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1 17:26:52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1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国经济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09-02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一种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进步,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是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一场深刻变革,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特征

早在1896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阿累利乌斯就预测:化石燃料燃烧将会增加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而导致全球变暖。最新的科研报告也一再证明了这一推断。研究表明,只有到2050年将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幅控制在工业化前水平的2倍以内,才可能避免发生极端的气候变化。各国政府认识到低碳排放的经济发展才能持久,于是纷纷采取措施,最早的则是英国。2003年英国政府率先发表了政策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构建一个低碳社会》。这是英国决心以能源环境为首要目标,建设低碳经济和低碳社会的初步构想。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及政体均已意识到低碳经济对于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意义,并着手从发展战略、经济模式、交易机制、标准确定、市场准入等层面进行积极的谋划与部署。世界各国尽管对低碳经济模式的特点认识不一,但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1)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实现“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2)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含碳气体(主要指二氧化碳)排放脱钩,不能保持同步增长,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废气排放;(3)低碳技术创新是发展低碳经济的直接手段;(4)开发与利用新型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作为重要举措;(5)围绕低碳技术创新与发展新型清洁能源进行相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因此,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著降低的经济。低碳经济实质是在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

在奥巴马政府的大力推动下,美国以发展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在国家能源结构中的比例为手段快速推动国内低碳经济的发展,并抓住金融危机带来的契机大力推动改革;欧盟则希望通过建立全球范围内的碳减排交易市场,成为未来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主导者与规则制定者,一方面占据承担人类可持续发展责任的道义制高点,一方面实现全球经济的去美元化,进而达到与美国抗衡的战略目的。由此可见,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但其深层次的意义绝不仅限于此,这更是一次新型工业革命,各国都希望借此抢占市场规则的制定权、维护利益的话语权、制衡他国的主动权。

而如2009年的达沃斯论坛中英国经济分析师杰里米・瓦尔纳所言,“我们似乎步入了不确定时代”。这就要求在金融危机之后更要注重促使企业承担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

随着低碳工业革命来临的,必然是低碳经济,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竞争,甚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将可能形成“低碳壁垒”。因此,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这种低碳经济新模式的提出对中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

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中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中国的能源结构一直呈现高碳结构。火电的大规模发展仍将对环境构成巨大的威胁。从中国的经济结构来看,经济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源消费的主要部门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的高碳消费特征,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倾向。中国以煤为主的这样一种高碳结构,对低碳能源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的污染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长期以来,中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这是一种路径依赖过程。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路径依赖过程不断得以强化,形成了“碳锁定”状态。因此,中国能源结构的高碳锁定的路径,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中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其次,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远未实现,21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不可避免,都会对能源提出巨大的需求。这一时间,由于市场总体上将会呈现卖方市场特征,所以企业主动进行低碳技术与产品创新的意识较差。这些情况会进一步加剧能源需求及其高碳特征。

再次,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中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比存在很大差异,在许多情况下,中国只得通过国际技术市场购买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对中国显然是一个沉重负担,这还不考虑短期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产生的巨大成本。

最后,新中国建立的时间不长,搞市场经济的历史严格说来(自1992年算起)也只有十多年,本身资本积累不足,必须对外开放吸引外资。而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投资饥渴症”,大都迫切需要外来资本,而对环境标准要求较低。发达国家转移重化工工业,将节能减排的国际责任和压力转移到中国,这不可避免地加重中国的污染排放。有的研究已经说明,中国部分地方已经成为“污染避难所”。因此,如果提高引进外资的低碳性与环境标准要求,会大大减少引进外资的数量与质量,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低碳经济革命对于各国而言都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完全可以通过主动谋划、积极参与来实现共同发展。我国作为拥有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作为一个对全人类的发展、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任的国家,完全可以通过国际合作、能源规划、产业政策、项目扶持、技术研发、金融创新等手段积极推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在此次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转型或者产业革命中掌握主动,建立起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历史责任上找到平衡点。

在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中,通过多途径探索减排方式,才是解决国际“碳”压的根本之策。

第一,做好“碳预算”。 一是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各部门和各地方政府都要做好“碳预算”。 建议从“十二五”规划开始,将“碳预算”列入部门和地方政府预算框架,今后政府的每项决策,不仅要考虑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还要考虑碳的排放和吸收。二是“碳预算”要按人配额,以实现“扶贫”和“遏制奢侈浪费”的双重功效。三是建立地区间或省际碳预算转移支付机制。

第二,加强国际合作。一是与国际低碳城市、低碳企业建立合作联盟。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欧美发达国家在减排方面已积累了很多经验,我们要在合作中学技术、学经验。二是与周边国家结成低碳化产业供应链。考虑到人民币升值压力,以及中国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用工成本的提高,中国制造业应该专心做上游(战略决策、技术研发、品控标准、资源整合与金融运作)和下游(品牌塑造、营销传播和客户服务)产业链,而将产业链的中间环节转移到周边成本更低的国家。

第三,建立“碳汇造林补偿基金”,充分发挥人工造林的碳汇功能。森林是重要的碳汇,通过建立“碳汇造林补偿基金”,将人们的消费行为与造林面积捆绑在一起,即按消费行为计算排放量按排放量计算造林面积按造林面积计算补偿金额。把增加林业碳汇与工业减排放到同等重要位置上。

第四,提高水电和核电比重,降低火电比重。与火力发电相比,核电是清洁、环保型能源。与核电相比,水力发电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清洁能源。水电没有核辐射危险,与煤电相比,每一千瓦时的水电电量大约可以减少原煤用量500克和二氧化碳排放量1100克。

第五,构筑“以铁路为骨干”的环境保护型现代化交通体系。与其他交通工具相比,火车对环境的污染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最少。在我国未来的低碳经济发展中,应大力发展铁路运输,构筑以铁路为骨干的环境保护型的现代化交通体系。

第六,重点控制大型超市和交通工具的碳排放量。少建大型超市,鼓励就近购物;尽量减少公差和国际间飞行。

第七,尽快建立“碳足迹”标示制度,引导“斤斤计碳”的消费方式。在超市商品上明确标示“碳足迹”(贴碳排放标签),是发达国家最广泛的标示制度。中国应该尽快建立“碳足迹”标示制度,并将“碳足迹”作为科普知识进行推广,以此在全社会倡导“合理物质消费”,反对“攀比奢华”的生活方式。

历史已经发展到新旧文明交替的临界点,惟有超前认识,超前行动,才能超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142):47.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2篇

(长沙市南雅中学,湖南长沙410007)

摘 要: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都是为了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协调,两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低碳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低碳经济同时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关键词 :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基础;必然之路

中图分类号:F1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5-0233-01

一、理论基础:可持续发展

实际上,低碳经济提出的理论基础的很大一部分是可持续发展。换句话说,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在很大程度是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相一致的。科学发展观所要实现的是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尽量降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的程度,尽量减少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源消耗量,这与低碳经济所要求的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低碳经济,就是通过不断的开发新能源、创新低碳技术和发展低碳产业等来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从而降低碳排放,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这也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途径。因此,可以说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是相辅相成的,低碳经济不仅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和核心内容,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具体表现为: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就是低碳经济。从发展的目标上来看,低碳经济通可持续发展一样,都是为了实现发展过程中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双赢,维护社会生态的平衡,实现社会、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低碳经济是在社会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或浪费的情况下所诞生的,其以“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的理念引导者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节约资源并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由此可见,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内容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2)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低碳经济。现如今,我国面临的而不仅仅是资源、能源等的短缺,同时还要面对的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在思考如何转变高排放、高污染、高耗能的经济发展模式,降低碳以及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时,作为一种绿色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强有力的武器。

(3)低碳经济的发展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了发展低碳经济,人们会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技术上的革新,通过低碳城市、低碳产业的建立等来实现经济的零碳增长或是低碳增长,从而不断的改善目前的社会生态环境。此外,从内容上来说,低碳经济作为对可持续发展的进一步深化,在发展中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找到了一条明确的发展路径。

二、必然之路——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条必然之路。在目前的发展进程中,我国正面临着能源资源以及环境污染等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我们需要更多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并且还要不断的提高这些能源的使用效益,通过转变经济发展增长方式和优化目前的能源结构来不断的降低碳排放量,而低碳经济正是目前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所需要的一种发展模式。具体来说,低碳经济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表现为:

(1)是调整我国产业结构一个重要途径。如今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正需要大量的大规模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而这些建设基本都属于“高碳”产业之列,并且无法通过国际市场的拓展来满足目前的需求,因此唯一的选择就是不断的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不断的促进我国目前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是优化我国能源结构的一个有效措施和手段。长久以来我国的资源总体状况都是以依赖煤炭为主的一种结构,这种不合理的能源结构很容易造成环境污染,降低经济发展的效益和效率。而低碳经济的发展却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低碳经济能够通过提高清洁能源的比重、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等来改善社会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3)是我国国际战略的需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解决目前能源危机、控制碳排放的根本出路,也是在新一轮的国际竞争中我国能够实现脱颖而出,并大力提高国际地位一个良好的选择和机遇,因此可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实施国际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结语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人口资源大国,并且这种情况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不会有太大的改变。我国正处于现代化、城镇化以及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目前无论是从我国的工业结构,还是从资源、环境方面来说,都迫切的需要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在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能源结构的优化、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低耗能、低排放的发展模式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近些年来的实践也证明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正确性,在很多方面都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虽然仍然面临着许多的挑战,但是我们应该相信在未来我国一定能够走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徐亚同,刘伟,张秋卓.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J].自然杂志,

2011(02):81-85+100.

[2]黄世坤.中国低碳经济区域推进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2.

[3]李德勋.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经济研

究导刊,2013(10):3-7.

[4]贾林娟.全球低碳经济发展与中国的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3篇

为了实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减排目标,英国政府在其“气候变化计划”中,提出了一项实质性政策手段,即气候变化税。其实质是一种“能源使用税”,计税依据是使用的煤炭、天然气和电能的数量,使用石油产品、热电联产和可再生能源均可减免税收。该税征收目的主要是提高能源效率和促进节能投资,并非是为了扩大税源,筹措财政资金。其税率按电当量计算,气态燃料为0.15p/kwh(p为英便士,1便士约为0.15元人民币),燃煤1.17p/kg(相当0.15p/kwh),液化石油0.96p/kg(相当0.07p/kwh)、电力0.43p/kwh。自2001年4月1日开始向工业、商业及公共部门(住宅及交通部门、居民除外)征收。

2005年英国率先建立了3500万英镑小型示范基金,制定了《减碳技术战略》,在2007年预算中宣布将支持建立第一个二氧化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CCS)的大规模示范项目。2007年5月的《能源白皮书》更是确定了计划的细节,宣布开展一项竞赛。英国政府为这场CCS竞赛计划设定的目标是2014年实现大约90%的捕获和埋存比例。根据该计划,英国政府对CCS示范项目的成本资助可以达到100%(不包括电厂建设成本)。英国政府在继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2006年10月30日,受英国政府委托,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现任英国政府经济顾问尼古拉斯―斯特恩爵士(Nicholas Stem)领导编写了《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简称斯特恩报告),对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做了定量评估。

2007年,英国成立了气候变化办公室(OCC),负责制定气候和能源策略,并处理跨部门的策略协调问题。2007年3月,英国通过《气候变化草案》,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关于气候变化的立法,主要内容包括:碳财政预算提供目标管理,建立气候变化委员会,为英国2050年达到温室气体减排量60%的法定目标出谋划策,给政府在排放交易方面提供更大的权力等。2007年出台的英国建筑能源法规要求定出非常强制性的日程表,要求英国2013年以后所有公共支出的项目、住房必须达到零能耗,这归结起来叫第六级标准,任何私人的建筑都必须在2020年后达到零能耗。

2008年2月24日英国首相布莱尔发表了题为《英国政府未来的能源――创建一个低碳经济体》的白皮书。宣布了到2050年英国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着力于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新的商机和就业机会;同时在支持世界各国经济朝着有益环境、可持续的、可靠的和有竞争性的能源市场发展方面英国将成为欧洲,乃至世界的先导。

2008年5月,英首相布朗指出,低碳技术是继蒸汽机、内燃机和微处理器之后第四次技术革命,英国希望能够率先在碳捕集和封存技术上成为全球商业化规模示范的国家之一,英国也希望在近海风电装机容量方面占据世界领先地位。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促进低碳经济转型,英国于2008年10月份成立了能源和气候变化部(DECC)。该部整合了原来由商业、企业及管制改革部(BERR)负责的能源策略制定职能,以及由环境、食品和农业事务部(DEFRA)负责的气候变化应对策略制定职能。该部的主要任务就是引领整个英国向低碳经济转换,另外还负责国家能源安全以及确保能源使用的高效和经济性。

2008年11月26日,英国议会通过了《气候变化法案》,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而建立具有法律约束性长期框架的国家,并成立了相应的能源和气候变化部。按照该法律,英国政府必须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到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

2008年年12月1日,根据英国《气候变化法》创建的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正式成为法定委员会,负责就英国的碳预算水平、实现碳预算的政策措施等向政府提供独立的咨询和建议。委员会于当天提交了其第一份相关报告――《创建低碳经济――英国温室气体减排路线图》。报告详细阐述了英国205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原则、方式和路径,提出了一个涵盖2008-2022年三个五年期碳预算的未来减排路线图,并分析了其可能给英国带来的广泛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2009年第一季度,英国相继推出3项重大低碳战略。2009年3月英国商业、企业和管制改革部(BERR)委托独立研究机构 Innovas Solutions 出台《低碳和环境产业报告》,对全球低碳和环境产业进行了全面翔实的分析。报告认为,即将来临的绿色产业革命将会涉猎全球各个领域,将对低碳科技、产品和服务产生大量需求。以《低碳和环境产业报告》等研究报告为依据,2009年3月6日,英国商业、企业和管制改革部提出《低碳产业战略远景》。《低碳产业战略远景》指出,全球势必要转向低碳经济,低碳不仅能推动经济新一轮的增长,有助于走出目前的经济衰退,而且也是英国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2009年4月,布朗政府宣布将“碳预算”纳入政府预算框架,使之应用于经济社会各方面,并在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产业上追加了104亿英镑的投资,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公布“碳预算”的国家。财政大臣阿利斯泰尔・达林在公布财政预算的同时,也宣布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碳预算。而要完成这项特殊的预算,低碳的绿色能源推广是重要一环。根据计划,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要占15%,其中30%的电力来自可再生能源,相应温室气体排放要降低20%,石油需求降低7%。新能源推广是完成任务的关键,而风能利用是英国新能源利用中的一大重点。英国还推行“政府投资、企业运作”的模式,促进商用技术的研发推广,占领低碳产业的技术制高点。同时,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生活方式转变。英国正在运用多种手段引导人们向低碳节能的生活方式转变。根据要求,英国所有新盖房屋在2016年要达到零碳排放。

2009年6月17日,英国正式公布了发展“清洁煤炭”计划的草案。主要对象是以煤炭为燃料的火电厂,要求英国境内新设煤电厂必须首先提供具有碳捕捉和储存能力的证明,每个项目要有在10到15年内储存2000万吨二氧化碳的能力。对此,政府会考虑给予相关财政激励。

2009年6月26日,英国能源和环境变化部题为《通向哥本哈根之路》的报告称,低碳经济对英国和全世界都有益处。《通往哥本哈根之路》概述了英国的基本立场:如果不对气候变化加以抑制,英国的经济繁荣、环境和安全将面临巨大的风险。英国现在正面临着严重的洪灾风险,这会给农业造成严重影响,会导致更极端的夏季高温,同时还会给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和交通网络带来更大的压力以及经济衰退。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气候变化不仅威胁到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安全,还会引发食物和水资源短缺、扩大疾病传播范围和不断增加的气候难民等诸多问题。然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也必须抓住良机。英国认为,低碳经济不仅关系到气候变化的长久大计,也是摆脱当前经济衰退的一剂良药。在英国,英国一直得益于新型低碳技术和绿色产业的巨大创新潜力,低碳经济及相关产业每年能创造超过1000亿英镑的产值,并为88万人创造就业机会。英国还着力将“低碳经济模式”向全世界推广。

2009年7月15日,英国又公布了详尽的《英国低碳转型》国家战略方案。英国商务大臣彼得・曼德尔森说,全球低碳产业的价值达3万亿英镑并在不断增长。《英国低碳转型》方案表明政府会支持并确保英国在这一产业中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决定通过制定清晰的政策,使英国同时在经济和环境两方面受益”。《英国低碳转型》方案是英国到2020年的行动路线图,它要求所有方面都向低碳化方向发展。它综合考虑了能源安全、产业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等多方面内容,是对气候变化挑战的有力回应。这份《英国低碳转型》方案涉及能源、工业、交通和住房等社会经济各个方面,同时出台的配套方案有《英国可再生能源战略》、《英国低碳工业业战略》和《低碳交通战略》等。2009年4月,英国已经拨款4亿英镑用于研发低碳技术。据预测,全球低碳经济市场价值达3万亿英镑,到2015年可为英国提供120万个就业岗位。在交通方面,到2020年使新生产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标准在2007年基础上平均降低40%。在接下来两年中投资3000万英镑,生产大量低排放的公共汽车。在英国主要大城市中安装充电基础设施,为电动汽车提供方便。为新能源汽车提供每辆2000到5000英镑的补贴。在住房方面,到2050年将来自住房的碳排放几乎减到零。由于住房基本是现有建筑,所以主要采用节能改造的方式,计划投资32亿英镑用于住房的节能改造,对那些主动在房屋中安装清洁能源设备的家庭进行补偿,预计将有700万家庭因此受益。《英国低碳转型》方案将有力地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升级改造。其中《低碳工业战略》指出,政府将在政策倾斜、产品采购、教育培训、标准化和资金投入等方面予以制造业全面支持,包括软件、制药、化工、发电、汽车、航空等领域,协助解决低碳工业发展的瓶颈,打造创新氛围,包括改变机制、消除壁垒和支持研发等。《英国低碳转型》方案还首次提出如下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政府机构,各部门必须建立自己的碳预算,排放超标将受到处罚;二是农业,支持将各种垃圾用于生物质发电。

英国政府还于2009年7月15日《英国低碳转型计划――国家气候能源战略》,对低碳迁移的具体任务目标进行了部署。该计划规定:到2020年,英国碳排放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34%。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计划规定到2020年,绿色行业工作机会要超过120万个;对700万个家庭住房进行绿色改造;支持150万个家庭自产绿色能源;40%的电力来自低碳能源;原油进口减少一半;新生产汽车的排放在现在基础上减少60%。

英国政府在对“低碳经济”产业化进行深度研究基础上,制定了《低碳产业战略远景》,指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走出当前经济低迷状态的重要措施,也是着眼未来的战略决策,英国应当抓住全球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创造的巨大商机,实现经济的重新崛起。《低碳产业战略远景》强调英国应当围绕4个方面加快实施低碳产业战略。一是通过提高能源效率,减少商业、消费者以及公共服务成本。二是重视可再生能源、核能、碳捕获和储存技术、输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将其作为未来英国发展低碳产业的重要方向。三是使英国成(下转第28页)(上接第23页)为全球低碳汽车开发和生产领先者。四是通过提供技能、基础设施采购和研发、示范和政策的部署,使英国成为低碳经济商业中心。

2009年11月,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公布了能源规划草案,明确提出,核能、可再生能源和洁净煤是英国未来能源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大力发展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草案决定重启核能发展计划,批准了10个新核电站。2009年12月1日,英国能源与气候变化部了题为《智能电网:机遇》的报告,宣布将大力推进智能电网建设。报告提出,2020年前,将4700万个家庭普通电表全面替换为智能电表。英国还成立了智能电网示范基金,在未来5年内为智能电网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

为了帮助英国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英国工党政府在2010年3月24日启动一个20亿英镑的“绿色”投资银行计划。英国财政大臣阿利斯太尔・达林(Alistair Darling)表示,该计划有望在5月6日进行投票表决。他同时表示,希望获得更多的投资,以便促进持续18个月经济萧条过后经济的发展。

目前,英国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场为基础,以政府为主导,以全体企业、公共部门和居民为主体的互动体系,从低碳技术研发推广、政策发挥建设到国民认知姿态等诸多方面,都处在了世界领先位置。从某种程度上讲,英国已突破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初瓶颈,走出了一条崭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为英国实施低碳计划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许多国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纷纷转移精力、削减投入甚而放松减排要求的情况下,英国却宣布启动了一项“绿色振兴计划”,尝试以低碳经济模式从衰退中复苏。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4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讨论

为了实现更好地发展方式,世界各国都在调整行业的产业结构,发达国家以信息技术作为核心产业,在产业发展成熟之后,考虑到劳动力和资源成本等问题,逐渐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我国,表面上是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国是处于发展链条的低端。这种发展模式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严重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现在处于低碳经济的初期发展阶段,对于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还没有完整的体系,我国先后出台了相关政策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对污染产业收税,规定有关产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优先选购节能产品,对专项工程和低碳行业提高财政补贴。在金融方面,我国也相继建立了碳交易所,在CDM机制下实现了碳交易;在产业开发方面,我国政府明确指出,要重点发展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这些都表明了我国正处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二、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把低碳经济作为本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在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下,低碳经济的发展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和国家话语权。中国正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阶段,面临着巨大的能源需求量,CO2的排放量也大幅度增长,截止到2010年相关部门统计,中国碳排放总量已经增长到77.11亿吨,碳排放量处于世界首位,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中国承诺进行节能减排,所以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势在必行。

(二)中国国情决定要走发展低碳经济之路

1. 能源开发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能源开发很不合理,能源安全受到了严重的威胁,我国的化石能源占总能源的80%,清洁能源比例却很小,在电力构成中,火电(高碳排放)占79%以上,水电(低碳排放)只占15%左右。资源和能源总量大,但是人均却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的短缺严重影响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2.环境污染严重

在能源短缺日益严重的今天,中国环境污染的压力也很突出,我国现在80%以上的城市存在严重的水污染现象,工业“三废”的排放量也与日俱增,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数额非常巨大。

3.生态环境承载力下降

20世纪80年代,中国已经出现生态赤字现象,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赤字也在不断地增长过程中。草地、林地、渔业、耕地也相继出现赤字现象,随着中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人均生态赤字也在不断地攀升。由于我国人口密集,资源和能源分布不均衡,生态环境的赤字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粮食的生产。

三、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我国低碳经济虽然刚刚开展,但是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无论在环境领域和社会经济领域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事实证明,低碳经济是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也是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具体如下。

(一)低碳经济对第一产业影响

第一产业其中包括林业、农业、渔业、副业等。其中对农业影响最大,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它不但是我国粮食供给的支柱型产业同时还具有维护社会稳定、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作用。我国在不断完善农业经济发展,引领农业向低碳经济方向发展,出台了相关政策,例如: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区域实施节水改造、政府财政补贴等。中国是污染大国,这个问题的始作俑者是农业而非工业,农业化肥的使用虽然提高了农产量,但在一定程度上也对农村耕地造成了污染,所以生态模式的农业是解决污染、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在十多年的发展中生态农业发展缓慢,可见实现农业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低碳经济对第二产业影响

工业是我国主导经济,同时也是国民经济改造的基础。近年来,我国产业发展不断升级优化,工业发展速度非常快,占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产品结构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不断发展,为我国传统产业结构转型提供了重要基础。开拓科学制造业发展道路,同时对重要产业实施技术整改,兼并重组等措施,不但有效的减小了能源消耗,还加速了工业结构发展进程。工业中也包括建筑业,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迅速,政府也倡导绿色建筑,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利用自然资源。很多房地产商响应政府号召,为低碳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低碳经济对第三产业影响

我国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组成部分之一,它是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志,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有重要作用。我国服务业包括:贸易、餐饮、交通运输、邮政等服务产业,其中交通运输、贸易、餐饮占国民经济比重最大,如何将低碳经济发展与服务产业相结合,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的。

四、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目前各产业都处在发展中阶段,现代化、城市化、工业化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都将对低碳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相对于产业结构发展的不合理性,我国各地区的发展状态的不均衡,导致了我国将第二产业作为重要发展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只占国民经济总量的一小部分,这无疑都推动了我国的“高碳经济”。

(二)资源结构问题

改变或减少CO2排放量的重要途径就是改变现有资源结构,但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仗于煤炭,由于我国煤炭能源储备量占世界总储备量的41%,这就意味着我国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不会轻易改变,在发展阶段的需求量也会不断增大,从而无法实现低碳经济发展。

(三)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缓慢

所谓低碳技术,主要是开发清洁能源、CO2埋存与捕捉、对有害气体的回收与再利用等。目前,我国在煤炭高效燃烧、煤炭加工方面、废弃物处理、煤炭转化污染控制四个领域共拥有十项低碳技术;还掌握了锂离子电池的技术;太阳能技术等。虽然在低碳技术的发展上也有所突破,但是低碳技术的发展水平与国际水平相比较有很大差距。我国也正在对低碳技术研发的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等给予资金帮助,因为这些技术的推广和研发都需要长时间的资金支持。

(四)我国贸易结构发展不合理

在国际经济贸易交流的大环境下,我国主要是针对高耗能、原材料加工、资源密集型的产品进行出口贸易。这些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会浪费大量自然资源、能源,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如、NO2等。严重影响了我国的低碳经济发展。

五、结论

低碳经济是在2003被英国首次提出来的,经过各国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技术发展也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低碳经济是通过制度改革和技术创新,提高能源和资源利用率,降低C02排放量,改变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手段,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沙之杰.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中国节能减排发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10):1216

[2]王鹏.中国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6):2428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5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集体行动;可持续发展;环境公共服务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53(2011)09-0183-04

一、低碳经济渊源及其模糊认识

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低碳经济是低化石燃料经济,是最小温室气体排放到生物圈的经济,特指二氧化碳低排放。

(一)低碳经济、环境友好与可持续发展

2003年英国时任首相布莱尔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一创建低碳经济》(Our energyfuture-cre-ating a low carbon economy)第一次提出低碳经济。美国学者莱斯特・R・布朗(1999)的《生态经济革命一拯救地球和经济的五大步骤》书中蕴藏着低碳经济萌芽,2003年,其《B模式一拯救地球延续文明》一书明确提出:“减少碳排放一半”以遏制地球加速升温。低碳经济的系统观点与行动,可追溯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京都协议书》(1997)。联合国第35个(2008)环境日主题:“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号召全球联合一致行动,改变高碳排放经济,意味着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共识。

虽然,白皮书没有定义低碳经济,但是对为什么和怎样实施低碳经济却有详实描述。遗憾的是,许多研究并没有完全理解白皮书的精神: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化石自然资源约束性开采耗用,并通过各国联合一致的“减排”温室气体承诺(白皮书72次使用“减少”一词),以促进、倒逼(bottom-up)技术进步,或者与产业结构调整、消费方式改变一起实现可持续发展。事实是,一些研究人员没有注意到低碳经济“能源”背景或切入点,忽视能源与气候、环境的关系而片面理解低碳经济。白皮书使用“环境”、“可持续发展”超过50次,且设有环境专章,如,白皮书目的是通过“反省和强化我们更加广泛的承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this white paper reflects,and will reinforce,our wider commitment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低碳经济把发展限定在环境承载力之内(in developing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环境(The first challenge we face is environmental)等,并且认为:“直到现在,英国能源政策还没有给予环境足够关注”,白皮书希望政府以系统化政策确保:“能源、环境和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无独有偶,温总理2010、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把“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看做并列的行动,报告多次将“能源与气候”一起阐述。

低碳经济是可分割的、有市场的三大化石资源和公共的、无市场的环境公共服务(接受二氧化碳排放及其转化)的双约束经济,最终目的是限制人类对环境公共服务的加速、无序耗用,是可计量、可操作的可持续发展。它以数量化方式约束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对自身所处生物圈(环境)中的资源开采、耗用,即以碳排放为突破口,逆向约束人类的三大化石能源(可计量)开采、利用,倒逼技术进步,促进消费和产业结构转向,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是资源和环境的双约束,目的是可持续发展。此一思想,白皮书进行了详细阐述,布莱尔认为:低碳经济与能源可靠供给、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关,即环境中可分割、可市场的三大化石能源自然资源过度开采、耗用引起公共的、不可分割的环境公共服务、气候和可持续发展问题,需要转化为低碳经济发展新模式。对可计量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低碳经济而言,就是不能离开三大化石能源开采、耗用约束及其温室气体排放约束。“能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密切关系,《巴西低碳经济之路》中也有相似观点和政策,《BP世界能源统计》(2009)更是直接强调:“气候变化与能源息息相关”。

(二)远离环境公共服务约束的混乱低碳经济观

低碳经济作为广泛社会性的前沿经济理念,没有公认的定义。方时娇认为:“各种定义和解释还不尽一致”。低碳经济成了各说各话、任意打扮的小姑娘而按需解释,“随时、全面”利用,低碳经济的思想、实践混乱不可避免,主要表现:(1)低碳经济特定研究对象和渊源是什么?依据的一门学科必有其特殊研究对象之观点,低碳经济理论和实施对象、运行方式是什么?低碳经济与现有经济学科的区别、联系在哪里?这是低碳经济研究必须解决的问题。查阅已有低碳经济研究发现,它似乎与所有时髦、热点研究和学科有关,其外延包括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生态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经济等,而这些学科各有其研究对象。人们在解释低碳经济时,把它们混淆在一起,低碳经济成了“超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的科学。有的甚至玩文字游戏,方时娇在同一文章中用“低碳经济的实质是能源经济革命”和“低碳经济在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来解释低碳经济。就中文意义而言,“实质”、“本质”意义区别不大,但能源经济绝不是可持续发展经济,因为能源经济要回答的是能源大规模连续供应、有限替代和规模报酬先增后减三个问题,而依据布伦特兰公认定义,可持续发展经济是要解决资源、环境的代际分配问题。两学科完全不同,怎么可以都成为低碳经济的外延,或者是渊源。(2)低碳经济与技术的因果倒置。庄贵阳认为,是“技术支持低碳经济”。技术发展了,低碳经济也就实现了,这是倒果为因。因为,包括能源技术在内的人类技术一直在进步,低碳经济不需要人类共同、额外努力和元自然资源约束而自动“生成”,这完全不对,更与布莱尔白皮书的“更广泛的必须努力”(A wider effort is also necessary和far more needs to be done)相悖,也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确立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以明确主体及其承诺碳减排责任的原则相悖。事实上,《京都议定书》所要求的恰恰是技术先进的发达国家有更多碳减排约束。布莱尔说:“尽管有过去5年的进步,但是今日能源政策不能应对明天的挑战。”布莱尔认为,实施低碳经济将“赋予”英国机会(连续3次使用“opportu-nity”),并痛下决心走低碳经济的路子。第一个机会,低碳经济提高资源效率:提高产出,并减少污染排放;第二个机会,低碳经济引导英国开发、运用和出口尖端技术,创造新商业和工作;第三个机会,低碳经济为英国

导航,变革传统的资本更新循环周期。此外,从生活方式来说,低碳经济也可以低技术兼容,白皮书要求房子绝缘、通风(insulated,draughty)等技术,不是高技术,又比如植树造林(reforestation)、与采伐森林战斗(flight deforestation)是巴西走低碳经济的路子之一,不需要高技术。(3)低碳经济测度及其标准。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新经济发展模式。这里以“低”作为低碳经济的标准,有问题。原因与上述错误的技术因果倒置相似。实际上,低不可能是低碳经济的标准。统计证实,截止2009年,美国、日本等国单位GDP能耗不及20世纪60年代的1/6;BP《世界能源统计》(2009)显示,2008年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化石能源消费出现了净减少和相对减少(表1)。

但是,所有这些都不是《京都议定书》、布莱尔能源白皮书所要求的“绝对减少”标准。因此,低,只能是把碳排放低于环境公共服务承载力内的“低”,这个低是绝对的,不能妥协(compromise)。碳排放相对降低而总量,尤其是累积总量增加,人类不可持续发展,当今人类恰恰面临的是此难题。对于低,一些学者还不自觉地滑向“无”,认为低碳经济就是“无碳”经济。无碳经济,看上去很美,却违背自然规律。碳循环是生物圈内基本循环之一,人类活动,尤其是人类过度开采耗用三大能源的副产品是向生物圈排放了超过其承载力的二氧化碳,是高碳排放而不是高碳循环引起不可持续发展。地球绿色植物主要活动,就是以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人类努力发展的生物质能源是高碳循环,因此,高碳循环和低碳经济可以并行不悖。低碳经济不在于碳的“无”和抽象的“低”,而在于碳的“度”及其所要求的化石能源约束性开采耗用及其碳排放。(4)低碳经济和低碳思想不分,并导致行为方式错乱。具体为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不分,这一认识误区导致低碳经济的操作困难,实施主体模糊,行动的成本无认识。布莱尔说:英国占全球碳排放2%,单独行动不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Our own actions will have no impact on climate change)。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代替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成了无行为主体、远离低碳经济是“最可行、可量化”的可持续发展初衷和实践。在布莱尔看来,恰恰是资源与环境的双约束的低碳经济推动低碳社会及其高生活质量(a low carbon economy will contribute to higher living standards and a better quality of life)。

从能源(资源)、环境公共服务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不难推知,低碳经济是“碳获得、碳排放”的双约束经济。现有的无自然资源约束高碳排放经济及其造成的气候、环境问题,是私人产品挤占公共环境服务而引起不可持续发展。逻辑是:生物圈非约束三大化石能源开采、耗用――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及其累积――生物圈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阿伦尼乌斯二氧化碳增加含量会引起温度上升理论――温度上升造成气候问题引起环境公共服务不足,人类不可持续发展。新西兰气候变化部长戴维・帕克说:“作为新西兰推动环境可持续性的一部分,我们做出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承诺”。

二、低碳经济确定主体与实施路径

低碳经济的对象有两个,一是生物圈中可分割、竞争性、有市场的资源(能源);二是生物圈中不可分割、非竞争性、难市场的整体性的环境公共服务。高碳经济,从竞争性、可分割有市场的资源看,就是资源过度、非约束开采耗用;从公共性、不可分割、难市场的环境公共服务看,就是向环境塞进了过度的碳,环境公共服务功能丧失,经济社会不可持续发展。

(一)实施低碳经济的主体。低碳经济涉及全球性温室气体排放的公共产品问题,需要确定主体及其现实成本才能提供该公共产品。持该观点的代表人物有:奥尔森、斯蒂格勒茨(Stigler.G.J)、戴利(Herman Daly)、肯尼斯(J.M.Keynes)、Krister Hjalte等。因此,白皮书认为:低碳经济是“政府的责任”,需要政府的分配(distribution,注重公平)手段,而不仅仅是市场配置(allocating,注重效率)来实现。

(二)“斯密式间接公共产品”与“奥尔森式直接公共产品”获得路径。市场手段不等于低碳经济形成。朱迪・丽丝(Judish Rees)认为:“很明显,对全球有限的环境资源容量进行价格竞争时,发达的富国总能比相对不发达的国家出更高的价格”。戴利对环境无约束市场利用以“船的最佳沉没”为比喻,他说:“即使一条船的负载是最佳分配的,随着绝对负载量增加,它的水位线最终也会达负载线。超出负荷的最佳装载的船也会沉没――尽管它将以最佳的方式沉没!环境宏观经济学的重要任务就是设计出类似负载线标志的经济标志――以防止经济的绝对规模,即经济负载,沉没我们的生态方舟”。

斯密“看不见的手”经典地描述了传统经济主体间接提供非市场、不可分割的“公共福利”(公共产品)。但是,他的公共产品,说到底还是私人产品,也因此,市场不可能完全解决公共产品难题,而且他的公共产品供给既不需要成本,也不必强调主体,完全是经济人在追求私利时“不自觉”的副产品。斯密说:“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使其产出能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他实际上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利益和所得。但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实现另一种目标,这种目标并非是他本意所要追求的东西。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所能够得到的那一种更好”。罗默称其为:“成员无意识的集体打算来推进社会福利”。

低碳经济的另一面:少排放以维持良好的环境公共服务,迄今为止,“斯密式间接公共产品”没有完全解决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我们需要“奥尔森式直接公共产品”。奥尔森说:“集团物品和非集团物品一样,取得越多,总成本越高”,并且“个人通过经济组织试图获得他们在市场中的活动而得到的同样的东西”。奥尔森式直接公共产品要求有确定主体及其明确行动:确定主体有真实的成本增加,或约束行为以获得公共产品。因此,就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关系,奥尔森理论从私人产品(约束,即人类对资源,主要是能源的约束)的角度阐述公共产品供给,即公共产品必须由确定企业以真实成本、实际行动来提供。受搭便车,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信息成本和度量成本以及奖惩实施成本等约束,将公共产品分割并以市场方式解决,即使可行也不经济。因此,公共产品不能从理性、自利的个人那里得到任何资助。如何获得公共产品呢?他提出三条件:(1)就边际成本增加而言,取决于公共产品收益该物品成本之比,与集团收益个人收益之比的关系;(2)就行动约束而言,取决于产业集中度(单个企业市场份额)与该行业需求弹性的关系;(3)不同于集团利益的税收、制度等外在约束。

我们仅分析奥尔森式直接公共产品供给中的(2)就行动约束而言,取决于产业集中度(单个企业市场份额)与该行业需求弹性的关系,即低碳公共产品供给需要确定主体及其现实成本,《京都议定书》为实践例证,即碳减排,或者环境公共服务的获得需要付出现实成本,而且必须有确定主体,或者联合主体的一定份额为基础。

1997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签署的《京都议定书》规定:2012年前,主要工业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少5,2%。经计算,这需要占1990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或者至少55个国家和地区核准之后才能生效。此前,虽有126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了该议定书,但它们的排放总量离议定书的要求仍有差距。美国2001年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后,199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占世界总量17.4%的俄罗斯对议定书能否生效起着关键作用。2004年11月5日,普京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后,达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55%以上要求,《京都议定书》生效。

《京都议定书》一方面证明了奥尔森直接公共产品理论的正确;另一方面,就公共产品的公共属性而言,必须是集体的一致行动,且要求集体成员单独的份额占到一定比重,这需要透明化。

三、结束语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视角;城市发展;实践创新

当前进入低碳经济发展时代,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工作要与时俱进,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低碳经济是指以低能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先进经济发展模式。在现代绿色环保文明城市建设中引进应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优化改善城市建设管理制度内容,转变传统能源消费方式,合理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能够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因此,各城市需要结合自身发展情况,构建低碳城市实践发展模式,积极探索低碳经济城市转型发展路径,为城市居民创建出良好的生活环境。

1低碳经济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1.1低碳经济

目前,学者们对于低碳经济的定义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中引用最为广泛的是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提出的理记:“低碳经济核心是在社会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国家政府制定颁布相关政策措施,制定完善创新管理制度,实现有效提升减排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能效技术的科学开发利用水平,最终实现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节能模式的有效转型”。在时展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理念深入人心,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开始被社会各界所关注,该种经济模式被广泛应用在各个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建筑、工业等行业领域建设发展工作中。我国著名经济学者李建建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低污染、低排放、低能耗的先进经济发展形态,该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本质就是持续加大对科研技术创新研究的投资力度,最大程度开发利用新能源技术,同时全面提升清洁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社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1]。低碳经济最为显著的特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需要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较好的市场。低碳经济模式的创新研究应用,对国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长远性和深刻性的影响。与其他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相比,低碳经济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对社会改革发展的影响力能够与工业革命相媲美。(2)气候变化应对机制与人类社会各阶层的共识,是低碳经济运行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如今全球气候逐渐变暖的情况下,城市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变得尤为重要。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低碳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会影响到人类社会建设和谐稳定与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离不开各国政府制定颁布扶持激励政策及社会环保意识层面的支持。通过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能够有效转变不同层次民众的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还能够调整社会传统产业结构,全面降低社会发展过程的能源消耗,促进城市绿色环保建设工作顺利发展。

1.2城市可持续发展

城市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强调城市资源、环境以及经济之间的协调发展,创新管理城市资源与生态环境,实现社会发展内外部的和谐统一运行管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是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核心保障。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科学有效协调好人口、社会、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等管理工作内容,在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推动社会全面进步[2]。城市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控制社会人口增长,提高公民素质教育水平。(2)是城市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现代城市经济建设和发展工作中,除了要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总量,还必须学会合理运用科学技术降低能源损耗和社会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是未来城市建设的重要工作目标,能够帮助城市解决各类社会发展矛盾,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城市运行管理方式。

2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发展实践措施

2.1创新开发城市低碳能源供应网络

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要依据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创新开发城市低碳能源供应网络。现代城市创新开发低碳能源供应网络可以参考以下方面。(1)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例如,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能、风能以及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渐替代传统能源,能够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在降低传统能源消耗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污染,避免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加剧。(2)优化改进工业生产过程,及时调整城市能源利用结构,整合各项环保发电技术。城市管理部门要督促各行业提高对能源的利用效率,尽量在各个生产环节工作中降低能源损耗,减少因大量使用传统能源而带来的社会环境污染问题。(3)创新研发应用低碳技术与低碳材料。在现代城市建设发展中,新型低碳技术与低碳材料的创新研发应用尤为重要。比如,纳米材料被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领域中,创造出了众多现实价值[3]。在城市低碳能源供应网络建设管理中,低碳技术涉及到交通、电力、化工以及建筑等领域,低碳技术开发类型主要包括减碳技术、无碳技术、去碳技术。各地区城市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和需求,合理研究应用对应的低碳技术,引领该地区能源利用方式的科学转变,打破过去以传统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2.2提高城市低碳交通运营管理水平

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现代城市要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排放,促进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工作和谐发展。(1)城市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的城市交通模式,引导城市居民减少私家车出行。城市交通管理部门要完善综合公共交通体系,优化配置各项公共交通资源,满足广大城市居民的出行需求。(2)城市政府部门要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方式加强对新能源技术的推广应用,制定一系列扶持激励措施,引导广大汽车消费者选择购买新能源汽车,降低对传统石油燃料汽车的依赖性。应根据城市交通运行情况,在不同区域范围内设置充电站、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为城市推广新能源汽车奠定基础。(3)城市要注重在城区内营造和谐健康的城市慢行系统氛围,构建公共自行车系统,进一步拓展城市交通服务,引导市民出行采用骑车或者步行等低碳方式,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促进城市低碳经济更好地发展。

2.3科学构建低碳产业经济主体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城市要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号召,科学构建符合当地特色的低碳产业经济主体。(1)城市要不断优化调整升级产业机构,大力培养创新技术型人才,发展城市技术密集型低碳产业与知识密集型低碳产业。以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互联网为例,城市通过创新发展互联网,将该项技术实践应用在各个产业生产活动中,提供高附加值信息与完善的功能服务,并且不会产生污染、消耗过多能源。(2)在城市各产业体系打造过程中,要注重创新运用低碳技术提高各项能源的开发利用效率[4]。比如,相关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有效降低碳排放,减少城市污染,促进现代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3)要大力发展信息化智能服务业,各地区要努力构建低碳经济主体,健全先进金融服务体系工作,完善发展第三方物流,推动物流产业链向高端环节不断延伸。城市还需要做好信息服务的创新管理工作,培养专业信息化人才,提高城市互联网、电信增值以及卫星应用等信息服务水平,成功打造出符合该城市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

2.4大力实施绿色招商

低碳经济视角下,城市建设发展要注重实施绿色招商,充分发挥本地区环保执法部门的优势和作用,吸引更多社会资本,促进城市建设发展。(1)城市在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时,要提前优化设计具备良好可操作性的投资项目环境保护与资源能源消耗准入指标体系,充分保障城市招商引资项目的绿色环保化,不产生过多污染,以免影响城市低碳经济发展。(2)要组织专业人员科学制定城市低碳产业能效指南,并对不同资源的利用率、成本以及生产效率展开监督考核。切实落实各项环保审批管理措施,确保“绿色招商”审批进程中管理决策的科学合理性。(3)各地政府要根据城市发展情况,科学落实低碳产业规划布局工作。与城市环保部门、招商部门加强商讨,完善绿色招商项目,明确项目建设选址,为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5-6]。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7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出口贸易;影响;对策

中图分类号:F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及对策

收录日期:2014年9月14日

一、低碳经济概述

(一)低碳经济的概念。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能源消耗量增加,碳排放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不断恶化,为改善这一现状,科学家不断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低碳经济的内涵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有学者认为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与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良性经济发展形态。然而归结起来,发展低碳经济就是发展以低排放、低耗能、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是实现人类经济持久发展的最佳模式。

(二)低碳经济的背景

1、国际背景。20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所形成的温室效应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而且近几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越来越严重,并且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难题。进入21世纪,为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日益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学者和公众共同关注的焦点。随着低碳经济波及世界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等各个方面,国际贸易发展将会受到低碳经济的影响而出现新的发展趋势。

2、国内背景。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经济可持续能力相对落后,国际贸易出口主要集中在高能源消耗和高碳排放量的重工业领域,这样一来更加重了我国相关重工业产品的大规模出口中的环境和资源、能源的压力。面对低碳经济的新要求和碳关税机制的新约束,我国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全新理念,并将发展低碳经济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

二、低碳经济下中国出口贸易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日渐成为世界进出口贸易大国。由于经济发展的需求中国出口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为我国创造了较大的经济产值和较多的就业机会,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外,出口贸易的发展在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同时伴随着不同程度的碳排放,给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压力。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坚持走的是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对资源和能源的依赖性较强,单位GDP能耗和主要产品能耗均高于主要能源消费国家的平均水平。

三、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各行业和部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开展,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同时推动我国的出口贸易形势不断好转,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一)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有利影响

1、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对外贸易有推动作用。随着低碳经济的兴起,也随着科技发展和竞争的加大,目前已培养出了各种节能创新的人才。同时,各种各样的节能产品也应运而生,大大改善了中国一直以来的粗放经济模式,开始走向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很多企业也因创新性的节能产品让自己立足于国际市场,并推动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2、低碳经济是新的发展机遇。面对全球变暖、环境恶化的现状,世界各国强调发展低碳经济,改善经济发展模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碳经济”是全球视角下新的经济发展理念,是为解决全区气候变暖问题而提出的,是世界各国都应付诸实践的发展经济的方式,同时也是我国改善国际贸易环境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的重要举措。

(二)低碳经济对我国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

1、发展低碳经济会升高我国出口企业成本。我国作为“世界工厂”,出口的产品以高耗能、高污染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这样以来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但在成本节省的背后却是超量的碳排放,不仅造成了能源和资源的浪费,还给环境造成了巨大损失。因此,为改变这一现状,使中国的经济发展与世界低碳经济发展的浪潮保持一致,我国的出口企业要生产出符合低碳经济的低碳产品,就必须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成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的转型。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低碳经济大背景下的对外贸易市场中占据一定的地位。

2、发展低碳经济增加出口难度。随着低碳经济在全世界范围的开展,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低耗能、高污染现象较为严重,因此在低碳经济发展的今天我国的贸易出口必然会遇到阻碍。中国主要的外贸市场是美国、欧盟、台湾地区等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大多数都是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委员会的成员,环境保护行动起步早、成效大、公众的环保意识高,而且具有较为完善的环境立法。

四、我国应采取的措施

(一)加快技术创新。发展低碳经济,首先要加快技术创新,结合我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规划,借鉴并吸收国外先进的低碳经济理念,努力研发并制定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同时要及时调整和修改我国某些不合理的外贸政策、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加快完善的低碳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以保证我国能够顺利的发展低碳经济,并有效避免国外的“碳关税”壁垒。

(二)调整产业结构。为谋求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调整我国目前技术含量、环境标准和附加值都比较低的出口产业结构,走出一条经济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资源消耗低、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贸易出口结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外贸发展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李庆庆.低碳经济与中国出口贸易[J].商情,2011.21.

[2]徐南,陆成林.低碳经济内涵、特征及其宏观背景[J].地方财政研究,2010.8.

[3]魏元珏.浅析低碳经济要求下我国加工贸易的出路[J].中国电子商务,2010.5.

[4]纪玉山,纪明.低碳经济的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10.2.

[5]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J].改革与战略,2009.10.

[6]任力.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J].社会科学家,2009.2.

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第8篇

环境会计是指决策者为环境信息提供合理的会计理论和方法,主要以社会环境或自然环境资源耗费该怎样补偿为中心的会计;而低碳经济发展则是一场涉及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人类命运、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同时也是全球经济从高碳能源转变成低碳能源的必然选择。低碳可持续发展理论已成为建立环境会计的主要依据,低碳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为环境会计提供了优势的环境,其不但能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有利于后代子孙的生存权益。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发挥政府的积极主动作用,倡导企业建立绿色经营系统,增强环境会计的监督机制,强化国民群众的低碳环保意识,可推进低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会计的理念

环境会计是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以相关环境法规、法律为依据,围绕自然能源的消耗该怎样补偿为主题,应用会计学的基本原理,以及多元化的计量手段,对主体环境经济活动的影响进行报告、计量及确认,属于有关决策者提供环境信息的会计方法的一门科学,是环境科学与会计科学相交叉的应用性学科。其主要利用会计思维来解决问题,通过行政权威的支撑环境管理执法排污,在工作路径上,学习会计思维的统一性原则,对数据之间的冲突,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然而对数据之间产生的服从性、层级性、权威性提出统筹意见。在工作思路上,利用会计思维的工作原则达成环境数据透明性、唯一性、公认性的目标,进而解决数据的模棱两可,根据不同用途变出不同数据的做法。在工作目标上,通过学习会计思维的明白帐原则,把容量与总量相结合,同时把排污许可与排污权相结合,只有这样,全国环保系统才能把明白帐如何亏空补回来。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唯一选择,我国先后制定了《水污染防治法》、《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森林保护法》等一系列环保法规,号召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响应政策,以可持续发展确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战略,在保护环境、提高人口素质和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实现了经济的发展。而环境会计的实施正好为企业的资源利用情况提供指导,促使企业注重环保、节约资源。在能源危机的形势下,我国更应该合理配置资源,适应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大力推动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建立,帮助我国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技术含量。从企业的长远发展利益来看,只有通过增大环保的投入,重视绿色会计,才能保持竞争的优势。然而环境会计核算体系可以明确企业的成本和效益范围,还能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例如宝洁、麦当劳等一些知名企业就是实行了环境会计,他们将与自己有关的环境信息和环保措施公布于众,才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增强了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3、低碳经济的内涵

对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世界各国在碳减排的问题上已达成了初步的共识,低碳经济是针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做出的结果;同样是经过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经济发展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其主要建立在化石燃料基础上的现代文明工业转向生态文明社会的必然产物。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之路。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的核心是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转变,最终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自从低碳经济提出后,纷纷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低碳经济犹如一盏航标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前程。关于低碳经济的价值,其对人类的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企业的命运取决于能否把握机遇,一旦其与低碳经济失之交臂,则会对长久的发展前景产生一定的影响。

4、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之间的关系

4.1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目标统一

环境会计是以自然资源耗费该怎样补偿为中心所展开的会计,通过如何利用环境会计所反应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使资源和环境信息最大限度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这就是环境会计的主要目的。低碳经济是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为实质,发展低碳产品、服务和技术,确保经济稳定增长,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低碳经济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其核心是洁净的能源结构和能源的高效率。由此可见,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整个生态环境和物质规律循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从而提高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终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4.2低碳经济是环境会计提供理论的依据

从理论上讲,低碳经济是一种发展理念,其主要通过经济、环境、能源紧密相连形成的一种可持续发展模式和理念。而会计作为控制和反应企业经济活动的一种管理活动,需要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来完善其传统的方法和理论,同时将企业生产活动中所需要消耗的能源和外部环境损害代价归纳到控制的对象之中,使得企业会计等真实的、全面的考核经济活动成效。随着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空气、水。逐渐成为了稀缺的资源,环境物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根据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需要减少人类活动,特别是企业生产实践中所排放的碳能量,采用洁净的能源,进行技术创新,然而这需要投入相当多的劳动资金,因此要求环境会计对降低碳排量所发生的环境保护支出、环境保护收益、开发新能源支出等项目进行系统核算。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确定环境会计的核算信息,完善了环境会计体系,然而低碳经济价值观的确立,使低碳排放量和环境资源成为会计核算的可能,进一步完善了环境会计的计量、确认、报告提供实际意义的条件。调整产业结构低碳化发展是离不开环境会计的支撑的,所以说,低碳经济是环境会计发展提供的理论依据。

5、结束语

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能源消耗为基础的经济,在全球气候变化下,低碳经济已成为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热点。而低碳经济与环境会计有着紧密的联系,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确立,为环境会计核算系统提供了必要的准备,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有着一致的目标,而且低碳经济是环境会计发展提供的理论依据。总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当前的首要任务,只有通过推行环境会计,实行低碳经济发展,才能维护人类的健康,到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状态。

作者:李如梅 单位:辽宁省凌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参考文献:

[1]王泽淳.关于环境会计与低碳经济发展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26)

[2]霍明,杜丹.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会计的发展与对策分析[J].品牌,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