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赏析八篇

时间:2023-09-01 16:48:09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第1篇

一、以行育情

情感教学的一大特点是感染性强,用情感去感染和影响学生,唤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在讲到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时,亲自带领学生到农民田里劳动,帮农民割稻。同学们情绪高涨,争先恐后,个个累得汗流浃背。有的同学腰酸背疼,有的同学甚至划破手指。这样,通过同学们亲自体验劳动的艰辛之后,我结合课文让同学们讨论回答: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为什么要尊重劳动人民?为什么说劳动是光荣的?一个家庭比较富裕的同学发言说:她从小就会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但根本不知道它的真正含义。通过这次劳动,她才真正感受到了“汗滴禾下土”的滋味。她说今后要注意节约,珍惜劳动成果,不浪费、不乱花钱……有的同学说:我们在学校里乱倒饭菜、用馒头打仗的行为是错误的,这是不珍惜劳动成果的表现。表示今后要改掉这种不良习惯,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行为。同学们讨论得非常热烈。我因势利导教育学生:劳动是艰辛而又伟大的,劳动人民是值得尊敬的。我们节约一分钱、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粮食就是尊重劳动人民的具体表现。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导之以行的教学活动,既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又激发了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从而加深了对教材基本观点的理解。

二、通过身边事晓之以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尽可能地用形象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与感染力,而且还要通过列举各种各样生动的例子,使教学内容具体、生动、活泼和有趣味性,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例如,我在讲道德的实施要靠人们自觉和社会舆论来维持这一概念时,引用了这样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有位姓陈的大爷与儿子、儿媳、孙子住在一起。可儿媳不孝,大爷长年不得温饱,让人实在看不下去。有人就给他家门上贴了一首诗,上面写道:“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我喂儿来儿饿我,当心你儿饿我儿。”同村人议论纷纷,后来儿媳感到内疚,终于到老人面前赔礼,开始善待老人、孝敬老人。这一事例让学生印象深刻,其教育意义远大。这样,使思想品德教学中抽象枯燥的概念变得有血有肉了。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下获得显著的学习效果。从而改变了思想品德课呆板生硬、学生不感兴趣的状况。

三、因人施教,实施个性化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正确发挥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好知识、发展健康身心的必要条件。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学生年龄特征以及个性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我班有个同学对画画特别钟情,墙上、地上、黑板上都有他的“杰作”,甚至上数学课、英语课他都在画。他的理想就是要成为徐悲鸿第二。针对他的爱好,我反复与他交谈,使他认识到要想成为一名画家,不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个人修养和精湛的绘画技能,还要有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根据他的爱好,我特意安排他负责设计班上的黑板报。他认真设计每一期黑板报,同时把班级布置得十分优美。经过三年的培养,他不仅成为我的得力助手,而且他的思想品德成绩在班里也名列前茅。后来以优异的美术成绩被师范学院录取,实现了他的理想。上课时,我给不同爱好的同学发挥一技之长的机会。有时让擅长讲故事的同学结合教材内容编个小品;有时让爱唱歌的同学给大家唱上一曲。这些活动有的是引题开课,有的是解决重点难点。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特长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时刻处在情绪振奋和智力高涨的状态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好荤者上荤,好素者上素”,何乐而不为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感兴趣,那么他就会在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学生在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后,我根据学科特点,注意学生学习方法的养成。我以陶行知教育思想为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能“自动”“自觉”地学。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思想品德教学效率呢?

一、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精通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应对学生加以指导。上新课前,先用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看本课的课题、节题、框题和目题,使学生整体把握教材内容之间的前后联系和因果启承,从而让学生对总体有个了解。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一般的学习方法,而且要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独立阅读了“潘星兰、杨大兰不惜牺牲生命,保护国家财产”的事例,懂得了爱护公物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社会主义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道理之后,教师就要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一定要时时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珍惜、爱护公共财物,使思想教育与行为养成真正统一起来,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充分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需学生自己在自学过程中努力培养和发展。我们知道,掌握知识是形成能力的基本途径。因此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阅读,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步把握重点难点。学生通过不断的思考、质疑和讨论,在教师帮助下,使问题不断得到解决,最终获得满意的答案。经常这样反复训练,逐步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三、及时对学生自学效果作出评价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应及时对学生自学效果作出评价。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自学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影响他们的自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及时发现,找出原因,纠正偏差。这实际上是教师对课堂进行调控的过程。教师从课堂调控中引导学生根据思想品德学科的特点,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这也是一个教师给学生排忧解难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适时地给学生以表扬和鼓励,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能动性。教师通过对学生自学效果的评价,审时度势地指导学生,能坚定其克服困难的信心,不断增强他们战胜挫折的勇气,使他们真正感觉到“我能!”“我行!”。从而乐于自学,善于自学,并在自学中发展,在自学中创造。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第2篇

新华网长春2006年9月15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5日到吉林大学调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师生代表座谈。他强调,要认真学书记给孟二冬教授女儿的回信,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加强师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为重点,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突破口,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全面落实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要求,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②。李长春强调,落实育人为本的要求,必须大力加强师德建设。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

论及师德教育,在我国教育史上有两个人物是不得不提的。

张謇和陶行知是上世纪初到建国前夕我国两位著名的教育改革家,是我国近代教育改革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张謇与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及实践成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师德教育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不但深刻地改变了当时教育界的面貌,而且对后世社会的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关于发展教育的理论发人深思,值得借鉴,实可称为我中华民族教育园地里的一方瑰宝。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如何搞好师德建设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话题,对张謇和陶行知的师德教育思想进行专项研究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其现实意义。

一、师德观之比较

1.1 张謇的师德观。

在创办师范学校的过程中,张謇始终非常重视师德修养,把师德教育作为师范教育的灵魂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活之中。张謇的师德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1 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是张謇师德观的灵魂与核心。

张謇的晚年,正是帝国主义列强疯狂地瓜分中国,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危急关头的年代。张謇认为在当时的中国,“欲雪其耻而不讲求学问则无资,欲求学问而不求普及国民之教育则无与,欲教育普及国民而不求师则无导”[1]24,教师的作用和责任不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开民智,洗国耻,强国富民。因此,张謇十分重视引导师范学校的师生树立教育救国、教育强国的人生理想。张謇强调“救亡之策,莫急于教育”[1]211。要“洗国耻”,必先“开民智”;而要“开民智”,必须“普及国民之教育”,尤其要重视“贫民教育”。张謇呕心沥血兴办师范学校的目的就是要培养成千上万热爱教育、矢志不移、具有教育救国理想的师资人才。

1.1.2 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张謇认为“坚苦自立、忠实不欺”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他在创立南通师范学校之初,就把这八个字作为该校的校训,作为指导学生言行的基本准则。张謇在多年兴办教育的艰苦实践中,深刻地认识到,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要普及教育,“非忍气耐苦,必无着手之处”[1]23。因此他十分重视学生养成勤勉耐劳之习惯,培养学生自力更生,坚苦创业的精神。针对当时社会人欲横流、尔虞我诈、争名逐利、世风日下的状况,张謇告诫学生,“以今日社会言,流毒几遍”“欲得一不说谎,不骗人者难矣”“明者处之,须能辨别事理,毋为所染,将以移俗,然后可以为人师”[1]129。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不要随波逐流,“切不可随之而不善”,要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情操,始终保持忠实不欺的高尚人格。他认为忠实不欺是教师立身处世的根本。

1.1.3 以严为轨,诲人不倦。张謇兴办教育一向以教学严谨,管理严格著称于世。在他看来,严谨严格是教师必备的优秀品德,也是学校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前提。

张謇认为:“师范造端教育,责任匪轻。”[1]17他在解释师范涵义时说“范者法也,模也。学为人师而不可不法不模”,他在解释校章作用时说“校章者,管理法也。监理能行,诸生能守,是为范之正轨;今日能守,异日能行,是为范之结果。”[1]26

他主张教师要诲人不倦,“必有精进不已之心”,“毋以已至而安于自足,毋以自小而局于一隅”[1]120。他强调:“必有积累,乃有人格”[1]26。

清末民初,国内兴起自由、民主、共和思潮,少数学生觉得学校从严管理妨碍学生享受民主与自由,张謇在发表的《论严格教育旨趣书》中义正词严地说:“军队无放任,学校无放任,此今日世界共和国之通例。军队放任,则将不能以令;学校放任,则师不能以教。将不能令则军败,师不能教则学校败。其为国患,莫此之尤。”[1]103张謇从严治校是服务于培养合格师资人才,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发展这个大前提的。

1.1.4 关爱学生,爱满天下。张謇从小就受到儒学“仁者爱人”和墨家“兼爱”思想的熏陶,加之他自己生于贫寒,长于忧患,对劳动人民的疾苦有深切的体验和了解,因此他对劳动人民有一种特殊的敬爱之情,他的这种忧国爱民的情感也深深地体现在他师德思想之中。可以说爱国爱民爱生是他师德思想的基石和精髓,也是他兴办教育事业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1.1.5 探索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在张謇看来,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强国兴邦的重大而神圣的使命。所以,身为教师,除了要有高尚的人格,还必须要有渊博的学识,要有精湛的技艺,要有探求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精神。

张謇曾多次拿中国和西方进行比较,他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人缺少进取精神、竞争精神和创新精神。因此,他特别强调他的学生要有“勇猛精进”[1]151的意识,并努力把这种意识转化为民族精神。张謇反复强调“须知无论成何事,必求其博,博则精,精则可择”,“中国当此危险之时,即为促进进步之时,故须博而学之”。张謇深感:“古今学者所以能成其学,何一非从艰苦中来?”学习犹如“行远登高,非不知有跋涉之事,但以行远登高为志,则志于千里”[1]189。他要求学生珍惜青春年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生至可宝贵之光阴,不当虚掷”[1]152,要做到“口不辍语,手不辍书,行不辍思,卧不辍虑”[1]102,努力发展完善自己,为将来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栋梁打下坚实基础。

1.2 陶行知的师德观。

陶行知是继张謇之后影响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对师德的修养同样十分重视,他对师德修养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2]252陶行知的师德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热爱教育、献身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2]228是陶行知师德教育思想的核心,也是他毕生热爱教育、献身教育事业的浓缩。他在《古庙敲钟集》一文中说:“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他认为:“教育能改良人之天性,人之性情。教育能使恶人变善,善者益善。”[2]206

他提倡“要人敬必先自敬,重师首在师之自重”。他认为教师要自敬自重就必须讲究师德,师德首先表现在要有高度的爱国精神。他提出“我们处在任何环境里面,必抱有坚强人格,不可自由摇动,尤其到了生死关头之时,必富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2]222,要培养师德,首先要从培养爱国情怀开始。陶行知到晓庄师范时,指出:“晓庄是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所以他爱中华民族中最多而最不幸的农人。”其次表现在要有坚定的献身教育的职业精神。陶行知提出要热爱教育事业,要以“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满腔热忱来对待教育事业,“海可枯而吾之志不可枯,石可烂而吾之志不可烂”,“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2]209。除此之外,他认为有艰苦创业的精神和创造精神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

1.2.2 关爱学生,爱满天下。“爱满天下”是陶行知一生奉行的格言,也是陶行知思想研究中最为研究者们津津乐道的一个课题。1926年,陶先生在《我之学校观》中说到:“我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纵观其一生的治学思想,“爱”始终贯穿其间,可以说是陶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与主线。他要求教师爱生如子,是因为教师职责之重大,他在谈到《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时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陶行知一生关爱学生,尤其是对小孩子。他认为:“一个人不懂小孩的心理,小孩的问题,小孩的困难,小孩的愿望,小孩的脾气,如何能救小孩?如何能知道小孩的力量?而让他们发挥出小小的创造力?”(《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陶行知指出:要教好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了解他们的需要,“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教师应该学会“蹲下来跟孩子说话”,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他在《小学教师与民主运动》一文中将小孩子称为“最伟大的先生”,他说“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子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2]238。

陶行知在认为教育者至少应当具备的几个作风里有这么两条:(1)民为贵。人民第一,一切为人民。(2)天下为公,文化为公。不存心包办,或征为私有[2]236-237。从这两条显示出的是作为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广阔胸襟和一切为人民服务的无私的爱。

1.2.3 实事求是,学而不倦。他提倡学生应在好学的基础上发扬科学的精神,“我们不论研究什么学科,总要看一个明白,想一个透彻,多发些疑问,切不可武断盲从”,“尤其我们研究科学之时,碰到一个问题来了,‘知之则知之,不知则不知’”[2]221-222。他常拿“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这句话来自勉,因为他认为只有学而不倦的老师才能教出学而不倦的学生来。他教导学生在任何环境里面做事,不可过于急进,需要用委婉的精神。

1.2.4 谦虚谨慎,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如前所述,陶行知一生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并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独创性地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理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把握了教育的真谛,科学地探索了教育的本源,是科学的教育理论,而采取“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则是这一理论在实际运作中的具体表现。陶行知将“教学做合一”作为师范学校的校训,因为他觉得“再也没有一件事比明了这五个字还重要了”。他认为要让教师教出真知识,让学生学到真本领,唯有有效地将教学做三者结合为一个整体。

1.3 两者师德观之异同比较。

通过以上对两人师德观的分析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张謇与陶行知在师德教育思想上既有很多相似之处,又各有自己的特色。我们可以简单地做一个归纳:

1.3.1 相同之处

(1)爱国情怀促发教育救国思想;

(2)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伟大情怀;

(3)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

(4)关爱学生,爱满天下的慈父形象;

(5)实事求是,追求真理的可贵精神。

1.3.2 不同之处。

在基本原则相通的基础上,张謇因为受到中国传统儒教思想的影响,从狭义的师德角度对教师提出要求,用“校章”条文规定来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他强调的师德教育也侧重于学生封建礼教的养成;而陶行知作为唯物主义者,在改革中国传统教育方面做得更彻底和深入。他有感于当时中国“危机四伏,存亡一缕”,认识到“做成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这山穷水尽的传统教育”,他认为“要挽回国家的危亡,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而寻生路”[2]15。另外,在师德教育上,他并不作强制要求,而是采用“学生自治”的学生自我管理方式,培育勇于创新和开拓的新型人才,这从更广义的角度丰富了师德观的内涵。

二、启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国民素质的高低,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2]40。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是要加强师德教育。

通过以上对张謇和陶行知的师德观的比较,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启示,或者可以说是教师师德的一些参考标准,或者是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的一些要素,亦或是奋斗的目标:

2.1 热爱教育事业,有献身教育的志愿,爱岗敬业。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高素质的教师,首先要热爱本职工作,心怀教育事业,“不要名不要利只要教育好,不怕难不怕死只怕教育不好”(陶行知《师范生应有之观念》)。

2.2 学而不倦。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做到老。“唯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现代的学生往往视野更开阔、求知欲更强,教师唯有勤奋学习,不断进取,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以诲人不倦的态度去教育学生,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满足学生的要求。

2.3 动手动脑,不断创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强调手脑并用,既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质量,又可以培养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我们所实施的素质教育,必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教师应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4 坚苦自立、追求真理、忠实不欺。有坚苦创业的精神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当做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始终保持忠实不欺的高尚人格,忠实不欺是教师立身处世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要孜孜以求,不可因满足于一知半解而误人子弟。

2.5 关爱学生,服务学生。教师应该热爱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给学生最贴心的爱。“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6 以身作则,争当楷模。教师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在教师的道德和人格的潜移默化下,学习如何做人,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因此,教师只有塑造好自己的灵魂,以身立教、率先垂范,才能教育好学生,教师应该是一个“道德卓越的人物”。

2007年8月31日,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庆红、李长春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亲切会见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对于教师师德建设再次给予厚望: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最具体、最深远的教育。广大教师要自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带头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祖国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③

当今,我们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下加强师德教育,张謇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然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使这些理论在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建设中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一定要热爱青少年,因为他们是国家宝贵的财富和前途。我们要教育他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为国家,为人民,也为自己创造如诗如画的美好前程。

注释

①摘引自《中国民族教育》(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4年第4期。

②孟二冬,1957年生于安徽宿县,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古代文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来,他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不懈地教育学生追求真知、树立人生理想,被北京大学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标兵”荣誉称号。《人民日报》2005年12月10日讯:教育部近日号召全国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北京大学教授孟二冬同志学习,自觉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责任,不断提高思想教育道德水平和教书育人能力,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③摘引自新华网2007年8月31日《: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文。

参考文献:

[1] 《张謇全集》第4卷。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

[2].陶行知系列研究江苏课题组:《陶行知论师范教育》。陶行知系列研究江苏课题组编印,1988年。

[3].王观龙,张廷栖:《张謇的师德观》,《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1期。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第3篇

【关键词】特色德育 陶行知思想 师生责任感

作为一所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学校的管理者,我深刻地感受到德育教育正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师生责任感的缺失。 我前年参加了龙岩学院召开的陶研会后,与校委会成员共同探讨了学校责任感教育的问题,结合学校“培养爱心,承担责任”的特色德育,提出了“践行陶行知思想,强化师生责任感”的教育思路,重拾师生的责任感。

如何在学校教育管理中践行陶行知思想,强化师生责任感呢?我校实施了三位一体的践行思路: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浸润行知思想;践行“爱心”与“责任”的行知教育思想,培养教师的责任感;践行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

一、以校园文化为载体,浸润行知思想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陶行知的许多教育思想理念、经典名言,如一道道精神大餐、文化食粮,丰富了人们的思想素养。如陶行知先生强调教师的职责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会做人”;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等。

文化熏陶学行知,营造行知思想氛围。我校地处冠豸名山,浸润着冠豸灵气,积淀着深厚的冠豸文化。为了让全校师生更深入地学习、感受陶行知思想内涵,我校以冠豸文化为载体,多层面打造行知校园文化。如我们在校园大门左侧布设了三十米的陶行知思想文化长墙,介绍陶行知事迹、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书籍等,在通道的醒目处悬挂陶行知画像、陶行知教育理念的灯箱,在走廊上和班级里张贴陶行知名言。通过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营造了良好的行知思想氛围,形成了有丰厚行知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让师生浸润在行知思想中,受陶行知思想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思想素养。

二、践行“爱心”与“责任”的行知教育思想,培养教师的责任感

爱心与责任是社会最需要的永恒主题,然而,当今时代,恰恰就是这个永恒的主题被当前不少急功近利的人忽略了。一个人如果没有爱心,就不会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责任心。我把爱心与责任作为我校最主要的教育理念提出来,就是针对当前教育责任缺失的现实而言的。

实践“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思想,树立责任感教育的典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教书育人是教师的一种责任,教师树立起责任感,才能使学生成为富有责任感的人。因此,促进学生责任感之养成,教师承担着许多责任。为此,学校注重树立责任感教育的典范,要求教师做学生责任感的表率。

在我们学校大力推行的“培养爱心,承担责任” 特色德育活动中,许多教师、班主任用自己的责任心、爱心践行着教师的职业道德,践行着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成为了学校责任感教育的典范。

三、践行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感

陶行知在“生活即教育”中说:“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 责任感要在生活中培养,对此,我校践行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采取陶行知“三问”思想对学生进行责任感培养。

问“学问”,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求知是学生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只有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负责,才能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才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首先,在学习方法上要让学生知道,优异的学习成绩是靠勤奋得来的。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业精于勤”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学生要常问自己:今天我勤奋了吗?

其次,明确虚心求教的学习态度。孔子提出“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就是希望学生在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装懂,不要爱面子,那样会阻碍自己的学习进步,要懂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习更上一层楼。我们倡导学生每天反思:今天我问了几个问题?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第4篇

论文摘要:中国教育伦理思想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过程中,陶行知的教育伦理思想无疑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意义。本文从伦理学的视角,从立论基础、内在精神两个方面来把握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情怀。

在中国教育伦理思想史上,陶行知绝对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如哲学史上著名的康德之“桥”一样,任何研究中国教育伦理思想史的学者都不能回避陶行知这座“桥”。因为,就对中国现代教育伦理思想的实质“启蒙”而言,陶行知毫无疑问是同时代教育家中的第一人。

产启蒙”之义源于西方。“所谓启蒙,就是启发人的理性,反对宗教迷信思想,反对封建蒙昧主义”。工在此,我们用“启蒙”来界定陶行知的教育伦理思想,则是专指其为中国现代教育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而言的。因为,“陶行知的思想已深深根植在人民心中,他的思想已在全中国的解放区实现了。……他是新中国教育的父亲……’,落本文拟从伦理学的视角,在立论基础、内在精神两个方面来把握陶行知教育思想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道德情怀。

一、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立论之基础:教育救国

一项活动能够称得上是教育活动,其教育的内容与方式必须具有道德上的可接受性。就教育内容而言,它不会教偷盗,就教育方式而言,它不会是拷问、拷打、虐待、恐吓、威胁、侮辱。教育这一概念本身具有伦理基础。。依此而言,一定时问、范围内存在的某种教育思想本身也必然具有其存在的伦理基础。

陶行知曾誓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诬这里所说的大事,就是其“教育救国”的思想。陶行知主张教育救国,他为救国而办教育,在民族民主革命的斗争实践中去力、教育;他主张教育救国,并在救国的事业中去改革教育。“教育救国”思想是贯穿陶行知一生教育活动的伦理基础。

陶行知从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到育才学校,“始终”是坚持“教育救国”思想的。早年他是拖着“教育救国”的改良主义思想来办教育的,他认为中国之所以落后,就在于文化教育太落后,所以他立志终身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但是,随着阶级斗争的激化和革命运动的深入,陶行知深感到这些思想在教育实践中行不通,抗日战争和民族解放斗争的客观存在,将他推人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浪潮中。尤其是中国共产党的影响和教育,不断奋进探索的决心,使他的世界观在斗争实践中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他认识到,教育单纯地读书学文化是不能救国的。这时,他力尝通过教育武装人们的思想,促使他们去参加革命斗争。在他办的晓庄师范、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通过“小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大批奔向了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的战场,成为我党领导下的坚强战士。至此,他的“教育救国”思想带有强烈的革命主义色彩。

伦理性是教育思想合理性的基础,是教育实践活动得以展开的保证。关于教育思想的伦理基础历来有许多争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教育救国”无疑成为了陶行知作为进行教育活动的伦理基础的唯一正确的选择。

二、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内在之精神:民主教育

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理论与实践活动,为中国现代教育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平台,是中国现代教育伦理思想的启蒙。究其本质,有一个总的出发点,即为教育伦理思想内在之精神。

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内在之精神乃是:民主教育。陶行知关于民主教育的思想基本上阐述于1945年,可以说是对其教育实践活动一个系统的理论总结,反映了比较成熟的教育伦理思想。在《民主教育》一文中,他说:“民主教育是教人做主人,做自己的主人,做国家的主人,做世界的主人。……说得通俗些,民主教育是人民的教育,人民办的教育,为人民自己的幸福而办的教育。”由此看来,陶行知教育伦理思想内在之精神可以说全部包含在其关于民主教育的沦述中,由于它是对陶行知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具有较强的理沦性和概括性,而其所有的具体教育实践活动又完全依循民主教育这一内在精神所展开。以下我们将以其民主教育的理沦为总纲来具体阐述其在具体教育实践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这些具体的教育伦理原则。

(一)平民教育:初现教育平等

受教育权利人人平等是现代教育伦理思想中最起码的原则,因为,只有享有受教育的机会,个人才能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否则,一切的教育理沦及实践活动只是个虚妄的假设,失去了其赖以存在的根基。当今世界各国义务教育的实现,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义务教育的过程尽管我们通常看成是一种政府行为,但是,前辈们的先行探索无疑是推动这种结果最终实现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陶行知就是这个环节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站在人民大众尤其是劳苦大众的立场上思考和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是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实践的一大特点,也是他区别于同时代其他教育家的地方。”口他为农民、工人及其他的劳苦大众办了乡村小学、工学团,在城市办了工人夜校和为工人、平民服务的幼稚团,后来又创办了“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不断为劳苦大众的普及教育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材。在陶行知的具体平民教育实践活动中,他要求进行普及教育,在时问、组织形式上,应该灵活多样,适应大众的生产、生活特点,不搞那种只通过学校、先生、课本进行普及教育的呆板的办法。小先生制也是陶行知普及教育的一种成功的尝试,这种尝试不仅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影响广泛,不仅在国统区,在当时的解放区也是进行了大力的提倡。

陶行知在民主教育理沦中将这种普及教育称之为“人民的教育”,在当时可谓震耳发匾,影响深远,它正式向少数人享有的教育、大多数享有的教育开战,提倡“教育机会均等。即是教育为公、文化为公。我们要求贫富的机会均等,男女的机会均等,老幼的机会均等,各民族的机会均等。”的人人均应享有的教育,这无疑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是在中国发出的最早、最有力的呼声。

(二)生活教育:闪现教育人道

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现代教育伦理思想中最核心的原则,它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人格、个性、兴趣等,把教育对象作为人而非物,作为目的而非手段来看待,给他们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而非灌输式的倾倒,从而对其施以无限本真的人文关怀,让教育对象在为.‘人”的感受中进行自我的完善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努力。陶行知认为,真正的生活教育必须是“适应于中国国民全部生活需要的”,即提倡一种把鸟儿从鸟笼放回树林的教育。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蕴含丰富的教育人道主义精神。

其一,生活教育是做主人教育。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的民主精神,不但在学习上要求民主,而且在生活上实行民主,使学生都能“自觉觉人”,做自己、国家乃至世界的主人,以达到解放民族、解放大众、解放人类的目的。

其二,生活教育是养成性教育。陶行知反对“填鸭式”的教,“装马车式”的学,提倡在生活教育中循序渐进地掌握。他认为,事情怎么做,就怎么学,要在做中学,做中教,实行“教学合一”,要教育学生“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而不要读死书;要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这样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其三,生活教育是集体生活教育。陶行知认为全部教育基础建筑在集体生活上,集体生活是全部教育的基础有三个意义:一是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二是集体生活可以逐渐培养一个人的集体精神;三是集体生活用众人力量集体地创造出合理的生活。这种集体生活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而是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

其四,生活教育是学生本位教育。陶行知反对教师专制,反对禁锢学生思想、束缚学生创造力的旧教育。他在育才进行解放学生思想,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种种探索,虽不尽完善,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陶行知要求“教师注重启发诱导,而不代替学生思考,令人感到在这所学校学习,就像走进知识的海洋,老师象是你兄姐,领着你在浩翰的大海里遨游。”

(三)师范教育:显现教育良心

教育良心是指教师个人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对社会向教师提出的一系列道德要求的自觉意识,对履行自身教育职责的道德责任感,对自我教育行为进行道德控制和道德评价的能力。因此,教育良心能使一个教师自觉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激励自己认真搞好教学工作,提高工作质量的最重要的内在道德因素,是教师个人进行教育实践活动最强大的内部动力。由此看来,教育良心是现代教育伦理思想中最关键的原则,因为所有教育活动的展开离不开教育者的实践参与。

陶行知不仅本个人显现了较高层次的教育良心,他为人民大众办教育,可以说做到了公而忘私,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充分体现了教育家的高尚情怀;而且他还亲历尝试培育教育良心的工作,他大力发展乡村师范教育,认为,“币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第5篇

陶行知先生早在1928年就指出,培养的学生要有:“一、健康的体魄,二、农人的身手,三、科学的头脑,四、艺术的兴趣,五、改造社会的精神。”在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人才的今天,重温陶行知对教育教学的精辟论述,每一位教师都应对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刻反思。本文在认真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及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探索新的、适合青少年特点并使之生动活泼发展的发展方法。本文就新时期课堂教学原则提出一些见解。

一、强化育人意识

提出道德素质是课堂教学的根本青少年的心理面貌是由思想和才智两方面构成的。这两者间,道德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在道德修养的重要性上,陶行知直接了当地指出“道德为本,智能为甲”。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其用处。当今,提高人的素质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我国现代化建设迫切需要大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劳动者,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已被提到突出的地位,广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简单知识传授的因惑中解放出来,把知识的传播与育人工作有机地相结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意深挖教材德育潜力,拓展德育范围,在宏观上继续抓好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情教育、集体主义教育以外,还要在微观上利用教材的一些具体材料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社会公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个人伦理教育等。因此,“在德育上,公德和私德都不欠缺的。”

2.通过对知识点原因与结果,共性与个性,形式与内容、现象与本质,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等内在联系的综合分析,以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学生依客观规律办事,全面辩证地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3.通过对曾在历史上作出过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优秀品德的介绍,教育学生养成诚实、正直、谦虚、勤奋的良好品质。

4.从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科技、法律教育诸方面进行中外对比,分析原因,找出差距,使学生树立为祖国、为人民而读书的远大抱负。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统帅和方向。我们应牢牢把握住这一根本性问题,在备课过程中注重材料的收集整理,安排好时间,在教学过程中严格实施。

二、注意知、情、意结合,激发学习兴趣是课堂教学的保证

目前,课堂教学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学生厌学,学习劲头不高,上课无精打采。造成这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影响,更有教育教学自身间题。课堂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对学习产生持久的学习的兴趣呢?陶行知先生认为:“治学以兴趣为主,兴趣愈多,则从事弥力,从事弥力,则效果显著。”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所以“学”和“乐”是不可分离的。陶行知的治学观点对当前育人有重要指导意义。依据其教学理论和现代教学的一些基本观点,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的知、情、意上加以研究。向学生灌输优秀的德育观,使他们树立正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的强烈情感,使他们愉快地接受知识信念,培养持久顽强的意志,使之克服困难,持之以恒地完成学习过程。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第6篇

关键词:学校陶冶教育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2-038-01

陶冶教育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能科学充分地利用,就会与其他德育形式和途径形成合力,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陶冶教育并不是与知识教学相对立的教育方式,而是弥补知识教学的缺撼和不足,与之相辅相承。进行陶冶教育,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其间无不渗透着教育者的心血和智慧。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应用陶冶法,应注意把握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树立陶冶意识,提升陶冶教育的能力

陶冶意识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陶冶教育的认识、观念、操作等提高到自觉的程度,使陶冶教育成为教师的一种自觉性、目的性和常规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只有树立陶冶意识,才能充分挖掘、营造和利用陶冶教育资源,变无形为有形,变无意识为有意识。同时,陶冶教育功能的实现,看似无意,实则有心,必须仰仗于教师陶冶教育能力的提升。“要有效地运用陶冶教育,就应该象钻研语言传授、实际训练那样,去研究陶冶教育的规律和应用艺术。从表面看来,情境陶冶比语言传授、实际训练似乎简便得多。其实,在陶冶这种表面上‘无求’、‘无言’、‘无形’之教的背后,所‘隐藏’的教育者对陶冶情境的精心选择和设计,以及运用教育艺术的教育机智,是异常精细而复杂的,需要教育者进行大量的、不间断的理论思维和组织工作。”[1]具体说来,在进行陶冶教育时,教师需具备挖出来、溶进去的能力。所谓挖出来,就是恰当选择、利用周边的道德教育因素;溶进去,就是适时、适当和适量地体现道德教育。我们主张的是:挖得准,溶而不露痕迹,象“着物物不知”的春风、“润物细无声”的春雨。如果每一位教师都能心存陶冶之念,身怀陶冶之能,那么陶冶之树必将根深叶茂,四季常青。

二、注重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学校陶冶教育的影响

据调查显示,在对人成长的影响因素中,幼儿时期主要是家庭环境的影响,小学阶段则是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初中阶段,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的影响平分秋色;到了高中以后,则主要是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所以,我们一定要认识到学校德育的有限性;认识到培养公民道德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协同教育。陶冶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学校应主动做好家庭、社会互相配合中的协调工作,使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成为陶冶教育的促进因素,而非消极影响。

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影响源,在培养公民道德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良好的家庭环境能使学生懂得家庭成员间高尚的道德关系,浓厚的智力氛围和丰富的精神生活的教育价值,也懂得运用正确的教养方法。而“有些家庭的生活方式、家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家长对社会义务的态度,会把学校在儿童身上培养的一切善良、美好和积极的东西加以破坏,以致全部抵销”[2]。因此,学校必须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甚或创办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督促家长与学校密切配合,以形成良好的家庭德育氛围,创造良好的家庭陶冶空间。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对人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例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和各种宣传工具(报刊、广播、电影、电视和网络等)都是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应注意社会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向,对社会环境的各种影响做出正确的选择与调节,善于挖掘社会环境的教育资源,抵制和消除不良的信息影响,指导学生吸取健康的精神营养,提高抗精神污染的能力和自觉性。在社会教育环境建设中,要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变社会环境的随意影响为有目的、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教育影响。

事实上,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已有许多人为积极的陶冶教育做出了有益的努力。

一位哲人兼诗人曾吟道:爱像光一样静静地拥抱一切。当我们写下心底涌起的文字时,当我们构造属于自己的文学魔方或文学大厦时,当我们将作品重新“改装”搬往荧屏时,千万记住一点:有无数双清澈渴盼的眼睛在期待着、期待着!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很突出的一点就是要加强少年儿童影视片的创作生产,积极扶持国产动画片的创作、拍摄、制作和播出,逐渐形成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未成年人特点、展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动画片系列。[3]国家广电总局要求,全国所有电视台在观众收视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而代之以适合青少年观看的优秀影视剧。为了对抗“黑网吧”,上海市卢湾区所有19所中学,在全国率先将学校电脑房改造成“绿色网吧”,对区内所有中学生开放。[4]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单单要有良好的智力,还需要有高尚的品德、与人交往的技能等。在注重智商的同时,开始更加注重情商的发展。

觉悟起来的作家、亮丽起来的荧屏、警觉起来的家长和一直蓄意待发的学校,携起手来,一定会为陶冶教育营造出绿色的成长空间。

三、坚持传授与陶冶的有机结合

有效发挥陶冶教育的作用,不能只让情境自发地影响学生,需要配合以启发、说服、控制和引导等教育方法。并且,只凭陶冶教育也不能完全实现德育的理想。陶冶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中重要而有效的方式,但绝不是唯一的方式。在学校道德教育中,知识传授仍然有其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传承了无数道德的规范、道德的律条以及“关于道德的知识”,陶冶教育必须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道德知识基础上进行,必须把传授与陶冶结合起来。只有把关于“道德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知道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才能使学生更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清醒,才能使陶冶教育有更加丰厚、肥沃的成长土壤。

参考文献:

[1]王逢贤. 爱的教育陶冶教育新探[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文科版),1980(2):79-82.

[2] [苏]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355.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第7篇

关键词: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职业教育管理;生活教育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3)02-0059-04

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它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之一,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1]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的重要位置,与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陶行知先生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早期主要的倡导者,他的许多职业教育思想在经历了近一个世纪之后,依旧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我们不妨再次回到20世纪去体悟与借鉴陶行知的先进教育思想,以便更加清晰地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的现状,厘清职业教育管理的思路。

一、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回顾

陶行知对教育的研究是非常全面而深入的,这得益于他早年留学美国,受到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他结合我国当时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多次的教育实践与理论探索,最终形成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理论。其中,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对当时的职业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方面,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内核,它回答了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核心问题,“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的自然延伸,“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的根本方法。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他反对以书本为中心的教育,认为没有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就是死教育,只有认识到生活具有教育意义,才是真正的生活教育。他反对仅仅满足于把社会中的东西拿到学校中来教育,即“学校即社会”,认为这是“易作假的生活教育”,只有把社会办成大学校,把学校办成与社会密切联系的学校,把学校建成改造社会的中心,把学校建成文化的纽带和文化推广中心,才是真正理想的学校教育。而在教学方法上,陶行知主张教学做合一,“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之一,同时,陶行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生活教育目的观、师范教育、乡村教育等思想对当今的职业教育管理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以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审视当前职业教育管理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主要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育为主,而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独立学院及民办本科院校纷纷成立,高校扩招力度不断加大,高等院校的录取率已经大大提高,职业教育的领域除了传统的职业学校外,已经扩展到高等院校及社会培训机构等。以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审视当前的职业教育管理,我们发现,当前的职业教育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与陶行知所倡导的职业教育思想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一)职业教育管理体系不够开放,教育与市场脱节严重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中的重要部分之一“社会即学校”强调,社会是一个大学校,教育要从社会生活出发,适应人民生活的需要,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虽然社会生活有好有坏,但只有参与了社会生活,才能分辨出好的生活和坏的生活。他反对为教育而办教育,认为那样在组织方面便是为学校而办学校,学校与社会中间就像是造了一道高墙,不利于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3]

当前我国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依旧是以行政管理为主导,即中央统一领导,分层分级管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及职业学校的办学内容均不以职业学校自身发展需求为主,都是由政府部门进行决策,使得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受到很大的约束。同时,职业教育本身也存在着管理封闭,向社会开放不够的问题。职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实用型的技术人才,许多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早就有成功的先例,他们十分注意职业教育与市场的衔接,如德国的“双元制”企校合作办学模式,职业学校的学生全部来自企业,目的是为了培养企业合格的员工;加拿大产学合作教育办学模式,有利于课堂讲授与工作实践相互促进,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具有更大的竞争力,目的是为了培养雇主需要的人才;澳大利亚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为各类人群提供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满足各类人群的技能培训需要。[4]无论国外成熟的职业教育方式如何不同,职业教育与市场紧密联系的宗旨始终没变。

我国职业教育管理长期处于一个较为封闭的政府单向操控的体系之中,这种体系是基于政府对社会、市场及企业的充分调研和科学决策。然而,当前企业人才短缺与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已充分表明职业教育与市场脱节情况的严重性。

(二)德性教育的缺失导致学生社会贡献力下降

陶行知生活教育目的观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即要教育学生尊重真理,热爱真理,追求真理,其目的就是为了“学做真人”。“真人”是指为真理奋斗的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为真理而奋斗的人,为国家、为人类而献身的人。陶行知明确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5]

陶行知教育思想已经充分说明,不同类别教育的侧重点和方式方法会有一些区别,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如基础教育较为重视知识的传授、行为习惯的养成、理想信念的教育等。高等教育重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升,成人教育主要是为了满足不同人群对某一方面知识技能的需要,职业教育重视学生技能的训练和培养。但是,我们也清楚地知道德性教育在各类教育或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个阶段都是至关重要的教育内容。然而,由于职业教育明确的阶段性目标,使主管部门、职业院校负责人乃至教师普遍存在重技能训练而轻德性教育的现象,这种教育的最终效果会使学生感染实用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等不良社会思潮,他们以金钱作为衡量成功的标准,忽视师生情、同学情,不关注集体利益,始终以自我为中心,最终导致社会贡献力下降,长期以往,将不利于职业教育的管理,不利于企业的发展及社会的和谐。

(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无法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根本教育方法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既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其教学论。陶行知强调,“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它改变了传统教学脱离社会、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弊端,把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转变到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轨道上来,转变到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上来。它要求教师把指导学生学习的工作做好,不只让学生学会知识,且要能会学,这样才能终身受益。这就要求教师实行启发式和体验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6]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水平的地区差异、学校差异及师资差异非常大,大多数职业教育由于经费的问题,在设置专业、聘用教师及购置设备等方面都存在着为教育而教育的现象,有些专业根本不适合在职业教育领域设置,纯粹是为了迎合社会上部分学生盲目的心理需求,甚至有些专业还存在着“挂羊头卖狗肉”的现象;在教师聘用上只满足于课程的正常运转,不能兼顾教学水平及培养质量,部分教师只是纸上谈兵,与“双师型”教师的目标相去甚远,教师自身从来没有涉足专业实践,缺少了“做”这个中心,何谈“教学做合一”;在实践设备的购置上,为了节约经费,往往购置一些已经被市场淘汰的设备,如此训练出来的学生如何才能跟上市场的步伐?这些现象值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深思。

(四)地方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经费与政策配套不足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教育、劳动等主管部门对发展职业教育已经逐渐重视,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颁布以来,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均颁布了相关的指导性文件,以推进中长期教育目标的实现。但从地方政府对各类教育的重视程度来看,各地区呈不平衡状态,除小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外,大部分地区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并不大,现有的政策无法保障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显然不能与普通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相提并论。职业教育在资源配置中始终处于不利局面,职业学校的发展资金短缺,大量的实训设备无法得到保证,有些市场急需的人才无法进行有效地培养,这极大地造成了我国人才结构的不合理性,高校大量的毕业生就业困难,而职业学校的技能性人才短缺,企业找不到合适的技术人才。

三、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职业教育管理的启示

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的提出虽然距今已有近百年的时间,但其思想精髓历久弥新,在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化、教育逐渐全民化、经济稳步市场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解放思想,顺应时展规律,学习和借鉴陶行知职业教育思想,对当前职业教育管理进行全局规划、全面改革。

(一)以“社会即学校”思想为视角,改革职业教育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以行政管理为主导、政校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为主,由此产生了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封闭,教育与市场脱节,职业院校发展缺乏活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主动性不够等弊端。按照陶行知“社会即学校”思想,应尽可能地汇聚社会一切资源为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所用,让社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场所。因此,必须改革当前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实行政校分开,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灵活有效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首先,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上,要逐步从“主导”向“引导”和“服务”转变。政府部门应从政策、经费等方面引导职业院校的发展,为职业院校提供有效服务,给职业院校自主发展的空间。其次,以市场机制主导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只有与市场紧密结合,才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让学校的办学目标与社会接轨,让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与市场接轨,让学校的教学内容与企业接轨。第三,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广泛吸引民间资本投入到职业教育中来。民办教育机制灵活,市场经济特色明显,有利于对市场特色人才的补充,也有利于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

(二)以“生活即教育”思想为视角,改革传统教学内容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对脱离生活的教育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认为教育乃是实际生活的参与和改造,所以,如何生活就应该如何去开展教育活动。在实际生活中,人们是如何获得经验、改造生活的,那么,教育也就应该如何去指导人们去获得经验、改造生活。从这个视角来看当前职业教育的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生活的需要或者说是市场的需要,如此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与市场的用人标准相错位。因此,职业院校应全面梳理各专业的教学内容,调整理论与实践的比重,减少过时的内容,增加市场需求的知识,打造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体系。

(三)以“教学做合一”思想为视角,培育“双师型”师资队伍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认为,事情怎样做便要怎样学,怎样学便要怎样教,这个思想更加强调在“做”中“学”,具有多重含义:一是实践是认识的先导;二是学习要有情境和个体体验;三是“教”要根据“做”的体验来总结和调整。这对教师的自身实践能力、教学方法及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在选聘教师时,要更加关注其实践能力,尽可能关注有企业工作经历或社会实践经验的教师。对于已有师资,要提高培训力度,通过企业挂职、基层锻炼、职业资格证培训及人员分流等途径,努力打造“双师型”的师资队伍。同时,要减少传统讲授式的教学方法,更多地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走出课堂、走进企业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真正在“做”中“学”。职业院校要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学习,通过开展教学技能比赛、示范课及学习考察,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以“生活教育目的观”思想为视角,提升学生全面素质

陶行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生活教育目的观强调学生的品德教育,品德教育放在教育的首位,德智并重,德智体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忽视学生全面教育的现象在职业院校较为普遍,这与教育主管部门对职业教育的定位,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均有着密切的关系。各级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及职业院校需重新思考职业教育的定位,调整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职业院校要把德育放在教育的首位,通过政策导向、课程体系及校园文化等手段引导学生加强自身德性锻炼,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成才必先成人的道理,这也是学生走上社会前的“最后一课”。学校各部门及全体教职员工要营造全员育人的氛围,让学生在学习、实践及校园生活中处处都能感受到品德修养的重要性,用学校良好的德育氛围来潜移默化地影响每一个学生,真正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让他们在生活中、在职场上展现出职业教育的成果与魅力。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3][6]朱志仁,徐志辉﹒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简明教程[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明航﹒校企合作模式的国际比较[J]﹒福建教育:职成版,2011(5).

[5]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4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On Modern Implications of TAO Xing-zhi's Vocational Education Philosophy

LU Yun-chao

(Zhong Bei Colleg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Jiangsu Province)

陶行知的德育思想第8篇

[关键词]陶行知]教师观;教师专业素养;启示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视教师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在他看来,教师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教书识字,培养几个莘莘学子,还肩负着社会的重任。基于此,陶行知十分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分别从教师的职业观、学习观和道德观等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

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因此每个国家对教师职业往往都有一些明确的规定,比如身体素质要求,道德和学历要求,资格证书的要求等等。我国于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第10条规定:“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本法所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1]但是一名教师能否正确认真地履行教师的角色,最本质的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因为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教育专业素养、学科专业素养和道德素养,也即是对教师职业的要求、对学习的要求和对道德的要求,这与陶行知的教师职业观、学习观和道德观恰好契合。因而研究和学习陶行知的教师观,发掘其中的现代价值,对于我们今天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师资队伍,更好的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有着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陶行知的教师职业观

教师职业的本质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需要有教育专业的素养,即正确的教师的职业观。教师职业被陶行知看作是最高贵的职业,同时,他认为成为一名合格教师也非易事,他的前提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思想。

第一,对教育事业的奉献精神。陶行知认为,成为教师首先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这是从事教师职业的基础和前提。

陶先生的一生是献身教育的一生,真正体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每个教师都要始终如一地把奉献教育事业当作自己人格最集中、最本质的体现,在工作中尽职尽责,永远以一种旺盛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对待自己的工作。教师这个词的本质含义就是奉献,如果丢掉了奉献,那就不能称其为教师。作为老师就要有乐于清贫、甘心奉献的精神。

第二,对教育事业的服务精神。陶行知说:“教育者所具有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的名利尊荣之可言”。[2]教师这个职业,如果少了服务精神,教师就不会热爱自己的职业,也就不可能早教师职业上有所作为。而且教师对教育事业服务精神的程度,直接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因此,陶行知特别重视教师的服务精神,把服务精神看成是教育的命脉。

第三,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感和事业心。陶行知教育实践活动表明:如果教师能理解教育工作在社会建设中的地位,能认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以及加强师德修养对完成工作的意义作用,则能增加责任感和事业心,从而将加强师德修养变成自己内心需要的自觉性,并通过实践培植起坚定的信念,使自己的思想达到一定的境界。教师能否出色地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不仅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才能,更多地取决于他对教育事业的态度和情感。教师只有热爱教育工作,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才能贡献给人民教育事业,才能把工作做好。一个人没有了家庭的责任感,这个家庭就注定不会幸福;一个人没有了工作责任感,他的人生就注定不会取得应有的成就。

二、陶行知的教师学习观

陶行知一贯重视教师的学习,他的教师学习观是陶行知教师观的一大组成部分。陶行知认为,教师因为要教学生,所以必须先教自己明白,“以教人者教己”,他指出:“教师的一部分生活也是学生”。陶行知对教师的学习分别从学习的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探索与总结。

第一,学习的途径。陶行知从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出发,把学习的途径大大地扩宽了,提出“宇宙为学校,自然是吾师,众生皆同学”,从书本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以及从社会中学习的学习途径。

首先,从书本中学习。这里的书本并不是指所有种类的书,对于这种书本,陶行知也有他的要求与标准,即要有引导人产生动作、思想和新价值的力量。这即是对书本要求,同时也是读书的结果,即要不断“动作”、不断“思想”并不断“产生新价值”。其次,在社会中学习。陶行知提倡“无形的社会大学”,主张 “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便是毕业,活到老,学到老。” 这种提法对教师树立终身教育理念非常必要。最后,在生活中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提倡“生活是教育的中心”,主张过什么样的生活便受什么样的教育,脱离生活就谈不上学习。教师的生活就是学习的生活。

第二,学习的方法。关于学习的方法,陶行知主张两种,即行动法和教己法。陶行知主张在行动中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的方法,这种行动法包括自己看书、求师问友、观察调研等,同时要虚心去问,学习孔夫子“不耻下问”的精神,反对死记硬背,并加以认真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意义。此外,要学会教人者教己。陶先生认为“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为教而学必须设身处地,努力使人明白,既然要使人明白,自己便自然而然地格外明白了”。[3]因此,教师要学会以教人者教己的方法。

三、陶行知的教师道德观

教师的道德观,是指教师职业中应该具有的劳动态度、责任和权利意识。学生不仅对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水平会做出反应,对教师的道德水平更会做出反应。基于此,陶行知结合他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总结了一套系统的教师道德观,丰富了他的教育思想。

第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至理名言,也是他一生的追求和实践。他曾说:“教育者所得到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和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4]爱岗敬业,愿意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也是陶行知所称的“教育的命脉”。

第二,“爱满天下”的骆驼与博爱精神。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德的灵魂部分,也是陶行知对教师的重要要求。陶行知的格言是“爱满天下”,主张热爱学生,为孩子奉献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