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工程与管理

网络工程与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8-06 10:52:15

网络工程与管理

网络工程与管理第1篇

关键词: 网络工程; 网络安全与管理; 知识结构;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10-62-02

0 引言

网络工程专业从1998年教育部批准开设以来,发展十分迅速。截止2012年,全国已有329所高等学校设置了网络工程专业,其中重点院校超过50所。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工程从原来计算机专业的一个专业方向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专业。2011年教育部将网络工程专业列入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基本目录,标志着网络工程专业已经成为一个稳定发展的基本本科专业[1]。

网络工程专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普遍性的困难与问题。比如: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等其他信息类专业的差异区分不够明显,办学特色不够鲜明。因此,有必要从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建设入手,结合自身办学优势,制定特色鲜明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

笔者所在学院2012年获批了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重点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实验室,改善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网络工程系以此为契机,结合已有的信息安全师资优势,凝练出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并开展相应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

1 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人才培养要求

与其他信息类专业类似,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人才培养要求从素质和能力两方面入手。

1.1 基本素质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备的基本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专业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2]。

思想政治素质要求政治立场坚定,热爱祖国,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崇高理想,培养高尚情操,养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人文素质要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高雅的文化气质,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素质要求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坚持职业道德的底线,具备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品格,具有爱岗敬业的精神,一丝不苟的作风,以及服务社会的意识。专业素质要求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工作风格,具备较好的创新思维和踏实严谨的实干精神。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求具有健康的体魄,乐观向上的心态,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身体力行的风格。

1.2 基本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人才要求具备的基本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协同工作能力、专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2]。

学习能力是指自学能力,即知识和技术的获取能力、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通过专业调研、理论分析、设计开发、仿真实验等方法解决网络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阅读写作能力是指专业技术文档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包括专业表达能力、问题沟通能力、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专业适应能力是指在学习网络工程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能够从事并适应相关领域的研究、开发与管理工作,并能适应网络工程专业技术和市场不断发展变化的能力。创新能力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1.3 专业能力

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除了满足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外,还需要注重培养两方面的专业能力: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和网络管理维护能力[3]。网络系统安全保障能力是指熟悉信息安全基本理论和常见网络安全技术的工作原理,掌握主流网络安全产品的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能初步设计开发网络安全产品。网络管理维护能力是指熟悉常见网络设备与系统的工作原理,掌握网络管理的主流模型、系统功能、以及各类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初步管理和维护网络与信息系统。

2 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专业课程体系

2.1 知识结构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人才要求具备的知识可分为三大类:公共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相对固定,具体知识包括政治理论知识、人文社科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其中,政治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文社科知识包括大学英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社会和职业素养、军事理论、体育。自然科学知识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专业基础知识根据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制定,具体包括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技术基础、计算机系统基础。其中,电子技术基础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和电路基础,技术技术基础包括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程序设计、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系统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软件工程。

专业知识相对灵活,通常根据所在院校的专业特色和办学条件制定,具体包括专业核心知识、专业方向知识、专业实践环节[1]。下面重点讨论这部分内容。

2.2 课程体系

依据上述知识结构,结合笔者所在学院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和专业特色,制定了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由于公共基础课程基本固定不变,在此不再列出。

2.3 专业方向课程知识点

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安全与管理方向可分为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两个分支。其中,网络安全分支课程包括信息安全基础[4]、网络安全技术[5]、网络攻防技术,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网络管理分支课程包括网络管理[6]、网络性能测试与分析、网络故障诊断与排除,每门课程的主要知识点如表1所示。

3 结束语

本文以笔者所在学院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为背景,分析了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要求,进而得出与之相适应的知识体系结构和课程体系内容。最后重点介绍了网络安全与管理专业方向主要课程的知识单元与相应的知识点。接下来的工作是将该课程体系落实到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段调整,逐步完善。希望本文所作的研究与探讨能给兄弟院校的网络工程专业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2] 姜腊林,王静,徐蔚鸿.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课程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19:48-50

[3] 曹介南,蔡志平,朱培栋等.网络工程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差异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23:139-142

[4] 教育部信息安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信息安全类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网络工程与管理第2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实践教学;课程改革;工作过程

近年来,我国的高职高专在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了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各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也在研究适合本专业课程的课程建设模式和教学模式。

1.“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介绍

“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是一门理论实践一体化、符合网络技术领域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学习领域课程。本学习领域根据网络管理员岗位必须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出发,以完整的工作过程为行动体系,加强校企合作,以企业实际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原型,主要培养学生网络设备安全配置和安全防护能力,并为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2.现行“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职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不能适应就业需要,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2.1 培养定位模糊,岗位需求不明确

传统教学模式更多考虑知识体系的结构与完整性,较少考虑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岗位需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知道自己学习的知识未来有哪些用途,不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需要这些知识,难以形成职业带入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与教师形成共鸣,学生和教师都难以达到最佳状态。学生知识学习了很多,但分散、刻板,空有知识却不知如何运用,实践运用能力不强,难以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2.2 理论多实践少,知识分散,缺乏针对性

“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不同于《计算机网络技术》,该课程要求更多的实践课时比例、更多的针对实际工作的实践教学情境。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重知识、轻实践,且实践内容多为知识验证性实验,难以满足实践能力的培养需求,也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较差。

2.3 教学内容更新缓慢,难以适应网络发展需要

网络技术发展迅速,新技术、新规范层出不穷,网络安全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如何及时更新网络安全课程的教学内容,调整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快速适应网络安全新状态,也是“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以教科书为知识传授蓝本的传统教学模式显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

3.基于工作过程的“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经过两年的教学经验积累,针对过去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本校启动“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研究。经过广泛的调研与分析,明确了研究方向,确立了“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的课程改革与研究思路。经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3.1 明确课程定位,适应职业岗位需求

新的研究思路改变了课程分析的方向,由过去面向知识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转变为面向学生就业后的职业岗位需求。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与认真分析,明确了新的课程定位:“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网络安全意识,掌握网络安全知识,发现、研究和解决具有网络安全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胜任网络安全管理员的职业岗位需求。

3.2 课程内容编排与教学方法改革

在课程内容的编排上,要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的安排课程内容,实现能力的递进。能力的递进不是根据流程的先后关系确定的,而是按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确定的,例如先安排网络硬件设备还是传输媒体与流程关系不大,主要是要考虑哪个项目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是相对简单一些,就把哪个项目安排在前面。如本课程就将网络传输媒体任务安排在最前面,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后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程设计的学习任务必须能够满足多方面的要求,所以每个学习任务都应以典型案例为载体进行设计的活动来进行,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整合理论与实践,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通过校企合作,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等多种途径,采取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和学校网络对外服务中心,让学生亲临真实工作环境,参与或者分组独立完成对外服务的实际网络项目,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团队合作精神。

3.3 课程学习考核方法

打破单一的试卷考核方式,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采取三结合的方式进行,第一是理论知识的考核,此阶段的考核安排在课程学习完后,以笔试形式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20%。第二是项目技能的考核,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时进行考核,占总成绩的40%;第三是综合技能的考核,在课程学习完后,通过为期一个月的实训,包括岗位素质、团队协作、专业技能、实习报告的撰写等考核点,此阶段占总成绩的40%;三项成绩之和为学生本门课程的学期总成绩。学生每个阶段都必须达到该阶段的及格分,如理论考核,必须达到相应分数,否则必须进行重新学习和考试,以致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学生本门课程才算合格。课程的第一部分的考核采取教考分离,项目技能考核由课任老师考核,综合技能的考核由教师团队集体考核,最终达到考试的公平性和全面性。

综合实习项目完成后,教师完成实习报告的批改后,举行至少一天的学生实习体会交流、教师评论和答疑,这样不但解决了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同时对教师以后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最终使学生的组网和用网的能力能真正达到教学要求。

4.结语

“网络设备的安全配置和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和实践促进了信息技术服务业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以课程建设为主线,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对专业教师队伍、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不断突破和创新。

参考文献

[1]李栋学.工学结合的动因分析及其有效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9).

[2]李小峰.“工学结合”的相关表述及其历史渊源[J].职业教育研究,2013(6).

[3]孙宁玲.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方案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11).

[4]及风云,张培成.对高职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2(6).

网络工程与管理第3篇

关键词:PM―ASP模式;工程管理;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193-02

2003年1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建设部)《2003―2008年全国建筑业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用信息化等高新技术改造建筑业传统产业,实现其跨越式发展。通过几年的发展,现在建筑业信息化覆盖率和使用率不到50%,普遍存在总体投入低、信息化方式选择不当、缺乏规范等问题。改变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模式,成为推进工程管理信息化发展关键环节,而ASP模式下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即PM―ASP为中国实现低成本、广范围的工程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很好的载体。

一、PM―ASP定义

PM―ASP是Project Management-ApplicationServiceProvider的简写,是通过租赁第三方开发的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工程信息化管理模式。它为项目参与方提供一个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可以满足项目多方进行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实时传送和共享数据信息等功能,最终形成一个高效率信息交流和共同工作的信息平台和网络虚拟环境。PM―ASP信息化模式的实质以Internet为通信工具,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大型服务器和数据库技术为数据处理和储存技术支撑,形成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的网络虚拟环境,将项目多个参与方、项目多个阶段、项目多个管理要素都集成起来,以网站的形式展现出来[1]。PM―ASP工程管理信息平台模型(见下图)。

二、PM―ASP――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构成

PM―ASP信息平台作为一个让工程项目各个参与方协同工作及分层次应用的统一的综合工程管理信息化系统,它由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和十二个项目子系统构成。

PM―ASP工程管理信息平台模型

1.PM―ASP综合项目管理系统――建立PM―ASP总体框架、项目管理网站、项目数据库、项目管理工作流程、项目管理系统的信息流程;规范代码与编码体系,建立和完善各种定额库及WBS库,最终形成以物资流为主线、以资金流和工作流为核心的综合项目管理系统[2]。

2.PM―ASP项目子系统――计划进度控制系统,估算与费用控制系统,采购管理和材料控制系统,质量控制系统,费用/进度综合监测系统,设计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施工管理系统,合同管理系统,项目财务管理系统,用户权限管理系统,项目电子文档管理系统[3]。

整个系统体现以费用进度综合监测为核心,以项目投资费用控制与风险防范为重点,辅以电子商务采购和网络办公平台,一个综合的大型工程管理信息系统。

三、PM-ASP――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技术方案

PM―SAP工程管理信息平台结构决定了工程管理不仅仅在横向上满足一个单位内部的信息共享,而且要在纵向上实现不同管理层与项目参与方信息处传递和项目管理决策。

信息管理系统的结构有两大类,Client/server(C/S)结构和Browser/Swever(B/S)结构[4]。C/S结构是基于局域网LAN环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数据操纵及事务处理能力,适合企业内部信息处理,B/S结构以Web为中心,有较好的网络扩展性和兼容性。PM―ASP工程管理信息平台在设计上应综合这两种结构,在横向上使用C/S结构,在利用其事务处理能力强的特点,高效行进行内部信息处理。纵向上使用B/S结构,有效地实现跨组织的信息传递。

为了全面实现PM系统的目标,保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在PM系统开发过程中,应采用统一建模语言(UML)建模(由Sybase公司开发Powerdesigner9.0建模工具)。依靠Powerdesigner9.0建模工具提供的四个模型,业务处理模型(BusinessProcessModel,BPM),概念数据模型(ConceptualDataModel,PDM),物理数据模型(Physical Data Model ,PDM)和面向对象模型(Object-oriented Model,OOM)。利用OOM可以实现系统逻辑模型,程序框图的设计,并可以生存源代码框架。

四、PM―ASP――工程管理信息化平台功能

由于第三方服务提供商的不同,它们所提供的工程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外在表现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综合起来看,成功的PM―ASP一般提供如下功能:

(1)项目的浏览和管理:通过项目树并辅以地理信息模块对多个项目进行管理,项目所有参与方按照授权范围对工程项目信息进行浏览、审批和修改。(2)可扩展的项目信息:系统提供可扩展的项目信息管理,对于非专业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自定义若干项目信息以及对项目的文体进行描述。(3)项目沟通管理:项目管理者可以通过系统平台提供的视频会议、网络会议、项目公告、项目新闻(动态)、系统内部文件共享与传递等方式,使沟通成本更低、更便捷。(4)项目进度管理:系统通过网络计划图,用户可以清楚各项不同工作的情况,工作和工作之间的关系,各工作的实际进度情况与计划进展情况的差距以主计划目标的偏离,系统并辅以施工现场的施工图片和视频资料,使管理进度管理更加形象。(5)项目成本和风险控制:系统以项目的挣值曲线对工程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体现成本现状、趋势、成本与进度的关系,生成目标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偏离情况,并辅以人性化的红、绿、黄不同预警标识,提前防范工程成本风险。(6)项目资料管理系统:系统把项目相关的文档以一种有序的方式生成并组织起来,并辅网络办公管理系统,实现系统平台上的文件报审与审批,实现办公自动化,完全满足异地远程办公的需要。(7)项目物资供应及仓存管理:项目参与方可以通过浏览到物资管理的总计划,需用计划,采购计划、收料单据、物资入库、物资出库以及物资库等详细数据,并将物资出入库管理项目的成本相结合,使项目成本反映更加及时、更加准确。(8)其他功能:系统除了上述功能外,还有数据查看、数据查询和个人工作管理。让每一个项目参与者无论在项目部还是其他地方,只要能上网,便可及时了解工程管理的现况。

五、PM―ASP――工程管理信息化运用

由于国内工程咨询服务市场的不成熟,工程参与各方对工程管理信息化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对工程管理信息化实现途径的多样化,在国内还没有第三方工程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提供服务商。在国外,这种租赁方式不但比较成熟而且比较流行。随着对信息化的重视越来越高,中国在工程信息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突破,比如国家发改委任研发的P9PIP和P9SAP系统以及上海普华开发的PowerPIP系统,不但功能比较强大,也为项目参与方提供了共同的信息平台。同时,以三峡工程、广州地铁、上海世博园等国家大型工程项目管理中,都针对项目自身的特点和需要开发自己的工程信息管理系统(比如三峡工程开发的TGPMS工程管理系统),这些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为在国内推广PM―ASP模式提供宝贵的经验。

六、结束语

PM―ASP模式它为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的选择。它与施工企业自己开发或购买工程管理软件两种模式相比,PM―ASP模式实现了全面地工程信息共享与消息自动传递,消除了信息孤岛的现象,具有更低信息化成本和更低技术门槛、信息化成本低和便捷的特点;而且还有利加强中国工程管理“诚信度”建设。

参考文献:

[1]丁士昭.项目管理信息门户(PIP)的特征和发展趋势的探讨[C].中国建筑学会工程管理分会 2004 年年会论文集.

[2]刘祖斌.工程管理中信息集成架构研究:第10卷[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7,(7).

网络工程与管理第4篇

关键词: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施工管理;应用

网络计划技术方法既是一种编制计划的方法,又是一种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法,但其在我国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不容乐观。

1 现行施工企业现状

1.1 普及率不高 我国现有施工企业规模和企业内部人员素质差异较大。据统计,中央直属和省级施工企业管理水平较高,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达40%左右;地市级施工企业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在15%左右;而县级及其以下施工企业技术管理水平较差,每年应用网络计划组织施工仅为5%左右。

1.2 管理水平低 绝大部分施工企业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只停留在编制计划上,对计划执行中的监督与控制及计划调整缺少有效的管理方法。

1.3 深度不够 施工网络计划的编制往往只能反映整个项目中各工作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根据施工方法确定工作单元各项工作的相互关系,编制深度不够,更谈不上网络计划的优化。

2 目前状况产生原因

造成网络计划技术在我国施工管理中应用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施工企业自身素质不高的结果。

2.1 外部环境的影响 外部环境的影响包括工程设计多变、工期的确定受行政干扰多、工程进度付款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联系、工程款拖欠等。工程设计经常变化给网络计划的制定和调整带来很大困难,使施工企业应接不暇,无法使用网络计划实行施工管理;有些工程建设期限的确定违反科学规律,工程竣工日期一再提前也使企业无法按网络计划去组织管理;工程付款不及时以及付款时没有与网络计划紧密结合,也在客观上减弱了企业应用网络计划的责任感。另外,目前市场上网络计划的编制软件很多,但适用于进度控制的软件却很少,而且通用性比较差,从客观上阻碍了施工企业应用网络计划实施项目进度控制。

2.2 企业自身素质的制约

①传统工作方式的阻碍。传统施工管理采用手工管理,且很多工作都是靠经验来完成的,企业对实施网络计划管理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很多施工人员拒绝网络计划是因为觉得它会限制行动自由,没有传统管理方式那样得心应手。②施工管理粗放。施工管理中现场跟踪检查没有形成制度,随意性比较大,进度数据收集不全面、不完整,进度数据的整理、统计、加工、分析能力差,无专人负责等。③缺乏高素质管理人员。

目前大部分施工企业的管理人员同时又是工程技术人员,他们往往只注重施工技术的研究,进度的管理依赖于横道图管理,对网络计划技术知识的掌握不系统。

3 处理措施

根据上述分析,施工企业提高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水平除了从源头抓起,尽快规范建筑管理体制,并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积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自身要从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高度,通过全面实施网络计划促进企业管理上质量、上水平。

3.1 规范建筑管理体制,为应用网络技术提供良好的环境 ①加强工程设计管理,合理确定建设工期。通过建立规章制度,促进工程设计和工期确定科学合理,严禁设计的频繁变更和建设工期的主观确定。②完善项目监理制度。工程监理在监督工程质量的同时,要对工程项目的进度进行监理,保证进度控制与质量控制、投资控制的一致性和协调性。③建立严格按网络进度计划拨付工程款的机制。工程款拨付与网络进度计划紧密结合,不仅提高了企业应用网络计划进行施工管理的自觉性,同时也促使网络计划编制更可行。为了实现这种结合,签订施工合同时,应将进度计划中的主要工作与工程款拨付建立对应关系。

3.2 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应用研究 ①制定有关规程,加强标准化工作。结合国情和行业特点,制定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管理规程,统一画法、术语和各种类型的网络模型,便于推广和应用。②多途径培养人才。行业协会和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编写实用的培训教材,举办网络计划技术与计算机应用培训班,对施工企业的技术领导和施工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掌握网络计划技术;高等学校要增加现代化管理技术课程,使学生毕业后即能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③开发适用的网络进度控制软件。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与施工企业应通力合作,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开发实用的网络进度计划与控制的通用软件,培训使用人员。

3.3 提高认识,注重实效,扎扎实实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施工企业是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主体,施工中全面实行网络计划管理是提高我国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关键。

3.3.1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应用网络计划技术的重要性 网络计划技术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它能够提供施工管理所需的多种信息,有助于管理人员合理的组织生产。施工管理中推广应用网络计划方法必将取得好、快、省的全面效果,进一步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对于这个问题,企业的领导应该有充分的认识,把应用网络计划技术放在关系到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去重视,逐步抛弃传统的凭直觉管理的方式,克服困难,投入一定的人力与资金,推动网络计划的应用。

3.3.2 采用易于控制的形式 横道图是工程技术人员最熟悉的控制形式,具有直观、易懂、绘制简便、所需时间少、费用低的特点,但缺点是不能反映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大中型工程的进度控制困难。可在网络计划技术编制和调整进度计划后,转换成横道图形式去实施,这种做法既有网络一样的严密性,又兼有横道图简单易懂的优点,减少网络计划实施中的阻力。

3.3.3 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紧密结合 网络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是建立在已知的施工方法基础之上的,施工管理人员除了熟知网络计划方法之外,还应了解各项工作的工艺及组织。根据网络计划法的性质和特点,并非应用网络计划法就一定能任意缩短工程期限,它只限于给管理人员提供应在哪些工作上合理赶工以及工期与成本的关系等信息,从而使增加的费用最少,成本最低。至于能否实施赶工,最终还是取决于施工组织方法和物质技术条件。因此,管理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进度控制计划必须与工程技术人员紧密结合。

网络工程与管理第5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现状;发展

虽然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取得显著效果,达到技术快速发展的目标,但是在发展期间,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也暴露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尽可能地解决计算机网络工程存在的不足。

1.计算机网络工程现状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缺乏良好的网络安全管理环境。当前计算机网络工程和信息技术在发展中,主要通过无线电波、有限线路的两种途径为主进行传播,使用任何一种传播途径都存在一定的网络安全问题。其主要原因是不同传播方式都是由各种基础设备组合而成,还会在信息传播期间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导致安全管理工作出现问题。这就需要计算机网络工程在发展过程中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管理氛围,加大网络安全管理建设力度。目前还存在计算机网络工程未能及时排查网络安全问题的情况,计算机网络工程容易受到大风、暴雨、温度等自然灾害的影响,这就需要及时排查网络安全问题,提升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设施保护能力和防范能力。第二,没有加大防火墙的建设力度。计算机网络工程在发展中,人们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发展和信息资源的共享提出新要求,这就需要计算机网络工程有效应对网络资源共享期间的安全隐患问题。还要采用终端与客户端和终端与服务器之间有效衔接等形式,为网络信息共享和传播的工作提供保障,不断满足更多人群对于网络资源以及信息发展的需求,提升网络资源的利用。在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中,难免会出现一系列的不法分子入侵事件,进而造成大量信息被窃取,还会使得一些不良信息到处传播。这就需要计算机网络工程在发展中加强防火墙的有效设置,通过对一些分子和技术进行阻拦等形式,提升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的安全性。由于缺乏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认知,进而在防火墙设置、安全管理等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进而不利于推动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创新发展,还会给相关工作带来不利影响。第三,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出现病毒入侵的安全问题。从目前的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工作来看,计算机网络病毒不仅会给广大群众的利益带来威胁,还很容易造成一些网络技术瘫痪、信息泄露等问题发生。计算机网络病毒主要分为良性病毒和恶性病毒,为更好应对一些病毒问题,就必须做好拦截入侵的工作,避免给一些内部的资源信息遭到破坏性的影响。计算机网络工程在发展中,未能合理做好拦截入侵的工作,一些传播速度较快的病毒还不容易被杀死,进而很容易使客户端遭到严重威胁,影响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和相关工作的合理发展。如果没有做好拦截入侵等工作,还会导致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问题愈演愈烈,降低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的效率和水平。第四,缺乏对系统备份修复管理工作的重视。一些黑客分子结合较高的网络操作技术,不断威胁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发展,加上黑客可以利用自身拥有的技术,随意盗取信息和登录服务器。这就需要计算机网络工程在管理中重视系统备份和修复管理工作,通过系统备份的形式防止相关数据的丢失。加大修复管理力度,能够有目的、有计划地防止危险的发生,这样才能达到损失及时补救和及时修复的目的。在当前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中,忽略对系统备份和修复管理工作的重视,也没有采用定期对计算机网络工程系统的技术进行优化等形式,提升发展水平,进而极大地阻碍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发展。

2.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的意义

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发展,不仅对于工作人员有着颇高的要求,还需要计算机网络工程做好安全,维护、日常管理的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计算机网络工程存在的风险问题,提升网络工程技术研发和相关信息传播工作的水平。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和相关管理工作的创新,也能达到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与时俱进发展的目的,避免落后于其他国家的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发展。我国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的发展尚不成熟,还存在缺乏自主研发技术产品能力、未能将理论与知识以及技术之间结合等方式,提升发展水平。这就需要国家计算机网络工程在新时期发展背景下,通过计算机网络工程技术创新、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等形式,提升工作效率,强化工作深度,加大配套设施的完善力度,从而才能在后期发展过程中不断提升发展水平。计算机网络工程系统中还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问题,黑客入侵网络和计算机感染病毒会影响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健全发展。一旦计算机感染病毒会导致所有工作功亏一篑。为合理做好计算机网络工程系统和技术的安全防范工作,避免系统瘫痪的问题发生,就需要创新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方式,通过及时排查网络安全问题、加强防火墙设置、做好拦截工作等形式,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

3.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的策略

3.1及时排查网络安全问题

首先,计算机安全人员需要提升对网络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加大日常管理工作的维护力度,不断将网络检查和排查等工作落实到位,及时排查网络安全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做到及时处理、合理应对,提升管理工作水平。其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可以运用相关软件全方位扫描计算机网络系统以及检查其中是否存在相关问题,从而提升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断推动网络安全问题排查工作的有效进行。最后,要想提升计算机网络数据的保密性和安全性,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人员需要加密保护内部数据,通过为保密数据制定单独管理方案、优化单独管理系统等形式,避免信息流失,提升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的针对性。另外,计算机网络工程在安全问题的排查中,还要增强各部门人员对于网络工程发展问题的排查认知,合理有序地参与到网络安全问题的排查中。

3.2加强防火墙的有效设置

为进一步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需要加强防火墙的有效设置,这也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防火墙的有效设置可以应对和抵抗外来信息或者技术的攻击,强化计算机网络安全水平。一方面,在防火墙的有效设置中,可以将防火墙当作存在于两个网络之间的屏障,通过对两个网络之间的信息安全进行有效拦截、维护等形式,保障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性。通过防火墙的有效设置,还能最大程度地增加计算机网络的安全性,及时对相关不良信息和计算机网络病毒进行拦截,从而充分发挥防火墙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安全维护的作用。在防火墙的有效设置中,必须加强防火墙的设置力度,通过在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中渗透防火墙技术、防火墙软件等形式,达到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稳定发展的目的。同时,引导相关安全管理人员正确使用防火墙的有效防范技术和方法,提升对网络安全维护有关工作认知,进而才能推动相关工作的合理开展。另一方面,在有效设置安全管理软件以及防火墙中,需要定期对一些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软件和防火墙等设施设备进行有效的优化,合理分析防火墙在设置和发展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从而才能更好地将安全保障和维护等工作落实到位。

3.3合理做好拦截入侵工作

对计算机网络工程相关技术进行有效监控和监督,做好拦截入侵等工作,也是促进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工作合理发展的必然方式,还能从根本上强化网络运行的安全性和发展水平。在保证数据安全性以及合理做好拦截入侵的工作中,需要提升计算机网络系统面对病毒的安全防范能力,从而防止病毒或者恶意程序入侵的问题发生。计算机安全管理人员也可以在系统内部安装一些拦截病毒的软件,通过拦截入侵工作增加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及时过滤到不利于计算机网络工程和信息技术发展的病毒。计算机网络病毒具有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的特点,为达到合理拦截的目标,需要定期升级和更新拦截的软件,推动拦截软件与网络技术之间的同步发展。从而才能切实的解决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利用拦截入侵的手段,为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全维护和管理等工作,营造良好环境。在拦截入侵工作的管理中,计算机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定期清理一些垃圾信息,不断为计算机网络工程和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工作营造良好空间。还可以采用将拦截入侵工作落实到个人、落实到内部各个系统等形式,充分发挥计算机强大的自我安全防范以及拦截入侵等功能,提升发展水平。

3.4重视系统备份修复管理

为防止计算机网络工程和信息受到外界的破坏,需要重视对计算机网络工程管理工作中系统备份和修复管理等工作。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人员和相关用户要合理备份计算机内部网络信息和数据,避免网络信息和数据丢失的问题发生。同时,通过备份的形式也可以在计算机受到攻击时,防止重要数据丢失,推动计算机的正常运行和发展。系统备份和修复管理工作也有利于降低软件故障和数据损坏发生的概率,推动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和相关技术的有效发展。计算机网络工程系统在发展中,一旦出现硬件故障问题或者数据损坏问题,则很容易给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安全发展带来隐患。所以,通过手动或者软件相结合的恢复方式,能够达到对系统有效修复以及管理的目的,还能尽可能地防止数据和信息损失问题发生。此外,在系统备份和修复管理工作中,可以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进而更好地为相关工作提供基础和后盾,也可以结合网络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安全管理人员做好信息备份和修复管理等工作,强化计算机网络工程发展的质量。

4.结语

网络工程与管理第6篇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工程;监理

引言

当下,很多公司会自己管理计算机网络工程,同时也会请专业的管理公司管理,使用不同的网络产品,但现在社会上网络产品的分类有很多,价格不等,所以,对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监理,需要接受专业人员的指导,保证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质量,认识到监理的必要性。

一、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网络规划与监理

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规划有多方面内容,即可行性分析、网络需求报告与网络方案的设计等,所以,在网络规划阶段,必须把监理深入到网络工程的各方面,以设计需求为前提,保证计算机网络工程顺利进行。工程监理人员可以从以下几点分析,包括分析用户对网络需求的真正需求,考察企业所处的环境,分析可能会影响变化的环境因素,同时,统计企业网络系统中用户的数量,确定位置,并了解企业网络服务的范围及类型,从而提供针对性的服务。监理机构对网络工程的管理中,可以从多家竞标单位找到施工单位与材料的提供者,分析合同中标注的各项内容,及是否可以满足业主的需求,与选定的合作方交流,如果双方没有任何异议,随即签订合同,建立合作关系。

二、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监理

其监理内容包括工程的投资、施工质量的管理以及施工进度的控制。首先,计算机网络工程的投资要求,计算机网络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完成工程计量,预估工程可能会使用的资金数额,把预算用文件的形式上交,管理部门审核,分析工程的结算报告,检查其是否存在问题。同时,对于付款项目,需要由相关部门严格管理,标明工程出现变更的内容,加以控制,也可以根据合同中标明的内容,确定网络工程无误后,向施工方支付尾款,建立双方长期合作的关系。其次,对施工质量的控制包括材料与设备的使用,电缆光缆的检查以及设备的连接。其一,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建设需要使用很多电子设备,像是交换器、服务器等,作为工程的主要材料和设备,这些材料与设备正式使用前,必须逐一检验,特别是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连接线,都要有质量合格书,与工程施工标准相符。其二,检查电缆光缆。对于电缆光缆的检查需要确定不同材料的型号,检查其规格、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表面是否出现损坏和变形,同时,电缆光缆的安装需用放置的管槽内,或是穿过孔洞,所以,需确定管槽、孔洞的位置、大小、数量与工程相符。有的线缆需要用支架支撑,根据工程的要求确定支架的高度,测量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为工程施工提供便利。网络工程施工中必然会出现多个弯道,这些弯道的设计必须根据施工的要求完成,不会影响施工进度。而光缆、电缆铺设时,尽量平行,避免交叉,以免表面出现破裂导致混电,影响其他线路。此外,路由器是整个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各项线缆的连接必须准确无误。除了上述几点外,工程人员也要做好线缆的放水、防火处理,以免对连接的设备造成影响。其三,检查设备的安装情况。每个设备与主机是整个系统的分支,最后都与机柜相连,因此,机柜要选择恰当的位置安放,与各个计算机连接。而机柜会使用跳线与总配线,这些线路的连接必须与施工标准相符,也要设有接地装置。同时,各线缆与设备的连接符合工程规范。最后,控制施工进度。计算机网络工程正式开始建设前,必须明确施工中的各项要求,根据整个工程的周期,做出施工进度计划,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施工进度计划通过后,要与实际施工情况比对,检查施工进度,如果发现问题,要立即处理,施工方需要说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加以改进,并确保施工进度顺利不受影响,修改原有的计划,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计算机网络工程监理工作的结尾工作是验收工程,即检查系统中使用的软件与设备,是否与工程要求相符。监理工作的最终目的是,确定企业的网络产品按照施工的标准使用,版本内容及时更新。计算机网络工程竣工后,要求施工方把各项文件上交给工程所有方,保证文件的完整、真实,但如果发现问题,一些项目不合格,要马上告知工程所属方与施工单位,找到原因,解绝问题,调整双方的关系,在限定的期限内整改。

三、结语

总而言会,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监理与规划,需要相关人员全面了解企业,分析企业计算机网络的需求,从而为网络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优化工程施工,即企业要对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监理给以重视,明确各方的责任与义务,从而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达到监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永飞.计算机系统及网络工程监理体系的构建[J].通讯世界,2015,(06):22-23.

网络工程与管理第7篇

关键词:建设单位 档案管理 网络共享

在电力基建行业中,电力档案是其最真实的工程建设历史记录,也是电力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与必备条件,对于整个电力工程的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在对电力档案的管理工作中,它的科学化与信息化程度对今后的电力基建行业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做好电力档案的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对声像资料的管理不到位

在部分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对于电力信息档案的管理工作,一般只重视对于相关技术信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经常忽视对声像资料的整理,甚至有的建设单位没有相关的声像资料。相对于纸质的文献资料而言,声像资料更加形象生动,对历史事件能够准确反映其原貌,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给单位相关资料,并且能供多人同时享用。许多电力信息档案管理者受传统的管理思维方式的影响,使单位原有的录音、摄像等相关声像设备得不到充分利用,对于与电力工程建设相关的录音、影像等资料没有进行很好的管理,致使单位的声像档案不完备,影响了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发展。

(二)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水平较低

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电力工程建设单位对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水平相对较低,对档案的计算机管理处于较为落后的程度,档案管理中的软硬件设备更新不够及时,难以适应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另外,我国的档案信息网站相对较少,网络上所公布的档案信息数量缺乏,并且档案信息的内容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各网站之间还出现信息内容的重复录入。这些因素对于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网络化建设产生一定的影响,档案管理工作急需进行创新与突破。

(三)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在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信息档案管理工作中,人是较为关键的因素,对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与管理都离不开档案管理人员,对软硬件与各种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都要通过档案管理人员才可以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作为档案管理人员,必须要灵活掌握网络技术,做档案信息的引导员。但是目前,在电力基建行业,档案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普遍较低,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电力企业的网络办公环境,行业内严重缺乏同时精通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档案管理技术的综合型人才。因此,电力基建行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急需提高。

二、建设单位档案管理实现网络共享的条件

(一)网络自动化建设

当前,我国已经研究开发出多个网络化专用软件,在许多行业内都采用了较为成熟的网络管理系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对档案信息的收集、检索、整理与利用等多种服务功能的网络自动化管理。在电力工程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工作中,对档案信息进行网络化建设,运用网络自动化技术,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共享,能够有效地改善建设单位的档案管理手段,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与质量。

(二)网络硬件设施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通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已经先后实现多个网站与国际互联网进行接轨。目前为止,全国已有多个建设单位开始运用计算机进行工程制图,网络硬件的迅速发展,为我国建设单位的档案信息网络化管理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条件与基础。

三、加强建设单位档案管理的网络化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强化对档案信息中声像资料的管理

一方面,作为电力企业领导,要及时更新观念,摒弃传统的档案信息管理方式,创新管理思维模式,加强对于声像资料的归档与利用,加大资金与人员投入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将声像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等工作列入档案管理内容中。

另一方面,作为档案信息的管理者,要对声像资料引起格外重视,对于在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收集的照片、影像等资料,要进行及时整理,在移交声像资料时要严格遵守档案管理制度,避免产生遗失档案信息的现象。

(二)加强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在对档案信息网络管理工作中,标准化是信息自动化与网络化的重要前提,作为档案管理者要做好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的协调工作,制定科学、合理的设备管理、技术应用以及业务工作等方面的管理规范与统一原则,以行业内部的发展趋势为依据,制定出在网络管理过程中应该遵守的管理标准,例如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使用标准、网络通讯管理标准以及数据库管理标准等。在实现档案信息的网络共享过程中,尽量减少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作为电力基建行业,各单位要在组织的协调管理下,尽量选用高质量的、统一的管理应用软件,促进档案信息网络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三)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网络化管理水平

在对档案信息网络管理工作中,迫切需要一批同时具备网络技术与档案管理技术的复合型管理人才。作为电力基建行业,要加快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网络技术以及档案管理能力的培训,促进其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灵活掌握,更新管理人员的管理观念与知识结构,提高他们的档案管理水平。另外,要加大对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引进,对他们进行相关的档案业务培训,使其快速适应档案信息的网络管理工作,为电力基建行业的档案管理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电力基建行业的电力档案管理者,必须要顺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与时俱进,创新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电力档案管理的信息化与科学化水平,为整个电力基建行业拓宽档案信息的服务管理渠道,加强对电力档案的网络化建设与管理,实现电力信息的网络共享,为今后电力基建行业的发展留下有价值的档案信息。

参考文献:

[1]黄爱芹. 电力基建档案整理的常见问题[J].档案管理,2010(05)

网络工程与管理第8篇

在我国移动运营商已经基本得到普及,促进了通讯行业发展,使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得到了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及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但在实际移动运营商管理过程中,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运行还存在一些问题,给移动运营商的管理及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所以本文作者通过实例分析法,对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现状及优化对此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

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ODN;现状;优化对策

为进一步探索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对策,本文选取某市区移动公司作为案例,简要分析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现状,然后基于现状分析并提出几点有效的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对策。据了解该市区的移动公司移动通信网络覆盖率、接通率等指标,与其他区域的移动运营商相比都较高,其移动通信业务份额在全市区域的86%,并且为基于手机通信业务基本饱和的前提下,开发社区接入、政企、集客等全业务市场,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这就意味着该移动公司要不断优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1ODN等全业务网络现状分析

通过本文研究案例———某市移动公司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业务等相关数据资料总结出ODN等全业务网络现状几方面。

2ODN等全业务工程管理现状分析

根据实例移动公司在2014年ODN网络建设进度慢、ODN网络没形成生产力等现状,归纳总结出ODN等全业务工程管理现状,具体如下:①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指导已经与固网建设思路及指导原则相背离,导致该移动公司的网络建设缺乏正确建设思路与指导方法;②对网络建设的重视还不够高,因为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作人员出现一人兼多职的现象,导致网络建设进度缓慢,影响全业务工程项目的建设;③网络规划缺乏大局观念,进行网络建设时,并没有提前与其他移动运营商进行网络匹配,加之网络建设管理采用的是烟囱式管理模式,导致不同网络之间出现壁垒,影响网络的覆盖率,对于大型的移动运营商还会导致大量的光缆浪费;④移动运营商进行网络规划和施工,并没有及时与光交箱施工单位以及光缆施工单位进行交流与沟通,导致光交箱施工与光缆施工毫无沟通;⑤全业务工程项目的投资管理混乱,没有意识到网络建设的必要性,进而阻碍了全业务工程项目建设难以推进;⑥网络规划与建设没有进行工程总结与评估,导致全业务工程项目规划与建设出现盲目性,不利于市场份额的提高。

3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对策分析

结合前面通过某市移动公司的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现状,分析并提出以下几点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优化对策,具体如下:

3.1确定ODN网络建设目标并制定合理的实施流程

3.1.1建设目标

根据移动业务需求,结合现时代较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基于现有的网络基础上确定相应ODN网络建设目标。可以以树形ODN网络架构为主,通过一级或二级分光的方式,将ODN网络结构构建目标确定为三层结构。FP主干光节点的作用在于将多条配线光缆汇聚到光交接设施上(如网机房、光交接箱等);DP配线光节点的作用在于调配和收敛纤芯;AP用户光节点的作用在于将重要的基站业务接入。

3.1.2建设流程

①进行ODT区域分区,即将划分区域内的家庭客户、政企客户和基站客户的现状资料收集,然后预测出各种用户在期末能达到的网络应用数据,并对不同区域内的道路、河流和铁路等进行区域网络划分;②OLT节点规划,了解已规划化完区域内的机房情况,然后选择最适合的机房作为OLT节点;③主干光节点及光缆规划,先根据综合业务区的用户分布情况及路由情况,设置相应的主干光节点,然后再根据节点的位置、管道路由等确定主干光缆的物理路由;④用户光节点规划,基于以上步骤,对每一个用户都建立相应的光节点,并配置相应的光缆,以实现用户之间的相互联系。

3.2优化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3.2.1提高对ODN等全业务网络建设的重视度

①移动运营商领导应该提高对ODN等网络建设的重视度,并将关于ODN网络建设的考核指标修正并完善;②完善与ODN网络建设相关的生产能力考核指标;③建立健全专业化、系统化的项目管理体系,以实现对ODN等全业务网络的高效建设与正常运维;④要加强全业务中心与移动通信网络建设的联系,以促进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与网络建设的协调性及统一性。

3.2.2做好前期的ODN项目建设及管理评估工作

①要对ODN网络建设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并进行系统性评估和验收,以保证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性,促进移动运营商发展;②在梳理完成的基础上,根据移动运营商的总体ODN规划目标及相关建设流程,将不能完成的规划目标向后推进延续1个年份,即当年不能完成的全业务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可以推导第二年完成,但第二年实现规划目标时一定要根据第二年的实际情况对规划目标及相应的建流程进行合理化调整;③后续ODN规划与建设中,一定要遵守为用户提供最佳网络通讯服务原则,实现网络资源建设综合效益。

3.2.3做好管道资源的梳理工作

①要定期对ODN项目可研阶段的断头管道和断点管道进行全面梳理;②要在每一个管理阶段都进行目标确定,并将断头断点的管道运用到ODN网络建设中,以降低管道资源的浪费;③提高网络的厚薄覆盖率,要根据用户类型及其分布特点,将网络以厚覆盖、薄覆盖两种方式进行覆盖。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文的实例分析了解到,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目前还存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偏离固网建设思路与指导原则、网络规划缺乏大局观念、光交箱施工单位与光缆施工单位沟通不畅等问题,所以要从ODN网络建设目标及流程和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等方面优化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作者:朱文宇 单位:长讯通信服务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裴春生.甘肃移动全业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流程优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1.

[2]蒋友文,杨刚.某地移动运营商全业务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与优化[J].广东通信技术,2016,36(3):47~50.

[3]徐叶芳.全业务新竞争态势下移动运营商营销管理模式探析[J].中国城市经济,2011(5X):40~41.

[4]周良.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项目管理优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