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10 17:11:17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第1篇

关键词: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

我国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在近些年有较为明显的加强,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进一步发展的阻碍。本文经通过介绍何为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分析我国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设计的现状以及存在地问题。我国也应尽快提出加快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措施,不断提高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利用率、使用率,为农业的科学和谐发展提供服务,进而加快我国经济的更为快速、安全、稳定的发展。

1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基本概况

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虽然在我国还算得上是新鲜事物,但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算是较为成熟的理论了。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最先出现在二十世纪,随后传播到其他国家。所以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物了。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是一种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化学物理技术有机融合后形成的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管理技术,资源的使用率。信息化衍生的产业就是信息产业。现在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经济的先导产业。强大的信息产业确保了我国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产业已经成为现如今各国实力比拼的一大看点。农业的不断信息化,将缩短我国农业相关科技的创新周期,提高我国的创新实力,加速农业科学技术地快速发展。现在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是一种大热的趋势,特别是因为它自己本身的优势,可以说现在的形势是一片大好。不过因为我国现有的技术受限,现在我国的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发展还有着很多问题,当务之急我们应该尽快的解决现有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的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发展体系,为我国的农业发展提供大力的支持。

2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建设的基本现状

2.1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必要性

我国提出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对我国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农业在种植基本上占得先机,就是在农业大战中占得先机,有利于农业的发展,获取更多的利益。现如今随着国家科学技术以及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我国也加大了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力度,虽然现在处于初步阶段没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我们相信在全社会不断努力后,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设计技术会不断的完善,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体制、成熟的技术。但是不能否认的是现在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现状已经有些眉头了,我们必须注重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设计,因为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算是一种农业上的一个进步,承载着许多前辈的心血,使得农业耕种更加便利,农业发展也会更为繁荣,更为安全的发展。综上,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设计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是对种植技术的安全快速的发展十分重要的举措,符合我国国情,符合现如今经济形势的一项正确举措,我们必须对这件事情提起相当大的重视,也希望通过国家相关部门提供技术支持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使得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能安全、稳定、快速的发展。

2.2企业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措施

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是相当重要的,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并且存在许多问题。第一点,就是我国的技术人才并不够多,掌握设计技术程度不够。虽然学习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相关技术的人才有很多,但是能真正融会贯通,真正能把技术与实际结合在一起的技术人才并不多,使得我们在使用或发展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时并不能快速有效的使用起来,发生故障时,只能求助于有经验的公司或技术人员,在等待过程中就会浪费时间,浪费人力物力,得不偿失。所以我国应大力加强设计技术人才的培养,加大投入教育资金,发展潜在的设计技术人才,将教学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融会贯通,培养一线的设计技术人才。不仅仅可以解决技术支持问题,还可以加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竞争力,人才更为多样化,毕竟在全球化的今天,现在国家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第二点就是现在的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太完善,可能会有不法之徒利用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做些不法之事。一旦成功后这对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发展将是是一项不小的打击,这不仅仅有损于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发展,还会打破实现共赢的局面,不利于国家农业的发展。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做的就是大力加强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设计,绿色建设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使得进行工作时更为安全,更让种植方放心。并且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坚决打击不法之徒,还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发展一片清静之地。第三点就是现如今的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设计发展情况并不均衡,像是经济基础较为雄厚以及发展比较迅速的地区,吸收新鲜知识的速度会比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快,技术发展也会快不少,长久以往下去,地区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不利于中小地区以及偏远地区的发展。解决这个问题也需要国家的大力扶持。

3结论

设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是在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不破坏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依靠正确、科学的思想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提高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利用效率,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服务。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设计使土地种植工作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新型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的设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的阻碍,但是并不能否定新型的免耕农业机械试验土槽现在仍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应该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吴起亚,高行方.拖拉机与农业机械牵引力学[M].北京:中国农业机械出版社,1985:169-178.

[2]潘涛,吴建民.2BMFS-5/10型免耕覆盖施肥播种机的设计[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1):100-103.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第2篇

关键词:乡村农业经济 实施效果 西部大开发

1 延安经济社会变迁状况

“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必须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包括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绿化荒山荒地,对坡耕地有计划有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等。这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根本和切人点”。改善生态环境,是西部地区开发和建设必须首先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经过十多年的封山育林,绿化荒山荒地,以及针对性的措施实施,延安城乡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观。

1.1 生态环境的改善

首先表现为对环境治理,对严重影响城区空气质量的子长煤禁止使用,改用灵武等地的无烟煤。其次表现为植树造林。如今延安城内天空清澈湛蓝,城区山林郁郁葱葱:南泥湾、松树林、宜川的峁头山风景宜人,野生动物时隐时现,黄龙的林子出现了大型动物,狼和狐狸在这里安居、繁衍。

1.2 农业经济发展

以1999年延安市延川县贾家坪乡一个乡村为例,住户69户,369人,耕地3610亩,撂荒地300多亩,坝地120亩。村民以种粮为主,粉条是主要的经济收入。除了少量属于畜力运输外,而肩扛是基本的运力。99年实施大开发后,村民山上植树,种草,当年种草176亩、撂荒地种树100亩。当年由国家分给口粮每亩80公斤,每亩种草补贴200元。2012年底,村里共种草2500亩,栽枣树和苹果树达600多亩。

1.3 基础设施增加

2000年前延安农村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不通电、不通路,无移动通讯设施。不到3年,各乡镇相继通路、通电;家电下乡;居民烧饭使用天然气;居民生活用水改为自来水,新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延安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出现“空心化”

随着经济发展,广大农村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而延安农村的变化更具特点,国家经济近几年来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户籍制度的改革,使得中国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在国家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农村民居在人口、文化等方面渐呈“空心化”状态,或者说相比较于快速发展的城镇化农村出现了相对意义上的衰落。这一现象在自然条件较差的山区、贫困地区表现得十分突出,作为典型,陕北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更是十分普遍。突出表现在人口、文化方面的空心化。

2.1.1 居民人口的空心化

空心化首先表现为农村人口数量的下降。除了计划生育政策、优生优育观念已深植于人心外,一方面是子女养育、教育费用加大,另外,最具有社会意义的变化是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打工,许多家庭举家外迁,长年客居外乡,留守人员多是老弱病残。结果是农村人口绝对数量迅速减少。人口比例严重失调。整个村庄失去活力。

2.1.2 文化方面的空心化

上世纪90年代,村里小学还有四个年级40多学生,有三位老师,一名公办教师,两名民办教师。至05年村小学只剩3名学生,两名民办教师也不干了,只剩那位公办教师。年底学校彻底关闭了,剩余的3名学生转到50公里外的镇上上学。如今村里中学毕业的村民只有2名,一名是村长,另外一名是书记。80%老人是文盲,青壮年则基本是小学文化程度。就户籍在村的外出务工者,其文化程度也很低,无技术特长,基本在城镇从事体力劳动,勉强维持生活。新农村建设以来,村里的小学翻修一新,还建立了文化站,所谓文化站则是设在村小学一间窑洞里,里面摆放几排书,可门是常年紧锁的,书架上厚厚地落满了尘土。也是,村里年轻人几乎走完了,老年人识字的不多,文化站只不过是个摆设。

2.1.3 居住村庄的空心化

村庄的空心化不仅仅是在延安农村,这几乎存在于众多的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的变化,最显著的变化就是造屋盖房。村庄向四周扩大,而村原中心地带,十室七空。沿着村路新修的院落一直蔓延几公路远,但村中心住户人家稀稀落落,夜晚的灯光孤寂地可怜。

2.2 农业发展动力不足

延安农村,除了少数发展特色农业比较突出的县乡以外,大多数农业发展动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动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退耕还林出现瓶颈,二是第一产业出现负积累,三是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长远发展意识。

2.2.1 退耕还林出现瓶颈

西部大开发实施已经十多年了,延安市作为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是全国实施退耕还林最早、实施面积最大的地区,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前面提到延安近几年来空气质量逐年提高,以往春秋季节的风沙天气已经很少,水土流失也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可退耕还林后农业经济发展却成效不高。在退耕还林初期,陕北种植粮食作物收入较低,而种草和种树却有国家补贴,于是农民的积极性很高,几乎是争先恐后,生怕自己的土地没有纳入退耕还林范围,然而,时过境迁国家政策的调整,与退耕还林初期相比,现如今种植农作物经济收入大幅度上涨,并且农作物周期短见效快,在经济利益驱动下,退耕还林对农民的吸引力开始减弱,有些地方甚至有退林还耕的举措。如贾家坪乡白家河1999年至今累计种草面积已达到2500亩,经济林木(主要是红枣和苹果)600亩。已经占到全村耕地面积的70%。可如此庞大的经济林和草地,给农民带来的实际经济收入却很低,除了国家每年有限的粮食补贴和货币补贴外,几乎再无别的收入。种草植树并没有带来直接的明显的经济增长。而现在陕北种洋芋、种各种经济作物却收入可观。目前陕北市场上洋芋每市斤平均1.8元,批发价也在1元左右。红小豆每市斤6元,黄豆每市斤3.5元。村里有几户种洋芋的大户,一年种10亩地,收入相当可观。于是很多农户退耕还林还草只是应付完成政府的任务。何况国家对退耕还林的补贴只发放到2016年。如果以后不再补贴,那么退耕还林还草如何为继?很是令人担心。

2.2.2 第一产业出现负积累

农业的长远发展直接地依赖于本身产业的投资,而目前农业投资的主要来源是农业的自身积累和社会积累。近几年国家对农业的投资递减,农村集体积累功能萎缩或者说基本消失,而重要的积累者――农民投资兴趣转移,基本用在子女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农业的投资普遍不足,这是造成农业基础薄弱、后劲不足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我们的农业积累机制不够完善,各级领导重视不够,轻视搞积累的倾向时有发生。农业资金的短缺,已经或正在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整个经济振兴的进程。因此,在目前国家银根紧缩的情况下,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积累机制。

2.2.3 农民整体素质不高,缺乏长远发展意识

农业发展,决定因素是农业的生产者。农民作为决定因素的生产者,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其素质低于其它产业人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中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流失越多,留于农村务农的基本是既无文化也无技术的低素质者或者年老体弱者思想保守的人。这样的低素质劳动者,绝大多数没有长远计划和发展意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因循守旧,不思进取。他们也有改变困境的愿望,但基于素质的制约,使他们既缺乏技术又缺乏资金更没有魄力敢于创业。在农业发展上,他们只是单纯的等、靠、要。

3 开发战略实施效果的思路及对策

西部大开发以来,特别是陕北能源建设的迅猛发展,延安的财政收入迅速跃居陕西前列。然而延安贫瘠的黄土地、特殊的农业生产环境以及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的生产者,使得农业发展远远落后于二三产业。退耕还林以来生态环境改善很大,而农业发展效果甚微。要保护陕北脆弱的生态环境又要积极发展农业经济,西部大开发任务还任道重远。

3.1 明确政策,解决发展瓶颈问题。目前,退耕还林工作初见成效,继续发展和调动农民积极性我以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

3.1.1 退耕还林补助标准应该调整

在退耕还林工作初期,之所以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和响应,关键是政策的扶持和兑现,对于农民有很大的吸引力。时过境迁,如今随着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国家减免农业税、对种粮予以粮食补贴政策出台后,激发了农民种粮的热情,也增加了种植业的经济收入。而退耕还林政策实施至今国家的补贴不仅没有增加还有减少的趋势,况且有年限限制,按照政策至2016年将逐步取消对退耕还林的政府补贴。相比之下退耕还林的热情锐减,当务之急,我以为国家应该适当提高退耕还林补助,至少使还林土地的综合收入不低于种植业。适当放宽补助年限。

3.1.2 明确国家政策,实施长远规划

如果说解决退耕还林瓶颈问题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农民退耕还林的补助标准,那么完善还林制度,明确国家政策则是关键。国家在退耕还林政策上应该有明确的长远规划,以及实施细则。并且大力宣传,坚持不懈努力。改变当前农村中计划年年变,年年不一样的现状。真正落实退耕还林政策,为退耕还林的后续发展长效机制提供政策保证和实施细则。

3.1.3 加大政策扶持,发展后续产业

在退耕还林初现成效的时下,各级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后续产业和特色农业,引导农民有效利用林地和草地,解决圈养和林地的综合利用的技术、资金问题。指导农民找到新的致富之路,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养殖业发展中的技术问题。减少他们的创业风险。

3.2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目前农业人口普遍文化程度较低,思想意识保守,加之经济收入有限而负担较重。对于创业和发展新型农业、养殖业有畏惧心理。所以政府应该认真贯彻“三下乡”活动。把技术送到农村,手把手教会农民。把文化贯彻到实处,多办一些有针对性的农民培训班,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引进一些切实可行的项目,不搞一刀切,不搞形式。在这方面,陕北的洛川县做法很不错,技术员下乡传授果树的培育,修整等知识。组织果农学习新技术新知识。洛川苹果享誉世界,洛川农民很少外出打工。他们的经济收入也非常可观。

3.3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转变经营方式

土地流转主要有土地入股、土地租赁、土地置换等三种形式。土地入股,就是根据土地的不同性质成股子评估后入股。土地租赁,则由公司向农民租赁土地,每年每亩定个价付租金;土地置换,则是公司与群众置换土地以集中发展规模农业。所有参与土地流转的群众均发给股权证。同时,农民还可以在家门口打工,村民挣工钱。土地流转发展农业,劳动密集型的种养业经营,需要大量劳动力,公司长期雇工或阶段性雇工。村民们忙完自留地上的农活后,就受雇到公司打工,家门口就能挣钱。土地流转后,村民成了股民,村民和公司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为了让公司早出效益,让自己多得利益,打工时大家积极性都很高,而且对怠工、慢工、偷工的现象敢于监督、揭发。村民家门口打工挣工资、入股分红得红利,原来的荒山也会逐步利用起来,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董晶.延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微[J].价值工

程,2012,31.

[2]王进.延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03.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第3篇

土地对人口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伴随着人口的增加,城区面积在不断扩大,后备耕地将开发殆尽。数据显示,我国用占世界7%左右的耕地养活了世界近1/5的人口,虽然我国粮食产量在不断提高,但由于人口基数大,导致人均粮食占有量很低;每年新增人口过多,人口的过快增长拉低了人均耕地面积,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农业生产的成就。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食以土为本。近十几年来,我国耕地面临严峻挑战。据统计,“六五”期间,我国耕地平均每年净减700万亩;“七五”期间净减400万亩;“八五”期间为683万亩;“九五”期间达433万亩;“十五”期间超460万亩;“十一五”期间460万亩,可见耕地保护形势十分严峻。并且耕地开发强度加大,耕地质量在不断退化。

造成耕地锐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各类建设占用耕地,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加快,对土地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甚嚣尘上;二是水土严重流失和沙漠化造成对耕地掠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人民环境意识的淡薄,对环境的破坏,对植被的不珍惜。中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城镇化建设加速,投资规模逐年加大,各项建设用地需求大增,致使乱占滥用耕地的现象屡禁不止。为单纯实现耕地高产稳产而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农膜造成土质恶化严重,不考虑化学药物对土壤、大气、水分等的二次污染。一方面使耕地有机含量下降,削弱粮食单位面积增产的潜力;另一方面土壤被严重污染、质量下降,形成恶性循环。加之大量过度不合理灌溉造成淡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灌溉用水大幅度向非农产使用转移,造成许多地区水位下降甚至影响部分人生活用水。

二、人口对粮食的压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联合报告说,到2015年全球将仍有约9.2亿极度贫困人口。贫困人口、饥饿人口再次引发了人们对粮食问题的关注,饥饿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波及经济政治社会各个方面,成为和平与安全的威胁。现在乃至今后十几年或几十年,世界粮食是否够吃、中国粮食能否满足自给依然是备受关注的问题。单从数字上看,现在世界粮食够吃,但是“有些人吃得太多”,“有的人吃不饱”。粮食分配不均也是人口对粮食压力的一个主要问题。此外,由于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带来的粮食减产、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以及病虫害加剧等对农业生产的不可控制影响,粮食安全也成为人类面临的又一大问题。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仍然偏低。粮食产量被庞大的人口增长量抵消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刻不容缓。由于我国贫富差距大、城乡差距明显,土地带来的收益不显著,许多农民选择外出打工或从事商业不再务农。农业风险加大,收入不稳定,而化肥、农药、水电费用等随物价水平与日俱增,致使少数常年外出打工农民搁置农田变为荒地。因此,要因地制宜增大农业投入,促进各项农业补贴政策落到实处,减轻农民负担,切实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

三、协调人口与耕地矛盾的对策

(一) 严格控制人口增长

继续实施积极的人口政策,有效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近年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呼声渐起,中国人口数量众多,人口增长率虽然很小,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太大,人口增加绝对量却不容忽视。伴随全国双独家庭生育二胎和单独二胎政策等计生新政策的实施,可能引起的短时期内人口激增等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二) 严格控制非农用占地,土地制度要与城镇化建设协调发展

保护自然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城市发展规化应以提高内涵利用率为主,严禁占用耕地。城镇建设要以原村镇为依托,少占或不占耕地。城镇建设过程中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尽可能建在非耕种的土地上,甚至建在山坡等可开发宜农荒地。伴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有的土地制度显得还不够完善,应严守底线调整结构,切实保护耕地,城镇化建设要与优质土地在空间上紧密重合。城镇化不是土地城镇化,不能因为城镇化进程要与绩效挂钩就非法占用耕地,忽视对土地的保护。

(三) 兴修水利,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2006年国家对所有种粮农民给予生产资料补贴,对贫困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贫困中小学生全部免收各种杂费。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意见》“聚焦三农”,把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作为建设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工作来抓。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重中之重。随着国家支持“三农”力度加大,各项惠农政策有效落实,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增加,粮食市场也在稳步发展。继续推广农田节水、保水技术,充分提高水分利用率,改善农田灌溉系统。增施有机肥和化肥,有效控制和切断污染源。大力发展无污染、少污染行业,积极建立生态农业。政府应鼓励经济作物种植,取消农业特产税,给予资金上、技术上的大力支持。提高耕地复种指数,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增加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业科技教育投入,拓宽对种粮农民的基础教育。增大科技下乡、农村大喇叭、粮种免费发放等活动范围。提高劳动者素质,开放粮食购销价格,在种粮到收粮过程中全程保护种粮人的合法权益,增大农业保险的服务范围,让农民无后顾之忧。

(四)反对浪费,惩治腐败,增强公民环保意识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第4篇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一步明晰2014年我镇文化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加快推进文化兴镇工作进程,现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围绕文化兴镇主体战略,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通过完善文化阵地建设,促进文化活动开展,拓展文化品牌内涵,加强文化工作管理,进一步放大古镇文化亮点,彰显区域文化特色,展现品牌文化魅力,为实现“打造东大门,建设美好新西来”奋斗目标,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构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二、主要任务

启动综合文体活动中心建设;举办西来镇第二届桃花节和第三届文体节;完成《西来人》一书的出版发行。

三、工作举措

㈠完善文化阵地建设,放大古镇文化亮点。

1、启动综合文体中心建设。以西来邻里中心建设为载体,围绕省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按照文体娱乐、文艺排练、读书阅览、展示展览、室内健身、远程教育、技艺培训等功能设置要求,结合文化站、省级社区教育中心、省级基层党校、省级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等配套功能设置,拟定相应的土建设计参考预案,并做好文体中心装修设计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同时,配套做好文化广场道德碑廊、户外电子屏的选址移建工作。

2、完善农耕馆功能设置。西来镇农耕文化陈列馆是苏中苏北地区首家经省文物局注册备案,且被录入《国家博物馆名录》的专题展馆。为进一步完善农耕馆功能,丰富展陈内容,不断提升西来农耕文化的内涵,使农耕馆真正成为市民假日旅游休闲的首选之地、青少年校外教育的理想基地,成为社会各界认知西来、了解西来的窗口和名片。

3、实现行政村健身路径全覆盖。健身路径属于大众趣味健身休闲项目,适宜于各类人群参加。目前,全镇16个行政村中建成健身路径的村已过半数,今年将积极争取市体育局支持,实现行政村健身路径全覆盖。同时,为保障群众健身安全,计划对已建成的健身路径进行全面检修与维护。

㈡丰富文化活动内容,彰显区域文化特色。

1、继续举办好“双节”。本着自办节目、节约开支,又不失喜庆的原则,今年将吸取往届办节的成功经验,改进不足之处,力求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求突破,形成自身特色和亮点,重点是引进西来本土特色的文体项目,如举办青儿交流赛,组织书画美术摄影展,做到动静结合,雅俗共赏。注重科学安排活动时间,错开农忙和政府中心工作,并广泛发动,提高活动的覆盖面和参与度。通过文体节和桃花节的举办,大力营造浓烈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和广大干群奋发图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充分展示西来生态旅游的文化亮点,集聚西来观光农业的旺盛人气,不断开创西来文化工作繁荣发展的新局面。

2、丰富群众特色文娱活动。发挥现有业余文艺团队和民间艺人的作用,挖掘西来民间的、传统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文体表演活动项目,借助春节期间的唱春、舞龙等民间文艺活动,“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等特定人群庆祝活动,“五一”劳动节、“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依托“百姓大舞台”,举办各具特色的文娱表演,让大舞台成为凝聚人气、享受文化大餐的好去处。配合“和睦邻里芬芳家园”主题活动的开展,以社区为单位,组织各具特色的社区文艺演出,不断营造“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区和谐”的良好氛围。

3、提升文艺创作水平。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针对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推出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文艺新作。按照市文艺节组委会的要求,今年我镇将创作、排练优秀节目参加市第32届文艺节展演。完成《西来人》一书的创作、首发及出版,全面展示西来人的朴实、勤劳和与时俱进的改革创新精神。

㈢拓展文化品牌内涵,展现品牌文化魅力。

1、扩大农耕文化品牌影响力。一是镇相关部门协调配合,组织青少年学生、农家书屋管理员等群体,开展与农耕相关的各项活动,放大农耕文化效应;二是加强与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合作,加大农耕馆的推介力度,联合举办一些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西来农耕品牌影响力。

2、强化德育文化品牌教化功能。以中华传统美德碑廊、慈善林、廉政文化园为依托,以青少年为主体,会同文化、教育、团委、关工委等部门,通过组织参观学习,开展征文、知识竞赛、举办道德讲堂等活动,进一步强化德育基地的教化功能,全面提升西来德育文化品牌影响力。

3、提升佛教文化品牌知名度。拮取佛教文化慈悲为怀,与人为善,和谐相处等有益教义,以殿宇落成、佛像开光以及各种法事活动为载体,借助大明寺的品牌影响力,邀请大德高僧来西来寺讲经弘法,全面凝聚人气,提升西来寺的品牌知名度。

四、组织保障

㈠完善组织网络、加强队伍建设。以政府发文的形式,完善村级文体工作组织网络。各行政村要明确一名副职以上村干分管文体工作,并配备一名文化管理员做好农家书屋的图书借阅和文体活动的组织协调。镇各文化单位及活动场所要充实、加强管理人员,并发动文化志愿者、义务管理员参与管理,形成文化工作有人管、文体活动有人做的良好局面,通过理顺工作关系,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文化工作者队伍。无论是参加上级部门的文体活动或赛事,还是组织本镇的文化活动,要能拉得出,打得响,做到不折不扣地完成文化工作和文体活动任务。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第5篇

[关键词] 农村; 土地管理; 农村工业化

1 前 言

随着我国农村工业化步伐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涉及到农村土地管理的问题日益增多,目前已经成为了影响我国农村社会稳定的一大问题。加强农村土地管理,能够有效遏制乱占农村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防止乱占滥用土地尤其是耕地等现象的发生,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本文就加强农村土地管理的几点建议进行探讨。

2 强化农村集体土地管理

一是加强对集体土地日常监督管理。建立了县、乡、村三级联动巡查网络,定期开展土地动态巡查、严肃查处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使用土地,滥占农民集体土地的行为。二是多渠道深入宣传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法律、法规。定期在地方电视台滚动播出法律条款和宣传片,在报纸上刊出国土管理政策、信息等,借助新闻媒体促进宣传效果。三是严厉打击在耕地中取土挖沙,坚决打击破坏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2012年上半年通过将一起非法毁地挖沙案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极大震慑了该类违法行为。四是严格农房宅基地审批。严格执行一户只能拥有一处住宅,其宅基地的面积不得超过超过150平方米/户,选址必须符合规划。五是严禁村、社擅自签订土地租用协议,改变耕地用途及各类非法占地的行为。一经发现,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3 抓好农村宅基地整理挂钩项目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有效途径是尽量减少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这不仅要确保农用地不减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又要保证正常的建设用地需要,实现保护耕地和保障用地双赢。为此,应该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的基础上,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以农村用地整理为契机,积极抓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服务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采取工程措施,对农村旧宅基地、林盘地、院坝及进户道路等居民点用地进行综合整治。二是引导村民宅基地向小城镇和居民聚居点集中。发展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迁村并点,建设农民多层住宅,整理“空心村”,退宅还田。旧宅基地复垦后新增耕地远远大于新建占用的耕地,其结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又用于城市建设和工业用地中来,切实缓解了我城市发展和工业用地的压力。这样既有利于加快城市化进程,又改善农民居住条件,节约了用地。

4 继续做好乡村干部的国土普法教育工作,落实好村级土地监督员

继续加强乡村干部国土普法教育培训工作,使乡村干部受教率达50%以上;为充分发挥乡村干部在土地管理上的基层作用,在各村设土地监督员一名(由村干部兼任),负责收集村社土地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并上报国土资源所,调查处理乱占耕地建房、建坟和挖塘养鱼等破坏耕地违法行为。同时,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为实现年度耕地占补平衡目标任务,促进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加大土地开发整治力度,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有余。

5 进一步加强执法监察工作,维护农村土地管理秩序

第一,国土资源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监察、农牧业、住房建设等部门依据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严格土地执法监管,坚决制止乱占农用地进行非农业建设的违法违规行为。发展改革住房建设,电力、国土资源、工商等部门和金融机构要严格依据本部门职责,切实加强监管,形成执法合力。对非法占用基本农田的、未完成耕地保护责任考核目标的,擅自在农村集体土地上进行非农建设的,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严格追究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有关人员的责任,对应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对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实行目标管理制。县政府对乡镇土地管理实行年终目标管理考评,将各乡镇辖区内的基本农田、耕地保有量指标、农民建房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违法用地执行情况纳入乡镇政府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体系。

第三,设施农用地必须符合县域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用地的规划布局和选址,尽可能利用废弃地、荒山荒坡等未利用地,尽可能不占或少占耕地,禁止占用基本农田,不得擅自将原土地用途改变为非农业建设用途。

6 加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修水渠工作

基本农田土地整理、修水渠项目是一项系统工程,有着严肃的法律规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严密的量化标准。因此,做好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实施方案,是保证工程质量和科学投资的前提。基层国土部门应该认真总结以往小型开发整理项目的实践经验,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实地踏勘,反复论证,认真编制可行性实施方案,并且实行技术专班在施工工程中全程跟踪服务,及时调整和解决设计中的遗留问题,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主要参考文献

[1] 冯德福. 浅议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农村土地管理[J]. 才智, 2009(22).

[2] 耿元骊. 唐宋土地制度与政策演变论纲[J]. 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3] 冯海发. 论我国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的协调发展[J]. 学习与探索, 2001(4).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第6篇

(武汉大学 a.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b.地理信息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c.地理空间信息技术创新平台,武汉 430079)

摘要:以大冶市为例,基于大冶市2005和2010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及土地变更登记数据,分析了大冶市5年间的耕地动态变化情况,构建并定量分析了耕地侵占因子指标体系,并结合 GIS空间分析技术对耕地易被侵占区进行了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建设用地侵占是大冶市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大冶市有48.56%的耕地位于被侵占风险较高的区域,耕地保护工作形势严峻;耕地被侵占的风险存在地区差异,陈贵镇、东岳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茗山乡等乡(镇、办事处)的耕地所面临的被侵占风险要高于其他乡(镇、办事处)。

关键词 :耕地动态变化;侵占因子;易被侵占区;风险等级;大冶市

中图分类号:F32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5)05-1053-06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5.05.007

收稿日期:2014-12-16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2B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14205020202)

作者简介:刘艳芳(1959-),女,湖北武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规划和经济地理研究及地理信息应用工程研究,(电话)

15365261701(电子信箱)136503214@qq.com;通信作者,雷莎莎,(电子信箱)mumushuang540@sina.com。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轻工业生产原料的主要来源,丰富的耕地资源是一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耕地数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耕地后备资源不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非农用地大量占用耕地,耕地资源紧缺状况愈发凸显。为此,国内外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就耕地利用动态变化趋势及驱动力展开了深入研究和探讨,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耕地动态变化的人文驱动力的定性分析,一些学者认为人口因素在耕地利用动态变化中起到了突出作用[1-4],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人口变化、国家制度、经济发展、政治经济政策、价值取向等人文因素是影响耕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直接和间接因素[5,6];建立模型对耕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如CLUE模型,Adams模型,CTM模型等;不同尺度下研究耕地动态变化驱动因子,其中以全国尺度和省域尺度居多,如封志明等[7]通过研究新中国成立至2003年这55年里的中国耕地数量变化后认为国家政策对耕地数量动态变化影响较大,也有学者认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科技的提高是省域耕地动态变化的人文驱动力[8-10]。这些研究多基于对宏观尺度的耕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驱动力研究[11-13],而对微观尺度下根据某区域的耕地变化状况来预判该区域耕地保护状况的应用研究较少。前者能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的指导方向和决策依据,但对各土地管理基层单位的耕地保护工作的指导作用不明显。本研究通过对大冶市耕地利用动态变化进行分析,探究该市耕地侵占因子指标体系,并结合层次分析法的研究原理对侵占因子的权重进行测算,运用GIS空间分析功能进行耕地易被侵占区域的风险等级划分,得出了大冶市耕地所面临的被侵占风险等级图,旨在为大冶市的耕地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大冶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隶属黄石市,地跨东经114°31′—115°20′,北纬29°40′—30°15′。大冶市土地总面积156 629.21 hm2,行政区域范围包括罗桥街道办事处、金湖街道办事处、金山街道办事处、茗山乡、保安镇、金山店镇、殷祖镇、大箕铺镇、刘仁八镇、金牛镇、灵乡镇、还地桥镇、陈贵镇、汪仁镇、东风农场等1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农场。大冶市属典型的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条件适宜耕作,截至2010年,大冶市的耕地保有量为47 780 hm2。

2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引用的数据包括:①大冶市2005和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②大冶市2005-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变更登记资料;③大冶市2005年和2010年统计年鉴。

2.2 研究方法

2.2.1 耕地侵占因子测算 根据2005年和2010年大冶市土地利用现状图,通过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大冶市2005~2010年这6年的土地利用结构的空间变化和土地利用类型变更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冶市耕地动态变化的原因,并进行耕地侵占因子识别,构建侵占因子指标体系。结合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AHP)的原理[14,15],测算耕地侵占因子的权重。层次方法原理简单,有数学依据,已有广泛应用,其方法大体可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建立问题的递阶层次结构;第二步,构造两两判断矩阵;第三步,由判断矩阵计算被比较评价因子的相对权值;第四步,计算各层次因子的组合权重;第五步,进行一致性检验。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如下:

1)对于x1,x2,…,xm个评价因子,运用T. L. Satty 1~9标度(表1)进行两两比较得到判断矩阵X;

2)假设有一同阶向量A,使得存在,解此特征方程所得到的A经正规化后即为x1,x2,…xm的权重;

3)进行一致性和随机性检验。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及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构造的判断矩阵不一定是一致性矩阵(也不强求是一致性矩阵),但当偏离一致性过大时,会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因此得到后,还需进行一致性和随机性检验。检验公式为:

式中,CI为一致性指标,为最大特征根,n为矩阵阶数,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表2),CR为随机一致性比率。只有当CR<0.1时,判断矩阵才具有满意的一致性,所获取值才合理。

2.2.2 耕地易被侵占的区域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层次分析法计算的各个侵占因子的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缓冲区分析。具体方法是参考有关研究的成果和大冶市的具体情况,围绕各个侵占耕地的地类确定合理的缓冲距离分类标准,依次生成多个缓冲距离图层,用ArcGIS9.2软件依次进行栅格运算,计算各缓冲区域的得分,再将多个图层加权叠加汇总,确定耕地易侵占区的风险等级并划分。公式为:

式中,Sij为第ij个侵占因子的易侵占分值(等级);gij(m)表示第m个侵占因子在第ij个格网的易侵占分值(等级);Wm为表示第m个评价因子的权重。

3 结果与分析

3.1 耕地动态变化分析

运用ArcGIS9.2软件对大冶市2005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图的对比分析,得到了大冶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3)及耕地转变为其他地类的相关数据(图1、图2)。5年间大冶市的耕地保有量由48 093.52 hm2下降为47 780.00 hm2,耕地面积减少了313.52 hm2。其他主要用地类型的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园地面积增加了772.84 hm2,林地增加了682.26 hm2,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了207.56 hm2,工矿用地增加了178.67 hm2,农村居民点面积增加了89.59 hm2,交通水利用地增加了658.20 hm2。

耕地因地类变更而减少的313.52 hm2中,有22.43%被城镇建设用地侵占,18.80%被工矿用地侵占,16.04%被农村居民点侵占,13.88%被道路用地侵占,11.92被园地侵占,7.73%被水利设施用地侵占,6.39%被林地侵占,还有2.81%转变为了其他地类。根据实地走访调查,原因如下:城镇建设用地对耕地的侵占,是由于大冶市的发展导致城镇建设用地的增加,而城镇周边的土地因交通便利、市场需求大的缘故大多种植粮油蔬菜等作物,耕地比例大,建设用地的扩张逐步蚕食了城镇周边的耕地;大冶市是著名的矿区,2005年大冶市的工矿用地规模是3 389.60 hm2,到2010年工矿用地面积是3 568.27 hm2,增长了178.67 hm2,而工矿企业多分布在郊区,周边多为农用地,工矿用地的扩张势必侵占部分耕地;农村居民点用地侵占耕地是因为在大冶市农民在自己的承包地上修建楼房的现象十分普遍,加上大冶市近年来的新农村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这两大因素导致农村居民点的扩张和耕地资源相应减少;道路用地对耕地的侵占是因为在2005~2010年间,大冶市为了提高对外交通通达性修建了大量道路,如大广高速湖北南段、武汉—大冶—阳新一级公路、武汉—黄石城际铁路大冶部分等等,而耕地大多沿道路分布,侵占耕地等现象就不可避免了;耕地变更为园地是因为为了发展农村经济,许多乡镇按照“一村一产业”的思路,积极发展农业产业化,许多农民放弃种粮,通过转包、承包土地的方式大面积种植果树,到2010年,园地面积由2005年的2 248.89 hm2上升到了3 021.73 hm2,增加了772.84 hm2;水利设施对耕地的侵占是因为大冶市修建引水灌溉工程,沟渠、泵房等设施占用了少量耕地;耕地变更为林地是因为大冶市按照土地整治的要求将一部分坡度较大而不适宜耕作的耕地进行了退耕还林。

3.2 侵占因子指标选取与量化

根据大冶市2005~2010年土地利用动态类型的分析结果,确定城镇建设用地侵占、工矿用地侵占、农村居民点侵占、道路用地侵占、园地侵占、水利设施用地侵占、林地侵占这7个侵占因子作为耕地动态变化的影响因子。将这7个侵占因子分为两类,构建侵占因子指标体系(表4):一类为生态侵占,包括林地侵占和园地侵占;另一类为建设侵占,包括城镇建设用地侵占、工矿用地侵占、农村居民点侵占、道路用地侵占和水利设施用地侵占。

结合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上述侵占因子的权重,利用层次分析软件YAAHP 7.5运算,并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如表5。

3.3 易被侵占区域风险等级划分

根据侵占因子的权重,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进行缓冲区分析,并将各缓冲区图层进行叠加,得出大冶市耕地易被侵占区域风险等级划分结果(图3)。其中各侵占因子的缓冲距离分类标准结合了大冶市的实际情况,参考了相关研究及《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1996—GB/T16453.6-1996),得到耕地动态变化侵占因子缓冲距离分类标准(表6)。

3.3.1 各风险等级区域的比例 对大冶市不同风险等级的耕地易被侵占区进行面积统计,各风险等级区的面积比例如下:高风险区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1.32%,较高风险区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27.24%,中风险区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6.03%,低风险区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15.40%。其中,高风险区与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建制镇周边,共有48.56%的耕地位于被侵占风险较高的区域,大冶市的耕地保护工作形势较为严峻。

3.3.2 各乡镇耕地易被侵占区域风险等级的分布

图4中Ⅰ级表示高风险区,Ⅱ级表示较高风险区,Ⅲ级表示中风险区,IV级表示低风险区。从图4的数据中可以看出,陈贵镇、东岳路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茗山乡的耕地所面临的被侵占的风险较其他乡镇略高;金牛镇、灵乡镇、刘仁八镇、汪仁镇、殷祖镇的耕地所面临的被侵占的风险较其他乡镇略低。

陈贵镇等乡镇和街道辖区是人口分布较为集中的行政区,经济比较活跃,且都位于大冶市中心及周边,大冶市区的扩张和周边乡镇的发展逐渐蚕食这些地区周边的耕地资源;金牛镇等地耕地易被侵占风险低是因为这些乡镇分布于大冶市的行政辖区边缘,人口分布较少且分散,经济活跃度不高,城镇化速度较为缓慢,且多丘陵地形,道路建设也相对滞后,耕地所面临的被侵占的风险低。综上,大冶市的耕地动态监测的重点区域应为陈贵镇、东岳路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茗山乡等地,需密切关注这些地区的耕地动态变化,进行土地用途管制,从源头上遏制耕地资源流失。

4 结论与讨论

①2005-2010年大冶市的耕地动态变化的大体趋势是耕地资源数量下降,建设用地对耕地的侵占是主要因素,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道路用地等用地类型的扩张对耕地的侵占较为严重。为了遏制耕地资源非农化转变,大冶市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进行土地用途管制,摒弃城市发展“摊大饼”的思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农村居民点拆并项目和工矿用地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控耕地“非农化”现象。

②2005-2010年大冶市的耕地动态变化的大体趋势是耕地资源数量下降,建设用地对耕地的侵占是主要因素,其中城镇建设用地、工矿用地、农村居民点、道路用地等用地类型的扩张对耕地的侵占较为严重。为了遏制耕地资源非农化转变,大冶市应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控制指标进行土地用途管制,摒弃城市发展“摊大饼”的思路,集约节约利用土地,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工程、农村居民点拆并项目和工矿用地复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严控耕地“非农化”现象。

③大冶市有48.56%的耕地位于被侵占风险较高的区域,耕地保护工作形势严峻,且耕地被侵占风险存在地区差异。其中,陈贵镇、东岳路街道、金湖街道、罗家桥街道、茗山乡等乡(镇、办事处)的耕地所面临的被侵占的风险要高于其他乡(镇、办事处)。土地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应有针对性地对高风险区域进行耕地动态监测,及时监测耕地的变更状况,开展非法侵占耕地清理工作,坚决惩治侵占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违规违法行为。

④微观尺度下的耕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是一个非常具有实用性的应用研究,如何科学地从耕地变化空间数据中提取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并构建指标体系;探究合适的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量化测算;结合驱动因子指标体系进行耕地预警研究,提高耕地保护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学性,是今后深入探究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王秀兰,苏 忠.基于GIS的内蒙古耕地时空变化研究[J].干旱区地理,1999,22(2):71-76.

[2] 王秀兰.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中的人口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00,22(3):39-42.

[3] 王 波,唐志刚,濮励杰,等.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人文驱动力初步研究——以无锡马山区为例[J].土壤,2001,33(2):86-91.

[4] 刘旭华,王劲锋,刘纪远,等.国家尺度耕地变化驱动力的定量分析方法[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4):56-60.

[5] STERN P C, YOUNG O R, DRUCKMAN D.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Understanding the Human Dimensions[M].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1992.

[7] 封志明,刘宝勤,杨艳昭.中国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趋势分析与数据重建:1949~2003[J].自然资源学报,2005,20(1):35-42.

[8] 张 建,程久苗,王 栋.安徽省耕地资源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9,26(3):74-78.

[9] 王海力.朱丽东.浙江省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广东农业科学,2011(17):229-232.

[10] 许风娟.济南耕地变化分析及驱动因子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0(4):369-374.

[11] 杨瑞珍,陈印军,郭淑敏.中国耕地资源流失深层原因及对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6):37-41.

[12] 李 平,李秀彬,刘学军.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J].地理研究,2001,20(2):129-138.

[13] 杨 君,周子英,刘文洁.湖南省耕地资源动态变化驱动力分析[J].农机化研究,2011(6):37-40.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第7篇

关键词:新时期;陕西农村;职业教育;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G527.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1)12-0068-03

进入21世纪,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需求也发生了全新的变化,如何适应这一变化,使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已成为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陕西是个农业大省,在全省3700多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到70%以上,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是构建和谐社会、实现西部经济强省战略目标的关键。而农村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支持。因此,对新时期陕西农村职业教育的需求程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陕西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提供依据,使陕西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更好地适应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的需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实现农村现代化服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职业教育消费需求的界定

教育需求从需求主体来说,可分为社会的需求、生产或社会单位(以厂商为代表)的需求、个人或家庭的需求。[1]职业教育的社会需求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上,基于国家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劳动力和专门人才的要求而产生的对职业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职业教育的个人需求是指家庭或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需求中进行选择而产生的对职业教育有支付能力的需要。[2]职业教育个人需求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直接相关,其需求大小同时反映了职业教育的消费需求状况。因此,教育的消费需求主要是指个人需求。

基于以上,本文对农村职业教育消费需求做如下界定:农村职业教育消费需求是指农村家庭或个人出于对未来知识、技能、收入、社会地位的预期在各种职业技术需求中进行选择而产生的对职业教育有消费能力的需要。

二、陕西农村职业教育消费需求现状分析

1.数据来源。为了获得陕西农村居民职业教育消费需求信息,笔者设计了三种不同的调查问卷对当前陕西农村职业教育消费需求进行了调查。[3]调查对象包括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以下简称“农耕者”)、外出务工的农民(以下简称“外出打工者”)和面临职业选择的农村初高中学生(以下简称“在读学生”)。其中农耕者是最主要的调查对象,在问题设计和调查规模上相对最多。调查共访问农耕者800人,经过审核筛选获得有效问卷645份。外出打工者作为农村居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调查的主要对象。调查共访问外出打工者600人,经过审核筛选获得有效问卷498份。初高中在读学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后备力量,他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需求和选择意愿直接影响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调查共发放初高中在读学生调查问卷600份,最终获得有效问卷466份。

2.陕西农村职业教育需求现状与特征。调查表明,陕西省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很大,但不同消费群体的职业教育需求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见表1)。①

由表1可以看出,无论是农耕者,还是外出打工者和初高中在校学生都对职业教育表现出很大的需求热情,其中外出打工者尤为突出,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比例达到了93.6%,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的外出打工者不需要职业技能学习或培训。但在职业教育学习内容和培训方式上,不同农村消费群体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特征。

从需要学习的职业技术看,农耕者对农业生产技术需求比例较高,占其全部职业技术需求的83.9%,外出打工者和初高中学生则以非农技术需求为主,特别是初高中学生,其非农技术需求比例高达96.2%。由此看来,在读农民子弟大多存在轻农的消极思想,多数人希望通过学习各种非农技术,提高收入,改变自身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

从乐于接受的职业培训方式看,上门技术指导最受农耕者青睐,这与农耕者的生产特点密切相关;外出打工者大多选择了短期培训的方式学习职业技能,因为短期培训时间短,见效快,学习费用也相对较少;在读学生最乐于接受的培训方式则是正规的职业学校学习。在被访的在读学生中,接近一半的人表示希望通过正规的职业学校学习职业技能。他们希望通过学历教育,在将来就业时谋求一份好的工作。

三、抑制陕西农村居民职业教育消费需求的因素

一般来说,影响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的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个人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状况、职业教育经历、个人培训收益等;社会因素包括培训渠道是否畅通、现实生产的技术含量高低、培训服务是否周到、培训资源是否充分、社会的职业教育观念以及宣传引导是否到位等。在以上因素中,文化程度、个人收入、培训资源、培训收益以及社会职业教育观念等对陕西农村居民的职业教育需求有显著影响。

1. 文化程度与个人收入对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调查涉及个体特征的问题共7项,包括被调查者所在区域、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营类型、职业教育经历、个人收入等,其中文化程度对农耕者职业教育需求影响显著,个人收入对外出打工者职业教育需求影响显著。

文化程度对农耕者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农耕者,思维活跃,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有明确的认识,改变生存状态,提高收入的欲望强烈,从而对职业教育表现出很高的需求热情;二是文化程度较高的农耕者,对职业教育的理解与认同程度相对较高,他们希望通过进一步的职业技能学习和训练更大幅度地提高自身的劳动效率和生产收益,并最终改善家庭的经济环境。

收入是影响外出打工者职业教育需求的关键性因素。调查显示,目前陕西省外出打工人员的月收入大都在2000元以下,其中约有1/3的人工资在1000元以下。减去必须的生活开支,剩余部分根本无法支付培训费用。在未接受职业教育的被调查外出打工者中,有51.2%的人是因为无法支付所需费用而没有接受培训。因此,尽管农民工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欲望非常强烈,但其具有实际支付能力的教育需求却十分有限。

2.培训资源对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培训资源是指直接支持培训活动的各种资源,如师资、教学设施、教学资料、实验实习基地等。调查表明,被调查者对职业教育机构的各种培训资源满意程度越高,其对职业教育的未来需求也越大。其中对职业教育机构培训资源非常满意的被调查者,对职业教育的未来需求比例达到了100%。由此可见,社会所提供的农村职业培训资源越优质,培训效果越好,对农村居民的吸引力越大。

3.培训收益对农耕者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培训收益可以用培训对耕作的有用程度和对农耕者子女能力的提升来反映。调查表明,随着职业培训对农耕的有用程度的增强,农耕者的直接职业教育需求呈明显的增长趋势,两者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相依关联性,同时,职业培训对其子女能力提高程度越大,农耕者对子女的职业教育需求也越强烈,而且需求程度明显高于自身对职业教育的需求。这是因为大多数农村居民都是理性的,在做出是否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时,总是以趋利避害原则考虑职业教育投入,会给自己带来多大的收益,当收益大于投入时,就会决定接受职业教育。

4.认识偏见对农村居民职业教育需求的影响。对于农村职业教育的偏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觉得务农不需要什么技术。调查发现, 知足常乐、小富即安的传统观念在一些农民思想中根深蒂固,认为自己搞了一辈子农业,根本不需要学习技术。二是认为职业教育是低等教育,即便学出来也没有什么出息。当问及职业技能人才的就业前景时,有1.6%的人认为职业技能人才的就业前景很不好, 14.9%的人认为不好,56.4%的人认为一般,以上累计达到了72.9%,也就是说绝大多数被调查者并不看好职业教育。这种思想不仅影响了农耕者对职业教育的直接需求,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其对子女职业教育的需求。

四、对策建议

以上分析表明,目前陕西农村职业教育潜在需求很大,但要使这种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文化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利于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使他们从思想上接受和认可职业教育;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其对职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在关于未接受职业教育的原因调查中,约有15.15%的被调查者表示因为文化基础差而没有学习职业技能。因此,要提高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的实际需求,首先需要提高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具体可通过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建立农村社区学习中心,组织扫盲班、夜校班等对农村居民进行文化补习。同时也应提高农村小学入学率,减少辍学率,从源头上杜绝新生农民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的增加。

2.降低农村职业教育的学习成本。调查表明,目前陕西农村居民的职业教育支付能力十分有限。这一状况严重阻碍了农村居民职业技能学习愿望的实现。因此,提高农村居民的职业教育需求,必须考虑降低农村职业教育的学习成本。具体可分为两步走,首先建立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资助政策体系,对农村职业学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资助;第二步,随着政府财政收入的提高,逐渐扩大农村职业教育的资助范围,并最终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免费教育。

3.转变农村居民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观念决定着行为,要使农村居民积极参与职业技能学习与培训,首先要纠正其对职业教育认识上的偏见。一是加强舆论宣传。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社区广播、黑板报、宣传橱窗、墙体等载体,宣传各级政府的农村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以及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民的实际意义,形成全社会齐心协力推进农村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二是把职业技能学习迅速致富的先进经验编成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如小品、快板等进行表演,寓教于乐,提高农村居民对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激发他们学习职业技能的热情。

4.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技能培训机会。调查表明,培训机会缺乏,培训内容不能满足需要是被调查者没有接受职业教育或培训的重要原因。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对全省农业、教育、科技、劳动、科协、共青团、妇联等诸多部门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进行统一规划和有效协调,明确各自的培训目标和工作任务,确保培训资源科学合理地配置到位。二是在巩固政府性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渠道的基础上,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和激励手段,有序、规范地发展各类学校性、民间性农村职业教育,逐步建立政府扶助、面向市场、多元办学的农村职业教育参与机制,从而使大部分农民都有机会接受自己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

5.优化教育资源,确保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优化农村职业教育资源除了加大其基础设施建设外,当前迫切需要解决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优化师资队伍结构。调查表明,陕西省目前的农村职业教育师资力量严重不足,而且结构极不合理,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十分缺乏。要改变这一状况,一方面是要提高农村职业学校教师的工资水平,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防止农村职业教育教师的流失;另一方面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培养和引进“双师型”教师。如鼓励优秀教师下企业、参加一线生产实践,提高实践能力;聘用农业科研、推广、生产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对专业教师实施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等。 二是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突出实践教学是职业教育有别于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一个特点,而实践性教学能够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就是要有完备的教学实训基地。因此,应当充分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建立稳定的农村职业教育实训实习基地。除此之外,还可把学生在校学习的实用技术内容与学生家庭致富项目结合起来,鼓励农户家庭建微型实验基地,相互补充,使农村居民真正掌握实用技术。

6.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效果。提高职业教育的培训效果,使农民切实感受到职业教育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才能真正唤起农民学习职业技术的热情和动力。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培训效果需要教育机构和政府的共同参与。就教育机构而言,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为农民提供农民迫切需要的职业技能培训。这就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机构必须深入农村实际,及时敏锐地把握产业结构的变化,市场需要什么专业,学校就办什么专业。从陕西的实际情况看,旅游、林果栽培、农机应用等都是非常需要的专业。二是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职业技能培训。即,培训不能搞形式、走过程,要包学包会,甚至可以考虑等受培训者取得收益后再收取费用。从政府部门而言,要加强督导和评估,即通过立法、资助、评估、政策等一系列手段,实施对农村职业教育质量的宏观监控,评价结果还应与经费投入、优惠政策等挂钩,确保为广大农民提供优质的职业技术教育。

注 释:

①表1中百分比为每个类别调查者所占比例。

参考文献:

[1]王善迈.教育投入与产出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3.

农耕文化教学设计第8篇

关键词:退耕还林;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退耕还林:雄关漫道真如铁

延安是一块红色土地,是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又是一块贫瘠的土地,由于战乱和毁林垦荒、人口的急剧增加以及传统的“散牧”放羊等,使延安境内的植被逐渐破坏,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上世纪末,全市水土流失面积高达2.88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7.8%。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专家考察延安后断言:这里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1999年,党中央发出西部大开发伟大号召,8月6日,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基同志落实江总书记批示,在延安市宝塔区燕沟流域的聚财山上视察,提出“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十六字治理措施,要求延安人民“变兄妹开荒为兄妹植树”,实施退耕还林,建设美好家园,历史的转折从此开始。一场波澜壮阔的“绿色革命”,在延安这块红色圣土上开始了。

二、实践探索:敢叫日月换新天

退耕还林工程任务艰巨、涉及面大,延安市委、市政府通过认真调研,确立了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新思路。

第一,政府主导,坚持把生态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发展战略不动摇。

在退耕还林起步阶段,延安市委、市政府就提出“以退耕还林为主的生态建设统揽农业农村工作的全局”,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与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态植被与群众生活同步改善,农村经济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由于各级政府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做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根本途径来抓。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农村人均可享受的教育、科技扶贫,医疗卫生,农村公共服务等资源的份额逐年上升,退耕群众的民生问题得到了较好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第二,主要领导负责,建立高效务实的干部队伍和运行机制为退耕还林做保障。

延安退耕还林之所以取得显著的成效,关键在于强化组织领导,夯实各级责任,建立了高效务实的干部队伍和运行机制。市、县区两级均制定了退耕还林县区、乡镇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办法,明确了市、县、乡和有关部门党政主要领导为退耕还林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

第三,敢为人先,吴起经验扮靓延安。

1998年5月,延安市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号召,在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出了实行封山禁牧、大力发展舍饲养羊的决定,确立了以“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为基本内涵,以建设“集约高效型农业、保护效益型林业、商品致富型畜牧业”为结构特征的生态型特色农业发展战略。吴起县的实践和试验,为延安全市掀起绿色革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此后延安推进退耕还林工程中,封山禁牧、基本农田建设、产业开发、退耕还林管护体系建设等成果巩固工作,均先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

第四,大力调整林分结构,努力提升退耕还林整体效益惠民生。

延安市退耕办决定下大力气加快林分结构调整步伐。一是严把新造林作业设计关。在新造林作业设计编制和变更作业设计中,确立了乡土树种的主体地位,一律营造混交林,其中常青树比例达到20%以上。二是制定了对原有林分的调整战略。努力增加树种的多样性,科学调整林分结构,优化林种结构,切实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与此同时,利用大面积沙棘,开发沙棘产业,利用刺槐资源发展养蜂业,努力增加退耕还林经济效益助农民增收。

第五,治沟造地,保障地方耕地红线与粮食安全。

退耕还林,退的是耕地,还的是森林。在粮食与生态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如何实现两全?向千沟万壑要良田!延安沟谷纵横,全市有500米以上沟道就多达4.4万条,丘陵沟壑区面积占到土地面积的40%左右。将沟道通过机械作业等手段整治成平展展的田地,把过去无法利用的土地转化为优质耕地,这种向沟要田的做法符合延安实际,而且具备可操作性。

第六,新一轮的退耕还林传承接力,一张蓝图绘到底。

退耕还林14年来,延安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调整了四次,但换领导不换蓝图。2008年以后,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现有生态治理成果,市委、市政府更是大胆提出创建全国一流的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在这一纲领和有关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延安市创建全国退耕还林试验示范基地规划纲要》和《延安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相继出台,精品流域和生态文化村建设、林分改造、沟道治理、后续产业发展等新一轮退耕还林成果巩固措施齐头并举,风生水起。

延安市在国家没有新的退耕还林计划任务的前提下,2013年1月24日,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退耕还林的意见》,以市委、市政府新年一号文件的形式,决定自筹资金30亿元,在全市开展新一轮退耕还林,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建设生态延安、美丽延安的信心和决心。

三、圣地延安:江山如此多娇

2013年,中国工程院8名院士来延安调研并向国务院递交关于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报告;国家林业局赵树丛局长、孙扎根副局长分别于7月和8月来延安视察退耕还林,国家退耕还林办主任周鸿升3次来延安调研视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绿色时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几十家媒体都来延安采访报道延安的退耕还林成果,实施退耕还林这场绿色革命,又一次使延安的政治地位和知名度得以提升。

截至2012年底,延安市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910.0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502.38万亩,荒山造林386.68万亩,封山育林21万亩,占全国的2.5%、全省的27%。退耕还林工程涉及延安市13个县区,163个乡镇,28.6万农户,124.8万农村人口。按照现行退耕还林补助政策,退耕还林两个周期兑现完毕,延安市争取到国家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和成果巩固专项资金共计117.7亿元,其中直接兑现农户100.5亿元,成果巩固专项资金17.2亿元,兑现给退耕户80.33亿元,户均获得补助28087.41元,人均6436.70元。退耕还林使延安有林地面积增加了9个百分点,全市主要河流多年平均含沙量较1999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年径流量增加了1000万立方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48.6%,比1999年前提高了28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植被覆盖率达到67.7%,比1999年提高了21.7个百分点。土壤侵蚀明显降低,强度等级以上的侵蚀面积减少一半,输沙量约减少一半。北京林业大学在延安吴起、安塞两县监测的结果显示,土壤年侵蚀模数由退耕前的每平方公里1.53万吨,下降到目前的0.54万吨,基本实现了泥不下山、水不出沟。

通过2000-2012年的卫星遥感图对比,可以清晰地看到,延安实施退耕还林区域的颜色明显变绿变深,植被覆盖度上升趋势尤为显著。气象资料显示,退耕还林后,延安的平均沙尘日数由1995-1999年的4-8天减少到2005-2010年的2-3天,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2001年的238天增加到2012年的326天。退耕还林后,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比退耕前提高了43个百分点。退耕还林使延安山川大地的基调实现了由黄变绿的历史性转变,国家林业局称延安为“中国退耕还林第一市”。

延安市自行启动新一轮退耕还林,得到了国家林业局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评价,认为延安此举或将成为撬动中国新一轮退耕还林的“支点”,将对全国新一轮退耕还林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经过14年退耕还林的绿色革命,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局部区域生态良性好转。陕西省委常委、延安市委书记姚引良说,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就是实现老区人民的“生态梦”,相信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延安干部群众的努力奋斗下,延安人的“生态梦”一定会早日实现。延安全市人民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全国退耕还林新一轮工作中,向着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的宏伟目标稳步迈进!

四、绿色延安:青山着意化为桥

延安的退耕还林工作得到了中、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退耕还林的经验正被推广和交流。其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六个一”:一是坚持一个大局,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实施退耕还林,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的科学决策,顺应绿色经济发展潮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毫不动摇;二是有一个好的领导班子,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三是有一个有力的协调机构,全权负责退耕还林规划的实施和落实;四是落实了一套好的措施,通过建设基本口粮田、发展后续产业、生态移民和封山禁牧,解决农民长远生计问题;五是创造了一种好模式,实行梁峁沟坡统一规划,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六是体现了一种精神,即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创新中求发展,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发展。

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站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战略高度,着眼于中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大局,为增加林草植被、再造秀美山川、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科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退耕还林是自然的回归,是生态文明中的进步之举。这种回归是生态建设与耕稼生产在理性博弈中的和谐共生与发展,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永恒主题。

[参考文献]

[1]鲁鹏飞.退耕还林不同阶段生态补偿机制的农户激励差异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

[2]于一尊,王克林,陈洪松,徐丽丽,傅伟,张伟.基于参与性调查的农户对环境移民政策及重建预案的认知与响应――西南喀斯特移民迁出区研究[J].生态学报. 2009(03).

[3]徐晶,姚志刚.提高退耕还林工程质量有关问题的思考[J].科协论坛(下半月). 2010(04).

[4]石玉胜,肖捷颖,沈彦俊,刘敏.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的空间分异特征研究――以天津市蓟县地区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02).

[5]黄淑玲,周洪建,王静爱,王圆圆.中国退耕还林(草)驱动力的多尺度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04).

[6]查小春,赖作莲.退耕还林对铜川市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02).

[7]马莉,马雷,隋玉龙.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