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16 08:31:57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第1篇

关键词:中职《建筑结构》;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各种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尤其是网络的广泛传播,智能手机的出现,这些都对中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也直接导致了现在中职生源的变化。如今选择上中职校的70%为初中的中下等生,30%为已走上社会二至三年甚至更长时间,而后又回到学校上学的社会青年。这部分学生的特点是基础差、学习能力差、自控力差、主动性差、积极性差、缺少恒心。面对这样的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校就能掌握应学会的技能和知识,成为摆在中职教师面前的难题。笔者总结二十一年的教学经验,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一、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全面提升专业素质

“要想教给学生一碗水,老师需有一桶水”,只有这样,老师才能融会贯通专业知识,在深刻理解了专业知识后,才能把深奥的专业理论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告诉学生。建筑专业知识本身就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又指导者实践。要想在理论教学中有效的结合实践,教师必须具有深厚的功底,这就需要教师至少深钻两门以上建筑专业课程。

二、认真钻研教材,针对中职生特点准确定位

《建筑结构》作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因其公式多、计算量大、理论性强而成为一门难度较大的课程,所以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公式的简化。老师若是照搬课本,直接要求学生记公式,50%的学生不能掌握。笔者的做法是引导学生结合《建筑力学》自己推导公式,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原来看起来挺难的公式我自己就能推导出来,记忆自然不成问题。如单筋矩形截面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

三、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难度分解

我们学习新知识,犹如上楼,若一开始把目标定为六层,学生就会觉得好难、好累。但若把目标分解,先定二楼,等学生上到二楼,再要求上三楼,这样依次四、五、六楼,难度由六层分解为一层,不知不觉中已达六楼。尽管结果一样,但过程的体会却不同。《建筑结构》中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是最难讲的一部分,若单纯按教材顺序讲,学生很难掌握。笔者采取的做法是:1)介绍什么是斜截面破坏;2)介绍相关名词:Asv、ρsv(配箍率)、ρsvmin、剪跨比λ、fyv;3)举例说明Asv、ρsv(配箍率)、ρsvmin的计算,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记忆;4)引入斜截面破坏的三种形式:剪压破坏、斜压破坏、斜拉破坏;5)分别介绍三种破坏形式的概念、发生情况、破坏特征、防止措施,并辅以例题;6)以填空、选择、问答题的方式小结,既归纳本节重点、难点,又加深了学生的记忆,做到现学现用,提高效率;7)介绍均布荷载作用下混凝土、箍筋承担剪力的计算公式;8)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需按计算配箍筋,并辅以例题;9)举实例计算,全面结合前面介绍到的知识。这样,因为前面已经把相关计算进行了介绍,为后面做好了铺垫,实例计算就是前面问题的综合,掌握箍筋的计算也就水到渠成。

四、发挥好“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的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问题,动脑思考,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课,会极大的提高课堂效率。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更重要。《建筑结构》的计算量大,讲解时若老师先讲,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对问题的接受仍属于填鸭式,效果不好。笔者的做法是:先让学生自己做,思考存在哪些问题,边做边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再由老师讲,这样把老师的思维过程展现给学生,而学生是带着问题听讲,以做题的形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问题,而不是单纯的照猫画虎,同时也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五、采取多种手段,加强对学生的督促

我们学习任何知识,都必须经历这三步:记忆 理解 应用。所以首先记住所学知识是最重要的一步。要想掌握《建筑结构》的计算,必须记住公式。但由于现在中职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主动性差,若让学生下去自己记公式,绝大部分学生做不到,做题时是看着笔记完成,一合上笔记,因没记住公式,计算也就无法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的做法是利用讲新课前的五到十分钟的时间口述问题和公式,要求学生按顺序写在纸上,交上来后由我利用课间时间批改,错的下去抄十遍,效果很好,绝大部分学生公式记得很好,也赞同我的这种做法,对我的教学评议也很高。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第2篇

本文记叙了北宋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的方法来解决“塔动”问题的故事,反映了一千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所取得的较高成就。其实只要用心研读就不难发现,当匠师“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时,喻皓的回答是“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 。他直接传授了塔晃动的解决方案,而对于“塔动之因”只字未提。也就是说,喻皓对于匠师的请教竟然答非所问!

那么,喻皓为何答非所问呢?

我认为从主人公喻皓的角度来看,一是“不必说”。我们不妨先了解一下喻皓其人。喻皓是我国北宋初期的建筑家,他出身卑微,但勤于思索,大胆创新,注重实践,在木结构建造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擅长建筑宝塔和楼阁,被誉为“造塔鲁班”。欧阳修在《归田录》中盛赞道:“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据说喻皓每天深夜睡觉时还把手交叉地放在胸口,搭成木结构的形状。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于在晚年写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木工专著《木经》三卷。可见,喻皓从一个卑微的工匠成长为著名的木结构专家,定然经历了无数的失败与尝试,对木塔结构中的受力情况和工程原理有很深入的研究,而文中匠师遇到的难题对他来说是再简单不过了。这样简单的原因还有必要说吗?此外从喻皓的 “笑”可以看出他对此问题的不屑,“耳”“但”“便”“则”也可看出他的胸有成竹与举重若轻。二是“不便说”。喻皓是对谁直接说的?不是那个被困扰得焦头烂额的匠师,而是自己的妻子,再由妻子传给匠师的妻子,最后由匠师的妻子传给匠师。喻皓出身卑微,他的妻子和那个匠师的妻子恐怕同样卑微。对这样的交流对象,喻皓如果大讲一通物理学的受力原理并无用处,不如直接简要地传授方法了。

喻皓为何答非所问呢?对这个问题最有发言权的恐怕还是作者沈括。从作者的角度来看,第一是写作目的的需要。《梦溪笔谈》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作者写此文则是为了表现我国当时在建筑理论与建设方面的成就,因而在叙事结束后发表评论,准确而翔实地阐述了塔“自不能动”的科学原理。而“塔动之因”不是重点,所以作者惜墨如金,不该写的一个字都不写。试想如果喻皓当时具体分析了“塔动之因”,难免会多费笔墨,导致重点不突出,写作目的不明显。

第二是增强可读性的需要。《梦溪笔谈》是一部笔记体巨著,相当于现在的随笔散文或科学小品文,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医药、农学、工程技术、文学、历史、音乐和美术等领域。为避免晦涩艰深,作者采用了“谈”的形式,活泼自由,娓娓道来,引人入胜。本文则是在“笔谈”中一步步推动情节发展,从“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暗示问题之严重,接着匠师解释,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似乎问题会得到顺利解决。谁料“而动如初”,又让读者的心和匠师的心一起揪了起来。无可奈何之际,匠师只好“问塔动之因”,却并没有得到喻皓的正面回答。这个让在两浙已属知名的匠师狼狈不堪的难题,喻皓却认为“此易耳”。此处喻皓的淡定从容和匠师的无可奈何形成强烈的对比,在读者心中不免留下悬念。最终“匠师如其言,塔遂定”。至此,读者才长吁了一口气。文章篇幅虽短,却一波三折,悬念迭生,力避平铺直叙,可读性极强,散发出迷人的文学魅力。

如此看来,喻皓的答非所问,非但没有留下遗憾,反而把一个真实、全面的喻皓形象展现在读者眼前,更重要的是还让我们领略到《梦溪笔谈》的文学价值。《梦溪笔谈》不仅是 “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英国学者李约瑟语),还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第3篇

建筑学专业是一门涵盖了社会、文化以及艺术功能的综合学科,《建筑设计基础》是建筑学专业的主要基础课,是学生了解专业、认识专业,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兴趣和基本技能的重要课程,是引导学生设计入门的关键。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逐步“从大发展走向稳定提高”,建立了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教学体系,主要是对学生的专业启蒙教育以及表现技能的培养,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概论、表现技法和设计方法入门。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课程以绘图基本功训练(线条训练、字体训练、渲染练习、钢笔画和小设计等)为主要目的,同时配合一些理论知识介绍。学生在这些基本功的训练中渐渐领悟建筑的奥妙。但这种教学方式易导致思维单一、封闭,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思维较僵化的学习状态,不利于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校提出对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进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改革目标,不断探索基于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二、建筑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能力

能力培养是现代教育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具体体现在特定的设计要求转换为现实的空间形态,能力培养取决于教学方法,方法必须落实到每一个训练课题,设计能力是建筑学专业低年级学生在进入建筑学学习之前就应及早开始训练获得的基本能力。马克斯•贝歇尔的曾经清楚地表明了其对建筑师知识体系的理解:“几乎没有一个学科像建筑学这样把那么多不同的、看上去毫不关联的东西结合在一起,通过绘画我们学会观察,通过艺术和建筑史学会辨别,通过高等数学和力学学会抽象思维,通过结构工程我们学会支配材料,通过设计我们学会综合和整体化设计”。

1.建筑认知能力。建筑认知能力包含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上讲,它是指了解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结构体系,包括科学艺术哲学的系统化、综合化的建筑设计实践;从微观的层面上讲就是指对建筑结构、建筑构造、主要建筑构件及材料的属性基本认知,这部分需要长时间的系统的学习,可以在测绘、抄绘和模型制作的方式结合课堂训练中获得。

2.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创新思维能力及实践能力的结合体,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进行研究,便于促进自身的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模型制作和小设计的训练中通过营造良好学习气氛、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善于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只提供适当帮助。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建筑奥妙,成为抽象纸张与现实具体空间型态之间的纽带,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生自主性是发展特长的核心,促使学生在模型制作和方案构思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其自觉掌握知识技能的效果,激发自主型个性的无限发展。例如,学生在初次做模型时往往学习习惯不好,工具乱放、材料浪费、无信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启发,培养学生耐心、细心和信心,提高学生自主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

3.合作沟通能力。合作沟通能力是在与人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与周围环境、与社会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本领。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是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测绘和综合设计实践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沟通的能力。在测绘训练中,把教学设计过程分成四部分,分别是学习任务(任务布置)、支持性信息(测绘方法和工具的使用)、过程性信息(选拔组长,任务分配,质量监控)和评图,在测绘训练中创造性地将对学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的培养融在一起,从而使学生能够更自然、更有效地进行活动,形成积极的合作意识与相当的沟通能力。最后,在综合设计实践——小设计中进行实验,以检验所设计的课程对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与沟通能力的有效性。

4.综合表达能力。表达能力是在建筑设计时将创意准确有效地表达出来的一种能力。建筑创意与表达是建筑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建筑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但它需要设计师将自己思考的内容利用某种媒介传递出来,因此,学生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是建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设计过程主要包括四个主要环节:图纸表达、文字说明、模型(手工或电子)和方案演示介绍,建筑设计综合表达能力主要包括图纸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模型表达能力、多媒体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简言之,建筑学专业学生应具备画清楚、讲清楚、写清楚的能力。

三、《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

1.改革课程内容,清晰培养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需要进行大量的二维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认知能力的培养不足,同时缺乏对设计理念和空间的思考训练,因此对《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内容体系结构需进一步讨论,细化,使该课程知识体系更加系统,培养目标更加清晰。更重要的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也使建筑设计的思考与实施过程都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状态,建筑基础教育需要承载的任务也必然随之变化。

2.改革教学方法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性很强,趣味性不是很强,教学内容多,容易陷入“两难”现象,即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难。为扭转这种现象需要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提升,因此,单一的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合时代的发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便于提高学生兴趣,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多重身份,作为教师他们不但要清楚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体系,把掌握的相关知识体系清楚地表达出来,同时还扮演着协调者、促进者及资源顾问的身份,特别是作为一名教学管理者,既要完成指定的教学目标,更要保障教学活动的多样化。

(1)应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图文声像并茂,能极大地冲击学生的视觉、听觉,给学生带来鲜明的印象。建筑结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传统的授课方法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况且其中的实物教学在课堂上很难实现,而多媒体教学正好可以弥补此方面的不足。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大量地穿插建筑实例、色彩搭配和变化、渲染制作过程、建筑设计方法和过程等的照片、图片、动画,把以前传统教学难以在课堂上讲清的问题用多媒体简单明了地对学生讲清楚,并结合照片、图纸、模型、音像资料、软件等多种媒体全方位、多视角地进行形象化教学,将多种媒体与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双语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多媒体教学由于屏幕的切换速度较快加之显示内容较多,学生往往来不及记笔记,且容易产生视觉疲劳而导致精神不集中或者睡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掌握好讲课重点和屏幕切换速度。可以在课件中留出一些空白,将空白部分的内容在黑板上板书,让学生记笔记,这样既可以防止学生单纯盯着屏幕产生视觉疲劳,又可以通过记笔记加深学生对重要知识的印象。教师在整个多媒体教学中应起主导作用,教师应经常面对学生讲解而不能只面对屏幕照着屏幕的文字朗读,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有视觉上的交流,教师要及时观察和注意学生的表情和反应,进而根据学生的反应调整自己的授课进度和方式。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加入提问和讨论,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安排一些教学影片。

(2)融合案例教学

对于一般单纯的理论知识,学生普遍会轻视甚至厌学,同时实际应用能力差。教师可将理论知识融合在案例演示中,使学生通过具体案例设计的学习,轻松掌握理论知识,并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建筑学专业学生开设课程设计一般是布置一个小型建筑方案设计,在方案构思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汲取相关专业知识,如果在这一阶段适当加入该建筑的设计背景、使用评价和技术设计和案例分析,使学生对方案的思考不仅仅停留于空间组合、平面功能划分层面上,而是更进一步考虑为了更好地满足使用和社会需求,选择恰当的方案设计和表达方法,并将空间组合与结构型式揉合成一体,这种训练对提高学生自觉完善方案的能力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3.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严格按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营造宽容、有趣、竞争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的运用所学知识去认知、分析问题,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开展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体验指学习者亲自参与或者置身某种情景或场合通过感觉、感受、体验来认识事物,通过感觉、感受、体验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某种知识、情感或加深对原有知识、技能、情感的认识,是影响学习者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重要活动。体验式教学活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创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传统的教学法以教师为中心,体验教学应将学生放在中心位置,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的乐趣,积累学习经验,教师则发挥辅助和引导作用,不去替代学生的学习。学生全身心的投入是体验式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2)开展“探究型”教学模式,培养研究与创新能力

“探究型”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程特点,联系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教学方法与重点,课堂强调“启发与互动”,通过预设的现实问题使学生对专业知识产生一定的困惑,进而使学生兴致勃勃,充满好奇与探究的渴望。例如,讲授“建筑设计原理”时,提前一周给学生提出问题:“我校教室、餐厅和宿舍的层高是否相同?各有多高?”针对学生熟视无睹的专业现象提出问题,“有的放矢”地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在适度的启发下、在不断思考中,既获取了知识,又培养和提高了“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4.提高教师实践技能

一个合格的高校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职业实践者,至少有从事相关职业的实践经历。因此本课程组制度化的安排教师到实践教学基地和设计一线进行职业实践,尤其是针对青年教师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操作技能的不足,对课程教学中所涉及的实际情况没有切身体验,教师在讲授时,难免会觉得底气不足。教师到企业锻炼,有利于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校人才的培养,同时还增强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利于学校的发展。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专业会议和培训,及时掌握和了解行业、企业发展的前沿和动态,使他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及时高效地给学生传递最新的设计动态以及设计思想。

四、结束语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第4篇

【关键词】阿尔瓦罗・西扎 观察法 调查法

第一章 关于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

阿尔瓦罗・西扎1933年生于葡萄牙马特西诺斯,1949 年至 1955 年就读于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1955 年至 1958 年在波尔图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费尔南多・塔沃拉的事务所工作。之后,他在波尔图开设了自己的工作室。当时的葡萄牙经历了战火之后正处在改革之中,西扎对整个国家的建筑规范与发展都有着重大贡献,被认为是“批判性地域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第二章 观察法、调查法在阿尔瓦罗・西扎工作中运用的实例

西扎,是在欧洲边远地区成长,在家乡文化以及环境的熏陶和在建筑学道路上不断进修学习,而逐步获得成功并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的建筑师。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理解西扎,有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了解西扎,并且能给我们不少学习与工作的启示。

1、观察法在阿尔瓦罗・西扎工作中运用的实例

观察法是指研究者为了实现一定的研究目标,按照一定的计划,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全面的观察,从中收集各种现象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本文中的观察法,主要是指建筑师通过旅行、速写及写作等方法观察、记录、理解世界的一种方法。

“我们学到了很多,同时我们学到的东西会重现,融入到我们之后描绘的线条之中。”――西扎。无论是在讨论会的间隙、旅行的飞机上、工作室、咖啡馆、自己家还是工地现场,西扎总会拿出速写本或信手拈来的纸和笔,迅速地勾画着设计构思、建筑细部、优美景色、城市空间,甚至是别人的肖像,以此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1.1旅行与记录

阿尔瓦罗・西扎认为,建筑师应当多旅行。旅行的意义在于让建筑师能够发现新事物,无论是自然、地理、历史、文化还是其他方面,都对建筑师的工作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旅行还能让我们从直接的建筑体验中进行学习,“只是看书或者图片没有意义”。西扎在旅行中,总是爱用草图来记录一切。这与我们平常旅行中用相机记录又有所区别。画在纸上的内容,是西扎经过筛选以及感性处理的画面,并不是现实的全盘记录。

在威尼斯旅行时,西扎经常会手绘水城的独特景观,记录下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场景。而且他还会细心地记录下当地建筑上有特色的细部处理,并标注上数据。西扎通过自己的极为细致的观察与记录认真地学习和思考着建筑。

1.2基地与草图

阿尔瓦罗・西扎说:“当我参观现场时,我开始设计。设计从一个概念开始,并在第一张草图中来回往复。”正如西扎的描述,自从开始建筑师的职业生涯,每一个设计项目之初,他总是首先“察看现场”和“绘制一张草图”。西扎亲自在现场走来走去,走遍基地的每个角落,有时在某处长时间停留、观察,用笔勾画基地草图,记录他在观察基地时注意到的基地特征和可能激发构思灵感的线索,比如地景、建筑、街道、树木、缓坡,甚至岁月的痕迹。然后,西扎将最初的设计构思用草图的方式将建筑放置基地后的状态描绘出来。

葡萄牙莱萨・达・帕尔梅拉海洋游泳池 (1961-1966) 是西扎早期的成功作品。在博阿・诺瓦餐厅建成之后的几年,马特西诺斯市决定在餐厅以南几百米建造一个游泳池,仍然沿着海岸线,地段内的岩石形成了一个小湖。图1.2.1是这项目西扎最初的基地构思草图,草图呈现了基地给西扎留下的最初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基地的初想。

这是西扎一贯坚持的方式,因为只有草图能够将体会与感受快速地表达出来,捕捉此情此境所激发出来的设计灵感。

然而基地现场捕捉到的灵感绘制在基地构思草图中,到构思的最终实现还需要大量精细的工作。西扎必须重新回到基地现场。通常,他“不会很快地做任何决定,总是往来基地间数次,不断协调、讨论之后,循序渐进地做出最后的设计。”这种工作方式实际是西扎的基地构思草图与现场条件的反复验证和调整的过程,这也使西扎的设计与基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最后落成一个从建筑与场地糅合的设计。

有人说,这是西扎对场地环境的敏感性。然而笔者认为,除了上天赋予西扎的天赋之外,更多的是西扎的用心观察,长时间与基地相处,用心与之对话、磨合的结果。

2、访谈法在阿尔瓦罗・西扎工作中运用的实例

本文中的调查法主要是指其中一种访谈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现场调查,对使用者、管理者以及工作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西扎说,“我独立的工作同时我与为其做事的人交谈,尤其是居住者。有时你有不同的观点;然后你们一起寻找解决的办法。” “一些我最近的工程包括与居民或者将来居民的有组织群体的长期讨论。”用这个叙述,西扎重申了建筑功能的重要性。建筑的使用者是第一位应该永远记在脑海里。建筑师其实是服务行业,使用者才是我们的客户。另外,,建筑师寄予所有希望的作品的完成,是以用户使用画上完美的句号。让使用者满意,才是建筑师最满意的答卷。而对于公建项目,西扎认为参与公众讨论会使在这些复杂的项目中获得优秀的质量,以及更为细致的准备。

西扎曾在柏林工作时,花了一点时间在工地与工人讨论了楼板的安置。第二天则受到了建筑公司给他发来的一封信。信文大意是禁止西扎与任何工人直接交谈,在交出实施方案之后建筑师通常什么都不可以改变。这种工作方式无疑隔断了设计师与建筑、场地之间交流的最后环节,西扎对此十分不满。在他的观念中,即使是在方案的实施阶段,原方案也并非不可,而是在建造阶段仍在发展,强调保持创作过程的连贯性与紧密性。

第三章 总结与启发

西扎对于地域场所性与现代主义融合的不懈探索,让他成为一位独具特色的建筑师。西扎及其他的前辈葡萄牙建筑师所走出的实验性的“第三条道路”无疑对于正在致力于探寻中国建筑本土文化和世界建筑发展主流契合的我国建筑师具有重要启示。

反观现如今中国建筑的现状,各种“奇奇怪怪”的建筑时常出现在我们眼前,许多从业者也是毫无判断力,照搬西方现代建筑的手法随便套用,让我们千城一面,文化失落。像西扎这样独立思考,从地域性出发,凭着自己的观察力以及实验精神,始终奋斗在“第三条道路”上的建筑师,实在是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文献:

[1]论阿尔瓦罗・西扎的个人特质对其建筑思考和实践的综合影响 朱磊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第5篇

【关键词】世博会;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反思

到了20世纪末,无论自然生态领域,还是社会生态领域的环境与资源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而以再生(Regeneration)理念为主导的建筑遗产再利用无疑成为了回应这一课题的必然选择与实践方式。《纽约时报》在1991年纪念地球日时提出:我们已进入了一个再生时代。这种再生包括了再思考(Rethink)、再解释(Redefine)、再评估(Reevaluate)、再建设(Rebuild)、再塑造(Recast)、再激发(Rekindle)、再校正(Re align)、再循环(Recycle)、再利用(Reuse)、再刷新(Refurbish)、再改造(Reform)、再修饰(Refinish)、再涂饰(Reprint)、再发明(Reinvent)、再恢复(Return)、再回春(Rejuvenate)、再翻新(Refashion)、再加工(Rework)、再汇报(Rewarding)、再回忆(Remember)等广大的范畴。[1]

1 研究背景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环境与资源意识开始了全球性觉醒。蕾切尔•卡逊(Rachel Carson)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The Limits to Growth: A Report for the Club of Rome′s Project on the Predicament of Mankind)等著作的发表,石油危机的爆发,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等一系列事件,使得生态与环境问题开始形而上地进入人们的思考视野。

环境保护运动很快就从自然领域扩展到了社会文化领域,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简•雅各布斯发表了对未来城市建设方式意义深远的著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该书从社会生态角度提出了“城市生态”的理念,并且猛烈抨击了以物质功能决定论为导向的大规模拆旧建新,认为这严重破坏了以多样性为基础的城市社会文化生态。[2]

自20世纪60~70年代起.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资本运作的变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变迁,城市空间的发展也经历着极大的转型,不少传统重工业基地.衰败势不可挡,甚至成为失业和污染的象征。工业景观在西方国家早已不再是国力的象征或城市的骄傲。曾经辉煌的传统产业地却在后工业时代成了大地上的斑斑锈迹.城市生活中的禁地。采用彻底“除锈”的办法以获新生似乎是拯救这个地区的必然出路。然而,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尖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人心,使得我们在建设中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西方逐渐摒弃了以大拆大建为表征的城市建设理念,因此,以老建筑再利用,特别是以建筑遗产再利用为核心的新城市复兴理念逐渐主导了西方的城市建设。与此同时,西方国家形成了保护产业遗产的普遍观念.因为它们“是曾经包含并继续包含深层历史进程的人类活动的历史见证,其价值是人类共同拥有的。产业遗产的社会价值在于.它是一群普通人生活记录的一部分,它提供了重要的身份认同。产业遗产的科学技术价值在于,它是来自制造、工程和建造的历史过程.若它的建筑、设计或规划很有品质;那么它还可能有相当的美学价值。而这些价值又是与它的产业地景、书面档案以及人们记忆与习俗中的无形产业记录相关联的。那些幸存的、稀有的工业基地类型与景观则是尤其珍贵的。[3]

中国的工业建筑保护起步较晚,虽然前期也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工业遗产才逐渐受到关注。2003年前后,工业遗产的保护进入了聚焦阶段,这是以“世博会”这一具有强大能量的都市事件为契机而展开的。对上海而言,世博会最大的成功标志之一,就在于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经济、文化发展进程,特别是因势利导地试图解决上海城市持续发展中的世纪难题――旧城区的保护与再生。世博会选址在黄浦江、南浦大桥和卢浦大桥之间,在浦西的世博会选址规划控制区域内大约有十余家工厂企业,这里曾经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因此如何保护、开发、再利用,使之成为城市独特的文化遗产,融入经济和社会生活,并使城市历史文化得以延续和拓展,就成了本次世博会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同时,我们要认识到上海世博会是全中国的世博会,世博会中的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将会对全国这方面的工作产生巨大的影响,随着世博会对工业遗产保护方面的探索,北京、成都、无锡、苏州、宁波、杭州等城市也陆续出现了一些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和实践。工业遗产的保护问题逐步受到政府和科研机构越来越多的关注。

2 反思规划控制

笔者通过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版)文本》中的第七章――历史保护建筑与保留建筑规划控制的研究之后,明显感觉到我国在工业遗产保护理念上的提升。首先这次对世博园区内的工业遗产做了比较完善的前期调查工作,尤其值得欣喜的是世博主管部门将园区内的工业遗产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保留历史建筑和改造利用建筑,然后根据各自条件确定各种工业遗产的保护下限。这就给工业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多种的可能性,使的工业遗产的再利用更加适合当代的要求。

尽管如此,我们还可以看到其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第一,主管部门并没有认识到,工业遗产虽属于历史建筑的范畴,但是其相对与其他的历史建筑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而这种特殊性在第七章中毫无体现,因此,主管部门的思考层次还是停留在历史建筑上,并没有把思考层次真正的落实到工业遗产保护这个具体层次上来,当中提出的一些原则就有点“隔靴挠痒”,对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工作的实际指导意义不是太大。

第二,我国现行建筑法规针对的都是新建筑,即使有一些针对建筑改造的条文,也针对的都是一般性旧建筑。这次世博会的工业遗产保护同样也没有真正的跳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的局限。对于实践中的工业遗产保护问题采取特事特批的方法,这种做法大大降低了效率,使得许多当初好的构想在紧迫的期限面前不了了之,更为严重的是,谁又愿意为这种没有法律规定的变通措施承担责任呢?

第三,我们可以看到保护与保留建筑分类的保留历史建筑这一条,上面提到“保留历史建筑为除文物保护单位与优秀历史建筑以外建筑风格、建筑结构、建筑装饰、人文历史等有明显特色的历史建筑(建于1949年前)。该类建筑也属于永久保留建筑。”[4] 条文中括号里的“建于1949年前”明显可以感觉到这一条有着强烈的时间局限。同时也令人感到莫名其妙,难道1949以后就算不上中国的历史了吗?难道一座极富有历史价值但产生于1949后的工业遗产就不值得重视吗?难道就是因为她产生于1949年之后吗?我们判定一个工业遗产是否有价值,主要是看这个工业遗产对于当代社会有多大的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而不是简单看这个工业遗产是否年代久远。她们都是我国工业化的见证,从这个角度来讲,她们并没有什么谁先谁后的问题,她们都同处于中国工业化这样一个历史阶段。因此,以这种时间为根据来决定工业遗产的保护等级是极为不妥的。

第四.正如登琨艳先生所说:“一直以来.我们对于环境与建筑的保护都只局限在那些被大家认为具有高度历史或文化价值的部分,而对于那些历史不算久远或者根本就不被认为有特殊意义的环境与建筑,并未予以重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达导致城市快速改建与发展,使得很多城市对于非保护建筑及建筑环境都一概表现出鄙夷与漠视。” [5] 在第七章的研究中,笔者同样也发现其中存在这样的问题,主管部门对于第三类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建筑)的思考主要还只是“闲置空间再利用”为目的,对其历史意义和社会意义的考虑甚少,好像只是“废物利用”,却失去了工业遗产保护的意义。但是,笔者认为有些建筑虽然史料不强,不够典型,但是我们还是要认真对待,充分利用其潜在价值,而不只是“闲置空间”的再利用。

3 反思施工过程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版)文本》中的不足之处则明显在后面的方案实施过程中反映出来,由于法规方面的不成熟和本次条例的没有具体落实至工业遗产保护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实际的困难,其中消防、保温、节能等方面最为突出。另一方面,由于特事特办这样一种方式的存在,导致了领导决策层的权利过大,设计人员由于无法可依,倒是显得非常的畏手畏脚,这样的一种情况就使得外行指导内行的现象非常的严重,一些就有和谐塔方案和南市电厂中庭棱镜方案。还有一些即使没有夭折,但是也在无法可依和领导决策层权力过的情况下作出了无奈的让步。因此,设计水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少。其中笔者所知道的让步方案就有南市电厂北立面设计方案。这些可能都给这次世博会带来一些的遗憾。

还有一个现象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笔者在进行现场调研的时候发现,一些第三类工业遗产(改造利用建筑)在施工过程中被彻底的肢解的现象非常严重。在施工现场,笔者发现原来的“改造利用建筑”只剩下一根根柱子无助的立在原地,就像一个人被肢解后只剩两条腿还立在那里一样。当然,这类改造利用建筑的围护体系被拆除的话,笔者倒是可以理解的,也不会有太大的意见,毕竟这些“改造利用建筑”的围护体系没有太多的工业特点。让笔者最为心寒的是,那些工业遗产建筑中非常有特点的结构体系也被无情的肢解,结构体系的完整性被破坏殆尽。在施工现场,到处可以看到被卸下的或正要被卸下的梁和屋顶桁架,到处可以看到粗暴施工手段后留下的被严重破坏的节点。通过询问现场的施工人员才知道,这些卸下的构件要经过处理后达到规范和其他要求后,再重新安装回去。施工人员还谈到,“拆卸下来方便处理,而且重新安装上去不就一样了,又不是用新的代替,到最后还是同样的构件嘛。”听上去好像合情合理,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就觉得这完全是一个误区,因为这些“改造利用建筑”本身不是拼装结构的,严重破坏的节点的存在已经非常明显的暴露了拆卸后的严重后果。笔者很难相信这些拆卸下来的构件经过处理后还能再次通过原来的节点再次安装上去,到时候想要将这些构件安装回去就不得不动用现在的方式。其实这本身就是谬误,这样的做法能给后人带来什么?笔者认为这只能给后人带来误解。而我们想想我们工业遗产保护的其中一个目的是记录历史,但是现在倒好,真实的我们没有记录下来,却以假象将后人误导,这是不是比没有去记录的后果还要严重呢?

4 小结

对于工业遗产的研究,世界范围内都存在实践大大先于理论的状况,工业遗产的这些问题有国际共性,我国也不会因为后发就能完全避免。所以不仅要着眼于工业遗产的原本含义,还要结合当代的实践情况,从理论上构建一个工业遗产的保护体系。[6] 对于大量出现的工业遗产正如英国工业考古学者克拉克所说:“保存是不可能的,除非我们真切的了解那里有什么,什么重要和为什么重要,以及他今天的存在和过去的联系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深刻探究现在和过去的某种联系,努力探寻工业遗产保护的出发点、保护依据、保护内容、保护目标等一系列基本问题。

同时,通过这次世博会这样实践的机会,积累经验并且尽快的推出针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相关法规,使得工业遗产保护工作有法可依,使其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其实西方在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中,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注意到了这个瓶颈障碍,纷纷修改了相应的规划与建筑法规,从而有效促进了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发展普及。大卫•沃伦谈到:“英国有控制新建筑质量的法规,如居住密度、防火安全、隔热程度、窗户尺寸等等。但如果强行将这套规定实施在建筑遗产上,将可能会有使建筑遗产特征遭受破坏的危险。因此英国规划政策导则第15条建议:对于土地的用途、密度、容积率、日照和其他规划问题的控制,在历史性建筑或保护区可以灵活掌控,这样才有可能使历史建筑或保护区获得新生。”沃伦还提到,“当起草保护规划法时应注意:如果过于强硬地对历史性建筑实施传统的建筑法规会对其有什么样的影响。” [7] 因此我们应该充分的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与此同时,我们应该与自身的实践相结合,调整、修改只针对新建筑的现行法规。最后制定出适合用于我国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的消防、保温、结构与材料等方面的法规条例。

参考文献:

[1]郑时龄. 未来大都市的生活质量. 上海城市规划国际研讨会演讲论文

[2]陆地. 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 P7

[3]国际产业遗产保护委员会(THE INTERVATIONAL COMMITTEE FOR CONSERVATION OF THE INDUSTRIAL HERITAGE,简称 TICCIH) 《莫斯科》 2003

[4]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规划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三版)文本. 2008.4. P41

[5]登琨艳. 黄浦江畔旧工业建筑的保护与再生. 城市建筑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第6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技术 结构识图 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131-01

1 提高识图能力的意义

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在建筑工程类专业中是一项最基本、最核心的能力。施工图一般包括三大部分: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水电暖通设备施工图。 在这三大类施工图中,结构施工图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事实上,结构施工图关系到房屋的结构安全,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学习者产生畏惧心理;同时结构施工图的绘图规则多、详图多、抗震构造要求多,这又使得不少学习者觉得结构施工图的内容过多,节点太乱,让人有些无所适从。

2 结构识图课程现状分析

提高识图能力的核心经过多年的实践发现,要改变目前这种现象,教师必须改变原来的教学理念。改变“一言堂”的教学方式,改变教师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改变片面追求“教”的进度,较少重视学生“学”的效果的教学状况。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充分尊重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因此教学要着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要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必须充分利用专业特点,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效果,就要讲究教学艺术、手段和方法,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由于课程本身理论性、技术性强,内容枯燥,学习难度大,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竞赛活动,提供学生竞争的机会,使学生有表现平台。

多年来我们习惯了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时过分注重课程本身的完整性却忽视了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没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

3 提高识图能力的方法研究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色,识图技能的培养应该与职业标准相衔接。识图结构施工图,学生必须有《建筑识图和构造》作为理论基础,还必须有《建筑结构》作为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按照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过程。先讲解平法制图的概念,然后讲解具体的构件,如梁、板、柱、墙、基础的平法的制图规则。这个阶段可以使学生了解平法制图的大致内容,也可以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大致的解,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组织到施工现场或已完工程处参观认识,使学生初步了解建筑物的整体造型、建筑材料特点、建筑构造组成及构造做法等,这样能培养学生对建筑物的感观认识,有助于学生学习好建筑材料、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等各门专业课,也为识读施工图打下良好的基础。运用现场教学法,帮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建筑工程构造知识,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在辅导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过程时,常常会有学生提一些看似简单却又不怎么好解释的问题,如“这画的什么呀”、“天沟是什么呀”、“泛水是什么呀”、“散水是什么呀”等诸如此类的问题。费尽周折跟学生解释半天,学生可能仍然是一头雾水。其实很多事物本来是一目了然的,怎么就难以讲解、难以理解了呢?原因很简单,百闻不如一见,眼见为实嘛。于是,我想将学生带到实际工程现场进行教学,也许能够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进一步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进行现场教学的实际工程可以是在建工程,也可以是已投入使用的工程,由于现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责任重大,

对于在建工程的施工单位而言,一般都不大愿意接受学生到施工现场学习,因此目前进行现场教学的对象主要是已投入使用的工程。比如学校的教学楼、办公楼、宿舍楼等其实都可以作为教学的对象。现场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应着力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有计划,教师应事先确定现场教学的实际工程,并弄清该工程的构造特点,以安排具体的教学内容,设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二是有组织,即进行现场教学应做好组织准备工作,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小组成员4~5 人,由小组长负责管理本小组成员,以使现场教学有序地开展;三是有任务,即根据教学目标,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在现场教学过程中不至于走马观花,甚至无所事事,比如要求学生带好小图板、笔记本、卷尺、铅笔等用具,对实际工程构件进行测量、记录,并绘制在图板上;四是有评价,对每组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反馈,主要检查学生测量记录的原始数据是否真实,有没有弄虚作假,有关建筑工程构件的绘制是否符合制图规范的要求,对弄虚作假的数据要求重新测绘,对制图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提出指导改正意见。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对建筑工程构造做法建立了形象直观的认识,加深了相关构件含义的理解,而且能将建筑工程制图方面知识加以运用,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方面能力。

观看模型,掌握建筑工程投影原因在学习《建筑工程制图》课程中,教学中让学生看基本形体如棱柱、棱锥或者基本模型,增加他们对三视图之间投影关系的感性认识,验证投影原理。同时课后布置根据投影图转换绘制作业,来提高学生空间想象力及建筑形体的表达方法。模型制作与施工图识图相结合对于结构施工图,由于现场教学不好组织,钢筋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很难看到钢筋的配筋情况,因此,从图纸到实际有很大的难度,也是很多学生的薄弱环节。针对同学们对结构钢筋图看不懂,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小型结构模型的制作,在模型的制作过程中,让同学们明白一些钢筋的具体布置,与结构图识图理解过程不谋而合。此方法作为提高识图能力的辅助手段,发挥了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在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上,省去了繁琐的空间想象能力思维引导过程。

4 结束语

识读施工图的能力培养,首先要打好基础课学习,然后加上实训课的巩固,通过这样的培训,学生识图能力提高很多,可以为学习后续专业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更为以后在专业领域地发展作准备,识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蹦而就的,注意点滴积累,长期坚持,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加强工学结合,真正提高学生的建筑工程识图能力。学生走入实习岗位后,能很快识读施工图纸,胜任现场工程,受到工地师傅的好评。由此看来,教师和学生要一起把建筑工程图当作一种语言来教和学,点滴积累,长期坚持,把专业知识点和投影原理、图纸规范结合起来教学,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郑晓丽. 关于提高学生建筑工程识图能力的建议[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4).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第7篇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0-0165-03

效果图技法是我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室内设计专业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这门基础课对学生掌握基本的设计表现技法、理解设计、深化设计,提高设计能力有重要作用。效果图是设计师与非专业人员沟通最好的媒介,对决策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长期以来受到这些专业设计与教育界的重视,它是设计师艺术的完整的表达设计思想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也是判断设计师水准最直接的依据。近些年来表现效果图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运用电脑制作手段较多一些,但从艺术效果上看,远远不如手绘效果图生动。因此,我们要注意手绘效果图的学习,在理论方面要使学生明确手绘效果图技法课程的相关知识;在实际上,要施以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不仅对于他们掌握手绘效果图技法具有促进作用。而且对于学生在今后设计创作的实践中,不断增强完善设计方案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正是要为学生提供就业选用的“器”,学习、掌握手绘效果图制作的扎实基本功,学会和他人交往、协作、交流的适应力。通过手绘效果图技法手段直观而形象地表达装饰设计师的构思意图和设计最终效果。手绘效果图技法是一门集绘画艺术与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

手绘效果图技法在古老的建筑学发展史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师是全才,他们把设计与表现溶为一体;米开朗基罗既是建筑师,又是工程师,同时还是画家、雕塑家,在建筑教育的始祖布扎的理论中,建筑师要接受大量的渲染训练。随着现代建筑业的发展,社会需要精致性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它需要的是精细的分工、各自发挥所长的就业模式,西方工业化国家早已经这样做了。近十年计算机及软件的成熟孕育了一批计算机绘图技术人员,国外早已出现、国内近些年也开始出现许多专业效果图及模型事务所,同时形成一个专业表现工作者队伍,他们是设计师表现之手的外延――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的工作是对设计师创造性工作的再创造。

室内外设计表现图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有铅笔素描表现、水粉表现、水彩表现、钢笔淡彩表现、马克比表现、喷绘表现、电脑辅助设计表现等等。其中,水彩表现方法生动、明快;水粉表现方法厚重、立体感强;钢笔淡彩表现方法快捷、方便;喷绘表现方法细腻、真实。各种表现手法各具特色,但他们都依据与素描、色彩、透视、构图等绘画知识,是具科学性,具象性的专业绘画形式。

一、作为室内外效果图它的具体特点

(一)准确性

就是表现的效果必须符合建筑装饰设计的造型要求如建筑空间。体量的比例、尺度、结构、构造等。准确性是表现图的生命线,绝不能脱离实际的尺寸而随心所欲的改变形体和空间的限定;或者完全背离客观的设计内容而主观片面地追求画面的某种“艺术趣味”;或者错误地理解设计意图。表现出的效果与原设计相去甚远。准确性始终是第一的。

(二)真实性

是指,造型表现要素符合规律,空间气氛营造真实,形体光影、色彩的处理遵从透视学和色彩学的基本规律与规范。灯光色彩、绿化及人物点缀诸方面也都必须符合设计师所设计的效果和气氛。

(三)说明性

能明确表示室内外建筑材料的质感、色彩、植物特点、家具风格、灯具位置造型、饰物出处等。

(四)艺术性

一幅建筑表现图的艺术魅力必须建立在真实性和科学性的基础之上,也必须建立在造型艺术严格的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绘画方面的素描、色彩训练,构图知识,质感、光感调子的表现,空间气氛的营造,点、线、面构成规律的运用,视觉图形的感受等方法与技巧必然增强表现图的艺术感染力。在真实的前提下合理地适度夸张、概括与取舍也是必要的。罗列所有的细节只能给人以繁杂,不分主次的面面俱到只能给人以平淡。选择最佳的表现角度、最佳的光线配置、最佳的环境气氛,本身就是一种创造,也是设计自身的进一步深化。

一幅表现图艺术性的强弱,取决于画者本人的艺术素养与气质。不同手法、技巧与风格的表现图,充分展示作者的个性,每个画者都以自已的灵性、感受去认读所有的设计图纸,然后用自已的艺术语言去阐释、表现设计的效果,这就使一般性、程式化并有所制约的设计施工图赋予了感人的艺术魅力。

目前,效果图领域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技法。

1、手绘;水粉表现技法、丙稀表现技法、颜色铅笔表现技法、水彩表现技法、钢笔淡彩表现技法、透明照相色表现技法、马克笔表现技法。

2、电脑;电脑绘画表现技法

构成建筑装饰效果表现图的基本要素是设计的立意构思、透视造型的准确、明暗色彩、构图布局的完美结合。

3、设计思路

正确地把握设计的立意与构思,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是学习表现图技法的首要着眼点。为此,必须把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作为重要的培训目的贯穿学习的始终。

4、透视造形

设计构思是通过画面艺术形象来体现的。而形象在画面上的位置、大小、比例、方向的表现是建立在科学的透视规律基础上的。违背透视规律的形体与人的视觉平衡格格不入,画面就会失真,也就失去了美感的基础。因而,必须掌握透视规律,并应用其法则处理好各种形象,使画面的形体结构准确、真实、严谨、稳定。

5、明暗色彩

在透视关系准确的骨骼上赋予恰当的明暗与色彩,可完整体现一个具有真实性和艺术性的形体。人们就是从这些色彩与明暗中感受到形体与空间的存在。作为训练的课题,要注重“色彩构成”与“物体色彩空间变化规律”的学习和掌握。

6、构图布局

构图是任何绘画开式都不可缺少的最初表现阶段,装饰设计表现图当然也不例外,所谓的构图就是把众多的造成型要素在画面上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按照设计所需要的主题,合理地按排在画面中适当的位置上,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画面,以达到视觉心理上的平衡。

二、手绘效果图表现要素与方法

(一)线条的表现

线是有情感和个性的,不同的笔绘出的线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画线力度的轻重、速度的快慢、角度的把握、起笔和收笔的方式以及线的组织和编排等都将形成鲜明的个性特点,因此要特别注意,它对画面的情感风格有着很强的表现力,所以要选择相应的笔,如绘图笔、针管笔等等,这里推荐大家一支笔――英雄382美工笔,实用便宜!用线来表现空间比用明暗来表现难度要大的多,因为明暗是写实的是客观的,而线则是经过提炼加工的,一般用线来表现空间感,主要是靠线的透视准确和空间的结构关系,并以透视原理靠一些装饰构造线的近大远小、近疏远密的关系来造成空间的进深感。用线来表现质感主要是靠用线来画材质的肌理结构和迎合材质的特性,如表现玻璃线就要显出硬和透明的感觉,表现木材可画其纹理,表现布料可用线放松柔软,表现水面可画其倒影等等。

(二)空间透视的理解、把握和运用

有了空间的平面布置图之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手绘表现了。表现时除了对空间界面的处理要做到心中有数之外,其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空间透视的把握和运用了。透视原理比较容易理解,但运用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反应在透视运用的熟练与否,透视运用的准确性和正确性,图面的空间透视的美感和表现空间的设计主题和内涵。

三、学习手绘效果图有效快捷方法

(一)有步骤有条理的进行训练

1、先大量临摹好的、优秀的作品。临摹各种优秀作品,研究各种不同的表观方法和风格,从中找出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对于学习徒手画,通过临摹别人成熟的作品,你可以感受到他所使用的笔势和用色,并且这种感觉会逐渐在自己的心中形成。开始,对着他的作品一根线一根线地模仿,非常机械也非常费力。但是,随着你不断画下去,就会发现这们做会变得很容易,也更为轻松了。

初学快速手绘效果图的人,在下笔前总有一种茫然不知所措的感觉。可以先找一些会制效果好,图面又不太复杂的范画进行临摹。注意在这一过程中吸收与掌握有价值的技法部分,训练自己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是为了逐步掌握绘图工具,以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

2、然后经过仿效高手的阶段。临摹之后要做的就是仿效,它是指用别人的笔势和色彩风格来做自己的画。这是一个很有挑战性的练习。首先,通过观察临摹自己所敬仰的接单高手的作品来熟悉他的笔势和色彩风格。要注意线条的种类有哪些,色彩是如何运用的,作画的工具有哪些,哪些地方要严谨一些,哪些地方要放开一些,等等。认为他会如何处理每一笔,就如何处理那一笔。有些设计师担心在临摹和仿效中会失去自我。“我害怕当我画得像别人的时候,我就找不回自己了”。其实担心是多余的,在仿效中,暂时忘记“自我”,穿上别人的鞋,由着它做决定。管怎样,模仿中总有自己的一些东西。

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写生和默写来进入这一阶段,在写生的过程中进一步通过观察(练眼)、思考(思考)以及表现(练手)可加深对各种不同的表现技法的理解和真正的掌握,做到眼、脑、手的高度统―与完美结合。默写主要是依据对形象的理解和记忆来完成的,它可以提高对形象的理解力、概括力和记忆力。古代画家常“收尽奇峰打草稿”,其实是“看”,是“观察”。将险峰奇石劲收眼底,山水灵性默记于心,最后通过默写的方式表现与笔端。初学者在仿效时,要注意高手们是怎样表现各种材料质感和造型的,要尽量使用高手们的笔势和用色来完成一幅自己的作品。把自己通过临摹学习的技法和具有参考价值的东西运用在所绘制的效果图中。虽然还残留着别人的痕迹,但这已经是从演习向实战过渡了。

3、最后再大胆地尝试自己进行创作。当我们经过临摹和仿效,对于快速徒手画的线条和用色都掌握得比较熟练了,就可以自己尝试进行创作。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根据某个家装方案的设计意图或作业课题等,进行创意表现。在表现过程中,要注意有效地通过设计构思及绘画技法的运用,把家装设计意图快速、完美地表现出来,这就成为我们带有个人风格和一定水平的快速手绘效果图。开始时也许速度并不快,线条和色彩也并不漂亮,但只要多练习,坚持下去就会有收获。只要有信心耐力,掌握正确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持之以恒,长期积累,总有一天会在快速徒手画表现上达到“意到笔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二)由易到难的有序进行训练

1、从简单、单件家具陈设到多件家具陈设。室内家具陈设是手绘效果图中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营造空间气氛的主要配置,它们在手绘效果图中的表现占了很大的分量,因此,要把这些基本的家具陈设画的十分地熟练。

2、从图片、资料到家具陈设徒手画,再到室内空间环境。对于室内家具陈设需要反复联系,要做有心人,时时刻刻地去观察、去收集,要积累大量的“素材库”。多在报刊杂志中去看,收集图片,并把它们一一徒手画下来,并在旁边标明材料或是尺寸。透视是画图的一个关键,所以在练习时很注意透视问题。在室内空间表现中,要不断培养自己对空间感受能力和表现力。做到“眼勤”、“脑勤”、“手勤”,并留意、观察、思考和总结,特别是要做到“手勤”,经常画一些设计小草图,对于学习十分有益,设计思维锻炼的同时手绘技巧得以提升。

3、把质感的表现作为训练的重点。在艺术中把对不同物象用不同技巧所表现把握的真实感称为质感。质感的表现方法在室内手绘效果图中有很大的作用。研究表现技法的目的是为了使设计成果的效果图更真实、更具说服力。不同的物质其表面的自然特质称天然质感,如空气、水、岩石、竹木等;而经过人工的处理的表现感觉则称人工质感,如砖、陶瓷、玻璃、布匹、塑胶等。

4、设计思路与构图布局

正确地把握设计的立意与构思,深刻领会设计意图是学习表现图技法的首要着眼点。为此,必须把提高自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艺术修养,培养创造思维能力和深刻的理解能力作为重要的培训目的贯穿学习的始终。

构图是任何绘画中都不可缺少的最初表现阶段,装饰设计表现图当然也不例外,所谓的构图就是把众多的造型要素在画面上有机的结合起来,并按照设计所需要的主题,合理地按排在画面中适当的位置上,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画面,以达到视觉心理上的平衡。

作为未来的装饰设计师,手绘效果图是专业的语言,与电脑制图相比,它效率高、表现力强,所以它不是计算机所能代替的,是不能丢弃的。手绘技法应该继续保持和发展下去,并且更应侧重手绘草图、创意表现分析图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另外,设计师与计算机绘图者交流的媒介亦在于草图,这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业主的审美水平、文化修养的不断提高,直接用草图汇报或是交流创意的时期已为时不远了。因此,手绘的艺术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在表达设计中的地位和作用,其表现技巧和方法带有纯天然的艺术气质,在设计理性与艺术自由之间对艺术美的表现成为了设计师所追求的目标。设计师的表现技能和艺术风格是在实践中不断地磨练和积累中成熟,所以对技巧妙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是表现技法走向艺术成熟的基础,手绘表现的效果能达到形神兼备的水平,是艺术赋于环境形象以精神和生命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品质和价值的体现。

建筑力学与结构笔记第8篇

关键词:汉字:汉字图形;图形设计;平面设计;建筑装饰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111(2009)03-149-03

引盲

勿庸置疑,汉字图形是一种典型的符号,符合符号学普遍性、稳定性、可认知性、可继承性、可创作性的基本特征。同时,从符号学的角度研究,汉字图形具有许多独特之处:汉字图形更是一种特殊的符号,在具有一般文字传播特性之外,它具有独特的方形块体结构,并且同时是文化的载体和文化的信源。

文字、色彩、图形是平面设计中最重要的元素。正如美国平面设计师乔治・劳依斯(George・Lois)所说:“平面设计师对于文字应该具有与对待图形同样重视的态度,平面设计中的文字,就好像歌曲中的歌词一样重要,没有歌词不能成歌曲,没有文字,平面设计将不完整。”而文字可以是色彩的载体,文字也可以是图形,因此,我们可以说文字是图形设计中最重要、最特殊的要素。同时,文字对图形内涵的传达最直接、最简洁。所以,文字又是图形设计中效率最高的元素。

汉字图形在现代平面与建筑装饰设计中的较为成功应用和其真正为中国设计界所重视仅有近十几年的历史。较早的成功首先出现在中国大陆以外的泛汉语系国家和地区,如香港、台湾、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他们在这个领域中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成功的经验。

一、汉字的图形平面装饰

(一)汉字图形的传统平面设计应用

汉字图形经过长期的发展,已不仅仅是记事的符号,就创造形式来讲,其中蕴含了更多中国人的心理情感和审美意趣。汉字图形构成的特征从表意性、象形性、表情性、和谐性、审美性等方面侧面体现了传统造型艺术的发展源流。研究汉字图形脱离不了汉字的起源及形成,汉字图形源于图画的说法更合乎情理。汉字的最初形态同样是人类记录事物的记号或图案,由此逐步简化、规范而形成象形符号,后经进一步发展才成为现代的汉字。它源头可以追溯到中国造型艺术之始,并伴随着中国艺术以形写意,以意表情观念的成长而成熟起来,成为字画同体的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体系。

以字组画或以画组字也是汉字图形装饰变形的传统手法。以字组画是以一个成语、一句话、一首诗词、一段文字,或使笔画有所变化,连接组合成一幅图形;或字体无变化,一段文字前后顺序不变、首尾相连成一根线条,像一笔画一气呵成,组成一幅图形。前者如江苏南通的民间镇宅符“克己复礼,正心修身”四字组成的魁星点斗图,后者如“老来难”,都是以字组画的典型手法。以画组字与汉字添饰有相似之处,它是将某些图形模仿为汉字的笔画,将这些图形笔画按汉字的结构组合起来成字。有的汉字图形装饰为了更明确像汉字,自然的图形要加以规整去饰;也有的汉字就是自然的图形,组合起来也像图形。

其实,汉字的装饰组合手法十分多样,我们只是为了叙述的方便进行上述分类,实际在汉字装饰中并无明显的区分,而且上述不同的手法许多情况下也是很难划分的,这也正是传统汉字装饰的丰富性所在。无论是汉字图形的艺术方法,还是汉字图形的寓意内涵,在今天看来仍有其现实的意义,在现代设计中能够从中受到启发和借鉴。

(二)汉字图形的现代平面装饰设计应用

从现代平面设计来讲,汉字图形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它以最为简单的设计元素,运用最丰富而复杂的设计手段,设计出了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单纯的“产品”,并使这些产品的内涵丰富,构架完美,用途广泛,影响深远。同时,这些“单元产品”又具有无穷的联络方式,具有开放而递增的同构能力。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庄子在《庄子外篇》中就已指出:“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即:在语言和事物之间存在着表征物与被表征物的关系,语言是事物的表征物,事物是语言的被表征物,语言的任务是事物信息的被传达,语言的角色是传达信息的媒体。文字正是利用语言来代表或者指示某一事物的东西。

汉字的目的是承载信息,而汉字本身即是中国人在二维空间中对点画挑选、组合、转换、再生,使之代表一定信息的产物。从符号学原理分析,汉字是一种符号,是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由于汉字演变至今已变得十分抽象,洗练,所以将汉字承载着的原始信息还原出来的过程本身,即是一种特殊的思维过程,一种特殊的平面图形设计。这种还原的结果不是文字,是一种加入人的思维的奇妙产物,一种特别的平面图形。

日本当代的图形设计中,对汉字和中国书法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可以说早于我们,但日本设计师主要是从汉字与书法的形式美的角度去寻找可用的平面设计元素。我们可以见到大量的以汉字或日语假名为形,用中国书法的表现方式加入现代平面构成理念的作品。从中我们感受到了汉文化的魅力和汉字对世界平面设计领域独特的影响力。当代中国设计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试图从不同的视角去表现以汉字和中国书法为代表的中国平面艺术,利用汉字和中国书法作为平面设计元素来表现观念。

汉字图形只是设计图形的一种形式,对态度、情感等内在体验的表现,是难以做到“完美”表现的。在平面设计中,仅仅是一种语言和手段,真正宝贵的是它所携带的“中国人在二维空间中对事物形象创造性的概括与表现能力”的基因。研究汉字图形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是为了解读我们身上所携带的这种文化基因,这种基因就是始终在我们情感和思想最深处的一种设计的智慧与力量。这种智慧与力量,从汉字发生到现在,通过汉字图形及其汉字的其他艺术形式,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帮助着,从来没有停止过。关注史前中国人类在二维空间中的创意与创形能力,以及古代中国人“在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传达活动”,是发展中国平面设计必需的手段。

总之,汉字图形虽然是一种文字语言,其造型和构成却又是一门独特的视觉造型艺术,在几千年的发展延续中,凝聚了华夏民族无尽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华夏民族文化理念和视觉思维的结晶,它不仅是华夏民族的文化标志之一,也是汉民族审美理想的反映。汉字图形及装饰是研究文字学、汉字图形、汉字结构及造型艺术不可缺少的资料之一,对现代设计领域体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参考价值。

二、汉字图形在建筑装饰中应用

汉字从图画文字发展而来,其发展主要经历了象形、表意、表音三个阶段,属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汉字既有文字符号系统特色,又能作为艺术品供人欣赏,这得天独厚的优势使汉字自然而然地进入了建筑装饰的领域。仔细浏览一下中国汉字,可以发现汉字与建筑装饰设计是息息相关的,因为两者都强调了形式美,在现 实生活的运用中也互相交融。

(一)汉字图形成为建筑装饰的根源

汉字之所以能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被大量运用,有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归结于汉字的符号性和表意性,这是其成为建筑装饰的必要条件;其次,汉字造型优美,这是它成为建筑装饰的重要条件。从甲骨文中许多有关建筑的字形上,可以了解中国远古时代建筑的结构形式及其发展脉络。认读为“高”字。从它的字形上,可以推断在商代已有了一种建造在土台上的建筑了。“高”字中的“高”的下面应该看作是土台中挖有一口地窖。这是私有制抬头和家庭出现后的一种建筑方式。可以看成是一栋既有屋顶又有墙身的建筑。墙的出现在中国远古时代是个了不起的创造。用墙围合而得到的室内空间,比只用屋顶的要高大得多,这也正合了“高者,崇也”的字义。认读为“享”字。从构字要素分析,这也是一种夯土台上的建筑。不过,这里的夯土台上不是建筑的基座,而应看作是墓葬的封土。认读为“宫”字。它可以看成在一个大屋顶下罩着两个(或两个以上)室内空间的房子。这是一种专供统治阶级使用的十分讲究的高大建筑物。认读为“宗”字。从构字要素看,上半部分是大屋顶,下半部分是“示”字,说明这种建筑具有用作祭祀、祈祷的性质。认读为“家”字。“字”字里那只大肥猪不是养在露天里,而是养在人家楼下的。造出这么一个字来,大概是当时人们特别看重养猪吧。此外,汉字里的很多偏旁,如“户”“门”“厂”“ 阝”“土”“穴”“冂”“口”等等,它们的形成无疑都同建筑有着密切关系。

(二)传统建筑中的汉字图形装饰应用

在我国的传统建筑中,汉字图形装饰被大量运用。最早应用汉字装饰的建筑构件大概要算是瓦当,瓦当是屋顶上靠近屋檐的地方,在瓦的末端的圆形或半圆形建筑构件。它不仅有着挡瓦、挡水等实际功能,更有充满着趣味的建筑装饰功能。从目前出土的秦、汉时期的瓦当来看,属于用文字装饰的为数不少。就文字所表达的内容而言,有专用来记载宫殿、官署、陵墓等名称的,如甘林、上林等;也有记事和记年的,如汉并天下、单于和亲、永和六年等。还有很多是表示颂扬吉语的,如千秋、万世、延年益寿等。在传统建筑的窗格、门扇、门卦(位于门楣上方)、牌坊等地方常常会用到一些吉祥文字作为装饰,如、福、禄、寿。以“e”字为例,它本为梵文,是佛教中如来佛胸前的符号,有吉祥之意,传统建筑中常常把e字的上下左右相互连接,一直到装饰面的边上还不结束,美其名为万字不到头。

此外,传统建筑中的碑刻、屏刻、夹纱字画、牌匾、对联,是汉字装饰在传统建筑中的另一种运用形式。这类汉字装饰通常是引伸哲理,突破建筑景物的有限时空,指引鉴赏者从心理的角度产生人生的、历史的、宇宙的哲学感悟,它充分运用了汉字的表意性特征。如北京故宫的许多殿屋内,常常在精致的隔扇夹纱上,镶上小幅臣工字画,这是使文字融入建筑室内环境的一种很高雅的方式,同时这些文字装饰也赋予了空间强烈的主题意义。此外,这些汉字装饰体量可长可短,十分灵活,能很好的适应各种大小不同的空间。

从上面所列举的几种形式可以看出,传统建筑中所采用的汉字装饰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种偏重于字体造型的变化,通过简化、变形、叠加等形式将汉字与建筑构件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另一类偏重于汉字符号的意义传达,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传统建筑中常用的匾额、对联等(许多重要的名胜建筑,从室外到室内,常常集众多楹联于一堂)。它们通常是不同历史年代的著名历史人物留下的吟颂、赏评,是建筑中文化积淀的一种体现。匾额、对联把符号性的文字转化为建筑装饰,使文字传达的意义在建筑中找到了有效的载体。

(三)汉字图形在现代建筑装饰中的应用

虽然现代建筑的立面上较少采用汉字图形装饰,但现代建筑室内的汉字图形装饰手法和工艺则有了较大发展。与传统的手法相比,装饰手法和形式都有了较大改变,创造出了大量有个性的室内空间,其主要原因是:

一是装饰材料的多样化。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许多新材料不断涌现出来。传统的室内汉字图形装饰材料以木和纸为主,而现代室内的汉字装饰采用的材料可以说是丰富多样,如:玻璃锈蚀汉字装饰、金属汉字装饰、陶瓷汉字装饰等。镶嵌在北京故宫隔扇夹纱上的臣工字画使室内空间显得高贵文雅;而现代室内的玻璃锈蚀汉字装饰与灯光技术相结合,除了创造出高雅的室内环境还同时带来了空灵、缥缈、轻巧等感觉。

二是室内汉字图形装饰位置的变化。传统的汉字室内装饰都是以对联、匾额等形式出现,给人的视觉效果是正面的,庄重的,而现代室内汉字装饰的位置,可以是天花、立面、甚至是地面,从而产生了诸如活泼、多变、跳跃等丰富的室内表情。用变异对比的现代排列方式组合传统内容,恰如其分地点出了包间的主题,又未落入俗套。

与室内空间相比,中国现代建筑整体造型受到了更多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无论是体量还是立面造型处理手法都与传统建筑完全不同。这些改变对汉字装饰在建筑立面上的运用也带来一些影响。现代建筑通常追求表现一种抽象的意味,希望观赏者用自己的体验进行感知,而书法作品的表意性太强,通常传达出具体意思来强化空间主题,也与现代建筑的本意相悖。如果将运用在建筑或建筑立面上的汉字装饰通过合理地变形,使它更具有现代感,强化汉字装饰的符号性,将会更好地与现代建筑融合,同时也能创造出极富个性的建筑形象。现代建筑中的店招或者建筑名称就可以采用这种手法来增加建筑立面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