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出口贸易含义

出口贸易含义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8 16:52:18

出口贸易含义

出口贸易含义第1篇

【关键词】外贸英语;翻译特点;翻译方法

一、外贸英语翻译的特点和要求

外贸英语翻译除口译外还包括外贸英语函电和外贸合同等书面的文字翻译,它不同于文学类作品的翻译,除了讲究语言的艺术性,还有一定的社会性和科学性。所谓社会性外贸英语业务是进出口贸易国双方在实物与技术交往中进行的社会活动,同时也是科学性的,必须遵循国际惯例和规则。

(一)文体的特点

1.用词精简 ,句式严谨

用词精简 ,句式严谨是对外贸易往来英语函电的基本要求。如:建立业务关系

Having had your name and address from, we now avail ourselves of this opportunity to write to you….因此 ,翻译时要把握词汇的文化涵养和使用背景 ,充分了解词汇不同的内涵和外延。外贸往来函电言简意赅的特点,是由于在国际贸易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报,电传造成的。只有充分体会这一特点,才能在外贸业务中与客户进行更好的交流。

2.使用性与针对性

外贸英语这门课程主要是为培养从事外贸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立的。而外贸英语翻译的课程内容与国际贸易的各门课程都有紧密的联系,也是国际贸易专业学生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如撰写商业信函的方法、要求和技巧;怎样建立业务关系,询盘、报盘、还盘和订货;付款方式,包装、装运,索赔,保险等,各个环节都与之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外贸英语函电的正确翻译影响着对外贸易业务能否顺利进行。

(二)词汇使用的特点

词义辨析是英汉翻译的基本功,如何准确地运用词汇 ,既符合英语函电简洁化的特点,又符合其高度格式化的特点 ,那就要求平时积累一些专业词汇、外贸术语。

1.一词多义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一词多义的现象 ,而且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在翻译中如何把握原语中的多义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具体含义,是翻译的关键问题之一。许多常用的英语词汇在外贸英语翻译中既有普遍含义,又被赋予新的含义,有的进而发展成为专业词汇、外贸术语。许多外贸英语翻译错误由此而生。例如:

Provided you fulfill the terms of the credit, we will accept and pay at maturity.

误译:在贵公司履行信用证条款的条件下 ,我行将接受并于成熟之日支付信用证下提示的汇票。

正译:我行将承兑并于期满时支付信用证项下提示的汇票。

此句中的 accept和 maturity都是我们熟悉的词汇 ,其常用意义为 “接受 ”和“成熟”,而在此处 accept意为 “承兑”,即远期汇票付款人接受汇票,正式确认如期支付汇票金额的责任;maturity意为“(票据的)到期”。课文中所出现的错误显然是由于忽略了这两个词在外贸英语中的特别意义所致。

2.词义的引申和转化

外贸英语中的抽象名词在很多情况下也可变成可数名词 ,表示比较具体的东西 ,并可有复数形式,这些以虚指实的抽象名词能大大简洁英语的表述。在这种情况下,翻译应该把虚化为实,使之具体化,从而使译文更加贴切。例如:

(1) Thank you for informing us about the damage to our shipment.

(2) The United States is a heavy consumer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it is increasingly on certain imports, especially on oil.

Shipment做不可数名词时有 “装运 ,运送 ”的含义,而在例(1)中,该词用作可数名词 ,其语义为 “所交运的货物”。例(2)中,imports并非抽象的 “进口 ”之意 ,而是指 “进口的产品”。在处理类似的情况时 ,需要一点灵活变通 ,在原词词义上加以适当的引申或添加 ,才更加符合译文的含义。

二、外贸英语的翻译方法

(一)分析语言环境

外贸英语的语言环境既包括外贸工作者从事的各种进出口业务活动,又包括他们用以表达进出口业务的语言。在外贸活动中,为了达到有效交际,主要语言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着贸易活动这个话题进行,贸易工作者必须使用能够有效表达这个话题的语言项目,如贸易术语、贸易习惯用语、固定语法和语篇格式(例如国际贸易定价单、合同)等。在外贸英语翻译时,译者必须使用表达国际贸易语言意义的词汇和习惯用语,也应当符合外贸英语的语言环境。

(二)了解不同国别文化差异

翻译意味着传达信息。其准确性依赖于很多因素:文章本身的可信度、文章类型、目标读者、被翻译文章在使用中的风格以及翻译的目的。中国人和西方人在观察和思维上都存在着差异,因而对同一种东西及其特征和属性有着不同的概念和表达方式,翻译时译者必须清楚地了解中西方对某一具体事物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越过英汉表达形式的局限进行意义上的对等翻译。

参考文献

出口贸易含义第2篇

【关键词】出口商角度 字母拆解

进出口贸易实务流程中的13种贸易术语的理解在教学过程和实训过程中非常重要。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不是老师觉得将这些贸易术语透彻地灌输到学生的脑海中实非易事,就是学生觉得这些符号难以理解,更别说融会贯通到实践中去,况且绝大多数的学生未到外贸一线工作场所实践过。

在阐述如何准确、简便、快速地理解贸易术语之前,首先要将贸易术语的定义搞清楚。贸易术语是指在国际贸易交往中,买卖双方为了节省时间、精力,避免双方在贸易进程对合同中所规定的条款产生误解、歧义,就买卖双方在费用、风险、责任、手续等办理和划分方面确定各自的责任和义务,通过3个英文字母简洁、清晰、明了的界定买卖双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简言之:贸易术语用来说明价格的构成及买卖双方有关费用、风险和责任的划分,以确定进出口双方在货物交接中各自应尽的义务。

一、报关手续的办理

除去贸易术语中的DDP即DELIVERED DUTY PAID (…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完税后交货(……指定目的地)和EXWORKS(…named place)――工厂交货(……指定地)这两个贸易术语外,其他11贸易术语的报关手续的安排都是各自办理报关,各自支付相应税赋。此即出口商办理出口报关,支付如海关所规定的相关出口关税、增值税等;进口商办理进口报关,支付如海关所规定的相关出口关税、增值税等。也可以这样说在13种贸易术语中EXW这一贸易术语是出口商责任最轻的一种,而DDP贸易术语是出口商责任最重的一种。

二、风险划分

1、仅适合海运的贸易术语

主要有FOB、CFR、CIF、FAS、DES、DEQ。这6种贸易术语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前3种贸易术语为一组,即FOB、CFR、CIF。这一组贸易术语的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点在出口国装运港船舷。所谓风险划分点在出口国装运港船舷是指当货物在指定装运港越过船舷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也就是说买方必须自该交货点起负担货物灭失和损害的风险。第二种类型后3种贸易术语为一组,即FAS、DES、DEQ。这组贸易术语的风险划分比较复杂,但概括起来说,它们属于实质货贸易条件下的贸易术语,即不管是买方还是卖方都必须完成各自应尽的交货和接货手续,其风险跨度大,正因为此,今天,除去两国或地区接壤的水域不远,一般极少使用。如FAS即FREE ALONGSIDE SHIP(…named port of shipment)――船边交货(……指定装运港)是指卖方在装运港将货物放置码头或驳船上靠岸边,即完成了交货。这是指买方必须自该时刻起,负担一切费用和货物灭失或损坏的一切风险。这里要注意到在实际的操作中要买方负担从出口国装运港卖方将货物放置码头或驳船上靠岸边之后的风险在两国海域遥远的情况下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买方就必须亲临卖方码头接货,从操作层面上来说也是无法实现的。另外,如DES DELIVERED EX SHIP(…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是指卖方在指定的目的港船上向买方提供了未经进口清关的货物时,卖方即履行了交货义务。卖方必须负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的一切费用和风险。此贸易术语在实质货的条件下与前述FAS在风险的划分上正好相反。FAS是买方到出口国装运港接货,而DES是卖方到进口国目的港交货。其适应的贸易国别两者应该都是相通的,即都为近海相邻的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再看DEQDELIVERED EX QUAY(…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目的港码头交货)(……指定目的港)。这一价格术语是指卖方将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的码头,未经进口清关,可供买方收取时,即履行了交货义务。卖方必须负担货物交至该处的一切风险和费用。这个价格术语与前面的DES价格术语对卖方的风险责任来说仅为交货的目的港风险点的区别。DES卖方风险点在目的港船上,而DEQ卖方风险点在目的港码头。其他并无区别。何以称FOB、CFR、CIF、FCA、CPT、CIP这6种价格术语为主要的价格术语,其道理就在于买卖双方之间的风险划分点要么在出口国指定装运港船舷,如FOB、CFR、CIF;要么买卖双方之间的风险划分点在当货物已交给由买卖双方中的任何一方所指定的承运人时,交货后,货物灭失或损坏的风险,以及由于发生事件而引起的任何额外费用,即从卖方转移至买方,但费用要视情况而定,如FCA、CPT、CIP。这种规定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开展。

2、适合各种运输方式的贸易术语

它们是:FCA、CPT、CIP、EXW、DAF 、DDU、DDP。我们可以将这7种贸易术语也分为两种。前一种为FCA、CPT、CIP。这一组为类似象征货贸易术语。即卖方只要将出口货物置于承运人管辖时就算完成了交货义务,之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后一种为EXW、DAF、DDU、DDP。这一组为实质货条件的贸易术语。这两组贸易术语要切记的是EXW为卖方责任最轻的一种;反之,DDP为卖方责任最重的一种。原因不再赘述。

三、成本

所有的贸易术语里面都包含卖方必须要收到的成本。不管这个字母出现与否。如CIF、CFR、CIF中的C都代表COST即成本;而其他的价格术语中未出现C,如DES、FAS、DEQ、CFA等,卖方同样要收取成本。注意:CFA、CPT、CIP中的C代表Carriage,此处的Carriage是运费的意思,并且这个运费是指各种运费,而非Freight这个运费;Freight作运费解仅指海运运费。

四、货物

所有贸易术语对货物的解释都可以理解为卖方应提供合同中所规定的货物。货物的数量、质量、交货期、结算方式、检验、争执等处理均按合同办理。

五、单证

买卖双方应提供对方可以清关的一应必备单证。除非贸易结算上的问题,如信用证、托收。将贸易术语的一般指导性理解搞清楚以后,就可以进入到本文所探讨的第一部分:即巧解贸易术语。第一,所有贸易术语的理解都必须站在出口商的角度。第二,贸易术语三个英文字母是有意义的,应该把它们拆分,然后从正确的外贸英语的角度来理解。

现在拿几个贸易术语来验证上述的巧解法是否有效。试以FOB为例。FOB全称为FREE ON BORARD(…named port of shipment)――装运港船上交货(……指定装运港)。这里,Free的理解不是“空闲的,自由的”的意思。这里的Free从法律术语的层面来理解是指“免责的”的含义。所有英汉字典都有此解;On Board的字面意义是“在船上”。Named的含义是“指定的”,port of shipment是装运港的意思,并且这里的port是指港口的意思,那么此贸易术语的运输方式必须为水运。站在出口商的角度来诠释此贸易术语那就是:站在出口商的角度,出口商只要在出口国指定的装运港将货物装上船就算免责;这里没有提到“F”即FREIGHT运费,也没有提到“I”即INSURANCE保险费。那么出口商既不要办理托运,支付运费,也不要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本文开始我们就报关手续办理、风险划分、成本、货物、单证处理等若干事项进行了原则性的归类;现在从上述5个方面来简单、迅速、准确的定义FOB这个贸易术语。

买卖双方各自责任:第一,出口商不办理托运,支付运费;托运和运费的支付由进口商办理;出口商也不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保险手续的办理和保险费的支付,同理,由进口商办理并支付。第二,关于报关手续办理:各自报关;即出口商办理出口报关并支付海关规定的相应税费;进口商办理进口报关并支付海关规定的相应税费。第三,风险划分:出口商只有当出口货物越过出口国装运港船舷就算交货,此后的风险就转移至进口商;进口商从即刻起承担其责任、风险。第四,成本:虽然价格术语中没有COST字样,即成本,但出口商不可能将货无偿送给对方,因此,出口商有索取货款的权利,而进口商有支付货款的义务;当然货款的结算由买卖双方通过合同或其他商务方式确定。第五,货物:出口商有按合同要求交付指定货物的义务,此处的货物即为合同规定的货物。第六,单证:买卖双方应提供对方可以清关的一应必备单证。除非贸易结算上的问题,如信用证、托收。再以CIP为例。CIP全称为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named place of destination)――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目的地)C代表CARRIAGE。Carriage含义为“运费”。注意此运费不是FREIGHT运费的含义。CARRIAGE作运费解是指可以代表所有的运费解。I代表INSURANCE。Insurance意为保险费named 指定的,place为地点,destination目的地。让我们通过巧解法来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

买卖双方的各自责任:第一,从出口商的角度来看待这个贸易术语,这儿,有C即CARRIAGE运费,那么托运就应该由出口商办理,支付运费;这儿有I即INSURANCE保险,同理,保险手续也应该由出口商办理并支付相应的保险费。第二,关于报关手续办理:各自报关;即出口商办理出口报关并支付海关规定的相应税费;进口商办理进口报关并支付海关规定的相应税费。第三,当货物已被交给由卖方指定的承运人时,卖方即完成了交货。第四,成本:虽然贸易术语中没有COST字样,即成本,但出口商不可能将货无偿送给对方,因此,出口商有索取货款的权利,而进口商有支付货款的义务;当然货款的结算由买卖双方通过合同或其他商务方式确定。第五,货物:出口商有按合同要求交付指定货物的义务,此处的货物即为合同规定的货物。第六,单证:买卖双方应提供对方可以清关的一应必备单证。除非贸易结算上的问题,如信用证、托收。

再以DES贸易术语为例。DES即DELIVERED EX SHIP(…named port of destination)――目的港船上交货(……指定目的港)delivere是“交货”,且delivered是delivere的动词过去时态,可理解为“已交货),ex是at的意思,ship为船,我们知道,贸易术语的解释是从出口商的角度来拆解,那么这儿的DES即可理解为卖方在指定的目的港船上向买方提供未经进口清关的货物时,卖方即履行了交货义务,并且卖方必须负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港的一切费用和风险。为什么可以这样理解,因为13种贸易术语的清关手续除EXW和DDP外都是各自清关,即买方办理进口清关,卖方办理出口清关,故DES的清关手续也照此办理,上述“未经清关”就是此意;而“交货”可以理解为将货实实在在地交到进口国船抵港口在船上交货。既然卖方要完成这一动作,那么卖方也就必然要办理托运,支付运费;同理,卖方要承担如此遥远的海运路程,他没有道理不办理海洋运输保险,所以卖方办理保险,支付保险费用。

出口贸易含义第3篇

    关键词:多边贸易体制 公共健康 《SPS协议》 欧共体荷尔蒙案 科学证据与风险评估原则

    Abstract: Free trade and public health are both essential to the welfare of human being. The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embraced the subject of public health security. Compared with Art.20(b) of GATT1947,the ‘SPS Agreement' balanced, with the help of dispute settlement regim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and public health more reasonably. It is implied in the relevant case study that the Members’ public health sovereignty are being emphasized.

    Keywords: multilateral trading system; pubic health; ‘SPS agreement'; beef hormones case; ‘scientific evidence’ and ‘risk assessment’ principle

   

    所有学派的经济学家都确信,自由贸易要比贸易保护好。自从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批评重商主义开始,贸易保护由于对一国经济造成高成本而一直受到经济学家的抵制。1947年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序言中概括了自由贸易的理论基础,即一个开放的世界市场将会有利于国际分工的发展,促进世界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对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都有好处。然而,正如经济史学家保罗•巴洛克(Paul Bairoch)指出的那样,当自由主义理论统治着学术界的时候,现实主义理论在政治领域居于支配地位,贸易限制一直是世界经济的普遍特征。[①]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首推重商主义的影响。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即便是亚当•斯密也承认他的关于各国间自由贸易的价值观存在着一些例外。在某些情况下,各国会追求并非是实现物质财富最大化的目标,比如说分配正义、反垄断、自然资源的保存,以及本国国民的生命与健康安全的保护等等。

    本文的主旨即在于探讨多边贸易体制下的自由贸易理念与人类健康安全之间的关系演进。进入正题之前,让我们首先来回眸人类贸易史中的若干片断。

   

    Ⅰ 历史回顾-------贸易与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如何协调贸易与健康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实际上,作为人类最早用来与传染性疾病进行斗争的武器,“隔离”(Quarantine)[②]措施的产生与发展就与贸易直接相关。早在15世纪意大利城邦时期,来自黑死病疫区的商船在到达繁华的威尼斯港口时,都会被要求到一个孤地抛锚停留40天,以避免传染性疾病的扩散与传播。[③]以此为发端,到19世纪时各国已经在国内立法中对“隔离”措施建立了一套严格而又内容各异的规范体系。国际层面,自1851年在巴黎召开的首届国际卫生会议后,欧洲各国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共举行了六次会议,并于1892年在意大利威尼斯缔结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拘束力的国际卫生条约(International Sanitary Convention, 1892),以后的国际卫生会议对这一条约又多次进行了修改与补充。这些会议与条约的根本目标可以概括为:一保护欧洲免受外来传染性疾病的入侵;二 建立针对传染性疾病的国际监控体系;三 建立国际卫生组织;四 协调统一各国的隔离措施以便利国际贸易的进行。 [④]国际贸易与传染性疾病在19世纪时就以国际立法的形式紧密地联系起来,一方面各国有权采取措施保护国内公共卫生的安全,另一方面又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以确保此类措施不对贸易增加不合理的负担,造成不合理的阻碍。在整个国际贸易法的发展史中,这一矛盾贯穿始终。对此,1929年签订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CPP)可以作为一个极好的例证。公约一方面承认每一成员国有权利检查与处置被隔离的进口植物或植物制品,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暂时禁止此类植物或植物制品的进口,[⑤]另一方面又要求成员国“除非在某一国家的特定区域确实已经发现了植物病情或虫害,而且对于保护本国的植物及农作物来说是必要的情况下,不得以植物卫生为理由对该国的植物或植物制品实施进口与运输限制。”[⑥]

    历史的回顾告诉我们,在20世纪,人类平衡贸易与健康关系的努力更多地是在构建和完善以GATT---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的过程中体现出来。

   

    Ⅱ GATT---WTO协调贸易与健康的立法与实践

    一 初步尝试——《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第20条(一般例外)

    (一) 《关贸总协定》第20条(一般例外)解读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ariffs and Trade ,简称GATT)成立于1947年,当时由23个国家签订此协定,其目的在于努力推行贸易自由主义,避免盛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民族主义以及贸易战在战后重现。非歧视原则是GATT多边贸易体制的核心和最重要的原则,也是GATT作为一个多边贸易体制得以存在并在战后国际贸易中发挥其职能的基石。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全球性的多边贸易协定,在GATT对贸易的规范中同样包含了对公共健康问题的关注。透过 GATT第20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多边贸易体制的设计者们试图在保证政府的“健康福利权”与防止此种权力被滥用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之间寻求一种平衡的努力。[⑦]正如杰克逊教授对“一般例外”条款所作的分析那样,第20条“承认了主权国家的重要性”[⑧],即成员方政府能够采取行动以促进‘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及其他合法目标的实现,“尽管这种行为会与它在国际贸易中的各种义务相冲突”;[⑨]对政府“健康福利权”的规制以避免其被滥用则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即有关措施的实施:1 不得在情形相同的国家之间构成任意的、不合理的歧视;2 不得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3 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⑩]

出口贸易含义第4篇

一、金融危机下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显著特点

(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中心发生变化。中国之所以成为新贸易保护主义实施的中心。原因有两个:一是金融危机影响全球经济的增长,致使世界经济陷入低迷,而中国实力却不断增强,自然中国也就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2008年中国GDP为300670亿元,比去年增长9.0%,进出口贸易额为25616亿美元,比去年增长17.8%,利用外资924亿美元,提高23.6%。二是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产品遍布世界,因此针对中国产品的新贸易保护案例必然会有所增多。

(二)新贸易保护主义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爆发。这场危机虽然从美国开始爆发,但范围极广席卷全球。首先是与美国经济的紧密联系极为紧密的欧洲、日本被卷入。其次像中国、印度等新兴的经济体国家,也由于对美国市场的严重依赖,不可避免的要受到影响。在这种国际经济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广泛开始兴起,各国纷纷出台相关的保护措施。

(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范围不断扩大。这场金融危机具有典型的“蝴蝶效应”,通过各种传导机制很快将亚非拉的很多国家都卷入进来。在金融危机发生后,美欧为首的发达国家率先出台保护贸易的措施,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也开始升温,这些保护措施的“跟风”现象和报复行为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浪潮席卷全球。

二、金融危机下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一)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增速减缓和环境恶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给我经济发展带来了极端影响。从我国的外贸贸易的统计数据来看,从2008年11月份进出口总额出现了自入世以来的首次负增长,此后进出口总额也不断下滑,且下滑的趋势不断加剧。

(二)多国政府提高了对华进口的门槛。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下,阿根廷增加了自动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和非自动进口许可证制度的名单。与此相应,印度也欲对中国产品设限。如果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也加紧对中国出口品实行贸易壁垒,那么中国出口贸易将遭遇更为严重的冲击。

(三)人民币汇率再次成为焦点。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以来,美国国内经济持续衰退,失业率不断上升,财政赤字严重高涨等现象。美国政府认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转而攻击人民币汇率制度,借以转移国内民众对其经济日益低迷的不满情绪。使人民币汇率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可以预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持续低迷,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人民币汇率问题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将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攻击的对象。

(四)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不断增加。进一步增多的新贸易保护主义从发达国家蔓延到发展中国家,我国出口品也将面临更多的贸易壁垒,其中最为典型的是针对我国出口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不断增多。中国的出口品将遭遇全球的围堵,必将损害“中国制造”的国际形象,严重阻碍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增长。

三、金融危机下我国应对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措施

(一)积极参与多边贸易谈判。我国作为WTO的成员,应积极参与该框架下多边贸易谈判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制订与修订。同时,利用有利的多边贸易规则规避新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和贸易摩擦,努力推进全球贸易自由化的进程的同时,为我国经济增长创造良好国际环境。

(二)建立并完善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进口贸易管理机制。我国应努力督促国内企业加快国际认证工作和相应技术标准的实施,进一步将国内有关贸易规则和标准与国际接轨。对破坏我国环境和资源的进口贸易利用强制手段进行限制。通过对涉及安全、卫生和健康的进口制定严格的标准等方式,来规范进口贸易的市场准入制度,从而实现同发达国家在贸易纠纷处理上的平等地位。

(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以规避贸易壁垒。很多国际贸易壁垒都是针对我国出口品档次不高、技术含量较低提出的。我国政府应认识到这一问题,积极倡导企业树立对商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鼓励企业提高产品质量、科技含量。同时,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加大科技投入和教育扶持,提升基础研究、科学研究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速度,加快企业实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增强出口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四)创建贸易摩擦预警机制。政府加强对国际市场的监测,建立对出口贸易跟踪机制。帮助企业全面认识和理解各国的技术、环境保护等标准,防止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并在遭遇到反倾销调查时,鼓励企业积极应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寻求外交途径解决贸易争端。近年来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国际争端日益频繁的形式下,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国际话语权不断提高的局面下,也要努力通过外交途径寻求解决贸易争端的突破点。使外交成为解决贸易争端的有效、有力的手段。

出口贸易含义第5篇

关键词:附加值贸易;贸易贡献;贸易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6)11-0027-04

[作者简介]张美慧(1990-),女,汉族,河北唐山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贸易学;关兵(1968-),女,汉族,黑龙江哈尔滨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农产品贸易。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形成,最终产品的生产依赖于相互承接的生产和贸易环节。在这个过程中,供应链上各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以投入品的形式出口到另一个国家,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后再出口,全过程在最终产品到达目的市场时结束。在这种分工体系下,传统贸易统计体系将出口产品的所有价值增值都统计在价值链最后一个环节,显然会导致统计偏差,从而影响贸易分析并对贸易政策存在潜在影响。以苹果手机为例,一部在中国组装制造的苹果手机的加工费用只有几美元,而整机价值则达到加工费的几十甚至几百倍,按照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中国对美国出口组装后的手机是按照整机价格来计算,显然夸大了中国对美的真实出口额。可见,当产品是由“世界生产”而不是由一个国家生产时,传统贸易统计体系已不能反映一国贸易的真实情况,即“所见非所得”。因此,有必要改变传统的贸易统计体系,采用新的附加值贸易核算体系,该体系不仅可以正确衡量双边贸易差额,也有助于确定世界贸易的真实规模及总体形势。

一、附加值贸易统计的概念

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核心是分解出口总值,近年来逐渐受到各国的支持和肯定。2012年底,国际经合组织和世贸组织共同开发了“增加值贸易统计体系”,该体系采用各国的国内增加值取代进出口贸易总额作为衡量国际贸易的新标准。具体而言,将一国贸易总值中的外国成分扣除,利用剩余的本国增加值部分进行统计,在分析各国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收益时,将国际贸易数据和国民经济核算相结合。举例而言:X国向中国出口200美元自己生产的产品,中国对该产品加工后以210美元出口到Y国,按照传统的国际贸易统计方法,X国和Y国之间没有贸易关系,中国对Y国产生210美元顺差;而按照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X国对Y国产生200美元顺差,中国对Y国产生10美元顺差,具体如图1所示。

可见,采用附加值贸易统计法可以减少双边贸易差额高估的情况。附加值贸易统计作为近几年兴起的贸易改进方法,可以有效弥补传统贸易统计的缺陷,更好地反映国际贸易差额以及真实的贸易利益流向。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 2015年版本,纳入附加值贸易统计的有27个欧盟国家和13个其他国家。

二、传统贸易统计的缺陷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以总量作为标准的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已经不能客观反映国际贸易发展状况,甚至会影响各国贸易政策的制定。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缺陷:

首先是高估真实贸易额。传统贸易统计法统计的是进出口贸易总值,当某种产品完全在某国进行生产并出口时,该产品的出口额等于该国创造的总价值。如果某种产品的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进口中间品时,该国在生产阶段所创造的价值就会明显小于出口品的价格,此时该国的真实贸易额会被高估。可见,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不能真实反映一国的生产增值情况、真实的贸易获利能力以及实际利润。

其次是对中间产品的重复计算。在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背景下,最终产品的生产依赖于相互承接的多个国家,中间品要跨越多个国境、经历多个生产步骤才能形成最终产品。按照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产品每跨国流动一次就以总价格记录在贸易收支中,这样中间产品的价格就存在多次重复计算问题。对于生产出最终产品的出口国家而言,其出口价格是中间品价格多次累计与本国增加值之和,大大高估了出口国的贸易额。

再次是不能解释贸易实践。传统的统计方法只关注出口总额,不能反映产品需求的来源、中间投入品的来源、中间品的加工国家、加工后产品的流向是复出口还是作为最终产品被进口国直接消费等。因此,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不能客观反映产品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流转情况。

第四是影响贸易政策制定。由于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存在重复计算等问题,导致贸易数据有偏差,进而会导致双边贸易平衡、汇率、比较优势等方面存在争议,这必然会影响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以及国际贸易政策的制定。

三、附加值贸易统计的经济意义

附加值贸易统计的经济意义主要包括:客观反映贸易贡献、正确引导贸易政策的制定、真正体现贸易对就业的影响、有效考察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和准确判断贸易竞争力。由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记录了从1995年到2011年主要国家的贸易数据。

(一)客观反映贸易贡献

与传统贸易统计相比,附加值贸易统计可以客观反映出口对一国经济福利的真正贡献。传统贸易统计方法统计的贸易数据只是表面上各国之间的贸易流量,不能真正体现贸易利益的流向,账面的贸易顺差并不代表着最终的利润。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避免了中间产品重复计算的问题,可以减少对不同经济体之间贸易差额的错误估计。此外,附加值贸易统计有利于更准确地理解进口对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在传统的观念下,出口被认为可以促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而进口对国内生产总值是负贡献;然而,按照附加值贸易统计,进口是出口的促进因素,在多数经济体中,大约1/3的进口都是为了出口。

(二)正确引导贸易政策的制定

附加值贸易统计有利于正确引导各国制定合理的贸易政策,为促进全球贸易有序发展提供支撑。一般而言,发达国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上游,而发展中国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下游,发展中国家在产品生产中需要进口来自发达国家的中间品,最终产品再流回到发达国家,以产品总值作为双边贸易差额的统计口径时,最终产品出口国的顺差会被高估,因为其中包含外国价值增值部分。然而在这种贸易模式下,发达国家往往对进口最终产品的生产国实施关税、非关税壁垒、反倾销措施等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来减少本国逆差的压力。以中美贸易为例,随着中美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贸易摩擦也不断发生,中国多年来一直是美国第一大逆差来源国,美国以表面的巨额贸易差额为由,多次打压中国产品,更迫使人民币升值。

而在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附加值贸易统计可以减小对双边贸易差额的高估,帮助贸易政策制定者制定符合国际贸易规则的政策,这不仅可以避免国际贸易争端,也符合国际贸易发展的长远利益。

(三)真正体现贸易对就业的影响

采用附加值贸易统计能够真正体现贸易对就业的影响。随着自由贸易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对贸易和就业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传统贸易视角下,贸易数据不能全面反映创造就业的具体环节,在分析贸易与就业效应时往往会有失准确。然而,附加值贸易统计数据可以清晰地显示各个国家参与贸易的环节,揭示价值增值的来源,真正体现贸易对就业的影响。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使大多数发达国家认为,某些发展中国家组装的最终产品进入本国而剥夺了本国该产品工人的就业机会,但是从附加值角度而言,这些发达国家的价值增值在其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尽管在组装环节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取得了就业岗位,发达国家的工人失去了就业岗位,但是创造高附加值的往往是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而这些环节往往是在发达国家完成,即发达国家在研发、设计和营销环节增加了就业岗位。从附加值贸易视角下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就业密集的主要环节,发达国家主要专注于高附加值环节的工作,产品往往是发展中国家低技能工人生产的,因而发达国家从价值链中获取丰厚利润;发展中国家主要从事低附加值环节的工作,尽管就业人数较多,但是从价值链中获取的利润却非常少。以iPhone6为例,作为苹果手机的代工厂商,富士康组装一部手机只能获利4美元左右,iPhone6的裸机售价最低为649美元,其成本只有200多美元,利润率在70%左右,苹果公司承担的是研发、销售等高附加值环节,赚取了大部分利润,而中国富士康公司承担的是低附加值的组装环节,只能赚取微薄利润。

总体而言,附加值贸易解决了所有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国家的劳动力就业问题,这是由于全球价值链上的生产任务配置在多个国家,产生的就业也就分散在多个国家,实现了部分就业机会的跨境转移。从发达国家分离出的生产环节为发展中国家或者新兴经济体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体现了全球价值链上众多国家所形成的区域就业不断加深的依存关系。

(四)有效考察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附加值贸易统计可以有效考察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在国际贸易日益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关注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其中隐含碳排放问题受到重视。隐含碳排放是指产品生产整个过程中排放的CO2总量,产品生产中需要的原材料本身在生产中排放的CO2、运输过程中排放的CO2,都是产品的隐含碳排放。随着国际分工和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最终产品的形成依赖于相互承接的各个环节,传统贸易统计数据将出口产品的碳含量全部归于最终产品出口国,显然会造成该国碳排放的高估。根据附加值贸易统计法,可以了解最终产品各个生产环节的真实来源,将产品中的碳含量分解到各个生产环节,从而清楚地揭示CO2作为贸易产物产生于何处。这对一个国家参与联合国碳减排责任的国际谈判,参与国家环境和贸易标准的制定,维护本国企业的出口利益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也有利于各个国家坚持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转变为低能耗、低污染的发展方式,从源头上降低出口产品的碳排放,实现清洁生产与清洁消费。在附加值贸易统计下,可以明确产品的国内投入品和进口中间投入品,从而有利于考察各国的贸易隐含碳排放规模,推动碳排放分担责任的公平化,在此基础上,通过设置合理的减排机制和技术转移机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节能减排。

(五)准确判断贸易竞争力

附加值贸易统计还可以准确判断一国的贸易竞争力。竞争力评价是政策制定者制定发展战略的基础,是确定出口部门和调整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传统贸易统计以出口总额作为贸易研究对象,不能有效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如按照传统贸易统计方法,中国在苹果手机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而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表明中国只在组装环节具有比较优势,因为附加值贸易统计充分考虑了一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和中间产品的作用。因此,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可以真正反映一国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以及该国在参与产品生产中具有竞争优势的环节,进而能够有效判断一国的贸易竞争力,为制定本国的产业政策和贸易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

四、结论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对贸易差额存在高估现象,附加值贸易统计方法更能准确反映各国参与国际分工的地位,揭示一国的国际贸易规模与真实获利能力之间的差距。此外,附加值贸易统计体系在还原双边贸易差额的基础上,有利于降低贸易摩擦,进而可以促进国际贸易秩序的稳定。从国家的角度而言,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为了提高一国在出口中的获利能力,应注重发展高附加值的研发和营销环节,由微笑曲线的低端向两端迈进。2016年9月初召开的G20峰会,也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应提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和分工地位,促进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贸易统计体系的完善,对于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俊,杨恬恬.全球价值链、附加值贸易与中美贸易利益测度[J].上海经济研究,2015(7).

[2]戴翔.出口贸易利益究竟有多大――基于附加值贸易的估算[J].当代经济科学,2015(3).

[3]刘琳.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测度与分析――基于附加值贸易的考察[J].世界经济研究,2015(6).

[4]向书坚,温婷.中国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的重估算――基于新附加值贸易统计视角[J].国际经贸探索,2014(12).

出口贸易含义第6篇

一、稳定外需、进口战略与贸易平衡的理论含义:扩大内需的一种表述

观察全球贸易发展历史,一国贸易收支差额为零的绝对平衡极为鲜见,除非封闭经济的情况,否则贸易收支差额为零的平衡是理论表达。在现实中,贸易收支差额平衡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目前G20国际合作组织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衡量包括贸易收支失衡在内的宏观外部失衡指标体系,尽管各国对各种数值指标上限尚存争议,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致力于贸易平衡的国家,其目标是促使本国贸易收支差额逐步缩窄,降低外部宏观经济波动对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使之逐步回归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水平。

中国近年来对外贸易快速增长,连续多年出现贸易顺差,与资本账户顺差一道并称为“双顺差”,经济增长的外部依赖持续增强。但本次金融危机对中国贸易的重大影响表明外需值得重新反思,而外部针对中国贸易失衡调整的汇率施压、贸易保护等手段,更是说明多年来持续贸易顺差格局需要重新审视,中国大国经济发展需要相对可控的外部影响,“十二五”规划已经明确将宏观经济平衡增长列入重要目标。由此可见,对中国而言,贸易平衡直接含义是降低贸易顺差。

贸易顺差调整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但中国对相关政策选择极为谨慎,直接原因在于,影响贸易失衡的因素复杂多样,难以明确分清主因,决定了寻求贸易平衡的治本之策的难处。从中国经济增长来看,近年来贸易顺差快速增长是出口较进口更快增长的结果,出口转内销实现出口下降进而降低贸易顺差的做法,成为实现贸易平衡争论的重点。然而,中国在劳动力成本、规模经济效应及国际分工等方面释放的比较优势可能继续存在,出口增长短期内快速下降不具合理性,而且吸纳大量就业的出口部门也承载着稳定就业的重任,降低出口实现贸易平衡的做法短期内不具可行性。

基于上述的讨论,贸易平衡的出路寄托于进口的快速增长。贸易顺差表现为出口与进口之差,在外需稳定的情况下,如果进口相对于出口更快增长,那么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将呈现下降的态势,持续下去必然促使贸易顺差逐步回归合理区间,中国当前的进口战略目标也在于此。然而,扩大进口战略如何实施,理论上隐含什么条件?

直观来看,稳定外需、进口战略与贸易平衡隐含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根据消费C、储蓄S、进口M及投资I、出口X构成的开放宏观经济恒等式C+S+M=C+I+X,可以看出,在经济保持稳步增长的情况下,进口较出口更快增长同时伴随以下三种情形,一是投资I的更快增长以充分消化进口的商品增长;二是消费C的更快增长以消费更多的进口商品;三是投资与消费都出现更快增长以消化进口商品的增加。由于消费与投资是内需的两个方面,因而,不管是哪种情形,进口较出口更快增长必然要求内需的更快提升。

由此可知,进口战略与扩大内需本质上具有一致性。扩大内需意味着消费和投资需求增长,由此要求增加进口商品以满足投资消费提升的需要,结果将促使进口商品比出口商品的更快增长,最终将有助于降低贸易顺差。但扩大内需还蕴含另一种含义,即投资和消费的增长要求消化更多的国内产品,吸收国内企业的过剩产能,从而降低出口增长,推动贸易平衡目标的实现。可见,扩大内需促平衡比进口战略促平衡的含义更为广泛,进口战略仅是扩大内需的一种表述。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进口M=m*P,即进口增长可能是进口价格P的快速上升导致的进口额快速增加,并非进口数量m的较快增长,这种条件下尽管也缩小贸易失衡,但却没能带来较高的消费和投资的实际内需增加,因而在大宗商品价格高企的情况下,实施进口战略不仅降低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且没能同步实现内需贡献的同步增加,宏观经济总需求可能面临下滑的局面。

综合来看,稳定外需、进口战略与贸易平衡的政策实现预期效果具有一定的条件,即在进口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进口较出口更快增长对应内需的同步扩大,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步提升,由此抵消贸易平衡导致净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下降,最终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但在进口价格飙升或者高企情况下,进口增长并非伴随内需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增强,进口战略尽管缩小贸易失衡,但同时可能加大输入型通胀压力,结果可能导致宏观经济波动。

二、中国进口战略的实施重点:高新技术及消费品的一般贸易

上面从理论角度分析进口战略的含义,进口战略促平衡本质上是扩大内需的一种表述。然而,在现实中如何实施中国的进口战略,进口结构应如何调整?这就需要进一步结合中国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判断,即通过中国的经验数据进行实证分析。上述理论分析表明进口战略促平衡暗含两方面的条件,一是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以此缩小贸易顺差;二是内需的扩大,即投资消费的更快提升拉动进口的较快增长。以下的经验分析也将从这两方面展开。

(一)进口战略着力点:一般贸易

图1报告1981-2010年中国进口与出口名义增速。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都经历高速增长的阶段,1981至2010年出口名义平均增速达到16.7%,而同期进口名义平均增速也达到16.3%,相似的增速隐含出口与进口存在内在联系,而且数据显示出口与进口的相关性在近年来更为密切,出口与进口的相关系数由总样本期的0.45上升到2000-2010之间的0.92。进出口总量的紧密联系表明,单纯实施进口总量扩张的进口战略可能同步扩大出口的增长,无助于贸易顺差的缩小。因而需要从结构上进一步分析中国进出口相关性较强的深层次原因。

从进出口结构看,建立在行业内分工基础上的一般贸易和建立在产品内分工基础上的加工贸易,具有不同的平衡属性。简单地说,加工贸易进口增长会同步推动加工贸易出口上升,一定阶段内会定义性创造顺差,而一般贸易则不然。因而进出口结构最基本的需要从贸易方式进行考察。以1996年1月至2011年2月的月度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一般贸易进出口相关性仅为0.26,而加工贸易的进出口相关系数达到0.89。另一方面,从1996年1月至2011年2月共182个月中,加工贸易的出口增速超过进口增速的月份达到126个,占总月份的69.2%,而一般贸易的出口增速超过进口增速的月份占总月份仅为49.5%。上述两方面的经验证据表明图1反映的进出口总量相关性较强可能根源在于加工贸易,但结论的确立还需要分析加工贸易所占份额。

从加工贸易所占份额来看,加工贸易在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较高。图2报告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结构数据,可以看出1994至2007年中国加工贸易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尽管2008年以来一般贸易总额超过加工贸易,但加工贸易占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也一直在40%以上①。事实上,自上世纪末以来,海外跨国公司开始走上跨国外包、制造业产业转移之路,在中国投资建厂,开展来料加工业务并将制成品出口到国外。从趋势来看,中国贸易长时间由加工贸易主导,这种由外资经济结构决定的贸易结构短期内并不会得到根本改变。由此可见,图1显示的进出口总量相关性较强的根源在于加工贸易,因而,进口战略如果着力点放在加工贸易上,那么将促使加工贸易出口更快增长,无助于贸易平衡目标的实现,进口战略必须着力于一般贸易。

(二)进口战略着眼点:一般贸易的高新技术与消费品

将进口战略的着力点放在一般贸易,弱化进口与出口的联系,从而通过扩大进口逐步实现缩窄贸易顺差的目标。但在此情况下进口的扩大内生要求内需的同步增长,以此消化进口商品的增加,问题就归结为进口战略的重心应放在投资还是放在消费上,这需要结合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进行经验分析,接下来将探讨构成内需的投资与消费空间,并分析与之相匹配的进口战略。

观察中国宏观经济总需求走势,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投资依赖特征。统计数据显示,投资对近年来中国经济拉动起着关键的作用,2001-2010年投资对GDP增长贡献平均达到53.9%,平均每年拉动经济增长5.5个百分点,特别是危机期间的2009年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超过九成。投资的地位无可辩驳,对推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经济迅速走出低谷功不可没,但如果因为投资的积极贡献而将进口战略的重点放在投资,那么未来投资将面临更加快速的增长,这对宏观经济稳定可能构成压力。特别是在当前通货膨胀形势严峻的背景下,更应客观审视投资的空间。

关于当前中国投资空间的探讨,理论上是一件复杂的事情,投资对经济增长是否存在上限尚缺乏明确的标准,盲目断定当前中国投资过高并不合适。当然就短期来看,投资的空间显然受到自然资源、生产资料的限制,如果投资对应的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升,宏观经济通货膨胀压力持续升温,那么投资适当放缓将对宏观经济稳定形成正面的促进作用。标识生产资料价格的重要指数是工业企业原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及生产资料价格指数PPI,图3报告这两类指数的同比增速,可以看出,当前这两类指数在危机以来均出现明显的上升态势,并且超过2007年中国通货膨胀时期的价格增速,表明当前生产资料价格已达高位对通货膨胀形成潜在压力。另外从图4报告的季度发电量及同比增速来看,近来发电量已经创出历史新高,增长速度也处于高位运行,某些地区还出现了限电、电荒等现象。这些现象表明当前投资环境已经出现较大的压力,短期内持续投资扩张的基础并不稳健,因而,将进口战略放在投资上面显然不是最优策略。

投资增长空间的缩窄促使进口战略转向消费,但消费能否承载这一任务,同样需要讨论消费增长空间的问题。表1报告中国消费率与G20国家的比较。可以看出,中国的投资显著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这也支持投资空间缩小的结论,而消费率在2008年为36.1%,不仅低于G20国家平均水平,而且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2010年尽管中国消费率有所上升,但仍然处于较低水平,表明中国消费增长仍然具有较大的空间。当前中国正处于通货膨胀调控的关键时期,如果通过降低进口关税等手段进口消费品,不仅能有效拉升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助于平抑目前国内CPI上升的趋势,表明将进口战略着眼点立足于扩大消费的做法,不仅短期可行而且有助于改善中国的长期经济结构。

当然,进口战略向消费倾斜并不意味着其与投资没有关系,相反的,投资空间缩窄恰恰反映简单数量增长的粗放投资增长模式需要改变,归根到底在于投资效率的提升。而投资效率的改善有赖于技术进步,因而,通过进口高新技术促进投资升级成为进口战略的又一重要内容。中国政府尽管多次强调增加高新技术进口,但相关政策并没有取得重要成效,高新技术进口占进出口比重保持在1.5%以下,从2005年至今中国高新技术出口大于进口的状况进入常态化,高新技术持续出现顺差,这与中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极不相称。因而,未来进口战略的实施有必要也有空间在高新技术方面取得突破。

三、 中国进口战略应防范福利陷阱:优化贸易条件

进口战略不管如何实施,结果都表现为进口的较快增长,但进口增加可能对进口商品价格产生上涨压力,传统经济学往往假定进口国是小国,其进口贸易只能接受而不会影响进口价格。然而,中国是拥有13.4亿人口的大国经济体,GDP已经升为世界第二,传统经济模型的价格接受假说显然不再适用于中国,其进出口贸易波动不仅对相关价格产生影响,而且对世界贸易也会产生影响,近年来铁矿石进口价格波动就是典型的案例。进口战略如果伴随进口价格上涨,那么可能导致中国的贸易条件②恶化,由此可能对社会福利造成影响。

贸易条件与社会福利的关系可以通过图5来解读。如图所示,Q1Q2曲线为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K1、K2分别为等价值曲线,其斜率的负数对应不同的贸易条件(即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K1对应的贸易条件高于K2对应的贸易条件,U1、U2为无差异曲线。可以看出,如果进口价格较快上升导致贸易条件下降,等价值曲线由K1下降为K2,那么消费者最终的消费均衡点将出现在U2与K2的切点B,其对应的产品消费数量均比贸易条件下降前的A点少。贸易条件的恶化使消费降到了一条比原来更低的无差异曲线上,即消费者效用降低,社会福利恶化,对一个国家来说,贸易条件改善就是有利的,而贸易条件恶化就是不利的,因为前者意味着社会福利的增加,而后者意味着社会福利的损失。因此,进口战略的实施应考虑其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从经验数据来看,中国进口变化与贸易条件具有紧密的联系,进口对贸易条件影响显著。事实表明,中国贸易条件与进口具有显著的反向关系,从1999年至今中国进口保持较快增长,但贸易条件却是不断恶化。在1999年1月至2011年2月共146个月中,贸易条件下降的月份有112个,占总数的76.7%,表明中国进口快速增长伴随贸易条件的持续恶化。当然贸易条件的下降还有其他影响因素,纯粹将进口上升归咎于贸易条件下降的原因可能有失严谨,因而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金融危机尽管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但它同时也构成经济增长的外生冲击,由此为评估中国进口对贸易条件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验。在金融危机期间,中国进口大幅下滑,贸易条件出现大幅改善的现象;而进口转为正增长后,贸易条件又迅速下降,表明中国进口增长确实对贸易条件构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当前中国进口战略的实施,尤其需要关注其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切实避免由此带来福利损失。

四、政策建议

稳定外需、进口战略与贸易平衡关系着中国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能否有效实施不仅取决于外部环境,还与中国国情息息相关,必须结合中国开放宏观环境制定恰当的政策。结合本文的研究结论,进口战略促平衡的政策可以归结为“一个中心、两个重点、一个防范”,即紧紧围绕扩大内需拉动进口的中心,重点增加高新技术及消费品两方面的进口,防范进口增长落入低福利的陷阱。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是加大力度扩大内需增长。稳定外需、进口战略与贸易平衡是扩大内需的一种表述,内需持续扩大才能拉动进口商品的快速增长,进口战略的落实最终得靠内需的持续增长。针对目前投资处于较高水平的事实,扩大内需的主要突破口在于促进消费增长,而消费的增长归根到底还是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因而,政府应继续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通过加大国民收入中劳动报酬的初次分配比重,并运用财税手段实施二次分配调控,降低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实现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以此促进消费需求进而内需的持续快速增长,最终实现进口需求的上升。

二是促进高新技术及消费品进口增长。高新技术的进口与外国的技术管制存在较大关系,政府可以通过扩大外交谈判机制,促进发达国家放松技术出口限制,同时鼓励企业通过进口高端的设备与技术完成技术升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消费品进口可以通过下调奢侈品等进口关税及促进进口便利化等手段来实现,今年年初,海关总署签发《进境物品税调整方案》规定,自2011年1月27日起,电脑、数码相机等信息技术产品进口税率由20%降低到10%。这是促进消费品进口的积极信号,但未来仍需要进一步深化相关改革。

三是防范进口增长对贸易条件的负面影响。进口增长可能导致进口价格上升,由此降低贸易条件进而影响社会福利水平,因而,进口政策需要随着国际国内环境变化而及时进行调整。比如当前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攀高并且高位运行,适当降低相关产品进口有助于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因而,这就要求政府持续观测并构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优化贸易条件的进口策略。

(本文获《2011年中国对外经贸发展与改革》征文一等奖,发表时内容略有删减)

注释:

出口贸易含义第7篇

[关键词]中韩贸易;隐含能源;增加值贸易;隐含能源生产率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6.001

1中韩贸易发展现状

中国与韩国于1992年正式建交,此后两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2014年以来,中国是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和第一大出口、进口市场,韩国是中国第二或第三大贸易伙伴国。表1显示,1998—2017年,中韩货物进出口贸易额增长了12.2倍,年均增长14.54%;其中,中国出口到韩国贸易增长15.4倍,年均增长15.87%,中国从韩国进口增长了10.8倍,年均增长13.88%。2017年,中韩贸易额达到280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其中,中国对韩出口1027.5亿美元,自韩进口1775.1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6%和11.7%。值得一提的是,韩国始终是中国贸易的逆差国,甚至是中国连续多年的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这是很不寻常的,因为近20年来,中国在世界各国心目中是全球主要的贸易顺差国,而韩国则实现了对主要贸易顺差国的顺差。主要原因是:第一,两国产业结构不同,韩国实现工业化时间早,产业结构比中国先进,加上地理上靠近,交通运输便捷,中国大量从韩国进口所需工业品,韩国以半成品和零部件为主的中间产品出口到中国占有相当比重(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占比高),而中国出口到韩国主要是最终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高);第二,韩国产品价格比大多数工业化国家低廉,有竞争优势,质量也不差;第三,韩国在华投资企业多,且大多是来料加工企业,它们须向韩国大量采购加工所需的原材料和零部件。

表1还显示,从2014年开始,中韩贸易额增长乏力,中国从韩国进口甚至出现负增长,韩国对中国的贸易顺差有收窄的趋势。这一方面是由于全球经济和贸易形势变化(包括汇率的波动)引起的,另一方面也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从而对韩国产生进口替代效应、中国外贸转型(加工贸易占比下降)从而减少了从韩国的进口有关。

由于文章是基于WIOD网站公布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及其卫星账户提供的数据来测算中韩贸易的经济效益问题,因此,我们首先考察一下世界投入产出表提供的中韩贸易数据情况,如图1所示。

图1是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提供的数据计算得到的中韩贸易额的数据,对比表1和图1,可以发现,世界投入产出表提供的中国出口到韩国的数据高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而世界投入产出表提供的韩国出口到中国的数据在2002年(含)高于中国国家统计局提供的中国从韩国进口的数据,2003年及以后情况则相反。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投入产出表的数据更全面,不仅包括服务贸易而且包括货物贸易;第二,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使用海关统计的数据,海关统计中的价格中,出口为离岸价(FOB),进口为到岸价(CIF),而世界投入产出表中的数据均是指出口数据,是统一的口径;第三,汇率的影响,中国的海关统计是人民币和美元换算,而韩国的贸易数据是韩元与美元的换算;第四,统计范围的差别,比如,是否涉及部分转口贸易货物以及可能的走私货物等。

图1显示,韩国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一直高于中国出口到韩国的贸易额,说明韩国是中国贸易逆差的来源国,这个结论与海关提供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2显性贸易背后的增加值贸易和隐含能源

显性贸易的背后,其实是资源环境的损耗与经济利益的获得,文章测算了贸易中的隐含能源流动和增加值贸易,分别表示贸易带来的资源环境的损耗与经济利益的获得。

2.1中韩增加值贸易

为简便起见,以三个国家(地区)间投入产出模型为例,说明增加值贸易的计算方法。表2是三国投入产出模型的表式。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中韩两国1995—2011年增加值贸易如图2所示。

对比图1和图2,可以发现,首先,增加值贸易出口額都在增长,这是出口贸易增长必然产生的结果。其次,同年度两国增加值出口贸易额小于出口贸易额,这是合理的,因为增加值只是总产出(总投入)的一部分。最后,韩国出口到中国的增加值一直高于中国出口韩国的增加值,这与韩国出口到中国的贸易额一直高于中国出口到韩国的贸易额是高度相关的。

2.2中韩隐含能源流动规模

利用WIOD网站公布的投入产出表及其卫星账户,对中韩隐含能源流动规模进行测算分析。

根据投入产出模型,一个国家各部门的产出和需求恒等式为:

考虑到WIOD网站提供的能源消耗卫星账户使用的是热量单位TJ(万亿焦耳),为便于理解,文章将热量单位换成标油,按照1TJ=23.8846吨标准油进行换算。

根据上述公式和WIOD网站提供的投入产出表和能源卫星账户,经计算,中韩隐含能源流动规模如图3所示。

图3显示,中韩之间隐含能源流动规模总体上都呈现增长态势,这是中韩贸易额扩大必然产生的结果。韩国隐含能源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多数情况下大于中国出口到韩国的数量,这是因为韩国对中国出口贸易额较大引起的;但是,2005—2008年是例外,中国隐含能源出口到韩国的数量大于韩国出口到中国的数量。在中国对韩国出口小于韩国对中国出口的情形下,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只能是中国的单位产出能源消耗远高于韩国。可见,隐含能源的流动规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经济粗放式发展的状态。

3中韩贸易隐含能源生产率的比较

3.1出口隐含流生产率:一个度量国际贸易经济效益的指标

文章提出“出口隐含流生产率”这个概念,用以测量隐含流的经济效益。出口隐含流生产率PEX计算公式定义如下:

出口隐含流生产率可以理解为单位出口隐含流所蕴含的增加值。由于在国际贸易中,每一笔进出口贸易背后都是增加值贸易和隐含流贸易,因此,在每一笔贸易中,贸易主体都试图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即在同等条件下尽量增加增加值出口而减少隐含流出口。由此可知,对于贸易主体而言,出口隐含流生产率PEX数值越大越好,数据上升表示经济效益或环境效益好转,反之则相反。

假设有A、B两个国家,其出口隐含流生产率分别为PA,EX、PB,EX,如果PA,EX>PB,EX,则认为A国隐含流(出口)所产生的效益好于B国。

3.2中韩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

根据上述公式,分别计算中韩两国出口到对方的隐含能源生产率,如图4所示。

图4显示,中韩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总体来说都在上升,说明出口对于提高各自经济体的经济效益和资源环境效益都是越来越正面的。在多数年份,韩国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高于中国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这说明韩国在中韩两国贸易中获得更好的效益,同时也反映中国经济发展质量还不够好,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任重道远。但是,1997—2002年是个例外,韩国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竟然低于中国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这主要是因为亚洲金融危机对韩国造成了显著负面影响,包括韩元贬值严重低估对韩国出口获得增加值贸易的负面影响。这反映韩国经济脆弱的一面,但是,韩国已经从那场危机中走出来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虽然对韩国出口经济效益产生了负面影响,但影响显然要小得多(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只是经历了2008—2009年的两年停滞期,很快又重新上升)。

另外,从中国对韩国出口隐含能源生产率走势来看,2005年及以后呈现稳步提高的态势,而在此前这是不稳定的,说明中国在“十一五”开始真正推进经济绿色转型发展,切实控制“两高一资”(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业的发展。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控制高能耗、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促进国内产业升级。”从那时起,中国持续推进经济绿色化进程,提出了能源消耗和排放等一系列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并取得了实质性效果。但是,与韩国相比,中国始终有差距,仍处于追赶过程中。

4结论与展望

出口贸易含义第8篇

关键词:加工贸易;产业结构;出口产品结构;政策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01-02

1 我国加工贸易的发展

加工贸易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工业中又以重化工业为主,轻工业被置于次要地位,产业结构失衡。在改革开放时,恰逢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日本和东亚新兴国家因为收入的持续增长,工资成本快速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部门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我国利用这一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加工贸易,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加工贸易迅速增长,带动了我国轻工业部门的发展。

20世纪90年代,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大型跨国公司在我国的直接投资所占比重逐步增加,其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一些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高端制造业,很多跨国公司利用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将中国作为其生产基地,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90年代后,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明显提高,改变了过去初级产业占据统治地位的局面,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开始迅速发展。加工贸易产业层次的提升直接带动了我国的产业结构升级。200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约90%都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完成的。

2 我国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作用的实证研究

2.1 研究思路

在我国出口产品中,传统产品增长缓慢,纺织品服装出口在对外贸易出口中的比重逐年下降,相比之下,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相当活跃,由于这两类产品的出口以加工贸易方式为主,说明我国贸易总量的增长与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善主要得益于加工贸易的发展。

从图1中看到,纺织品服装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而科技含量较高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占总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到2006年,两者的出口总和占总出口的85.74%,已经成为我国主要的出口产品。而目前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方式是加工贸易出口,越是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比重越高。(见表1)

从表1中看出,高新技术产品和机电产品的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机电产品出口的比重呈上升趋势,到2006年分别为87.3%和71.2%,而且这个趋势在不断扩大,而纺织品服装加工贸易出口占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比重逐年下降。可以看出加工贸易对出口产品结构的升级作用不可忽视。

2.2 模型的建立与数据选取

通过研究上述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在各产品出口中的比重与各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TC)的相关性,来验证加工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

贸易竞争指数(TC)定义为:TCij=(Xij-Mij)/(Xij+Mij)

它表示i国j部门的产品的净出口与该部门进出口总额的比,其中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TCij的取值范围是区间[-1,1]。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大于0,则表示i国j部门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净出口部门;反之,如果贸易竞争指数小于0,则表示该部门是净进口部门,具有比较劣势。

2.3 检验结果

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中加工贸易出口所占比重为解释变量,以贸易竞争力指数为被解释变量,验证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推动作用。(见表2)

从上述得出的相关矩阵来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贸易竞争力指数,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之间存在较大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随着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的不断上升,高新技术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不断的增强,可以说目前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商品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加工贸易在其中的推动作用,按此思路我们在二者之间建立回归方程,进一步研究其量化的关系。

选取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X)为解释变量,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Y)为被解释变量,运用SPSS 软件计算,根据分析结果建立一元回归方程如下:

Y =-3.614+0.04 X

(-3.954) (3.806)

R[2]=0.617;F=14.483

方程式的拟合优度为R[2]=0.617,F检验值为14.483,解释变量t检验值为3.806。其检验结果都大于相应得临界值,说明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X)作为解释变量是显著的。其经济意义说明,从1996年到2006年期间,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出口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比重每上升一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品贸易竞争力指数会上升0.04。加工贸易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加工贸易的发展为中国成为全球高新技术产品的制造基地提供了可以利用的便捷途径。

3 政策建议

3.1 加大加工贸易国内采购率,延长国内产业链

充分利用和不断提高当地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快国有企业体制改革,积极扶持民营企业的发展,为配套产业的快速增长提供微观主体。最终带动中国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延伸加工贸易在中国的产业链条。

3.2 引导加工贸易向高技术产业发展

积极利用信息通讯技术改造传统加工贸易产业,提高传统加工贸易产业的技术含量,还要努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发展,设立具有标志性的部级研究开发中心,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加工贸易的扶植性政策。同时积极培养相关的知识型、技术型人才。

3.3 引导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发展

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和劳动力丰富的相对优势,而且地域辽阔,中国的资源性加工产业也大多数集中在这些地区。引导沿海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而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贸易,从而使得东南沿海和中西部地区优势互补。

3.4 加强监管

加强海关、质检、港务等管理部门的协调,提高监管效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现行加工贸易管理体制,遏制加工贸易走私犯罪活动,适当简化加工贸易进出口的相关手续,为加工贸易的良性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廖涵.我国加工贸易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2]郭建宏.中国加工贸易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3]黄菁,杨三根.中国加工贸易结构升级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6,(1):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