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高中数学微课堂

高中数学微课堂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3 16:53:37

高中数学微课堂

高中数学微课堂第1篇

关键词:微课;数学课堂教学;有效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8-0277-02

“微课”是当前深受师生喜爱一种课堂教学方式,同时也是一种优质教学资源。作为新的教学方式,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优质教学资源,既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有所创新和发展。

一、微课及其特点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和教学资源,它是指集中针对某一主题设计与实施的小规模、短时课程。考虑微课的有效性,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视频短片时长应在5―20分钟,主要反映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以便实现教与学活动中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结合。微课具有教学时间短、针对性强、情景化、资源容量小、主题突出等特点[2]。

二、微课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将其科学、合理地应用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够细化知识点,化难为易。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微课呢?

(一)微课的制作

微课的制作一定要贴合教学、贴合学生。因此,在微课制作时注意结合学科的特点来进行。具体做法如下:

微课的设计。微课设计要尽量简明扼要、直入主题,避免走传统教学老路,同时还要增强趣味性、吸引力。为了使微课良好的呈现在学生面前,应当充分利用PPT、视频等媒体进行创作。如利用PPT设计《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微课时,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多张幻灯片、录制视频。对于具有共同属性的知识点通过多媒体,形象直观,通俗易懂。首先可以提出对形如π-α、π+α的角的三角函数可以转化为角的三角函数。对形如+α的角的三角函数与α角的三角函数,是否也存在着某种关系,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探究。提出知识探究一:-α的诱导公式。可以制作一张幻灯片把思考的值相等吗及思考的值分别有什么关系?据此,你有什么猜想?另外再做一张幻灯片,用图片来直观体现他们的数量关系。再提出知识探究二:+α的诱导公式,按上述同样方法设计制作微课幻灯片和录制视频。通过课件、视频展示,易得结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二)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微课的运用

在完成微课制作之后,将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将会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实施微课呢?

1.课前运用微课,预习新课。在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实施课前运用微课预习新课值得深思。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之前运用微课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将制作好的课件、教学视频上传到网上,并发到班级QQ群之中,要求学生观看,预习新课程。教师要引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微课,并且在上课前采用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是否已观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

2.课中运用微课,创设情境和解决重难点。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微课,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解决数学中的重难点问题。对于利用微课来创设教学情境,主要是微课视频已经与情境相结合,将其直接呈现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可以营造相对逼真的情境,并且情境与教学环节有机结合。

知识探究(一):-α的诱导公式

课件展示思考1:如果α为锐角,sinα(-α)=cosα cosα(-α)=sinα是否成立?若成立,你有什么办法证明?

通过观察图形,由三角函数定义可得:

课件展示思考2:设角α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为P1(x,y),则-α的终边与单位A的交点为P2,则P2为多少?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你能获得哪些结论?

由图可得:

以上诱导公式可统一为k±α(k∈Z)的三角函数与α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可用“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总结运用,将为解决三角函数问题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3.课后运用微课,巩固所学知识。在课堂中,教师不可能使每一位学生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掌握,教师也不可能对某一个重点和难点反复讲解,直至每一位学生都弄明白,那么,课后的复习巩固显得十分重要。

总之,教师要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积极运用微课,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锤炼学生的学习品质,注重学生探究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更加优质高效。

参考文献:

[1]刘娜.基于微课的高中数学“翻转课堂”实践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1):12-14.

高中数学微课堂第2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活力教学;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6-0051-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36.032

微课是微时代背景下教学现代化的产物。微课短小精悍,一般说来一个微课讲解一个知识点,这样更能突破重点;同时界面更新颖,学习更灵活,这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活动,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微课已成为新课改下推进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手段。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浅谈如下几点。

一、高中数学教学运用微课的作用

(一)形式新颖,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生对认知对象是否感兴趣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行为与学习效果。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习,虽然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与学习能力,但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受兴趣的影响。在以往高中教学以高考为指挥棒,忽视学生情感因素的激发,教学只是单纯地进行知识的传授,教学枯燥,学生学习动机不强,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学生的思维,抑制学生的个性,学习繁重而枯燥、低效而无趣。而将微课运用于教学中,其形式更为灵活,顺应当前网络形势,以全新的界面与平台来展开学习,这本身对于学生来说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与感染力,自然可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而有了学生积极的情感参与的认知才能表现出活跃的思维,学得主动,学有成效。

(二)重点突出,更能提高学生理解水平

数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抽象性与系统性,这是学生普遍认为数学难学的主要原因,而重点的突出、难点的突破更是制约教学的瓶颈。因此,要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认知水平就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重点是客观存在的,而难点则因学生个体的不同而不同,是主观存在的,为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将自己所预想的教学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这样在具体的教学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情来从数学资源库中提取相关的微课,这样才能突出重难点,使整个教学围绕着学生展开,这样更能体现出新课改所提出的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从而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三)时间灵活,能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我们可以在网络平台上建立一个数学教学资源库,将平时所制作的微课上传至网络,以为学生提供全新的自主学习平台。现在的高中生对网络非常熟悉,可以熟练地操作电脑与手机,而且大多学生家中都具备上网的基本条件,为学生提供更为充足而灵活的学习时间,可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大变革。这样学生在家中就可以进行自由而灵活的学习。这样的学习不再是同步同时同标准展开,而是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学情来自行支配学习时间,这样的学习更加灵活。

(四)内容丰富,能够开创宽广学习平台

微课虽小,虽然只有短暂的几分钟,但是却可以囊括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可以将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引入其中,打破以往封闭的教学空间,将数学教学带入更宽广的空间,开创全新的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透过小微课学数学。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展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可以自行选择观看的内容、进度与次数,以实现分层教学,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理念,让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实现学生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制作微课的要点

(一)增强趣味性

没有趣味的事物难以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在制作微课时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找到制作的最佳切入点,这样所制作出来的微课才不会只成为枯燥的知识讲解,而是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这样才能以潜在的趣味因子激起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带着高涨的学习热情主动参与其中。这样学生才不会只是看到数学枯燥而单调的一面,而是能够感受到数学探究的愉悦与欢乐。

(二)让学生参与到微课的制作中来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那么微课里又怎么能少了学生的身影呢?微课可以是教师单独制作的,也可以是教学中讲解某个知识点的小片断,要让学生亲身参与进来,这样学生在观看微课时更能感受到教学的真实性,让学生身处其中展开主动地参与与积极的思考。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更加利于学生的理解。为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过程录制下来,再进行剪辑,让学生出现在微课里。

(三)预留充足的思考时间

高中数学微课堂第3篇

“微时代”的到来带来了教育上的一次革新,学生从传统的学习模式逐渐向移动学习、翻转课堂学习等多元学习模式转化。移动学习突破了课堂局限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有研究表明,学生期待以自主学习的教学方式。调查发现,教师习惯采用讲授法,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中心模式。但是,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82%的学生喜欢自主学习希望教师采用讲授法的学生只占15%[1]。因此,移动学习应用于教学中势必会受到学生的追捧,学生利用手机这一移动网络终端进行学习,可以真正实现“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真正做到“学习随身,教师随行”。本文利用微信中的“雨课堂”这个小程序作为移动学习平台,来实现高职数学课堂的移动学习。

雨课堂是嵌入在微信中的一个程序,将教学工具巧妙融入PowerPoint与微信全景式采集数据,驱动教学探微,推动混合式教学,形成性评价,多通道互动。

1 高职数学课堂引入“雨课堂”移动学习平台的必要性

高职数学是高职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基础课,学生的数学基础普遍较差,如果单靠老师上课的讲授,学生一方面觉得单调乏味,导致课堂沉闷,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在课堂中无法很快掌握,课后更不想花时间去学习。但是在使用“雨课堂”移动学习平台,学生对这一新鲜事物很感兴趣,从原来的手机娱乐转变为手机学习,从课前预习到课后练习,学生的所有学习动态,老师都可以在手机上看到,做到实时跟踪学生的学习进度;另一方面,有的学生在课堂中没有充分理解,或者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他可以通过雨课堂中的讨论区与同学或老师展开讨论,也可以通过雨课堂中的课件回放功能重新学习和回顾,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

2 “雨课堂”在高职数学中的实践

1) 前期工作准备:首先在微信公众号中关注“雨课堂”,并在电脑上下载“雨课堂”,然后点击创建课程,生成班级,然后在平台中上传学习资源,最后通过邀请码让学生加入“雨课堂”班级,学生就可以在手机微信端自主学习了。

2) 课前预习:课前,针对本节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老师一方面通过“雨课堂”平台上传课堂课件,课前预习的微课视频和思维导图;另一方面,为了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采用分组或不分组两种情形进行教学活动,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小论文、图片等形式提交作业,教??通过平台的公告功能,把作业任务推送给学生,并告知提交日期,学生通过预习完成作业,有疑惑的可以通过平台中的讨论区师生、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解惑,学生完成预习和任务后,可以获得相应的经验值。老师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看到学生的学习预习情况,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以及学生在预习中做的难点标记。

3) 课堂中的混合式教学:这里的混合式教学指的是一方面老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和板书通过对预习的掌握情况,有重点的讲解知识难点,解决学生在预习中的疑难问题;另一方面,在课堂中借助“雨课堂”学习平台,学生自主学习,发起讨论,最后完成课堂小测试。

学生在进入课堂后,通过平台的在线签到功能,老师可以掌握学生的到位情况,通过30秒的签到,提高了课堂效率。老师在课堂中反馈预习的情况,并讲解其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难点。在效果评价阶段,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小测试,学生的完成情况可以得到相应的经验值,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老师可以在手机终端获得学生的掌握情况。

4) 课后复习:针对教学内容,通过“雨课堂”作业,学生在作业本上完成,同时在“雨课堂”平台上本节课的小结,注意事项,学生此时可以在讨论区发起作业的讨论,同时老师可以发起教学问卷和学习情况投票,让老师更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基于“雨课堂”移动学习的优势

基于“雨课堂”的移动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更强调教学过程中的交互性及多元化,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意识这三个维度得到提升,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 目前的存在的问题

有些自主能力差的学生利用课堂自主学习的时间上网聊QQ,看网络视频,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把握自主学习的进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外,有的同学在预习过程中为了刷经验值,没有认真做好预习,目前平台还没有监控学习过程的功能,因此在平时要利用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性。

高中数学微课堂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技巧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2C-0060-01

高中数学具有较强抽象性、理论性,教师要在教情学情调查基础上,设计适合度更高的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度。创设问题情境、介入建模意识、注重实践训练,都可以提升学生听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方法,这对有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有重要作用。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技巧方面展开多重探索,符合课堂教学成长规律,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创造更多机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提升听课效率

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对教学方法展开优化创新活动,符合学生数学认知成长诉求。特别是数学问题情境创设,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教师对思考问题展开优化设计时,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设计覆盖面更为宽广的教学问题,以提升学生思维频度。因为问题设计科学到位,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听课质量。学生对数学思考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参与度大大提升,学生学习呈现多元化特征,学习感知自然丰富多彩。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设计思考问题,对学生学习思维形成强力刺激,学生好奇心探索欲望促使学生展开主动学习思维。如《柱、锥体的结构特征》学习时,教师利用多种媒体形式展开课例讲解,然后给出思考问题:棱柱、棱锥分别具有什么几何性质?圆柱、圆锥是如何形成的?棱柱与圆柱、棱锥与棱柱有什么共同特征?学生拿到思考问题时,参与积极性大大提升,课堂学习探究气氛渐浓。教师组织学生展开集体讨论,学生展示学习思考。有学生说:两个底面是对应边平行的全等多边形,侧面和对角面都是平行四边形,侧棱平行且相等。这样的几何体才是棱柱。圆锥和圆柱的形成:以直角三角形一个直角边为轴,旋转一周,获得的几何体,就是圆锥;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形成的几何体叫圆柱。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展开评价活动,明确学生学习认知的正确性。

二、介入建模意识,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数学教学过程中介入建模意识,让学生借助数学建模教法设计,对数学认知展开多重学习感知。所谓数学建模,是指数学概念集合性研究,体现数学认知的内在联系。数学中的几何,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物理上的万有引力定律等,都是数学建模典范成果。在信息技术全面介入课堂教学之后,为建模顺利运用于数学教学创造良好条件。学生对建模有浓厚探索兴趣,教师及时启动数学建模进程,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

建模是一种数学学法运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建立数学模型时,需要组织学生集体操作,以提升学习有效性。如这样一道题:现有10瓶啤酒,每三个空瓶可以换一瓶啤酒,问总共能够喝到多少瓶啤酒?教师任务提出后,让学生构建数学模型:将原有啤酒瓶数和实际能喝到的瓶数列出表格,通过观察发现。当原有偶数瓶啤酒时,实际能够喝到原来3/2倍瓶数的啤酒。如果原有奇数瓶啤酒时,则实际喝到原来的3/2倍瓶数取整的饮料。如果换一种思路:每喝两瓶啤酒,可以借用一个空瓶,这样就出现了崭新的分配思路。教师对学生建模情况展开评估,学生参与研究热情很高。建模是一种学法运用,更是一种学习思想,利用建模形式学习数学,给学生带来重要学习思维启动契机。

三、注重实践训练,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注意展开优化设计,在布设课堂训练任务时,要关注其实践性,发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深度介入课堂训练活动,对数学认知进行横向纵向拓展,真正理解数学的实践运用。在训练设计优化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以提升学生数学认知的主动性。数学逻辑性更突出一些,教师要注意设计更多思维训练内容,在培养学生展开思维学习时,培养良好习惯,为全面塑造学生数学能力做好铺垫。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学习时,教师组织学生利用绘制空间图形展开学习训练。如用斜二测画法画长4cm、宽3cm、高2cm的长方体的直观图。学生快速行动起来,首先画出轴,然后画出地面,画出侧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先让学生展开自评活动,然后是互评,对画法正确性进行评价。最后教师给出客观点评,指出学生操作存在的问题。教师设计动手操作性课堂训练内容,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形成感知。在展示阶段,组织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评价活动,有效完善了学生学习认知体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培养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意识,有益于帮助学生建立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学生数学学力基础不同,数学认知能力呈现差异性,教师展开教法创新活动,现已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共识。教师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适宜教学情境,可以给学生形象直观感知创造条件;启动建模意识,从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入手,促生了课堂教学效率;升级课堂训练,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认知。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微课堂第5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高效;有效措施;初探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改革创新意识的不断增强,学校学科教育教学改革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深刻变化。围绕素质教育,紧扣课堂教学,教育教学专家学者提出了一系列独特而又深刻的见解和论断。课堂教学效率的评判标准,也随之变的丰富和充实。众所周知,课堂教学的效率,要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不同“站位”和“角度”进行衡量和评判。在以分数论英雄的应试教育理念下,课堂效率的评判依据是讲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数量。而以能力为要义的素质教育理念下,课堂效能的考量依据是讲授内容与学习能力的质量。这就要求新课标下的高中数学教师要切实做好高效课堂教学这一文章,实施有效教学方式方法,助推教学双赢。

一、实施互动式教学策略,让教师和学生之间动起来

教育运动学认为,课堂教学活动不是静止不动的讲解活动,也不是各自为阵的实践活动,而是实施主体与参与主体相互融合、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衡量课堂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让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其中,成为课堂教学进程的重要分子,并能够和教师进行同向互动。不可否分,部分高中数学教师,虽然知晓课堂的双向特性,但在具体行动上依然是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单项、单向教学形式,高中生不能作为课堂的“主人翁”深度进入其中,导致课堂死气沉沉。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要正视课堂教学互动性特点,强化学生主体特性,设计和打造师与生之间能够深度融合、深入探讨、深刻交流的“舞台”,在共同作用下推动课堂教学进程。如在“不等式的证明”第一课时“求证:x2+3>3x”讲授环节,教师抓住课堂教学的双向性特征,设置学生主体参与配合的互动式教学活动,其解题过程如下:

师:设置问题求证:x2+3>3x。

生:开展解题分析活动。

师:深入学生中间,知道他们解题活动。

生:分析先将不等式的两边作差,得(x2+3)-3x=x2-3x+3,将此式看作关于x的二次函数,由配方法易知函数的最小值大于零,从而使问题获证。

师:引导学生从比较法的角度进行求证。

生:进行证明活动。

师:点评,作差后,符号不易确定,配方后变形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子与一个常数和的形式,使差式的符号易于确定;不等式两边的差的符号是正是负,一般需要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经过变形后,才能判断。

上述所组织开展的师与生之间围绕某一内容,所进行的互动式教学活动,较好利用了教师的主导引导特性和学生主体能动特点,在有效指引,深入配合的“合唱”进程中,既实现知识要点内涵的深刻讲解和掌握,又达到了师生各自特性功效的生动呈现。

二、实施探究式教学策略,让学生数学技能素养提起来

常言道,觉知此事须躬行。任何经验技能都必须经过动手实践才能获取。数学学习活动同样如此。教育学指出,学生主体的实践过程,不仅是对新知识、新方法认知掌握的过程,同时还是技能素养提升进步的过程。任何基础学科课堂教学,都必须包含学生动手探究,思考研习的实践活动。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追求课堂教学高效,就必须将探究式教学策略作为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方面要有意识的提供和预设学生进行动手探索的时间和舞台,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师的指导作用,做到放收有度,对其实践进程能够进行认真及时科学的指点和引导,保证其探究方向始终在预定轨道前进发展。

问题:若椭圆的长轴长、短轴长和焦距成等差数列,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多少?

在以上数学问题的讲解中,教师没有采用一人包办的教师“讲解式”教学方式,进行此问题案例的讲授活动。而是利用学生主体的能动性、探究性特点,融入高中生亲身参与探究的解题活动,组织高中生自行探知案例内容,得到其解析思路:“由椭圆的长轴长、短轴长和焦距成等差数列,所以2×2b=2a+2c,即2b=a+c,所以5c2-3a2+2ac=0,等式两边同除以a2得5e2+2e-3=0,解得e=或e=-1(舍)”。教师在此过程中深入学生其中,进行必要的查看和指导。教师根据学生的解题思路进行强调说明,“要注意运用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再次组织高中生对解题思路予以完善和补充,他们从而掌握其解题的策略。这样,高中生不仅获得了解题的方法策略,同时还提升了动手实践、思维探析的技能。

值得注意的是,在开展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处理好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探究二者之间的关系,防止出现相互脱离、各自为战的现象。

三、实施合作性教学策略,让数学课堂整体合力聚起来

学生学习生活在班级之中,所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是一项个体性和群体性深度、有机融合的实践劳动。学生的团队意识、集体主义、合作精神等基本素养需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予以培养和树立。合作性教学策略,能够将各自个体之间的长处进行很好的发挥,将各自的短处进行有效的弥补,从而形成学习的合力,推动学习实践活动行稳致远,取得实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深入深刻地应用,围绕某一数学案例、某一知识要点,组织高中生进行合作学习实践活动,在个人自身努力和集体合作探究等基础上,实现对知识内涵和解题技巧的有效掌握,同时达到协作意识的有效提升。

总之,高效数学课堂的打造,是一项长期性、紧迫性和系统的工程,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远不止于上面所阐述的教学策略,需要教师结合课堂实际,科学实施,灵活运用,达到教与学之间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高中数学微课堂第6篇

关键词: 微课堂 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从整体上看,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形式是课堂教学,由于长期实行传统教学方法,学生在数学课上的积极性并不高,学习质量普遍偏低,显然,这种教学方法是不适用的。而以微课堂为平台构建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增强了学习的灵活性和趣味性,而且增加了教学的可选择性,这就大大促进了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一、以微课堂为平台构建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科的整合

在微课堂教学模式下,将现代各种先进的教育技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课堂上能拥有更多的学习和展示机会。微课程赋予数学更深层次的含义,让它不再是书本知识的总和,而是书本知识与学生自身生活经验的有机整合,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一个静态枯燥的过程,而是一个动态、有趣、轻松、愉快的过程。通过微课堂的平台,可将数学教学与语文、英语等学科联系起来,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各学科间的紧密联系,激发其思维想象,最终对数学有更深刻的理解。

(二)有利于转变数学课型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型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实行先教后学的教学形式,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不突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往往是在课后对知识进行巩固和练习,这种方法的弊端在于教师不能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学生在课后练习中遇到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答,很容易产生挫败感。然而,利用微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互相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并及时提出和探讨问题。这样就大大改善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此外,微课堂教学还能增加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和数学能力

数学教学不仅仅是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但忽视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苏教版教材除了重视学生基础数学知识的培养外,同时也关注对学生数学情感的培养,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法实现数学知识的内化。微课程以数学课本为基础,同时在情感和价值观方面对教材进行了进一步补充,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有利于消除数学基础差的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在愉快的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最终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贪玩、好动的阶段,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想象力也比较丰富。一位儿童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小学生的注意力一般不超过十分钟。数学本身是一门比较枯燥乏味的学科,课堂上学生几乎一直和数字、图形打交道。这就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相矛盾,许多学生在呆板沉闷的课堂氛围中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而微课堂教学的时间较短,教学形式也比较灵活、生动。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最终让他们爱上数学。

二、以微课堂为平台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利用微课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微课堂教学时间短,课程精简短小,对数学重难点的讲解突出,比较具有针对性,因此非常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可利用互联网将教学内容制作成课件,并上传到空间中,让同学们随时点击学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学习水平,控制微课视频播放的速度,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合理进行微课组合

微课堂教学虽然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也不能过度依赖微课。教师应合理选择和组织微课,避免出现内容重叠、繁杂的微课教学组合,坚持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原则。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圆柱和圆锥展示给学生,并提出问题,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然后在主体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切换到另外一个微课,用图像和文字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圆柱和圆锥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三)适当引入微课元素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调,教师在课堂上的讲授很难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课堂教学一般可分为开始阶段、主体阶段和结束阶段,在开始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微课引入几个有趣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在课堂主体阶段,为了让学生保持注意力,教师可以适当引入微课,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在课堂结束阶段,教师可通过微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结语

以微课堂为平台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目前,微课堂教学模式还存在一些不够完善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加以改进。

参考文献:

[1]齐微微.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魅力中国,2014,(24):131-131.

高中数学微课堂第7篇

数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枯燥性,如果不进行认真备课和教学设计,很难引起小学生的兴趣,进而进行高效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利用好微课教学手段,可以很好地促进小学生在数学教育中的高效学习。

一、适时引入微课元素

在一堂课的各个阶段都可以引入微课进行教学。在课堂的开始阶段可以用微课为学生展示有趣的提问或者课堂内容中最精彩的片断,有利于学生对这堂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切的探索欲望;在课堂的主体阶段,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运用微课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保持学习兴趣和化解难点知识;在课堂的结束阶段教师通过制作精美的微课,吸引住学生的眼球,提升复习巩固的效果。因此,适时地把微课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小学生的高效学习。

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角》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堂的开始阶段运用微课导入,用精美的幻灯片展示几个有趣的问题如“你的身体部位有‘角’吗?”“没有‘角’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或者用视频展示一些美妙的几何建筑让学生认识“角”的魅力等引发学生对“角”的学习兴趣;在《混合运算》这章课堂学习的主体部分用微课展示混合运算原则“先乘除后加减”的难点部分,以形象生动的视频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他们的高效学习;同样在本堂课学习的结束部分用美妙的幻灯片来展示本节课学习的混合运算原则,提升小学生复习巩固的效果。

二、合理进行微课组合

微课在课堂教学中应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微课教学手段不能滥用、泛用。如果一条龙全身都长满眼睛的话那就失去了画龙点睛的效果。若在一堂课过多地使用微课,会使学生出现“微课抗体”,使学生失去了对微课的兴趣甚至出现抵触情绪,效果反而不好。所以微课教学不能为了微课而教学,必须是为了教学而微课。但并非整节课堂教学总只能使用一个微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使用几个微课或者微课组合,以促进学生高效学习为原则。

例如,在五年级下册《方程(2)》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微课提出问题或者展示方程在生活中的具体实践意义以引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在主体部分的教学中用微课为学生们展示未知数在等式两边的移动规律以使学生对学习重点和难点进行有效掌握;在课堂的结束部分再用微课为学生呈现问题或者规律总结,促进小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这样通过组合形式的微课应用,使学生既对微课的教学方式非常感兴趣,又不至于学生产生反感,因此,适当地使用微课组合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三、学生扮演微课主角

在一些视频微课中,主要由教师来担任微课授课的主人公。通过视频中老师的示范、讲解等活动,让学生对视频进行观摩、理解与体验学习。这种微课视频模式与课堂教师现场授课的模式基本相同,只是教授范围针对性强。儿童少年好奇心、自尊心很强,如果把视频微课中的授课主角变成同龄的小同学,能更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课堂中的小学生会认为视频中的主人公能做好,我肯定也行!在这些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微课中扮演主角,更有利于小学生的高效学习。

例如,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微课制作中,教师在设计好“(3/4-4/3x5/6)÷3/2=”的讲解和示范的具体步骤与要求后,让六年级某个班的学生通过培训后,让学生进行讲解和演示,录制下来这个过程作为微课运用到课堂的教学中。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同学能完成的这么优秀和成功,无形中提升了学生们的学习竞争欲望,对学生的认真听讲和独立学习有着很好的刺激效果,可以促进学生的高效学习。

四、自主利用微课学习

微课短小精悍,其设计都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问题、重点或者难点,非常有针对性且非常适合学生自主学习。互联网的普及为拓展学生学习时空提供了有效的保证,教师可以把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上传到互联网中的博客空间,学生可以随时点播学习。微课非常灵活,可以满足各种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控制视频播放快慢和重复点播,便于不同程度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主学习,这样弥补了教师课堂中照顾不到每个学的不足,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高效学习。

例如,在《圆柱和圆锥》的学习中,课堂上有些学生学习能力差,没有完全掌握“圆柱的表面积”相关知识,或者有的学生接受能力强,想进一步往前学习“测量物体的体积”,教师就可以把相应的微课内容上传到自己的博客中,教会学生如何在互联网上点击微课视频,使学生可以自主地进行数学知识学习。这样,教师就利用微课拓展了小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有利于小学生数学的高效学习。

总而言之,微课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可以给学生以非常优美的视听享受,还具有非常强的针对性、操作性、高效性和灵活性。微课对于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教高校课堂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适时引入微课元素,合理进行微课组合,鼓励学生扮演微课主角以及教会学生通过互联网自主利用微课学习,以促进小学生数学的高效学习。

高中数学微课堂第8篇

[摘 要] 微课堂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教学时间、地点比较灵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暂停或者反复学习,直到能够理解和消化知识。同时,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运用,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更高,一定程度上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提高了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为小学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大大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微课堂;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小学数学为学生日后学习数学奠定了基础。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直接影响了基础数学的教学效果,因此,我们应当注重提高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寻求促进小学数学教师专业成长的方法。微课堂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模式,微课堂的采用,不仅能够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微课堂能够培养教师应用素材的能力

微课堂主要通过播放微视频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对于素材的选用以及视频的制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选择素材时,不用过多考虑时间、数量的问题;相反微课堂上所能展现的内容较少,教师只能选择相对比较符合课程内容的素材。因此,在制作教学视频时,应当选用什么样的素材,怎样将它融入于视频当中,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教师在进行教案制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会有意识地提高自己对于素材的应用能力,对于教学素材进行精挑细选,并将素材巧妙地融入视频当中。微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虽然其普适性仍然不够高,但在实践当中,教师能够通过对于教学效果的反思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案,并提高自己对于素材的应用能力。

微课堂的教学时间较短,因此教师所选用的素材应该短而精。同时,根据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教师所选素材应该生动有趣,要足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教师在选用素材时,首先应熟悉课程的内容,并根据内容来选择与之相关的素材,并从中选择最为经典、与课程内容最贴合,并且较为简短的素材来制订教案。以“图形的变化规律”一课为例,教师在选用教学素材时,应充分考虑所选素材是否能够直观地展现图形变化的规律,并要考虑所选素材所需要展现的时间能否控制在规定时间内,以及素材的展现方式是否生动有趣等。当选好所需素材之后,教师还要想办法合理地应用素材,将课程内容向学生充分展现。在对素材进行选择和组合的过程中,教师对于素材的应用能力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这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二、微课堂能够提升教师提炼知识的能力

微课堂需要教师对于知识点进行提炼,将知识浓缩到一个简短的小视频中。实际上,如果按照常规的课堂来进行教学,每一个课程的内容都是比较多,也比较复杂的,当教师在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提炼时,既要注重教学过程的简短性,还要注重知识的全面性,不能为了缩短教学时间,漏掉知识点,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因此教师在制作视频过程中,应对课程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再对知识进行浓缩,既要保证包含重点、知识点,还要保证知识的全面性。这对于教师来说其实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教师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对于知识的总结水平。教师长期通过采用微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于知识的提炼总结能力就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以“因数与倍数”一课为例,如果采用微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明确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重点内容,并将本课时的全部进行总结和概括,从而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经典。“因数与倍数”一课中,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因数与倍数的概念,因数与倍数的区分,找出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等。很显然,在微课堂上,不可能将这些内容全部详细讲解,因此教师只能将这些知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教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会对自己总结与概括知识的能力进行有意识地培养,以提高自己采用微课堂进行教学的技能。微课堂开始被应用,可能会因为部分教师因经验不足,在对知识进行整合的过程中,出现课程内容比较难删减导致课程时间较长,或是内容不够全面等问题,导致课堂教学质量较差。随着微课堂应用的逐渐深入,教师对于知识的提炼能力也会逐渐提升。

三、微课堂能够加强教师掌控课堂的能力

微课堂讲究教学内容简单凝练,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非常重要。课堂时间的限制决定了学生需要进行深度的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复习。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需要将课程中预习部分提前向学生布置,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听得懂。另外,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该及时安排课后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整个学习过程看成一个整体,注重每一环节的紧密衔接,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将知识点理解得更加透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应当严格掌控教学时间、课堂纪律,学生的专注程度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等,当学生对于知识点还不够理解时,可以通过视频回放的方式来进行再次学习,直到学生理解了概念,才让学生进行练习。

以“统计与概率”的内容为例,这个课程内容比较复杂,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难理解。如果采用微课堂进行教学,教师需要让学生对于该部分的内容先进行预习,例如数据的收集、整理和描述,以及对于数据的处理,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的计算方法等,对于其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微课堂起到的是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在学生对于该内容已经有大致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点拔,会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进行微课堂教学之前,应当组织学生进行预习,预先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并对于课堂上所要讲解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控制好课堂的时间,采用风趣幽默的方式将学生的注意力尽量集中在课堂上,使课堂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大,并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让学生去回忆和巩固所学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以及对于学习目标的设置、学任务的安排能力等都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微课堂能够促进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微课堂“短”“精”等特征使得教学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但其教学方案的设置也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对于素材的应用能力,对于知识点的提炼能力,对于课堂的掌控能力等,这些都要求教师需要一定的专业素质。为了提高微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便会自觉提升专业素质。尤其是一些老一辈教师,为了跟上时代的步伐,也愿意去接受新型的教学模式,学习制作小视频,采用微课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同时,微课堂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其教学方法、对于知识的展现等都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教师进行不断地学习。这一点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教师观中“终身学习”的观点,并且能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

比如,教师想要提升微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质量,就会对于课程知识点进行钻研,更好地将知识点融入到小视频中;并且还得对于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有所了解,根据学生的心理与性格特征来展开教学,使微课堂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以“三角形的面积”一课为例,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通过对于三角形的裁剪和拼接,让它变成一个四边形,并通过动态图展示图形转换的过程,鼓励学生开动脑筋,采用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出来。动态展示图不仅能够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图形的转换过程,并且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改进来提高微课堂的教学质量,使其专业素质水平得到提升。

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影响着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并直接体现着我国师资力量的强弱,因此,我们应当极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实践证明,微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在某些方面提升小学数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可适当将微课堂应用到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同时促进小学教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胡华香.小学数学教师数学素养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15,(05).

[2]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

[3]钟绍春,张琢,唐烨伟.微课设计和应用的关键问题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