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11 17:26:40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第1篇

内容摘要:企业经济效益审计与一般财务收支审计不同,它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经济责任进行客观的审查、分析和评价,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从而促进企业不断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对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概念、特征、意义、内容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强化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

关键词:企业 经济效益审计 审计方法 考核指标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和意义

(一)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

1.经济效益审计的依据具有规范性。经济效益的审计依据有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计划或预算、决算报表、决策方案、业务规范、各种定额标准、技术经济指标以及国内外同类行业历史先进水平等。

2.经济效益审计的程序具有独特性。经济效益审计不同于财务收支审计,审计工作结束后,一般只出具经济效益评价报告及审计建议书,不需要作出审计决定。

3.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具有广泛性。审计范围包括企业各种资金及资金的运动,甚至包括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经营环节的经济活动。

4.经济效益审计的对象具有灵活性。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范围比较广泛,而且经济效益审计是根据审计需要确定审计对象的,没有固定的审计对象和模式,既具有灵活性,也具有专题性。

5.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具有多样性。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方法除了采用传统的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查证及其延伸方法外,还要采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技术经济分析、审计跟踪等多种方法。

(二)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由于现代企业制度尚不健全,部分企业缺乏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因此,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既进行财务收支审计,保证企业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又进行经济效益审计,及时纠正企业不良经营行为,促使企业增收节支,从而充分发挥企业的自主经营权利,增强企业自我发展与调控的能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2.有利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企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能够促进企业挖掘管理潜力,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树立效益管理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从而增强企业的经营活力,提高经济效益。

3.有利于全面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功能。审计不仅限于财务收支审计的范围,还包括企业采购、生产、计划、决策、营销等方面。经济效益审计,拓展了审计范围和领域,不但要进行事后审计,还要进行事前、事中审计,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的内容

(一)经济效益的总体评价

经济效益总体评价主要是考察被审计企业是否取得了预期的经营成果、达到预期的决策目标等。总体评价主要审查的内容为:

1.评价已实现的经营成果水平。主要是确定所实现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社会贡献总额、上缴利税总额、资产利润率等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

2.审查计划目标的完成情况。主要是将被审计企业实际数与计划数、定额数、目标数相比较,确定完成程度。

总之,通过对被审计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经济指标的比较,或者与同行业先进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存在的差距与不足,为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明确方向。

(二)主要业务经营活动的审计

1.供、产、销业务效益的审计。供应过程审查采购计划的合理性及执行情况,即检查采购业务计划的执行情况、采购结果与计划的偏差、采购方式及批量、采购成本、库存控制等。

生产过程审查生产组织的合理性及生产成果,包括生产规模效应、生产作业计划、生产组织、生产费用定额管理、劳动力利用率、质量效益、生产均衡程度、劳动生产率等。

销售过程主要审查产品销售策略、销售目标合理性及执行情况。其中包括销售组织、销售渠道及促销活动、定价的合理性、信用政策等。

2.资金使用效益的审计。主要审查资金规划目标的合理性、筹集资金的方式及资本结构的合理性、资金使用效率等。

3.成本效益的审计。成本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有审计成本决策、成本目标、成本计划、成本控制、降低成本的业绩、成本效益工程的开展、成本与企业战略的匹配程度等。

(三)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

专项经济活动的审计是根据审计需要,对企业的某一经济活动项目的效率或效果进行的审计。其中包括对外投资、固定资产购建与改造、新产品开发、市场开发、固定资产利用、原材料利用、能源利用以及资金利用等活动的审查。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效益审计意识淡薄

由于思想观念落后,对经济效益审计不够重视,企业管理者和审计人员认为,企业经营管理和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财务收支审计中关注到,而对经济效益的评价和管理建议,只需在财务审计报告提出即可。他们认为,只要企业能够自主经营、合法经营,没有必要再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进行审查、分析和评价。

(二)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点是对被审计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评价,要进行客观评价,必须要有具体的评价标准。由于经济效益审计范围广泛,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特点又不同,同样的项目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不同的审计人员会有不同理解与判断,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评价企业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和效果的标准就很难统一,导致目前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还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制约了效益审计的开展。

(三)缺乏统一的审计程序和方法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第2篇

关键词:人力资本 有限理性经济人 审计合谋 人力资本产权 审计制度安排

会计师事务所是一典型的“人合”企业,人力资本作为一个“人合”企业的立家之本,他在审计执业过程中有什么样的行为特征应是被重点关注的。传统经济学认为,有什么样的制度,就有什么样的行为,汪丁丁认为接下来的话就是,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制度,这在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中有深刻体现。具体到审计中,现行审计制度安排必然会影响与约束人力资本的载体——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行为,相应地,审计师不仅会在既定的制度安排约束下进行追求经济利益、规避风险的审计活动,同时会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支撑性的制度安排,使得审计制度安排发生变化,之后又对制度安排的变化做出反应,这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

本文中,我们只把经理级以上人员列为人力资本,因为只有经理级以上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才有可能影响到审计制度安排,而一般的审计人员只是承担一些简单的程序性工作,不能充分体现人力资本的审计行为特征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同时我们把人力资本分为两类:非合伙人——单纯人力资本所有者,与合伙人——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集合体,文中有时统一以“审计师”来代替这两类人力资本。

一:人力资本是有限理性经济人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完全理性和自利性是两个基本假设,这两个假设的合乎逻辑的推论,是人们会合理利用掌握的信息来预估将来行为所产生结果的各种可能性,然后最大化自己的期望效用。但现实生活中,人在复杂环境和不确定因素下进行决策时,不会对自己的决策进行理性计算,也没时间和耐心去考虑各种行为结果的概率问题,在面对复杂情景和问题时会采取捷径或用自己掌握的一部分信息进行决策,因而决策的非理性是存在的,也就是说,人是有限理性的,不是完全理性的,这就是行为经济学对传统经济学的挑战。同样,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力资本载体——审计师也是有限理性的,同时也是一个经济人,在现阶段还没达到“道德人”的境界,尽管他有一些并不是“经济人”假设所能解释的一些“道德”行为,如大多数情况下会遵守审计准则、法规进行审计,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些施善行为。既然审计师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那么在现行审计制度安排下,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不能完全理性地拒绝被审计单位的“利诱”而坚持原则,与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审计合谋有时就不可避免了。如前所述,人力资本主体可以分为两类,参与审计合谋的人力资本主体不同,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就不一样,下面分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合谋和合伙人(即整个事务所)一起参与的合谋及各自对制度安排的影响。

1.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审计合谋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被审单位委托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事务所的合伙人便会委派项目经理带队审计,此间有两层委托关系:被审单位委托事务所,事务所委托项目经理,其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变得更加严重。审计师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存在一定程度的“逆向选择”和“机会主义”倾向,当被审单位抛出“诱饵”引诱审计师共谋时,审计师此时会进行合谋与否的决策。据行为经济学理论,人们进行决策时,容易给高概率发生的事件赋予较高的权重,而给低概率发生的事件赋予较小的权重,于是往往将极小概率的事件看成不可能,而将极大概率发生的事件看成是确定,而极小与极大概率又取决于个体的主观印象。审计师进行合谋与否的决策时,他会根据现实中这种“损人利己”的合谋被发现曝光的比例很小而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合谋被发现的机率极小而将其看作不可能,同时他的有限理性不能让他清醒地意识到合谋一旦被发现的严重后果,就算被发现,由于现阶段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较轻,合谋的收益大于合谋的成本,审计人员的“经济人”特性便会让他作出合谋的决定,于是他会向信息不充分的合伙人隐瞒审计风险,与被审单位一起骗取“无保留”的审计报告。

审计人员为什么会参与审计合谋?这反映了审计制度安排的什么问题?审计人员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特征(内因)是我们无法改变的,但可以通过制度的安排(外因)来改变审计人员做决策时的考虑因素及其权重,从而减少审计合谋的发生。据行为经济学理论,额外财富的边际效用在人富裕时会低于贫穷时的边际效用。审计合谋审计人员将得到的报酬就是一种额外财富,此时,即使富裕的CPA与贫穷的CPA一样只具有有限理性,但这笔额外报酬对富裕的CPA没有很大的边际效用,从而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而导致审计师合谋,这时被审单位就得加大“贿赂金”才有可能“打动”富裕的CPA,从而加大了被审单位的合谋成本,当“贿赂金”大到等于或大于合谋能给被审单位带来的“利益”时,被审单位便没有动机合谋,合谋自动中止。从这看出,提高CPA的薪酬待遇,让他们成为富裕的CPA,可提高CPA的“免疫力”,从而减少合谋的发生。这就要求合理化事务所内部收益分配机制,提高新酬待遇,让CPA的利益与整个事务所的利益相挂钩,一荣俱荣,便不会出现CPA为了自己的私人利益而向合伙人撒谎,欺骗合伙人。另一方面,法律法规应加重CPA的个人审计责任,加大合谋一旦被发现的惩罚,提高CPA合谋的成本,此时被审单位若想合谋,就必须提高“贿赂金”以弥补审计师冒的高风险,从而加大了被审单位的合谋成本,合谋便不会那么容易发生。此外,相关部门要加强审计的监管,加大上市公司审计的复查力度,使审计合谋案件“曝光”机率大大增加,从而改变审计人员主观印象中的审计合谋被发现的概率极小,起到警戒作用 ,让审计人员不敢轻易合谋。

2. 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同参与的审计合谋及对审计制度安排的影响

若事务所委托的CPA足够忠诚,他会如实将发现的问题“禀告”事务所的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集合体——合伙人,这时,合伙人的有限理性经济人特征便起作用了。现行审计制度安排实质是:由被审单位管理当局聘请事务所审管理当局自己,那么,事务所面对自己的“上帝”——客户的不当请求时,他的“经济人”特征使得他不能断然地拒绝这种请求,否则不但得不到“合谋金”,以后的合作关系也就终结了。同时,现时大部分事务所的组织形式为有限责任制,且注册资本金要求低,那么事务所与被审单位的合谋一旦被发现所需承担的只是有限责任,最多让事务所倒闭,而不会危及到合伙人未投入到事务所的私人财产,于是合伙人的“理性经济人”特征容易使他接受合谋,同时,他的“有限理性”不会让他有完全的理性认清形势,不会让他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从维护公众利益出发而拒绝合谋。

审计合谋的频繁发生,企业管理当局利益不断上升,但这种利益的上升是以其他企业利益相关者利益受损为代价的。据吴联生的“利益协调论”,利益相关者之间现有的利益关系一旦发生变化,便产生了新的冲突,便会破坏目前审计制度安排的基础——审计域秩序,从而要求利益相关者达到新的纳什均衡,产生新的审计域秩序,从而导致审计制度安排的变迁。“审计制度安排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过程,它因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变化而变化”(吴联生,《审计研究》,2003),由于审计合谋的不断出现,目前的审计制度安排至少需要进行以下两方面的变化:

(1) 审计委托权由证监会掌管

注册会计师对企业经营者的审计,事实上接受的不是社会公众的委托,更不是股东或经营者的委托,而是政府的委托。因为政府的合作广度最大,所以有权进行委托,同时政府规模有限,所以应该进行委托(吴联生,《审计研究》,2003)。这是社会审计最根源的本质,是我们肉眼所不能直接看到的,我们目前看到的就是股东进而演变为管理当局委托CPA进行审计,从而容易导致审计合谋。既然CPA实际上接受的是政府的委托,那么在形式上,至少在第三者看来,也应该由政府进行委托。目前谁最具有优势代表政府来执行审计委托权呢?证监会。它本身就是一个政府机构,是上市公司的监管机构,具有信息优势,可以代表政府委托CPA,从而改变目前事务所对被审单位管理当局的依附地位,减少审计师“被逼无奈”进行合谋的发生。

(2)事务所组织形式由有限责任制逐步过渡到合伙制

目前,大多数事务所实行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制事务所破产所造成的损失却可能远远小于事务所与管理当局合谋所带来的合谋收入,于是,事务所容易与管理当局合谋。现在,把事务所的经济体制从“有限责任制”转变到“无限责任制”是很多学者所推崇的,无限责任制加大了事务所的法律责任,合谋一旦发现,合伙人可能就面临倾家荡产的风险,使得事务所合伙人进行合谋决策时不得不加大对合谋成本的考虑,他的“经济理性”又会促使合伙人不会轻易进行合谋,从而有效减少了合谋的发生。

在此基础上,王善平还提出合伙人必须是德高、足资、多才的CPA,才能有效减少审计合谋的发生。德高,从道德品行上保证合伙人不会进行审计合谋;足资从物力资本上保证合伙人不会轻易用自己足够多的私人财产作赌注而去进行审计合谋;多才的CPA要求合伙人是审计行业的专家与行家,那么他手下的审计人员的“逆向选择”能被合伙人识别,从而也制止了单纯人力资本参与的审计合谋。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第3篇

基于经济增长视角,趋向于将循环经济界定为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的一种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其四,以方莉华、张才国为代表的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观。他们认为循环经济是相对传统线性经济而言的,是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物质流动在经济系统中所形成的闭合回路)的简称。(方莉华、张才国,2005)这种观点基于物质流动在经济系统中所形成的闭合回路视角,趋向于从物质流动方向界定循环经济的内涵。无论基于什么视角,上述四种不同观点充分反映了当前学术界对循环经济内涵界定所达成的共识。其所达成的共识主要有:循环经济是一个经济概念;循环经济的根本目标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理念是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循环经济关注的重点是资源与环境。

二、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界定

关于政府绩效审计,世界各国的称谓不尽相同,如“3E”审计(美国)、“货币价值审计”(英国及加拿大)、“效率审计”(德国)、“效果审计”(瑞典)、“效益审计”(荷兰)等。1986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在澳大利亚会议上建议统一采用“绩效审计”一词。关于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世界各国政府审计机构以及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政府绩效审计是依据客观标准,公正、系统地审核所搜集的一系列证据,独立评价被审计项目的绩效和管理、独立评价具有倾向性的关键问题以及基于最佳实务基础的综合信息及深层问题,旨在为承担监督和采取行动的责任方提供改进项目经营和决策的信息,以强化其公共责任。”———源自于(GovernmentAccountabilityOffice,GAO,2003)“绩效审计是审查某一组织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其所拥有资源运用的经济性、效率及效益。”———源自于英国《国家审计法》。“绩效审计是对公营部门管理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源自于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关于绩效审计、公营企业审计和审计质量的总声明》。就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界定而言,国内学者一般趋向于将政府绩效审计界定为经济性审计、效率性审计及效果性审计的合称,即由国家审计机关及其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基于相关标准、运用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程序对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全面、系统地监督审查和综合评价,并提出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相关建议的一种审计活动。综合上述观点,尽管就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而言,不同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表述;就政府绩效审计实践而言,世界各国政府审计也存在着诸多差异。但无论如何表述政府绩效审计内涵,无论如何开展政府绩效审计,政府绩效审计目标的界定却基本相同。政府绩效审计目标一般界定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旨在进行经济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关注被审计项目投入和整个过程中的成本,判断是否实现了在确保质量合格的前提下耗费的资源最小化。其二,旨在进行效率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关注被审计项目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判断是否实现了一定量的投入取得产出最大化或一定量的产出发生的投入最小化。其三,旨在进行效果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关注被审计项目实现目标的程度,判断实际取得的成果是否实现了期望的目标。相对于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政府绩效审计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审计活动,审计范围具有广泛性特征,审计标准具有多样性特征,审计过程具有延续性特征,审计方法具有灵活性特征,审计结论具有建设性特征。

三、循环经济对政府审计环境的影响及基于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

1.循环经济对政府审计环境的影响

所谓政府审计环境,是指影响政府审计产生和发展的各种外部因素之和,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以及法律环境。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探索,影响着政府审计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及法律环境。首先,循环经济影响政府审计的政治环境。同志在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这充分说明现代政治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思潮(派别)———生态政治已经成为党和国家领导层的共识。生态政治是旨在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均衡发展而由国家、组织,以及个人开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建设生态政治与发展循环经济相辅相成。生态政治的建设为循环经济的实践、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循环经济的实践、发展也为生态政治的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显然,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影响着政府审计的政治环境。其次,循环经济影响政府审计的经济环境。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循环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循环经济的基本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这些原则、特征、核心均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对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显然,循环经济的实践与发展,影响着政府审计的经济环境。再次,循环经济影响政府审计的法律环境。2008年8月29日,为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颁布和实施,为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奠定了法律基础,同时影响着政府审计的法律环境,为实施检验和衡量被审计项目的“生态绩效”提供了法律依据。综上所述,循环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实践的探索,要求政府审计不仅应将关注点放到绩效审计方面,而且在绩效评价过程中必须强调对环境的影响效果、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果。

2.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

(1)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目标。基于上述对循环经济内涵,以及政府绩效审计内涵的界定,可以发现,在目标和方向上,循环经济与政府绩效审计高度一致。循环经济致力于在取得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实现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最小化;而政府绩效审计则致力于遵循一定的标准、搜集充分适当的证据,对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及效果性进行全面监督和综合评价。基于循环经济视角,在传统经济性评价、效率性评价及效果性评价的基础上,政府绩效审计目标还必须突出强调公平性评价及环保性评价。其一,旨在进行公平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基于循环经济将自然资源视为社会公众所共同拥有的、稀缺的自然福利资本的视角,关注被审计项目是否满足了社会公众利益的需要,判断不同主体的资源分配是否体现了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和社会公平,实现了经济增长、资源供给与生态环境的均衡,从而体现公共政策和公共服务的本质属性。其二,旨在进行环保性评价。即审计机关及其人员在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基于循环经济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环境友好的核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关注被审计项目在自然资源合理、有效利用的前提下生态平衡的维护情况,判断是否遵循了生态学规律指导经济活动,是否考虑了生态绩效,是否实现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环境保护的三维统一。

(2)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原则。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科学发展观原则。科学发展观的宗旨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循环经济是一种强调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将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到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当中,这与科学发展观的目标是高度一致的。遵循科学发展观原则,就是要求政府绩效审计要对公共资源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环保性进行全面、全方位的评价,为建设生态政治、提高生态绩效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可持续发展强调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三者协调统一。可持续发展要求在发展过程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和谐、追寻社会公平。循环经济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要求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应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并重的理念,在对被审计项目的绩效评价过程中,关注政府管理活动的社会及环境效果,判断是否实现了可持续社会、可持续生态、可持续经济三者的协调统一。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原则。传统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常常基于历史的财务(财政)活动信息,其视角着眼于对过去已经发生事项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方式往往会促使许多管理者为追求一时的政绩忽视、甚至牺牲长远利益。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保护型经济,要求人类社会不能以牺牲长远利益追逐经济增长。遵循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原则,就是要求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过程中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将长期绩效与短期绩效相结合,并使短期绩效服从于长期绩效,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循环经济视角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要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循环经济所关注的许多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往往难以计量,而这些因素却恰恰是衡量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遵循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就是一方面将可以量化的绩效影响因素以指标的形式进行量化,另一方面还需要对难以量化的绩效影响因素以定性分析的方式进行判断和评价。定性分析也好,定量分析也罢,其实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必须坚持两者的相互结合。

(3)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具有非绝对性和非单一性两个特点。相对于传统财务审计结论“非对即错”所依据的唯一性评价标准,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的重点是对被审计项目实现经济绩效、社会绩效、生态绩效的程度作出评价,其根本宗旨是在对被审计事项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改善管理、增强绩效的建议,很难得出一个简单的好或坏、高或低、对或错的结论,这就要求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必须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结合实际环境、考虑长远效益选择评价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即非绝对性。相对于传统财务审计以违纪违规金额为标准衡量评价被审计事项,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除了货币计量的财务数据外,还包括大量非财务数据。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除了关注政府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还必须综合考虑政府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循环经济视角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涉及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自然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生态平衡的维护等,评价标准具有非单一性特点。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第4篇

以促进健全公共预算制度、规范预算管理、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保障财政安全、提高财政绩效水平为目标。围绕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完整性和科学性,以预算管理和资金分配为重点,准确把握和客观评价同级预算执行的总体情况,从体制、机制和制度层面揭露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建议。

(一)财政部门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检查财政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关注部分支出事项实行权责发生制、预留资金、年初预算不细化、部分非税收入不进入预算等对预算管理的不利影响;检查预算执行的真实性、关注当年预算在实际执行中是否存在偏差的情况;检查财政资金管理的效益,摸清情况,分析原因;关注财政支出结构,检查“三农”、民生支出是否到位,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推动进一步完善转移支付制度,规范专项转移支付管理。(2009年6月末结束)

(二)地税系统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促进地税部门依法行政、严格征税、强化内部控制为目标。重点审计地税部门有无减、免、缓税和先征后返问题;有无混淆税款入库级次,影响上级收入问题;有无税收不实和卖税获取分成问题;是否存在税款过渡户和税费合一问题;有无混淆税种造成挪用专项资金和占用省级资金问题;是否存在税收票证管理使用、手续费提取、业务费管理使用等方面不规范、不合规问题。(2009年6月末结束)

(三)国家金库*支库审计。重点审查地方税收收入和非税性财政收入解缴入库情况,收入退库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情况,财政拨款支付是否及时合规。(2009年6月末结束)

(四)县直其他部门2008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促进加强部门预算管理、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目标,对民政局、检察院、司法局、城乡开发建设管理总体战指挥部、教育局(含拉动内需资金)等5个单位进行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关注部门是否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改革各项规定,揭露财政资金虚报冒领、转移挪用等违法违规问题以及滞留闲置、损失浪费等影响资金使用效益的突出问题。特别要关注部门管理的用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的分配、拨付、管理及使用情况,对一些涉及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推动深化预算改革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6月末结束)

二、经济责任审计(6个)

根据县委组织部委托,对牧业管理局局长王国安同志(含拉动内需资金)、卫生局局长付庆林同志(含拉动内需资金)、文化新闻出版和体育局局长丛国忠同志(含拉动内需资金)、农业局局长苗臣同志(含拉动内需资金)、供销合作社联合社主任孙广庆同志等5名领导干部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对原团县委书记宫玉峰同志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重点查清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和主要经济工作目标完成情况,看有无因决策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形象(或政绩)工程形成严重后果及财政财务收支信息严重失实问题;重点查清领导干部所在单位财政财务管理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看有无因管理不善造成重大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严重失实问题;重点查清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廉洁自律规定情况,看有无违规制定收费政策,虚报或指使他人虚报经济工作实绩,违规为他人提供担保和抵押,贪污行贿、挪用公款、挥霍浪费和侵占国有资产,利用职权在有关部门和单位报销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问题,特别要关注部门管理的用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的分配、拨付、管理及使用情况。

此外,还将根据县委组织部门委托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2009年11月末完成)

三、固定资产投资审计(2个)

对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基建工程(含拉动内需资金)、县中等卫生职业技术学校住宅楼等2个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进行审计。在真实、合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投资审计在项目建设中的监督作用,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益性。特别要关注部门管理的用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的分配、拨付、管理及使用情况。(2009年11月末完成)

四、专项审计调查(2个)

(一)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1.非税收入;2.政府负债)。通过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全面掌握政府性资金的种类、规模、在各级政府级次之间的分布情况;非税收入和预算外资金在政府性收入和支出中的比重以及近年来变化情况,同时摸清有关管理制度建设情况和管理主体现状;关注非税收入在预算管理方面是否存在应纳未纳预算和财政专户管理问题,在征收管理方面是否存在违规自定征收项目,超标准、超范围征收,违规、变相减免,应征未征、应计未计非税收入,延压、欠缴、缓征非税收入等问题,在支出管理方面是否存在违规使用以及为部门、单位谋取小团体利益等问题。检查政府负债情况,摸清债务的来源、规模及其形成原因,分析由于债务规模过大造成的财政风险。在揭示问题的基础上,重点从现行财政体制、非税收入管理机制方面分析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二)对残疾人事业费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调查。通过对残疾人事业费管理使用情况审计调查,重点关注资金管理是否规范,是否按规定使用残疾人事业费,是否存在改变资金用途、挤占挪用、弄虚作假行为,同时还要关注事业费使用效果。(2009年11月末结束)

五、财政财务收支审计(20个)

对发展和改革局、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含基建)、法院、广电局、大屯镇政府(含基建及拉动内需资金)、沿江镇政府(含拉动内需资金)、嘎什根乡政府、五棵树镇政府(含拉动内需资金)、疾病防御控制中心、卫生监督所、运输管理所、农机监理站、草原工作站(含基建)、房地产管理处(含基建)、县第一中学(含基建)、殡仪馆、农机总站(含拉动内需资金)、林业局(含拉动内需资金)、交通局(含农村公路建设及拉动内需资金)、植保植检站(含拉动内需资金)等20个单位进行财政财务收支审计。重点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收入是否如实入账,有无多头开户、账外设账、私存私放财政性资金和其他公款;国有资产是否保值增值,有无资产流失现象;应缴未缴预算收入、少计少缴税费、未落实“收支两条线”和专户管理等违纪现象,特别要关注部门管理用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的分配、拨付、管理及使用情况。在对农村公路建设情况检查中,重点检查乡村级公路建设情况、财政性资金管理使用和效益情况,工程质量、农民负担情况,关注在征用建设性用地违法违规问题和侵占人民群众利益问题,有无重大损失浪费问题。对一些涉及宏观调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进一步规范部门(单位)财务收支行为,严肃财经纪律。(2009年11月末结束)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第5篇

关键词:审计 审计监督 经济监督系统

在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经济监督系统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力量。我国的经济监督系统包括审计监督,会计监督,财政监督,税务监督,金融监督等多种监督,它们在各自的领域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审计与审计监督

根据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内容可以这样给审计定义:“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依法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各部门的财政收支,国有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以及其它应当接受审计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和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责任,用于维护财经法纪,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宏观调控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审计的本质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

审计与经济管理活动,非经济监督活动以及其他专业性经济监督活动相比较,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基本特征:

独立性特征:独立性是审计的本质特征,也是保证审计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权威性特征:权威性是保证有效行驶审计权的必要条件。

公正性特征:公正性反映了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正是由于这三个特征的存在,所以作为一种经济监督的审计监督是一种以第三者身份所实施的监督。

审计监督是根据会计记录等有关经济资料和国家有关法规,由国家专门设立审计机关依法审核和稽查有关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经济效益和财经法纪的遵守情况,作出公正的评价,并提出审议报告,以加强经济管理,维护法制的监督检查活动。

二、经济监督系统与审计监督体系

(一)我国经济监督系统的内容

我国经济发展是在经济监督系统的监督下进行的,经济监督的多样性对社会各个领域的经济都进行监督的,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公认的经济监督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审计监督

审计监督是专设的部门所实行的监督,审计部门无任何经济管理职能,不参与被审计单位人及审计委托人任何管理活动,具有超脱性;审计监督内容取决于授权人或委托人的需要,具有广泛性;审计监督代表国家实施监督,被审计单位不得阻挠。在我国经济监督体系中,审计不但同其他专业经济监督部门一样负有对企事业单位实施监督的责任,而且还要对各专业经济监督部门实行经济再监督,并为宏观调控提供审计信息,提出审计意见,供宏观决策参考。国家审计机构是一个纵向的行政系统,这个系统有相对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各种会计师、审计师事务所是独立的企业法人,它们的审计依法照章,独立公正。所以说权威性,公正性和独立性是审计监督有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三个重要标志。

2、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指的是通过调节、指导、控制等方式,对客观经济活动的合理、合法和有效性进行考核与评价,并采取措施施加一定的影响,使之按既定的目标进行,实现预期的效果。

3、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不是仅仅着眼于财政收支,而是要关心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关心各种事业的正常进行和各项开支的节约;同时,也包括纠正各种违反国家财政计划和财政制度的现象,对违犯财经纪律的事件进行揭露、制止和必要的斗争。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组织管理国民经济的职能。社会主义财政深入到物质生产领域,特别是与全民所有制经济发生密切的联系。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盈利要按国家财政制度规定进行分配,并以大部分上缴财政;全民所有制经济的积累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各种经济效果的高低都直接决定和影响财政收支的水平,财政必须关心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凡有财政分配活动,都要进行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实际上是政府对于自身行为的监督,是上级对下级带有一点行政强制性的监督,所以它有权威性但不独立,也是依附性的。

4、税务监督

税务机关通过日常税收征管工作,一方面促使纳税人依法经营,建立健全有利于正确计算和反映纳税所得额情况的各项基础工作,推动各单位加强会计管理工作;另一方面,督促纳税人依法纳税,遵守法纪,堵塞各种税收漏洞,纠正和查处违反税法的行为,保证财经法纪的贯彻执行。

税务监督虽是外部监督,也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但独立性还是不能与审计监督相比。

5、工商行政监督

工商行政监督是指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依照工商行政管理法规,对市场经济活动的合法性所实行的监督。工商行政管理监督所实施的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生产经营实行监督。各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要按照登记机关核发的“营业执照”所载明的生产经营范围进行,不得擅自变动。二是对市场监督。通过监督,保护合理竞争、消除竞争中可能出现的某些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

工商行政监督也同税务监督一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但缺乏独立性。

6、信贷监督

信贷监督是办理信贷业务的银行利用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在发挥信贷的职能作用过程中对经济活动进行的监察与督导。通过运用存款、贷款、结算、利率等经济手段调节控制信贷的投量和投向,不但能够灵活有效地调节控制借款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生产经营方向和生产经营效率,而且能够灵活调节控制全社会的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因此,信贷监督不仅能对个别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日常监督,而且对每一个地区、部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活动都能起到监督作用。

信贷监督相对来说是外部监督,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往往缺少权威性,弄不好还会引起银企勾结,难免产生不规范行为。所以这种监督也往往很难保证公正和权威。

7、金融监督

金融监督是指一国金融管理机关对一切金融活动的监察督促。是为加强对金融业的管理而产生的一种行业监督形式。国家赋予金融监督部门运用各种监督方式对各级各类金融机构执行国家金融法律法规、金融方针政策的情况实施监督,保证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金融机构工作人员清正廉洁。同时还查错防弊,监督各金融机构强化内部管理,降低经营风险,维护金融业的稳定,达到促进金融事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金融监督与信贷监督一样,虽不一定的独立性,但有时也难保公正性和权威性。

8、物价监督

物价监督是指国家物价部门根据经济政策和物价政策,规划和组织推进价格改革,监督和控制市场价格,查处违反价格管理法规和价格政策的行为。物价监督的目的在于,使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价格关系符合国家价格政策和价格管理法规的要求,保障各方面的合法经济利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制裁违反价格政策和价格纪律的行为,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安定。

物价监督虽有公正性,但在权威性和独立性方面显然欠缺。

9、统计监督

统计监督是统计部门工作人员对国民经济和和发展情况进行的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并提供统计资料的行为。

(二)我国的审计监督体系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审计的任务也将不断扩大,服务、咨询、公证的任务也将不断增加,审计对推进廉政勤政,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将发挥重要作用,审计监督以其特有的方式在宏观调控体系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它以成为国家运行体制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常规经济手段。中国审计监督体系分为三大块:

1、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是指由政府审计机关代表政府依法进行的审计。国家审计主要监督检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收支及公共资金的收支、运用情况。其实质是对授托经济责任履行结果进行独立的经济监督。最初的国家审计是随着国家管理事务中经济责任关系的形成,为了促使经济责任的严格履行而诞生的。现代意义上的国家审计,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按照民主政治的原则,人民有权对国家事务和人民财产的管理进行监督。

2、民间审计

民间审计是由经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的审计。民间审计组织是会计师事务所,民间审计人员即注册会计师,故民间审计是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对被审计单位的会计报表及相关资料进行独立审查,并发表意见的行为。民间审计具有审计的委托性、有偿性和独立性等特征。

3、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由各部门、各单位内部设置的审计机构实施的审计。内部审计在部门或单位负责人领导下,主要对本部门、本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以提出审计报告、意见和建议。简而言之,国家审计针对社会治理中公共财政、社会福利的效率、效益、环境、节约四个环节,主要是解决老百姓的信息对称问题,民间审计解决公司治理中的股东信息不对称问题,内部审计解决企业经理层信息不对称问题。

三、审计监督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一)实行审计监督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审计是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下,基于经济监督的需要而产生的。我国的审计事业,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领域的弊端逐步暴露,迫切需要加强审计监督的情况下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我国宪法规定,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要设立审计机关,在政府主要负责人的直接领导下,依照法律独立行使监督权,不受任何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可见,对经济活动实行审计监督,是履行宪法赋予的权力,是审计机关的基本职责。

(二)审计监督的宗旨是为发展经济服务

审计监督的最终目的是为发展经济服务,其服务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为国民经济宏观调控服务。审计机关通过对财政财务收支的审计监督,可维护国家的财政经济秩序,促进廉政建设、促使国民经济稳定、持续发展。二是为微观经济服务,即直接为被审计单位服务。任何审计,都必须从具体的财政财务收支开始,审计的过程,也就是服务的过程。

(三)正确处理审计监督与服务关系,为宏观调控发展经济服务

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这是宪法规定的,对此,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所动摇。审计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审计的服务性应寓于监督之中,而不是监督寓于服务。只有通过审计监督,查处、纠正违反财经法纪,保护合法权益,才能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保证改革措施的落实,促进改善管理,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为改革开放和宏观调控服务,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目的。如果把监督同服务对立起来,离开审计监督只为经济建设和改革服务,那将是南其辕而北其辙。

总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经济监督系统的辅助作用,而审计监督又在监督系统中起到了监督和再监督的作用,它的监督性质特殊,监督范围广泛,监督效果明显,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计监督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通过加强审计监督,可以保证国家有关市场体系建设方面的政策、法规得以认真贯彻落实。可以打击违反市场规则和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从而保证经济活动公平竞争,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金华中国审计史 第三卷(上)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第6篇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双重特征客观评价误区

科技型企业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科技型企业的产品主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而不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工业产品。因此,与工业产品生产型企业相比,有其独特的企业产品形态和技术经济形态。具体地说,科技型企业不仅具有广义的企业经济价值,而且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科技人才价值。简言之,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的效益形态,具有科技型企业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这一效益形态的双重特征,对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及其货币化价值

作为技术经济实体的科技型企业,其产品的载体是科技人员所从事的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开发、技术转让等科研项目(以下简称“四技”项目)和承揽的一些技术工程服务项目等,核心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和技术研发。其目的是通过发展企业自身所特有的科技生产力和不断提升技术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以实现科技型企业的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至少必须把握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一)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

以某科技公司技术经济活动形态及其运作机制为例。该科技公司通过设立“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并构建以专业研究所和科研项目(课题)为技术经济活动载体的技术经济运行机制,使科研项目(课题)所蕴涵的科技应用价值及其利益关系等核心要素,设置在企业管理的基础位置上,以绩效挂钩的利益分配关系为纽带,最大限度地释放和创造科技型企业基础生产力的能量,使专业技术研究机构始终处在能够自我发展的最佳状态,并通过创新学科和科研项目(课题)的技术成果,去创造技术经济效益和科技型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

考察科技型企业这一经济活动形态,就不难看出,科技型企业中的专业研究中心,相当于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的一个“车间”;合格的学科带头人(或专家)就可能创造一个高科技的品牌产品,其产品形态就是这个专家或由他领导全体科技人员所共同创造的智力成果。能够向当今社会展示的价值,就是智力成果被货币化了的价值量。这是科技产品社会认可价值的基本特征,也是科技型企业生产力的基本特征。蕴涵在科技型企业基本特征中的经济效益,也就具有货币化的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二)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必须把握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效益所特有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存在价值的双重特征。

上述分析,使我们看到了科技型的科技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并存关系。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应当首先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这一双重特征(即人才价值和企业价值)入手,即要既考察人才凝聚能力(即企业特定的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对科技人员的激励能力)和人力资源储备能力(即为企业未来储备的人力资源预计创造货币化价值的能力)所表现的货币价值量;又要考察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对投资者的贡献能力。这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企业员工和企业投资人所共同追求的效益评价目标。

就近期情况看,人才凝聚能力与人力资源储备能力,仍然是科技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在稳定前者的同时,应通过对科技型企业发展前景和技术经济状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积极探求合理的企业、员工与投资人利益共享的目标和效益评价体系,应当成为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审计评价重点关注的问题。否则,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将有可能步入误区。

二、客观分析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双重特征,是把握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

科技型企业是现代企业形态中的特殊形态,没有现成的经济效益评价体系可供借鉴。必须在把握其经济效益特征的前提下,寻求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的切入点,至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分析科技型企业“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特征,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切入点。

考察科技型企业转制后走向成功的“秘诀”,就在于科技型企业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平均主义”工资制度和利益分配方式,真正实现了“科技人才价值”货币化。并依此调整企业、专业技术研究部门、科研项目组及广大员工的利益关系,走出一条通过解放科技生产力发展科技生产力和最大限度地释放科技生产力能量的新路子,从而凝聚了一支学科和专业基本配套的科技人才队伍,最大限度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激活了广大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科技人员开拓技术市场的潜力。

据某科技公司的一组统计数字表明,统计年度内,技术专家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7至8倍;专业技术人员年收入为一般管理人员年收入的2至3倍,在工效挂钩的激励机制推动下,当年的技术经济创收总量较往年增长了50。并在此后三年创造了连续递增50的技术经济创收业绩。

就单纯的科研创收财务总价值而言,另一组统计数字则表明,由于体制的转换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所列举的科技公司3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等于改制前15年所创造的技术经济总量的1.75倍;经营利润则为前15年的近3倍。

科技型企业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走出了一条具有科技经营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新路子,关键在于激活和释放科技生产力,从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而科技人才价值难以货币化,正是多少年来科学技术生产力绩效倒挂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难题。科技型企业通过变革企业生产关系,在较短的时间内就解决了这一难题。这一现象也充分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客观真理性和时代实践性。

(二)把握广义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和科技型企业特有的技术经济内涵指标,是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的主线。

这里提出的广义的企业财务评价指标,就是指企业财务报告的各类评价指标。也是一般意义上的评价指标。比如说,销售收入增长率、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以及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经济评价指标。这里提出的技术经济内涵指标,就是指对科技型企业进行效益评价应当所特有的技术经济指标。从科技型企业经济活动的基本形态分析,至少需要建立以下几大类指标:

第一类,人力资源储备指标。即依据企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所确定的年度人力资源储备的增长和调整指标。其资源结构与人员分布及其预计产生的货币化价值指标,如某一类专业技术人力资源预计给企业直接创造或能影响团队创造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二类,以技术市场为导向的学科建设指标。即科技型企业依据自身的技术市场领域设置的专业技术研究中心、这些专业技术研究中心又依据各自的专业技术特点、进行具有某一技术领域的方向性的技术研究与开发、而应当实现的科研成果项目数和预计产生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三类,技术储备指标。即通过对未来技术市场进行长远规划或阶段性的计划投入、或年度计划完成的技术创新项目前期研究经费投入的货币化价值量;

第四类,技术平台建设指标。即支持科技型企业技术经济发展规划与目标实现所必须的成套的仪器设备和实验手段的货币化投入量;

由此形成具有科技型企业特点的持续、递进的指标评价体系。

列举某科技公司初始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如下:

科技公司年度经营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科目比重指标内容比重考评结果

年度经营业绩40技术合同总额40

承担主业技术项目30

员工收入增加30

财务指标30主营业务收入30

现金流量30

利润10

净资产收益率10

资产保值增值保值额10

增值率10

持续发展能力30、获奖成果、专利30

年度科研经费自投入30

培训经费投入20

人力资源储备、结构优化20

不难看出,上述指标体系虽带有科技公司起始时的年度经营业绩指标评价体系形态,但已具有明显的科技型企业的业绩指标评价的特征,即:所表明的技术经济效益特点可描述为:力求企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员工、投资者(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各方利益和价值综合性提高。

所表明的利益分配关系可描述为:激励“多盈”的利益驱动机制,使科技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技术经济充满活力。

其揭示的重要内涵可描述为:追求科技生产力可持续发展和企业、科技人员及广大员工、投资者利益最大化,并依此实现企业的社会存在价值和愿景目标。

而原来的科研事业单位的技术经济基本特点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即“事业收入-事业支出≥0”;其利益分配关系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足以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力的“平均主义”。

上述两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事业单位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企业制度的经济关系和利益分配关系不仅差别之大,而且具有本质的不同。这为客观评价科技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性思维。同时,也为把握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尺度找到了切入点。

三、当前,在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审计评价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及其对策提出

误区之一:综上所述,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基本特征是科技人员所创造的智力成果的货币化价值。因而人力资源成本在科研项目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而具有“四技”服务特征的科技型企业,在科技体制转换的过程中,一般都进入了集团型企业,成了集团型企业的成员单位。如果用企业集团中工业产品生产型成员企业的单一的平均人力资源成本指标,来评价科技型企业人力资源成本指标,就意味着将科技人才的“货币化价值”量与一般产业人员的薪酬价值量相提并论,并依此得出评价结论,容易步入“平均主义”的误区。

为此提出:科技型企业与企业集团中工业产品成员企业的单一的人力资源成本,无横向的直接可比性。

误区之二:科技人员往往以地区同类层次薪酬与消费水平为参照系。要定位科技人员和员工的人才货币化价值,从科技型企业以往流失人才的教训看,应以能够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留得住人才”为前提,防止偏离地区性薪酬与消费的参照水平,单纯以科技人才货币化价值某一增长因素去评价科技人员的薪酬水平,容易步入“薪酬孰高”的误区。

为此提出:应以企业所处的地域经济区的中、高层次人才的薪酬水平为参照系。

误区之三:科技形企业本身就是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产物,也是新生的企业形态。特别是在利益分配关系的处理方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因此,容易步入用传统单一的财务报告指标评价科技型企业经济效益的误区。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第7篇

[关键词]风险;内部审计;控制措施

一、内部审计风险概述

(1)内部审计风险的含义。内部审计是独立于行政管理部门的一种监督行为,主要负责本单位以及所属单位的经济活动和财政情况,最终达到促进企业经济发展的目的。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是说明该企业的会计财务报表出现了很大的漏洞,而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后有可能会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2)内部审计风险的特征。一是客观性特征。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审计人员如何努力,内部审计风险不会控制到零的程度。二是普遍性特征。内部审计风险存在于整个审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导致最后的审计结论与预期出现偏差,形成内部审计风险。三是潜在性特征。内部审计风险无法通过数学计算精确得出,只能依赖于职业判断:同时内部审计风险的发生是以审计责任的存在为前提,审计责任决定了内部审计风险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潜在性。四是可控性特征。虽然内部审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并不意味审计人员在内部审计风险面前无能为力,只要审计人员保持职业谨慎,运用职业判断,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内部审计风险是可以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之内的。

二、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

(1)内部审计体制的缺陷。现行审计体制下,内部审计往往无法进行外部调查,部分违规事项因此不能取证确认;加之违规事项的处理一般须经当事人确认,而多数审计人员缺乏这种必备的素质也不愿充当这种检察官角色;而且即使确认也很难执行,所以审计人员迫于压力往往回避审计质量。(2)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增加了审计风险。现代内部审计是一项涉及面非常广泛的专业活动,不仅要求内审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求其必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内部审计人员工作责任和职业道德也是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3)内部审计人员选用审计程序不当。由于被审单位的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审计目的不同,采用恰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并不容易确定。如果审计程序和方法选择不当,会造成审计时间延长,成本增加;还会使审计结论与实际不符,导致审计风险的发生。

三、规避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经济效益审计的特征第8篇

审计具有经济社会发展“免疫系统”的功能,是从哲学的宏观的高度认识和把握审计监督制度重要作用的一种科学表述。我们对审计作为“免疫系统”这一概念的理解,不能机械地等同于生理学上的“免疫系统”,应当从社会学和政治学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其深刻含义。我认为,“免疫系统”论的核心在于体现了一种科学的审计目标:审计,不是就事论事,简单地重复“问题发生――审计发现――处理”的过程,而是着眼于社会的进步,机制的完善,问题的减少,保证经济社会的健康运行。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一、通过依法查处违法违规问题所产生的警示、震慑作用。审计机关依照法律、法规规定的职责权限,经常性地开展对具有财政收支职能的国家机关以及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等方面的审计,发现和纠正违法违规问题,发现和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发现和查处职务犯罪行为,促进廉政建设,预防和减少职务犯罪行为,可以产生一种强大的警示和震慑作用。审计像一台全天候开动、永不停息的扫描仪,随时都是在搜索发现各种违法违规问题和腐败、犯罪行为,它不一定能够发现所有的问题,但所有的问题都随时可能被发现。这就构成了一种强大的警示和威慑作用。监督、查处的目的和后果,不是使问题越来越多,而是使问题越来越少。它不一定能医治所有的“疾病”,但确实可以有效地遏制和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从这样的意义上来说,审计监督职能的不间断运行,就形成了国家经济社会运行中一种经常的有效的“免疫系统”。

二、通过对经济运行中不正常现象的揭示,发挥预警作用,防止局部问题演变成为全局性的问题,小问题演变成为大问题。按照我国《宪法》、《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监督制度是对于与国家财政、经济运行、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国有企业(含国有控股及国有资产占支配地位的企业)、事业单位、国有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损益情况的一种经常性的全面的监督。通过审计,特别是通过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分析,可以透过某些现象看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可以从对个别或部分地方、部门、单位存在的问题看到更大范围存在的普遍性的问题,可以由短期内发生的某些问题预见到中期、长期可能出现的问题。这种检查和分析,好比对人体的健康检查,通过对血液、细胞等样本化验取得的指标,发现影响人体健康的危险信号,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或治疗措施。对审计发现问题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深入分析,可以把个别或部分地方、单位发生的问题当作对更大范围的一种预警信号,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防止问题的扩散和蔓延,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审计成果进行充分运用,无疑会使审计监督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

三、通过持续的有规律的监督检查,增强审计对象的法制观念和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自觉性,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实践证明,审计监督的成效,不仅在于每次审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直接成效,更重要的在于,这种长期坚持的制度,坚持不懈开展的经常性工作对于被审计单位领导人、财务人员等相关工作人员思想、认识、法制观念等方面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每一次的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经济、财务执法行为都是一次全面的检查,合法与违法,规范与不规范,安全与风险,都会作出明确的评价,除了经济和财政、财务活动的评价,对领导和管理人员的思想、理念都是一次深刻的震撼与陶冶。在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制政府的过程中,这种经常性的审计监督及其产生的深入持久的影响和效应,既是不可缺少的,也是十分明显的。实际上,这种持久性的作用缓慢地甚至是不知不觉地发生的过程,也就是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过程。

四、通过对制度、体制、机制方面问题的揭示,促进深化改革,完善制度,消除问题发生的根源。长期的审计工作实践证明,财政经济领域许多问题的存在和发生,根本原因在于体制有缺陷,机制不完善,制度有漏洞。不解决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问题,满足于就事论事,就会形成屡查屡犯的现象,只要土壤还在,草割了,还会不断地长出来。所以,审计不仅应当揭示和处理发现的问题,而且应当关注导致问题存在和发生的体制、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在揭示、处理审计发现的具体问题的同时,通过对问题形成的原因的深入分析研究,就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制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收到事半功倍、标本兼治的效果。审计就其工作的内容、方法来说,具有这样的优势,我们应当深刻认识和发挥这种优势。这种优势被不断认识和运用的过程,就是审计监督作为经济社会“免疫系统”功能形成和发挥的过程。

五、审计监督制度作为一种制约机制,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审计监督作用的充分发挥,是保证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重要途径,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审计是对国家财政经济的一种全面监督,是对财政资金征收、使用和管理权力的一种有效制约,审计工作的情况,要依法向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作出报告,审计结果要向社会公布,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审计机关通过审计报告反映的情况,是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群众、社会各界了解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资金征收、使用和管理情况的一个重要窗口,既是国家宪法、法律规定的一种重要制度设计,又是人大和人民群众监督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平台。审计监督手段的充分运用,作用的充分发挥,可以使审计监督、人大监督、人民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各种方式的监督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强大链条,对于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勤政廉政,会形成强大的保证和促进作用。这种作用的形成,就是经济社会运行中最为有效的“免疫系统”。这时,“免疫系统”是作为一个系统、作为一种合力起作用的。

六、通过效益审计,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浪费,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公共财政体制建设,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浪费,使有限的财政资金更多地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建设,使人民群众共享发展和改革的成果,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审计的重要目标。所有的审计项目,都要把这方面的情况作为基本内容,加以检查,不断强化监督。通过有效的审计监督,避免和克服片面追求发展速度而忽视发展的质量、效益,忽视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片面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社会发展、忽视民生改善;片面追求眼前效益而忽视长远效益;片面追求局部利益而忽视长远利益的现象,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实现又好又快发展。随着这方面作用的不断加强,审计作为经济社会运行“免疫系统”的作用也将得到更加有效的发挥。

七、揭示社会分配不公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防止某些利益集团和少数拥有特殊权力的人们以不正当手段攫取社会财富,防止和消除可能产生的剥削现象,增进社会和谐。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为了加快发展,国家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存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公,不同社会群体、不同阶层间收入差距不断加大,基尼系数不断提高的问题。同时,由于民主政治建设滞后,法制不够健全,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到位,体制、制度方面的漏洞较多,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一些利益集团和个人钻国家法律、政策的空子,或者采取种种不正当手段在国家机关寻找人,千方百计展开寻租活动,造成国家某些政策在一定时期、一定领域被某些利益集团或特殊人员利用,造成少数人侵占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国有资产流失,某些惠民政策被某些人移花接木,转化成少数人和个别人利益等畸型现象的发生。这些现象,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和广大人民群众同某些特殊利益集团的矛盾,也影响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形象,成为可能一触即发的潜在不稳定因素。对一些地方、部门、单位和重要资金、重要建设项目的审计,往往会发现一些情节复杂,关系错综复杂的问题,深入剖析,就可以看到其中隐藏着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审计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揭示、分析,并依法采取有关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并为党和国家提供决策依据,有利于不断完善政策、制度、体制,防止激化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的长治久安,是发挥“免疫系统”作用的重要途径。

八、具有独立性的审计监督制度的存在与发展,对于维护经济秩序,防止无序竞争,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现阶段的财政经济体制下,在发展规划、国民收入分配、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许多不同的利益主体,中央与地方之间,不同地方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不同部门行业单位之间存在既互相依存、互相协作,又互相制约的关系,有时不同主体之间还会出现一些矛盾和冲突。以不正当手段谋取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利益,以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的种种影响正常经济秩序的行为,就是这种矛盾和冲突的表现。审计监督以其特有的手段,发现和纠正财政收支、管理中应收未收、应缴未缴、混淆入库级次、超范围分配等问题,对于维护正常的财政经济秩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这种作用的有效发挥,也是审计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