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8-20 14:58:13
序言:写作是分享个人见解和探索未知领域的桥梁,我们为您精选了8篇的农业发展特色样本,期待这些样本能够为您提供丰富的参考和启发,请尽情阅读。
临安市经济发展较为强劲、发展势头良好,是浙江省17个经济强县之一,**年在全国综合发展百强县中列第75位。“十五”期间,临安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5.27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23.83亿元,增长13.3%,农民人均纯收入7263元,增长10%。考察发现,临安市的农业经济及产业发展表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一、临安市农业经济及产业发展情况及特点
1、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大力调整农业区域结构,着力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是临安市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近年来,临安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着力改变“小而全”和自求平衡的农业区域格局,着眼于国内外大市场,充分挖掘和发挥本地的区域比较优势,着力培育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和品牌农产品,建设区域化、规模化的生产基地,扩大特色产品的生产规模,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形成了总面积165万亩的特色农业产业带、产业群。重点培育“竹笋、山核桃”等农业产业,**年实现产值18.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70%。建成省市农业示范园区15个,其中省级2个;建成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4个,面积49.2万亩。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制订农产品质量标准,下大力气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21家企业获得ISO9000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山核桃、天目笋干等2个农产品获原产地地域保护认证。19种产品获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证书,其中雷竹笋采用地膜覆盖保温新技术,延长出笋期,实现反季节销售,农民种植竹笋收益明显提高,占年均总收入比重达到80%以上。
2、着力形成以农户专业化生产为基础、社会化分工与产加销协作相结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制,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性措施。临安市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多的有利条件,建立健全市场化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使用权向规模经营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集中。目前,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67家,带动农户17万户,联结基地76万亩。4家企业达亿元规模,20家企业有出口业务,12家企业拥有自营出口权,产品涉及水煮笋、竹制品、粮食加工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加工增值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不断提高。全市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到63个,其中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4230户,带动农户35761户,年代销农产品2.6万吨,专业经济合作组织有效地提高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的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3、市场体系建设和流通业的发展,增强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近年来,临安市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市场,一是注重品牌建设,拥有浙江省著名商标2个,浙江省名牌产品3个,杭州市著名商标1个,杭州市名牌产品4个。二是强化宣传和推介。充分利用博览会等平台加大对绿色农产品推介、展示、宣传力度,并组织有关企业到上海、杭州、苏州等大中城市推销农产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三是农产品贩销队伍不断壮大,农产品专职营销人员5000多人,年销售10万元以上的大户1300多户,销售产值3.5亿元,与基地农户建立了较为稳定的产销关系。四是产地批发市场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了浙皖农贸城、青云竹笋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批发市场。
二、对新疆县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是要进一步转变发展农业的思路和理念。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站在更高的角度审视“三农”问题,看待农业产业的发展。首先要以经营工业的理念来经营农业产业,要树立市场风险意识、产品质量意识、成本控制意识,确保农业产业增效、增收;其次是要树立全面的农业产业发展理念,善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融合起来,发展种植农业、加工农业、贸易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等多层次、宽领域的业态形式,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从根本上解决近年来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增收难的问题,解决城乡差距扩大、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的问题,为推进新疆新农村建设拓展发展思路。
二是要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扶持。首先要积极发挥政府规划职能,进一步科学论证、合理制定农业的产业布局、区域布局,明确主导产业方向与相关政策;其次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要通过投资、土地、基础设施供给等调控杠杆,引导资源要素向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基地集聚,实现基地和企业、产业的规模扩张、竞争力和带动力的提升;再次是要实施以开放促开发的战略。新疆县域经济与东部和中部的县域经济存在诸多的差异性,东部地区具有工业化城市化水平高、人口密度大、市场容量大、购买力旺盛、产品市场细分程度扩大等特点,新疆农业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应该瞄准东部的大市场,接轨东部的大市场,把我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满足东部需求的商品优势。要进一步优化投资发展环境,坚持鼓励东部的企业到新疆投资,特别是要鼓励东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到新疆发展、建设优质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带动我区农业生产发展,把更多的农产品转化为国内和国际畅销的优质高值商品,实现区内外合作共赢。
1县域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
1.1布局不合理,技术水平低目前,县域特色农业产业结构雷同现象突出,生产与经营分散,区域化布局、专业化分工的格局尚未形成,各地比较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农业生产标准化水平低,优良品种和良种良法配套生产技术推广慢,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环境认证、产品认证步伐缓慢,检验检测及相关管理工作还不能适应发展要求。特色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尚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
1.2产品附加值低,产业化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一是特色农产品龙头企业数量少,缺少品牌影响力和标准制定的话语权,在市场份额、整体运行等方面亟需提高。二是企业、基地、农户之间的合作模式尚不完善,仍旧存在合同不规范、合作不牢固、风险难控制等诸多问题,合理有效的经营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三是特色农产品加工能力远不能适应生产发展,很多企业技术及装备水平还停留在农产品初加工水平,缺乏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新产品系列开发能力。
1.3地方财政困难,投入不足由于自身财力不足,县域财政基本上是“吃饭财政”,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十分有限。县域特色农业支持力度和补贴资金额度与产业发展需求不相匹配。多种因素导致优势产业区域内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节水、抗旱措施仍存在问题,中低产田仍占一定比例,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未根本改变,抵御各种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尚需加强。
1.4耕地面积相对减少,土地产出率不高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提高农业产出、提高产品产值已成为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的突破点。由于受科技水平和自然因素限制,县域土地产出率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增多,耕地的利用率降低,农产品的更新换代进程减慢,种植者老龄化使新品种的接受过程增长,以上种种问题制约着当地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2县域特色农业发展主要措施和政策建议
2.1加快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特色基地建设是特色农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整个产业链有序运行的第一步。县域特色农业发展要立足区域农业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以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布局与基地建设,积极引进新的品种、技术和管理,着力推进特色农产品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规模化进程,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2.2培育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和最适生态原则,着力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区域布局,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通过土地有序流转,形成一批规模经营的种植大户,促进优势特色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按照“配强做大”“扶强扶优”的原则,重点培育和扶持一批有能力、有特色,能带动当地产业发展,有一定辐射面和带动力及具有较强市场开拓力的骨干龙头企业。
2.3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特色农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通过合理运用和依靠科学技术,可快速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附加效益、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对县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第一,引进和推广优良新品种。第二,加强新技术、新应用的推广和使用范围,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第三,建立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新技术、新品种的奖励和扶持力度。
2.4拓展产业链条,增加产值县域生产的特色农产品多以初级加工为主,精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水平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着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的提升。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逐步从传统高密度、低产值的产业模式中脱离出来,把规模化、产业化、科技化的生产、加工产业模式作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模式,把产品从粗加工逐步向特色加工、精细加工和高附加值加工转变。其次,要扶持发展一批具有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发展一批拥有市场占有率、把握市场话语权及带动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形成生产、运输、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产业公司,提高特色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毕节试验区 特色农业 现状 对策 研究
一、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毕节市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理念,积极创新机制,以农户为基础,以基地为依托,以企业为龙头,全面促进特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
1、特色农业基地规模不断扩大
全市蔬菜、经果林、茶叶、中药材基地分别发展到352万亩、209万亩、77.2万亩、45.53万亩,特色烟草81.01万亩;优质马铃薯512.5万亩;特色杂粮160万亩;油菜101.2万亩。无性系扦插育苗7500亩;新增规模养殖场1024个,人工种草103.78万亩。全市10个产业示范带和102个特色产业示范园初步建成。特色农业在全市形成了规模效益,初步形成粮油、茶叶、马铃薯、辣椒、果蔬、畜禽等6个特色农产品加工体系,提升了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2、龙头企业发展迅速
全市地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数量达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2708个,土地流转面积达103.8万亩涉及农户36.3万户。口创汇836.5万美元,带动农户增收4.2亿元。
3、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一是种植业内部结构,特色经济作物在近十余年中发展迅速,全市粮经作物种植比从63∶37调整为55∶45,使种植业结构得以优化,农业比较效益逐步改善。二是农产品品质有所提高。农产品样品检测合格率达99.85%,通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7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3个,有机农产品认证20个,通过地理标识产品认证4个,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个,获“贵州省名牌产品”8个,“贵州省著名商标”21个,专利授权8个。纳雍县获“中国高山生态有机茶之乡”美誉,大方县荣膺“中国豆制品之乡”、“中国皱椒之乡”,威宁县被誉为“中国南方马铃薯之乡”。
4、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初具雏形
休闲农业在毕节虽然处于起步阶段,但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一批依托当地农业自然资源优势而创办的农家乐、休闲农庄、休闲农业园区和民俗村等逐步显现,在农业农村经济中的比重正在得到稳步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相对稳定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经营户已经发展到250户左右,营业收入接近20000万元,资产总额25936万元;上缴税金329.98万元;年接待游客约190万人次;带动农户约8700户。贵州惠馨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民心苑)、金海湾天乐园、织金县雅贤现代农业观光园3家农业观光园获省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省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示范点达5家。其中黔西县解放村获农业部评选的“2011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前十名,向全国很好地展示了毕节试验区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
5、农业科技覆盖率进一步提高
截止到2011年底,共推广玉米育苗移栽276.12万亩,玉米地膜覆盖90.51万亩,绿肥聚垄206.2万亩,玉米包衣106.65万亩,水稻旱育稀植51.63万亩,两段育秧8.2万亩。良种覆盖率也大大提升,推广杂交玉米316.04万亩,覆盖率达85.04%;杂交水稻55.1万亩,覆盖率达84.9%;脱毒马铃薯308.52万亩,覆盖率61.69%;优质油菜101.17万亩,覆盖率99%,科技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1、围绕试验区“三大”主题,创新发展思路,是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各级领导把发展特色农业纳入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关于大力推进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现代中药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十大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的意见》、《毕节地区“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毕节地区“十二五”特色食品发展规划》、《关于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革试验的实施方案》等10多个重要文件。明确各产业中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以便从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对于促进试验区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增效、推动试验区特色农业持续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因地制宜地开发研究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是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技术保证
为了改变试验区农业生产耕作粗放、作物栽培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况,毕节试验区成立后,各级政府把“科技兴农”作为发展农业生产及粮食生产的重要战略措施。成功选育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作物新品种(组合),近十年来,先后育成杂交玉米新组合11个、粳稻品种3个、小麦新品种2个、马铃薯5个、荞麦4个、辣椒品种2个,一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利用。这些技术成果,不仅为20多年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保证,而且为今后特色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储备。
3、开展农业生态建设,走农业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的道路,是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根本
在农业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将工程措施、生物措施与农业耕作措施有机结合起来,综合配套,取得了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良好效果;特别是绿肥的大面积种植、绿肥聚垄耕作法的推广应用,实现了用地和养地的有机结合,绿肥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0万亩左右,在农田水土保持、培肥地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毕节试验区在继续推动特色农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设施不配套,农机装备不足,防灾抗灾能力不强,工程性缺水问题尤其突出。以2011年为例,全市人均工程供水量231立方米、仅为全省平均数240立方米的96%、全国平均数446立方米的51.8%。二是农民增收渠道狭窄,工业化、城镇化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能力较弱。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仍然很大。2012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960元,仅为全国平均数7917元的63%。三是龙头企业少。目前,全市虽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0家,但省级仅有25家,国家级仅有1家,且市级龙头企业标准相对较低。四是农村劳动力短缺。农村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发生极大变化,青壮年劳动力紧缺问题明显。五是农业农村发展资金短缺。农村现有金融产品少,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缓慢,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的需要。这些是制约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1、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促进农民增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重要力量。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严重滞后,除烤烟外,基本还没有成熟的农业产业化链条。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进程中,必须要进一步集中力量,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和专业市场,把分散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对接起来,依托农业产业化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一是抓基地。全市具有独特的生态立体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的特殊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近年来实施的“3321”工程,已探索出一些经验。因此,必须跳出传统农业思维,破除小农经济观念,用战略眼光审视全市特色农业发展,切实按照已经制订的特色农业规划,按照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生产、精细化加工、品牌化定位、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继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二是抓龙头。必须着力壮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农业产业化,在产品终端上下功夫,着力解决产品深加工、精包装、细分拣、耐贮快运等环节的问题,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培育本土企业,积极招商引进具有强劲带动能力的加工企业,增加龙头企业数量,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促进龙头企业健康发展。
2、建设和完善与特色农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土地流转机制
为保证特色农业集中成片、规模发展的总体要求,在维护土地集体所有、农民家庭承包的基础上,鼓励龙头企业和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租赁农户的土地使用权,用于规模开发生产优质、高效的农特产品。引导和允许农户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与龙头企业组成股份合作制农业企业建设农特产品生产基地。
3、实施以农村循环经济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工程
要以农村沼气池建设为载体,以种植模式的调整为突破口,集成配套科学合理的优质、高产、高效的种养殖技术措施,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多循环”的原则,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内部种植―养殖―工业―营销、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模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实现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
4、实施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程
毕节试验区特色农业的发展必须切实抓好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工程的实施,促进农业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一要针对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中、高级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中、高级农业专门人才,促进劳动力转移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二要持续不断地在农村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大力培养农村种养殖能手和科技示范能手,不断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促进特色农业发展。
5、创新特色农业发展的机制体制
一是创新龙头企业与基地紧密联结、互利双赢等经营机制,把抓好龙头企业作为重点,持之以恒推动特色农业健康发展。二是创新涉农服务机制,改革服务体制、创新服务方式,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资金、加工、销售等服务。三是创新支农资金投入体制。积极组建特色农业投融资公司,加快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农村金融机构,全面改善农村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特色 山地 农业 发展
[中图分类号] [S-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6-0028-01
平利县地处秦岭以南,巴山以北,是全国气候与生物分布过渡衔接带,地理位置独特,生物多样性富集,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是典型的山地特色农业县。近年来,该县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在发展山地农业、做强特色产业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性探索。
一、 特色突出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和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特色农业的关键点就在于“特”。平利县地处全国自然分布分化中心,又被秦岭、巴山环抱,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特殊,名优特产众多,有“秦巴药乡”和“西北生物基因库”之称。初步查明,全县拥有珍稀植物2157种,“平利绞股蓝”、“女娲绿茶”、“八仙党参”、“牛王国漆”等特色农产品享誉全国,驰名海外。而在生产实际中,并非特色资源多多益善,不能“一把抓”,必须优中选优,强中做强。该县本着这一原则,确立了“一业三品”山地特色农业发展思路。“一业”即茶饮产业,突出平利“贡茶”基地和绞股蓝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特色优势,着力建设“西北名茶大县”和“全国绞股蓝生产第一县”,实现茶饮产业率先突破发展;“三品”指“药、漆、畜”。积极发展八仙党参、云木香等地道名贵中药材,推进规范化中药材基地建设,重塑“秦巴药乡”雄风;生漆以牛王“国漆”为品牌,结合实施退耕还林,壮大漆林经济;畜禽养殖依托当地中高山地区特有的饲草资源以及独特的饲喂方式和肉品熏制方法,大力发展“八仙腊肉”,做大做强以生猪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
二、规模适度
很多特色农产品都有特定的消费群体和市场容量,规模并非越大越好。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平利绞股蓝”人工栽培成功,引起市场轰动,全县大规模发展,导致产品过剩,市场疲软,造成这一优势产业发展中断多年。通过总结经验,平利县最后确定了“特色定市场,市场定规模”的发展思路,根据特色农产品的市场容量逐步调整产业规模,量体裁衣,适度发展。全县初步确定发展富硒茶园15~20万亩,绞股蓝5~8万亩,中药材10~15万亩,生漆60~80万亩,生猪养殖100万头左右。
三、 品牌响亮
重点做好了三方面:一是依托特色创品牌。坚持走品牌化发展之路,先后培育了“女娲绿茶”、“平利绞股蓝”、“八仙腊肉”、“牛王国漆”等一批市场知名品牌,部分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和“315消费者放心首选品牌”,具有很高的市场知名度;二是政府搭台促品牌。全县连续举办了三届茶文化节,先后邀请陕西电视台、央视三套《欢乐中国行》和央视七套《乡村大世界》、《乡土》等栏目深入平利专访,制播专题片,宣传平利特色农业,打造特色农业品牌;三是规范整合强品牌。为维护品牌声誉,全县制定了农产品品牌管理办法,积极整合、规范农产品品牌使用行为,聚合品牌市场影响力,推进品牌高端化、知名化发展。
四、 服务配套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经验启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些经济并不发达、基础原本比较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解放生产力,也逐步发展特色农业,以印度、巴西等国为代表。这些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方法各具特色,并且成效显著,很多实践与经验都值得正走向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国家学习和借鉴。
一、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模式
(一)印度模式
印度是亚洲第二个大的发展中国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相当丰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正走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之上,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印度农业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亚洲和整个发展中国家中农业增长较快的国家之一。
1.加强智力投资,进行“”
早在20世纪50年代印度独立之初,其农业发展十分落后,虽然进行了长达40年的“”,但成效甚微,土地所有权状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农业生产率低下,农作物产量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国内粮食需求。尤其是60年代中期,严重的旱灾造成全国性,引发印度农业空前的危机。这场危机也促使印度政府更加正视农业发展,一方面加强智力投资,对农业科研教育系统大量投资,同时通过建立一个设计良好的农业推广网络,向农民传播新技术。从1950-1967年村社发展计划和推广服务网络是改革农业的主要渠道。另一方面发动“”。60年代印度发起“绿色革命”,引进、改良并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发展化肥农业,完善水利灌溉系统,提高产量。60年代初,印度培育出“墨西哥小麦”,每公顷可产14025公斤,60年代中期,“菲律宾奇迹稻”问世,每公顷单产达22500公斤。“墨西哥小麦”和“菲律宾奇迹稻”的成功引种和大面积推广,使印度的粮食基本实现自给。20世纪70年代末,印度又发起了“白色革命”,选用高产优良的奶牛品种,建立牛奶生产、加工、运输、销售紧密相连的产业体系。80年代末,印度又提出“蓝色革命”的口号,大力开发江河湖海资源发展水产养殖业,加快人才、技术的引进,增加对海洋捕捞业和淡水养殖业的资金投入。20世纪末,印度再次提出“金色革命”的蓝图构想,研发、改良并推广园艺作物品种,改进栽培技术,研发果物、蔬菜冷鲜储藏技术和加工、运输技术。
2.开展农村计算机革命
印度农村计算机革命始于20世纪末一些大型计算机公司联合推出的“农村互连工程”,该工程开展了一系列电子知识普及活动并建立了电子集市项目,旨在推动农村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间数字化水平的差异。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计算机革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村信息化的政策。如为服务农村,专门设立了农业呼叫中心、农业广播电台、农业电视频道等。农业呼叫中心与当地的农业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连线,由专业的农业毕业生或农业科研人员接听,接收农民询问并给予解答,对于无法立即解答的疑问在咨询教授或专家后再予以回复。农业广播电台和电视频道主要播报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密切相关的农业新闻和资讯,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此外,为促进农业信息技术的发展,政府还广泛参与国际交流合作,如“邮车网络”是印度政府与麻省理工学院共同推出的无限网络计划,通过在公共汽车上安装无线互联网收发机,为农民提供农业新闻和气象信息。同时,在全国农业市场数据库平台的基础上,国家信息中心陆续建立和完善了许多专业化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如自然灾害管理信息数据库、花卉信息数据库、农业市场信息数据库等。这些数据库由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日常的网站维护和数据信息更新,为广大农民用户开展农业生产提供最全面、最时新、最便捷的信息服务。
(二)巴西模式
巴西是一个发展中的农业大国,在世界农业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著名的亚马逊热带雨林在巴西起着调节气候的重要作用,光照充足、降水丰沛、土壤肥沃,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利于巴西农业的发展。目前,巴西已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农业现代化模式,这种模式对改造巴西传统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农产品商品率、土地出产率、农产品出口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政府切实推行农业支持和保护政策
巴西政府农业政策的基本要点是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减少农业生产风险,以增加农民尤其是中小农民的收入。具体农业政策包括:
(1)改革并推行农业信贷政策。20世纪80年代初,巴西政府颁布了《新土地税收法》,确定了贷款金额需由生产成本的实际需求确定。根据这一法律,每年国家货币委员会在农作物播种期之前以政令的形式颁布每种农作物生产成本的基数,同时公布每种农作物贷款的最高限额,中小农户贷款的最高限额是生产成本的90%,大农场主贷款的最高限额是生产成本的80%。此外,为鼓励农民种植的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农作物出产率,政府在农业信贷政策上还做出特殊优惠。
(2)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受财政压力影响1985年起政府逐渐取消对农业的补贴转为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为主,当农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农产品价格委员会规定的最低价格时,由联邦政府直接收购、提供贷款或是预支贷款。这一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农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3)鼓励出口政策。根据政府制定的“鼓励出口计划”巴西农产品可以自由出口,政府不设任何限制,且努力消除其他国家的贸易壁垒,为巴西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提供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农产品的大量出口不仅大大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也提高了巴西农产品在世界的知名度,形成了品牌优势,同时也促使巴西农业不断提高生产质量,出口优质产品,这又进一步增强了巴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2.发展农业合作社制度
在农业生产中,随着机械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单个农业生产者势单力薄无法在农业领域参与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联合起来走合作化道路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扩大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早在1988年,巴西宪法就正式确立了合作社的法人资格,赋予了合作社经营自,使合作社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道路。合作社的宗旨是立足农业,为社员提供全面服务,基本准则是自愿参与、民主管理。巴西多种类型的农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了有效地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不仅降低了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了农户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更推动了巴西农业的现代化进程,对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发挥了重大作用。纵观巴西农业合作社三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之所以能得到长足发展,一是合作社的基本原则符合众多农场主生存发展的客观需求,二是政府对合作社的高度重视,将支持合作社的长足发展当作一项政策来执行。
3.走科技兴农之路
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是巴西农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巴西政府十分重视农业科技的研究、应用和推广,并为此制定了一套完整的科研与推广体系,形成了一条教学、科研、生产三位一体的科技兴农之路。巴西的农业科研推广应用体系以农科院为龙头,以农牧业研究和农牧业技术推广两大公司为核心实现了科研机构和农业企业的紧密结合,实现了科研成果向实际运用的成功转化。同时,巴西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推广,极大地提高了巴西农业的生产效率,为进一步提高巴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
二、发展中国家现代农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分析前面两个发展中国家可知,尽管两国“特色之处”各不相同,但其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径依旧有章可循,很多实践与经验都值得正走向现代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国家学习和借鉴。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国家依靠科技的力量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及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来推进国家现代农业发展。
(一)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
国外实现农业现代化实质就是将农业的增长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科技对农业的首要贡献是实现了农业的机械化生产,印度、巴西等国为鼓励农业机械化生产,对农户购买机械都给予不同程度的补贴,并且,为保证农户有充足的资金购买和使用新型农机,还向农户提供低息贷款。科技对农业的其他贡献体现在实现了农业生物化、化学化和信息化。由于传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使印度陷入了粮食危机,印度政府痛定思痛发起的“绿色革命”引进、改良并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发展化肥农业,使印度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粮食大国,科技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贡献由此可见一斑。我国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大众都普遍意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由于科技体制和历史等原因,农业研究一直不被重视,农业科研投入的不足加上农业科研人才的缺乏,我国的农业科教水平亟待提高。要改变这一格局,需建立起以政府为主导,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机制,鼓励大学、科研机构与农业企业和农业生产部门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农业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人才参与农业科技研发,同时,加大对农业科研的投资力度,只有资金和人才同时到位才能快速推动我国农业科技水平的发展。
(二)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充分发挥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
政府应大力倡导改进和提高农业技术,发展农业生产,不断重视农业对外交往。按照互补互助、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发展对外交换品种资源,交流农业技术经验,不仅推进科技进步,加快农业发展,提高农村经济;同时促进本国农业和世界农业的进步。纵观世界各农业大国,其民间农业合作组织都十分发达,在农业经济活动和农业产业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是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并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巴西,政府也高度重视合作社的发展,将支持合作社的发展当作一项政策来执行,并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和立法保障。农业合作社是农民自组织,是农户和市场、农户和政府的纽带,为社员提前、产中、产后一系列服务,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及农产品深加工增值,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单个农户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在政策参与、技能培训、技术推广、信息化服务和农业合作等方面合作社也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要完善我国农业合作社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合作社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当务之急是发挥政府主导效用,大力整顿、重塑各类合作社,完善管理体制、明确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强化内部管理水平、拓宽服务领域、增强带动功能、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切实保障社员的根本利益。同时在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有力的法律支持和有效地经济引导外,政府应尽量减少直接的行政干预,让合作社在公平、自由的环境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日】速水佑次郎,【美】费农•拉坦.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朱丕荣.印度的农业政策变革与发展战略[J].农村经济技术研究所《通讯》1992第2期.
[3]王国敏.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模式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
[4]黄东贤.印度农业的最新发展[J].农村工作通讯2004第6期.
[5]蒋和平,辛岭.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机制与模式[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6]李正东主编:《世界农业问题研究(第七辑)》[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7]朱丕荣.《世界农业与中国农业对外开放》[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
[8]蒋和平.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应走什么道路[J].经济学家,2009第10期.
[9]包宗顺.国外农业现代化借鉴研究[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5期.
关键词:一村一品;龙头企业;比较优势;“一村一品”
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最早起源于日本大分县,二战之后,日本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农村的经济处于停滞状态,大分县也面临农村劳动力流失以及农业萎缩的局面。该县位于日本西南部,山地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0%,农业规模小,其生产的农产品仅能维持温饱,经济发展水平也严重落后于周边其他农村。大分县的知事平松守彦先生针对这些问题,在全县推广“一村一品”运动,以农民为决策主体,从当地的区位、资源、自然优势出发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品或主导产业进行重点发展。由于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该运动推出后成效明显,大分县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80年大分县仅有4项特产,如今已经培育出330余种特色产品,总产值达10多亿美元,农民人均收入也大幅度提高,2002年人均年收入达到2.7万美元。“一村一品”在日本的成功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关注。此后,马来西亚、泰国、韩国、菲律宾、法国等20多个国家前往日本进行考察,很多国家开始效仿这种模式,“一村一品”成为很多国家发展农村经济的途径。
一、“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以区域比较优势为基础的特色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一村一品”实质上遵循了“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是相较于其他地区或本地区其他产品的优势。为了获取最大化的利润,理性的农民会选择生产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在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后,其他农民也会选择生产该产品,在政府的扶持、龙头企业以及各种农业服务组织的扶持下,该区域会逐渐形成以该产品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格局。例如,日本的大分县,该县的区位条件较差,自然资源匮乏,只有当地的温泉具有相对的比较优势。于是,大分县对当地的温泉资源进行利用开发,以旅游业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一村一品”,将当地打造成了知名的旅游胜地。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导致优势农产品很难被模仿,即使存在多个地区选择同一主导产品的情况,也要全面地分析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产品的一个特色作为核心竞争力。
(二)主导产品兼具特色和精品。“一村一品”不同于传统的优势农产品产业带,虽然两者都是根据区域的自然环境优势选择主导产品,但相比优势农产品区域的大规模、集约化种植,“一村一品”的核心更多侧重于“精品”、“特色”。要将“一品”更好地推广出来,不仅是培育主导产品,还要将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风俗融入产品中,使特色产品体现出当地特色的区域文化和氛围,提升产品的内在品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存在更明显的差异,很多消费者在选购农产品时不再只考虑解决温饱,同时开始追求多层次、多元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一村一品”顺应了这种消费趋势,利用错位竞争策略,将产品特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具有某种资源禀赋的地区培育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同时具有当地特色的主导产品,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地域和农产品均没有绝对的优劣,只要重视市场需求,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对产品进行创新,都可以找到产品的卖点和市场缝隙。市场需求是检验产品特色的重要标准,塑造主导特色产品要使其功能和内涵符合市场的需要。
(三)标准化和专业化的生产方式。过去在很多农村,缺乏对农业生产的统一规划和指导,受到信息、资金、技术等因素的制约,单个农户家庭很难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和专业化,导致农业生产的规模不经济、农产品标准化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一村一品”是一种标准化、专业化的集体经营模式,将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变粗放式的分散生产为分工明确的专业化生产。它确定了特定区域的主导产品,集中该区域内所有生产要素发展一个重点产业,实现要素投入的集约化,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程度。同时,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模式,从产品品种、生产技术到生产管理,均按照统一制定的标准实施并对其进行监督,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保障,也有利于主导产品的品牌建设。
二、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特点
(一)区域资源优势与市场需求实现有效对接。目前,我国发展“一村一品”的模式主要分为:政产学研支撑型、服务组织带动型、旅游文化主导型和龙头企业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是我国开展“一村一品”运动以来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该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主导,通过合同契约、专业合作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标准化生产,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行一体化经营。龙头企业带动型与其他发展模式相比具有显著的优势,其对高新技术和政府扶持政策的依赖程度较小,对于大部分地区都能普遍适用。龙头企业自身在市场活动中的地位也决定了它可以成为衔接市场与农户的纽带,在充分挖掘当地主导区位优势的同时,也能科学地依据市场需要对主导产品进行定位。八角溪村位于湖南省宁乡县西部山区,土壤富含硒、锌等元素,发展茶叶的优势突出,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沩山茶叶有限公司积极开展以茶叶为主导产品“一村一品”建设。该企业对于主导产品的选择非常精准,沩山为高山盆地地形,年降水量达1,670毫米,气候温和,空气湿度在80%以上,其茶园土壤为板页岩发育而成的黄壤,土层深厚,含丰富的腐殖质,非常适合名优茶的生长。结合当地的区位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沩山茶叶公司推出了从平价到高端价位的一系列产品,并根据不同产品的特色对其进行全力打造,将特色资源转换为市场竞争优势。当地的沩山毛尖是沩山茶叶中比较大众型的产品,价格和口感都符合一般消费者的需求。为了尽量保留毛尖本身的纯正和原生态,塑造沩山毛尖绿色、健康的产品形象,龙头企业只对毛尖进行简单的加工,使它在同类大众型茶叶中突显特色。同时,沩山茶叶公司也对高端系列的富锌富硒茶和高山有机茶全力打造,着重宣传它们的功效,例如养生和保健上的效果,满足了一批追求高品质茶叶的消费者。虽然企业经营的茶叶种类多,但每种茶叶都充分体现了沩山茶叶的特色,从产品的名称到具体的口感和功效,都代表了沩山茶叶特殊的品质。通过龙头企业多年来对于市场需求和当地特色的精准把握。八角溪村的产茶收入已经成为全村重要的经济来源,2012年全村茶产业收入达3,000万元,人均茶产业收入突破15,000元,为村民提供了120多个就业岗位,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二)龙头企业的科学经营与农户的主体地位相结合。带动“一村一品”发展的龙头企业在具体实践中不同于一般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而是与农户关系密切,且具备较强带动能力,能够帮助农户开拓市场和提供一系列配套服务和技能培训的企业。这些企业与农户的共同利益是其联结的基本保障,在共同利益下,企业会切实考虑农户在实际种植过程中的诉求,积极帮助农户改变落后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将新技术和新品种推广到农户中。同时,企业也会提高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并将其先进的种植理念传播给农户,充分发挥农户在“一村一品”中的主体作用,为“一村一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人才基础。以沩山茶叶公司为例,公司在其茶叶基地内雇佣农户按企业的标准进行茶叶种植,制定一系列管理措施,全程监管生产过程,使得企业对茶叶基地的规划有了更大的自。茶园基地完全按照有机生态的标准进行严格把关,不施化肥、不喷洒农药,采摘纯天然茶叶。在施肥、除草等技术问题上,龙头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聘请了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和高校茶学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并将新技术向农户推广,将生态有机肥料在专业农户中普及,改变了农户传统的种植方式。2012年底,该企业建成富硒有机茶标准化茶园10,000亩及多个名优茶出口基地。龙头企业对技术传播的重视培养出了一批具有先进种植理念的农村能人积极投入生产,这些农村能人将成为发展“一村一品”的重要人才基础,使得农户在“一村一品”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在经营管理上,龙头企业对于灵活的市场变化具有比农户更敏锐的感知,能及时获取有效的市场信息并制定科学的推广及营销策略,并及时根据市场反响进行调整,弥补了农户缺乏市场意识的缺陷。
(三)龙头企业的资本集中于主导产业。与“一村一品”其他的带动主体相比,龙头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和资本运营能力。在发展“一村一品”的过程中,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资金积累扩大投资规模,并将资金投入集中在主导产业,使当地“一村一品”更加高效和迅速发展。当龙头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还可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的其他环节或周边区域进行投资,支持“一村一品”向区域块状经济发展。沩山茶叶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800万元,茶园占地面积1,000亩,配有完善的制茶和包装设备,拥有现代先进成套的毛尖制茶机械设备、200平方米的保鲜贮藏库及真空无氧包装设备,已经成为集茶叶培育、精加工、销售和科研一体化的龙头企业。现阶段该公司的资金主要用于主导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完善区域内“一村一品”的发展环境。沩山茶的历史悠久,唐朝时期相传密印寺内有老禅师精于制茶,并能辨别产茶的绝佳地理位置,沩山茶为他始创,从唐代到清代一直被列为贡茶。根据这段历史传说,2014年龙头企业自主研发了沩山密印寺禅茶,并将这种当地特色的茶叶文化作为产品宣传的重点,通过媒体传播的途径宣传提升。在企业投资建立的官方网站上,着重介绍了沩山茶的历史文化背景,从而触动消费者产生情感共鸣,使主导产品与市场上同类产品相区分,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具有标志性的品牌形象。为了进一步深化主导产品的品牌价值,龙头企业开设了品牌专卖店,并为部分产品注册了商标,其中包括沩山有机毛尖、沩山有机绿茶、沩山银针、沩山毛尖、沩山密印寺禅茶等。八角溪村地处偏僻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非常薄弱,2010年沩山茶叶公司拓宽和新修通茶园公路5公里,修建了3G通信塔,为20公里的环线旅游观光走廊建设奠定了基础,使当地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龙头企业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科研综合大楼,也对提升沩山旅游接待能力和宣传推介沩山茶叶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一品”的品牌建设薄弱,主导产品的品牌竞争优势尚未形成。品牌是检验“一村一品”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只有打造优秀的品牌才能顺利打入市场,保持“一村一品”的强劲势头。由于忽视品牌的建设,很多地区虽然具有资源优势,但无法将其转换为品牌优势。龙头企业对品牌的整体运作能力较差,地域品牌通常缺乏整体策划,品牌的传播范围也很窄。一个好的品牌要形成品牌竞争优势,要经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需要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对其进行宣传和保护。而目前我国大部分龙头企业的资金积累有限,在这种环境下培育的主导农产品缺乏品牌优势是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瓶颈。
(二)龙头企业对专业村的辐射较弱,小户对“一村一品”积极性不强。对尚处于起步阶段的专业村来说,农户对“一村一品”的概念不了解,理论指导不清晰,只有少数领头人对“一村一品”有一定研究“,一村一品”面上还没有广泛宣传开。生产大户的农产品是企业原料的主要来源,从自身利益出发,龙头企业会将有限的资源更多地提供给种植大户;在合作社内部,技能培训和免费提供的良种也只能辐射到一小部分核心农户。大多数农户拥有的生产面积小,仅依靠企业收购其农产品获得的收入无法满足生活需要,农户对发展“一村一品”的动力减弱,因此在很多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依然选择在城市务工,老人和小孩留在农村,这是一个制约“一村一品”发展的恶性循环。年龄大的劳动力已经拥有长时间的种植经验,种植习惯已经形成,对他们进行技能培训需要一个较长的周期,且效果不一定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企业在未来拥有推广技术的资金实力,也同样缺乏年轻的后备人才学习和应用,使“一村一品”呈现出疲软的发展势头。
(三)龙头企业缺乏创新的营销策略,产品卖难问题仍然存在。打造特色是发展“一村一品”的重点,很多地区单一地重视产品本身的特色,在市场营销方面却缺乏创新。对于发展“一村一品”的区域,其生产的产品与市场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品质差异,但在市场上却面临销售难或者产品只能以低价卖出的问题。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存在一些龙头企业,没有专门负责市场营销的带头人,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始终采用传统的营销手段,没有主动获取科学有效的营销技巧。甚至企业高层管理者也缺乏科学的经营理念,重生产、轻销售。在目前的市场上,农产品的创意营销相对于其他类型的产品而言,发展势头非常强劲,但主要是由一部分实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带动起来的,这些企业能够很好地利用新媒体和各种市场资源进行创新营销,增强产品对消费者的吸引力。而很多小企业与其差异悬殊,无法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
四、龙头企业带动型“一村一品”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一)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进行“低成本创意营销”。低成本创意营销是指,整合内外部资源、创新营销内容和形式,使消费者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关注,以达到“低成本大传播”效果的一种营销方式。针对“一村一品”,关键就是要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强调该产品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特殊需求,产品特色越突出,其比较优势就越大。日本在“一村一品”运动中曾注册过一种高级清花鱼品牌,其售价比同类鱼售价高出30%~50%,原因是这种鱼使用当地传统的一根钓丝钓法捕杀。这种方式不仅体现了当地特色,明显划分了该产品与其他产品的差别,也吸引了消费者关注产品背后的文化,使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商品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由此可见,只要合理利用,本地独特的风俗文化将会成为高性价比的营销资源,对于资金实力较弱的企业,可以加大在这方面的尝试。在营销渠道上,如果只是简单地走普通超市的渠道,产品很难进行深度包装,无法体现其品牌价值。消费者选择在超市购物也大多出于方便实惠的原因,而不是追求高层次的特殊需求,很少会考虑产品的的特色,高价格、高品质的产品在超市不具备竞争力。要将“一品”的特色塑造出来,必须通过对产品和市场的全面分析锁定消费群体,根据这个消费群体的特征选择营销渠道。
(二)引进和培养人才,为“一村一品”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高学历人才的加入有助于推动“一村一品”向更高水平发展,企业要培养适应时代需要、具有创新性和挑战性的优秀人才,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企业可以通过与农林类高校合作的方式,举办“一村一品”高校宣讲会,鼓励刚毕业的大学生参与“一村一品”项目实施,并在校园招聘会上吸收一些优秀人才。毕业生加入企业后,要接受为期6个月的半工半读培训,培训期间企业会发放工资和生活补贴,并在6个月后与他们签订长期的工作合同,确保高素质人才不会流失。培养创新型乡土实用人才,是使“一村一品”具有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合作社要对农户进行“一村一品”的思想启蒙,帮助其认识当地的资源优势,培养农户自主学习生产技能的信心。同时,要围绕主导产品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经营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训练,培养大批农村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发展更多的专业农户。
(三)加强品牌建设,推动企业品牌向区域性品牌转变。要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必须依靠高质量、高信誉、有良好经济效益的名牌农产品作为主导力量。单纯空泛地说品质好,不利于品牌推广,需要有力的品牌商标对其高品质进行定义。发展“一村一品”的地区应以注册商标为前提,对其产品进行“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建设重点的产品加工系列和名优农产品的生产基地,加大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督力度,加强种子、农药、化肥等农用物资的管理,推广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确保基地按照无公害和标准化的要求进行生产。区域性品牌是企业品牌成熟后的发展方向,与单个企业的品牌相比,具有更广泛和持续的品牌效应,它会吸引大量批发商和消费者,在促进主导产品销售的同时,也为农户提供了买卖信息、开拓了销售渠道、减少了交易费用。区域品牌农业是增强龙头企业自身实力的助推器,区域品牌农业建设将开展以品牌为标志的产业化经营扩展行动,使具有潜质的企业利用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步扩张。区域品牌农业的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监管保障,区域品牌经营存在较大风险,产品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就会产生区域整体的信誉危机,因此必须把加强品牌监管放在重要位置;销售体系建设,包括品牌农产品专卖体系、批发市场体系、农业物流中心体系、龙头品牌塑造体系;深化产品加工,按照产品的市场定位对产品进行洁净加工、初加工、精深加工、高科技加工,提高主导产品的附加值。
五、结束语
随着农业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提出,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已经具备了发展“一村一品”的基本条件,“一村一品”也在全国各地都有推广得很好的案例,实践证明“一村一品”对于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加快新农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一村一品”的发展,必须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选择切实可行的发展模式,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八角溪村的龙头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为其他区域发展“一村一品”提供了参考,但从根本上说,区域特色是“一村一品”的核心,只有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因地制宜的选择发展模式并不断完善,才能真正使“一村一品”在农村经济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者:刘耀美 张舒桓 李耕玄 文岚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主要参考文献:
[1]干经天,李莎莎.论区域品牌农业[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9.
[2]李清泽.日本大分县的一村一品运动发展情况[J].世界农业,2006.3.
[关键词]广西;特色农业;思考
特色农业是指人们充分利用特定区域的农业资源开发出经济价值高、相对收益高、品质上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农产品多样化的需要。特色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特”,表现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人强我特。它是以特色农产品为核心,以特色产业为依托,以特色资源为基础,以特色技术为主导的一个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独有的特效性、一定的规模性和良好的综合效益性。广西是农业大省,生态和气候类型多样、光热和生物资源丰富,发展特色优势农业条件得天独厚。充分利用广西特有的资源,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是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对优化广西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竞争力、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广西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广西作为西部12个省区之一,本世纪以来把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一个重要的举措来抓,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糖料蔗、木薯、桑蚕、速生林种植面积居全国第一,松香、栲胶、桂油、茴油等产量居全国前列。预计2010年全区农业增加值1590亿元,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380元。
(一)做法和成效
1.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一些地方编制了特色农业发展规划,如桂林市先后制定并组织实施了《桂林市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桂江流域特色效益农业产业提升规划》《资江葡萄产业发展规划》等。
2.创新了一批特色农业发展的模式。(1)耕作种植模式,包括耕地轮作“稻一稻一菜”、“菜一稻一菜”模式和农作物薯菜间套、果蔗间套种、西瓜间套种、马铃薯间套种、稻藕间套种模式。(2)“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这种模式主要以广西温氏模式、兴安莱茵公司模式为代表。(3)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模式,如田阳县那满镇内江村香蕉协会、来宾市永兴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等。(4)糖业模式(公司+农户+价格联动)或是“订单农业+价格联动”。(5)恭城生态模式(养殖一沼气—种植)。(6)土地流转、规模经营带动模式,通过土地使用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由农户将土地承包给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或经营大户,在不改变原有土地使用权的基础上实现土地集中,如广西的富川县白牛村模式和隆安县的金穗模式。(7)循环农业现代化模式,以低投入、低能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点,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废弃物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如北海市合浦东园家酒厂、宜州市“桑枝一菌—肥”模式。(8)山区特色农业模式。这种模式以“特”、“优”、“名”、“精”、“新”为基本特点,是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如永福县的罗汉果产业、昭平县的茶叶产业、天峨县的六画山鸡和乐业县的有机农业等模式。
3.确立了一批特色农业新产业。“十一五”期间,广西在抓好糖料蔗、水果、蔬菜、桑蚕、木薯以及生猪、家禽、草食动物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注重培植食用菌、中药材、葡萄、马铃薯等特色优势新兴产业。这些产业已成为广西新的主导产业和新兴的特色优势产业。最具梧州特色的六堡茶和砂糖桔规模进一步扩大,品牌效应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特色农业科技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围绕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广西农业科技部门组织开展了糖料蔗新品种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木薯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桑蚕优质高效种养及深加工技术集成应用示范等特色农业重大专项研究。一些项目的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多学科技术集成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同时,大力实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三个千万亩行动计划”,大力推广“三免”“三避”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桑蚕技术、甘蔗成套技术、葡萄一年两收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间套种技术、生态农业技术、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效果显着。
5.发展特色农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防城港市防城区近年来主攻以“红金系列”为主的特色农业,即重点培育红莲雾、红八角、红薯、红衣花生、火龙果和金花茶、金蜜桔、金香糯、金玉桂、金菠萝等10个特色农产品,建立了5个“红系列”和5个“金系列”区域化、专业化特色农产品生产区,初步形成“红金系列”特色农业产业体系。2010年1—10月,该区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10万亩,占农业总面积的75010;实现特色农产品加工业产值15亿元,农民从特色农业中人均收入5100多元。
(二)存在问题
总体上看,还有一些因素制约着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表现在: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农业抗灾台色力不强;土地对特色农业发展的约束作用突出;特色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加工原料基地不足;特色农产品深加工能力不强,产业链条短;科技创新水平低,自主研发能力弱;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尚存在市场发育不够、营销体系滞后、缺乏农业风险管理体系、特色产业发展资金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制约着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
一、广西发展特色农业的对策措施
当下广西发展特色农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机遇期。一是国家扩大内需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二是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为广西发展特色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强力支撑。三是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为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机,有利于把具有互补优势的广西特色农业,如柑橘、葡萄、马铃薯做大做强。四是广西特有的机遇为加快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如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强调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夯实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建设特色农业基地。为此,要围绕实现“富民强桂”新跨越的目标,立足当地农业资源优势,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粮食安全、大宗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布局、土地整理和标准农田建设为导向,以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为中心,以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为重点,着力打造千百亿元产业,培育一批产业基础较好、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农产品和产业,依靠科技、培育品牌,走集约化生产、区域化布局和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加大用先进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用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手段管理农业的力度,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优良品种,努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特色农业的生产水平和产品档次。重点加强农业农村基础建设,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体系建设、优势产业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到2015年,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广西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切实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一)加强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特色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能力
一是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强化强农政策的机遇,切实加强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路渠、涵管、排灌等田间设施建设,改善灌溉设施和生产条件,全面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提高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强标准化农田建设。加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土地整治、测土配方施肥力度,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为特色农产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二是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大力推广水稻联合收割机、插秧机、大马力拖拉机、水产、畜牧、节水灌溉等农业机械,加快开发和推广甘蔗收割机。三是加快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用现代工程手段装备农业,加快蔬菜、水果、花卉大棚、喷滴灌等设施栽培、种子种苗设施繁育和农作物水肥一体化基地创建,提升设施农业发展规模和水平,实现特色农业的高效、环保、可持续发展。
(二)围绕打造千百亿产业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
围绕农业千百亿元产业目标,广西要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千百亿元产业。种植业方面,重点培育粮食、蔗糖、水果、蔬菜、中药材、非粮生物质能源作物、桑蚕产业;养殖业方面,着力培育10亿元品种、千百亿元产业,包括发展生猪、家禽、渔业、肉牛、肉羊、肉兔、牛奶和禽蛋产业;林业方面,抓好木材深加工、林产化工、木本油料、油茶、珍优树种、林下经济、花卉、森林旅游优势林产业。加快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同时,把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与“万元增收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打造“万元片区”、“万元村屯”、“万元示范农户”等为重要抓手,大力发展一批“一村一品”等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努力做到户户有产业、村村有项目,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f三)构建特色农业产业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1.大力发展循环农业。蔗糖业方面,积极发展生态种植产业链,在主产区大力发展“蔗一牛一菇”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做强做大甘蔗一制糖一蔗渣一制浆造纸—废液回收—再利用、甘蔗一制糖一糖蜜一酵母、味精一废液一复合肥、甘蔗一制糖一蔗髓一发电一蔗渣灰一肥料等一
转贴于 批循环经济产业链;木薯产业方面,将传统的发展模式“原料一产品一废弃物”改变为“原料一产品—废弃物一废物综合利用”的发展模式,在淀粉、酒精的生产过程中,形成一套木薯资源循环利用的生产流程。畜牧业要推进畜牧养殖—粪便—厌氧发酵一沼渣、沼液一甘蔗、果树等作物种植。加快延伸剑麻产业链,促进剑麻叶片一纤维一剑麻制品,麻渣和废水一有机肥回田,叶汁一提取叶蛋白或叶绿素,淘汰麻头提取纤维用于生产鞋垫等。
2.大力推广一批特色农业模式。积极推广农作物间套种耕作模式,大力推广“订单农业+价格联动”产业化模式,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农民和企业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 3.建设特色工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采用产业链带动、龙头企业带动、品牌带动、市场推动等多种形式,引导企业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聚集。横向就是促进配套发展,实行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配套能力;纵向就是按产业结构的上、中、下游产品扩展,重视加工、综合利用,拉长产业链,以产业链整合价值链,建设一批产业集聚度高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
4.加强市场流通网络建设。建设一批区域性国际交易中心,包括广西食糖国际交易中心、广西国际蚕丝交易中心、广西国际林产品交易中心等。重点建设区域性农产品物流中心,在优势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培育和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鼓励大型连锁超市、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与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开展农超对接,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业的融合,带动订单农业发展和标准化种植养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增加农民收入。
(四)依靠科技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要以优化特色农产品品种,提高种子(种苗、种畜)质量和集约化供种水平为目标,健全良种培育、引进和推广体系,建设和完善一批农作物良种繁育、引繁中心以及畜禽、水产原良种繁育场,加快优良品种的引进、培育、开发步伐,推广更新一批适合广西特点的优良品种。加快建立广西特色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体系,以企业技术创新为重点,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鼓励有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组建自己的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逐步把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成为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生力军。加快农业科研和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克服传统的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的弊端,建立农业科研、推广、生产一体化新机制。
(五)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村服务业
1.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通过“标准化、管源头、抓检测、严准入”等措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加快完善农产品流通领域的标准体系和检测体系,实行采购、储存、加工、运输、销售等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不断完善农产品贸易预警监测机制,确保广西农产品安全。
2.着力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要在优势产区内选建一批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区,形成区域特色名牌产品。鼓励企业研发高端产品和品牌创造,创建广西果蔬品牌、奶水牛乳制品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充分利用各地特色资源环境优势,挖掘文化底蕴,积极申请地域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培植一批广西地理标志产品和知名商标,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信得过的特色农产品品牌,为优势特色农产品提供进入市场的“身份证”和“通行证”。
3.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广西应健全政府、市场(社会)、企业与农户“四位一体”多元化的风险管理体系。引导和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发展特色农业保险业务,把因自然灾害对特色农业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相关部门要建立特色农业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市场风险预警、气候风险预警、政策风险预警等,定期向农业部门和生产特色农产品的农户发出报警信号,以增强农民决策的正确性。
(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为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保障
1.继续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步伐。在坚持农村土地承包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依法、有偿、自愿、有序”的原则,总结推广一些地方的好经验、好做法,探索有效的流转机制和形式,搭建流转服务平台。尽快成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和土地流转信息服务网,成立土地流转担保机构,出台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政策措施,加快市场化流转步伐。吸引工商企业参与土地流转,投资特色农业,使土地逐步向农业企业、专业大户、种地能手转移。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2.进一步加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和发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努力完成以“明晰林业产权、落实经营主体”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以“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集体林权配套改革。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转制度,积极推进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合理流转,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加大林业信贷投入,完善财政贴息政策,逐步完善林业投融资体系,增强林业发展动力。
(七)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特色农业的外向度
紧紧抓住多区域合作的机遇,充分利用广西的区位优势和中国一东盟博览会平台,组织实施广西与东盟合作开发农业资源行动计划,积极培育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规模大、起点高、品牌优、带动功能强、极具市场竞争力的跨省跨国龙头企业。鼓励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利用资金、技术、品牌、市场等优势,通过“走出去”,扩大经营规模,拓展国内外市场。以项目为载体,在东盟国家建立原料供应基地。充分发挥广西农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广西与东盟农业项目的对接。推进越南、老挝、柬埔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推进与东盟其他国家合作开发木薯种植和加工、甘蔗良种繁育技术合作、剑麻技术合作等项目。同时,鼓励企业在区内建立一批稳定的农产品出口生产基地,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扩大具有现实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及其制品在东盟国家的市场占有率,扩大柑桔、食用菌、精细菜等南亚热带产品的出口,逐步形成外向型拳头优势产业。加强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建设,参照国际标准,加强植物检疫防疫、质量检测、食品安全卫生体系建设,增强出口创汇。出口企业要提高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认识,加强生产过程管理,争取获取国际认可的生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减少绿色贸易壁垒给广西农产品出口带来的负面影响。
(八)培养新型农民,造就特色农业人才队伍
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建立“政府主导、多方筹集”的投入机制,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的支持范围。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深入开展千万农民大培训行动,围绕广西特色农业,结合实施“绿证”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星火培训专项行动以及农家课堂培训、远程教育培训工程,培养一批骨干农民,培养造就一大批特色农业科技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
[1]金莲等.特色农业发展模式综述[J].安徽农业科学,2010,(11).
广西特色农林产业综合效益研究[Zl.“广西特色农林产业综合效益研究”课题组,2010.
广西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汇编[Z].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2010.
广西“十二五”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规划[Z].广西工业与信息化委员会,2010.
韦鸿雁,广西特色农业概述[J].广西农学报,2005,
大理州高度重视特色生态农业发展,近年来,先后出台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州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大理州生态环境优异,物种资源丰富,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无工业污染源,属典型的高原特色农业耕作区,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大理州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特色生态农业发展,州委、州政府先后出台了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庄园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发展、奶业持续健康发展、山地牧业跨越发展、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农村“三资”管理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2015年,全州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共建成特色经作基地1366万亩,存栏奶牛10.8万头,奶类总产44.2万吨,生猪存栏334.3万头,出栏501.7万头,肉牛存栏113.7万头,出栏64.3万头,出栏家禽2556.8万羽,肉类总产61万吨。永平、云龙、漾濞三县成为百万亩以上核桃产业大县;宾川县建成3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成为我国南方葡萄新兴优势产区;弥渡、祥云成为云南省主要的外销和出口蔬菜基地,大理市创建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云南漾濞核桃作物复合系统、剑川海门口稻麦复种系统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核桃、乳制品和水果产值位列云南省第一。目前,全州州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86户,其中国家级4户、省级79户、州级103户;预计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228.4亿元,农产品出口额突破13亿元;全州有现代农业庄园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82个、示范家庭农场40个。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289个、中国驰名商标4个、云南名牌41个、云南名牌农产品39个、省著名商标69个、州知名商标59个。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8.34%,大理“生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下一步,大理州将按照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创新农业发展理念,加大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夯实高原粮仓,壮大烟草、核桃、畜牧、蔬菜、水果、中药材、马铃薯、蚕桑、高山生态茶和特色花卉十大特色产业,加快发展休闲农业和淡水渔业两大新兴产业,构建“1+10+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打造“三中心一平台”和“两区一带”为重点,积极打造滇西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与加工流通中心、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中心、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和农产品电子商务运营平台,着力建设100万亩洱海流域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100万亩高原盆坝现代农业示范区和1000万亩山地林畜茶果药生态产业带,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特色生态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