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工程部质量管理

工程部质量管理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7 16:26:07

工程部质量管理

工程部质量管理第1篇

【关键词】工程设计;质量管理;分析

工程设计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工程建设的指向标,它在一个工程的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工程建设的先导。因此,关注企业质量体系的的运行,有着深刻而重要的意义。

一、工程设计的内部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1、工程设计业的巨大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质量管理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但内部发生变化,而且外部也在时时刻刻的进行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首先,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面临的客户只有国企,而现在我们不但面对国企,而且还有民企,甚至一些跨国企业。其次,日益完善的法律体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各项法规政策也随着逐渐的完善一些法规比如《合同法》《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经过不断的修改和出台,使得工程设计人员对于质量问题应承担的责任也规定的越来越清晰。再次,越来多元化的竞争对手。改革开放以前,只有一些传统的国有设计单位,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建设业的繁荣,一些私人设计企业如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使得设计单位越来越多,而且竞争力越来越大。最后,传统的单一设计业务已经不适合发展,未来的主流是总承包和产业投资,也就是说,业务范围的拓展会带来质量管理的改变。

2、加强质量管理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需求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经济建设的繁荣,一些建筑领域的质量问题也是频频出现,从“楼歪歪”到“楼倒到”甚至“楼脆脆”,无不显示了质量问题的严峻程度,更加让人难以忘记的是多年前韩国发生的三丰百货大楼倒塌事件,就是在韩国经济高速发展,建筑业兴盛的时期发生的,死亡五百多人,令人触目惊心。虽然说建筑的质量问题和设计上的相关性不是非常大,但也从另一个方面也就是质量工作与社会环境方面有着极高的关联程度,因此,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质量管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格,这就给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更是突出了社会对质量管理提出来新的标准和要求,所以必须加强质量管理。

3、提升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工程设计是一个产品或者项目的核心阶段,因为设计一旦定型,就决定了该产品或项目的不可改变性,所以,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就显得异常的重要,这就要求了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不但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经验,而且要认认真真的完成设计,保证质量,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二、设计中目前存在的明显质量问题

1、设计质量达不到高标准

一些企业由于管理不善,致使一些设计在前期质量就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了后期的工作计划。在一些企业,由于实行大锅饭制度,导致设计员对技术没有锐意进取,无法提高其设计技术。有的设计单位,设计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如果碰上一位技术高的设计员,前期服务到位,如果碰上技术差的,那就只能说倒霉。更有一些企业,为了挣钱一味的听从开发商的指挥甚至听取一些不合理的建议,结果造成违规设计。

2、设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部分设计员眼高手低,以为自己的技术在大学里已经学精学透,设计完全不在话下,就忽视了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一和业主单位沟通交流,由于缺乏必要的经验和实践,流出该会不会的尴尬,再加上不经常去现场勘查,让业主单位对其能力产生怀疑由此中断合同转移项目,给企业造成损失。

3、设计方案缺陷较多

有些企业没有一个严谨的设计态度,过程往往偷工减料,更有一些设计员不等所有的菜都准备齐了再下锅,这样就出现了各种违规现象,甚至出现设计跑到规划前的笑话。有的设计方案设计完不经过讨论就马上施工,结果由于一些设计不合理需要修改,不但耗时耗力,耽误工期,而且损害企业的名誉。有的设计还与造价相差甚远。更严重的是,有些企业负责人没有责任心,往往认为只要可行就上马,完全忽视了经济因素,结果造成费用递增,最后资金不到位。还有一些方案设计完全是应付,不但外表形象差,而且不合理,认为只要产品质量好就行了,不必重视外表,结果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4、设计完毕后期服务不足

设计人员更加注重理论,却容易忽视实践。现在的设计人员,往往认为设计已完成就万事大吉,在制作设计图后也很少勘察现场,就算设计公司派了专业人员去,也往往解决不了问题,因为没有相关的实践经验,所以往往发生一些问题。再者就是设计图的存放没有做到严谨,甚至一些设(下转第95页)(上接第60页)计院,设计图完成交给企业后留存档,不留电子档,年代一久,存在大量丢失的现象。

三、如何去增强内部质量

1、控制前期设计的质量

在设计中,必须先让一些设计经验丰富的设计员去和业主单位沟获得信任,认真完成设计的前期工作,在设计中,让一些设计经验不足的新人在一旁学习,只是在一些不重要的设计中慢慢的让其参与,同时,利用空闲时间加强设计员的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直到基础扎实而且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让其慢慢和业主沟通。

2、重视建设优秀人才队伍

加强培训,其中有两点,一是全员培训,无论领导和员工。二是增强技能和岗位两方面的培训,制定一套合理的奖惩制度,提高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工作责任心。工程项目上,要实行设计责任制并加强审理和监督,一定要在设计方案的初期控制质量,同时,要把设计责任定为项目的设计质量的第一负责人。

3、初步方案注重质量

对项目的审查实行三级负责制度,也就是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总工审三个人共同负责,有力的保证项目的质量。同时把项目质量和经济问题联系到一起,坚决不让任何一个不合格的设计面世。同时,公司也要加强对硬件和软件的更新,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只有把相关的设备弄好了设计员做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能有激情,所以,相关的打印机、照相机和电脑等一定要做到及时的更新,让设计员随时能把才能做到最好的发挥。。

4、做好后期相关服务

设计后的相关工作是设计能不能真正得到应用的一个关键环节,一定要作为一个重点来抓,首先,要让员工心里有一个设计后期服务也是设计的一部分这个理念,认真对待,同时,对于设计员,一定要做好相关的安全培训工作,防止工地意外发生。因为只有安全,才能有高质量的设计,才能有高质量的服务。同时,要派遣有经验的设计员充当设计代表,全程参与工程,充当顾问。同时派遣资深设计员长时间的进驻工地,一旦在施工中遇到问题,可以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同时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让设计更上一层楼。对于所有工程,不但要做好档案的保存工作,电子档和纸质档案缺一不可,不但要保证安全,而且保证查询方便。而且要建立一个完整的回访制度,相关设计员进行回访后要认真写回访记录等,然后进行专门的讨论,对于存在的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力争下次杜绝发生。

一个企业想要出类拔萃,就必须不断的从内部质量上下足功夫,提高设计技术和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信任,从而获得一个快速发展的良好渠道,在市场上百战百胜。

参考文献

[1]谢秀云.内部审计是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J].成人高教学刊.1996(02).

工程部质量管理第2篇

根据国家认监委2006年7月27日印发的《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国认实函〔2006〕141号)文件要求,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要建立质量管理体系,适时开展内部质量审核和管理评审,是确保实验室工作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

一、内部审核

内部审核是实验室自身必须建立的评价机制,即对所策划的质量体系、过程及运行的符合性、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系统的定期审核,是保证管理体系的自我完善和持续改进过程。换言之,内部审核简称内审,是实验室自己进行的,用于内部目的的审核,也称第一方审核,是一种自我约束、自我诊断和自我完善的活动。

1、内部审核的策划与准备

1.1 编制内审计划

按照质量体系程序文件的规定,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每年年初要编制《年度内审计划》,根据《年度内审计划》的安排开展内部审核,这是年度工作计划的细化,主要是进一步明确审核组成员、日程安排和注意事项。特殊情况下可追加审核,其内审计划应根据特定情况所审核的对象和重点确定,这种审核的目的只与该特定情况有关,不一定涉及到所有体系覆盖的部门及要素。

1.2 组织内审人员

内部审核计划中,应明确本次审核的组织者—内审组长(审核组有二名以上成员时)和审核人员。内审组长是审核活动的领导者,应选择经过系统培训、具有丰富审核经验且具备较强组织管理能力的人员担任。审核组成员均应是经过培训、具备相应资格与能力的内审员。此外,还需要考虑内审员的工作经历、专业知识与受审部门业务特点的适应性;内审员与受审核部门的责任关系和内审员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等。

2、实施内部审核

内审实施的步骤,按照首次会议、现场审核、碰头会、开具不符合项报告及召开末次会议的程序进行。现场审核是整个内部审核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内审员须认真填写《现场检查记录表》并妥善保存。

审核方式是指总体上如何进行审核,有多种方式。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来说通常采用的方式有如下二种:

a)按体系要素逐项审核:该方式根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每一项要求,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各要素实际运作进行审核。此方式执行起来较为方便,可以不漏项地评价整个质量管理体系,适用于体系初建时的“自我诊断”或外审检查之前,大都采用这种评审方式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做一次详细的内部审核,查找问题,及时整改,为迎接外部评审做好准备。

b)按部门审核:按部门审核是指根据实验室质量体系所覆盖的部门制定内审计划,每一部门要把该部门所涉及的全部要素一次审核清楚,最后再按要素把各个部门审核的结果加以汇总分析后得出总结论。这种审核方式工作效率高,较实用,但要求审核人员能全面掌握体系各项要素的要求和各项活动的接口关系,这种方式适用于体系的全面审核。实际工作中,常常是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

3、内部评审结果评价

3.1 认可不符合项

内审员对于审核过程中所发现的不符合项,应与受审核方进行充分沟通,以期达成共识,所开具的不符合项报告应经受审核方负责人签字确认。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使受审核方理解内审员开具不符合项报告的真正意图,以便采取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达到防止再发生的目的;同时,又可给受审核方提供陈述和补充证据的机会。特殊情况下,有时不符合项发生的部门未必就是不符合项的责任部门。因此,部门确认不符合项可分清是非,辨明责任,便于有效地采取纠正措施进行整改。

3.2 审核结果汇总分析

若干份不符合项报告发生后,还须对审核观察结果做一次详尽汇总分析。在汇总分析的基础上,对质量管理体系做出较为准确完整的评价,指出下一步改进方向。

3.3 末次会议

上述工作完成后,即可召开一次简短的末次会议。召开末次会议的目的是向受审核方说明审核情况,宣布审核结果,报告审核组结论,提出对纠正措施的要求。末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审核组成员、质量负责人及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应参加,会议记录需归档保存。

4、制订和认可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在内部审核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内部审核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便于纠正,以使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不断改进。因此,内审在现场审核完成后,关键是责任部门要认真分析发生不符合产生的原因,从而有针对性地制订纠正措施。

经认可的纠正措施应形成文字,反应在纠正措施报告中。通常可将纠正措施报告与不符合项报告合二为一,将拟定的纠正措施和执行情况反应在不符合项报告上。

5、编制内审报告

内审报告是说明审核结果的正式文件,由内审组长负责编制。内审报告应如实地反应本次质量体系审核的方法、审核过程情况、观察结果和审核结论。内审报告由内审组长签发,内审组长应对内审报告的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6、跟踪检查纠正措施

内审核报告的提交和分发并不意味着内审的结束,在受审核方制订了纠正措施并加以实施后,内审小组还应对受审核方纠正措施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跟踪检查验证。

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验证是内部审核的重要阶段,无论是严重不符合项还是一般不符合项,责任部门均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纠正措施,由内审小组进行跟踪验证,形成闭环,才算完成一次完整的内部审核,此时内部审核方告结束。

二、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区别

管理评审要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做出评价,须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状况,将内部审核的结果作为管理评审的重要信息输入。因此,为了维护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必须进行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但两者之间有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目的不同:内部审核的目的在于验证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持续符合性和有效性,找出不符合项并采取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的目的在于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现状对环境的持续适用性、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改进。

2、组织者和执行者不同:内部审核由质量主管(通常为质量负责人)组织,由与审核活动无直接责任关系的审核员具体实施。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或其授权人)组织,技术管理层人员、质量主管、各部门负责人、关键质量管理人员参与实施。

3、依据不同:内部审核主要依据是实验室制定和使用的质量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合同以及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的行政规章。管理评审则主要考虑受益者(管理者、员工、供方、顾客、社会)的期望。

4、程序不同:内部审核由内审员按照一套系统的方法对质量体系所涉及的部门、活动进行现场审核,找到符合或不符合质量体系文件的证据。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召开,研究来自内审、外审、顾客、能力验证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解决质量体系适应性、充分性、有效性方面的问题。

5、输出不同:内部审核时,对双方确认的不符合项,由被审核方提出并实施纠正措施,内审组长编制内审报告。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输入的重要内容。管理评审往往涉及文件修改、机构或职责调整、资源增加等,其输出是实验室计划系统(包括下年度

的目标、目的和活动计划)的输入,是对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和与顾客要求等有关的检测、校准活动的改进,管理评审报告由最高管理者批准。

6、时机不同:内部审核的时间取决于每年的内审计划安排,当发生质量事故和顾客投诉、申诉时可追加内审。管理评审按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可在质量体系文件中具体规定,通常每年不少于一次,并常常安排在内审完成后年底进行。在内、外部环境、体系发生重大变化或最高管理者认为需要时,还可即时安排管理评审。

总之,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内审的输出是管理评审输入的重要基础。实验室的管理者应对内部审核这项工作有足够的重视,通过内部审核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问题,达到举一反三,进而推动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确保试验室质量体系的有效运作。

工程部质量管理第3篇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一直备受关注,但是,电力工程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施工质量把控不严格,不注重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也给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了很大的损失,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电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如何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

关键词:

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施工安全管理

当前,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迅速,但在电力事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电力工程质量问题与我国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同时还关系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一、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电力工程施工中缺乏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意识

质量控制和安全生产是企业生产的最大效益,但是,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对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方面带来的效益认识不足,只看到投入,没有看到带来的效益,这就导致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问题不重视,没有真正将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问题摆在一个重要的地位,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电力工程施工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建设,也不利于电力工程的后续使用,因此,加强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很有必要。

2.电力工程施工中管理混乱

良好的管理是项目可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电力规划、施工单位等的责任划分不明确,导致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比比皆是,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很大。质量把控不严,安全管理不到位,使得电力工程施工不仅不能如期完成,还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明确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和安全管理、明确划分责任至关重要。

3.对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缺乏经验

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涉及的专业知识广泛,如果管理者和施工人员缺乏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可能会使电力工程施工不能顺利进行,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众所周知,电力事业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当前,在电力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管理经验缺乏,施工人员专业水平落后,且在发生安全事故后,没有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使得电力工程施工在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方面缺乏经验,不利于电力工程项目的发展。

4.电力工程各施工部门缺乏协作

电力工程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其相关部门包括工程管理部门、安全检验部门及施工部门,工程管理部门是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部门,安全检验部门是对与安全有关的事项进行检验的部门,安全监察部门是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安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部门,施工部门是承担施工责任的部门,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各司其职,相互协作,确保电力工程项目可以顺利进行。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应有的协作和相互监督,从而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

二、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经验分析

(一)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分析

电力工程项目包括5个阶段:任务承接阶段、项目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竣工验收阶段,如图1所示,本文探讨的是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管理。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包括3个方面: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原材料、设计图纸、半成品等的质量管理是事前管理的范畴;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各种质量问题属于事中管理的范畴;施工完成后到投入使用以及使用之后的各种问题属于事后管理的范畴。应用到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复核

技术复核的重点是对设计图纸的审核、施工方案的审核以及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2.原材料试验、抽检

对各种原材料,除应该检验出场合格证外,还应该进行抽样检查,对原材料随时随地地进行随机抽查,可以有效地做好质量控制和管理。

3.设置质量管理点

对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管理的的关键环节上设置质量管理点,采取事前控制与事中控制相结合的原则,设置质量管理点作为质量控制与管理的有效手段,可以在质量管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4.正确进行质量评定

电力工程施工中的质量评定要细致,覆盖范围要广,这也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和关键因素。质量管理要做到细致,细致就是要对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项目、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环节,范围广是要求质量检查要全面,质量检查部门要随时进行检查、抽查,真正将质量管理做到实处。

(二)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分析

1.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离不开规章制度的支持,因此,在安全管理中,要严格落实责任主体,责任到人,制定一套规范、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引导施工人员认真遵守,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度,确保将安全管理的观念传达到每一位员工,落实到电力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2.加强安全因素控制

在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安全预防与控制有机结合起来,加强安全因素控制。预防可以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里,从而有效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随着对电力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意识的不断提高,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以动态跟踪为原则,加强重点控制,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3.加强各施工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

前面已经介绍,电力工程施工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团结协作(施工部门如图2所示)。电力工程包括3个部门,工程管理部门、安全检验部门及施工部门,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加强这3个部门之间的协作,明确领导人的责任,即质量负责人、施工负责人和安全负责人,将安全管理职责落实到部门、领导人以及每个员工,将电力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职责进一步明确化、规范化,从而确保电力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每一个施工人员和人民群众的生产财产安全。

4.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

做好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首先要从领导做好,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意识,积极引导员工遵守安全制度和规章,在安全管理上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还要加强全体员工尤其是施工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规现象定期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出现安全问题的员工及时进行培训,确保将电力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落到实处。

三、结语

电力工程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做好电力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我们应该长期关注、高度重视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方大海.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质量控制分析[J].广东科技,2011(18):156.

工程部质量管理第4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1.抓项目质量管理必须覆盖所有的工程项目

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每个施工项目质量的总和代表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优质工程是公司市场竞争取胜的法宝,也是企业形象的金字招牌,劣质工程损害公司形象,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质工程的正面效应与劣质工程的负面影响并不是一比一的对等关系,对企业信誉的影响可以说是“十誉不足,毁一有余”。企业为维护自身的形象,必须重视抓好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公司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乡镇水利站多年来抓工程质量管理――坚持“两个一个样”(即:工程大小一个样,重点非重点一个样),多年的各类工程获“创精品标兵、质量管理标杆、最满意的施工单位”等称号,在水利建设行业中赢得了良好的社会信誉,完全证明了抓质量管理必须覆盖所有工程项目的重要意义。

抓项目质量管理必须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项目经理是企业在项目上的全权人,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质量形成过程的总指挥,除应有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外,还应要求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真正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抓好质量管理、创建名牌工程、为企业形象“贴金”,而不是抹黑的质量责任意识。项目班子(包括项目经理)由技术和管理人员组成,是履行质量职能的骨干力量,又是执行质量计划实行全过程控制的实际工作者,选配项目班子要注重总体功能。在选用项目经理和选配项目班子上,施工单位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有的工程条件很好,但由于没有选好项目经理或者项目班子总体功能发挥不好,使工程创优计划失败,有的甚至丢失了一方市场。因此,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是项目质量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层次的职责。在选配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时,应十分注重质量业绩,特别是计划创名牌工程的重点项目或开拓市场的第一个工程,选派项目经理要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

2.抓项目质量必须注重质量保证体系覆盖工程施工的全过程

质量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要覆盖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有效运行,关键也在企业和项目部两个层次。企业要注重提高各级一把手的质量意识,发挥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的重要作川,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各级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实施的监管体系,培养一批内审和管理、监督专家队伍。经常通过监督检查。内审和管理评审等手段,对工程质量形成的个过程及其所有质量活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作乃项目部层次的质量管理层,项目经理要在对企业质量方针目标提供保证的同时还要依据合同对业主提供保证。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检查员、技术员、班组长及其兼职质量检查员组成的质量管理体系、控制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合理分配,健个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

3.抓项目质量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

质量目标一是要满足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二是要满足站质量计划的要求。比如有的工程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质量等级为优良,而站为满足市场需要确定其为创局、部级优质工程,那么该工程的最终质量目标就应定在局、市优质工程上,按照这个质量目标进行全面质量管理设计。首先按照“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定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然后针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写出详细的书面交底和质量保证措施,召集施工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分项工程,还应事先对人员进行培训。对质量控制的难点,组织群众性的小组活动进行攻关。在施工管理中还要坚持“典型施工引路”,即在各分项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组织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进行典型施工,典型施工后及时总结,确认能达到质量目标和规范设汁要求时,组织施工班组全体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使各施工班组有直观的质量标准,进一步向班组做较深层次的技术交底,从而达到质量预控,少走弯路,一次成优。

4.抓项目质量必须安排好交叉作业,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

工程部质量管理第5篇

关键词:高速公路,施工,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U412.36+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前言

近几年来,高速公路得到迅速发展,随着高速公路的设计标准和工程质量要求日益提高,施工单位不断提高施工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水平成为必然趋势和生存要求。公路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是公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公路工程质量的基础和保证,也是在当今市场竞争体制下公路施工企业生存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高速公路现场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管理,提高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适应当前高速公路高速度、高质量的要求。我通过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施工,要保质、保量按时完成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需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尤其要扎扎实实地进行质量动态管理,将工程质量管理贯穿工程建设始终。总结出一些质量控制措施、管理方法及其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2、建立工程质量管理组织健全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一个健全、有力的管理组织,质量管理工作要为工程建设服好务,必须做到质量把关、工艺改进、经验总结、持续改进。需要在项目管理组织中有决策力、有执行力的质量管理体系来保证。

2.1在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施工管理组织中,项目经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把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的辩证关系悟透,从理解、支持和认同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上顾全大局、统筹兼顾,使得质量管理组织发挥有效的作用。

2.2项目安质部是经理部质量管理的重要部门,经理部配备了以副总工为领导的强大管理队伍,在施工中随时检查施工质量,对质量有一票否决权,每周有一个质量周报,在周例会上通报,并把存在的问题以幻灯片的形式进行曝光,在施工中起到了很好的警示作用。

2.3项目工段长和技术员是施工的最基层领导班子,他们天天跟施工的战斗在一起,对施工进展和质量进行全方位的监督和管理,把技术交底切实落到实处,把存在的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很好的保证了施工质量。

3、要提高全员质量管理意识要做好质量管理工作,首先要从质量宣传、教育工作着手,使“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理念成为全体参建人员的共同目标和信念,并结合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和完善,使质量管理程序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我们既不能把质量管理看成简单的事情,也不能把它想象得十分深奥。对质量的认识,也存在一个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意识统一过程,这样经过多次循环,质量意识才能深入人心,经理部组织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包括经理部领导,工区主任、所有技术人员,每周召开质量管理会议,通过质量管理会议解决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通过不断地总结改进,有效提高了施工质量。

4、在现场施工中对工程质量管理所采取的措施在经济社会,质量管理理所当然地要和经济挂钩,但这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真正的目的。例如,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多次要求改正的拒不改正,经理部授权安质部有权进行罚款,对存在质量隐患的实体,必须通过返工来使其达到设计、规范指标要求。我们一定要把保证质量、提高质量、对质量精益求精做为大提前,措施一定要合理得当、让人心服口服。在实践中我们总结出这样的经验,即工程质量管理,按月进行考核评比,在每月的月底召开质量会议,由各施工队的技术、质检人员参加,评述当月工程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找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互相交流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经验。

5、工地试验室是现场施工中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部门标准工地试验室的建立,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企业自检的一个重要部门。因此项目经理部建立符合要求的试验室,试验仪器一定要装备齐全,试验人员的素质一定要高,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实事求是的认真精神。作为质量控制的主要部门,必须结合工程实际,协助技术部门提出确保工程质量的工艺改进方案,努力把抽象的试验检测语言翻译成普通操作工人能够简便掌握的作业行为,从源头解决质量通病,提高施工质量。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实践证明,只有合格的施工人员和试验检测人员紧密协作,才能生产出合格的产品。

6、现场质量跟踪检查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有效方法工程质量的许多问题,都是通过现场跟踪检查而发现的。要做好现场检查,质量管理人员就一定要腿勤、眼勤、手勤,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并随时抽查一些项目,如混凝土的坍落度,钢筋的焊接和绑扎长度是否达到规范要求,模板的搭设是否牢固紧密等。质量管理人员有必要在现场给工人做正确操作的示范,遇到质量难题,质量管理人员要同施工人员一起研究解决;出现质量问题,不能把责任一齐推向施工人员。质量管理者只有做深入细致的检测、管理工作,才能做到工程质量管理奖罚分明措施得当。

7、工程质量管理与进度、效益的辨证关系施工人员往往有这样的错误认识,认为要搞好工程质量,就要影响工程进度和效益。其实,搞好工程质量与工程进度、效益并不发生矛盾,他们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发展的矛盾结合体。工程质量搞上去了,减少了返工,相对来讲就节省了时间、加快了进度,也就节省了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了经济效益。在确实存在质量隐患的结构部位上该返工的坚决返工,返工也不完全是坏事,通过这样的事情,使得施工人员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工作更加认真努力。相反,不能正确处理好质量、进度、效益这三者的关系的施工队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结果多次返工,进度上不去,效益谈不上,还搞得声名狼藉。

工程部质量管理第6篇

1.1质量管理延续传统管理模式目前,我国有些化工工程在原料加工、资源提炼等过程中,缺乏严格的工程质量要求,管理理念依旧采用传统管理模式,使原料的质量无法达到客户的要求,进而导致整个化工工程质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这就是我国的化工工程在世界上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的原因。

1.2部分管理层人员缺乏质量管理相关法律常识多数化工工程的管理人员只注重市场和项目的开发,而忽略了材料加工的质量管理;少数化工工程的领导阶级缺乏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常识,从而在工作时不能直接参与企业管理方针的拟定,质量管理工作得不到重视,使得化工工程常常出现基础部门管理问题,从而造成企业效益的下滑,进而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下降,产品质量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如此恶性循环。

1.3质量管理工作无法及时更新由于负责人对质量管理工作的介入较少,市场的新需求新动向也不怎么了解,无法及时了解顾客的需求变化,质量管理工作无法得到加强和创新,从而造成工程脱离市场,脱离现实,不仅失去了发展机遇,还错过了及时改正的机会。

1.4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够大多数情况下,一些化工工程中工作人员在被动的进行质量管理工作,责任感和积极性不够,在质量管理工作中积极努力想提高工作质量的人员较少,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员工积极性差强人意,从而导致质量管理缺乏积极主动的强力人力资源和员工基础,对进一步开展质量管理工作形成阻碍。

1.5认证机构工作不到位多数负责认证的机构房款其认证工作的需求已达到获得更多企业客户及利益的目的,这种现象会导致某些化工企业虽然得到了经营许可证,但其经营、技术、安全等方面不合格的情况出现,直接导致化工企业趋向杂乱化。而那些以取证为目标的化工企业,只是追求企业的表面合法,忽略了一个企业应有的严密有效的运营模式,这些企业在质量管理结构上不会有较大的成绩,其自身的发展也会受到严重阻碍。

1.6企业与供应商以及顾客之间的合作问题多数化工企业无法与供应商和顾客形成有效合作关系,导致企业与原材料供应商两者均在市场分析与调查、产品开发、市场监控以及质量控制与管理等环节有所削弱,由于企业与材料供应商之间缺乏这些细节上的相协作与支持,从而大大削减了企业的效益利润。

1.7化工工程质量工程管理责任制度不够完善企业的责任管理制度不完善就会造成质量管理工作分配出现问题,各项质量职能无法切实分配至各个相关部门及岗位,从而造成部分管理环节的缺失,此外,由于责任管理制度不完善,很多相关工作人员在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从而造成化工工程的质量管理工作的没有落到实处。

1.8化工工程质量文化落后部分化工企业对市场变化没有引起重视,化工工程建设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开展,从而造成化工工程质量文化建设较为落后,进而造成质量管理工作中出现照抄、照搬、模式硬化等问题,质量建设缺乏更新。除此之外,质量文化落后对工作人员产生较大影响,导致企业的运作停止于一个点上原地踏步,进而对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推进形成阻碍。1.9化工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局限性目前,我国部分化工企业的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导致我国化工企业缺乏科学性,在技术性上较许多发达国家落后,进而造成我国化工企业无法与社会市场同步运行。

2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2.1强化项目管理能力完成化工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之前,应先建立规章政策,并在相关部门之间进行有效运用,进而提高和完善化工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工作。完善管理部门的工作时,应该对管理部门的人员组及其技术能力进行全面综合分析,结合一定的技术手段进行评估,通过分析总结进行相关的技术补充。对化工工程质量管理进行完善,需要对化工工程中的相关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考虑,从而做到管理制度的完善和科学化。

2.2合理更新工程质量管理理念一项化工工程项目所制造的产品能否获得使用者的认同,首先取决于产品的质量,而产品质量是否合格则取决于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是否受到重视,因此,可以说是顾客满意度与产品体现的价值形成一条质量价值链,整个价值链的决定因素在于质量管理。企业在运作的过程中需要以顾客的满意标准作为参考,只有结合市场和顾客的需要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制度,企业才能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全面优化成本与效率,从而使质量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完善。

2.3加大目标管理和质量监控力度化工工程的项目不仅需要得到客户合同签单,还要在项目质量上得到肯定,这就需要进行及时有效的目标管理和质量监控措施。可以根据分层管理里方法展开监控管理工作,把质量管理和企业目标分解成几小部分,然对每一部分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和监控,结合每一部分所需的施工技术要求、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管理人员的工作经验等情况,总结制定出科学、有力的目标管理和质量监控工作制度。

2.4重视质量考核在化工工程施工运作的过程中,将工程项目的每个结构的管理措施进行总结和融合,然后通过企业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将其实施和落实,逐渐形成全新的质量管理模式来实现企业产品的质量、成本和交付期各方面的最佳效果。对化工工程中的质量管理进行重点考核,不仅能够使顾客的利益、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而且是企业的获取利益及实现收支增长的保障。

2.5全过程贯彻质量管理质量保护体系是实现工程质量保护、完善全过程质量的有效保护系统,质量保护的实现的手段主要包含了以下三种,一是组织结构的管理,二是程序结构的管理,三是工程施工管理及资源管理。企业应该注重对工程施工各个管理部门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工作,使工作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发挥其有效作用。此外,要经常通过监督和管理部门评估和审核化工工程的质量,对工程质量的形成初期到中期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对质量管理进行改进,使监质量督管理体系有效地运行。

3结束语

工程部质量管理第7篇

关键词:水利水电;质量管理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作为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难度系数高的系统工程,其施工质量受多方面的共同影响,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失误,均会导致水利水电工程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更好的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建设,加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尤为重要。

一、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依据与体制

1、施工质量管理依据

施工质量管理的依据是国家颁布的相关法规,水利部颁发的一系列有关施工质量管理的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等。

2、施工质量管理体制

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实行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责、监理单位控制、施工单位保证和政府监督相结合的质量管理体制。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由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负全面责任。监理、施工、设计单位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对各自承担的工作负责。质量监督机构履行政府部门监督职能,不代替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的质量管理工作。水利工程建设各方均有责任和权利向有关部门和质量监督机构反映工程质量问题。

二、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建设管理关系不顺

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到位;另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

2、建设管理相互重叠,容易埋下工程质量隐患

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过程中,水利部门承担着防汛抗旱和水利建设的双重艰巨任务,在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人员队伍和工作精力受到限制,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度和及时。一些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一个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从而忽略工程质量管理,埋下质量隐患。

3、建设市场无序竞争,市场行为违规操作

市场准入把关不严,无证和越级设计、施工、监理的情况在个别地方还时有发生,少数工程项目在投标过程中动作不尽规范,有的随意变更投标书送达的截止时间,有的标底编制和审查保密工作不够滋生腐败现象,一些竞标单位低价承建或者转包建设工程,导致工程达不到设计的质量要求。

4、人员队伍素质普遍较低

近几年,水利水电行业加大了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的力度,大大加强了监理、施工、质监等队伍和机构建设。但质量管理专职人员的力量仍较薄弱,专业素质很难满足工程的要求。

5、建设程序执行不严

水利水电工程一般没有直接的经济效益回报,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投资形式主要是国家投资。一些建设单位和地方往往前期工作不够充分,而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争取到建设资金后,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就匆匆开工建设,甚至不办理立项审批手续,以致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无法评价。同时,一部分项目法人是不具备实质条件的,权、责、利分离,难以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三、完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措施

1、增强质量观念意识

水电工程建设工程质量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社会问题,同时水电工程,具有工期长、投资大、涉及面广的特点,直接关系设计、施工、业主的形象和效益,质量的实现过程就是水利电工程建设过程,质量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因此“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线”、“今的质量是明日的市场”,企业良好质量信誉、合理的质量成本是依赖于各岗位的优质工作,使员工确岗位质量工作特点和范围,使员工具有团结合作的精神,维护企业质量信誉,通过常抓不懈的教育以及培训,使企业员工对施工质量必须达标、创优形成共识。

2、强化行业监督管理职能

当前加强行业监督管理职能,应着重把握三个切入点:一是审批程序上进行把关,由水利部门会同计划、财政部门,在工作项目计划和建设资金审批、下达过程中对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国家、行业有关规定的情况进行严格把关,凡不符合质量管理有关政策法规的,一律不予审批;二是制度落实进行督导,“三制”执行情况是当前加强行业监督管理的重点,要结合执行中遇到的实际情况,修改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实施办法,形成统一的操作规范;三是质量评价上进行控制,强化各级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站作为政府质量监督部门的职责,从机构、人员、经费等环节上给予保障,在工程竣工验收工作中,实行工程质量“一票否决制”,加强质量监督的权威性。

3、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为适应目前的施工特点和新工艺、新技术的要求,在施工过程中要以骨干培训为重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进一步提高职工队伍的业务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一是在新工程开工前,对新开工工程进行全面技术交底,使作业人员熟知作业内容及质量要求。二是特殊作业人员上岗前,在现场进行培训,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作业。三是编制质量手册,做到质量手册人手一册,对所有进入本工程工地的职工进行进场培训。

4、加大执法监察力度

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出,仅仅依靠从业人员和相关单位的自律和自觉往往是不能完成工程质量的管理的,提高和确保工程质量的有效补充手段是专项治理和执法监督。一是加强政策法规的宣传普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法律规章广泛进行宣传贯彻,对学术团体开展专题研究,进行学术探讨。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体系,对历年来制定的水利水电行业规程规范和建设管理有关规定进行修改、补充、完善,加强政策法规汇编和编纂工作,制定相应的示范文本。

5、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要做好质量的管理、控制,基础是管理体系。从总体上约定参建各方在质量管理与控制方面的职责、权限和义务。首先,业主单位要设置管理工程质量的分管领导和具体管理工程质量的部门,分别给予他们管理工程质量、处理质量事故的权利和职责。施工单位从班组到施工队到项目部要形成“三检”组织机构,约定各自的职责,形成施工单位的质保体系。监理单位应设立专职质量副总监和质量技术保证部,分别确定相应的职责和要求。三方并举,相互制约,相互监督。四、结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监督工作需要工程施工的各个参与者的共同努力,包括施工单位和项目法人的内部质量监督,也包括政府监督和建立单位的外部质量监督,只有在各方面上加强管理和质量监督的实施力度,全面达到质量要求,才能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监督水平,实现水利水电工程高质量实施。

参考文献:

工程部质量管理第8篇

关键词:質量監督 監督执法 管理 工程質量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changes in construction industry, and combined with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accumulated experienc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supervision institutions are analyzed, and the appropriate measures are proposed.

Key words: quality supervision;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 management; project quality

中图分类号: C829.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日益增多,也在不断地满足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从而建筑工程为人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在为人类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某些建筑工程也出现了质量方面的问题。当前形势下,建筑工程质量问题越来越被社会所普遍关注,而这个问题也成为建设者应该深思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为保证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强化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1984年9月18日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提出要改革工程质量监督办法,按城市建立专门的机构,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颁布实施,监督管理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政府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步入了依法执监的快车道。

1、目前工程质量监管面临的问题如下

1.1、多部门管理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不堪重负

我市现在的工程监督和全国各地一样,存在多部门管理、多部门审查、多部门收费、多部门验收现象。建设行政管理部门对有关单位实行资质管理,技术监督部门要门窗、幕墙施工单位具有生产许可证,气象部门也提出了防雷专项资质要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搞施工图审查,环保部门、消防部门、地震部门、人防部门、气象部门也有审查要求,工程竣工验收还要取得环保、消防、技监、人防、气象等部门的验收认可。其中有的部门为了获得利益,还指定施工、检测、材供单位。很多监管部门在监管环节要收费,有些收费很不合理,权力意识强,服务意识差,工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叫苦不迭。

1.2、建筑市场的法规体系和管理机构尚不完善

这几年我市建筑业“僧多粥少”竞争激烈,影响着建筑市场的在序运转和良性循环。更为严重的是工程越级承包,非法层层转包的混乱现象。“打着一级企业的牌子,二级企业来投标,三级企业进现场,包工头来施工。”这种高资质等级的企业将承包的工程随意肢解,倒手转包给低资质等级企业甚至个体包工头经营,造成层层盘剥、偷工减料、赶工省钱、降低质量标准,而又以包代管,不派出相应的技术管理人员到现场,施工过程无人管理,其结果一方面造成在施工中不按标准规范作业,使用假冒伪劣建材产品,粗制滥造,直接对工程质量造成极大的威胁,另一方面工程一经转包,只顾赚钱,不顾质量,施工任其发展,转包者从收渔利。这样破坏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范,从而影响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制约了工程质量的提高。

1.3、建设系统内部工程质量监管职能交叉,内耗严重

我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设立建管处、设计处,市场科等,同时还委托一个工程质量监督站,监督站受委托并按委托的内容进行工作,不具备行政处罚的职能,很多事情要所委托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汇报,要协调。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由于各种原因,对工程质量监督站上报的行政处罚周期过长或不管质量违法行为,导致很多违法行为难以纠正;而且我市监督与备案受理是两个部门,互不沟通,很多工程不办理备案手续,导致备案率较低;监理资质管理部门管监理行为,设计资质管理部门管设计质量行为,检测资质管理部门管检测质量行为等,各自为政,导致工程质量监督单位仅能管管施工单位现场质量行为,且往往不能与资质管理、市场准入挂钩,监管效率低下。

1.4、社会过多依赖工程质量监督核验,客观上把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视为了工程质量的责任者

工程质量“谁核定,谁负责”,监督站变相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而直接参加工程建设的各方责任主体,反而“袖手旁观”,进而颠倒了市场经济活动中产品的制造者以产品直接负责的规律,而监督站的行为是政府授权的,质量监督是政府管理行为的延伸,政府同样也成为工程质量的责任者。客观上造成了从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与现行三部到位等级核定的工程质量监督运行方式的矛盾与不和谐。单一的实物质量监督,无法实现质量监督机构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质量行为的全面监控。

1.5、检测市场化对工程质量监督带来新的冲击

质量监督站的监督取费较低,阻碍了质量监督站的进一步发展。大中城市的工程量大,收取的监督费用能够满足机构的运行需要,但小城市(特别是县城)工程量少,人员众多,收取的监督费用连开工资都成问题。但监督人员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这也是监督腐败产生的原因之一。同时较低监督取费给监督检测分离造成了难度,监督站需要检测站养活自己,检测站需要监督站的庇护。

1.6、检测管理制度缺失

检测市场化已初步显现出以下危害:检测单位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低价竞争,满足委托单位的各种要求,违规出具检测报告;原有国家、省、市、县级检测2级别被取消,检测争议难以裁决;检测单位作为质量监督机构检查质量状况的重要助手作用逐渐丧失,质量监督能力受到削弱;检测违规行为难以发现、难以认定;尤其在当前,对检测单位、检测人员条件、检测行为准则、检测违规的法律责任、检测争议的解决途径、检测报告的法律效力等未有法规规定,现行的行政管理措施面对市场化后的检测行为将无法监管,这将给工程质量带来重大损害。

1.7、质量监督站定位不准,质量监督效果较差

我市质监站是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受委托从事监管工作,没有处罚权。由于是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人员控制不严,超编、多编、随意进人现象比较普通。质量监督人员的自身素质亟待提高。在目前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情况下,质量监督作为拥有政府职能的事业编制单位,成了众多官员安排人员的较好的选择。因此,质量监督站,特别是中小城市的质量监督站,不懂专业的人员较多。这些人拥有一定的权力,到处胡作非为,给质量监督站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

由于没有正确理解委托监督的含义,不把质量监督机构当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自己的执法队伍,随意委托工作内容,随意变更委托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