能医疗,有效突出了人工智能医生“全面、及时、客观、公正”的特点,引领人类走向更加健康的未来。简言之,人工智能医生通过不断对最新医学信息的输入与理解,完善内部的处理逻辑和算法,进而提高分析的精度,根据文献、临床研究自动调整系统规则,作为医生辅助系统,更好地为医生提供医学参考,同时使患者得到最佳的教育与用药、运动等心脏康复的监管, 更好地进行心血管慢性病防控,促进我国心血管智能医疗快速发展,使我国超越国际先进水平,真正做到与世界同步,与科技同步,与最新临床经验同步。

张海涛教授还展望说:“在不远的未来,传统医生与生物人之间,二者交叉融合过程中出现的人工智能医生与基因图谱的存在,将真的带来医学界崭新的一次革命。人工智能医生将是知识最全面、更新速度快、多学科的融合、且判断能力最强的医生,是医生最好的助手,患者最好的顾问。人工智能医生最终会帮助所有人,包括患者、家属和所有追求健康生活的人。基于认知计算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医生,将使得心脏疾病的诊疗前途无可估量。”

现场:38名心脏重症专家

获得表彰

据记者了解,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心脏重症领域诊疗综合水平,张海涛教授根据心脏重症自身独立存在的发展特点,首次创立了中国心脏重症学术组织,让中国心脏重症医学诊疗队伍聚拢、共同提高,为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命健康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作为中国医师协会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海涛教授说:“截至目前,已有21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中国心脏重症专家委员会地方心脏重症工作委员会,全国各个地方的心脏重症委员合计达到3000多人。2017年专委会将继续加大在区域学术组织的建设和扶持力度,预计将地方委员扩充至5000名,为推动地方学术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作为2017年度的工作重点之一,定于今年6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的‘第六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将以‘心脏重症的理论支点和临床实践’为主题,设立13个学术论坛,再度掀起心脏重症学术领域的广泛探讨。”

在采访中张海涛教授表示:“任何伟大的事业,都始于梦想而成于实干。新的一年,心脏重症学科发展的征程已经开启,梦想已经上路。只有像在新年贺词中强调的――‘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才能一路收获,实现学科进步的梦想。”

关于重症医学未来的发展,张海涛教授展望说:“重症医学的未来发展仍有很大的空间,也存在不足。学科的发展要求专科重症的救治更多融合综合重症理念,综合重症患者更不能忽视原发病的救治。综合重症的横向发展、专科重症的纵向发展是传家宝,各自均需要向对方学习。当然,个人的精力有限,我们建议各重症专业先去扩展研究一部分,与本专业结合、融合,再将整个专业的实力扩大、扩展、为重症医学添砖加瓦。二者的融合是涉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的跨学科综合体。在不久的将来,综合重症医学可能会与更多科室融合与共同提高,共同推动人类医学的进步;同时也需要广大专科重症医生和综合重症的同仁长期不懈的努力,去逐步完善解决学科面临的各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