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3 14:56:51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第1篇

关键词:理工院校 心理健康教育 教学改革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健全大学生的健康人格,以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我们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并将其列为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其开设的目的是保证该课程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和意义;理解心理健康的理论;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和自我调适的策略。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评价、控制自我,积极调节个人的心理状况,促进心理健康,增强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理工科院校的学生与其它高校的大学生相比,在性格、学习和生活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应当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本文根据教学实践,针对如何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就采用适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成长需要的教学方法,加强理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实效性展开讨论。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独特性

该课程的独特性决定其教学方法必须改革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课要注重学生的体验感受及日常生活中具体的实践操作。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说教”课,而是学生的自我教育课。目前的心理健康课教学形式单一,授课过程灵活性不足。心理健康教育课应采用体验式教学法,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二)理工科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心理需求

杨子萱在2013年的研究中指出:目前理工科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适应能力欠佳造成心理不适;学习压力大造成心理焦虑;人际交往困难造成个体心灵闭锁。以及情感的困惑和危机;求职与就业造成的心理压力等。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理工院校性别比例特殊性、现阶段男女大学生心理现状分析都说明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创新迫在眉睫。

(三)教育者的责任

首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认识受教育群体与社会发展的一体关系,认识并反思高校教育的责任,即应该给社会提供何种适用人才。其次,以批判思考的角度,审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最后,主动开展行动取向的实地研究,以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群体在高校教育中的影响。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建议与对策

(一)完备的师资队伍建设

一般理工科院校不开设心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导致理工类高校在引进教师的过程中并不重视引进心理学相关专业教师,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为兼职教师,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迫在眉睫。另外,心理健康课程不仅要求相关教师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而且要求教师能够熟悉和掌握与心理学相关的其他专业知识,例如,医学及精神病学相关知识。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要掌握了解医学及精神病学的一些相关知识,以便向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并能及时辨别学生的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加强理论研究,及时把目前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二)课堂教学

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依旧是课堂教学,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要改变以往死板的填鸭式教育,在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前提下,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将心理实践与心理体验融入即时的教学活动中。如在每一个专题适当安排心理活动、心理视频、心理测验、问题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环节,必要时还要布置课外心理和行为作业等。课堂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形象地了解心理健康知识,结合具体的心理活动和亲身体验,让学生领悟得更加深刻,用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获得实际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增强本课程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三)案例讲授

案例讲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中一个重要的教学方式,可以生动形象地把具体的心理问题再次在学生面前呈现,进行现场演示分析和处理。案例讲授在具体操作中有两种方法,一是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对案例的现场剖析,让学生看清教师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帮助学生获得解决心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二是把具体案例交给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的学生会通过分析与讨论,把这些理论和方法运用到解决具体问题的实际中去。最后,教师再作以点评,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分析与讨论可以加深学生的体验和收获。教师可以挑选大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典型个案,在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通过大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进行自我教育。这样会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四)活动教学

活动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与其他课程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体现了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重要特色。心理健康的活动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心理活动的过程中,以身临其境方式感受活动的意义,不仅让学生在自我的剖析与认识方面,而且在学生的人际交往与沟通中也有很大的帮助。总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还有很多种,然而,不管哪种教学方式,都会特别强调师生互动以及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的发挥。它强调让学生在亲自参与中获得亲身体验,以触及学生心灵的方式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根据目前理工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特点,教师必须创新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效率,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促进个人身心健康发展。首先,教师要采取多重互动的教学手段。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互动活动,将不同形式的心理活动引入课堂,营造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互动参与中获得启发和领悟,以达到增强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其次,教师要充分应用和发挥现代化教学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强课堂视听效果。课程的有关资料可上传到网络,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网上互动,充分利用网络新媒体,随时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心理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6):126-127.

[2]钟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体验式教学的探索[J].梧州学院学报,2007(1):103-106.

[3]钟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学理论,2013:270-271.

[4]甘映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探讨[J].高教论坛,2009(2):93-94.

[5]杨波.理工类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新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8):6-7.

[6]潘柳燕,刘惠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初探[J].高教论坛,2007(5):54-56.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两种相对独立的工作,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差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使之成为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和相互促进的统一体,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

1.理论基础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是以政治学为基础,与政治——伦理学模式相联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当前的形势与政策等对学生进行政治方向、思想意识、价值取向以及辨别是非等方面的教育。而心理工作的理论基础是各种心理健康理论及咨询治疗理论,主要是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卫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心理障碍、行为异常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

2.工作侧重点不同。在具体教育目标上,二者各有侧重。思想政治教育侧重在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和道德作为规范,在于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塑造、转变上,主要是按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人才的规格要求而进行的,帮助大学生解决社会倾向问题,以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目的。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心理的发展、调适、矫正,防治心理疾病,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上,着重于增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

3.教育内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侧重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解析异常心理现象。

4.教育任务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在于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完善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促进其人格向健康、协调的方向发展。

5.教育方法不同。思想政治教育以理论教育和宣传为主,主要采取正面说服、榜样示范等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采用普及心理学知识,与大学生交谈、讨论,让大学生进行角色分析扮演,对大学生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测量等方法。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

1.教育内容的关联性。心理健康教育着重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这种能力的体现,恰恰又是以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为前提的。一个人心理发展的方向要受到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支配,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以理想、信念、品德和意志等为重要内容。就内容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

2.教育功能的互动性。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处世方式等,这些都是大学生从小就受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效果。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必须先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能够正确认识自己、欣赏自己,成功地与他人交往,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往往采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能达到更佳的效果。就功能上,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互为条件和前提。

3.教育方法的交融性。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其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在思想教育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方能使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并能坦然接受现实中的自我,从而保持心理健康。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结合

1.教育内容和目标上的有机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学会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新的知识及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也应该自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方法的学习研究,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交融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理论及方法。

2.教育方法与手段的有机结合

(1)必须要主动公开地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引起大学生对心理问题的重视,让更多同学参与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充分发表意见,使他们建立起心理健康观念的标准,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手段也应多采用和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特别是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中已广泛使用的心理测验引进到思想政治教育中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特长与不足,了解学生的气质类型、性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符合学生实际,从而取得更良好的效果。

3.教育队伍的有机结合。主要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支队伍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经本人初步了解,各高校目前这两支队伍在人员结构上都程度不同地有比例的重合或交叉。要使两支队伍有机结合,就必须让思想政治教育人员掌握相关的心理学知识,这样才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提供力所能及的针对性的帮助。

4.网络媒体技术与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机结合

网络技术不仅对社会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些客观现实要求我们思想教育与指导的工作人员不仅要进行心理指导与辅导,还要成为一名“网络心理与思想政治工程师”。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积极探索大学生网民心理和思想状况,分析其思想根源,采取网上心理咨询、思想政治工作交谈等形式。这样,教育引导者与受教育引导者在网上不只是“你说我听”,而是“既听也说”,形成信息双向流通渠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04-10-15.

[2]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N].中国教育报,2004.

[3]陈俊梁.王琳.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增).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第3篇

《武警健康教育学》作为武警部队医学学历教育、任职教育的核心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渗透实践性教学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体系;在课时安排上,理论授课课时与技能实践课时的比例约为1:2;教学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和1个补充,即校内理论授课阶段、校内分组健康教育技能培训阶段、校外健康教育基地实习阶段、为部分学员补充开展健康教育“第二课堂”活动。

1.1理论授课阶段借鉴国内外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最新理论成果,结合武警部队健康教育实际,认真筛选健康教育学的必备理论,系统总结武警部队本科健康教育教学重点。在开展理论教学时,采取大班授课的式,课程内容包括武警健康教育学绪论、健康相关行为、健康传播理论与方法、健康教育相关研究方法、健康管理简介、营区健康促进简介等。

1.2分组健康教育技能培训阶段为了提高健康教育技能教学质量,教研室认真打造健康教育技能教学模块,模块化教学是指在教学内容和教学设备、教学师资、教学评价四个方面实行专门化、程式化、标准化。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独具特色的采取分组授课的形式,以15~20人为一个教学小组,课堂上着重于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授课时多采用互动、模拟、表演、任务导向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健康教育技能模块包括健康信息加工、健康传播材料的制作、讲座技能、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策划、社会学调查方法、心理行为训练等。

1.3健康教育基地实习阶段教研室协调学院周边部队资源,建立多个健康教育教学实习基地,有规律、有计划的组织学员深入基层部队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健康教育教学实践基地是引导学员走出课堂,深入实践的有力举措,其目的一方面在于锻炼学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综合素质,一方面在于检验学生理论学习阶段和技能实践阶段的学习效果,通过基地的综合实践,帮助学生准确、有效找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1.4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为了更好的满足部分学生对于健康教育知识、技能的学习需求,除了完成正常的授课任务之外,对这部分学生进行额外“加餐”,教研室组织“健康教育骨干”小组活动,活动以学生自愿参与的形式,利用课余时间,对他们采用Seminer教学法进行单独培训(Seminer教学法是指学生为参与某一健康教育项目而与老师共同探讨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法,它强调学生的参与,能够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健康教育骨干小组成员在结业时有着严格的考核,考核通过的学生被授予“健康教育骨干”证书,大量毕业的学生用实践证明,他们已经在当前部队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骨干作用。大学生健康教育协会是在“健康教育骨干”小组基础上成立的一个由大学生主导、教研室老师指导,融教学、学习、生活、工作为一体的功能性学生团体。成立大学生健康教育协会的宗旨在于培养与锻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这些能力包括领导、管理、组织、协调与沟通等。目前协会围绕各类健康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在校园取得了积极的反响。

2实践性教学的效果评价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第4篇

关键词:健康旅游概论课程;专创融合;教学设计

“创新驱动、创业促进”是21世纪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核心议题,而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落实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自2015年国务院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深化部署[1]以来,各高校围绕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了多元化、多层次的探索,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与专业实践相分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2]。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以专业教育为依托,将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方法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因此专创融合将成为双创教育改革新的抓手和突破口。

一、专创融合的概念界定

专创融合是将专业与创新创业融合,以专业教育为基础,以创新创业理论为导向,将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思维方法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从现实问题出发,由真实流程驱动对专业课程进行重新解构,最终通过师生共创实现价值产出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专创融合视角下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体系侧重在不开设新课程的情况下,将创新创业理念、方法与思维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专业教育评价体系、专业文化建设、专业真实性项目研发等,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在实践层面更加深刻而广泛的融合,从而实现教育目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双向耦合,改变以往“以教为主”的传统课堂模式,转向师生共创的合作学习模式,注重情景体验和行动导向,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验学习、深度思考、合作共创[3]。高校应依托现有的学科课程体系,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探索情境体验式教学方式[4],推进专业教育在不同阶段围绕专创融合主题,利用访谈法、观察法、互动法等方法,对产业格局和趋势、社会热点事件、产业企业奋斗史、专业难题突破史、风云人物励志故事、行业和用户痛点、创新创业机会识别、产品设计与开发等实践场景、创新创业校友资源、技术与工艺创新空间、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进行有效的整合与教授,进而推动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方法、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简介及教学现状

(一)健康旅游概论课程简介

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以“森林、户外游憩、温泉、园艺、海洋、SPA、养生、医疗、养老、拓训”十大健康旅游专项为主,以“心理、环境、运动、营养”等健康旅游理论基础为辅。该专业课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十大健康旅游资源的禀赋,掌握专项健康旅游服务的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掌握专项健康旅游的服务技能,并具备相关健康旅游项目产品的规划、设计和实施能力。

(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现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强烈,以及健康促进活动的日益广泛多元化,全龄人口积极投身大健康旅游的趋势正在形成,健康旅游的市场规模正稳步增长,与此同时,市场对于健康旅游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5]。基于此,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了健康旅游概论这一专业基础课程。由于开设时间较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首先,课程以理论教学为主,课内实践不足,缺乏锻炼学生自主探究和动手能力的平台,导致其对有关健康旅游项目的服务技能、规划设计能力等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落实的教学内容认识不足;其次,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单一,教学方法多为讲授法和案例分析法,教学资源基本集中在线下教材和线上课程资源上,且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课堂和教材为中心,导致学生的课堂体验参与度不高,同时单项知识“灌输”模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不利于学生创新创业思维的培养;最后,产教融合落实不到位,对旅游管理专业本身的产业资源优势如实践教育基地优势、企业行业优势等利用不充分,导致学生对于健康旅游市场的认识仅停留在课本知识上,缺乏与健康旅游相关产业行业的融合和与市场的对接。

三、基于专创融合的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设计

(一)递进式循环的教学目标

健康旅游概论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兼顾健康旅游相关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也要注重以健康旅游专业知识为导向的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培养学生规划设计、寻找市场机会及组建与管理团队的能力[6]。基于此,对于课程教学目标,本文进行了一个从理论知识、作用机理到实践技能和创业能力的四级递进式目标设计,要求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健康旅游的定义和相关理论基础,理解健康因子的作用机理,并在此基础上掌握专项健康旅游项目的操作流程与服务技能,最终能够识别市场痛点,对健康旅游项目或产品进行规划、设计和实施,而这也是创新创业思维的集中体现。以四级递进式目标为基础,形成了课程教学目标循环模型,如图1所示,具体将课程内容划分成不同的健康旅游项目模块,每一个模块均可以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四个方面进行能力的螺旋式提升,特别是情感方面,主要从专业认同和思政教育两个角度进行培养,以增强学生对专业的认同,使其形成经世济民、诚信服务、德法兼修的良好修养与品德。当然,这一能力循环模型不仅适用于健康旅游概论课程内不同模块间的教学,同样也可拓展到其他相关课程的学习当中,这样既能实现课程内的目标能力循环,也能实现课程间教学目标的融合。

(二)主辅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专创融合的课程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健康旅游概论的课堂教学应以项目式驱动为主,以案例式、访谈法、小组合作式等启发式教学方法为辅,实现教学方法的多元结合,由此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其中,项目式驱动是指以健康旅游概论课程十大健康旅游项目为依托,学生择其一,以组建团队的形式进行健康旅游项目实践,并在项目实践中寻找市场痛点,进行项目和产品的规划设计,模拟项目运营和实施过程中的服务和管理流程,从而体验真实的健康旅游项目运作过程,推动课程内容的学习进程,培养自身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7]。对于其他辅助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可在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中进行灵活运用,如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案例分享,也可聘请行业内具有丰富旅游管理经验的企业家、投资家或管理人员参与课堂案例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健康旅游业的典型案例和成功经验;通过访谈法让学生与市场消费者、企业管理者交谈,并加强实践教学,从而培养学生掌握行业状况、寻找市场痛点、满足市场需求的思维和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共同完成健康旅游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以培养其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教学内容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对应训练

在进行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时,教师应以能够进行项目任务型、应用型、成果型教学操作的内容模块为主,贴近行业实际进行创新创业场景的构建。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即以“什么是健康旅游”“健康旅游理论基础”为内容的基础理论部分,以“森林浴、户外游憩、温泉、园艺、海洋”为内容的资源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以及以“SPA、养生、医疗、养老、拓训”为内容的康复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8]。其中,基础理论部分主要以案例教学和以问题为导向的讨论式教学为主,注重加强学生对于行业的研判、市场分析及知识的探究能力;资源型和康复型健康旅游项目部分是课程的核心部分,主要运用项目式驱动的方法进行教学,具体以学生组建的团队为单位,进行某一种健康旅游项目或产品的设计,培养其发现市场痛点并寻找解决办法的能力和思维。教学内容与对应的核心知识、核心技能、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及教学方法如表1所示。教师通过将课程知识点与创新创业方法、创新创业思维、创新创业意识等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开展健康旅游创新研究、项目设计、产品开发,使其在实践中体验、总结课程各章节的知识点,可增强学生对项目知识点的灵活运用和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估及可视化呈现

专创融合的课程考核应摆脱传统考核方式单一化、结果导向的倾向,坚持弱化纯知识点考核、突出过程性考核的原则。本文对健康旅游概论课程考核的成绩构成体系进行了再设计,如图2所示。其中,过程考核注重对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过程性评价,从团队组建、小组合作、案例分享、精益创业画布等方面进行考核,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作品考核主要以学生团队的健康旅游项目规划文本为依托,考查其市场研判、项目创意与产品开发的能力及团队意识,这既是对学生课程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也是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和能力的考查[9]。另外,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笔者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可视化的呈现设计,以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及情感四大课程目标为一级指标进行测量指标体系的构建并进行问卷调查的设计,在课程教授前和课程教授后进行问卷的发放和统计,并通过Before-After的对比,进行教学效果的可视化呈现,这样可以更好地评价学生。

(五)多方共享的教学资源

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旅游管理专业的资源优势,可提供教材、案例库、规划文本、实践教育基地、行业企业管理人员、线上教学视频等资源供学生学习、讨论和访谈,从而实现“学校+企业+行业+互联网”的教学资源共享[10]。

四、基于专创融合的健康旅游概论课程教学实践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第5篇

关键词 高校体育;教学观念;体质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 G8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316-(2014)06-0089-1

1.前言:

人才竞争是现代社会最大的竞争,作为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体质健康教育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从而为学校素质教育服务。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要行之有效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为促进健康与体育的有机结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增强自我保健和群体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养成终生体育的习惯。主要通过体育教学的手段来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并学会用各种体育方法和手段来进行锻炼,养成健身的习惯,促进身心健康,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2. 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课堂教学中学生中心主体不突出

现代课堂教学应突出学生中心主体地位,但是往往在现在课堂上过分突出教师的主体作用,只重视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因而在教学中低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能,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抑制学生个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教学重视教学组织形式,影响学生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过多的条条框框、过多的约束限制,把理应舒散筋骨放松绷紧的大脑的生动活泼的体育课堂,变成了严格按程式的身体操练,学生的个性受压抑,主体性难发挥。二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的老师,只管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不懂得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而灵活变通。在这种环境下,学生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为了应付考试,放弃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被动练习,自觉活动的抑制导致能动性的消蚀,抑制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2.2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深,体质健康教育意识淡薄

过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是将传授运动技能看作是教育主要的目的,老师主要以练习、复习、提高技能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传统教育思想观念至今影响着为数不少的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全方位的发展,造成教学中表面上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实际上则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束缚了体育教学思想观念的进步与发展。

2.3课堂技能与理论教学不同步

体育课堂教学多以技能课为主,只在雨天或其他时间见缝插针地上少部分理论课。内容上以讲讲技战术,讲讲规则为主。部分老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对学生运动能力的开发上,重技能、技术讲解,忽视学生的多种需要,造成实践课上很少介绍项目的健身原理和方法。有的老师健康教育方面的理论知识懂得不多,这样就使得理论教学中健康教育理论与运动实践相脱离,运动实践课中又缺乏健康教育理论的正确指导。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2.4 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与培养目标不相适应

考试是检查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重要方法。传统教学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方法是理论笔试、运动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达标相结合的方法,造成许多学生死记硬背,苦练运动技术来应付考试,教学也因此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应试”教育。 这种从内容上和形式上都已不适应“体育与健康”人才培养的要求,应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掌握健康理论知识、健身运动实践及其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方面的综合素质考核,以使对学生成绩的评定与培养目标相符合,从而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3 建议与对策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的学校体育对体育与健康培养要求,必须深化改革,其措施是:

3.1 转变教学观念

在“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下,及时调整和明确教学目标和思路,重“素质”淡“竞技”,彻底打破以竞技运动规则及竞技技术原理作为单一教学重点的模式,要有意识地逐渐将教学重点转向传授健身知识、健康技能、健身法则及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素质和能力上去! 通过体育课的教学不仅使学生获得健身理论知识、技术、技能,掌握健康键炼的方法,而且培养学生自觉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提高学生自我进行键康锻炼的能力和水平,最终达到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的目的。

3.2 丰富课程的教学内容

大力进行教材改革,增加相关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学内容应知识性、兴趣性、娱乐性、文化性、健身性兼备,走体育与健康相结合的道路;要重视理论知识,特别是健身理论知识的传授,用健康理念指导运动课程的教学,寓健康教育于教学各环节之中。

3.3 打破“师傅带徒弟”色彩的教学模式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把健康理念贯穿于体育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重视思想道德品质的教育。打破“师傅带徒弟”式的教学模式。与学生建立民主的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注重人文关怀。

3.4 提高教师的教育素养

高校教师应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注意理论结合实际,探讨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切点,在学习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健康教育素养。

3.5 改革和完善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

在健康理念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考核内容中增加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内容和含量,创新考核方法,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多种评价形式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发挥教学评价的杠杆调节作用,使体育课程的教学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封小青,宋广娣. 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31)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第6篇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具体的学科教学渗透式教育形态。渗透式教育的提出和发展是受到“生活即教育”理论及“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有机结合”思想影响的。渗透式教育是透过原有教育载体,结合原教育学科的目标和内容,融入并实现其它教育目标。从广义上讲,渗透式教育有三种类型:学科渗透、环境渗透和活动渗透。而狭义的渗透式教育则专指学科教学渗透式教育,即在当前各分科教学的过程中有机结合各课原有教学目标和教材,来渗透相关其它教育理念和内容,以完成教育的一系列目标[3 ]。

一、开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师在其政治教学过程中,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其教学内容,交叉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

1.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为了使学生达到心理健康和思想健康的双重目的,就应该以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心理机能的正常发挥必然受到主体内在隐性的思想意识的影响,其中关键的因素是主体所形成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实现心理健康的手段和途径,其要有鲜明的道德准则引导,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在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上的正确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及方向。

2.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调节与扩充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偏重学生思想政治观念及理论的强化,而忽视学生心理接受与消化的程度,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够。实际上,只有为主体所接受的思想才能内化为主体的内在品德和自觉行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了两个不同学科的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心理体验,使较为抽象的政治理论易于被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为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夯实了必要的心理基础。同时,新形势下,学生群体面临社会转型的压力,心理问题更为复杂,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必须进行扩充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这样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贴近生活,也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3.素质教育目标全面实现的需要

在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全面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素质教育的需要。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4 ]。“心理素质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处在基础地位,是使人的素质各部分联系起来成为能动发展主体自身的内部根源” [5 ]。但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注重学生身体素质、思想素质及智力素质的培养,心理素质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内容、手段及途径上互补,将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

二、开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有其必要性,也有其可行性。由于二者在教育目标上较为一致,教学内容互相融通,教学方法互相补充,使得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切实可行。

1.教育目标的一致性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相对独立,隶属于素质教育体系中的两个并列范畴。但二者在教育的总目标上是一致的,基本职能都是“育人”,它们共同服务于中职学生的健康成长与个性的全面发展。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不仅在于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还有完成学生品德与情感等非认知心理素质的培养,这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所在。另外,二者在具体目标上相互补充。一方面,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心理健康教育的补充。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为解决中职学生因社会转型造成的心理问题创造条件,更有利于思想政治课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机能的发挥受主体隐形思想意识制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中职学生心理活动的导向。因此,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可行的。

2.教育内容的交叉性

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在于思想政治课是否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实际上,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课中含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二者具有交叉性,问题在于如何挖掘并加以渗透。中职学校现有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包含的心理健康教育有些是直接的,有些是间接的。直接的渗透点是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本身就可以用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如其中涉及到的关于正确看待自己,善于调节情绪等。间接渗透点是原有的政治课内容涉及了人文关怀和情感因素,需要思政课教师挖掘其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正是由于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存在交叉性,使得二者间的渗透教学成为可能。

3.教学方法的相通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不同,二者在教育方法上也存在差异。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二者所面对的都是有思想、有情感的学生,都必须要遵循人的行为心理规律。深入研究可以发现,二者的教育方法具有相通性。具体来说,思想政治教育讲道理、摆事实的说服灌输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疗法是相通的。此外,思政教育中的实践锻炼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脱敏法,思政教育中的榜样示范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模范,思政教育的疏导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泄法都具有相通性。因此,中职学校在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丰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人格健全的高素质人才。

三、开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策略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具有必要性而且具有可行性,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要讲究渗透的策略。

1.理论层面的整合

德育现代化要求我们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在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提出的。倡导在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从理论层面加以整合。一是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理论层面将二者结合起来。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进行渗透式教学要坚持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统筹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既保持二者的独立性,又实现二者的整合。二是把健全人格的构建作为二者有机结合的切入点。健全人格的培养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共同目标,二者有机结合的教育模式是教育性与人格性相融的人格培养模式。三是优化德育教材,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融入其中。传统的德育课程在情感、意志、个性等非认知因素上没有明确的保证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融入德育课程可以弥补传统德育课程在这一方面的欠缺,是德育现代化的标志。

2.实践层面的整合

在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从实践层面来讲,主要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整合。首先,要实现教育目标和内容上的有机融合。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扩展教育内容、延伸教育目标的目的。而这也同样符合心理健康教育寻求认知导向的需要。其次,要实现教育方法与技术的融通。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灌输和说教的方式进行,方法刻板简单,学生不容易接受。而这些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具有相通性,可以互相借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借助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来达到易于接受的目的。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也要应在实践中主动渗透世界观及人生观的教育,以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人才之目的。

3.师资队伍的整合

师资队伍的整合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是指两支队伍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从目前来看,中职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人员结构存在较大比例的重合与交叉。很多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原先都是担任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这既为二者的渗透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对渗透教育的有效实施形成障碍。因此,促进两支队伍的整合是渗透式教育有效推进的关键,要打造一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皆通的教师队伍。一方面,要让中职学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的知识培训,让其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以便于其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另一方面,要通过组织两支教育队伍的交流,共同研究学生思想、心理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恰当的方式加以解决,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教育部网站,2004-10-25。

[2]郑希付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丛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

[3]吉莉莉:《中等职业学校政治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第7篇

作为培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师资的高师体育卫生教育专业,培养出的学生是否适应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需要,直接影响中小学生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开展。因此,探讨我国高师体育卫生教育专业办学方向和模式,深化教学改革,不但是必要的,而且是急切的。

1高师体育卫生教育专业的现状

1.1体育卫生教育专业还未能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国家教委关于《“九五”期间农村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意见》规定:完全小学以上的学校,均要按国家教委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开设体育、健康教育课。并要求到2000年各省会市、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健康教育开课率要达到100%,县镇以上学校要达到80~90%,县镇以下学校要达到70~80%;凡开设健康教育课的学校,其健康教育师资均应接受培训并达到规定的要求。那么,学校体育与健康相结合师资就更加奇缺。据调查,现在我国农村不少乡级中学还缺乏合格的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教师,缺乏卫生保健教师。学校卫生工作根本无法实施,严重制约着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发展。即使有的中小学校开设了体育与健康教育课,也面临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缺乏专业师资的情况。目前,我国学校健康教育师资主要由校医、保健教师、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培训后的体育教师担任。但这些师资不是缺乏卫生保健知识,就是缺乏体育知识,根本不能完成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任务。因而,迫切需要高等师范院校培养出既能上体育课又能上健康教育课的大量专业师资。这为我们开办的体育卫生教育专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广阔的“市场”。尽管如此,体育卫生教育专业仍未能引起人们的广泛重视和大力发展。

1.2体育卫生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师体育卫生教育专业自创建以来,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探索、实践,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绩,为培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师资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该专业起步晚,发展参差不齐,有关理论、思想、方法、资料、文件等几乎没有建立,至今全国尚无材、大纲,教材奇缺,教材内容、范围不能确定,严重影响教学,制约着专业的发展。加之体育卫生教育专业的体育课程照搬了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而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理论较为混乱,课程设置不合理,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线的教材内容繁杂、重复,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以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为中心的新的课程体系。此外,体育课程与健康教育课程相互独立,各自为政,不能互相促进,体育与健康教育两类课程内容没有融为一体。还未能使该专业学生明白,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能促进人的体质和健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体育意识和终身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并能帮助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和健康观,有利于改变不利于健康的各种行为和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

1.3体育卫生教学观念陈旧

一方面,体育教学仍以运动技术教学、运动训练为中心,把教学工作的重点放在单纯传授知识、技术、技能上,忽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科学方法和综合能力的严格培养和训练,更谈不上加强对学生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陈旧繁杂,缺乏筛选和更新。必修课与专修课重复过多。术科教学中过分强调动作的“标准化”,练得多,讲得少,甚至把专项选修课变成运动训练课。考核评分方法缺乏科学性,带有严重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另一方面,健康教育教学基本上停留在单纯传授知识这一个层面上,培养学生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的问题没有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教学手段单调,讲课“满堂灌”。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现代化体育卫生教学的发展需要。

2高师体育卫生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

在1992年国家教委的《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卫生教育专业教学计划》中,专业培养目标是:“本专业的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初级中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这一目标较为概括,宜根据现代体育教育思想、课程发展趋势、中小学校实际需要制定明确、具体的专业培养目标。为此,笔者拟将体育卫生教育专业培养目标表达如下: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合格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师资,使体育卫生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师资既能用体育锻炼(方法和手段)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又能用卫生保健知识来维护健康,发展体能;具有促进学生身体心理素质提高的能力,具有培养中小学生终身体育观和终身健康观的能力,具有熟练操作体质测试和健康测试的能力,具有从事全民健身指导工作的能力。在培养规格方面,应根据21世纪对体育与健康教育人才素质的需求和我国的国情,要求该专业学生应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本学科的发展有所了解;懂得教育教学规律,以及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科学方法,具有较强的文字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班级组织管理能力;能胜任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教学,开展初级卫生保健工作;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培养动手能力,树立劳动观念,热爱劳动,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3加强高师体育卫生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3.1合理调整课程结构

它包括两大方面的课程:一是体育课程;二是健康教育课程。首先,体育课程应根据终身体育教学总目标(完善体格,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全面发展;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重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使体育经常化,成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并以此目标为原则,改革体育课程结构,增大体育课程的总体弹性。注意增加选修内容,将健身、健美活动以及民族传统体育纳入体育课程中,加强实践课时,改革运动教学大纲,编写出能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主的体育课程大纲。在新大纲指导下,编写出能增强学生体育意识、提高健身能力、培养终身坚持参加身体锻炼习惯为主线的新的教材体系;做好竞技运动教材化的工作;增加身体锻炼知识、方法等内容的教学,运动处方原理、运动生理的效果、运动的健康效益等教学内容,编好教材。其次,健康教育课程应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以便该专业学生掌握较为系统的医学、卫生、保健知识,并能诊治学校常见病、传染病等,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促进和保护身心健康为目标,编好医学、卫生教材,注意《临床医学概论》、《基础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护理学概论》、《学校健康教育学》、《精神卫生学》等课程内容的广度,掌握好深浅度,注意内容的实用性、实践性、科学性、趣味性。为此,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实践、论证,制定了高师体育卫生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其中,核心课程为: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基础医学概论、预防医学概论、学校健康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田径、球类、体操、体育心理学共10门;基础课程为:政治理论、思想品德、外语,计算机应用基础、教育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运动创伤学基础、武术、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物化学、体育科研方法、中小学体育教材教法、健身健美操、临床医学概论等14门;选修课有:体育概论、体育绘图、护理学概论、精神卫生学、运动营养学、体育游戏、体育康复、推拿按摩、体育社会学、群众体育学、艺术体操、乒乓球、游泳等14门。教育实践8~12周,其中体育教育实践5~8周,健康教育实践3~4周。#p#分页标题#e#

3.2建立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实效为中心的成绩考试制度

在体育课程评价中,应改变过去的运动技术、技评和达标考核体育成绩的体制和做法。注重将体育课程评价与体育教学结果评价紧密结合,树立身、心、群三维综合评价观,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体育考试。改变单纯用外部行为度量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并以此作为衡量教学效果和健身效果依据的评价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尊重学生的先天条件、兴趣、爱好和性格特征,区别对待。允许学生按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根据自身的特点、起点和潜能,设计制定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保底但不封顶,因人施教,不拘一格地促进其最优发展,切忌忽视个体差异的教学武断,以及绝对化指标对学生实施强求一律的“一刀切”,使体育教学真正转向素质教育。在健康教育方面应以理论、行为和实践结合起来考核,确保课程评价更好地为体育卫生教育专业的改革、建设和发展服务。

4高师体育卫生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

要办好高师体育卫生教育专业,使其充满生机和活力,最重要的是要有一支教育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适应性强、乐于奉献的教师队伍。然而目前体育卫生教育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不容乐观。现有教师队伍“专才”多,“通才”少。而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首先是一个“教育专家”,然后才是一个“理论专家”和“技术专家”。如何尽快提高专业教师的教育素质、科学素养和理论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首先应加强思想建设,提倡敬业爱业精神,加强师德教育,增强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加强理论学习与教改结合,以新的理论知识指导教学和科研。其次加强学科建设,培养骨干教师。要以学科建设为载体,通过学科群点的组织和建设,通过立项的科研课题和研究室的建设,为广大教师创造展露才华的广阔天地,使他们得以在较高层面上的学术环境中增长才干,催生出高水平的学术梯队,从而建立一支数量足、层次高、素质好、后劲大的中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再次,加强教师在职培训,尽快提高队伍素质。中青年教师要自觉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第8篇

  一、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回顾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相对来说起步较早,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这十多年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自发尝试阶段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浙江省杭州、宁波等市的一批中小学德育工作者和班主任就自觉地开展了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他们在工作中发现,对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有时甚至起反作用。而当教师应用心理学原理帮助学生时,不少心理问题便迎刃而解。这激发了部分教师学习心理学的积极性,他们通过自学,请专家做讲座和参加学术交流会的方式丰富心理学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摸索心理辅导的规律。该阶段的特点是没有上级领导部门的行政干预,教师凭热情学习和工作,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工作的科学性不强。

(二)经验累积阶段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浙江省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一些市(县、区)的教育管理部门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例如:到20世纪90年代末,杭州市普及了中学心理辅导站,开通了“西泠青春热线”;宁波江东区普及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富阳市启动了“区域性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计划”。在十多年的实践中,浙江省初步形成了一支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从开始的由兼职教师负责转向由专家、专门工作者负责,现又形成了专家指导下的以校长、德育教师、班主任、心理教师为骨干的全体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工作模式。与此同时,不少教师和单位积极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成果。

(三)全面推广阶段

1999年国家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后,浙江省开始全面推广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育管理部门和高等院校以及学术团体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工作。2000年8月,浙江省教科院组织本省专家编写出版了《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指导纲要(试用本)》,并举办了由200多名教师参加的首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骨干培训班。

2001年2月7日,浙江省教育厅颁发了《关于认真贯彻教育部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提出逐步建立和完善省、市、县、学校四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网络,并于2001年8月底成立了以厅领导直接负责,各有关部门领导共同参加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各地、市、县也相应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由此,心理辅导中心建设便有步骤地从省示范性普通高中和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向各级各类学校推广,计划在2005年底所有初级中学都建立“心理辅导室”,各市(县、区)建立区域性心理辅导中心,工作覆盖面达100%。2002年4月17日,浙江省教育厅又颁发了《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书管理办法(试行)》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岗位职责(试行)》,进一步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二、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究方面的问题

1.理论研究比较薄弱。

首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哲学基础几乎没有研究。哲学是心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缺少哲学指导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获得深层次的突破和发展。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概念和范畴比较模糊,如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概念需要更确切的界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及其与五育(尤其与德育)的关系有待进一步澄清。

2.应用研究存在不足。

从已发表的论文和学术会议交流文章看,应用研究中“方法中心”现象比较突出,即运用心理测量法的调查研究比较多。具体问题有:重复性调查多,有新意的研究不多;对学生(尤其是初中生和小学生)的干预研究多,对教师和家长的干预研究少;采用心理因素取向的研究比较多,采用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相结合的立体取向研究少;运用国外量表多,自编量表少;横向研究多,跟踪研究少;实证研究和人文研究相结合的少;取样范围小,跨地区协作研究缺乏;对弱势群体如民工子女、残障学生、贫困地区学生等的研究少;对少数民族学生的研究很少。

(二)实践方面的问题

1.市(县、区)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

杭州、富阳、舟山普陀区等地建立了各级心理健康教育组织,但有的市(县、区)进展缓缦,不少学校处于应付层面,一些学校尚未开展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原有的工作基础、领导的重视程度、教师的工作兴趣和热情等。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得到良好发展,必须要有领导的支持,要有满腔热情的教师。

2.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针对人格和生活心理问题展开的,相对忽视学习和生涯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目的包括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发挥学习潜能,培养学生选择未来发展方向的能力。所以,忽视学习和生活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片面的。

3.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和专业化水平不高。

虽然许多学校已采取了诸如上课、讲座、学科渗透、热线电话、咨询信箱、个别咨询和团体咨询等活动,但由于缺乏系统规划而使心理健康教育在不少地方游离于学校整体教育工作之外,表现为心理辅导教师“孤军奋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被其他教育活动随意取代,“心理辅导室”有牌无人等现象。有的活动过于形式化,如大面积建心理档案、搞心理测量;有的活动过于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了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此外,市场上各种教材和读物良莠不齐,有些是匆匆组织“”编写而成的。这些都不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和学化和专业化水平提高。

4.对教师和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调查表明,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检测率为10.60%,中学生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3.16%,小学生父母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97%。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父母的心理健康存在显著相关。因此,开展教师和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目前,杭州市已开展这项工作,如开通教师心理热线等,但其他地方尚未启动。

5.负责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短缺,在职培训是目前提高心理教师素质的主要途径。有的地方(如杭州、富阳等)培训比较系统,教师的素质比较好。但大多数地方只进行讲座式或观摩式的培训,个别学校甚至把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编余”教师用来应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这就影响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三)管理方面的问题

1.行政立法欠缺,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虽然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明确规定了各市(县、区)教育部门在教委的统一部署下于2001年8月前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以确保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组织、有领导地稳步发展。(注:方展画.浙江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形势与任务[J].浙江教育科学,2001,(3).)但由于缺乏相应的比较具体的行政立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不少地方的组织管理工作或不到位,或处于虚设状态。

2.人事制度不到位,教师职称无法解决。

从2001年起,浙江省教育管理部门开始根据教育部的有关精神,着手解决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问题,但具体的人事制度还没有出台。目前中小学还没有“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这个编制,意味着这类教师还没有合法的地位。

3.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

中小学的其他教育活动都有比较完备的评估机制,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估机制还不成熟。因此,这项工作到底做得怎么样,目前还没有一个为大家认可的评估方法。这一问题不解决,即使人事制度到位,也无法对教师的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价。

三、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战略目标

(一)总体目标

一是方向问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走科学道路,以学校心理学为理论和方法的依据,从本省各级各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客观情况出发,努力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避免德育化、学科化、医学化、形式化等不良倾向。

二是发展问题。尽管广大师生和家长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非常迫切,但作为一项科学工作,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在没有条件或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一哄而上,搞假大空。掌握好发展规模和速度是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稳健发展的必要措施。

三是行政立法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成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必须有相应的法规作保障。有了行政立法,就有了设岗、考核、奖惩的依据,工作就有了合法的地位,一切相应的措施就能名正言顺地得以落实。

四是机制问题。要建立培训和监督机制,使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分地区、分层次接受系统的培训,明确省市县区各级培训的任务,并通过监督、评估,引导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提高教育水平;引进竞争机制,对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实行动态管理,优胜劣汰;建设对科研与创新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在教育活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开展教育工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二)具体目标

根据存在的问题和总体目标,我们认为,到2010年为止,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努力实现以下八个具体目标。

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积极参与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

基础理论问题包括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哲学基础、科学基础、对象、任务、目的、方法、内容、原则、途径、师资培训、效果评价等等。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需要同行的协同努力,浙江省应积极参与,力争在该领域内发挥重要作用,在理论上有所建树。

2.加强应用研究,形成“问题为主,方法为辅”的研究风格。

由于大量的研究流于方法中心,为矫枉过正,必须强调“问题中心”,形成“问题为主,方法为辅”的研究风格,以解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实际问题为核心,开展科研工作。至于应用研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引导,如对创新性研究、长时期的研究加大投资等。

3.发展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