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目前的经济趋势

目前的经济趋势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5 16:54:18

目前的经济趋势

目前的经济趋势第1篇

调查表明,受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较大、国际经济形势趋于恶化及中国出口需求明显下滑等因素影响,经济学家对经济走势的担忧明显增加(图1)。

经济学家信心指数为即期经济景气指数与预期经济景气指数的算术平均数。即期景气指数为经济学家对当前总体经济形势的判断得分,预期景气指数为经济学家对未来六个月总体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得分。大于5分表明经济学家对经济形势的评价是积极的、乐观的,分值越高说明越充满信心;小于5分表明对经济形势的判断是消极的、悲观的,分值越低说明越缺乏信心。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运行偏热迹象趋于缓解,投资、货币信贷增长趋于稳定,资产价格趋于平稳;出口需求增长减弱趋势明显,经济增长预期持续趋缓;粮价、油价预期走高,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人民币升值预期缓解,应适当关注“热钱”流出风险;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调查显示,这次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的下滑,既来自经济学家对当前经济运行状况的不满,也源于其对未来经济走势的担忧。

从指数构成看,即期景气指数为4.80,比一季度低0.2点;预期景气指数为4.30,比一季度低0.87点,自2004年以来首次出现即期与预期景气指数双双落入不景气区间的情况。

去年年底以来,中央提出将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查表明,经济学家认为,在控制经济过热方面的调控目标趋于实现;经济学家信心指数特别是预期景气指数回落的原因,主要集中于对经济下行与通胀上行并存趋势的担忧。

投资信贷稳定增长

房价涨幅趋于平稳

调查显示,经济运行偏热迹象缓解。

46%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经济运行“正常”,比一季度高9个百分点;而认为“过热”和“偏热”的经济学家分别为3%和34%,比一季度分别低2个和15个百分点;11%认为“偏冷”,比一季度高10个百分点;另有6%认为“尚难判断”(图2)。

经济偏热迹象缓解,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第一,投资、货币信贷增长趋于稳定。

调查显示,56%的经济学家认为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正常”,比一季度高1个百分点;39%认为“过快”,比一季度低2个百分点;另有5%认为“过慢”(图3)。

对于货币信贷增长,53%的经济学家认为“正常”,比一季度增加11个百分点;认为“过快”的则从一季度的57%降低到43%(图4)。

第二,资产价格趋于平稳。

调查显示,认为未来六个月国内股市价格“稳定(或小幅波动)”和“下降”的经济学家分别为53%和25%,比一季度分别高2和5个百分点;22%认为将会“上升”(图5)。

认为目前平均房价水平“过高”和“较高”的经济学家分别占31%和52%,比一季度分别低15个百分点和基本持平;认为“正常”的为16%,比一季度高11个百分点;只有1%的经济学家认为房价“较低”(图6)。

认为目前房价上涨“过快”、“较快”的经济学家分别为24%和44%,比一季度分别低11个和7个百分点;另有31%和1%认为“正常”、“较慢”。

相应地,57%的经济学家认为2009年房地产价格相对2008年的上涨幅度将低于5%,其中22%认为将“下降”,15%认为“持平”,20%认为“上涨5%以内”;34%的经济学家认为明年价格将“上涨5%-10%”,9%认为“上涨10%以上”(图7)。

外需动力有所减弱

通胀压力仍然较大

由于国内外诸多不稳定因素,2008年下半年中国经济或面临“硬着陆”的潜在风险。这反映在出口需求增长减弱趋势明显,经济增长预期持续趋缓,以及粮价、油价预期走高,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调查显示,仅15%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出口需求“旺盛”,比一季度低16个百分点;27%认为“不足”,比一季度高15个百分点。同时,78%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六个月出口会“减慢”,比一季度高7个百分点。

相应地,尽管仍有64%的经济学家认为当前外贸顺差“过大”,但是比一季度低14个百分点。而且,73%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六个月顺差会“减少”,比一季度高18个百分点;认为顺差将“不变”和“增加”的则分别为18%和9%(图8)。

另一方面,物价持续上涨的态势有所缓解,但受石油、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攀升的影响,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压力仍然较大。

8%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六个月国际市场粮食价格会“大幅上涨”,61%认为会“小幅上涨”,认为会“平稳”和“下降”的分别为20%和11%(图9)。

13%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六个月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会“大幅上涨”,55%认为会“小幅上涨”,认为会“平稳”和“下降”的分别为7%和25%(图10)。

调查显示,36%的经济学家认为未来六个月中国通货膨胀率将比上半年“上升”,比一季度低43个百分点;认为将“持平”和“下降”的分别为24%和40%(图11)。

经济学家预计2008年CPI同比增长的平均值达7.2%,比一季度高1.4个百分点,比2008年4.8%的宏观调控目标高2.4个百分点。同时,虽然认为2008年会出现“结构性通货膨胀”的经济学家仍占多数(56%),但认为会出现“全面通货膨胀”的比重则由一季度的18%上升到32%,提高了14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调查显示,只有9%的经济学家预测2008年中国GDP增长达到或超过11%,比一季度低了6个百分点;预测10%及以下的则达到64%。平均预测值为10.0%,比2007年三四季度和2008年一季度的预测值分别低0.8个、0.5个和0.2个百分点(图12)。

人民币升值预期缓解

世界经济形势严峻

根据此次调查,预期未来六个月人民币汇率(兑美元)升值3%以上的经济学家为44%,比一季度低16个百分点;其中11%预期“升值5%以上”,比一季度低10个百分点;33%预期“升值3%-5%”。此外,预期“升值3%以内”的为39%,比一季度高7个百分点;17%预期“基本稳定”(图13)。

人民币升值压力,特别是来自美元的压力明显缓解。调查显示,仅有36%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元“高估”,不仅比一季度低18个百分点,而且比认为“低估”的还低1个百分点;还有28%认为“合适”。而认为英镑和欧元“高估”的经济学家分别为44%和45%,比一季度分别低8和2个百分点。认为日元“高估”的仅为28%,比认为“合适”的低28个百分点。

顺差的减少、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缓解以及从紧的宏观调控措施,可望缓解流动性过剩压力。调查显示,认为2008年下半年流动性过剩压力比上半年将“缓解”的经济学家为34%,比认为会“加剧”的高1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部分经济学家担心,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涌入的境外“热钱”存在突然流出的可能性。调查显示,对未来一年内“热钱”的大规模突然流出,18%的经济学家认为“很有可能”,36%认为“有一半可能”;认为“不可能”和“无法判断”的分别为26%和20%(图14)。

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调查显示,69%的经济学家认为与2007年相比,2008年世界经济总体趋于“恶化”,比2008年一季度和2007年四季度的判断分别高9和31个百分点;比认为“好转”和“持平”的分别高65个和42个百分点(图15)。

不过,对于本轮世界经济震荡下行的核心震源――美国次贷危机,48%的经济学家认为下半年会“逐步缓解”,比一季度提高11个百分点;35%认为会“延续目前状况”,比一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13%认为会“继续恶化”,比一季度降低8个百分点;4%认为“难以判断”(图16)。

目前的经济趋势第2篇

教育是与学生未来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和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对与高等院校来说,无论是高等专科院校,还是本科院校,都是为学生未来步入社会奠定基础的教学机构,所以教学方向都是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来确定的,本文对国内高等教育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两者的关联进行讨论。

关键词:

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经济发展

前言

社会发展趋势及经济发展需求,是每个领域改革的方向。国内高校阶段,是为学生社会发展奠定基础的阶段,所以这一时期的教学改革也应当与经济发展趋势紧密关联,才能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实践性人才,共同助力社会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当前高等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联,并提出改革措施。

一、高校教学改革与经济发展关系讨论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教学机构都是人才的输出机构,而高校面向社会输出的人才,正是推动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而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又能够为高校带来更好的发展契机。可见高校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共生关系,能够相互起到促进作用,达到协同发展。因此只有先确保高校教学改革的稳步推进,才能提升高校人才的整体素养,为社会输出更多优质人才资源,进而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就当前的教学趋势来说,多数高校的教学改革重点都在于眼前对学生教学体系的完善,而对于社会的经济发展趋势则并不具备深入的了解,这并不是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教学改革方向。因此无论是校方还是校内教师,都应当更深入的进行思考,加深对当前社会趋势的理解,确保教学改革符合发展需求,为社会提供更多优秀且符合时势的应用型人才,才是最重要的目标。因此后续将提出具体策略,为两者的协同发展提供方向[1]。

二、符合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效教学改革措施

(一)以经济发展视角转变教学观念,体现教学内涵

教学观念无论何时都是最终决定教学成效的核心要素。我国长期受到固化思想影响的教学领域,在当前发展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教学思想早已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需要对趋势进行分析,扭转教学思想,才能逐渐摆脱发展困境。在当前的社会中,人才的独立精神以及个人主体地位认知是十分重要的,了解自己的发展方向,会借助自身独立的思考去解决各类问题,这样的能力对学生来说要比分数更加重要,因此教师也需要摆脱陈旧思维的限制,以当前的趋势为主要方向,逐渐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才能让学生逐渐养成独立且清晰的思维,而不再是依赖教师的指导去完成任何教学任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是步入高校教学阶段,学生都已经倾向成年,都是成熟的个体,不再需要教师的过多指点,所以教师应当更注重对学生自主精神的培养以及对学生个人理念、选择的尊重。教师在各科目教学过程中,都应当更多让学生去表达,对于学生的理念应当表示出不打击、不讽刺的态度,只以建议的方式去引导学生,才能确保学生不会对这阶段的学习以及教师本身产生厌恶感,达成良性的教学交流[2]。

(二)以经济发展视角改革教学内容,跳脱教学限制

社会发展趋势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在不同发展时期,各科目教学都有相应适合的教学内容,所以固定的教学内容必然是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学习需要的。所以教师在对教学进行规划之前,首先应当对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了解,之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完善,让教学内容跳脱教材,才能真正让学生学到在后续社会发展过程中能够加以应用的实践性知识,而不是抱着理论却无法在工作当中解决任何问题。以就业指导相关课程为例,当前许多高校在开展就业指导课程时,多是以理论知识的讲解,这对于学生后续的就业择业过程是不会起到引导作用的,只是让学生徒劳的去记忆一些知识点,对工作毫无用处。所以在进行教学改革时,教师应当先了解当前社会上各类企业的人才选取方向以及各个领域对于人才的主要诉求,并针对学生的不同专业,针对性进行引导与帮助,减少理论内容,多让学生参与到实习过程中,真正在工作过程中学着解决各类问题,面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困境,在实际社会环境当中得到磨炼与成长,才能为学生的后续发展奠定有利基础,让学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不受到限制,成为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优秀人才。

(三)以经济发展视角完善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教学方式决定教学效率,教学效率决定着教师可以向学生传达的知识量,学生的知识量决定着其内涵,其内涵决定着学生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对利害关系进行分析后,不难看出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性。符合当前趋势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合乎自身发展需求的知识体系,而就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信息技术无疑是当前最符合社会需要的教学手段。无论在社会哪个领域,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已经有了深入的渗透,为发展带来了便利。所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教师也应当以趋势为核心,借助对创新教学方式的应用,让学生能够接触到当前在社会上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与理念,才是对学生最为有利的。在任何科目的教学当中,教师在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情况下,都应当妥善的利用,以确保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有逐渐深入的了解。对于涉及信息技术的科目,教师都应当更多让学生实际上机去操作,而不是停留在理论学习。对于不涉及信息技术的科目,教师则应当注重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达成知识理解与消化,学到更多知识,丰富自身的知识存储。综上所述,无论是与信息相关的领域或是与信息不相关的领域,信息要素的应用个都是必要的,所以教师也需要理解这一趋势,以信息思想改革教学,才能提升教学实效性[3]。

结语

高校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互利互促,因此高校在对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时,也应当注重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为基础,才能确保改革方向更加明确,为学生打造更好的未来,同时确保自身的后续发展。

作者:温列成 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庞青山.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与高等教育改革[J].现代教育科学,2003,01:64-67.

目前的经济趋势第3篇

今年市场主基调是反弹

南方基金表示,昨日市场受良好的经济数据和长期资金入市等多重利好的推动强劲上涨,收复近几个交易日调整的失地。而目前货币增速拐点出现,通胀下行趋势确立,本次反弹仍会有反复,反弹力度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放松力度和经济增速下滑的博弈结果。

南方基金认为,总体来看,在持续一年的宏观调控和经济增速下滑的双重作用下,我国通胀压力已明显减弱,政策已没有进一步紧缩的必要。经济增速回落加快将逐渐取代通胀成为市场首要担心的问题,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放松力度可能超出预期,这将给市场带来反弹的动力。整体来看,去年市场主基调是下跌,今年市场的主基调是反弹。

对于未来市场走势,南方基金认为,今年市场仍会延续蓝筹股价值回归、创业板挤泡沫的格局。上证指数已经开始从底部反弹,而创业板等小盘股仍会在高估值的压力下继续探底。本次反弹仍会有反复,反弹力度主要取决于政策的放松力度和经济增速下滑的博弈结果。

泰达宏利基金:

GDP增速仍处放缓趋势中

根据数据显示,四季度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出现超预期反弹,2011年12月及4季度出口增速超预期,同时受春节提前影响,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8.1%,比预期高0.6个百分点。另外,受房地产投资增速回落拖累,12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3%,比11月回落近3个百分点。

泰达宏利基金指出,经济下滑幅度趋缓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流动性改善、二是信贷定向放松、三是春节提前造成备产。以上因素使得目前生产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并未跟随需求出现明显下降。考虑到未来需求恢复水平并不明显,政策放松力度也较微弱,海外经济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泰达宏利基金认为GDP增速依然处在放缓趋势中,且下滑幅度或将再次加大。

招商基金:

目前市场已进入筑底阶段

针对近期低迷的A股市场,招商基金基金经理赵龙日前表示,2012年A股市场应该存在结构性机会,但难以产生大的趋势性机会。债券市场则在今年上半年可能较好,其后需要视通胀的情况而定。

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在中国经济不出现大的系统性风险的前提下,股票市场已经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主要的原因是A股市场估值较低,同时经济政策在向相对宽松的方向演变。

赵龙预计,今年A股市场有望逐步企稳回升,但未来主要是结构性行情。目前市场已经进入筑底阶段,流动性紧张情况有所缓解,股票市场估值水平将不再下降,但是因为经济下滑企业盈利增速下降,短期对股价仍有一定压力。由于宏观政策趋稳和业绩风险释放,2012年一季度股市有望见底,下半年则需警惕通胀反复或者增长重新趋弱风险,具体如何表现取决于政策宽松的力度。

国联安基金:

货币供应量将向常态转变

目前的经济趋势第4篇

一、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的通货紧缩风险日益增大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

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目前的经济趋势第5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目前的经济趋势第6篇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普遍出现了通货膨胀率持续显著下降的趋势,除石油外各类产品价格都不同程度地下降。据世界银行统计,以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计算,世界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年代为,9.0%,80年代和90年代持续降低到5.8%和3.7%,而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2.3%和1.7%。其中,美、欧、日等工业化国家的通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8.7%、4.6%和2.0%,2001年和2002年进一步降至1.5%和1.1%;亚洲新兴工业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在20世纪70、80和90年代分别为9.5%、4.7%和2.4%,2001和2002年甚至降为-2.0%和-1.2%;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跌趋势。即使按消费价格指数计算,同期上述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呈现出大致相同的下降趋势。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在世界经济增长陷入低谷、复苏乏力的背景下,全球各类商品价格下跌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特别是工业制成品和信息电子类产品的价格普遍大幅下跌,严重制约着世界经济的复苏。美国的消费价格指数在2001年仅上升了1.0%,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最低水平。2002年美国各类商品价格继续走低,其中企业设备投资价格下跌了1.0%,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耐用消费品价格下跌了2.4%,服装类产品价格下跌了2.2%,个人电脑价格降幅高达20.9%。而且,价格下趺趋势还从制造业蔓延到美国具有优势的服务业,其中酒店价格下跌了2.1%,飞机机票价格下跌了3.8%,电话服务业的价格指数下趺了4.0%。通货紧缩正成为美国经济面临的新挑战。日本的通货紧缩趋势更加严峻,消费价格指数在1999年以来已经连续4年下跌,跌幅依次为-0.3%、-0.8%、-0.7%和-1.0%。其间,虽然日本采取了实施零利率政策、诱导日元贬值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等旨在导入通货膨胀的措施,但通货紧缩趋势至今没有任何缓解的迹象。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虽然由于能源和食品类价格上涨而略高于欧洲中央银行规定的2%的上限,但许多商品和服务价格由于需求不足而面临下跌压力。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以消费价格指数计算的通货膨胀率也降至2%以下,在2000-2002年分别仅为1.1%、1.9%和1.1%,并且至今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的迹象。目前,只有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发生金融动荡的土耳其和阿根廷等拉美国家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两位数,但即使这些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也趋于稳定和下降。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全球价格指数虽然呈现出明显的持续下降趋势,但一般价格水平仍维持一定的涨幅,说明至今尚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中,只有日本的价格水平近两三年来呈下跌态势,美、欧、东亚及其他地区的价格水平仍在温和上涨。但是,由于全球通货膨胀率已经持续下降到不足2%的很低水平,许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近来普遍呈下跌态势,主要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率已处于战后历史最低水平,并且几乎不存在任何明显通货膨胀征兆,因此世界经济确实正面临着日益增大的通货紧缩风险,发生全球性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和地区出现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甚至通货紧缩现象的原因不尽相同,从全球范围来看,以下因素是导致出现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原因。

首先,信息技术革命极大地促进了产业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降低生产成本和增加产出供给的同时,必然导致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在世界各国产业构成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技术创新层出不穷和产品更新换代快的特点,使其在不断提高技术含量和质量的同时不断降低产品价格。与此同时,信息技术还迅速向其他产业推广普及。传统制造业由于广泛采用信息技术,其产品的研发制造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使厂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服务业在采用信息、网络和现代通讯技术以后,能够以比以往相对低的成本提供更多的个性化服务,服务价格也呈现出下降趋势。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趋激烈,生产能力的扩张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许多产品的价格难以上涨。为适应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发达国家企业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传统产业以腾出空间发展新经济的同时,还将许多高新技术产品的不同生产制造环节,按照成本最低原则尽可能地转移到劳动成本较低的发展中国家。自身则专注于技术开发、品牌经营和营销网络建设,通过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达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赢利水平的目的。发展中国家为适应国际产业分工和转移模式的新变化,充分发挥劳动生产成本低的优势大量引进跨国公司投资,不断提高加工制造技术水平和扩充生产能力,力争加入跨国公司的生产营销网络而分享部分利益。其结果是造成全球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最终导致产品价格的下降。

再次,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全球贫富差距扩大,加剧了总需求不足的矛盾,是造成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地位和所分享的利益是截然不同的。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由于控制着产品的核心技术、品牌和营销网络,因此能够获得产品生产销售利润的绝大部分,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只能赚取少量的产品加工费。不仅如此,跨国公司在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生产制造工序或采用外包生产方式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加剧了国内普通就业岗位的竞争,从而压低了普通劳动力的工资水平。其结果是制约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普通劳动者购买力水平的提高,使得全球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日趋尖锐,一般价格水平涨势放缓,以致形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压力。

最后,许多国家长期奉行以反通货膨胀为首要目标的宏观经济政策,在有效地降低了全球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目前全球一般价格水平走势低迷的局面。在20世纪70、80年代,美、欧主要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严重的通货膨胀甚至是滞胀,以致90年代的宏观经济政策普遍以抑制和预防通货膨胀为主。在克林顿政府长达8年的执政时期,美国的财政预算政策始终以减少政府开支、削减预算赤字和最终实现财政盈余为目的;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也把重点放在预防经济过热和防止通货膨胀死灰复燃上,只要出现经济过热苗头而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提高利率。欧盟在向单一货币过渡的近10年时间里,规定了严格的经济趋同标准,要求成员国实行以稳定为导向的宏观经济政策,力争实现低通胀甚至是无通胀条件下的持续经济增长。其中,财政政策以减少政府开支和削减财政赤字为主基凋,最终将财政赤字降至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并力争在中期实现预算平衡和略有盈余;货币政策也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和降低通货膨胀率为主,促进成员国之间通货膨胀率的下降和趋同;工资政策则要求名义工资增长不得导致通货膨胀上升,实际工资增长不得超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欧洲中央银行成立后,在欧元区实施以稳定价格为首要目标的货币政策,规定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不得超过2%的上限,广义货币供应量增长应保持在45%左右。

美、欧发达国家实行的这种以反通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效应。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以及中东欧国家面对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严重通货膨胀现象,也大多采取了大幅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货币供应量和提高利率的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对东亚和拉美发生金融危机国家提供援助贷款时,也要求这些国家采取类似的宏观经济政策。20世纪90年代盛行的以降低通货膨胀来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对当前全球通货紧缩趋势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从以上导致全球性通货紧缩趋势的主要因素以及当前世界经济的走势看,造成目前全球价格水平持续走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都不必然会导致出现严格意义上的全球性通货紧缩。世界经济在可预见的将来出现衰退的可能性很小,也不会陷入通货紧缩陷阱。

首先,由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营销方式改变,以及经济全球化时代市场竞争加剧等结构性因素所引起的,建立在生产成本下降基础上的产品价格下降,不仅不会必然导致通货紧缩而妨碍世界经济增长,而且具有积极意义,是人类社会生产方式不断进步的必然表现。从历史上看,发达国家大多经历过因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生产成本下降而出现价格水平长期下降的阶段,但并未妨碍经济的持续增长。例如,西欧主要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曾经在1874-1895年长达21年的时间内价格水平持续下降,但经济仍在持续增长。美国在1917-1922年间也出现了价格水平持续下跌趋势,同样没有妨碍其经济增长。从当前的情况看,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虽然导致生产成本和价格水平再度出现较明显的下降趋势,但并未因此影响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不是导致个别国家和地区出现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的根本原因。日本的通货紧缩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泡沫经济破灭后,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模式不适应新形势而出现内需长期低迷不振,以及金融系统不良债权激增、信贷收缩等原因所引起的。美国经济的衰退则与新经济泡沫破灭、信息技术产业投资过度,以及恐怖主义袭击等因素有关,东亚和拉美地区近年来出现的经济衰退主要是由于金融体系不健全和金融市场动荡所引起的。

其次,因有效需求不足和部分产业生产能力过剩造成的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和全球价格水平走低具有一定的周期性,不会必然演变成全球性通货紧缩,可以通过各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加以改变。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引起的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失衡是导致一般价格水平下降和经济衰退的直接原因。如果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不加干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作用就有可能最终导致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然而无论是在当代的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拥有很强的宏观经济调控能力和手段,国际上也已出现各种形式的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机制。因此,在面临有效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有可能引发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时,各国政府往往会相应地采取各种形式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来刺激和扩大需求,避免经济因有效需求不足而陷入衰退或通货紧缩的困境。在产业层次上,经济全球化也为企业加快淘汰过剩生产能力和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创造了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生产能力过剩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持久的不利影响。

事实上,近年来世界各国的政府和企业大多采取类似的积极措施来预防和减缓可能发生的经济衰退或通货紧缩。例如,布什政府上台后,面对美国经济增速下降和有可能滑向周期性衰退,采取了一系列以大规模减税和增加政府开支为特征的财政政策来应对经济下滑,美联储在确认经济面临的主要威胁是需求不足后,同样毫不犹豫地连续12次大幅度降低利率以刺激经济增长,对减缓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和促使经济迅速走向复苏发挥了巨大作用。东亚国家在亚洲金融危机后,则大多采取了以扩大内需为主的宏观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增长对外需的依赖,增强了经济增长的自主性。与此同时,世界各国也都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通过淘汰、压缩落后的过剩生产能力和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这些宏观经济调控和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有效地防止了世界经济进一步滑向衰退或通货紧缩,使得世界经济继续保持一定的增长。

再次,现代货币制度是建立在不可兑换的纸币的基础上的,中央银行从理论上说具有创造货币和信用供给的无限能力。因此,中央银行完全有能力对经济运行中所需货币流通量进行调控。战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实践表明,主要采取降低利率和增加货币供应量的办法来刺激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这种以扩张性为主的货币政策往往容易引发通货膨胀;而以反通货膨胀为主要目标的货币主义货币政策则以抬高利率水平和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要手段,这种以收缩性为主的货币政

目前的经济趋势第7篇

[关键词]货币流通速度;货币需求;费雪方程

[中图分类号]F8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4-0082-02

1 引 言

中国一直致力于防止货币本身成为经济失调的主要原因,即以货币量为中间目标,保持货币流通速度的稳定性。如果由于货币供给量超过总产出,使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会产生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即通货膨胀,如果货币供给量超出产出,是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升的趋势,会造成通货紧缩,这两种结果都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在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经济运行日益货币化,货币需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文通过对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回归分析,将对上述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国内学者研究主要有以下观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孙健,辛然(2002)运用中国1980—2000年的数据,以GDP/M2为指标揭示了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这一现象,并指出经济的货币化、中央银行货币过量的发行、银行的不良债权、制度性紧缩是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减慢的主要原因。李春红,袁卫(2002)分析了1980—2000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波动趋势,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在长期呈现下降的趋势,同时在短期又随经济周期而波动的特点。刘士宁,徐长生(2003)运用1978—2000年的数据,根据费雪方程计算出1878年到2000年V0、V1、V2均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V2的下降趋势相对突出。同时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得出结论,即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的原因主要是货币化程度的加深,同时金融发达程度的提高会加速货币流速。汪军红,李治国(2006)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变动才是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刘刚、尹涛(2011)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流动性与中国资产价格之间存在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刘钥铭(2011)通过分析1985—2009年的数据,得出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趋势:从长期来看,中国的货币流通速度不断下降且下降速度有趋缓的态势,从经济货币化、利率、地区发展差异三个方面分析我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原因。

3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实证分析

31 数据和模型的选取及计算

本文采用费雪方程式,即MiVi=YP(i=1,2),其中Vi代表货币流通速度,Mi为货币量,Y为流通中商品的数量,P为价格,根据数据的可得性,由于费雪强调货币的交易媒介功能,本文选取狭义的货币M1代表货币量,同时,为了进一步反映货币的储蓄功能,选取M2代表加入储蓄功能的货币量。分别用V1和V2表示。用GDP(国内生产总值)表示YP,即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从而本文计算货币流通速度的公式为:

Vi=[SX(]GDP[]Mi[SX)] (i=1,2)

Vi的变化率=[SX(]Vt,i-Vt,i-1[]Vt,i-1[SX)]

由中国统计年鉴可以得到M1,M2和GDP,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求得Vi及Vi的变化率。

32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特点

(1)狭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特点

中国狭义的货币流通速度即V1并非稳定不变,几乎每年都在波动,而且数值都不一样。但是在金融危机之前其值处于17~2,而从1999年的196到2007年的174,可见在这个阶段,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平稳性。

从长期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稳中下降的趋势。从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除了两次小幅度的上升外,几乎都处在下降的趋势,从数值上看,从1990年的269下降到2010年的150,下降幅度为44%。

经济危机前,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升趋势,经济危机之后呈现下降趋势。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的1995年,我国货币流通速度达到253,比1993年的217高出168%。1997年即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趋缓。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之前2008年为189,相比2003年的161高出17%。在2008年货币流通速度为189,之后2009年降低到155,下降幅度为18%。之后可能进入下降趋缓的阶段。

(2)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特点

首先,广义货币流通速度即V2也是不稳定的,每年的数值都在变化,但保持在12~05,说明广义货币流通速度保持相对的平稳性。

其次,从长期看,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稳定的下降趋势。从1990—2010年货币流通速度几乎都处在下降的趋势,从数值上看,从1990年的122下降到2010年的055,下降幅度为54%。但每年的变化率都保持在10%以内。

4 对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上述特点的分析

41 经济的增长速度呈现下降趋势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我国消费边际倾向总体呈现递减的趋势,那么GDP的上升幅度就会有所下降,其增长速度不如货币需求量增加的快,因而货币流通速度下降。GDP增长率与货币流通速度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可见由于GDP增长率的下降,货币流通速度也保持下降的趋势。

42 货币需求的上升导致货币流通速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首先,我国货币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使得货币需求量上升,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货币化是指一国国民经济中全部商品和劳务的交换,以及包括投入和分配在内的整个生产过程通过货币来进行的比重和这个比重变化的趋势。通常用M2/GDP的值来衡量,我国货币化程度逐渐加深。随着经济的货币化加深,在交易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1和M2逐渐变大,货币流通速度V就会呈现下降的趋势。

其次,根据凯恩斯的货币理论,实际货币需求Md/P=L(Y,i),其中Md为货币需求,P为价格,Y为收入,i为利率,并且根据已有研究表明,实际货币需求与利率成反比。我国金融机构活期和定期存款利率基本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货币需求就会增加,导致货币流通速度V呈现下降的趋势。

最后,中国储蓄率较高,且储蓄方式较为单一。我国居民偏好储蓄,且大部分资金都用于储蓄而非其他资产,致使M1和M2增大,根据费雪方程式会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

综上所述,经济货币化程度加深,利率呈现下降趋势,储蓄率较高。所以根据费雪方程式,我国货币流通速度长期呈现下降的趋势。

43 经济的周期性变化与货币的流通速度

在经济危机之前,经济一般处在繁荣阶段,在繁荣阶段人们的交易活动增加,那么单位货币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周转次数就会增加,即货币流通速度就会变大。而经济危机发生或危机刚刚过后,经济不景气,人们所需货币的周转次数就会减少,即货币流通速度会下降。

44 金融发展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速度减缓

随着我国金融现代化程度加强,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出现,商业银行可以通过电子交易系统,加快货币之间的区域转换和时间转换,使可生息的流动资产范围逐渐扩大,持有这些货币的机会成本会加大,那么人们就会将货币尽快从贮藏手段转化为支付手段,加快货币交易,从而导致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5 政策建议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说明我国产出增长速度相对货币供给量增长速度较慢,经济中货币供应量超过需求,致使货币贬值,物价上涨,这反映出我国目前高通胀的现状,不仅如此,由于金融体制的问题致使货币不能有效的配置到实体经济中,从而使我国货币下降趋势减缓。而收入的增加和支出习惯的改变也对货币流通速度的下降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经济货币化、金融现代化等趋势是不可改变的,因而从其他可操作的方面提出建议。

51 我国金融体系发展尚不完善,普通居民投资渠道过少是提高储蓄率、造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方面要完善投资市场,另一方面要鼓励企业和个人进行各种资产投资。从而使经济更好的发展。

52 我国的经济增长很大部分是以效率的损失为代价的

经济效益低下意味着高投入和低产出。不仅在生产领域存在这种低效率,在货币流通领域同样如此。货币投入过多无法在市场上产生相应的有效货币流通,较大的货币投入量对应较小的GDP,造成流通速度下降。因而要控制货币发行量,使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量与货币需求相一致,实现货币的有效流通。

53 加快金融体系改革

在温州资金出逃事件发生之后,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目前的金融体系不能将货币资金有效地配置到实体经济中。而就中国目前而言,在金融市场并不完善的阶段,实体经济才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源泉,因而应该给予实业企业一定的政策支持,通过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地方政府的配合,使企业顺利获得融资,从而促进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健,辛然.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原因探析[J].财经研究,2002(3):39-43.

[2]李春红,袁卫.1980—2000年中国货币流通速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2002(11):71-74.

[3]汪军红,李治国.产业结构变动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中国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之谜[J].财经研究,2006(9):61-68.

目前的经济趋势第8篇

关键词:国际资本 流动趋势 招商引资 思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从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世界经济和金融就呈现出多极化和区域化的发展趋势,并且随着全球性的经济浪潮,从而使得世界经济也逐渐趋于一体化。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西方经济的复苏,特别是我国的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更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自2001年12月11日开始,中国正式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的产业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也展现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活力。然而在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还必须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从而才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步的发展。然而就我国目前招商引资引资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存在着一些较为严峻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招商引资的顺利进行,同时还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世界经济流动趋势下,如何才能够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就显得更加重要。

一、国际资本流动趋势

1.国际资本流动的重心向亚洲、拉美地区转移,亚洲最具吸引力。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市场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同时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随着加快,因此在近几年中,由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从而使得我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明显的作用。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际资本的流动趋势逐渐偏向亚洲市场,因此国际资本的中心也逐渐向亚洲和拉美地区移动,而亚洲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地区,自然备受国际市场青睐。我国作为亚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因此,我国对世界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有目共睹。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94年的《世界经济展望》研究报告,继1993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6.1%之后,在1994年和1995年里的增长率达5.6%,其中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1993年经济增长达8.5%,1994年达8%,1995年为7.3%,拉丁美洲国家1993年经济增长3.4%,1994年为2.8%,1995年达3.5%,并在今后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既大力实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又努力从国际金融市场上吸收大量资金以满足经济增长的需要。

2.国际贸易与投资日趋开放,短期资本流动数量增大,冲击力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表现出的特有活力和西方国家经济的复苏,使得全球经贸金融的发展更加动荡,竞争更加激烈。各国经济在自我转型、改革、开放的同时,更加重视推进全球贸易投资开放和建立开放贸易投资集团。在1992、1993年取得较多进展的基础上,1994年以来,一些多边和地区贸易、货币、投资协定取得较大进展。1995年新的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转,将多边谈判协定推进到较有约束力的国际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已于1994年1月起正式生效。

二、我国吸引外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外资的流入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的引资目标不一致。由于我国在吸引外资方面一开始政策比较优惠,以及随着开放步伐的加快和开放范围、领域的扩大,政策措施更加优惠,加之外资趋利性的特点和力求在海外开辟新市场的目的,外商在我国投资表现出严重的短期行为,投资行业和领域也主要集中在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和领域,这与我国通过引资发展高新产业的目标不一致。

2.近几年利用外资主要体现在数量型,总体规模效益不高,政策不统一,削弱了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我国经济改革的成功,经济高速增长的活力以及我国大市场的吸引力,加之在吸收外资方面的政策措施上日趋优惠,同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我国市场的规范化程度还不是很高,外国投资者不是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考虑对华投资,相反将着眼点放在利用不规范的市场进行投机盈利。

三、今后我国利用外资政策调整的基本目标取向

1.吸引外资要与我国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目标相一致。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建议》又进一步提出到本世纪末在我国初步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突出特点是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又保证国家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效的宏观调控,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导地位。

2.利用外资的规模要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相适应。国家今后应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长期目标要求,控制外资的流入量,避免超越吸收能力的盲目引资。调整利用外资政策由过去主要向沿海地区和开放城市倾斜转向产业倾斜,加强产业导向,把外资引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主要是高新技术领域和基础产业、基础设施项目、重点经济建设项目以及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逐步缩小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使我国今后整体利用外资的规模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实现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均衡、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