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3 16:53:51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第1篇

关键词:本科毕业设计;质量提升;探索与实践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校教学计划中最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大学生运用所学基本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和学以致用的关键环节[1]。同时,本科毕业设计也是学生综合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是学生毕业前的“大练兵”,是学校对其教学质量的综合检验,因此本科毕业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近年来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下滑,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有关保证和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论文逐年增多就是一个明证[2-3]。

一、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问题成因分析

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问题并非近年来才出现的新问题,只是随着管理系统等新型毕业设计管理手段的出现,才使得这一老问题更加突出。加之本科院校教师科研任务加重,使得部分教师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思想,从而造成本科毕业设计质量呈现下滑态势。实践证明,在毕业设计中,必须同时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教务部门的“主管”作用,三个要素共同作用,才能收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1.学生方面的因素。学生是本科毕业设计的直接完成人,是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从学生方面进行分析,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投入到毕业设计中的时间和精力不足。本科四年级阶段,不少学生思想有所放松,大量时间花到毕业实习或找工作上,不能够安心完成毕业设计。二是缺乏正确对待毕业设计的心态。部分同学到了四年级阶段就开始憧憬未来,思想已经游离到校园之外,而忽略了毕业设计这一道离校检验的门槛。也有部分同学因为其他组的同学课题简单或工作量较小,而存在不平衡的心理。三是因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或对自己缺乏信心,存在惧怕毕业设计的心理。更有部分同学则是因为专业基础薄弱,认为不能胜任毕业设计,从而照抄照搬已有的资料,缺乏创新意识。四是没有正确利用网络资源。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网络资源的有效利用,然而不少学生却学会了投机取巧,从网络上照抄照搬已有的资料。

2.教师方面的因素。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下滑与指导教师的指导不力和管理不严有着必然的联系,教师方面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一是思想上不重视本科毕业设计,投入精力不足。不少教师因科研教学任务重,忽视了本科毕业设计,直接参与指导的时间不足,没能对毕业设计质量进行有效指导和把控。二是过分溺爱学生,担心学生不能按期完成毕业设计,不敢从严管理。为避免学生不能按期毕业,有些教师会将有较好研究基础的课题布置给学生。当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遇到困难时,教师则在“适当的”时间节点将资料下发给学生。殊不知,这样不仅削弱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会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其他学生都不能潜心研究课题。

3.教务管理部门方面的因素。面对本科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现象,教务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人数,规定毕业设计图纸的数量和篇幅大小以及前期检查、中期检查、后期检查、预答辩和最终答辩等,但部分措施规定得太细,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了教师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譬如:有些高校根据教师的职称确定每位教师可指导学生的数量,职称高的教师指导的学生数相应多些,职称低的教师指导的学生数相应少些。其实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与教师职称、指导学生人数的多少并无必然关联。

二、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意义

正确的态度是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重要保证。要确保师生对待毕业设计有正确的态度,需要明确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意义。

1.毕业设计对学生的意义。毕业设计是学生本科阶段的一次综合检验,是学生就业前的一次“校内综合训练”。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可以提高学生以下三个方面的素养:一是创新能力。学生在进行毕业设计时,不可避免要遇到一些新困难,需要采用一些新方法和新手段来解决毕业设计中的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二是综合能力。毕业设计不同于其它教学环节,它不是一个专项技能训练,而是一个更为综合的能力培养环节。因此,毕业设计环节更加贴近学生今后的工作实际,是毕业生质量的一次综合检验。三是专业情结。本科毕业生跨专业就业现象越来越普遍,这虽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背后也折射出本科毕业生缺乏专业情结的思想。因对本专业不感兴趣或没能掌握好本学科知识,而选择跨专业择业的学生不在少数。如果毕业设计环节能够有效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提振其信心,对学生专业情结的培养以及促进就业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2.毕业设计对教师的意义。有些教师仅将毕业设计视为普通教学任务,没有对毕业设计投入极大的热情。毕业设计环节对指导教师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一是实现教学相长。毕业设计不是简单的教学工作,而是具有一定创新和实践的工作。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不仅是教学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业务水平提高的过程。二是提升科研能力。经过近四年的专业学习,学生也逐步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想。在合理安排毕业设计环节的前提下,学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充当教师的科研助手。

三、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方法与途径

提升本科毕业设计质量,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毕业设计才是高质量的毕业设计。笔者认为高质量的本科毕业设计要具备三大特点:一是选题“新”。毕业设计要具备一定的原创性,学生的课题不宜“炒冷饭”,需留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这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不断进步的需要。二是内容“实”。普通本科院校的毕业设计周期通常为16~18周,部分高校的毕业周期甚至更长。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工作量应达到这样一个长时间段的要求,即需要确保学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到毕业设计中。三是成果“优”。科研成果在一定程度上直接证明了学生毕业设计的原创性,也是衡量学生在毕业设计中时间和精力的投入的标志。学生投入到毕业设计中的时间与精力付出得越多,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就越多,获得的能力也越强。

1.教学方面。一是毕业设计选题上要具有一定的新颖性,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创造空间。选题上不能过于简单,有些教师的毕业设计选题与课程设计搞混了,学生只要按部就班的设计,就能完成毕业设计,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题。选题应该有适当的难度,使得学生的学术水平和技能上有所提高。二是在毕业设计内容安排上要留有一定的自由度,便于学生自由发挥,指导教师严格把关学生的设计工作量。三是毕业设计课题与科研挂钩,使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真正成为教师科研工作的一部分,以提高教师指导毕业设计的积极性。

2.管理方面。一是进行适当的考勤,确保学生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二是考核学生的科研成果,并进行适当转化。对本科生而言,科研成果的层次不一定要高,但要鼓励学生产出科研成果,对于学生完成的实物、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期刊论文、软件著作权等都能够提供一定的经费。三是串联新生导师制、大学创新项目、毕业设计等各环节,使得大学生进校后就能参与指定教师的课题,形成学生各教学环节的阶梯性培养。四是定期组织毕业设计交流活动。通过毕业设计交流活动,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进度,同时对毕业设计过程进行正确引导。

四、提升毕业设计质量的实践

1.选题方面的探索。通过对本科生完成理论研究、技术研究和工程设计三类本科毕业设计课题的现状进行分析,笔者认为纯粹的理论研究和工程设计都不太适合本科学生。对于纯粹的理论研究课题,本科生文献查阅和阅读能力还相对薄弱,且理论研究的周期较长,学生难胜任有深度的理论研究毕业设计。对于纯粹的工程设计课题,极易形成有“毕业设计之形、课程设计之实”,学生的专业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得到充分发挥。理论结合工程的综合性课题更加适合本科生,可以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可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考勤方面的探索。学生进入四年级阶段各类事务较多,如工作面试、考研复试、考驾照等,在一定程度上占用了毕业设计时间。因此,部分教师会采用松散的管理制度,这势必会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滑的风险。笔者采用较为严格的考勤制度进行毕业设计管理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请假都需要填写请假申请表,合理的请假申请通常都会受理,受到请假总天数的限定,在一定意义上保证了毕业设计的时间。

3.指导方法方面的探索。笔者与学生每天进行1小时左右的毕业设计沟通,目的在于了解学生毕业设计进度,解决了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每周进行一次毕业设计交流活动(具体时间相对固定),要求采用PPT汇报形式(页数控制在10页以内,培养学生的整理、归纳能力),交流内容包括本周所完成的工作、下周即将进行的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离不开教师高频率和深层次的指导,否则毕业设计将会流于形式。

4.考核方面的探索。笔者所在高校在毕业设计考核方面有一套规范的流程,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考核流程包括:开题答辩、前期考核、中期考核和毕业预答辩和最终答辩(含延期答辩)。各考核流程除了本课题指导教师外,还包括规定人数的其他课题指导教师参与考核。对于考核不通过的学生给予黄牌和红牌警告,获得黄牌警告的同学还有机会进行整改,获得红牌警告的同学则将延期答辩。以上对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探索,经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相关教学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可作为工科本科毕业设计参考。

参考文献:

[1]王大伟.加强本科生文献检索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J].现代情报,2007(12):207-208.

[2]王芳,郁志宏,穆继卫,等.提高工科大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2):73-75.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第2篇

1.农业机械毕业设计工作现状

(1)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按照学校的规定,在毕业设计前期,学院成立了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和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及答辩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院长、学科组长及有经验的教师组成。答辩小组由教授专业相关课程教师组成。答辩小组在答辩委员会的领导下工作,答辩过程以答辩小组为单位对每个学生进行逐一答辩。

(2)指导毕业设计的实施过程。根据学校要求,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要对所带毕业生毕业设计的各类问题给予指导。指导期间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中期检查,毕业设计定稿后进行详细审核,此时指导教师在评分表上给出意见和分数。每个学生由一个以上的非指导教师进行评阅,同时给出评阅意见和分数。根据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意见,答辩委员会评定该毕业设计能否进行答辩,不符合要求的责令修改,限期修改的可延期答辩。我校在2007年和2008年执行了这个程序,对毕业设计严格把关,严肃了教学的规范性和秩序性。

(3)毕业设计的答辩过程。首先由由学生把自己设计的内容进行简单扼要的汇报,内容一般包含毕业设计的思路及毕业设计的总体方案。时间控制在10~15min。然后由答辩小组教师进行提问,在此期间答辩小组的教师可以根据现场答辩情况填写答辩记录和答辩评分表。

(4)毕业设计的成绩评定。毕业设计成绩由平时考查成绩、指导教师给出的成绩、评阅教师给出的成绩、答辩成绩组成。总评成绩可以依据成绩段评定等级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毕业设计的最终成绩应是指导教师、评阅教师、答辩小组评分的综合成绩,其中指导教师评分占20%,评阅教师评分占20%,答辩成绩占60%。

2.问题分析

(1)学生选题过于集中,协调困难。为顺利完成毕业生毕业设计工作,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我校农业机械专业学生提前半年进行选题,同时完成开题报告。这也是为了在寒假期间使部分有条件的学生对自己所做的课题有所了解,针对自己的毕业设计题目搞好毕业实习。但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一是毕业生在选题的时候,不只是挑选题目,同时也在选择指导教师。出现了学生选题过于集中在某几位教师的身上。原因主要是:某教师的题目特别适合同学的胃口,以至于所出题目全部被选中;学生认为由学院领导带毕业设计能轻松过关,出现选择集中于学院的领导;有畏难情绪,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题目没有勇气做。二是部分学生同时挑中同一个题目需要指导教师进行协调。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协调。致使毕业设计选题工作延续一个月以上,甚至有少数毕业生没选择上自己的题目而闹情绪、不主动做毕业设计。

(2)中期检查及对毕业设计预审流于形式,导致毕业生不够重视,造成毕业设计一拖再拖。在每年的五月份进行中期检查,院领导带领教务办公室人员以及部分毕业设计教师到设计现场进行例行检查,检查以毕业设计的进度为主,最后对进度慢的予以通报。

当毕业设计进入预审程序时,往往是把几个学生的题目放到一位非指导教师的手中,按照教师对该题目的理解进行审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上如果该教师审核的论文较多,由于时间关系不能解决所有问题,同时也有可能疏漏。一旦出现审核教师有失偏颇而指导学生进行修改,将会带来更大的修改工作量,甚至导致部分学生有厌学和抵制情绪。

(3)预审后预留时间太短,难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预审期间,参与预审的教师一般都能认真对待工作,尽量把现存的问题转达给毕业生。但由于时间关系,往往这些问题的修改,毕业生在答辩前较难完成,直至在进行毕业答辩的时候,预审的问题依然存在。

3.改进毕业设计工作的几点建议

笔者几年来通过参与的毕业指导工作,体会到指导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工作是个系统工程,必须对毕业生进行全程指导、全程监督,以督促毕业生认真对待毕业设计,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3.1 把握毕业设计题目难度,简化选题过程,统一评分要求

农业机械专业的毕业设计一般以农业工程设计为主,在设计中一般要求一人一题,当然如果题目较大也可以几个人合作进行一个题目,但必须各自独立完成其中的一部分。因设计题目的差异会导致设计难度及复杂有所不同,因此,要按根据设计题目的难易度及复杂程度对题目进行合理分配。同时要对毕业设计题目设定难度系数,使难易程度在分数上也有所差异,这样会有效提高毕业设计对较难题目选择的信心。当然这需要答辩领导小组对答辩组成员进行培训,对评分标准中难以把握的项目做出必要的解释。以保证答辩过程和结果的公正、合理性。

3.2 做好毕业设计的全程指导和督促,加强平时辅导和监督

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是对每位毕业生的一次摸底,是督促指导教师和毕业生的一种手段,做好这项工作对毕业设计的整个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认为毕业设计的中期检查不但要检查其进度,同时要针对其现有的错误进行纠正,特别是设计方案有错误的一定要改正,否则等到毕业设计结束时修改方案为时已晚。中期检查其实也是检查指导教师是否认真负责的一个最佳时机,检查时要从学生中了解指导教师的辅导次数及内容,检查辅导记录。对于不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予以批评,同时要限期改正。

毕业设计需要指导教师从头至尾的跟随,平时的辅导和监督主要还是依靠指导教师。要增强指导教师的责任心,学院可分时段进行不间断的检查。对于外聘指导教师可通过去人或委托的方式进行。

3.3 做好毕业设计的预审工作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第3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本科;计算机专业

1毕业设计(论文)的现状

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教学计划,实现高等教育目标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这一环节不仅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的技能,发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积极创新的科学精神,是对学生素质的一次全面检验。

近年来,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学风浮躁,学生就业困难、教学资源紧缺、部分教师责任意识不强等原因,导致了部分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水平降低,甚至出现了论文粗制滥造、抄袭、买卖等学术腐败现象,毕业设计质量逐年下滑,以致有专家提出取消大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观点。这些不良现象的产生,从根本上说并非毕业设计(论文)惹的祸,而恰恰是对它的异化。如果因某些现实困难或个别不良现象的存在,就简单地对毕业设计(论文)“一除了之”,无异于削足适履,会更加降低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此,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教高厅[2004]14号)中明确强调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指出不仅不能取消毕业设计(论文),还应进一步加强,将其作为高校本科教学评估的一个关键指标,在评估中加大对高校毕业论文环节的考察力度。

2毕业设计(论文)质量下降的成因分析

(1) 思想不重视。

学生不重视。客观上讲,当前就业形势严峻,许多学生忙于考研或参加各种各样招聘会,而毕业设计的时间与考研初试、复试及许多招聘时间重合,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多数学生在毕业设计环节上投入的精力甚微,甚至选择了放弃[1]。

教师不重视。在高校中,教师职称晋升、评优评奖大都以科研为衡量标杆,因此教师大都忙于科研工作,如果再承担指导毕业设计这个“出力不讨好”的工作,精力上就显得“捉襟见肘”,于是从主观上对学生的毕业设计采取“放任自流,得过且过”的态度。

另外,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又非常看重高校就业率指标,学校在现实工作中“左右为难”,于是也不自觉地降低了对“求职黄金期”学生的要求。

(2) 选题不恰当。

教师提供的题目脱离生产生活实践,或没有学生感兴趣的题目,使教师、学生、题目三者“强扭”而非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这样的“瓜”自然不会甜[1]。

(3) 师资不足、管理不善。

伴随着高校扩招,教师队伍也吸纳了许多青年教师。虽然他们雄心勃勃,但毕竟经验不足,科研、实验等各方面的能力较弱,承担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这种

基金项目:2008年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项目编号:2008GG072)。

作者简介:王玉锋(1974-),男,山东济宁人,济宁医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网络安全、数字信号处理、计算机教育。

大型的、有一定工作强度的综合性实践教学任务显得“力不从心”。另外,教学管理部门建立的相关制度不完善,在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存在很大问题,制度的执行得不到切实保证,使整个毕业设计工作处于“混乱”甚至“失控”状态。

3我们的对策

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系统工程,大致包括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论文答辩等,我们根据流程做到以下7个“保障”:

(1) 组织上有保障。

学院成立了由主管教学的院长、教研室主任、业务骨干教师和教管人员组成的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委员会依据教育部评估指标体系和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了符合我学院实际情况的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大纲和实施细则,对整个毕业设计流程进行指导和监督,使毕业设计“有章可循”,管理起来有“抓手”。要求各教研室成立以教研室主任为组长的毕业设计指导小组,在委员会领导下负责毕业设计的具体实施。

(2) 思想上有保障。

向学生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毕业设计决非是学生离校前一次可有可无的“大谢幕”,而是学生对自己四年来所学知识的“集成和仿真”,是走向社会具体岗位前的一次“大热身”。这样的综合锻炼使学生日后面对社会竞争时更加自信和从容。

向教师强调毕业设计(论文)的重要性。作为高校本科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毕业设计是对本科教学全程教学质量的综合性检验,也是衡量本科教学总体效果的重要标准。对教师来说,指导毕业设计工作“光荣而艰巨”,所有指导教师务必按照学院的文件认真对待这项工作。

(3) 时间上有保障。

针对往年毕业设计开始时间晚,时间仓促的窘况,我们将毕业设计时间提前到第七学期,这样学生实际的设计时间由一学期拓延到一学年。同时做好毕业设计的动员工作,对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工作量和时间段要求,避免学生因时间相对宽裕而产生懈怠。引导学生正确处理毕业设计和考研、就业的关系,使各项“任务”在时间上能“各得其所”。

(4) 师资上有保障。

我们对指导教师的资格和指导学生的数量进行严格审查。指导教师全部由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高级职称教师全员无条件参与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同时聘请外校高水平高职称教师担任部分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根据我院实际的师生比,规定高级职称教师指导学生数量不多于8人,中级职称教师指导学生数量不多于6人。对于不能独立指导毕业设计的低职称教师,则由毕业设计指导小组负责安排其作为学生的副导师,协助指导教师完成毕业设计指导工作,这也是我院青年教师培养的一项内容。考虑到我学院实验设备有限,我们也鼓励学生提前到就业单位进行毕业设计,这样即缓解了学校的压力,又为单位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学生从学校到单位的角色转换,可实现“产、学双赢”。

(5) 选题上有保障。

优化毕业设计的选题是毕业设计中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选好题目是确保毕业设计质量的关键。20世纪50年代,时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同志提出要“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坚持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这也是我们确定选题的标准。

毕业设计指导小组组织教师在第6学期末,在全院范围内广泛征求毕业设计题目,要求题目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以应用为主,能够反映专业培养目标并有一定的时效性和创新性,充分考虑计算机专业的特点,难度适中并确保一定的工作强度。征集的题目由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进行甄选论证,剔除一些难易不适或较为空洞、陈旧的题目,剩下的绝大部分题目来自教师的科研项目或社会实际,可操作性强。当然,对某一方向有强烈兴趣的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拟题目,这样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

最后确定的题目在第7学期初向学生公布,学生和教师进行双向选择,保证学生一人一题。选题结束后,由指导教师提出一个模糊的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该要求广泛收集资料,进行细致的需求分析,并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步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为开题、设计和论文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

(6) 管理上有保障。

按照学院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指导教师每周至少两次检查学生的进度,引导、帮助学生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困难;毕业设计指导小组每周召开一次例会,对毕业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交流和总结;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每两周一次检查毕业设计工作,了解学生的设计和老师的指导情况,及时将检查情况整合并向全院通报。这样层层负责,既有目标管理,也有过程管理,使毕业设计工作整体有条不紊地进行[2]。

具体的指导工作实行“指导教师负责制”。在统一的毕业设计大纲要求下,指导教师根据自身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弹性目标管理,形式上不拘一格,以人为本,强调创新和个性,但对学生的要求绝不能降低,真题必须真做。学生遇到难题时,可以和指导老师或同学们交流,但强调要独立完成,讲究“诚信”,坚决杜绝抄袭或实验数据造假。答辩前,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审核,并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行结题验收。验收内容包括论文的立论是否正确、论据是否充分、结论是否正确及撰写格式是否规范、源程序清单、实验数据和测试分析报告等。对验收不合格的学生,要提出“预警”,并督促其整改。

(7) 答辩和成绩评定有保障。

作为毕业设计全过程的最后一个关键环节,毕业答辩能否科学、公正、严格,对毕业设计有着强烈的导向作用。我们实行小组、学院、学校三级答辩,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承担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的职能。学生的答辩分组由答辩委员会完成,委员会根据专业方向,从各个毕业设计指导小组中挑选指导教师组成答辩小组,每个小组由5~7人组成,其中高职称教师不少于2人,讲师不少于4人,指导教师不得参与自己学生所在的答辩小组。

答辩前,答辩小组的老师通读其所在小组学生的毕业论文并了解其设计思路,避免答辩时临场发挥,提问随意的情况。小组答辩时,每个学生分配25分钟,其中15分钟讲解、演示自己的设计,另外10分钟回答评委老师提出的5个问题。答辩成绩现场给出,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即时点评,以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对答辩成绩优秀的学生,各小组推荐参加学院组织的二级答辩。二级答辩的评委由学院答辩委员会组

成,每个学生仍会有25分钟的展示时间。通过二级答辩,表现优秀的学生则被推荐(或有学生申请)参加学校组织的面向全校的公开答辩。

毕业设计的成绩由答辩委员会评定,包括设计(论文)成绩和答辩成绩两部分,分别占60%和40%。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给出,各占1/2,其中评阅教师采用“盲评审”,即在评审时隐去指导教师和学生的姓名,“只看文,不看人”;答辩成绩有讲解演示得分、毕业设计工作量得分和回答问题得分,各占1/3。成绩具体标准为:优秀≥90、良好≥75、及格≥60、不及格60,其中优秀学生的比例控制在20%以内。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优秀且参加学校答辩的学生撰写的论文可被评为学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并有资格被学校推荐为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对于毕业设计成绩不及格的学生,安排延期答辩或随下一批同专业、同层次学生重新参加毕业设计。

4结束语

不断规范的毕业设计管理保证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尤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笔者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近三年连续入选学校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或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笔者本人也于2007、2009年两次被山东省教育厅评为“山东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毋庸讳言,我们在毕业设计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部分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课题知识面狭窄,这反映了我们日常教学的不足;指导教师自身能力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毕业设计整体水平。如何加强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毕业设计的相关管理制度及对学生和指导教师的监督评价机制,是我们下一步重点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春,伊长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中的问题及管理[J]. 理工高教研究,2005,2(1):104-105.

[2] 吴宝贵. 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环节不容忽视[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2):129-131.

Exploration on Computer Science Bachelor’s Graduate Design

WANG Yu-feng, LIU Bao-zhi, LI Xue-mei, LIU Er-lin, WANG Meng, LI Qun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ollege, JiNing Medical College, RiZhao 276826,China)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第4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本科生;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4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05-02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大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也是检验高等院校对大学生培养质量的重要考核依据。借助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大学生可以综合所学的“三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建立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的桥梁,为下一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大学生数量和大学规模不断得到扩张,由此给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带来的问题日益突出,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改进。

一、当前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态度不端正,对毕业设计(论文)理解不深入。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实践环节之一,是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一次“实战”演练,其主观态度是决定演练成效的关键。目前,很多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持一种漠视的态度,仅仅将其看作是毕业前需经历的一种形式化阶段,而不是当作一个提升自身能力素质的训练过程来看待。

2.师生比例失调,教学硬件条件欠缺。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我国本科招生规模逐渐扩大,本科生数量空前增加,造成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就目前高校而言,每位毕设指导教师指导的学生多达6~10人,还要保证每位学生的毕设题目或研究方向不能一样,教师在指导过程中难免要力不从心。同时,大部分指导教师是一线教师,平时还要承担繁重的教学及科研任务,完成一定的纵向及横向课题,导致其对指导毕业设计(论文)的时间、精力投入不足,无法很好地保证指导质量。

3.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考研之间的矛盾。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安排在第七学期课程结束以后和第八学期,这个期间刚好是学生择业或考研的关键时期。近几年来,就业形势严峻,迫使多数准备就业的学生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择业上,这给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带来较大冲击。主要表现在:一是择业时间与毕设时间冲突,第七学期后期、第八学期刚好是招聘单位的招聘高峰期,很多学生一直忙于四处投简历、面试,甚至跨省作业,根本没有时间、精力投入到毕设环节中。二是用人单位面试时常常关注的是择业学生的考试成绩及其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的经历,根本不关注学生的设计(论文)质量(当然学生的毕业设计还没有完成、也无从考虑),尤其是一部分用人单位往往让已签约学生提前进行岗前培训,尽快熟悉企业的生活节奏,这也让一部分同学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对于考研同学,第七学期他们完全把精力放在了研究生考试复习上,第八学期又要忙于复试环节,因此很难把全部精力集中于毕业设计(论文)当中,这种毕业设计(论文)与就业、考研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对策

1.提高学生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思想认识。毕业设计(论文)的主要目的是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生的“三基”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要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首先要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着手。在毕业论文的初始阶段,就要做好动员、宣传工作,让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紧迫性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确本专业毕业设计的流程安排,如:编制毕设题目、选题、撰写开题报告、专题调研及撰写综述报告、完成外文翻译等,以利于毕设学生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这些工作需要知道教师与学工部的密切配合。另外,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工作积极性,应设立合理的奖惩制度。

2.适度实施校内外双向培养。对于已经落实工作单位或想在校外进行毕业设计的同学,学生可以持接收单位的正式邀请函向所在院系提出申请,并与学生所在院系签订协议,实行双向培养。这种情况,接收单位必须落实一位经验丰富的科研人员担任指导教师,完全按照毕设的操作流程进行指导,同时,要安排一位校内指导教师定期与校外指导教师联系,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及质量,并帮助解决毕业设计(论文)完成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以确保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这种校内外双向培养既减少了高校师生比例小带来的困境,又有利于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另外,目前各个高校的保研率都较高,对于保研外地的同学,特别是去科研院所的,可以将其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相关研究院所,这是一个双赢策略。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第5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选题改革;选题重点;选题程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02-02

一、前言

军队院校工学类的本科学生毕业设计除了满足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外,还要突出体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毕业设计的选题要更加贴近部队的训法、战法及新装备运用;二是毕业设计的组织应该与毕业综合演练设置的科目结合起来;三是毕业设计的成果要突出战术演练、红蓝军对抗、新装备应用、新战法探索;四是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要提高军事工程素养、装备技术使用、遂行保障任务等能力。

本文首先分析当前毕业设计选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阐述了毕业设计选题的5个重点,最后对毕业设计选题的程序进行了剖析,以便使指导教师更好地把握毕业设计的选题重点、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当前毕业设计选题存在问题

合训学生毕业设计选题,是关系到毕业设计全过程的关键之一。题目是指导教师拟定,论文是毕业学生完成。目前大部分的毕业设计选题已经体现了“一人一题、真题实做”,但由于指导教员的知识结构有限、与部队训练接触联系有限、新装备技术性能掌握有限等原因,选题存在“翻炒陈饭、背景假旧、意识落后”等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太大。军校本科的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进行,还要毕业考核、毕业实践、综合演练等。运用10~12周的时间进行毕业设计,如果题目太大,使得学生不知如何入手,尤其是哪些总体综述性的、总体设计性的、技术发展性的题目,难以使得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相应成果,也难以达到毕业设计的课程目标和人才培养要求。

2.题目太小。相反,有的毕业设计题目太小,仅仅是每个工程中的细枝末节,或者也不是典型的问题,这样的题目给学生,起不到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本专业的总体也把握不足,难以对四年本科所学基础理论、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融会贯通及综合运用。

3.题目重复。有的指导教师,将前几年已经指导过的题目反复拿出来,这样做教师的工作量较少,其毕业设计大体思路、成果形式以及参考资料等都是现有的,但是一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得到以往同类课题的毕业设计论文,另一方面多年使用同一题目,教师培养了惰性,设计内容也容易老化陈旧。

4.题目太假。这种题目脱离实际,没有理论基础,没有运用领域,或者完全是天方夜谭,一般是没有经验的青年教师拟定的题目。因为工学的本科学生所进行的毕业设计,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应该针对工程保障中的某个任务,通过毕业设计的设计研究来解决某个工程实际问题,同时提高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

5.多人一题。有的指导教师为了省事,将某个工程实际问题划分成多个方案,题目类似,用方案一、方案二等进行区分,此类题目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在选择时不知道采用什么技术,形成什么方案,而在随后的毕业设计过程中内容和技术容易混淆,因此在拟定题目时,可以加以进一步的描述,例如“某桥简支混凝土梁加固方案”、“某桥连续梁加固方案”、“某桥钢梁加固方案”等,使得选题学生在从题目上就可以加以区分。

三、毕业设计选题重点

毕业设计题材来源广泛,涉及学科方方面面,各指导教师应要树立“姓军为战”的意识,可依据毕业设计选题范围指南,结合部队需求、科研课题设置选题,真题真做,题目力争源于军事理论研究创新、部队战备训练实践、武器装备研发运用。选题要着重体现以下要求:一是突出专业性,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能够锻炼学员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体现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是突出实践性,鼓励与部队、科研院所等外单位联合拟定毕业设计课题,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突出创新性,毕业设计成果要体现新看法、新见解、新观点,体现思想性和价值成果,避免空洞泛泛;四是突出可行性,课题的口径难度和工作量要适合军队院桥本科学生的特点,适度从难从严,切实使学员经受科学技术综合训练的淬火提升。具体说来,选题应围绕以下5个重点:

1.选题应结合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毕业设计的选题,要结合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进行,要做好这个工作,建议采用“双导师”制,来自部队的导师提出有关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的需求,协助进行指标论证、战术推演、综合应用、关键技术等步骤指导;校内导师按照选题具体指导毕业设计,掌控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成果。

2.选题应结合新装备技术运用。我军工程保障装备及技术不断发展,军校所毕业的学生是部队基层干部,也是这些新装备新技术运用的主力和骨干,因此道路桥梁与渡河濒海工程专业的学生围绕支援桥、重型舟桥、自行舟桥、冲击桥、机械化路面、伴随桥等新装备,开展技术运用、作战使用、组织指挥、综合运用、技术保障、创新革新等,将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掌握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新装备新技术结合起来,便于更好地掌握新装备新技术。

3.选题应结合毕业后工作岗位的需求。指导教师与学生通过课程实习、毕业实习、部队锻炼、用人单位调研等,掌握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岗位需求,并围绕岗位任职的相关工作,设置具有针对性的毕业设计课题,这样的题目将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通过毕业设计工作,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学生的工作要求,提前做到与工作岗位进行接轨,便于学生毕业后能够迅速开展工作。

4.选题应结合毕业综合演练科目。军校最后一年进行的综合演练是带有战术背景下的装备技术运用,例如工程保障系列主要围绕机动工程、反机动工程、生存工程等保障任务,在机动工程保障中开设门桥渡口、架设浮桥、军用桥梁架设应用、急造军路构筑、软滩地克服、渡口桥梁伪装、战场工程侦察等科目,而毕业设计完全可以依托综合演练的科目设置选题,将毕业设计与综合演练结合起来,毕业设计解决综合演练的问题,而综合演练来检验毕业设计的成果。

5.选题应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技术难点。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非战争军事行动任务艰巨。非战争军事行动主要包括反恐维稳、维护权益、安保警戒、国际维和、国际救援等。例如2008年冰雪灾害、5・12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往往事发突然、发展迅速、影响巨大,而且伴有大量连锁反应或次生灾害,出现十分复杂多变的局面。通常负有“迅速控制事态、抢救生命财产、维护政局稳定”的使命。而开展桥梁加固、道路抢建、渡口开设、浮桥架设等是部队抢险救灾的首要任务,毕业设计结合非战争军事行动中的技术问题开展,有助于提高毕业学生执行应急工程保障的能力。

四、毕业设计选题程序

毕业设计选题还要加强过程管理,摒弃以往“指导教师出题,学生埋头设计”的现象,而要按范围指南出题、教务机关组织审查、修改完善后,学生双向选题、学生开题这样一个过程,以使选题质量更高。

1.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及设计范围指南。毕业设计开始前约一个月,根据学生人数、专业分布以及指导教师的情况,机关对各教研室下达毕业设计任务,同时附毕业设计范围指南。该指南是机关组织专家针对当前毕业设计的要求,以及上述毕业设计选题的5个重点拟制的,包括装备运用类、技术创新类、技术或装备拓展类等大类。各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确定课题,可以根据装备型号选取,可以在题目中加入战场环境,可以在题目中加入训法、战法的内容,可以根据论文具体内容加入技术创新的内容方法确定选题。

2.指导教师拟定题目,机关组织审查。分配给指导教师的学生数量,向高职教师倾斜、向科研项目多的导师倾斜、向往年指导优秀毕业设计的导师倾斜,一般按照学生数与题目数1:1.2的比例拟定题目,并同时撰写课题的意义、主要内容、成果形式等,学校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审查,并将审查意见返回指导教师进一步修改完善。

3.题目,学生和教师双向选择。毕业设计开始前两周左右,根据教务机关的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选择课题,在选择毕业设计题目时,可以与指导教师联系,询问课题基本情况,也可以在校园网上查询教师指导以往学生毕业设计的情况。一般助教不独立承担毕业设计指导工作,可协助指导;讲师、副教授、教授指导的学生数量分别为2~3人、3~4人、4~5人为宜。

4.毕业设计开题。毕业设计开始时,组织毕业设计开题,学生从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和认识、毕业设计课题的资料收集及各项工作的准备情况、总体方案、主要步骤、难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课题进度安排、毕业设计成果要达到的指标参数等方面进行汇报,指导教员给出具体意见,开题考核小组考查学生对毕业设计课题的理解程度,如果达不到要求则重新开题或者更换题目。题目一旦确定就不再随意更换,一定要更换,则需进行开题汇报,通过审查才行。

五、总结

军队院校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四年来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一个综合运用,通过毕业设计,培养学生是培养学员知识综合运用、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学员综合素质的全面考核与检验。而毕业设计选题工作是整个毕业设计开始和关键,将影响毕业设计的顺利进展和质量,当然选题结束后,指导教师还要加强指导,制定毕业设计总体计划和周计划,开展毕业实践和试验,加强中期检查,督促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做好毕业答辩准备等工作,以便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第6篇

(一)学生不重视

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不够重视,以为毕业设计只是走过场,到时都能按时毕业。甚至有的学生认为毕业设计成绩等级是按比例的,反正自己不是垫底的。为了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调整了毕业设计的时间,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第七学期或是第八学期进行毕业设计,但是仍有部分学生以各种借口拖延毕业设计进度,到了要验收材料时就东拼西凑敷衍了事,甚至还有少数学生通过网络购买资料或是抄袭。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将毕业设计分成硬件和软件两个主要方向供学生选择,但有的学生不结合自身情况,而是根据毕业答辩时哪个方向容易通过,哪个老师好说话,哪个选题更容易实现的原则进行选择,存在混日子的想法。

(二)教师指导不尽责

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推行“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的模式,由实习单位工程师和学校指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有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弥补了教师实践的不足。但有的指导教师存在依赖性,把指导的工作寄希望于实习单位的工程师,在整个毕业设计过程中跟学生联系较少,对学生放任自流,指导不到位;也有的指导教师“责任心”太强,生怕学生完不成任务,亲力亲为;还有的指导教师因为学生毕业设计材料不符合要求,院里要处理学生时,生怕影响对自己的评价,为学生说好话。这些问题都导致了学生毕业设计质量不高。

(三)管理不到位

虽然学校和学院都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办法,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力度不够、形式化问题。如:学生的选题确定并开题后,有的学生不愿花时间和精力去完成任务,随意更改毕业设计选题,找一些有现成资料或是更简单的选题,存在网络抄袭的现象,或是选题雷同的情况。虽然学院制定了进度表,要检查任务书、开题报告、初稿、二稿,并进行中期检查等,但在检查时主要还是看文档材料,并没有仔细检查学生所设计的硬件或软件的功能是否实现。对于学生是否按时提交材料,所提交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的处理意见没有落实到位。毕业答辩时并没有严格要求现场演示所设计的产品,存在部分学生没按要求实现相关功能,弄虚作假,通过采用视频演示来蒙混过关的现象。

二、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认识

首先要让学生和指导教师在思想上高度重视毕业设计的重要性。指导教师要端正思想,明确指导工作职责,提高工作责任心,对学生的指导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放任自流,无论思想上还是行动上都要认真对待毕业设计工作。学生要清楚毕业设计的意义、目的、任务、评分标准与质量考核要求、任务进度计划以及不达标的后果和责任,并要妥善处理好毕业设计与择业等时间冲突的问题。

(二)加强交流

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指导教师能对毕业设计进行全程监督和指导,才能保证毕业设计的高质量[7]。因此,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根据毕业设计的进度定期检查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并进行相关指导。每位学生将前段时间所做的工作做汇报并将存在的问题向指导教师请教,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导,督促进度迟延的学生抓紧完成任务,并将考勤、任务进度完成情况进行登记作为学生最终成绩的评价依据。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工程师之间的交流,首先在选题上双方应进行沟通,确定选题是否结合了工程实际、难易程度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专业培养要求;双方讨论确定学生的研究方案是否符合要求;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如需改变设计方案应向指导教师和工程师汇报,三方沟通确定。

(三)落实过程监控

毕业设计主要分为硬件和软件方向,参照项目管理体系进一步细化毕业设计进度安排表,分为选题、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开题、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开发实现、测试、撰写毕业设计文档,根据毕业设计进度表进一步规范各阶段应提交的材料,同时学生应根据进度表定期向指导教师进行工作进展汇报和疑难问题请教,指导教师将学生的汇报情况、答疑情况和考勤做好记录,并将相关文档存档备查,用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根据预先安排的进度计划表,学院应成立专门的监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学生毕业设计任务的完成情况和教师的指导情况,将检查结果纳入学生毕业设计成绩和指导教师的考核中,并以教学简报的形式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督促进度滞后的学生进行整改,这样对学生和教师形成有力的监督作用,严把毕业设计的指导关,进一步促进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

(四)改革成绩评定方式

毕业设计成绩评定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环节,应重点考核毕业设计的质量。将以往主要看毕业设计文档的方式改成:毕业设计过程(占30%)+毕业设计文档(占30%)+毕业设计成果(占40%),同时对于毕业设计成绩中“优”、“及格”与“不及格”等级不限制比例,而应根据成绩评定标准客观评定学生的毕业设计成绩。毕业设计过程的成绩根据学生在进度安排表各阶段的表现由指导教师评分(占60%)和学院监控小组评分(占40%)两部分组成。毕业设计文档的考核还是根据指导教师(占40%)、评阅教师(占30%)、答辩小组(占30%)三部分成绩组成。毕业设计成果的成绩评定由指导教师(占50%)和答辩小组(占50%)给出,主要考核制作的产品功能、采用的开发技术、人机交互界面是否友好、是否按预期实现了全部功能以及创新之处。在毕业答辩时应延长答辩时间,要求学生现场全面演示所设计的产品并回答教师提问。

(五)开展团队合作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第7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本科 毕业设计 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a)-0148-02

毕业设计是实现本科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独立学院培养工程实践型创新人才的关键,它在本科教育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针对独立学院毕业设计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现状分析,并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进行初步探讨。

1 独立学院毕业设计现状分析

1.1 社会因素

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人才竞争激烈,社会就业压力大。在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年,大部分学生都将精力放在考研和找工作上,在毕业设计方面花的心思较少,这是目前本科教育面临的难题。尤其是独立院校成立的时间晚,社会的认可度有限,学生的压力就更大,在这样的形势下,部分学生要花更多的精力来对付考研,部分学生要耗尽全力找工作。因此,独立学院的毕业设计质量很难保证。

1.2 学生意识

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受扩大招生、就业率、考研率、学院排名等因素的影响,各高校间的竞争更为激烈,本科的教育往往采用“宽进宽出”原则,学生几乎没有不能顺利毕业的,在这种趋势下,学生就不重视毕业设计,敷衍了事。

另外,学生本身的信息素质也影响毕业设计质量,据徐州师范大学在校问卷调查,在获取信息能力方面,调查统计结果更令人担忧,有72.6%的大学生不是很了解“信息检索知识”,甚至17.5%的学生对信息检索知识“一窍不通”;到图书馆查资料时,57.6%的学生不能自己查找,需要依靠图书馆管理员的协助;62.1%的学生不能从网络中熟练地查询到有用资源;52.3%的学生不能熟练地使用数据库检索信息,有35.8%的学生还不会使用各种数据库[1]。

1.3 学院生源

独立学院招生分数线是单独划定的,一般低于国家二本分数线,也就是说学生的平均分数要低于国家公办二本院校,生源本身的素质,也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1.4 教师队伍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专职和外聘教师两大部分构成。专职教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直接走上岗位的,没有太多的工程实践经历,毕业设计指导水平相对薄弱。而外聘教师受学院管理制度的约束相对较少,这样部分外聘教师在指导毕业设计时间方面投入不够,难以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另外,毕业设计的选题和学院的监控管理力度也严重影响毕业设计质量。

1.5 监控和管理

学院和系部对毕业设计工作的监管力度也将影响毕业设计的总体水平。

2 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质量的初步探讨

结合目前独立学院毕业设计呈现的问题,经调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努力提高独立学院毕业设计质量。

2.1 合理选题,提高选题质量

要提高毕业设计的总体水平,题目的选取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毕业设计题目要体现专业的特色和培养目标,体现专业理论知识的运用,更要结合实际生产,重视理论和实际的结合。当今工作单位在招聘时,要求具有相关行业的工程经验,对于应届生而言,毕业设计就是锻炼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电子类专业为例,对于那些有科研项目的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课题拆分成几个子课题作为毕业设计题目;对于没有科研项目的教师,可以将近两年的电子竞赛、飞思卡尔比赛题目进行设计,改变系统指标要求,重新拟定题目,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同时也鼓励学生自选课题,通过网络查阅行业先进的技术,从而拟定具有一定价值的研究课题。

2.2 增强指导教师的团队合作意识

独立学院教师科研水平相对薄弱,既有扎实的理论,懂得教学方法,又有较高的工程实践水平的“双师型”教师较少,这样可以采取团队式的指导方式。团队成员的构成以不同学科知识相补为原则,这样可以对相关课题的学生进行交叉指导[2]。团队合作也可以采用学院和工作单位联合培养的模式。例如:我院近几年采用校企合作“3+1”的培养模式,一少部分大四学生到“达内”集团作为联合培养对象,专职教师可以和“达内”的工程师共同指导毕业设计,施行“双导师”制。设计题目由培养单位的实际工程做背景,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并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专职教师可以按照学院的有关毕业设计的规范化条例进行指导,监督毕业设计质量,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专职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为以后独立指导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完成毕业设计工作的主体是学生,而指导教师只是辅助引导作用。在开展毕业设计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1)在选题阶段,指导教师应该有多种毕业设计题目可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课题,这样为高质量完成毕业设计提供一定保障。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拟课题。(2)选题完成后,指导教师提供一些相关的技术资料和文献,学生尽早了解课题的内容和研究方法,查找中外文献,进行文献综述,掌握与课题相关的技术水平,并拟定可行的设计方案,准备开题。(3)在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应用已学的基础和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勇于创新,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才是毕业设计的主体和核心,应该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和思考,对设计中出现的共同性、关键性和难点问题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3]。

2.4 提高学生数据库的检索能力

针对学生信息素质不高的情形,大部分学生只会使用baidu、google等收索引擎,而cnki、SCI、EI、万方等数据库的检索能力较弱。学院可以开展一些文献检索选修课程来提高学生数据库的检索能力。也可以请有经验的学术教授做一些讲座来增加学生的信息素质。另外更要加强图书馆建设,独立学院一方面要加强自身图书馆资源建设,也可以和母体学院的图书馆资源共享。比如:东南大学图书馆资源丰富,几乎覆盖知名中外文数据库,东大图书馆和我院资源共享,对我院的图书馆建设事业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也为学生和教师检索信息提供了便捷。

2.5 重视师生及同学之间网络交流

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学生一周面对面指导2~3次,这样其他时间可以采用网络平台进行交流。在互联网盛行时代,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建立公共邮箱、QQ群、飞信等网络平台,师生以及同学之间及时交流,解决日常遇到的问题,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进展,有效提高设计效率,进而提高最终的毕业设计质量。

2.6 处理好毕业设计与考研、就业之间的矛盾

毕业设计过程中,通过国家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分数的学生面临复试,学生以考研为重,分散做毕业设计的精力,对于这一类学生,可以提早进入课题,在寒假的时候就做好资料的查找,文献综述,开题,并逐步进入课题。对于就业的学生来讲,一部分已经签好工作单位的学生按协议要求,最后一个学期要到单位现场实习的,可以选择做实习单位提供的课题,采用专职教师和工厂工程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

2.7 加强学院全程监控和管理机制

为了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学院要加强监控和管理机制。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展前期,严把质量关,对于那些几门课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取消其做毕业设计的权利,为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打下基础。在选题阶段,一定要剔除那些不符合专业特点,理论不能联系实际的题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要做好2~3次中期检查工作,督促学生严格按照进度表开展工作。我院对毕业设计的管理主要是通过“毕业设计管理系统”进行。系统中涵盖指导教师题目的申报系部审核题目学生选题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书学生文献综述学生上传开题报告指导教师审核开题报告指导教师下达每周的具体任务学生汇报每周任务完成的情况……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报告)指导教师评阅论文答辩组教师互评论文组织答辩答辩评分。每个设计阶段都有时间节点,过期学生便不能上传报告或成果,这样可以保证设计进度,为提高设计质量提供保障。

3 结论

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应该是师生、学院在日常的工作中共同努力完成的目标。再加上独立学院的生源和教师队伍都有其独具的特点,其毕业设计工作更值得深入细致地探讨与实践。本文根据作者在独立学院几年来的毕业设计指导经历,总结了一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措施,希望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江玲,熊志翔,费新路.提升大学生信息素养,努力提高毕业设计质量[J].文教资料,2011(19).

毕业设计的主题部分第8篇

关键词: 机械工程类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毕业设计是高校实现教学目标、造就合格人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综合训练、培养创新思维与工程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本科生在校期间的最后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是毕业前对所学知识和自身素质的全面检验,也是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的评价。对于机械工程类学生来说,毕业设计是巩固、联系、充实、深化、扩大所学的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提高面向工程实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机械工程领域问题的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学生要初步掌握专业设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熟练运用计算机等工具提高工作效率及质量,培养认真踏实、刻苦钻研的科研态度及团队协作和创新意识。因此,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独立工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检验,其质量直接反映高校教学质量的总体水平。加强毕业设计环节的管理,确保毕业设计的质量,对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和工程能力非常重要。下面笔者结合机械工程类的毕业设计现状,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一些质量控制的措施。

1.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基础知识和综合设计能力的缺陷。

毕业设计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是对学生进行一次工程师基本技能综合训练的过程,学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包括:对技术经济合理性的分析能力,对毕业设计的理解能力,查阅、分析各种文献资料的能力,掌握使用工程技术规范、手册、图表、专业外语等技术资料的查阅能力,计算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绘图和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方面的能力。机械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涉及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互换性原理与测量技术、工程力学、机械基础等基础理论课程和不同设计方向所应用的专业知识。学生在毕业设计之前所学的课本没有教会他们怎么进行完整设计,怎样把书本知识与工程实际紧密结合,怎样把理论和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创造性思维,而毕业设计则给了学生这个连接书本与实践的机会。部分学生忽视这些基础知识的环节和步骤,在无充分思想、理论、资料和必要的条件准备情况下,仓促上阵,加上基本功不扎实,设计过程就显得很慌乱,自然就难以完成高质量的毕业设计[1]。

1.2对就业和毕业设计的矛盾心态。

学生在校的最后一学期是毕业设计的阶段,也是毕业生择业的关键时期,由于高校扩招、经济发展等因素,就业岗位总量不足,学生具有较大的就业压力,二者的重合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学生毕业设计的时间和精力。就业与毕业设计在学生心目中的比重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落实工作岗位的部分学生认为工作单位已定,从事的工作岗位和毕业设计课题的关联程度不大,搞毕业设计已不重要;毕业设计期间是考研落选学生和尚未落实工作单位学生积极落实就业时期,这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压力,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找到工作,他们无心毕业设计,将毕业设计放在从属地位。

1.3对毕业设计的认识误差。

毕业设计是研究性学习和工程训练,是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具体实践,是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部分学生对毕业设计的目的理解存在偏差,认为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系统地掌握了本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毕业设计只不过是一种形式,加之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很少对毕业设计质量提出要求,毕业设计对个人未来发展影响因素较小。甚至有少数学生抱着侥幸心理,认为抄袭毕业设计也能过关,无形之中降低了对毕业设计的要求。

1.4指导老师选题、投入与毕业设计要求存在距离。

指导老师从拟定毕业设计题目、方案到设计的全部完成,其自身水平及精力投入程度直接影响毕业设计质量。目前许多高校的教师已经承担了大量繁重的教学任务,授课之余还要进行教研、科研、社会工作、自我充实,精力有限,这部分教师对毕业设计指导明显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用于指导、答疑毕业设计的时间自然不足。课题选择具有局限性,常规题目偏多,毕业设计内容和就业单位的实际生产技术状况脱钩,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的作用,此外也存在毕业设计选题过难、过深、过宽,学生难以完成、难以调动积极性的问题。毕业设计的组织管理有漏洞,表现在各级教学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一,缺少严格的管理办法,指导老师的要求不一致,因而有的毕业设计成果形式存在较大差异等现象[2]。

1.5开题工作的误区。

学生参与毕业设计的第一个环节是开题,是学生第一次完全独立地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设计的主要内容、拟解决的问题、课题总体方案、国内外发展现状、解决方案、预期效果、进度安排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开题工作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接下来的整个毕业设计。“万事开头难”,很多学生不知从何下手,有些学生在拿到设计任务书后,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没搞清具体要求就匆忙下笔;有些学生没有认识到开题的重要性而敷衍了事,结果交到教师手里的开题报告只是将一些原理、算法拼凑在一起,对拟设计的主要内容、解决的问题、解决方案、预期效果、进度安排等没有深入研究,没有比较和方案选定,没有计划和统一安排,给指导老师的感觉好像是在写理论总结而不是在做设计;还有部分学生上网查了些图片、内容,再加上一些说明,整体没有逻辑、含糊不清、抓不住要点、没有实质内容。

1.6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薄弱,缺乏工程意识。

机械工程类毕业设计涉及机械、控制、电子及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归纳、总结和综合运用,是一次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实践过程。但在师生互动选择课题时,存在学生的创新意识表现得不够强烈的问题。大部分学生更愿意选择自己熟悉方向的课题,而对于一些涉及新知识领域的课题产生恐惧心理,对自己的能力表示怀疑。学生是毕业设计的主体,指导老师只起辅导作用,在设计中难免会面临新的知识或问题,有的学生考虑的不是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分析和解决问题,而是所有问题均请教指导老师;有些学生遇到一些困难,就希望教师能把现成的资料拿来参考,缺乏独立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教师有很强的依赖性,只会被动地按照教师设计的模式和思路工作,使得毕业设计缺乏创新性,这就需要学生具备不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有些学生拿到设计题目不是按照机械设计的程序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查阅资料,研究设计结构方案,而是开始不知如何下手,进入角色后恨不得一个月就把课题做完;有些学生在整个毕业设计结束后都没有查过《机械设计手册》,零部件的选取只凭自己想当然;有些学生在答辩前工程图上还有旧国标,这种现象使得学生到了工作单位很难迅速适应,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达不到预期效果。

2.毕业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2.1根据培养目标,实行科学化选题。

选题质量关系到毕业设计的质量,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毕业设计题目的方向、内容、工作量安排等适宜是提高学生技术能力培训的重要因素。在选题工作中,师生应结合培养目标,题目的选择、分配及审核等方面达到相关要求:须符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得到比较全面的锻炼;根据专业需要,尽可能地选择与生产、技术改造或科研任务相结合的题目,题目应难易适度,工作量适中,有一定的水平,又要使学生在规定期限内经过努力能够按时完成;选题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新颖性,逐年更新课题;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选题,互动选择设计课题,学生对自己所做的题目内容是否感兴趣,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工作是否投入和学习效果的好坏,因此,要增加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严格执行选题申报、审批制度,题目审核工作是保证选题质量的关键环节,在组织选题工作中,需要充分发挥二级学院、专业系的课题审核职能,严格执行选题的逐级申报和审批程序,确保毕业设计课题质量[3]。

2.2正确认识毕业设计的地位。

当今西方发达国家大部分机构在接收新毕业的大学生时均要安排他们接受相应的专业技能训练,而我国目前用人单位则与之不同,要求到工作岗位后经过短期见习便让其独立承担相关技术工作,不进行系统的工程培训,这使得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难以胜任工作。机械工程类本科生的培养目标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便要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在毕业设计之前的大部分时间用于理论知识学习,而且是以单一学科的课堂教学形式,考试侧重于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理解力、记忆力,毕业设计不同于单一学科考试,毕业设计侧重考查学生解决实际技术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应变能力和进取精神等,内容一般是书本上难以找到的,需要学生探索,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使得学生不再是课堂的“观众”,而是“主演”。学生只有在系统地获得并积累必要的知识后,才能具备较好的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然而无论多好的课堂教学也难以替代学生的实践活动。我们培养的学生是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科技人才,因此,必须通过毕业设计的严格训练,使学生在毕业设计实践中能全面地运用所学知识,加深理解,融会贯通,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这一综合训练环节是学生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因此,学生将整个毕业设计保质保量地完成之后,他们的技术技能将会产生一次质的飞跃[4]。

2.3加大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指导深度。

在毕业设计期间,教师和学生都有很大的空间。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毕业设计,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加大毕业设计的指导力度。“二十一世纪是创造教育的世纪”,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呼唤创新教育。在大学阶段,教师是学生走向社会、走上工作岗位的第一门户,要严格把关。教师应该对毕业设计进行及时检查、严格管理,要求学生树立严肃、严密、严谨的科学作风,教会学生合理使用《机械设计手册》等相关参考资料,使学生学会上网查阅各种信息,了解最新的科技动态。对同一设计要求,提倡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案和工具。

2.4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2.4.1毕业设计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从毕业实习开始。

按时发放设计任务书,使学生对毕业设计的题目类型有一定的了解,对设计课题经过分析后明确:在实习期间需要收集的资料、文献,看什么图样,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实习,通过其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实习中可以请工矿企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介绍一些产品的设计、生产流程、发展状况,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科学技术,讲授设计应注意的问题,进而拓宽学生的设计思路。条件许可的高校可以让学生参观本专业的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写出实结,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整理、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事物的能力,最后评定毕业实习成绩。

2.4.2鼓励学生打破常规思考,唤醒学生创新意识。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注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设计之初指导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学生的设计思路,不能因循守旧,用以前的设计范例或指明几种设计方案让学生选择,这将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应鼓励学生广开思路考虑设计方案,而对学生打破常规的思路则要予以鼓励,可帮助学生分析新思路的优缺点,充分调动学生设计的积极性,使设计充满生机。

2.4.3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独立设计和工作能力。

指导老师要做好引导,放手让学生去独立思考。教师在辅导答疑时并非要有问必答,而要让学生自己查阅有关书籍、设计资料去寻找答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难点,教师可以帮助分析,与学生共同探讨解决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减少学生的依赖性,促进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在设计中应强调学生对工程技术标准、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图集等的熟练使用。此外,学生需要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其它专业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设计手册,以提高毕业后对工作的适应能力。

2.4.4因材施教,提高整体设计能力。

在设计中应充分挖掘它的实践指导意义。学生在学习能力上存在着差异,需要抓好两头:对能力较强者,设计进度较快,给予特殊培养,在完成任务后,尚有时间和余力去做与其设计任务相关的小专题,指导老师可根据不同情况布置新任务,让他们对某些专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对能力较弱者,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不能对他们降低标准,而要通过多辅导、多督促等外因条件使其达到合格标准。当他们有微小进步或新的想法时,指导老师应给予热情肯定或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和独立完成设计任务的勇气,尽可能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2.4.5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可能需要用到多门学科知识,指导老师可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根据自己已掌握的知识,经过分析、合成、加工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设计中可以加大计算机应用的比例,除进行设计计算外,在设计草图的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绘图,但设计图样中必须有采用传统手工绘制的图样,训练手工绘图的技能。上述手段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增强。

2.5加强目标管理,建立规范的质量监控机制。

毕业设计期间也是学生急于落实工作单位、奔波于人才市场的时候,因此,毕业设计与就业二者往往会发生冲突,尤其是在即将完成学业前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的渴望与行为日渐增加,外界环境对学生的毕业设计具有很大的冲击。同时因毕业设计本身教学方式灵活,学生在学习地点和时间上有较大的自由度,自主性很强,这会使得一些自我约束力差的学生浪费时间,给毕业设计的指导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影响指导质量。在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中,我校逐渐建立并完善了三种管理机制保证毕业设计指导质量。

2.5.1校级教学管理与监控机制。

由校职能部门制定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检查指标,组成毕业设计教学质量检查组,按教学进度组织教学检查工作。一般是在毕业设计中期和后期进行两次教学检查,加强对毕业设计的宏观管理与监控。同时建立毕业设计的评估与激励机制,进行毕业设计的教学质量评估、优秀毕业设计评阅等相关工作。通过评选出一批优秀指导教师、专业教研室和优秀毕业设计等,达到鼓励先进、树立榜样、加强交流与提高设计质量的目的。

2.5.2以学校督导组为主体的监控机制。

学校督导组从毕业设计工作开始,每周安排一定时间深入到各二级学院实验室、机房、设计教室等毕业设计教学现场,对毕业设计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向学校和二级学院反馈相关检查信息。

2.5.3以二级学院、专业系为主的质量管理和监控机制。

各二级学院、专业系直接工作在指导第一线,是保证毕业设计教学质量的关键,通过建立二级学院、专业系对毕业设计的定期检查制度,并逐渐形成规范化,有效地强化教学一线的管理工作,严肃教学气氛,确保各教学环节保质保量地完成任务[5]。

2.6根据质量要求,建立成绩评价体系。

机械工程类毕业设计成果性材料质量主要分为绘图质量和文档质量。绘图质量指设计类课题要求每个学生应完成的绘图总量,图面表达符合相关技术标准;文档质量指设计说明书、实习报告、开题报告、文献资料等文档的质量,设计说明书字数不少于1万字,要求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内容正确,重点突出;为了检验和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在设计过程中学生必须阅读并翻译4000字以上的外文参考文献,且说明书须有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等。

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成果性材料存在的问题,我院采用预答辩方式,在正式答辩前两周举行,要求学生准备设计的图样、说明书、中英文翻译、相关附件。在预答辩过程中,学生只作简短的设计介绍,预答辩小组主要检查学生成果性材料,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填写整改通知单,学生根据整改通知单,逐一整改,对于整改后仍然存在较重问题的学生,让其缓答辩,较好地控制学生的毕业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的成绩评价体系的建立,对提高毕业设计的质量具有很大作用。评阅、答辩及成绩评定是对学生毕业设计的综合评价,须做到公开、公平和公正。指导老师在设计图样上审核签字,根据学生工作态度、查阅文献和综合运用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予以评定,给出评语和成绩(占30%);然后由专业系安排教师交叉评阅,评阅教师可在全校范围内聘请,也可在社会上聘请相关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根据学生毕业设计的正确性、方案的可行性、论证的严密性和创造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设计图纸质量、文字表达能力等评定成绩(占30%);答辩成绩由答辩委员会根据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其对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评定成绩(占40%)。成绩评定由平时成绩、评阅成绩和答辩成绩三部分组成,再汇总成绩,评选优秀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成绩非常差、未达到设计要求的学生,坚决要求整改或重做,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同时这对下一届学生也是重要的警示。

3.结语

毕业设计是一种学习、实践、探索和创新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教育教学环节,本科生毕业设计中所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针对目前高等教育的形式和机械工程类专业社会需求的状况,毕业设计的改革应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来进行,协调好企业、高校、教师、学生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参与毕业设计的学生应高度重视毕业设计,并以积极主动、科学认真、严谨踏实的态度投入到毕业设计中,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从而促进自身能力的提高,同时也可以推动高校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宗坤.高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滑坡及其对策[J].郑州工业大学学报,2001,(4):46-48.

[2]祝海林.提高工科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几点思考[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2001,(2):90-94.

[3]程宪春.机械类毕业设计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的研究.长春大学学报,2005,(2):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