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6 16:21:04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第1篇

茶文化最初来源于中国,但是在传入日本之后,日本将茶文化赋予了自己本国的特色,茶道也由此产生。总的说来,中日茶文化在定义上有着很大的不同,以下,将对中茶文化进行总体的概述,以此对茶道、茶文化有一个更深层次的了解。

(一)中国的茶文化总说

中国的茶文化研究,当属陈香白老先生最为精通,他在对中国茶道进行定义时,将中国茶文化分为七种义理,即茶世、茶德、茶礼、茶理、茶品、茶情和茶学说。这七种义理的总结,是从饮茶过程出发的七种品格修养,使得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引导每一个品茶者完成自身品格的修养,从而实现民族的安乐和谐这道。在陈香白先生之后,还有很多学者对中国的茶文化进行研究,有人认为,饮茶是一个道德修养的过程,人们在悠闲的饮茶过程中,进行人格、道德与内心情感的训练,从而得到一种内心平和的结果。中国的茶文化可以归结为四个字,即和、静、怡、真,这四个字是中国五千年文化沉淀的结果。“和”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核心,最早源于道家的“天地人”合一的思想,它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所要求的“和谐之美”。“静”是中国茶文化中佛家思想的体现,静是每一个品茶者“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的追求。“怡”是指品茶者精神上的愉快之意,是指品茶者在品茶时的独特精神享受。“真”则是真理、真性情的意思,它是中国茶文化中最高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之处。

(二)日本的茶文化总说

茶文化从中国传入日本之后,被日本人吸收、丰富与发展,使茶文化具有了日本本圭化的特点。日本人对茶文化的定义与中国不同,也们认为:茶道就是有关沏茶、饮茶的文化祗,是用以修身养性,与别人进行沟通与学习的工具。二十世纪末期,日本的谷川激三先生曾在《茶道的美学》中,对茶文化进行了定义,也认为茶文化是一种艺术,是以茶品为媒介而演出的一种艺术。因而谷川激三先生认为茶文化具有四个方面的因素,即艺术、社交、礼仪与修行。可以说,日本的茶文化更具有实用价值,从中国古代高深玄妙的宇宙观中解放出来,将之用于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工具。日本茶文化的核心是禅,这与中国古代诗词中所说的“本来无一物”“无一物中无尽藏”的禅修行十分吻合,中国传统的禅宗思想认为,思想的修行不需要去全心向佛,而是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品茶正是修身养性的方式之一。日本茶文化的形成,受中国影响很大,与中国的“和、静、怡、真”相比,日本提出了“和、敬、清、寂”四个品茶原素。与中国的道家形上的思想观相比,日本茶文化则具有相互尊敬、渴望社会安定、国家和平的愿望,这是日本茶文化在吸收了中国茶文化之后,进行了本土化思想的加工与改变。

二、中日茶文化之异同

饮茶,是中国与日本代表的东方世界所特有的生活现象。虽然茶文化最先起源于中国,但当它传到日本之后,茶文化开始发生变化,开始与中国的茶文化有很大的不同。以下,本节将对中日茶文化的异同进行分析,希望能对更好的理解茶文化有所帮助。

(一)中日茶文化相同之处

中日茶文化虽然在发展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茶文化中重视“精神内涵”的特点却是相同的。中国的茶文化中注重“天人合一”“、禅茶一味”等思想,是中国人对真、善、美境界的追求。因而中国人品茶十分注重“品”字,他们把茶看到一种形而上的存在物,甚至把茶水当作人与自然、人与天地的媒介,而饮茶的过程则是人与天地、人与自然进行交流与感悟的过程,其精神内涵的追求是品茶最终目的。在这一点上,日本茶文化与中国相似“,和、敬、清、寂”是日本茶文化的精神理念,日本人在品茶时,茶水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十分讲究,及时茶具的使用也是极具禅宗意味的。从茶室的布置与安装,到茶具的选用,茶叶制作的程序等等,日本的茶文化无一不体现着禅宗文化中“本来无一物,勿使染尘埃”的精神追求。此外,中日两国的茶文化的相似之处还在于,都追求品茶活动舒缓身心的作用,简而言之,饮茶成为人们放松心灵的一种方式。中国人在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影响之下,人们背负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的重担,每一个中国人都把家庭、民族的伟大与振兴当作自己的责任,从而背负着重重重担的中国人,把饮茶当作缓解压力的一种方式,希望在这种放松心灵的品茶活动中,能够收获更多的动力与领悟。由于日本民俗所特有的民族特征,品茶理所应当的成为他们放松身心的方式,正是基于品茶这样的特点,饮茶才成为社会中最为普遍的放松方式,无论是王化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对茶文化有着不同程度的喜爱。

(二)中日茶文化相异之处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第2篇

关键词:茶文化传播;动画元素;作用

茶源自中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我国有着几千年的饮茶习俗,茶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人们赋予了茶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与情感,使中国茶文化得到积极的传承与发展,茶文化精神也成为时展的重要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茶文化也在发生着变化。动画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重要代表,为推动茶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动画元素在茶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意义

动画是现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动画也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从最早期的手工绘制到之后的网络动画,动画的形式不断发生变化,但是无论是何种动画形式,其所具备的基本功能仍然是传播大众文化,推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首先,动画以媒介方式将传统文化与大众文化融合起来,为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民间故事、历史传说等内容,将这些传统文化以动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使更多人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也使动画深入人心,同时还丰富了动画的表现形式,从另一个侧面使中国传统文化进入大众视野,丰富了大众文化内涵。其次,动画以载体方式将传统思想美德融入大众群体中。我国的动画发展受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其中融入了我国传统思想美德的精髓,并引导着主流价值观。例如一些传统动画短片中传播了助人为乐、谦虚礼让的美德,这些选材不仅吸引了人们的关注,同时也传达出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以启迪。

2茶文化的传播方式

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中国作为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从茶的发源到饮茶习俗,都体现了丰富的文化特色。通过对中国茶文化传播方式的分析,不仅能够了解中国茶的发展进程,而且对中国茶文化的思想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认知与体会。

2.1中国茶文化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西汉之前,茶已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人们对茶的认识既有饮用之效,同时也有治病功效,所以常常饮茶,既能感受茶之甘甜,同时还能够袪病养身。我国有着广泛的茶叶种植区域,据资料考证,最早的茶叶种植区域在四川地区。在封建社会,茶叶是一种极为珍贵的商品,其价值可以与丝绸媲美。在国际贸易中,茶叶也作为一种昂贵的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成为西方国家贵族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这也使中国茶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发展,越来越多的西方人开始认识茶叶,并通过茶叶了解了东方文化。曾经的茶马古道也见证了中国茶文化的辉煌历史。我国有着几千年的饮茶历史,无论历史如何变迁,饮茶这一习俗一直延续下来,在如今物质生活日益丰盈的时代,人们对于茶的钟爱丝毫没有减弱,不仅如此,茶的种类日益增多,茶文化的传播也越来越丰富。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茶的感情之深。当前我国的茶叶品种十分丰富,其中的云南普洱、西湖龙井、安溪铁观音、洞庭碧螺春等都是弛名中外的茶叶产品,销量范围辐射到世界各个角落,茶叶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随着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人们对于茶的认识也逐渐上升到一种文化层次,即不再单纯地将茶看作为一种饮品,而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象征,这不仅是因为茶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无论何种类型的茶叶,无论品性如何、味道如何,都传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怀,其中融合了中国儒道佛文化中的精髓,即淡雅、释然与平和。在中国茶文化中,儒家思想得到了完美的诠释,茶色与茶味与儒家的中庸之道合二为一。道家讲求天人合一,而茶正是集合了天地之灵气,才能使其味道更加甘甜清爽。佛家讲求茶禅一味,在饮茶中可以体会人生,感悟人生,正是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只有细细品味方能感知。

2.2主要传播方式

几千年的历史积淀使茶文化得到了积极的发展,茶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日异丰富。在历史发展进程中,茶文化的主要传播方式主要包括商业贸易、人际交往和大众媒体传播等方式。商业贸易是茶文化传播中最早出现的方式。在早期,茶叶是作为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的,在16世纪,中国茶叶逐渐传入欧洲等国家后,茶叶贸易的辐射范围也越来越广。我国与西方的茶叶贸易主要通过海运渠道流通,茶叶在传入西方国家后,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饮茶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随着中西方贸易的繁荣发展,在进入21世纪的今天,茶叶仍然是中西贸易流通的重要商品,但是茶叶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品,而是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人们在提到茶时首先想到的是中国文化,由此说明,茶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重要桥梁,茶与中国文化已经成为一个共同体。除商业贸易外,茶在人们的人际交往中也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茶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广受国人推崇,从古至今,茶都是人们礼尚往来的重要礼品。在古代,君王赏赐物品中,茶是极具代表性的物品。尤其是在唐宋时期,我国的茶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许多国家都派使者来到中国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其中茶文化是代表内容之一。在他们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将茶叶和茶文化带回到自己的国家,使中国茶文化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中受中国茶文化影响最深的当属日本与朝鲜,这两个国家在不断的发展中,也形成了自己的茶文化,但其中仍然带中国茶文化的印记。茶不仅是国家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成为国人拜访亲朋好友时的馈赠佳品,由此可见,茶在人们的人际交往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此外,大众媒体传播也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由于大众传媒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也使茶文化辐射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在古代,茶叶的传播主要依靠商业贸易,而随着茶文化传播方式的逐渐扩大,如今茶文化的传播更多地依靠的文化载体,例如诗文学作品与诗歌艺术等。从报刊杂志到电视网络,多元化的传播渠道更有力地推动了茶文化的宣传推广。但是也不得不看到,尽管这些媒介的宣传方式十分丰富多样,但是其中主要以广告信息为主,对于茶文化的宣传效果较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文化的传承发展,因此,对于茶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仍然需要更具体的途径,才能更好地突出其文化内涵与精神价值。

3动画元素在茶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分析

动画元素的运用对于茶文化传播无疑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动画元素具有较浓厚的历史积淀,其中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这些动画作品通过动画与水墨画等方式的结合,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艺术特色,而将动画元素与茶文化的融合也能够更形象地传达出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与审美价值。动画元素在茶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动画元素与茶香茶韵的融合

大众文化作为一种广为流行的文化形式,其包含的形式也十分多样化,其中包括了杂志报刊和网络电视等形式,动画作为大众文化形式的一种,也具有一定的传播流行特点。在茶叶贸易发展中,可以将动画元素融入到茶叶广告宣传当中,在一个动画作品中加入相关茶元素,例如茶叶、茶具、饮茶场景等,通过对茶叶、茶具的介绍与分析,将这种大众化的元素融入其中,给人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也可以通过运用高科技手段设置更加逼真的场景,既能够形象地展示茶园的自然风貌,同时也能够使人们亲临其中,感受采茶、饮茶等过程,增加人们的联想与体验,更好地实现茶文化的传播。除了在动画中主茶文化元素,还可以运用主题动画形式,将茶文化的主线贯穿于整个动画作品当中,由此构成一条清晰的茶文化地图。以不同茶类作为创作主线,动画作品中的主人公带领人们去茶乡探寻茶文化,从中感知中国儒道佛家文化与茶文化的精神统一,使人们对茶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与认知。

3.2动画元素与茶文化作品的融合

将动画与茶文化作品加以融合,以动画片的形式更好地展现出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我国有许多与茶相关的诗歌与文学作品,其中对于茶的描写也十分形象生动,如果能够将这些茶诗与茶文化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融入到动画当中,无疑能够有力地促进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发挥茶文化的传承作用。

4结语

科技的发展给茶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丰富了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承。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达,我们也同样面临着文化消失的问题,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与精神价值,如何将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承下去,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动画元素与茶文化的融合,不仅能够更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茶文化内涵与精神,同时也对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意义。

参考文献

[1]竺济法.各地四种茶文化“宣言”、“共识”中的茶史与学术错误[J].农业考古.2015(02)

[2]周小生,黄皓,王斌,韩坤,何红霞,陈潇.茶制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中国茶叶加工.2013(01)

[3]王海辉.探析我国影视动画场景设计中运动捕捉技术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6(17)

[4]龚永新,黄研亮,张耀武.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回顾与思考[J].农业考古,2015(02):12-16.

[5]余悦.中国茶文化与上海世博会—————兼论茶文化在公共外交的作用[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2).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第3篇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茶文化,西方国家自传入茶叶后,也产生了独具特色的茶文化。囿于双方在诸多领域的差别,中西方的茶文化自然存在不少差异。笔者以中英两国茶文化为研究对象,将二者进行对比。首先分析了中英茶文化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语教学团队建设的具体策略,比如增强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丰富教学手段,打造高素质的外语教师团队,切实抓好外语教学。

关键词:

中西方;茶文化对比;外语教师;团队建设策略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叶的国家,茶文化已经变成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内容,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茶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密切交织的联系,透过茶文化能够清晰地展示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文化风俗以及价值观念等内容。17世纪初西方国家开始向欧洲运输大量茶叶,自此茶被西方国家当成一种独特的饮料,逐步传播开来,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中国的茶文化。

1中英茶文化对比研究

笔者以中英两国茶文化为研究对象,将二者进行有效对比。以下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1.1中英两国对茶叶种类的偏好不同

通常情况下,中国更倾向于饮用绿茶,这是绿茶具有清心明目的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英国人更偏爱饮用红茶,喜欢红茶的醇香和浓郁,从中国出口到英国的绝大部分茶叶都是红茶。迄今为止,这种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变化,中国对英国绿茶的出口量出现了上升态势,也能够看出英国人民对茶叶种类的偏好逐步在改变[1]。

1.2中英饮茶习惯和方式的差别

通常情况下,中国人更乐意饭后饮用一杯清茶,随时随地都可以饮茶,既能够放松心情,又可以提神、解腻。英国茶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养成了喝午茶的习惯,它涵盖了下午茶和上午茶两种。我国喜欢饮用传统绿茶时,一般情况下只是用沸水沏茶叶,但是英国饮茶的方式出现了重大变革,它们的红茶通常情况下要加入适当数量的糖类和牛奶等多种调料,佐以茶点食用。英国的这些饮茶习惯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世界范围内的茶文化,变成了该国在饮茶文化的鲜明特色。对比两个国家的饮茶方式,能够注意到饮茶文化已经出现了重大发展和变化,在各个国家表现出了鲜明的茶文化特色。

1.3茶文化背后的茶道精神和思想状态的区别

从中英两国的茶文化差异来看,各自形成了独特的茶道精神。我国的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丰厚沉淀,不但是一种独特的生活习惯,而且承载着鲜明的哲学理念和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人们可以从中国的茶文化中,循序渐进地感受和品位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从而达到精神的进一步升华。中华民族的茶道精神立足于传统民族文化的深厚土壤,并在其中深深扎根,稳步扩散开来,将道教、佛教与儒家文化的精神内容都融汇进去,体现出了回归自然、敬畏自然、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精神情怀[2]。中国茶文化体现了与众不同的精神追求,英国的茶文化则呈现出了显著的物质享受和追求。英国的茶文化只经历数百年的发展,和中国底蕴深厚的茶道精神比起来,英国茶文化的精神显然不太丰富,但是却比较讲究形式。英国人善于营造优雅舒适、悠然自得的饮茶环境,从而体现出自身与众不同的精神格调和生活品味。二者相比,也是各有千秋,不分伯仲。

2跨文化意识与外语教学

当前随着国内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员、资源、技术、资金等在国与国之间进行流动,国际文化交流的频次激增,内容丰富多彩,文化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深入。我国经常翻译各种类型、不同内容的英语新闻。与此相关的英语新闻日益增多。语言文字是文化的主要载体,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势必会牵涉到跨文化交流。这就需要广大外语教师充分地做好文化教学,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本文以中英茶文化比较为切入点,指出了必须要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它需要广大外语教师扎实做好英语教学,具备高超的英语文化知识,持续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Hanvey(1979)认为,跨文化意识指的是在参与者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对所涉及到的诸多文化内容的敏感性的把握和理解,也就是对共同文化和不同文化的异同特征的实际敏感程度,在运用外语进行交流时,按照目标语的文化内容,自觉地、合理地优化本身的语言输出和语言理解的意识[3]。因此教师在讲解英美文化概况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和讲解中英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学生能够有效地理解这些文化内容和双方的异同,充分地考虑受众的接受心理,与语法要求保持一致,准确全面地传递源语言内容的主旨和思想感情。每个英语教师都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意识,既要精通英语的语言知识和习惯用法,也要熟络英语语言背后折射的文化内涵,克服中英文化之间的文化差异和交流障碍,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流。

3建设高水平的外语教师团队的策略思考

笔者以茶文化为切入点,提出了的打造高水平的外语教师团队的具体策略。

3.1必须具有构建和优化教学内容的能力

在讲解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过程中,应该将其置于《英美概况》或者文化教学的内容中,还要合理地分析和把握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这就需要广大教师立足于教学标准和教学目标,合理地构建和优化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必须要重视以下两点,才能更好地凸显出教学效果,首先,虽然是在讲解英美国家的茶文化,但是应该切实以中国茶文化为主要参照对象,以它为知识根基,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和共同点,展示中西方在不同的茶文化框架内的具体差异性。其次,在讲解中西方茶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关注差异化教学,又要从二者的差异性中总结和提炼它的具体形成原因,概括与国民性关系密切的文化内容,才能更好地契合英美文化的英语教学主旨[4]。

3.2优化文化内容教学的能力

长时间以来,国内英语教学始终以语言知识教学为首要内容,训练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更准确的语法知识和翻译技巧等,当前亟需培育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既向他们展示中英茶文化的传统和发展历程,又向学生展示当前中英茶文化的具体发展状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观赏中英文化的茶礼俗以及饮茶习俗时,让他们把握中英两国各自的地域特点,培养他们的多元文化理念和思维模式。也可以开展情景教学,让学生深入地体验茶文化的深层次内涵,破除仅以语言讲解来呈现文化内容的教学模式,这样不但能够丰富英语文化内容,而且还能够利用更多、更切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服务于中英茶文化的教学需要。

3.3灵活采取多种教学方法

老师可以让学生观赏多媒体教学中的图片、文字描述、茶具、茶叶景点,或者英国多个著名影视作品中英国茶文化的部分,如茶礼俗、茶艺表演以及茶道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中英茶文化的差异,让他们充分地感受茶文化的审美意境和独特的内涵。教师应该熟练掌握和转换教学方法,以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学习效率。眼下国内高校业已普及了多媒体技术,它在英语教学中体现出了显而易见的优势。教师可以播放关于中英茶文化的PPT,引入相应的影音片段和音像视频等形式,将静态化的英语知识转换为立体的、动态的图像,呈现出更具体、更直观的教学内容。在中英茶文化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既可以通过传统的讲授法,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想象中英文化的不同内容,也可以直接播放中国与英国在品茗、喝茶方面的影视片段,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和语感,使他们有效地把握和理解这方面的词汇和文化知识。例如《傲慢与偏见》是非常知名的影片之一,它的不少内容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英国上流社会人士钟爱有加的下午茶习俗,教师应该让学生观看与下午茶有关的视频内容,让他们切实感受到英国特有的下午茶习俗,然后讲解其中的文化内涵,并将其和中国茶文化对比起来,更好地进行英语教学[5]。

3.4系统研读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只有深入地学习、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不断品味和感悟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高度重视对本国文化的理解和把握,深入研读那些极大地影响了我国发展变化的国学书籍,有意识地比较中西文化的各个方面,打牢自己的文化根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国际文化传播中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教师还要自觉地学习和掌握《英美概况》、《英美文化史》、《英美文学史》等多种内容,强化自身修养。定期关注国内外的各种新闻热点和问题,大量阅读欧美主要的媒体新闻和信息,积极关心国内外时政要闻,养成每日听新闻、读报纸、查看英语新闻的良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潜移默化地提升自身的语言技能和跨文化意识。还要大力阅读各种英文材料,观看原版的英美影视作品和综艺节目,阅读他们的网络交流信息和资料,从多个层面把握英语国家的文化日常状况,风俗习惯、社会规范与价值观念等。只有打牢中英文化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向学生讲解和阐释这些内容。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跨文化交流日益重要,外语学习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这就需要人们具备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在讲解和教授外语知识和技能以开展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将中西方茶文化差异当成切入点,有效地开展外语教学。要求广大外语教师积极地更新教学理念,科学对比中西方茶文化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此为基点,持续丰富英语文化教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英语运用能力,打造优质高效的外语教学团队,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

作者:盖颖颖 单位:德州学院

参考文献

[1]闰虹.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8):307-308.

[2]穆文超,李权芳.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10):268-269.

[3]李颖.关于近年我国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反思[J].唐都学刊,2015,(2):74-75.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茶文化旅游;经济发展新思路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高度开放的世界,互联网无疑成为了这个世界成为一个开放整体的催化剂,人与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距离不断缩小,世界各国各地的信息通过互联网可以迅速传到世界每一个角落。互联网的时代是通过信息的共享,信息资源的高度传输等方式将各种各样的信息传递出去,实现资源信息的高度融通。我们不难看到,在互联网上,大家相互利用手中的资源,将一些好的资源进行分享,同时也对一些不尽如人意的信息和事件予以批评。这就使得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上面,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将信息传递到其他的人和其他的地方中去。茶叶文化旅游是和茶叶文化相互联系着的旅游方式,茶叶文化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吸引人的文化精髓。茶叶文化旅游则更是与茶叶的内涵和精髓相联系的旅游文化的结合体。这种以茶叶文化和旅游相结合的经济文化方式是符合茶叶文化的推广需要的方式。同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又为茶文化与茶叶旅游双结合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更多的发展的方式和路径。我们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的一种共享来带动整个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使茶文化旅游成为一种潮流和旅游生活方式。

1互联网与茶叶文化旅游结合的优势

1.1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开放性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资源是高度开放的,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地区,任何一个国家的都不再是一个闭塞的地方,只要有互联网的存在,各种信息都会传递到各个地方中去。互联网的资源的开放性,为我们打开了世界的大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的特点,了解世界各个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同时,也使我们自己文化走出去成为可能。中国的茶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具有灿烂的文化,中国的茶叶文化具有一定地域性,这就是茶叶旅游成为一个产业的基础。同时互联网的资源的开放性,不仅可以让我们的茶叶文化旅游传播到世界各地,使得有对中国茶叶文化旅游有兴趣的世界各地的人来中国参观,也使得中国的茶叶旅游和茶叶文化通过互联网这种方式传播的世界各个地方。

1.2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互联网时代下,信息资源是高度共享的,人与人之间通过互联网的平台,微博、微信以及各种朋友圈可以将自己手中的资源与大家进行分享。这就使得世界不再是一个孤独的世界,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是灵活的,是高度交流存在的。在这种高度灵活的信息共享的互联网的资源模式下,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可以通过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微信、微博传播到世界各个地方中去[1]。在信息资源共享的环境里,人们对于一种好的资源都愿意进行分享,这种以一传百的方式可以使得一种优质的文化资源更快更好地传播出去,从而带动整个茶叶旅游文化经济的发展。大家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不仅可以在线享受到茶叶旅游的视觉效应,也为实体的旅游打好了良好的基础。

1.3互联网信息资源的便利性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资源是十分便捷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互联网上迅速获得想要得到的信息和资源,这也就加快了信息的传播流动的速度。信息资源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这种便利性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得以迅速的发展。信息资源的便利性为茶叶文化旅游提供了相应的可能,网上查阅路线、网上预订酒店以及网上的旅游景点咨询,这些都是互联网给我们茶叶文化旅游带来的巨大的优势。

2茶叶文化旅游的特点

2.1茶叶文化旅游的地域性

茶叶文化旅游必然是与茶叶文化相关的旅游文化的活动,我国的茶叶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的特点,相应的茶叶文化旅游也具有一定的地域性的特色。一些茶叶旅游的集中地区无疑主要集中在一些茶叶的产地[2]。茶叶旅游的形式也大多是茶叶景区的观赏,茶叶的品尝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伴随着茶叶文化的地域性相至而来的。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可以利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突破茶叶文化旅游传播的地域性的局限性,不仅可以实现实体的旅游方式,也可以实现在线的茶叶旅游方式的推广。而茶叶旅游的在线方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带动茶叶旅游的迅速的发展。

2.2茶叶文化旅游的季节性

茶叶的生长是具有明显的季节的特点的,因此,茶叶旅游也是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我们的茶叶文化旅游大多是在产茶或者是茶叶的生长的季节。这种季节性的特点往往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存在明显的缺陷。但是互联网的视域下,我们可以突破这种茶叶旅游的季节上的限制,通过线上的视觉的享受,发展相应的茶叶文化经济。

2.3茶叶文化旅游的人文性

茶叶文化旅游无疑是茶叶热爱者的舞台,茶叶文化旅游是具有十分鲜明的人文色彩气息的旅游方式。这种人文气息十分浓烈的环境下,会使得旅游文化的传播成为一种可能。同时,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又使得茶叶文化旅游的传播有了更好的平台,大家在互联网平台上面进行茶叶文化的交流,茶叶文化的探讨,同时也可以带动身边那些对茶叶文化有潜在爱好的人投身到茶叶旅游和文化的宣传和追随的队伍中来。

3利用互联网发展茶文化旅游的策略

3.1利用互联网对茶文化旅游的线上推广作用

3.1.1利用互联网平台大力宣传茶叶旅游

互联网平台是一个大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面,整个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地进行着信息的交流。利用互联网这个大的平台,可以通过构建网站,微信、微博、朋友圈等方式将茶叶文化旅游的信息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中去,从而实现一种资源的共享和互动[3]。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茶叶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广带来了一个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建立特有的网站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公众号进行推介,实现茶叶文化旅游文化的迅速的传播。

3.1.2利用互联网形成茶叶文化旅游群体

旅游通常是人的活动,人的群体性的活动,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茶叶的文化的旅游具有更强的团体性。大家在互联网平台上进行茶叶文化旅游的宣传,这样可以吸引更多的茶叶爱好者和茶叶文化的爱好者的向往,大家往往更加热衷于茶叶文化旅游的集体性,从而促使了一些集体性的网上团购方式的旅游的出现。这种方式可以极大地带动潜在茶叶文化旅游爱好者的加入,从而使得更多的人了解茶文化,参与到茶叶文化旅游中来。

3.1.3利用互联网带动跨境茶叶文化旅游

互联网的宣传推广作用不仅可以渗透到国内的每个角落里,同时茶叶文化也会传播到世界的其他各个地方和国家,利用好茶叶文化的互联网的推广作用,可以让世界上其他的国家热爱中国茶叶文化的人参与到中国茶叶文化旅游的活动中来,这样使得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走出国门,吸引了更多的人,为中国的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打开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3.2利用好互联网对茶文化旅游的服务功能

3.2.1茶叶文化旅游的网上线路查询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使得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连接的整体,也使得信息变得更加的流畅,以前的旅游大多是旅行社进行的团体性的活动,而如今的互联网下的旅游方式,则为茶叶文化旅游提供了方便和可能。茶叶爱好者可以利用好互联网的平台,选择自己想要去的茶叶旅游的地区,然后选择相应的路线,选择住宿的方式,使得茶叶文化旅游完全成为一种自助文化旅游。

3.2.2茶叶文化旅游的网上订购服务

茶叶文化旅游由于存在着地域性,一些茶叶的产地往往是一些山区和少数民族的区域,这些区域的旅游的承载量不高,旅游文化的基础设施不够全。利用互联网充分实现信息的交互,将茶叶文化旅游的地点、酒店、旅游的行程通过互联网进行相应的订购服务,提前预约、提前对接,从而可以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各种服务需求,也可以节约旅游者的大量时间,提高茶叶文化旅游的满意度[4]。

4互联网下茶叶旅游文化更当注意的问题

4.1注重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

利用互联网推广茶叶文化的旅游,一定要注意和关注互联网平台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利用更多的互联网媒介进行茶叶文化旅游的推广,使得茶叶文化的推广传播到世界的各个地方中去。茶叶文化旅游的推广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的作用,因此,日常的平台的维护,以及与时代同步的互联网的手段和方式都要跟上,这样才能吸纳更方面的信息,实现平台资源的共享,推动茶叶文化旅游更好的发展。

4.2注重诚信和大众口碑的宣传作用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大众传播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在这种大众传媒和大众传播的视域下,大众的口碑已经变得日益重要[5]。这就使得我们要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茶叶旅游文化的宣传和推广的时候,一定要更加注重诚信的建立。利用好互联网平台对于茶叶文化旅游的正面的推介作用,从而形成更好的宣传和传播效应。

4.3注重互联网宣传的创新性

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催生了一种信息的共享的氛围,也更加突出了时代对于创新价值的追求。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宣传作用的同时,我们要在互联网原有的平台和理念的基础上,创新茶叶旅游文化的新的东西,这样才能使得茶叶旅游文化具有更为长久的生命力。

5结束语

茶叶文化旅游是茶叶文化和旅游的结合,这种茶叶旅游文化是和茶叶文化相互联系的整体。在互联网的时代下,茶叶文化旅游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互联网为茶叶文化旅游提供了更加方便的订购查阅的工具,同时互联网平台对于茶叶文化旅游的推广也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我们要利用好互联网对于茶叶文化旅游的巨大的宣传和服务的作用,实现茶叶文化旅游的一体化和时代化。本文通过互联网的视角下研究茶叶文化旅游的推广的策略,希望通过互联网实现茶叶文化旅游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田晓寰,陈萍.我国旅游信息类媒体及传播效果比较研究[J].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66-68.

[2]石培基,李先锋.旅游形象传播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8)212-214.

[3]肖广凤,丁丹丹.网络论坛中旅游信息的传播效果分析[J].新闻世界,2012(12):97-98.

[4]石坚.深生态视野下的民族生态旅游———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0):109-104.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第5篇

关键词:茶文化;旅游业;休闲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41-2

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仅带动着各行各业的发展,而随着人们对旅游需求的增长,也让旅游资源越来越多样化,旅游方式也在随着这种增长而适应游客的需要。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发现茶的国家,而我国茶业的历史还应当追溯至四川。"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著于尚书……丹、漆、茶、蜜……皆纳贡之"。这就可以证明早在三千多年前巴蜀一带就已经将茶作为贡品了,而在我国其他地方还没有关于茶事活动的记述。

正因为四川茶文化的历史悠久,加之文人墨客、达官贵族的推动使得四川茶业的兴盛。四川茶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结合让之颇具特色。休闲旅游已成为当今旅游消费热,而有关于茶文化的休闲旅游无疑是人们热衷的方式。这样的旅游热也为后来茶文化休闲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下了铺垫,而在四川省的各个旅游区的茶文化旅游开发上也各具优势。

一、研究现状

(一)从休闲旅游的角度体验茶文化旅游

茶叶生长的环境一般是在生态环境较好的地方,而作为休闲旅游的茶文化旅游区来说,吸引游客的首当其冲也应该是环境优势。以四川省老峨山茶文化旅游区为例,老峨山拥有清新自然的生态环境和距离目标市场的适中距离,以及游客旅游需求由传统的3S游(阳光、沙滩、海洋)向3T游(徒步、自驾、登山)的转变,都使得老峨山旅游区成为了非常适合休闲度假及登山游的新兴旅游目的地。这也是所有茶文化休闲旅游区所必须具备的。

茶文化休闲旅游既是经济消费,也是文化消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茶文化旅游这一方式已逐步从以往的观光式旅游转变为集休闲、娱乐、观光体验为一体文化旅游,旅游方式的改变也才能促使游客真正的接触和了解当地的茶文化,以茶为载体,从而带动四川旅游经济的发展,提升当地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

(二)从茶文化旅游产业角度的探析

茶产业的发展和文化旅游的兴起,使得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进程加快。比如,杭州在发展茶文化旅游的过程中,加快了一堤、一村、一区的建设,并提出了“茶为国饮、杭为茶都”的茶文化旅游主题;安溪县借助铁观音发源的“王说”“魏说”传说,以试验茶园、假日旅游区、生态茶山为场地。用茶歌、茶艺表演、茶菜品尝等形式为游人提供全方位的享受。茶文化作为一种旅游产业,它可以是将茶业资源和旅行相结合的一种旅行方式,也可以是将茶文化作为吸引物让游客去了解、去认识、去接触、去欣赏的主题文化旅游。而最重要的是要让旅游者在一过程中真正体验和感受到茶产区的茶文化的内涵,让旅游者的这次旅行能达到精神和文化上的享受。

(三)从打造茶文化旅游地形象品牌上开发

旅游业已经成为很有文化品味和综合经济效益的产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四川“深入挖掘茶文化旅游,雅安打造茶家乐”,这就是根据当地的资源特色所做的旅游形象地的设计。落实到某一个具体的地方就需要作出不同的对策,对于在成都这样一个休闲之都,这样的休闲文化旅游更是值得研究和发展。在成都地区的七区十二县,高中低档的茶楼、茶馆、茶园共有一万多家,成为街头巷尾的一大靓点、仅成都的新津县就有500多家,遍及乡村。“四川茶馆冠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就是其最好的概括。在四川,则要抓住休闲、惬意、舒适的观念来进行形象地的设计,和泡茶馆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结合起来突出特色。“悠闲”是对其最好的诠释,让人们真正体会到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四)从专做茶文化之旅精品线路方面的探析

茶文化之旅可以说是我国具有世界独特性和垄断性的旅游资源,不少茶文化旅游规划相继出台:如中国茶叶、佛教文化及龙井之源(杭州―新昌―宁波)、中国茶叶、瓷器、民俗民居和绿茶珍品之地(杭州―景德镇―婺源―南昌)、中国茶叶、佛教文化、乌龙茶之乡(杭州―厦门―安溪)等。近年内,各地陆续兴建很多特色茶文化旅游项目:如福建漳州天福茶博物院、四川宜宾叙府龙芽科技园、湖北宜昌邓村观光茶园、江苏茅山茶博园等,这些项目的建成无疑把散落在祖国各地的茶文化旅游资源由点而线穿连成面,形成绚丽多彩的茶文化旅游画卷。这也将这些旅游点结合成一条条旅游精品线路,便于游客的观赏与参与,推动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而在《茶文化旅游略论》一文中,作者按照地区将中国的茶文化之旅分为几条线也不失为很好的参考作者将其分为:西南探源之旅(西南山区茶树古、茶马古道黑茶浓);华东绿茶之旅(虎跑神泉龙井爽、虎丘石泉碧螺美、皖南美景毛峰醇、茅山秀丽雀舌鲜);乌龙品茗之旅(武夷峻岩红袍奇、安溪茶都观音韵、宝岛高山乌龙香)。这样的划分又开发出了新的茶文化旅游线路,为游客们提供更多的选择。

二、研究评价

在文化旅游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茶文化旅游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旅游者需求的多样化也使其获得了很好的发展,在学者们的研究历程中也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研究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了。

(一)研究区域的局限

大多数案例只是针对一些旅游品牌知名度高,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旅游区,而对于那些具有开发潜力的茶文化旅游区的研究相对较少,也正是这些刚刚开始开发的旅游区更需要合理的理论作以指导。不能只注重眼前人们的需求,应当有长远的眼光,当人们对某一景点的美或是旅行产生疲劳的时候就会寻求不一样的地方。所以应重视有开发前景和潜力的旅游地的开发。

(二)研究开发出的产品单一,吸引力不强

很多的研究只是高谈阔论的一些空对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对具体的旅游地作以分析,有些地方甚至没有认清当地的旅游资源类型,而是盲目的开发,一味的照抄照搬别人的经验。开发出的旅游产品不具有当地的特色,也没有切合实际的作旅游目的地的市场定位分析,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的前景,也就没有开发的可行性了。

(三)研究方法运用的不恰当

在目前对茶文化旅游的开发研究中,很多已经注意到要涉及旅游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但是却未能真正的融入到开发中去,理论和实际联系的不够紧密。在研究成果中,关于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研究大多都是从定性的角度分析,缺乏定量的把握和实证的分析。

三、思考

(一)对于茶文化休闲旅游的思考

茶文化休闲旅游这种方式是一种让旅游者亲身体验的旅游方式。无论是从对茶产区的旅游观光,或是在茶产区的放松逸情,游客的亲身体验是最重要的。而这种体验不仅仅只是表面上观光游览,而是要让游客在旅行中真正体会到茶文化作为一种休闲旅游方式的内涵所在。比如可以在采茶的季节,让游客参与到采茶、炒茶、制茶的环节中来,同时和茶歌、茶舞、茶道、茶艺、茶礼、茶俗结合起来但关键是要突出当地的资源优势和资源特色,提高吸引力和可参与性。

在提高参与性的同时,可以借鉴其他旅游区的经验。如推广采茶戏,采茶戏具有旅游吸引物的基本特征,有观赏性、新奇性和娱乐休闲性,可以满足旅游者进行审美、求知、猎奇和休闲娱乐等需求,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采茶戏是我国评选的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借鉴经验和推广的同时,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来开发,同时在移植和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开发和保护并重的原则,不能用商业化的模式让文化本身的内涵丢失。

(二)对于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产业的思考

茶文化作为一种产业来发展,应当从两个方面来思考。有利的一面我们要大力的发展和推广,有弊的一面要及时发现并改变。旅游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业所创造的收入也是国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无疑推动着当地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最直接的就是提高茶叶的销售量,以及茶文化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的研究和开发,同时还可以带动其他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不好的一面,如过度商业化,在开发茶文化旅游商品的过程中,过度注重经济效益便会忽略茶文化旅游本身的意义。

(三)对四川茶文化旅游地的形象设计的思考

中国的茶业始于蜀,蜀是中国茶文化的摇篮。在对这样一个地方进行旅游形象地设计需要特别关注其文化特色――古老的巴蜀文化。四川的茶文化是平民化、是大众化,也许只要一说到四川一说到成都,大家都会想到泡茶馆,或者用“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来形容成都,这就是四川的茶文化,在这里你能品的不仅是茶,更是人生百态,因为茶馆里的人形形,扮演的角色也形形。这里没有任何伪装,它所传达的信息就是告诉来这里的人,这就是我们的生活,但这和“懒惰”二字是绝对没有直接关联的。悠闲和安逸只是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这也正是这里为什么会吸引如此多的游客留恋于此的原因。

(四)对四川茶文化精品线路的思考

川茶的历史不仅悠久而且丰富多样,可以开发成旅游线路的茶文化资源也是多种多样。重走茶马古道应当是极具挑战性和吸引力的一条探险之旅,茶马古道主要有三条线路:即青藏线、滇藏线和川藏线,这三条茶马古道的发展与茶马贸易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不仅能让游客历史上茶马互市的背景更能体会到茶马古道上马帮人的艰难。这样的线路具有很大的针对性,适合那些勇于探险和猎奇的游客。而针对于大众游客,范围还是应当放在旅游景区内,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人设计不同的线路,如老人和小孩就会是截然不同的旅游需求,针对老人主要是休闲和放松愉悦身心,而对小孩则应当着重于求知方面的考虑。

参考文献:

[1]候仲凯,何卓静.茶文化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以恩施州鹤峰县为例[J].科技创业,2009,(02);150-151.

[2]郭丽妮.安溪茶文化旅游开发研究[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01 ,(06) .

[3]魏丽英.杭州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12).

[4]胡国强.今日的四川茶馆[J].贵州茶叶,2002,(01).

[5]王镇恒、王云、朱世英.四川名茶与四川茶馆文化[J].农业考古,2001,(10).

[6]闻哲.川茶*茶馆*茶馆文化[J].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03).

[7]谭巍,李欣.茶文化旅游的定位与开拓[J].农业考古,2005,(02).

[8]王京传,赵修华.我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J].中国茶叶,2005,(06).

[9]陶宁.茶文化在旅游发展中的应用与研究[J].科技资讯,2007,(17).

[10]刘枫.切实推进中国茶文化事业的发展[J].学会,2007,(01)

[11]王小丹,肖玉蓉.区域旅游发展理论视角下的茶文化旅游研究[J].茶叶科学技术,2008,(04)

[12]李迎军.信阳茶文化旅游开发初探[J].商场现代化,2009,(14)

[13]龚永新.三峡茶文化产业化及其模式研究[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04).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第6篇

关键词:英美文学;中外茶文化;地域特色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发展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千百年来社会文化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茶文化。本文从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与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出发,探索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特色并进行比对分析。以此促进中西方茶文化的理解传承与交融发展。

1中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探究英美文学视域下的中外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不仅要从英美文学作品中寻找寻找中外茶文化的影子与内容,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中外茶文化起源流变发展信号,与中西方茶文化发展的根源流变发展的具体影响因素以及茶文化根源流变整体的发展走向。通过探究中外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进一步了解到中外茶文化对国民的生活影响与审美作用,促进中外茶文化的交融发展。

1.1中国茶文化的起源发展

中国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颇深。儒家文化的价值观对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茶文化不断完善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茶文化不断被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扩大和完善其原有的知识体系。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劳动经验过程中,茶叶同样中居于重要位置,不仅具有养生保健与清热解渴的功能作用,在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加工作用下形成了自成一脉的系统茶文化,对中国人的政治经济文化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2西方茶文化的起源发展

中国是茶叶的起源地,西方茶文化的源头在中国。在茶文化发展的早期阶段,中国茶叶通过对外贸易与交流,将中国茶叶远销海内外。西方传统茶文化由此开始漫长的发展历程。西方国家茶叶生长的环境与中国大不相同,再加上西方国家人民的饮食口味与生活习惯各有差异。因此,西方国家所喜爱流行的茶叶也与中国有所不同,西方茶文化以红茶文化为代表,吸收西方文化内涵与社会发展特色,不断地充实壮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茶文化体系,成为西方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

1.3中外茶文化的根源差异

中国与外国茶文化的根源启蒙与发展历程也不同。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是茶文化最早诞生的国度。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茶文化诞生于本土,在代代相传中不断地赋予茶文化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一脉相承,富有浓厚的民族特点,也体现了国民的精神风貌。外国的茶文化以中国茶叶的引进为基础,以中国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启蒙,并结合自身茶叶发展的区域特点与国民的生产生活习惯为依据进行发展。与此同时,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有力推动下,让极具欧美特色的西方茶文化普及于世界各地。

2中外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在英美视域下中外茶文化都具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茶文化均作为各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各国国民所重视。关于中外茶文化的中国与英美等国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在中国,茶叶常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具有着丰富的内涵意义,表达着读书人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在英美等西方国家,茶叶在进入的初期阶段,茶叶是一种十分稀有罕见的物资,能满足人体多方面的物资供给需求,因此,视若珍宝,被赋予了高贵典雅的文化内涵。饮茶的习惯也为少数人所享有,因此,在饮茶是十分注重饮茶的仪式感,到后来即便茶叶的普及,这样正式的仪式规范也被保留了下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伴随着国民生活。

2.1中国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且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当时社会文化特色与社会发展趋势的集中体现。如,在唐朝时期饮茶文化盛行,无论是官宦人家还是寻常百姓都酷爱饮茶,在这当中,僧侣十分的精通茶道,并善于将佛家思想与传统茶文化紧密结合。因此,人们在饮茶的过程中十分看重饮茶时的平心静气与淡泊超脱的心态,并在饮茶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的哲理哲思。中国传统茶文化受到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华熏陶,并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之中逐步地深化文化内涵。

2.2西方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西方茶文化的传播发展开始于欧美国家茶文化的发展,在这当中,以英美两国的茶文化发展最为突出。西方国家十分看重下午茶,将下午茶列为了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早餐与晚餐一样的平常。在许多英美文学作品中,也经常有家庭用餐或是聚会时,先生、太太一同品尝精致优雅的下午茶的故事情节。由此观之,在西方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中,茶叶被赋予了高贵典雅的精神品质与富有仪式感和实用性的内涵特点。

2.3中外茶文化的流变差异

地理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差异,为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的差异发展提供了依据。西方茶文化的发展与西方国家的社会发展与国民生活习惯密不可分。如,中国人酷爱绿茶,喜欢绿茶清新自然,而西方国家偏好红茶,喜欢红茶典雅精致。因此,中国的传统茶文化以绿茶为代表,而西方的茶文化主要就是红茶文化。因此,中外茶文化的流变差异不仅仅起源于东西方不同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而且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惯与饮食文化有着很大的联系。

3英美文学视域下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的影响

中外茶文化的发展历程都经历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沉淀,渐渐形成了具有完整性的传统茶文化体系。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于中外国家生活与贸易以及文化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在英美文学的视域观察下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到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中外国民生活与贸易以及文化的影响。如,在英美的文学作品中,茶叶常常是其中故事情节或是文学创作的座上宾。经过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饮茶文化,展现了国民关于饮茶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体现了茶文化对于国民发展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

3.1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生活的影响

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因素来源与中外国民的不同生活习惯与审美思维,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对中外国民的生活有着诸多的影响。如,在英美文学作品中,常常会描写国人饮茶这一生活细节,表现国人饮茶的生活姿态与审美情趣。这体现了茶叶是国民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国民生活中占据重要的位置。中国人饮茶品茗喜欢原汁原味,感受茶的清雅芳香,追求茶的纯真质朴。而英美等西方国家喜欢在饮茶时加入糖或牛奶,细细品味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调,营造中悠扬放松的氛围,让自己沉浸在这个享受的时刻。

3.2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贸易的影响

茶叶贸易对于中外茶文化的根源流变而言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早期发展中,茶叶便作为中国贸易发展的具有中国代表性的物品之一,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运输到世界各地。为我国的贸易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提高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当土生土长的中国茶叶传入海外后,也为英美等西方国家根据地域特色种植,在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下,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此同时,也作为贸易发展中带有本国独特文化的重要物资远销世界各地,促进了本国的经济贸易的发展。

3.3中外茶文化根源流变对文化的影响

对于中国人而言,茶叶在一种功能性饮料的基础之上被挖掘出了更深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饮茶品茗更是一种需要多方面相互配合的行为艺术。如,人们在煮茶的过程中强调时间与水温的平衡协调把握,在二者相互平衡作用之下煮出来的茶可以达到好的茶效。这就发展了中国人所倡导的儒家文化中的中庸之道。对西方人而言,注重饮茶的仪式感与实用感,饮茶作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具备正式的礼仪,同时西方更为注重饮茶所可以满足的生活需求,这对西方文化中注重礼仪讲究实用的文化特点有着内在影响。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第7篇

关键词:茶文化;中国;英国;英语教学;内涵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在特定的自然人文土壤之中孕育而成的,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都各不相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各民族的文化特征都要通过语言这扇明窗予以展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任何一门语言的教授与学习都是对相关文化的发扬与传播,对一门语言的应用与把握也是对相关文化的理解与表达。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应用最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它所代表的语言文化就是对整个西方文化的缩影,所以,在英语教学的同时,广大教师必须要注重对英美文化的讲解和传递,帮助学生培养精准的语感,最终养成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充分发挥语言的交际功能,因为语言能力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然而,这一说法仅仅用于语内交际,一旦将范围扩大到语际交际就会失灵,换句话说,语言能力可以代表一个人在本土文化内的交际能力,但并不能代表这个人在跨文化语境内的交际能力。当前,我国的英语教学通常片面重视对语言外在形式和语法结构等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社会环境和文化差异的讲解,导致很多学生并不明白各种表达形式背后的文化因素,在实际应用中使用不合乎语境或是默认语言规范的表达形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中式英语”。茶文化是东西方共有的文化形态,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都享有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以茶文化为切入点进行英语文化教学,可以让学生以一种更加清晰、直观的方式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及其所带来的语言差异,从而更好地把握两种语言的形式特点与文化内涵,更加有效地促进英语学习。

1茶文化概述

中国是茶叶的发源地,也是世界茶文化的摇篮,拥有近五千年的发展历史。最初,人们对于茶叶的认知仅仅停留在其解毒、败火、提神、醒脑等药用价值之上,而后人们逐渐发现了茶叶显著的保健功效,遂将其发展成为一种大众保健饮品,特别是魏晋南北朝以后,饮茶成为了礼仪交往中不可缺少的仪式,饮茶之风在整个社会散播开来。隋唐时期,茶文化渐成体系,全民饮茶的风尚正式形成,茶馆、茶社等纷纷建立,烹茶技艺不断优化,世界上第一部文化专著《茶经》问世,将茶文化推上了系统发展的道路。元、明、清时期,城市范围显著扩大,茶馆渐渐成为了人们文化活动的场所,在茶馆中,人们把茶与各类民间文化活动融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茶馆文化”,至今仍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国民间有俗语曰“民不可一日无茶”、“柴米油盐酱醋茶”、“客来敬茶”等,都反映出了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也体现出了茶文化的大众性与普遍性。中国茶叶品类繁多,主要有绿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青茶、花草茶等七类,品饮方式一般为清饮。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茶文化对于茶具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基于各类茶具的优缺点,紫砂茶具凭借其“泡茶不走味,贮茶不变色,盛暑不易馊”的特点成为了诸多爱茶之人的首选。中国人饮茶好独饮,或者邀上三两好友静静品饮。对中国茶文化而言,饮茶的目的是修身养性、提升境界,所以人们通常会在素雅、宁静、自然的环境中饮茶,以期透过饮茶读懂人生的真谛。英国茶文化的形成时间较短,直到十六七世纪左右,茶叶才进入英国。美国茶学家威廉•乌克斯在《茶叶全书》中指出:“饮茶代酒之习惯,东西方同样重视,惟东方饮茶之风盛行数世纪之后,欧洲才开始饮之。”尽管只有不足五百年的发展历史,但这仍然掩盖不了英国茶文化作为世界茶文化中最典型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事实。饮茶之风在英国社会流传开来是受“饮茶皇后”凯瑟琳的影响。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嫁入英国王室时带来了一些上等茶叶作为嫁妆,她深谙茶叶提神健体的功效,不仅自己每日饮茶,也经常邀请其他王室贵族共同品茶,于是,王室贵族争相效仿,有的甚至在家中开设茶室、举办茶会,就这样,饮茶的风气以一种自上而下的形式在社会中形成。后来,公爵夫人安娜为了打发午后至晚餐之间漫长而无聊的时间,便在下午三点至四点左右邀请亲友到家中品尝醇厚的红茶和精致的点心,既能避免挨饿,又能促进社交,逐步得到了家庭主妇的青睐,随后则成为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做法。英国的下午茶文化以维多利亚时期的下午茶文化最为典型:主人要选择家庭中光线和布置最好的房间作为饮茶场所,所用的茶叶和茶具都要尽可能的高档,配搭的点心、蛋糕则要尽可能的精美,饮茶者则通常要着正装出席。随着东西方贸易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茶叶商品涌入英国,成为了人们的日常消费品。在当地饮食文化的熏陶下,人们将牛奶、糖、蜂蜜、肉桂等辅料与茶融合,形成了香浓醇厚、营养丰富的健康饮品,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饮食内容,也奠定了英国茶文化的最终确立。如今,英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茶叶进口国与消费国之一,人们每天都会在固定的时间饮茶,具体可以细分为早茶、上午茶、午茶、下午茶、晚餐茶、晚安茶等。由此可见,尽管英国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同根同源,但在当地环境的影响下,两者均具备了典型的民族性与地域性特征,拥有浓郁的本土化色彩。

2中英茶文化内涵对比

中国茶文化源于古老的农耕文明,提倡回归自然,追求天人合一;英国茶文化则源于先进的工业文明,其中既承载着欧洲宫廷贵族的高贵优雅,也彰显着工业社会所强调的务实性与目的性。两者在文化内涵方面各有千秋。中国茶文化历经几千年的风雨变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儒、释、道三家精神的统一。道家思想认为,天、地、人是平等而趋同的,茶生长于山野之中,得天地之精华,承丰壤之玉露,正是道家所说的极尽自然之物,蕴含着淡泊宁静、返璞归真的神韵,透过饮茶这一活动,人们可以真真切切地从茶道之中感悟天道、地道、人道。儒家思想提倡“中庸”和“仁礼”,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佛家文化则有禅茶的传统,主张通过饮茶反躬自省。在饮茶的过程中,人们将三家精神合而为一,体会“和、静、怡、真”的深刻哲思。“和”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思想,是茶道的灵魂,主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与和谐;“静”是修习茶道的不二法门,强调人在饮茶的过程中应当平心静气、心和神宁;“怡”是茶道修行所带来的心灵感受,通过饮茶实现心灵的净化与升华,获得情感上的开怀与舒畅;“真”则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通过饮茶返璞归真,看透人生真谛,深谙自然真理。与之相对,英国茶文化源于西方个人主义与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无论何时何地,人们总要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在他人面前,喝茶也不例外。英国下午茶对于环境与形式的要求可谓极致,环境必须要优雅高贵,衣着一定要典雅得体,茶点一定要高档精致,待客一定要体贴周到。对于英国人而言,饮茶不仅仅是个人的休闲娱乐,更是一种大型的社交盛宴,通过饮茶活动,人们可以展现自我风采、拓展社交脉络。可以看出,英国茶文化中的饮茶目的与中国茶文化有着很大差异,它不再追求修身养性、净化心灵,而是注重饱腹、娱乐与社交,其务实性不言自明。

3基于茶文化对比的英语教学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与英国文化中相通的部分,是人们易于理解、易于把握的内容,也是文学教学最容易切入的部分。所以,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熟练把握中英茶文化的对比分析,将茶文化的相关内容融入到语言教学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内容,提升教学效果。一方面,英语教师应当以“茶语”为内容要素,通过中英茶文化表达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在英语中有大量与茶相关的表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acupoftea”了,其内涵并不仅仅是“一杯茶”那么简单,而是用于表达对于人或事物的喜欢程度,以及对事物的擅长或熟练程度。而“differentcupoftea”则是指完全不同的人、事或者情况,可以看出,英国茶文化与中国茶文化一样,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所以,英语教学也应当贴近生活,将日常“茶语”作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语言积淀与语感能力。另一方面,英语教学应当以营造语境、培养语感、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运用原汁原味的英文作品构建英语氛围。茶文化作为中英两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多文学创作的灵感源泉,在中英两国的文学论坛中,有很多文学作品都反映着两国独特的饮茶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人们对茶的热爱,通过英文茶文化专著品评,教师可以为学生开辟出别具一格的英语文化世界,理解惯用表达之后的特殊文化背景,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茶文化电影,赏评茶诗、茶词、茶曲等,促进学生理解中英文化美学的异同,提升学生的品味修养与文化内涵,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出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1][美]威廉•乌克斯.侬佳,刘涛,姜海蒂译.茶叶全书[M].东方出版社.2011.

[2]孟丹.中英茶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10.

[3]王柳人.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0(31):202-203.

不同地方的茶文化第8篇

关键词:赣南;采茶舞;茶文化

0引言

赣南地区,人杰地灵,从古至今,这里的居民都朴素而辛劳的生活着,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和文化。千百年过去了,赣南地区采茶舞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并成为能够代表赣南地区的奠定文化形式。赣南采茶舞依托茶文化的丰富内涵,以舞蹈和音乐的形式,更加生动、更具特色的展现赣南地区的茶文化,赣州地区的采茶舞蹈是民族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表演与创作将本族的人文精神、性格特征、情绪变化等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他是赣南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也使地方戏剧的发展得到了滋润;通过采茶戏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与表演内容,为客家文化、风土人情的传播提供了基础。

1赣南采茶舞的起源

赣南是采茶舞蹈形成的最早地点,在这里居住的人以采茶为生。常年从事采茶工作,因此将主要的时间都花费在种茶、经营茶园以及采茶的事情上。为了缓解采茶时的疲劳,也为了让采茶工作变得更有乐趣,她们在采茶时经常一边唱歌一边采茶,所以逐渐形成了采茶舞,而在采茶时所演唱的歌曲,则被称为采茶歌。赣南采茶歌与采茶舞的发展历史十分悠久,为了增强歌舞结合的观赏性,也为了增加舞蹈表演的形式与风格,当地采茶舞的风格逐步完善,并根据地域区分为不同流派,这些流派的主要特征是:表演轻快、诙谐幽默、喜剧性强,也正是由于表演风格的不同,才让采茶舞能够更好的被现代人所接受。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的采茶工作变得更加快乐。为留住在采茶时所哼唱的小调,茶农开始了最初的歌曲记载,并以哼唱的方式传承。在赣南地区,为了迎接远方到来的茶客,也为了展示对这些客人的友好,当地人首先会泡上最好的茶,以示热情。然后,会为这些茶客表演自编自导的舞蹈,由于表演形式的特别,因此,茶客会更感兴趣,并由衷的表示感谢。采茶舞的表演过程经过改编以后,具有一定的表演含义,每位人物个性鲜明,在特定的情节中表演着不同的角色,精湛的演技也让人物更加鲜活。表演时有的负责炒茶,有的负责送茶,而这也是比较经典的桥段《送哥卖茶》的内容。还有一种是当地人十分喜欢的事物“采茶灯”,这也是采茶舞的表演雏形。赣南彩灯还有很多内容,有的表现了茶农辛苦的劳作过程、有的记录了茶农在工作时的快乐,虽然记录的内容和形式有所不同,但却十分具有地方特色。采茶歌也有多种演唱形式,经过当地人改变以后,形成了另一种表演风格“采茶戏”。采茶戏有许多经典桥段,比如《挖笋》、《补皮鞋》、《捡田螺》等等。这些经典曲目结合采茶舞的表演形式,既是对当地劳动人民生活的一种记录,又能让多种唱腔和民族风味的演唱形式得以推广,让更多人了解采茶舞的文化内容,因此更受广大人群的喜爱。

2赣南采茶舞与茶道和茶艺的发展

中国人种茶、饮茶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随着人们对这段历史的记忆和印象的加深,逐渐形成了茶文化。茶文化既是我国古代人民精神文化的代表,也代表了物质文化的象征,二者相互促进、共同融合,才能让现代的茶文化变得更加完整。随着国人饮茶习惯的养成,茶道和茶艺随之产生。具有良好茶道思想的人在饮茶时,会有一种特殊的精神享受,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层面的想法,也是多数饮茶者无法企及的。进行茶艺表演,可以让茶文化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茶艺表演的整个过程更具有观赏性,被现代社会上流人群所推崇,成为了文人墨客体现个人高尚情操的一种方式。茶艺表演具有一定的美感,整个表演过程如行云流水般顺畅,给人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茶文化的核心讲求天时、地利、人和,而在人们追求精神文明的今天,也成了值得学习的经典。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集中体现,对于现代人具有良好的教育意义,促使其了解古人的想法与观点,这也是茶文化被现代人所推崇的主要原因。茶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赣南采茶舞蹈形成有直接关系。由于采茶舞蹈具有一定的艺术欣赏性和表演性特点,所以在表演之前,表演者应对茶文化的内容有所了解,既追求表演形式的完美,又要保证表演内容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可以体现一定的文化价值。各种元素共同叠加,成就了赣南采茶舞蹈表演形式的多样化特点。

3赣南采茶文化中的茶歌和灯彩艺术

茶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是我国古代乃至近代多种优秀文化集中体现的形式,具有一定的学习价值和传承价值。由于茶文化中含有多种艺术形式,因此可以将茶文化用于文学、绘画、舞蹈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当中,并能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正是茶文化内容的特殊性,才能将茶文化应用于教育领域,确保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赣南民族的灯彩也十分流行,为了增添节日气氛,会开办各类灯彩活动,纷繁多样的灯彩,既代表了祥和,也代表了家丁兴旺,富有浓郁的吉祥意义。灯彩有多种形式,比如龙灯、狮灯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始终不变的一句话是“百善孝为先”,这也是历代子孙时刻尊崇的有道理的遗训,灯彩也受了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古代文化得以传承的工具。从现有的调查分析来看,茶歌的形成与诗歌有直接关系。茶歌的内容具有一定的艺术性,所以在被世人传唱的过程中,其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一同被传承,这也是茶文化被现代人所推崇的主要原因。古人有饮茶的习惯,还有许多文人骚客喜欢自己种茶,在远方好友到来时,为其亲手沏上最好的茶水用于款待,并以茶为主题,吟诗对话,其乐无穷。茶农为缓解采茶时的疲劳,也为了让采茶的过程更加有趣,缓解采茶时的寂寞之感,通过演唱茶歌的方式,让采茶的过程变得更加愉快。有心人将这些歌曲做了记录,因此这种艺术形式得到了保留。有些茶歌的最初原型是歌谣,歌谣的内容都是夸赞茶的美感,让饮茶文化流传得更广。多数茶歌是茶农自行创作的,因此可以更好的体现原始演唱风格,并从最初的清唱演变为现在的歌曲,让配上乐器以后的演唱形式更具有吸引力。

4茶舞和茶戏促进了赣南采茶舞蹈的发展

采茶舞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在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历史以后,已趋于成熟,其舞蹈演奏形式和演奏风格等内容也得以统一。茶舞是当地人一种特殊的表演形式,在与茶歌融合以后,其舞蹈形式也变得多样化,进一步促进了采茶舞的形成。随着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也随着经济发展的迅速,当地居民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满足,所以有更多时间去完善采茶舞的内容和形式,并保证这种优秀的文化得以继承和弘扬。现代人处于节奏较快的时代,并没有闲暇时间去饮茶,也没有时间去享受来自生活的快乐,因此,很难体会来自茶农的那种特殊的娱乐感受。采茶舞的出现,改变了其原有的枯燥生活方式,赣南地区的人们为了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会自行编排各种舞蹈,确保业余时间更加充实。茶戏的出现与采茶舞的形成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关联。当地人为了将舞蹈与灯彩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也为了让表演的内容更为充实,因此,会在表演的过程中添加一些管弦乐器,让有节奏的声音促使表演的内容更加完整,而这些体系的综合,恰恰促使了茶戏的诞生。在茶歌与灯彩艺术结合的基础上,逐步衍生出了采茶舞。由于赣南地区的采茶舞最为原始,因此,其它采茶舞即使处于不同的地域,但总体的舞蹈形式却十分相似。采茶舞自被人们发现至今,其发展速度十分惊人。我国许多省市都争相学习采茶舞,并深深的被这种特殊风格的舞蹈形式所吸引。由于采茶舞融入了文人墨客的高雅文化,并可以进一步体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的内涵,所以人们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也同步学习了茶文化的内容,这也进一步增添了学习采茶舞的意义。虽然多数采茶舞的动作都较为单一,并且整套舞蹈也不过十余个动作,但人们在模仿学习的过程中,仍然对这种简单的动作充满兴趣,认真的梳妆、打扮然后出门,整个过程极其认真。赣南采茶舞的发展,展现的是一种特殊的舞蹈形式,而随着与现代舞的结合,其舞蹈动作也变得更为丰富。有些舞蹈动作是模仿动物、而有些动作则带有一定的喜感。为进一步区分不同采茶舞的样式和风格,也为了让采茶舞更具吸引力,每位舞蹈者都会因演奏环境和气氛的不同,换取多套服装,给观众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表演者需要做到体态优美,并可以按照事先制定的舞蹈动作认真完成整个舞蹈过程。谦虚的态度以及坚韧不拔的执着精神是学习采茶舞的基础,为了将这种特殊的文化进行传承,适当的融入茶文化,可以进一步提升采茶舞的文化价值,让融入茶文化以后的采茶舞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提升采茶舞的传承意义。

5结语

研究赣南地区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对赣南地区采茶舞的传承与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采茶舞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形式,在赣南地区,采茶舞是当地居民的最主要娱乐形式,也是当地文化艺术的主要类型,更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富。在茶文化日渐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更好的研究、发扬和传承采茶舞,这不仅仅是提升民族文化影响力的需求,也是实现中国民族文化完整性需求。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赣南采茶舞的形成进行了分析,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文化部门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也能够为采茶舞的传承创新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卢忠华.茶文化与信阳茶歌的艺术研究[J].福建茶叶,2016(11):385-386.

[2]巴玥.茶文化对提升茶产地景观品质的作用研究[J].福建茶叶,2017(3):273-274.

[3]刘达,岳艳峰,李锲.英国文学艺术中的茶文化研究[J].福建茶叶,2016(5):332-333.

[4]王宏燕.茶的多维意义及中西茶文化比较分析[J].福建茶叶,2016(4):32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