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2 17:09:18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第1篇

落实“规程”    促进发展

 

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校04-05学年度体卫艺工作自查报告

 

渝北实验三小创建于2001年,建校已四年有余。四年来,我校体卫艺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贯彻面向全体学生、分类指导、因地制宜,讲求实效的方针,遵循普及与提高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粗到精,从个别到全面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近一学年来,我校体卫艺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认真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较前三年相比,已有质的飞跃,令人欣慰:体卫组组织第二次参加的渝北区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取得历史性突破,分别有五位小学生获得二、三等奖;我校自编自创的舞蹈《摇出满天红太阳》在参加回兴街道庆六、一文艺演出,渝北区中小学生艺术节等大型活动中,分获一、二等奖;我校文艺节目参加区法治宣传表演获一等奖;在回兴街道组织的回兴之声大型歌咏比赛中,我校以0.02分之差,荣获第二名……科学的指导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思路,优异的成绩为我们的发展振奋了精神,虽然成绩喜人,但工作难免有不足之处,现将一学年来的工作进行自查,以期对今后工作的指导。

一、            认真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各项规程与标准,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认真讨论制定实施方案,切实加以落实。

我校体卫艺工作组利用周四业务学习时间,认真学习了教育部于2002年公布并要求实施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及《普通中小学和中等职业学校贯彻<评估方案>》,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下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及《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规范重庆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工作的通知》(渝教体[2005]6号),还组织负责卫生及食堂的工作人员学习了《学生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加强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意见的通知》和《重庆市学校食堂等级量化评估级别》等法规和文件要求。通过这些文件及规程的学习,各教师及工作人员深刻地体会到学校体卫艺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各责任人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分别制定了《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实施办法》、《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办法》、《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实施办法》、《渝北实验三小食堂卫生工作制度》、《渝北实验三小食品中毒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处理机制》等办法与制度。并根据办法,认真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使全体学生受益。

二、以“健康第一”为唯一目标,切实开展好体卫工作。

江泽民同志曾深刻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我校体卫工作团队牢固把握这一历史使命,从平常的随堂课入手,从兴趣活动入手,努力促进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

第一、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与小课间活动,自娱自乐、自主发展的课外教育活动,保障了每生每天一小时的活动时间,促进了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

第二、  加强学生体质健康监控,适时加以调控。全体任课教师严格按照《体质健康标准》要求,按学校实施办法,从随堂课出发,认真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每期末都以此方案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的测查,同时协助渝北区防疫站定期对学生体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统计数据加以分析,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各方面的工作都及时加以改进,以保证全体学生的体质健康。

第三、  加强学校健康卫生工作的管理力度。设立了专门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学校一把手亲自挂帅,校务会成员刘欣同志担任组长,具体抓管健教工作。在这方面,我校做到了全面监测,全面掌握,全面控制,防患于未然的目的。一年以来,我校未发生一起食品及其它安全事故。

第四、  及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我们利用健康教育课、朝会课、活动课、午休等时间段对学生进行了预防艾滋病等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与教育,让每位参与的学生都明白了传染病与重大疾病对人体的危害,都深深地懂得健康的重要性。

三、    将特色融入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推向特色教育

第一、根据学校师资情况及班级情况,开设艺术课程。艺术教育课程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为充分发展学生的艺术才能,而专设的一门新的课程。这门课程对教师的素质要求也较高。又由于我校定性为实验性小学,地处渝北空港开发的最前沿,因此我们高标准,高要求地选择了合适的教师,采取先试一试,再全面开花的办法,现已分别在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开设了这门课程,根据情况反应,效果较好。

第二、突出成果,展示精品,开展艺术节活动。在实施艺术教育活动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成果的收集与整理,因为我们深深地明白,这些都是我们辛勤劳动的结果,它在无形当中对我们的工作又是一种肯定与促进。2005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老师们都兴奋不已的日子,渝北区第三实验小学校第二届艺术节顺利展开:200米书画展、精品文艺节目汇演、八大现场……为参观的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提供了一次全面系统地展现我校艺术教育成果的机会。

第三、开展课外教育活动,保证每位学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教育活动。从上期起,我校根据重庆市教委文件、渝北区教委文件以及区物价局文件要求,开展了富有特色的课外教育活动。为保证我校每生至少参加一项艺术教育活动,我们体卫艺组根据学生在年龄上、知识水平上的差异,分别组织开设了器乐组、声乐组、绘画组、书法组、舞蹈组、健美操组等共计九个小组十余个分组,同学们津津有味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学有所长,学有所得,学有所乐,有力推动了我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步伐。

通过这些生动的,富有特色的艺术教育,使学生们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提高了文化艺术素养,增强了爱国主义精神,培养了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念,抵制了不良文化的影响,陶冶了情操,发展了个性,启迪了智慧,激发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            知难而进,知耻而后勇

     辩证唯物论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呈螺旋上升的趋势。在我校的体卫艺教育发展过程中也难免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情况:卫生人员不专业、体育及艺术教育设施设备不完善、专职教师欠缺、艺术节活动规模大,内容却不太精等,但我们也在尽力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争取将这些问题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正所谓知难而进,知耻而后勇。希望在以后学校的发展中逐步得到改变与完善。

我校的体卫艺工作在这一年里,遵循“全面加特长”的教育目标,坚持“人人都是才,个个可培养”的育人理念,坚持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主旨,在各方面都开辟了令人鼓舞的新天地。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坚持“务实创新谋发展,励志拼搏铸辉煌”的校训,加倍努力,让我校早日成为渝北大地上的一颗靓丽奇葩。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第2篇

关键词:酿造工艺;毛葡萄酒;香气;影响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1.201

0 引言

毛葡萄是中国的特产之一,集中分布地区是秦岭与巴山,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毛葡萄品质的好坏关键在于原料的香气含量,而酿造工艺的精湛与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香气含量。CO2浸渍的工艺原理是利用容器让搅拌过的葡萄与酵母菌充分发酵,使得产生出一种区别于传统制作工艺的独特酒香。我们主要在酿造发酵过程中把传统工艺与CO2浸渍进行对比研究,希望得出差异化的工艺酿造对葡萄酒风味的独特影响,给以后的葡萄酒酿造提供工艺上的经验借鉴。

1 使用的材料以及采用的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的原料是取自巴山某山村的野生毛葡萄,采摘时果肉的实际含糖量是124 g /L,实际含酸量为21.34 g /L。

我们分别采用传统工艺方法与CO2浸渍制作葡萄酒,制作工艺的显著差异在于浸渍过程的不同,浸渍与发酵是否同时进行是传统工艺与CO2浸渍发酵的根本区别,与此同时,后者在浸渍过程中会输入许多二氧化碳。

我们分别对发酵刚结束的葡萄酒和持续发酵很长时间的葡萄酒进行酸碱度测试,之后再分别取样,并进行重蒸,萃取,脱水,浓缩等步骤,在分析的同时再实施反复处理。

2 对结果的分析探讨

我们分别把传统工艺原酒和陈酿酒,以及CO2浸渍原酒和陈酿酒用质谱分析仪进行成分测试,再通过图谱和资料研究,分别测试出二三十种确定的香气成分,其中传统工艺酿造的原酒包含31种成分,陈酿酒包含28种成分,CO2浸渍工艺酿造包含23种化学成分,陈酿酒包含29种成分,这4种类型的酒,使用各气色谱峰面积的相对含量运算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既法定量(用体积分数表示),而已经定性组分的总峰面积这一含量百分比依次是96%、96%、99%与99%。我们接下来分两种情形来讨论,分别是用两种工艺酿造原酒和酿造陈酿酒。

第一种情形,采用两种工艺酿造原酒产生的香气有何不同。通过对比两种酿造工艺的成分,我们发现两者共同包含了21种相同的化合物,其中含量比较高的两种分别为戊醇与苯乙醇,这两种物质也是成分含量中最多的。检验结果表明,两种工艺在酿造原酒时散发的香气很接近,只有略微的细小区别。它们两者的香气都来源于里面的醇类与酯类化合物,其中传统工艺酿造酒的醇类和酯类总含量达到了原酒净含量的大约94%;而CO2浸渍酿造工艺中的醇类与酯类也占到了原酒净含量的93%左右。

通过数据的分析对比,我们明显看出原酒中的醇类含量居于高水准地位,传统酿造的戊醇含量比重是49%,苯乙醇含量比例是36%;而二氧化碳浸渍酿造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含量比例依次是69%与27%。两者包含着五种类似的醇类化合物,在其他物质的比较中,我们发现不论是种类还是含量都有极大的相似性,但是传统酿造的酒中散发的香气要略微比二氧化碳浸渍工艺更浓,香气的化学成分也更加难以辨别。

第二种类型是采用两种工艺陈酿酒产生的香气有何不同。传统工艺陈酿酒经检测一共包含23种香气化合物成分,CO2浸渍陈酿酒经检测总共包含29中化合物香气成分,放到一块进行比较发现,两者里对香气产生起决定地位的物质是一致的,而且物质含量也相差无几。这两种产生香气的物质分别是苯乙醇与异戊醇,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呈现出来的香气之所以接近是因为他们包含的主要化学物质相同,而又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是由于陈酿酒的制作工艺不同。经过对比分析数据发现,醇类和酯类仍是散发香气的主要化学物质,两种化合物不仅是在传统酿酒工艺里,还是 CO2浸渍陈酿酒工艺里种类和含量都占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

以醇类为例,我们发现醇类比酯类在香气散发中的地位更加重要。科学发现,低含量的优质醇可以给予葡萄酒清雅的香气,比如主要原料是雷司令的酒,促使其产生幽香的物质是包含苯乙醇在内的几类优质醇类。

3 结论说明

通过比较传统酿酒和CO2浸渍酿酒,我们知道两者不论是在酿制原酒还是陈酿酒,它们蕴含的香气成分都是极其类似的,差别性表现在很细微的一些地方。如果非要分个高低的话,针对原酒来说,传统工艺酿造比CO2浸渍酿造工艺更精湛,酿出酒的品质也更佳;针对较长时间的陈酿来说,后者又比前者更具有优势。所以,我们也可以看出,随着酿造工艺的不断改进以及酿造时间的长短,发酵物质不断发生化学变化,酿出酒的香气和品质也呈现出显著差异。针对巴山地区的野生葡萄来说,长时间的酿造更有利于葡萄酒香气的散发。CO2浸渍发酵工艺用到野生毛葡萄酿造中,效果比较显著,这种酿造方式散发的香气更加浓郁,品质更佳,但是这种工艺酿出的葡萄酒不容易保存,时间稍长就会变质。同时,CO2浸渍酿造会很好地掩饰原料的品质缺陷,比如毛葡萄果实的口味极其酸涩,口感不好,还有很强的植物表皮味道,如果采用CO2浸渍工艺酿造的话,不仅可以减少发酵时间,还可以降低毛葡萄本身味道特性对于葡萄酒品味的影响。

此次研究表明,我们把一些葡萄汁和葡萄果实放到一块浸渍一段时间,之后采用酒精发酵,能够让毛葡萄的香味品质有进一步的提升。然而,如果从整体的口感、外形等方面考虑葡萄酒的品质,此种酿造方法还需要再分析探究。

参考文献:

[1]房玉林,王华,张莉,常微,薛飞等.不同酿造工艺对毛葡萄酒香气的影响[J].农业工程学报,2007,23(09):246-250.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第3篇

关键词:英国;艺术教育;一体化;创新能力

基于对艺术教育与国家经济发展、学生创新能力、公民跨文化理解力相关性的认识,英国政府高度重视学生艺术教育的发展,不断审视、挖掘艺术教育可能对学生未来生活带来的影响,构建了政府与社会、学校密切合作,课内与课外互为补充的大中小学艺术教育体系。

一、英国大中小学衔接有序的国家艺术课程框架

2014年出台的《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National Curriculum in England――Framework Document),明确了英国小学至初中的9门基础课程――艺术与设计、公民、计算、设计与技术、外语、地理、历史、音乐和体育。除了与我国相似的音乐课外,英国没有“美术”的课程设置,取而代之的是“艺术与设计”和“设计与技术”课程。其中,“艺术与设计”课程要求学生通过知识学习与技能的体验,创造工艺设计艺术作品,教学内容涉及绘画、雕塑、平面设计、建筑、工艺、艺术史等多方面;“设计与技术”课程强调实践性,指导学生就过去和现在的设计与技术及其对生活的影响进行批判性评价,并帮助学生运用数学、科学、工程、计算机及艺术等知识设计和制作产品,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这样的课程中,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段,与社区、企业、博物馆、文化行业有效联系与配合,在真正的动手实践中接触到绘图、模板、切割、焊接、电路等各项实际生活中需要具备的技能,了解机械、纺织、建筑等多方面的基础材料和审美特质,掌握通过计算机进行艺术设计的基本方法,学习领域涉及能源、农业、食品、建筑、园艺、时尚等多个领域。《英国国家课程框架文件》甚至将“烹饪与营养学”也作为独立的一部分纳入基础教育阶段的“艺术与设计”课程,认为烹饪是人类发挥创造力的伟大体现之一,健康的饮食和高超的烹饪技能能够让学生在当今及日后过上更好的生活。这充分反映了教育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到了高中阶段,艺术课程成为选修,除了基础教育阶段的3门必修课程外,艺术领域进一步扩展,“艺术”(包括艺术与设计、音乐、舞蹈、戏剧、新媒体艺术)、“设计与技术”、“人文”(包括地理和历史)、“现代外语”形成四大选修领域,学校必须向学生提供以上所涉领域中的至少一类课程。如果学生提出需求,学校则应该能提供这四大领域的任一门课程。

由于在英国基础教育中艺术课程与科学、数学、语言等共同归为基础课程,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学生在这样的艺术学习过程中,学习内容的广度、接触社会的维度、对技能掌握的深度以及将所学技术应用于生活实践的程度均可以实现逐步递进,形成大中小学衔接有序的普通学校艺术课程结构。

二、国家层面设立多类艺术教育推广与合作组织

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 Council)是由政府拨款的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促进英国文化、教育、国际关系的拓展和交流,承担着对外交流活动,以及包括艺术、教育在内的教育改革项目的开发和实施。英国文化协会目前在全球109个国家、200多座城市设有分部,共有7000多名员工,至今已成立81年,是根据英国皇家建立的慈善机构,政府核心拨款占机构年度收入的25%。2015年,英国政府对其拨款总额为7.81亿英镑。该协会设置了一系列艺术、教育、社会领域的项目,让世界更好地了解英国文化与创意。

英国创意文化与教育中心(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CCE)是英国文化协会的下设机构,负责开发与实施艺术教育创造力培养的各类项目,与英国教育部、艺术家、学校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其现任执行长保罗・寇拉(Paul Collard)在2011年底参加在台湾中山大学举行的世界教育研究学会年会论坛接受采访时谈到,“英国政府统计,现在还在中小学念书的孩子,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有60%都还没有‘诞生’。现在成人们锻炼孩子的特定工作能力,等到他们25岁时,特定工作却可能已经消失。当代社会,科技推陈出新,知识的生产与淘汰,以10倍于过往的速度发展;媒体网络信息爆炸,价值多元而混乱……全世界在面对一个完全无法‘准备’的未来都在期待传统教育体系该如何教导下一代。因此,我们应该重新思考教育的核心和目的,发展孩子的创造能力,让他们未来有能力发明新工作。因为未来的世界不需要‘找工作’的人,但需要‘创造工作’的人。”这反应出英国教育部在培养未来合格公民方面体现出的高度责任心,是英国社会对人才创造能力培养的强烈呼吁。

创新伙伴关系项目(Creative Partnerships,CP)是CCE开发并实施的的项目之一,成功地将艺术、文化和创意方法带入课堂。CCE因该项目获得2011年卡塔尔世界教育创新峰会智慧奖。此项目支持包括艺术家、表演者、建筑师、多媒体开发人员和科学家在内的创意专业人士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前者作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催化剂,如想象力、好奇心、纪律与合作、韧性等,见证了学校学生出勤率、成绩、通识教育、家长参与等各方面的有效改善,提高了学生对未来的信心,同时增强了学生的艺术潜能。2002-2011年,创新伙伴关系项目的8000多个子项目成功惠及英格兰2700所学校,并优先考虑教育弱势社区,重点帮助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寻找改革的机遇,促进教育公平,让100多万名儿童和9万名教师从中获益。另外,CCE与德国、立陶宛、挪威、韩国、巴基斯坦、新加坡等多个国家与地区广泛开展创新伙伴关系计划,主题涉及艺术类师资培训、艺术类教师交换、艺术家走近贫困地区学校等多个方面。

三、教育部拨专款为普通学校设立“艺术成就奖”

“艺术成就奖”(Artsmark Award)在英国艺术教育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是英国普通中小学相当看重的荣誉和奖项。该奖项分为3个级别,分别为“艺术成就”基础奖、银奖和金奖。每个奖项的有效期为3年,获得低级别奖项的学校可以在3年以内继续申报高一级别奖项。“艺术成就奖”为政府提供了一个全面考察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的评审体系,推动了学校与家庭、社会各文化组织等之间的联系。申请“艺术成就奖”的学校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在音乐、舞蹈、戏剧、美术等领域提供广泛的实践机会,必须保证学生在走近艺术家和走进艺术机构开展艺术实践方面拥有足够的课内外学时。

早在十多年前,英国国家创意和素质教育咨询委员会(National Advisory Committee on Creative and Culture Education,NACCCE)便了《我们的未来:创造力、文化和教育》(All Our Futures: Creativity, Culture and Education)报告。该报告指出,国家需要从课程改革、师资培训、设立“艺术成就奖”等方面着手,并于2000年9月推动创造力教育相关活动,由政府拨款来奖励成功推广艺术教育与创意教学的大中小学校。该项活动至今已经延续了15年。

四、博物馆设立艺术教育部门,为艺术课堂搭建平台

英国是最早建立博物馆的国家之一,大英博物馆是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早在1931年,英国教育委员会便了《博物馆与学校:公共博物馆与公共教育机构不断增加的合作可能性备忘录》(Museums and the Schools: Memorandum on the Possibility of Increased Co-operation Between Public Museums and Public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该备忘录展示了英国国内博物馆教育的发展状况,列举了一些国内及国外的优秀案例。1988年,英国 《国家课程》(National Curriculum)明确指出,学校课程可与博物馆教育相互连接。此后,博物馆开始配合国家课程标准“艺术与设计”课程的指标,针对不同学龄儿童分阶段制定活动手册,与学校各课程相连接,提供详实的参观指南供教师使用。新世纪以来,英国大多数的博物馆都设立博物馆教育部门,形成了博物馆与当地教育部门的常规、多样的合作模式。

以英国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为例,这家以设计艺术著称的博物馆与英国中小学“艺术与设计”课程非常契合,其官方网站上设有专门的学习板块。学习板块根据小学、中学、大学到研究生不同阶段进行纵向分类,每一阶段均罗列出该阶段学生在参观前所需达到的知识储备能力和技巧水平,并设置出学生回校后需要重点完成的作业及学习目标。不同的区域详细对应不同阶段的展品、器具和材料,以及不同年龄层次的参观者可以开展的活动范围。例如,在小学阶段的“发现区域”(Discovery Areas),儿童可以在驻馆艺术家的指导下把玩一些艺术复制品、试穿各种道具服装,学习各种搭配的技巧并相互评论;到了中学阶段,则在小学基础上更加系统和专业,添加了更多的对艺术作品原作的欣赏、对画作历史背景的了解等,要求学生从交流和讨论中获得艺术与设计的灵感。除去常规的参观学习之外,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同时开设包括陶艺、视觉艺术、游戏设计等主题的工作室,学生们可以免费参观和参与制作。并且,该馆定期为中学团体举办特色时装设计展、装置艺术展等,邀请艺术家指导学生的绘画和设计练习。

五、政策与建议

一系列由英国政府支持推动的课程体系、项目、行动、计划,将艺术家、企业、社会、学校联动起来,形成良性互动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对发展艺术教育的意识,反映了英国教育界普遍倡导的艺术教育与创造力培养理念,为我国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开拓了思路。

第一,英国艺术教育大中小学紧密衔接,序列清晰,评价体系健全。良好的基础教育为学生积累了较高艺术素养,进入高水平大学后,艺术课程列入大学人文课程体系,与科学教育一起为大学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通道。

第二,英国艺术课程着眼于未来与全球化竞争环境,关注创造力与新媒体技术紧密结合。未来职业需要越来越多的创意型人才,当代工艺与设计、艺术与科学发展迅速,面对时代中不断涌现的新技术,新媒体在当代生活中以及艺术课程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教育管理部门需要联动相关学科力量迅速做出反应,进行艺术课程改革,加强教师培训。

第三,英国艺术课程强调学生直接的艺术感受和动手参与艺术实践的过程。艺术学习是学生认识社会、文化、生活、经济、环境的重要载体,应鼓励学生在校内外艺术课堂的探索、实践中发现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发现艺术与生活的联系,并鼓励学生对文化事件形成自己的判断与评价。

第四,政府教育机构应与文化机构开展长期的协同合作。教育管理机构要积极打造平台为学生拓展校外艺术课堂,充分地发挥社会资源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持续推动作用。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第4篇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互相矛盾的文化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可以说是错综复杂,非一言可以蔽之。从民间工艺方面来说,首先,民间工艺的传承制度上有着自身的困境。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是师傅传徒弟的,这决定了其传承范围的狭窄。其次,一些地方政府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足,没有正确认识到文化产业与普通的产品的本质区别。还有,我们近几年在对待传统民族文化上常常走入一种误区,总是认为保护民间美术就是保存一成不变的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美其名曰艺术“活化石”,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历史遗存,只是曾经历史存在的证据罢了,是僵死的没有生命力的东西,而对于民间文化来说,保护不是目的,发扬光大才是目的。民间文化艺术的特点是地域性,淳朴性,贴近人最纯真原始的审美感受的艺术性。相对于主流美术来说,它只是在材质或技艺上的不同。不代表民间美术艺术品格的只能“通俗”,不能拔高。我们现在很多的民间工艺保护只在技术层面上思考,产业化的过程中,也错误的以扩大生产为追求,而没有在艺术性的提升上有所追求。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人民的审美水平也在提升,当前的民间工艺在亟需深挖其审美精神内涵的同时,也要在艺术品格上有所提升。

而在高校艺术教育方面,民间传统工艺方面仍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在有些地方仍是空白,很少有高校会对自己算所在地区的优秀民间工艺美术建立专门的研究场所,没有将艺术类学生开阔的创新思维与优秀的传统民间美术进行“碰撞”交流,没有发挥高校在此方面的研究优势。可以说,两者之间如何开展交流进而发展出一种合作模式,进而达到优势互补,这对双方的未来发展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既能解决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同时又能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得到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民间艺术与高校绘画艺术人才教学结合的途径

基于以上的思考,笔者认为河北高校美术院系应首先担负起传承地方民间工艺文化的使命,更应该利用好地方的民间文化资源,建立民间文化艺术研究所,利用高校成熟的艺术文化研究优势,去深挖民间工艺美术的内涵,去提升民间美术的艺术品格,也可以以此为依托展开全国高校之间的更深层次的文化艺术交流,扩大河北地方工艺美术的全国影响。另外,在课程设置上将河北的民间工艺美术列为河北高校艺术专业课程,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可以设置为专业必修或选修课程,实践类的必修课例如工作室及专业化课程,河北省民间美术资源元素的设计应用课程;鉴赏类的选修课例如河北省民间美术资源的鉴赏课程;加深艺术类学生对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对河北传统民间美术得兴趣。

民间工艺美术研发和销售的机构或团体可以为河北在校的艺术学生提供考察实习条件。这一方面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在对民族民间艺术,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在考察、调研中收集第一手材料,学生可以通过具体考察实践的过程,领略传统民间美术的魅力,扩大民间工艺美术的后续传承基础,真正从民族文化的角度来对待传统工艺美术,从而使得民间文化艺术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结论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第5篇

【关键词】 阻焊 静电喷涂 全板电镀

一、 前言

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如可通过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达到提效降耗、提高生产力是永恒不变的话题,是现代企业得以生存并稳定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保障,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线路板制造技术集光、电、机、化学于一身,制造工艺复杂、流程长、成本高也是线路板的一个显著特点。本文较详细的描述了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二、 研究内容

在线路板行业日趋发展成熟的环境中,表面处理工艺无铅化成为主流,而沉镍金、沉锡因焊盘平整,保质期相对较长,信号传输更稳定等原因,更是受到很越来越多客户的青睐,因此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控制成本是所有生产企业必须注重的一个问题,而原料成本又是其中重要组成。在不降低产品品质前提下,优化工艺流程,减少浪费是摆在每个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个课题。但是受工艺能力所限,生产中很多原料“必须”无谓的损失掉,如生产板边缘铜层区在沉镍金过程中对药水的消耗、板边材料的消耗、油墨的消耗、金属材料的消耗等。那么就药水消耗而言,怎样能减少板边缘铜层区对药水的消耗呢?我们来做具体讨论分析。首先,成本分析。在药水、镍金价格一定的前提下,药水的消耗只和生产面积相关。以现有生产板边长600×500mm为例,其生产板边铜层区宽度为7mm,需要沉镍金的面积占生产板总面积的5%。经计算,沉镍金实际面积1.5dm2,而板边铜层区面积达到1.53dm2。也就是说沉镍金一半的药水消耗在板边上,板边又是要浪费掉的。即使沉镍金面积达到10%,板边铜层区宽度减至5mm,那么板边铜层区消耗沉镍金药水也在25%以上。如此比例的无谓消耗实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三、 具体实施方法分析

1、增大阻焊曝光面积,减小阻焊胶片四周的黑区,显影后使板边铜层区一部分被阻焊油墨覆盖,在后续沉镍金时,节省了板边铜层区对沉镍金药水的消耗。这处方法的优点是利用现有工艺及设备即可进行,不需额外购买设备,也不需要增加工序,不影响人工成本,但是增加了工艺流程,所以这种方法仅限于有特殊要求的生产板,不适合大批量采用,在实际生产过程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采用静电喷涂替代丝印阻焊。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因使用夹具,悬挂喷涂油墨,可将板边铜层区将最低。缺点:需要额外购买静电喷涂设备,增加设备及油墨成本,这种方法适合大批量加工时的采用。

3、全板电镀+负片蚀刻。化学沉铜后,采用全板电镀的方法将生产板表面铜、孔内铜一次性加工完毕,贴干膜后使用负片胶片,保留图形部分干膜,进行酸性蚀刻,完全去除板边铜层区。工艺流程为:化学沉铜全板电镀外层图像转移酸性蚀刻丝印阻焊化学沉镍金成型后续工序;这种工艺的优点是能完全去除板边没有用的铜层区,对后工序不产生影响,这种工艺适合需镀面积小,线宽、线隙较小的生产板,不适合大批量采用。

4、丝印阻焊后通过数控铣床将板边处理掉。即丝印阻焊后使用数控铣床将板边铜层区处理掉,只保留基材部分,使之在后续不参与化学反应。这种工艺的优点是完全去除板边铜层区,对后工序不产生影响,缺点是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增加产品划伤等品质隐患,并且增加数控铣床的运行成本,但是增加的这些内容均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处理优化,并且相对于镀金来讲,成本还是得到很大的降低。

四、结论及下一步计划或方向

节约成本的方法有很多种,更远远不止上面这些,重要的是举一反三。正如前所述,通过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是很多企业的共同愿景,也是企业得到长足、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特别是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并且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达到降低本的目的与效果,是身为工程技术人员真正面临的课题与挑战。所以,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如何通过自己的理论知识为公司创造价值,如何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转化成理论才是最重要的。这种精神、作风符合线路板高速发展的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也要把这种作风发扬光大,为线路板更好的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第6篇

[关键词]倒置 常规A2/O工艺 脱氢酶活性 电子传递体系活性

[中图分类号] P59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2-263-1

0引言

传统的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存在着诸多矛盾,诸如厌氧释磷反与硝化脱氮对碳源竞争、硝酸盐回流影响厌氧释磷等。张波[1]教授进行了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厌氧、缺氧环境倒置效应等大量研究工作后,根据对试验现象的分析,结合对生物脱氮除磷规律的认识,提出了倒置A2/O工艺。该工艺将缺氧、厌氧环境倒置,形成缺氧/厌氧/好氧的工艺形式,并取消了常规A2/O工艺中存在的硝化液内回流,并适当加大了污泥回流比。自倒置A2/O工艺提出以来,大量试验和工程实际运行结果表明,倒置A2/O工艺具有高效污水生物脱氮除磷能力,该工艺相对于常规A2/O工艺具有明显的优点。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1实验装置及水质条件

本文实验分别采用倒置A2/O工艺与常规A2/O工艺两套平行对比运行的连续流小试实验系统,两系统有效容积均为64L,缺氧/厌氧/好氧各区段有效体积比为1:1:2,各区用隔板隔断,交错开孔以免水力短流。用各区段局部完全混合、沿程推流的反应形式。非曝气段采用机械搅拌方式保持污泥混合均匀,曝气段采用砂芯曝气头直接曝气,好氧区DO控制在1.0~3.0mg/L之间,实验期间,反应温度控制在20℃-25℃之间。两套平行的试验装置处理相同VFAs比例[2]的合成废水。为了方便取样和分析,小试系统活性污泥驯化完成后,由系统好氧区末端取混合污泥进行静态烧杯实验。

1.2烧杯实验方法

静态过程实验具体实验方法为:在连续流小试系统好氧区末端取5L活性污泥混合液,静置沉淀后弃去部分上清液,加入进水补足并混合均匀。采用换水率1/2,搅拌3h,曝气3h。倒置系统为搅拌一开始加入一定浓度硝酸盐氮,使系统形成缺氧/厌氧/好氧交替的环境;常规系统为搅拌1.5h时加入相同浓度的硝酸盐氮,使系统形成厌氧/缺氧/好氧交替的环境。好氧期间每隔30min取样测定反应微生物能量代谢活性的TTC-DHA、INT-ETS等指标。

1.3水质指标的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脱氢酶(DHA)活性、电子传递体系(ETS)活性作为两系统代谢活性的指标,由于实验采用TTC和INT作为人工电子受氢体来测定微生物的DHA和ETS活性,以下分别用TTC-DHA和INT-ETS代表脱氢酶活性及电子传递体系活性。实验中INT-DHA和TTC-ETS的测定与尹军[3,4]文献中的方法相同。

2实验结果与讨论

60%VFAs/CODCr比例条件下两系统微生物代谢活性变化:

废水生化处理过程的实质是酶促反应过程,有机物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一系列氧化还原反应。脱氢酶是一类蛋白质,是呼吸链的主干酶系。DHA很大程度上反应了生物体的活性状态,能准确和灵敏得表征生物体对其基质的降解能力的强弱。

由图1可知,倒置系统中微生物脱氢酶活性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10.45mgTF/(gVSS・h)和9.66mgTF/(gVSS・h),常规A2/O工艺系统中微生物脱氢酶活性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9.58mgTF/(gVSS・h)和9.02mgTF/(gVSS・h)。倒置系统脱氢酶活性最大值较常规系统提高9.08%,且好氧前期倒置系统脱氢酶活性到达最大值时间较常规系统提前0.5h。说明在进水碳源适中且VFAs比例适中的条件下,倒置系统对污染物的降解能力明显强于常规系统。

由图2可以知,倒置系统中微生物电子传递体系活性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225.04mgTF/(gVSS・h)和180.22mgTF/(gVSS・h),常规系统中微生物电子传递体系活性最大值和平均值分别为141.99mgTF/(gVSS・h)和129.66mgTF/(gVSS・h)。倒置系统电子传递体系活性最大值和平均值均比常规系统明显高,倒置系统电子传递体系活性最大值和平均值较常规系统分别提高58.5%和39.0%。由此说明,在进水碳源适中且VFAs比例适中的条件下,倒置系统活性微生物量比常规系统要多得多,其对有机物代谢能力明显强于常规系统。

3结论与展望

在进水碳源适中且VFAs比例为60%的条件下,倒置系统的脱氢酶活性和电子传递体系活性均比常规系统明显提高,尤其是电子传递体系活性,说明在该水质条件下,倒置系统对氨氮及有机物的降解能力较常规系统优。这与小试系统中及静态过程实验该水质条件下倒置系统对有机物和氮磷去除能力较常规系统强一致。

参考文献

[1]张波,高庭耀.倒置A2/O工艺的原理与特点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0,16(7):11-15.

[2]刘艳玲,任南琪,刘敏等.气象色谱法分析厌氧反应器中的挥发性脂肪酸(VFA)[J].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0,(33):31-33.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第7篇

关键词:艺术设计;课程建设;创新

作者简介:陈艳(1976―),女,江西赣州市人,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高等教育管理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艺术院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研究―以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为例”(编号:JG10DB208)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48-03

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教育中最具有职业技术性特点的专业,在艺术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起步相对较晚,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我国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建设问题。[1]当前课程体系研究与改革的目的在于更好的实现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背景下,我国社会普遍对“宽口径、厚基础、应用性、复合型、一专多能的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

艺术设计,实际上是设计者自身综合素质(如表现能力、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的体现。艺术设计专业中各个细分的专业虽然对设计知识的着重面不尽相同,但对于“大设计”概念的关于美、节律、均衡、韵律等的要求是一样的,都强调实践运用性和职业技术性。[2]近年来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在各高校一拥而起办学的情况下,又历经多次学生“扩招”,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过快过猛,出现了许多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基础薄弱、应用性不强、复合型不够、专业不专、技能缺失等现象。一个专业的课程体系最能直接反映其人才的培养目标,如何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便是本项目研究的目的,同时对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有指导意义。

一、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

(一)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专业分为平面、动画、陶艺、装饰四大方向,以工作室教学为主导,实验室辅助教学,并以动画专业为试点,开展层层递进的教学改革。

一年级的学生进入基础教学部,学习色彩、素描等造型基础课程。二年级的专业课程为四大方向:平面(书籍、广告、家具、展示、插图、包装、摄影等11个工作室)、装饰(丝网印刷、玻璃、金属、髹漆等7个工作室)、动画(平面动画、多媒体、影视、虚拟立体动画等4个工作室)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学生上、下学期分别从平面、装饰、动画中选择一项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为共同课程。经历了二年级的课程,学生对各工作室与实验室有了初步了解,为三年级进入工作室学习打下基础,并尽早地适应艺术设计实践教学,如书籍传媒设计工作室开设图形创意、广告、插图、摄影、展示设计等课程,并通过材料实验课程优化艺术设计教学。学生涉猎各专业方向的知识,在各实验课题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此外,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还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开展专业课程的同时配合文化课和体育课,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实践教学注重培养高质量、复合型的创新人才,坚持东西方艺术的融汇。以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为例,在西方视觉构成、摄影等现代艺术语言中穿插中国画、中国古典文学等课程。[3]其课程设置见表1。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不仅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下了一番功夫,而且还注重学术的交流与实践,例如:2011年秋举办“冒险与革命”国际素描交流研讨会,研讨会上国内外知名的艺术家与学者交流了艺术理念;在主教学楼举办摄影采风汇报展,展厅里的作品震撼人心,那些作品不仅是在传达一些特定环境下人们的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心灵的对话;选择了大连金石国家地质公园作为学校教学实践基地;鲁迅美术学院平面设计与多媒体学部参与设计修改了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的会徽;参与了第十二届全国运动会会徽的征集活动,其中广告与综合媒介工作室全运设计团队、平面设计与多媒体学部全运设计团队、大连校区全运设计团队设计的会徽入围。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学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建设必将有新的突破。

(二)实践教学的价值

1.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专业课程的设置主要借鉴了国外设计教育的一些经验,引进了一些如设计概论、设计史等专业文化课程,又借鉴了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设置,如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等。[4]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将这种教学课程的设置进行推广,有利于自身教学体系的完善。

2.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注重实践教学,课程设置的时代性比较强,适合现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按照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对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行课程的开设。将这种实践教学进行推广,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课程结构的良好改善,从而更能促进当今社会的发展。

3.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企业进驻校园参与教学,实现了学院教学与企业产品研发的双赢,这种双赢有利于整个艺术教育的发展。

(三)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近几年来一直扩招,导致学生数量大大增加。面对如此庞大的学生数量,学校开设了类别很多的专业工作室课程,但硬件设备、师资力量普遍不足,尤其是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严重缺乏。此外,学院内的教学资源分配不平衡,导致工作室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长此以往,这将会影响整个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

二、国内外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先进经验

(一)中央美术学院实践教学

中央美术学院适应社会发展,开展了实践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其摄影专业,走在了教学改革的前列。

在吸收国际摄影教学课程精华的基础上,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历经几年的实践-总结-调整,设置了摄影专业的3年专业课程。目前该工作室具有完备的设备体系与教学空间,教学手段先进多样,注重艺术、理论、科学三者的有机结合。教学模式上突出循序渐进式的理论-思维-实践的方式,并在基础教学阶段学生理论框架、技术素养和富于创造力的思维习惯的形成和培养上不遗余力。其一年级为基础课,二年级课程开设有摄影视觉与基本操作、黑白胶片与感光化学彩色影像基础理论、数字影像体系基本原理、试验影像--传统技法体验、摄影史话题、光线与感光测定、客观再现与主观表现、社会纪实摄影、图片编辑与影像批评,三年级课程开设有布光与影室拍摄、高级商业摄影、艺术摄影、主题摄影综合训练、影像品质控制、叙事性摄影与影像编辑,四年级课程开设有平面设计与印刷基础、综合实践―个人推广、毕业创作及论文完成。[5]

中央美术学院还注重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这从其四年级上学期的课程设置可以看出。其注重学生的个人推广,将人才作为品牌增强校、企、学生的交流,既提升了学校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又减少了企业培训的成本,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融入工作的速度。

从中央美术学院的实践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教学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特别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四川美术学院课程设置

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在积极探索现代设计教育与市场实践相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上,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强调专业特色,按国际设计教育应具备的办学设施和条件,已建立起教学、科研与市场互动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形成了多个专业方向,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教学实验室与设计实习基地,旨在培养具有现代设计观念、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高级专门设计人才。[6]

艺术设计专业分为装潢艺术设计、数码媒体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服装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五个专业方向。其中,创意服装设计是重庆市精品课程。

创意服装设计课程开设有时装与日常服装的区别、联系,大师与历史服装鉴赏,创意服装设计的方法,西方服饰文化对非西方服饰文化的冲突、渗透,联想设计的构思形式,服装的风格形象,时装设计与材料――对材料的再创造,后现代服装设计与后现代服装设计师。创意服装设计是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元素,新的材料和新的工艺制作的过程。教学注重设计的原创性,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提高设计能力,指导时尚与流行,是通向设计师道路的必经之路,培养具有原创设计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社会能力的高品位、高素质的设计人才。

四川美术学院的教学倾向于对国内外的文化的研究,探索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设计元素、新材料和新工艺。

(三)广州美术学院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广州美术学院重视学生专业基础的训练,重视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注重对学生创意思维与表现能力的培养,注意最新专业知识的传授,强调学生掌握好一门外国语和现代设计工具。

以“广告创意”课程为例。“广告创意”课程通过三个阶段的操作:《阶段一》授课、思维导图运用、小组头脑风暴进入;《阶段二》头脑风暴演绎、创意出笼、备图;《阶段三》形式美、执行力、完稿与提案;帮助学生在作业过程消化授课的七项内容:观念、概念、判断、方法、执行、检测、态度,指导创意小组从制定大创意概念入手,通过闪光元素寻找,通过创意思维的开发,通过学习制造差异、训练审美执行力、尝试将概念做鲜活,最后完成公益广告或品牌广告系列创意的完整作业和提案演讲,感受一个广告作业的创意流程。[7]

广州美术学院侧重于学生学与测的结合,学生在学新知识的同时能及时反馈信息给老师,教学相长,大大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另外,广州美术学院注重学生的头脑风暴,开发了学生的大脑,提高了特色课程的质量。

(四)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课程设置

卡塞尔艺术学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艺术学院,学校设置的专业、教授的课程随着时代思潮的发展而几经变化。

卡塞尔艺术学院的教学深受卡塞尔模式的影响,它是一种十分强调实践的教学理念。卡塞尔艺术学院设置的科系有自由艺术(Bildende Kunst)、艺术教育(Kunstpaedagogik)、艺术学(Kunstwissenschaft)、工业设计(Produkt Design)和视觉传达(Visuelle Kommu nikation)。自由艺术系专业划分为三个工作室:自由绘画、新媒体与老媒体、综合性工作室。艺术教育和艺术学专业:学生可以在其它几个系里自由挑选专业实践。工业设计分工业造型、纺织、服装等。视觉传达分平面设计、动画、插图、多媒体、版画、纸艺、电影、照相等。学院同样重视基础课程,基础课的学制为一年、学时为全日制,分为冬季学期和夏季学期。冬季学期的教学内容为抽象的黄颜色、抽象的红颜色、抽象的蓝颜色和自由创作;夏季学期的教学内容为主观创作和RUNDGANG学院年展准备。基础课学期中间为参观博物馆、画廊和艺术家工作室,每周二晚上人体课(选修)。除了五个系,卡塞尔艺术学院还有十四个工作室,如陶瓷、木工、金属、印刷、丝网工作室等。

学院把艺术精神与科学态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多视角地学习艺术与文化,这是几十年来学院一直遵循的教学指导思想。学生可以在这里完全自由的学习各学科的知识和使用各个工作室。[8]

三、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建设的若干构想

(一)寻找创新的设计方式

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该聚焦于提升实践者“行动中反映”的能力。[9]也就是说,做设计以及发展持续学习和问题解决的能力应该贯穿于专业人才的整个学习生涯。

设计得以表现依赖科学和合理的设计程序,即为设计前的调研(发现问题)―初步方案和陈述讨论(寻求方法)―确定方案、深化方案(解决问题)―模型阶段―展示陈述。“讨论和陈述”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使问题明朗化,方法明确化,一切都在合理、科学、有效的环境下进行讨论,才能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10]

(二)学习与实践的交叉进行

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课之后,可以用3―6个月时间去企业实习或参与一些具体的课题设计,在实践中发现知识和能力方面的缺陷和不足,然后带着问题再来学习,这样能有效提高他们在校期间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职业有更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有针对性的规划。

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必须紧抓设计实践的环节,建立用市场意识指导产品设计的理念。课程设置特别是专题设计课程必须与企业或具体的项目挂钩,避免纸上谈兵。早期的设计专题可采用虚拟项目,高年级应采用具体的、实际的项目。同时,学校可为学生提供实习的场地和专业设备,以此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具体问题的应变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以便更快、更好地服务于社会。[11]

(三)注重中外文化的交流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创立和发展,应建立在对外来文化引进的基础之上,借鉴别国的宝贵经验,汲取中国传统工艺文化的精华,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建立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创意设计的思想和设计教育体系。

各艺术院校可以吸收德国卡塞尔艺术学院的先进经验,建立与国外艺术院校的联系,可以增设一些对外交换生的课程,多与国外艺术院校交流合作,争取同国外艺术院校联合办学。

(四)教学与市场的紧密结合

当前社会信息化发展迅速,市场也随信息化的发展而更加繁荣,大学与市场的壁垒将逐步打破并走向融合。一门学科如果不能和它的实践领域紧密结合,只是关在校园里面壁攻读,将不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12]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应置于视野的总体性开拓,使教学和研究专业知识、教育创新相互连结起来。

各艺术院校可以学习四川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同国内市场接轨乃至与国际市场接轨并同步发展。

(五)理论研究的全面跟进

各艺术院校应该紧跟时展,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开设艺术设计理论课,让学生对艺术设计发展史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以史通今”。同时,开设艺术设计理论研究课,在艺术设计现有发展程度的基础上,研究艺术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步步跟进,提高艺术设计与社会发展形势相适应的吻合程度,从而把艺术设计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六)学生引导工作的积极开展

鉴于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平衡、工作室教学“贫富分化”的状况,学校应在学生对专业及教师没有足够认知时,加强对学生的积极引导,避免资源较少的工作室面临因生源不足而被迫关闭的尴尬局面。同时,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艺术设计学习的长远规划,让多元化的“中国设计”誉满四海。

四、结束语

艺术设计教育在不断发展,各艺术设计院校也在不断探索新形式的课程设置。相信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将会取得一个又一个新的突破,从而为民族事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赵嘉林.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8).

[2]邓常宁.论艺术设计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J].美术大观,2009(9).

[3]陈艳,郑淇元.建立科学的艺术设计实验室管理机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7):282-283.

[4]吕村.艺术设计教育学科课程设置的回顾与现状[J].中州大学学报,2009(2).

[5]中央美术学院官方网站.实践教学[EB/OL]..

[8]卡塞尔艺术学院网站.课程设置[EB/OL].省略/group/topic/4850140/.

[9]舍恩著,等译.培养反映的实践者-专业领域中关于教与学的一项全新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10]谢海涛.从中德艺术设计教育的差异看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J].装饰,2009(1).

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的区别第8篇

关键词: 高校学生社区 文艺活动 现状 发展方向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高校学生社区作为学生生活、学习、交流的主要场所,其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优化学校育人环境、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艺术鉴赏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高校学生社区中的文艺活动现状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1]

随着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学分制的不断深入和后勤社会化的持续推进,高校学生社区的教育文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更好地发挥学生社区的教育功能,开展满足大学生需要的文艺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着力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各高校普遍加强学生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如:大力推进学生社区公寓化,设置专门的社区活动室,建立校园“110”等安保措施。但是,在社区文化建设进程中,特别是开展文艺活动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甚至相对滞后和脱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设重点不明确。

加强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在新的起点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2]一些高校在推行学生社区建设时,不遗余力地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学生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非常扎实。但在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以后,并没有及时将建设重点转移到文化建设上去,或不重视、或缺乏有效的方法,而将学生社区建设单独地视为改善学生住宿生活环境、提供休闲娱乐场地,违背了建设学生社区的初衷――“优化社区环境,发挥社区的教育功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即以育人为目标。

2.主流文化之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推进,各项社会综合事业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受到全球多元化文化影响,具有不同地域性情特征和文化观念的大学生必然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方向已成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高校应当充分重视学生社区积极、向上的文化理念建设,坚持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主流文化方向,给学生提供正确的、健康的教育和引导。同时不摒弃多元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融入社区文化建设中,促进工作方法和组织形式的创新。

3.文艺活动的组织力量薄弱。

社区文化是社区系统的软件,是社区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3]高校学生社区的物质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而文艺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号召力不够、参与度不高、活动内容老化的尴尬局面。究其根源,是由文艺活动的组织力量薄弱造成的。

学生社区作为一个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场所,应当在文艺活动方面设立专属的组织机构。特别是学分制推行以来,班级建制被打破,应当建立以宿舍、楼道、小区为单位的建制。由学生干部和文艺骨干牵头,设立各项文艺活动的小组,定期开展活动。通过抓住时代脉搏、引起学生共鸣、改变表演形式和活动内容,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

二、高校学生社区中的文艺活动特征

1.校园性。

学生社区,顾名思义,局限在校园内部。社区中所举办的文艺活动是广大学子自娱自乐的一种文化活动。它的创作、组织、演出都是学生自身,而它的受众面则更加狭窄。真正能走出校园到校外去演出的节目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作为学生这一特定的群体,他们崇尚自由、追求理想,就使得其开展文艺活动的内容带有很浓厚的校园气息和理想浪漫主义色彩,有些甚至是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的。这导致学生社区文艺活动的生命力普遍不长,品牌活动缺乏。

2.流动性。

随着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的日益扩大,每年有几百万的学生踏入大学殿堂,这也使得高校的学生文艺团体有着源源不断的补充力量。然而同样的,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毕业,文艺骨干的流失现象极其严重。在一些拥有专业教师指导的学生文艺团体这种现象很可能是致命的。特别是非艺术类院校,在艺术人才储备方面更是捉襟见肘。

在经过四年的系统化训练和大量的舞台实践,有些文艺骨干分子可以独当一面的时候,却面临毕业的窘境。而新加入的学生又略显稚嫩,很多文艺团体就因为这种青黄不接的局面而萎靡不振,甚至是解散。这种情况在学生社区的文艺活动中尤为突出。

3.业余性。

很多历史悠久的院校为学生社区的文艺活动配备了专业的指导老师,对其成员进行专业的、系统的训练。然而更多的院校却无法做到这样,特别是一些理工科的院校。这就直接导致了各高校学生社区文艺活动的水平参差不齐。而校园性也使得这种自娱自乐的文艺活动方式变得愈加业余,真正拥有长久艺术生命的活动寥寥无几,这就使得学生社区的文艺活动大多是一演、一看、一闹、一笑就结束了。如何增加文艺活动的生命力,如何提高广大学生的审美品位和艺术鉴赏力,如何创建品牌文艺活动,这些已成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4.时代性。

当今的大学生处于一个知识更新快、文化思潮杂、外界干扰大的一个特殊时期。把握主旋律,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弘扬主流文化,真正地为国家培养又红又专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开展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

三、高校学生社区中的文艺活动发展方向

1.多元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全球化及现代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往我们所传承的文化价值观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这种冲击所产生的影响可以说有利有弊。导致了我国单一的文化价值观念被打破,各种各样的文化价值和观念逐步融合。

社区的发展是一种组织和教育的过程。[4]高校学生社区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产生的新事物,承担着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是学生除课堂以外的最主要活动场所,同时也是学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管理育人的重要阵地。而多元文化体现在社区文化建设进程中则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利,又有弊。

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贴近学生,又要引导学生;既要保护本民族文化,又要吸收外来文化。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方向、弘扬主流文化、发扬民族精神的基础上,吸取好的经验和方法,促进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2.趋向和认同。

“趋向和认同”即“大众化”和“高雅化”问题,一直困扰着广大高校学生工作者。随着网络等现代科技的普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也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最显著的是各种网络新名词、新元素、新事物逐步进入学生的生活。

将这些新鲜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去,能够很好地引起学生的共鸣,贴近学生的生活,增加亲近感,但是给予学生们思考、回味的空间却不可避免地缩小了。校园文化活动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引导作用正在日益削弱。这就提醒我们在推进学生社区文化建设、创作艺术作品和开展学生活动的过程中,不应当一味地哗众取宠,而必须掌握好尺度,真正地将其当做是一种文化。

3.“走出去,引进来”。

学生社区中的文艺活动应当起到展示学生风采、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作用。在长期活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积累具有社区特色的文艺活动,创新活动形式,扩大活动影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构成品牌效应。

同时,积极与社会各大社区进行沟通和交流,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艺活动展示出去,扩大社区的影响力。在“走出去”的基础上,立足当地,采取“引进来”的方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吸纳校外的一些优秀元素,加强交流与沟通,促进自身文艺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高校是知识的殿堂,同时也是校园文艺活动扎根的土壤。高校文艺活动作为学生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它不但贴近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的成长。

做好高校学生社区的建设工作、创新文艺活动的形式和内容、促进高校校园文化的繁荣,已成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环节,在高校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对于文艺活动在高校学生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发展与现状探究有其必要性。

参考文献:

[1]十七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10).

[2]林流.新时期社区建设与管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