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业研究背景

建筑业研究背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8 17:05:43

建筑业研究背景

建筑业研究背景第1篇

关键词:新时期 营改增 建筑企业 财务管理 影响 对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传统的两税制已经不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出现了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重复缴税的情况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一次,这就需要改革税制,所以,一税制改革必不可少,将会极大促进经济的发展。所以,建筑企业要针对自身的发展情况,还要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财务管理,从而促进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

一、建筑企业推行营改增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传统的两税制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通过采用营改增的政策,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税收深刻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发展,因此,建筑企业为了减少税收对它造成的影响,企业往往会筹划纳税的方式,降低税收的支出。但是,在这个操作的过程中,企I却无形中加大了人力、物力的投入,而且很难大幅度降低税收费用,所以,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国家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后,这种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改观,有效降低了企业纳税的费用,企业可以将更大地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大大提高 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并进一步推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背景下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积极影响

1、避免企业重复征税,减小企业的压力

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前,我国实行两税并行制,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它一直推行营业税,其税率比较高,这就加大了建筑企业的负担。我国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有效降低了建筑企业税负的压力,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

2、完善企业资产结构,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建筑企业在推行营改增之后,其为了减少增值税的总额,会采取增加进项税的方式,因此,企业就会寻求更多可以抵扣的项目。所以,企业会寻求购置新的设备,从而可以获得进项税的发票,这有利于提高建筑企业的机械化水平,优化企业的资产结构,使建筑企业获得更多的竞争优势。

3、推动企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

我国在《增值税暂行条例》中指出:对于企业购置的固定资产,纳税人可以从销项税额中对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进行抵扣,从而有利于推动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更新硬件设备,不断扩大自己的规模。当企业全面扩围之后,由于转让无形资产也需要缴纳增值税,因此,这就推进建筑企业的技术革新,加大研发的力度,积极进行创新,有利于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实现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4、推进施工企业的精细化发展,实现专业分工

建筑企业在推行营改增之后,避免了重复缴纳增值税的问题,企业各项环节都可以实现增值税抵扣,保证了上下游链条的统一,可以推动企业的精细化发展,在企业中实现专业化分工。

(二)“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负面影响

1、加大了建筑企业的资金压力

建筑企业本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工期往往比较长,经常出现拖欠工程款的情况。企业不仅需要缴纳增值税,还面对着工程款项拖欠的压力,而且,企业和供应商会签订买卖合同,但是由于其资金短缺,导致交款的时间拖延,因此,企业不能得到增值税发票,所以,这就导致了资金的流失。

2、增加了企业管理的成本

过去,建筑企业一直施行营业税,这种收费方式比较简单,缴纳时核算即可。但是,在推行“营改增”之后,缴纳环节变得复杂。增值税发票的日常开具、抵扣等都需要一系列复杂的手续,而且更为严格。因此,建筑企业就需要强化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负责这一系列的工作,从而可以实现降低税负的目的,所以,这就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管理的成本。

3、“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的税负增加

从理论上来说,建筑企业在采取“营改增”政策之后,其税负将会大大降低。但是,对于我国很多建筑企业来说,他们采取的管理方法比较落后,管理比较松散,从而导致忽略了对进项税额的管理。在建筑企业中,企业可抵扣成本中的部分支出不能获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再加上由于建筑企业为了获取增值进项税,购置了大量的设备,增加了成本,很多企业的税负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大大增加。

4、企业目前的管理模式容易中断增值税抵扣链条

对于国内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其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主要采取承包责任制,建筑施工企业在获得资质之后,会将各个环节的施工任务承包给下属的施工单位,因此,这就导致了资金、货物的流向的不一致,从法律来说,这违背了增值税抵扣的要求,从而中断了增值税抵扣的链条。

5、政策衔接的难度加大

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施工的周期通常比较长,因此,很多在建设中的工程不能随意更改,因此,在施行“营改增”政策之后,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衔接难度。很多企业的工程款项拖欠很久,但是几乎没有进项税额扣除,从而加大了资金周转的难度。

三、新时期背景下建筑企业应对“营改增”的策略

(一)强化对“营改增”业务知识的培训工作

在施行“营改增”策略之后,面对财务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建筑企业要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培训,提高财务人员的知识水平。在推行该政策之后,建筑企业的纳税人发生了一些变化。因此,财务人员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要逐渐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中。其次,采取管理人员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纳税筹划工作,保证税制的衔接工作。

(二)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

在推行“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要想实现抵扣,就要获得专用的增值税发票。所以,对于财务管理人员来说,他们要重视对专业发票的管理。而要做好这项工作,就要强化员工的思想意识,将增值税思想贯彻始终,认真负责对待发票的数量、时间等一些问题。同时,企业要依据自身的情况,在不违背国家营改增政策的基础上,制定出恰当的增值税发票管理条例,保证相关人员按照规定工作,切实强化发票的使用和管理。

(三)加强纳税筹划,减轻赋税

在具体的应用过程中,如果企业重视纳税筹划,并且进行了合理的筹,则企业将会有效降低税收,如不能进行合理的筹划,则可能会增加税负。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后,企业需要明确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减轻自身的赋税,所以,这就需要企业内部的共同商议,尽可能抵扣进项税,从而可以减轻企业的负担。另外,企业为了减少进项税额,可以通过一定的劳务购买,合理进行税收的筹划,以便可以达到降低税负的目的。

(四)规范企业施工的过程

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项目部门和施工班组都是临时搭建的,因此这可能对后期的协调方面产生不利的影响。施工需要购买重要的建设材料,还需要很多周转材料。这些工作都需要建筑施工企业来完成,而不是临时施工队伍。所以,建筑施工企业在购进施工材料时,可以向供货方所要增值税专用发票,从而可以进一步规范施工作业的行为,减少企业的税负。

(五)完善企业财务报表的列报

建筑企业在采取营改增政策之后,会计的换算项目发生了变化:财务管理的业务处理步骤发生了转变,企业的财务报表也愈加复杂化。而且,企业采取人员不能依据以前的报表进行编制。所以,这就要求他们适应税制改革的要求,完善报表的列报编制过程,有利于保证财务信息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随着营改增政策的提高,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也需要进行有效的转变。国家在推行“营改增”政策之后,有效降低了企业纳税的费用,企业可以将更大地发挥人力、物力的作用,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源,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但是,也能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强化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人员要积极适应新形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企业要加强对增值税发票的管理;完善企业财务报表的列报,进而使企业可以进一步减轻税负,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优势。

参考文献:

[1]余建华.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5,01:18-20

[2]周文霞.营改增对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当代会计,2015,12:37-38

建筑业研究背景第2篇

[关键词]风景园林;地方性;教育;特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215-03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2011年3月8日正式在《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目录(2011年)》中公布,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建筑学同列为我国110个一级学科之列。由此,我国著名建筑教育家吴良镛先生提出的以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三位一体,大容量、多层次、多学科综合的人居环境科学体系得到确立。其中,风景园林学科地位的提升,突出反映了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发展目标中统筹考虑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针进一步得到落实。学科的发展反映了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需求,解决和满足这些矛盾和需求,首先需要通过学科教育才能实现。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在原有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基础上申报开设了5年制工科景观学(Landscape Architecture)专业,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地方性院校,如何依托并整合地方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办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风景园林教育,无疑是当前地方风景园林教育需要深入的问题。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学景观学人才培养模式为例,探讨风景园林教育特色的构建思路和具体方法。

1 依托并整合地方景观学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

1.1 充分依托并整合现有资源条件

风景园林是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学科,需要多学科的融合和支撑,其教育资源的需求是复合型的。长期以来国内大学专业分工过细,造成教育资源分散,利用效率低下,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及学科专业沟通融合不够。相对于中东部发达地区而言,西部地区的教育资源和条件相对落后。风景园林教育需要在有限的条件下,向内依托和整合现有的资源条件,向外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促进分散的教育资源重新优化组合,拓宽高校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空间,以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促成学科融合已成为实现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目标的重要基础。

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把景观学专业开设在具有较长办学历史的建筑学系下,原有相对独立、设施较好的教学楼和各种教学、办公、实验用房、教学实验设备实现资源共享,大幅度节约了办学成本,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避免重复建设。另外,初步构建起城市规划、建筑学和景观学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大科学的整体框架,实现学科交叉和融合。

1.2 积极搭建对外交流平台

云南独特的地域特点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以及面向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为景观学专业教育对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通过国际合作进行科研与教学,与国外著名的建筑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近年来,先后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德国乌德堡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并聘请外国专家教授直接对本科生授课或指导毕业设计,还与欧盟和东盟专家共同进行了历史城市研究。近期与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德国亚琛应用技术大学建筑城规学院进行了联合教学与研究,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重视与省内设计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办学,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较高理论水平的建筑师、规划师为客座教授,参与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指导毕业设计并参与毕业设计评阅答辩;选择省内有影响的设计机构,建立稳定的实训实践教学基地,安排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提供参观场地和实习条件;设立企业专项奖学金,奖励专业学习出色的学生。

2 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的教学思路

1990年12月3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钱学森“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的文章,指出要创造一个促使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的环境,避免高浪费、低效益的状态,最重要的是要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并建议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观点,用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方法来研究整体性问题。1993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组织的学部委员报告会上,吴良镛、周干峙、林志群通过对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的论述,针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经历了规模空前和速度空前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带来的空前矛盾和问题,提出了“人居环境学”这一新的学术观念和学术系统,即建立和发展以环境和人的生产与生活活动为基点,研究从建筑到城镇的人工与自然环境“保护与发展”的学科群,强调从单一学科走向广义的、综合的学科,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整体论方法论。

就整体而言,风景园林、建筑学、城市规划是人居环境科学的主导专业,风景园林的教育实践需要立足于这个整体来考虑。云南省高校中的风景园林专业和与之相近的专业主要集中在农林、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的背景下进行办学,目前还没有一所高校在建筑学及城市规划专业背景下创办景观学专业,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与云南省内其他创办风景园林专业的高校相比,具有人居环境科学主导专业的整体基础,立足原有较为完善的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体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框架,构建景观学教育体系是其教育特色之一。

2.1 构建整体互动的专业教学体系

教学计划强调以设计课为核心,建构整体、有机的教学体系。参照建筑学专业,景观学专业将学生五年的学习分为“2+2+1”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训练”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的教学基本相同,夯实建筑学学科的基础);第二阶段为“深化拓展”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分化,强调景观学的专业性);第三阶段为“综合提高”阶段(此阶段与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又有联合,构筑景观学学科的整体性)。每一个阶段都努力在各课程的纵向和横向上建立有机的关系。

2.2 强化以设计基本素质培养为核心的设计能力训练

教学融入大量的“形态创造”训练和对美学观念的培养,又强调对景观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与分析训练,在低年级设计课中强调徒手表现与模型制作等;在一至五年级均设置了相关的调研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对人居环境的认知与分析。

2.3 以地域研究为导向构筑特色课程模块

构建具有地域文化特点的课程体系以增加学生今后服务西部、服务云南的适应性,比如:古建筑测绘实习与云南地区建筑环境的结合,在中国建筑史课程教学中增加“云南民族建筑与环境”的内容,并开设“云南乡土建筑概论”、“云南乡土景观概论”、“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云南自然与人文概论”、“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等课程,注意在主干设计课及毕业设计选题方向中结合云南的地理、社会、经济、文化背景进行设计命题和指导,如:三年级上学期结合建筑学专业的“山地建筑设计”和“乡土建筑设计”进行“山地景观设计”和“乡土景观设计”的课程设计;三年级下学期结合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住区规划设计研究”进行“城市住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四年级结合建筑学专业的“城市设计”课程设计进行“城市景观设计”,强化学生对地区城市人居环境的分析研究能力训练。

2.4 强化理论教学与社会认知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环节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和工程训练,如根据景观学专业特点在二年级、三年级的短学期中安排“城市景观认知调查”、“景观专题调查”等以加强对课程教学全过程方法上的引导,通过实际调研促使学生将特定理念、创意与实践方法、手段紧密结合,在提高动手能力时,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巧妙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城市规划专业特点在二年级、三年级的短学期中分别安排了“城市认知调查”和“城市专题调查”以加强对课程教学全过程方法上的引导,在短学期安排中强化实习的各个环节。

2.5 动态适应学科发展趋势,优化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及时地补充和完善教学内容。如将对硕士研究生开设的《建筑学学科前沿与研究方法》必修课开设成为面向全系本科生的“开放课”,内容涉及哲学、城市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节能技术、历史文脉延续等与城市、建筑、景观相关的热点问题,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和自由选择空间,进一步拓宽了学科的涵盖面,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

2.6 关注学科之间的相关知识支撑,增加选修课涵盖面

如建筑学专业在2001年评估之后的两次较大的教学计划调整修编中,增加了城市设计、景观理论、概念设计、建筑城市生态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社区开发建设、城市社会学、历史城镇保护与开发、城市研究专题、城市发展史等多门选修课等内容,使学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空间,也使专业课程在纵向与横向街接及相互联系上更加有机,促成了景观学和建筑学的相互依托和融合。

3 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

云南省景观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多样且底蕴深厚;但城镇化进程与城乡人居环境发展较之于沿海和内地地区相对缓慢,其人居环境发展显现出的相关问题与内地和沿海地区有极大的不同,如:城乡差别问题、生态保护问题、文化传承问题、乡土景观现代化问题等。在有限的资源及办学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突出云南地域特色,紧密结合西部地区与云南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积极探索科学的富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小城镇景观、乡土景观及旅游区景观研究特色,有效弥补西部教育资源不足的劣势,强化本土地域多元建筑文化的科学研究,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模式,逐步形成较为鲜明的“坚持地方特色、强调学科交叉,融教师科研成果于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办学特色。

目前昆明理工大学在景观学专业的教学、科研特色方向有以下几类(见下表),这些特色方向也可结合建筑学、城市规划的课程来共同进行。

4 结 论

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具体的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地方风景园林教育特色的构建是建立在时展的总体背景和地方社会现实条件下的,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特色的形成,需要依托和整合好地方教育的现有资源条件,立足人居环境科学的整体,面向地方社会发展建设的现实问题和需求,其中,把握好时代性和地方性是其特色建设的重心。

参考文献:

[1]钱学森.要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N].人民日报,1990-08-14.

[2]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建筑业研究背景第3篇

>> “营改增”背景下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改进对策 营改增下融资租赁会计处理探讨 “营改增”背景下高职会计教育的对策分析 营改增对高职会计纳税实务教学的影响 营改增后高职《建筑企业会计》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营改增”对会计核算的影响探讨 “营改增”后费用化会计核算探讨 浅析营改增下的企业会计管理 浅谈“营改增”下融资租赁的会计处理 全面实施“营改增”税务会计教学要点 营改增背景下中职《税法》课程教学策略探讨 营改增下施工企业纳税筹划探讨 "营改增"政策下物流企业税收筹划探讨 营改增环境下的高校税务筹划探讨 论营改增对高职税法教学的冲击 浅议“营改增”背景下交通企业会计处理及其纳税申报 “营改增”背景下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探究 “营改增”背景下新型增值税会计模式分析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会计核算工作探究 “营改增”背景下建筑业会计核算方法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2014-02-26.

[5]习志鸿.“营改增”背景下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改进对策[J].财会学习,2017,03:220.

[6]缪启军.关于高职《基础会计》教学的几点思考[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12):99-102.

[7]财政部关于印发《增值税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6]22号)[A],2016.

建筑业研究背景第4篇

>>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建筑学专业中的效果保障研究 BIM技术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建筑学专业英语教学中多媒体应用的必要性 “超整理术”在建筑学专业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案例分析法在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原理》教学中的应用 在建筑学专业结构选型课中运用模型教学的思考 现代技术在建筑学教育改革中的应用 小议图底关系理论在建筑学教学中的应用 房屋建筑学多媒体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多媒体技术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中的应用 建筑学专业教学中艺术素养的培养 PBL教学模式在“房屋建筑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浅析 景观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项目教学法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流体力学在建筑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地质学专业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 德国实践教学模式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中的应用与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或“.html”保存文件;而具有交互式的功能页面,可以应用Vbscript、javascript、DHTML进行动态网页的制作,用JSP、ASP、PHP动态编程技术,数据库可以使用SQL、Microsoft Access完成,形成动态网页文件,完成动态连接。

(二)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教学模式

网络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在网络环境下,建立起较为通畅的教学氛围。 “利用基于各种数字特性的功能特性和资源,结合利用能适应开放、灵活的分布性学习环境的其他形式学习材料,面向处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任何人,实现精心设计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性、促进性的学习”方式。

(三)应用定位

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主要应用于建筑学专业中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建筑摄影、建筑设计原理课程等强调“体验性”的专业课堂情景教学。课程针对性和相对封闭性是该系统与传统的理论课程教学、专业教室辅导的最大区别。为课堂教学提供情景体验以及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体验性评价是该系统的主要职能。

二、网络多媒体技术在专业项目学习中的实践

(一)项目学习

项目学习是指学生通过完成与真实生活密切相关的项目进行学习,是一种充分选择和利用最优化的学习资源,在实践体验、内化吸收、探索创新中获得较为完整而具体的知识,形成专门的技能并获得发展的实践活动。

(二)教学分析

1.课程分析

“居住建筑设计”为建筑学专业教学主干课程之一,通过对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的讲述,使学生了解住宅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特点和设计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构思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参加创建虚拟的建筑情景体验项目学习的学生主要是来自宁波工程学院建筑学专业的大二学生,这些学生具备一定建筑设计基础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基础,对于虚拟空间情景体验学习充满兴趣。

2.应用软件

我们主要应用中国·数字大学城基于云计算技术设计的开放式、社交化网络教学平台,为教师准备了最先进的网络辅助教学工具,并无缝的与SNS、微博、百科等Web 2.0应用进行了融合,让教师可以轻松愉悦的享受到网络带来的全新教学乐趣。居住建筑设计网络多媒体课件能够方便地与多款媒体设计软件相互支持,营造出真实的空间和建筑场景,引导学生进入教学内容中的空间情景体验环境。在3D MAX建模中,直接将图形文件导入到场景中,应用准确的建模方法,制作体量模型。

3.教学目的

为课堂教学营造真实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为完成逼真的各类项目任务,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实施

1.实施步骤

(1)背景教学。确定项目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居住建筑各种类型与设计方法、设计流程以及中西人文与历史环境知识是教学重点,教师提供相关学习背景资料和网络学习资源供学生开展课外学习。

(2)活动探研。在学习过程中,根据任务书要求学生们组成各自的兴趣小组,初步了解了教学任务之后,进一步收集有关学习的信息和资源,进入各级图书馆资源网站,或者检索项目学习内容,进行分类研究。

(3)情景体验。学生在课堂上进入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在观赏动画演示的同时亲身体验任务书中描述的场地环境,通过点击相关案例作品及三维场景内容了解大师作品,以专业建筑师角色接受的项目任务。同时教师根据项目特点在系统中设置考核指标,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效果进行评价。

(4)案例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系统评价结果,并截取具有代表性的情景体验的作品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和案例剖析,通过分析典型错误发现教学中的认知难点。

(5)教学反思。教师利用保存的模型和设计草图电子文件对学生的失误进行统计分析,改进授课方法和侧重点并将每个学生的情景体验中的作品上传至校园网络平台供学生下载,学生通过反复观看查找知识欠缺。

(6)归纳总结。学生将反思结果汇总,撰写课程总结报告。总结报告应包含对大师作品分析、典型设计方法的认识以及重要设计语言的把握,通过撰写课程总结报告深化对课程的认识。

2.实施个案

居住建筑设计运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进行项目教学是一个渐进过程。下面我们以居住建筑设计中第一单元“别墅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1)背景教学。“别墅设计”是居住建筑设计中的一课,掌握基本建筑与场地、自然环境的关系,居住建筑功能分析及基本的人体尺度知识。背景教学环节教师主要在课堂牢固树立建筑为人服务的意识,对人的尺度、人的行为、人的感受高度重视。结合其他课程,初步综合学习并运用建筑的结构、构造等知识。

(2)活动探研。学生组成学习小组,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使他们协作、商讨,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能够更好地建构所学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超级链接进入专门制作的学习资源库,学习资源库里有老师准备好的大量分类学习资源,如电子教案、参考资料、多媒体资料、学习内容搜索工具软件、优秀论文,包括超级链接到Internet上的相关资料等供学生使用。

(3)情景体验

步骤一:评价设置

首先对各个因素分配具体的分值。对分值进行具体的量化要求,如选择五分制、十分制或者百分制等;分别对不同住宅设计方案的的因素给出具体的分值,老师可以对每组方案设计的优劣给我客观、具体的分值。

步骤二:情景学习

学生在课堂上进入居住建筑设计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了解项目任务书,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对每个问题在交流平台上进行公开的分析和解答。然后,学生在理解了任务之后,利用三维设计软件创建虚拟的模型空间,以使用者的视角观察空间,以亲身体验完成整个设计过程。通过网络对话与指导教师对建筑方案进行商榷,对于每个方案给出指导意见和提供个性化的分析方案。

(4)案例分析。

教师选取因整个内部结构不严密紧凑、空间穿插无序、围护体各界面要素的虚实构成关系不明确和室内陈设不符合建筑风格的整体性要求,细部装饰没有结合整体(天、地、墙面)考虑的原则的案例设计进行剖析。通过剖析案例重新归纳空间设计法则和通过经典案例分析的方法介绍如何合理借鉴某种设计风格的方法,并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中的对话工具选取学生与交互对话进行详细讲解。

(5)教学反思。教师将每个学生的电子文件在校园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观看自己和他人的作品巩固所学知识。有的学生还将整个的设计过程运用Flash软件制作成视频在校园网站上。教师通过观看学生情景体验视频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知识接受情况,重新定位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改进教学方法。

(6)归纳总结。学生根据模拟完成设计任务心得和对课程的掌握与理解,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不同角度撰写诸如别墅建筑设计调研报告、别墅建筑设计心得等总结性文章并到网络多媒体教学系统学习平台和其他公共网站。

3.学习成果

为了了解与掌握改革后的多媒体教学效果,对建筑学专业的2010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学生对改革后的多媒体教学满意度较高。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04).

[2]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例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高文.情境学习与情境认知[J].教育发展研究,2001(08).

[5]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教师指南[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韩建华(1978-),男,吉林舒兰人,宁波工程学院建筑学教研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与教育技术研究。

建筑业研究背景第5篇

论文关键词:实验性建筑师,马达斯班,rem koolhaas

在马达的员工心中,这世界上的大师只有一个半,一个是马清运,半个是rem koolhaas。

在当代中国实验性建筑师的队伍里面(注:实验性建筑师指参加主题为“土木”的中国青年建筑师作品展的一班中国青年建筑师们),马清运的立场无疑是十分独特的。对当代实验建筑师们的观点和作品加以分析,能清楚地看到在研究的出发点上主要分为三类:一类试图以空间和建造作为建筑的基础概念,建立建筑学科初步的自足性,“建构”现在在各大建筑媒体上频繁出现的词汇,精辟地概括了理论观点。南大建筑是代表。张永和在建构方面也有很多类似的言论,同样,他也强调“设计实践的起点是建造”,强调关注材料本身的性能。但其文人情结却让他一直回避提及这个词。

还有一类走的是个性化、本土化的创作路线比如王澍,他在各个场合,不断强调自己就是想造房子,想找一些和时代无关的和fashion无关的“永恒的东西”。王澍的创作有两个特点:1)完全和市场脱离开,在参加土木展的建筑师中,他是少有的两个没有公司的建筑师之一(还有一个是南大建筑。艾未未不是建筑师不在讨论范围之内)。2)试图和西方的各种理论保持距离,他从来没有提到过建筑是受哪种西方理论的影响,相反,他一直强调的是建筑天性和中国的文人情结。他想走carloscarpa的路线.但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个才气了。刘家琨也是个低凋的人,没见过他强调过自己的理论,感觉七在这方面和王澍有一点象,但是刘家琨是有两条线的建筑师,明线里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东西,暗线几乎是纯商业的运作。这一点在所有的建筑师里面比较有特点或者说,在他们对待商业主义的态度上,刘家锟选择的是一条折中的路线。

第三类就是马清运了,从他的言论和他的建筑实践中能很清晰地辨别出他的特征,辨别出他和其他建筑师的不同之处。

1)马清运关注城市大于建筑本身,在马清运的概念里面,建筑和城市的关系大于建筑本身的完整性,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也一直是以马达斯班的建筑设计为出发点。在马达斯班的~系列建筑品中这一点都得到了体现,而最近举行的在学术界影响巨大的都市营造:上海艺术双年展中,马达的作品:都市塑景,对上海北外滩提出了大胆的城市发展策略和概念性的城市设计,虽然学术界对其争议不小,但就其基于城市的理论背景和出发点来说也是十分突出的。

2)在设计的过程中,马清运对策略的应用非常重视,而策略是基于统计学的一个概念,偏规划而不是建筑。马清运的建筑形态是在策略的指导下产生的,而不是像其他的一些建筑师的形态是在建筑学范畴下的一些概念产生的,如建构。例如在宁波中心商业广场的方案中,马清运基于城市,首先提出了几个问题:今天的城市是否还需要一个中心?大规模建设以怎样的身份参与都市主义?空问的震撼或时问的断裂对城市意味着什么?如何重新理解巨构?传统的建筑实践如何适应都市化的方向?在对这几个问题的研究七.,马得出了一系列策略:“中心偏移”策略,“平面进深最小化”策略,“最大化立面”策略,在这一系列的策略指导下,产生了建筑的形态。在对浙江宁波高等教育园区的规划设计中,马达在探讨城市的多样性的角度下,提出了“双面都市”,“最大化的贴面”,“合成校园”,“地价平等”,“弹性景观”等设计策略,进而提出了一套有启发性的都市目标和规划方法。

3)马清运对商业主义的态度和其他的前卫建筑师很不相同。在商业运作上,马达斯班在中国当代前卫建筑师中无疑是最成功的。与王澍对商业主义的拒绝态度不同,与刘家琨中庸的两条线的态度不同,马清运从一开始对商业主义的态度就积极得多。马达斯班也不仅仅是一个前卫的建筑设计机构,还是一个高效的利润制造工厂。其方案进行速度之快,一点不亚于国内的设计机构。

马清运在宾大的时候曾经跟随koolhaas的早期合作人沃尔作了大量城市设计的国际竞赛。1995年,他参与了rem的哈佛设计学院的都市研究规划在1996年进行的珠江三角洲研究结集出版的里面担任了评论员。在他的言论和创作中,能感受到rem ko0lhaas的影响通过对rem在亚洲、中国的一些研究工作和其对亚洲、对中国城市化的一些看法,也许能为马清运建筑上的一些观点找到其理论上的基点,为他的一些建筑上的实践活动找到原本的动机。

在当代国外学者中,rem是较早的关心当代中国问题的人之一,在较早出版的突变(mutations)一书中,他已经提出了对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兴趣所在,而在这个问题上,其以后的研究工作在(thegreatleapforward)里面有详细的阐述。rem非常欣赏正在中国发生的大规模的城市化运动,并对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过程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具体研究。他认为,当代的东方正在经历一条和西方的城市化完全不同的道路。历史上,伴随着现代化的道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都产生了不同的城市化的模型,有时候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自然产生的。而这情况正出现在亚洲,在中国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对于亚洲城市在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rem给予了创造性的肯定解答,对于大块的城市结构和大块的自然地景粗野的结合在一起的城市景观,rem认为他正是代表了新的后城市(posturban)的特征,他将“不是城市的,也不是农田的。他将是建筑和地景的最终冲突的一个舞台”,他表明了“两个概念的终结,建筑和地景建筑。”在珠江三角洲,rem找到了这种新的城市状况的例证,大都会和反祖一般的大面积农田时存在就象是这样的一幅画面:“在鱼塘的边上,一块巨大的牌子上二写着‘100年不变’:在附近耸立着巨大的塔楼的其他的建筑”

同时,rem也很欣赏珠江三角洲城市之间的富有张力的关系。他认为传统的城市都是以获得平衡,和谐及某种程度的同质性为目的的。但珠江三角洲的这种城市关系,是建立在补充的竞争基础上的关系,这关系虽然看起来是粗鲁的,但也是精致的和敏感的。这好象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结论,但至少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对一个细节的改动将要求整体的变化,以获得一个新的平衡。城市的活力和多样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将马清运的建筑理论与实践和rem的一些言论并置起来,就能从中看到一些相似的地方。

首先是对中国快速城市化的现状,两人的立场是大致相同的.和大多数建筑师(其中包括一些中国当代的实验建筑师)对中国建筑产业的现状的批判性的态度不同的是,他们都意识到了快速发展的经济对建筑设计过程的决定性的影响,而把之看成和欧洲国家完全不一样的一个新的课题加以对待:这是积极的态度:这立场也反映在马清运不强调建造过程,不强调建筑的细部的精美上。也许在因为经济快速发展而决定的快速设计,快速建造,而同时施工人员和工业化水平又相对低下的中国的现状下,片面地强调建筑的精细,本身就是不切合实际的做法。马达斯班的高效率的商业化的运作模式也是这立场的另外一个反映。马清运在讲座里面曾经提到,对于建筑师被资本利用的必然命运,一部分建筑师选择了孤傲的对立态度,学校成了,他们最好的一块阵地,另一部分选择了完全的放任自流,而他认为会有第三条路存在的可能性,而愿意去加以探索。

在设计的人手点上,马清运和rem都认为,城市是设计策略的源泉,而建筑师对城市的态度是一种“回应”(reaction)。rem认为,在后现代时期,知识分子已不可能先知先觉并抑制问题的发生,而是对现实的回应……在马达斯班设计的宁波中心商业广场中,从城市的设计出发点和对城市的回应态度也贯穿了设计的整个过程。

在设计的方法上,马清运运用的是和koolhaas类似的图表(diagram)的研究方法以获得有效的策略。图表在荷兰建筑师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其作用在于将抽象的数字通过图形的面积、高度等具体的量化,从而易于比较。马清运重视在设计前的研究工作以得出指导设计的策略,而图表法是他在研究过程中经常采用的方法。

建筑业研究背景第6篇

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实现能耗降低,尽可能地减少污染,努力提高节能环保意识,有效地推动房地产业低碳的发展进程。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低碳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所以本文对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的创新发展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低碳经济;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

一、低碳经济发展理念提出的背景

当前,低碳、绿色在全世界已日益深入人心,成为时代潮流。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理念列入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十三五”规划重要内容。提出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实施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发展绿色建筑和低碳交通、建立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2015年11月30日,国家主席在巴黎气候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演讲,阐述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看法和主张,提出中国将于2030年左右使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走出一条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0%,因此,发展低能耗绿色建筑刻不容缓。

二、低碳经济对房地产经济产生的影响

(一)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增加房地产业的成本由于受制于技术发展水平的制约,我国低碳技术水平不高,在当前房地产发展过程中如果广泛应用低碳技术,则会导致房地产成本增加。同时低碳经济的发展,可以有效地代替传统的能源,这就决定了在低碳技术的研发使用上具有高成本的特点,在房地产开发中应用低碳技术,会导致建筑成本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当前房地产业企业主要以中小规模为主,在发展过程中资金并不充足,这也导致无法广泛的应用低碳技术。

(二)低碳经济的发展会抬高房价在当前房地产行业中,如果要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这就需要加大对新型技术新材料的研发,这样房地产业势必会以低碳来对建筑中能源和材料的优越性进行宣传,并以此来提高房价。在房地产建设过程中应用低碳技术,房屋质量必然会有所提升,高质量的房子价格也会随之增加。所以在低碳经济发展下极易导致房价抬高,从而在短期内抑制了低碳房地产经济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经济管理创新发展相关措施

(一)提高环保意识在全社会中加强对低碳环保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使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都能够具有较强的低碳意识,养成使用节能减排产品的习惯,加快人们思想和生活的方式的转变,引导人们绿色生活和健康生活,以便于为低碳房产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制定低碳地产发展政策当前经济环境较为复杂,而且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完善的低碳地产发展政策,那么低碳房地产的发展必然会产生较多的问题,如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绿色建筑的标准、规范,会导致一些开发商打着绿色建筑的旗号推售普通建筑,误导消费者。

(三)倡导绿色环保在当前低碳经济环境下,房地产业低碳的实现,需要加快在材料和技术上的创新,利用绿色环保材料来有效地代替高能耗的材料,实现材料的绿色环保。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不断涌现出来,高能源的材料使用率有所降低,但新材料在技术上并不十分成熟,还需要加大研究的力度。另外,还要在当前房地产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加大对太阳能和地热能的应用,充分地利用绿色、环保材料来降低高污染和高能耗材料的使用,打造低碳、环保、绿色的房屋建筑。

(四)低碳背景下地产财税政策的完善在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大资金的投入量,这也导致投资风险增加。因此国家需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来加大对房地产业低碳发展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标准和规范,鼓励开发绿色康居建筑并给予土地供应、税收减免、广泛宣传、开通报批报建绿色通道等措施来加快推动房地产业向低碳经济方向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作为影响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实现的重要行业之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必然要向低能耗、少排放的绿色环保方向发展。这需要政府、企业、消费者多方坚持不懈共同努力,才能实现这个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丽娟.谈基于低碳经济视角的房地产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J].才智,2014,08:5

[2]魏小平.低碳经济背景下房地产行业的发展[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5:176

[3]崔力.基于低碳经济的郑州市房地产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4

建筑业研究背景第7篇

关键词: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工学结合;教学方法;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243-02

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是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与企业工程项目结合最紧密的专业课程。在当前大专院校开展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原有的传统教学体系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现代职业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应当与时俱进,积极开展工学结合的新教学方法的研究探索。

一、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现状的总体剖析

1.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目标的分析。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传统教学培养目标以建立学生的理论体系为主,教学思路是传统章节教学思路体系,结合以典型的建筑设备电气控制教学实验强化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其培养的目标与现代企业工程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无法与企业形成合理的对接。企业往往需要对毕业生进行几个月到半年时间的生产培训,才能使得毕业生真正适应企业的要求。所以我们的课程培养目标存在问题,需要我们课程设计教师认真分析行业的发展、学生的情况、课程的现状,对我们的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和转变。

2.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模式的分析。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模式是理论和实验结合的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来授课。理论授课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实验在实验实训室授课。理论教学内容以传统的课本为主,以章节内容为主线进行教学授课。课堂教学采取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方式,学生对课堂教学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学过的知识容易忘记。实验实训方面,设置的实验往往是比较陈旧的实验,基本上在现代企业生产活动中不常见或早已被淘汰。由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得不透彻,所以进行实验的时候,对实验的目的、过程、重点把握不对、实验效果欠佳。学生对学习本课程产生厌学心理。这是本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思考和重视。

二、工学结合背景下的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

基于对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现状的分析,以辽宁职业学院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课程为例进行分析和探索,具体分以下三方面进行分析。

1.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目的和培养方向的转变。我们把传统的培养目标进行大胆的改革,突出培养与企业岗位对口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人才,以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为依据,培养具有现代企业职业素质,掌握熟练实际操作技能,并能承担研发和创新任务的高素质工程人才。在工学结合的背景下,实现人才培养的学院―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是我们的培养方向,使我们培养的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毕业生能迅速适应企业的生产,为企业和自身创造效益和价值。这种教学培养方向的转变对于学院、企业、学生三方都是共赢的事情。

2.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方法模式的改革探索。我们在新的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大胆对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资料进行教学改革。理论知识方面进行适当弱化,实际操作大幅强化。教学模式采用多种模式有机结合,引入情境式教学、案例式教学,企业顶岗实习并增加综合的课程设计模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积极思考分析案例项目,利用现有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能力的提高。我们把企业的技术骨干和工程师请到我们课堂上来给学生们指导课程设计综合实验实训,使学生们受到很大的教育和启发。在课程的中后期安排学生到企业特定岗位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真正走出校门,体验企业的生产活动,并把实习过程写成综合实践报告,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实际操作能力得到全面的提升。并培养学生慢慢向企业过渡,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3.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和师资队伍的优化。改革考核模式,突出“三重”即,重基础、重能力、重应用。改过去的“一考定成绩”为“过程考核”,为此,设计过程考核项目,这些项目既要涵盖所有需要考核的知识和技能点,又要有侧重点,不能平均化。为了适应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程新的教学探索也对教学的软硬件条件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水平和素质的要求,定期把教师送到企业去挂职锻炼,学习企业的先进生产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积累实际生产项目和案例作为教学资料。提高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中,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和质量,并把企业的科研人员请进来,在学校里设立研究中心,和教师一起进行产品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提高教师对行业发展的把握和科研水平。

4.高职院校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工学结合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从制度和政策的层面,积极为工学结合模式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这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给学院和企业创造良好的合作平台。适当给企业以优惠政策措施,提高企业的合作积极性。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把行业企业引进学校中来,共同办学。学院方面应该积极开放思维,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办学模式。把中青年教师送到一线企业去挂职锻炼,把学生送到企业去顶岗实习;使教师和学生都能在企业这个平台得到发展和提升。把企业的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请进来,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进行对学生专题讲座和案例教学。并把企业的生产线或是研发部门引进到学院里,使企业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能真正达到密切交流,技术创新合作。从而使学院的科研技术能力有大幅的提高。并能创造真正的价值。

高职课程工学结合发展道路是切实可行的,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虽然处于实践摸索阶段,但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遇到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但只有不断克服困难,把建筑设备电气控制工学结合模式不断细化、深化、制度化,才能真正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由此推广到整个楼宇专业,才能真正培养高新人才,为地区和国家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巨大教育课题,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杨欢.浅谈电气控制工程项目课程课例的开发和实施[J].现代企业文化,2009,10(35):46-47.

[2]许少衡,张廷锋,莫文贞.基于PLC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的创新实验[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8(3):127-129.

[3]夏成宝,汪定江,陈名华.基于可编程控制器的网络虚拟实验系统[J].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2011,12(1):109-110.

[4]张蕊,卞伟华,张文蔚.浅谈高职电气控制与PLC课程教学改革[J].广西教育,2010,6(12):55-56.

建筑业研究背景第8篇

关键词 研究问题;逻辑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大工地》在导论部分直接以一个非常具体、普通的建筑工人“老徐”的悲惨经历为开端,通过以小见大的方式给读者呈现出建筑工人的悲惨境遇,本书用这样巧妙的结构性安排是为了引出本书的中心议题“建筑工人”。紧接着在大工地上的农民工这一节开始从宏观层面整体性的介绍建筑工人残酷的生存现状,以及改革开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这种极端的反差对比,更加突出了“建筑工人”的悲惨境遇。

进行社会学研究,如何恰当选题对于整个研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者潘毅和她的团队之所以选择建筑业农民工为研究对象,正是因为在当今社会,建筑业农民工从事着目前公认为最脏、最累、最具有高危险的工作,绝大多数建筑工人至今连一份合同都没有,甚至没有保险,缺乏安全防护措施,超强度劳动和工作条件差,甚至有时候拿不到工资。选择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问题作为研究主题对整个社会来说具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意义。此外,在关于农民工研究的海量文献里,专门针对建筑工人的文章屈指可数,选择这个问题进行研究也同样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

提出研究问题之后,作者开始把研究过程当中的基本概念变量一一引出,从“新自由主义与中国经济改革”、“城市主义与消费革命”到“无产阶级化与马克思”、“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等,并选取马克思与后马克思主义理论视角来揭示问题的同时逐步展现出本书的行文逻辑,《大工地》开篇导论部分直接引出“建筑业农民工”这一主题,之后开始将文章以历史演化发展的方式逐步、渐进的剖析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经过及结果。

二、研究的逻辑思路

《大工地》第一章又是缘起于作者在田野调查中调查过的一个地方――“河北尧村”。同样,作者在此处采用以小到大的方法进一步引出本书所提到的“建筑工人阶级化形成”的大背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对于建筑业农民工的研究就更具有合理性。从资本主义的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提出,再到我国推行了市场化的改革,从我国农村改革陷入困境,再到工业化、城市中心主义走上改革的舞台,作者采用历史发展的方法去分析“建筑工人无产阶级化”的历史合理性,甚至作者还引用了“比较优势理论”进一步阐明这一趋势的必然性。与此同时,作者还运用波兰尼的“双向运动”模式,采用对比比较和理论结合实际的方式,找出了国内问题产生的特殊性。

《大工地》在第二章开始分析“建筑工人”这一问题产生的直接背景和重要原因,即城市化加速、地产资本与金融资本的扩张。同时,作者引用大量的数据来描述,在地产资本的超常规扩张情况下,城市富豪的不断催生,以及建筑业工人生活的极度艰辛这一现状。

《大工地》在第三章进一步揭示“建筑业农民工”艰苦生存现状的根本原因即“半无产阶级化”。作者在此章采用的是理论结合实际的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的。除此之外,因作者考虑到中国新兴的工人阶级有其独特性,增加了“户籍制度”这一因变量共同参与分析无产阶级化的合理性,也因此分析了“半无产阶级化”形成的原因。紧接着,作者又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工人再生产的理论开始进一步的探讨建筑工人艰辛生存境地的具体原因。还通过采用对比比较的方法论证建筑工人生存艰辛的特殊性以及当前政府在解决建筑业农民工生存现状过程中的缺位。

《大工地》在第四章开始进一步深入的探讨“半无产阶级化”下建筑业农民工悲惨生存境遇的原因,就是“分包制”的实行。其实关于分包制,在历史上还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是由于演变异化,使其逐渐的成为剥削工人的手段。作者因此通过历史性的对比分析出当前我国相关经济制度的不合理性。

在文章最后,《大工地》在具体剖析我国建筑业农民工的“无产阶级化”的基础上,通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合理的推论出在建筑工人与资方的不断的劳资纠纷的斗争演化中,建筑工人这一新兴的无产阶级的诞生,很显然,这一推论是合理的,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然而,作者在推论出新兴的无产阶级这一结果的同时,对于如何解决上述问题的建议并没有提及,这也是本书在研究过程中的缺陷之处。

三、研究方法

《大工地》是一部典型的社会学实证主义著作,研究过程中采用实地研究(田园调查)的基本方式,在方法上主要采用社会学人类学的民族志研究方法。作者和她的团队亲自走进工地去进行参与式观察、深入访谈。本书摆脱了空洞的数字和抽象的描述,还原了建筑工人生动鲜活的形象。正像文中提到的,“从2007年至今的两年多时间里,我们在最初桃源村工地调查的基础上,又扩展到了北京周边四个工地,直接接触了上千名工人,深入访谈了上百名工人。访谈对象主要是男工,也包括少量女工,既有技术工人,也有小工,涉及木工、钢筋工、水泥工、抹灰工、水管工等几乎所有建筑工种”。除此之外,本书的作者和她的团队还访谈了大大小小的包工头、公司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等。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建筑工人,理解建筑工地上的劳务关系,他们还在农忙时,随同建筑工人一起回到他们的家乡。

四、研究的创新点

1.采用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视角

从本书的研究逻辑中,潘毅博士采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去分析建筑业农民工身份的特殊性,以及建筑业农民工悲惨境遇的原因,阶级分析法突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内在利益对立的结构性基础,强调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不可避免的劳资冲突。潘毅博士在书的最后一章提到,“大工地是中国社会生产关系和制度变革的产物,它揭示了三十年改革所造成的全部社会冲突和矛盾。在大工地上,我们俨然看到了一个以地产和建筑资本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到来和迅速膨胀,另一方面,我们也见证了建筑工人在大工地上艰难挣扎求生存的苦难,以及一个新兴工人阶级孕育的艰难历程”。在理论界,本身研究建筑业农民工的文章书籍就少,利用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进行研究的文章书籍就更少,《大工地》不论从研究主题上看,还是从研究视角上看,在理论界都算是一种创新。

2.研究过程中未作到价值中立

传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是提倡价值中立的。价值中立应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过程别要注意的问题,在社会学的参与观察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研究者必须经历一个“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过程,即先和被研究对象打成一片,再从被研究对象群体中的一员的角色转换为研究者角色,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价值无涉,但我们在阅读《大工地》的过程中,却很明显的意识到作者是很同情这些弱势群体的。潘毅博士在书中也提到,“我们更自觉地反思和批判了传统社会科学研究价值中立的原则,研究人员和研究对象之间不应该是单纯的信息提取和索取关系,尤其是农民工的研究,研究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就是要回应农民工的实际问题和困境。因此《大工地》作为一部社会学研究的著作,在研究过程中并未作到传统的价值中立,这同样是一种创新。

总之,《大工地》通过田野调查的研究方式,采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入访谈的方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副鲜活的建筑业农民工生存图景,该著作采用了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法为我们分析了建筑业农民工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人阶级产生的背景和合理性,同时也深入分析了造成建筑业农民工悲惨现状的根本原因。因此,不论是考虑到该书的社会现实意义,还是考虑到该书的学术研究价值,《大工地》都是一本值得我们阅读的社会学著作。

参考文献:

[1]潘毅,卢晖临,张慧鹏.大工地:建筑业农民工的生存图景[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潘毅,卢晖临,严海蓉等.农民工:未完成的无产阶级化[J].开放时代,2009(06).

[4]潘毅,卢晖临,等.我在富士康[J].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