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20 16:25:10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第1篇

关键词:数据新闻;大数据;新闻报道

中图分类号:G2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4)12-0004-04

互联网云技术时代深刻地变革着我们的社会生活,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海量信息将人类带入大数据时代。云技术、大数据同样也改变着传统新闻报道的呈现方式:一种可视化的、交互的新闻报道样式,被称之为数据新闻(Data Journalism)。数据新闻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传统新闻采集、写作、报道,甚至是传者与受者之间的疆界。海量新闻的抓取、挖掘、处理分析与可视化呈现,这个制作流程不仅需要传统新闻从业者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同时也离不开信息处理、计算科学以及其他专业领域的从业者通力协作。数据新闻带给新闻传播领域新的视界,引起国内外业界、学界的高度关注。文本将对数据新闻制作流程的类别特性做一梳理,以期为数据新闻教学与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考。

一、数据新闻出现的背景

数据新闻的出现,与互联网云技术时代相伴相随,且与大数据紧密相联。云计算相当于硬件资源的虚拟化,而大数据则是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如果把云计算比喻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它将大量的硬件资源虚拟化后再进行分配使用的话,那么,大数据则是海量数据的“数据库”。前者如Amazon,为云计算提供了商业化的标准。后者如Google、facebook、Twitter等前沿互联网公司为人类带来了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简称SQL。SQL语言是一种数据库查询和程序设计语言,用于存取数据以及查询、更新和管理关系数据库系统)的操作[1]。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数据新闻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就全球而言,欧美国家的一些主要媒体首先觉察出网络技术发展之于新闻报道的巨大影响,并迅速作出应对。《泰晤士报》《卫报》及《纽约时报》都已组成数据新闻团队,对一些重要新闻事件进行数据的深度挖掘与呈现。如《卫报》数字新闻部针对新闻选题搜集海量数据,过滤后,通过图表、互动效果图等可视化转换方式完成事件的新闻叙事。再如《纽约时报》在2007年成立互动新闻技术部(Interactive News Technologies Department)探索在线新闻报道。其利用美国总统大选、奥运会等重大新闻事件搜集海量信息、挖掘其中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以互动图表的可视化方式呈现在《纽约时报》网站上。

2012年,由“全球编辑网络(Global Editors Network, GEN)”在全球评选“数据新闻奖”。这一奖项的设立为数据新闻的制作与普及树立了标杆。纵观其三年来的参赛及获奖作品,大多集中在欧美国家[2],反映出我国数据新闻与世界顶级媒体在数据新闻领域的差距,同时,也为我国数据新闻的发展起到某种示范作用,启发我们对数据新闻的探索与实践。

二、大数据背景下数据新闻的制作与呈现

如前所述,数据新闻与云技术、大数据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学者对大数据的特点归纳为4V,即多样性(Variety)、海量(Volume)、快速(Velocity)以及价值[3](Value)。大数据的总体架构共分为三层,数据存储、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类型复杂的海量的数据存储依托云技术解决,数据新闻的快速和时效性有赖于数据处理层解决,最后,数据新闻的价值由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呈现解决。数据新闻首先要解决存储问题,然后根据新闻事件的需要和目标价值建立起相应的数据模型和数据分析指标体系,对数据进行深层次挖掘,揭示数据所蕴含的宏观意义。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可对数据进行并行计算和分步计算已成为可能,以保证新闻事件的时效性并通过可视化呈现出来。

(一)数据新闻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数据新闻的生产过程包括了数据的采集、处理分析与呈现等几个环节的过程。大数据时代产生海量的即时数据,对数据抓取、挖掘与处理提出了很高的技术要求。数据新闻制作依据一定的报道意图,把存储在云端的大数据挖掘出来,再结合编辑记者的新闻理念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这不仅要求传统的新闻从业者具有从纷繁复杂的大数据中对有价值的新闻事件的敏感与“嗅觉”,即所谓“新闻鼻”或“新闻眼”,而且也要求其具备基本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它同时也为与信息处理、计算科学等专业领域人士进行协作提供了平台。当面临海量、复杂的大数据时,寻求与专业人士的合作,组建数据新闻团队更能提高数据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率。

较早开始数据新闻实践的一些世界顶级媒体,也正是以这样的理念进行数据新闻的实践操作的。芝加哥论坛报的APP制作小组自称为“潜入新闻编辑部的快乐黑客”,他们的工作包括:“与编辑和记者密切合作,帮助他们1.调查和报道故事;2.在线描绘故事;3.为芝加哥当地的特定群体建立永久的网络资源。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就在编辑部里工作,常常能在与记者面对面交谈中找到我们需要做的东西。[4]”在这些世界顶级媒体,雇佣类似的“黑客”进行数据的采集已不再新鲜。黑客能够熟练利用互联网络技术,根据记者的需求编写有针对性的工具软件,抓取记者想要采集的网络数据,或者对大量文本资料进行数据化转换,以便记者处理分析。

BBC的数据新闻团队也是包括由记者编辑、设计师、研发人员在内的人员组成,这样的团队包揽着复杂的数据新闻制作。记者编辑提供设计建议,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和建议,合作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处理。ABC(澳洲广播集团)的团队成员都包括:一位网页开发及设计人员、一位主编记者、一位制作人顾问、一位长于数据采集分析与整理的兼职研究员、一位专长于数据挖掘与图形可视化以及其他技术的学术顾问、一位项目经理以及ABC跨媒体平台部门的行政支持,尤为重要的是,还有一支由记者及相关人员组成的顾问团队[5]。这支团队从政府网站和公开报告的数据中汲取灵感,并让记者编辑与技术顾问在一起工作,以便及时交流沟通各自的思想。记者编辑、技术专家、数据专家一起对数据的处理分析提出建议,面对海量数据快速反应,通过合作对数据进行专业分析,并从中发现新闻报道的线索和故事。新闻记者与数据专家这两个过去没有交集的职业,在ABC的办公室里逐渐融合,共同完成数据新闻的跨领域制作。对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的跨域合作,不仅更好地实现了大数据的采集挖掘,也促进了数据处理分析专业性与新闻性的结合。

(二)数据新闻的呈现

大数据不仅提供了多样性、海量、快速变化的信息,更重要的是提供了隐含在这些信息背后的价值。数据新闻通过对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能够挖掘出信息背后的有价值的事件线索。但如何传播这些信息,如何在新闻呈现时体现信息的价值,是数据新闻制作必须解决的难题。在尝试数据新闻的起始阶段,媒体直接将文字新闻的页面链接到APP,但这样的做法并没能带来访问量的大幅提升。于是数据新闻开始尝试将文字新闻向可视化新闻样式的拓展,利用可视化的呈现方式帮助受众理解数据,解读数据所蕴含的价值。并在大数据的基础上,试图让读者从数据中发现自己的故事。英国《卫报》是研发数据新闻较早的媒体,在其数据新闻博客(Guardian Datablog)上,《卫报》分享着新闻报道背后完整制作故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的可视化分析作品、以及一些以公共数据为基础的搜索引擎。受众通过个性化的搜索,寻找数据中的自己,加深对数据的理解和情感联系。然而,《卫报》并未就此停步,而是以这些数据和可视化作品为基础,继续进行数据挖掘探索,并将其编辑成一系列的新闻故事和深度报道,充分开发数据所蕴含的价值。相比于传统媒体直接将原始统计数据呈现给公众而言,数据新闻呈现更侧重于对数据的意义提供解释,呈现数据的价值。《卫报》西蒙・罗杰斯(Simon Rogers)曾举例说明数据新闻可视化的有效呈现方式,“当英国首相声称2011年8月发生的暴乱与贫困无关时,我们在有贫困指数的地图上标注了骚乱者的地址,以此来揭示这份声明背后的真相。[6]”

通过海量数据的呈现来反映新闻的内在价值,需要的不仅是可视化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指导数据分析与呈现的新闻理念和编辑思想。不同的新闻理念,反映在可从数据中发现不同的新闻价值。《纽约时报》的可视化作品《重塑纽约(Reshaping New York)》[7]展示了12年来纽约城市的变迁,从房屋建筑到区域划分,再到各区房价、物价及教育水平等资源的流变。报道既客观平静地展示了纽约的变化,又让这些立体的图景以无声的语言一一道出了彼时最具争议的市长布隆伯格在任12年来对纽约城市所做的工作。变化的图表展现了纽约市貌的改进,却没有体现这些改变对普通居民带来的困扰;经济指标表现了纽约经济水平的提升,却回避了高房价逼走的本土居民。数据的呈现方式给新闻披上了貌似客观公正的外衣,却遮掩了背后的事实真相。通过不同编辑理念的新闻思维和不同呈现方式的选择,可以体现出事件背后不同的内在价值。数据是会说谎的,在海量、即时的大数据面前,挖掘出数据背后的真正价值,仍然需要专业的新闻理念和编辑思想的支撑。

三、数据新闻的类型特性

数据新闻作为众多新闻报道样式中的一种,其特征也可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来总结。

(一)数据新闻的内容

数据新闻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两类:数据和故事。所不同的是,数据新闻的数据更为庞杂,记者的任务就是从对这些数据的处理中找到清晰的联系和深层的意义;数据新闻的故事则是从庞大的数据库中精选出来的最具代表性或者最为动人的故事。数据为故事勾画了更为宏观的图景,故事也给数据做了最为生动注脚,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所谓数据新闻,首先就是要有数据的驱动。从历年的获奖作品也不难看出,要形成优秀的数据新闻报道,大量有价值的数据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以2014年的世界数据新闻奖为例,获奖作品多是数据驱动型的调查类报道。如,描绘欧洲移民故事的《移民档案》,讲述人们如何失去房屋所有权的《被夺走的家园》,专注支持新闻调查类报道的NZZ团队,以及《纽约时报》推出的“地理位置在收入阶梯中的作用”的互动地图等数据新闻项目[8]除了在形式上的创新外,所有新闻都掌握了大量的数据,并对所掌握的数据进行了核实与整理。以《移民档案》为例,这是一个由六个国家10余名记者协作完成的、包含了2769个事件,13713个移民故事的庞大数据库。记者在这些数据的基础上,对欧洲移民的历史现状以及相关政策进行了详尽报道与解读。

尽管数据是驱动数据新闻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这些获奖作品中,数据并不是唯一重要的内容。另一重要的内容则是故事。所有获奖作品无一例外都讲述了有着深刻社会历史内涵的完整故事。这些活生生的故事赋予了数据以生命,使得存在于数据中的不再是简单枯燥的数字,而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生命力的人和他们的故事。条理清晰的数据配合上这些精心挑选的故事,赋予了数据新闻强大的生命力和可读性。数据和故事共同揭示的不再是简单一个故事或一个主人公,而是通过这些现象和鲜活的人勾勒出复杂的社会现象,从故事扩展到数据,推及到群体,上升到社会群体层面,提醒人们进行深层思考。

从实践操作层面看,有三种新闻类型由于其蕴含着丰富的数据和故事适合采用数据新闻的报道形式:数据驱动型调查报道、受众参与共建型全景式新闻、视觉丰富型新闻事件。随着开放数据源(open data source)的不断涌现,新闻业可利用的数据愈来愈多。如何把这些新闻富矿开采出来,如何理解这些表面上毫无规律可循的数字,并将其变成生动的新闻报道,如何从中寻找新闻线索、挖掘社会问题、解读社会现象,数据新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的发展为受众参与新闻报道提供了可能,受众可以随时随地为新闻的全景式呈现贡献各自力量。受众的无处不在带来了比记者在场更为丰富的新闻内容,并且突破了时空的限制,第一时间带来第一手资料,新闻机构将这些资料进行整合,再与受众互动,形成了信息共建的良性循环,共同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景式描述。视觉冲击是数据新闻的特色,其本身就能提供丰富的视觉符号的事件,或者适合于用多种形式展现的数据,在最终的可视化呈现上会更有优势。

尽管数据新闻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但是必须明确的是,数据新闻只是一种报道样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新闻报道,不能刻板地把所有新闻报道都进行数字化改造。如果仅仅为了使表面效果看起来绚丽夺目而刻意进行可视化,则会变成把简单信息复杂化的盲目炫技或跟风,反而不利于新闻信息的传播。归根结底,数据只是一种手段,新闻的关键还在于对数据背后的有价值的意义的呈现与解读。

(二)数据新闻的形式

从全球范围来看,数据新闻的报道形式多种多样,目前可大致归纳为三类,即静态图表、动态图表、人机交互。目前我国媒体使用较多的为前两种,在人机交互方面的实践并不多。

媒体的种类影响着其信息呈现的样式。如广播不具备数字可视化的条件,报刊杂志也只能使用静态图表的呈现方式,同时还受版面空间和审美等多方面的限制,电视由于其视听综合的特质成为实现静态与动态图表展示的优质平台。如2014年1月底,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间新闻》的“据说春运”节目中,主持人“用大数据讲述了春运背后的故事”。故事是通过一张最新迁徙动态图给出的,黑色的背景中勾勒出中国地图的轮廓,不同的城市间用连接线条标示出人们往来移动的线路,动态的线条在视觉上形成了城市间的流动感。同时辅以百度指数提供的热词分布表,以便进一步解释当年春运的现状。这种报道方式更加直观地展示了春运的现状,准确地对春运进行了全景描述,在视觉上带给人一定的享受。

比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与数据新闻之间有着某种天然的“亲密关系”。尽管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进行数据新闻报道的门户网站或APP(第三方应用程序),但一些媒体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或一些门户网站的平台及时的新闻。

1.静态图表。静态图表有简单、复杂之分。简单静态图表多为一些较为直观的频率分布表或趋势走向图。复杂静态图表通常用来报道一些较为复杂的社会现象,或者解读一些相对复杂的政策报告。在理清事情发展脉络或事物间的关系方面,静态图表有其独特的优势。通过静态图,可在复杂的时间线索中抽出主线,清理旁支,使复杂现象在视觉上一目了然。

2.动态信息图。静态信息图可以展现一个平面的事物,或者说一个二维空间的信息。一旦涉及到多个维度,则需要动态信息图进行补充。动态信息图能够反映注重某一新闻事件的多维角度,呈现事物发展的动态过程,或将时空等多维度视域进行融合报道,或通过简单图表的动态结构清晰呈现事物多个层次,不仅能清晰提供更为立体的大量信息,还能通过动态的变化画面,吸引受众注意。

3.人机交互。在人机交互方面,引领风气之先的是欧美一些主流媒体和专业数据新闻门户网站。如BBC“你是全球第几个出生的人”,就是基于现有人口数据,实现人机交互的报道。受众按照要求填写自己的姓名、出生时间之类的信息,系统便会粗略算出答案。这种交互人机互动满足了受众的参与需求,其不仅提高了主动获取信息的兴趣,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信息传播的效果。

受众既是事件的亲历者,又是报道的直接参与者,而且还是新闻事件的受者与传者。人机交互更多的是报道理念的一种变化,把新闻生产变成所有人共同参与的事情,新闻机构只扮演信息汇总、整理的角色。目前人机交互还刚刚起步,要真正做到人机交互,还有一段很长的路程。

四、结论与建议

(一)数据的采集

数据是数据新闻的核心所在,获取数据是数据新闻的第一步,不断拓展数据的来源就成了数据新闻发展的重要环节。一方面,新闻机构可以寻求外部的帮助,与数据挖掘、程序员等专业技术人员合作,拓展数据获取的渠道。不仅要报道官方公布的数据源,还要通过计算科学技术深入挖掘现实社会深层的有价值的信息,用数据来驱动新闻报道。另一方面,还应该充分吸纳受众参与,开放数据源,进而实现数据的共享与共建。

(二)数据的利用

对数据的理解利用是考察数据新闻制作水平的关键环节。理解数据,不仅要多维结合,扩展数据的广度,还要根植社会现实,挖掘数据的深度。其中新闻理念、编辑思想是牢牢树立在其中的主线。即在拓展数据广度、挖掘数据深度时,明确拓展与挖掘何为,探索有价值有意义的数据联系。数据和故事相联系,新闻与意义相契合,才能最好地利用数据展示新闻的社会价值,促进社会发展。

(三)数据的呈现

可视化是数据新闻呈现的重要工具,几乎所有的数据新闻都在视觉效果上做足了功夫。无论是静态图表的绘制还是动态图示的设计,都在美观和易读方面抓取了受众眼球,成为当下最为耀眼的新闻“明星”。

然而,数据新闻呈现的可视化应以明确的新闻理念和编辑思想为指导,否则,数据挖掘、拓展以及可视化的呈现就会流于表面,成为炫耀的苍白图式,

(四)避免唯技术论的巢穴

无论是数据挖掘还是可视化呈现的技术,仅仅是一种示现表达的工具。酷炫的可视化效果固然引人入胜,但如果不是建立在有价值内核的新闻价值基础之上,流于表象的形式主义终究是没有生命力的。

数据新闻强调的是数据思维、数据理念,是透过数据的一种洞察力。数据新闻为新闻报道注入的,是一种新的报道视野。从内容来看,与传统的基于记者敏锐的洞察力和新闻敏感相比,数据能轻松地找出不同寻常的新闻线索,并能在看似毫不相关的事物中找到联系,探寻线索背后的社会根源以及解释社会因素间的复杂联系,这些都对记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技术的辅助下深挖内容,在有技术支持的基础上呈现更深层次的内涵,才是数据新闻与传统新闻报道的本质区别所在。

参考文献:

[1]邱文斌.云计算和大数据二者的区别[EB/OL].来自微信公众号:智慧城市圈子.

[2]周婷婷,陈琳.数据新闻实践的前沿发展――以全球“数据新闻奖”2013年获奖作品为中心的分析[J].新闻前哨,2014(1).

[3]彭兰.大数据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新震荡[J].编辑之友,2013(1).

[4]Brian Boyer: , , Chapter 3.

[5]Wendy Carlisle: < The ABC’s Data Journalism Play>, , Chapter 3.

[6]Simon Rogers: < Behind the Scenes at the Guardian Datablog> , , Chapter 3.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第2篇

一、传播语态亲切

传播效果主要是由传播语态来决定的,只有用百姓能够听得懂的、愿意听的传播话语来表达所要传播的内容,才能得到好的传播效果。走基层报道之所以让人感动,主要是记者用亲切、生动、质朴的语言,生动地说出了老百姓的心里话,改变了以往高高在上的、只是坐在办公室里遣词造句、苦思冥想的作风和文风。群众是语言大师,老百姓的话最生动、最活泼、最有生活气息。走进基层,同百姓“唠嗑”,才能拉近新闻报道和百姓之间的距离。比如在《走基层塔县皮里村蹲点日记》中,记者跟乡干部、塔吉克族老乡同吃同住同翻悬崖、用镜头记录下皮里村孩子们的艰难上学路,记录下基层干部的劝学过程。在整个系列报道中,记者的贴近性强的采访方式,接地气的语言,让观众除了记住了这条上学路,也记住了孩子们的乐观、热情、善良,记住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奉献、担当、尽责,记住了支教老师的无私、爱心、坚守。同样在《绿皮车上的小夫妻》中,何斐和邬海燕这对小两口,用他们的热情幽默,诠释出了在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里,他们的纯真的爱情和相濡以沫,虽然没有什么华丽的新闻词汇,但是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仍然被他们的故事感动了。

与其他新闻不同,“走基层”报道的传播活动是一个“始于人,终于人”的过程,所以平实质朴的语态传播形式也最能感动人留住人。尤其是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今天,人们通过网络极大解放了话语权,从而越来越讨厌僵硬空洞、生硬灌输宣教的传播方式,因此,电视报道的语态要有温度、有情节、使受众易于从感情上融入、从认知上接受、从心理上呼应。改变新闻播报风格与语态语调,借鉴各种媒体的长处,融合新闻报道不同的形态和特征,形成自己独有、富有亲和力的新报道语态,会更有效地增强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使得它更加吸引人,打动人,影响人。

二、视角平民化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说事物本身都是多侧面的,不同的角度得到的是不同的认识价值。同理,新闻报道也是如此,角度的选择不同,所得到的宣传效果就不一样。

从报道对象来看,走基层报道第一次大规模的把新闻镜头对准了普通百姓、普通基层。在中央电视台以及各个地方台的走基层对象中,有坚守在各个战线的一线工人、乡村医生、留守儿童、基层干部、创业者、环卫工人等等,成为新闻报道的话语主体,一个个小人物的闪光点被凸显出来。比如《走基层・蹲点日记 开往春天的地铁》,报道选取北京最具代表性的地铁站点和线路,广泛采访拍摄地铁现场秩序维持者、调度中心工作人员、地铁司机和乘客,用细腻的镜头、感人的细节、生动的故事,真实反映北京地铁的运行状态,凸显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劳动者勤勉努力的精神面貌。只有“关注了百姓”,才能“为百姓所关注”, 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重点新闻栏目推出《走基层・时间都去哪儿了》系列调查节目,记者用海采的方式,以“时间去哪儿了”的问题,街采普通群众、社会精英数千人,通过说时间、说青春、说价值、说年代、说信仰,节目播出后,在社会上取得了巨大反响,使得观众产生了巨大的共鸣。

坚持平民视角,必须彻底摒弃“俯视”心态。记者走基层,不应当有“下”基层的感觉,绝不能浮于表面、一走了之,要平等地与被采访者交流,真心诚意地和他们交朋友,这样采写出的新闻 稿件,往往更能打动人心,只有发现人物内心的真实和感动,才能在平凡中挖掘出闪闪发亮的金子,捞到真正需要的"干货,这样写出来的报道就像亲朋之间的聊天,就像叙述身边的故事,就像介绍自己的朋友,饱满鲜活,有血有肉,亲切自然,润物无声,更富于感染力。

三、挖掘好故事

新闻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反映,必须有许多生动活泼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采写新闻说到底就是:采访说故事。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故事当然是事实,但故事比事实又进了一步,故事更具有新闻性、可读性和传播性。走基层的报道就是讲述普通人的故事,要想挖掘好讲述好故事,需要记者站在当事人的立场、角度去思量,感同身受地观察事件的来龙去脉。2015年春节期间,央视新闻联播播发的《一条红丝巾 相聚6秒钟》,李佳妮为了让驻扎在铁路隧道的丈夫看到自己和儿子,在火车经过哨所的火车上,母子俩就把一条红围巾放到窗外,虽然只有短暂的六秒钟,但是千里探亲只为多看你一眼的这个故事,让无数观众感动。在整个拍摄过程中,记者分成几组,分别跟随李佳妮和她的丈夫拍摄,将这个故事的感动点、转折点、冲突点一一记录,最后达到了让观众潸然泪下的效果。为了讲好故事,走基层还呈现了“连续剧化”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把完成的新闻事件分成两集或多集,每天连续播放,注重人物和时间发展的纪实呈现,在对立冲突中设置悬念,延宕叙事过程。“连续剧化”的模式给刻画人物命运提供的空间,又能折射出对问题的探讨和思考,让故事讲的更加牵动人心。

故事的精彩与否,主要取决于细节的刻画,走基层报道更是如此。细节的展现,让报道更加具有感染力和亲和力,由于细节是现实中碎片的展示,在碎片和碎片之间,留给了观众对于新闻更多的想象空间和认知,让报道的故事显得更加与众不同。但细节并不是鸡零狗碎、针头线脑,它需要记者用心揣摩采访者,融入事件中,才能抓住细节、展现好细节。

四、传播互动化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第3篇

突发事件是影响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的重要因素。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需要社会各个系统的共同参与和密切配合。其中,政府信息与传播对满足公众知情权,引导社会舆论,化解危机,树立政府形象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客观上要求构建政府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机制,明确政府形象传播策略。因此,本文结合长江航务管理局(本文简称为长航局)在“8.10”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新闻宣传策略,从实际案例出发,探讨突发事件中政府形象传播策略。

建立突发事件下政府形象传播机制的必要性

所谓的突发事件即“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它具有发生突然、发展速度快、发展方式出乎意料、必须采取非常规方法处理等特点。

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十分重视突发事件下政府信息公开和新闻工作。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新闻制度和重大突发事件新闻报道快速反应机制。2006年1月,国务院正式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明确规定了突发事件的预警、发生过程以及善后工作等环节的信息规则。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人民日报社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完善新闻制度,健全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机制,第一时间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加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

建立健全突发事件下政府形象传播机制,按照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信息、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是建设以人为本的服务型政府的必然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按照组织传播学的理论,政府作为一种组织,其形象传播也包括政府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两种。政府对内传播既有机关内的纵向传播(包括上行和下行),也有横向传播(即更大系统内机关之间的传播),其传播形式包括书面媒体、会议、电话、组织内公共媒体和计算机通信系统等。而政府对外传播主要是指政府运用大众媒介以公众为对象对政府行为所做出的解释,其传播形式包括政府网站、新闻会、广告宣传、公关宣传和各种公共促进项目等。

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传播机制,需要综合应用这两种传播方式,以达到内外和谐沟通,价值观同一,效果“共振”的目的。

在长江“8.10”事故应急处置中新闻传播的实践

2009年8月10日23时20分,重庆丰都县航龙船务公司所属“航龙518”轮(载集装箱176TEU,船员10人),下行通过三峡、葛洲坝之间的石牌弯道(长江上游里程23公里)时,船舶发生严重倾斜,船上62只集装箱掉入江中,其中12个集装箱载有高锰酸钾、高锰酸钠、氢氧化钾等化学品,危化品总重超过200吨。由于事发特殊水域,加上危险品因素的影响,事故很快就引起国务院高层领导的重视和社会百姓的关注。

在“8.10”事故发生后,长航局立即反应,迅速通报,统筹协调。长航局及时向上级单位、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启动联动机制,确保信息畅通,为水质监测及事故搜救创造有利条件。当夜在查清落水集装箱中包含危险品货物信息后,立即向交通运输部及时报送了书面情况报告,同时在第一时间内向相关部门通报了事故险情情况,提出了协作要求。

长航局主要领导在组织现场搜救处理,布置抢救工作同时,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启动新闻预案,成立事故处理综合协调宣传小组,主动作为,及时公开事故险情与应对,配合地方政府启动新闻应急。8月11日早,小组走访地方政府,因水质涉及公众安全,商议决定由政府统一对外宣传。小组及时提供材料,配合地方政府完成事故发生、应对、水质受控等通稿的写作,并于11日 10时,上网,澄清事实。第一时间权威信息,牢牢掌握了舆论主动权,为后续新闻宣传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事故消息一经披露,迅速引来了大批媒体的关注。在整个新闻应对过程中,长航局综合协调宣传小组认真贯彻上级指示精神,客观友善面对数十家媒体,及时提供现场工作进展情况。接待、接受中央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日报、湖北电视台、东方卫视、湖北日报等数十家媒体、百余名记者不同方式的采访,配合完成相关新闻报道稿件1000余件,保证了国内、国际正面报道的及时、有效,杜绝了恶意炒作。为引导形势,掌握新闻话语权,小组主动邀请主流媒体进行跟踪报道,中央电视台组织进行了6次现场直播,发挥CCTV速度快、受众多的特点,迅速引导了新闻导向,抢占了舆论先机。

在信息过程中,长航局综合协调宣传小组坚持新闻宣传纪律和新闻发言人制度,从长航局到三峡通航局指定新闻发言人,加强舆情的监控与分析,保证一个声音对外,避免口径不一;并按照事故处理以地方为主原则,积极配合地方政府,消除民众恐慌心理。同时,以高度透明为原则,编写每日事故进展信息专报,并上挂长航局政府网站。增强了事故应急处置透明度,在险情及时排除的同时,也让公众及时了解到事故处理的全过程,确保了社会安全稳定。

在新闻报道上,长航局综合协调宣传小组尊重新闻传播的客观规律,做到了既有文字报又有现场画面,既有动态新闻又有深度调查,确保了新闻报道的客观、全面、真实。经长航局多位领导、地方市政府方方面面多次审阅后,小组完成了“‘8.10’集装箱落水事故应对处理新闻背景材料”,并发给数十家主要媒体,介绍事故以来的相关情况、强制性打捞结束的原因及后续工作的安排等,有效地引导了媒体进行客观公正的新闻报道。

先期工作完成后,综合协调宣传小组依然高度重视对外协调工作,协同各部门共同加强水体及坝体安全监控工作,数次推动完成多方会议,促成12日水质监测应急状态的尽快结束,保障了民心的稳定和事态的平稳。此外,统筹兼顾,保障了内部工作运转高效。综合协调宣传小组组织安排了7次领导小组会议,编制了6期《交通部长江航务管理局专报》(“8.10”事故专刊)。

长航局在“8.10”事故应急处置中,立足政治高度,着眼大局,建立了高效的传播机制,形成联动合力;采取了有效的宣传策略,抢占了舆论先机,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树立了诚信、高效、责任的政府形象。

完善突发事件下的政府形象传播策略的思考

根据政府形象传播机制,结合长航局在“8.10”事故应急处置中所采取的有效的宣传策略,本文对突发事件中的政府形象传播策略提出以下建议:

对内传播中,要建立高效的应急传播渠道。一方面,要建立高效的情况汇报制度,由当事人直接向决策者汇报,进行专人汇报,对汇报实行时间、频度、质量严格控制,进行责任追究;另一方面,要建立高效的情况通报制度。突发事件所辐射的范围往往较大,涉及的政府机关、机构较多,这就需要建立反应快速的应急信息通路,从而提升协作能力,形成传播合力。“8.10”事故发生后,长航局通过内部高效的传播渠道,迅速进行了沟通协调,从而为协同一致对外传播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条件。

对外传播中,要建立有效的噪音消除机制。在突发事件下,噪音主要是指信息传播中所产生的流言以及谣言。建立噪音消除机制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建立快速的信息机制,及时将相关信息告知民众,加大传播的力度与频度,不给小道消息传播机会。二是要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对信息进行同一编码,使信息内容以规范、直接、权威的方式传播到媒体和民众中去,减少信息被扭曲的几率。三是要建立良好的媒体沟通机制,达到正面宣传目的。在去年年初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提出“要适应时展要求,努力提高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切实做到善待媒体、善用媒体、善管媒体,充分发挥媒体凝聚力量、推动工作的积极作用”。在“8.10”事故新闻报道中,长航局与媒体打交道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三善论”原则,和媒体、公众实现共赢,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在新闻报道上,要建立内容保真机制。客观事实是新闻的本质,新闻的真实性就体现在准确、全面、连续地报道客观事实。建立内容的保真机制,就是要求新闻报道要有确信性、全面性和连续性,即一要根据调查结果信息,不不确信的信息;二要提供新闻背景材料,全面地介绍突发事件所发生的原因、可能带来的影响等情况;三要跟踪政府应对过程,动态消息;四要采用在线访谈、新闻会等多种形式,解答公众的疑问,消除疑虑。长航局在“8.10”事故新闻传播过程中,严格根据调查结果信息,并跟踪报道了事故处理的全过程;同时,对于“新闻背景材料”,6易其稿,严格把关,确保了信息内容全面、准确。

结语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第4篇

《极限救援》取材于2005年感动哈尔滨人物事件――2005年高考期间,因突降大雨影响交通,许多考生受阻于途中。在冰城出租车司机及广大市民的帮助下,最终使考生们安全、及时地到达考场。电影创作者对原型故事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和改造,将考生群体浓缩为一个一岁的婴儿嗓子眼里卡了一块鸡骨头急需救治,却在前往医院的途中遭遇了堵车、撞车、交通高峰等一系列困难,将影片的危机感提升到最强。影片通过市民、交通广播主持人、医生、交警和出租车司机等众多热心人为抢救孩子的生命所做的努力,表现了高度的人文关怀和崇高的精神风貌,以此充分展示人性中的真善美。

现在来看看2009年4月6日在河南发生的感人的一幕。7日(清明节后第一天上班),《大河报》是这样描述该新闻事件的:“开了近7年出租车的信阳司机马良芝昨日的一个求助电话,改变了上万人一天的轨迹。”“昨日上午9点30分,马良芝正和丈夫在信阳市区外环行车。一对抱着孩子的夫妇焦急地拦住了他们的车辆。‘孩子病得很厉害,能否赶紧载我们去趟郑州。’马良芝二话没说,上路。”标题是《电台广播的一则求助信息牵动众人心,副省长、出租车司机、车友、交警、医生纷纷行动(引) 爱心集结,为小生命铺筑生之路(主)》。

一、意想不到的效果

新闻发生后,郑州的媒体从电视、广播到报纸、网络,几乎都在上班后的第一时间对新闻进行了较详细的报道,手机报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报道,新华社也在7日以《和一个弱小生命一起心跳》为题刊发了长篇消息。

“从上午10时到晚上11时,13个小时中,河南交通广播的短信平台被不断刷新,短信量突破万条,热线电话也超过千个。众人用爱心为小王冉加油!醒来,王冉(音,有的报道为王然,笔者注)!”“昨天河南交通广播从上午10:00直播到晚上22:00,无数大老爷们哽咽着打电话祝福小王然,实在让人感动。”2009年4月 8日,“在河南交通广播论坛和大河网上,超过2万名网友在关注着小王然的病情。”《海峡都市报》《长沙晚报》和南方报网等或对新闻进行报道,或对新闻进行评论。一时间,无数读者的心都被小王冉牵挂着。

二、小新闻是怎样“长”大的?

成熟的记者能小中见大,挖掘新闻的深度,拓展新闻的广度。孩子生病,家常便饭;交通事故,天天发生;的姐求教,凡人小事。能从这些平凡小事中,发现新闻价值,非一日之功。是媒体通力合作,将新闻做大做强,此乃小王然之福。在这里功不可没的是交通广播电台,是他们慧眼识珠,将新闻放大,引领着媒体和网络打了一场营救胜仗。如果他们稍有懈怠,或对新闻的判断有误,就不会有这样的效果。

从《大河报》看,报纸封面用了一组图片,标题是《生死时速》,3张照片左图是患儿紧急转院,中图是交警路政一路护送,右图是患儿被接到郑州,图片的联系纽带是地点,左图标示着漯河,中图标示着高速公路,右图标示着郑州,编辑的用心可见一斑。更难能可贵的是,报社接下来的每一步操作都充满了策划意识。

⒈兵强马壮,全程跟踪。报社在得到新闻线索后,感到新闻的不一般,人命关天,作为新闻媒体责无旁贷。新闻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大河人不敢懈怠。报社凭借着强大的系统和完善的网络,派出精兵强将,包括一个首席记者、一个记者和见习记者,还临时抽调一名摄影记者,几名记者同时行动,有负责联系省广播电台的,那里是新闻的“导演地”,很多动态消息都是从那里传出来的;有负责联系卫生口的,包括医院、医疗管理部门、相关负责人;有负责联系交通口的,包括路况、路政和分管领导,这一块很重要,因为一名主管交通的副省长亲自参与了调度。

《大河报》在河南各地市都设有记者站,途经漯河的驻站记者负责采写在漯河市那一段的新闻事件。这种媒体优势很快被放大,记者不仅亲临现场,得到了很多其他媒体无法得到的细节,还拍摄了许多鲜活的照片,这为下一步的策划准备了条件。

⒉用细节说话。有人说,细节决定成败,这话没错。“爱心救援”是突发事件,引起了包括副省长在内的众多爱心人士的关注,生命接力,终于将患儿送到郑州治疗,各家报纸都有详细报道。在所有的报道中,《大河报》的报道最充分,最有冲击力。从《大河报》的稿件本身看,写作细节处理较突出,时间感、紧迫感表现较好。新闻主要用当事人的言行来表现,不像有的媒体靠转述。因为采访扎实,一些细节令人震撼。“马良芝的手机很快被打到没电,这一消息通过广播传出后,不到10分钟,她的手机卡就被不相识的车友输进了钱。”、“听到整个过程后,张大卫(副省长)交过车费,从车里走了出来。”、“没有任何剪切,张大卫的声音通过广播传向全省。”、“指着地图上被画线的‘航海路――未来路――陇海路――京广路’一线”,这些细节对刻画人物、交待情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记者手记》让新闻走向纵深。“孩子你虽然是不幸的,但你又是幸运的,因为有大家的爱心来为你照亮回家的路,相信你会回家,大家都在等你回家来!”文末的《记者手记》是新闻的一种扩展,扩大了新闻的外延,对常态的新闻形式进行了分析补充,升华了报道的内涵,报道效果较好。“他们还把自己的头像统一换成了红色的心形,上面写着‘王冉加油’”。《手记》里有读者的留言,还有听众的故事和企盼,让事件变得厚实饱满起来。尤其是文中的数据,更彰显了普通百姓的心声。

⒊超常规处理。常规的武器大家都有,常规的方法大家都会。只有出其不意,才能大获全胜。没有新闻是件令人烦恼的事,新闻太多也令人烦恼,尤其是太多的新闻扎堆出现,有时会让人不知所措。选择是痛苦的,做出正确的选择才是令人兴奋的。

“爱心救援”之前,在郑州发生了一件大事:郑开国际马拉松比赛举行,这是有国际影响的赛事,在新闻版面唱主角理所应当,同城的几家媒体基本上都是选马拉松比赛的图片作为封面主照片,只有《大河报》一版独辟蹊径,不按常规出牌,直接用“爱心救援”图片作主打图。这是一组《生死时速》图片,报道抢救患儿事件,新闻性较强,图片效果较好。“郑开马拉松比赛”图片,虽然也有新闻性,但与《生死时速》图片相比,无论是感人、新鲜等方面,都显得弱了一些。

《大河报》封面上的3幅照片,都和救人有关,有车有人。3张照片代表了新闻发生的几个主要地方。标题只有4个字,读着给人急促、急迫的感觉,比起那些穿靴戴帽的复式标题的表达效果要好。

新闻发在A12版,采用时空转换的方式进行叙述,时间准确到分:9时58分、10时20分、11时16分、11时32分、17时10分、18时05分、19时30分、今日凌晨1时,至记者发稿时。笔者偶然发现一个惊人的相似,当日报纸有两家都在A12版发该新闻,用的都是时空转换的表述方法,可见英雄相见略同。

⒋打好副省长牌。如何提升新闻价值,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位主管交通的副省长不经意间进入了“爱心救援”的大潮,成了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作为新闻媒体当然不会放过。各家媒体几乎不约而同地都写到了这个内容,只是有简有繁。如何把副省长写成既是官员又是普通救援者,是需要下一番功夫的。《大河报》的取胜之道就是把副省长平民化,用其真实的言行来刻画人物,塑造人物形象。记者笔下的副省长有血有肉、真实可信,细节起了重要的作用。

“此时,假期中的河南省副省长张大卫正在省会一辆富康出租车上。正欲打电话的张大卫被司机‘强行’打断:‘先别打电话,广播里正播一个抢救小孩的节目。’”副省长过问一个小病人,已属不易,又是坐在出租车上听到广播了解情况的,让读者对领导充满了敬意,新闻的价值被放大了。也许是怕读者不相信,记者特意点出副省长坐的是“富康”。副省长的话被出租车司机“强行”打断,也是一个难得的细节,采访不深入或稍一粗心就会漏掉,少了这样的情节,新闻的感染力就会打折。其他如 “对于广播中有关听众对于他的感谢,张大卫特别交代说:‘不要再说我了。我是一个政府的工作人员,也是一个老百姓,这是任何一个政府工作人员都会做的事情,没有什么比抢救生命更重要。’”、“从11时19分到12时50分,张大卫一共打来5次电话。”一个平易近人干实事的副省长形象鲜活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肃然起敬。

⒌虎头虎尾。做好开头不一定是本事,也有可能是蒙的。能精彩收官、善始善终才是真本事、大本事、大智慧。因为是突发事件,有些媒体显然准备不足,有的简单处理,叙述了一下过程;有的把主要精力放在报道交通事故上,“爱心救援”被浓缩成了整个新闻的一个小分支,被淹没在交通事故的报道中。之后,一些媒体看到“爱心救援”形成气候了,迅速补救:或在封面上重点处理,或将过往新闻重新打捞,再加上新发生的情节,揉搓在一起。用一个词表述很准确:蛇头虎尾。

如何虎头虎尾,是新闻的高层次追求。9日,《大河报》的追踪新闻视角独特。因为在新闻的另一发生地信阳有驻地记者,《大河报》的后续就跟得很及时。《热心的姐来郑探望小王然》既写了信阳相关单位和领导的慰问、的姐的探望,同时“还提醒广大爱心人士,由于手足口病属传染病,暂时不宜到隔离区进行探望,以免造成交叉感染。”让新闻除了故事性,还有服务性。

在读者快把“爱心救援”之事淡忘的时候,《大河报》又做了一个规格很高的追踪报道,《可爱王然 脱离危险》,封面大标题,大照片,让人看了心里很熨帖。照片上是小王然清晰的脸,一双大眼睛正在欣赏医护人员拿给他看的玩具。把后续新闻的照片作为封面主照片,这种情况还是不多的。

三、两点思考

一个好的新闻策划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每个环节都要各负其责,严格把关。任何环节出现纰漏就会掉链子。

⒈判断的功力。开始的判断关乎后期新闻报道的每个阶段。如果判断不准,会有两种结果:一是漏掉有价值的新闻,二是把新闻的价值放大了,把价值不大或没什么价值的新闻错当成宝贝。过去,这种突发事件发生后,线索提供人给媒体报料,媒体派人采访,这是基本规律。这次各媒体不管报道的是大是小,都没有“线索提供人”,说明记者多是在第一时间获得新闻线索的,也就是说在车上听到广播后果断出击。对新闻价值的初步判断大同小异,对新闻的操作方显功力。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第5篇

关键词:交通广播;突发事件;编播策略

1 突发性事件的分类及特点

1.1 突发性事件的分类

突发事件就是指那些突然发生、带有异常性质、人们缺乏思想准备的事件或事态。现在自然灾害、社会灾害越来越多,所以突发事件不光会影响到市民的生活,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随着公众社会认知水平的提高,普通百姓对突发性事件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高。

突发事件从种类来讲有四类,一类是自然灾害事件,这包括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媒体对于自然灾害的大型直播,最典型的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2008年春节前后的雪灾等。这些由于自然因素导致的灾害,公众往往因为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而感到无助,他们的求助信息需要及时准确的传递出去。第二类是一些政治军事事件,比如武装暴动,首脑被刺。媒体介入报道的典型案例是伊拉克战争等。第三类突发性事件是突发的恶通事故,也包括恶通事故衍生的其他事故及事态。例如2012年5月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校车撞倒女教师张丽莉事件。受害人张丽莉老师需要及时救助,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立即开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第四类是普通民众突患重症,老人孩子丢失等个体事件。此类事件近几年在交通广播中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服务百姓出行,关注百姓疾苦应该是每个交通广播乃至广播电台的办台己任。当然,并不是所有突发事件都可以成为新闻报道点,不是所有的事件都有关注价值。要从现实来看,上述分类中的一、三、四类事件被交通广播的关注度较高。

1.2 突发性事件的特点

突发性事件的特点是突发性、异常性、破坏性、紧迫性。突发性事件往往会给居民生活和社会秩序带来负面影响。大量求助信息急需播发,以获得帮助。例如2011年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事故发生后,大量受伤受困人员急需救助。事发地点距离乡镇较远,且追尾列车在高架桥上,事发地点地形复杂。有三列车厢悬空在高架桥下方,现场情况相当紧迫。事故现场需要大量医护、抢险人员救援。事故现场的这些真实需求和情况需要马上播发,向公众求助。浙江交通广播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开启特别直播,对救援工作和善后处理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突发性事件也属于新近发生的事实和事态,所以,大部分突发性事件具有新闻性,是交通广播新闻题材的主要来源之一。交通广播的受众群多为路上的交通参与者,因而影响力也相对较大。突发性事件的特性与交通广播的公共服务职能吻合。

2 编播策略的初探

2.1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编播体系

交通广播作为服务百姓出行的权威媒体,每天都会接到大量的路况信息、寻人寻物信息。这些信息中,就包括了值得关注的突发性事件。首先,交通广播应该加强路况信息员队伍和特约记者队伍建设,让公交车、私家车、出租车司机成为路况信息和新闻线索的提供者。交通广播应该尝试建立路况信息员奖励机制,充分调动司机提供路况信息的积极性。在重大突发性时间发生时,交通广播需要以最快捷的速度将信息播发出去,这就要保证交通广播的路况信息员和特约记者遍布城市的每条街路,且有一定的新闻素养。其次,交通广播还应加强自身职业记者队伍建设。社会招募的特约记者毕竟不是“专业人士”,他们无法完成连续性或深入性的报道。所以,在突发性事件发生后,交通广播的职业记者应该马上抵达事故现场,对特约记者发回的新闻线索进行深入报道或连续报道。再次,交通广播需提高主持人业务素养。所有的主持人都需掌握扎实的即兴主持能力及对突发性事件的应对能力。交通广播的主持人不仅要具备普通主持人的业务素养,同时还应掌握突发性事件的特点及一般处理方法。在常规节目直播过程中,随时做好特别节目直播的准备。最后,交通广播应与当地相关部门建立专家、学者队伍,对重大事件深入分析、点评;与交警、医院等相关单位建立紧密的信息互通机制,互相协作;与兄弟媒体互通有无,增强报道的影响力和关注度等。

2.2 创新报道方式,深入挖掘亮点

突发事件具有产生的瞬间性,爆发点的偶然性,发展趋势的不确定性和对社会的危害性等特质。因此,交通广播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可采用以下编播策略。

2.2.1 打破常规节目,随时直播

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性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及并常带有次生灾害,持续时间长。作为受众范围广、覆盖范围大的交通广播,在接到重特大突发性事件线索时,可适当停止常规节目播出,全方位关注事件进展。

2012年5月,佳木斯市女教师张丽莉为救学生,被失控校车撞倒。事故发生后,龙广交通台第一时间播发了这则消息,并于张丽莉转院到哈尔滨市的前二十分钟,打破常规节目,策划播出了《你的勇敢如此美丽》特别直播。在张丽莉从佳木斯转运到哈尔滨的四个多小时中,龙广交通台一直在做直播。龙广记者在前导车上随时发回转运过程中的时时信息,龙广交通台也与交警、医疗、市政等部门进行多次连线,保证了转运过程中信息的畅通无阻。

2.2.2 全媒联动,信息传播最大化

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都不能孤立的存在。传统媒体应和新媒体形成传播合力,取长补短,互利共赢。在突发性事件直播过程中,需要以最快捷的方式搜集各种有效有益信息进行编排播发,单靠广播的力量略显渺小,因为广播毕竟有地域性传播的局限性。交通广播也应充分运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手机短信平台等多种渠道,汇集播发信息,使得整个直播过程中形成信息回流和汇流。

在2011年7月温州动车脱轨事故的直播过程中,浙江交通广播就充分运用了该频道的官方微博寻人、寻找血液等求助信息。微博上获取的最新信息,也会在广播直播过程中播发。畅通的信息流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传递,给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带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突发性事件报道的意义

突发性事件不比平常,判定突发性事件新闻价值的标准也相对复杂。无论是上层意见的传达,还是普通民众的舆论诉求,媒介这个中间力量都需要起到纽带作用,做好上传下达的任务。

交通广播对突发性事件的关注,体现着媒介专业化原则。在突发性事件报道中,体现了媒介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及对真理和改造世界理想的追求。

参考文献:

[1]薛谰,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转型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7.

[2]沈正赋.突发事件中报道机制的科学调控[J].传媒观察,2003:4.

[3]王深.20年来中国传播史研究回顾[J].当代传播,2006:6.

[4]段鹏.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5]杨璐,贾艳艳.广播电视新闻编辑[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第6篇

关键词:现场报道策划视角; 记者能力

电视新闻报道新闻记者在事故现场,面对观众和照相机的镜头,当事人或相关人士的新闻采访、新闻事件,发展报告及时向观众们做口头叙事,同时通过摄像机的动态和镜头显示,向广大群众做报道。在这其中,记者的现场报道能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它以极强的视觉冲击力,深受观众喜爱。与当前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传播,加强传播的效率、真实性和现场表现,满足观众的期望和探索欲望,已成为一个主要的电视媒体改善项目特别是新闻节目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记者在现场直播的电视新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 策划是关键,视角定成败

一旦确定了题材的电视新闻报道,以确定可以完整的报告计划成为关键。报告着眼于策划,没有计划的现场报道的生命力是不明显的,应该不是一个好的沟通效果。许多直播似乎平庸的单调,不能激发观众感兴趣的问题,这说明不是一个好的策划,说明这个现场报道,是一个混乱的局面。因此,使用独家视角做一个规划方案,其中包括新闻报道新闻指南的条件,新闻的背景、主题的想法、使用场景的选择对象的角度、采访中选择、目击者接触、访谈大纲起草、现场气氛持有,报道的细节,新闻传播方法等。如果时间允许,制定所有并做细致的规划,这样可以避免现场报道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电视新闻报告和他们的可见性和新闻性使内容更客观和可看性。电视新闻网站报道“场景”,资源优势的方式反映了什么类型,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那么,作为一名在现场的记者的事件中的重要一员,以何种方式探索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直接确定直播能不能深深吸引观众。在一些现场报道中,记者可以扮演主导者的身份,采用独特的方式或视角,将受众了解渴望的内容一一讲述;记者也可以根据发生的事件,亲身去体验、去感受,这样可以是现场更具有冲击力,也更有真实性。

2 电视新闻现场报道中记者把握现场的能力

该报告主要是由记者完成的录制过程。记者以现场参与目击者的身份出现,他们是联系新闻和事件新闻的主体。在这个时候,记者必须实现直播节目意图,即与听众之间的交流链接,它的核心是整个活动报告的关键因素,是决定现场直播的关键人物成功与否。在这里,记者的主体地位和关键角色很明确要掌握好。现在,记者在现场报告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所以如何掌控好一个记者的地位和作用,成为非常重要的问题。

2.1 现场应变能力

报告大致是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在不断变化的动态进行中。该报告策划只有在规划传统的故事和细节,和大多数直播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准备计划,加上的情节发生变化的时间和细节也很难预测。因此,记者在报道重大新闻事件时,应该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和把握新闻事件脉搏变化的节奏,让观众通过直播更全面、更迅速、更真实的理解新闻的整发展个过程。

2.1 较强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记者要通过简短的新闻报道来表达事件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人和当事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 “说什么”是记者首先要想到的问题。根据事件发生时的背景、过程、现场情况和结果进行即时评论,不仅要说明白、说流利,引导观众去看最重要、最有价值的东西,它的内容不能从现场和事件本身脱离开去。这需要一个记者必须发现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线索,信息的捕捉能力快速整合能力,主动娴熟的镜头前表达和光滑、准确的语言能力。实现流畅的报道,记者在通常的报告应该尽可能的轮廓的腹稿的形式,抓住要点,不要背诵手稿。“说”的功夫要在平时多加练习,要积累更多生活语言,在实践和丰富的词汇练习中以达到加快语言代码迅速性。

2.3 现场观察与判断能力

在新闻报道时用眼睛观察和发现素材,叫做“观察采访”。电视新闻的采访中,要学会用摄像机和眼睛去寻找素材,这叫做双重观察。记者报道时,第一个任务就是观察周围环境,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情况,建立采访的想法。例如,当一位记者收到一个新闻线索,一公路发生特大交通事故,公共汽车与卡车相撞。记者赶到现场,并且认真的进行观察和了解情况,发现是两辆汽车相撞,巴士严重受损,乘客在车里挤出,救护人员对严重受伤人员进行了优先抢救,把伤者从从窗户抬出,迅速送往医院。这是第一种情况。这是交叉道路,数以百计的汽车堵塞了道路,两个来回方向都排成长龙,交通严重的损害,交通警察试图疏通,操作慢车道,单向轮流开车,要解决交通问题。这是第二个。现场还有违反交通规则反映了货车被迫转道不及,是因为速度太快,然后径直向客车撞击,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这是第三个看点。这些条件,要靠记者很快观察,迅速适应现场环境,抓住事故的关键。记者来到现场进行抢发新闻,现场的活动在不断发展变化,在现场的记者必须作出报告,如不采取行动,回到电视慢慢仔细分析,势必影响新闻的及时性。它要求记者在敏锐判断复杂的情况下,要抓住新闻的价值,记者应该集中于最有新闻价值实际问题上,选择好人物情节和气氛。

2.4 与他人的沟通配合能力

记者在报道过程中要做好配合工作,要和摄像沟通好拍摄角度,采访中要把思路和要求告诉摄像,使摄像角度最好的表达主题,让摄像走位做到心中有数,和摄像沟通好,选择最好的拍摄方式和角度,使画面的表达达到最佳的方式。

3 结语

总之,现场报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即使一条短消息也是如此。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总结,以便更科学、更完美、更形象、更生动立体地向受众报道新闻。如何做好电视新闻现场报道,这将是值得我们不断思考,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提高的一个永恒的课题。

参考文献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第7篇

关键词:“限娱令”;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升级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2)07-0081-03

2002年江苏广电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开播,开启了中国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时代,各地的地面频道纷纷展开了民生新闻节目的竞争。一时之间,民生新闻栏目在全国遍地开花,成为地面频道争夺收视率的有力武器。尽管电视民生新闻在地面频道发展得风生水起,却在各大卫视的发展举步维艰。卫视的王牌节目不约而同都选择了综艺娱乐节目或者电视剧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由于本土地域局限等各种原因无缘在各大卫视占有一席之地。

一、“限娱令”:电视民生新闻发展的新契机

2011年10月,国家广电总局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的意见》,也就是俗称的“限娱令”。《意见》规定,从2012年1月1日起,34个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要提高新闻类节目播出量,每个频道每天的新闻类节目不得少于2小时;18︰00~23︰30 必须有两档以上不少于30分钟的自办新闻类节目,还必须开办一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道德建设栏目[1]。

《意见》一出,2012年的中国荧屏,婚恋交友、才艺竞秀、脱口访谈等娱乐节目在黄金时段的播出量减少了一半以上,各大卫视纷纷自办新闻类节目和道德建设栏目。北京卫视《本周锐评》、山东卫视《调查》,江西卫视《深度观察》、江苏卫视《江苏新时空》、浙江卫视《新闻深一度》等一批颇有特色的新闻栏目纷纷亮相。这些新闻节目贴近受众贴近民生大多走的是民生新闻节目的风格。其别突出的是以娱乐立台的湖南卫视,从2012年1月起,一举推出《辨法三人组》、《7点播报》、《平民英雄》、《新闻公开课》等五档全新新闻节目。其中《平民英雄》每周一、二晚9︰30~10:00播出,在激烈的晚间黄金时段竞争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尽管《平民英雄》定位为公民道德类节目,但分析节目的题材和表现手法,正是湖南卫视在“限娱令”背景下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全面升级。

二、《平民英雄》的电视民生新闻特点

电视民生新闻在中国诞生不过十年之久,它是以平民为视角、以民生为题材、以民本为取向的电视新闻栏目。学界业界对其概念界定一直诸多争论,总结起来,主要有“新闻题材说”、“节目形态说”、“传播对象说”、“价值取向说”四种定义[2]。而湖南卫视2012年1月推出的这档公民道德节目《平民英雄》无论用哪一种定义衡量,都属于电视民生新闻的范畴。从节目题材内容来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主要是以市民的日常生活为主要的报道内容,以普通的民众为主要报道对象。《平民英雄》从2012年1月2日第一期《危机关头消防员奋不顾身救小孩》到4月最近一期的《残忍的告别》,这些新闻事件大多发生在超市、街头,事件的主角有消防员、普通民警、记者、交警、特警,但更多的是普普通通的市民——超市老板、小卖店主、舞厅售票员、退休工人、包子店老板、清洁工……这些我们身边的平凡人物。

从节目形态来看,电视民生新闻是以民众生活为报道主体的独立栏目形态,《平民英雄》每期用30分钟讲述一个平民英雄的故事,周一、周二晚9︰30播出,是一档独立的栏目,而非某个栏目中的组成部分;从传播对象来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主要是普通市民,是办给普通老百姓看的,《平民英雄》在湖南卫视这一平台播出,主要面对的是全国的年轻观众,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大多属于普通家庭市民阶层。从价值取向来看,电视民生新闻的制作更多的从民本的立场、观点、态度出发,对市民百姓的生活进行报道,体现媒体关注民生的姿态。而《平民英雄》抓取公众关心的时下的热点事件和社会话题,从平民的视角讲述英雄的故事,从普通民众的立场出发,深层思考社会上的冷漠人群和见义勇为的人与事,弘扬社会正气,对社会负面事件、冷漠人群起到了舆论监督的效果,从平民的角度看英雄。由此可见,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确实处处体现着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特点。

这并非一档时效性很强的民生新闻节目,在节目中出现的新闻事件往往时隔几月早已水落石出尘埃落定。但新闻的定义早已经拓展为“新近发生、发现的事件的报道[3]”,这里选取的许多事件并未在被上星频道深入报道过,许多新闻当事人并未在上星频道直接做过访谈,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平民英雄》报道的确实是新近发现的民生新闻故事。此外,《平民英雄》的主持人选择了被誉为“最有血性民生时政主持人”的钟山,他曾经在浙江钱江电视台、湖南经视频道、长沙电视台、长沙政法频道主持过多档民生新闻栏目,因评论犀利、血性而被称为“荧屏怒汉”,对民生新闻有着特殊的情怀和独特的评论风格,此前在湖南经视主持的《钟山说事》就是一档内容贴近民生、侧重观点表达的民生新闻节目。从以上各个方面,都能看出《平民英雄》这档节目是一档宣扬公民道德张扬普通民众的英雄血性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

三、《平民英雄》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全面升级

《平民英雄》也不同于以往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节目在以大写的英文单词“HERO(英雄)”为背景的演播室中,打造出一个充满着激情的讲述现场。现场大屏幕有机结合了新闻事件的监控视频、现场拍客拍摄和情景再现,主持人讲述结合当事人的访谈,把普通百姓在危机时分见义勇为的故事进行了扣人心弦的陈述。《平民英雄》已经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而是从播出平台、节目形式和舆论导向各方面全面升级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

(一)传播平台全面升级

各大卫视在“限娱令”背景下推出的新闻节目大多具有民生新闻倾向,这不仅提升了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平台,也突破了原本民生新闻节目的题材、受众地域化的限制。

从2002年《南京零距离》开始,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大多具有浓厚的本土化特色,一般以地方受众为本位,在地域和区域内进行传播,从平民视角出发,关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大多以地方媒体为传播平台,具有强大的区域告知、传递、沟通功能。而各大卫视推出的民生化的新闻栏目都是以上星频道作为播出平台,面向全国观众进行传播,不仅受众突破了地域的限制,节目题材的选择也不再受到地域和区域的限制。湖南卫视开播的这档《平民英雄》就不再局限于湖南本地的“英雄故事”,节目中有云南省保山市舍身救人的的超市老板娘,有湖南省常德市勇追珠宝抢劫犯的女经理,有浙江省舟山市喊话救人的残障乞丐,也有湖北省荆州市勇救悬童的小区邻里……题材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只要是能体现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升华平民英雄的形象,都在节目的选材范围之内。扩大范围之后的节目选题又契合了普通民众的“英雄不问出处”、“好人有好报”的普世价值观。以草根选秀节目起家的湖南卫视把握住了草根民众的收视需求,节目选取的每个题材主角都是普通的公民,是平常大街上与你擦肩而过的人,或者是曾经抱怨过的路人、陌生人、爱管闲事的人,但他们成为了英雄,他们身上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节目旨在发现每一个公民身上的闪光点,每一个小小的个体都有颗柔软、强大的内心,平民英雄正是在不敢为时而为之的普通“公民”。“草根”、“平民”也能成为英雄。节目平台的升级同时扩展节目选题,升华了节目主旨。

(二)节目形式全面升级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一经面世,大多采用的是传统新闻栏目的报道方式,它将多条新闻组合在栏目当中进行报道。而随着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栏目采用的样式也越来越丰富,“演播室访谈”、“新闻调查”、“新闻评述”、“现场连线”、“现场直播”等多种报道形式都被充实到民生新闻栏目当中,而《平民英雄》这档节目更是对电视民生新闻的节目形式进行了全面升级。节目由演播室主持人的新闻讲述、新闻事件视频再现和演播室现场访谈三个部分构成。前面两个部分交叉剪接,主持人控制新闻故事节奏,悬念式的讲述方式紧扣人心,现场视频和事件再现将真实事件再次还原,整个新闻故事叙事过程一气呵成,最终迎来事件中的“平民英雄”亮相演播室,简短访谈再次深化主题。《平民英雄》半个小时的节目时间,行云流水地讲述了一个平民成为英雄的新闻故事,得益于各种节目形式的综合使用和浑然一体的组接。

主持人钟山是《平民英雄》的线索人物,他是新闻故事的讲述者,是新闻事件的评论者,是新闻访谈的采访者。节目一开始,钟山用“良知不分贵贱,英雄不问出处”的开场白进入本期关注的新闻故事,故事大多用钟山的设问开始,由他设置一个又一个的悬念进行讲述。而在故事中间和结尾,钟山依据故事有感而发的犀利评论酣畅淋漓颇具看点。待到故事的结尾,请出故事主人公平民英雄,钟山又作为采访者组织演播室现场的访谈,最终引出这些平民英雄们的内心感触。可以说,擅长用平民视角看待新闻事件,善于用民生话语评论事件,是节目主持人钟山多年来主持、评论民生新闻节目积累下的功力,这也使得钟山当仁不让的挑起了节目的大梁。优秀的主持人和巧妙的节目形式结合,促成了《平民英雄》表达方式的升级。节目最精彩的是对于新闻故事的再现,除了主持人钟山不断用悬念推进故事表达之外,再现新闻现场的视频是构成节目的主体。与以往民生新闻的采访、现场直播等报道方式不一样,《平民英雄》采取了现场市民拍摄的手机视频、新闻现场的监控视频和纪录片里的真人扮演、动画模拟的情景再现交叉剪辑,再结合当事人的讲述,真实还原了新闻现场。由于《平民英雄》里述说的故事大多属于突发事件,市民的手机拍摄视频几乎是第一时间真实的记录,这种方式在以往的电视民生新闻中早有尝试,比如许多民生新闻的“拍客”版块就是普通市民用DV、手机拍摄的民生新闻。而在《平民英雄》的新闻故事中,手机视频只是来源的一部分,更多的是运用了真人扮演的情景再现的方式,这一种在民生故事栏目中广泛采用的方式被大胆的运用到了节目中,更加强了新闻的故事化叙事,节目大量采用的动画模拟方式再现了事件,使得故事发展更加清晰的呈现在观众的面前。而节目突出的一个创新是大胆的将现场监控视频应用到节目当中,全国各地推行的“天网工程”为监控视频的获取提供了便利。街道、公共聚集场所、宾馆、学校、医院以及治安复杂场所都安装了视频监控设备,这些都成为了《平民英雄》节目的重要视频来源,许多现场的精彩画面都来自于监控视频。

(三)节目导向全面升级

正确的舆论导向是人民之福,反之则是人民之祸。以往的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还仅仅停留在用平民视角民生取向引导舆论的高度,而《平民英雄》则将普通民众在危机关头的英雄行为定格、铭记、升华,升级了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倡导普通公民的道德,唤起每个人心中的大爱大善。

节目主要通过主持人钟山的评论、“平民英雄”的现场访谈和内心独白来进行舆论引导,并且站在理性客观的立场,通过对“英雄”的对立面暴徒、匪徒、犯罪分子的采访,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人性选择。

2012年1月9日播出的《受伤男子的生命呼救》中,钟山在评述中怒斥对受伤民警见死不救的围观“看客”,对第一个伸出援手的手机店女店员作出了这样的评论:“某些人就是因为她在特殊的情况下,做了和常人不一样的选择,所以,她才会被大家记住。”对骑着电瓶车送受伤民警去医院的环卫工人老龚评论道,“他用他的行为告诉我们,不管你有没有办法去判断别人是好人还是坏人,但是你可以选择自己做一个好人。”这些点评画龙点睛,同样是普通人,不一样的道德选择,有些人成就自己成为“平民英雄”,有些人选择冷漠做“看客”,有些人伤害别人沦为阶下囚,这样的对比引发了观众更深层次的思索,比说教式的引导观众更有说服力。

节目展示了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在危机中不凡的“善心”和“义举”,在提高每一个普通观众的社会责任感,唤起大家内心深处的公民道德意识,节目将电视民生新闻的舆论导向升华到了另一个高度。

《平民英雄》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的全面升级收获了市场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节目开播的前12期平均收视份额达到2.36%,同时段排名第五,收视份额呈上涨趋势。播出以来,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新闻局、国家广电总局均肯定该节目为公众树立的道德榜样。这档节目让观众重新关注身边人身边事,关注社会现实,关注自我内心。但为了吸引观众眼球,节目也体现出了电视民生新闻的娱乐化倾向,不惜放大新闻故事中的娱乐元素。主持人钟山的带入过多的个性特点和情感宣泄,点评有时更像一种脱口秀。此外,节目开播以来,选题大多聚焦在跳楼、营救、街头血案、擒贼等犯罪题材,颇像美国便士报兴起时流行的“黄色新闻”,充满了离奇血腥的元素,通过模拟再现为观众提供了刺激的电视新闻消费。这些娱乐化倾向正是电视民生新闻受到批评的痼疾,希望湖南卫视的这档原创节目《平民英雄》对电视民生新闻栏目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社会现实,立足观众需求,对电视民生新闻作出更大的创新。

参考文献:

[1] 广电总局.就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节目管理答问[OL].新华网,省略/media/201110/707407.shtm.

交通事故的新闻报道第8篇

【摘要】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大数据驱动下的数据新闻报道热潮席卷全球。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具有以开放数据为基础的新闻报道、以数据图表为呈现方式的新闻叙事和以用户体验为重心的新闻制作的特点。但是数据新闻在报道中要谨防唯数据化倾向的出现,而忽略新闻的思想和价值,同时也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新闻 特点 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移动智能终端和社交网络的广泛应用,人类越来越多的衣食住行用信息被记录下来,这些信息不仅体量巨大、类型繁多,且大多数都为非结构性数据,具有的价值密度较低,即业界所称的“大数据”。而云存储和云计算的发展,则为大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提供了技术支持。大数据的影响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也对新闻业产生了冲击,利用大数据技术挖掘、分析事件背后的真相有着越来越高的价值。国外媒体率先开展了数据新闻实践,英国《卫报》、《纽约时报》等是其中的典范,我国的网易、新浪等门户网站也于2012 年先后开设了数据新闻栏目。2012 年首度设立的全球数据新闻奖,参赛的286 个作品涵盖欧、美、亚、非、大洋洲的51 个国家,数据新闻的实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展开。

一、数据新闻的发展历程

数据新闻,又称数据驱动新闻,指通过计算机辅助来收集、分析、过滤数据,并通过可视化的呈现讲述新闻故事的新型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是新闻业为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所做的一种尝试,但是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是巨量信息的集合,信息类型多样,数字、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都是其组成部分。

从新闻报道形式的演进来看,数据新闻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是计算机辅助新闻报道、精确新闻在大数据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数据新闻是对计算机辅助报道的技术拓展:计算机辅助报道是利用计算机来采集、分析信息的报道,起源于20 世纪50 年代调查性报道的需要,辅助其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计算机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其他新闻报道中,数据新闻的制作过程中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分析和可视化必须借助计算机技术的辅助才能完成。前者注重新闻报道中的技术应用,后者则更加重视处理数据的方式。数据新闻是对精确新闻的内容延伸:精确新闻由美国学者菲利普·迈耶于20 世纪60 年代提出,主张在新闻报道中运用调查、实验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收集资料、查证事实,从而提高报道的准确性和客观性。精确新闻强调用数据说话,数据是证明事实的辅助手段,仍以文字叙述为主,但在数据新闻中,数据是报道的中心,数据不仅是新闻的来源,也是讲述新闻故事的工具,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更加深入。在全新的信息时代背景下,数据新闻在内容、表达方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阅读体验。

二、数据新闻的特点

区别于传统的新闻报道方式,数据新闻的制作主要由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三部分组成。大数据作为新闻报道的核心,不仅为新闻从业者提供了一个更加宏观的思维视角,也为新闻故事提供了更加多样的表达方式。数据新闻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以开放数据为基础的新闻报道

数据新闻的数据来源多为政府、企业和其他机构的公开数据,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轻易地通过网络获取大量的数据。除了美国、欧盟等国家建立的大数据平台,我国也在国家统计局等政府网站公布了大量的统计数据。互联网平台上的这些公开数据,数量大,内容全,而且时间跨度大,人大的喻国明教授指出“大数据的真正价值不在于它的大,而在于它的全——空间维度上的多角度、多层次信息的交叉复现;时间维度上的与人或社会有机体的活动相关联的信息的持续呈现”,①这便于新闻从业者从更加宏观的角度看待新闻事件,也为他们细致、微观地分析提供了基础。

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指出:“样本=总体”,区别于小数据时代的随机采样,大数据时代甚至可能带来一种“全数据”的统计模式。新闻从业者在分析某个新闻事件时,可以采用与该事件相关的大部分数据,乃至全部数据,“全数据”的分析模式提升了数据的代表性,建立在大数据技术之上的事件分析和解读,比单纯依靠记者个人判断和专家采访更具有说服力,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2、以数据图表为呈现方式的新闻叙事

快节奏的生活、碎片化的时间,使用户少有耐心去阅读长篇的文字报道,可视化的数据新闻弥补了文字的不足,更便于用户阅读,快速掌握新闻事件的发展脉络,尤其符合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的阅读习惯。

数据新闻以数据为主要的叙事方式,通过可视化的数据图表来讲述新闻事件,和传统的以文字为主的新闻叙事形成明显的区别,静态图、动态图、数据地图和交互地图等都是常用的表现方式。

(1)静态图。以静态的数据图表传递信息,包括气泡图、词云、点状图、柱状图、线状图、饼状图等多种形式。

(2)动态图。把抽象的数据转化为生动、具体的形象,并通过动态的形式来表现新闻故事的发展或数据的变化。

(3)数据地图。当讲述的新闻事件涉及交通、地理位置等空间变化,文字报道往往难以传达出丰富的空间感,数据地图则可以传达丰富的信息,并表现出时间、空间的变化。

(4)交互图。当读者在阅读数据新闻作品时,需要自己动手来拖放进度条或者输入数据才可以获取信息。

3、以用户体验为重心的新闻制作

在全新的媒介环境中出现的数据新闻,新闻制作更加强调用户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在内容上更加贴近用户的生活,更加强调用户的阅读体验。处于转型期的英国《卫报》正在积极构建一个以开放式新闻为基础的数字化商业模式,推出的“数据博客”栏目,用户不仅可以免费阅读新闻作品,评论并转载,有兴趣的用户点击文章后的“下载数据”链接可获取新闻的源数据,进一步验证数据的准确性,还可以发现被忽略的新闻线索进行二次创作。

数据新闻的开放性还表现在“众包新闻”中用户的直接参与,当记者在新闻制作过程中处理的数据数量大难以独自完成时,把数据的收集、分析或整理任务外包给由众多用户组成的“大众”,帮助记者提炼数据中的故事。

此外,数据新闻致力于改善用户的阅读体验,网易“数读”旨在“用数据说话,提供轻量化的阅读体验”,新浪“图解天下”则“致力于数据视觉化,以图达意,提供轻松直观的阅读体验”,可以看到数据新闻制作者对用户体验的重视。

三、数据新闻报道潜在的问题和挑战

大数据驱动下的数据新闻,虽然有颇多可圈可点之处,但作为一种新型的新闻报道形式,还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新闻从业人员预防和应对,这样才能使数据新闻真正发挥大数据驱动的技术优势,形成更大的影响力。

1、“大数据思维”与新闻报道理念的悖论

在《大数据时代》一书中作者指出:大数据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我们不再热衷于追求精确度,也不再热衷于寻找因果关系,②在大数据驱动下产生的数据新闻生产,难免会受到“大数据思维”的影响,然而这些“大数据思维”与追求准确性和真实性的新闻报道理念相违背。

大数据时代数据的获取更加便捷,互联网成为获取数据的重要渠道,互联网在为我们提供海量信息的同时,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却需要质疑,自媒体时代的用户也信息的传播者,难免一些用户为了赚取关注度而在网络上错误甚至虚假的消息。新闻从业者在选择、分析数据时,一定要有数据的过滤能力,追求数据的准确真实,只有这样才能为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新闻。

对大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发现事物之间相比以前更多的相关关系,而非绝对的因果关系,新闻报道不仅要告诉用户“是什么”,还要解释“为什么”,甚至于“怎么做”,这样用户才能深刻、透彻地了解一个新闻事件,使新闻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更好地为用户所用。

2、唯数据化倾向,流于形式

数据新闻实践已经在业界热火朝天的开展起来,无论是网络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电视媒体,都竞相开设了数据新闻栏目,致力为用户呈现优质的数据新闻作品。

无论是文字,还是数据,都是讲述新闻故事的载体,都在为新闻主题服务。新闻从业者在进行报道时,要针对不同的事件选择适当的报道方式,用文字能更好地讲述故事时就无需用图表,当简单的图表就可以说明问题时就无需制作复杂的交互图表,新闻报道切不可为数据而数据,对大数据过分依赖和迷信,流于形式,而忽略了新闻的思想和价值。

3、对新闻从业者的挑战

数据新闻作为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新型报道方式,制作过程中需要专业的技术支持,这也对新闻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业者除了具备传统的文字、音视频编辑能力,还要掌握大数据的收集、抓取、处理、可视化技术,以及网络编程、平面设计技能,培养自己的大数据素养。

自由记者迈克尔·布兰斯拉(MichaelBlastland)在《数据新闻手册》中指出,“数据素养是一种消化数据获取知识、梳理并批判性分析数据的能力。数据素养不仅包括统计素养,更需要懂得如何处理庞大的数据集,明白这些数据集是怎样产生的,知道怎样把各种数据集联系起来,且懂得解释它们。”③具备一定的数据处理技巧,会帮助记者从数据中挖掘出更有价值的信息,进而写出更加出色的新闻报道。

结语

数据新闻依托大数据技术,目前还处于蓬勃发展时期,无论业界还是学界都需要冷静对待大数据对新闻生产带来的影响,既要看到数据新闻的优势所在,也有谨防潜在的问题。新技术只是信息传达的载体,高质量的内容、新颖合理的展现方式、及时的社交推广才会使数据新闻在未来有更强大的影响力和生命力。

参考文献

①《大数据分析与可视化技术:新闻传播的新范式——“大数据与新闻传播创新”研讨会综述》[J].《国际新闻界》,2014(3):163

② 维克托·迈克·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著,盛杨燕、周涛译:《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8

③《理解数据——简单三步让自己变得有数据素养》,xiaoyongzi.github.io/web/understanding_data_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