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风险处理流程

风险处理流程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6 10:52:35

风险处理流程

风险处理流程第1篇

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工部扎扎实实地开展廉洁风险防控自查工作。截止目前,围绕学生工作主要内容和环节,学工部逐项进行廉政风险评估并确定风险等级,完成了廉洁风险点的排查和自评风险等级工作,廉洁风险防控管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学工部高度重视廉政风险排查防控工作,明确了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的工作内容和方法步骤,提出了“通过廉政风险防控管理,提高党员领导干部自觉接受监督,主动参与监督和化解风险的意识;逐步形成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逐级管理、责任到位廉政风险防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发生”的工作目标。

二、认真部署、查摆问题

学工部从实际工作出发,将廉政风险排查工作与工作职责紧密结合,明确了重点领域、重要部门、重点岗位的定位,对照职责定位情况,分别查找出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等方面存在或潜在的廉政风险,并认真细化、分析风险的内容和表现形式。综合判定风险等级,切实排查风险点并深入分析防范预警的有效机制。认真填写了《学生处廉政风险点、防控措施汇总表》。

三、发现的主要风险点:

岗位职责风险点:1、综合测评和各类奖助学金申报材料审核不仔细,把关不严,候选人资格审核不认真,奖助有人情现象。2、学院各类学生工作考评,材料审核不仔细,评审过程和结果不公正导致负面影响。3、学生违纪处理处理不尊重事实,不公正公开,不听取学生申辩,主观臆断决定处分种类。4、学生档案管理收集不及时,分发、交接、转递档案出现错误导致档案丢失;保管不善,违反规定归档,造成档案信息失真。

制度机制风险点:1、学生奖惩机制运作不规范,优秀学生认定标准不科学。2、辅导员队伍考评机制不够完善,不够科学,达不到理想效果。

业务流程风险点:1、奖助学金评审流程不按规定程序评审,导致评审结果的公正性受到质疑。2、奖助经费管理流程审核不细、不严,不按规定使用学生经费,造成经费使用不合理,不科学,使用效率不高。3、违纪学生处理流程不按程序处理,不公开处理过程和结果,不受理学生申诉。4、学生档案的归档、转递工作不及时规范,归入档案材料弄虚作假。

四、整改措施

学工部将排查出的主要风险点进行了认真梳理,对照相关法律法规、廉政要求、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明确了防控工作要求目标,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

1、综合测评和奖助学金评审,认真制定评审方案,明确评选条件和范围,严格评选程序,加强监督,阳光操作。学院各类学生工作考评,认真制定考评方案,明确考评内容,严格审核,严格考评程序,公开公正,接受监督。学生违纪处理,完善制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尊重事实,客观公正。学生档案管理,增强法律、法规意识,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工作各项规章制度。

风险处理流程第2篇

[关键词]物流金融;风险管理;过程;融资

一.物流金融的风险识别过程

在物流金融领域存在着很多的风险因素,其中部分因素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但也有一部分是彼此之间是互相作用的。要完成对物流金融风险的评价工作,就需要准确的选取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价指标。

(一)融资企业存在风险的研究

对于目前多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其更乐意和自己比较了解而且彼此之间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中小企业提供物流资金增值服务,物流企业之所以这样做目的也是为了更好的规避物流金融的风险。在对物流企业的信用等级评估工作中,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运营能力

选取企业的运营能力作为定性指标;对于持续运营三年以上的融资企业其信誉等级评为“优”;经营未满1年者评为“差”;处于忧和差之间的融资企业就被评为了“中”。融资企业提供了资产回报率,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根据融资企业的物流数据情况提供出存货周转率。

2.融资企业的盈利能力

以“连续盈利能力”作为定性指标,对于一些连续三年内持续盈利的企业评定为“优”,连续三年内少于两年盈利的企业被评定为“差”;而连续三年内两年盈利者评为“中”。一系列的相关数据如:销售利润率和税后利润率均由融资企业所提供。

3.融资企业的偿还能力

以企业稳定存货为定性目标,在最近一年内,融资企业在第三方物流存货的规模处于稳定和升高者评定为“优”,存货规模浮动较大者评为“差”,中间者记为“中”。由融资企业提供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比率。

4.企业的信用记录

由于我国目前发展相对滞后的企业资信评级体系,导致第三方物流企业始终不能以较低的成本来直接的获得所有融资企业的信用评定等级,只能通过以之前合作记录为依据,完成对该企业履约率的统计,并以此来作为衡量企业合同执行情况的主要指标。

(二)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的建立

在现阶段稳定的银行政策的影响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作为了型物流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其中金融风险影响因素的主要来源就是抵押物本身和融资企业,对此,我们提出了详细的一套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

(三)对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的检验

虽然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的是在对实践的不断归纳和总结以及对模型的借鉴优化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但为保证该指标体系的可靠性和专业性,我们还需要对这一风险指标体系进行检验工作。

二.物流金融风险的评估工作

物流风险的评估工作也就是在物流金融风险识别的过程中对风险因子完成量子化分析的过程,对物流金融风险评估工作的结果对的对后续风险处理方法有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在本研究中利用了BP神经网络来完成对物流金融的风险评估工作。主要步骤如下:

(一)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

在设计过程中,网络层数和网络拟合度与每一层的节点数呈现一种正相关的关系,为实现拟合度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网络层数的措施,但这也直接导致了网络的复杂化,进而也增加了训练的时间。所以引用了一个同时含有一个隐含层的具有三层BP的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的主要特征的体现就是对BP算法,又称之为梯度优化法。一般所涉及到的BP算法确定的原则就是:沿着表现函数下降最快的方法来进行对网络权值和阀值的修正。

(二)风险样本数据的获取

1.样本数据的采集

为了更好地说明物流金融风险评价模型的具体实现过程,同时也为了更好的说明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个物流金融风险样本数据收集表。表中数据信息要详尽具体,同时细分了高风险样本和低风险样本以及中风险样本。所采集到的样本数据经过一定的整理后录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金融风险样本数据汇总表。

2.样本的处理

由于在物流金融风险指标体系中同时涵盖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在两类指标之间又缺少一个统一的度量标准,而且也不符合神经网络对于数据输入的需求,因此特加大了对网络收敛性的训练。另外对输入风险评估模型的样本数据进行了一定的预处理过程,通常所应用到的处理方法就是模糊化和归一化等。

(三)物流金融风险评估模型的仿真

1.隐含层的节点数

据上述可知,物流金融的风险评估模型一般都是由具有三层结构的BP神经网络组成,其中在输入层中有着15个节点,而输出层仅有1个节点,在隐含层的节点数值取值范围一般都在6到14之间。但据研究发现,当节点数为14个时,评估模型的误差是较小的,同时网络误差的收敛性也较好,因此可以将物流金融风险评估模型中隐含层节点数的数量确定为14个。

2.网络训练函数

在系统中所应用的Traing D函数来完成对BP神经网络的训练可以实现网络能够很快的进行收敛,而且过程中所产生的误差也比较小。但相比较于Traing D函数,Traing DM函数对神经网络的训练得到的结果是:能够使网络收敛速度更快,所以从风险评估模型优化的角度考虑,一般我们选取的训练函数是Traing DM.

3.网络学习速率

网络学习速率的选择直接影响到了网络收敛性的稳定。一般情况下,所选择的学习速率是0.01,在这一速率下,神经网络不仅具备良好的稳定性,而且也能很快的实现收敛。适当的提高网络学习速率,将其数值从0.01升高到0.02时,出现了网络误差曲线的明显震荡;而当数值为0.05时,误差又不能达到预定的目标。综上,为实现物流金融风险评估模型的最优化,一般所采取的神经网络学习速率为0.01.

(四)风险评估模型的检验

风险模型的评估结果基本上能够和样本的实际相一致,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给予神经网络的物流金融风险评估模型有着良好的风险评估能力。

三.物流金融风险的处理

(一)管理型物流金融风险处理措施

1.风险回避

管理型物流方案在执行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潜在的风险,造成很多不利后果,所以需要采取一些手段和方法来减轻影响,比如放弃执行或者改变原有计划选择其他风险小的方案,这样一来就能够有效的回避风险,对于有风险的物流金融业务,需要综合自身物流实力来采取回避风险的措施,做到最小损失。

2.风险预防

风险防范意味着在实施过程中,要寻找潜在风险,采取措施,减少风险因素和风险概率,避免严重损害。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第三方物流应加强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增强员工风险意识,提高责任心,完善公司相关制度,防范财务风险,帮助企业健康发展。

(二)财务型物流金融风险处理措施

1.风险承担

所谓风险承担指的就是企业自身承担风险事故造成的损失,又称之为风险自留。在物流金融的实践中,第三方物流往往起着被动的风险承担的角色,在某项具体的业务开展之前,物流方可能也会意识到融资方抵押物所具备的风险,但是未能对存在的风险作出正确的预估,因而导致预防措施未能及时的采取进而导致了巨大的损失。在业务往来中,任何的一种业务行为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有风险才会有收益,因此为保证企业收益的增加,也就需要采取恰当的风险承担。

2.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也是一种风险管理办法,这是主动将项目或相关的财务后果转移到其他单位或个人,从而有效地避免风险损失。风险转移作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常常采用的风险处理措施,物流方就是通过出让一部分的收益,然后成功的将物流金融业务转嫁给别人,从而有效的降低业务总体的风险。

四.结语

本文对物流金融风险管理体系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方面的具体内容:

1.建立了一个具有良好的识别能力的物流金融风险评估模型;2.介进行了对物流金融风险管理全过程的系统研究;3.建立了物流金融的风险指标体系,并验证了该指标体系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物流金融正处在一个高度发展壮大的时期,而且现阶段相关部门对其研究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物流金融必将会呈现出一种全新的形态,进而更好的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好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赵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供应链金融服务的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

[2]乔华峰.XX港X公司物流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

[3]熊小芬.物流金融业务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

[4]郭佳.物流企业物流金融创新模式及风险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5]胡剑,李伟杰.物流金融:实务操作与风险管理[J].物流技术,2009,07:65-68.

[6]宋扬.物流金融运行中的风险管理[J].物流技术,2010,09:37-38+139.

风险处理流程第3篇

关键词:央行业务;资金风险;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2(4)-0089-04

一、央行会计风险分布现状

人民银行的会计部门是信贷、货币资金运作核算和反映的直接部门,承担着经理国库、货币发行、会计核算、资金清算等重要职责。简单来说就是央行营业部管理监督中央银行资金的会计行为。传统上,央行会计核算是以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中央银行会计核算管理体制,实行各级央行为一个核算主体,通过手工联行进行资金汇划和清算,并最终由总行对账中心发送对账信息实施账务核对的账务处理模式。而现行模式是从分级核算改变为集中核算,由央行会计集中核算系统进行内部账务处理、连接同城票据交换系统和大小额支付系统为金融机构提供清算服务, 并办理央行内部资金汇划业务。比较之下,现行模式下央行会计业务在核算主体、账务处理、事后监督等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 中央银行实现了资金汇划和清算的同步目标,资金清算方式由相对封闭、相对间接走向开放、直接。同时原来县级支行之间的联行业务变为核算中心内部转账业务, 账务环节减少,资金流转速度加快,这一系列的变革在提升了央行会计核算水平的同时导致央行会计风险历史性变革,主要表现在制度性风险、操作性风险、管理性风险分布呈现新特征,央行资金安全遭遇新危机。

制度性风险主要表现在现有制度不能涵盖各类业务全过程,使得部分业务环节或人员处于失控状况或者虽然出台了一些规定,但出台的新规定原则性强,可操作性差;操作性风险是指不足或不正确的流程、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导致业务或实物不合规的可能性;管理性风险是指会计管理和事后监督跟不上会计核算主体和核算组织形式的变化,会计核算不能按照规范化的要求执行而形成的风险。从理论上看,制度性风险和管理性风险都属于可控制风险问题。究其原因是任何业务变革中对新事物的总有一个熟悉过程,这往往表现在制度不完备、管理滞后于各业务变化,但这两种风险可以通过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来消融,如制度性风险可以借助健全制度的手段加以规避,管理性风险在管理层逐步洞悉业务处理过程后出台各项内部制度来完善进而规避。而操作风险从引发部位来讲,它是对具体业务的一系列操作行为的产物,难以全部控制,通常管理层采取规范流程、减少人为操作环节、优化处理系统等措施来降低操作风险,但却不能做到完全规避。

从实践运行看,央行内部把账务核算组织是由为网点柜、联行柜、综合柜及事后监督四个部分构成。这四个部分相互独立运行,但又由上自下形成会计核算的链条关系。与之对应的账务操作流程是从凭证受理、接柜、记账、复核,到联行资金汇划、凭证传递、装订、入库保管在四个部分之间不可逆向地传递。从各组织环节来看,由于央行资金具有流动性强, 涉及的结算环节多, 资金清算速度快的特点, 会计核算风险点成散状分布态势(如图1)。具体表现在:

1、总体上各风险在四个组织环节均有分布,但各显特点,呈现不均匀态势。实际上,各风险普遍存在于央行会计核算过程中,但在各环节又表现为不同比重。由图1看,操作风险主要分布在网点和联行操作性强的环节中。管理性风险集中在综合和联行两个环节,且分别表现为效能低下和管理不到位的不同形式。制度性风险在各环节的比重相对小,且主要分布业务操作的小环节上。

2、从各风险表现看,操作风险分布在各组织环节之中,成为资金风险的主导因素。从风险分布上看,各组织环节集中存在着由于人员、系统及可能的外部事件等引起的操作风险。分环节来讲,网点柜是账务核算的起点,几乎所有业务都须人工操作,核算质量随人为操作风险的影响变动;联行柜作为资金流转的重要关口,人员和系统引发的操作风险不容忽视;综合柜作为权限最大的业务操作平台,是对会计核算结果的控制行为,人为操纵账务的可能性必须引起关注。事后监督作为ABS的后续监督管理的组织环节,由于时间滞后、实效性差,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不能对会计核算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控制,对于违规操作和营业部门内部控制根本无法实施控制。事后监督的风险集中在人为性的操作风险,主要表现在监督人员的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及素质低不胜任工作。

3、制度性风险和管理性风险分散在各组织环节的内控管理下。由于人民银行的内控制度、操作规程、人员素质等还未完全适应当前支付清算系统环境的要求,部分制度对业务指导不够细化,导致可操作性差;联行和综合业务内部约束及管理未达到常态化,管理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央行会计风险如此分布态势下,央行风险管理何去何从才能高效地做好资金合理流动。不难看到,央行会计核算的组织环节平行独立对资金风险起到了充抵作用。制度性和管理性风险所占比重不大,且能够通过对内部资源管理和调控加以消融的。但对于操作风险来说,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不可能彻底消除,从对央行会计的环节分析来看,操作风险寓于业务流程之中,成为央行资金风险的主要威胁。

风险处理流程第4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风险;控制

一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概念最早出现在1982年,管理大师Oliver&Webber(1982)对商业战略中流行趋势的变化做出回应,对商业活动的重新定义和合并,特别是物流和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运营管理的整合,从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富。具体来讲,供应链管理(SCM)是基于最终客户需求,对围绕提供某种共同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企业信息资源,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软件产品为工具进行管理,实现整个渠道商业流程优化的一个平台。此过程需要掌握信息资源并认为渠道是关键,而平台则是指能使不同企业进行商业活动的共同软件系统。其作为一种新的管理模式,从本质来看,供应链管理的核心在于,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追求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分销直至产品送达顾客手中各个环节综合成本的最小化。

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增强,顾客消费理念多样易变,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市场表现为高度不确定、变化迅速和难以预测。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也在不断调整和发展,从最初的追求规模经济到现在的供应链管理,更多地利用信息技术,更加注重企业间的合作而不是恶性竞争,把各企业集合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追求整体成本最低和快速响应顾客需求的总目标。

二供应链风险分析论文

伴随供应链管理出现的是供应链风险,广义来讲,风险是企业暴露在不确定事件中的程度,具体到供应链管理中,供应链风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JohnsonME(2001)将供应链风险分为需求风险和供应风险,丁伟东(2003)将供应链风险分为自然风险和社会风险两大类,而朱怀意(2006)将供应链风险分为供应风险、制造过程风险和需求风险等。还可以将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本身还具有结构性风险,例如由于供应链变动带来的风险和供应链松散性、动态性带来的风险。

构建供应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供应链中企业的共同利益需求,以提高供应链整体的竞争优势,为此企业都进行了业务流程改造使得资源和信息共享,此时如果供应链发生变动,即某个企业违背契约或因其他原因退出供应链,那么整条供应链将无法正常运转,其他企业的商业机密还面临被泄露的风险。此外,一般供应链的结构比较松散,缺少统一的权威部门管理,风险协调机制也缺失,这会造成管理不能持续进行或前后不一致,从而降低供应链运行的效率。供应链本身的风险程度取决于链中企业结合的紧密程度、各企业文化、相互信任程度、对价值的认同、企业的信誉度结合方式、彼此的依赖程度等多种因素。

本文认为供应链风险主要分为内部风险、合作风险和系统风险。内部风险更多是由于供应链管理运作过程中制度缺失、内部控制不健全等产生。例如由于采购过程不科学导致无法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由于需求预测不可靠造成存货积压,由于无法有效应对技术进步导致的生产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等而产生的风险;合作风险是供应链系统中的各关联企业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相互独立决策、企业文化差异、信息不对等、利益分配等与合作有关的不确定性所产生的风险。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主体不再是单独的一个企业,而是整条供应链,这势必会产生不同企业之间的磨合问题,只有供应链上的企业意识到积极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合作风险才能降低;系统风险是指由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指宏观环境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此类风险一般是企业无法控制的,但是却可以用预警系统进行适当地规避。

不管是哪种分类方法,供应链风险的性质一致。首先供应链风险具有客观性和必然性,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例如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以及经济周期波动造成的系统风险;其次供应链风险具有传递性,不同于以企业为主体的管理,供应链管理关注整条供应链,从原材料的生产、产品的制造、产品的分销到零售,链条上任何一个企业的风险都不再只影响其自身,而是会通过网链结构传递给链条上的其他企业,造成整个供应链的风险加大。再次供应链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可控性,这主要是指内部风险和合作风险两类,它可以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有效的内控执行以及合作的加强来控制,从而降低不确定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供应链的效率。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内部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供应链合作风险是供应链管理所特有的,所以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这类风险。具体来看,供应链的合作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企业文化不一致带来的风险,每个企业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这就导致企业的处事方法和原则有较大差异,而供应链管理使不同文化的企业处于同一流程中,有时候需要协调一致才能达到目标。此时文化冲突对供应链管理的冲击是很大的,如果处理不好则有可能造成供应链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供应链的破裂;第二是彼此依赖过度带来的风险,供应链形成后企业在上游有固定的供应商,在下游有固定的分销商,这在大大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带来另一个问题,即对供应链上的企业过分依赖从而使自己处于不利地位,这样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链条就会受到影响,甚至崩溃;第三是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风险,供应链上的企业在发展规模、发展潜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往往是存在很大差异的,这就导致整个链条有非常强势的部分,也有非常薄弱的环节。根据木桶效应原理,供应链整体控制风险能力取决于最薄弱环节控制风险的能力,企业发展不平衡的风险增大了供应链整体风险;第四是业务流程优化的风险,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的过程必然影响到既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所以势必会遭到阻挠,一旦不能再一次成功地达到利益平衡,就会造成业务流程重组的失败,从而影响整个供应链的运行;第五是供应链自身管理的风险,如前所述,供应链的结构具有松散性和动态性等特点,这就要求加强供应链自身的管理,这样才能达到共同的目标,实现共赢。例如可以设置专门的机构来管理供应链本身并制定供应链的整体目标并监督每个企业执行。

三供应链风险控制措施

(一)建立企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而非一般性合作关系

企业既然要加入供应链管理,必然已经做好长期合作的准备,因为业务流程重组和优化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成本,而且其惯性很强,一旦决定了改变的成本很大。如果达不到长期合作的目的,那么企业就会得不偿失。因此,与供应链中的其他成员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供应链成功运作、风险防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先决条件。而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求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供应链成员要加强信任,信任是合作的前提;二是加强成员间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减少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不确定性,优化决策过程;三是建立正式的合作机制,以期在供应链成员间实现利益分享和风险分担。

(二)建立供应链风险管理系统,全面应对供应链风险

风险管理系统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以及反馈等环节。供应链风险识别是指供应链风险管理者,通过对大量的供应链信息、资料、数据现象等进行系统了解分析,认清供应链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而确定供应链所面临的风险及其性质。供应链风险既有明显的风险,也有潜在的风险。供应链风险评估是对某一特定供应链风险的测量。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供应链风险发生的概率,二是一旦供应链风险发生,造成损失的程度。供应链风险处理是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核心,识别供应链风险、评估供应链风险,都是为了有效地处理供应链风险,减少供应链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造成的损失。对于供应链风险处理的结果,风险管理者要进行评价,检查处理方法的效果,以及需要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的地方,评价结果可以作为后续风险处理的借鉴。为了更好地控制处理风险,需要对风险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跟踪,且对风险处理建立反馈机制,进而有效地对风险进行控制,减少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风险发生的损失。

(三)关注供应链风险中的关键控制点,重点控制供应链风险

一是关注人的因素和人的可靠度。风险管理中人是极其重要的角色,风险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通过改变业务流程,沟通、了解人员的风险认知与行为,提高人员的道德水平等改善人为因素对风险的影响。二是要优化选择合作伙伴,并加强伙伴间的沟通和信任。企业要按照公平价值判断流程选择合作伙伴,以确保选择最符合企业利益的供应商、获得最公平的采购价值,同时应该给予所有供应商平等机会,确保公平、公开和诚信,并制定一定的机制做保证。三是合理分摊和控制风险成本,提高风险管理绩效。风险成本的构成主要有承担的损失、保险费、损失控制成本和风险管理行政费用几项内容。在构建供应链风险分析系统之初就应该考虑成本因素,制定成本分摊机制,并坚持成本效益原则,提高风险管理绩效。四是防止对伙伴企业的过度依赖。要整合供应链流程,提高供应链效率的同时应该保持供应链的弹性。一旦发现某个供应商出现问题,能够及时调整供应链战略。五是完善管理制度,真正落实风险管理机制。各企业应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并切实按照管理机制的要求开展企业的各项活动,而且整个链条都应该采用统一的安全策略和风险防范政策。六是积极防范突发事件、意外事件。对于一些偶发但破坏性大的事件,可预先制订应变措施,以减少甚至避免损失。七是通过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等方式,防范可能的风险,保护各企业自身利益。

参考文献:

1.朱道立,龚国华,罗齐.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风险处理流程第5篇

    1商业银行会计风险的界定

    商业银行作为经营货币信用业务的特殊机构,其历年来主要的角色就是承担支付结算中介服务,并主要依赖于会计部门实施与完成。毫无疑问,无论是办理对外支付结算,抑或是内部资金调拨,会计结算岗位就显而易见地成为了涉及商业银行资金安全的重要风险管理岗位。商业银行近年来发生在会计部门的许多舞弊案件均不能排除与结算岗位的关系。例如,账户开立与使用、疏忽对票据和支付结算凭证的严格审核、违背操作规程办理结算业务、业务印章及重要空白凭证管理的随意性等,都给营私舞弊行为留下隐患。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通常包括商业银行内部会计部门在处理的各类会计业务过程中,因为受到来自银行内、外部多重因素的制约,导致会计信息出现重大质量瑕疵,并进一步引发商业银行的资金、财产和信誉等遭受损失或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或不确定性。

    因此,加强商业银行会计风险防范,既能提高商业银行会计信息质量,还能帮助商业银行规范会计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一般情况下,银行会计自始至终渗透到银行业务办理的每一个关键环节,这些环节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一定的会计风险。通常地,商业银行会计风险可以分为内部控制制度不严密、出纳业务存在的风险、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不高、支付结算过程中存在的风险等。

    2商业银行的会计风险与管理现状

    2.1银行的会计风险点

    商业银行在办理会计业务时,一般的流程是:首先由客户在柜台提出书面申请,然后由审批部门进行资金额度与用途、风险控制前提要件、支付方式等主要条款进行审核,审查通过后,经授权即可在柜面进行资金划转,会计部门再根据传递来的有关凭证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最后将业务书面申请的回单返回给客户(见图1)。上述业务流程看起来似乎较为完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细节问题的判断也会产生一些风险问题,或者对未来的经济业务带来隐患。伴生的主要风险包括账户管理风险、身份鉴别资料管理风险、支付凭证管理风险等。

    2.1.1账户开立风险

    商业银行结算的前提条件是结算双方在银行开立账户,付款方拥有足够的可动用资金额度。要在商业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法人申请人必须提供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代表身份证等证明材料,商业银行再根据其填制的开户申请表为其开户;个人申请人也需要根据身份证和申请表开户。然而,一旦申请人利用虚假身份证或利用虚假验资报告骗取的虚假营业执照,再到商业银行开立账户,然后进行相关信用业务等操作,那么商业银行的潜在风险便随之发生。

    2.1.2授权工具管理风险

    身份鉴别资料主要是指有关证件、印章等授权工具的管理风险。结算岗位使用的空白凭证、印章、权限卡以及密押器和压数机是办理结算业务的必需器具。这些器具的管理如果存在漏洞,就会存在印章随意留置、借用等,为犯罪分子监守自盗、盗取商业银行资金提供机会。

    2.1.3支付凭证管理风险

    支付凭证核查的风险主要是验印技术更新不及时,以及未能执行收妥抵用原则以及付款前疏于核对存款余额带来透支风险。此外,目前临柜人员凭肉眼识别电脑伪造的票证也越来越困难,从而也形成一定的风险。同时,支付凭证如果审核出现疏忽,可能会引发结算诉讼,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案件。

    2.2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

    2.2.1会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

    在市场化日益深入的进程中,尚未健全的经济系统开始暴露出一些不足:恶性市场竞争、有效制约机制欠缺等。此外,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各城市商业银行剧增,放松风险控制的违规经营,甚至从事非法活动的动机强烈,都会导致银行会计的系统性风险日趋增大。在宏观管理层面,市场规则的公平性体现不到位,缺乏详尽的制度支持。在微观管理上,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仍有不健全的地方,金融监管也未从细节上加以防控,难以在将风险处置在萌芽状态。

    2.2.2银行会计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

    银行会计风险大部分源于银行内部稽核不力,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银行会计内部控制零散于各项管理制度之中,未形成一套整合的防范风险程序,不易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问题;二是相互制约机制不健全,一些银行分支机构尚未成立有效的内控部门,未真正有力约束主要负责人和决策管理层的权力,导致内控制度执行乏力。

    3再造业务流程控制商业银行风险

    一般情况下,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只是“补丁式”的修补方式,要彻底整合业务资源和风险管理,使之协同工作,同时又能自成体系,便于实际工作中加强自主防控,环环相扣,还需要从源头上进行业务流程的改进和优化,因此进行必要的业务流程再造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3.1通过流程再造完善风险管理的思路

    3.1.1围绕客户延长会计业务信息链

    抓住“以客户为中心”作为设计理念,改变当前围绕产品和银行为中心的业务管理模式,通过整合银行金融产品和业务流程,力求为客户提供全面而富有个性特征的金融服务。在设计会计业务流程时,充分将信息链延伸到银行的组织边界之外,实现银行业务系统与客户会计系统全面对接与协调运行,不仅可为客户提供更加及时和准确的金融信息,也能帮助银行挖掘企业的融资和理财需求,真正实现合作双赢。当然,还应保持银行业务流程与客户系统的对接界面保持一定的柔性,以便为将来进一步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和流程预留必要的空间。此时,商业银行的会计业务处理模式就实现了从清算型平台向营销支持型平台的成功转型。

    3.1.2效率与风险控制并重

    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伴随的资金流转安全性和信息传递效率是客户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新型会计业务流程的重构应该着眼于竭力改善业务流程带来的边际效率,保证会计业务集中处理模式朝着更完善的规范化、标准化和精细化方向改进。重构风险控制体系也是流程重构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在设计电子化业务流程过程中,要重点通过提高风险识别、评估、处理手段,权衡风险控制成本与效益,建立“风险———收益”导向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实时监控系统,在风险监控资源配置方面,重点向高风险业务的事中控制环节倾斜,对低风险业务采用事后控制为主,做到风险控制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3.1.3统一规划的集成系统

    客户的个性化需求的日益丰富与金融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就需要商业银行不断开发上线新的业务处理系统,这就需要进一步整合和拓展现有业务系统。解决各个系统之间的数据联系,保证个人、部门之间顺利实现信息共享。为此,在设计新型业务处理系统时就应做好整体规划,以系统集成的理念贯穿始终,保证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规范化、标准化,通过重新进行统一规划和全面部署,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系统模型来实现系统集成。

    3.1.4分阶段多层次优化流程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流程系统化整合的要求,可以按照由内到外分阶段、分层次进行优化:一是减少不必要的手工签章,而以电子印迹取代;二是将内部会计凭证集中在系统后端打印,以电子凭证存档为主,实现内部流程的无纸化处理;三是在会计业务流程的前端和后端以电子化业务发起模式处理和反馈业务办理结果,并针对大客户的会计核算系统提供个性化的数据对接服务,逐步实现双方的无缝链接。

风险处理流程第6篇

自20__年以来,湖北省武汉市地税局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总体思路,结合武汉地税工作实际,将风险防范贯穿专业化管理改革的始终,从优化资源配置入手,以风险识别为基础,以风险推送为纽带,以风险应对为重点,依托信息化支撑,通过成立税收风险防范指挥中心,市、区两级实体运作,分级分类税源管理,前置所有涉税事项,变管户为管事,依托税收情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提高了税收风险的预警、应对和处置能力,取得了积极成效。

以风险识别为基础,搭建平台、建立机制、风险分级,实现风险应对的最优化

我国目前的税收风险防范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迅速。国家税务总局在“十二五”规划中已经明确把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作为税收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以科学的风险管理理论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持的税收风险管理,可以进一步落实税收征管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加强税源监控、防止税款流失”。

武汉市地税局敏锐地意识到税收风险管理是提升征管质量、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有效手段。因此,市局党组果断决策,于20__年元月组建了武汉市税收风险防范指挥中心,市局局长任指挥长,市局副局长任副指挥长。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新组建的武汉市税收风险防范指挥中心在税收风险防范实践中大胆尝试,勇于实践、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取得了良好成效,为进一步深化武汉市地税税收征管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武汉市税收风险防范指挥中心以风险规划—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应对处理—监控评估为主要流程环节的税收遵从风险控管体系基本确立,风险分析识别、等级排序、分级应对、绩效评价诸环节的逻辑关系得到进一步明确,并通过制定各类规章制度予以固化,为税收风险防范提供了重要保障。

(一)成立机构,打牢风险防范的关键点。在税收风险防范过程中,武汉市地税局税收风险防范指挥中心设置了综合管理岗、风险信息管理岗、风险分析识别岗和风险应对实施岗,对各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确保了岗位人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同时,按照单项性税收风险的管理、系统性税收风险的管理、涉税情报信息类税收风险的管理、依申请或依职权办理涉税事项风险的管理进行分类,制定了启动、办理、处理、反馈的工作流程,为税收风险防范夯实了现实基础。

同时,打造“一个体系”,全面推进风险管理的制度建设。行政执法岗责体系是征管改革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以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突出作用。今年,在新的岗责体系应用推广过程中,武汉市地税局将风险管理贯穿于整个岗责体系之中,修订了《风险管理办法》,按风险类别分级、分类、过滤、筛选、排序、推送和应对,出台了《武汉市地税局关于进一步完善征管与稽查协作工作规范的通知》文件,进一步理顺了与市局各处室、重点办、零散办、评估办和稽查局的关系。通过组织专班到各基层单位调研,认真听取基层一线的意见和建议,归类整理并认真回复,优化风险管理系统与行政执法岗责平台的数据共享和传递,推动了风险管理与行政执法的有效融合。

(二)进行风险分级,打牢风险防范的参照点。武汉市地税局在按照规模、行业、事项对税源进行分类的同时,又引入税收风险的大小这个参照系,科学确定一级、二级、三级税源户,将有限的征管资源应用到税收风险最大的纳税人上。并根据税收征管程序和风险管理流程,将税源管理职责在不同层级、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之间进行合理分工,重构税源管理岗责体系,从而形成以规模管理、行业管理和风险管理为特点的税源分类模式。如2013年以行业管理为突破,以分级分类推送为重点,初步建立了房地产行业税收风险指标体系,探索性开展了行业性的风险防范工作。通过数据生成、风险等级排序,优选生成了81户房地产涉税风险企业,并推送至市局纳税评估办公室,建立了房地产行业的风险等级排序、风险分级应对的行业性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市局评估办的评估任务审核,共计查补81户房地产涉税风险企业地方税费1.3亿元。

(三)搭建平台,打牢风险防范的支撑点。紧紧依托湖北省地税局税费征管核心软件,搭建市局、区局、税务所(办税服务厅)三级应用平台,发挥信息技术在税源专业化管理过程中的支撑作用。他们自主研发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子系统,其主要内容涵盖了涉税事项的前置办理、日常税源管理、涉税基础资料信息等方面,并与减免税、行政处罚等税收管理业务进行了有效对接,从而形成了以涉税事项管理为基础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信息流。行政岗责执法平台,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税源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闭环管理为目标,全面梳理岗位职责和流程,建立起涵盖涉税事项前置办理、“先办后审”事项任务分级推送、日常税源管理、电子征管资料、行政执法文书的应用平台,并与风险管理平台对接,形成了以涉税事项管理为基础的税源专业化管理信息流。挖掘梳理了税源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78个风险点指标,通过税收风

险特征库与原始基础数据库的标准化筛选,实现了税收风险数据的自动化、定时化生成,并将全市各级税收风险管理部门的日常风险应对,全部纳入到了管理系统中,实现了风险管理的全程信息化,完善了税收风险防范评价体系和应用体系。

(四)建立机制,打牢风险防范的着力点。武汉地税通过制定《税收风险防范管理实务手册》、《税收风险防范指挥中心工作方案》以及《税收风险管理实施办法》等风险管理制度体系,建立分级分类处理机制,对于税收风险大、对税源影响大的数据,在系统中直接推送至稽查部门进行应对;对于带有行业性、普遍性的税收风险数据,在系统中直接推送至纳税评估部门进行应对;对于风险较小,带有一般性或个体性的基础性风险数据,在系统中直接推送至基层税源管理岗位应对。系统在相应数据推送至对应部门应对后,实现对应对处理结果的自动统计汇总,为下一步的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形成了风险管理信息化的完整链条。比如,针对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管理,通过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的风险识别和比对,共计核实应补税人数1706人,补缴个人所得税1309万元。针对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管理,通过对企业报送的财务会计报表及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申报表的深入分析,预先设定报表间的逻辑公式条件,通过系统进行批量数据筛查,共计推送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风险668户,共计880条数据,核实应补缴企业所得税户341户,共计补缴企业所得税1515万元。

同时,抓好市局、区局、税务所“三级联动”,严格把关风险防控的管理质效。在风险任务推送环节,紧密联合市局各业务处室,优选风险事项,严控风险总量,着力抓好市局、区局、税务所的“三级联动”机制。在市局层面,做好风险事项的分析、推送和考核工作,与各业务处室紧密合作,确保风险事项一个出口、绩效考核一个标准。一是在任务分析阶段,人工对风险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尽可能将风险任务的误伤性降到最低程度,并明确税收风险防范中心与各业务处室的考核职责和范围,严格把控任务总量,实现风险任务过滤式推送。二是尝试在某一时期,将同一纳税人的不同风险在系统中进行汇总,实施风险任务的捆绑式推送,减轻基层和纳税人负担。三是严格把控风险推送的完成时间,实现风险任务的均衡式推送,避免基层在某一时期内超负荷运转。在区局层面,抓好部门之间的衔接配合。在风险任务推送时,各区局税收风险防范中心明确工作任务,明晰各部门职责,分工协调配合,严把质量关和考核标准。在税务所层面,抓好把关责任人。风险任务推送至税务所后,在风险管理系统中可按照各税务所责任人的分工,预先在系统内明确风险任务回复的审核人,由系统进行连带锁定,在回复事项时把好质量关,建立了风险任务在市局、区局、税务所的“三级联动”机制。

(五)实现“五大功能”,着力构建税收情报的聚集点。今年以来,为解决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提高税收征管的科学化水平,武汉市地税局党组高度重视,从战略高度出发,决定在税收风险防范指挥中心的基础上,筹建武汉市地税局税收情报中心,全面发挥“五大中心”功能(即文献中心、期刊中心、数据中心、情报分析中心、税收风险防范指挥中心)。于2013年10月21日召开了税收情报中心的模拟运行汇报会,相关的税收情报分析工作已按照预定计划开展。作为税收情报中心重要组成部分的湖北省数字图书馆武汉地税分馆已建立,通过汇集全国一流的税收专业数字图书资源,将实现图书期刊借阅、数字图书阅览等功能,并承担涉税数据管理、税收理论调研等多项工作。税收情报中心的建立,将实现从情报分析到风险应对的全面升级和创新,为风险管理迈向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风险推送为纽带,分级管理、人机结合、信息管税,实现过程控制的最优化

武汉市地税局将风险管理的流程确定为税收风险特征库建设、数据审计、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推送、风险应对处理、风险决策分析和绩效考核八个环节,并以风险推送管理作为税收征管工作纵向互动、横向联动、内外协动运行机制的纽带。

一是税收风险防范管理流程化。通过税收风险防范管理平台,对内部、外部涉税数据开展税收风险防范指标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评估,生成税收风险纳税人信息,对相关信息进行分级分类处理,建立指定税收风险各指标专项管理流程。全市地税系统以风险任务工作流的形式,按照市局税收风险防范指挥中心市局相关处室区局(市直属局或市稽查局)区局各科、税务所(市直属局和市稽查局相关业务处室)相应管理岗位操作人员的推送流程,从上至下进行税收风险防范任务数据的分层解剖,通过风险防范管理平台与税费保障系统、税收清结评审系统和税收征稽协作系统的工作任务流转,系统开展纳税评估、涉税调查(检查)、催报催缴和税务稽查等税收管理工作。同时,市局各级风险管理部门对税收风险防范工作任务流转及其反馈信息进行跟踪,全程监控税收风险任务的处理流程和处理结果,及时统计和汇总税收风险防范任务的处理情况,从而形成风险防范、日常管理、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的整体联动,全程监控。

同时,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着力抓好内部、外部信息的比对分析。通过数据的挖掘比对,实现风险管理的全方位监控。一是做好内部现有的各子系统内部数据的关联性结合,通过深入挖掘内部数据之间的逻辑比对分析,查找风险事项,加强风险管理。二是做好外部信息数据与内部信息数据的对比性结合,加大对外部信息的监控力度,实现风险管理向外部延伸。一方面,加强对来自政府其他部门的第三方信息的筛查比对,强化对风险事项的监管。通过取得的土地登记主管部门的第三方信息,对全市共计356条新增土地登记信息,开展了土地登记基础信息的核实及补充录入工作,全市共计补录相关土地登记信息356条,补录土地面积825万平方米,补缴土地使用税5392万元;通过从省公安交管部门取得的车辆登记第三方信息,与全市保险机构代收代缴的车船使用税信息进行比对,共计导入车辆信息近96万条,分析识别比对13.33万条,比对不一致12万条,核查补缴车船税1076万元。另一方面,加强对来自新闻、报刊、网络等媒体的新闻媒介类信息的信息监控,并以《风险信息专报》的形式,实现风险任务网上全电子化推送,及时进行跟踪监控,强化风险管理。截至2013年11月底,已编报了《风险信息专报》12期,共计推送风险任务602条,累计查补各类税款2.4亿元。

二是税收风险分类管理层级化。对全系统的税收风险识别在操作层面分为市、区两级进行。市局主要针对全局性的、方向性的风险进行操作,对全市风险数据的完整性、逻辑合理性进行审核,建立统一的后台技术支撑, 确定风险数据的等级、类别、规模、推送应对的部门以及处理方式,确定市级风险数据的推送方式、频率及各环节完成时限,并运用风险防范管理系统推送至相应部门进行处理。市局下属各区局建立区级风险管理模式,侧重对从市局流转的风险具体应对,结合区局自身管理需要设置的税收风险点,并进行风险处理。同时,按照市、区两级风险管理的界限,建立区级风险指标和任务数据的产生机制、处理机制,应用系统开展区级税收风险基础数据的分析,设计区局风险管理任务模板,将分析结果纳入风险管理平台,生成风险待办任务,并在网上流转,与纳税评审系统进行对接,通过具体应对处理形成上下联动,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防控体系。

三是风险推送预警信息化。每个风险管理任务流转环节,市局都确定了风险管理的采用系统自动预警提示和手机短信提醒两种方式,风险责任处理人只要登录系统,就可以及时查看到最新需要处理的风险信息,即使不在电脑旁,也能通过短信查看消息,以便及时处理。对于机考类税收风险指标,税收风险管理平台将直接对风险应对情况进行审核,自动计算工作进度,以此作为下一步考核依据;对于公示类税收风险,各应对部门需在规定时间内,将风险应对情况人工输入风险管理平台,平台将自动汇总人工反馈的处理情况,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审核完成情况,给予最终评定。

四是风险应对考核标准化。他们将风险防范工作纳入全市绩效考核,以税收风险管理平台为依托,市局税收风险防范中心按月依据风险指标的特性,将当月生成的风险数据分成机考类风险指标、人机结合类风险指标以及突发性风险指标三种。凡是能够通过系统生成的结果,一律以系统数据为准,不得采用人工数据代替,保证每一条风险应对记录都有迹可循、有案可查。在此基础上,系统对每条风险数据的应对完整性和及时性都做及时审核,确保税收风险得到及时有效化解,风险应对真正落到实处。今年,市局税收风险防范指挥中心共计推送各类风险任务23.10万条,通过风险事项的核查,累计查补各类税款已达4.65亿元,并已全部入库。

以风险管理为重点,分层响应、差别应对、考核评估,实现征管机制的最优化

对不同的风险等级的纳税人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实施差别化管理,是风险管理的重点,也是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核心。为此,武汉市地税局分级分类进行了税源的科学化管理。

第一,多层面监控重点税源。一级税源户由市局重点税源办公室和市局直属局直接管理,二级、三级税源户按照“规模+行业”模式,由区局重点税源办、重点税源税务所与行业管理所实施重点税源集约化管理。利用重点税源管理平台,实行按月跟踪调查、审核、分析,市局、区局、科所“三级联动”,作为重点税源管理的实体,实时全面监控重点税源企业生产经营和税源税收状况,实现重点税源监控由管户为主向管事分岗管理为主转变。2013年,纳入市局三级重点税源管理的企业共有3898户,占全市企业登记户的2.17%,入库税款488亿元,占当年全市地税税收收入的68.40%。

第二,多方式监控一般税源。对重点税源、零散税源以外的一般税源,按照属地、分事项团队化、协作化管理的要求,从提高税源监控精准度入手,由一般税源所实行专业化分工、团队化管理、流程化控制、优质化服务,变单兵式为团队流程化。各区地税局除重点税源所外,其他税务所为一般税源税务所,将管户与管事相协同,按管理环节和事项,进行专业化岗位分工管理。构建以管事为主、管户为辅的分事项、分岗位专业化管理格局。在一般税源所内,按地段分类管理,实行属地与分类管理相结合,以管事为主,努力把税源监控管理做精、做细,促进管理水平和收入水平的提高。

第三,多渠道监控零散税源。在市、区两级成立零散税源管理办公室,对17万户个体工商户和近8万户零散税收户,实行社会多方联动的社会协税护税管理方式。按街道(乡镇)设立97个税务服务站(点),将办税服务厅服务项目搬到了街道办事处,将办税服务厅的大部分功能都延伸到了服务站,每个服务站派一名税务人员驻站,负责票证管理、代开(代售)发票、电子完税证开具等服务。其他服务,如催报催缴、户管查询、信息采集、调查摸底等工作,则由协税人员管理。同时,在部分重点市场(卖场)建立税务服务点,探索实行市场集中税款的控管方式,实现了零散税收社会化、公众化、全民化的大协作,社会效应和管理效应明显。截至11月30日,全市个体零散税收入库34.5亿元,同比增长14.32%;全市私房出租征税户数也从28600户上升到62069户,增长了117.02%。

风险处理流程第7篇

关键词:审计;风险;识别;控制

中图分类号:F27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01

一、银行柜面业务集中处理系统简介

柜面业务集中处理系统(简称COS_T系统)是运用影像和网络等技术,实现银行柜面业务前台简便受理、后台标准化和集约化处理的生产系统。前台柜面受理、审核客户提交的实物凭证,通过COS_T系统传送凭证影像,系统自动进行影像拆分,后台根据影像信息对要素录入、印鉴核验、业务授权等进行流水线作业、集约化处理,COS_T系统自动完成交易信息的检核组装、提交相关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并将交易结果信息反馈前台。

二、“蝴蝶风险分析工具”简介

“蝴蝶风险工具”(butterflyrisktool),对以往风险分析中的影响风险识别的内外部因素、风险事项分类、过去事项的考虑以及风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等概念进行了分类、补充和整合,有效实现风险管理的流程化。“蝴蝶风险分析工具”,强调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风险的识别、评估、应对、控制等风险管理各环节均可应用。风险识别的左翼是“风险来源”,右翼是“风险结果”;风险评估的左翼是“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右翼是“风险的影响”;风险应对的左翼是“降低可能性”、“规避风险”,而右翼则是“削弱其影响”、“转移或分散其风险”;控制活动的左翼是“预防性及监督性的控制活动”,右翼则是“修正性的控制活动”。

蝴蝶风险分析工具,一是要求深入了解内外部环境观察视角延伸到组织之外;二是要求识别传统的固有风险,重视历史上已出现的事故;三是要求挖掘出新的风险隐患、考虑潜在影响。

三、“蝴蝶左翼”――COS-T系统的风险识别

COS-T系统是银行柜面业务全新生产组织模式的尝试,在系统建设、数据吞吐、营运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巨大改变,必然蕴涵了大量未知风险,需要从全局上关注这一生产组织模式、生产系统中各种风险的内在依存关系,挖掘未知领域的新“风险隐患”。运用“蝴蝶风险分析工具”可以识别的风险主要有:

(一)未能有效减轻前台工作压力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各地个性化业务产品导致目前上线业务不全面;二是凭证的使用与填写直接影响COS-T系统的使用效率;三是前台业务授权压力有所增加。

(二)系统运维风险。COS_T系统多系统、跨地域、流程化的生产组织模式具有效率优势,但其系统运维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该类风险已有显现:流程不畅导致的业务积压,在临近下班时常出现数据拥堵。若该类风险不能被有效排除,预计在对公业务量暴涨的旺季有可能被进一步放大,甚至引发系统瘫痪造成前台机构运营受阻。

(三)系统体系暂时无法获知的风险隐患。COS-T系统上线涉及银行前台营业机构、后台处理部门、外包录入团队,管理组织架构的复杂化产生了新的风险隐患:一是前后台信息交互功能缺陷,可能导致柜员无法查询并回复信息,影响前后台沟通的及时性;二是外包录入团队成为业务流程上的重要环节之一,外包承接人的管理成功与否直接影响整体运营。

(四)流程变化导致原有风险控制措施不足之风险。系统上线后,部分柜面业务的风险控制措施,未随着前后台分工及职责变化做相应调整,将导致其风险控制作用弱化。如:伪造变造凭证入账、不通过印鉴审核办理入账、前台业务授权弱化、后台审核人员工作失误等。

(五)客户满意度下降之风险。COS-T系统最终目的是为客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关注客户体验,并上溯引发客户满意度下降各项因素并寻求解决方案也是“蝴蝶风险工具”的核心内涵之一。应从内部生产组织与管理、员工对COS-T系统认知、同业服务质量等方面关注其对客户满意度的影响。

四、“蝴蝶右翼”――COS-T系统运营风险的应对策略

(一)设立COS-T系统运营风险指示器体系,持续监控COS-T系统运营风险。风险指示器体系应包括:客户体验指标、员工体验指标、系统运维指标、传统内控风险指标,以及外包因素引发的业务中断、外包商的信用记录等尚不能有效识别的风险指标。

(二)优化系统架构设计,有效提高业务覆盖。一方面选择业务品种时不要限定于会计还是储蓄业务,而是由前台机构推荐,将一些处理复杂、录入量大的业务品种转移至后台处理,迅速提升前台员工体验;另一方面增加二级分行后台集中层级,由二级分行后台根据自身的个性化要求完成个性化业务处理,增强COS-T系统应对个性化业务的适应性。

(三)实施全系统峰值压力测试。目前的网络承载测试都是根据历史数据推算或在测试网络中进行局部单点测试。应组织全国范围的COS-T系统网络峰值压力测试,保证旺季业务量高峰时万无一失。

(四)完善系统的信息交互功能。尤其是针对已上线分行反馈的功能缺陷与使用感受,同时吸取各类及时通讯工具软件的优点,如:提供方便的凭证影像局部放大、截图、加注解等功能,方便就影像截图进沟通等。保证系统的信息交互顺畅、便捷、准确。

风险处理流程第8篇

巴塞尔协议之后,操作风险逐步被银行界所重视。操作风险由于其分布的广泛性和复杂性,以及设计人为操作的不确定性,一直缺少有效的风险测量和控制手段。尤其是我国,操作风险管理处于刚刚起步的识别阶段,而一旦由于操作风险引起的损失就会非常大。文章第一部分写的是操作风险含义及其特点,第二部分则为现状和问题,第三部分针对问题给出建议。

【关键词】

巴塞尔协议操作风险内控机制

1 操作风险的含义与分类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指出,操作风险是指系统的不完善、人员、内部程序,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操作风险分四大类:一是人员因素造成操作风险,包括失误、违法、关键人员流失。二是流程因素造成的操作风险,分为流程设计不合理、流程执行过程不严格两种。三是系统因素造成的操作风险,分为系统失灵、系统漏洞。四是外部事件造成的操作风险,分为银行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外部欺诈、突发事件等。二、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与问题

第一,对操作风险认识不足,管理理念落后。

第二,银行组织结构阻碍内控体系发挥作用,加大了操作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是总分行制度,从基层网点经营机构到总行需经过至少三个层次,管理层过多会诱发操作风险,且增加管理操作风险的难度。分散管理的做法使我们缺乏统一的风险管理策略,银行管理人员不了解操作风险整体状况,使得职能交叉、目标冲突、流程紊乱,加大潜在操作风险。

第三,内控体系不完善,内控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

2 建议

2.1 建立有效的组织架构

一是形成独特的风险管理部门或风险板块,确保一个统一的风险管理政策的方向在整个线;二是唯一的领导部门的操作风险管理业务线,和业务条线的风险管理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独立性,防止利益协会;三是操作风险管理单位应在各部门和分支机构,以避免局部损失的风险管理;四是操作风险管理形成统一标准,提供了对操作风险管理系统统一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组织保障。

2.2 业务操作流程方面实行集中化、扁平化和专业化的管理模式

前台业务处理集中。会计核算集中处理是把高风险的会计业务分到总分行处理中心,将复杂操作分割成多个简单的环节,并将过程工厂化、流水化,大大增加柜台风险的可控性,以保证业务专业性以及效率性。

信用管理。信用评价系统应独立设置,主管风险审计部门的信贷审查官直接向总行部门,风险审计部门和机构设立审计委员会的信用风险,各行业的专家委员会,行长和部门负责人不参与贷款审批。

后台管理。建立会计管理中心总分行层面,国际银行业务、客户管理、账单管理、帐户管理高风险、保证货物管理、资金管理在后台处理中心。为了避免分支执行的政策是不均匀的。

2.3 建立完善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

操作风险管理系统是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和决策过程,包括资金的分配、各方面的释放、风险评估工作、监测、报告等。

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系统。分为风险识别和风险估价。风险识别为银行管理层在复杂的经营环境中识别风险因素;风险估价为银行的管理层对风险概率进行预测,计算其可能造成损失。

风险缓解体系的建立。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银行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针对操作风险的不同性质,这是过程中的风险控制释放。当风险操作风险损失超过了银行的承受能力,采取任何措施都没有减少,银行可以考虑避免这类操作风险,如歇业或推迟其产品,包括保险、外包和其他工具。

【参考文献】

[1]白文娟.基于内部控制的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9.

[2]孙力涛.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兰州大学,2009.

[3]丰吉闯.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与系统性风险度量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

[4]郭玉冰.基于绩效考核下的国有控股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3.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