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2 09:14:31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第1篇

一、行为金融理论概述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股票市场出现了一系列与有效市场理论不相符合也无法解释的异常现象。在此背景下,主要以应用心理学研究分析金融市场的行为金融理论产生了。行为金融理论就是将心理学、行为学和社会学等理论融入到金融学理论,据以分析金融市场微观主体行为及产生这种行为的更深层次的社会、心理等动因,以此来研究和预测资本市场的现象与问题,并尝试解释与传统金融理论相矛盾的异常现象的理论。行为金融的理论基础包括:①前景理论。前景理论认为行动决策依据是行动的期望给人们带来的心理感受,行动后果为对赋值为零的中性参考点的偏离。在进行心理感受的评价之前,决策者对决策问题进行初步分析,刻画出有效的行动,选择自认为适当的参考点,并预计可能的后果。②行为组合理论。行为组合理论认为,投资者应把注意力集中在整个组合而非单个资产的风险和预期收益的分析上,而最优的组合配置处在均值方差有效前沿上,这就需要考虑不同资产之间的相关性。③认知偏差理论。认知偏差理论是研究人们在利用经验法则进行决策判断时所产生的错误。心理学研究显示,在解决复杂问题时,由于时间和认知资源的限制,人们不能对决策所需的信息进行最优分析。④行为资产定价模型。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特点是认为知情交易者和噪声交易者在市场上会相互作用。噪声交易者容易产生认识偏差,并不按照严格的均方差偏好进行资产选择。而信息交易者则是严格按照严格的均方差偏好进行资产选择,不会受到认知偏差的影响。两者相互影响,共同决定资产价格。

二、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认知与行为偏差的分析

标准金融在投资者心理与证券市场效率上所持的观点是投资者是理性人。然而行为金融则认为投资者是非理性人,情绪与认知偏差的存在使投资者无法做到理性预期和效用最大化,并且其非理将导致市场的非有效,资产价格偏离其墓本价值。行为金融理论总结出了如下一些投资决策心理和行为过程:

1、过度自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往往过于相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高估自己成功的个人因素,而低估运气和机会在其中的作用。将差的结果归罪于外部的环境,从而不能通过学习过程来修正自己的信念,导致的过度自信和固执。最终导致交易成本增加而降低了净收益。

2、过度反应

过度反应是指投资者对未来股价过于乐观,导致股价超理论水平上涨;或者对未来股价过于悲观,导致股价超理论水平下跌。经过一段时期,在投资者能够合理评价、修正事件的影响时,股价会产生反向修正。从行为金融理论角度来看,过度反应是由于投资决策者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系统性心理认知偏差造成的,不能理性分析倾向当前信息并轻视以往信息,从而引起股票的超涨或超跌。

3、羊群行为

股市中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由于受其他投资者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相同的投资策略。其关键是其他投资者的行为影响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并对他的决策结构造成影响。

4、动量效应

在一定持有期内平均而言,如果某只股票或某些股票组合在前一段时期内涨幅较好,那么,下一段时期内,该股票或股票组合仍将有良好表现。此外还有过度恐惧与政策依赖性心理,遗憾,暴富心理与心理和轮涨轮跃效应(补涨补跌效应)及小盘股、新股效应。

5、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投资者认知偏差行为,表现为投资者对赢利的“确定性心理”和对亏损的“损失厌恶心理”。当处于盈利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回避者,愿意较早卖出股票以锁定利润;当处于亏损状态时,投资者是风险偏好者,愿意继续持有股票。投资者在证券投资时,行为上主要表现为急于卖出盈利的股票,不愿轻易卖出亏损股票。

6、启发式偏差

启发式是人脑解决非规范性、不确定性和缺乏现成算法的问题时所采用的一种决策方式,为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提供了进行决策判断的高效思维范式,即投资者依据“经验法则”来进行投资决策。一般情况下,人类解决复杂的问题,主要是应用启发法,但同时启发式思维很容易形成系统性的认知错误,并导致错误的判断与决策,由启发式导致的决策错误是一种系统性的、所有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有可能犯的错误,叫做启发式偏差。

三、行为金融视角下的证券投资策略分析

1、反向投资策略

在行为金融理视角下,采用反向投资策略是对股市过度反应的一种纠正,即买进过去表现差的股票而卖出过去表现好的股票来进行套利的投资方法。其主要论据是投资者心理的锚定和过度自信特征,投资者对信息的过度反应,从而造成盈利者易于高估股价而损失者易于低估股价的现象。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冷门股票意味着投资者对该股票的预期较低,那么在实际投资实践中,通过一种质朴策略即简单外推的方法,根据公司的近期表现对其未来进行预测,从而导致对公司近期业绩情况做出持续过度反应,形成对业绩较差的公司股价的过分低估和对业绩较优公司股价的过分高估现象,为投资者利用反向投资策略提供套利的机会。那么,证券投资者就要注意,反向投资策略要在大多数投资者还没有意识到错误时就开始投资于某些股票,而在大多数投资者已经意识到错误并也投资于这些证券时,要果断地卖出这些股票。

2、动量交易策略

动量策略又称正反馈策略、惯性策略,即预先对股票收益和交易量设定过滤准则,当股票收益或股票收益和交易量同时满足过滤准则就买入或卖出股票的投资策略。行为金融视角下动量交易策略的提出,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动量效应心理的分析,源于对股市中股票价格中间收益延续性的研究。行为金融理论研究表明,在一定的持有期(一般指一个月至一年之间)内,如果某只股票或某个股票组合在前一段时期内涨幅较好,那么,下一段时期内,该股票或股票组合仍将有良好表现。因此,动量交易策略所获得的利润是由于股票基本价值的变动带来的。基于价格惯性和收益惯性的策略也可利用市杨对不同信息的反应不足而获利。

3、成本平均策略和时间分散策略

成本平均策略是指投资者将现金投资为股票时,通常总是按照预定的计划根据不同的价格分批进行,以备不测时摊低成本,从而规避一次性投入可能带来的较大风险的策略。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在这种方法下能使投资者各期购入股票的平均成本低于股票的平均价格。因为,在操作中投资者可每期以固定的金额去购入所选定的一种或几种股票,这样在股价下跌时买入的股数就多,而在股价上涨时买入的股数就少。所以在买入的总股数中自然低价股的数量大于高价股的数量。因此,一定时期后每股的平均成本就自然会低于股票平均市场价格。时间分散化策略是指承担股票的投资风险的能力将随着投资期限的延长而降低,投资者在年轻时应将其资产组合中的较大比例用于投资股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则逐渐减少股票投资比例增加债券投资比例的策略。时间分散化策略是基于行为金融学的一个重要的结论,即时间会分散股票的风险,也就是说股市的风险会随着投资期限的增加而有所降低。它与投资者的有限理性、损失厌恶及思维分隔有关,因此,投资者在运用时间分散化策略进行投资时,需要注意切忌过于频繁的交易。

4、基于启发性偏差的投资策略

通过行为金融理论对投资者启发式心理偏差的分析,优秀的投资者不仅应当了解市场中的投资者和自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和行为偏差,且能够避免由于自身因素造成重大大失误,以及了解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和决策失误对市场产生的影响,寻找被市场错误定价的证券,并采取相应的投资决策。行为金融学认为市场是非有效或不完全有效的,由于投资者受经验法则的谬误和情绪因素的影响,将会导致证券的市场价格偏离理论价格。通过发现这些偏差,买入低估的股票,卖出高估的股票,可以获得超额的收益。投资者发现这些偏差的最好方法是长期坚持特殊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在为组合购进一只股票时,应详细地记录其要点。保留长期的“投资记录”有助于投资者评估其投资策略,使投资者会更早地认识并承认这些认识偏差,从而帮助他们控制“情绪波动”。本质上避免这些认识偏差的方法是少交易并实施简单的“购买并持有”策略,在大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这些偏差之前投资于这些证券,随后,当大多数投资者意识到这些错误并投资于这些证券时卖出这些证券。

四、基于行为金融理论指导下的证券投资应注意的问题

综上分析,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行为偏差,通过行为金融理论可以很好的解释,并由此总结了许多有价值的证券投资策略,但在具体运用这些投资策略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防止教条化,随机应变行为金融理论的投资策略是:在大多数投资者尚未意识到错误时投资于某些证券,随后当打多数投资者意识到错误并投资于这些证券时卖出这些证券。但是,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果证券市场的绝大多数投资者认识到这一问题并采取同样的策略时,其策略效果如何体现呢?因此,在应用行为金融策略时,要防止教条化,注意随机应变。

2、不同投资者需要有不同的投资策略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运用到我国证券市场的实践中,可以合理引导投资者的行为。对于广大中小投资者,要通过教育来使其趋于理性化,提高证券市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能力和市场的运作效率。对于机构投资者,要提高其投资管理水平。投资者决策中的心理偏差是与生俱来,而这些认知偏差可以通过学习、训练等手段得到有效缓解。因此,不同投资者应该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

3、切忌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

中国金融市场与发达的金融市场具有共性,但同时也具有特殊性。我们在运用行为金融投资策略时,应在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行为特点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特点的我们自己的行为金融学投资策略,而不是对国外现有行为投资策略的简单模仿。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第2篇

右图反映了某一股票的价格波动情况,从中可以看出( )

A 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决定股票价格的波动

B 股票价格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C 股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特点

D 股票价格的波动取决于股民的心理预期

这道双选题的正确答案是B和C。下面笔者结合高中教材和基本证券常识,针对四个选项进行详细分析,以期对广大师生今后的教与学有所助益。

1 关于A项的相关分析:企业经营状况直接决定股票价格的波动?

无论是商品交换还是股票这种资本证券的交换,交换的基础都是交换品的价值,从本质上说,交换品的价值决定交换品的价格。在马克思所讲的商品价值决定论中,商品的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围绕着商品价值波动,价格反映价值。资本的价值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现有资产的账面价值,另一部分是资本未来盈利的价值。股票的价格就是由不变的资产价值加上变动的盈利价值所共同决定的。由此看出,资本盈利的能力才是决定资本价格的核心。影响企业盈利能力的因素包括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的经营方式、企业所处的行业背景等。一方面,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影响了对于企业未来盈利评估的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了对企业估值的不确定性。另一方面,任何一个估值都不是静态的,都要根据随时出现的各种可能改变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信息而重新确立。这样,从两方面看资本的价值都是不确定和变化的。

资本估值的不确定导致价格的不确定,然而,价格有其合理空间,虽然有时候价格会因为某些因素偏离其合理空间,但完全脱离价值的炒作都是虚夸的、不真实的、盲目的和危险的。一只股票是这样,对于整个股票市场更是这样,没有真实价值支撑的价格只能是昙花一现,股票市场的虚假繁荣不但对经济实体没有好处,反而蕴藏着巨大的危险,典型的例证如荷兰郁金香投机风潮的颠覆、日本地产炒作泡沫的破裂等。

2 关于B项的相关分析:股票价格波动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上市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对股票价格的影响确实很大,除此以外,股票价格的波动还时刻受到市场供求关系、宏观经济、政治、军事、经济周期循环、产业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市场利率、通货膨胀、汇率变化、国际收支状况、证券主管部门的政策与措施、资金的多少、人为操纵、投资者偏好、投资者预期、天灾人祸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甚至是一则虚假的消息都能引起股价的波动或震荡。可见,股价的涨跌波动、电脑屏幕上的指数、股票各种技术图形的变化,仅仅是复杂的股票市场中各方力量进行博弈的瞬间体现。要想准确预言股价短周期的涨跌变化情况,是不可能的。因为股票价格围绕其内在价值的上下波动是一个随机过程,没有任何轨迹可寻。

所有证券分析方法最终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解释和预测股价的走势。不同的方法尝试从不同的路径和角度去把握市场。但是从短期来看,几乎没有办法准确地把握股价的涨跌。个体的力量在上述诸多因素面前经常显得微不足道,更何况信息不对称,对股票的了解和分析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陷。所以,只有淡化影响短期波动的因素,重点分析影响价格长期基本走势的因素,才能找到一个确定的、一般性的规律。这正是遵循资源配置的规律,选择质地优良的上市公司从事价值投资的理念受到世人推崇的原因之一。

3 关于C项的相关分析:股票具有高风险、高收益同在的特点!

股票是资本的标签,股票的资本性决定了股票的收益性和风险性。股票的风险和收益不仅并存,而且对称。

股票的高收益性:投资者购买股票的动机是由于它能够给持有者带来预期’收益,即期值,包括股票的未来股息、红利收入、资本利得以及股本增值收益。从世界金融史来看,相对于其他金融投资品种,股票的投资回报率最高。据统计,如果在1925年拿出l美元投资美国金融品种。一直持有到1998年,那么,这70多年问,假如投资的是长期国债,1美元将变成45.83美元;如果是短期国债,1美元将变成14.21美元;如果是公司债券,1美元将变成56.70美元;如果是投资股市,1美元将变成2330.86美元!我国的股市发展虽然只有短短十几个春秋,但如果1990年底你在飞乐音响上市时,购买1万元的股票,一直持有到2007年,股价上涨超过了520倍,1万元人民币就变成了520万元人民币。

股票的高风险性:股票和风险是孪生子,股市风云永远变幻莫测,没人能够准确无误地预测股市行情。所谓股市中的风险是指在竞争中,由于未来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或各种事先无法预料的因素的影响,造成股价随机性的波动,使实际收益和预期收益发生背离,从而使投资者有蒙受损失甚至破产的可能。本质上讲,股票的风险就是企业经营的风险。从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来看,证券投资风险可分为市场风险(叉称系统风险)和非市场风险(又称非系统风险)两种。

关于股票的高风险性,以股神巴菲特为例,2008年他以620亿美元的身价问鼎福布斯世界首富,到2009年却以370亿美元退居第二席,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一年来他的资产也缩水了200多亿美元。再如中国股市,以2007年10月16日为界,经历了一次由大牛到大熊的冰火两重天,前几年“傻子都赚钱”的赚钱效应,转眼之间便成了“股神也套牢”的悲惨局面。严酷的现实给广大股民进行了一次“股市有风险,人市需谨慎”的极为深刻的教育。

4 关于D项的相关分析:股票价格的波动取决于股民的心理预期?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第3篇

【关键词】羊群行为 股票市场 投资者 跟风

一、股票市场上羊群行为简述

羊群行为之一种从众行为,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而股市的“羊群行为”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着的学习与模仿现象,从而导致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中的一种从众行为。在股市中投资者的行为有很大一部分并非自己的意愿,投资者往往会忽视自身的判断,而根据别人的决策来决定自己的投资。可见,“羊群行为”是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小投资者会采取追随大众和追随领导者的方针。

二、投资者羊群行为产生的理论分析

根据理性资产定价模型,当市场价格变化时,不同个股的收益率对市场收益率的敏感程度不同,个股收益率分散化程度增加,且个股的期望收益率与市场期望收益之间保持线性关系。当由于投资者的非理导致存在显著羊群效应时,大多数投资者的看法将趋向于市场舆论,个股的收益率将不会太偏离市场的收益率,分散化程度降低,期望收益率与市场期望收益之间线性关系将将不再保持线性关系。

三、中国股市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在股票市场中的羊群行为指由于其他投资者采取的某种投资策略的影响而采取的形同的投资策略,即投资人的决策完全依赖于舆论,或者说投资人的策略是大众投资人的复制,而不是靠自己所挖掘的信息来判断股票价值的去向。股票市场上的羊群行为是一种必然,它的产生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信息的不完全导致了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中国股票市场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了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基于信誉与报酬的羊群行为;有限理性和心理因素是投资者羊群行为产生的重要根源;中国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性也是导致羊群行为的原因之一。

四、防范我国非理性羊群行为的对策分析

羊群效应在股票市场中是普遍存在的,在金融市场中,理性的羊群行为可以规范市场的秩序,使投资者效益最大化;而非理性的羊群行为只是一种盲目的跟风行为,不具有可取性,对于投资者来说也不是最优决策。因此,本文基于羊群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以下几点降低非理性的羊群行为的方法:

(1)消除股票市场的制度性差异。我国的股票市场还有很多制度性的缺陷,在这方面,政府应该起到一个积极作用,而不应该盲目的过多干预。股票市场是反应当代经济,国民生产总值的一个指标,政府应该从适当的角度、力度来规范市场,而不是过多地干预股票涨跌,导致市场的不稳定。

(2)完善信息披露,扩大信息披露范围。信息的不完全,是导致市场不公平竞争的根本原因,政府应该规范这方面的制度,增加信息透明度,做到信息“公开、公平、公正”

(3)加强投资者教育,倡导价值投资观念。盲目的羊群行为只能使投资者决策失误,投资者由于过度投资转变为投机而导致股市不稳定。所以应该加强投资者教育,倡导长期投资、以价值为核心的投资理念。

五、结论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中国股市中存在着较为显著的羊群效应,信息的不完全、中国股市波动性以及股票市场制度的不完善等原因导致了投资者在做出决策时不考虑自己信息的行为。中国股票市场还有待完善,政府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对股票市场进行适度地干预,使中国市场向良好的一方转型。在信息披露方面,更应该注重信息的“公平、公正、公开”,严厉打击“内幕交易”。投资者也应该更加理性的进行决策,而不应该盲目随大流,这样市场中的非理性羊群行为才能越来越少。

参考文献:

[1]顾海峰.我国证券市场非理及治理[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7).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第4篇

票投资的影响

(一)投资者的投资动机

投资者投资股票的动机主要有:资本增值动机、投机动机、参与决策动机、追求刺激动机、好奇动机、投资癖好、自我实现动机等。投资者正是有以上的动机然后才进行股票投资。投资动机是投资者取得投资开始的第一步,不负面影响投资者投资心理的投资动机是成功投资者的必要条件。例如,投资者适当的赚钱动机,可以增加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而投资者投资的投机动机很强,就很容易在股市狂热时犯下错误。

(二)投资者的感觉

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时,有时会去选择股票价格较低的那只股票,认为价格低的股票比较便宜;看见两只股票,A股跌了30%,B股跌的20%,就会认为A股比较便宜;某公司股票经过分红送转股后由10元变成5元,就会认为股票价格便宜了,殊不知每一股股票的内在价值是送转股前的一半。这些感觉每个投资者都有可能有,尤其是没有投资知识的投资者更容易产生这样的感觉。

(三)投资者的能力投资者的气质和性格

按心理学里的体液说,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种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抑郁质。不同气质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的时候也会不同。多血质的投资者活泼、好动、反应迅速注意力容易转移。这类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对市场敏感,偏好技术分析,易受暗示,缺乏耐心,喜欢追逐热点短线操作;胆汁质的投资者直率、热情、精力旺盛,情绪易冲动。这类投资者决断能力强,说干就干,有勇气魄力。心态较急,容易追涨杀跌;粘液质的投资者安静、稳重、反应缓慢,注意力稳定难于转移,善于忍耐。这类投资者会理性思考,注重基本面分析,能够忍受股价长期下跌,长期套牢也不会卖。喜欢涨跌幅度小的大盘蓝筹股;抑郁质的投资者孤僻、敏感,情绪体验深刻,善于细心观察。这类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低,无法忍受股票等高风险投资,股票的涨跌往往会使他们寝食不安。

性格是一个人经常如何对人、对事和对自己所表现的基本特点。投资者对自己有良好的自觉性和自制力,严格按照自己的投资计划进行投资,能够果断的做出投资决策,遇到挫折不气馁。对股票投资热爱,不为股票市场一时涨跌而情绪波动。具有感知独立性,能够独立分析思考所获得的投资信息。这些投资者的性格能对股票投资产生正面的影响,反之则会造成负面的影响,导致投资失败。

(四)投资者的情绪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一定程度上会受到当时的情绪影响。现代心理学把情绪分为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四种形式。适当快乐的情绪,心情愉悦可以使投资者理性地做出投资决策;愤怒的情绪会使投资者失去投资方向,造成投资损失;悲哀或恐惧时,投资者容易受不了心理压力卖出股票。这种情况多出现在股市长期下跌中,尤其是熊市末期,投资者易受到悲观情绪影响,“割肉”卖出廉价筹码。

(五)投资者的能力

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能力表现为:观察力、注意力、思考力等,还有把过往投资经历转化为投资能力的学习力。投资者在初入股票市场时,靠自己的基础能力达到投资目的。而后,在投资中,通过学习投资知识和积累投资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二、投资者群体心理对股票投资的影响

个人在群体中虽然不会失去个性,但是群体对个人的心理和行为能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群体中其他人实现的。由于群体中其他人的在场,使一个人对事情的思考、判断以及行为反应与个人单独时往往有很大的差异。个人在群体中会产生各种群体心理现象,如服从、从众、流言等。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股票市场刚成立时,投资者是在证券交易所交易投资股票的。每个交易日,投资者会在一起讨论各只股票的涨跌。个人投资者在投资决策时,就会受到证券交易所这个群体的影响。比如,有些投资者不看好最近的市场行情,决定持有现金。但是一看到证券交易所内,每个人都很兴奋,交易活跃。这时,个人投资者就会变得迟疑不决,被证券交易所里的乐观气氛所感染,于是改变之前的主意,盲目跟进。投资者所在的最大群体是整个股票投资市场是一个最大的群体,这个最大的群体不但对个人投资者的决策起到最大的影响,甚至通过对许多个人投资者的影响,左右着股票交易的市场走势,进而影响到更多的投资者。当股票指数上涨时,投资者做多气氛强烈,市场人气旺盛,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买入,从而进一步推高股价。相反,如果股票市场人气低迷,则指数很可能因为悲观情绪蔓延而“一泻千里”。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第5篇

关键词:股票投资 短期投资 效益分析

一、前言

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的逐渐增多,许多公司都开始高速发展。通过数据分析,我国上证指数也在逐年增加,业绩在不断的增长,所以,我国上市公司逐渐呈现了兴盛局面,投资股票的股民也逐渐增多,但是想要在高风险投资中获得高利益是需要一定的效益分析的。虽然股票的跌涨不受投资人控制,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效益分析进行判断,判断哪个股票短时间内会增长,以此获得更高的收益。为了在投资收益和风险损耗中选择正确的决策,我们需要了解相关的概念和短期股票投资的方法,使风险尽量降低,保证投资者本身利益。

二、降低短期股票投资风险的基本方法

股票投资中会面临高风险,高风险带来了高收益,那么,如何有效降低风险就是效益分析的一个重点内容。

(一)研究上市公司的基本财务状况

目前我国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仍旧在不断增加,各上市公司经营的项目都有所不同,公司财务状况也都不同,经营效果也不同,有亏损也有盈利,这也导致竞争力的不同。这些特点都决定了投资风险的大小,所以我们在选择股票之前,要首先对这些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进行一定的了解,按照每一期的季度报告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有效的观察出该公司的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虽然其中可能有一些数据是不真实的,但是还是很大程度给我们一些依据。接下来,根据国内各行各业的经济发展动态以及利润率的高低选择出20个左右的预备股票。这个时候我们发现,风险已经明显降低。然后再根据公开财务报表进行进一步的选择判断,判断近年来该股票的大体走向以及活跃指数。

(二)选择恰当的买入时机和价格

根据我国政策可以看出,国家队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保持支持态度的,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在控制股市中存在的风险,尽可能的保持股票的融资功能。与此同时还要确保其发展中带来的泡沫和风险,这就为我们所说的恰当的买入时机和价格提供了一定的判断依据。现在来看,根据目前所预测的股票指数和政策,指数处于1000点以下的是绝对安全的投资区域,这个时候可以进行拟投,持股时间控制在半年左右。只有把握住恰当的买入时机和恰当的价格才能降低风险。

(三)选择恰当的买入方法

我国股市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所以浮动波动比较大,根据资料显示,我国平均每年都会有至少一次的上涨和下跌,一般上半年会出现上涨,后半年会出现下跌,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股市资金受到政府决策和经济政策的改变有关。我们可以根据这个特点进行计划,所以买股票之前要先进行投资计划的制定,然后再实施。也就是在股市从最高点下跌至百分之三十的时候买入时最为合适的时机,然后在下跌过程中进行增加买入直到开始上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资金推动型以及政策影响型市场,这种不协调中使我们不能分清具体应该买入哪支股票,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是降低风险了。

三、持股的条件及心态与风险分析

投资者在买入股票后,其心情对投资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持股过程中,可能你随时都在关注股票,但是一直没有上涨,可能这个时候就卖掉了,但是当你卖掉股票后很可能就大幅上涨了,这个时候投资者往往会非常后悔,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股票投资的边际递增。所以,我们需要在投资中保持平常心,培养自己的耐心和自信,尽量减少这种卖出后后悔的情形。当我们买入一只股票后,他可能会经历大幅上涨和大幅下跌,我们不能存有侥幸心理,要保持常态,直到其增加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再进行调整。有的人往往不放弃直到股票被套死,这就会导致股票突然下跌后降低自身的收益,这也是我们所不愿你看到的。这种恶性循环非常可怕,严重的时候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也是人们贪婪的表现。

四、短期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与卖出股票的价格及时机关系分析

卖出股票的时机恰当与否决定了收益的高低,这也是是否真正获利的衡量标准。只有当我们将预期收益达到后卖出才是最合理的选择,不贪多。如果某一个股票你获利丰厚但是你没有卖出,那么那不是你的获利,所以一定要清楚这其中的关系。只有在整个过程中,不受上涨和下跌的影响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这样的收益是大于一次性买卖的,风险也较小。所以关于短期股票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卖出股票的价格及时机也都需要细致分析。

五、结束语

在股票短期投资中需要注意的是保持一颗稳定的心态,不要受行情的影响,还有不要把所有的闲置资金全部用于股票投资,最多是闲置资金的一半就可以了。还要注意千万不要用借来的资金去炒股。股票投资是一项风险高的投资,我们想要获得更高的收益就要面临这种高风险,按照一定的方法或许能够降低风险,但是还是要本着有风险的心情去对待,操作中注意恰当的时机和价格,这都是其中的技巧。我们只有在整体的投资中最早做好计划,然后按照自身的计划不受影响的进行才能最终达到自身目的。

参考文献:

[1]胡冰.遗传算法在股票短期投资决策中的运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5(7):34-35

[2]吴嘉健.股改股票的短期投资收益实证分析与预测[N].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5(3):56-57

[3]陆青山.浅谈股票短期投资的风险与收益[J].财会研究.2014(2):54-55

[4]伍燕燕.中国股市异动股票的统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4(4):67-68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第6篇

关键词:均衡股票市场理论  非均衡市场  政府行为  理性投资者

均衡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均衡分析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领域。本文对均衡股票市场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要点加以介绍和评价,并试图运用均衡股票市场理论,分析我国股票市场的非均衡性,寻求我国股票市场健康发展的途径。

在古典经济学家看来,市场机制如同“无形之手”支配着社会的生产与消费,市场价格能够随着供给与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经济不断从非均衡状态趋向均衡状态。自亚当·斯密起,经马歇尔、瓦尔拉斯以及现代经济学家们的深入研究,均衡理论日臻完善,成为描述市场运行最全面、系统的理论。均衡理论涉及到经济学的各个领域,其中,均衡股票市场理论是均衡市场理论的延伸,是均衡分析方法在证券市场中的运用。

1952年,美国经济学家哈里·马尔科维茨(harry markowitz)发表了题为《资本选择》的论文,运用均值一方差分析方法,确立了风险资产组合的有效边界,形成了最优资产组合的思想。该理论被认为是运用均衡思想建立的最早的资产管理模型。20世纪60年代,夏普(william sharpe)和林特 (john linter)与莫西(jan mossion)以资产组合模型为基础创立了资本资产定价理论(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模型)。该理论在一般均衡框架下研究单个投资者在理性选择基础上形成的整体市场均衡,用证券市场线来描述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投资收益的正态分布和收益与风险的对称性是capm模型所揭示的均衡股票市场的实质。但是,由于capm模型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假设条件之上的,后来的经济学家对其有效性提出了质疑。罗斯(ross 1976)认为,在平均分散的竞争市场中,证券组合的收益与风险在实证中是不可能测定的。20世纪70年代中期,罗斯创立了套利定价理论(arbitrage pricing theory简称apt模型)。与capm相比,apt放松了假设条件,认为影响股票收益的不是一个因子,而是多个因子(因子模型),投资人会在不增加风险的情况下寻找不同因子对相同股票产生不同影响的投资机会。因子模型表明,承担相同因素风险的证券应是有相同的收益,当股票价格处于非均衡状态时,就产生套利机会,投资者通过套利活动使被高估或被低估的股票回归其价值,股票市场就会再次达到均衡。

如果说资产组合理论解决了均衡股票市场中的收益与风险的关系问题,那么,作为均衡市场的又一支点的有效市场理论(efficient manet hypothesis简称emh)则解决了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问题。早在1900年,法国经济学家巴歇利尔(louis bachelier)就提出了商品价格的随机波动原理,商品的当前价格是对其未来价格的无偏差估计,商品的现在价格等于其未来的期望价格。1938年,美国投资理论家威廉斯(williams)提出了股票的内在价值是由未来股利的折现所决定的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完全信息及理性预期判断股票的价值,投资者的行为反映市场的信息。1959年,英国统计学家坎达尔(kendall)研究发现资产价格的变动呈随机游走规律,股票未来的价格独立于当前的价格,价格变化完全是随机的,不存在特定的规律。这一发现说明市场本身是有效的。法玛(fama,1970)在对过去的有效市场理论进行系统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完整的有效市场理论框架,法玛给有效市场的定义是,有效市场的证券价格总是可以体现可获得信息变化的影响。

资产组合理论、有效市场理论构成了现代均衡股票市场理论的基石。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市场各种“异象”的积累,基于理性分析的均衡市场分析范式在理论与实践上都遇到了挑战。其中,均衡市场理论关于投资者完全理性及公开信息的假设在理论上受到越来越多经济学家的质疑。安德瑞.史莱拂(andrei shleifer,1996)认为投资者的偏好和理念符合的是心理学规律,而不是标准的经济学模型。“投资者心态”是基于心理学的启发,而不是贝叶斯理性的概念。在实证方面,席勒(shiller,1981)发现股票价格波动不是简单地用“价格由未来红利净现值决定”所能解释的。就连法玛也承认,基于股票过去收益所做的预测与早期的研究结论不相一致。行为金融理论认为,实体经济与股票市场并非存在完整的线性关系,股票市场并非总是均衡的市场。因为投资者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世界时,并不能保证完全的理性,人们的投资行为仅具有有限理性的特征,而且心理因素在投资决策与资产定价中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力。

均衡股票市场理论在既定的市场制度、投资者理性和市场出清的条件下,得出了均衡股票市场的结论,均衡市场的特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投资者具有理性选择的能力。作为理性的经济人,投资者能对股票做出合理的价值评估,对收益和风险能够做出权衡,并以此为基础做出投资决策。(2)股票价格能够体现公司的资产价值,反映公司当期与未来收入——现金流的变化,使股票市场成为社会资本寻找最优投资机会的平台,经营业绩好、有发展前景的企业能够筹集到更多的资本支持,投资者也能从中得到更高的回报。(3)投资者所得收益与承担的风险成正比例的关系。证券市场的收益由无风险投资收益(如债券收益等)和风险投资收益(如股票收益)组成。在均衡的市场,要得到更高的收益,就必须投资更多的风险证券,但同时要承担更高的风险。(4)股票市场的价格反映实体经济的变化。均衡股票市场充当着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当经济从低谷开始走向复苏时,股票价格上涨;实体经济达到顶峰并转向衰退时,股票价格就开始下跌。(5)股票价格对市场信息可做出完全的反映。在均衡股票市场,任何影响股票价格的信息都会迅速被市场消化,股票价格是市场信息的完全反映,因此,所有股票价格变化在时间序列上是相互独立的,投资人无法通过所谓的技术分析获得超额收益。(6)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当股票当前价格高于或者低于预期价格时,投资者就会卖出或者买入股票,市场向均衡方向运动。即投资者的套利行为会使股票的价格和价值趋于一致。(7)股票的收益成正态分布。在均衡的股票市场,大部分投资者能够获得平均的期望收益,也就是说,投资者获得平均期望收益的概率远远大于获得高于或者低于平均期望收益的概率。(8)“噪声交易者”不影响均衡股票市场的价格。在均衡股票市场,即使存在非理性投资者,由于他们之间的交易是随机进行的,且非理性投资的作用互相抵消,股票价格不会受到大的或者长期的影响;同时,非理性的投资者会犯同样的错误,他们会在市场中遇到理性的套利者,理性的套利者会消除非理性投资者对股票的价格影响。(9)非均衡理论是均衡股票市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均衡理论运用行为金融学的分析方法,对证券市场“异象”的原因进行探讨,进一步丰富了均衡股票市场理论。正如贝纳西所说:“非瓦尔拉斯方法并不是反瓦尔拉斯,相反,它只是在更为一般的假设条件下运用瓦尔拉斯理论最成功的方法”。实际上,非均衡市场理论并非排斥均衡理论,它只是在舍弃基于完全信息的理性选择条件下,对均衡理论的修正与拓展,使之更接近于现实。

均衡股票市场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均衡股票市场理论揭示了股票收益与风险的关系,论证了股票价格的形成机制,从不同的方面揭示了股票市场的运行规律:即在以完善的市场制度为依托、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经济当事人具有贝叶斯理性并能无障碍获得市场信息条件下,股票市场能够实现均衡;均衡的市场才是有效的市场。(2)均衡股票市场理论所揭示的不是一般均衡理论所描述的总量均衡和结构均衡,而是其功能均衡,即均衡条件下股票市场的“晴雨表”功能、价值发现功能和资源配置功能。(3)在均衡的股票市场,所有投资者的机会是均等的,而且,大部分投资者能够获得平均收益,投资者可以根据个人的效用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选择不同的投资组合。(4)均衡股票市场的价格呈布朗运动(o,市场价格变动呈随机游走规律,使得操纵市场、误导投资者的行为不易发生。(5)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均衡股票市场主要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其运行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作为股票市场的管理者——政府在市场中应发挥有限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是完善市场的基础设施、规范经营者及中介机构行为、健全交易程序和强化市场监管。政府不应直接干预市场,只有在市场失效时,政府才应利用法规及政策手段加以调控。

回顾已运行了16年的中国股票市场(以上海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为例),从第一次到1500点算起,到目前已有14年。在这14年中,我国的上市公司从不到100家上升到1000多家,国民生产总值由2002年2万多亿元人民币上升到近20万亿元人民币。目前的上证指数虽然在政策的支持下上升到2000多点,但对多数股票来说,现在的2000点只相当于过去的1500点,甚至更低(由于超大型国企的发行上市),多数股票价格仍在底部,或者说大多数的投资者仍然是亏损的。按照均衡市场理论,股票投资者应能够获得超过无风险利率的期望收益,可我国的股票市场却逆之而行。究其原因,我国股票市场不是均衡的市场,股票市场的功能未能有效地发挥。

为解决股票市场的问题,我国对证券市场实行了许多改革措施。其中以全流通为目标的股权分置改革,将为我国证券市场进入良性循环打下基础。(1)股权分置的解决可以减少非流通股在定价与流通问题上的不确定性。(2)股权分置解决后,同股、同权、同价使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趋于一致,形成公司治理的共同利益基础。(3)股权分置的解决有利于建立有效的委托一经营机制、改进公司治理效率,为中小股东积极参与公司治理创造条件。

但是,仅有股权分置改革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套规范企业、投资者、政府行为的市场制度,才能形成均衡的股票市场;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组织生产与提供劳务,创造价值,是股票市场价值增值的源泉;投资者按股票的内在价值投资,推动股票的价值与价格的一致,使股票市场向均衡方向运动。有效的市场制度,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规范的上市公司和理性的投资者是均衡股票市场的必要条件。股权分置改革解决了我国证券市场制度的部分缺陷,但影响市场均衡的其他问题仍然存在。建立均衡的股票市场,必须从规范政府行为、改善市场的宏观环境和微观基础、提高上市公司素质、培育理性投资者等方面入手。

第一,改善股票市场的宏观环境。均衡市场的宏观环境主要取决于政府行为与政府政策,取决于政府如何干预市场。政府干预市场的目的是保证市场的均衡性;干预的手段是运用市场机制。我国政府对证券市场干预的手段和频率都超出了市场的承受力。市场价格和投资行为都受到政府政策的驱动,市场机制的作用淡化了。王春峰、贺强等运用实证的方法,考察了政策对股市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1)1996年后,中国股市一度与经济周期背离,政策周期运行决定了股市周期的运行;(2)政策干预是驱动中国股市流动性变化的直接原因;(3)政策及政府言论是中国股市异常变动的主要原因之一,股市对政策存在过度反映。因此,我国均衡股票市场的运行有赖于规范政府行为,有赖于改善股市运行的宏观环境。

第二,改善股票市场的微观基础。股权分置改革试图解决我国证券市场原先存在的同股不同权的矛盾,为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运行效率和市场活力创造了条件。但是,从微观层面讲,健全的企业制度与规范的企业行为是形成均衡市场的前提条件。股票市场的载体是上市公司,市场竞争使得企业需要不断地进行融资,投资者则需要寻找合适的投资机会以形成资本的增值,两者能否有效结合,一方面取决于市场制度是否完善,另一方面则取决于企业的公司治理与经营水平。我国上市公司的最大问题就是相当一部分公司经济效益低下,股票市场失去价值增值的源泉,投资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其原因在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诸多问题:产权约束不力;政府对企业管理层干预过多,无法实现企业运作机制的转换;内部人控制;董事会独立性不强、监事会的作用得不到切实发挥;缺乏规范的激励约束机制;小股东利益得不到切实保证等等。因此,要解决我国股票市场的内在矛盾,必须解决公司治理问题,提高上市公司的素质。

第三,培育理性的投资者。根据行为金融理论,市场脱离贝叶斯均衡的原因在于“噪声交易者”的非理性行为所致。“噪声交易者”的行为并非脱离了均衡理论所描述的贝叶斯理性,而是由于心理及信息方面的原因,使投资者的活动脱离了股票的价值区域。正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所说,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只具有有限理性。由于人们受到知识与信息的限制,难以预测到各种可能的结果,而且人们的价值观和周围人的言行也会影响投资人的决策。因此,培育理性的投资者,除了提高投资者自身的素质以外,必须发挥政府的作用,一是建立有效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为市场提供全面、公开、透明的信息,杜绝“内部消息”、虚假信息和暗箱操作,使投资者对市场前景形成理性预期,能够客观的把握股票的真实价值,形成反映市场信息、符合均衡市场运动状态的证券价格;二是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规应该具有稳定性,连续性,避免“政出多门,朝令夕改”,减少投资人的非理性冲动;三是减少政府对市场干预的频率,避免投资者因对政策的过度反映而产生的“羊群效应”,使其投资行为偏离市场理性。

主要参考文献:

1.faraa,marketefficiency,long term returns and behavioral finance,journal of economics,vol.49,p.p.283—306.

2.席勒:《非理性繁荣》,廖理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第7篇

关键词:股票市场 供求关系 宏观经济

股票市场供求关系宏观经济

一、我国股票市场发展概述

经过20几年的时间,我国股票市场从无到有,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较为完善的资本市场。并且我国不断的推进金融市场改革,比如我国企业上市审核方式由以前的核准制逐渐过渡到注册制,同时积极推进退市制度等,都为我国股票市场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截止2015年10月,我国共有上市企业2800余家,股票总市值由1992年的1048亿元上升到现在的50万亿元。每年上市公司都会从股票市场中获得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企业的发展,充分发挥了金融支持实体的作用。

二、我国股票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

1.宏观经济因素

一国的宏观经济是股票市场的基础。股票市场与实体经济息息相关,所以说宏观经济是影响股票市场最基础的因素。

当宏观经济走出萧条期,开始复苏,进而趋向繁荣的时候,企业的经营环境逐渐变得宽松,社会有效需求逐渐增加,企业开工率增加,出现企业产销两旺情景,企业利润率出现相应提高。此时,作为行业代表的上市公司,在宏观经济形势不断转暖的情况下业绩出现大幅增长。公司业绩的增加,公司每股收益开始增加,这时原来的估值体系出现变动,需要重新评估,公司股价也随之出现趋升的局面。

反之,当经济周期由繁荣趋向衰退,企业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业绩出现下降,加上投资者看空后市,资金纷纷离场,出现股票供大于求的不平衡现象。从而引起股市人气低迷,交投清淡,股指连连下挫的熊市行情。

2.国内经济政策因素

在我国,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通常会对股价产生较大的影响。财政政策对公司投资具有相当大的影响。政府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和政府购买行为来影响经济,并进而对股市波动产生影响。例如,政府减少对企业所得税征收,能有效地减轻企业的负担,增加企业的利润,提高企业投资的积极性。从而可以刺激股价的上升。反之则会导致股价的下降。

货币政策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干预经济的重要政策。它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影响利率的变动,从而间接调节消费者的需求。在经济萧条时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既能刺激私人投资,又能刺激消费,使企业生产和劳动力就业增加。这时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增加企业利润,就业增加,整个社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股市资金增加,能够促进股市的活跃。反之,在经济过热、通货膨胀高启的时候,通过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企业生产降低,减少有效需求。这时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减少,失业增多,整个社会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降低,股市资金减少,也就使股市出现下跌行情。

同时国家的产业政策也会影响具体行业上市公司的股价。对于国家重点扶持和发展的行业,其股票价格会被推高,而国家限制发展的行业,股票价格会受到不利影响。

3.投资者情绪因素

股票市场是由投资者组成的,不管是机构投资者还是个人投资者,都可能出现不理性的行为,其投资决策都会受到情绪的影响,从而引起股价的波动。投资者的心理效应主要表现在过度自信、与投机心理、从众心理与羊群行为等方面。过度自信,是指人们过分高估自身能力和所具备的知识,认为股价会沿着自己想像的方向运行,而一直拿着股票,结果造成重大的亏损。与投机心理是指人们进行股票投资就是本着零和博弈,非赢即输,不做充分的投资分析,怀着侥幸心理进行投机操作,结果造成股价的异常波动。从众心理与羊群行为指的是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在很大程度上受其他投资者的影响,其他投资者购买什么自己跟着购买什么,结果造成跟风操作,股市波动幅度增大。

除此而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我国股市受国外重大政治经济事件,汇率的波动等外部影响也越来越大。

三、结论

本文从宏观经济,投资者心理,国内经济政策几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其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这几个方面都对股票市场的波动有重要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投资决策时必须认真研究这几方面的因素,特别是要对重大的经济政策将要产生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以确定重要投资时机。参考文献:

[1]黄汉东.投资者心理效应与股价波动分析[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1).

[2]李济生.中国股市波动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股票投资决策分析第8篇

【关键词】市盈率;固定增长股利贴现模型;CAMP;改进的杜邦分析法;影响因素

市盈率也称价盈率(Price-Earning Ratio,P/E),是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每股收益的比率,反映普通股投资者为获取每元净利润所愿意支付的股票价格。它常被投资者用来估量某种股票的投资价值,或在不同公司的股票之间进行比较。按照定义,市盈率与普通股的每股市价和每股收益有关。每股市价实际上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收益的预期,每股收益是反映公司获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吴世农和吴育辉在《CEO财务分析与决策》一书中写到:“一般来说,市盈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未来的收益和风险。”这指出了市盈率的3大影响因素,但这仍是比较笼统的概括。究竟市盈率取决于哪些具体因素,本文在固定增长股利贴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和改进的杜邦分析法,对这一问题给出了答案。

一、基于固定增长股利贴现模型的市盈率模型

普通股价格实际上是未来所有股利的现值。根据企业预期股利的不同特征,股票价格也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当股利以固定比率增长时,股票的价格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P表示股票价格;D1表示第一期期末的股利;k表示投资者对权益资本要求的报酬率,即投资回报率;g表示股利的固定增长率。

由于投资者常在考虑自己愿意为未来预计的收益支付多少元的股票价格,因此固定增长率的股利贴现模型很容易转变为市盈率定价模型。设公司每年按固定比例b发放股利,期初的每股收益为E,则D1=E*(1+g)*b。①代入式(1-1)中并加以整理即可得:

从式(1-2)中可见,市盈率(P/E)取决于股利发放率b、股利的固定增长率g和投资回报率k,并且跟股利发放率b和股利增长率g成正比,跟投资回报率k成反比。

股利发放率取决于企业的股利政策,可由企业自主决定,比较容易得到。但股利增长率,尤其是投资回报率却不那么容易得到。在财务管理中,对这二者的估计是有特定模型的。因此,市盈率并不简单地取决于上述3个因素,或者说这3个因素只是影响市盈率的表层因素。

二、股利固定增长率g的估计

斯蒂芬A.罗斯(Stephen A.Rose)等人在《公司理财》一书中对g是从何而来的有清晰的阐述。一般认为,当企业没有净投资时,明年的盈利跟今年的盈利是相等的。而企业保留有部分收益时,则净投资可能为正,企业的盈利就可能增长。因此,便有以下等式成立:

明年的盈利=今年的盈利+今年的留存收益*留存收益的回报率

可见,盈利的增长是留存收益和留存收益的回报率的函数。两边同除以“今年的盈利”,并加以整理,即可得到:

g=留存收益率*留存收益的回报率(2-1)

式(2-1)是对g的一个有效估计。进一步地,留存收益率即等于1减去股利发放率,但留存收益的预期回报率却比较难以预测。在实际中,常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来估计。因此,便有:

g=(1-b)*ROE(2-2)

ROE是衡量企业整体获利能力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在众多的获利能力指标中,它是投资者最为关心的一个指标。它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传统的杜邦分析法将ROE分解为企业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和权益乘数3个指标的乘积,但这种分解法没有彻底划分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以致不能完整地评价财务活动对企业获利能力的影响,不能准确地揭示企业经营活动的获利能力。因此,本文采用后经学者改进的杜邦分析法来表示ROE。则有:

ROE=

=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财务费用比率×权益乘数×税负效应比率

由于权益乘数又等于,财务费用比例等于财务杠杆的倒数,为了表达简便,我们用M表示销售经营利润率,用TR表示总资产周转率,用L表示资产负债率,用DFL表示财务杠杆,用T表示所得税税率,则有:

代入上式(2-2)中,可得:

这便得出了包含众多细分因素的g的表达式。很明显,g与股利发放率b、财务杠杆DFL及所得税税率T成反比关系,而与销售经营利润率M、总资产周转率TR和资产负债率L成正比关系。不仅如此,影响g的每一个因素都反映了企业理财活动中的某一方面:股利发放率b反映了企业的股利政策;销售经营利润率M反映了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成本费用控制水平;总资产周转率TR反映了资产使用效率,也是企业投资决策水平的最终反映;L和DFL跟企业负债经营有关,反映融资决策的水平;T跟税收政策有关,取决于企业的性质及税务筹划的能力和水平。由于g受这些因素(或活动)的影响,根据上式(1-2)便知市盈率也受它们的影响。

三、投资回报率k的估计

在现代企业财务管理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MP)是对投资回报率的一个有效估计。根据CAMP,投资者对某一股票所要求的报酬率是由该股票的系统风险所决定的。股票的系统风险越大,投资者期望从该股票获得的报酬率也越大。假定资本市场是充分有效的,投资者作为一个整体是充分分散的,则某一股票要求的回报率便由下式(3-1)决定:

其中:Rf表示无风险报酬率,通常是国库券的收益率;表示市场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即表示市场组合的超额收益率,也即风险溢价(由于从长期来看,市场的平均收益高于平均的无风险资产收益率,因此是个正数。);β表示该股票的贝塔系数,其值介入0和1之间,反映该股票系统风险的大小。则在CAMP下,某一股票的期望报酬率(也即投资回报率)就是无风险报酬率加上该股票的系统风险溢价。

按照CAMP,某一股票的无风险报酬率越高,投资回报率k越大。因为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是投资者的机会成本,是投资者期望的最低报酬率。因此,k与Rf成正比关系。这也可以从上式(3-1)中推倒出来。β本身是一种系统风险指数,其值越大,则股票的系统风险越高,投资者期望从该股票所得到的补偿也就越多,k就越大。对于,很明显,其与k成正比关系。可见k取决于Rf、和β。由于k也被作为股利贴现模型中的贴现率来使用,因此Rf、和β便影响到股票的价格,从而影响到股票的市盈率水平。

四、市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综合上式(1-2)、(2-3)和(3-1),可得到如下分析股票市盈率的影响因素的表达式:

根据该表达式,可以看出股票市盈率的影响因素共有9个:股利发放率、无风险报酬率、贝塔系数、市场组合的期望报酬率、销售经营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财务杠杆和所得税税率。这些因素对股票市盈率的影响不尽相同,结合上述对g和k的分析,具体情况如下:

1.股利发放率b。b与市盈率的关系不确定。因为b除了直接影响市盈率外,还通过股利增长率g间接影响市盈率,从上式中很难确定当b越大时,市盈率是越大还是越小。而在式(1-2)中,我们却得到b与市盈率成正比关系。可见,只不能简单地根据式(1-2)来判定市盈率的影响因素。

2.无风险报酬率Rf。Rf与市盈率成反比。由于Rf只影响投资回报率k,而k与Rf成正比,k本身与市盈率又成反比,因此,无风险报酬率Rf越大,股票市盈率越小。

3.贝塔系数β。β与市盈率成反比。β系数表示股票的系统风险,系统风险越大,则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率k就越高,用该k值对股票未来股利进行贴现时,股票价格会偏低,使得市盈率偏低。

4.市场组合的期望报酬率。与市盈率成反比。市场组合的期望报酬率越高,则风险溢价就越大,投资回报率就越高,市盈率则越低。

5.销售经营利润率M。M与市盈率成正比。企业经营利润率越高,则表示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较好,经营活动有较好的获利能力,经营风险较小,也说明企业的投资决策产生了较好的收益。则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就会越高,从而股利增长率g就越大,市盈率越高。

6.总资产周转率TR。TR与市盈率成正比。总资产周转率反映企业总资产的使用效率,即运营管理水平。总资产周转率越高,则企业每使用1元钱的总资产所创造的销售收入就越多。则ROE就越大,从而股利增长率g越大,市盈率越高。

7.资产负债率L。L与市盈率成正比。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越高,则权益乘数就越大,说明通过借款能给生产经营提供更多资金,从而对企业获利能力有正面影响。则ROE越大,从而股利增长率g越大,市盈率越高。

8.财务杠杆DFL。DFL与市盈率成反比。一方面,财务杠杆越大,则财务费用比例越低,从而ROE越小,股利增长率g越小,市盈率越小;另一方面,财务杠杆过高,则财务风险较大,相应地,投资者会要求较高的收益率,倾向于较低的股票价格,从而市盈率较小。

9.所得税税率T。T与市盈率成反比。所得税税率越高,则税收对企业的获利能力的限制就越大,致使ROE偏小,从而降低股利增长率,市盈率偏低。

这9大因素实际上涵盖了企业全部的理财活动。股利发放率跟企业的股利政策有关,反映收益分配活动;无风险报酬率、贝塔系数和市场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共同构成了投资者所要求的回报率,实际上反映了投资决策水平,代表了投资活动;销售经营利润率反映成本控制水平,代表了经营活动;总资产周转率是衡量企业营运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企业投资决策水平的最终反映;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杠杆跟负债有关,反映融资活动;所得税税率跟税收政策有关,反映企业的收税筹划能力和水平,代表了收益分配活动。可见,市盈率的高低实际上是企业全部理财活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结果,企业的全部理财活动构成了企业存在于资本市场上的一个复杂系统,市盈率正是这个复杂系统的结果。

五、结论

根据上述分析,可得到如下表1所示的总结。按照本文的分析,有9大因素影响着股票市盈率的水平。其中,股利发放率与市盈率表现出不确定的关系;无风险报酬率、贝塔系数、市场组合的预期报酬率、财务杠杆和所得税税率与市盈率成反比关系;而经营利润率、总资产周转率及资产负债率则与市盈率成正比关系。由于本文采用了改进的杜邦分析法和常用的CAMP来推倒最终的市盈率表达式,从而与苏力(2008)的分析颇有不同之处。笔者认为,采用改进的杜邦分析法更为合理一些,因为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法清楚地表明了企业整体的获利能力与企业的投资决策水平、经营能力、融资决策水平及税收政策密切相关。根据改进后的杜邦分析法所推倒出的市盈率的表达式,融合了企业投资活动、经营活动、融资活动、收益分配活动等财务管理所有的活动,说明了市盈率这一看似简单的指标实际上是企业在资本市场上一系列复杂活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结果,股票市盈率的高低实际上有一个复杂系统在作用着。这对投资者分析比较不同股票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有重要的作用。

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杠杆都与企业负债水平有关,二者都表达了企业的融资活动。财务杠杆是因企业负债而存在,企业负债越多,财务风险可能越大,财务杠杆也会越大,当然,资产负债率也会越高,因此,负债水平对资产负债率和财务杠杆的影响是同向的。但在本文的分析中,资产负债率与市盈率正相关,而财务杠杆与市盈率负相关,这使得企业负债经营对市盈率的影响不太明显。只有当上式中的大于1时,企业负债水平与市盈率才成正比关系;反之,则成反比关系。如此以来,企业就需要斟酌其负债水平,以保持一定的市盈率水平。

注释:

①在股利保持固定增长率时,每股收益的增长率即等于股利增长率。

参考文献

[1][美]罗斯(Ross,S.A)等著.吴世农等译.公司理财[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原书第6版),2003.

[2]吴世农,吴育辉.CEO财务分析与决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邵希娟,田洪红.试析杜邦分析法的改进与应用[J].财会月刊(综合),2007(12):

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