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7-17 18:49:58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第1篇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农业科技型企业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批科技型农业企业兴起,有力地推动了科研与经济的有效结合。但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及传统观念的制约,加之人才、资金等方面的困扰,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还存在以下问题:

1.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有待于完善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与农业知识创新体系、农业技术创新及其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主要包括农业企业、农业科研机构和大学。目前,农业科研机构与大学具有较强的农业技术开发能力,但是由于受内部传统考核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其开发出来的技术往往难以形成有效的技术供给;而农业企业有很强的技术需求,但技术开发能力比较弱。

2.农业科技企业创新意识不强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企业大多数处于创业成长期,技术积累和经济实力较弱,加之一些企业家的短期行为和技术外部性特点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企业普遍存在着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的问题。

3.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风险管理力度不够

技术创新是现代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也是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技术创新是一项高风险活动,技术创新风险按阶段划分,可以分为决策阶段风险、技术开发阶段风险、生产阶段风险和市场阶段风险。面对这些风险,农业科技企业在技术研发组织体系及技术队伍建设等方面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政府对农业科技企业扶持不足,使农业科技企业难以应对技术创新风险。

4.农业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不足

在西方发达国家,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研究开发机构,因为前者的经费投入和经费使用均占绝对优势。然而,在我国,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方面,从技术开发能力看,我国科技力量的2/3以上在企业之外,企业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另一方面,大中型企业设立专门技术开发机构的比例偏低,并且,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开发机构要么资金不落实,要么缺乏高水平的技术人才,要么没有明确的技术开发方向,要么基础条件薄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我国,技术创新的主体不是企业,而是企业外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

5.农业技术创新缺乏激励

目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不高,大多数企业的产品缺乏科技含量和竞争力。造成这种状况除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影响以外,缺乏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是一个重要原因。同时,技术创新的外部效应,技术创新周期和高风险等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企业技术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农业企业也面临着同样的处境,其结果是企业轻视技术的自主创新,竞相引入成熟技术,虽扩大了生产能力,却未形成技术创新能力[①]。

6.现有的农业科技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要求

创新人才是创新活动的主体。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研究轻开发的弊端,造成了其研发实践能力较差,难以满足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需求。

二、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化

根据我国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实际,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作必须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及配套政策的支持。

1.完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

①在法律普及方面。加强农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和宣传教育,建立一支适应国家农业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的农业知识产权队伍,增强全社会的农业知识产权意识。目前,农业知识产权审查、审判人才、律师人才奇缺,特别是农业知识产权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将是困扰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一大难题。因此,应大力发展农业知识产权教育事业,大力培养农业知识产权专门人才,提高灵活运用农业知识产权战略、策略的能力,促进农业科技工作更好开展、各学科更好发展。这是我国解决农业知识创新与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协同发展的基础和关键。同时要在全社会开展农业知识产权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重点结合典型案例宣传我国现行的一系列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

②在司法方面。加强农业知识产权的司法队伍建设。根据农业知识产权案件的专业性、技术性特点,要尽快培养一批专业法官,设立专门审判机构和专业法官集中审理农业知识产权案件。另外,还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案件所涉及的专业技术问题进行鉴定,其途径包括聘请农业技术专家担任陪审员、委托专家组进行技术鉴定和走访有关农业技术专家等。

2.建立合理的市场结构

不同的市场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不同的,促进技术创新的理想的市场结构是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的“中间程度竞争”的市场结构。目前我国农业技术市场化程度较低,不利于农业技术创新。如我国的种子行业是国有种子公司垄断的市场结构,种子法律法规对农业科研单位、农业科技企业经营种子做出很多限制。因此,应建立合理的市场结构,以激励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农业技术创新。

3.建立由政府引导,以企业和社会力量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投资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是农业科技的重要投资者,而在我国目前财力有限,不可能大幅度地增加农业技术创新的投入的情况下,应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力量共同投资的多渠道、多途径的投入机制。由于农业技术创新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要尽快设立农业科技创新融资担保基金,资金主要来自政府拨款、社会捐赠和定向募集等,启动资金应以政府为主。同时,支持和引导高新技术项目从资本市场融资,推动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②]。

4.建立和完善我国农业技术风险投资机制

①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要制定和实施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扶持政策,在税收方面给予减税或免税。其次,建立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保障体系。为鼓励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应对投资者在投资中的经济风险予以保险,为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再次,要规范资本市场,发展和完善支撑条件。

②发展农业风险投资公司,建立多层次的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体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建立社会、个人、企业多方参与,并同国际接轨的我国农业技术创新风险投资运作模式,引导民间的大量游资投向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实现筹资渠道的多样性。

5.加大农业共性技术开发的政府扶持力度

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而非个别产品或企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51]共性技术尤其是农业共性技术有很强的共用性、外部性、基础性和关联性。开发农业共性技术往往投资大,外部性强,所以,一般农业科技企业不愿意进行农业共性技术开发。因此,需要政府通过项目引导,协调组织大学、农业科研院所及有关农业科技企业进行农业共性技术开发,项目应重点支持能够对农业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并显著提高农业产业技术水平的技术领域。

6.消除条块分割的科技管理体制,促进产学研一体化

要通过整合大学和科研机构的科技力量,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优化技术创新人才的资源配置。大力支持和鼓励应用开发型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或改制为企业,促进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其次,企业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与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广泛的技术创新项目合作;再次,加快创业中心、大学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重视科研中试基地、成果孵化基地的建设。此外,要改革农业高等教育体制,调整优化教学培养结构和方式,面向市场,加强培养农业科技创新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第2篇

1.1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健全

拥有高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队伍是江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必要条件。然而,江苏目前的情况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这些已成为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重要因素。突出表现在,农业科研机构和队伍大而不强,农业科研方向、任务的调整还不能适应新阶段农业发展的需要,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不强。一方面,农业科技项目中涉及常规技术研究得多,对高新技术和实用技术研究少,技术引进多,吸收消化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果少的问题;另一方面,一般农业科技人才相对剩余,外向型、复合型、高科技等急需的人才比较匮乏,而且,高中级农业科技人员主要分布在农业院校和科研单位,在县、乡(镇)工作的很少。同时,由于农民所受教育程度有限,科技文化素质相对较低,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与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差距较大,直接影响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1.2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不健全

健全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江苏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譬如,原有的基层推广体系队伍不稳、机制不活、条件不佳、待遇不高、推广效果不好;社会化服务组织由于定位不明确、管理不规范,在农业科技推广方面难以尽如人意;在一些地区,由于农村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效果和速度。

2江苏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建议

江苏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紧紧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然而,上述问题的存在使得江苏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尚不能完全适应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需求,迫切需要加快构建以市场为导向、高校院所与企业为主体、政产学研金相结合,融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技术培训、示范推广、政策引导与金融支持为一体,以大幅度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进程,为实现江苏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2.1在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和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

打破部门、区域、学科界限,有效整合全省科技资源,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推动产学研紧密结合,改善农科教条块分割现状,加强农业科研院所与农业高校的合作,发挥农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引领作用。按照科技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优化科技布局及机构设置,努力营造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政策环境。完善农业科研立项机制,实行定向委托和自主选题相结合、稳定支持和适度竞争相结合。完善农业科研评价机制,坚持分类评价,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改变重论文轻发明、重数量轻质量、重成果轻应用的状况。尤其要加强农业前瞻性高新技术的原始创新,加大生物技术和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力度,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加快建设一批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群,抢占农业高新技术制高点,同时还要围绕引领支撑农业优势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组织实施技术创新工程,着力加强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的技术集成创新,突出品种、技术、装备创新重点环节,在制约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

2.2研究制定、出台扶持农业科技创新的相关政策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产业政策关系密切,要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充分发挥已制定的人才优惠政策、科技创新创业政策,另一方面,围绕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培养,加快制定能满足江苏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推广应用需求的新政策,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人员的分类评价体系,健全农科教结合的推广机制。同时,还要以产品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为中心,对那些技术含量多、市场潜力大、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予以重点产业扶持,加速其产业化;对涉农企业,则要注重落实税收减免、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优惠等政策,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升级,鼓励企业承担国家各类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2.3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

应加快建立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机制。在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需求对农业科技进步的导向和推动作用,鼓励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鼓励商业银行与科技型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银企关系,加大对农业科技企业的金融扶持力度。与此同时,综合利用各方力量和财政金融政策支持企业开展农业科技创新,积极引导和鼓励金融信贷、风险投资等社会资金参与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基金,以贴息、投资或无偿资助等方式,支持涉农企业开展科技创新。

2.4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

首先应加大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现代农业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这就要求持续进行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开发,不断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体系。”高层次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是发展现代农业最重要的资源和主要推动力,是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内容,应着手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人才资源优化配置新机制,在创新平台、科技项目、科研经费等科技资源的配置,以及科研成果评价、个人业绩考核、生活待遇提高等方面出台相关政策,为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其次应促进农业科技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针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实际情况,出台相关措施,鼓励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在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之间双向兼职和流动,尤其是要通过人事管理、薪酬管理、股权激励等制度创新,鼓励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再次应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教育。农民是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应把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农民,作为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的重点,作为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内容。农民科技教育,应以农民实际需求为主要培训内容,通过农业广播学校、电视大学、技术讲座、信息网络、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农民创业培训、农民致富技能培训和农民上网培训,等等,着力提高农民对产业技术的承接、应用和转化能力。

2.5建立健全农业科技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第3篇

灰的建议。

之后,一直都有关于农田土壤和收获量空间变异性研究的报导。八十年代以来,关于在农田中实施土壤肥力、植保和作物生产定位管理(SiteSpecificCropManagement)的技术研究受到广泛的重视。世界著名厂商先后向市场提供了装有空间定位和产量传感器的现代谷物联合收获机,已可以在收获过程中自动采集以12-15m2为单元的小区产量与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数据,并进一步通过模糊聚类分析软件自动生成农田内作物产量分布图。多年的试验实践表明,田区内小区平均产量的最大差异可以超过100%。由于作物生产还受到气候变异的影响,经连续多年对同一田区积累的数据表明,同一小区年际间的产量差异性也可能是十分明显的。田区内产量上述明显的时空分布差异性,显示了农田资源利用存在的巨大潜力。现代农学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定量获取这些影响作物生长因素及最终收成的空间差异性信息,实施基于知识和现代科技的分布式调控,达到田区内资源潜力的均衡利用和获取尽可能高的经济产量成为可能。图1是精细农作技术思想的示意图。其实施过程可描述为:带定位系统和产量传感器的联合收获机每秒自动采集田间定位及对应小区平均产量数据通过计算机处理,生成作物产量分布图根据田间地形、地貌、土壤肥力、墒情等参数的空间数据分布图,作物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投入、产出模拟模型,作物管理专家知识库等建立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并在决策者的参与下生成作物管理处方图根据处方图采用不同方法与手段或相应的处方农业机械按小区实施目标投入和精细农作管理。由图1可以看出,这一技术思想是通过多次循环的实践,来不断改善农田资源环境,积累知识,逐步达到作物生产管理精细化的过程。由于大田作物生产受到众多时空变化因素的影响,利用生产潜力的处方措施,还需要兼顾生产力、经济性、环境后果的优化目标,因此,其技术思想并不是单纯追求技术措施的“准确”。事实上,目前应用于获取小区产量数据的空间尺度为12-15m2,获取农田土壤信息的尺度大多还只可能精细到60m左右。在实际操作上,对获取的空间信息还需要通过模糊聚类处理,生成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处方图来指导处方农作,因而还谈不到“精准”的操作。而且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农田土壤、作物苗情、病虫草害信息实时快速采集技术的突破,农业处方操作也将愈益精细化。上述精细农作技术体系在许多发达国家的试验和应用表明,可以显著提高耕地的生产潜力,节约良种、化肥农药和能源投入,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到农户的欢迎。

“精细农作”是基于田间小区作物生长条件的空间差异性,为实现优化作物生产系统的目标而提出的。但工程支持技术的开发研究,对实现这一技术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农田信息采集与处方农作的空间定位,需依靠全球卫星差分定位系统(DGPS);地理空间信息管理和数据处理,需要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未来大量地理空间数据的更新,需要遥感技术(RS)的支持;作物产量计量与小区产量图的生成需要能按秒记录收获机累计产量和对应地理坐标位置的智能型收获机械,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和产量图自动生成软件技术;田区空间变量信息的快速实时采集,需要研究基于新原理的传感技术与信号处理技术;按小区实施自动处方农作、调控目标投入需要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制定科学的农作处方需要农学知识和计算机作物管理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作为一个能协调运作的智能化系统需要有高效的信息集成以及有关信息传输、标准化技术的研究等等。

迄今“精细农业”在发达国家也不过五、六年的应用试验历史,部分支持技术手段还不十分成熟,有待不断研究完善,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精细农业”应用实践可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条件,围绕提高生产、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的目标,采用不同的技术组装方式,逐步提高作物生产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其中,获取农田小区产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信息是实践“精细农作”的基础。有了小区产量分布图,农户既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知识,分析小区产量差异的原因,选择经济适用的对策,在现实可行条件下采取适当措施实施调控;也可以根据技术经济发展的条件,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或智能化变量处方农业机械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调控。

“精细农业”研究的革命性的意义是提出了一种经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思想并付诸于实践,发展前景已在国际上具有广泛的共识。1998.1美国副总统戈尔第一次提出要建立以1米分辩率的“数字地球”的概念,在地理信息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它为认识世界科技进步对未来人类生存方式的影响提出了全新的观念。“精细农业”的实践将在下一世纪开发“数字地球”的实践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历史过程中,全面实践这一新技术体系的路程还很遥远。但启动这一新技术的示范与实践研究,将有利与推动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知识化与信息化进程,改变传统技术思想,追踪科技进步,有利于推动基于信息和知识的农用先进支持技术产品制造业、服务业的发展。在“精细农业”技术体系的实践中,也将可开发出一系列适用新技术产品。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第4篇

(一)农业创新体系的不足农业科技创新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公共性与金融机构的盈利性相矛盾金融机构的存在很大程度是具有盈利属性的,农业科技创新恰恰相反,具有公共属性。农业科技创新中包括基础性研究成果在内的许多部分都是非常典型的公共产品,有着正外部性,主要是以产生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并不明显,这也决定了农业科技的公益性,而不是私利性。此外,就农业科技创新而言,存在着市场较小,收效较慢,周期长等不足,这也是金融机构将其排除在投资对象之外的主要原因之一。其次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性与金融投资需求安全性的矛盾。不同与其他的科技创新活动,影响农业科技创新的因素有很多,过于依赖自然条件环境,也就导致了其无论是自然风险还是市场风险都比较大。就自然风险而言,科技创新结果受多方面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此外农业科技创新的周期比较长,受到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资金投入后周转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收益结果也不确定。而对于金融机构而言,较高的安全性是吸引其资金投入的主要因素之一。面对农业科技创新所具有的高风险性,金融机构对此活动的支持必定会慎之又慎。最后,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需求与金融机构资金供给之间的矛盾。现阶段,我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资金需求远远没有满足,金融机构对此的供给更是少之又少。资金的不足主要在三个方面显现出来,首先是贷款存在困难,银行对于资金外贷的条件设定较为严格,农业科技创新机构如今还满足不了这些条件;其次,与农业有关的贷款种类较少,品种较为单一,针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特点的贷款品种更少;在此,对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资金支持的金融机构较少,只有少数的政策性银行和部分商业银行能够参与到农业科技创新研发中去,其余的一些金融机构参与较少。

(二)构建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的必要性农业科技的创新对于金融机构的资金需求巨大,要想迅速提升我国的农业科研水平,全面推进农业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使农业科技创新尽快与国际接轨,并培育出国际领先水平的农业高科技企业,就必须要多措并举,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资金支持。近年来,金融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金融投资渠道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其盈利需求,因此寻求新的可持续发展市场盈利渠道对金融机构的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作为一项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对开发全新的金融机构投资渠道提供了一次难得机遇。而构建一整套完善的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体系对于两者的融合,实现共同繁荣,相互促进,都起到双赢局面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

二、三种融资模式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的应用

第一,涉农科技创新基金与投资引导基金模式。我国现行的农业科研体制主要实行条块分割的形式,这就使得资金的投入也过于分散,虽然有很多投资面,但是平均到每一方面,力度就显得十分薄弱了,达不到资金合理的效果。因此国家在对农业科技实行财政支持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重点支持。对于一些公益性较强的农业科技创新项目要设立专门的基金进行重点支持,其形式应该以财政资金支持为主,同时融合企业、个人投资,对一些农业类科研机构、企业以及创新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很多农业科技创新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开发潜质,对于这类的创新项目,政府要从基金和涉农科技创新基金和投资引导基金两方面,分别以直接无偿资助,以及支持科技创新投资基金进行。

第二,农业科技创新贷款模式。在众多的农业科技创新金融支持机构中,银行是最重要的机构之一,我国科技兴农的总体战略是银行将金融投资倾向于农业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更是银行对于社会的责任体现。同时,作为盈利机构,如何实现效益的最大化也是银行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因此将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与银行投资的盈利相融合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于市场发展前景良好,商业价值明显的科技创新机构,银行对此的投资无疑是一个最为明智的选择。这类农业创新机构大都能够实现资金的快速流转和投资基金的可观回报。因此为了实现双赢的局面,银行在进行农业科技创新领域投资之前最好进行一次风险评估,依据风险状况进行投资。对于资金需求较大的农业项目,最好采用多家银行共同融资,联合贷款的方式,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降低,使得投资过程风险降到最低。针对于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特点,银行可以适当调整其投资制度和条件,贷款利率可以根据风险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灵活处理贷款回收方式,根据项目的进展进行调整资金的投入额度和回收额度。

第三,银行贷款与保险的双重保障模式。银行和民间投资之所以不愿意投资涉农企业,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风险大,收益小,能够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使得保险公司和担保机构与银行共同分散风险,是解决这一现状问题的有效途径。银行针对创新项目确定投入的额度,然后在风险出现时由保险公司或者担保机构想银行进行资金补偿,同时政府也应该承担适量的风险,对参与机构进行政策支持和鼓励,以及给予相应的补贴等。如此以来可以有效解决银行以及民间投资对于风险担心的问题,更能吸引广大投资机构,促成涉农创新企业与金融机构的共同繁荣。

三、如何实现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

把投资主体扩大化,农业科创新体系多元化,将政府部门、银行、民间投资等多种投资主体全都融合在内,实现投资主体的扩大化,同时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从意识上着手,着力为投资主体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创新投资环境,政府要从农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农产品创新交流平台打造、农业交易规范制定、创新政策优惠支持等多方面对农业科技创新进行思想方面的支持,使得投资机构有投资的信心和希望。其次,要在资金利用方式上进行创新。对于财政资金支持,应该提高使用效率,财政资金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应该有针对性、有重点性,做到物尽其用,对于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市场价值的创新项目进行重点支持;再次,建立健全和完善多方风险分担和补偿机制,尽快完成保险公司、担保机构、投资机构以及政府之间的风险承担和资金投入制度。特别是政府应充分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既要做好风险分担,政策支持的本职工作,更要做好中间人的角色,协调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促成共享盈利,共担风险的双赢局面。同时要充分发挥银行的作用,银行在众多的投资机构中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支持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面对投资农业科技创新中的诸多问题,银行应该采取积极地措施,主动进行投资方式的创新和投资制度的调整。从服务方式和信贷产品两方面进行创新。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资风险较大,银行可以将资金在不同的农业领域进行投资,扩大农业产品支持种类和农业领域范围,把支持面扩展到农业器具、农业肥料药物、以及绿色农产品等领域。其次,与保险公司、担保机构合作,实现共享盈利、共担风险的合作共赢局面。对于资金需求较大的创新项目,可以联合多家银行实现联合贷款。此外,针对于农业科技创新这一专业性比较强的投资领域,银行最好能够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分设专业涉农人员,采用精通农业科技与金融管理与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提升金融服务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最大化在我国,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的薄弱也是金融支持不足的又一重要原因,这是由多方面造成的,农民的专业生产技术落后,资金不足对于农业科技新产品的购买力十分有限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因此,要注意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水平,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产品推广的最大化,保障创新产品能够得到广泛的运用和推广。首先,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由政府部门针对金融服务中出现的不足和漏洞进行合理改革,鼓励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农业金融机构对农民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购买科技创新产品。其次,还应全方面使农民的融资渠道拓展,鼓励银行采用多种抵押贷款方式,以及无抵押贷款政策优惠。最后,健全完善的担保机制,在鼓励农民购买科技创新产品的同时,还要为农民的购进行为承担一定的风险,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四、结束语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黑龙江垦区,现代化大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应用

 

2009年7月,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黑龙江时给予垦区开发建设以“现代化大农业排头兵”的高度评价,并提出提高“三个能力”建设即:农业现代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生产能力的希望和要求。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垦区60多年开发建设取得成就以及对国家突出贡献的充分肯定,非常鼓舞人心,同时,提高“三个能力”建设,尤其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对垦区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农业论文,是依靠科技实现垦区跨越发展的历史责任。只有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垦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从新世纪新阶段垦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夯实发展基础,增强发展后劲,才能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既是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垦区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更是农场职工以及带动周边农村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途径。

一、积极探索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科学内涵

(一)建设现代化农业,提高现代装备能力是支撑。

毛泽东同志早在1959年就指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农业现代装备能力是农业现代化的最主要标志,是构成农业综合生产力的主导方面。农业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必须进行种植业生产各要素的技术改造,把科学技术不断转化为生产力,将农业发展建立在现代装备的基础上cssci期刊目录。劳动手段现代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这是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共同规律和标志。胡锦涛总书记对垦区提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希望和要求,是对农业现代化这一提法的进一步升华,不仅要求农业生产水平进入现代化,同时要求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为此,要求我们应大力开发农业技术装备农业论文,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生物工程化和农产品加工的现代化,以提高粮食单产,增加总产,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二)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关键

农业自主创新能力,就是要创造、发明新技术、新产品以及新的生产方式,建立新的与生产力发展相匹配的生产关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其中,具有重大突破的原始创新成果,对农业生产将产生历史性的、革命性的突破,对改变现有农业增长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生产效益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发展从资源依赖型向技术创新型转变,农业自主创新是现代化大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核心支撑。

(三)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提高综合生产能力是根本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社会生产能力在农业部门的具体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农业生产总体水平的标志。发展农业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核心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当前,农垦经济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而且还体现在它是促进粮食增产、农场增收的结合点,是化解农业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着力点,是解决当前矛盾和关系长远发展的关键点。只有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夯实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最终建设成现代化大农业。

总之,现代化大农业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水平为统领农业论文,现代物质装备能力为支撑, 自主创新能力为关键,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贸工农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因此,提高农业现代物质装备能力、自主创新能力、综合生产能力对解决农业问题、推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强化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基础

黑龙江垦区拥有从总局、分局到农(牧)场比较完善的科研创新体系、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和科技管理服务体系。截至2010年,拥有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和农垦科学院为主要中心的19个科研所、4个省部级工程技术中心、9个技术推广中心、113个技术推广站、6个企业研发中心、2个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和8个省级科技成果推广示范基地,拥有在职专业技术人员将近8万人。垦区这种农科教相互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把生产、科研、推广和应用等各环节紧密结合,进而形成了以生产促进科研、科研带动生产的良性循环cssci期刊目录。同时,垦区充分发挥高等农业院校及科研院所的研发优势,以单项技术突破上水平、集成配套技术增效益为目标,狠抓农业科技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一是加强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已经累计培育农作物新品种300多个,垦区六大作物的优质良种覆盖率已达到100%;二是建立了保护性耕作和模式化栽培等一整套耕作制度与栽培模式;三是在6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实行了全作物、全面积、全过程的农业标准化,且标准化覆盖率达100%;四是垦区数字农业技术、农作物分子育种技术、微生物代谢工程、精细加工技术、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等高新技术取得新进展。通过农机农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垦区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7%以上,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82%以上。

在黑龙江垦区农业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一些以农畜产品为原料的龙头企业的研发能力也在逐步增强,有效地提高了垦区农产品加工业的增值水平;不断向市场推出多种粮油加工的新产品农业论文,增加了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效益。

面向未来的发展需要,黑龙江垦区建立健全了独具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目前拥有博士后流动站3个,普通高等院校4所,中等专业技术学校2所,普通中学138所,并已为垦区培养出大中专以上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接近10万人。坚持开展科技培训活动,年均参加科技培训的人数占当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人数的80%以上,增强了垦区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为扎实推进垦区科技创新与农业科技进步奠定了牢固的人才基础。

“十五”以来,垦区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课题)200多个,占总课题数的50%左右。截至到2009年底,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8项,其中省科技进步奖53项,农业部科技进步奖5项,总局科技进步奖128项,通过总局级以上鉴定的成果共计244项,其中16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75项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三、强化垦区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的措施

(一)加强科技体制机制创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通过出台一系列的科技政策和制度,指导科研主体继续深化体制改革,加大机制创新力度,真正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大联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垦区科技创新能力。

(二)加强科技投入农业论文,强化企业创新能力

通过科技项目引导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垦区工业企业,增强依靠科技发展强壮企业的意识,大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开发具有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新技术、新产品。争取中央财政投入有较大增长,在总局、分局和农场(企业)建立科技投入长效机制,积极探索垦区加快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的新机制。

(三) 实施科技兴垦和人才强垦战略,为跨越发展培育智力创新团队

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科学与技术前沿,通过争取并主持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培养高层次科研创新领军人才;贯彻落实好国家、省以及总局科技人员各项政策,培养一批垦区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的科技人才团队。

(四)强化龙头企业科技创新,发挥科技“强工”引领带动作用

通过积极鼓励和支持垦区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合作团队,促进企业技术研发能力的提高。

(五)增强农场科技推广,发挥“带农”示范辐射作用。

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农场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将科技入户和科技推广工作纳入农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和任期目标cssci期刊目录。以种植业、养殖业及其加工业为主线,整合科技资源,对共性科技需求和技术难题组织联合攻关,解决垦区种植业、养殖业技术瓶颈问题。通过连续支持农场重大产业化项目,着力推进区域性特色产业上规模、上水平。

(六) 推动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发挥垦区的对外合作优势,加强先进技术的引进和转化。积极开展高新技术成果对接农业论文,促进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巩固发展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与交流关系,积极开拓欧美等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合作渠道,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以引进关键核心技术为重点,杜绝盲目引进与重复引进,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在科技政策上给予支持。

(七) 推动科学技术普及,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充分利用科技园区、工业参观走廊、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图书室等平台,以及新闻媒体等,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举办经常性的科普讲座和宣传报道,促进科技知识在全社会广泛传播,提高垦区职工群众的科技素养;加强科普信息网络等公共科普设施建设,建立科普事业的良性运行机制,使科普资源得到更加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卢良恕.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7(3).

(2)隋凤富.关于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几个问题.农场经济管理,2009(7).

(3)马凤才,孔海心.黑龙江垦区现代农业发展比较分析.农场经济管理,2009(10).

(4)吴穹.加强垦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中国农垦,2010(1).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第6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 经费投入 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

一、引言与文献述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已成为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成为支撑我国未来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在农业科技创新作用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仅用占全球7%的土地成功养活了22%的人口,我国农业技术的贡献率达到42.0%,而技术成果转化率达到30%—40%,成果转化的普及率为35%左右。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农业进入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惟有加快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才能突破资源和市场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双重制约,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支撑和引领现代农业建设进程。

从2004年至2013年,中央连续出台10个“一号文件”,都把农业科技创新作为重要建设领域,“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强化建设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特别是2012年中央题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这为农业科技赋予了“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的科学定性,更加明确了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重点。

科技经费投入是农业技术进步的基础,因此也是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起点,只有不断加大农业科技的投入,才能实现农业和国民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从已有的国内外代表文献来看,舒尔茨(1987)指出科技投入是农业长期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因素①。商五一(2006)认为,加大财政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又是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②。

从经费投入强度看,Mansfield认为,美国等发达国家的R&D投入强度变化遵循“S”型曲线规律,即表现为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与稳定发展期三个阶段,Leyden 和 Link(1991)等对世界各大洲多数国家的相关数据分析表明,农业科研支出占农业GDP的比例在1971年至1985年间普遍呈上升趋势,其中亚太地区(不包括中国)的农业科研投入增长最快,年均增长6.7%;而发达国家由于其基数较大,农业科研支出的年增长率只有4.0%左右,但农业科研支出增加的绝对数仍然较大。

在农业科研投资经费在农业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构方面,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基础研究投资在科研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均在10%以上③④⑤。黄季焜等(1998)研究表明,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总体处于较低水平,农业科技投资不足。而我国大多数的专家学者都认为,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的重点是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基础研究在科研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偏低,这种结构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持续发展。因此,在国家层面上应逐步提高农业基础研究投资比重,为增强农业科技应用和开发研究奠定理论基础。⑥本文将基于西部十二省区市科技经费投入视角,建立包括资金投入、人员投入、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四个一级指标,及下辖9个二级指标,来分析科技经费投入在农业科技能力建设中的作用。

二、现状分析

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主要是依靠国家农业科技活动经费资助,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的农业R&D研究来得以实现,因此这种建设具有引致性。从上文的文献评述来看,学者已基本达成共识,需要在国家层面上逐步提高农业基础研究投资比重来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本文将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指标体系,来实证科技经费投入对农业科技活动的具体效果。

从数值上来看,西部地区十二个省区市农业科技活动费用在2000年时仅为0.9亿元,到2011年时已达到而到12.7亿元,提高了13倍;与此同时全国农业科技活动费用从2000年的3亿元增加到130.1亿元,提高了42倍。因此从绝对数来看,尽管从2000年开始,西部地区开始实施西部大开放战略,可是从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来看还是落后于全国水平。

分省来看,西部地区在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方面增长最快的是四川,从2000年的0.1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2.9亿元,提高了28倍。增速最缓的省区是宁夏,其次是,绝对值只分别增加了0.3和1亿元。

从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⑦来看,尽管受到西部大开发政策倾斜,但是西部省区市的增长态势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0年,全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为3.02,低于广西(4.81)、重庆(6.24)、贵州(9.71)、云南(4.97)、(84.9)、青海(37.9)和新疆(7.33)。值得注意的是,12个省区市中有7个农业科技经济投入强度是高于全国数值的,这是由于和青海的地区生产总值较低,因此尽管两省数值偏大,但从省份的纵向比较来看仍有重要的意义。到2011年,全国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为24.42,比2000年增长了7倍,该强度仅低于的177.35、甘肃的29.12和青海的148.10,从横向比较来看,西部地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发展态势不如全国平均水平。

三、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说明

本文将代表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变量的农业科技活动经费置于所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作用。

(一)指标体系构成

本文主要从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和科技创新的产出两大方面入手构建农业科技创新的人员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创新的直接产出以及农业科技创新的间接产出这四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见表1所示。

本文指标体系的指标界定:

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科技统计国际标准化的议案》的原则,把科学技术活动定义为:与各科学技术领域(即自然科学、工程和技术、医学、农业科学、社会科学及人文科学)中科技知识的产生、发展、传播和应用密切相关的系统活动。这些活动包括研究与发展(R&D)、科技教育与培训(STET)及科技服务(STS)。我国在UNESCO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界定我国科技活动包括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成果应用及与R&D活动相关的技术推广与科技服务活动。《科学技术统计指南》把科技活动分为研究与试验发展(R&D)、科技教育与培训、科技服务三大类。根据科技活动的内涵及统计解释,科技活动经费是反映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最全的指标之一。因此,本文在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投入指标体系中,把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作为指标体系之一。

从事农业科技人员的总数: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是统计指标,能全面反映农业科技创新投入状况,是反映科技人员投入最全的指标之一。与其他学者成果相比,本文用从事农业科技活动的人员代替了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指标,包括范围更广。

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是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到技术市场的交易金额,这一指标便于衡量农业科技创新的产出价值。

农业生产总值:是以货币表现的农、林、牧、渔业全部产品的总量,它反映了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二)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方法

本文主要采取主因子分析法对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现有能力加以评估。因子分析可在许多变量中找出隐藏的具有代表性的因子,将相同本质的变量归入一个因子,可减少变量的数目,还可检验变量间关系的假设。它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多个指标或因素之间的关系。用因子分析法来评估我国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现有能力,其方法的优点在于因子分析法确定各数据之间关系的权数是基于已有数据的分析而得出的已有指标体系之间内在结构的关系,它们的关系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三)因子分析原理及其数学模型

假设我们有m个可能存在相关关系的变量Z1、Z2……Zm含有P个公共因子F1、F2……Fp(m),每个变量Zi含有特殊因子Ui(i=1…m),这些特殊因子Ui间互不相关,且与Fj(j=1…p)也互不相关,每个Zi可由p个公共因子和与自身对应的特殊因子Ui线性组合而成,因子分析的一般数学模型表达为:

把上述方程组改成矩阵表示,则为:

我们把它简记为:Z(m*1)=A(m*p) F(p*1)+C(m*m) U(m*1)

为了用少数几个因子来描述很多指标或者是因素之间的关系。同时,为了消除不同观测变量在量级或量纲上的影响,使各指标具有可比性,能将几个指标根据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将相似的归在同一类别中,使每一个变量成为一个因子,本文将每个变量进行标准化的处理,方法如下:

(1)设有n个样本,每个样本有p个指标,建立以下的原始矩阵:

X=X11X12…X1pX21X22…X2p… … …Xn1Xn2…Xnp

我们首先对所取得的数据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其标准化以后的矩阵为:X=(xij)nxp,其中xij =(xij-xj)/Sj。

(2)求样本相关系数的矩阵R,R=(r ij)P X p,并判断我们获得的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主要的判断方法有反映像相关矩阵检验(Anti-image correlation matrix)、巴特利特球体检验(Bartlett test of sphericity)、KMO检验。其中,Barlett检验的目的在于确定所要求的数据是否曲子多远正态分布的总体。其虚无假设是“相关矩阵式一个单位矩阵”,即“相关矩阵对角线上所有元素为1,所有非对角线上元素值为0”。若差异检验的F值显著,表示该相关矩阵不是单位矩阵,索取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可以做进一步的因子分析,通常采用相关矩阵行列式的卡方检验。而KMO检验从比较观测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和偏相关系数的相对大小出发,其值得变化从0—1。当所有变量之间的偏相关系数的平方和,远远小于简单相关系数的平方和时,KMO检验的结果值趋近于1。若KMO值过小,则表明变量偶对之间的相关不能被其他变量解释,进行因子分析不合适。

(3)因子提取,采用某种方法计算因子载荷矩阵。对通常用主成分法来估计因子载荷矩阵A而言,就是通过资料矩阵的相关矩阵R来求解出相关系数的非负特征根λi和特征向量L。并根据某种规则,确定描述数据所需要的公共因子数。

(4)用以上的方法求出主因子解,并对求出的初始因子运用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变换,使其结构简化,以便更好地对因子进行解释。

(5)根据主因子的贡献率,在因子模型建立后,借助各变量的系数矩阵,并反过来根据其初始的关系来考察每一个样本,用最原始的线性组合来表示主成分,计算各因子的得分。

(6)根据上面获得的公共因子得分,利用公式综合得分=因子1得分*对应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因子2得分*对应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因子m得分*对应方差贡献率/累计贡献率来计算综合得分,并以此对西部更省市自治区的农业创新能力进行排名,并综合分析。

四、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创新能力的实证研究

(一)数据来源

本论文研究所用的基础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0—2011)、《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1)、《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00—2011)和《中国农业年鉴》(2000—2011)。共收集了2000年—2011年有关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的数据,作为对比,本论文同时还摘录了全国的统计数据。

(二)实证研究过程

1、数据标准化处理

本文的研究所采用标准化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Xi的标准化值为:Xi'=Xi-Xσ,其中,Xi为指标的统计或原始计算值;X为该体系中指标Xi的平均值;σ为Xi的标准差;Xi'为指标Xi的标准化值。

2、确定相关系数矩阵

根据以上经过标准化处理过后的统计数据,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分别对2000—2010年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9个分析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矩阵上半部分为相关性系数矩阵(correlation),值越大,相关性越高;下半部分为显著性水平矩阵(Sig.(1-tailed)),值越小,相关性越显著。其中非常明显的结果是农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与R&D经费支出、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当时全量、专利申请授权量、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额及土地生产率都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这些指标之间有很好的协同作用。

3、数据可行性的检验

根据SPS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2列出了KMO检验和Bertlett检验结果。本例中,KMO检验取值为0.746,表明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检验的F值等于0.000,表明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发展统计数据来自正态分布总体。

4、因子的提取

根据SPSS统计软件分析的结果,下表3给出了全部的解释方差。表中成分为各因子的序号,“初始特征值”为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包括3项:

(1)“合计”为各成分的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列,例如,第1个主成分特征值为7.135,第2个主成分的特征值为0.859;

(2)“方差贡献率”为各成分解释的方差占总方差的百分比,即各因子特征值占总特征值总和的百分比;

(3)“累积%”为各因子方差占总方差百分比的累计百分比。

在碎石图中,碎石图的Y轴为特征值,X轴为特征值序号,特征值按大小进行了排序。碎石图中明显的拐点是2,可以得出保留前2个因子将能够概括大部分信息,且前两个因子的方差累计贡献占总方差的比例为99.927%,说明提取前2个公共因子是比较合适的。在更改了因子提取数目之后,我们再用SPSS统计实验进行因子分析,得出的解释方差矩阵如表3所示。

5、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旋转变化

用主成分法对成分矩阵进行分析,提取公因子,且提取了8个公共因子(成分)。用SPSS因子载荷旋转成分矩阵写出各分析变量的因子表达式,且因子旋转后,载荷系数的取值明显更加极端,取值更加向0或者1靠近,这样公共因子的解释和命名更加容易。

6、计算公共因子得分

根据SPSS统计软件因子分析的运行结果,下表(见表4)给出了因子得分的系数矩阵。根据该矩阵以及变量的观测值就可以计算出每个因子的得分,如f1≌0.154*V2+0.150*V3+0.151*V4+0.149*V5+0.154*V6+0.149*V7+0.145*V8-0.191*V9(V2—V9按顺序代表数据表中的各个变量)。表达式中各变量均为经过均值0标准差为1标准化后的变量。

提取方法:主成分法。旋转法: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构成得分

7、计算综合得分并排序

在获得各个因子的得分之后,利用公式综合得分=因子1得分×对应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因子2得分×对应方差贡献率/累计方差贡献率来计算综合得分。表5列出了2000年—2011年我国西部地区农业创新能力的综合得分统计结果和以综合得分大小进行排序的名次结果。

五、主要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及实证,我们建立起一套比较完整的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指标体系。对于各省的排名,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由体系中的投入和产出情况来分析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对其它变量的影响以及它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作用。

结论1:本文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现有学者的角度有差异,但结果相似。徐荃子(2007)得出最终的先后排名是四川、云南、全国平均、新疆、陕西、内蒙古、广西、贵州、甘肃、重庆、宁夏、青海和,考虑到该数据与本文数据时间长度有差异,因此两个指标体系的排名是一致的。

结论2:在本文指标体系中,农业科技经费投入与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当时全量、专利申请授权量、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数、技术市场成交额及土地生产率都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由于指标本身特性无法做因果分析,但是加强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力度对其它变量的带动作用是明显的,也可得出各级政府在基于农业科技经费投入角度对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重视要素的优先序应该是: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员、R&D人员当时全量、技术市场成交额、土地生产率、专利申请授权量、国外主要检索工具收录的论文数、农业生产总值。从该结论中值得关注的是在增加经费投入的情况下,增加从事农业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和R&D人员全时当量对于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结论3:在2000—2011年我国西部地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中,十二个省市区的得分均低于作为参照的全国(31个省区市,不含港澳台)得分,说明尽管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但西部十二个省区市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水平显然与全国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和宁夏等地差距更大,因此在 2012年中央颁布“一号文件”以后,中央和省级政府更应该加大农业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力度。

注释:

①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0—26页

②商五一,梅方权.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是政府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6(3):83—86

③王安国,陈建全,何利辉.中美农业科技投入与科技体制比较[J].世界农业,2003(H):15—17

④张峭.农业科研投入现状及优化配置设想[J].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4(4):43—45

⑤彭新德,蔡立湘.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政策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23—25

⑥马发展.关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3(6):44—49

⑦农业科技经费投入强度指农业科技活动经费占当年GDP的比重,为了使得该数值易比较,因此所有比值均乘以105。

⑧土地生产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用土地总面积

参考文献:

[1]马发展.关于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3(6):44—49

[2]彭新德,蔡立湘.中国农业科研投入的政策思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2):23—25

[3]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20—26页

[4]商五一,梅方权.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是政府公共财政的必然选择[J].中国科技论坛,2006(3):83—86

[5]王安国,陈建全,何利辉.中美农业科技投入与科技体制比较[J].世界农业,2003(H):15—17

[6]徐荃子.西部区域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化大农业;农学;实践;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5-0131-02

现代化大农业是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济管理方法武装起来,使农业生产由落后的传统农业转化为当代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大农业人才是强农的根本,农业院校承担着培养高层次农业人才的重任。在这种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应该转换培养模式,走实现自身价值的特色化发展之路,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对高水平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这也是体现高校社会职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了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对农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在农学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改革。教学实践表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科研动手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明确培养目标

农学类专业主要以大田农作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等共同特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农学专业学生除了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扎实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外,同时还应该具有科研管理能力、农业技术推广能力等专业技术能力,能够在农业及其他相关领域从事与农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经营与管理、研发与推广等工作的综合型、应用型农业高科技人才。

二、转变培养模式

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充实课堂所学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实践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1]。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要求农业人才的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知识并重,即要求学生能够将所学到的知识与实践相联系,能够快速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并指导实践,所以对实践教学要求更多,因此学校设置“3+1型”人才培养模式。即大学本科为四年,学生在学校学习三年,主要完成基础理论课程及实验课程,最后一年在企业或者是涉农单位开展各种专业实践、毕业实习、专业实训等内容。通过在企业和涉农企事业单位一年的实践锻炼,着重提高学生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校学习的专业知识更加系统化,有效地弥补了学校实践教学资源的不足。同时,通过实践锻炼也让学生对农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自己有了客观的定位,看到了自己和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和能力上的不足,增加了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增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更加深了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显著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培养关键能力

现代社会的经济、科技形势发生了巨大变革,在这种社会形势下,如果长期固守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必然会导致农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不相适应,高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离。传统的课程体系,突出的特点是专业壁垒森严,专业色彩浓厚。除公共课程外,多数的课程设置都是围绕一个狭窄的专业培养目标。作为新时代的农业复合型人才,除了应该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外,还需要具有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能力、沟通能力、群众工作和组织协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等,要促进学生知学统一,具有创新性和创造性。所以,在课程设置和培养目标中,应避免课程体系单一、结构失衡,突出综合知识、综合技能、综合素养等方面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增加边缘叉性课程,具体可以分成几个类别: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主要包括政治理论课程、科技讲座课程、身心教育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包括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素质拓展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包括法律法规课程、社会实践课程、就业指导课程、经济管理课程、交际与礼仪课程、文学基础等课程。改革后,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职业道德等人文素养。

四、改革实践教学方法

按照重视能力培养、拓宽知识领域的教育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定位、学科发展、专业指导思想和特色,结合当地的农业发展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学生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的比重。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学研究中,在学生参与科研过程中,教师结合实际,给学生以适当的科研奖励,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意识和热情。同时在投身科研的过程中,学生切身感知到农业科学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自身的努力方向。联系与农学专业相关的交叉学科,如作物化学调控、作物逆境生理学、农业推广学、绿色食品生产等,将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与基础专业课程的理论教学及生产实践相结合。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提升专业技能训练的教学内容,与相关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删减掉不同课程实践教学中的重复内容,减少课时,节约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选修其他专业课程,拓宽知识领域。通过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形成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

五、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是推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动力。现代化大农业背景下,更需要具有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农业人才。2008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以培训促创业,以创业带就业,更大程度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这说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提升当代大学生就业能力、解决就业问题的又一有效途径。当前,农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面对这种形势,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根据农学类专业的特点,利用依托垦区的资源优势,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环境,开展农资经销、特色农产品开发、种子生产与经营、动植物生产等相关的创业培训,从国家政策、市场经济分析及管件技术环节上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除了开展创业课程外,还举办创业大赛、创业工作坊、创业知识讲座、创业案例分析等,联系知名企业家有针对性地进行创业教育。由于创业本身就体现了开办和首创的艰辛与风险,因此在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同时,还应该不断完善培训模式、规范培训标准,提高培训质量,提高创业的成功率。从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大学生的创业经验来看,大学生毕业后,先“就业”获得对在公司工作的“经验感知”,而后从事“创业”活动,其“创业”成功的可能性更大[3]。因此,在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就业教育。

六、提高毕业论文质量

本科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既是对本科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对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综合检验[4]。农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担当着指导农业生产的重任,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环节。针对当前农业院校毕业论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论文创新性不强、重复选题、对实践指导性弱、论文写作不规范等,学院建立健全了毕业论文实施细则,制定本科毕业论文管理规章制度,组建督查组,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实施、教师指导、答辩等环节进行监督,对毕业论文中出现的问题实行追责,建立毕业论文的奖惩制度,完善导师制度。入学教育中增加导师与学生交流环节,将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向学生公布,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课题组。由于农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多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农作物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一年,因此从专业的角度出发,鼓励学生早进课题组,尽早开展毕业论文的研究。鼓励大学生积极申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等科研培训计划,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灵活安排毕业论文答辩时间,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完成毕业论文,有助于提高本科毕业论文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宏涛,曹丽颖,吴a冬.关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考[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8-50.

[2] 万荣根,曲小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5):79-83.

[3] [美]德雷克・博克.回归大学之道: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第2版[M].侯定凯,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农业科技创新论文第8篇

关键词:农业科技创新;创新人才;人才培养

党的十针对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新阶段,提出实施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部署,十会议中强调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战略[1]。基层农业科技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直接从事农业的实干型人才,建设一支具有高度创新意识与踏实钻研精神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仅影响我国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关系到十会议中提出的关于创新驱动战略的开展。

1农业科技人才在创新驱动农业发展中的新状况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农耕文明在农业生产中长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业开始逐渐转型,由原来的粗放式农耕逐步走入机械化、产业化的科技农业道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我国农业已初成体系,在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方面也形成了依托于高等院校、专科学院为主导,相关政策、文件为保障的有利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形成的基本条件。近些年,相关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人员组成也建设成了从专家教授到农民的多元人才队伍,结构不断优化,人员素质较之前有显著提高。在“十二五”初期,我国农业科研人才总数已远远超过25万人,在这之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占1/5,硕士以上学历也超过1/6。人口的整体年龄也逐渐趋向年轻化,有效地解决了农业科技人才的更替问题,为农业科技创新注入了新活力。但宏观来讲,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比重偏少,从事基层农业的激情不高,基层农业科技创新动力不足,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生活环境较差等问题尚未得到重视,也没有得到解决。而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不仅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检验农业科技成果的一线人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有效转化率等。

2当前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2.1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尚未

形成关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其主体多样,可以是具备高技术素养直接从事农业工作的农民,或者是高校中专门从事农业科技创新的团队等。在这之中由于我国科技人才资源、设备设施为不同科研单位所有,受行政区划、行业领域等制约,条块分割,共享不充分[2];以课题组制的科研组织模式相对封闭、分散,低水平重复,而且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科研与生产脱节,“两张皮”问题依然存在,不能很好地实现各个不同主体间的充分协调合作,没有建成具有体系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不适应现代科技发展趋势要求。

2.2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环境较差

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无论是从事直接生产的还是专门搞研究的,其所在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等在不同程度上尚未形成有利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环境。例如,由于对科技人才创新导向与生产和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人才评价标准不科学,在科研实践中重科研、轻应用,重论文、轻转化,重数量、轻质量,多侧重于跟踪式、模仿式研究,虽然研究成果多,但低水平重复,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成果少,缺乏基础性、原创性成果[3]。基层农业从业人员在生活环境方面一般都较为简陋,正是因为如此而导致人才逐渐流失,评价体系直接导致更多的人将注意力不是放在农业科技的实际创新应用上。

2.3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管理体系不规范

从事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人才一般没有较为系统的管理机构,这种零散的分布状况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数量,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技创新的质量。缺乏相关的政策或者管理规范给予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再加上部分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强,不仅不利于农业科技的广泛推广,更容易造成相关核心技术外流被国外申请为专利。在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权益保障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关于农业科技创新人才投入力度是有的,但针对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实际倾向并不明显,缺乏财政的有效支持,直接导致地区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运行经费、相关人员的工资等方面的不足。同时,缺乏完善的考核机制,不利于提高基层农业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打消基层农业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

3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3.1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加强队伍建设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更新人才观念,牢固树立“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思想和“抓人才就是抓发展,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发展的资本”的理念[4],把人才作为单位的一项无形资产和发展的资本,把管理的视角由工作转向人与工作并重。依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建设适合当地的农业科技创新合作社,将合作社与当地的农业院校联系到一起,实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队伍的主体多样性、创新科学化、技术应用化等,农业院校定期对站点的人员开展专业知识讲解交流,农业合作社成为高效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检验的第一站,将合作社人才的引进与高效毕业生的实习相结合,新毕业大学生一律安排专人指导培养,通过“传、帮、带”和“压担子”锻炼,加快了年轻科技人员成长的速度。不仅如此,还可以建立跨县、跨省、跨地区的基层农业科技总站,将不同地区的农业科技成果汇总后,相互交流学习,定期开展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头脑风暴,搭建各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学习锻炼的平台。

3.2坚持以人为本,优化人才环境

一方面,构建有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工作环境。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只有当最底层的需求得到满足时,需求才会上升,最后达到自我实现。完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基本工作设备,淘汰陈旧的设备的同时,要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将农业科技创新人员实际工作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工作场所方面,实际考察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场所,依据实际情况给予不同程度的改善;在工作场所建造一些平时的健身设备等,充分贯彻以人为本。另一方面,构建有利于人才健康成长的文化和生活环境。通过创新文化建设、科技论坛、大力宣传报道创新业绩、学术研讨等形式,激发创新思维,活跃学术气氛,倡导拼搏进取、自觉奉献的敬业精神,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形成宽松和谐、健康向上的创新文化氛围,定期举办各类竞赛,开展与其他单位的联谊活动,逐渐消除农业科技人才的封闭趋势,促进人才健康成长。改善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员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利于激发基层农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归属感和工作热情,这直接影响到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的可持续性。

3.3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创造活力

坚持竞聘上岗,提升工作效能。牢固树立“知人善任、人岗相适、量才使用”的用人观念,全面推行科技人员全员聘任制度,实现双向选择和优化组合,使个人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工作效能得到大幅提升,做到用当其时、各展所长。坚持岗位管理,优化人才配置。按照事业单位事制度改革的有关规定,完成科学设岗定责,实行岗位管理,进一步优化对人才资源的配置。坚持目标管理,挖掘创造潜能。根据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工勤管理岗位分类,确定年度工作任务,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严格量化考核考评制度。同时,为创新人才打好坚实的基础,要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把农业科技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各级财政科技投入中的比重。

作者:谢彦彦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树海,焦惠生.适应21世纪农业发展培养农业科技创新人才.农业科技管理,1999(10):39-41.

[2]薛金锋,李国杰,丹,等.农业科技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与培育.高等农业教育,2013(12):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