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赏析八篇

时间:2023-07-03 16:07:26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第1篇

1.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主要是引导学生掌握四美:

感受美、理解美、表现美、实践美。感受美是指音乐欣赏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聆听音乐来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内容是某种事物、意境及情感等。

理解美是指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音乐要素在创造事物美、情感美所引起的作用。通过感受美,我们掌握了音乐所描绘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应引导学生了解各音乐要素在创造乐曲意境中所起的作用。

表现美是指学生在体会音乐描绘事物的基础上,理解乐曲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其内容。表现音乐美有多种形式,如:语言、舞蹈、美术作品等。通过这些姊妹艺术形式来辅助、深化乐曲内容,强化乐曲的深度,丰富乐曲的表现。

实践美是指教师在指导学生欣赏音乐后,让学生亲自实践音乐美。例:《春节序曲》里描绘了“秧歌”的场面,在欣赏音乐中,可以组织学生来学一学、跳一跳,增添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而音乐的实践美,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到各种活动中。

2.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要让学生掌握四美

那么,运用什么样的欣赏教学方法,并针对小学生的特点来培养提高学生“四美”的素质呢?我认为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这样做。

2.1要注重音乐课堂的纪律

纪律,是课堂教学的保证。众所周知,音乐课由于课程特点,课堂纪律往往不如语文课、数学课。而课堂纪律的好坏是根据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程度以及班级的班风、学风来决定的。这就需要音乐教师从低年级开始,注重音乐课堂纪律。一方面可以和班主任加强配合;另一方面,应该在教学中使学生对音乐欣赏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遵守课堂纪律;但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可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以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可将学生分成2―4组,在课堂上进行比赛,对各年级纪律、积极发言情况分别进行“加减小音符”的奖励与惩罚,课后用简笔画在黑板上奖励“大奖杯”、“音乐花”、“音乐娃娃”等。激发学生的竞赛意识,确保一个既安全又活跃的课堂教学环境。

2.2选择简便可行、适合小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2.2.1、闭目聆听。指学生通过闭上双眼,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听赏音乐上,并积极发挥想象力来欣赏音乐。这适合于旋律较优美、抒情、宁静的情绪以及某些意境式的音乐片段。

2.2.2、拍手法。指学生跟随音乐及教师的拍击,拍打音乐中的各节拍。适合于欢快、活泼、热烈、紧张等情绪的歌、乐曲。

2.2.3乐器演奏模仿法。指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各种类型的器乐曲时,出示相关的主奏乐器挂图,并指导学生用投入的演奏姿势来参与音乐的方法。例:《我是人民小骑兵》、民乐独奏曲《丰收锣鼓》、小号独奏曲《那不勒斯舞曲》(柴可夫斯基曲)等。

2.2.4、旋律与舞动。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跟随教师或自创律动、舞蹈动作的表演来参与音乐的方法。在童声合唱《我的小鸡》(阿塞拜疆儿歌)中,教师可以用律动表演来表现小鸡的形象和内容;而一些具有民族风格的歌、乐曲,如:《快乐的罗嗦》,就可由教师教授简单的黎族舞蹈动作,让学生正确体会乐曲的风格特征。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组织学生自创律动、舞蹈表演。电子琴独奏曲《我若是小小鸟》、音乐专题《可爱的动物》等,可让学生在理解了乐曲描绘的内容后,自己跟随音乐创编律动、舞蹈表演的形式来参与音乐。通过这种形式,还培养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创造性思维。

2.2.5、看录像。学生通过观看歌乐曲的录像,可以把对音乐的感性认识通过表象得到对音乐知识的进一步深化。观看录像可以是乐器、乐队的演奏图象,也可以是描绘歌、乐曲内容、意境的图象。通过观看录像的形式,使学生既感兴趣,又集中了注意力,这是音乐课综合欣赏中的一种较完美的、切实可行的、学生所喜爱的教学方法。

2.3培养音乐鉴赏力应注重适时对各阶段音乐知识进行总结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第2篇

音乐欣赏 视听 情感体验 图形谱 成功感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美国一名科学家对学生做了多次实验,结果表明,每天坚持听十分钟音乐的学生,比不听音乐的学生智力得分要高得多。为了进一步搞好农村小学的音乐欣赏教学,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充分利用视听教具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采用各种灵活教学手段,诸如视听、律动、绘画、剪剪贴贴、游戏、情景表演、节奏乐敲击,进行直观欣赏教学,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开发音乐的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验乐曲的内容,情感和形象。音乐作品常以模拟,象征等手法,将现实生活中的现象用音响表达出来,有时还借助直观的视觉来辅助听觉感知,刺激人们的大脑,产生思维联想和想像,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因而,组织教学时应尽量地运用VCD和多媒体教学,让孩子们直观地通过视觉效果感受作品情感。

二、让孩子动起来

随着音乐边听边动,能帮助孩子们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和情绪起伏,营造良好课堂气氛,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景中。

(1)律动。律动是儿童随着音乐节拍,进行有节奏动作的一种活动。它能使人借助身体的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风格和情绪,培养孩子的韵律感。

(2)敲击节奏。运用节奏器,一方面,可以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节奏;另一方面,可以模仿生活中的各种节奏,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

(3)画一画。一边倾听美妙的旋律,一边动手画出音乐形象,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音乐的熏陶,好似身临其境地畅游在艺术的殿堂里。

(4)情景表演。由于儿童模仿能力强,表演欲望佳,参与活动积极性高,因而让他们边听音乐,边分角色进行情景表演,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更能感受到美的音乐,美的故事,美的课堂。

(5)音乐游戏。在欣赏教学中,运用音乐游戏,有利于小朋友们感受不同的音乐情绪。

三、丰富情感体验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是在有了情感之后,才去歌唱的。当人们用语言不足以表现自己的情感时,才有了用音乐表现自己情感的愿望,因此,情感体验是一些音乐以及音乐能力发展的前提。

1.以语境唤起情感

让儿童接触音乐之前,有一个让儿童体验自然情绪的阶段,诗意的朗诵,带感情地讲故事,都是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条件。在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时,生活中孩子们对二小这位小英雄是陌生的,我就采用讲故事的方法导入,把二小的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学生听,是学生从故事里对二小有一定的了解,也使课堂有了庄严肃穆的气氛。通过对歌曲的聆听,学生的情感不断升华,对英雄王二小的怀念之情不断加深,从而受到感染。由此可见,在欣赏课中,教师精心设计好语境,能使学生产生高昂的情绪和振奋人心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达到以语境激情、以情感人、以情激思的地步。

2.以生活感受体验音乐情感

在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从生活当中去寻找、去探索,能更真切地体验音乐情感。如钢琴独奏《牧童短笛》是贺绿汀先生童年生活的一种自我写照。乐曲的第一部分描绘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牧童坐在牛背上悠闲地吹着优美曲调的画面。为了让学生体验到音乐情感,我首先设问:“你见过放牛娃放牛的情景吗?你是从哪儿看到的?小牧童是怎样骑牛背、吹竹笛?然后,请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牧童随音乐体验骑牛背、吹竹笛的情景。乐曲的第二部分好似牧童在田野中追逐嬉戏。大部分学生对农村小朋友的生活不太了解,我就从同学课间、课外喜欢玩的游戏入手,去想象小牧童会在哪些地方放牛,他们放牛时会玩些什么游戏。待学生自由发言后,我就让学生自由组合成各种游戏小组,如猜谜组、打水漂组、跳舞组等,来体验小牧童的生活情趣。由于这些游戏来自于学生的感受,所以学生很快就体验到了音乐情感,并且能把这种情感充分地表现出来。

四、充分利用图形谱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兴趣是最有效的方法,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让全部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实践中来。卡通图谱的使用,能够为音乐作品的风格情绪和具体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通过情境的创设,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被调动起来。在《玩具兵进行曲》欣赏课教学中,教者先通过介绍作曲家幼年时做过的关于玩具的梦境,让学生想象可能有哪些玩具,接着分别欣赏A段B段音乐,并配以不同的玩具卡通图谱,让学生通过变化的卡通图谱对A段B段做出不同的身体反应。在学生熟悉后,完整欣赏全曲,同时配上相应的代表各部分的卡通图谱,师生合作表演。低年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无法长时间地关注某一事物,但配上生动活泼的卡通图形,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调动起来,而师生的有效合作又训练了学生的视听觉反应能力。

五、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成功感

音乐课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现了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时,要随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得“优”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例如,在欣赏乐曲《赛马》时,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材施教,给每一个学生创造得“优”的机会。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教师会问一些较难的问题:“乐曲的主题旋律是什么?旋律重复出现速度有何变化?对于平时不喜欢回答问题的同学,教师就会问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请同学们注意倾听乐曲的速度变化,听到用手势表示,如渐慢时伸出一个手指,渐快时伸出两个手指”……一旦发现学生能够正确表达乐曲的意思,教师立刻送给学生一个激励性的动作或肯定性的语言。采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了所学知识,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综上所述,要上好小学音乐欣赏课,必须有一个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音乐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观察学生的好恶。同时,认真学习、深入理解全新教育理念,并经常在实践中反思、改进,这样才能不断适应新的变革,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第3篇

〔关键词〕音乐 教学 欣赏能力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可见,培养学生音乐欣赏能力是音乐课一个重要的任务。那么,如何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呢?

1 当前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分析

1.1 缺乏主题地聆听。在音乐教学中,教师经常给学生毫无目的地“听”音乐,反复地“听”音乐,并且美其名日:让学生自主聆听,实际上教师只是在简单地完成学生“听”的任务,而没有教会学生一双会“听”的耳朵。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听是一种声音入耳的自然的生命运动,而欣赏教学中“听”则是要让学生有一种入耳又入心的聆听过程。

1.2 远离主线地聆听。在听赏过程中,教师为了帮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音乐,往往过多地用讲故事的方法或用过多的语言来描述。本意是好的,可这么做却远离了欣赏教学音乐的主线,忽略了优秀音乐作品本身的魅力,背离了欣赏教学的审美规律。音乐是音响的艺术,也是时间的艺术,教学中必须把一定的时间留给学生听音乐,教师应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让音乐释放的情感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振,让音乐诠释的乐思在每一个学生的脑海里奔涌。因此,在学生“听”的过程中,不要用过多的讲解代替学生的听觉,不要用自己的理解代替学生的感受。

1.3 盲目综合地聆听。提倡学科综合是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之一,但是要把握好综合的“度”的问题才不会远离音乐的本质。试想如果一堂音乐课上,充满了地理、历史、文学、美术、舞蹈等不同的东西,唯独没有了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这还称之为音乐课吗?纵观以上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听音乐时经常表现出不专注、不积极的反应等不良状态,这些消极的行为趋向严重影响了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2011版新《音乐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独立的感受和见解,养成聆听音乐的习惯,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教给学生欣赏音乐的方法,使学生养成一种倾听的习惯。

2 小学音乐教学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策略

2.1 重视歌词教学,为学生接受音乐作品打下基础。在音乐教材中,欣赏中相当多的的部分是歌曲的欣赏,在歌曲欣赏中,教师往往是把歌词的欣赏,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上,重点倾斜在乐曲的理解上。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人们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情往往借助于声音的表现。从喊叫、欢呼到引吭高歌都是感情的流露,而音乐则是最善于表现感情的艺术。小学音乐教材所选欣赏歌曲的歌词,文学艺术性较高,大都鲜明生动,内容、声韵、节奏和意境,达到完美的统一,是构成音乐形象的基础。教学中先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教师再细致地分析歌词。在强烈的感情因素影响下,形象思维就会得到更大的发展。学生在文字的引导下,进入想象的空间,随后欣赏歌曲,学生就会把文字描写的形象与音乐描写的形象结合起来理解,展开“音乐想象”。

2.2 学习有关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学习一些音乐知识,不仅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需的。这些知识,一方面是关于乐理的知识,例如音阶和调式、主题和旋律、节奏和节拍以及乐谱的读法等。学习这些乐理知识,并不是要求每一个学生对乐曲进行理性的纯技术分析,而是要求学生去更好的感受和欣赏音乐。另一方面是关于音乐背景的知识,这包括音乐作品产生的时代、作品的风格流派、作曲家的生活经历和创作个性、具体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等。学生通过学习这些音乐知识可以进一步了解音乐作品的丰富内涵,从而有助于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和领会音乐作品。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第4篇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策略;兴趣;游戏

音乐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必修内容,它是提高小学生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小学音乐教育的基础。音乐欣赏,是教师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推动学生了解音乐、认识音乐,从而感受、领悟、体验音乐作品精髓的一种教学方式。那么,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有哪些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激活音乐课堂,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呢?

一、从兴趣学习培养入手,营造音乐欣赏氛围

小W音乐欣赏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它与其他视唱、舞蹈等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后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前者抽象性强。加上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处于初始阶段,如果教学策略不当,学生很容易厌学,容易出现教学“卡壳”、教师唱“独角戏”等不和谐的现象。因此,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前提。我们要善于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恰当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情感共鸣,使整个课堂处于良性的音乐欣赏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

例如,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欣赏,如果上课开始,教师直接讲解《彼得与狼》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我是这样操作的:抓住音乐作品的关键部分“童话”,先讲童话故事《彼得与狼》,然后播放课件,将课件中《彼得与狼》的故事画面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上抑扬顿挫的故事讲述,迅速帮助学生认识作品的主旨和精髓。同时,我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表演童话情景剧,安排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童话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感悟交响童话的音乐魅力,从而触动他们幼小的心灵,点燃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以欣赏为主体,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欣赏课不是单纯的音乐欣赏,而是以欣赏为主体,兼顾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乐理技能的训练等音乐基本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乐理知识的传授、学生乐理技能的训练等都要围绕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而展开。也就是说音乐欣赏课是以欣赏为主的,其他教学内容和目标都是为欣赏教学服务的,这是由音乐欣赏课的性质决定的。但音乐欣赏课还要兼顾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分清教学的主次、教学的地位,尽力做到欣赏为主、兼顾其他。

例如,《小白船》歌曲的欣赏,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打开“班班通”中前期制作的视频,一幅静谧的小湖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一条小船由远及近向学生划过来;然后,响起《小白船》的优美旋律,让学生陶醉于其中的优美画面、迷人的音乐旋律;最后,继续通过“班班通”播放《小白船》歌曲,让学生听、唱、学、赏融为一体,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学生感受《小白船》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引起学生的情感互动,使学生主动投入音乐欣赏,进一步感悟音乐作品的旋律,感悟主旋律作品的优美,从而使学生音乐欣赏学习的方式也别具一格。

三、教会学生音乐欣赏的方法,点燃音乐课堂的激情

为了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让学生牢固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和学会如何欣赏音乐,提升音乐课堂的魅力,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唱一唱、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其中的“听一听”,就是发挥听觉的作用,使学生学会动耳,在听的过程中发现音乐故事、节拍与节奏、速度与力量、音色与风格。例如,著名作曲家聂耳的《卖报歌》欣赏,我课前收集聂耳的主要故事、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歌词,然后把它们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通过听故事,学生很快理解了《卖报歌》。“看一看”,就是发挥视觉的作用,通过仔细观看音乐视频,借助于其中优美的画面、动听的乐感、感人的歌声以及音乐情景剧,学生也可以表演或者模仿其过程或者片段。“唱一唱”,就是唱主题,通过唱的过程使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主题形象,使学生通过唱的环节准确把握音乐主题的细微变化,通过唱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乐感和音乐思维。“想一想”,就是在听、看、唱环节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体验、参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对音乐由感而发、由情而动,通过想的环节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联想力、想象力、感悟力。“动一动”,就是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情景剧的表演,或者让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表达音乐欣赏。针对情景剧的表演,教师可以提前分配好角色,准备好台词,在强大音乐的作用下使学生动起来;用美术表达音乐欣赏,就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音乐欣赏的独特理解,让学生以自绘的图画、图像、图片与声音有机结合,通过声图结合来感知音乐、欣赏音乐,甚至创造音乐。“说一说”,就是感悟音乐、感受音乐,每一个人对每一个音乐作品的感受程度、情感体验是有差异的,通过说的环节可以达到感悟成果的共享,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音乐欣赏融入游戏,使学生获得快乐

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好奇,特别喜欢玩游戏,把游戏适当融入音乐欣赏教学,通过游戏发挥学生学习音乐欣赏的各种潜能,学习的效果往往出人意料。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小红帽》听赏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设计大森林、风声、小兔、小鸟、小红帽、小红帽的妈妈、小红帽的外婆、大灰狼、猎人等游戏人物,设计小红帽与妈妈、小红帽与外婆、小红帽与大灰狼、猎人与大灰狼等游戏情节,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设计不同的游戏情节,让学生来表现对音乐情绪的把握和理解、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分享对童年快乐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听、唱、应变等综合能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音乐欣赏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提高审美能力的教学,更是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文化品位积淀、创造力培养的综合教学。让我们扬起素质教育的风帆,驶向音乐欣赏的大海深处,激发学生的灵感,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从而展现音乐课堂的新魅力吧!

参考文献:

[1]戴 清.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探索[J].中小学音乐教育,2013(4).

[2]毕雁妮.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的实践与探索[J].北方音乐,2014(6).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第5篇

[关键词] 小学音乐;音乐欣赏;欣赏教学;教学研究

音乐欣赏顾名思义指的是对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能够更深入地体会到音乐作品中所汇聚的情感以及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有利于促进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在小学阶段,音乐老师应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根据学生在学习音乐作品时的实际表现,探寻适合小学音乐欣赏的有效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音乐兴趣的同时,持续提升其音乐作品欣赏能力,继而促其健康全面发展。

一、小学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小学阶段进行音乐欣赏教学不仅是新课标的基本要求,亦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欣赏教育还具有三大积极意义,具体如下:

第一,音乐欣赏能够培养并强化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音乐欣赏课本身就凝聚了丰厚的审美教育价值。它以音乐作品为基础,将进行欣赏的人视为审美主体,产生一种与众不同的审美观,通过聆听音乐作品来感悟、体会其中所蕴含的音乐美。引导学生欣赏音乐作品,促其感受其中的美妙,以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情趣,继而实现启迪智慧、丰富音乐涵养的效果。

第二,音乐欣赏教学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联想力。而培养并提高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新力是小学时期的一大关键教育目标。进行音乐欣赏教学可以引发学生围绕一个音乐形象展开丰富的联想。节奏感强烈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带给人们轻快、明亮的体验;节奏舒缓的音乐作品往往能够带给听众美的体验,引导听众展开想象。即便对于相同的音乐作品,不同听众也会产生不同的想象与体验,有的人能够在音乐作品中感受到大海的声音,有的人能够在脑海中形成蓝天的画面。所以,在培养学生联想与想象方面,音乐欣赏作用显著。

第三,音乐欣赏是认识并理解中华民族音乐精华的有效途径。在小学阶段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以及荣誉感,丰富爱国情感是一大关键教育目标。面向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可将音乐欣赏课程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充分发挥,真正实现以上教育目标。

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现状

现在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层次不齐,整体教学水平偏低,无论是教学方式还是教学理念都较为落后,课堂缺乏创新意识和创造力,课堂氛围不浓郁,未将音乐欣赏教学的价值与意义予以充分展现,不仅严重降低了课堂质量,还妨碍了学生音乐欣赏意识的培养以及欣赏能力的提升。概况来讲,我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体现在四个方面。

1.教学方式单一,未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现阶段,很多老师在开展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时,依旧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将教材内容一股脑地灌输给学生,不重视师生互动,还有不少老师一遍又一遍让学生听,可是在聆听中又缺乏有效引导。音乐欣赏教学并非只让学生单纯地聆听,而是应该结合识谱、演唱、演奏等活动,让孩子喜爱音乐,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提升音乐欣赏水平。在这种以老师讲课为主的教学形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之中,缺乏思考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得不到有效提升。

与此同时,受老师灌输理念的影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主要源自老师,基本上不会再进行自我思考和感悟,使得音乐欣赏教学成了令人诟病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思路、讲述的理念去感悟音乐。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比较注重音乐背景、音乐情感的分析和探讨,往往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向同学们阐述音乐背景及其所蕴含的情感,未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和感悟时间,不益于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

2.教学内容过于专业化,限制学生对音乐的欣赏

在传统小学音乐教学模式中,其教学依旧以唱歌为主,部分老师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音乐技能,会要求学生学习基础性音乐知识。受该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音乐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音乐专业性教学,忽视了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很多老师把音乐欣赏单纯地视为唱歌学习。

另外,为了让学生学会音乐知识和音乐技能,往往会在开展音乐欣赏教学之前对音乐作品进行章节划分,并对不同章节的曲式结构进行单独分析,强化学生对歌曲结构的认识,以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欣赏歌曲、尽快掌握演唱技巧。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尽管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音乐知识、尽快掌握演唱技巧、强化对音乐作品的认识,不过它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W生对音乐欣赏的体验与感悟,另外,过分重视专业知识,也会给学生增加一定的学习负担。

3.忽略对音乐本体的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匮乏

音乐教学要关注音乐本体,而音乐欣赏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的兴趣、音乐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提高审美情趣,综合提升音乐素养。目前欣赏教学的现状是许多老师在音乐课堂上过分强调音乐背后的人物故事,使学生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音乐创作背景,而对音乐欣赏缺乏兴趣和兴致。还有一部分老师未充分意识到音乐欣赏的重要性,认为音乐课还是主要以唱歌教学为主,觉得欣赏教学不重要;有的教师对欣赏教学的作品理解不够,也使得学生的音乐欣赏意识始终得不到树立和培养,更别提进一步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和水平。而这其实造成了音乐本位被削弱、与音乐欣赏教学目的背道而驰的尴尬局面。

4.学生不重视音乐课,课堂表现不积极

一些学生受传统教育理念及父母的影响,他们认为音乐课不重要,认为音体美都是副课,不影响升学,学得好学不好无所谓。他们不愿意静下心来聆听、欣赏音乐,即便是对于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也只是听听而已,没有静下心来仔细品味其蕴藏的情感,更别提积极参与课堂的讨论。

三、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措施

针对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小学音乐老师,首先要避免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应学会引导学生自主欣赏音乐,而非被动地全盘接收老师教授的知识。其次要避免过度强调专业性,对于小学生而言,聆听是欣赏音乐的最好方法。此外要强化对音乐本体的关注,避免出现本末倒置的做法,最后老师要重视课堂管理,纠正学生不当行为,鼓励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积极表现自我,不断提升个人音乐素养。下面,笔者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展开深入分析,并给出具体性建议。

1.夯实专业基础,提高老师音乐素养

在小学音乐课程体系中,音乐欣赏占据重要地位,它涉及内容广泛,不仅包括乐器演奏欣赏,还包括歌曲欣赏等。这需要老师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以及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戏曲知识以及美术知识等,只有较为全面地掌握相关知识,才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进行生动而有趣的讲解,获取孩子们的关注。对同一个音乐作品,若老师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开授课,或许能够获得出人意料的良好效果。

充分利用音乐教师的才艺特点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如欣赏《野蜂飞舞》,会演奏小提琴的音乐老师示范演奏,班上的学生一定非常感兴趣;又如欣赏二胡曲《赛马》,当老师在课堂上进行演奏时,孩子的注意力肯定十分集中,效果肯定特别突出,不仅能够让学生全身心融入作品情境之中,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感悟作品美妙之处。学生看到自己的老师能演奏欣赏曲,对老师更加崇拜和信服,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有的音乐作品备受欢迎,被人们进行了改编并运用广泛,这些乐曲选入舞台剧、电影或者广告之中,颇具有影响力。如《渔舟唱晚》就成了央视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在课上,可以引导学生观看央视天气预报时仔细聆听欣赏该乐曲。综上所述,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一首音乐作品时,可先将其视频片段进行放映,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音乐作品背后所发生的故事,领会其凝聚的情感以及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因此,专业知识扎实、音乐素养较高、多才多艺、知识面广的老师是开展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基础条件,若老师本身就领会得较少,掌握得不精,那么他很难引导学生进行音乐欣赏。

2.依托于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音乐欣赏兴趣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步走进校园,开始成为一种教学常规手段。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彩的图片、生动的视频展现教材内容,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另外,小学音乐教材涉及范围广,主题丰富,重视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重视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不过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知识不丰富,很难完全理解音乐作品中所描述的景象以及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此时,使用多媒体,充分发挥多媒体作用,将隐晦的情感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有利于孩子们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对于演唱、舞蹈等教学内容,音乐欣赏比较枯燥,很难激发学生的欣赏兴趣。对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表现能力以及学习特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以此培养学生科学的欣赏习惯,提高其音乐想象力。如跟随音乐律动、配合图片欣赏、哼唱及演奏主题等,甚至还可以把孩子们带到微机室,孩子们坐在电脑前戴上耳机欣赏音乐作品,并根据老师的引导搜集关于该作品的相关信息,反复聆听主题乐句,甚至用电脑画旋律走向及色块。笔者曾听过一节音乐欣赏课《跳圆舞曲的小猫》,老师引导孩子用图形谱画旋律、用色块区分各乐段,并通过律动感受乐曲的情绪。一节课下来,二年级的孩子很好地感受到乐曲的情绪以及不同的乐段特点。

3.营造良好氛围,提高学生想象力

轻松愉悦的氛围更容易让学生投入到音乐欣赏中去。众所周知,良好的环境、愉悦的氛围不仅能够让人们较为容易地消除紧张情绪,还能够让人们以轻松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去生活。那么应如何营造良好的氛围、合适的环境呢?笔者认为首先老师和学生要保持平等地位,师生之间形成平等交流的关系,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尊重学生欣赏音乐时的个人体验和感受;其次需要老师创设良好的音乐欣赏氛围,贴合国家提出的“育人”目标,彰显“环境育人”之作用,为孩子们营造积极健康的环境,让他们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激发个人爱国情怀,陶冶个人情操,升华个人心境,提高音乐艺术素养。

像一些经典乐曲深受孩子们的喜欢,如《玩具兵进行曲》《小狗圆舞曲》《四小天鹅舞曲》《乘雪橇》《动物狂欢节》,由于作品形象生动有趣,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眼前顿时浮现作品表现的形象。又如我国的优秀音乐作品,如《红旗颂》《新疆舞曲第二号》《北京喜讯到边寨》《二泉映月》《鸭子拌嘴》等。教师应及时肯定学生,适时引导,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兴趣与能力。教师不要仅仅满足于课内,还可以挑选课外的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优秀作品,如舒曼的《快乐的农夫》、柴可夫斯基的《睡美人》、肖邦的《雨滴前奏曲》等。

4.激发学生审美情趣,促其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

音乐是审美教育,音乐欣赏则是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作品这就要引导他们发现美,即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然而,音乐艺术具有自身独特性,与文学、美术虽然有共通之,但也具有显著差异,音乐艺术非常抽象并且较为模糊,对于小学生而言,真正领会其美并非易事。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老师应通过不同方法培养学生发现美的意识,引导他们自我探寻音乐之美。那么如何引导呢?笔者认为老师可充分发挥道具作用,通过优雅的文字、直观的图片加以引导,促使其发现美、感受美。

参考文献

[1]陆晓玲.浅谈如何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实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12,13.

[2]冯丽红.上好音乐鉴赏课的做法[J].阅读与鉴赏(上旬),2011,(02).

[3]叶波.论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学校建设[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4]綦鑫.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03).

[5]谭秀文.牵手流行音乐,让小学课堂更有活力[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5,12.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第6篇

一、从兴趣学习培养入手,营造音乐欣赏氛围

小?W音乐欣赏课的性质和地位决定它与其他视唱、舞蹈等课程有很大的不同,后者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前者抽象性强。加上小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处于初始阶段,如果教学策略不当,学生很容易厌学,容易出现教学“卡壳”、教师唱“独角戏”等不和谐的现象。因此,培养小学生对音乐欣赏的兴趣是音乐欣赏教学的前提。我们要善于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恰当的音乐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和情感共鸣,使整个课堂处于良性的音乐欣赏氛围中,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

例如,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欣赏,如果上课开始,教师直接讲解《彼得与狼》后播放音乐,让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效果必然大打折扣。我是这样操作的:抓住音乐作品的关键部分“童话”,先讲童话故事《彼得与狼》,然后播放课件,将课件中《彼得与狼》的故事画面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加上抑扬顿挫的故事讲述,迅速帮助学生认识作品的主旨和精髓。同时,我根据故事情节,让学生表演童话情景剧,安排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童话情景剧的表演,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主题,感悟交响童话的音乐魅力,从而触动他们幼小的心灵,点燃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以欣赏为主体,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欣赏课不是单纯的音乐欣赏,而是以欣赏为主体,兼顾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乐理技能的训练等音乐基本素养的培养。因此,教师乐理知识的传授、学生乐理技能的训练等都要围绕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提升而展开。也就是说音乐欣赏课是以欣赏为主的,其他教学内容和目标都是为欣赏教学服务的,这是由音乐欣赏课的性质决定的。但音乐欣赏课还要兼顾学生综合音乐素养培养的目标和任务,因此,需要分清教学的主次、教学的地位,尽力做到欣赏为主、兼顾其他。

例如,《小白船》歌曲的欣赏,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打开“班班通”中前期制作的视频,一幅静谧的小湖画面出现在学生眼前,一条小船由远及近向学生划过来;然后,响起《小白船》的优美旋律,让学生陶醉于其中的优美画面、迷人的音乐旋律;最后,继续通过“班班通”播放《小白船》歌曲,让学生听、唱、学、赏融为一体,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使学生感受《小白船》歌曲的节奏、速度、力度,引起学生的情感互动,使学生主动投入音乐欣赏,进一步感悟音乐作品的旋律,感悟主旋律作品的优美,从而使学生音乐欣赏学习的方式也别具一格。

三、教会学生音乐欣赏的方法,点燃音乐课堂的激情

为了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让学生牢固掌握音乐欣赏的方法和学会如何欣赏音乐,提升音乐课堂的魅力,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唱一唱、想一想、动一动、说一说,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其中的“听一听”,就是发挥听觉的作用,使学生学会动耳,在听的过程中发现音乐故事、节拍与节奏、速度与力量、音色与风格。例如,著名作曲家聂耳的《卖报歌》欣赏,我课前收集聂耳的主要故事、歌曲创作的时代背景与歌词,然后把它们编成小故事讲给学生听。通过听故事,学生很快理解了《卖报歌》。“看一看”,就是发挥视觉的作用,通过仔细观看音乐视频,借助于其中优美的画面、动听的乐感、感人的歌声以及音乐情景剧,学生也可以表演或者模仿其过程或者片段。“唱一唱”,就是唱主题,通过唱的过程使学生把握音乐作品的主题形象,使学生通过唱的环节准确把握音乐主题的细微变化,通过唱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乐感和音乐思维。“想一想”,就是在听、看、唱环节的基础上,学生通过体验、参与,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情感体验,对音乐由感而发、由情而动,通过想的环节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联想力、想象力、感悟力。“动一动”,就是让学生参与音乐欣赏情景剧的表演,或者让学生用美术的方式表达音乐欣赏。针对情景剧的表演,教师可以提前分配好角色,准备好台词,在强大音乐的作用下使学生动起来;用美术表达音乐欣赏,就是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表达对音乐欣赏的独特理解,让学生以自绘的图画、图像、图片与声音有机结合,通过声图结合来感知音乐、欣赏音乐,甚至创造音乐。“说一说”,就是感悟音乐、感受音乐,每一个人对每一个音乐作品的感受程度、情感体验是有差异的,通过说的环节可以达到感悟成果的共享,促使学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四、音乐欣赏融入游戏,使学生获得快乐

小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好奇,特别喜欢玩游戏,把游戏适当融入音乐欣赏教学,通过游戏发挥学生学习音乐欣赏的各种潜能,学习的效果往往出人意料。游戏活动能够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音乐情绪,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寓教于乐,何乐而不为呢?

例如,《小红帽》听赏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设计大森林、风声、小兔、小鸟、小红帽、小红帽的妈妈、小红帽的外婆、大灰狼、猎人等游戏人物,设计小红帽与妈妈、小红帽与外婆、小红帽与大灰狼、猎人与大灰狼等游戏情节,让不同的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设计不同的游戏情节,让学生来表现对音乐情绪的把握和理解、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分享对童年快乐的感受,提升学生的听、唱、应变等综合能力。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第7篇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2-16

一、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詹姆斯・默塞尔曾经说过:“音乐教育其实也就是欣赏教育。”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在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是不可缺少的。不懂得欣赏的人,再美妙的音乐在他们的耳中也只是几个简单的音符而已,他们看不到音乐背后隐藏的独特魅力,感受不到音乐带给我们的独特美感,审美观念无法提升,心情也不能愉悦。而那些明白欣赏意义的人,他们能够感觉到音乐的魔力,能够成为优雅知性的人。由此可以说明,欣赏教学在音乐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目前我国小学音乐欣赏误区

(1)一些小学音乐老师没有真正地意识到欣赏教学的真正内涵。这些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虽然也知道让小学生们欣赏音乐,但是他们不认真备课,不仔细挑选那些真正有欣赏价值的歌曲,而是随意地让小学生听一些乱七八糟的歌曲。这样不仅让小学生感觉到无趣,还会因为自己的随意放歌,让小学生形成错误的审美观。

(2)一些老师在上课时过分地给小学生解释歌曲创作的种种背景,忽视了欣赏的本质。很多音乐老师认为小学生认知能力很差,不能自己单独去思考和理解歌曲,于是他们就把所有关于这首歌曲的东西全部告诉学生。这样不仅没有给小学生提供自由想象的空间,还会让小学生更加厌恶音乐。

(3)很多小学音乐老师在放音乐的过程中,时常地中断,把音乐分成一段一段地来让小学生欣赏分析,这使得整个音乐变得不连贯,毫无美感可言。有些老师在课堂上选的音乐往往是那种很长的音乐,于是他们在欣赏教学的时候,一段一段地给学生放,让学生分析。我们都知道,音乐作品本身是一个整体,音乐绝不能一段一段地来欣赏,这样小学生不仅感受不到音乐本身的美感,想象力也不能得到发挥。

三、开展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措施

(1)利用多种形式来辅助音乐欣赏。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都不是光凭老师讲就能理解的,音乐也不例外。如果老师在进行音乐欣赏时,能够加入多媒体课件、实际乐器演奏等形式,就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到音乐给予他们的环境中去,欣赏的目的也就很容易达到。

(2)鼓励小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地讲出他们在音乐中所感受到的内容。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他们的思想还很单纯,他们的想象力也十分丰富。音乐欣赏的目的在于自己能够真正理解音乐的内涵。

(3)音乐老师在教授音乐欣赏课时,可以允许小学生走、跳或者跑等,让他们动用自己全身的器官来将自己听到的节奏和旋律表达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让他们觉得音乐是有趣的。

(4)小学生都喜欢和自己交朋友的老师,因此小学音乐老师一定要处理好自己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他们的年龄还很小,他们对老师天生就有一种畏惧感。小学生都喜欢那些温柔的老师,这些老师上课的时候,小学生都能很认真地听讲,老师布置的任务他们也能很快完成,授课有效性也很高。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和学生打成一片,要亲切地和学生交流,用自己的真情打动学生,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欣赏教学就容易得多了。

(5)及时对小学生进行评价。音乐老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多鼓励、多赞扬。音乐课的评价是教学中不能缺失的重要环节。通过评价,小学生就能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朝着正确的审美方向迈进。因此老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总之,音乐欣赏是理解音乐、学好音乐的基础。小学音乐老师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手段,提升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性,培育出更多优秀的小学生。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第8篇

关键词: 小学音乐 欣赏教学 教学策略

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学生音乐教学的入门课程,其可以让学生通过欣赏,知道什么是音乐美,学会怎么欣赏音乐。因此,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善于通过音乐欣赏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小学生的情感体验。

一、创设音乐欣赏情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选取的欣赏音乐曲目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叙事性。因此,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首先,为学生创设出音乐欣赏情境;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欣赏音乐;另外,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对不同音乐器材的音色与种类有一定程度的认识与了解。

例如,在讲到人教版二年级欣赏音乐《三个和尚》这一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三个和尚“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的故事,适当为学生讲解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团结互助,不要只注重自己的个人利益,应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在故事情境创设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这首音乐,在欣赏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教师刚刚讲述的故事,边听边想象。同时,在音乐欣赏过程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感受这首乐曲运用乐器音色的变化刻画出不同人物的形象,欣赏乐曲中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如:或是几声打击乐器的敲击,或是一件独奏乐器简短的介绍,手法简洁,音乐流畅、浑然一体。另外,教师可以通过图片与声音帮助学生了解这首乐曲中出现的堂鼓、小钹、木鱼等打击乐器的音色,然后为学生播放一遍《三个和尚》这首乐曲,让学生回答乐曲中用到的乐器。为让学生感受更加清晰,教师可以一段接一段地为学生播放,如:为学生播放乐曲前奏,让学生回答听到了哪种打击乐器。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解读音乐,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二、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与教育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走入课堂教学中,并取得了很好的发展。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看到音乐教学内容,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渲染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氛围。

例如,在讲到《火把节之夜》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导入课堂:“同学们,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而我国的少数民族的节日又非常多,其中火把节就是彝族人最著名的节日。而且关于火把节有一个传说,大家想不想知道?”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播放“火把节的传说”这部动画,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地看到有关火把节的介绍。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容易进入乐曲的意境。然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乐曲,在播放之前为学生设置问题:“欣赏乐曲,听一听乐曲中用到了哪种乐器?这种乐器的音色有什么特点。”并为学生播放《火把节之夜》这首乐曲,带领学生一起欣赏音乐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品位。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段落式欣赏的方式,并在欣赏中注意启发学生思维。如:为学生播放乐曲中的第一段后为学生设置问题:“请用语言描述第一乐段表现出的情景。”教师可以让几个学生回答,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分析,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乐曲。之后播放第二段,再为学生设置一个问题,用这样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三、引导学生表演音乐

表演是赋予音乐作品的再创造的行为,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所学的音乐作品进行创编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更形象地解释音乐,理解音乐,从而达到让学生欣赏与感知音乐的目的。同时,用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小学音乐教学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教师在讲到《东郭先生》这个音乐剧时,首先可以自己或让听过这个故事的学生为大家讲述这个故事。然后为学生播放《东郭先生》这部音乐剧让学生欣赏。之后教师可以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用表演形式欣赏音乐。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添加一些音乐(唱歌)或舞蹈(动作)的元素(如:在讲到东郭先生骑驴行走时,学生可以通过敲击双响筒模仿驴蹄子的声音),培养学生对音乐形象的表现力。另外在表演之前,首先,教师应科学合理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注意保证各小组中都有一个音乐、舞蹈或表演能力较强的学生,让学生自己商量安排音乐剧中的角色,保证各小组平均水平基本相同,进而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同时,教师应给学生合理的排练时间,鼓励学生查阅与这个故事或这个音乐剧相关的详细资料,也可以制作相关道具,为表演加分,然后通过小组合作共同完成这个表演。最后,在学生表演之后,教师应针对学生的表演给出合理评价,针对表演精彩部分,教师不应吝啬自己的夸奖;针对学生表演中的不足,可以给出建设性的建议,使学生的表演更加完善。总之,就是以鼓励为主,增强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信。

总之,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更容易地融入音乐教学中。同时教师应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与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童琳.浅析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教学策略[J].北方音乐,2016,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