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农耕技术论文

农耕技术论文赏析八篇

时间:2022-04-18 10:00:44

农耕技术论文

农耕技术论文第1篇

论文摘要阐述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论述该项技术的优势,并介绍推广该项技术的措施,以指导该项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少、免耕栽培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简约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通过少、免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的目的,体现了发展优质、高产、节本、高效以及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内涵,是农业部“十一五”期间重大推广技术之一。

1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技术适宜推广区域及模式

(1)高原风沙区。推广一年一作小杂粮技术体系,采用留茬固土、免耕覆盖、轮作倒茬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该区域要在改善耕地质量的过程中,实现控制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2)丘陵山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技术体系,普及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中耕除草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在重点实现培肥地力、稳产高产的同时,达到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条件的目标。

(3)盆地周围山区。推广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实施免耕播种、秸秆覆盖、化学除草、深松浅松等保护性耕作技术措施。重点解决好治旱改土、保护生态、提高粮食品质。

(4)平川盆地区。推广一年一作玉米、小麦—玉米两茬平作水、旱地技术体系。在水、旱地上普及应用免耕播种、多种形式秸秆覆盖、浅松、深松、化学除草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措施。立足于改善农田生态环境,旱地水地并举,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

(5)丘陵盆地区。推广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技术体系。推广普及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等技术,以达到蓄水保水、治旱改土,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产出率。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优势

(1)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和土壤风蚀,改善了生态环境。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小麦免耕栽培试验区试验表明,试验区地表径流量比传统耕作减少51.2%,土壤蓄水能力比传统耕作提高11%~17%;寿阳玉米免耕试验区,地表径流量减少55%,土壤流失量减少95%,土壤蓄水能力提高9%~15%。根据初步估算,如果山西的440万公顷耕地全部实施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可达9520万吨,占全省水土流失量最大值的70%,这就能解决山西大部分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对农田不再进行耕翻、耙耱等作业,实施作物残茬覆盖和留茬固土,能有效地减少土壤风蚀,可有效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2)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增强抗旱能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所有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区都能获得增产,而且越旱的年份增产幅度越大。2002年全省19.27万公顷示范面积,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9万吨,平均产量5138.1kg/hm2,比对照田增加19.57%,比2001年增加25.24%。尧都区是山西中澳项目试验区,也是部级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0年在全区降雨量仅为328.1mm的特大干旱情况下,少、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试验区小麦产量达到2340kg/hm2,而传统耕作的只有1110kg/hm2,增产幅度达到110%;2003年项目区小麦产量达3600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20%。潞城市免耕栽培的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基地,2002年保护性耕作玉米产量8874kg/hm2,比传统耕作区增产13.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能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据我们对7个重点示范基地的调查,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比传统耕作作业次数减少1~7次,且减少了人畜作业量,农业生产成本比传统耕作减少11.4%~28.3%,粮食产量增加15%~18%。由于产量增加和成本降低,粮食生产的效益显著提高,平均纯收入比传统对照区提高1350~3000元/hm2,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通过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栽培能够有效地培肥地力,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减少天然降雨冲刷和土壤的流失量。寿阳试验区玉米试验表明,玉米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0.046%,比传统耕作区增加35.74%,水解氮增加6.55%,速效磷增加16.4%,速效钾增加10.17%;尧都区小麦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区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平均增加达到0.065%。

3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措施

(1)从实际出发,在引进国外先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选择具有不同耕作制度、自然条件和种植作物建立长期稳定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试验基地,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机理、技术体系、生产成本和应用效果作长期的试验研究,逐步形成和确立适合本地不同地区的一年一作玉米、一年一作小麦、小麦—豆类一年两作和小麦—玉米—豆类两年三作的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模式都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

(2)建立科学的运作机制,抓好典型示范,由于少、免耕保护性耕作农业与传统耕作农业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让农民通过试验区的效果认识和掌握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

(3)坚持农机、农艺结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农艺技术,是靠农业机械实施到位的,因此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机具必须满足农艺技术要求,重点是在有作物残茬覆盖的情况下,保证播种质量和不翻耕的情况下如何除草。另一方面,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不同于传统耕作技术的新的耕作方式,要研究新的农艺规范,使农机与农艺互相适应,互相促进,潜力很大,前景广阔。

(4)坚持连年实施,避免短期行为。少、免耕保护性耕作能够有效地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径流、提高土壤肥力,但要达到这个效果就必须连续坚持数年,不得间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预期效果。据临汾市尧都区连续9年对采用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小麦地调查,土壤有机质含量1992年为0.895%,2000年达到1.37%,这是一个逐步的量变过程。

(5)强化培训,普及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知识。少、免耕保护性耕作是一项集成组装的综合性技术,需要综合运用秸秆还田、化学灭草、合理深松、化肥深施、精量播种和免耕播种等技术。多年来,示范区对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少、免耕保护性耕作的发展速度与质量。举办保护性耕作技术短期培训会议、讲座,对项目区的主要管理人员、技术骨干,从技术原理、操作规范、技术经济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并安排实施项目区农户、农机手、技术人员的培训计划。

参考文献

[1]郭瑞,季书勤,王汉芳.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07(7):5-9.

[2]许继光.保护性耕作的定位思辨和总体构想[J].当代农机,2007(6):34-36.

[3]田慧,谭周进,屠乃美,等.少免耕土壤生态学效应研究进展[J].耕作与栽培,2006(5):10-12.

[4]汪涛,庞蓉,刘远芝.浅谈农田保护性耕作技术[J].四川农业科技,2006(2):39.

农耕技术论文第2篇

夏、商、西周、春秋是精耕细作的萌芽期,是中国农业从粗放农业向精耕细作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此间伴随着铁质工具的广泛应用。

隋、唐、宋、辽、金、元是精耕细作的发展期,主要分为北方旱作农耕的定型时期(公元前221~公元581年)和南方水田农业的繁荣时期(公元581~1368年)。前一个时期,铁农具的普及使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获得新的坚实的基础。同时,牛耕的推广也引起生产力的飞跃,犁、耙、耱、耧车、石转磨、翻车、扬车等新式农具纷纷出现,黄河流域获得全面开发,大型农田灌溉工程相继兴建。此外,连种制逐步取代了休闲制,并在这基础上形成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方式。以防旱保墒为中心,形成了耕―耙―耱―压―锄相结合的旱地耕作体系。后一时期在技术上的表现,则是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成熟。它拥有比华北地区更高的土地利用率,不但创造了多种充分利用水土资源的形式(涂田、圩田、梯田、架田等),而且多熟种植出现较早,发展较快,并由此带动了一系列技术的进步(如土壤耕作、育秧移栽、水浆管理、施肥、育种等)。

明清是精耕细作深入发展并逐渐成熟期,主要特点是适应人口激增、耕地吃紧的情况,土地利用的广度和深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是精耕细作的基础。扩大农用地面积和提高单位面积农用地的产量(即土地生产率)是发展农业生产的两条途径。随着人口的增加,中国历代都在扩大耕地面积和农用地范围,并创造了圩田、架田、涂田、砂田等多种土地利用方式,这些新型的土地利用方式也是在“精耕细作”的生产观下,以生产技术的进步为依托而产生的。

圩田,即在江河滩涂或湖泊淤地上筑堤挡水所形成的农田。所谓架田,就是先在水中架设木筏,再在木筏上铺上泥土,如此以来,肥沃的田地便巧夺天工地生成于水面之上。架田是一种人造耕地,充分体现了精耕细作观念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涂田是开发海岸滩涂所形成的一种农田。但海涂往往含盐分很高,因而涂田开发初期一般不种庄稼,而是先要经历一个脱盐的过程,具体方法是“初种水稗”。所谓砂田,就是用砂石覆盖土壤,减少干旱地区农田中的水分蒸发,以利作物生长,所以有人又称为石子田,此种土地利用方式主要出现在西北干旱地区。

在扩大耕地面积的同时,人们也在考虑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把发展农业生产的重点放在土地生产率的提高上。人们在长期生产实践中认识到,集约经营、少种多收比之粗放经营、广种薄收更高效。所以,中国传统农业土地利用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夏、商、西周,休闲制代替了原始农业的撂荒制,出现了畎亩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春秋战国至魏晋南北朝,连种制取代了休闲制,并创造了灵活多样的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方式;隋唐宋元,水稻与麦类等水旱轮作一年两熟的复种有了初步的发展。明清时期,除了多熟种植和间作套种继续发展以外,又出现了建立在综合利用水土资源基础上的立体农业的雏形。

上述土地利用方式的依次进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各个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攻方向,也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基础和总目标。集约的土地利用方式与精耕细作是互为表里的。

我国古代把农业生产的环境条件概括为“天”和“地”两个方面。古人的所谓“天”,尤其是农业生产中的所谓“天”主要是指气候,由于气候变化表现为一定的时序,所以又称为“天时”或“时”。自然界一切生物的生长、发育、成熟、繁衍都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主要处于北温带,四季分明,这种情形就更为明显。不过中国古代对农时的掌握不是采取单一的手段,而是综合考虑物候、天象、气象、节气等多种因素,形成一个指时体系;其中尤以二十四节气与物候的结合相互补充最具特色。

农耕技术论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

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覆盖地表、免少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耕作技术体系,具有防治农田扬尘和水土流失、蓄水保墒、培肥地力、节本增效等作用[1-2]。从世界农业发展的耕作现状看,保护性耕作已成为当代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性潮流,已构成世界农业进步的时代特征。

一、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

(一)机械深松

机械深松主要作用是深松土壤,打破犁底层,增强降水入渗率,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以有效提高产量。深松方式可选用局部深松或全方位深松,深度25~50 cm。深松的适耕条件是土壤含水率为15%~20%。对已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深松周期可结合土壤条件和机具进地次数而定,一般为2~3年[3-4]。对新实行保护性耕作的地块,可能存在犁底隔层,应先进行1次深松,打破犁底层。深松一般应选在秋季进行,并要及时进行表土处理保墒。

(二)秸秆与表土处理

秸秆与表土处理是为了保持良好的地面覆盖,同时又不过分影响播种作业。若地表秸秆过多、起堆、地表不平时,则需要进行表土作业。秸秆及表土处理的主要方法有秸秆粉碎、浅耙、浅旋等。这些作业属于选择型作业,在保证播种质量的前提下,作业项目越少越好,作业深度越浅越好,最多不超过10 cm。

(三)免耕施肥播种

应选择丰产、优质、生育期短、抗当地病虫害的优良包衣种子,根据当地农艺要求及地块情况,选择适宜的免耕播种机播种。若播种时地表有干土层,则应采取深开沟、浅覆土的方法,保证种子种在湿土上[5]。播种深度一般为5~6 cm。种肥分施,要保持5 cm以上的间隔距离。为减少蒸发,要尽量减少开沟动土量。

(四)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害主要靠农药拌种预防,发现虫害后及时喷杀虫剂。保护性耕作一般比传统耕作容易产生草害,故必须随时观察,发生问题,及时处理。可采用喷除草剂、机械和人工除草等。

二、推广措施

(一)优化和完善保护性耕作模式

保护性耕作在国内外发展应用多年,形成了多种比较成功的技术体系。但由于各地的机械化程度、生产规模、种植工艺等都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一定要在遵循保护性耕作技术生产机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不断地优化和完善适合本区域及当地农艺特点的保护性技术模式[6]。

(二)典型示范带头,由点到面推广

农机示范区、示范点是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载体。要做到规划科学、组织合理、技术体系可行、实际效果明显,才利于群众接受和应用。

因此,应首先选择积极性高的农户建立示范点,规范操作技术。初期进行小地块、多技术体系的试验示范,并及时进行对比总结,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由政府的推行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在示范区、示范点取得成效后再在全县大面积迅速推广。

(三)抓好人才培训,做好技术服务

通过培训,让基层农机技术推广人员掌握保护性耕作技术要点,学会技术推广方法,不断帮助和教育农民提高技术认识的程度和操作机具的水平。技术指导人员要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现场进行指导和服务,从技术、经济、文化、理念等方面对农民进行多层次、全方位培训,倡导机手和农户在诚实守信的前提下积极合作,充分利用先进技术。要发挥有关专家的作用,定期讲座,深入一线,及时排解技术推广中遇到的难题。

(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要注重保护性耕作实施效果的宣传,充分发挥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各媒体的优势,同时结合宣讲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等惠农政策,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购买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和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热情。充分利用技术试验成功典型,主动向上级领导宣传汇报,以争取政策上和资金上的扶持。积极向村干部宣传,让村干部组织带动全村开展推广。向农机大户宣讲培训,发挥农机户主力军作用,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完善农机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的农机服务体系是推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物质技术基础和重要的支撑力量。应争取在短时间内形成以农机重点工程建设、常规农田作业、农机维修、农机科技推广、教育培训、信息中介、组织服务等为主要内容,以县级农机机构为龙头,以乡镇农机服务站为辅助,以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分工明确、功能完善的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

(六)争取资金投入,发挥最大效益

在资金投入方面,要建立健全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坚持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共同努力,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筹措资金,形成国家引导、地方配套、集体扶持的多位一体的投入机制。在资金使用上,要建立专户,严格做到专款专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三、结语

近些年来,我国保护性耕作得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但推广应用面积却仅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2%,发展任务还很艰巨。在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推广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复杂的问题。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保护性耕作发展道路,在探索发展的过程中,要始终抓住技术、机具、机手、机制这4个关键环节,把握好上述各项重点因素,把工作做实做强,才能够推动保护性耕作技术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庆荣.关于尿素转化过程的研究资料[S].哈尔滨: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1978.

[2] 郑庆伟.2BSF-12A型小麦深施肥播种机[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98.4.

[3] 王淑宏,赵祥,顾长军.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与节本增效[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0.2.

[4] 耿德仁.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0.2.

农耕技术论文第4篇

关键词:农耕文化;新媒体技术;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了思想内涵十分丰富的农耕文化,其不仅是中华文化在农业领域的具象体现,更蕴藏着极其重要的社会哲学思想,在新时展中依然值得大家积极学习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与人们生活的深度融合,新媒体技术在农耕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显著的积极作用,通过多元化新媒体宣传教育渠道开展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构建开放融合、共享合作、创新发展的立体式农耕文化教育平台,以此促使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农耕文化推广传承中。

1新媒体技术概述

新媒体技术主要是指利用先进的宣传手段,融合虚拟技术以及信息化技术等,将信息资源进行有效交互与融合,是一种能够使观众深入到新闻环境中的新技术。比如,以VR技术为核心的新媒体技术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人们在现实环境中真切感受到虚拟景象带来的直观感受与视觉冲击,将千百年前的历史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使人们能够感受到其中蕴藏的文化韵味,进一步加强当代人民群众与历史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新媒体技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与即时性,报纸、杂志、电视报道等传统媒体虽然能够传递信息,但是缺少一定的互动性与趣味性,在信息化时代已经难以有效吸引年轻观众或读者[1]。而新媒体技术主要利用了互联网技术,微信、微博、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平台能够大幅度提升社会群众的话题参与度与意见表达权,人们能够针对某一观点积极表达自身观念看法,将自身的感受传递出去,极大地增强了信息反馈度。即时互动与有效交流,能够有效提高人民群众对于传统农耕文化的认知理解,使人们在讨论参与中对农耕文化具有全新的感受。

2新媒体技术对农耕文化传播的积极作用

2.1改变农耕文化传播方式

新媒体技术与传统媒体技术相比,不仅极大程度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方式,而且满足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信息及时性需求。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创新发展导致新媒体技术也随之不断变革,新媒体技术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具有局限性的缺点,实现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途径的多元化,社会群众在接收文化信息时不再是被动方,还能够针对文化信息表达自身的观点看法与思想感受,同时群众之间能够进行即时互动与交流,彼此之间交流心得与感悟,从而使得人们接收文化信息的渠道进一步丰富扩大。

2.2扩大农耕文化传播范围

新媒体技术在传播农耕文化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的传播方式相对较广,比如数字出版、微博文章、微课学习、直播表演等,多样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形式不仅丰富了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更是扩大了农耕文化的教育传播范围。新媒体技术为农耕文化实现“产业融合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传统文化传播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群众只能通过纸质报纸或固定的新闻节目进行观看学习,而新媒体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元素的限制性,使得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农耕文化的学习,从而使得文化受教育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学生群体、老年人以及上班族等不同阶层与身份的人们都能够接触学习到农耕文化,深入了解农耕文化的思想内涵[2]。同时,新媒体技术还能够为农耕文化开展跨界合作、文化渗透以及多元素融合提供有利条件,从而为农耕文化实现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为农耕文化在现代化社会发展提供创新力与发展动力,帮助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实现新形态的转变,扩大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范围。

2.3构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承空间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运用进一步加快了“信息化学习”理念的推广普及。互联网环境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简洁化、高效化、多元化的教育学习环境。智能搜索、现场直播、移动APP、独立网站等技术的高效应用使得人们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接触了解到农耕文化。同时,网络视频影像、音频资源、数字图书馆等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化学习资源,使人们能够进行终身学习。多元化的文化教育传播方式、丰富的数字化文化学习资源以及多元化的文化教育学习目标共同构建出了多元化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承空间。

3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

3.1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人们在接受了解文化知识时具有更为明显的自主选择性,更加倾向于选择自身比较感兴趣,具有新奇性的文化知识内容。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内容设计的过程中,在充分体现农耕文化核心思想内涵的同时,必须注重文化教育内容的新奇性、趣味性、时代性以及形象性,以此吸引更多的社会群众参与到农耕文化学习中。比如,山东省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选用齐鲁农耕文化,齐鲁农耕文化与其他农耕文化相比具有一定的先天地理优势,同时其中蕴藏的哲学思想同样值得现代人学习与传承[3]。轮耕种植等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能够反映出古人在长期耕种中的创新精神与严谨认真的态度,与现代社会强调的勇于探索、积极创新的思想观念不谋而合。农耕文化思想中寻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观念与当今社会提倡的博爱、平等思想相同。农耕文化中具有极其鲜明的普世价值,有助于中国思想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世界影响力。因此,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内容设计时,可以将农耕文化中的轮耕种植、集体思想、农业成语谚语等内容涵盖其中,借助互联网技术广泛收集相关视频、音频、文章、动画等资源,并对相关文化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将其分成“基础农耕文化”“进阶农耕文化”以及“农耕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三个板块,从而全面构建出农耕文化教育知识体系。

3.2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

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结构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明确文化教育的主要目的与教育内容,随后基于新媒体、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出科学完善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方案。利用新媒体技术将相关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转换,如文字、图片、影像视频等,利用数据库与H5技术构建出集农耕文化咨询、数字化农业、社会教育、农业博览、文化交流互动以及学术建设于一体的网络教育平台。在平台结构搭建完毕后进行新媒体资源整合、平台试运行、修改调整等工作,确保平台无误后进行正式运行[4]。可以将教育平台搭载到高校校园网站中运行,借助高校文化环境进行文化教育宣传,同时定期收集用户评价建议,依据有效建议进行平台优化与完善,在平台趋于成熟稳定后将平台推广至社会中,以此面向社会公众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与推广。

4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措施

4.1打造高质量文化传播队伍与新媒体平台

为加强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传播质量,应当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与文化研究传播队伍的积极作用。农耕文化研究人才在推动农耕文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需要强化文化研究人才的培养力度,高质量的文化研究人员能够对我国优秀传统农业文化典籍等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以此有效挖掘出农耕文化中蕴藏的优秀思想。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和高校、专家以及优秀农业企业等进行合作交流,提升专业人才的文化素养与综合能力,进而打造出高质量的文化传播建设队伍[5]。在利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农耕文化传播时,在有效利用电视广播、新闻网站等传统媒体的同时,还需要加强新媒体平台的使用力度,在对外开展文化教育宣传时可以积极利用海外媒体平台,比如TikTok平台、YouTube视频、推特平台等,逐渐提升我国优秀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力。在国内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时可以利用微信、微博、小红书、B站等新媒体平台。新媒体技术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力度大、传播范围广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农耕文化传播教育质量与效率,并快速凝聚出具有高黏性的文化学习群众[6]。

4.2科学制定文化传播内容

为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取得良好成果,在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应当坚持选择性原则,对农耕文化的普世性、独特性、契合性等特点进行综合考虑,以此进行具有导向性的文化教育传播。农耕文化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中华文化思想,比如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中庸之道、因地制宜以及人与自然等哲学思想。我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农耕文化遍布在中国各省份地区,基于不同地区的地理条件、自然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等元素的不同,不同地区的农耕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特色[7]。因此,在进行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宣传部门应当注重结合实际情况开展工作,针对不同地区的民族特色、生活习俗、经济发展等因素进行充分考量,以此确保农耕文化教育传播工作能够有效落实。在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教育农耕文化时,应当注重结合现代化思想理念,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效结合,不仅能够提升文化的趣味性,同时还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对农耕文化进行深入了解与学习,以此推动农耕文化在新时期发展中取得优异的教育传播效果[8]。

4.3打造多样化文化传播渠道

新媒体技术在社会中的蓬勃发展进一步提升了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借助各种不同的传播方式与丰富的文化内容,打造出多元化农耕文化传播教育途径。媒体是文化传播推广的有效助力,主要以社会群众为核心对象,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需求为主要目标。比如,李子柒的全网爆火不仅满足了国内群众对于“采菊东篱下”式生活的向往心理,更是带领国外人们了解到我国优秀文化,领悟到其中悠然自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思想内涵[9]。在信息化时代中,农耕文化宣传推广部门应当注重智能化、针对化新媒体运行,科学利用大数据技术建设适当的文化教育传播平台,并依据人们的喜好、理想追求等进行精准化内容推送,以此提高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率[10]。此外,还可以对真实的农耕生活进行展示以满足社会群众的精神需求,积极构建对话空间氛围,提高人们的互动性,在相互交流沟通的同时,强化农耕文化的学习印象[11]。政府部门可以依据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法规等鼓励社会各界制作农耕文化相关的生活纪录片、历史影像、旅游宣传片以及电影电视等,打造出独具中国特色的农耕文化产品,同时整合教育传播资源,进而形成智能化与规模化的文化宣传教育制度。在民间层次,社会企业应充分发挥农耕文化的品牌效应,结合社会发展与群众需求打造农耕文化品牌,同时可以推动农业旅游文化的建设,吸引国内外游客参与农村乡村旅游,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农耕文化中勤劳朴实、自然和谐、安居乐业等农耕文化思想[12]。

4.4构建健全的监管反馈机制

传播质量不仅能够反映出农耕文化教育传播效果,还能够帮助相关部门对文化传播工作进行及时有效的调整优化。在推动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过程中,必须做好宏观管控,确保良好的教育传播成效监督管控,针对实际情况及时开展文化内容调整改动,从而形成科学高效的互动性教育传播模式[13]。同时,文化传播部门应当重视社会群众评价反馈机制的构建,确保文化受众群体能够通过反馈平台有效反馈文化教育学习意见,避免单向文化信息传播造成的被动与盲从。通过良好的监督反馈制度,实现对农耕文化教育传播的全面监督管控,以此提升农耕文化教育传播质量与效率,使社会群众能够更加了解民族文化。

5结论

农耕技术论文第5篇

关键词 农户;耕地质量保护;劳动偏向;资金偏向;兼业分化

中图分类号 F301.2;F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5)12-0105-08

“民以食为天,食以地为本”,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耕地质量对于以不足世界10%耕地养活世界22%人口的中国而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高投入、高产出和高资源环境代价的农业增长模式导致中国耕地质量退化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作为反映耕地质量的重要指标,中国耕地的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已下降至欧美发达国家的25%-40%[1]。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地矛盾将愈发突出[2],耕地数量在今后一段时间内还将继续减少[3]。这意味着,在耕地资源持续减少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如果不能解决耕地质量退化问题,势必将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但是,当前耕地保护整体效果不容乐观,尤其是耕地质量呈现了总体下降趋势[4]。因此,在资源环境硬约束的背景下,如何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遏制耕地质量下降势头,已成为中国保障口粮有效供给,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迫在眉睫的课题,也是理论界和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

近年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问题展开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自然科学领域通过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耕地质量改良技术应用及其对作物生长性状、产量等方面的影响[5-6]。二是农户耕地保护认知与意愿研究。例如,陈美球等[7]分析了农户有机肥投入意愿,以及水利建设和土壤改良资金投入意愿,发现农户家庭特征与耕地条件是主要影响因素。三是农户耕地质量保护特定技术或措施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例如,褚彩虹等[8]分析了农户施用有机肥与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信息可获得性相关因素是影响农户采纳相关技术的重要因素。还有较多学者就农地产权因素与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之间的关系展开研究。例如,马贤磊[9]、黄季j、冀县卿[10]发现稳定的农地产权能显著激励农户进行土壤保护性投资。这些研究表明依靠耕地质量提升以保障粮食增产具有巨大潜力,但保护耕地质量是一项重大工程,仅有政府的参与不足以解决问题,因为农户才是耕地的直接使用者,在耕地质量保护中扮演着重要角色[7]。然而,现有文献往往将务农群体整体化研究,忽略了农户分化的现实。随着时代变迁与经济社会发展,农户兼业程度不断加深,兼业农户比例逐年上升[11],农户禀赋差异性的自我积累与循环最终造成了农户分化的现实[12]。由于资源禀赋差异,不同类型农户对市场、政策等外部环境的响应以及由此引起的耕地利用方式也必然会有所差异[13]。在这种背景下,部分学者已基于农户分化视角对耕地利用问题展开大量研究,但主要集中在耕地利用效率与耕地流转等方面,而兼业分化视角下的农户耕地质量保护研究则鲜见报道。例如,许恒周等[2]发现农户的职业分化与经济分化对耕地利用效率具有正向影响。郭丽娟、李富忠[14]发现农户兼业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率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张学敏[15]研究了离农分化对农户承包地退出的影响。聂建亮、钟涨宝[16]则分析了农户分化程度对土地流转行为及规模的影响。

此外,以往文献大多是以特定的某项技术或措施为例,分析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行为,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种技术或措施的配合,局限于个别技术或措施的需求意愿或使用行为分析,可能无法全面反映农户决策过程。不仅如此,不同耕地质量保护措施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例如修整农田水渠、使用农家肥等需要耗费大量劳工,具有较强的劳动偏向特点,而施用商品有机肥、使用机械化秸秆还田等则具有明显的资金偏向特点,据此可知不同类型农户投入决策可能会存在异质性,因为他们的劳动与资金禀赋状况不同。鉴于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利用粮食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重点分析三个问题:第一,不同兼业分化程度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与偏向是否存在差异?第二,兼业分化是否为影响农户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第三,兼业分化的影响是否会因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偏向不同而存在异质性?

1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1.1 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课题组对湖北省粮食种植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具体调研区域主要集中在仙桃、公安、松滋、石首、宜城、南漳以及襄州,这七个县(市、区)粮食生产水平较高,但耕地过度利用情况也较为严重,同时这些地区农户兼业特征明显,具有较高代表性。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根据经济状况、距离县城远近在每个县市随机选择2-3个乡镇,在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3个村,最后在每个样本村随机调查8-10 户农户,由课题组成员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与访谈以及后期对部分信息的补充调查。调查问卷主要涵盖了农户家庭劳动力结构情况、收入状况、农业生产情况以及耕地利用状况等内容。该调查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分两期进行,共调查样本农户656户,剔除信息不足及问题答案前后不一致问卷后,本文采用的样本为650户。

1.2 概念界定

根据对耕地质量的影响,农户在耕地利用过程中的保护性投入行为是指有利于耕地质量保持或提升的生产行为,例如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施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与施用石灰、石膏等土壤调理剂等增加土壤有机质与改良土壤结构的措施,以及整修水渠、回收农膜、土地平整与深松耕地等提高土壤保水、保土和保肥能力,减少土壤板结的措施。其中,相较于维持基本生产的耕作措施,种植绿肥、施用农家肥、施用石灰等土壤调理剂、整修水渠、回收农膜等措施需要农户额外投工投劳,属于劳动偏向型措施。相对而言,秸秆还田在样本地区基本是通过大型农机在收割同时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进行,农户只需要购买相应服务即可,因此属于资金偏向型措施;类似地,购买使用商品有机肥、测土配方施肥、土地平整以及深松耕地等都属于资金偏向型措施。

本文所指兼业分化是指农户在从事农业的同时,参与非农生产活动并获得相应非农收入,造成农户收入结构产生分化。学者们一般用非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来表示农户兼业分化程度,并据此将农户划分为不同类型,小于10%的农户为纯农户,10%-50%的农户为I兼农户,超过50%的农户为II兼农户[11]。本文同样参照此方法对样本农户进行划分。

1.3 样本农户兼业分化程度与耕地质量保护行为特征

兼业经营已成样本地区农户获取额外甚至主要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调查发现仅有约16%的农户无任何非农收入来源,其余84%的农户均表示具有非农收入。从兼业分化类型来看,纯农户为139户,占样本总体的21.38%;其次是I兼农户,为196户,占比30.15%;最多的是II兼农户,为315户,占比48.46%(见表1)。

调查发现,样本地区农户采用的耕地质量保护措施主要有秸秆还田、施用商品有机肥、整修水渠、施用农家肥、测土配方施肥、回收地膜与深松耕地等。整理后发现,样本农户进行耕地保护投入的比例随着兼业程度的加深而降低。具体而言,纯农户进行耕地保护性投入的比例最高,达到该类农户的58.99%,其次为I兼农户,比例为45.92%,II兼农户的比例最低,为44.44%(见表1)。

此外,调查还显示,各类农户均倾向于采取资金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措施,而较少采用劳动偏向型措施,这与当前农业生产实际是相符合的(见表1)。随着非农就业机会增多,农民的务农机会成本越来越高,农村“请工难”、“换工难”现象时有发生,农业生产大量环节逐渐被广泛应用的机械替代;与此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劳动力体力资本逐渐弱化,劳动强度高的耕作措施逐渐被放弃,省工的耕作方式则成为农户的首选。不过,不同兼业程度农户对两类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投入行为具有明显的异质性。农户采取劳动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比例随着兼业程度的提高而降低,分别占纯农户、I兼农户和II兼农户的28.78%、24.49%和15.87%。然而,尽管纯农户进行资金偏向型投入的比例依然最高,达到48.20%,但I兼农户的比例却最低,为35.20%,II兼农户的比例则居中,为42.54%。这种差异可能与I兼农户和II兼农户在农业生产中的资金对劳动可替代程度不同有关。

2 理论分析、模型设定与变量描述2.1 理论分析

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受到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除了兼业分化特征外,依据理性小农学派的农户行为理论,并借鉴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通过对样本农户的实地调研分析,本文将其它可能影响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的因素归纳为农户特征变量、耕作条件变量,以及信息认知变量三类。

2.1.1 兼业分化变量

作为农业生产的微观单元,农户的集体决策与行为实际上是农户充分利用其资源禀赋,进行生产、消费与闲暇决策,实现农户所有成员联合福利最大化的过程。农户分化是农户依据自身资源禀赋对家庭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与非农生产之间重新配置的结果。务农机会成本上涨,将不可避免导致农户减少其家庭成员的农业劳动投入时间。进一步地,这种务农劳动力减损效应会使得农户减少在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劳动投入,而仅仅投入维持基本生产的必要劳动。除草剂的大量使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因为它会显著节省农户的劳动投入。因此,兼业分化对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可能具有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非农经营活动的增加会大幅提高农户的收入水平,即兼业分化具有收入增加效应。收入水平越高,农户对耕地保护的投入能力越高[17],进行耕地保护可能性也越大,例如农作物秸秆的机械化还田与深松耕地都需要及时投入资金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但农户的具体行为不仅与其能力有关,还取决于其主观意识。已有研究表明,在经济条件较差、耕地经营是农户主要收入来源的地区,农户的耕地保护意识相对更强些[18]。在农户分化之初,农业是农民收入的唯一来源,耕地是他们的安身立命之本,农民具有较高的耕地质量保护意识。但随着兼业分化程度加深,“种地不划算”使得农民逐渐不愿意对耕地进行保护性投入,农户虽更有能力进行保护性投入,但他们的积极性已不高,意识也相对淡薄。从这个角度看,兼业分化对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兼业分化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的影响在理论上难以确定,尚待实证检验。

2.1.2 控制变量

(1)农户特征变量。该类变量包括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为村干部以及农户劳动力数量四个变量。一般认为,户主年龄低的农户对于耕地质量保护相关技术(例如测土配方施肥等新型技术)的接受程度要高于年龄稍长的农户[8],但年龄高又意味着务农经验丰富,也耐于吃苦,对于采用施用农家肥这类“脏活、累活”的可能性反而更高,因此户主年龄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的影响方向不确定。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户往往更易于接受新知识,对耕地质量保护的认知度以及对相关技术的应用能力也高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农户,因而采取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可能性更高[9]。村干部往往担负着耕地质量保护的宣传、带头作用,因而预期村干部的身份会提高农户采取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可能性。最后,耕地保护措施采纳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户是否有足够的劳动力,预期劳动力越多的农户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可能性越高[7]。

(2)耕作条件变量。该类变量包括人均经营耕地规模、地块数量以及田间是否有机耕路三个变量。人均经营耕地规模越大,地块数量越多,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投入的成本可能越大[8],因而农户采取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可能性越小。但较大的耕地经营规模同时也意味着耕地质量保护投入容易获得规模效应,农户对耕地的重视程度以及采取保护性投入的积极性也更高,因此也存在提高农户进行保护性投入的可能性[7]。农田机耕路有利于农业机械的应用,便于农户进行机械化秸秆还田、土地平整、深松耕地以及运输耕地质量改良物资等,能节省农户的劳动投入,因而预期影响为正。

(3)信息认知变量。获得正确且充分的信息,是农户形成耕地质量保护意识并有效实施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重要前提。本文预期,农户认识到过量施用化肥对耕地质量的危害、感知到耕地质量退化问题,均有助于提高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可能性;若农户认为自己是耕地质量保护主要责任人,则其进行保护性投入的可能性更大;曾经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的农户,往往了解更多科学种田知识,预期进行保护性投入的可能性更高。

上述理论分析并未区分各变量对劳动偏向型与资金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差异。不过,可以预期的是,各变量对两类投入的影响差异与其对农户劳动力与资金可用程度的影响有关。

2.2 模型选择

针对3个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变量,本文设定了3个模型,分别为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y1)、劳动偏向型投入行为(y2)、资金偏向型投入行为(y3)的影响因素模型。由于农户是否采取某种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y)属于典型的二分类离散变量,较为常用的方法是运用Probit和Logistic等二元选择模型进行分析,两种方法在估计结果方面并无明显差异。本文选用了Probit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y=1)的概率可表示为:

其中,β0为截距项,X为上文所讨论的各自变量向量,β为各自变量的待估系数向量,ε为随机扰动项。由于该模型为非线性模型,不能满足最小二乘法估计的前提条件,故采用最大似然法进行估计。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非线性模型中,第i个自变量的回归系数βi并非边际效应(Marginal effects),在估计出其参数值后还需进行如下转换,才可得到各因素对因变量影响的边际效应:

2.3 变量描述

上文理论分析中所选取的各自变量的定义与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3 实证分析结果与讨论3.1 估计结果 本部分基于调查数据,运用Stata12统计软件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Probit模型估计,参数估计结果与模型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总体来看,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各变量的系数符号基本符合预期。

3.2 估计结果分析与讨论

3.2.1 兼业分化的影响

模型I回归结果显示,I 兼分化与II兼分化均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表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兼业分化会显著降低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可能性。这是因为,当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从农业生产转向非农活动后,他们经营耕地更多是以满足口粮自给自足为目的,而不再追求高产出,自然更不会关注耕地生产力与可持续利用,对耕地进行保护性投入的积极性也因此不高。当然,这也与农户内部劳动力在农业与非农之间重新配置有关,务农劳动力的缺乏显然会导致农户疏忽或放弃对耕地的管理。

不过,我们发现兼业分化的负向作用并未随兼业程度加深而增强,反而呈弱化趋势。这意味着,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可能性并不必然随着兼业分化程度加深而降低。经测算,I 兼分化与II兼分化的边际效应分别为-0.169和-0.126,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I兼分化与II兼分化将分别使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概率降低16.9%和12.6%。这与I兼分化和II兼分化带来的劳动力损失效应与收入增加效应程度不同有关。尽管II兼分化的劳动力损失效应大于I兼分化,但其收入增加效应同样也大于I兼分化。尤其在当前农业生产活动模型II与III结果显示,I 兼分化与II兼分化对劳动偏向型与资金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劳动偏向型投入方面,仅II兼分化的负向作用在5%水平上显著。边际效应结果显示,II兼分化将造成农户进行劳动偏向型投入的概率降低10.3%。在资金偏向型投入方面,仅I 兼分化具有显著的负向作用,会导致农户投入概率降低14.5%。相对而言,II兼分化意味着农户会投入更多劳动至非农活动,获得更高比重非农收入,投资于资金偏向型措施的能力更高,但其农业劳动投入也相应更加缺乏,使得他们采取劳动偏向型投入的可能性要显著低于其他农户;I 兼分化的劳动力损失相对低一些,但其以资本替代劳动的能力同样弱一些,因此造成农户采取资金偏向型投入的可能性更低。

3.2.2 控制变量的影响

(1)农户特征中,仅户主受教育程度与村干部身份变量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影响通过显著性检验。其中,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具有正向影响,且在3个模型中均显著,与预期相符。这表明,户主受教育程度越高,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概率越高。此外,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户进行资金偏向型投入概率的正向效应要大于对劳动偏向型投入的影响,二者分别为2.5%与1.6%。这可能与资金偏向型投入对人力资本要求更高有关,譬如测土配方施肥则需要农户至少能了解氮磷钾配比知识。

村干部身份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具有正向影响,且在模型I 中通过显著性检验,与预期相符。边际效应结果显示,村干部身份将使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概率提高11.1%。这是由村干部在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中的特殊地位所决定的。

此外,户主年龄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具有负向影响,但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劳动力总数会提高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可能性,但这种效应并不明显。不过,劳动力总数对劳动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具有正向作用,对资金偏向型投入却存在负向作用,这与预期是相符合的。劳动力数多的农户显然更乐于采用劳动偏向型投入措施,而较少考虑资金偏向型措施。

(2)耕作条件变量中,仅田间是否有机耕路变量在模型I中通过显著性检验。模型I估计结果显示,田间有机耕路对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有机耕路将使得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可能性提高16.1%。这与一些耕地质量保护措施需要耗费大量劳工与体力,而劳动力缺乏与老龄化带来的体力资本下降使得这些措施对机械依赖性很高有关。

此外,人均经营耕地面积与地块数量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有负向影响,但在3个模型中均不显著。调查中发现,种植面积大一些的农户常常表示“种这么多地,施化肥都忙不过来,哪里顾得上再去弄农家肥”。由此可见,在机械化程度一定的前提下,土地经营面积扩大后,劳动力数量不足的制约将凸显,进而影响到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决策。而地块数量越多,农户的劳动边际成本就越高,自然会降低他们进行投入的可能性。

(3)信息认知变量均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与预期相符,说明正确而全面的信息认知是农户采取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的重要前提。了解过量施肥对土壤危害以及意识到耕地质量存在退化问题的农户,往往已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因而他们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可能性更高。结果表明,这些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概率分别比其他农户高13.4%和13.1%。认为自己是耕地保护主体的农户更具有保护耕地质量的责任意识,他们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概率比其他农户高12.5%。农业技术指导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的正向效应在信息认知变量中最高。结果显示,技术指导将使得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概率提高17%。农业技术指导不仅有助于提高农户对耕作技术、农业信息等知识的了解,在技术指导过程中的信息传播还能帮助农户形成正确的耕地利用观念,提高他们参与耕地质量保护的可能性。

4 结论与启示

本文在农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基于兼业分化视角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与偏向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Probit模型研究了兼业分化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与偏向的影响,得出以下几点研究结论:①农户进行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比例随着兼业程度的加深而降低:纯农户、I兼农户与II兼农户具有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的比例分别为58.99%、45.92%和44.44%。②不同类型农户中采取资金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农户所占比例,均高于采取劳动偏向型投入的农户所占比例,且前者随着兼业程度加深而增加,后者则降低。③兼业分化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的影响显著且为负向,但这种负向影响随兼业程度加深而减弱。④I 兼分化与II兼分化对农户不同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影响存在异质性:I 兼分化仅对资金偏向型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II兼分化仅对劳动偏向型投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⑤在其他影响因素中,户主受教育程度、村干部身份、田间有机耕路、了解过量施用化肥的危害、意识到耕地质量退化问题、具有耕地质量保护责任意识以及接受过农业技术指导都对农户的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在农户不断分化的现实背景下,务农机会成本上涨与非农收入比重的提升,不可避免导致农户减少耕地质量保护方面的劳动投入,造成兼业分化对农户耕地质量保护投入产生不利影响的局面。但必须指出的是,非农收入的增加以及资金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措施的推广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兼业分化造成的劳动力损失效应。不过,抵消程度的高低则取决于耕地质量保护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因此,应进一步松弛人力资本对耕地质量保护性投入的约束,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与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为形成资本对劳动进行有效替代创造条件,包括:优先发展与推广资金偏向型耕地质量保护性技术与措施,以实现技术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培育耕地质量保护专业服务市场,将现有的生产“外包”服务范围扩大至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服务,改变传统“重生产”、“轻生态”观念,创新形式以填补耕地生态服务的市场空白。加快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降低耕地质量保护的劳动成本,为耕地质量保护技术的机械化应用创造条件。最后,采取多种措施,宣传与推广耕地可持续利用,改变耕地利用陋习,培养农民保护耕地质量的责任意识,提高农民对耕地质量保护的正确认知。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Fan M, Shen J, Yuan L, et al. Improving Crop Productivity and Resource Use Efficiency to Ensure Food Security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China[J].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2, 63(1): 13-24.

[2]许恒周,郭玉燕,吴冠岑.农民分化对耕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 2012,(6):31-39. [Xu Hengzhou, Guo Yuyan, Wu Guancen. Impact of Farmers’ Differentiation on Farmlanduse Efficiency: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urvey Data in Rural China[J].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2,(6): 31-39.]

[3]刘涛,曲福田,金晶,等. 土地细碎化、土地流转对农户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J]. 资源科学, 2008, (10):1511-1516. [Liu Tao, Qu Futian, Jin Jing, et al. Impact of Land Fragmentation and Land Transfer on Farmer’s Land Use Efficiency[J]. Resources Science, 2008, (10):1511-1516.]

[4]陈美球,吴月红,刘桃菊. 基于农户行为的我国耕地保护研究与展望[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 (3):66-72. [Chen Meiqiu, Wu Yuehong, Liu Taoju. Researches on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Based on the Behavior of Farm Households in China: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J]. Journal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12, (3):66-72.]

[5]周晓舟, 唐创业. 免耕抛栽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分析[J].作物杂志, 2008, (4): 46-49. [Zhou Xiaozhou, Tang Chuangye. Effect of Formula Fertilization by Soil Testing on Rice with NoTillage SeedlingBroadcast[J]. Crops, 2008, (4): 46-49.]

[6]王林学, 李玲, 李建平.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与效果初探[J].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6): 155-158. [Wang Linxue, Li Ling, Li Jianping. Application and Effect Analysis of Soiltesting and Fertilizerapplying Prescription Technique in Paddy Rice[J]. Chinese Agricultural Science Bulletin, 2009,(6):155-158.]

[7]陈美球, 冯黎妮, 周丙娟,等. 农户耕地保护性投入意愿的实证分析[J]. 中国农村观察,2008, (5):23-29. [Chen Meiqiu, Feng Lini, Zhou Bingjuan, et al. Empirical Study on the Willingness of Farm Households’ to Conserve Land [J]. Chinese Rural Survey, 2008, (5):23-29.]

[8]褚彩虹, 冯淑怡, 张蔚文. 农户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行为的实证分析:以有机肥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J]. 中国农村经济, 2012, (3): 68-77. [Chu Caihong, Feng Shuyi, Zhang Weiwen. Empirical Study on Farm Households’ Behavior of Adopting Environmentalfriendly Farm Technologies:A Case Study of Organic Fertilizer and Formula Fertilizer Technologies [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12, (3): 68-77.]

[9]马贤磊.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户土壤保护性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丘陵地区水稻生产为例[J].中国农村经济,2009, (10): 31-41. [Ma Xianlei. Empi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Farmland Property Right on Farm Households’ Investment of Soil Conservation:A Case of Rice Production in Foot Hill Areas [J]. Chinese Rural Economy, 2009, (10): 31-41.]

[10]黄季j, 冀县卿. 农地使用权确权与农户对农地的长期投资[J]. 管理世界, 2012, (9):76-81. [Huang Jikun, Ji Xianqing.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Right to Use Farmland and Farmers’ Longterm Investment in Farmland [J]. Management World, 2012, (9):76-81.]

[11]张忠明, 钱文荣. 不同兼业程度下的农户土地流转意愿研究:基于浙江的调查与实证[J].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 19-24. [Zhang Zhongming, Qian Wenrong. Study on Farmers’ Willingness of Land Transfer Under Different Levels of Concurrent Business: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and Evidence in Zhejiang Province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4, (3): 19-24.]

[12]李宪宝, 高强. 行为逻辑、分化结果与发展前景:对1978年以来我国农户分化行为的考察[J]. 农业经济问题, 2013, (2): 56-65. [Li Xianbao, Gao Qiang. Behavioral Logic, Differentiation Results and Prospects: The Inspection of Ruralhousehold Differentiation Since the Reform in China [J]. 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 2013, (2): 56-65.]

[13]杨钢桥, 靳艳艳, 杨俊. 农地流转对不同类型农户农地投入行为的影响:基于江汉平原和太湖平原的实证分析[J].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9): 18-23. [Yang Gangqiao, Jin Yanyan, Yang Jun. The Impacts of Farmland Transfer on the Farmland Investment Behaviors of Different Types of Farmers: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Jianghan Plain and Taihu Lake Plain [J]. China Land Science, 2010, (9): 18-23.]

[14]郭丽娟, 李富忠. 农户兼业程度与土地利用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及验证[J].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2, (4): 60-64. [Guo Lijuan, Li Fuzhong. Hypothesis and Verfication of Kuznets Curve Between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Degree of Farmers’ Bybusiness [J].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Management of Land and Resources, 2012, (4): 60-64.]

[15]张学敏. 离农分化、效用差序与承包地退出:基于豫、湘、渝886户农户调查的实证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13, (5): 44-52. [Zhang Xuemin. Farm Households’ Differentiation, Utility Differences and Quit of Contracted Land: Based on a Rural Survey of 886 Farm Households in Henan, Hunan and Chongqing [J]. Journal of Agrotechnical Economics, 2013, (5): 44-52.]

[16]聂建亮, 钟涨宝. 农户分化程度对农地流转行为及规模的影响[J]. 资源科学, 2014, (4): 749-757. [Nie Jianliang, Zhong Zhangbao. Impact of RuralHousehold Differentiation on the Action and Scale of Farmland Transfer [J]. Resources Science, 2014, (4): 749-757.]

[17]陈美球, 邓爱珍, 周丙娟,等. 不同群体农民耕地保护心态的实证研究[J]. 中国软科学, 2005, (9): 16-22. [Chen Meiqiu, Deng Aizhen, Zhou Bingjuan, et al. An Empirical Study on Farmers’ Feelings Among Different Groups on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J]. China Soft Science Magazine, 2014, (4): 749-757.]

[18]毕继业, 朱道林, 王秀芬. 耕地保护中农户行为国内研究综述[J].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11): 77-80. [Bi Jiye, Zhu Daolin, Wang Xiufen. Literature Review on Farmer Behaviors During the Farmland Preservation Process Based on Domestic Studies in China [J]. China Land Science, 2010, (11): 77-80.]

农耕技术论文第6篇

论文摘要 随着农村劳动力日趋紧张,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种植水稻比较效益越来越低,推广水稻免耕抛秧栽培,不仅可以节省成本,减轻劳动强度,而且可提高种植效益,改善农业生产环境。总结了桐城市2007年水稻免耕栽培示范效果及主要措施。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劳动力大量转向其他行业,水稻传统耕作种植模式的高投入、高强度、低效益与农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低成本、低强度、高效益、高产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农田生态环境也日益恶化。免耕法是一种保护土壤、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成本和降低农业污染的耕作方法,而抛秧又是一种省工、省力、节本、高效的种植方式,所以免耕与抛秧的有机结合可使水稻生产劳动轻型化、生产成本节约化,以期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高的目的。2007年,我市在省农委的支持下,建立了水稻免耕抛秧栽培示范基地。

1示范基地的基本情况

示范基地位于新渡镇云水村,总面积66.7hm2,核心区16.5hm2,基地农田基础设施较好,沟渠、田、林、路、电基本配套,土壤肥力中等偏上,耕作制度为油—稻、麦—稻或冬闲田—稻。基地部分农民曾有过免耕种植的尝试,因关键技术的到位率低而影响推广运用。

基地主要以免耕抛秧示范为主,小面积进行了免耕直播探索,并设对照区。核心区的品种为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丰两优4号、国稻6号和P88S/0293。根据水稻生育期的长短,播种期安排在5月5~20日。旱育无盘育秧,秧龄30~33d。全面实行测土配方施肥、油菜秸秆全部填埋于沟,稻草2/3还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核心区安装杀虫灯6盏。

2取得的成效

经济产量和经济效益是作物生产的目的,而投入与生态效益越来越成为重要方面,诸因素在这里面得到了协调统一。

2.1增加了产量

据测产,免耕抛栽平均理论产量为11.78t/hm2,其中油菜茬为11.52t/hm2,小麦茬为11.42t/hm2,较常规栽培增产549kg/hm2,增幅为4.9%,增收约675元/hm2。

2.2节约了成本

据基地核心示范区全面统计,免耕栽培的物化成本(肥料、农药、种子)为1 912.5元/hm2,较常规栽培成本1 710元/hm2多202.5元/hm2,而免耕栽培比常规栽培节省耕作费1 200元/hm2,相比免耕栽培比常规栽培节本997.5元/hm2。

2.3改善了环境

免耕抛秧栽培,改善农田生态环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减少水土流失。因免除了翻耕,保持了土壤团粒结构,保护了土壤微生物群落,增加了表面上的有机物覆盖,从而大大减轻了水土流失。二是节约水资源。据调查,水稻免耕栽培节水量为862.5m3/hm2,并可有效缓解水源紧张地区种植水稻的用水。三是减少污染。免耕稻不用机耕,可以减少机耕作业造成的尾气污染,秸秆、稻草得到充分利用,避免焚烧而造成环境污染。四是节省能源,约节省机耕燃油60kg/hm2。

2.4提高了社会效益

免耕抛秧不用犁耙田,既解决了劳动力,又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以前只有青壮年才能干的工作,现在老人、妇女也能操作,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3主要措施

免耕抛秧栽培示范推广是农业部实施的重大农业科技推广项目,我市被列为全省免耕栽培重点示范市,为确保示范基地取得成功,我市采取了如下措施。

3.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分管市长任组长,市农委主任为副组长,市财政、科技、农机、粮食局及新渡镇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农委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重点之一,为强化技术指导,成立了技术指导组,分管种植业工作的主任任组长,植保、粮油、土肥及新渡站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示范方案的制定、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等工作。

3.2制定方案,确立目标

经多次酝酿,示范基地领导小组于4月初出台了基地建设实施方案,确定了项目目标、技术指标、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和工作措施,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可行、措施有力,力求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确保领导督促检查到位,技术人员指导服务到位。

3.3精心组织,创新服务

基地在云水村设立了办公室,建立了财务、考勤、例会等各项规章制度,市农技中心抽调4名精干技术人员到基地驻点,吃住在基地,每一个试验、每一项示范都有责任人。为便于规划安排,将技术落实到户到田,基地办公室通过测绘绘制了基地示意图,每块田面积、户主姓名及试验示范内容都在图上标注得一清二楚。

3.4把握环节,服务到位

为提高基地的示范效果,基地实行“七统一”服务,即统一技术方案、统一技术培训、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物资供应、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病虫防治、统一订单收购。基地办公室配置了电教设备,购置了科普图书和刊物,张贴了科技挂图,设立了农民课堂。4月中旬,结合项目动员和面积落实召开了一次基地全体农户培训大会,5月中旬又召开了一次专题培训会,省农技推广总站杨惠成总农艺师进行了授课。为提供优质高产水稻良种1t,配方肥料24t,高效农药2.5t,配备机动喷雾器1台,在核心区安装杀虫灯6盏,协助粮食部门与基地签订优质优价粮食订单200余份,支持基地购置收割机和开沟机各1台套。

3.5组织观摩,扩大成果

7月上旬和8月上旬,农委及推广中心2次组织各镇农技站站长、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代表到基地进行现场观摩,以辐射引导全市。通过广播、电视、报刊、会议、印发资料等各种方式和手段,广泛宣传建立示范基地的重要性,宣传推广免耕栽培的重大意义,宣传示范基地取得的成效,提高全社会认知程度,推动全市免耕栽培保护性栽培技术的快速推广。据统计,2008年我市水稻免耕栽培面积达5 667 hm2,较2007年有较大幅度增长,栽培技术也得到了提高,节本增收效果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 吴,张健美,张四海,等.保护性耕作和稻田免耕栽培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43-51.

[2] 黄小洋,黄国勤,余冬晖,等.免耕栽培对晚稻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J].江西农业学报,2004(3):1-4.

农耕技术论文第7篇

关键词2bmlz-2型免耕播种机;推广;意义;吉林白城

免耕播种机是保护性耕作技术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适宜在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区推广使用的新型农机具[1-4]。白城市地处吉林省西部半干旱特殊生态区,近年来市有关部门和领导正加大力度在白城市5个县市(区)的农业种植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因此,对免耕播种机尤其是适合白城市推行保护性耕作需求的免耕播种机与日俱增。利用这个契机吉林省白城市农牧机械化研究院通过自主研发设计出了适合白城市种植结构的新型2bmlz-2型免耕播种机。目前,该机已经通过白城市科技局及有关专家的鉴定,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它的研制成功对促进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具体阐述如下。

1经济效益

2bmlz-2型免耕播种机的配套动力为农民最常用的8.82~14.70 kw四轮拖拉机,无需农民再增加额外的生产投入,在使用中可通过更换播种部件的方式实现对玉米、高粱、谷子、大豆等多种农作物同时做到旋切破茬、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工序,从而真正实现一机多用,减少人力、物力等生产投入。如果按每台机器每年作业30 hm2,只从提高农作物产量、提高作物品质、节水、节肥、减少用工量计算,每台每年可获经济效益1.2万元,如果1年有2 000台该机参加保护性耕作,完成免耕播种6万hm2,每年就可取得经济效益2 400万元。白城市地域辽阔,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达74.19万hm2,基本农田保护面积63.9万hm2,保护率达86.14%。如果该播种机得到广泛的推广使用,必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社会效益

因2bmlz-2型免耕播种机在使用中多种工序并存,省去了农民繁杂的劳作过程,减少了农民春耕生产的时间,为农民备耕生产抢抓时机打下了基础;同时也释放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如投入到社会生产建设中,可改善经济建设对人员的需求,缓解和改善劳动力不足现状,也可利用这些劳动力拓展白城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使白城市的各项事业均衡有序的发展,可为白城市经济建设创造巨大的财富。白城市属于特殊生态区,春季时有低温冷害发生,如能提前预知需推迟播种期,在无法预知时可能会造成缺苗、断苗现象,有时甚至成片死亡,这种情况下必须将原种植耕地毁种,无论是推迟播种期还是毁种,利用2bmlz-2型免耕播种机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播种工作,有效减少损失,做到灾年不减产、收入有保障,从而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2bmlz-2型免耕播种机为农业种植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提供了重要的农机具,通过配套的机械化作业,使先进的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在实际生产中得到迅速推广应用。为白城市农业生产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必将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

3生态效益

白城地区常年风沙、干旱,生态环境非常脆弱,尤其是水资源短缺逐渐成为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大旱年头农民灌溉定额高出作物实际需要的2~5倍,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投入,这些因素严重制约着白城市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农民生活水平无法在短时间内得到大幅度提高。要减少水分流失,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现状,认真落实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利用2bmlz-2型免耕播种机对保护性耕地进行耕作。一般实施后3~4年才对土壤松动1次,这样可大量减少翻地和整地过程中产生的扬尘,利用该机播种后采取直接覆土、镇压的方式,一次性完成了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在此过程中也减少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对土壤墒情有很好的保持作用。若该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使用,可充分缓解白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4结语

2bmlz-2型免耕播种机可将上茬作物的秸秆通过旋切破茬的方式直接还田,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土壤腐殖质含量,而且可以减少秸杆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也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bmlz-2型免耕播种机是白城市加大农业种植区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它对调整种植方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调整社会劳动力结构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长远考虑必将为白城市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重要贡献,为美化白城、净化白城,使白城市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5参考文献

[1] 田玉民.2bfm-4型播种机设计与生产[j].农业机械,2009(7):74-75.

[2] 赵永德,施生炳.高原冷凉地区保护性耕作技术实践及模式探讨[j].农机化研究,2006(12):19-21.

农耕技术论文第8篇

[关键词] 因地制宜 旱地保护性耕作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6)02-0190-02

所谓的保护性耕作指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对农田的耕作,甚至是进行一段时间的免耕,除此之外还要用农作物的秸秆等覆盖住没有进行耕作的农田,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土壤被风蚀和水蚀情况,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例如美国,澳大利亚等等国家,都根据土地的情况采取了一定的旱地保护性耕作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实践证明在众多的保护性耕作措施中,少耕和免耕对于提高土壤的肥力和改善土壤结构的效果最为明显。

我市境内土壤的土质情况各有不同,再加上农林牧渔等各个行业对耕地的制约情况,因此在我市推行旱田保护性耕作需要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保护性耕作措施,只有如此才能做好旱田保护性耕作工作,从而实现种植业可持续发展。

1 我市主要的保护性耕作的机械生产农艺

根据当前我市旱田作业的情况,想要因地制宜推广旱田保护性耕作,主要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1 秸秆覆盖

秸秆覆盖是指在土地没有进行耕作的时期,用各种农作物的秸秆将地表进行覆盖的措施。通过使用农作物秸秆对地表的覆盖不仅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还可以改善土壤的结构和增强土壤的肥力。秸秆覆盖使用玉米秸秆的情况最为常见,使用玉米秸秆进行覆盖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使用收割机将玉米的秸秆进行粉碎之后,在将粉碎后的秸秆均匀的覆盖到地表上;二是不进行粉碎,直接将玉米秸秆整棵覆盖在地表之上。

1.2 土壤的耕作处理

对于旱田而言,无论是使用哪种土地耕作方法都需要遵循的原则是要以蓄水和增加耕作层作为土壤耕作的目的,并且在耕作的过程中不能破坏到土壤的地表覆盖。根据以上原则,当前我市的土壤耕作方法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免耕,即不对旱田进行耕作,直接在前茬农作物的的根茎上进行播种,其二是进行定期全面的深松,通常2到3年进行一次。

1.3 种床处理

种床处理主要是针对玉米种植而专门提出的一项措施,主要是为了提高玉米的出苗率,这种技术最优点是不破坏地表的秸秆覆盖。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直接免耕进行播种,其次进行浅松,主要是处理一下跟茬和杂草,接下来把秸秆和泥土进行混合,但是要注意不要破坏到地表,最后是浅旋处理。

2 当前我市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

虽然旱田保护性耕作在我市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推广,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农民对旱田保护性耕作的认识不足

虽然旱田保护性耕作在我市已经推广了几年,但是由于宣传等工作的不足,我市的农民至今对于旱田的保护性耕作的认识仍旧比较粗浅。大部分农民还是习惯应用传统的耕作方式,没有认识到保护性耕作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自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性耕作的技术。这与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政府在推广工作上的投入不足都有很大的关系。

2.2 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不够系统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一个系统的技术,包括了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病虫害控制和深松技术这四个主要的方面,并且这四个环节之间是紧密相扣的,任何一个环节的缺乏都不能称得上是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但是就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市对于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精力几乎全部都放在了免耕播种技术上了,对于其他环节则几乎没有研究。

2.3 配套机具缺口大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实施实际上对机具是有一定要求的,适宜的机械化对于促进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来说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就我市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市与保护性耕地相配套的机具仍旧存在着很大的缺口,这一情况严重阻碍了我市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

2.4 缺乏专业的人才

想要让保护性耕作技术被广大的农民所熟悉、接受、应用就要做好推广工作。推广工作依赖于专业的推广人员,但是从我市当前的推广服务队伍来看,推广服务队伍中缺乏专业的人才。

3 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发展的对策

针对我市当前推广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存在的问题,想要促进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就要及时的采取一些对策,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 扩大示范范围,加强宣传力度

根据当前我市农民对于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认识不足的情况,可以通过扩大示范范围,加强宣传力度的方法来改善这一局面。例如可以积极开展一些现场的展示会,向农民现场介绍保护性耕作的一些情况,为农民答疑解惑,让农民能够真正体会到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确实是一种节约成本、提高效益的技术,并且对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有重要的意义。

3.2 加强农机技术服务队伍的建设

正如前面所言,想要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工作,农机技术服务队伍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加强农机技术服务队伍的建设不仅要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提高农机服务队伍的机具、设备等各方面的水平。除此之外,还可以把现有的农机服务组织组成适当的联合体,加强农机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3 对机具进行改造

配套机具缺口大是制约我市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针对这个问题,就需要进行机具改造工作。机具改造不仅要改进那些落后的机具而且对于那些新兴的机具也有进行适当的引入,这就要求政府适当的加大这方面资金的投入。

总而言之,旱田保护性耕作对于实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我市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开始进行旱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并且也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只有分析这些问题,采取适当的解决对策,才能切实的做好旱田保护性耕作工作,从而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越会. 辽宁省旱田保护性耕作机械化生产农艺及机械配备的研究[J]. 农业开发与装备,2010,06: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