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24 04:38:34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第1篇

【关键词】中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究

小学科学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科技人才和提高国民整体科学素质的基础,因此加强小学科学教育研究,使其能够实现现代科学技术转化为显示社会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现代社会,新的科学技术不断改革创新,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这就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语国外国家比较仍然存在较多的缺陷,因此对中外小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并借鉴国外优秀的模式有着重要作用。

1.中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

1.1小学科学教育总目标比较

部分国家对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了独立研究,明确阐述了小学科学教育总目标,而部分国外国家则、对科学教育总目标的提出较为笼统,仅是提出了一些要求。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总目标为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对科学研究的方法、过程等了解,逐渐养成科学想问题、看问题的能力,对周围世界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及好奇心,尊重证据、大胆想象、敢于创新,亲近、欣赏自然、真爱生命,对科技新发展保持足够的关心,并积极主动参与进环境及资源的保护中。日本是亲近自然,能够具有目的性的试验及观察,培养其热爱自然情感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理解自然现象及事物,能够培养科学的观点及看法。美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旨在帮助学生实现工程、科学方面的学习,通过学校学习,能够主动积极的参与工程、科学的应用及实践,通过共通概念的学习表加深核心理念领域知识的理解。新西兰是通过科学教育,使学生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通过对中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比较,能够发现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是学生通过感受自然事物及现象,从而培养出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解决问题的努力,树立科学观点及看法,总体而言,是从生命与地球、物质与能量等出发。不同国家的小学课程总目标中均有科学素养的成分,均为对科学技术的理解、对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的理解、科学态度与精神的形成。

1.2小学科学课程内同比较

课程内容是科学教育课程标准的核心及主体部分,同时是课程目标的体现。随着科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社会的发展等,目前小学科学课程内同对科学方法、科学知识等关注度明显提高,同时对科学与技术、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更加重视,除了学习结果被重视外,科学探究过程亦更加重视。不同国家学制不同,其课程标准针对的年级跨度存在差异。美国、中国及英国等在课程内容设置中,主要是作为专门知识模块罗列出来,而加拿大、日本等则将主要是将科学探究的过程技能与科学知识相结合,科学探究的重要地位并未被削减。不同国家之间科学探究方式存在的差异不大,均是诱导学生重视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同时不断探索自然环境、日常事务等,加拿大在进行科学知识的探究学习与科技进步发展时,能够与时代良好结合,而新加坡则更加重视实验室探究,诱导学生亲自发现事物本质。

2.中外小学课程标准异同

2.1中外小学课程标准共性

通过对中外小学课程标准进行比较,能够发现学生科学素养是科学教育的核心主体,全面科学素养管是全球科学教育目标的主要取向,通过对国内外课表进行观察,能够发现科学与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与及时三方面关联为其共有的科学素养特征。目前国内外关于科学课程标准中科学探究的界定及描述基本一致,科学探究及时科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同时是科学教育的基本内同,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及有效途径。内外科学课程标准的结构及内容框架基本一致,课程内容选取均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体现了课程的时代性及综合性,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小学科学教育中的重要部分,更加强调科学与社会、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密切关系。

2.2中外课程比较差异

由于中外国家政治决策、社会体制、经济与文化发展背景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而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标准的实施是根据国情制定,因此不同国家的小学科学课程教育标准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特点、侧重点不同。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更加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部分及科学探究部分,二者在一起对小学生科学素养总体大目标进行了阐述,新加坡注重试验来进行科学教育,主张学生参与探究、自主发现,实现知识的掌握及理解;美国则重视“统一的概念和过程”,澳大利亚则提出致力于人类发展的科学这一主题,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相关事物的同时,能够保护、关心环境。

启示

通过国内外小学课程标准比较,笔者认为国家在树立科学素养目标时需要根据本国国情,本土化可操作性等进行,鼓励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提高学生资助发现、探索能力;更加详细设置小学科学教育目标,针对性的对小学科学教育内容进行设置。

参考文献:

[1]胡军.中日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0,(9).

[2]李淑淑.国内外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目标和内容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2013.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资源;提高能力;有效练习;培养习惯

数学知识逻辑性比较强,是许多学生学习的难点,如何进行既活泼生动,又有效扎实的数学教学活动,一直是小学数学教育探索的重点。本套教材依据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培养目标,为小学数学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教材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依据,为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指明了方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理解和利用教材,才能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本套教材来说我们要把握以下几点内容:

1.正确把握教材的教学要求

本套教材是在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既有继承也有创新,因此,教学要求也有了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在把握好教学要求的情况下,遵循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思维方式,循序渐进地展开教学活动。以二年级数学中线段为例:线段的概念较为抽象,也无法借助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对于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较为困难。在以往的教材中,线段是在直线的基础上认识的,而在本套教材中,只让学生认识线段。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认识水平,切不可随意地提高要求。可以让学生在测量实物的基础上认识线段,进而让学生总结出线段是直的、可以测量的图形。

2.善于利用情境图

在本套教材的设计中,依据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了许多情境图,使数学与实际生活联系更加紧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例如,在学习两位数的加减法时,可以利用“学生春季出游的车辆安排”这一情景图,让学生自己提出乘车的方案,引入数学教学中,并将这一问题的解决贯穿于两位数加减法的学习过程中。但是,在情境图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问题。由于情境图所呈现的内容丰富,学生在学习中很难将要学习的内容与情景直接联系起来,这样很容易使课堂偏离教学的内容。因此,老师在利用情境图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发挥好对学生的引领作用,使情境图的设计能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服务。

二、提高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本套教材的编写,依据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的实际经验出发,根据小学生的认知方式和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数学互动的机会。例如,在本套教材的编写中,为学生精心设计了“做一做”“猜一猜”“算一算”等开放式的环节,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提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老师只负责为学生创设有意义的情景和活动,把探究的环节留给学生,鼓励每位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和交流。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再如,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数学知识。在学习“立方图形的初步认识”时,老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准备各种形状的物品,让学生根据形状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观

察,理解物体形状的特征。将感性的认识抽象化,形成新的认识。

三、组织有效的练习活动

数学学习离不开大量的练习,本套教材的编写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练习资料,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如何更好地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练习,需要老师的良好组织。在实际的教学中,老师应从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出发,组织丰富、有趣并有效的练习活动,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在练习中的问题和掌握情况。例如,在学习“认识半时”时,老师可以采用课堂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起床、上学等几项活动的时刻。也可以采用互动练习的方法,学生一个说时间,一个动手拨。还可以采用自由选择的方法,让学生拨自己喜欢的时间,并讲出喜欢的原因。这样环环相扣,既加强了训练的力度,也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热情。

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新时期的教育要求学生必须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但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因此,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老师只有及时地督促学生,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教材的改革,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为小学数学老师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提供了一个契机,也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学方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适应时代的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也要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需要,为培养更加优秀的新时期人才积蓄力量。

参考文献:

[1]李放.渗透数学化归思想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6).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第3篇

关键词:科学学科课程标准 目标分类 问题 建议

《科学课程标准》是规定科学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它是科学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科学课程的基础。随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的提倡,我国教育部对《科学课程标准》的编写开始建立其较为完善的目标分类体系,但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发现《科学学科课程标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1.各科目就目标分类来说是各自为政

7~9年级的科学课程作为一个整体,同各分科课程相比,科学课程试图超越学科的界限,统筹设计,整体规划,强调各学科领域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联系整合。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但是,原有的人数众多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教师,如何在短时间内转型成为合格的科学教师,面临着很大的困难。也影响了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的相关科目的学习。如:《科学课程标准》在学习目标领域划分中,学科之间存在着差异性,每个学科自持一方学习内容;而在课程目标领域划分中:学科之间更是不相同:物理化学一样,但是生物却与其不同;此外,同一学科、同一学习段,其学习目标和课程却不相同:像物理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为: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三方面,课程标准却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而生物和化学也是同样的情况。这样一来,各学科领域知识很难达到相互整合,优化,同时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业带来诸多的不便,内容不一致,容易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各自为政,产生分歧。

2.教学过程中器材准备不充分

在科学课程中,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等方式理解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技能,体验科学过程与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科学探究课前准备工作需时较多,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往往由于实验器材准备不足,而导致探究课无法按要求上。家长、社会对学生的考试成绩期望值过高,而探究课费时费力,对考试成绩帮助不大,往往会影响教师上好探究课的积极性。如:初中科学课程标准中将课程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其中知识与技能实际上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掌握、灵活运用科学知识阶段;过程与方法为学生经历、体验和探究阶段。而引导学生探究需要为学生提供平台、工具等,这在大多数农村教学过程中是很难完成的,学校的贫困、条件的落后等,使得教师无法按照《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来严格执行,这样一来也就使得《科学课程标准》成为理论、空话,缺乏实践。

3.同学科不同学习阶段其课程标准不同

一般情况下同样的学科在整个教学阶段中目标分类框架前后应保持相同,然而有些科学学科学习阶段之间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在课程标准领域划分上内容一致,只是在高中阶段因学习需要稍加了一些行为动词的要求;但是小学科学与初中科学两个阶段的课程目标内容却不相同:小学科学分为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大领域,初中科学则分为科学探究、知识与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四大领域,其中差别较大,这样一来使得小学生在步入中学时,容易产生知识不衔接或者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适应的现象。

二、建议将各科的目标框架进行统一修订

如: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将科学教育领域的所有科学统合起来,并从幼儿园到高中进行全程性的整体规划和设计,所以很容易实现课程目标、科学技能、学习行为与结果的统一分类。基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建议相关部门组织力量对《科学课程标准》进行修订,即:首先,同一个学习领域内的学科在目标分类框架上实施统一、和谐,其中包括学科与学科之间;其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课程目标应为各年级的层次目标提供案例、相关解释等,借以帮助教师、学生、评价者等进行正确认识和把握;最后,学习目标分级的思想应该体现在课程内容标准的具体表述中,加强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掌握,从而使得教学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借以提高学生的自主能动性。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科学学科不同于一般的教学内容,实践性比较强,一些知识原理要在实验的配合下才能详细地、具体地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因此,同时,在《科学课程标准》中还可以将器材的准备等相关内容列为教学目标中,加强各个学校对器材准备工作的进行,全力配合实验的完成,推动科学学科教学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总之,科学学科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科,它还担任着对学生科学素养等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科学学科教学内容中需要大量的实验来证明、验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体验、总结原理。在此,希望相关部门对此引起注意,并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对课程标准内容进行修改,从而使《科学课程标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郝京华.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第4篇

关键词:课程体系;学生核心素养;构建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因此学校课程体系的构建在新的时代 背景下也应该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下就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联系我国课程标准改革面临的挑战,探究如何构建课程体系。

一、我国推进课程标准改革所面临的挑战

1.由于缺乏核心素养、能力方面的内容,使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出现教育能力本位和知识本位的混淆。在我国现行的课程标准中,受到欧美教育学者的推崇和赞同的是学科知识体系之间的科学性和完备性,并注意更加详细全面地诠释课程内容。这种学科知识体系使得教学内容从难到易,循序渐进的编排课本知识,符合教育规律和实际学情,有利于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牢固的学科基础。也正因课程标准过于追求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使得课程标准多以学科知识为导向,过分强调知识体系的科学与完整,教学内容多为抽象的学科知识,忽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2.国内现行课程标准中缺乏质量、表现标准。质量标准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具体学科具体学段的具体体现,是学生在经过一定教育阶段后应该或必须达到的基本能力水平。国内课程标准虽然从内容、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角度进行说明,但在能力维度方面却缺乏明确具体且可操作化的能力表现标准;

各国都开始重视课程标准中的质量标准或表现标准,这是因为作为学生核心素养在学科当中的具体体现,质量标准可以用来监测学生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达到的程度,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指导和评价,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此同时,在课程标准中添加质量标准,为教育质量的提供了评价依据,促进教育权利的下放和教育问责制度的完善。

3.国内现行课程标准当中缺乏明确的教学与课程资源建议。教育界一般⒔萄в肟纬探ㄒ槎ㄒ逦课程机会标准,是关于教育教学的过程性支持系统的标准。课程机会标准可以为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教学安排、课程设置、课堂组织等方面的支持,从而帮助教师组织课堂教学,促使学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质量标准,培养相应的核心素养。

在我国现行课程标准中,关于教学建议与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和简单,学科特色体现的不够充分,在实现具体学科能力方面缺乏有效地建议和措施,不利于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因此,国内课程标准应在注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上,详细制定教学建议和课程资源使用建议等相关内容,指导和帮助教师科学合理的使用教材,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等。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关系

纵观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历程,其改革的基础都是基于核心素养建构起的课程体系。而当下国内的课程改革也应与国际教育改革接轨,顺应教育发展规律,建立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基于核心素养的现代课程体系应包含如下部分:首先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达到的具体的教育目标,即培养学生掌握何种核心能力和核心素养。其次是内容标准,它是指在某些核心学科领域(如数学、阅读、科学等),学生应该掌握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再次是教学建议,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该提供的教育经验和资源,通过提供相应的资源来保证受教育者的学习质量。教学建议的外延较为广泛,既包括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组织安排、重点处理和传授方式,也包括学校公平性、教师专业发展、教育资源的分配,被称为“教育机会标准”或“教学过程标准”。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即在经过一段时间教学后,学生在知识技能、继续受教育的基本准备和基本能力以及学生在适应未来社会等方面的能力上需要达到的基本水平。

根据国际现有改革经验和国内现有课程体系的特点,上述四个部分与学生核心素养模型应呈现如下关系:学生核心素养通过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和质量标准来体现和反映;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则是为了通过学科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质量标准是对教学结果导向的标准,内容标准是教学过程导向的标准。一方面,过程标准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另一方面,结果标准也体现了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只有将过程标准和结果标准有机结合才能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各部分基本要求的具体体现:

首先,作为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应该在指导和统领本学科其他内容编排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各个学科应根据学情特点,结合学科内容,设置充分体现学科特色且能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目标。与此同时,应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素养。

其次,内容标准和教学建议应作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传授学科知识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学科的内容标准和学科教学形式成为学生形成核心素养的基本保障。与传统课程标准相比,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要求内容标准应以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而不是将学科内容的科学性和完备性作为根本依据。在教学设计时,应结合实际学情和核心素养目标来安排具体的学科知识。

最后则是质量标准,它是学生核心素养在学业上的具体体现。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一种宽泛的能力,它指的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与核心素质。质量标准反映的是学生在某学科中的核心素养水平,有利于教育活动的理性判断和科学发展。与学生核心素养相比,质量标准更加符合课程规律和学科教学特点,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质量标准与内容标准有机结合后可以用来指导教育评价。

四、结语

因此,应顺应教育发展规律,结合实际学情和学科特点,立足核心素养问题,探究课程体系的建构问题,协调各方面力量,积极建构起一个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现代科学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林小驹;李跃;沈晓红;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的构成和特点[J];教育导刊;2015年05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第5篇

以新课标作指导 为新课程做准备 ——“渗透课标精神,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会议总结 安溪县教育局 汪小安 2002年11月29日 各位校长、主任、老师: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渗透课程标准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教学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今天就要结束。怎么评价这次研讨会?会前,有人认为会开得早了。会是不是开得早了?会议本身就是最好的证明。通过观摩课堂教学,听取教学反思和城关三小的经验介绍,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全体与会者对语文、数学、科学、品德与生活等课程标准有了初步的感性的认识,认识到今后实施新课标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深远意义,这是会议最可贵的收获,也说明会议开得适时,为明、后两年开始实施新课程作了认识上准备,舆论上的准备和教学实践上的准备。 我想,这次会议归纳起来,有以下收获: 一、从三小的教学实践坚定实施新课程的信心 三小在教学实践中,语文、数学主要以修订大纲为指导,自然以试用大纲为指导,思品课以《小学思品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为指导,结合渗透新的课程标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学校领导和老师认识到,修订大纲和新的课程标准有一致的东西,如语文的修订大纲和课程标准,在体现“时代性、人文性、实践性、灵性、创新精神”方面精神基本一致,而新课标在“鲜明的理念”,“立体化的目标”及“有效的指导”方面又有新的发展。因此,实施修订大纲,渗透课标精神,两者不是相互矛盾,而是相得益彰,既为实施修订大纲开拓更广阔的视野和实践的空间,同样为今后实施新课标新课程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三小的领导和老师还认识到,根据修订大纲修订或编写的教材,虽然不是实施新的课程标准的最佳载体,但它在体现新的教育理念,体现新的学习方式方面,还是有出色的表现。用好现行教材,就能在今后用好课标教材。从三小的实践中,与会者认识到明、后两年,我县实行新课标新课程是可行的,是可以走好这一步的,从而坚定了实施新课程的信心。 二、从三小的实践看到实施新课标新课程的艰巨性

三小的领导和老师在渗透课标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课程目标的三维性与教学的实际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教师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的不熟悉,不熟练或使用不当使教学效果存在不确定性;旧的教学观念的顽固与尽早转变教学观念 的要求之迫切存在极大的矛盾。从三小的实践和体会中,与会代表感到实施新课标新课程的艰巨性。认识实施新课程的艰巨性,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加强学习,与时俱进,才不会陷入盲目的乐观。 三、从三小的实践体验实施新课标的适时性 三小在“渗透课程标准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实践中,做到:领导有责任心,教师有积极性,学生有基础。领导有责任心,从校长到教导主任到教研室主任,既分工又合作,使工作能有条不紊、深入地进行,在分管领导几次出差的情况下,研讨会筹备工作仍卓有成效地进行,足以说明领导班子的责任心和协调一致。教师有积极性,每个教师都能努力学习新课标,并付之实,和做好点滴经验的积累。学生有基础,由于老师都能致力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态度方面,在学习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在体验等方面,都有了一个新的开端。好开端,待以时日,就有好基础。从三小的实践中,与会代表一致认识到,明、后两年我县开始实施新课标、新课程是适时的。 在教学中“渗透课程标准精神,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我们还要做那些工作,下面提几点建议: 一、从三个维度认识学习方式的转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可以看出,《纲要》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绝不单纯是学习方法问题,而是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这在各学科的《课程标准》中有更具体的体现。 《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有关“阅读”的学段目标共有10条,其中涉及知识、能力的有7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有3条,如“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活,对感兴存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而且,每一条均涉及过程与方法的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1-3年级)就明确具体地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提出学段目标,并反复使用“经历……过程”,体现了过程与方法。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标准具体明确地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四个方面提出第一学段(1-3年级)教学目标。 《科学课程标准》第一学段(九年义务教育3-6年级《课程目标》部分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方面提出学段目标。 纵观《纲要》和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方面是情感态度上的问题,要主动参与,乐于合作,乐于探究,另一方面才是学习方法的问题,要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自己去感悟、体验。如果只是把它单纯地作为学习方法问题,那是认识上的以偏概全,在教学实践中将出现严重的失误。 二、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教师在转变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科学课程标准》、《思品与生活》都明确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灵活各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概括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师的作用主要有: 1、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思品与生活》指出:“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地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引发儿童探索的欲望,让他们能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身心健康地成长。”《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的教学方法要富有儿童情趣和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教师的言语动作要力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可见,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有多重要。 2、要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品德与生活》指出:要“关注每一个儿童在原有水平上发展”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尊重儿童在科学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知识能力等方面特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实现个性化发展。” 3、根据学科特点,引导学生探究 学科不同,探究方法也就不同,教师的指导也要不同。语文学科中的探究,是感悟和体验,教师“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数学中的探究,是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的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思品课中的探究,主要指在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中形成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师“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感的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使他们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挥,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科学教育,学生主要是学习科学探究,教师要“引导儿童自己得出学习的结论,尽量少用或不用专业术语和抽象定义,尤其要避免在教学过程的初始阶段把结论告诉学生”。 此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者之间是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它以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为前提,没有学生个体的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就无从谈起。无论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学习要有学生的主动性。 三、渗透课程标准精神,改进现行教材的教学 在教学中“渗透课标精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是好高鹜远,而是面向实际,适当超前,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抓手,改进现行教材的教学。为此,强调以下几点: 1、要把新课标的学习同学习修订大纲(大纲)结合起来,并以修订大纲(大纲)为主,找到新课标与修订大纲(大纲)的共同点和新课标的发展处,全力实施修订大纲,同时渗透新课标精神,使新大纲的实施有更高的起点,更广阔的天地。 2、要把新课标的学习同大修订教材的学习实践结合起来。在大修订教材中,如何体现“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什么特点,要把它一一梳理出来,在教学中,既努力体现大修订教材的特点,又要尽量弥补其不足,尽量体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3、要改进已掌握的教学技能和形成新的教学技能。新的教学理念如果不能转化为相应的教学技能,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而不能深入到教学中去。要努力掌握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基本教学技能,比如:(1)创设情境的技能。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创设问题情境,模拟生活情境等,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适合学生体验的条件,引发学生的思维等。(2)引导讨论的技能。如,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全班的讨论,讨论的问题的提出,讨论的时机的掌握,讨论的引导等。(3)讲解的技能。讲解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如何给学生释疑解惑等。还有开发课程资源的技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等。我们有不少老师在学习新课标中有不少好的设想,希望能在教学中和广大老师一起完成从设想到技能的转化,使更多教师和学生能从中受益。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实施新课程的潮流势不可挡,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强学习,勇于实践,为我县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贡献自己的精力和才智。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第6篇

关键词学科教育类课程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实践教学

2001年9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给小学语文课程开发、教学理念、学习方式等带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而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教师培养框架中无论是课程结构、教材体系、教育理念还是实践教育,变革步伐已经落后于小学语文改革与发展的步伐。

学科教育类课程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主流课程,传授语文学科教育知识、培养语文学科教育技能是它的两大基本目标,这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关系常常被表述为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语文学科教育技能的培养要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但实际的情况是“语文学科教育知识是基础”这一地位被无形中当作为“重点”,需要在这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语文学科教育技能”往往成了陪衬。综上所述,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改革与结构重建,目前可以紧紧围绕三个方面展开,即课程结构(内部学科构成)改革、教材建设改革和实践教育改革。

一、课程结构改革

主要解决课程层次提升和学科结构领域扩充的问题,应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构建语文学科教育类课程的新格局,而《语文课程标准》在理念上将语文课程当作一个不断开发、不断深化的动态过程,对教师的课程资源的研究与开发、教学方案的设计与整合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和素质要求很高。适应贯彻《语文课程标准》的需要,现有的以小学语文教材概说和小学语文教学概论为主干课程的学科教育类课程必须提高研究与训练的规格层次,本着各有侧重、区分能级、明确阵地的原则,建设好着眼于宏观课程开发与研究的小学语文课程论、教学设计和创新的小学语文教学论和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语文课程资源和教育力量的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学科体系。

二、教材建设改革

主要解决目前学科教育类课程教材存在的不足,适应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建设的需要,编写贯彻《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新教材当前。目前缺少一套适合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需要的教材;从与小学语文教育关系看,当前使用的教材无论在体系上还是内容上与小学语文教育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对小学语文教育发展改革的趋势的反映缺乏一定的前瞻性;从《语文课程标准》所体现的课程理念看,当前所使用的教材自身没有体现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三维统一,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研究也没有从这三个维度去解析。

因此,按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重新解读小学语文教材,诠释小学语文教育的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趋势,开发设计小学语文课程,尽快建设紧扣小学语文教育实际、紧跟小学语文课程改革步伐的教材体系,已经是当务之急。针对我国目前小学教育专业语文方向专业建设实际和各地初等教育存在的地域性差异,新教材的编写和体系建设需要考虑如下因素:

一是教材应该由对一般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对小学语文教育实践和教育规律具有深入研究和深厚修养的人员编写,理想的人员构成是高等学校研究初等教育专家和小学教育界的名师的组合。这样,既可以站在宏观的、理论的角度审视小学语文教育全貌,又可以站在微观的、实践的角度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内部,编写出的教材则容易体现出一般学科教育理论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指导作用,又能够体现出课程的实践性特点。

二是教材要有鲜明的开放性,兼顾小学语文教育的普遍性和地方性差异,将反映小学语文教育一般规律、研究小学语文教育普遍现象作为必修课的主要内容,而将具体细部的问题诸如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放在课外阵地或者教育实践阵地去完成,把广阔的课程开发空间留给不同地区、不同学校。

三是新教材要融会贯穿新课程标准精神,而不是对学生进行抽象的课程标准阐释与教育,通过足够量的课程开发、教学设计、活动创设等具体方案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在小学语文教育实践中的融会与体现。

三、义务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贯穿的语文课程理念,要求学科教育类课程要转变观念,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语文教育实践的能力水平,培养学生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的兴趣和情感。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第7篇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项目是《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中的重点项目,由国家拨专款设立。项目在教育部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进行,是我国基础教育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改革的重大举措。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项目将涉及课程改革总体规划、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材的编写与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共分为以下子项目: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是总体规划、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课程计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以及改革的要求、政策等。指导纲要的制定有赖于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研究工作。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包括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确定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各科目的设置、课时比例及实施要求,规定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比例。

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应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体现国家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基础性,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反映现代化与时展的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化以及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理解力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有助于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遵循教育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我国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对于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逐渐下放课程的管理权利,充分发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课程资源(含教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教材是落实课程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对各种风格教材的需求,必须建立和健全教材的开发、审定和评估体系。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保障,开发和利用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社区与自然中的课程资源,大学或科研机构中的课程资源,社会文化设施与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中的课程资源,加强对这些课程资源的管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对广大课程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建立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并广泛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

调整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组织力量,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党中央、国务院1999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调整现行课程计划和各科教学大纲,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充分准备。

基础教育课程理论研究。为了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迫切需要对课程基础理论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科学基础,保证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不断的改革与完善。

构建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推广、课程政策等各个方面。要做到总书记指出的“每一个学校,都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营造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氛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就不能仅在课堂教学或教科书编写等方面做局部改革,缺少上述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使课程改革获得成功。因此,要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鼓励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在课程改革中建立起科学决策机制和科学管理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推进策略,最终形成一个开放的、能够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自我调整与更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在基础教育阶段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程第一阶段的任务从1999年正式启动,计划到2003年完成,大约需用五年的时间。1999年,主要进行项目的总体规划及组织,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组织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数学、外语课程标准和计算机指导纲要研究制定工作。2000年,主要完成义务教育阶段各门课程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开始高中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研究工作,部分省、市、自治区确定首批课程改革实验区,部分课程标准开始实验,组织宣传与培训。完成对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的修订。2001年,主要组织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及与评价有关的实验,完成高中阶段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实验稿,组织新教材的编写和实验。2002年,将主要组织实验区实验工作,完成并颁布义务教育阶段部分主要科目课程标准的试用稿,

组织新教材的实验。2003年,将根据实验情况对课程计划、课程标准进行评估与修改,组织新教材的审查,根据实验情况改进并完善新的课程评价体系、课程管理体系、课程改革支持体系,总结实验区经验,启动大面积推广新课程的工作。

二、具体项目*

1.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凡标有*的项目均属由教育部委托研究项目,不再组织申报。)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是总体规划、设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涉及课程计划、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各个重要环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明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以及改革的要求、政策等。指导纲要的制定有赖于一系列重要的教育研究工作。

1.1.现代社会发展及其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

1.2.调查研究、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比较研究

1.3.制定《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

*2.制定基础教育课程计划

基础教育阶段课程计划包括义务教育课程计划和普通高中阶段的课程计划,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确定基础教育不同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各科目的设置、课时比例及实施要求,规定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课时比例。

3.制定基础教育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应在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体现国家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基本要求。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体现基础性,有助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反映现代化与时展的要求,加强课程的综合化以及课程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标准的制定应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发展儿童的理解力和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要有助于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遵循教育的规律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为形成各科目的课程标准,所有课程标准研制小组均需进行以下专题研究:

1.我国现行各科目课程实施现状分析。

2.各科目课程标准的国际比较的文献综述。

3.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进展及其对中小学课程发展的影响。

4.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其与各科目学习相关规律的研究文献综述。

在此基础上,制定各科目课程标准的初稿,并进行调研、座谈,征求意见,形成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并根据各科目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各科目教材编写指南。

*3.1.研究与制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3.2.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包括各课程《教材编写指南》)

*3.2.1.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

*3.2.2.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

*3.2.3.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小学选设)标准

3.2.4.小学1-2年级“综合课程”研究(凡标的项目已委托研究,但仍欢迎组织申报。)

3.2.5.研究与制定小学3-6年级社会课程标准

3.2.6.研究与制定小学3-6年级科学课程标准

3.2.7.研究与制定初中俄语课程标准

3.2.8.研究与制定初中日语课程标准

3.2.9.研究与制定初中物理课程标准

3.2.10.研究与制定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3.2.11.研究与制定初中生物课程标准

3.2.12.研究与制定初中地理课程标准

3.2.13.研究与制定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3.2.14.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艺术课程标准

3.2.15.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3.2.16.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2.17.研究与制定小学、初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3.2.18.研究与制定关于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

3.2.19.研究与制定义务教育阶段计算机教育指导纲要

3.2.20.研究与制定初中综合理科(自然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3.2.21.研究与制定初中综合文科(社会科学基础)课程标准

*3.2.22.研究与制定农村初中“绿色证书”教育课程指南

3.3.研究与制定高中课程标准(包括各课程《教材编写指南》)

*3.3.1.研究与制定高中语文的课程标准

3.3.2.研究与制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

3.3.3.研究与制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3.3.4.研究与制定高中俄语课程标准

3.3.5.研究与制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

3.3.6.研究与制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3.3.7.研究与制定高中艺术课程标准

3.3.8.研究与制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3.3.9.研究与制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3.3.10.研究与制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

3.3.11.研究与制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3.3.12.研究与制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3.3.13.研究与制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

3.3.14.研究与制定高中计算机教育指导纲要

3.3.15.研究与制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

*3.3.16.研究与制定高中研究性学习指南

*3.3.17.研究与制定关于对高中阶段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意见注:小学、初中、高中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程将另行组织专家研究制定。

4.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研究课程评价体系在基础教育中起着导向和质量监控的重要作用。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体系是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保障。应构建目标多元化、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多样化、既关注结果也关注过程的新型评价体系,包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促进课程不断更新的评价体系。

4.1.国内外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比较研究

4.2.研制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4.3.研制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4.4.研制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标准、评价工具和评价方法

4.5.制定基础教育考试指南

5.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系的研究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发展的适应性,我国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这对于实现基础教育课程培养目标,逐渐下放课程的管理权利,充分发挥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5.1.主要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比较研究

5.2.研究制定国家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管理政策

5.3.西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验

5.4.西南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的研究与实验

5.5.研究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

5.5.1.《地方课程开发与管理指南》的研制

5.5.2.《地方课程开发人员培训手册》的研制

5.6.研究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学校课程管理指南

5.6.1.主要国家学校课程开发的比较研究

5.6.2.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的实验研究

5.6.3.《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指南》的研制

5.6.4.《学校课程管理与开发人员培训手册》的研制

6.课程资源(含教材)开发与管理系统的研究教材是落实课程计划和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工具,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工具。为了保证教材的质量,满足不同地区和学校对各种风格教材的需求,必须建立和健全教材的开发、审定和评估体系。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达成的基本保障,开发和利用社会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社区与自然中的课程资源,大学或科研机构中的课程资源,社会文化设施与机构,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中的课程资源,加强对这些课程资源的管理。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1.主要国家教材的比较研究

6.2.教材发展机制研究

6.3.建立国内外教材信息资源库

*6.4.制定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与管理办法

6.5.中小学教材选用制度的研究、实验与推行

6.6.主要国家课程资源开发的比较研究

6.7.课程资源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6.8.《课程资源开发与管理指南》的研制

6.9.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与推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坚持“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民主参与和科学决策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课程改革实验区,积极开展新课程的实验;对广大课程研究人员、实验教师及教育行政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建立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关心并广泛参与课程改革的机制。

7.1.编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培训手册

7.1.1.编写教育管理人员培训手册

7.1.2.编写教师培训手册

7.2.课程标准的可行性实验(由该课程标准制定小组和实验区的行政人员、教科研人员及校长、教师共同承担。)

7.2.1.制定课程标准的实验方案

7.2.2.编写课程标准的教师培训手册

7.2.3.组织课程标准的实验

7.3.组织课程改革区域性实验

7.3.1.制定国家课程改革实验与推进方案

7.3.2.各省制定课程改革实验区实验方案并组织实验

*8.调整现行中小学课程计划与教学大纲根据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组织力量调整现行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为过渡到新课程做好充分的准备。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第8篇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的综合课程,而多年的教学生涯,我们似乎没有真正去理解这一理念的真谛,以致于很多人提出了“科学课”不科学、“伪科学”的思想。但回头来反思,我们自己做了多少,我们为“科学”想了多少,我们教科学的出发点是为孩子、为家长、为学校还是为了自己。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一次省级培训,让我找到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答案,细细整理感慨颇多!

一、课程标准,教学实施的出发点

断断续续地从事小学自然、科学课的教学也有近8个年头了,从最初的《教学大纲》到后来的《课程标准》,我似乎就没有好好地研读过,即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将《课程标准》做成了“知识树”,我也似乎没有意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还是按照教材的内容一课一课地组织教学,从来没想想为什么,用朋友的话说就是“只顾低头拉车,从不抬头看路”。培训的第一天,山东省科学教育名家李健梅老师《科学课课堂研究》、《创建科学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场》的报告,让我认识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到后来听取了国内科学教育名家曾宝俊的《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以及二者的隔时空对话(其实是不同思想的碰撞和争论),让我不禁手捧《课程标准》,以近乎膜拜的虔诚的态度来研读。我终于发现,《课程标准》才是我们科学课的纲领,我们一切的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活动,都是基于课程标准下的科学教育活动。课程标准,是我们实施科学课程的出发点;没有标准,课程实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根基。

二、科学探究,科学课教学的灵魂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学目标被定位为三个层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而,科学课课程标准将三者的次序改变了,先过程与方法,再情感态度价值观,最后才是知识与技能。小小的顺序改变,反映的是教育本质的改变。

以前有一种理论,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必须有一桶水”,后来又改成“要给学生一桶水,老师必须有一缸水”。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学生不是容器,不是灌就能灌进去的。再者,如果老师的水一直比学生多,那这个社会还怎么发展?所以李同胜老师说:教育就是用教师的一杯水换学生的一桶水。换言之,就是老师是引导者,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自己去获得一桶水一缸水。而获取一桶水,显然是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而不是老师传授给他。所以,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科学课将过程与方法放在了第一位,而且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使之能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科学奥秘并服务于生产生活,从而培养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习惯,并达成情感意志价值观的目标,而知识的获取显然是副产品或者是载体。

从这一点上说,科学课的课程标准是最为科学的。科学探究,是科学课的灵魂。

有些老师抱怨:“我讲了学生不听,怎么也教不会,愁死了。”这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普遍存在的。我非常赞同李同胜老师的观点:“你讲他不听,你就不要讲了。让他们做,让他们思考,让他们讨论交流,不就好了吗?”是啊,很多老师牵不住牛鼻子,而是死命地拽牛尾巴,不得要领,自己累,学生烦,最后导致学生厌学、自己职业倦怠。

三、课程开发,科学课本来很精彩

科学课,包罗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众多学科的知识,还加入了能源与技术等新兴学科,所以科学课本来很精彩。在国外,科学课老师是很受尊重的,因为科学课老师都是最博学的老师,有些老师上得了语文、数学,不一定上得了科学,因为科学课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然而在中国,科学课被边缘化,专业技能最弱的或者上不了课的行政领导才来担任科学课,或者直接被语文数学科挤占,这是科学课的悲哀。

培训期间,我们有幸聆听了路培琦老师的一节课《玩注射器》,这是路老师15年前的一节课,当时路老师也已经55岁了,基本退出讲坛。然而就是这样一节15年前的课,也让在座的来自全省各地市的优秀科学老师震惊:路老师的课简直精彩极了!不愧为大师作品。整堂课就是玩,学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探索活动中,玩出了层次,玩出了品味,甚至于不愿意下课。尤其是最后路老师展示了自制的教具——液压挖掘机模型,简直如真的一般。挖掘机随着路老师的操作,整个挖土过程连贯流畅,让人叹为观止。路老师说,这节课教材上是没有的。当时路老师已经退休了,在家专心照顾自己卧病在床的老伴,而且自己学会了打针护理。有关部门要路老师给年轻教师出示一节示范课,路老师看到垃圾桶里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就突发奇想地开发了这节课。一堂课下来,学生不但探索了大气压力、液体压强、液压传动等连中学生都感觉晦涩难懂的科学问题,而且一直处于一种愉悦的、兴奋的学习氛围之中。过程与方法的创新带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标的实现,从而最大化地完成了知识与技能的初级目标。早在15年前路老师就用自己的课堂很好地诠释了科学课的目标达成,而在当时,科学《课程标准》还没能面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