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31 17:00:01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第1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探究

此文对目前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给学生带来的重要影响和具体的方法进行阐述。

一、情境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创建有益的教学情境活动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求知兴趣,培养了学生对知识渴望的基础意识。情境教学能有效加深学生对知识认知和实物辨别的能力,可以开发学生右脑的智慧,能够充分利用大脑来记忆和理解语文知识。一旦形成了系统的情境教学,学生对初中语文便是情有独钟了。

二、如何有效运用情境教学

1.用情境创设悬念

人们一经对事物产生了兴趣和好奇心,行动起来会更加的用精神动力,并会沉浸在求知探讨的过程中。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题来增强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思想走进一个意境,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

2.借用情境启迪思维

语文教学的实质就是体会到文章的主要情感,形成自我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由于初中学生还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还没有办法涉及更广的知识面,通常无法体会到丰富情感的存在,那么需要教师来创造一个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的情境,例如在教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内容时,利用课堂的前一个十分钟来让学生讲讲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为人处世,对错误的反省等问题,紧接着教师再引出每个人的生活态度是不相同的,从生活上的思考引申到实际的课堂上。

3.采用情境认知情感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第2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情境教学

对于学生来讲,想要具备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首先就需要对文字、语言有优良的感悟,能够把握文字及语言之后的情感。当前,在语文教学内容中添加了口语教学课程,学生们在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后,对字词的把握有了较深的了解,阅读及写作能力也相应提高,但唯有口语交际能力,是许多同学的弱项,并且这种弱项逐渐演变成一种共性问题。大多数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能够获取较高的分数,但如果要求他们进行交流与表述,则十分困难。所以,教师应将注意力放到口语交际教学上来,为学生创建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以下简要针对其相关内容进行论述,仅供参考。

一、为学生创建欢快轻松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口语交际兴趣

对于口语交际教学来讲,其是一项以增强学生语言表述能力为任务的教学活动,需要学生自主参与其中,并可以依据给定的话题进行交流与沟通。由此可以看出,口语交际教学对学习环境有十分严格的要求,教师应为学生创建欢快轻松的教学氛围,将学生当做教学的主体,尽可能激发学生对口语交流的好奇心与兴趣。这种欢快轻松的教学氛围隶属开放式的教学形式,学生可以在其中充分表现自身的主动性,从而促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广泛应用到教学活动中,并发挥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建较为欢快轻松的氛围。多媒体可以将图片、声音、色彩融为一体,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增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讲解语文教材人教版八年级第三单元《中国石拱桥》课程时,其教学任务是让学生可以单独介绍我国石拱桥的类别,特点。在进行讲解时,教师就就可以事先为学生播放一些我国石拱桥的图片,视频,让学生对石拱桥有简单的了解,然后再让学生针对文章内容分小组讨论,从而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述与交际能力。另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设定教学氛围,选取一些灵活形象、内容丰富的文章,使学生依据自身爱好分角色朗读课文,再进行讨论,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二、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教学氛围,促使学生自主进行口语交际

口语的交际教学就是学生同教师进行语言沟通的行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应占据主导位置,教师仅发挥指导、帮助的作用。在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期间,学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明确交际的话题,再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及总结能力进行表述,从而起到增强学生口语才能的目的。应注意的是,教师引导学生的基础应在所有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内容的层面上进行。创建相应的教学情况,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口语交际,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完善自身成长。例如:教师在讲解七年级上第三单元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时,就可以事先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春天的资料,然后上课时互相交流。通过创建这种教学情况能够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及表述能力。另外,假如教师将情境假定为立春时节各个地区的习惯,学生们的讨论会更加热烈,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锻炼学生们的口语表述才能。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为学生创建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促使学生们自主进行口语交际。

三、为学生创建生活情境,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述能力

口语的交际教学指的是利用增强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倾听能力及语言表述能力,使同学们具备良好的素养,同他们进行流畅的交流,进而为现实生活提供服务。从中可以看出,老师在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时,应紧密联系生活,从而确保学生可以在形象、生动、逼真的氛围中自行进行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对于口语交际来讲,设定的教学情境应使学生有一种相识的认识,符合真实的生活,这样,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开展交际活动,就好像在真实生活中进行交流一样,有助于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与兴趣,也容易在交流过程中与他人产生共鸣,进而更加深入的掌握相应理论知识。对于生活氛围内的口语交际教学来讲,口语交际的内容是生活,相反,生活也是口语交际的工具,教师应紧抓一切同生活相关联的机会进行交际练习,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应用分析实例的方法为学生创建生活情境,也就是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同日常生活相关联的真实事例。其实,实例本身就是一种形象、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老师可以组织学生模仿一些优秀的实例,并针对其内容进行讨论,通过学习这些真实事例,有利于学生自行发觉交流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此外,老师在创建生活情境期间,还可以应用描述场景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讲,直观的思维对他们有更强烈的影响,当学生们受到外部氛围、环境的感染后,自身就会产生特定的情感与思想,形成交流的欲望。描述场景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或网络教学的方法开展,应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优美的音乐、幽默的动画、鲜艳的图片等,重现真实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在其中自由的交流。另外,教师在创建生活氛围期间也可以应用活动的方法,通过有意义的活动达成提高学生口语表述能力的目的,不但能够调动学生们对口语交际的热情,增强知识水平,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们的表述才能,培养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解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上册课程中,有一单元的内容为“模拟招聘小记者”的情境,那么,老师就可以带动学生依据自身爱好扮演“应聘人员”与“考官”的角色,进行面试的对话交流。通过上述这些形式锻炼学生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但能够激发学生么的兴趣,使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们的思维能力、表述能力及总结能力,一举多得。

四、总结

总而言之,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讲,锻炼学生们的口语交际才能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同学们的口语表述能力不但是语文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同时,良好的口语表述与沟通能力也可以为学生们的将来发展奠定基础。人与人之间,口语表述能力是沟通的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交际能力都是人与人衔接的通道。因此,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讲,就应该为学生创建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们的交际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云娟.浅谈初中口语交际课教学与新课标的距离[J].现代语文(教学教研版),2012(12).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第3篇

情境教学是教师利用周围环境或工具,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情,创设与教学内容相类似的具体情境或氛围,以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深化学生对文章理解,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散,是教学活动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应跟上新课程改革的步伐,积极探索情境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应用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一、创设故事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故事情境是利用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结合具体的教材内容,通过情趣性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体会或理解教材内容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这种教学方法要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学《鱼我所欲也》时,因这篇课文是文言文,语句晦涩难懂,很多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一个与文章主题类似的故事:朱自清病危之际拒绝吃美国救济粮、舍生救战友等。通过这些故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文中所说的“舍生取义”的内涵,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题。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联想,再讲出一些自己知道的“舍生取义”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中深化对文章的理解,逐步掌握全文。利用创设故事情境的教学方法,能够把晦涩、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成满足学习兴趣的有趣故事,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二、创设多媒体情境 调动学生感官世界

新课改教学理念注重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多媒体走进语文课堂,成为新型的现代教学工具。可以结合课文内容,创设多媒体情境,把抽象、模糊的文章内容以图像、音频等形式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世界,引导学生体会所学文章的意境。例如:教学《看云识天气》时,由于文章多是描写云的形状和色彩等自然现象,学生在学习时无法直观、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各种云彩所预示的天气情况。这时,教师就可以创设多媒体情境,把文中所描述的各种云彩以图片或影像的形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现出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深化学生的理解。又如:教学《观潮》时,因文中有很多描写钱塘江大潮的景象,这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2012年钱塘江大潮的视频录像,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把文字描写的景象直接以图像和声音表现出来,加深学生对钱塘江潮的印象,提高教学质量。借助多媒体,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世界,有助于化解教学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创设讨论情境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改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是体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情境讨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例如,教学《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利用桃源的古今争议“桃源是否真实存在”为议题创设讨论情境,让学生以“辩论赛”的形式进行探讨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时学生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图书馆阅读等多种形式搜集资料,找到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如,苏轼的《和陶渊明桃花源诗序》、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等认为桃源只是陶渊明虚构的一个美好世界,现实中并不存在;鲍坚的《武陵记》、陈寅恪的《桃花源记旁证》等认为桃源真实存在……利用这些古今争议,创设与文章内容相关的讨论情境,这样既可以开拓学生视野,又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四、创设表演情境 发散学生思维

表演情境是引导学生把教学内容以表演的形式演绎出来,促使学生深刻理解教材内容的教学方法。创设表演情境可以让学生以形象、生动的表演形式突破文章的重难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石壕吏》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年间描写因战乱致使百姓苦不堪言的一首诗,诗中有多处描写差役蛮横抢人充军的场景,单纯的说教,学生很难把握作者的感情。这时,教师就可以使用创设表演情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搜集资料,互相交流,编排话剧。在编排的过程中,学生会初步了解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从而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一定的把握。在排练过程中学生会仔细揣摩诗中差役和老妇的表情动作和说话语气等,从而进一步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最后,学生在上台演绎时,会更深切地体会到作者对安史之乱致使民不聊生的心痛和无奈等。这样的课堂表演情境,把抽象的文字表述转化为生动、鲜活的舞台表演形式,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的主旨,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第4篇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内涵

“交际”一词源于《孟子・万章下》,是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行为等进行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的过程。教师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能让学生由境生情,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帮助他们正确理解所学内容,实现知识的构建、人格的塑造、人文精神的培育。口语交际教学具有以下特点:(1)交互性。在口语交际中,既有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有生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不是信息的接受者,而是一个平等的主体,处于语言环境之中理解语意,能迅速做出反应。(2)实践性。口语交际有别于需要理论知识的书面语言,它不能脱离于实践,需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训练贯穿于口语交际教学各环节之中,才会练出成效。(3)情境性。口语交际源于生活需要,不可“预设”,交际的对象、场合、目的、话题内容都受到情境的影响,是根据语言、手势、表情等做出的应答。有了情境,才不会造成理解困难,才会引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二、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口语交际教学受到了应有的重视,中考中加入口语交际类题目,但由于教师对口语交际教学的理解存有偏差,暴露了教学盲目性、随意性、不规范性等问题。

1.话题选择脱离学生生活情境。教师对教材研究不充分,教学内容不明确,选择的话题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只能简单模仿,抑制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口语教学要遵循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要联系教学内容,从生活中挖掘素材,选择学生熟悉的内容引发学生的交际兴趣。

2.缺乏情境的创设。教师创设的情境源于学生的生活,学生就会感到有话可说,从而能激发其主动性,培养其表达能力。但部分教师创设的情境单一,忽视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影响了学生的角色意识,学生变为倾听者,口语交际变为“说话课”,达不到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3.缺乏真实情境中的评价。应试教育重选择轻发展,口语教学评价仅限于校内,仅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因而训练目的呈现功利化的倾向,教师多是关注学生说话的是否完整、是否明晰,而忽视了学生的应对能力的评价。口语交际评价须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三、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情境教学的有效策略

1.重视情境预设。口语交际活动离不开交际的环境,教师要设计好口语交际所需的情境,以保证交际活动在学生熟悉的场景中进行,有利于学生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要创设民主的氛围,构建师生、生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创设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如在“清楚连贯地表达思想观点,不离话题”教学中,教者创设情境如下:“时任天津市市长的李瑞环针对部分地区煤气压力不足、检修不事前通知、乱收费等问题召集公用局局长和群众代表座谈会,局长当场解答很多问题,但群众并不满意,李瑞环这时讲话了,‘局长同志讲了这么多,都没说清楚问题,是你们领导班子不行。“天津气化率全国第一,但由于缺乏经验,出现了许多问题,我郑重向全市人民检讨。“老太太不管这原因那原因,只知道点火就得着,我要求你们立即采取措施,保证居民用气,给大家一个可靠的感觉,不然就换班子,直到搞好。”’学生从李瑞环同志的讲话中感受到紧扣中心,语意表达清楚连贯,对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态度。

2.精心选择话题。学生对话题感兴趣,就会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调动自己的经验建构新知,因而话题的选择一定要联系生活,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实践经验选择话题,让学生带着兴趣走入交际情境,能有话想话,有话可说。如在“劝告”教学中,教者选择了古今中外的话题:法国电影院“为照顾衰老高龄的女观众,允许她们照常戴帽,不必摘下”、长孙皇后面对唐太宗“祝贺”:“我听说主明臣直,魏征敢于直言,是因为陛下是明君,我怎能不祝贺呢?”让学生感受到劝告要言之有礼、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境;问题情境;直观情境

一、精心设计课堂疑问,创设问题式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不要总是进行平铺直叙的讲解,而是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课堂疑问,创设一种问题式的教学情境,这样就会使学生产生一直求知若渴的心理,进而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对文本内容进行积极探索,这样对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调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比如,在学习《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这一课时,在探讨奴才的形象特点时,我向学生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个人中,文章首先刻画的是哪一个人物?从哪些方面刻画的?(2)文章首先刻画的是奴才,重点刻画的是也是奴才,“奴才总不过是寻人诉苦”,他为什么这样热衷于诉苦?(3)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奴才处境悲惨?(4)你认为奴才诉苦经中哪一段写得最好?为什么?(5)奴才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悲惨境遇?(6)傻子热情帮助奴才,奴才对傻子的言行持何种态度?(7)奴才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然后,让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交流和探讨。这样,就给学生创设了一种问题式教学情境,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引进现代信息技术,创设直观式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声像兼备的教学优势,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可以使课文教学内容以直观化和形象化的方式呈现出来,从而创设一种直观式的教学情境,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感官和感觉感官,使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学习《庐山云雾》这篇课文时,我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了多种课文所描述的景色情景的图片,于是,变化莫测、景色迷离的云雾,立即以形象化和直观化的方式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学生也都目不转睛地欣赏着眼前的美景,不时发出了各种惊叹声。这样,我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了一种直观式的教学情境,学生在具体学习文本内容时,也能入情入境。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积极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调动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第6篇

一、营造和谐民主的气氛,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依照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教师和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全新的关系,老师更注重与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了解学生,走近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平易近人,进一步增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情感,不断增强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构建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最重要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更好地创设教学情境,其中有一点是构建较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必须首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把所谓的权威和架子放下来,和学生走在一起,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能够让师生、生生互动的有效平台,建立有效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创设适合的教学情境。

二、注重情景模拟,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更好地帮助学生创设一定的模拟情境,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想象进入一定的情境,进入学习状态,把想象和现实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模拟学习情境当中更好地动手动脑,为学生搭建一个更开放的思维平台,引导学生一起思维,共同探究。每一个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都渴望有一些新奇的变化,教师不妨顺着学生的要求转变教学方法,通过模拟教学场景,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热情,把学生的自我感觉、想象和创设的情境有机融合,实现主体与客体的统一。让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不断提高学习热情,更好地触动情感,得到更好的情感体验,感知文章的深度内容,不断增强情感体验。

例如教学《苏州园林》这一课时,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章,根据自己的基础和对语言文字的感知,通过想象再现自己所理解的苏州园林的具体景象,然后给学生创设较好的旅游场景:假如大家都跟着某个导游来到了苏州,要观赏这座世界著名的艺术园林,如果你就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导游,通过你的阅读和想象,给大家介绍你所了解到的苏州园林。每一个学生学习热情高涨,每一个小组都通过合作讨论选出一个较优秀的导游,然后在班级里表演,选出最佳导游。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在教室表演,加深对有关文章的理解和鉴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阅读加以表现,使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更好的展现,学到知识,更重要的是结合所学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这样,通过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乃至学以致用。

三、合理借助音乐渲染,引发学生思想共鸣

借助音乐创设教学情境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音乐播放和语文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培养学生的情感。利用音乐创设情境是一种很好的能够借助一定的乐声启发人们的思想、拨动学生情感琴弦的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音乐所特有的节奏旋律能够把每一个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当中,音乐具有非常强的感染力,通过音乐的渲染很好地让学生结合有关课本内容,理解文章内容,感知作品中的思想感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围绕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把音乐和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音乐播放,把学生带进学习情境中,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学作品,体验作品中所表现的浓厚情感。

例如教学《周总理你在哪里》这篇文章,由于周总理所处的时代、周总理的生平和当时的环境离现在非常久远,学生一时很难走进这样的状态中,无法真正体会到当时人们对周总理是怎样一种情感,周总理的逝世给全国人民带来多大的悲伤,人们对周总理怀着怎样的一种怀念和悲伤感情。教师要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真正理解内容,就要借助一定的音乐渲染更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如泣如诉的比较悲伤的音乐中更好地感知这篇文章的情感,深切体会人们失去非常爱戴的总理是怎样的悲伤和不舍,通过音乐的渲染让学生一起呼喊“周总理你在哪里?”,这样,很多学生边朗读边听音乐,感知作品当中的情感,眼里噙着泪水。

四、引导学生扮演角色,更好地融入情境

初中语文所选的很多课文都适合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者表演,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稍加改编,就能够把教材改编成适合学生表演的课堂情景剧,而且这种表演方式能够很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文章内容,深入文章,了解作品当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好地把握人物心理,是一种非常轻松愉悦的学习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创设情境,更多学生感知这篇文章的情境,真正深入作品,是初中语文创设情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策略,也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式,更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条途径。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第7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 高效化

新课程的改革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不断地确立其稳固与长远的教学地位,让知识与理论在某些特定的情境中引入或应用于情境中,用一种联系的发展观去构建知识与情境的关系。从教学方式而言,语文情境教学其根本在于利用课堂气氛、知识载体以及教学场景,激发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升其一定的学习积极性,加强班级整体的学习效率,从而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然而,近些年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逐渐地确立了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实施的必要性。

一、情境教学实施的必要性

对于现阶段初中的一线教师而言,语文情境教学其作用不仅再次优化了教学职能,也构建了师生之间的关系,营造了课堂教学气氛,最终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率。

1.推动多媒体教学

基于情境教学的现实状况,其情境教学课堂不可能让学生完全性地接触和参与真正生活中的某些特定情境,其真正的情境创设,依仗的教学手段与方式,便是新时代的多媒体教学。根据某市的调查分析显示,被调查对象中的50%的学生与54.5%的教师其认同多媒体综合运用情境教学的实施,认为其具有一定的多元化、趣味化与探究化的特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例如:《济南的冬天》课时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配以多元化与趣味化的辅助课件,以济南的风景、人文、历史等方面,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达到触景生情的状态。其过程在于教师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教学,让学生对于接下来的课堂教学内容有着一定情境上的体验与感受“留白”,让学生能够加强自主、合作与探究性学习的开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 现状 策略

如果将 15 克食盐放在你面前,你一定会觉得难以下咽,如果将 15 克食盐放入美味的汤中,你便会觉得非常美妙。盐需要溶解才能吸收,这个道理很简单,知识就像是食盐,需要融入到情境之中才能有效吸收,才能被学生理解并掌握。

一、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现状

1.为“情境”而“情境”,扰乱了文本内容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开拓进取,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例如,讲故事、演讲、知识竞赛、辩论、小品等形式。广大的语文教师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采用了形式多样的情境教学方法。需要指出的是,就初中语文而言,不是所有的文章都适合采用情境教学模式

2.随“意愿”设“情境”,偏离了文本中心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特别是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必须引入情境,增加文章的美感和说服力,然而如果把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引入情境,那么势必或降低教学质量。但是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随意创设情境,把一些很难用情境表现的形式,人为地强行使用情境,导致学生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情境之上,完全忘记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3.强调“境”而忽视“情”,曲解了文本情感

在情境阅读过程中,很多教师只注重了文本内容本身而忽视了文本所传达的情感态度价值取向。初中语文教学,强调情境结合,在学习作者创作意境的过程中,在情感上予以升华。例如,在学习课文《白毛女》的时候,有的教师在情境设置上下了很大的工夫,用了很长时间叙述白毛女的居住条件、穿着等等,并且面带微笑地讲述这一切。文章讲完了,但是没有表现出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即在这样一个旧社会,完全能把一个人变成鬼的现实,是对旧社会、地主的大力抨击。结果由于教师把注意力过多地放在了“境”上,从而忽视了“情”,从而曲解了文本情感。

二、创建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策略

1.利用表演创造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表演情境有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艺术的手段再现了课文描写的情境,说得更确切一些,是把作家创作时脑海和心灵所经历的那些情境,用艺术的直观再现在学生的眼前,尽管是模拟的、仿真的,但神韵却相似,同样给学生以真切感。通过情境,学生仿佛真的进入了课文描写的社会生活的真实情境中;而课本中的语言无论是词、句、修辞手法,还是篇章结构一系列的语文基础知识都整体地、相互联系地镶嵌在这个情境中。这是语言的理解,语感的领悟,也是人文精神的熏陶。艺术走进语文教学,让同学们具体地感受到美——艺术的美和课本本身内涵的美,原来枯燥的、抽象的、符号式的语文教学,在艺术的典型化的展示中,使模拟课文的情境,罩上了审美的光环。

2.通过示范创造教学情境

示范是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教学模式。使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能较大地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培养创造能力。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学生的练习模仿、创造活动,能使学生的注意、观察、想象、思维等智力、实践能力得到较大发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认真做好示范,多为学生创造练习的机会,学生是教学的“被组织者”,是学习的主体。模仿要有目的,掌握活动的方法,勇于创造和实践。教师示范可以是语言,可以是形体动作,也可以应用图片、图表、影像等。如在讲授《藏羚羊》一课时,应用直观教具引发学生学习的强烈动机,用展示实物和观看视频方式了解藏羚羊,学生跃跃欲试。对于教学难点,教师可通过启发,应用所学的知识,超越课本设计多种不同的接纳方式,使学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创造思维能力。

3.通过问题创造教学情境

对学生来说,问题情境是产生的,而对教师来说,是由教师自身创设的。教师可以运用多种问题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分析作品中的事实,从而起到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功能。问答型问题情境是将教学内容以问题的形式,由教师或者学生直接提出,经过教师引导学生回答这些问题,从而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现型问题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身发现问题、发现知识,通过比较来获取知识并发展能力的过程。研究型问题情境是教师引导学生以研究探讨的方式进行学习的过程。研究型问题情境的教学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中最重要的一种教学类型。具体可做如下设计:提出问题—探究问题—归纳问题—转换问题—探究新问题—归纳新问题—问题小结。

4.利用多媒体塑造意境

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的特点,可以向学生提供多种形式,功能多样的材料,利用形象生动的动画,悦耳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进入一种愉悦的学习环境之中,从而为课堂营造一种充满意境的学习气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笔者以为动画、音乐使学生荡起思维的火花,拨动心弦,从而进入一种最佳的学习状态。有些文章,只从字面理解会很抽象,比如描述一些自然问题或者科技问题时,如果利用多媒体,将图片展示给同学们,便可以形成很直观的认识。很多文章,例如唐诗宋词,不同诗歌的风格对“月”有很多种不同的意象理解,比如“月”可以表达时光如水,边塞诗表达苍茫悲凉,这些课文如果有效利用多媒体中专业人员完成的朗读,会很好地把握课文的情感,标准的普通话,抑扬顿挫的声调以及准确,传神的感情基调,无论是缅怀追忆的,还是快乐明朗的;无论是平缓抒情的,还是慷慨激昂的,都很到位,同时利用图片,音乐等多媒体的手段一起参与,塑造意境,最大限度地帮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基调,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把握全文。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情境创设,为实现师生间的平等合作与良好互动提供了理想的平台。俗言道:“行者常至,为者常成!”笔者相信只要广大语文教师善于思考,勇于实践,努力创设各种教学情境,激活语文课堂,就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效地学习,就能更好地促进他们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从而赋予语文课堂真正的开放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