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20 14:58:30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第1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服饰特色;文化意蕴

提起云南,人们喜欢用“神奇秀丽”、“五彩缤纷”等字句来形容。这里的确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一个让人们魂牵梦绕的地方。这里拥有26个民族,自然风景迷人,民俗风情独特,有着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其中的服饰文化更加灿烂夺目,堪称是“民族服饰的王国”。如:傣族的长筒裙,面料轻薄,色彩淡雅明快,结构简洁;彝族撒尼姑娘的“彩红帽”,以红、黄、绿、白、青、蓝、紫7种颜色丝绸配制,外沿镶制银泡,右侧还垂吊着一串串珠和一绺黑发,走路时串珠左右摇摆,洋溢着青春、妩媚,极为靓丽。

再者,云南素有“民族文化的富矿”、“影视拍摄的天堂”等美誉,26个民族浩如烟海的自然、文化资源,可以说是影视艺术创作素材的宝库。像《五朵金花》、《阿诗玛》、《花腰新娘》等生动地反映云南少数民族生活的影片,体现了云南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魅力。其中,各民族独具异彩、赏心悦目的服饰,连同人文内涵、风土人情、民族歌舞、神采风貌等融合在一起,通过少数民族题材影视艺术这一传播媒介,向世人诉说着这里的传奇故事,以独特的魅力征服了无数观众。

文化学者金光在《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中指出: “文化,主要是指人类活动的模式以及强调这些模式重要性的符号化结构。通常总是包括了语言、文字、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内容。事实上,文化几乎涵盖了人类具体生活的所有方方面面。”①影视艺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可以通过服装这一艺术形式,把抽象的文字描述转化为视觉化的形象,使剧中的人物形象从抽象变为具体,从平面变为立体,犹如身临其境,活灵活现。同时,影视艺术又以特定的虚构形式去折射整个社会的文化形态,服装是影视作品中不可缺少的视觉元素,它不仅仅是一种服务于电影艺术的道具,而且服装本身是一个时代的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的标签,它向我们诉说着剧中人的社会地位、社会信仰、性别角色、政治倾向、民族归属、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等信息。

服饰作为云南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着不同民族,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风俗习惯,不同的民族性格、心理素质,不同的民族审美情趣,以及各自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源流。因此,云南少数民族的服饰,不论形式的古朴庄重或轻盈潇洒,色彩的艳丽或淡雅,都是每一个民族尊严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向心性、认同性的形象体现。”②所以,丰富多彩的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资源成为众多少数民族题材影视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视觉元素。

影视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以“大众趣味为标准,追求感性化,娱乐性,并与大众传播媒介、商业社会结缘”,③因而具有大众文化的特点。“大众”涵盖多数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因此影视文化具有广泛的受众群。同时,影视艺术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视觉艺术,其中的服装通过一系列因素如剧情、演员、场景、音效等的烘托,显现出超乎生活服装的魅力,进而带给人们视觉上的享受与心灵上的愉悦。近年来,正是由于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大量热播,使人们重新认识到了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独特魅力。下面我们就以几部经典的云南少数民族题材影视作品来解析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色。

1.电影《五朵金花》服饰特色

剧情简介:《五朵金花》拍摄于1959年。1960年它在全国隆重放映,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同年,在国外上映并获得巨大的成就。本影片讲述了在云南大理的“三月街”盛会,一对白族青年阿鹏与金花相识并相爱。他们在蝴蝶泉边定情,相约明年再会。翌年山茶花开时,阿鹏如期而至,但未见金花踪影。痴情的阿鹏便开始了遍及苍山洱海的寻访。他不知金花的姓氏地址,连续与4个金花姑娘闹出了一段又一段有趣的误会。最后,在定情的蝴蝶泉边,阿鹏终于找到了他心爱的副社长金花,其他4位金花也到蝴蝶泉边为他们祝福的故事。

白族是一个崇尚白色的民族,我们从一首白族民歌中的一段可以看出,白色确实是白族人民最为宠爱的色彩,并且与他们的服饰密不可分。

白白月亮白姐姐,

身上穿件漂白衣,

脚上穿双白布鞋,

披张白羊皮。

这首白族民歌中的片段,歌颂的是一个理想中的白族姑娘。她身着白色的服饰,婷婷站立在皎洁光亮、清明如水的月色里,显得多么的晶莹光洁、纯洁美丽。正是月光如银,美人如月。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白族姑娘的美丽是和白色分不开的,是同皓月,是同白色的服饰分不开的。白色,正是白族男女服装的主色调。白族女子的衬衣、外衣和头饰上的缨穗,男子的对襟衣和包头,基本上都是白色。④白族人民对白色服饰如此偏爱,并不是说他们排斥其他色彩。其实,白族在突出白色的同时,也很注意白色与其他色彩的搭配,相辅相成。如白族妇女的衬衣多为白色或翠绿色,上衣外罩一件无袖坎肩,色彩一般为红色、蓝色、紫色或黑色。这样,衬衣与领褂的色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服饰搭配总体给人一种明快、纯净的感觉。

镜头一描述:电影《五朵金花》影片开场,阿鹏骑着马前往三月街参加男子“赛马”比赛,途中巧遇一起赴会的副社长金花和姐妹们,由于她们的马车轮子坏了,停在了路途中,阿鹏是个出色的铁匠,他帮助姑娘们修理好了马车轮子这一镜头,此处的副社长金花一直是用草帽半遮着脸,显示出纯情少女情窦初开时娇羞的神情。白族服饰的魅力通过金花的装扮表现得淋漓尽致,“白色上衣,外套紫红色条绒领褂,腰系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脚穿绣花鞋”,鲜艳的色彩,荡漾的花朵缤纷,展露出青春少女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追求,拘束的表情又掩饰着欲望的膨胀。在观看影片时,我们的审美感官使我们穿越时空的障碍,与影片中的人物畅谈,依靠我们的想象去填补人物背后跌宕起伏的故事内容;同时在时代变迁的长河中,审美心理的变异又使得观众观赏时领悟到新的审美感悟,从而使作品生发出更多的价值和内涵,获得源源不断地生命力。

影片中人物的服装描述:电影《五朵金花》中人物的服装主要源于20世纪初期与中期云南大理白族地区的服饰。那个时期,白族服饰的基本款式、色彩喜好承袭的是传统白族服饰风尚,其服饰的基本特征变化不大。主要为:男女服饰均有尚白的习俗,以白色为美、以白色为贵。女性上装穿白色上衣,衣的后片比前片长,腰间系各种颜色的绣花围裙,外穿无袖红色或黑色金丝绒坎肩,在衣袖口、裤口上也绣上色彩艳丽的花边,整体装束结构映衬协调、色彩对比明快,浓艳而又庄重,线条美丽苗条。其实,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白族很喜欢红色,他们认为红色喜庆、吉祥,穿着既精神又辟邪,另外红色还代表了白族人民的热情好客,也象征着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所以,再素雅的颜色,也要用红色来点缀一下;男性的上装一般是白色的对襟衣和黑色的领褂;男女下装均是白色或蓝色的吊裆直筒长裤;男性头饰是白色或蓝色布包头,而女性的头饰有包头、头帕、帽饰等多种形式,因年龄和地域而有所不同。

镜头二描述:影片结尾五朵金花一起出场的场景,她们的服饰装扮各具特色,富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如图1)

副社长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无领紧袖衬衣,外罩无袖紫红色金丝绒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此围裙束紧腰身,恰到好处地显示了女性的体态并给人一种朴实、精干、俊俏、大方的感觉;此外,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下装穿浅蓝色长裤,足穿绣花鞋,肩挎绣花包,头梳独辨,盘于叠成长条形的桃花或印花头巾中间,再缠以红头绳,左侧飘缀着一束雪白的缨,似缓进的旋律,给人无尽的飘逸、洒脱、秀美之感。

炼铁厂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无袖蓝色坎肩,前面系浅灰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拖拉机手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红色无袖偏襟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畜牧场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浅绿色无袖偏襟坎肩,前面系黑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装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积肥模范金花的服装装扮:上装穿白色衬衣,外罩无袖紫红色金丝绒偏襟坎肩,前面系灰色缀有绣花飘带的围裙,下穿蓝色长裤,在衣袖口、领褂门襟、下摆、裤口上也绣有色彩艳丽的花边,足穿翘头绣花鞋。

从总体上看,白族女性服饰给人一种简单中透出丰富,浓重中衬托出秀美的感觉。(如图2)

影片中男性的服装描述:

采药爷爷的服装:深蓝色布包头,上装穿浅灰色对襟衣,外套黑色右衽坎肩,再罩一件对襟灰色羊皮领褂,下装穿深蓝色宽脚裤。

管闲事老叔的服装:深蓝色布包头,上装穿浅灰色对襟衣,外罩深灰色右衽坎肩,下装穿深蓝色宽脚裤,腰系装草烟的黑色布腰带。从整体上看白族男子的穿戴简洁朴素。

阿鹏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对襟衣,外罩黑色领褂,下装穿白色宽脚裤,头饰为白色布包头,垂下尺许。(如图3)

2.电影《阿诗玛》服饰特色

剧情简介:电影《阿诗玛》拍摄于1959年,是根据流传于云南彝族支系之一撒尼人中间的一部著名的口传叙事长诗――《阿诗玛》改编而成,影片以阿黑、阿诗玛反抗封建贵族势力的不合理婚姻为主线,塑造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阿诗玛和聪明、勇敢的阿黑这两个撒尼青年的典型形象,颂扬了他们的传奇爱情故事,极其富于浪漫主义色彩。

《阿诗玛》是一部反映云南彝族撒尼人的爱情悲剧电影,影片中的很多场景都取材于撒尼人的日常生活,表现得自然而富于生活气息。

镜头一描述:姑娘们在河边洗麻的镜头,那一把把甩出又拉回的麻不但是她们的劳动工具,也是她们传达美、渲染美的“助手”。尤其是姑娘们排成行边唱边舞时,她们靓丽的服饰色彩(白色、蓝色)与身边的山川、河水相互交融,互为一体,此处导演摄制了一个水中倒影的画面,更给撒尼姑娘的袅娜、多情蒙上了一层神秘、朦胧的面纱,愈加显得美丽动人。(如图4)彝族撒尼人勤劳、美丽、善良、智慧、纯洁、勇敢的形象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

镜头二描述:影片开场阿黑头缠青布,身着黑青色布衣,下身配宽裆黑裤,就取自彝族“尚黑”的习俗,男演员“碗盖头”、“英雄结”头饰的选择,更显现出彝族男子英勇的气质。此外,影片中对于一些民俗细节的选定都十分的考究,如阿诗玛所戴的“彩红帽”(如图5)就是根据彝族撒尼人“扯下天上的彩虹做成姑娘的头巾”的民间传说来制定的,而这些环节对于刻画人物形象,增强民族特色都起到了极佳的效果,同时借着这个机会向世人展示了云南彝族撒尼人的生活习俗和审美习惯。

我们将影片中的人物服装分为两类:一类,正面人物的服装;二类,反面人物的服装。(如图6)

正面人物的服装描述:

阿诗玛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宽袖斜襟长衣,长略过膝,侧缝开衩至腰。长衣小圆领蓝底镶彩色花边,袖口、斜襟、下摆拼接一块蓝底布并绣有精美的花边,前面系蓝色围腰,下装穿蓝色宽脚长裤,脚穿勾尖绣花鞋,耳戴细环,手戴银镯,配挎一个长穗绣花包。整体装扮典雅淳朴,体现出影片中女性的纯洁、大方。

阿黑的服装:上装穿白色对襟衣,外罩白底镶蓝色布边的麻褂,头缠青布,下装穿宽裆黑色长裤,腰缠红布,左耳贯大环,脚穿黑色布鞋,浑身上下显出粗狂和强壮,给人以英姿勃发的阳刚之美。

反面人物的服装描述:

热布巴拉的服装: 热布巴拉是封建传统贵族的代表,其上装为深色对襟衣,外罩对襟黑色绸缎领褂,并在领口、袖隆口镶无数的银泡,头缠黑布包头,下装穿黑色绸料长裤,左耳戴大银环,手戴银戒指。整体着装给人一种富贵、权衡的感觉,很好地体现了封建贵族蛮横霸道的特征。

阿支的服装:阿支依仗父亲的势力,蛮横无理,仗势欺人,上装穿暗红色对襟衣,外罩无领深红色绸料对襟领褂,领口、门襟、袖口镶银泡,头缠深灰色包头,手戴多个银戒指,下装穿深红色绸料长裤,整体装扮使其封建贵族蛮横无理,仗势欺人的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是历史的积淀,不同的民族,因为时空状态的不同,就会形成一定时期的不同心态、不同的意识和不同的文化、相对后人来说是传统。传统是历史的痕迹,而流行则是时代中某个较短时期的烙印。”⑤其中,每一个少数民族的服饰都是它的民族文化的象征和积淀,是长期的民族文化精华的积累。通过少数民族服饰,我们可以珍藏传统与美学文化,并且通过视觉的方式传递大量的社会生活讯息,所以学习少数民族的服饰风采,为我们丰富自己,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质,认识服饰特征,总结服装的发展规律,特别是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元素为我们艺术创作、服装设计提供了现成的素材资源。

注释:

①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年11月,第3~4页

②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上)》,载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年1月。

③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5页。④段炳昌:《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4月,第1页

⑤张星:《服装流行学》,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10月,第62页。

参考文献:

[1]段炳昌.南诏大理国的流风遗韵―穿越白族民俗长廊[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9.

[2]孙英春.大众文化:全球传播的范式[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张星.服装流行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4]金光.艺术与文化――艺术的本质和世界性的民族文化[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5]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上) [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

[6]李靖寰.云南少数民族服饰艺术浅谈(下) [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1.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第2篇

【关键词】民族服饰;民族题材油画;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J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271-01

我国是一个多地域、多民族的国家。在这种多民族文化里积聚着上千年的民族民间艺术传统和原始的艺术符号,他们将这些封存完好的民间文化艺术以原生态的呈现在眼前时,给画家们带来了新的契机。民族服饰是民族题材中体现其文化和风格的重要核心。一方面,民族服饰不仅表现除了少数民族独特的文化,另一方面,体现着许多少数民族生活的特色。中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色彩随着民族的地域、文化、民俗等不同而缤纷多彩,彼此影响和传播,从配色到图案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特色,不仅为油画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色彩灵感,同时也为油画更具民族特色,为油画的发展与创新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注重将富有民族审美特色的和具有民俗审美情趣的形式元素或文化符号建构到现代绘画创作的形式中,并力图将两者融合起来,即达到传统与现代的审美结合,正是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民族服饰在民族性油画中体现的重要性,主要通过民族服饰在样式,色彩,体现的文化来表达,从而丰富作者的画面,体现出所要表达的意向。

一、少数民族服饰中的几种艺术元素分析

(一)丰富多彩的造型款式

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装款式各不相同,样式也是各具特色、纷繁复杂。少数民族服饰与整个民族文化一样既具有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显著的民族性、区域性、传统性、融合性和变革性等特征。少数民族服饰形成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经济形态、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影响。文化形态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的结果.这是生态文化学的观点。

(二)装饰性的色彩表现

在油画中表现民族服饰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装饰性色彩,色彩是民族服装视觉情感语义传达的另一个重要元素。民族服装色彩语义的传达依附于展示媒体,通过视觉被人们认知,不同的色彩其色彩性格不同作用于人的视觉产生的心理反应和视觉效果也不尽相同因而具有了冷热、轻重、强弱、刚柔等色彩情调。既可表达安全感、飘逸感、扩张感、沉稳感、兴奋感或沉痛感等情感效应,也可表达纯洁、神圣、热情、吉祥、喜气、神秘、高贵、优美等抽象性的寓意。民族服装色彩多运用鲜艳亮丽的饱和色,以色块的并置使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视觉美感,明亮、鲜艳、热烈、奔放显示出鲜明的色彩对比效果。

(三)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

少数民族服饰中保存有大量的纹样图案,如果说彤制和色彩是外在的民族风貌的直接体现,那么纹样图案就是内在文化心理的直接显现了。据专家研究,“服饰纹样图案均来源于生活,人们将动植物纹样,几何图形,经过抽象,写实规范等几个艺术阶段的处理,应用在服装的装饰上服装的图案色彩经营完全脱离了事物原始图像的固有特征自然界中的红花绿叶在民族服装图案中已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转变成为纯粹的色彩情感信息符号,一切为表现审美情感服务。

二、少数民族服饰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与艺术价值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第3篇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艺术 关系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艺术的源泉。民族艺术中的舞蹈、戏剧、杂技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许多民族的文艺是由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发展演变成舞蹈、戏剧。目前许多被挖掘、整理出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黎族的跳竹竿、景颇族的刀术、苗族的狮子上金山等,把竞技、舞蹈、娱乐、体育融为一体,既有娱乐、健身的作用,又有艺术欣赏的价值。随着各民族、文化的进步与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将为现代民族艺术提供无穷无尽的发展源泉。

民族艺术促进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往往与各民族的音乐、舞蹈以及美术等艺术形式融为一体,如苗族人民喜爱的跳芦笙,健美的动作,配合内容丰富的歌词和优美的曲调,身着漂亮的民族服饰,边唱边舞,边跳边吹,说唱、交谊、运动三位一体,既交流思想感情,又得到娱乐和健身。又如黎族的跳竹竿,击竿者,时跪、时蹲、时站,节奏越打越快,难度越来越大。跳竿者随竹竿的分合、高低、快慢,灵巧地跳跃其间,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展现出各种优美的姿势,美不胜收。参加者不仅要求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具备较高的音乐素养和舞蹈技巧,形成了高度体育技巧性同高度艺术性统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

民族传统舞蹈是取得群众确认而流传下来的舞蹈形式,是由各族人民根据现实生活直接创作的,反映了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之间的关系上的情感和态度。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都属于人体艺术形态,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性基础。

在漫长的长河中,舞蹈与体育共生共存,栖息相伴的现象是有目共睹的。民族舞蹈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属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两种人体艺术文化、人体艺术形态。我们可以举出不少的实例来说明“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现象。我国的剑术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融舞蹈与体育于一身的艺术形态至今仍受到群众的欢迎。

从历史上看,远在先秦时期,在东北、内蒙地区的阴山岩画和乌兰察布岩画中的原始狩猎舞蹈。魏晋南北时期,西南僚人的铜鼓舞。明清时期,中南地区瑶族的盘王舞。民国时期,朝鲜族的刀舞等等都有上述的特点。民族舞蹈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述,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以健身及竞技取胜为侧重,形成现在这种有分有合、以分为主的状况,即民族舞蹈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形态,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则形成另一种独立的艺术形态。

此外,从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三个需要层次来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舞蹈都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享受和发展需要的实践,都是人类愉快、活力和自由的源泉,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目的既具有健身性目的又具有审美性目的,既为了满足身体本身的需要,也为了满足心理和情感的需要,对身体活动的多目标追求将逐渐成为人们参与身体活动的重要特征。因此,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舞蹈这种“舞中有体”,“体中有舞”的融合形式,将成为一种趋势,将共同构成人们余暇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服饰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共同体现各少数民族的特点。我国少数民族千百年来常常在佳节吉日借助民族传统体育来寄托美好心愿,表达欢娱的心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式。又因不同的自然环境、生存方式、宗教信仰、生活习俗、审美心理等,形成了各具风采的民族节日盛装。这些民族盛装被广泛应用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它们在服装款式、色彩搭配、纹样装饰、饰品造型乃至整体着装风格上,既涵盖了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样式,又荟萃了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因而具备了各少数民族服饰最直观的民族形象表征。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服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随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变出全方位、多层面的形式,反映出少数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动作也无限变幻,难度高超。此时的民族服饰为了配合视觉效果,必须将少数民族盛装原生的装饰、佩戴及穿着体系打散、解构其中最具少数民族服饰风采的元素,诸如款型、饰品、图案纹样等,作为少数民族形象的象征,被有选择地用于或重新组构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的设计中,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服饰变得艺术化。而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设计的少数民族盛装,因其涵盖着少数民族服饰的日常式样,深受群众的喜爱,因而许多优秀项目经过多次的精选、提炼,世代传播,魅力无穷。

三、少数民族传统与民族器具

由于民族特色、地域环境和状况的不同,每个少数民族拥有不同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和民族游戏,而不同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别有不同的民族体育器具。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器具相互依存。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表演和比赛与民族器具的使用密不可分。民族体育器具在许多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和表演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纳西族武术“东巴跳”,是纳西族特有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它集中了纳西族有代表性的传统武功。纳西族每当祭风、祭神、消灾、除秽、开丧、走荐、求寿等七种道场,都要举行盛大的“东巴跳”。典礼时,人们头戴五色飘带佛冠或鸡冠帽,身披龙凤小旗,腰系黑红彩带,穿着各种彩色法衣或兽皮服饰,手执刀、剑、弓、弩、叉、矛、盾等武器,以及板铃、手鼓、大鼓、铜擦、铜锣、海螺、楞锤、魔样等民族器具进行演练。如果没有民族器具作为道具,“东巴跳”就不可能表达出应有的感情色彩。因此,民族器具在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和传播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促进了人们对民族器具的认识。多数人对哈尼族、普米族的“磨秋”和阿昌族的“车秋”没有太大的印象,但是通过各个级别的少数民族竞赛或少数民族项目表演等,人们就会认识到,“磨秋”是“打磨秋”运动的器材。“车秋”是阿昌族的“车秋”运动项目的器材,“车秋”形状略似纺车,有四根木柱分立两边作为支架,中间横担着秋辊,左右各用两根木柱交叉的镶在秋辊上,类似车的辐条,在顶端左右相连,挂着秋千绳。每架“车秋”可同时坐4人或8人,节日期间,阿昌族青年都身着节日服装,悠荡秋千,尽情娱乐。

: [2]林惠芬.民族传统体育与民族传统舞蹈[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4,(3).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第4篇

关键词:黑龙江省;渔猎;民族服饰;数字化

一、黑龙江渔猎少数民族服饰现状

地处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居住着特有的渔猎少数民族,其中有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赫哲族等。由于所处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原因,在解放前,这些渔猎民族以捕鱼和打猎作为主要的生产方式,蕴育了独具特色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习俗,其中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兽皮服饰,赫哲族鱼皮、树皮服饰就是其民族文化的精髓。

然而近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巨变,国家的政策的出台,渔猎民族的生产方式大多由渔猎转型为农牧。从生产方式的结构变化,到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加上现代人的审美观念,外来文化的冲击,多种艺术融合等等因素都对渔猎民族服饰的传承产生了巨大的冲击。黑龙江渔猎民族的服饰多属于皮服,如:鄂伦春族的狍服、赫哲族的鱼皮,加工环境较差,制作技艺讲究、繁琐,加之子承父业等保守思想等因素,使得能够掌握制作方法的人少之又少。为了挽救即将消亡的渔猎少数民族服饰,国家将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鄂伦春族的兽皮制作工艺等被列为重点非物质遗产。

二、黑龙江渔猎少数民族服饰传播方式探索

1.传统传播途径的局限性

目前,关于渔猎少数民族服饰的传播主要指手工艺技能的传播,主要为族内传播,并且在传承的过程中有部分技艺简化或丢失。如何将这些民族服饰的精髓传播出更是难上加难。就目前传播情况来看主要为面对面动态传播和静态展传播两种途径。面对面动态传播即师徒传承,局限性比较大,延续至今,赫哲族只有7、8个人会做鱼皮衣服,而掌握鄂温克族桦树皮帽子制作技艺的人更少。在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有关于黑龙江渔猎民族服饰的静态展,包括袍皮、鱼皮、树皮等服饰,但展品只是给予参观者一次的视觉体验,能够深入了解的人很少。在现有的黑龙江省非物质遗产官方网站里,也有一些关于渔猎服饰的文字介绍和图片,但却缺少互动性,效果大大减半。

2.数字化传播的探索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数字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记录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法和途径不断推陈出新。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语言、文字、声像得到富有情感的真实保存。构建网络数字博物馆,将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民俗生活方式及相关艺术元素生成过程进行数字化储存,用活态文化的方式展示民族服饰传统制作工艺过程和精华。使受众在搭建新媒体传播平台上自主化的对信息的选择、生产、传播和接收的过程进行选择,让受众兼具传播者的身份,积极有效建立起极具个性化的信息传播环境。在像渔猎民族服饰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的语境丢失后,数字媒体媒体为其新生提供可能。

目前黑龙江省部分的渔猎民族服饰数字化已开始,数据库正在搭建,基于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数字传播所需条件还不成熟,通过网络媒体来呈现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的动态过程还处于萌芽阶段。

三、黑龙江渔猎少数民族服饰的数字化传播策略构建

为了尽可能地将黑龙江渔猎民族服饰保存下来,笔者提出,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建立专业网站、数字化传播实施的构建三步来达成。

1.建立黑龙江渔猎少数民族数据库

首先,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对黑龙江渔猎少数民族服饰进行学术分类以及信息化储存,建立完整的素材数据库以及资料性的符号库。在进行数据库采集时,先要对所采集数据进行分类,如:民族、服饰种类,再明确采集数据时需要录入的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应包含那些内容,如:服饰所属民族的文化历史背景、服饰的款式、色彩、图案、结构造型、手工艺流程、发展现状等等。之后进行的数字化工作是建立在这些数字资源的基础上,即,建立黑龙江渔猎民族资料库,将搜集的文字资料、样衣及细节图片、影像资料编辑保存于存储盘中,便于检索。建立素材数据库、资料性的符号库及图像检索等技术。

2.制定传播策略

根据目前黑龙江省渔猎民族的传播状况,设计出以下四个传播方案:

(1)建立互动性专业网站

将黑龙江渔猎民族服饰相关的文字、图像、音视频数据作为题材构建专业性网站呈现给受众,扩大了黑龙江渔猎民族服饰的传播和交流范围,吸引人们对渔猎文化的尊重、包容,同时将文化精髓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创新开拓黑龙江渔猎民族服饰的新思路。

在网站设计时要注重网站的线上线下的互动性。用户可以通过登录进入数据库,检索要了解的内容,并对民间工艺大师、民间艺人艺术理念、设计思路、艺术作品等进行观摩学习。在网络上展示传统制作工艺的同时,鼓励用户上传图片展示自己有关渔猎服饰的作品,以传统手工艺技能为平台进行渔猎民族皮服制作技艺的双向互动。由于材料的紧缺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上传作品的用户可以用其他的服装材料代替兽皮、鱼皮及桦树皮,只需要其作品中的某一个设计点或某部分加工制作方式与渔猎服饰相吻合。可以在网站中专门设有论坛,激励用户实际动手制作具有黑龙江渔猎民族服饰特色的服饰相关产品,并择优进行生产加工成衣、舞台服装、旅游纪念品等。这一系统主要针对的是具有学习能力的固定人群,如在校大学生、资深服饰加工爱好者。同时,系统兼具渔猎民族皮服制作技艺的录入功能,将渔猎民族皮服制作技艺的继承人或保护工作者、研究专家学者等设定为该板块的版主,提供录入和整理渔猎民族皮服制作技艺的网络平台。

(2)创建基于GIS的传播方案

GIS即是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黑龙江渔猎民族服饰的GIS系统可以建立在建立在民族服饰信息地图上,根据其实际经纬度坐标,将黑龙江省渔猎民族服饰添加到地图上,使受众可以清晰的了解黑龙江省渔猎民族皮服技艺的历史演变和地理变迁,感受到黑龙江渔猎皮服技艺文化空间、物质空间及历史演变。地图上对研究范围内每一个渔猎民族及其服饰的每个历史时期技艺都会做标注,并且每个标注会有相应的链接,链接里有对应的服饰文本、图片、音视频内容。用户在浏览后,可以将浏览内容及位置标注分享到微博、微信、QQ空间等其它媒介上,借助GIS传播方式可以扩大分享黑龙江省渔猎民族服饰网络平台中的内容,不仅为研究的专家和爱好者提供有效服务,还可以对比同时期其它相近的民族服饰,体现地理位置和生产方式所产生的民族服饰的相同点和差异化,缩小了地域化研究差异,促进中国整体民族服饰的研究进程。

(3)多媒介传播的方案

单纯的以PC机为终端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摄取信息需求,以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为移动终端的传播方式已随处可见,方便小巧的移动终端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大量信息。将黑龙江渔猎服饰的相关信息内容向移动端推送,可以让受众更快捷的接触兽皮、鱼皮、桦树皮服饰的设计理念及手工技艺,构建良好的民族服饰传播氛围。可以开发以渔猎民族服饰为主题移动终端应用软件,用户注册登录后可以方便地获取渔猎服饰的各种图文资料及音视频资料,并且可以做一些互动性的设计,如用户可留言、上传作品或开发相关游戏互动环节。多媒介的传播方式有助于构建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传播氛围。

(4)三维场景还原的传播方案

运用OpenCV开发三维场景还原,还原渔猎民族皮服制作的真实情景。三维场景还原首先呈现给用户黑龙江渔猎民族每种服饰的大体框架,具体到每种服饰还要用户自己通过界面上的不同菜单选择其半成品及成品的制作。如:点击进入赫哲族鱼皮服饰的制作菜单后,将会出现鱼皮原始材料即制作流程中的第一步获取鱼皮,再根据鱼皮衣的制作流程分步骤的指导用户完成整个制作过程,在视频中出现的场景都是以漫游动画的方式三维呈现的,通过虚拟空间模拟真实鱼皮服饰的制作过程,使受众感受到鱼皮衣技艺的真实性。

参考文献:

[1]赵彦越.黑龙江省桦树皮制作技艺的数字化传播策略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7.

[2]张艳.试探黑龙江流域渔猎文化手工业技术的传承与策略[M].哈尔滨:艺术研究,2014,4.

[3]朱思颖.桦树皮制作技艺的数字化设计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7.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第5篇

【关键词】民间艺术 湘西少数民族艺术品 民族艺术语言

一、湖南湘西少数民族艺术品形成的历史环境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北部,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湘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湘西自古都有神秘之说,由于湘西地处山区,四周被山包围,长期处于一种与外隔绝的生活环境里,所以受风土人情和地理的影响,土家族、苗族的人们形成了独特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

二、体现湘西少数民族艺术语言的艺术品

(一)土家族、苗族的民族服饰

土家族、苗族民族服饰的特征主要是用简单的图腾重复出现在一个构图画面里,在简单中表现出其形式美。服饰的图腾表达出来的构图与国画中的创作构图技巧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其题材的选取也是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大多以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见的、感受的人、事、物来进行描绘,例如,鱼的造型象征多子和富裕、麒麟造型象征祥福和生育、鹿和羊的造型象征福禄和吉祥、葡萄象征多子多福、紫藤与鱼的搭配象征权贵等,其创作理念在无意和随性中带有寓意,这也是艺术品区别于电脑工艺复制品的灵魂所在的评定标准之一。

就其服饰特色在图腾的形式美感、视觉美感上来分析,土家族服饰和苗族服饰的格调基本上是一致的,女装一律为满襟衣、无领,其中披挂用料较为讲究,很多设计带有寓意和程式化的设计审美观,不论男女披挂用料基本上以青色为主色调,在色彩视觉审美上追求一种淡雅、低调、淳朴的美。

关于服饰艺术语言的传承文化还有一定的历史渊源,记载着土家族、苗族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发展。例如,从毛古斯舞中可以知晓,土家族服饰是由原始先民遮盖草叶、树皮演变而来,后来发展到了以西兰卡普中八勾、四十八勾、阳雀为标志的土家服饰早早地流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并流传至今。同样,苗族服饰也记载着历史文化,其中,民族服饰具有宗教文化内涵,如土家族“梯玛”做法事、苗族“苗老司”做道场时穿的特制法衣,其设计和图腾搭配样式都经过寓意设计理念而制定的,较为讲究,在其设计构思上还有一定的宗教文化思想和内涵,如苗家小孩的虎头帽、虎头鞋、项圈、手镯及神仙帽、拐杖、竹叶棚等。

(二)湘西苗族人的苗绣

湘西苗绣是苗族人世代相传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苗绣中的一针一线都完美地诠释了苗族人对图腾美术的审美观。

苗绣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的史籍中就有苗族先民身穿装饰着的花鸟、图案服饰的记载,以后的历代史籍中对于苗绣有较多的著述。苗族的女性喜欢在自己的生活装饰用品上使用刺绣来装点自己的佩戴饰品和家具用品 ,从而使得苗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了提高生活品位和个人修养情趣的标准之一,如草帽、背包、围裙、手帕、头帕、挎包、钱包、枕顶、帐帘、门帘、书包、衣头、衣袖,衣襟、小孩子的袜子等,几乎都成了精心装饰的对象。

苗绣纹样绣法和板块不同,可分为素雅、细致、秀丽、粗犷四大类,其中,苗绣针术有着自己独特的模式,即绣、插、捆、洒、点、挑、串七大类,它们使用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在苗绣针术的类别技术里娴熟的进行纹样的绣法穿插,呈现出来的样式和板块也体现出其独特性。

三、湘西少数民族艺术品的艺术语言和文化传承作用

民间艺术从本质上来看,是淳朴、单纯的,不受任何规章制度的框定,其创作带有自发性、随意性、娱乐性,是人们在愉快心情下以消遣为目的的创作,率性而为的可贵,其内涵里有一种感人的真实,这点是民间艺术的优越所在。当然也有局限性,但其优点给艺术创作的启发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湘西少数民族艺术品的艺术语言和文化传承是民间工匠和艺术爱好者在生产和劳动中自发形成的一种艺术审美价值和自成一派的艺术品风格,尤其是地域较为偏僻的少数民族中的艺术品呈现出的艺术语言和风格较为典型,比如在其服饰的特征,服饰中图腾的形式美感、视觉美感,它们的设计和构图理念都较为成熟,形成了一种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地域语言符号。

少数民族的艺术品具有劳动人民的气质、审美情趣以及民族的乡土气息,自由在艺术创作中是较为重要的一环节,其是整个艺术创作的命脉,吸取民间美术的天真、洒脱、自由的艺术真谛,是研究湘西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品的意义所在。

结语

湘西少数民族艺术品的艺术语言和文化传承所具有的独特性和娱乐性,率性为真的创作动机,给艺术创作带来了可贵的参考蓝本和思维空间。本文以土家族、苗族的民族服饰,湘西苗族的苗绣举例,朴实、简单、自然、生活化风格的创作思想在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服饰及苗绣的艺术品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它们的风格简单朴实,带有把玩态度的艺术创作动机给艺术创作带来灵性,同时也对艺术创作起到了推动和辅助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2]杨辛,甘霖.美学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第6篇

[关键词]可持续化发展 少数民族 服装 畲族 开发

[中图分类号]J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69-02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代的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心理特征以及风俗习惯等自然的、社会的和文化的诸多因素的综合表现。民族服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民族服饰的概念广义上指世界各地现存的民间传统服饰,狭义上则指我国五十六个民族的服饰。畲族是我国典型的散居少数民族之一,主要散居在我国的东南部,以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和安徽省内居多。本研究以位于浙江省内的湖州安吉县郎村畲乡为对象,该村位于浙江省湖州安吉县西南、天目山北麓,这里物产丰富、环境宜人,山水清远、民风淳厚,地理条件优越,自然风光优美,发展旅游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该村旅游发展速度严重滞后,旅游人次、旅游收入均落后于安吉周边区域。在旅游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当地的自然旅游资源,挖掘其畲族文化,已引起该村领导人及村民的极大重视。

一、课题研究意义

(一)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需要

少数民族服饰是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和艺术,研究少数民族服饰发展演变历史在某种意义上是研究民族发展史,少数民族服饰是反映其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实物资料,我国56个民族的服饰丰富多彩且内涵深邃,各民族极具特色的民族服饰从不同角度和侧面,反映了各个民族的生存方式、风俗习惯、宗教礼仪、审美心理、艺术传统,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畲族妇女头戴“三把刀”习俗就是典型地反映畲族民族历史发展的服饰语言。相传在明末时期,倭寇时常入侵,为防御入侵者的侮辱,畲族妇女便在头发中插三把短剑,危急时可取下自卫,这种头戴“三把刀”的习惯就自然而然最终积久成俗。

(二)促进和发展旅游业的需求

少数民族服饰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纽带, 同时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一个先导产品。民族特色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特点,而服饰旅游资源的民族特色是否极其鲜明对它的开发影响是比较大的。

在当前旅游业高度发展的条件下,服饰文化不仅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底蕴,而且包含着丰富的经济价值。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升温,追求民族风情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一种趋势。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情旅游必须具备当地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中,代表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是慕名而来的旅游者所希望看到的,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变迁,现今的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杂居,尤其是以散居为主要居住形式的畲族更是与汉族同化无异。安吉县郎村畲乡最富文化特色的是该村的畲族文化。郎村是章村镇的一个自然村,是环太湖流域惟一的少数民族畲族集聚地。郎村现有蓝、雷两氏族姓540余人(占郎村常住人口的1/3)。本课题研究为进一步弘扬畲族民族文化,唤起人们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热情,为促进安吉郎村畲乡的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丰富和充实现代时装设计的要求

Patricia Field曾说过:“时装的未来火花,会在“生产地”出现。因为,生产过程中不断地实践与尝试,熟能生巧,一定会酝酿出新的时装技巧。包括新的面料、剪裁、结构、手工、图案等等,都会应运而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中国文化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中国民族元素正吸引着众多设计师眼球,在现代服装设计中民族服饰元素以其独特民族风情为设计师们所钟爱, 它不仅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创作灵感,也提供取之不尽的创作素材。现代时装设计从传统民族服饰中汲取灵感,提炼民族服饰典型元素,通过借鉴重构应用于现代时装设计中,使现代时装设计具有文化内涵及时代特征。民族服饰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审美特征是我们设计创作永不枯竭的灵感之源。对丰富服装设计师设计素材有重大意义。

二、畲族服饰现状分析

经过对湖州安吉郎村畲乡的实地考察调研发现畲乡民族服饰现存问题有两点:一是该村现有保存的民族服饰很少,色彩单调陈旧,款式不够丰富,不能确切地反映畲族服饰的整体面貌,以现有保存的服饰展现于旅游者面前缺少展现畲族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的吸引力;二是现有的畲乡少数民族人民着装与汉族人民着装无异,畲乡年轻一族更是不知道本民族的服饰特征,除了一些大型民族主题活动和民族节日外,畲乡民族服饰几乎被人民遗忘在历史的角落。该村畲族民族汉化现象程度较深,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外乎有民族变迁、历史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但畲族民族服饰的没落主要是老式的畲族服饰与现代生活节奏格格不入,更是因为现代化成衣业的高速发展促使依赖传统的手工刺绣、编织等大量手工缝制的畲族服饰慢慢被淘汰出局。

三、现代畲族服饰产品的开发思路

(一)提炼畲族服饰典型元素,重构艺术型畲族服饰

艺术美的“更高、更强烈、更集中性、更典型和更理想”的特点决定了“艺术型”民族服饰的特殊要求:把握住原汁原味的畲族服饰中具有代表民族典型特征的民族符号是现代畲族服饰设计的关键所在。调研查询大量的畲族服饰资料可以获悉概括得知,畲族服饰最主要的特征体现在畲族妇女的着装“凤凰装”以及穿梭在畲族服饰中极具体现畲族人民能工巧匠的“彩带”。“凤凰”是畲族的图腾,畲族妇女最主要的装束就是“凤凰装”。畲族的“凤凰装”极具特色:凤凰装的特点是在衣裳、围裙上刺绣各种彩色花边,多是大红、桃红夹着黄色的花纹,镶绣的金丝银线象征着凤凰颈、腰和美丽的羽毛,金色腰带象征着凤凰尾巴,周身叮当作响的银器象征着凤凰的鸣叫。全套“凤凰装”一般作为畲族女子的嫁衣。丰富多彩的畲族“彩带”是最能够体现畲族手工艺水平的。“彩带”,又称合手巾带,即花腰带,图案花纹多样,配色美观大方;另外,畲族姑娘精心织绣的绣帕或彩带用来送给心爱的情侣,这是最好的定情物。

(二)基于服装产业化生产模式,开发生活化畲族服饰

开发生活化的少数民族服饰原则:首先是能够大批量工业化生产。以手工缝制为主的少数民族服饰必须依赖于大量人力,现今少数民族年轻人更不愿意传承这些耗时间的精工细织,少数民族服饰的全手工制作必然局限于极少数的艺术型畲族服饰,因此畲族人民日常着装在现代化服装生产方式下可以采用工业化批量生产,服装上的图案刺绣可以进行精简,选取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设计出既尊重本民族服饰特色又方便现代劳动生活的便装,用现代科技来大批量解决少数民族服装中的刺绣,如电脑制图、机绣等。这样,就会大大减少制作成本,这样才能使畲族服饰普及化、大众化。其次经过开发生活化畲族服饰需要迎合现代人的审美主流。畲族生活化要追求一种简洁、典雅、舒展的造型,选用面辅料要有直观美感,具有现代色彩和风韵,质地挺阔,辅之以现代纺织技艺制造彩带等。民族生活装既要保留传统服饰的精髓,也能够接纳现代服装面料的优点,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又能充分展现出各民族发展、进步的时代风貌。

四、畲族服饰的开发实践成效

(一)开发了“艺术型”畲族服装

以少数民族风情作为旅游特色的风景区,别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服饰是吸引旅游者眼球的关键所在。此次服饰开发在原有的少数民族服饰保存较少的情况下,通过信息收集、意见反馈等方式挖掘畲族服饰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元素,在保存原有服饰的文化精髓下,加入现代人的审美特色,开发了“艺术型”畲族服装,用于旅游景点的服饰展演、民族歌舞。图一是艺术型畲族服饰开发实例。

(二)开发了“生活化”畲族服装

原有的少数民族服装由于多侧重于裹、缠、绕、绑等着装形式,不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我们通过提炼畲族典型元素,融合时代特征,适应现代成衣生产的流水线生产方式以及现代人的着装方式,开发生活化的少数民族服饰。遵从现代服装的经济、实用、美观三大原则进行产品开发。 经过开发的畲族服饰有以下特点:

1.款式简单化,便于穿脱,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

传统的畲族服装是中国服装中典型的平面包裹型,整个前后衣片乃至袖子都由整块面料裁成,整体造型宽松,开发后的畲族服装运用平面与立体的结合,增加了各种省道,加上结构线的分割,使人体曲线更加分明且活动更加灵活自如,经过重新开发的畲族服装款式整体造型以简便、简洁、舒展的造型为主,局部造型上侧重于装饰效果、细节上更注重表达民族特色的典型特征。

2.色彩配置能够强烈地折射民族特色,同时能够符合现代审美标准

现代化的染织技术,使得服装色彩可以更加绚丽多彩。重新开发的服饰色彩配置更多倾向于运用民族传统色彩的同时兼顾现代人审美特征中的雅致而大方的配色,使民族服饰配色艳而不俗。

3.服饰材质的现代化和时尚化

现代纺织技术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促使服装面辅料种类日新月异,品种繁多。现代服装面料色泽鲜明,质地挺阔,不容易褶皱,耐洗耐穿性能优良,手感柔软而舒适。而传统面料品种单一和容易褶皱,现在更是不再生产,用现代服装面料代替传统面料开发现代化的畲族服装使现代化的畲族服饰更具有时代特征和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4.现代畲族服装采用机械化生产模式

采用现代化机械化生产模式对现代化的畲族服饰进行流水线生产,畲族服装上的经过精简设计的图案通过电脑刺绣,装饰通过机械化织造的彩带,使得少数民族服装成衣化大批量生产。

五、总结

只有具备市场需求的产品才能随着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改良和开发少数民族服饰,把少数民族服饰开发和生产纳入到产业化的进程中去,设计生活化、符合时代精神的民族产品,才能适应现代生活,才不会随着时间年轮的前行而被遗忘在时光的隧道中。

【参考文献】

[1]萧家成――论服饰的社会文化功能及其开发意义.

[2]李海平.关于弘扬畲族文化发展章村旅游经济研究[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3]巴兆祥.国民俗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

[4]戴伯龙.细说中华民族[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7,5.

[5]雷法全.对畲族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思考丽水学院学报,第29卷,第3期,2007年6月.

Sustainable Developed Exploiture and Practice to Minority Dress

――Take Shechu of Lang village Anji Huzhou as sample

Miao Yangyang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第7篇

关键词:哈尼服饰;旅游语境;展演意义转化;设计传承

一、旅游语境下的哈尼服饰

随着旅游开发的兴起,哈尼文化作为红河地区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受到了各级政府的重视,开发哈尼民族风情和梯田生态景观,打造哈尼旅游品牌。一种民族文化,一旦被打上了生态旅游的牌子,它就被推上了一个与外界交流更加深入的前台。其文化的很多方面成为展演性的存在,而服饰成了文化展演的受压迫事项。

1.文化资本与消费符号

在持续的旅游接触中,哈尼服饰进入了本地人与他者共同构建的旅游场域中,成为本地人与他者双重视角中的关系性存在,生成新的意义。哈尼族以前的服饰首先是满足穿的需要,是民族生活中的必需品。随着旅游文化的不断深入,服饰作为民族的标志,成为一种展演性的文化符号存在,以此在市场交换中赢得经济回报。在舞台表演中,服饰是不可或缺的,既有单独的哈尼服饰展,更多的是作为歌舞表演和接待来宾时的道具。还有直接面向游客的服饰出售和出租。传统服饰在旅游展演中进入了大众消费市场,成为哈尼族的文化资本和部分村民的新的谋生手段。哈尼族深知服饰对他们而言的重要性,他们也会抱怨在炎热的夏季穿着厚重的衣裙又重又部方便,但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他们认为值得。

2.文化想象与身份认同

服饰作为外显性的文化符号,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标志。“它不仅是外来者的一种观察角度和认知手段,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当地人提任何表述自己文化的一种方式。”

当地的哈尼族认为他们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文化就是女性服饰,在旅游中一定要亮出来。游客也认为他们的文化中最有意思的是妇女的服饰。游客判断旅游中的其他文化事项也主要是从服饰出发。服饰作为民族身份,在传统语境中与旅游语境中是有区别的,传统语境中,服饰代表的是民族的内部认同。我们穿着相同的服饰,我们就是同一个民族的。而旅游语境培养出了本地人的民族身份自觉意识,服饰作为游客眼中的哈尼族的身份确证,是游客和本地人共同协商的,是在两者的互动中重新塑造的。

二、旅游语境对哈尼服饰的影响

1.旅游与哈尼服饰的复兴

对任何一个民族来说,文化的变迁是绝对的。哈尼文化自解放以来就受到强大的汉文化的包围,涵化现象已比较严重。除了上了年纪的老人外,很少有人穿民族盛装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外出务工与求学使他们很少有机会再穿民族服装。而在旅游的展演场景中,服饰是首要和必须展示的事项,为了突出民族特色,无论是官方视察还是游客来访,他们就会有意识地穿上民族服装,甚至会从其他村寨里召集一些穿民族服装的小姑娘,只是为了“穿民族服装的人多一点,好看一点”。

2.旅游与哈尼服饰的改变

第一,服饰形式的变化。展演中一套服饰的完整性不存在了:外套很少穿,只着褂子以突出姑娘们的窈窕身姿;绑腿不打了,换成了长筒丝袜。为了适应展演的需要,在保留民族盛装的基础上,形制上做了简化:褂子的袖口缩小了,裙子与围腰合二为一。首饰用买来的铜铝制品代替了传统的银饰,女性可以在展演中根据自己的审美趣味选择各种装饰品。改动后是服饰只适用于展演场域,与日常生活场景无关。

第二,服饰功能的变迁。服饰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和审美心理,其独特形制与艺术化的造型,是功能性的受内在驱使的艺术品,哈尼人在自己族群内部创造、欣赏和实用这种艺术品,它在维持族群认同与社会结构方面发挥着重要功能。而进入旅游场域后,服饰作为民族艺术品成为商业性的为外在的消费世界而创作的,它向外界呈现了一种民族形象,作为族群边界界定体系的一部分而存在。旅游展演中的服饰为了吸引游客目光获得经济利益为初衷,传统服饰的财富、地位、角色和伦理规范等诸多文化意义转化为哈尼族性标志和哈尼姑娘漂亮美丽的指称符号。

三、哈尼服饰在的运用与传承

现代设计从一开始就走在了时尚的前沿,它的发展与人类思想的发展如影相随,颇具时代精神;现代设计具有很强的包容性,能够对不同的思想和艺术进行总结归纳,从中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精髓。哈尼服饰图案是几千年发展演变的最终结果,无论是形式上还是文化价值上都能够对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启示作用。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是一门新兴的却包含了古老文化内涵的学科,它具有广泛的世界范围的意义,蕴藏着丰厚的智慧,生命力顽强,适应性强。把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是时展的要求,两者可以相互发展,并行不悖。少数民族的服饰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精华,它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提供有益的途径,能够为现代设计的发展开启~扇全新的大门。

注释:

[1]魏美仙.民族村寨旅游展演艺术的意义阐释[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1):9-17.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

[2]施为达、段炳昌.云南民族文化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3]皮埃尔・布迪厄,康纳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论》[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光映炯,邹洪颖,和晓荣.少数民族艺术在旅游业中的保护和利用――以丽江纳西族东巴艺术为例[J].思想战线,2006,(6)

作者简介:

少数民族的服饰艺术第8篇

地方服饰图案的开发与应用

苗族服饰上的刺绣图案从题材上划分,主要有动物类、植物类、苗族历史类,人物比较少见。动物类的图案主要有:蟠龙、飞鸟、蝴蝶、鱼虾等;植物类的图案主要有:梅花、牡丹、莲花、石榴等;苗族历史类的图案主要有:骏马飞渡、江河波涛、蝴蝶花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图案有一个共性的特点就是现代气息鲜明、造型生动夸张。苗族刺绣借助这些丰富多彩的图案纹样表达了人们喜庆、吉祥、长寿、丰收、友谊、爱情等美好的愿望,表达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纵观现代优秀的服装设计作品,很多以传统的民族图案为创作原型,以现代的设计构思和理念重新诠释。以苗族服饰图案为例,很多现代设计作品从传统的图案中汲取了最有特色的艺术元素,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用现代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来展现出来,具有现代、震撼的视觉效果。这种诠释把传统的装饰图案重新分解、打散、整合、重构,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是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完美解读。只有延续了本民族的独特艺术特色,才能使自己的设计作品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湘西作为世界级的旅游平台,每年吸引上千万的游客来此,而且,湘西苗族服饰的苗绣在2006年就被收录进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因此,对于苗族服饰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意义。湘西苗族服饰文化的开发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效益,有利于推动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大力开发的湘西苗族服饰文化将会让全世界的游客了解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这样可以把中国的民族风带到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