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9 16:31:38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第1篇

摘要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时期同古希腊时代人的精神特质与社会现状的对比分析,揭示出“浪漫主义亲希腊思想”的社会成因;通过对“浪漫主义亲希腊思想”先驱温克尔曼的思想及英国年轻一代浪漫主义者作品中对希腊文化的重构的分析,表明古希腊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浪漫主义者在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倚仗“浪漫主义的乌托邦式冲动”这一思维方式,根据前人遗留下的断简残编对历史所进行的重构。

关键词:浪漫主义 亲希腊 精神特质 制度 乌托邦式冲动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古希腊文化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自文艺复兴已降就被后人不断发掘和推崇。由于不同社会时期迥异的社会、思想和文化气候,西方文明主要发展阶段对古希腊文化精神的强调和再发现着力点不尽相同。浪漫主义时期所兴起的以德国文艺理论家约翰・约阿辛・温克尔曼(Johan Joachin Wincklemann)为先驱的“浪漫主义亲希腊思想”(Romantic Hellenism),对古希腊文化的再审视和重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却所论较少。

本文拟通过对古希腊文化与西方浪漫主义运动所依存的社会、政治土壤、这两个时代人的精神特质的对比分析以及浪漫主义亲希腊人士所倚仗的思维模式及文学创作模式的分析,试图揭示浪漫主义时期所兴起的“浪漫主义亲希腊思想”这一文化现象的社会、思想动因。

一 和谐人性的召唤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文明进入了新纪元,人类知识的积累带动了科技进步。同时,人们在面对外部日新月异的物质世界时却遭受着愈演愈烈的精神焦虑。这种焦虑在人类社会经历了标举理性大旗的启蒙运动之后的18世纪后半叶,更加明显地凸现出来。

启蒙运动强调理性和秩序,将人类的智力提高到了首要地位,认为只要人能崇尚理性、遵循宇宙的律例,就能将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人类本该和谐的自身能力,被人为地划分为了智力和情感两大互不相融的范畴,并将人类进步的权杖郑重地交给了理性。此外,近代工业革命的兴起使社会分工更加细致,各种职业的分野更加清晰,精细的社会分工又促使人类将本应全面培养的能力划分为片面的才能,人类已丧失了本应丰富的情感,难以避免地、切切实实地体会到了“享乐与劳作、手段与目的以及努力与回报的分裂。”

与这一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处于人类刚刚脱离蒙昧状况的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人。在希腊的古城邦中,人的潜能被极大挖掘出来。古希腊的教育制度所期冀培养出的是各方面都能得到最大发展的全面的人。近代奥运会源自古希腊奥林匹亚山上的竞技运动,近代的奥林匹克精神来自古希腊运动员的坚忍不拔。然而,在希腊却没有职业运动员。人们的最终目标是“面向更高的生存”,达到身心高度和谐的“卓越”(arete)。

综上所述,启蒙运动之后的欧洲,人们所普遍感受到的是自身情感与理性的分裂,所看到的是自身职业与生活乐趣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古希腊时代的人所努力培养的是自身理智与情感的和谐发展,所期望达到的则是职业与生活的完美结合。正是对人类自身生存窘境的反思,使浪漫主义者在遥望遥远缥缈的古希腊时发现了弥合自身分裂的可能。

二 民主、自由思想的契合

18世纪后半叶是一个革命的年代,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代表了这个时代人们在政治领域的理想。对贵族之外的普通百姓来说,法国大革命前的欧洲则是受制于旧制度的牢笼。

而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腊雅典便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建立了较为成熟的民主政体。公元前6世纪初的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改革进一步打击了氏族制度的残余势力,为奴隶制民主制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在梭伦改革的基础上,克利斯提尼进行改革,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设立500人会议,成立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克利斯提尼的改革消灭了氏族制度,大大削弱了氏族贵族势力,确立起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到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统治时期,希腊的民主政治达到巅峰,在悼念波罗奔尼撒战争中牺牲将士的讲话中,伯里克利这样阐释“包含了公民与个人自由的民主理想”:“我们的政体被称为民主政体,因为管理权在大多数而非少数人手中。当法律在公民个人争端中确保公平公正,我们的政体则被公认为堪称优秀;当一位公民各方面堪称典范,他将被选举出来行使公务,以示褒奖。”可见,古希腊时期民主和自由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与自由已成为古希腊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古希腊时期个人思想的独立性和神圣性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这样的思想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当时有效抑制了专制的社会制度。希罗多德在其著作中曾指出:“他们(古希腊人)只服从法律”,确立法律至上的社会制度无疑是将国君、贵族等世俗权威掀翻在地。其次,以往被赋予了很大权利的祭司在古希腊时期被从神坛上逐了下来:“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当我们掌握了希腊的实在的有据可查的史料之后,我们发现希腊的祭司在思想领域从来没有起过任何决定性的作用,这和任何其他古代社会都是完全不同的。”正是由于当时民主的政治体制和宽松的宗教氛围给了古希腊人极大的思想自由,人类在摆脱蒙昧后很快学会了独立思考,作为人类智性的最高级形式的“哲学”随即产生,古希腊社会出现了诸多哲学流派竞相争鸣的社会思想异常活跃的局面。

如上阐述说明,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民主自由思想已成为其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法律作为衡量公民行为的准则的认可和倚重及对祭司这一宗教权威在世间代表的摒弃,使古希腊时期政治及社会思想领域呈现了民主、自由的氛围。这些都是18世纪后半叶欧洲政治所匮乏的。

三 浪漫主义者对希腊精神的乌托邦式重构

对现状的强烈不满,促使浪漫主义者们奋力寻求一种新的文化模式,以期弥合人类自身的矛盾。在“艺术爱好者协会”(Society of Dilettanti)这一始建于1732年、总部设在伦敦、最初大多数成员为贵族的机构及“大旅行”(Grand Tour)这一当时风靡西欧的活动的推动下,伴随着新的考古发现,古希腊文化被重新发掘。但是,浪漫主义的“基本信条是自由和个人主义,其手法是象征主义”,其精神特质是以象征主义创作手法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的乌托邦式冲动”,即以实现个人诉求为目的的理想主义式的思维方式。

思想领域对古希腊文化的诠释,是以温克尔曼为代表的德国艺术思想家。温克尔曼的《希腊绘画雕塑沉思录》和《古代艺术史》,奠定了其后很长一段时期古希腊艺术评论的基调。他的一系列观点归根结底源于其“直觉、想像的方式”:在《古代艺术史》结尾部分他自比为“眼含热泪目送无望回还的恋人离去”的“伫立海边的少女”。他这样写到:“就像那位可爱的少女,可以说我们同样除了我们心仪之物的模糊身影外一无所有;而正是这份不清晰勾起了我们对所丢失之物更强烈的渴望。我们用比对待原件(若能完全拥有它们)更饱满的热忱和专心致志来研究原件的复制品”。这无疑透露了温克尔曼对自己研究古希腊艺术品及艺术史所采取的思维方式“运用想像力的投射”(imaginative projection)的清晰认识:古希腊文化一去不返,现代阐释者根据历史遗物对该文化精神的阐释,其实是熔铸了自身对这一文化美好憧憬对历史文化的重构。

英国年轻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在文学作品中对古希腊文化进行的重构,代表了这个时期文学领域重构古希腊精神的特点。拜伦和雪莱对希腊文化的推崇主要反映在对古希腊民主思想的憧憬上。雪莱在长诗《希腊》中“想象出了一个存在于其头脑中‘座落于水晶似的思想和永恒之海’的国家或是城市”――他特指的地理位置和诗的题目相对照不难看出这一想象中的理想之邦与古希腊鼎盛时期的雅典多么接近。拜伦在《唐・璜》第三章著名的《哀希腊》一节中,两句诗行“梦见希腊仍旧自由而快乐”和“我不能想象自己是个奴隶”的强烈对比,分明透露出诗人对古希腊曾经创造并享有的自由和快乐是多么向往。可见,在雪莱、拜伦这些政治倾向明显的激进的浪漫主义者笔下,古希腊已然成为了一个令人向往的自由之国,成为了民主与自由的象征。济慈对古希腊文化的向往主要反映在他的代表作《希腊古瓮颂》中,其中一句“啊,雅典的形状!美的仪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他对古希腊文明的推崇和向往。但说到底他在这一名诗中展现出的是对以希腊古瓮为代表的已逝古希腊文化的召唤,是对已逝文化的言语建构:该诗“反映了审美怎样试图挪用一个已丧失其自身历史意义的过去。”济慈更多地倚重了古希腊文化的审美内涵,经过济慈在浪漫主义语境下对古希腊艺术品的言语建构,古希腊便成为了他理想中的艺术王国的象征。

可见,浪漫主义时期在文化思想领域及文学领域对希腊文化进行再认识的一个主要特点便是,这些亲希腊人士都运用了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企图构筑一个熔铸了自身对社会、文化美好愿望的理想之地,以想象为基础的“浪漫主义的乌托邦式冲动”是浪漫主义语境下对古希腊文化重构的主要驱动力。

综上所述,在工业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大陆、社会发生激烈动荡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类社会的精英们一方面深刻感受到了理性和现代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痛彻肺腑的身心分裂感,另一方面则对当时不平等的社会制度深感不满。正是在这时,他们透过历史的尘雾遥望西方文明的拂晓,从而发见了古希腊精神这个在浪漫主义社会历史语境下显得格外惬意的精神慰藉物。一方面在浪漫主义历史语境下,古希腊社会对和谐人性的推崇及对民主自由的崇尚,令浪漫主义亲希腊人士无限憧憬;另一方面浪漫主义者对古希腊文化的重构,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倾向,是在“浪漫主义的乌托邦式冲动”的驱动下完成的。古希腊文明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已经被定格在历史长河中。但说到底,古希腊文化精神在浪漫主义者笔下虽放射着灼灼光华,它也只不过是思想敏锐、想象丰富的浪漫主义先驱们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借助历史的断简残章构建出的、涂了一层金色的乌托邦而已。

参考文献:

[1] Schiller,Friedrich.Letters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of Man.//Critical Theory Since Plato,3rd edition.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2] 伊迪丝・汉密尔顿,葛海滨译:《希腊精神》,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 Marvin Perry &Myrna Chase Western Civilization:Ideas,Politics and Society (Vol.2)Boston:Houghton Mifflin Company,2000.

[4] Webb,Timothy.Romantic Hellenism[C]. // Stuart Curran.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British Romantici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5.

[5] 拜伦:《唐・璜》,王佐良:《英国诗史》,译林出版社,1997年版。

[6] 济慈:《希腊古瓮颂》,屠岸译:《济慈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第2篇

关键词:古希腊;服饰;艺术魅力

公元前4世纪的欧洲,处于辉煌的希腊文明时代。古希腊服饰作为这个文明时代的产物,焕发出迷人的光彩。古希腊服饰,造型自然优雅、随意舒展,色彩单纯,格调清新。它所蕴涵的包容精神、所遵循的自然健康的穿着理念,对欧洲传统服饰和近代服饰风格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古希腊服饰是西方服装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当今,复古设计成为时尚,选择复古设计的产品成为人们抒发怀旧情绪的一种方式。在众多复古主题的时装设计中,古希腊风格独树一帜,成为设计师钟爱的古典设计元素之一。

一、古希腊服饰风格简述

(一)以披挂式和缠绕式为主,简练、自然、单纯、自由舒展温暖湿润的地中海气候带来了人们自然随性的生活方式。在其影响下,古希腊服饰造型呈现出简练、单纯、自由、舒展的特点。服装大都不经过剪裁、缝合。人们穿衣服基本上都是拿一块布料在身体上披挂、缠绕、穿插,最后用别饰针和束带固定。这种服装外观独特,看似无形却有形。根据服装不同的外形特征,古希腊服装还可以分为多立安式、希奥尼亚希顿式、克莱米斯式、佩普罗期式、希马申式、克莱米顿式六大风格[1]。无论哪种风格,其构成方式都是披挂或缠绕。披挂式服装其实就是一块矩形面料,只不过需要借助于饰针和绳带在肩部、胸部、腰部等人体的关键部位进行固定。宽大的面料经过绳带的束缚而收缩,并自然垂荡;宽窄不一、形态各异的褶裥随着人体运动而发生变化。披挂式服装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绳带的根数,系束的位置、方式及其松紧程度可随穿着者的体型、穿着需求而自由调节。缠绕式服装的代表是“希马申”,它是古希腊男子的主要服饰类型。缠绕式服装的面料通常长5米,宽1.5米,穿着者把它围裹在自己的身体上[2]。围裹的方式多种多样,根据人体的起伏与运动的需要来定。缠绕式服装有多种款式,自然、随意是其突出的特点。

(二)符合黄金分割比例,匀称、协调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数学家、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就发现了黄金分割定律。0.618这个比值看似简单,却具有魔幻般的魅力,这一点在科学与美学领域无数次得到了印证。那些精美的建筑以及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无一例外,都符合这个比例。在致力于展现人体美的古希腊服饰设计中,黄金分割理论同样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比如男女通用的“多利亚”造型,该型服饰中那向外翻折的复式底边与穿着者的肚脐平齐,正好位于人体的黄金分割点[3];在女式服装“雅典娜”中,腰带的设计使用凸显了上下身的比例关系;男子希顿长袍的下摆只到膝部,而腿部的黄金分割点恰恰就位于膝部[3]。还有年轻男子所穿的clamys外套,宽1.07米,长1.98米,宽和长的比例也接近黄金分割[3]。如此完美的服饰比例设定来源于古希腊人对客观自然的正确认识与准确把握。

(三)宽松、舒适,表现出对人性的尊重,反映了一种朴素的审美观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说:“古希腊的服饰穿脱均是很容易的事,举手间便可以完成。他只能勾勒出人体的基本体型,绝不紧裹躯体。”[4]古希腊服饰的构成可以说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古希腊人把服装看做人体的附属物,他们认为服装最主要的功能除了御寒和遮体外,就是突出人体本身的美,因此服装要宽松、舒适,给身体提供自由的空间。在古希腊服饰中,鲜见复杂的结构和剪裁缝制工艺。拿整块面料随意缠裹这种着装形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人体各种活动的需求,实现了布料与人体、主体与客体、形式与精神的高度契合。古希腊服饰从廓形到细节、从服装到饰品,整体上体现出一种抱朴怀素的审美观。古希腊服装上最精美的饰物就是别针和搭扣,呈现最多的装饰还是自然的垂褶。古典主义所提倡的纯洁、理性的简朴风格在古希腊服饰中得到了完美展现。

(四)以白色基调为主,用色清新淡雅古罗马著名政治家、哲学家马库斯•西塞罗认为:“适当的比例还要加上悦目的颜色才能称作美。”[5]古希腊人眼中的“悦目的颜色”为白色。古希腊人最喜欢白色,因为白色象征着纯洁、神圣、高贵,这与希腊哲学与人文精神相符,于是白色成为古希腊服饰的主打色彩。希腊女神都是身着白色曳地长裙出现的。质地细密、悬垂性强的毛织物是制作褶饰服装的主要材料。为了减弱白色所带来的单调感,希腊人会在服装的边沿配以各种鲜亮的颜色,或者用植物、动物、几何图案进行修饰,使服装富于变化,看上去更具个性。除了白色以外,紫色、绿色、灰色在某些服装款式中也有应用。

二、古希腊风格在世界服装发展史中的印迹

“时尚易逝,风格永存。”正如时装设计大师夏奈尔所言,古希腊服饰风格所散发出的自由、奔放的艺术魅力和自然、独立、理性的艺术气质,对欧洲乃至世界的服装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各个历史时期,古希腊服饰风格都放射出了迷人的光彩。

(一)承袭与发展———古罗马帝国时期罗马帝国在公元前2世纪征服了古希腊,但是古希腊文化并没有因此而灭绝。在服饰上,古罗马沿袭了古希腊的基本风格和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罗马人的主要服饰“托加”和“克拉米斯斗篷”,其前身就是古希腊服饰中的“希马申”和“希顿”[1]。古罗马的服装构成也是披挂式和缠绕式,也是将一整块面料附着于人体,也有垂荡的皱褶与宽松的结构,也要肌肤,就是说,古罗马服饰的特点与古希腊服饰一一对应。当然,古罗马人也结合时代要求,在承袭古希腊服饰风格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良与发展。古罗马时期,盛行经过简单剪裁的贯头型服饰,如“佩奴拉”,这是其一;其二,奢华服饰出现,穿着者以此来显示自己的身份与地位。

(二)复兴———18世纪末19世纪初17世纪的欧洲王室盛行巴洛克风格的服装,18世纪盛行洛可可风格的服装。这些服装的一个共同点是极度奢华、修饰繁缛、夸张,统治者想以此来显示自己的高贵。王室贵族的着装习惯也影响了民间,人们在穿衣上追求繁复、华丽。随着法国大革命的到来,封建专制制度被废除,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深入人心。心灵得到解放的人们渐渐厌弃了束缚身心的衣裙,转而追求自然朴素的着装。于是,简洁、典雅的古希腊服饰风格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18世纪中期,新古典主义服饰风格在古希腊风格的基础上兴起,包含众多古希腊服饰元素的新的服装形式应运而生,简单利落的款式、清新淡雅的色彩、自然流畅的线条成为服装设计的主流。新古典主义服饰理念推崇古希腊服饰风格中所蕴涵的“庄重与宁静,简练与人性”[1],其倡导的精神是对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的强烈反叛。

(三)主宰———20世纪初20世纪初,在“回到自然去”思潮的影响下,服装设计师们又一次驻足在古希腊服饰风格前。法国时装设计师波阿列特将古希腊服饰风格与东方服饰风格融合在一起,设计出了一款宽松顺垂的希腊式长裙,受到新女性的欢迎。该设计完全摒弃了紧身胸衣、裙撑以及繁复的装饰,突出了对身体的解放,迎合了女性对舒适感的追求。玛利亚诺•佛图尼设计了一款简洁的晚装,风靡一时,其设计灵感就来自于古希腊服饰“基同”。简•帕昆夫人紧随其后,也推出了具有东方情调的系列设计。维奥尼特夫人从古希腊服饰造型方法中得到启发,发明了著名的斜裁法。运用该方法制作的服装自然、柔和,能够产生与古希腊服饰同样的效果[6]。毫不夸张地说,20世纪初,整个欧洲都成为古希腊风格服饰的秀场。

(四)大放异彩———20世纪七八十年代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设计师群体在国际服装界迅速崛起。他们以人们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提出了追求原生态、纯自然,反对精美裁剪、人为造型的“反时装”设计主张[7]。他们的设计融合了古希腊服装披挂、缠绕的穿着方式与日本和服宽松、舒展的结构,采用棉麻面料制作的服装上显露出大量自由而柔软的衣褶,整个服装体现出一种人衣合一的禅意。

(五)再次复兴———21世纪2004年,第28届夏季奥运会在希腊雅典开幕,奥运圣火重回故里,爱琴海的浪漫气息和希腊的古代文明再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2006年,春夏国际服装流行趋势会上刮起了一股希腊风。希腊式的飘逸长裙,新古典主义的低领口和高腰线设计,石膏白和其他淡雅颜色的纯色丝绸,衣袂飘飘,风情万种,一派希腊景致。2008年,在华伦天奴的高级时装秀中,希腊女神的浪漫和优雅得到了完美的重现。精致的打褶,完美的高腰线分割,亮闪闪的水晶珠片,这一切都显露出不可抗拒的独特魅力。

三、古希腊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用

(一)将披挂、缠绕工艺手法应用于礼服的设计与制作

在礼服设计中,局部的立体花饰、堆积的褶皱、不对称的结构和整体的垂荡效果必不可少,因为这些元素可以突出礼服的华丽与高贵。近年来,在礼服的局部设计与制作以及整体造型中,设计师常常采用古希腊服饰构成中的披挂、缠绕工艺手法。采用披挂和缠绕工艺手法,利用多种材质,可以塑造出变幻多姿的艺术形态。披挂和缠绕方法的运用丰富了礼服的设计手法。

(二)将古希腊服饰风格与异质风格融合在一起

1.与东方风格融合典型的古代东方服饰是宽衣,而不是披挂和缠绕。但是,其中所蕴涵的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精神主旨与希腊服饰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异曲同工。因此,将古希腊服饰风格与东方风格融合在一起是可行的。采用这种方法设计出的服装,应有宽松的衣身和衣袖,有扩展的肩部,有东方的刺绣或古希腊服饰中惯用的碎褶。这样设计出的服装兼有东方传统服饰的超然飘逸与古希腊服饰的浪漫舒展,定会产生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2.与现代风格融合部分现代服装设计师运用后现代设计手法,对古希腊服饰进行解构和元素重组,然后融入现代流行元素、结合现代服装形制,打造出了全新的希腊风格。比如,约翰•加利亚诺就将折纸艺术和立体几何的硬挺造型融入了古希腊柔软舒展风格的服饰设计中,打造了软与硬对比、古与今碰撞的艺术效果。该设计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四、结语

古希腊服饰是服装史上的一个经典,其设计与制作手法穿越时空,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无论是它舒展、随意的造型风格,还是它所彰显的自由、平等、宽容的精神,都已融入现代服装设计中,成为现代服装设计的宝贵财富。在服饰风格多元化、服装设计个性化的21世纪,古希腊服饰艺术风格定能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华。

参考文献:

[1]陈莹.古希腊服饰风格的魅力[J].装饰,2005(9):64-65.

[2]马丽丽.古希腊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美与时代,2012(10):107-109.

[3]范菲菲.浅析古希腊服饰[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丹纳.艺术哲学[M].傅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5]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上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6]晏焱.论古希腊风格对现代女装的影响[J].湖南包装,2009(4):40-41.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第3篇

关键词:雕塑;单纯;伟大

中图分类号:J305文献标识码:A

古希腊是欧洲古代文化艺术的发源地,希腊文化在哲学、文学、特别是在艺术方面的成就对后来欧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直接的、深远的影响,其中希腊雕塑更可谓是希腊文化的光辉代表和人类从事艺术活动的典范。德国18世纪著名艺术史家温克尔曼在他的《关于在绘画和雕塑中模仿希腊作品的意见》中对希腊雕塑作出了总结性评价:“希腊杰作具有一种普遍和主要的特点,这便是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正如海水表面波涛汹涌,但深处总是静止一样,希腊艺术家所塑造的形象,在一切剧烈的情感中都表现出一种伟大和平衡的心灵。”几乎没有一个艺术家不惊叹古希腊雕塑的伟大深邃与精妙。它离我们的现代文明越久远越散发出夺目的光芒, 他至今“仍然能够给我们艺术享受,而且就某方面说还是一种规范和高不可及的范本”,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一、古希腊雕塑的萌芽期

希腊地处地中海沿岸,海湾曲折,土地贫瘠,居民大都从事商业和外出殖民。那里风和日丽,气候温和,使希腊人自小养成了活泼快乐的本性。随着希腊人民居住地域的扩大与东方贸易、文化交往的发达古希腊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文化建设初具规模。文化的普及和发达,给希腊雕塑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荷马的史诗、阿里斯托芬的戏剧、毕达哥拉斯和亚里士多德等人对美的哲学探讨等。

一般认为希腊雕塑其题材大多源于神话传说及体育竞技等。

神话传说使雕塑艺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希腊人信仰多神论,认为神与人有着同样的属性, 同样的身体。神就是人最完美的体现,这是希腊宗教神话的最大特色。并以现实的物质条件来想象虚幻的世界, 而建筑和雕刻则是最好的手段。因而在艺术的具体表现中, 则以社会上起初的人为榜样,典范式的真人就是神灵的标准,如《雅典娜》、《命运三女神》等大量的神话故事依然如此。“美神”维纳斯就是一个神化了的美少女,还有“酒神”、“战神”等,无不是完美的男女人体,他们健壮优美,这也与当时希腊民族崇尚体育、运动的风俗分不开的。这种自然性和现实性的艺术风格延续到文化历史上和各个时期。 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希腊神话不是希腊文化的武库,而是希腊的土壤。”这样对客观“真”的追求,也是美学思想在希腊雕刻艺术中得到完美健康的发展之根本。

希腊的体育竞赛最初也是与祭神、敬神有关,国家城邦的形成使参加比赛的人很多,体育开展十分普及。著名于世的奥运会皆以强壮的男性参赛闻名, 以展现身体的矫健和肌肉的刚强为自豪,并演进为当时的优秀运动员塑像的习俗。这些雕像安置在希腊最神圣的地方,供全体人民欣赏和瞻仰,是同神一样的圣物。 战争需要强壮的身体, 希腊人为胜利者建立纪念性的雕像, 导致了希腊雕塑对人体自然美的讴歌与塑造技巧的逐步提高。

这一切有机的因素铸成了古希腊雕刻美学思想的柱石, 使雕塑艺术达到人类文明的顶峰。其题材和表现手法也开始多样化,不仅有神明和运动员,还有骑士、战斗者、侍者、青年男女雕像及人像等。总之,其内容越来越丰富。

二、古希腊雕塑的发展、繁荣、衰落期

古希腊雕塑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希腊化时代。

古希腊雕塑一直沿续着现实主义道路向着艺术的殿堂循序渐进。从古风时代初期《萨维斯女雕像》、《贵妇》、《科尔》等作品中不难看出, 这时期的人体雕塑动态显得板正、严肃、几何化简朴, 曲线的微妙, 空间分布匀称, 表面光滑, 方肩和一脚向前的特点。随着艺术的发展, 又有了新的变化, 脚向前迈了出来,手也离开了身体, 腰间有了空隙, 眼睛张开, 姿态显得生动, 如《保狄奥斯》、《阿波罗》等雕塑, 它反映了早期希腊艺术家颇有特色的现实美学观念。古风中期雕塑艺术快步进入了写实阶段, 如《力神海克力斯》、《克狄奥斯》等。此时希腊艺术家追求对象骨骼和肌肉结构的刻化, 不仅结构严谨, 而且作品有一种相当的厚度, 衣纹处理较自然写实, 模仿自然的写实与理想化相结合的造型艺术的美学思想初露锋芒。 到了古风后期,雕塑中的人像、神像的嘴向上都具有微笑表情,被称作古风的微笑, 就连倒下的战士也不例外。雕塑人体姿势的表现更趋向丰富和自然, 优美的人体曲线冲破古朴观念, 从定型化的传统束缚中逐渐解脱出来预示着古典时代的到来。

古典时代早期的雕塑比较有特色,有静止站立和运动的雕像。站立的雕像中,较有特色的是奥林匹亚宙斯神庙上的阿波罗像。雕像采用一条腿支撑全身重量,又通过尺寸、比例的巧妙处理,使它具有了完美的平衡,显出肃穆的雄伟。运动的雕像当属米隆的《掷铁饼者》,雕塑大师米隆把握瞬间动势,理解人体肌肉的变化,把运动中一连串的动作准确地浓缩到一个简单的典型的姿态中,使美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形式和内容得到了最佳的结合,达到高度的统一,把瞬间凝为永恒。米隆的学生菲迪亚斯是古希腊最伟大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几乎就是希腊艺术的象征。这一时期的雕塑艺术达到了顶点,其技艺也炉火纯青。他最大的成就就是主持了雅典卫城的修建,领导了卫城主体建筑著名的帕特农神庙的全部雕刻。 他潜心设计的长525 英尺的模浮雕饰带, 描写的是天国一行列向雅典女神朝贡的情景, 360 多个人物和200 多头马牛羊, 声势浩大, 构图别具匠心, 无论人物中男女老幼, 着衣和, 成群或单一人, 皆互相照应, 曲折变幻, 丝毫没有零乱和重复的感觉, 构成一幅线条优美、节奏明快、统一协调的绚丽图卷, 它是雕塑艺术中的史诗之作, 是现实主义与理想美相结合的艺术典范, 体现了古希腊雕刻美学思想的精髓: 即忠于自然, 又净化自然, 来自自然, 又高于自然, 充分发挥了想象力, 表现出崇高的艺术理想和美学风尚。神庙内部高达11米的雅典娜女神也是菲迪亚斯的作品,整个雕像让人体会到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这一时期的雕塑,开始体现人体各部分比例的协调。著名雕塑家波利克莱特斯的《法则》一书专论人体比例关系,指出头长是身长的七分之一,并以自己的作品《持矛者》加以论证。公元前4世纪,希腊社会内忧外患,城邦之间战争不断,人们开始关注人性,雕塑家也开始表现人的内心活动和人的感情。在雕刻上菲迪亚斯的“崇高样式”转变为雅典人雕塑大师普拉克西列特斯所造“优美的样式”,他提倡平缓的“S”造型,取代了波利克莱特斯的人体比例的法则,成为这一时代作品的特征。他的作品《尼多斯的维纳斯》,被后人当神的典范。

之后,进入希腊化时代,重神和英雄史诗的空想观念被扬弃了, 产生与前代不同的现实主义艺术岁月和格调.,表现强烈的人的个性,优美典雅或愤懑绝望的作品都大量出现。优美柔和的作品,如萨摩屈拉克的《胜利女神》,是一座纪念公元前306年击败埃及统治者的纪念性雕塑,石基被雕成船首状,女神挺立船头,吹响胜利的号角,两翼张开,被风吹起的每一个皱摺都表达了一种欢乐的情绪。崇高和优美的样式在这一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又如享有盛名的雕像《米罗岛的维纳斯》,女神从脚到膝,从腰到头顶的的运动形成和谐统一,腿上的服装绉结沉重厚实,与上半身形成鲜明的对比, 形象高度完美,带来了无限的美感。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垂死的高卢人》,《杀妻后自刎的高卢人》和《拉奥孔》,表现强烈对比中骚动不安的情绪或痛苦的表情。悲壮的雕塑《拉奥孔》, 是一座具有金字塔式构图, 既稳重又有变化的群雕, 作者以娴熟的技法表现拉奥孔祭司, 因他警告人民不要把希腊人留下的木马拉进城里而得罪众神, 神派巨蟒把拉奥孔父子3 人缠死的情景. 这是人与神的激烈冲突, 拉奥孔父子在绝望中挣扎, 呼喊及其痛苦的表情, 扭曲的肌肉,紧张不安的姿态,两个男孩子浓烈的希腊风格的塑像, 具有不可言传的悲壮的美感, 体现崇高美的风尚, 是前所未有的,它为世界雕塑史揭开了表现悲剧性群雕的序幕。

古希腊雕塑艺术到希腊化时代已走向了终点,被罗马艺术取代,艺术有了新的发展。

三、古希腊雕塑的特征及艺术魅力

从古风时期到希腊化时代,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希腊雕塑的每件作品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给文明建设增添了夺目的光彩。它遵循着模仿自然与理想化结合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法则,贯穿着一条现实主义的美学思想。古风初期雕塑的理想化、程式化、正面律;到古风中期逐步摆脱程式化、正面律,进一步写实和理想化结合;继而发展到古风后期现实主义理想美,雕塑造型生动,形象逼真,形成古拙的微笑;到了古典时代雕塑人体更加庄重、含蓄和内在,富有诗意和艺术感彩,表现出古希腊民族的自信、尊严和力量;进入希腊化时期,社会的骚动造成雕塑崇高的悲壮的理想美,高超的技巧,对人类对自身自然美的崇高揭示,给后代留下万极为丰富的塑造艺术语言。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第4篇

【关键词】起源;奴隶制;自然环境;城邦

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形态或一种制度安排,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是国家制度意义上的民 主的“发源地”。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当时为什么产生在古希腊,而没有在世界的东方国家出现?和古希腊一样,中国也是文明古国,在古希腊民主制度日益发展的时候,中国正处于商周时期。然而,中国却日益走向君主专制,和古希腊的民主相去甚远。为什么在古希腊的土壤上就能产生民主制度?

一、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和商业是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重要因素

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希腊城邦民主制度显然与当时的奴隶制经济分不开。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没有一部分人的艰辛劳动创造出较多的社会财富,就不可能使另一部分人有充分的金钱和闲暇去参加民主政治生活。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就是建立在大量奴隶艰辛劳动的基础上。

另一方面,希腊地域,岛屿众多,唯一大陆希腊半岛海岸线曲折。希腊国土主要是山地和丘陵,在上古时期,生产能力的限制下,古希腊人民无法生产出足够的粮食,不能养活岛上日益增多的人口。所以,古希腊人热衷于商业。同时,由于希腊特殊的地理环境,也便于他们参与海盗活动,通过对外扩张和侵略来获得奴隶,同时扩展商业市场。特别是,古希腊政府支持海外殖民。“如果殖民者成功地建立了殖民地,任何后来前往殖民地的同胞公民都将分享公民权和荣誉,并应被给与未占用的土地……” [1]这足以说明当时政府鼓励海外殖民的态度。“从公元前八世纪开始,希腊人就开始了大规模的殖民运动。最早实行殖民的是优卑亚岛上的卡尔息斯和厄尔特里亚。” [2]通过海外殖民,扩大了古希腊人的活动范围,推动了古希腊工商业的发展,同时促进希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为希腊提供了大量的奴隶。

开辟殖民地促进了交流,而交流又促进了商业。[3]殖民地一旦建立起来,自然就会形成一个完备的城市,与母邦发生或多或少的联系。这样,殖民地的开辟,很大程度开辟了新的商品市场和新的资源,因而,古希腊发达的奴隶制经济和商业的发展,是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重要因素。

二、希腊的自然环境

孟德斯鸠曾试图从地理气候环境的差异影响人的文化差异进而影响政治法律制度的差异。他在《论法的精神》中写道:“如果人的性格和内心感情真正因不同的气候而产生极大差异的话,那么法律就应当与这些感情和性格的差异有联系。” [4]孟德斯鸠是典型的地缘环境决定论者,我们不能把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完全归结于当地的地理环境,但是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是影影响古希腊民主制度形成的重要因素。

希腊位于地中海东部的巴尔干半岛,东临爱琴海,海岸线曲折,希腊半岛没有肥沃的大河流和广阔平原,严重限制了古希腊农业的发展,粮食生产不足。虽然古希腊人缺少发展农业所需的大量肥沃土地,但所幸的是,希腊的山区和丘陵地带适宜种植葡萄和橄榄,山中又出产大理石、优质陶土等各种矿物。这一切又为手工业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古希腊人因地制宜地加工葡萄酒和橄榄油,发展手工业创造了丰富的产品,通过商人换取粮食和其他物品。古希腊手工业的发展,相应的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因而由于地理环境的影响,希腊不得不注重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结合上面对古希腊商业状况的分析,希腊的地理环境成为影响和促进希腊民主制度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由于希腊纵横的山岭和交错的河流,把希腊人分隔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岛山。这就使得各城邦国家建立时的人口、面积不会太大。等到城邦制度在整个希腊世界确立之后,各城邦人民为了不丧失公民身份,也极力关心和支持本城邦的独立;弱小的城邦经常结盟抵抗强大的城邦,使得城邦之间的吞并大不容易。在古希腊世界中一直存在著数以百计的城邦国家,即维持了典型的“小国寡民”状态(最大的城邦国家斯巴达强盛时不过8400平方公里)的历史传统。希腊的民主是直接参与体制,正因为国小人少,希腊的直接民主体制才得以长期在古希腊时期延续下来。

三、狭小的城邦为古希腊公民参与民主政治提供了适宜的社会条件

希腊地理环境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地理版图的破碎性。不同于中国古代文明,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开阔的平原地区为建立强大中央集权国家提供良好的契机。而希腊破碎的地貌,只适合于建立较小的政治实体。“面积最大的斯巴达,即使把被他征服的美塞尼亚在内,公民也不过9000人;雅典面积不过1000多平方英里,公民最多时不超过4万多人;科林斯也算是希腊一流城邦,面积仅340平方英里,公民大概也就5000人。” [5]这些因素导致每个国家的人数非常少,缺乏建立强大君主专制国家的基本条件,而且,由于长期生活在城邦的体制下,古希腊民众也乐于建立一种城邦的政治体制。古希腊人认为城邦意味着同一血缘人群的共同团体、共同地域和政治经济的绝对独立。这种认识使城邦内部凝聚力增强,推动了城邦发展,然而这也成为希腊城邦之间战争不断的原因。

总结:由于希腊独特的地理环境,一方面导致希腊农业发展受限,加上希腊有利的海洋环境和丰富的手工业产品资源,促进了古希腊商业的发展。为扩展商业和换取生活所需的粮食,希腊人走上对外殖民的道路,获得了大量的奴隶劳动力,为希腊奴隶制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因而也是奠定了古希腊民主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同时,由于小国寡民的生活状态,为希腊民主制度的存在和推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使得希腊的民主制度得以长期存在和延续。古希腊的民主制度是一系列因素综合的结果,归结起来就是:奴隶制经济是基础,地理环境是主因,小国寡民是保证。

【参考文献】

[1][5]晏绍祥.世界上古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172,176.

[2](英)奥斯温.莫里.早期希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0-111.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第5篇

一、西方建筑自我否定式的发展

西方神话以希腊神话最http://富盛名,在希腊神话中,希腊神族的王权更迭是通过一种自我否定的暴力方式实现的,希腊神话中的诸神虽然都是不死的,但老一辈的神的影响力会随着新一辈神的产生而逐渐消失。希腊神话中这种自我否定的精神贯穿整个西方文化发展史中。西方建筑,由典雅的古希腊开始,进入古罗马的端庄,再到哥特式的奇骏,然后是理性的文艺复兴建筑,雍容华贵的巴洛克,严谨的古典主义……我们可以看出,西方建筑就处在这种自我否定的变化过程中。

二、神学对西方各时期建筑文化的影响历程

古埃及时期,神话和宗教信仰对古埃及人的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其中最重要一条是埃及人相信“死后重生”的说法。因此,埃及人非常重视陵墓的制造,金字塔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金字塔的形态有着宗教和象征的意义,它是帮助法老到达天堂的阶梯。

希腊神话对古希腊建筑的影响非常大,在古希腊人眼中,神是美的化身,是美的理想化的体现。希腊神话中的神是一些富有感性魅力的艺术形象,希腊人把神话中的感性体现在了对希腊建筑的形式美及造型艺术的追求上,把人的形体美赋予了建筑,仿男体的多立克柱式和仿女体的爱奥尼柱式就体现了希腊人对健康优美的人体外形的崇拜。古希腊建筑在美学上达到至高的境界,也使它成为了以后世界各地兴起的多种建筑风格的基础。

古罗马时期的建筑以圆顶、拱门、厚墙为特色,造型宏伟壮观,装饰华丽多彩,显示出古罗马帝国时期的繁荣。古罗马人对神的虔诚虽然不如古希腊人,但他们建造的神庙也能成为杰作。罗马帝国早期出于对希腊神话的崇拜,尽可能的让自己的庙宇看起来同希腊神庙相同,万神庙就是古罗马庙宇建筑的经典。

中世纪时,基督教教会的实力蒸蒸日上,对神的崇拜主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艺术上无一例外也要服务于宗教的需要,人们开始倾向于建立一种外表非常光荣耀的建筑艺术模式,这种精神走向最终促成了中世纪建筑艺术经典——哥特式风格。哥特式建筑中最有名的就是巴黎圣母院和米兰大教堂、科隆大教堂。

文艺复兴建筑是欧洲建筑史上继哥特式建筑之后出现的一种建筑风格。文艺复兴建筑最明显的特征是扬弃了中世纪时期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在宗教和世俗建筑上重新采用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柱式构图要素。文艺复兴史上最具纪念性的建筑是圣彼得大教堂。

16世纪,罗马的巴洛克风格将建筑外表的华丽风格发挥到极致。这一时期罗马教会的建设非常繁荣,原因是欧洲的天主教君主和诸侯都依靠耶稣教团来对抗宗教改革运动,于是建造了许多教堂、教皇府邸、别墅等。巴洛克时期的代表性建筑有圣保罗大教堂、耶稣会教堂等。

17世纪,建筑又回归理性,兴起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指的是以古希腊和古罗马艺术为典范的艺术,歌颂理想主义,气势宏大,多以神话、《圣经》故事的历史人物为题材。这一时期的建筑造型严谨、端庄稳重、规模宏大的古希腊古罗马建筑成了皇家建筑的典范。

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下半叶是新古典主义时期,新古典主义对古代希腊、罗马艺术非常热衷和向往,以

转贴于 http://

回归希腊罗马艺术形式为特点,提倡古代艺术的严肃高尚的形象。统治者把希腊神话所寓意的威严和民主带到了这一时http://期的建筑上,如法国的雄狮凯旋门等。

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社会面貌,更推动了建筑形式的巨大变化。19世纪后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各国积极开展新建筑运动,产生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建筑艺术流派。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带动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人们对建筑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神话和宗教对建筑文化的影响逐渐减弱了。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第6篇

【关键词】东方化时代;东方因素;艺术;宗教;文字

一、“东方化时代”的概念

所谓“东方化时代”是指希腊的古风时期中深受东方文化影响的一个时代,时间大约是从公元前750年到公元前650年。英国学者奥斯文・穆瑞于1980年在他的著作《早期希腊》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不久就为人们所接受,这一概念首次从本质上肯定了东方文化对希腊文化的影响。事实上,东方文化的影响贯穿于整个希腊的历史,随着迈锡尼文明的衰落,早期希腊与近东的联系便结束了。这种局面直到公元前8世纪时才被突破,那时希腊人走出了他们的“黑暗时代”,并再次被东部邻居的杰出成就所震惊。正是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东方文明的成果,并结合本民族文化的特点加以拓展。

二、艺术领域的东方因素

公元前8世纪起,古希腊开始了频繁的海外殖民,海上贸易由此活跃起来。陶器是当时希腊人的生活必须品和出口商品――葡萄酒和橄榄油的容器。这些酒和油主要出口到东方,陶器作为古希腊主要的贸易商品的容器,要获得东方国家的青睐,就不得不考虑他们的审美情趣,“制陶工人开始模仿东方的风格”。

科林斯的制陶工匠最先接受东方艺术的影响,于是“原始科林斯”风格便取代了荷马时代的“几何风格”,这种风格以多彩的绘画和独特的设计装饰突破了几何时代线形装饰的约束力。其后雅典也出现东方化的风格。这主要表现在这些东方化的陶器普遍采用东方纺织品或金银工艺品上撷取的图案、动物形象及神话人物。“东方风格的瓶画主要特点是绘画的装饰纹样以植物纹样为主,有时则直接采用东方国家喜欢的纹样,如埃及的莲花纹,两河流域美术中常出现的怪兽等,同时增加了纹样的装饰趣味。”赫梯、亚述的许多建筑和浮雕都以狮子为表现主题,这显然是受到东方艺术风格的影响。这些“东方化”植物和动物图像的采纳,使希腊的彩陶装饰更贴近于自然与真实的世界,更趋向于“自然主义”的风格。

古埃及艺术表现的特殊性在于,一方面以水平的直线性、方向性画面结构来突出美感。另一方面以特殊的格层方式来表现时间和空间的不同关系。另外古埃及雕塑遵循的不变法则之一便是,雕像的形态要身材笔直,左脚向前迈出半步,双臂下垂,紧贴身躯,双拳紧握,头部略抬起,直视前方,严格对称,头的顶部、颈肩连接部及腰的中部都有在一个直立的平面上。绘画或浮雕上都有侧面像,虽是头转过去了,身体还是正面的,眼睛也是正面的。希腊早期的雕像作品正好验证古埃及艺术风格,人物造型明显借鉴了古埃及的艺术成果。

埃及雕塑中一些典型人物的姿态在希腊雕塑中反复出现。这一时期被称为“库罗斯”的男青年正面立像就遵循了埃及造型的正面律,人物的肩膀比较宽阔,左脚微微向前,胳膊紧贴身体两侧,肘部微微弯曲,手或紧握或靠身躯放平,这个形象也明显带有埃及雕像的影响。

三、宗教与神话

宗教是另一个接受近东文化影响的领域。有主神的多神宗教是希腊宗教与两河流域宗教的共同特点,其实奥林匹斯家庭中不乏外来的成员。据现代考古学家考证,像爱神阿芙洛狄忒、太阳神阿波罗、酒神狄奥尼索斯、狩猎女神阿尔式弥斯、匠神赫菲斯托斯等最早都起源于西亚和小亚细亚。如古风时代起源于腓尼基的阿多尼斯神传入到希腊,在腓尼基人的宗教里,他是一个司掌植物和生育的神,但是传入希腊,就改头换面了,成了一个被阿芙洛狄特和珀耳塞福涅两女神爱慕的美少年了。古希腊神话的内容也与两河流域神话的内容相似,“美国学者罗伯特・格拉夫斯在《希腊神话》中指出,希腊故事中提到口衔永生之草的蛇,这与吉尔伽美什最后为找到仙草被蛇偷走类似;猎户奥里安在到达日落之地后被巨蝎所刺身亡,而吉尔伽美什寻访仙草时也遇到了一个蝎形人。

“农民诗人”赫希奥德的《神谱》首次创造了关于希腊起源的神权更替的神话,讲述了克罗诺斯如何篡夺其父乌拉诺斯的王位,宙斯又是如何夺取其父克罗诺斯之位的故事。这与巴比伦的创世神话《埃努马・埃里什》所讲述的马尔杜克神劈开大海“亚玛特”开天辟地的故事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另外《神谱》中关于洪水的神话也与巴比伦神话有着紧密的联系。《神谱》描述宙斯因仇恨人类的罪恶,决定用大洪水消灭人类。因为丢卡利翁和他的妻子一向虔诚的信奉宙斯,所以被允诺逃过此劫难,后来他们成为人类的祖先。而苏美尔的洪水神话讲到神王恩利尔决定用洪水灭绝人类。。这些相似之处不是历史的巧合,而是文明交流的结果。

四、结语

通过上文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在“东方化时代”里希腊文化广泛地从东方文化中汲取各种养料,并加以创新,迅速发展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从而使希腊的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都呈现出繁荣的局面,这不仅加深了各城邦内部公民之间的思想和情感的认同感,而且也丰富了希腊城邦公民文化生活的内容。所有这些都促进了希腊城邦制的发展及其文化的繁荣。可见,东方化时代促进了希腊城邦文明的发展。希腊自身文明的发展又为日后的西方文明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成为西方文化的源头。

参考文献:

[1]萨拉・B・波曼罗伊.古希腊政治制度文化史[M].上海:三联书店,2010.

[2]刘增泉.希腊文化史[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3]刘文鹏.古代西亚北非文明[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4]陈恒.希腊化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5]戈登・柴尔德.欧洲文明的曙光[M].上海:三联书店,2008.

[6]托马斯・R・马丁.古希腊简史[M].上海:三联书店,2011.

[7]王红媛.世界艺术史(雕塑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8]王红媛.世界艺术史(绘画卷)[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3.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第7篇

关键词:古希腊 雕塑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如果说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则是追求“真实的美”。

在文化史上,通常从亚历山大远征开始到埃及托勒密王朝臣服于罗马帝国的历史阶段称为“希腊化时期”。“希腊化时期”的题材相当丰富,出现的地区也十分广泛,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一种文化的扩张,其影响覆盖了整个欧洲,并且成为了整个西方艺术的奠基,其崇尚客观真实之美的文化便是西方文明讲究思辨性、讲究客观之真的最初体现。希腊雕塑创造了一种美的综合,对于人体本身也充满了赞美,这些我们可以从这一时期的许多裸体雕塑上得以体会。反过来说崇尚裸体的风俗也给了写实雕塑语言的发挥以淋漓尽致的机会。

在古希腊哲学家与艺术家眼里,人体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是最具匀称和谐、庄重优美特征的审美对象。于是,古希腊艺术中,人体雕塑随处可见且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与希腊人特殊的观念有关。在他们眼中,理想的人物不是善于思索的头脑或者感觉敏锐的心灵,而是血统优越、发育良好、比例匀称、身手矫捷、擅长各种运动的裸体。这种思想表现在许多方面。首先,他们周围的利提阿人、加里人等几乎所有临近的异族都以裸体为羞,只有希腊人毫不介意地脱掉衣服参加角斗与竞走。斯巴达连青年女子运动时也差不多是裸体的。

古希腊人在古典所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与其他古代世界观相比较是进步的。私有制的社会存在,决定了古典世界观是重视个人个性的。但公有原则的并存,又决定了它对集体和国家的重视,从而形成了一个古典的民主主义思想。当然,由于时代的限制,古典世界观在本质上并没有离开唯心的即宗教世界观的范畴,但是,另一方面它承认人的崇高与伟大。古典世界观的主导思想是以人为本,人是主体,是标准,是世间万物的尺度,而神不过是理想的人。尽管神生活在天上,人生活在地上,但本质上人与神并没有这种天壤之别。神的身上所体现的实质上是人自身,对神的赞颂实质上是对人自身的肯定。与此紧密相联的就是那种神圣的裸裎观念,并因此而导致了更为直接的优异条件就是青年人的赤裸身体锻炼与竞技,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为艺术家提供了全民的模特儿。

其次,那时的人们在浴场上、在练习场上、在敬神的舞蹈中、在公众的竞技中,经常看到裸体和裸体的动作。他们所注重而特别喜爱的,是表现力量、健康和活泼的形态和姿势。他们竭力要使肉体长成这一类形态,培养这一类姿势。几百年之间,雕塑家们就是这样的修正、改善、发展肉体美的观念。事实上,我们今日对于理想人体的观念就是始于他们的。在哥特式艺术终结的时期,比萨的尼古拉与近代最早的一批雕塑家脱离了教会传统,放弃细长丑陋、瘦骨嶙峋的形体的时候,就以留存下来的或新出土的希腊浮雕为模范。

古希腊的主要文化成就第8篇

关键词:古希腊神话;女神雕塑;题材;艺术;理想化

纵观西方雕塑发展史,可谓是千奇百态,风格各异,但总能带给人感动、惊叹,在人们心中烙下深深印记的还要数古希腊雕刻艺术中的女神雕塑。古希腊的女神雕塑在世界雕塑史上脱颖而出,她独有的内在生命力和艺术魅力,成为后人艺术追求的向往与典范,对整个世界的艺术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为什么古希腊女神雕塑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雕塑中的女神形象从何而来?它与希腊神话有着怎样的关系?希腊神话对它艺术特色的形成又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在研究此课题过程中,本文作者运用了图象学、艺术学、风俗学、历史学等方法,来试图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

一、女神雕塑的题材来源

希腊神话是世界上最系统、对人类文明影响最大的神话,它体系完整宏大,故事丰富美丽,寓意深刻,影响深远,是我们直接了解和认识西方文明源头的捷径。希腊神话对整个西方乃至人类的宗教、哲学、思想、风俗、自然科学、文学艺术都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早已成为整个西方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古希腊悠久的神话传说成为古希腊女神雕塑艺术的源泉,并使得女神雕刻艺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希腊人在古时候对于神的意识其实起源与人类蛮荒时期对大自然的认识,它乃是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时期的古代希腊人借助想象对自然和周围社会进行认识和理解的产物。古希腊人信奉多神教,他们把那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各种强大的自然力或其他令人不解的现象和事物统统理解为是神力所在。所以希腊神话包含了人类对自然奥秘的理性思索,孕育着历史和哲学观念的萌芽,因此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1](P.113)希腊神话不仅没有束缚住艺术家的想象创造力,而且成为古希腊女神雕刻艺术的前提,为女神雕像提供了素材和养料,并且对女神雕塑风格和特色的形成上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雅典娜是希腊神话中的智慧女神,她的出生与众不同。传说宙斯将他刚怀孕不久的妻子赫拉整个吞入了腹中,因而得了很严重的头痛症,包括药神阿波罗在内的所有山神都试图对他实施一种有效的治疗,但结果都是徒劳的。众神只好要求火神赫菲斯托斯打开他的头颅,令奥林匹斯山诸神惊讶的是:一位体态婀娜、全副戎装,手持长矛的女神从裂开的头颅中跳了出来,光彩照人,仪态万方。她就是古希腊人民最敬爱的女神,在她身上集中了智慧,勇敢,贞洁的美德。因此,她被称为战争与智慧女神雅典娜,被誉为是昌盛繁荣希腊的象征,也是最大城邦雅典的守护神。

古希腊艺术家创作的很多女神雕像都与希腊神话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古希腊神话为女神雕刻艺术提供了丰富的题材,激发了艺术家创作的灵感和热情,同时更赋予了女神雕塑更深刻的内涵与神秘的色彩,使得古希腊的女神雕塑在题材上不仅丰富多彩,而且对于观赏者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二、艺术

希腊艺术家在其女神雕像的表现形式上下了很大功夫,目的就在于以不同的形式去展现女神不同的美。古希腊女神的表现形式有很多,但主要以表现形式为主。纵观古希腊的女神雕塑,不难发现女神雕塑中有很多都是着身体,甚至,为什么会形成这样一种特色呢?其实女神雕塑以这种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是有多方面的因素,但与希腊神话的关系则是不容忽视的。古希腊的女神雕塑和崇拜、宗教、神话有着密切的联系。希腊女神雕塑艺术是出于神的需要,是希腊神话赋予他神圣的含义。艺术负荷着宗教的意蕴,承载着人类对神话的向往和对神的追求。在希腊人看来,“艺术的创造和发明本身就是一种宗教的活动和宗教的满足……观看这类艺术作品并不只是看看而已,而是他们的宗教和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2](P.180)所以说,古希腊女神雕塑的出现与希腊神话有着必然的联系。

在雕刻这些女神像时,艺术家们格外重视对女神人体外在美的刻画和表现,意在突出她们健美、婀娜的体态,但又不失女神端庄大方含蓄的内在美,致使艺术家们对女神人体的雕刻技法有了更高层次的飞跃。希腊雕刻史上第一件以体形态来表现女神的惊世骇俗之作是女神像《克尼多斯的阿弗洛狄忒》。这是希腊古典时期的一尊大理石女神雕像,高230厘米,现藏于意大利罗马梵地冈博物馆。在希腊神话中,阿弗洛狄忒是与美貌女神,她代表最感性的生活观,象征着美丽、年轻和的满足。她的甜言蜜语能骗倒所有神和人,她很爱笑,魅力无边,智者也会乱了分寸,因而阿弗洛狄忒成为希腊人推崇人之本性和欲望的代表。在这尊雕塑上,能够看得出女神的这些特点都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反映出雕塑家高超的技艺。

三、写实与理想化相结合的美学思想

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事物都是有瑕疵的,并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但古希腊的女神雕像却完美的让人惊讶,在她们身上集中了一切所有的美。古希腊的雕刻家们总是试图塑造出接近完美的女神雕像,他们对于每一尊雕像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古希腊的雕刻艺术始终遵循着高度写实与理想化完美结合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法则,使古希腊女神雕刻艺术美学思想达到全盛时期,它崇高的美学风尚提高了希腊人的文明程度和精神境界,并推动了古希腊雕刻艺术的不断发展,而希腊神话在此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古希腊女神雕塑的写实性

古希腊女神雕塑有着高度的写实技巧,这使得雕塑作品具有更高的真实性,让观者觉得亲切而舒适。古希腊神话中的神,除了具有与人一样的形貌外,还具有与人相近似的情感性格和心理特征。他们的神也像凡人一样地思想和生活,像凡人一样地喜怒哀乐,互相也矛盾、敌视、妒忌、欺诈、争斗、爱慕。如女神赫拉因丈夫的不忠而嫉妒其他女神,并想方设法折磨报复她们;月神阿尔忒弥斯可以让偶尔撞见她洗浴的凡间男子被猎狗撕咬而死;在特洛伊战争中,雅典娜因为虚荣生出的嫌怨所致,派出两条毒蛇上岸活活缠死了预言家拉奥孔父子三人,等等,这都反映出神的人性化。因而,古希腊女神雕塑中女神的形象就是来自于现实中的凡人形象。

(二)古希腊女神雕塑的理想美

希腊神话中的女神,个个都被描写的美丽动人,光彩夺目,在塑造优美形象的时候,由于不易找到一个各方面都完美无暇的人,人们就从许多人身上选取,把每个人最美的部分集中起来,从而创造出一个整体显得优美的形体。[3]因此古希腊的女神雕像总能给人以震撼与感动,因为她是所有美的结合体。希腊神话中女神的完美形象造就了女神雕像的完美,因此,古希腊女神雕像的头部被后世确立成一个“头部典范”。每座女神雕塑都集中了希腊女人的美,她们都有着椭圆的脸庞,挺直的鼻梁,安详的眼神,平坦的前额,丰满的下巴、淡淡的微笑和宁静而肃穆的表情,还有把发髻雕刻成有组织的波纹状。正如黑格尔的评价:“雕像中所有的头都是按照一个模样雕成的。”[2]这些都体现了千年来古希腊人的审美理想。

古希腊女神雕塑不具有某种单一的象征意义,它们没有宽阔的脑门来表现思想的伟大,也不用紧蹙眉头来表现思索或忧虑。雕塑家们更感兴趣的是她们匀称优雅的身体结构,光滑圆润的肌肤和腿脚的力量。希腊人需要的是一种力和美相结合的人体雕刻艺术,只有希腊神话才可以满足这些艺术造型的审美理念,只有神才具有这样完美无暇的品质。极致完美的比例搭配,被奉为神明,使雕塑家自己也情不自禁地爱慕起自己的作品来,竟想要与大理石结为夫妻,这样看来,这是一种多么完美和具有诱惑的艺术品,不禁使我们也不得不对这些女神雕像生起无限的崇敬与爱慕之情。而雕塑本身,也就是为了表达对这种完美的赞赏。她们身体与头部的比例,各个部分的大小,衔接,都在数百年的探索中找寻到了最趋于完美无缺的组合方式。在雕塑家的眼里,用恰当的线条,正确的比例来表达完美的理想,理所当然是最根本最地道的方式。

艺术家在塑造女神形体时,就首先得研究人,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这样才能更逼真、更生动的塑造神的形象。古希腊女神雕塑中女神的形象就来自于现实中的女人体。艺术家们经过长期的积累素材后,在进行雕刻的创作中就有了很多丰富多样的范本。为了寻求到一种什么样的人体标准才能表现出美的体格,给人以和谐的美感,雕刻家们一再探索人体的标准比例。雕塑家波里克里托斯专门研究了人体各部分间的比例,还写了艺术理论《法则》一书,首次提出1∶7的人体比例,他还从力学角度出发,进一步解决了人体重心和各种动态之间的关系,人体重量由一只脚承受,另一只脚稍提起,使身体产生弯曲和变化,显出各部分的复杂关系。再后来,斯珂帕斯又提出了1∶8的人体比例。希腊艺术家追求对象骨骼和形体结构的刻化, 不仅结构严谨, 而且作品有一种相当的厚度,对于衣纹的处理较自然写实, 从而形成了古希腊模仿自然的写实与理想化相结合的造型艺术。

总之,希腊神话在女神雕像的题材、形式、写实与理想美结合的美学思想三个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促使希腊女神雕像不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而且在整个西方雕刻史上,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希腊神话中众多女神赋予女神雕像的典范模式,庄重的艺术品格和严谨的写实精神,多年来滋润着西方美术生生不息,让它不仅在西方艺术史上闪烁着古希腊文明的光辉,也成为世界艺术之林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