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入学教育教案

入学教育教案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9 08:54:44

入学教育教案

入学教育教案第1篇

一、基本原则

(一)义务教育公办学校实行“划片招生、免试入学”原则。

结合区域内适龄儿童数、学校分布、学校规模、班额规定、交通状况等因素,按照街道、路段、门牌号、村组等,合理划分学区,保证每个适龄儿童、少年都享有一个公办学校学位。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实行免试入学,由学校自主确定招生的范围、标准和方式。未经审批的民办学校不得招生。

(二)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全面推行义务教育学校“阳光招生”,做到招生信息“六公开”,即:公开招生政策、公开招生计划、公开招生范围、公开招生程序、公开录取方法和公开录取结果。建立和完善招生入学公示制度、告知制度、诚信制度和监督制度。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公布招生信息,通过多种途径为家长、学生和社会提供咨询指导和服务。县教育部门设立投诉和咨询电话,学校设立咨询服务台,明确专人负责,公布联系电话。

(三)坚持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控制班额的原则。

各招生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不得超计划、超班额招生。今年小学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46人以内,初中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

(四)坚持“三个一致”的原则。

对于学区内生源较多,摸底人数超过计划数的,严格执行“三个一致”原则,即:适龄儿童少年户籍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一致;适龄儿童少年户籍地址与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房产地址一致;与实际居住地一致。

二、招生对象

小学招生对象为年满六周岁(即2011年8月31日及此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如果招生学校有空余学位,可以逐步放宽年龄直至学位已满,但出生日期必须控制在2011年12月31日前。对于放宽年龄入学,学校必须公开规范办理,公告办法、流程和入学年龄的截止时间。各校要做好引导工作,不鼓励不足龄儿童入学,不得超班额放宽年龄招收不足龄学生。

初中招生对象为2017年小学应届毕业生。小学历届毕业生或无学籍学生,应回户籍所在地学校入学。对于本学区内无学籍或者历届小学毕业生,学校不得拒绝接收。

三、入学办法

(一)农村公办学校

农村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以乡镇为单位划分入学学区。小学学区由乡镇中心校按照行政区域的设置划分,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凭户口簿到划定的学区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初中学校只有一所的,实行全覆盖,两所及以上的(含农村县直学校),由乡镇中心校统一划分学区,学生本人(或监护人)凭户口簿、小学完成证书、学籍表等到划定的学区学校办理入学手续。

(二)城区公办学校

城区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按学区划片入学(学区划分见附件2、附件3)。具体入学办法如下:

1.城关街道、城东街道和城南街道户口的适龄儿童、少年,在户口所在学区学校入学。

报名登记时须向学校提供以下材料:

(1)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身份证原件与复印件;

(2)户口簿原件与复印件;

(3)房产证或不动产登记证(以下统称房产证)原件与复印件;

(4)初中还需提供小学完成证书和学籍表。

2.凡符合规定的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依据有关规定提供合法的证件,由xx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到务工或经营地(从事公交车、出租车等营运人员子女以公交车、出租车等所入公司所在地为准)学区学校或指定学校入学。

报名登记时须向学校提供以下材料:

(1)家长的书面申请;

(2)户口簿原件与复印件;

(3)进城务工人员需提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认定的务工合同(务工一年以上,即2017年8月1日前)、工资表原件、复印件及在城区企业(国营、集体、股份、私营)务工(一年以上,即2017年8月1日前),自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需按有关规定足额交纳社会保险费(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提供交费凭证原件及复印件;

(4)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需提供工商营业执照和相关部门颁发的证照(营业一年以上,即2017年8月1日前);在城区从事出租车(公交车)行业的需提供与出租车(公交车)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营业执照、营运证、驾驶证原件及复印件(从事出租行业一年以上,即2017年8月1日前)。

(5)非本县户籍须由公安部门核发的居住证原件与复印件;本县户籍须提供在城区居住的合法证明(房管部门批准的房屋租赁备案表和租房协议书)。

(6)初中还需提供小学完成证书和学籍表。

3.凡符合规定的城区居住人员子女,提供合法证件,由xx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安排到居住地学区学校或指定学校入学。

报名登记时须向所在学区学校提供以下材料:

(1)家长书面申请;

(2)户口簿原件与复印件;

(3)房产证原件与复印件;

(4)初中还需提供小学完成证书和学籍表。

凡符合上述条件的进城务工、经商和城区居住人员子女的法定监护人,务必在2017年8月10日到12日向所在学区学校提出申请,并提交有关证件材料。

符合城区公办学校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由其法定监护人提供相关材料,所在学区学校核查后对初核名单进行公示,公示内容包括,学生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姓名、户口簿地址门牌号、务工有效合同及相关交费凭证、房产证等证明。对提供材料不清,无法确认或所在学区学校认为有必要时,由学校组织专门人员对有关情况进行实地核查,学生法定监护人及有关方面应当积极配合。对招生入学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由所在学区学校提出申请,xx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三)民办学校

免试入学是法律赋予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力,是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适用于所有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要合理确定招生范围和方式,优先满足本地学生上学需求,把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报名人数超过招生人数的民办学校,可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招生,禁止统一考试招生或变相考试招生。严禁超出教育部门核定的招生计划,严禁超班额招生。按照公、民办学校同等对待的要求,民办学校招生应与公办学校同步进行,不得提前或推迟。

(四)特殊群体

1.残疾适龄儿童入学。原则上,残疾儿童、少年到县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对于符合随班就读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家长有送其到普通学校就读愿望的,普通学校应当依法接受。任何学校不得拒收学区内具有一定学习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对于个别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应为其提供送教上门或远程教育等服务,确保做到“全覆盖,零拒绝”。

2.现役军人子女入学。对驻临部队军人子女优先安排到驻地学区学校入学或安排到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就读;对xx籍军人子女优先安排到户籍所在学区学校入学或就近就便安排到当地教育质量较好的学校就读。军人子女入学时提供军人证件及户口簿。

3.政府引进的特殊人才子女入学。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政府引进的特殊人才子女在居住地学区学校或指定学校入学。事业、企业招聘或引进人才子女入学可参照执行。

4.县政府招商引资投资商的子女入学。按照县政府招商引资相关文件要求,需招商局出具证明并持居住证、本人的营业执照及完税证明,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到实际居住地学区学校或指定学校入学。

5.渔民子女按照其上岸实际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学区入学。

6.对父母双亡的孤儿,在实际监护人居住地学区入学。

(五)因特殊情况造成户籍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按下列规定办理:

1.适龄儿童、少年父母中一方户口不在本县城区,另一方在本县城区工作,其户口随另一方在本县城区生活并实际居住的,以实际居住地(房产证地址)确定其入学学区或指定学校入学。

2.城区房屋拆迁户。因旧城改造、拆迁过渡等原因造成人户分离的,未购房的无房户,凭拆迁协议,按其原居住地(原房产证地址)学区入学或指定学校入学;重新购房的,以新购房产证确定其入学学区。

3.空挂户不能作为学位分配依据。对于2009年以后户口挂靠在城区某一亲友处的(非适龄儿童、少年的直接监护人),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在城区无房产且不在城区实际居住和工作,孩子应回父母实际居住地或工作地接受义务教育。

4.适龄儿童、少年户口随父母户口在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处落户,其父母双方均未购房(以房产部门开具的父母双方无房产证明为凭证),且实际常住(要有相关证明材料)、户口从未迁移过(以户口簿记载为凭证),孩子可在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户籍、房产证确定其入学学区或指定学校入学。

5. 新购房屋已正式交付并实际入住一年以上(2017年8月1日前入住),非因本人原因未办理房产证、未迁移户口的家庭,凭合法有效的购房合同、房产部门出具的房屋备案证明(没有备案的由开发企业提供土地使用证)及发票、水、电、气、物业管理费发票、社区证明等凭据,在入住的新购房屋地学区学校或指定学校入学。

6.因故未能取得房产证的城区低保家庭子女,需向现居住地社区提出申请,由社区提供有效证明,连同户籍、水、电、气使用发票等材料报学区所在学校,学校调查核实无异议后,安排在户籍地学区学校或指定学校入学。

7.其他特殊情况造成城区户籍与实际居住地不一致的,由xx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四、实施步骤

(一)制定方案(6月20日—8月9日)。

1.成立领导组织。成立xx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1)。

2.制定方案。由xx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我县实际制定。

3.各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组织人员对辖区内拟入学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摸底,全面掌握学区内适龄儿童入学底数,并进行公示。

4.下达招生计划。县教育部门根据学校上报的招生计划,结合学校办学规模、师资、当年毕业生数等因素,确定各学校招生计划,并进行公示。

5.公示方案。在县政府网、县电视台、教育网等有关媒体公示招生入学方案,各招生学校在校内宣传栏张贴。

(二)办理入学手续(8月10日—8月23日)。

1.城区公办学校

(1)摸底登记(8月10日—12日)。法定监护人持身份证、户口薄等有效证件主动到所在学区学校申请登记,学校收取户口簿原件、房产证原件、营业执照原件、务工人员劳动合同及相关交费凭证原件,并妥善保管。

(2)学校初审(8月13日—16日)。学校对法定监护人提供的有效证件进行核查,证件有异议的提请有关部门予以确认。

(3)学校公示,并处理遗留问题(8月17日—19日)。所在学区学校根据摸底、审查情况,在校园醒目位置公布招生计划和初核名单。对材料不吻合及证件有异议的,报xx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定。

(4)招生对象确定、公示(8月20日—22日)。各所在学区学校对符合条件的招生对象予以确定,名单报县教育局,并在县政府网、教育网、学校公示栏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三天,接受群众监督。

(5)通知书下发(8月23日)。各招生学校对公示无异议的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2.农村公办学校

8月10日—16日,学生或监护人持户口簿等(初中还需提供小学完成证书和学籍表)到所在学区学校进行登记;8月17日—22日,学校初审公示,对符合入学条件的新生在学校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三天,接受群众监督;8月23日,发放入学通知书。

3.民办学校

(1)报名登记(8月10日—12日)。学生或监护人持户口簿、小学完成证书、学籍表等证件到已批民办学校申请登记。每一位适龄儿童、少年只能报读一所民办学校。

(2)确定招生对象(8月13日—19日)。学校初审,对符合入学条件的新生在学校醒目位置进行公示。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学校,通过随机派位等方式确定招生对象。

(3)公示(8月20日—22日)。对确定的招生对象,报县教育局,并在县政府网、教育网、学校公示栏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三天,接受群众监督。

(4)发放入学通知书(8月23日)。各民办学校对公示无异议的学生发放入学通知书。

(三)开学报名(9月1日)。

学生或监护人持入学通知书到学校办理入学报名手续。

(四)学籍办理(9月1日—30日)。

各学校要在9月30日前完成新生学籍办理工作。

六、有关要求

1.加强招生入学工作管理与组织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在xx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进行,县教育部门负责具体落实,做好指导与协调工作;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对招生学校收取的户口簿、房产证、营业执照等证件予以认定;各招生学校自主招生,学校校长是招生入学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2.完善招生入学机制。任何学校均不得擅自提前招生、超计划招生,不得以考试、测试等方式选拔录取学生。严禁招收择校生。严禁跨学区招生。严禁学校违规预收学费。严禁设立重点班、快慢班和各种形式的实验班、特色班等。严禁生源学校及教师向招生学校提供包括学生花名册、成绩册、家庭住址、住宅电话和家长手机等信息;不得虚假宣传和买卖生源有偿招生。

3.加强学籍管理。学籍的主要功能是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得以学籍问题为由拒收学生。学生入学后,原来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要通过学籍系统为学生转接学籍,实现“人籍一致”;原来没有学籍的,要为学生新建学籍。学生没有到校报到入学的,学校不得通过招生程序将其学籍注册成正式在校生。城区、县中心镇区以及存在大班额的学校,在注册学籍过程中要将入学学生的户口本、房产证、居住证等入学证明材料扫描上传至学籍系统。

4.严明入学纪律。各单位、各学校要严格执行省、市有关招生入学工作纪律,进一步规范招生行为,确保招生工作规范、有序、平稳,做到社会认可,群众满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违规向招生学校安排学生,如有特殊情况,需报xx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解决。对有空余学位的学校,由招生学校统一按照随机派位的方式确定入学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通知入学。

5.加大对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招生入学的监管。坚决制止民办学校招生过程中的考试招生、择优录取、无序竞争、恶性抢夺生源和乱收费等违规行为。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须经教育部门审核并公示,招生简章和招生广告须含以下内容:学校的简要情况(含学校的性质);办学地址;批准办学文号或办学许可证号;招生对象;招生层次及分类招生人数;经物价部门核准的学费、簿本费、资料费、食宿费及其他杂费的收费标准等。其招生简章和广告用语必须规范,有关内容必须与法律法规、国家现行政策和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规定一致,不得做任何可能误导学生的宣传和虚假承诺。违规招生一经发现要依法纠正,对于拒不执行的,停止招生或减少其当年招生计划,直至吊销办学许可。

6.加强对违规招生行为的惩戒力度。违反招生政策、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xx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领导小组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给予相应处罚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1)违反免试入学规定,采取考试、测试等形式选拔或变相选拔新生的;

(2)跨学区招生的;

(3)违反规定招收择校生的;

(4)未妥善安置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就学的;

(5)收取与入学挂钩的各种费用及其他乱收费的;

(6)未按规定要求办理新生学籍的;

(7)未落实义务教育招生公开公示要求的。

7.提高服务质量。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各部门、各单位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切实解决新生入学工作中热点、难点问题和涉及学生及家长切身利益的问题。公安、市场监管、房产、卫生、地税、交通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学校做好户口簿、房产证、营业执照、居住证、车辆营运证等证照的审核工作。教育部门和招生学校要把招生入学工作作为为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安排专人接受咨询,积极主动帮助学生家长释疑解惑,做好服务,提高学生家长、社会对招生入学工作的满意度。

8.加大宣传力度。教育部门和招生学校要通过公告、宣传单、讲座、媒体、网络等多种方式,加强对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政策的解读和宣传,引导好社会舆论,服务好学生。大力宣传“家门口的好学校”,引导学生就近入学。要不断增强招生入学工作的透明度,彰显招生改革的公信度,接受社会监督,努力营造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良好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确保今年全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入学工作顺利完成。

入学教育教案第2篇

一、基本情况

(一)幼升小。全区现有幼儿园大班(含学前班)适龄幼儿2641名(其中城区1689名、农村952名),秋季学期城区七所小学(张小、杨小、杨陵二小、高新小学、高新二小、邰城小学、张分校)一年级现有31个班,学位1395个,学位总量短缺294个。城西、城南、城东南三个区域人口密度大,生源集中,对应的张小、邰小、高新二小3所学校资源所限,开设学位远不能满足实际入学需求。今秋开学城区"幼升小"仍存在大班额现象。

(二)小升初。全区现有小学六年级在校生1981名,初一在校生2022名。城区及其周边8所小学共有六年级在校毕业生1532人(张小275人、杨小243人、杨陵二小98人、张分校62,高新小学406人、高新二小60人、邰城小学273人,杨村中心115人),城区四所初中(第二中学10个班、第三中学6个班、高新初级中学8个班、西农附中8个班)可设初一学位1600个,学位总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但需要解决合理划片免试就近入学、师资短缺等实际问题。

二、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

(一)免试原则。所有公办、民办学校不得举行任何形式的招生入学考试,不得将各种竞赛成绩、奖励和各类考级证书作为入学的条件和依据,严格做到免试入学。

(二)就近入学原则。各公办学校依据学生户籍和家庭住址,按照"户籍登记为主、住房登记为辅、就业经营补充"的入学登记原则明确新生录取规定,规范招生程序,有序安排本片区适龄儿童就近入学。

(三)严格实行平行分班原则。义务教育段各学校原则上不招收特长生;严禁举办各种形式的"实验班""提高班""创新班""国际班"等快慢班;一律实行平行分班教学,严格保障学生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

(四)全区统一录取分配原则。区局将统筹考虑校情生情,对新一届初一学生实行统一发文录取。开学稳定后以学校为单位办理新生录取卡,实行电子学籍和纸质学籍双管理。非杨陵学籍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小升初"于8月5日之前在区教育局登记,一并发文分配。

三、免试入学的具体措施

(一)小学新生入学

2017年秋,我区继续执行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年龄须满6周岁(2011年8月31日以前出生)规定,各校要确保学区内适龄儿童按时入学。秋季开学报名当天,家长携新生持相关证件(居民户口簿、房产证、购房合同及近3个月物业费发票、务工就业证明)到学区对应小学报到注册。

1.各镇(办)小学招生范围:户籍及居住地在本辖区的适龄儿童(含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城区各小学招生办法:

(1)招生顺序(依据区局下达的招生计划,按照规定顺序录取,录满为止,剩余学生由区局统筹调配至其他学区)

顺序依次为:户籍及监护人房产均在本片区内的适龄儿童;监护人房产在本片区内的杨陵户籍适龄儿童;房产在本片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居住地(以居住证明、营业执照或务工合同为准)在本片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

(2)学区划分及保障措施

张家岗小学学区:居住地在常乐路以北(含阳光尚都、科秦山庄),孟杨路以南(不含杜寨村),西农路以西(含路东侧家属区及张家岗村),杨凌大道以东范围内(不含陵东村)的适龄儿童。

张家岗小学五星分校学区:居住地在常乐路以南,水厂路以北(含陶瓷厂、棠樾湖居、沁园春、恒大城),邰城路以西,杨凌大道以东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保障措施:按照"社会投入经营,政府购买服务,家长适当分担"的原则,在城南区域开通一条教育公交专线:南起棠樾湖居,途经恒大城、永安小区、法禧小区,到达张家岗小学五星分校,定点接送学生上下学。)

杨陵小学:居住地在陇海铁路线以北,凤凰路以南,常青路以西(不含鼎盛花园),西农路以东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杨陵二小(原姚安小学):搬迁至第三初级中学(原姚安中学)南大楼,合并成杨陵区九年制实验学校。居住地在西宝中线以北(含御景国际、南庄村、下川口新村),凤凰路以南,常青路以东(含鼎盛花园),高速东出口引线以西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含邰北社区拆迁入住户2-6年级插班生)。

(保障措施:在城东区域开通一条教育公交专线:东起下川口新村,途经南庄村、邰北社区、新桥路什字,到达杨陵二小,定点接送学生上下学。)

杨凌高新小学:执行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相关规定,优先录取农科教人员子女。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按照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切实完成好义务教育入学工作任务(具体招生办法详见高新小学招生简章)。

杨凌高新二小:执行民办学校自主招生相关规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就近招收适龄儿童入学(含邰北社区、邰南社区、胡家底村、陈小寨村、建子沟村、华电入区企业子弟一年级新生)。

西桥小学:居住地在西宝中线以南,渭河以北,东新路以东,漆水河以西范围内的适龄儿童(含千林世纪城小区)。

邰城小学:居住地在陇海铁路以南(含汽车站、火车站、水科所家属区、化建家园、东方明珠小区),朝阳医院以北,邰城路以东,东新路以西范围内的适龄儿童。

(二)初中新生入学

1.各镇办"小升初"招生范围

各镇(办)小学毕业生按照户籍和居住地,以镇(办)为单位免试直接升入所在镇(办)初中就读。第四初级中学、第五初级中学启用公寓化寄宿制管理模式,第三初级中学改建为杨陵区九年制实验学校。

2.城区各初级中学招生范围

第二初级中学:户籍在李台街道办、杨陵街道办,居住地在高干渠路以南、常青路以西、小偃路以东范围内及陇海铁路以南区域(含居住地在本片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小学毕业生。

第三初级中学:户籍在杨陵街道办,居住地在西宝中线以北、常青路以东范围内(含居住地在本片区内的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小学毕业生。

杨凌高新初级中学:居住地在陇海铁路以北、孟杨路以南(不含寨东村、杜寨村)、小偃路以西(含大寨社区)、杨凌大道以东范围内的小学毕业生。继续实行"公办全日制寄宿封闭式管理"办学模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在保证农林科大职工子女入学的基础上,按照属地管理原则,严格执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切实规范办学行为,完成好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相关任务。(对后期补录入校就读的起始年级初一新生学校必须建立学籍)。

四、几点要求

(一)严格遵守招生工作安排。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各公办学校要保证招生工作公正、公开,程序规范,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不得私自扩大招生范围。各民办学校开展招生工作之前,要将本校招生工作方案报区局审核,经批准后,方可执行。

(二)严格控制转学。学生不得以择校为目的随意跨片区转学。区内各学校之间原则上不允许转学,对于学校私自接收转入的插班学生,区局不予办理转学手续。毕业年级和休学期间的学生一律禁止转学。

(三)严格控制辍学。新生无故不报到或在校生无故不到校学习超过一周的视为辍学。学校发现学生辍学后,应及时联系监护人查明情况,做好劝返工作,切实落实《义务教育法》。义务教育阶段任何学校无权劝退或开除学生。

(四)严格控制留级。义务教育段学生一律采用"直升式",除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外,其他学生不允许留级。全国学籍管理系统于每年8月10日24时自动升级一次。对于因病需长期治疗超过三个月提出休学申请的学生,各学校要严格审查各项休学手续,由学校主管领导签字、盖章后报送区局审批。严禁任何学生以休学名义留级;严禁公办初中招收初三补习生。

(五)统筹安排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外来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凭居民户口簿、居住证明(房产证、购房合同附加物业缴费税务票据、住房租赁合同)、务工就业证明(签订的一年以上劳动合同)等有效证件向片区内学校提出入学申请,由学校直接安排入学。

(六)认真做好残疾儿童的入学安置工作。残疾儿童入学年龄可适当放宽,各片区学校应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对有入学能力的残疾学生优先安置随班就读;对不能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应积极协调安置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

入学教育教案第3篇

一、总体要求

分析检查阶段在整个学习实践活动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的关键。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阶段取得的成果,紧密结合本单位的工作实际,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找准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理清发展思路,明确今后的工作方向。

二、主要任务

分析检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征求意见,找准问题,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明确方向。要在继续做好学习调研阶段后续工作的基础上,对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重点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的工作:

(一)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5月中旬-6月中旬)

1、广泛征求意见。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各支部要从有利于反映真实情况,有利于解决突出问题,有利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出发,采取召开座谈会、个别访谈、设置意见箱、开通热线电话、网上留言、发放征求意见表等形式,广泛征求意见。教育局党委还要注意征求基层学校的意见,看其对本单位工作的满意程度和愿望要求。每个党员都要真诚地征求和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党员领导干部要主动征求分管部门和联系单位的意见,力求把党组织、领导班子和个人等存在的问题找准、找全,为深刻剖析打好基础。

2、开展谈心活动。坚持把谈心活动作为进一步征求意见、找准问题的重要渠道,作为党员自我认识、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民主生活会前,班子成员之间、领导干部与党员之间、党员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要广泛开展谈心活动。真正做到触及思想,触及灵魂,以利于增强团结,形成共识。谈心要形成记录,详细记录谈话人所提的意见建议。

3、撰写发言材料。班子成员要立足思想和工作实际,结合征求到的意见建议,紧扣党的十六大以来本单位的发展实践,紧扣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紧密联系领导班子作风建设的实际,结合查治“六症”工作,深入查找个人和班子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面对国际金融危机不利影响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撰写发言材料,深刻分析原因,吸取经验教训,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班子成员在撰写发言材料时,对本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勇于把自己摆进去,主动查找自己的责任。要敢于触及自身存在问题的深层次根源,进一步提高认识,真正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发言提纲重点把握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二是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三是今后努力方向和整改措施。

4、召开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教育局党委领导班子和科级以上参学单位要以“推进科学发展,全面提升素质,加速率先崛起”和“加强干部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上,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按照“五对照五查找”认真查摆问题。即:对照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的要求,认真查找有无发展信心不足、发展思路不清、发展方式落后、发展质量不高、发展后劲不强、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照以人为本的要求,认真查找有无执政为民意识淡薄、关心解决群众疾苦不够等问题;对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查找有无片面发展、盲目发展、只顾眼前发展、不重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各方面协调发展等问题;对照统筹兼顾的要求,认真查找有无全局意识不强、缺乏战略性思维、政令不畅、有禁不止等问题;对照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要求,认真查找有无党性不强、党风不正、执行党纪不严、尤其是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政绩观不正确、作风不实及形式主义、等问题,开诚布公地谈问题、找原因、提建议,积极健康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努力形成民主团结、敢讲真话、务实创新的良好氛围,确保民主生活会紧扣主题、重点突出、卓有成效。局党委和*中学、职教中心领导班子一般应在专题民主生活会前7天左右,向县纪委、组织部和学习实践活动办公室、指导检查组报告。县纪委、组织部和县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将派人列席,提前介入,加强指导。专题民主生活会可以适当扩大列席人员范围。县委指导检查组将严格把关,坚持做到准备工作不充分的不开会、班子成员发言材料问题找得不准不开会、原因分析不透不开会、整改措施不实不开会、努力方向不明不开会。民主生活会结束后,要及时将召开民主生活会的综合情况报告和会议记录复印件等相关材料报县纪委、组织部和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5、召开党员专题组织生活会。以党支部(或党小组)为单位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每位党员都要认真准备发言材料,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要做到“三查三看”,即查思想,看科学发展意识是否明显增强;查工作,看科学发展能力是否明显提高;查作风,看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效是否明显。党员领导干部既要以普通党员身份参加所在党支部的专题组织生活会又要参加所在领导班子的专题民主生活会,坚持过好双重组织生活。

(二)形成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6月底前)

1、专题研究。局党委领导班子和*中学、职教中心领导班子要按照学习实践活动总体要求,抓住分析突出问题、理清科学发展思路、明确改进措施这个重点,研究确定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的主要内容,确保在认真查找问题上下功夫,在深入剖析原因上下功夫,在科学制定对策上下功夫,确保把党的十六大以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讲清楚,把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科学发展共识讲清楚,把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讲清楚,把存在问题的主客观原因特别是主观方面的原因讲清楚,把推动科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举措讲清楚,把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的具体措施讲清楚。

2、撰写初稿。局党委领导班子和科级以上单位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要全程主持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其他领导班子成员要积极参与,既要切实负责所分管方面的工作内容,又要对整个报告提出具体的意见建议。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要全面总结回顾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情况,客观看待和深入反思在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出现的一些失误和教训,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对本单位带来的挑战和不利影响,进一步明确在今后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做到继承好的、坚持对的、纠正错的、调整偏的。在分析检查基础上,找准本单位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明确推动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方向、总体思路、工作要求和主要措施,提出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具体措施。当前特别要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研究提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有效举措。要避免把分析检查报告写成一般性的工作总结或工作报告。

3、审阅把关。县委指导检查组将指导所联系单位分析检查报告的撰写,并审阅分析检查报告。县委指导检查组将严格按照“七不通过”(即调查研究和征求意见不广泛的不通过,反映学习、调研和解放思想讨论的成果不充分的不通过,查找突出问题不准的不通过,科学发展思路不清的不通过,科学发展举措不实的不通过,群众提出的合理意见建议没有采纳的不通过,讲成绩多、讲问题少,把分析检查报告写成工作总结的不通过)的原则,对分析检查报告严格把关,确保质量。

4、修改完善。分析检查报告初稿形成后,通过适当方式听取多方意见,经党委扩大会议(科级单位支委扩大会议)充分讨论后,反复修改完善,使之成为本单位科学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三)组织群众评议(7月中旬前)

1、确定参加评议人员。参加评议的人员,既要有本单位的党员和群众,也要有一定的基层单位和服务对象代表。教育局党委领导班子的分析检查报告要安排“两代表一委员”和基层群众代表参加评议。参加评议的人员范围要同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进行的满意度测评人员范围通盘考虑。参评人员要具有代表性、层次性和广泛性;要熟知活动开展情况;要具有较强的政治责任感和评议能力,以保证评议质量。

2、精心设计测评内容。具体的评议内容要同分析报告的主要内容统一起来,与学习实践活动基本结束时进行的满意度测评内容统一起来,严格按照要求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评议。一是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评议领导班子对科学发展的认识深不深,调查研究和听取意见的范围广不广;二是结合发展的现状,评议领导班子查找问题准不准,原因分析的透不透;三是结合科学发展的要求,评议领导班子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路是否清晰,制定的工作措施是否可行,有没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采取多种方式评议。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召开座谈会、评议大会和书面评议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评议,充分尊重党员群众的评议意见,使群众评议的过程成为上下交流、取得广泛共识的过程。

4、完善分析检查报告。要认真听取、虚心接受党员群众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将群众的合理意见体现到修改后的分析检查报告中来,使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体现群众意愿、凝聚集体智慧。

5、公开评议结果。局党委领导班子和*中学、职教中心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方式在内设机构和所属单位(校内)公开。分析检查报告和评议结果要报县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分析检查阶段基本结束后,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的各支部要适时开展“回头看”工作,认真自查,没有达到规定要求的,要进行认真地整改、补课,直至达到规定要求。

三、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分析检查阶段的工作能否取得实效,决定着整改落实的方向和力度,决定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度和质量。各支部一定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抓出成效,特别是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继续深化学习,在理论武装上下功夫。在前一阶段学习培训的基础上,紧密联系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联系自身实际,进一步深化学习。继续组织广大党员干部通读、精读“两本书”内容,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同志最近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中央应对当前经济形势、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素养,不断提高认识水平和判断能力。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紧密联系当前经济形势和社会稳定形势,及时把学习成果体现到分析检查阶段的各项工作中去,做到问题查找更准、原因分析更透、发展思路更清、工作对策更可行。第二,要找准突出问题,在理清发展思路上下功夫。要把查找问题作为分析检查阶段的重要一环,继续采取有效措施,找准影响和制约我县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以及党性党风党纪和师德师风建设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要摒弃私心杂念,诚心诚意听取群众意见,从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采取“自己找、群众提、上级点、大家帮”的方法查摆问题,从思想认识上分析原因。第三,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在增强合力上下功夫。专题民主生活会要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严格把握政策界限,坚持“三重两不”,即重在分析问题,重在总结经验,重在明确方向;不纠缠历史旧账,不纠缠个人责任,要客观、辩证地看待成绩与不足,努力营造务实创新的良好氛围。对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既要严格要求,提高质量,又不搞人人过关,注意保护党员干部的发展积极性。第四,要严格分析检查,在提高分析总结质量上下功夫。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思想上注意互相沟通交流,提高分析总结的质量。分析检查报告要突出检查和分析两个环节。要通过组织群众评议,使分析检查报告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更好地体现群众意愿、更好地凝聚集体智慧,更加广泛形成领导班子和广大党员、干部在科学发展上的共识。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分析检查存在的突出问题;带头听取群众意见建议,接受群众评议。第五,要突出实践特色,在解决实际问题上下功夫。要把应对金融危机、全力抓好“三保”作为学习实践活动最大的实践、最重要的实际、最需要取得的成效,精心设计切合实际、特点鲜明的实践载体,着力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在推动当前工作上求实效。要结合正在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中开展的“加强党性修养、弘扬优良作风、促进科学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政治生态建设,以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障和服务科学发展为中心,以加强党性修养、树立和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为重点,以加强制度建设、形成长效机制为关键,推动政治生态建设步入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各支部要继续深化“讲师德、树新风、强素质”主题实践活动,要创新活动载体,丰富活动内容,突出实践特色,注意培育典型,使活动真正达到预期目的,收到明显成效。

入学教育教案第4篇

一、时间安排

从2009年7月中旬开始,至8月下旬基本结束,时间一个半月左右。具体各环节的时间安排见附表。

二、目标任务

整改落实阶段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成果的关键阶段。主要任务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扎实整改,切实推进科学发展的实践成果和制度成果。通过整改,把广大党员、干部、教师的学习成果转化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科学发展之路、建生态文明城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际行动;结合教育实际,制定和完善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教育发展规划、目标措施,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

三、方法步骤

(一)认真做好整改落实阶段工作准备

制定工作方案。根据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部署安排,紧密结合我市教育工作实际,制定出符合实际、可操作性强的整改落实阶段工作方案,把解决问题和完善体制机制工作具体化、目标化、责任化。

(二)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局领导班子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提出的走科学发展路、建生态文明市的总目标和“解放思想、埋头实干”的精神,以促公平、促均衡、促提高为主题,结合分析检查阶段情况,研究制定能够切实解决影响我市教育科学发展问题的整改落实方案。

1、依据分析报告,初拟整改方案。在学习调研和分析检查的基础上,根据分析检查报告中查摆出来的问题和明确的整改思路,认真研究确定本部门本单位在整改落实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整改落实方案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项目,明确整改落实目标和时限要求,明确整改落实的具体措施,明确整改落实的分管领导、责任处室和具体责任人。

2、公示整改方案,接受群众监督。整改落实初步方案形成后,通过在**教育信息网公布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各层面对整改措施的意见、建议,使形成的整改措施具有科学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厚的实践基础。

3、梳理意见建议,完善整改方案。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着眼于在实际工作中转化学习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修改完善整改措施,使形成的整改措施能切实有效地解决查找出来的突出问题,能切实地做到保增长、保发展、保稳定,促进我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三)集中解决突出问题

教育局机关各位负责同志、各处室、局属各单位按照出台的整改落实方案,统筹协调,要用解决具体问题的实效,让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受到科学发展带来的新变化,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1、落实整改责任。各处室围绕整改目标,进一步明确本单位的整改项目、整改措施、整改进度安排等事项,分轻、重、缓、急、先解决突出问题。每个突出问题的整改做到“四个一”:即对每一个突出问题要有一位领导牵头,有一名具体负责人员,有一个具体措施,有一个明确的办理时限,确保整改落实到位。

2、公开整改承诺。各责任单位以灵活多样的形式对本单位要集中解决的问题在一定范围内公开,接受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

3、分类进行整改。要抓住那些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实际问题,集中精力加以解决,多办几件群众迫切希望办的实事。对具备解决条件的突出问题,要马上整改;对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那些应该解决但由于受到客观条件限制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向群众说明情况,积极采取措施逐步解决;对一些需市委、市政府协调办理或其他市属相关涉及多部门、单位办理的问题,要积极探索上下联动、左右互动解决问题的方式。

4、通报整改结果

⑴通报内容。对整改方案的落实情况,应全面地向群众通报。对应解决但一时未能解决的问题,要如实向群众说明原因,取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⑵通报形式。一是动态通报,可通过整改进展情况通报会等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二是整改结果集中通报,一般应与群众满意度测评相结合,以测评会或书面告知等方式进行。

(四)完善体制机制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形成解决突出问题的长效机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制度保障。要充分运用学习调研成果和领导班子分析检查报告,勇于突破制约我市教育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束缚。要及时对不合时宜的一些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在清理的基础上再进行梳理,对于陈旧过时的规范性文件或与法律法规相冲突的规范性文件,一律予以废止或修改。同时,建立的制度要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在今后工作中长期坚持,不断巩固。

1、清理查找。一是广泛征求意见。认真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广泛深入地征求上级有关部门、有关部门以及干部职工、广大群众特别是服务对象对本部门本单位完善体制机制的意见和建议。二是严格进行自查。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依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结合工作职能,严格查找、清理本部门本单位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

2、筛选确定。一是进行初步筛选。在征求意见和自查基础上,认真进行梳理和分析,按轻重缓急原则进行初步筛选,进一步明确哪些制度和政策是当前有条件并急需废止、修改、建立的,哪些制度和政策、体制机制是需要一定时间逐步进行创新和完善的,哪些是需要上报上级部门研究解决的。二是进行分析论证。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组织召开由相关部门、有关专家、一般干部职工和群众代表特别是服务对象等参加的会议,对梳理确定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进行专题研究论证,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三是进行研究确定。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及时召开局党委会议,研究确定需要废止、修改、建立的各项制度和政策,需要创新和完善的体制机制。对于我局职责范围内不能解决的体制机制问题,认真进行梳理汇总,并提出有关意见和建议上报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

3、组织修订。根据研究确定的情况,制定我局体制机制修订工作方案,实施有关制度、政策的“废、改、立”,以及有关体制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修订工作方案要根据制度、政策及体制机制修订工作的难易程度、职能权限、涉及范围等,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限等,抓紧组织修订,逐步形成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五)回顾总结

1、进行“回头看”。整改落实阶段基本结束时,要进行一次“回头看”,重点对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进行查找分析。主要看是否针对实际问题提出了整改措施,是否制定和完善支撑科学发展的相关措施和体制机制,是否围绕“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查灾情、求实效、办实事”,办了一批实事、破解了一批难题,取得实际效果。对在“回头看”工作中查找到的问题,要及时加以纠正和完善。

2、认真进行阶段总结。整改落实阶段结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和成果,并形成书面材料及时报送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切实强化领导责任。整改落实阶段是检验学习实践活动成效的重要阶段,广大党员和群众十分关注。要紧密结合实际,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突出重点、抓好关键,切实做到“三个有”:即有符合要求的整改落实方案、有解决问题的具体行动、有整改落实的实际成效。领导班子成员要切实发挥表率作用,从我做起,着力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着力解决阻碍教育科学发展的根本性问题。

入学教育教案第5篇

[关键词]:高校教育档案 信息化 档案信息资源

高校教育档案是高校在进行教育活动中所留下来的各种信息、数据、文档、资料等。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高校教育档案管理和应用的效率,使其更好地为高校教育教学服务,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一、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趋势

高校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历史使命,丰富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高校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来说,高校教育档案包括关于上级部门开展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指令性文件,当期教学计划、各学科教学大纲,重点课程建设资料,教学质量检查、教学观摩、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资料,以及学员管理、课堂教育、考试考查等各方面的资料。高校教育档案工作对于高校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对高等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搜集与整理,可以记录高校教育活动的轨迹,从中探索高校教育的发展规律,积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成果和宝贵经验。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指在教育档案管理活动中,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档案信息资源进行处置、管理,并提供相应的信息资源利用服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高校教育活动愈发的丰富与多样化,教育档案管理愈发的繁琐复杂,通过更加便捷的工具来推动和加强高校教育档案管理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现代信息技术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方向,其功能十分完善、强大,已经能够满足高校教育档案建设的基本需求。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到高校高等教育档案建设中来,实现档案管理手段的转变,是高校教育档案发展的重大变革。

二、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传统档案走向现代档案的重要标志,也是高校教育档案改革与发展的重要途径。当前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以下问题,阻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1.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缺乏系统性

教育教学活动是高校最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是由高校各个部门和高校教师、辅导员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的系统工程。在这一过程中,参与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部门中都产生了大量的档案信息资源,如何将这些繁琐复杂的信息资源及时、准确、有效地录入到高校档案管理系统中,使之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高校教育档案体系,成为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但在具体的发展实践中,各高校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需要使用经费的地方也非常多,相对来说,对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比例相对较低,用于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也十分有限,无法购置好的软件及硬件设备,使高校教育档案管理落后于学校发展的步伐。

3.高校档案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人是高等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关键因素。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对档案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具备传统的档案业务能力基础上,要具有一定的档案信息化管理意识和先进的理念,还要掌握一些现代信息技术。从现实情况来看,各高校档案工作队伍虽然整体素质已经有所提升,基本保障了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却很少能够比较深入、全面地理解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自然也就很难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程中来,影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4.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高校教育档案是高校有效教育教学活动的记录,是高校发展成果的凝结。从高校发展的角度来讲,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对于高校下一阶段的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从学生个人而言,这些档案信息资源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也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现代信息技术为高校教育信息资源的检索和利用提供了便利条件,但高校教育档案的利用率仍然偏低,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进程。

三、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几点策略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加快档案管理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制定并完善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有统一标准来规范和约束建设行为。制度就是规矩,是高校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标准。高校档案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国家档案管理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适合本校、本部门的档案管理制度,对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录入、保存、查询等环节进行规定,推出相关适应信息时代的便于操作的相关制度,使高校教育档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2.加大对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

高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要提高档案管理意识,要强化“以史为鉴、以档案为镜”的档案建设观念,重视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从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倾斜,加大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力度,从软硬件两方面支持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同时,高校档案部门也要善于运用资金,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并通过有效规划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争取“花少钱,办实事”,推动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工作。

3.提高高校教育档案工作人员的素质

重视档案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创设机会开展校内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高校之间教育档案工作人员之间的业务交流,使他们就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的解决方法进行积极的探讨和研究,引导和帮助他们更新观念,强化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意识。并且要主动吸收高素质人才加入到高校教育档案队伍中来,为教育档案工作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同时,还可以尝试引入竞争机制,从客观上营造一种氛围,使教育档案工作人员努力学习,提高业务水平,从而打造一支素质优良的档案工作队伍。

4.提高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以使用促发展”。近年来,对高校教育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需求不断增加,服务对象也由在校学生扩大至历年毕业生,服务内容也从最初的便于教育教学管理,扩大到提供选课参考、学历认证等方面,这些都为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助力。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要关注这一变化,加强对资源的整合与分析,提高信息资源质量,强化档案服务理念。以上措施都将有力地推动高校教育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

四、结语

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将极大地促进高校档案工作现代化、标准化、公开化和服务化,对于学校教学、教务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要充分认识到高校教育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为推动档案信息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入学教育教案第6篇

一、传统体育教案

传统体育教案的结构一般可分为四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也有的老师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合为一部分。这种形式的教案是建国以后体育课常用的教案,一直沿用了近五十年,这么多年来一直运用它,一定有它的优点。但是长时间以来没有改革,也必然存在着一些缺点。

1.传统体育教案的优点

这种传统体育教案对课的教学时间把握较好,层次分明,教学分界线非常明显,按顺序一步一步进行教学。这种教案注重教师的教学行为以及课堂教材的教学顺序,显示了老师的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可以很好地控制教学时间以及教学进度。体育教案的书写有统一的格式,也有专门的体育老师教案本,看到教案时一目了然,很容易地明白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意图。

2.传统体育教案的缺点

过程过于程序化以至于使教学过程太死板,教学气氛也非常沉闷与老套。教师书写此类教案时也是机械地抄写,每节课教案大同小异,老师的思维得不到创新。

3.传统体育教案的适合范围

传统式的教案适合于刚刚开始教学工作的新教师,以及对一些注重系统性与顺序性的教材的教学。另外,教案的格式简单易操作,体育教师平时的教案书写也非常方便,可以采用这种传统形式。

二、情境体育教案

情境体育教案从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与启发式教学中得来,这种教案形式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在这种大环境下孕育而生的,新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基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老师常用小游戏、小故事让课堂活跃起来,情境的创设很重要。

1.情境体育教案的优点

这种教案很注重情境教学模式的导入和运用。一般上课开始时,就采用一个情境片段开头,引导学生进入自己预设的教学情境。在整个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它始终围绕一个主题或一根主线进行教学。这类教案的书写没有统一的格式,但有一定的规律,必须按照人体活动的生理规律来进行阶段教学:导入阶段、融入阶段、高潮阶段和恢复阶段这几个过程。

2.情境体育教案的缺点

这种教案的框架不统一,整体看上去很乱的感觉。特别是在这类教案的设计上给人一种花哨、走形式的感觉,流于排场、场面和课堂气氛。在这种花哨的情况下,使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运动负荷与运动量达不到,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3.情境体育教案的适合范围

这种教学在常态下的课里很少使用,而在公开示范教学和比赛时运用则比较好,课堂气氛很容易感染评委和观众。贴近生活化的教材内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会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其中来。

三、叙述式体育教案

叙述式体育教案就是把教学过程、把整堂课像叙述事情一样写下来。这种教案与其他学科的教案有点类似。

1.叙述式体育教案的优点

这种教案没有明显的阶段之分,整个教案文字较多,看上去像在表述一个过程,所以说,它更注重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这种形式与情境教案有共同点,但也有所区别。情境式教案注重教学与生活情境相联系,在于利用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堂。而叙述式体育教案是一种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感受,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主体,更强调学生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它把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任务,让学生带着学习任务去学习,大胆探究与创新。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此种体育教案也是新的教学形式,是在新课程改革下产生的。

2.叙述式体育教案的缺点

在这种教案中,对学生的注重有所加重,但是无形中削弱了老师的教学主导作用,有时学生太过自由,摆脱了老师的束缚,致使他们学习会走一些弯路。

3.叙述式体育教案的适合范围

由于注重学生的学,所以一些简单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下能较容易完成的教学,可以采用此种教案形式,但是其难度较大,对运动细节要求过高,需要老师的干涉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则不宜采用此种教案。

入学教育教案第7篇

关键词:《刑法学》;案例教学;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2年1月5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而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我国的教育现状与整个教育发展规划大不匹配。我国的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是客观存在。为了解决这一关系重大的问题,从国家的层面上进一步提出了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的一些指导原则,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实践中,引入案例教学应该说是教学方法大胆改革与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具体到《刑法学》的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深入浅出阐释《刑法学》理论,“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理解度,培养创新能力,缩短理论与实践距离等方面作用不容小视。”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准确、更清晰地了解和把握基本概念、原理、成文法规则等。实践证明,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刑法学》教育走出困境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案例教学符合《刑法学》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刑法学》课程教学中,教师既可采用由理论到案例的演绎方法,也可采用由案例到理论的归纳方法。在法制史的视域内,一览中国古代有关刑事审判的历史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历代大都相当重视发挥 “判例作为正式法源的作用:以例解律,以例辅律,以例补律,甚至以例破律;编制判例也成为官方和民间重要的法律活动。”从中也可以说,我国传统法律把判例作正式立法的源泉,以实际的判例或是解释、或是辅助说明、或是补充说明法律条文,甚至可以破旧除新,改革不适应现实需要的法律条文。可见,案例的重要性。我国一向是重视传统,传统的思想延及至今,在教学过程中,也必然采用案例教学,以便更清楚准确地阐释法律理论。

《刑法学》课程的教学首要的和基本的教学要求是向学生传授基本的刑法理论知识。在讲授《刑法学》理论知识的过程中,面对庞杂而难懂的概念、原理和规范以及一些其他重要问题,如何能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深一层次,能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笔者多年的《刑法学》教学实践中,以及与以往听过《刑法学》课程的学生沟通或问卷表明,在《刑法学》课程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在实践,笔者在《刑法学》教学过程中运用了案例教学。“选择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生动形象地解释法律的内容,深刻揭示其法理内涵,推动法律的发展与完善。”这是在传授抽象概念、原理、规范的基础上运用案例的教学过程,就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中的由一般到具体的演绎过程。这只是《刑法学》案例教学中的第一步,在运用案例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授概念、原理、规范引入案例,同时又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深化对概念、原理、规范的重新认识。这不仅能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系统知识,而且还能使学生受到启发,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融会贯通,促使学生的知识从具体跨越到抽象,从个别扩展到一般,从微观延伸到宏观,顺利地实现知识的迁移和认识的提高,就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中的由具体到一般的演绎过程。演绎方法或归纳方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从理论层面上掌握概念、原理、规范,从实践的层面上是运用这些概念、原理、规范。学生主要是学习书本的知识,深入操作层面已是不现实,这是一个悖论。因此,在《刑法学》教学过程中,大量引入案例教学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个难题,这也符合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刑法学》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们有效认识这一学科的发展规律。

二、案例教学符合《刑法学》教育改革的目标

《刑法学》教育既是法律通识的教育,又是法律职业的教育。当前《刑法学》教授方法存在“重知识传授、轻技能培养;重理论讲解、轻实践培训;重法条注释、轻法律精神培育;重教师讲授、轻学生能动性;重考试、轻能力;重考试分数、轻素质提高”的缺陷,此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关于什么是教学目标,目前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意见很不一致,分歧很大。有学者主张“应该定位于职业教育,法学教育应当成为培养未来的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职业工作者的职业性教育。”还有学者认为,应该定位于“素质教育,法学教育应成为一种培养国民素质的通识性教育,或培养学者和法学专家而教授法学理论和系统法律知识的研究性教育。”这两种争论,即法学教育应当成为培养未来的律师、法官、检察官等法律职业者的职业教育学院,还是应成为培养国民素质的通识性教育或培养法学家和学者而教授法学理论和系统知识的研究学院。

无论是定位于职业教育还是定位于通识教育,都有其缺陷。笔者看来,二者应该有机结合,既要考虑职业教育,同时还要考虑通识教育。基于这样的定位,在笔者的《刑法学》教学实践中,引入案例教学法,以典型案例为载体,为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性提供了平台,使其在分析案例、探寻答案的过程中增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可以说,“案例教学法由此满足了现代法律教育对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要求。它既从实际判例中来,具有实践性,同时,又因为建立在统一的客观原则之上并可以提供一致的结论而具有科学性。”无论是法律职业教育目标的确立还是素质教育目标的确立,都决定了《刑法学》教育方法的改革,“直接关系到法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模式的设计、法学课程的设置、教育方法的选择。”在强调法律职业教育的情况下,过去的《刑法学》教学只注重概念、原理、规范的讲解,让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理解,只要记住即可,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是典型的以教师的讲授为中心,忽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这不利于法律职业教育。

笔者在《刑法学》教学过程中引用案例教学法,把这个课程定位于法律职业教育,按照法律职业教育对学生的能力要求,十分注重学生主体性、主动性、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引入和分析判断来解决理解、掌握有关《刑法学》的理论问题。在强调法律素质教育的情况下,笔者加强案例教学的运用,培养了学生法律职业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职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

三、案例教学符合《刑法学》素质教育的要求

《刑法学》学科特点决定了其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法治建设所需要的有关刑法方面的法律人才。而素质教育“以其对于高等教育内在规律与发展趋势准确把握,成为法律教育的理想模式”,而要真正做到素质教育与《刑法学》教学过程的融合,这是推进《刑法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谓的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具体到《刑法学》教学方法领域,可以变灌输式教学法为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可以贯穿于整个《刑法学》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其具体形式包括在课堂讲授《刑法学》理论中评析案例、专门组织的案例分析、案例模拟教学(如模拟法庭)、旁听案件处理、实习以及现场教学等。

通过案例教学法,一方面可以解释成文法律,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研究成文法律中存在的法律漏洞及有待改善之处,从而推动成文法的发展完善。案例教学法主要运用成文法分析案例,因此所得到的结论往往比较明确,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既能够掌握《刑法学》知识的精髓,又能够增强实践工作能力。这也正是我国当前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在《刑法学》的教学活动中,选择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和研究案例,生动形象地解释《刑法学》的基本概念、原理、规范等的内容,深刻揭示其法理内涵以及逻辑推演,推动《刑法学》的渐进发展与逐步完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案例教学法具有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具有很大的不同,并且有其独特优势。尽管其根植于判例法国家的法律文化背景,但其对训练学生的法律思维、培养学生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方面不无裨益,值得《刑法学》教学过程中提倡运用和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高小珺.法学案例教学法的建构与进路[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9.1.

[2]张志铭.我国法院案例指导制度的全新定位[N].光明日报,2011.6.29.

[3]王祖书.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引入与实践探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9.

[4]顾永景.谈案例教学模式的内在根据[J].教育与职业,2005.20.

[5]房文翠.当代法学教育的法理学透视[J].法学家,2002.3.

[6]方流芳.中国法学教育观察,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33.

[7]曾宪义,张文显.法学本科教育属于素质教育[J].法学家,2003.6.

[8]周汉华.法学教育的双重性和中国法学教育改革[J].比较法研究,2000.4.

入学教育教案第8篇

关键词: 高等教育管理学 案例教学 必要性

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政策性、实践性、综合性很强的应用学科[4],是培养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时必备的一门课程,其学科的特点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中实行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具有客观真实性、突出实践性、较强综合性的特点,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能调动师生的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自上世纪20年代在美国正式推广以来,受到了企业界、学术界和教育界的重视和支持,在全世界范围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案例教学又称案例法、案例教学法。

(一)内涵。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教学案例为媒介,以个案分析为切入口,以学生共同研究和观点碰撞为主要施教方式的一种教学方法。[2]案例教学有别于传统的事例教学,案例作为案例教学的核心,必须具备客观真实典型的特点才能作为编写成教学案例的素材。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研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是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中,不是注重对理论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而是贯穿对具体案例问题的分析研讨,以案例问题为起点,以学生分析研讨为过程,以共同寻求解答为终结,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取新的知识。

(二)特点。

作为一种功能独到、有广泛适用对象和适用范围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自身的特点,这也是案例教学之所以行之有效而被广为采用的原因。我认为,案例教学具有两个引人注目的重要特点:第一,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这正如美国哈佛大学教师教育的负责人、极力倡导在教育管理学教学中导入案例教学的梅塞思(K.Merseth)博士所说:“与那种松散结合的个体学习者不同,案例教学需要形成一个学习者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每个共同体成员都分担着学习的责任。”[5]案例教学过程的核心就是打破老师课堂讲授知识的固有模式,而针对教学目标选取真实案例,引导学生从多个视角剖析案例问题,并作为参与者融入到讨论中,从而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二,案例教学侧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案例教学的实质就是学生运用原有知识从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增长新知,在此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唤起了学生团队合作的集体意识,而且训练了学生的信息搜集、语言表达、归纳概括等多种能力。

二、高等教育管理学

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从高等教育领域分化出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从工作经验体系到科学理论体系,其学科体系一直都是专家学者研究的重点。

(一)学科性质。

关于高等教育管理学科性质问题一直存在争论,高等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各持己见,归纳起来有四种观点:(1)高等教育管理学是高等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2)高等教育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3)高等教育管理学是边缘学科,它既是教育科学的组成部分,又是管理科学的一个分支;(4)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交叉学科。[6]我更倾向于第四种观点,高等教育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高等教育管理学虽然移植、借鉴、融合了其他学科尤其是管理学领域的理论方法,但是以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体现了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性。高等教育管理学的一大特点是运用理论为实践服务,从而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故其特质是实践性。

(二)学科目标。

高等教育管理学的根本任务就是揭示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3]而高等教育管理的本质通俗说法是高等教育日常运转的实践活动。在此基础上,我认为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目标是培养具备高等教育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在日常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进行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能力的高级人才。

(三)学科内容。

学科内容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划分:第一个是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的视角,第二个是从常规理论和热点问题的视角。第一个视角:从宏观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内容包括整个高等教育部门中的管理现象、高等教育管理的规律;从微观层面出发,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内容交叉渗透了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理论,主要研究具体的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活动,其中包括如何对教育和教学过程进行管理,影响管理效能提高的各种因素有哪些,如何对人、物、时间、信息等资源进行管理,使其发挥最大效用,最终达到提高高等教育的办学效益之目的等。第二个视角:高等教育管理学涉及的常规理论包括高等教育管理的发展历程、基本原则、基本规律等及具体管理实务如高等学校的行政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学涉及的热点问题包括高等学校的定位、结构和内部体制改革,高等教育政策,政府大学社会的权力与责任,现代大学制度,校本管理等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

三、案例教学的价值在高等教育管理学科中的体现

案例教学在法学、医学及工商管理学界的成功运用,尤其是哈佛商学院的推广,使得案例教学成为教学方法中的热点研究问题。教育工作者们开始着重探究案例教学在单一学科及跨学科教学中的价值,比如近年来很多教育界学者开始研究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教育管理和学校管理中的应用。同样,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培养未来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研究人才的交叉学科,案例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使用价值值得重视和研究。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深入探讨案例教学的价值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的体现。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映射学科特性。

案例教学通过在学生面前呈现生动典型案例和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更直接和深层次地认识事物的本质,更有效地将所学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去。案例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1]这正好映射了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特性。上文中我提到,高等教育管理学的学科特点就是实践性,它借鉴渗透综合了多学科的理论知识来指导高等教育领域的管理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新的理论,从而促进学科体系的发展。一直有学者、学习者批判、抱怨,高等教育管理的理论空洞脱离现实,对实际中的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缺乏适用价值。然而案例教学为理论和实际搭建了桥梁,拉近了课堂与社会的距离,在教学中将理论学习和实际运用捆绑在一起,供学习者自主思考研究。

(二)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吻合多元化的人才目标。

案例教学通常针对教学目标选取典型案例,学习者在对真实事件有直接感触或亲身体验各种情境的同时,围绕需要解决的一个或多个实际问题从多种角度出发,展开集体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脱离了对老师的依赖性和有标准答案的思维定势,在学习中自主思考分析,将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融会贯通,提炼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答案,在讨论中吸取他人的新观点拓宽自己的思路,从而有所创新。案例教学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团队合作的精神和学习个性,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创新思维,锻炼搜集处理信息、语言表达和文字综述的能力等。这些能力和素质符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和研究的用人要求。高等教育管理学不仅需要培养具备高等教育管理理论知识的人才,而且需要培养在日益复杂和变化多样的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能自如处理协调各种日常管理事物和突发事件并能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等教育管理人才。在这方面,案例教学必将凸显其优势。

(三)优质案例与多元结果契合学科内容的多样性。

在案例教学中,案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教学案例一般有几个特点:(1)取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现实问题或曾经发生的历史案件,相关资料客观真实有较强的实践性;(2)在同类事件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蕴含值得研究的问题;(3)紧扣相应主题,简单生动的描述了事件的发展过程;(4)以叙述事件为主,内容丰富。从上文可知,高等教育管理学中蕴含了高等教育管理领域的所有理论和实际问题。由于时代的发展、制度的变迁,影响管理活动的因素日益繁杂,管理知识和理论逐渐多样化,高等教育管理领域也不例外。因此,学习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理论知识,必须认识和了解不同的政治、经济、科技和文化背景,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因时因地制宜,权变各种管理因素高效达成高等教育管理目标。[7]若将案例教学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学中,则案例能完全呈现出管理活动中的各种因素和实际问题,符合学习高等教育管理知识的需要。同时,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热点问题通常会有多种结果和论争,这也是由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多样化和复杂性所决定的。在传统教学中,标准答案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案例教学则为各种观念的碰撞提供了平台,多样化的思路可以提供多元的结果。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有充分的自由空间针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热点问题各抒己见,在各种思想中取长补短,这正符合管理活动多样化理论和解决方案的需要。

四、结语

我通过上文三方面的论述,充分证明了案例教学的特点符合高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的需要,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价值。高等教育管理学科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课堂氛围僵硬、教师注重理论而忽视引入实际问题、学生讨论缺乏积极性难以争鸣等。相对于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优势突出的案例教学运用于高等教育管理学科教学中,不仅有利于改善现存的教学问题,而且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如今越来越多学者针对高等教育管理学的特点,研究案例教学的价值和可行性。虽然很多教育者认识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并尝试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但碰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案例教学理论的系统研究和教师培训力度不够、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和组织实施有难度、没有专门的案例研究和编写机构导致案例资源缺乏、课堂效果不尽如人意等。不可否认,案例教学在高等教育管理学中的有效运用和自成体系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社会、高等教育机构和高等教育研究者需要通力合作,加大资金投入,展开社会调研,编写案例库,加强案例教学理论学习,吸收国外成功经验进行教师培训,争取充分利用案例教学的优势改善高等教育管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李德林.案例教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6.

[2]梁周敏,章立民,杨宝成编著.案例编写与案例教学[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3]薛天祥.高等教育管理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柏昌利.高等教育管理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Katherine K.Merseth,Case Studies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Addison-Wesley Educational Publishers Inc.,1997:6.

[6]白逸仙.高等教育管理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的合理性辩护[J].现代教育管理,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