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4 17:07:59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第1篇

中图分类号:R471;R19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2409(2007)05-1057-02

护理记录作为重要的法律证据资料,现已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共识,但由于目前国内尚无统一、规范的书写模式,大部分护士在所接受的临床护理教育中未能获得系统、规范的培训,在临床实践中,护理记录书写仍依赖于经验性记录,因此,护理记录书写质量参差不齐。笔者总结3年的书写经验,逐步摸索出一套护理记录书写技巧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建立护理记录模式

1.1 首次护理记录(新人院患者)模式CT)

可采用SOAIE公式。S-主诉,o-客观资料,A-评估(心理、社会等),I-措施,E-评价完成,如1例急性会厌炎患者的入院记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S-主诉:咽喉疼痛伴吞咽困难1d,o-客观资料:喉内窥镜照片提示会厌充血、肿胀,入院时患者咽痛明显,仅能进半流饮食,无呼吸困难现象,无发热,无饮水呛咳。A-评估(心理、社会等):呈痛苦面容,较紧张。I-措施: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半卧位休息,氧气吸入(2L/min),床旁备气管切开包,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抗炎、激素治疗,嘱卧床休息,E-评价完成:患者表示理解并积极配合。

1.2 住院过程护理记录模式

1.2.1 患者病情变化的记录模式 发现问题报告医生执行医嘱,处理措施效果评价。如9AM患者诉腹痛,检查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无恶心、呕吐报告医生遵医嘱予以654-210mg肌肉注射10AM患者诉腹痛症状消失。

1.2.2 手术患者护理记录模式 麻醉、手术名称患者客观咨料(煮识、呼吸、伤口、管道等)处理措施(、给氧、吸痰、镇痛、管道处理等)健康教育及评价,例如:患者9AM送手术室在全麻插管下行双侧扁桃体挤切术。11AM术毕回病房。神志清醒,呼吸道通畅,气管插管已拔除,唾液中无血丝,输液管道通畅,尿管通畅,引出淡黄色澄清尿液300ml。患者无不适主诉,术后予半俯卧位休息,氧气吸入2L/min。心电监护示心律齐,给予蓝冰冰敷双侧颈部。已向患者及家属行术后饮食、等相关知识宜教,患者及家属表示理解。术后治疗详见医嘱。

2 根据不同病种的主要症状、体征,与患者实际病情对照进行记录

由于患者文化背景的差异,患者是无法提供全面、逻辑的病情资料。因此,如何收集到有价值的,同时又不遗漏重要的疾病信息,需要护士掌握全面的理论知识和临床观察能力。我科的方法是:建立专科读书笔记本,目的是通过全面了解专科主要疾病的临床表现、检查、治疗及并发症等理论知识,提高专科护理记录水平,具体的方法是:根据医生的诊断,查看相应疾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症状体征、并发症等,然后与临床实际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对照,以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确定观察的重点和方向,记录在案有价值的内容。

3 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进行记录

疾病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疾病不同阶段可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因此观察和护理的重点是不同的。例如烧伤休克期要重点记录:生命体征、神志、口渴程度、尿量、创面渗出情况;各个时间的出入液量;各种管道包括输液管道、导尿管、氧管、胃管、气切管等的护理;创面的处理如清创、湿润疗法、灯烤等,烧伤感染期要重点记录:体温、心率、呼吸变化,警惕过高热或过低热;精神状态的改变,警惕脓毒血症的发生;创面的色泽、水肿情况、气味、渗出液的量、有无痂下积脓等。烧伤康复期要重点记录:功能锻炼开展情况、心理指导等。

4 使用焦点记录法进行记录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第2篇

【关键词】老年;骨折患者;安全管理

安全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前提,老年骨折患者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骨科病房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护士长管理的重中之重。骨折病多因突然而来的意外使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各方面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易发生跌仆、坠床、误吸、皮肤压伤、自伤等意外,护理人员加强防范意识,并根据现存的或潜在不安全因素,制订相关的护理措施或管理规定,将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1老年骨折患者潜在不安全因素

1.1跌仆由于骨折患者长期卧床缺乏运动引起肢体乏力、功能障碍等,行动不便造成跌仆;因久病卧床突然改变如突然站立、久卧坐起等造成头晕;地面湿滑或鞋带不合易跌仆;患者突然患病未能接受现实,评价自理能力擅自下床,或自身疾病引致的问题导致跌仆。

1.2坠床意识障碍的患者床栏、约束带使用不当;用品、食品放置不当,未能及时解决患者合理的需求。

1.3误吸卧床患者喂食速度过快;家属喂食时未掌握正确的喂食技巧;高龄患者吞咽障碍致使食物误吸入呼吸道;患者不能维持正常的进食。

1.4皮肤受损卧床时间过久,患者自觉疼痛,经久不改变,局部皮肤受压;长期卧床皮肤护理欠清洁,引起瘙痒抓破皮肤;多处骨折、骨盆骨折等由于疾病的原因不能改变,护理人员护理措施欠妥;水肿的皮肤。

1.5自伤患者在康复期间,患肢功能锻炼过急、过暴造成患肢再次受创;老年脑改变患者,进行一些危险异常的行为,如:硬物自伤、玩火等。

1.6其他因素患者活动时不当引致关节脱位;起床、过早下地负重行走引致钢板断裂等。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第3篇

在进入icu前带教师向我讲解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并介绍icu环境,使我对监护室有所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安排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即对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介绍,使我对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术后监护。此外,还进行基础护理方面带教,如对病人术前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首先使我了解中心静脉测压的意义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应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观标准,指导补液速度和评估血容量。影响中心静脉测压值的因素:①零点的测定;②卧位腋中线的第四肋,半卧位腋前线的第四肋;③病人必须在安静下测压;④测压管必须保持通畅,确保导管在腔静脉或右心房;⑤应用呼吸机peep时,必须减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静脉压。同一时间由老师和我分别测压,对比我测量的准确性。注意无菌,避免从测压管注入血管活性药物,并确保管道通畅在位。

在进入临床实习后,我往往把学习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对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的训练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种多、手术多,我极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术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术、多练手作为实习的主要目的,手术后的病理生理会发生很大改变,我必须全面准确的综合病史、体征、病情程度、手术方式等多方面考虑,方能准确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质,理解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使我对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有所了解,基本掌握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并能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压的检测,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出入量的总结等监护技能。最后均能通过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第4篇

在进入icu前带教师向我讲解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并介绍icu环境,使我对监护室有所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安排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即对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介绍,使我对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术后监护。此外,还进行基础护理方面带教,如对病人术前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首先使我了解中心静脉测压的意义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应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观标准,指导补液速度和评估血容量。影响中心静脉测压值的因素:

①零点的测定;

②卧位腋中线的第四肋,半卧位腋前线的第四肋;

③病人必须在安静下测压;

④测压管必须保持通畅,确保导管在腔静脉或右心房;

⑤应用呼吸机peep时,必须减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静脉压。同一时间由老师和我分别测压,对比我测量的准确性。注意无菌,避免从测压管注入血管活性药物,并确保管道通畅在位。

在进入临床实习后,我往往把学习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对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的训练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种多、手术多,我极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术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术、多练手作为实习的主要目的,手术后的病理生理会发生很大改变,我必须全面准确的综合病史、体征、病情程度、手术方式等多方面考虑,方能准确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质,理解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使我对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有所了解,基本掌握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并能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压的检测,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出入量的总结等监护技能。最后均能通过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第5篇

关键词 居家照护者 家庭病床 护理风险 风险认知 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8-0056-03

在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当今,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使得大多数经医院住院治疗病情稳定的患者在家中接受康复治疗[1],由照护者给予生活照料和护理。由于大部分照护者缺乏护理专业知识又无护理经验,照护有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2],居家老年卧床患者中各种护理风险的发生率有居高的发展趋势。

近3年本中心出院后居家康复的老年患者,30%发生一至多处压疮感染,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的护理风险,并导致各种伤害。为对居家照护者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指导,降低护理风险,我们于2011年5月至7月对本辖区内120例居家卧床老年患者的照护者进行了护理风险认知调查,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闸北区芷江西路街道范围内、居家卧床老年患者(因病长期卧床,生活无法自理)的主要长期照护者120名为调查对象(包括患者家属或保姆)。所有对象均未经专业培训。

1.2 研究工具

自编问卷,调查居家护理风险防范认知水平和风险的发生。认知调查主要是坠床、压疮、窒息及烫伤4个居家卧床老年患者最易发生的护理风险,每个风险包括发生原因、危险因素、预防与护理3个问题。答案分完全知晓、部分知晓,完全不知晓,分别给予2分、1分、0分。问卷满分24分,每个风险因子得分范围0~6分,分值越高知晓越好。

2 结果

1.3 受调查者人群基本特征

照护者平均年龄(60.63±4.71)岁,照护年限(5.16±1.01)年;患者平均年龄(75.00±3.13)岁,卧床时间(5.71±1.55)年(表1)。

1.4 护理风险防范认知与风险发生调查

调查显示,照护者风险认知水平普遍较低,问卷满分24分,平均得分3.78,得分率为15.75%。过去一年发生的护理风险,压疮最高(35.83%),烫伤最低(13.33%)。风险的发生与认知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得分率高则风险发生率低,说明照护者对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高低,对护理水平与质量具有一定影响(表2)。而不同性别、年龄、卧床年限、照护年限等与风险的发生关系不大。

3 讨论

卧床老年患者,普遍缺乏自我照顾能力,且由于其抗风险能力不强,容易发生各种意外事件,严重的甚至可危及其生命。而各种意外的发生、发展与照护者掌握的医疗和护理知识密切相关。本调查显示居家照护者护理风险认知度比较低,抗风险能力薄弱。社区护理人员可以开展培训,或直接入户给予针对性和个体化指导,提高照护者护理技巧和风险防范能力,避免风险事件,减少患者并发症,这是目前家庭病床服务需要开展的一项工作[3-4]。

参考文献

[1] 曾维, 赵芸芸, 陈敏琴. 101例院前带入压疮相关的因素分析及住院社区干预[J]. 中外医学研究, 2009, 7(8): 127.

[2] 郝素文. 对院外压疮留院观察患者健康指导的效果观察[J]. 护理杂志, 2009, 26(7): 70-71.

[3] 蔡静芳. 社区老年护理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上海医药, 2013, 34(2): 46-48.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第6篇

1.1 临床资料

我院 2011年 1 月 ~2013年 12月, 因临床诊断冠心病( 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肌梗死) 行介入治疗住院病人共计 412 人, 其中男性 221人, 女性 191 人, 平均年龄(71.7±6.7)岁,将患者随机分为二组,桡动脉组 93 例,股动脉组 219 例,两组患者经患者和家属同意签字后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相关的健康指导、心理护理、每个患者术前常规查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肾功能、尿常规, 桡动脉组术前检查桡动脉博动良好,穿刺点一般选在右侧腕横纹上 1―2cm 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桡动脉穿刺术后立即拔除桡动脉鞘,拔鞘管后局部弹力绷带轻度加压包扎,术后 1 小时根据末梢血运情况松解一次,术后 4~6 小时完全松开,患者卧床 2~4 小时可以下床活动。股动脉组按常规方法穿刺护理。护士术中配合、术后护理观察均严密谨慎细致。

2 结果

桡动脉组术后护理时间及相关护理投入明显少于股动脉组;术后平均卧床时间和平均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股动脉组, 股动脉途径卧床时间平均 27 小时, 桡动脉卧床时间平均 3 小时; 桡动脉手术时间与股动脉手术时间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0.05); 桡动脉组术后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明显低于股动脉组( P0.05)。

3 讨论

经桡动脉路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护理的优越性逐渐被认同。本组所有桡动脉穿刺患者术后回病房护理人员严密观察桡动脉部位情况及末梢血运情况。有 1 例出现前臂 2cm×2cm 皮下淤血, 无处置后随访 6 天自行消失, 未发现桡动脉闭塞, 无假性动脉瘤, 桡动脉栓塞, 手静脉栓塞, 手神经损伤等出现, 于股动脉路径相比, 桡动脉路径具有穿刺损伤小, 术后并发症少, 术后止血方便, 患者术后即可下床活动, 恢复快, 痛苦小, 不影响抗凝或溶栓药物的连续使用, 住院日减少等优点[2]。

桡动脉解剖部位表浅, 避免了护理人员术后压迫劳动及在压迫过程中患者可能出现迷走反射等优点,少数患者可有手指手背肿胀, 大多很快消失[1]。股动脉穿刺路径术后需卧床 24h~48h, 术后压迫不当或病人卧位不恰当, 血肿发生率高, 部分出现淤血现象, 卧床时间长病人出现肠胀气, 尿潴留等, 使病人感到极大不舒适且引起相应并发症, 如: 出血、下肢静脉血栓、腰酸背痛、假性动脉瘤、感染、动脉栓塞, 股动脉穿刺处压迫止血费时费力, 压迫过程中易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和心率降低等。因而可能有更多的患者愿意选择桡动脉途径。

参考文献:

[1]吕树峥 冠脉介入诊治技巧及器械选择[J].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2:236- 242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第7篇

【关键词】 康复护理; 转移技术; 临床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6-0096-03

康复护理是护理人员和其他康复专业人员通力合作,从护理角度帮助伤病残者,使他们在肉体、精神、情绪、社会就业方面的能力复原到可能达到的最大限度,以便他们在生活中尽可能地独立,从被动地接受他人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的动态过程[1-2]。它与康复医学及其他临床护理工作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上有很大的区别。护理理念也在发生变化,陪人(家属)多动口,少动手,由替代护理转变为自我护理,鼓励患者主动活动,生活独立;力图让患者回归社会,而不是依赖医院。笔者所在医院是2000多张病床的综合性医院,临床科室30多个,笔者所在科室成立13年来,请笔者所在科室行康复治疗及护理会诊的科室由最初的神经内外科、骨科,逐渐增加至综合科、妇科、产科、耳鼻喉科、内分泌科、心内科、呼吸科、肾内科、口腔科、眼科、儿科、各ICU病区等,几乎涉及每个临床科室,每月派往各临床科室行早期床边康复指导、治疗的工作人员有6~8人,接受早期康复治疗的科室非单一病种,而且病情复杂,有多个疾病,多项诊断,由于是病发早期,患者均处于卧床状态,所以,最早要行的康复治疗及护理措施是转移技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0-2014年在笔者所在医院的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住院后转笔者所在科室的脑卒中患者80例,均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提出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及MRI确诊,患者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42岁,平均64岁。其中选转笔者所在科室前已行床边早期康复转移训练的神内保守治疗20例,神外手术治疗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未行康复转移训练神内保守治疗20例,神外手术治疗20例,未行早期床边康复治疗作为对照组。均为首次发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活动障碍,住院时间在10~30 d。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康复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 床上转移活动 偏瘫患者仰卧-侧卧翻身法。(1)伸肘摆动翻身法:①伸肘;②双手十指交叉,双掌对握,病手拇指放在健手拇指上方;③屈膝;④先将伸握的双手摆向健侧,再反方向地摆向病侧,借摆动的惯性翻向病侧。(2)健腿翻身法:①屈肘,用健手前臂托住病肘;②将健腿插入病腿下方;③在身体旋转的同时,用健腿搬动病腿,翻向健侧。(3)偏瘫患者床上卧位移动。①先将健足伸到患足后;②用健侧腿抬起患腿向右(左)移动;③用健足和肩支起臀部,同时将臀部移向右(左)侧;④臀部右(左)移完毕后,再慢慢将肩、头移向右(左)侧[3-4]。

1.2.2 两椅间坐位转移活动 为了叙述方便便于理解,下面将患者正在坐的椅子称为第1张椅子,将要转移过去的椅子称为第2张椅子,常用有下述几种方法。

1.2.2.1 成角转移 两椅前缘之间夹角30°~45°,若是轮椅,需要拆除两轮椅间的扶手。步骤如下:(1)患者向椅前移动,并使两足放好;(2)靠近第2张椅子的扶手后握着第2张椅子最远侧或者扶手,另一只手握着第l张椅子。若两腿不能站立,在转移前,把两腿搬到第2张椅子前;(3)患者用两手撑着(腿可以辅助),将臀部摆到第2张椅子上面;(4)两手握着第2张椅子扶手,两脚进行适当调整至舒适的位置。

1.2.2.2 侧方转移两椅并排放,如果使用轮椅,两轮椅之间的扶手要拆除。步骤如下:(1)患者身体向第2张椅子侧斜,握着该座位的远侧扶手或座位边缘,另一只手握着第l把椅子扶手;(2)患者将臀部从第1把椅子横过到第2把椅子上;(3)调整两脚姿势慢慢坐下。

1.2.2.3 扶抱转移技术 床边坐起与躺下。患者侧卧位(健侧、患侧均可)两膝屈曲。扶抱者先将患者双腿放于床边,然后一手托着腋下或肩部,另一手按着患者位于上方的股骨大转子、骨盆或两膝后方,命令患者向上侧屈头部,扶抱者抬起下方的肩部,以骨盆为枢纽转移成坐位,在转移过程中,鼓励患者用健侧上肢支撑。此法用于偏瘫、下肢骨折。对于截瘫,扶抱者可面对患者,扶抱两肩部拉起患者成坐位。

1.2.2.4 坐位间转移 (1)骨盆挟抱法。具体步骤如下:①患者坐在椅子前边,身体稍前倾,两足分开,健侧脚稍后放置;②扶抱者面对患者,一膝顶着患者前面的膝使之不会倾倒,另一足适当分开放置以保持稳定;③扶抱者屈曲双膝,下蹲,腰背挺直,双臂置于患者下,双手置于患者双髋下。如果挟抱者双手不够长,可把一手置于髋下,另一手抓住患者腰部的衣裤和腰带;④扶抱者让患者在口令下同时站起,然后帮助患者把髋部摆向另一个位置。(2)前臂扶抱法:具体步骤如下:①如前所述患者作好站立的准备;②挟抱者站在患者前面,顶住患者一侧膝部,背伸直同时抬起双臂,双手置于扶抱者肘上,而扶抱者把双前臂置于患者前臂下,双手置于患者肘下挟住患者;③嘱患者屈肘并听从扶抱者口令一起站起,同样地如果要从一个坐位转移至另一个坐位,挟抱者帮助患者在坐下前摆动双髋到另一个坐位。(3)臂链挟抱法。具体步骤如下:①如前所述患者做好站立的准备工作;②扶抱者站立在患者一侧(这里以站在患侧为例)。如前所述,用膝顶着患者的膝和足,让患者把双手置于扶手上(可能的话),然后一手穿过患者较近侧的腋窝下,手置于患者肩胛上。另一只手稳定患者的骨盆或置于髋下帮助患者准备站起;③听挟抱者的口令一起站立。(4)肩胛后扶抱法。具体步骤如下:①患者坐在椅子的前沿,双肘前伸,双手合在一起放在双膝之间,受累侧拇指置于最上边;②扶抱者面对患者顶住患者一侧膝部,双手置于患者肩后,双手掌于患者肩胛骨上;③听扶抱者的口令一齐站立。使用这种方法,挟抱者牵拉患侧肩胛骨,可以达到减轻痉挛的作用。

1.3 康复护理中转移训练效果评价

根据人体发育功能的顺序进行转移训练,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和坐-站转移的掌握程度,来评价患者在早期康复训练中对转移训练后的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5-6]。显效:患者神志清楚,积极配合康复训练,4周内在陪人(家属)的监护下,能自行在床上翻身、起坐、坐位平衡好,能扶床站立及蹲下,扶墙自行入厕,掌握多项转移技术,扶助行器能自行行走。转至康复医学科后,通过短期训练,很快能回归家庭及社会。有效:患者神志清楚,较能配合康复训练,4周内在在陪人(家属)的监护下,能利用健侧上下肢带动患肢,行一侧翻身,能不用靠背坐起,坐位平衡较好,能扶床站立,但时间较短,掌握简单地床-椅转移、侧方转移等部分转移技巧,转至康复医学科后,通过一段时期的训练,基本掌握自我护理内容,能回归家庭。无效患者神志清楚,不能很快配合康复训练,训练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床上独立转移吃力,不能独坐,坐位平衡差,不能行卧-坐转移和坐-站转移。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Excel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过早期康复转移技术的介入,启动早期活动训练,减少/改善功能障碍,预防压疮、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克服了绝对制动的不利影响,增强了患者的生活信心,为下一步患者顺利进入康复医学科行康复治疗做好铺垫[7]。

转移是指人体从一种姿势转移到另一种姿势的过程。包括床上转移、卧-坐转移和坐-站转移。转移技术分为主动转移和被动转移,病发早期主要是被动转移[8]。对于脑、脊髓及肌肉骨骼系统损伤患者的床上转移活动包括翻身、坐起及坐卧等转移活动。转移是ADL训练的最基本内容,也是ADL训练的基础。患者只有在完成自我转移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更衣、行走及个人卫生训练。由于目前患者对早期康复的需求意识强烈,而临床护士又缺乏康复护理知识,需求矛盾日益体现,所以,对临床护士进行康复知识培训很有必要,康复理念需要更深入到领导层(政府领导、医院领导)、大众层(人民群众、医务人员群众)、康复人员。如果临床护理人员,掌握一些康复护理技巧,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合患者的转移技术,有助于帮助患者尽快进入康复状态,减少并发症,让患者看到生活的希望,不是像过去一样患者的病治疗好了,但带着残疾回家了。

转移技术,不仅需要临床护士掌握,而且也适合患者家属掌握,即可在护士给患者翻身时进行配合,也能在今后的康复训练中,家属参与指导和扶持、辅助及督导,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郭锐.康复护理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27-128,132.

[2]赵曦光.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27-148,256-261.

[3]陆延仁.骨科康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9-285,403-410.

[4]彭凌.舒适护理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1A):11.

[5]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12-113.

[6]李奎,胡昔权,郑金利,等.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7(7):466-467.

[7]齐学进,陈琪福,姚磊,等.临床技术操作规范.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27-228.

卧床病人护理技巧第8篇

工作实习自我鉴定:实习是每个医学生必要不可缺少的学习阶段,作为一个在临床经验上十分欠缺的初学者,除了自己的带教老师外,病房其他的医师、护士和患者本人都是值得请教的老师。因此,我保持谦虚、认真的学习态度,积极参加病房所有的学习、医疗、讨论等活动,从最基本的查体、病程记录做起,逐步磨砺自己。

在进入icu前带教师向我讲解icu内管理制度和消毒制度,并介绍icu环境,使我对监护室有所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特别安排专科疾病知识讲座,即对胸心外科常见病的介绍,使我对胸心外科疾病有一定的认识,有利于术后监护。此外,还进行基础护理方面带教,如对病人术前教育、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首先使我了解中心静脉测压的意义和重要性,它是直接反应左心功能和衡量血容量的客观标准,指导补液速度和评估血容量。影响中心静脉测压值的因素:①零点的测定;②卧位腋中线的第四肋,半卧位腋前线的第四肋;③病人必须在安静下测压;④测压管必须保持通畅,确保导管在腔静脉或右心房;⑤应用呼吸机peep时,必须减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静脉压。同一时间由老师和我分别测压,对比我测量的准确性。注意无菌,避免从测压管注入血管活性药物,并确保管道通畅在位。

在进入临床实习后,我往往把学习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对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的训练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此。胸心外科病种多、手术多,我极易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手术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术、多练手作为实习的主要目的,手术后的病理生理会发生很大改变,我必须全面准确的综合病史、体征、病情程度、手术方式等多方面考虑,方能准确掌握要害所在,看清本质,理解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制定正确的处理措施。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步提高其临床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使我对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有所了解,基本掌握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的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并能独立完成中心静脉压的检测,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出入量的总结等监护技能。最后均能通过理论和操作技能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