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远程审计的思考

远程审计的思考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2 09:32:11

远程审计的思考

远程审计的思考第1篇

袁远做书记员那会,北京高级人民法院审判业务还没有使用计算机。那是在1983年,袁远把一个个刑事案件做成小卡片,按照流程,一张张挂在墙上,以方便司法统计。等到了2010年,袁远已经坐在办公室里,打开视频,随时查看面前的大液晶屏幕了。

弹指30年已过,袁远回忆这些年的信息化建设颇有意外: “都说搞信息化是摸石头过河,幸运的是,我们没有摸错过一块石头。”无论是“重软件轻硬件”、 “四个统一”还是“以业务为导向”等不同阶段的建设历程,北京高级人民法院(下简称北京高院)都没有走过弯路。

袁远曾经是北京高院研究室副主任,现在是技术处处长,他搞起了法院用于审判业务的第一台电脑。如今,他和法院系统研究的运维外包成为电子政务的示范推广项目。袁远凭什么没有“摸错过石头”?在信息化建设的转折点,他是如何做出选择的?

初识信息化

北京高院的七楼是信息化运维大厅。大厅旁有一个小会议室,里面摆放着一些计算机古董,如上世纪80年代的电话,1994年的笔记本电脑,以及后续的计算机相关产品等。

袁远对这台笔记本电脑记忆犹新: “当年12月31日买的,全北京也不过10台,价格高达5万元。”这台笔记本电脑主频是100Hz,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水准。

购买这台电脑事出有因。当年,北京高院要在海南的会议中推广“大法官法规库”系统,院长要亲自演示,出于交流和方便的目的,这才不惜成本购买了北京高院的第一台笔记本电脑。这台电脑预示着北京高院的信息化之路正式拉开帷幕。

在这之前,北京高院对计算机并无概念。1983年,袁远为了统计方便,他把案件做成卡片挂在墙上。可有一次在月底统计时,某类案件法院统计部门的数据是1000件左右,而袁远统计的数目只有38件。袁远说: “每一个案件我都清楚来源、过程和最终结果。当时我就想,如果有计算器就好了。”不过,计算器在那个年代还属于“高档货”,只有财务部门才有资格拥有。

袁远做内勤,也做到了刑事案件厅的副庭长,后来调入研究室写材料,研究法律文书和政策方向。随后几年,电脑开始普及。袁远形容自己是: “不安分,好动,喜欢打游戏,总想着电脑更新换代。”

有一家公司开发了“法律之星”系统软件。这套软件是将所有的法律文件“装进”电脑中,随时可查询。当系统演示给法院部门时,袁远说: “当时我们就傻眼了。以前每年我们都要汇编法律知识成册,但一本本小册子又笨重又不好查询,而这套系统想怎么查询就怎么查询,一下让我们了解了电脑的好处。”

该公司为了说服领导以及增加实用性,专门为该系统开发了触摸屏,售价共三万元。高院领导感受到了系统的方便,立即拍板购买了三台。此后,高院又让袁远与该公司合作,跟进系统,希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于是才在1994年购买了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北京高院用起了系统,需要采购电脑。袁远开着吉普车,在中关村一连走了八家IBM的店,但没人相信这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会买280套电脑。在最后一家专卖店,销售员端茶倒水,所报价格也最低,袁远终于在这里下了订单,当时一套486的IBM电脑价格为22888元。

这是袁远对信息化的初体验,也是信息化路程中的“第一块石头”。袁远在该阶段的感觉是: 系统无所不能,电脑功能越来越强。

做局域网

袁远回忆说,有了法律查询系统和陆陆续续的其余系统之后,法院开始建设内网,当时流行的说法是办公自动化,北京高院决定成立专门的部门,准备大规模建设计算机网络。

谁来做?

袁远不是搞技术的,他不愿接手,法院有技术部门,而且,做网络是大工程,牵扯各方各面,考验人的协调能力。当时的主管院长半夜登门拜访,在他家里交流了几个小时,终于做通了袁远的工作。因为袁远有审判业务经验,也喜欢电脑,懂得政策导向,注定会站得高,看得远一些。

袁远有了上级领导的鼓励和支持,开始在北京法院内大规模地建设网络。当时,北京高院的院长、党组成员和信息化的管理部门一起讨论,认为北京法院应该是 “一盘棋”建设,而不是各个区县法院自行建设网络。

在这之前的1996年,北京海淀区法院率先建设了局域网,有了自己的案件审判管理系统。袁远还记得在一次现场会中一位专家的说法,“80%机关建设的OA都是失败的,究竟建设OA系统为什么?”

当时,全国机关兴建OA的思路是“重硬件轻软件”。袁远说,经过讨论,我们认为: “要认清业务的性质,要以基层审判业务的应用为主导。要符合领导决策使用。”

袁远介绍说,法院的审判业务和一般的政府业务还不一样。每一个审判结果出来,不单单要考虑案件本身,还要考虑案件的影响范围和效果,诸如案件的起因、发展、变化以及影响等,法院都要全盘考虑到,尤其是重大案件的审判,还要考虑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影响。从这点来说,审判业务不单纯是案件的审判过程。

另外,政府机关的OA系统是为了“拴住”领导,让领导在线办公。可审判机关实际情况是,领导们在办公室坐不住,他们大部分时间需要在调查研究、协调和拓展资源,很难坐定在办公室里。所以,从这个角度说,OA不能让领导用起来,它的建设自然不会成功。

有了这些分析,袁远开始琢磨信息化建设的思路,那就是“了解业务需求,以软件建设为主,不盲目建设硬件”。这又是袁远信息化之路中“摸对的一块石头”。

袁远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做了几件事情,目的是为了鼓动北京各区法院支持网络建设。首先,他组织各法院主管信息化的领导出国考察,看看国外法院信息化的成果,学习其先进理念; 其次,他把“桌子底下的事情摆到台面”,规定法院技术部门见IT公司的人必须保障在三个人以上,避免滋生腐败; 最后,他引入了第三方的监理公司,公开透明招投标。

“由于以前我在刑事法庭工作 过,审判过许多腐败的案件,深知大额资金通过部门流动时,必须要公开透明化,这样,自己做信息化内心无愧,信息化也会得到领导的信任和支持。”袁远解释这段时期的工作思路说。

为了选择一个优秀的合作伙伴,袁远陪同时任院长考察了几个公司,决定选择具有高校背景的企业。这样的选择是因为,小公司实力不足,有些大公司又不懂法律业务情况,而高校背景的企业“学究气”较浓,也不会“突然死亡”。但为了防患未然,北京高院与清华大学、清华紫光集团公司三方签署协议时,还是明确写明: 如果该公司无力经营,清华大学必须无条件接手项目。

值得庆幸的是,20多年下来,北京高院与清华紫光合作顺利,当初的选择没错,袁远又“摸对了一块石头”,走过了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信息化建设期。

解读“一把手”

在兴建系统和网络时,北京高院坚持“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四个统一原则。这时已经到了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法院搞了8省市信息化建设试点,北京是其中之一。由于客观因素,北京法院暂时未动,其他7个省市城市法院都开始建设,基本上是根据经济状况,各级法院各做各的。一时间,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蓬勃发展。但过了几年之后,这些地区就显现出“非统一”的弊病来了。

袁远说: “当时考察了几个地区高级法院的建设情况,感觉‘非统一’的问题很多。我们就思考能否搞几个‘统一’的模式。”为了让北京各法院统一建设,北京高院从经济上给予支持,像几个中级法院的财政支持是9∶1,即中院自付90%,北京高院支持10%。而到了像延庆、密云等区县,北京高院的资金支持则是1∶9,即北京高院支持90%的建设资金,基层法院只要负担10%的资金。

1999年1月1日,北京法院的信息化建设正式启动,为期五年。此次北京高院建设了全国系统第一个涵盖三级法院,包括55个人民法庭的城域网,耗资7400万元。

袁远认为,信息化的确是“一把手”工程,没有几任院长的大力支持,北京高院和北京地区法院的信息化工作不可能做好。

他认为,首先,院长在业务、管理方面的综合经验和责任,可以有效结合法院的管理目标,站在法院审判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高屋建瓴地指导信息化建设,为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把关,把握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其次,院长的行政地位,能保证更有效地调动法院各业务部门的资源,为信息化建设出谋划策,为应用开发提出切实需求,保证信息化建设取得预期的实效。第三,院长可通过行政要求或行政命令,敦促相关业务部门和业务人员积极使用信息化成果,并在使用中发现问题,提出需求。这不仅仅是对信息化科学技术的尊重,更是为法院的长远发展服务。

比如,院长可协调本院的司法行政部门和人事管理部门,在资金、物资的调配和人员调动方面为信息化建设添动力、开绿灯; 根据建设规划和步骤,安排资金,调配物质,引进配备专项人才; 除此之外,还能寻求到本地区财政部门、上级法院、信息化主管部门的支持。

有了院长作为信息化的支撑,袁远搞信息化又“摸对了一块石头”,顺利趟过了硬件建设期。

综合素质

2005年,北京高院搬到东南二环边。至此,北京高院又重新规划了三期信息化建设,投资两亿元。

截至2009年,北京高院通过智能光网络,在全市中级法院、基层法院和派出法庭形成逻辑集中、物理分散的系统格局,全市各级法院实现了全业务、全流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的工作模式,已经建成《北京法院审判业务智能管理系统》和《北京法院工作信息平台》两大业务系统,为全市三级法院近7000名法官和工作人员提供全业务、全流程的审判流程管理服务和信息支持。

回顾这几年的建设,袁远认为,法院信息化主管需要具有综合素质。第一,信息化建设涉及全局,是关乎长远发展的系统工程,所以信息化主管必须具有法院建设和发展的全局意识,认清信息化建设与法院业务之间的关系,具有持续发展的长远眼光,要有超越局部业务环节和具体技术细节的综合能力。

其次,由于信息化建设是业务专业性和技术专业性结合紧密的工程,需要信息化主管具备一定的业务背景和技术专业背景。

第三,法院建设的进程和工作重点的变化、信息化技术的日新月异,要求信息化主管要勤于学习和善于思考,时刻跟进这些发展和变化,确保法院信息化可持续性地提供服务。

第四,信息化主管必须要善于沟通与交流,还必须完成内部管理部门、专业实施队伍的组织工作,这对信息化主管的沟通和组织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从业务分工上,信息化建设管理机构应当分别设置主管信息化开发建设、信息化运维、综合协调业务的部门; 从人员配置上,最好分别配备拥有技术背景、业务背景和管理背景的人员。

袁远总结说,信息化主管要善于理解和把握法院的各项要求,积极配合审判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提供常年不断的信息资源应用系统,为队伍能力和素养建设提供有效的工具。

而这几年,北京高院的信息化建设成果斐然,转而搞起了信息化运维。这是因为按照信息化建设的规律来说,北京法院的基础建设和核心系统已经完成,现在这个阶段要求弄清楚资产,用好信息化工具。

袁远认为,抓好运维工作,不但能够保证基础设施运行良好,应用成果稳定可用,而且可以与法院业务的全方位深度融合,促进信息化成果持续有效的应用,拓展信息技术与法院业务新的契合点,为法院的信息化建设发现新的契机。

北京法院信息化运维工作的模式经历了由自行维护到外包服务、由被动式服务到主动式服务的过程。多年来的运维实践证明,北京法院的外包服务保证了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了信息化运维的响应速度,增强了系统运行的生命力,不仅对建设成果起到了有效的支撑作用,更为法院信息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而信息化运维外包的思路,北京高院已经稳稳“摸对了这块石头”,成为全国电子政务中的示范单位。

采访手记

32年的思考

第一次见袁远时,是在北京高院的运维研讨会中。袁远现场发挥,在大屏幕投影的材料上现场组织文字,有条不紊,思路清晰。当时的研讨会进行了一个下午,袁远吞云吐雾,不断喝茶,越写越勇,完全进入了写作的状态。

此次采访,袁远开门见山地说: “一些材料事先理清楚了。”他在研究室做了10多年,了解“爬格子”的痛苦。以前他的材料汇报上去,领导一个字一个字地修改时,他就想,如果有计算机就好了,就不用这么费劲。

30年的时间一晃而过,袁远当初的若干个想法都已经实现了,比如随处可用的电脑,符合业务开发的系统; 随时可见视频监控,了解业务进展。袁远了解法院信息化的发展历史,深知取得这些建设成果不易。

为什么没有走过弯路,袁远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他认为,或许是长期在研究室工作,对政策方针把握很准; 又有了几年基层的审判实践业务经验,了解业务需求; 也与历届院领导懂得信息化、支持信息化有关。有了这些客观的因素,加上袁远是“上班做好安排,不喜欢加班。喜欢玩游戏,不务正业”的性格,肯钻研,又不拘泥的做事方法,才造就了北京高院信息化屡次“摸对石头”的建设之路。

链接

北京高院的“十二五”规划

最近,袁远又在制订北京高院的“十二五”规划。他回头看北京法院过去的五年规划说,总体上达到了预期效果,还有些不足,主要是对外服务的网站没有抓起来。

他认为,以前没重视网站,觉得网站是宣传功能多,所以交给别的部门去做了。现在,随着法院系统提出司法为民,电子政务强调服务概念以来,法院系统也需要把网站对公众的服务功能加强。而在过去,面对公众服务的只是“12368”服务热线,其他系统并不明显。

北京法院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已经历了由基础设施建设阶段、到信息应用系统建设阶段的转变。下一步的趋势,必然要以现有建设成果为基础,本着集约资源、避免重复建设的宗旨,向开发司法审判信息的资源价值、推进法院信息资源的共享与利用方向发展。

首屈一指的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北京法院多年来积累大量的审判信息资源,为司法审判信息库的搭建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资源基础。在此基础上,北京法院的“十二五”建设以法院司法审判信息库为主。

如果不出意外,“十二五”规划中的一半资金投向资源建设,四分之一的资金投向“为民服务”的系统和网站开发,其余的资金投向设备的更新换代。

袁远说: “应用系统是服务业务质量和效率的手段。通过法院干警的终端和桌面,让系统成为连接信息化建设和业务活动的纽带,法院干警也只有通过应用系统才能感受到信息化建设的实际作用和意义。”

提高法院系统用户的信息化体验,这将是袁远信息化建设中的“下一块石头”。

CIO语录:

远程审计的思考第2篇

王光远:学者型政协委员的认真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审计厅副厅长王光远温和、敦厚而真诚,与他预约采访的过程轻松而“艰难”。“两会”结束后,返回工作单位的王光远,需要处理积压数天的公务,还得参加几轮重要会议。然而,当本刊提出采访约请时,忙碌中的他欣然应允,为了不耽误工作时间,采访又不得不分为两次完成。

王光远已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十多年来这位“老委员”参加每年度全国最高规格的参政议政活动时,精心准备了一份份反映社会经济与行业发展实际情况和需求的提案、建议:“改进政府绩效评价方法”、“建立审计委员会制度,遏制上市公司造假”、“出台《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改善我国证券市场若干建议”……今年的“两会”,他提交的“在全国推行‘中国流复式簿记”’的建议,引起了行业内外广泛关注和讨论。

“政协委员的职责非常严肃而神圣,作为来自财会领域的委员,应认真准备.提交有价值、有帮助、有作用的提案,反映行业呼声,为会汁、审计事业乃至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做些事情,贡献自己的力量。”回顾十多年来政协委员的历程,无论是每一次小组讨论会还是全体大会,王光远认真而专注,倾听、记录、思索、发言,他认为“政协委员”包含着行业内外沉甸甸的责任和期待,不容懈怠。

他的认真同样贯穿于其他大事之中。王光远是我国会计学界第一位博士后,这位身兼厦门大学会计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副会长多项职务的学者,重点关注受托责任理论、管理审计理论、公司治理中的审计控制和风险管理、公共治理中的政府会计与审计等领域。他对学问始终保持着达到痴恋程度的认真.即使在担任福建省审计厅副厅长后,面临繁重而庞杂的行政事务时,仍然不忘对所从事专业的研究。他先后在《会计研究》、《审计研究》、《经济评论》、《管理科学学报》、《中国经济问题》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了百余篇论文,独著、合著、主编著作10余部,其代表作有《决策会计学》、《制度基础审计学》、《管理审计理论》等。他先后编著了《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研究》、《管理会计》(译著)、《会计大典一审计卷》等著作,这些论著作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真正地做到了“博览群书而匠心独运,不断攀登而独树一帜”。王光远还是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制定我国的内部审计准则,直接推动了我国内部审计事业的发展。他同时兼任国家审计准则外部专家组成员、独立审计准则专家咨询组成员、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咨询专家、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委员,积极参与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和内部控制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发挥学者从政理论与实践并重的优势.在准则的制定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他的认真还贯穿于突如其来的“额外小事”中。电话采访中,王光远的答复直奔重点,切中问题要害;对待记者的文本采访提纲,他利用周末时间作答,再赶在工作日上班时间之前回复至本刊。这份篇幅达数千文字的答复,对每一个问题的分析思路条理清晰,分门别类;语言务实而严谨,没有空话套话,切合实际、紧贴现实情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文尾处,他还特别注明“不当之处,敬请指明”。

由于学术造诣和实务工作中的成就,王光远成为多家媒体追踪采访的热点人物。盛誉之下,他显得平静而谦逊,“有赖于恩师们的言传身教,为今天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基础”他在专著《制度基础审计学》的后记中如是写道。多年来,王光远始终未忘我国会计学家、会计思想家、会计教育家、其博士导师杨时展的一段话“人生到底怎样来度过才算有价值?会计上,资不抵债要破产,我想人的一生中,如果奉献远远小于享受,恐怕也只能算是破产的没有价值的人,一个道德上有问题的人,一个人格不高尚的人。”他在实务工作中,在学术研究中,在每一份提案中,对待每一件重要的大事或“额外的小事”中,成为一个“奉献大于享受”、“永不破产”的人。

许善达: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多年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高级经济师、注册会计师许善达身兼官员和经济学家的双重身份,以其独特的思想与见解看待我国目前经济领域的诸多问题。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波及至实体经济时,他大声疾呼“中国不能干等,要创造外需”。

媒体对许善达的评价是“对自己的观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思维缜密,谈锋甚健”。媒体记者进行人物专访时,会准备十多个问题,采访过程大致按照这些问题的序列展开;少数情况下,序列被打乱,再根据现场讨论线索,这些问题被重新排列组合。“两会”期间,他接受的采访为记者们制造了多次“意外中的意外”,他对事物和问题的解答饱含能量,逻辑贯穿始终,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使得在场记者不得不抛弃了原先准备的绝大多数问题。 担任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之时,熟悉许善达的人认为他“一半是官员,一半是学者,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协调得很好。”许善达从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的领导岗位上卸任后,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研究性的工作中。除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和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会长外,他还是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的独立董事,为两家巨型金融机构的发展建言献策,参加公司决策。

卸任后的许善达以经济学家的身份,成为中国经济50人论坛的学术委员会委员,该论坛被认为是对中国决策层影响力最大的论坛之一。据他介绍,这个论坛目前的成员中有许多著名经济学家,还包括现任、离任财经领域官员。“目前我们论坛年年都有活动,年年都能出东西,这样的论坛在国内确实不多见”。

“近一年多来我在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上比过去多做了一些工作,从行政岗位退下来,时间上宽余了一些,论坛成员补选我们为学术委员会委员,就是让我们多尽义务,多做工作。”许善达如是说道。

和许善达相识越久,会为其长期战略视野所钦佩。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一直“摸着石头过河”,许善达认为当前中国不只是“过河”,而是“过海”,需要更长期性、战略性的视野和高度,来寻找发展战略灯塔。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是许善达从战略角度思考中国发展的一条对外层面的思路。他认为,中国发展的长期战略思考应内外统筹考虑,在对内层面上要将消费问题战略性地放到更高位置,而实现消费,核心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实现人民共同富裕。

在经济危机下,中国推出很多支持扩大消费的举措,包括消费券、家电下乡等。但在许善达看来,很多政策的出发点只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他在近两年的“两会”期间多次建言,“应对”是短期思路,中国真正要做的是从长期、战略性角度来提高消费。

许善达的建议显得极为深刻:核心是将“保持农产品价格稳定”方针,改变为“保持农产品价格较长期适度提高”,通过价格手段提高农民收入。建立补贴低收人群体的财政政策,替代补贴农业生产。此外,要将应对贫困、就业率、消费率等指标纳入政府考核,或放到更重要的考核位置。

许善达对自己现在的定位感到满足而快乐,他戏言:从行政岗位退下来后,我的烦恼减少了一半,终于在清晨有时间睡个懒觉了。“当然,以前在国家税务总局做行政工作的时候,许多工作内容也具有学术性。要说区别,可以这样描述:行政工作有行政工作的烦恼,学术工作有学术工作的烦恼,现在从行政岗位上退下来了,至少一半烦恼没有了,经常还可以睡睡懒觉,这种享受过去很少。”许善达告诉记者,过去在国家税务总局任职时,住处虽然距离单位还不远,每天6点多就要起床。下班时间之后,许多工作上的事情还未完成,往往带回家成为“家庭作业”。“总之一句话,工作时间8小时肯定是不够的。”他微笑着说。

许善达还有一重身份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兼职教授。他的课总是座无虚席,“讲课要因地制宜,要看对象,采取不同的方式,用不同的术语,正像所说,在哪座山上唱哪首山歌,因地制宜,实事求是。”许善达笑言。

伍中信:直面现实大胆直言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会计学教授伍中信连续两年关注改善高校教育、科研环境。今年“两会”他的提案为“高校教师应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常年从事会计教育与高校行政管理的伍中信发现,近年来,尤其就读于大城市高校的应届博士毕业生,往往将公务员和特大型央企作为自己求职的首选,而将高校作为“后备选择”。“高校是培养经济社会后备人才的摇篮,高校教师是实现这一历史使命的关键,应该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2009年下半年,他决定将这一问题形成提案提交给第二年“两会”。

他通过工作接触,分析高端人才纷纷飞往大型央企、政府机关而将高校作为最后选择的原因。经过数月调查,伍中信发现原因之一在于待遇过低,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公务员和央企增加工资而高校教师工资待遇多保持原样,公务员、央企良好的福利待遇和社会地位成为吸引博士毕业生的重要筹码,高校收入较低则成为阻碍优秀毕业生进高校的最大障碍。原因之二是职称评定受限,自教育部推行职称评定过程中“职数”限制政策以来,大量优秀的应届博士毕业生认为留校任教高校门槛过高,即便达到了评选副教授或教授职称的条件,也很可能因为没有空余“位置”而搁浅,希望通过提高职称改善原本较低待遇的路径又化为泡影。

伍中信认为,参与全国“两会”这一国家最高规格的参政议政活动,要提出真正有建设性的提案和建议,要善于通过日常工作发现问题,不能回避、不能满足于“大多数人现在都这样”的现状,大胆直言,反映真实情况,不能避重就轻。

远程审计的思考第3篇

一、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审计人员的高素质要求

投资效益审计的内容包括经济效益审计、社会效益审计和环境效益审计,其目标是对公共资源管理和使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作出评价。经济效益主要是所得与所费之间的比较关系或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这虽然与会计的研究对象——财务活动或资金的运动联系非常紧密,所需数据大部分直接来自财务信息或通过调整、计算而得到,但需要运用大量的经济学知识和工程学知识,尤其是技术经济学的知识,如NPV、IRR等方法的运用。社会效益主要是指投资项目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是站在全社会的角度来考察投资项目对国民经济的总体影响的。显然,对其进行评价,需要运用大量的社会学、宏观经济学、统计学、管理学、数学等知识。环境效益是投资项目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察问题的。必须熟悉和掌握资源学、生态学、环境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总之,投资效益审计属于全面的高层次的审计,它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但不局限于财务审计。既要查处问题,又要宏观分析问题;既要查合法性、合规性,又要评价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还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及措施因此,投资效益审计人员除必须具备娴熟的会计学、审计学、财务学方面的知识及丰富的审计经验外,还需具有社会学、工程学、管理学、经济学、环境学、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方面的相关知识,并能综合运用,因而需要高素质的审计人员。高素质的审计人员是进行效益审计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审计人员综合素质的现状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审计队伍知识结构以会计、审计人才为主,比重达65.55%,工程技术等专业人才仅占13.13%,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少之又少,整体素质偏低。具体表现如下:

(一)知识结构单一。我国的审计工作开展相对较晚,尤其是效益审计,由于体制及思想重视不够等多方面的原因,发展更是非常缓慢。短暂的发展历史,使得我国的审计主要是财务审计。而从事财务审计有财会知识、审计知识就基本上能够胜任,这样,从事审计工作的审计人员一般就直接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中产生,或招聘会计、审计专业的毕业生,其结果必然导致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尽管近几年来,审计部门已经开始招聘少量的工程技术人员进入审计队伍,但相对于效益审计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

(二)业务水平不高,经验不够丰富,无法胜任复杂的工程项目的效益审计工作。短暂的审计工作开展史,及审计人员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加之当前审计人员地位不高、审计独立性不强,又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审计人员没有动力去学习新知识以提高业务水平,没有机会参与大型的工程项目的审计,使得审计人员得不到各种类型的审计锻炼,审计经验欠缺。这样,面对大型的、复杂的工程项目的效益审计,由于业务水平低下和审计经验的不足,审计人员只能望而兴叹,或是硬着头皮干,其审计质量可想而知。

(三)经验交流不畅,审计人员相互封闭。在我国,封建保守主义思想对国民的影响根深蒂固,为了自己个人的利益和社会地位,审计人员严守自己掌握的各项审计新技术、保密自己拥有的审计经验,或者因为交流渠道的欠缺,而没法通过有关的渠道和手段与同仁进行良好的交流。审计人员相互封闭,使得有效的审计经验与审计新技术得不到及时传播,产生不了扩大效应,严重阻碍了审计工作的发展和进步。

(四)审计人员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随着改革开放的广度和力度的加大,西方的拜金主义思想、金钱万能的思想也正快速传入我国,而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转轨时期,相关法律措施不完善,对人民的思想引导严重不够,使得部分审计人员崇尚金钱万能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审计人员丧失了应有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严重影响了审计人员有效地开展审计工作。

三、提高审计人员素质的对策

(一)对现有的在职审计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培训。

现有在职审计人员是进行效益审计的主力军。他们拥有丰富的审计经验和娴熟的会计学、审计学知识,从事审计工作是他们的事业,因而有动力、有时间、有义务去做好审计工作。为此,为了使现有审计人员胜任效益审计工作,我们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切实可行的培训制度,有计划、有重点地采取多种途径,抓好在职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特别是多样化、创新方法的训练,着力培养复合型人才,优化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使之适应效益审计发展的需要。

这里特别要强调,切忌培训的形式化和走“过场化”。这是当前审计人员培训中存在的严重弊病,一定要切实改变,从严从紧抓好培训工作。

(二)广泛引进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专业人才。

效益审计产生的根源在于政府公共支出的不断膨胀和国家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及环境污染对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威胁的矛盾发展中,公众和立法机关要求政府加强对所使用和管理的公共资源提高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从而更好地履行对公众和立法机关所承担的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需要。显然进行效益审计已是大势所趋。

2003年7月,我国审计署公布的《审计署2003年至2007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今后五年,在审计内容和审计方式上,要实行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审计与效益审计并重,逐步加大效益审计份量,争取到2007年,投入效益审计的力量占整个审计力量的一半左右。”那么,要达到这一目标,审计机关必须大量引进经济学、管理学、工程学、统计学等专业人才,使他们的专业知识尽快与审计知识有机结合,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复合型审计队伍。

(三)建立效益审计专家库,有效利用外部的人力资源。

审计经费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审计队伍对工程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相关专业人才的吸收和引进规模,同时从人才的有效使用角度来看,也没有必要审计需要哪方面人才就引进哪方面人才。

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即在效益审计项目需要时,聘请专业技术人员来解决审计力量配置问题,一来可降低行政成本,二来效益审计人员组成的多样化比知识的全面化容易达到,而且现实得多。可通过设立效益审计专家库,储存曾参与过大型工程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各类技术专家的相关信息,以备后用。

(四)加强效益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

效益审计尤其是公共工程投资效益的审计,所涉及的被审计人员一般职位层次较高、掌握着一定的实权、关系面广,而且形成了一条牢固的从上至下的利益链条。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和压力,遇到各种巨额利益的诱惑。这样,如果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差,就会屈服于各种压力和诱惑,由其做出的审计结论当然就不能反映真实的情况,且比真实情况要好得多。

为此,必须对效益审计人员形成制度化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对效益审计人员进行专门的道德教育并需通过严格的考试,以加强效益审计人员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其抵制各种压力和诱惑的毅力。只有道德水平提高了,在审计中遇到问题时,才能不论涉及到谁,敢于碰硬,敢于一查到底,排除任何干扰;遇到巨额利益的诱惑时,才能廉洁奉公,拒绝贿赂,坚决抵制诱惑,以高尚的道德审计到底。也只有道德水平提高了,才能爱岗敬业,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并在实践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五)设立专门的交流渠道,扩大审计经验和审计新技术的影响作用。

在国内,我们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交流渠道,如由各地区审计学会成立一个部门或办公室,专司审计经验、审计新技术的学习和交流,定期举办投资效益审计方面的研讨会,开展经验交流,产生审计经验和审计新技术的扩大效应。同时,我们还可根据审计工作的需要,定期选配一定数量的审计人员远赴英美等效益审计开展得较好的国家,学习他们先进的审计理念和审计技术,获取有效的审计经验,来促进我国效益审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邢俊芳、吕文基,《经济效益审计》,人民出版社,1995年8月版。

2.罗美富、李季泽等,《英国绩效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3月。

3.时现,关于公共工程投资绩效审计的思考,《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年第6期。

4.汤晓燕,效益审计面临的困难与对策,《浙江审计》,2004年第11期。

5.李厚琼,当前开展效益审计亟须解决的几个问题,《中国审计》,2002年第3期。

远程审计的思考第4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实践活动审美能力自主探究

2013年3月教育部新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因为艺术欣赏活动能够提高欣赏者的欣赏水平,培养审美情操,使学生用心灵去感应美、接受美的洗礼,坚定美的信念。本文将以《标志设计的方法》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为例,谈谈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几点体会。

一、以欣赏为主线,教学目标注重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美术欣赏是通过审美感知,把美术作品作为审美对象结合理解、想象、联想、情感等心理机能的综合活动,获得审美享受的精神活动过程。在制定《标志设计的方法》课堂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产生美的感受、陶冶。据此,我将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一)知识目标:认识标志设计的四种表现方法,了解各种表现方法的特点及表现效果。

(二)能力目标:1.通过欣赏、分析部分成功的标志案例,能以小组合作方式设计一款表达直观、创意新颖的标志。2.通过本课的欣赏学习,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情感目标:1.引导学生感受标志设计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信心,提高学生对学习平面设计的兴趣。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乐趣。

二、立足文本,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审美鉴赏力和艺术创造力

丰富的美术欣赏活动以及富有情趣的审美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欣赏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突破以往简单化的欣赏模式,使他们意识到艺术欣赏是多角度、多层面的,另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一种较合理的科学的欣赏途径让他们能够深入地理解标志作品的内在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环节一:课前准备――感受美

课前向学生提出前置任务,预习教材内容“标志设计的方法”,并准备有关介绍清远城市的文字及图片资料,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在预设的任务中初步认识、了解学习内容。

环节二:游戏导入――发现美

1.利用游戏“看图猜标志”,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品牌标志作为素材,组织学生分组竞赛。2.导入课题。

环节三:案例分析――体验美

1.利用课件展示向学生介绍四种设计方法:形象表现法、抽象表现法、单字表现法、连字表现法。

2.出示游戏中四组标志图片,提问:这些标志分别属于哪种设计方法?要求学生小组内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3.提出学习任务一,小组选择其中一种设计方法进行案例分析。

提供相关个案分析给学生参考,布置学生填写《优秀标志作品分析登记表》,各小组搜索有关标志设计的方法,特点及信息传达等信息,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过程中了解标志设计方法的艺术效果,学会从设计特点、信息传达等方面进行欣赏美的标志作品。如 “动感地带”的标志采用连字表现法,利用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橙色加上品牌标志的全名称巧秒结合,具有时尚感,像Hip-Hop街舞一样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带出时尚、好玩、探索的品牌属性。

环节四:探索与实践――创造美

1.明确学习任务二:各小组运用其中一种标志设计方法设计一款“城市标志”。

创设标志设计情景:2013年广东国际旅游文化节将在我们的城市举行,清远市政府正面向全社会征集城市标志。通过真实创作情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作标志作品的兴趣和灵感。

2.收集资料素材:教师展示三组清远城市图片,引导学生构建设计思路,思考准备采用什么设计方法?选用哪一方面的形象作为素材?以此刺激学生的创作思维。

3.绘制草稿:各组员发表意见,抓住灵感,绘制标志设计第一稿。

4.欣赏范例:观看范例作品,思考本组的设计改进方案,如利用“杭州”城市标志作品进行范例欣赏,分析标志中的“杭”字结合了航船、园林、拱桥等要素,展现出杭州扬帆起航、积极进取、意气风发的精神面貌。通过范例欣赏,引导学生从标志的风格、观念等方面进行欣赏并借鉴作品成功的地方,从而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5.修改完善:学生共同商讨设计方案,进一步完善作品,引导学生将评价意见及范例欣赏的设计意念加以运用修改完善草稿。

环节五:展示评价――欣赏美

1.引导小组展示设计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2.教师进行综合点评。

此环节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在对比中相互学习,并能反馈知识技能把握情况,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欣赏美的标志作品,增强欣赏教学的直观性、主动性,使学生乐学、喜评,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三、拓展迁移,巩固加深审美思维能力的培养

环节六:总结延伸――深化美

1.组织学生填写《个人学习体会记录表》。

2.引导部分学生上强发表学习感想,然后由教师作总结。

3.布置作业:独立完成一款标志设计――为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科组设计一款标志。

本环节提供机会让学生学会自我小结,进行知识的梳理、归纳,引导学生了解美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现生活中的美,对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扩大知识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综观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能紧紧围绕三维教学目标来开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的体验与探究性学习为主。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标志设计的方法及表现效果,并采用多种方法创设和谐美好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地思考、创作,在体会实践中领悟标志设计的表现方法,再以欣赏范例、修改完善等环节着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整节课的教学结构清晰明了,可操作性强,目标达成度高,对于大面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大有帮助。

正如艺术家冈布里奇所言:“一个人永远不能穷尽对美术的探究,他会在其中不断发现新的东西,伟大的作品,在每次观赏时,看上去好像和以前都不同”。美术欣赏教学中应采用多样化、生动化、艺术化的欣赏手段,注重加强学生的欣赏实践活动,用欣赏作品唤起他们美的情感,逐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审美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获得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远程审计的思考第5篇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识码:A

信息技术在经济管理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审计环境和审计对象发生了诸多变化,作为经济监督重要组成部分的审计工作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手段以及审计信息化的低效应用已经成为制约审计工作发展的“瓶颈”,审计信息化已成为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信息化环境对审计的影响

(一)信息化环境扩大了审计业务的范围和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审计数据不仅是纸质信息还包括电子信息。审计人员不仅要对信息系统产生的信息进行审查和评价,而且还要对产生这些信息的系统安全性、完整性、可靠性进行审查。审查的业务范围从传统的财务报表和其管理方面的“有形”数据扩大到了信息处理系统的安全性、完整性及其内部控制等“无形”的数据领域。

(二)信息化环境改变了审计的技术方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会计的信息化特征影响着审计技术的变革,要求审计人员应用信息化方式进行审计。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审计范围越来越大、审计业务也越来越复杂,传统的手工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审计任务的需求,必须应用信息化技术进行审计。

(三)信息化环境对审计产生的其他影响。信息化环境对审计人员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除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审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掌握信息化技能;信息技术发展对内控制度提出了新要求,大部分控制措施都是以程序的形式建立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计算机处理,即新的内部控制要求程序化的内部控制。

二、信息化环境下审计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思路

(一)审计信息的标准化。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标准规范,包括法律规范、业务规范、技术规范和数据信息规范等。审计信息化不仅要有信息技术的支持,还要开发多种审计软件应用于各个领域,因此审计信息的标准化显得尤为重要。

审计信息的标准化包括两个方面,包括数据采集的标准化与数据库建设的标准化。即建立审计数据的标准形式、数据库存储的标准格式以及标准化的数据接口。审计信息的标准化是审计信息化推广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建立了标准化的数据采集、保存与交换平台,才能保证信息化背景下审计工作的共享化、开放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二)审计的技术方法。软件是审计信息化的有力助推器。然而,目前审计信息化程度是远远不够,审计软件市场尚不成熟,缺乏功能齐全的通用软件。因此,应当加大审计软件的技术创新,借鉴“金审工程”日趋成熟的现场审计实施系统的技术,结合我国多数企业的总体情况,努力开发普遍适用的现场审计实时系统。同时,也应当在独立审计方面加大投资和扶持,组成技术专家小组,帮助软件开发公司克服通用审计软件开发过程中的瓶颈,并进行相应的测试和检验,进而在数据收集、保存、交互的基础上,加强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的功能,借助于人工智能领域的知识工程、智能算法、智能推理、数据挖掘等相关理论方法不断提升信息化审计效率和效果。

(三)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开展审计信息化工作,人才建设是关键。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是会计、审计、信息系统、网络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等综合交叉的学科。然而,目前我国还缺少足够的复合型计算机审计人员。大多数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审计人员虽然都接受了计算机知识培训,但其水平远不能适应信息化审计的要求。因此,必须大力培养现行审计人员应用信息技术和审计软件的基本能力,而且还要着力培养具有丰富审计经验和较强信息技术能力的审计人才,构建一支既熟悉审计业务又掌握信息技术的高素质审计队伍,抓好审计信息化骨干和专家队伍的培养,以推动审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

(四)审计风险。在信息环境下,审计面临许多新的风险,如审计软件风险、人员操作风险、财务数据风险、审计管理风险等,审计人员对此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首先,加强审计数据基础控制,保证所收集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其次,进一步加强对所采集数据的有效保障,确保信息资源、应用系统、网络系统、安全系统、环境系统正常运行,以及故障预警的监控管理技术和应急响应技术等。

三、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的发展方向

(一)向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手工审计条件下,由于审计方法与手段的限制,对于信息系统的审计往往以财务审计与事后审计为主,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工作,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和数据库等技术积极开展事前审计与事中审计,从单一的静态审计转变为静态审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从单一的现场审计转变为现场审计与远程审计相结合,实时的、动态的对企业进行审查,加强对经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审查和监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向远程联网审计方向发展。远程联网审计是建立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新的审计模式,也是计算机审计的高级形式。远程联网审计是在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进行远程网络连接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管理信息进行高效率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后,运用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对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进行实时、远程的检查和监督,并通过该系统与办公自动化系统的连接实现网络化的审计管理。

审计人员不用到被审计单位的现场,就可以对其数据实现实时跟踪、分析和审查,从而改变了必须将时间安排为集中审计的局面,而且审计人员还可以通过积累的数据库数据进行历史的、横向的分析比较,发现手工方式下难以查出的问题。

(三)向专家系统方向发展。目前,计算机审计软件大多只具有查账功能,即对会计信息系统中的电子财务数据进行查询、抽样、复核、核对等。但是,仅具有查账功能的审计软件远不能完成信息化审计的目标。因此,未来信息化审计软件将由查账型向分析型方向发展,并进一步发展到审计专家系统。

分析型审计软件是在查账功能的基础上,基于历史数据,通过建立适当的审计模型,对各种财务指标进行定量的计算、分析与评价。审计专家系统是模拟审计专家在审计工作中的思维和推理,辅助进行分析决策,协助审计人员完成全部或部分审计任务的计算机审计软件。

四、结语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审计工作的发展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转型时期,审计工作要发展就必须适应信息化的发展,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不断转变审计观念,大力推动审计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让审计信息化技术更好地服务于审计工作。

(作者单位:新疆财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周德铭.信息化环境下新的审计方式探索[J].中国审计,2008.347.

远程审计的思考第6篇

关键词:实时内控;审计;电信

一、引言

“破除垄断,鼓励竞争”的方针指引下,从1998年起,国家对邮电通信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改革,通信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竞争格局基本形成。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各电信企业实行一系列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举措,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如将个人电话进行免收处理、利用电话卡系统超级用户进行电话盗打等等损害企业利益的舞弊行为。总结这些舞弊行为不难看出,舞弊者大都采用了一定的技术手段,而这些技术手段又常不为审计人员所掌握,甚至不为审计所关注,这给内部审计增加了很大的风险,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也遭到质疑和挑战。上述状况迫切要求内部审计一方面要扩充内部审计范围,另一方面需要改进审计手段和审计技术。实时内部审计正是基于这样一种以风险为导向,以重大缺陷为切入点,以网络为依托的背景下提出来的。

二、电信企业实时内部审计提出的背景分析

(一)重新定义的内部审计需要实时内部审计

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作出了新的定义,即:“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的运营,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并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相对传统审计理念而言,有如下两点转变:强调内部审计是控制系统,提出了内部审计要以事前、事中审计为主的理念;强调对内控能力的审计,提出了内部控制就是防范风险的内在积极性和能力的概念。总之,这种理念的核心思想是内部审计要体现“前瞻性”。

(二)信息化电信企业需要实时内部审计

电信企业是服务性企业,用户的消费过程即为企业的生产过程。其基础业务则是通过为用户提供端到端的连接,提供话音,互联网服务。同时,电信企业又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其全程全网及生产过程的复杂性,无形性,所有的生产过程都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信息系统。就目前而言,包括管理支撑系统、业务支撑系统、运营支撑系统等三大系统。信息化是电信企业的一个显著特征。以某一用户申请办理业务到期末缴纳话费为例,需要经过申请、资料录入、外线施工、内部配线、开通、记录通话、原始话单采集、分拣、批价、合账、销账等11个环节之多,这些环节大部分都在信息系统下完成。因涉及专业技术知识,这对内部审计人员提出了极大的挑战。企业的信息化要求内部审计的信息化。否则,无法适应企业的发展。

电信企业的服务时效性也对实时内部审计提出要求。举例来说:目前的服务器托管、互联网广告、宽带账号的提供、付费电话的捆绑等等,其计费数据都只能保留一定期限,如果不能实时、动态、频繁的监控、抽样,舞弊人员就有可能利用系统不留痕进行违规操作。

(三)企业转型背景下需要实时内部审计

针对固话话务流失的世界性趋势,2006年电信企业提出了企业转型战略,即由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转变。在战略转型期,经营存在一定的风险,各管理层面临很大的经营压力和严格的绩效考核;与此同时,各种考核制度本身存在缺陷,在这种背景下,被审计单位进行舞弊的可能性加大。在这种面临沉重的经营压力,而进行舞弊又能轻易得手且不易被发觉,考核机制本身不完善又成为了舞弊人员逃避责任的借口时,所有这些都为被考核单位舞弊提供了诱因。

三、实时内部审计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一)实时内部审计的概念

实时审计即在审计部门所在地点和被审计单位之间建立起可靠的网络连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进行访问,对经营、生产、财务管理等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分析,实现对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经营效果,内控制度设计与执行以及舞弊行为进行远程适时检查监督,做到动态审计与静态审计、事中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为被审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及时提供审计监督服务,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实时内部审计的特点

1、实时性。这是实时内部审计最本质的特点,也是实时审计在时间维度上的优势。通过对被审单位的信息系统进行实时、动态的监控,可以随时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

2、远程性。这是实时审计在空间维度的优势。实时内部审计是基于网络,因此,审计人员无需亲自到达审计现场,而能通过网络掌握被审单位的情况。

3、项目交叉性。对项目进行远程实时审计,审计人员可以同时开展多个审计项目,这是实时审计在实施过程中对资源整合的优越性。

(三)实时内部审计的作用

1、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成本和审计风险。通过计算机网络,审计人员可以轻易获取大量的生产、经营、财务、业务等方面的数据,同时利用一定的软件,可将大量数据进行比对、检验、挖掘,确保审计证据的真实,可靠。与此同时,开展实时审计,可以节省人力、物力。

2、对原始信息生成、处理过程的相关分析人员起到威慑作用。利用实时在线审计,即使不到现场,也能利用计算机网络提取数据,通过分析、监测,发现存在的问题和线索;即使现场审计很难或无法发现的问题,利用实时在线审计可以快速、准确地予以捕捉。因此,采用实时在线审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个别人员存在的违规违纪操作或违法犯罪的侥幸心理,有效堵住漏洞,从源头上防范隐患。

3、最大程度地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审计人员在开展实时在线审计时,由于审计人员与被审计人员不见面,主要利用审计软件进行远程取证、数据挖掘分析、结果判断,审计人员可以直接做出审计结论和出具审计报告,不存在与被审计单位直接接触,减少了因人为原因而影响审计独立性的问题。

四、实时内部审计的实施

(一)实时内部审计的实现方式

实施实时内部审计,可以采取以下3种方式:一是通过远程登录信息系统,以特定的身份进行适当操作。这种方式要求系统本身是网络版本,同时具有供查询的功能模块。二是系统自身加载供审计人员使用的审计模块,审计系统与业务系统有机融合,这种方式要求与系统同时进行,在系统开发时考虑内部审计要求。三是编制独立的审计软件,通过审计软件的应用接口与财务、计费、交换、智能网、物资管理系统进行对接,然后通过审计人员或外聘的专家进行职业判断,快速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有鉴于目前信息化状况,实现实时内部审计可以采取以远程登录系统的方式为过渡,同时将审计信息化纳入企业整体信息化战略,分步实施,开发出自身特色的审计软件。

(二)实时内部审计的具体组织

为顺利开展实时审计,周密的计划必不可少。实时审计的审计方案应与常规审计有所不同,应重点突出实时审计的特点。审计方案中除了明确审计目的、审计风险、重要性水平、审计方法、人员安排、分工以外,还应合理分配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的任务,明确现场审计和非现场审计的内容、时间、目的等。

就时间组织而言,在审前调查阶段,实时审计需要完成的是搜集内部控制资料、进行内部控制测试、取得被审计单位承诺、查阅被审计单位会议纪要、取得会计报表及辅助资料等,对收集的电子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建立基础性中间表和分析性中间表并进行总体分析和类别分析、进行初步个体分析等。在现场审计阶段,需要完成的是对数据分析报告的线索进行核实并完善个体分析、完成观察座谈盘点等必须现场完成的任务、核实原始凭证等并进行审计取证、完成审计报告等,非现场审计需要完成的是结合审前调查和现场审计情况完善数据分析并加强进一步总结等。非现场审计中可以结合电话询问和网上信函等方法进行事实核实。

在人员组织安排上,审计部门可以将自身专业人员和外聘的专业人员分成远程审计组和现场审计组,两个组都应保证一定的审计人员和外聘的专家,其中远程审计组应配备相对更多的外聘专家。当然,在工作过程中人员还可以灵活调配。一些工作能在远程获取完成则无需再到现场工作,现场审计则主要针对一些诸如询问、观察等必要的审计程序;同时,还要对在远程审计发现的疑点,线索进行进一步追查,核实。

此外,非现场审计要保证审计地点和审计时间,审计地点可安排在联网审计室,审计时间安排和审计管理视同现场审计,并与现场审计一样给予相应的后勤经费保证。各小组方案和成员的审计计划、审计数据需求说明书、审计数据说明书、数据分析报告和延伸建议书作为重要附件,共同形成审计实施方案。

(三)实时内部审计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1、实时审计与现场审计的关系。远程实时审计具有很多优点,但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远程实时审计不能完全取代现场审计工作的全部。必须坚持远程实时审计与现场审计相结合,坚持远程实时审计与审计师的职业判断相结合,坚持远程实时审计与各种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相结合。一些必须的工作如取证材料的认可、现场察看、询问和对相关单位的延伸调查等,还必须在现场完成。不同的审计项目、审计对象,实时审计与现场审计的工作量、人员配备有一定的差别。另外,要注意实时的远程审计与现场审计要相互成果利用,二者相互提供线索,将取得的证据进行相互印证,如果二者证据矛盾,则可以提醒审计人员重新考虑审计程序及证据数量,从而减少检查风险。

2、专业审计与内聘专家的关系。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4号《利用外部专家服务》第2条对范围进行了界定,聘请在某一领域中具有专门技能、知识和经验的个人或单位提供专业服务,并在审计活动中利用其工作成果。第8条指出外部专家可以由内部机构从组织外部聘请,也可在组织内部指派。由此可以看出,此处的外部是相对的,相对于审计机构而言。就目前而言,内部审计机构对使用的信息系统、财务系统、营业系统、计费系统,对舞弊及安全、风险管理方面需聘请专家。在聘请专家时,还应考虑其独立性,如聘请的专家与被审单位存在重大利益关系,或与被审单位所涉人员存在私人关系,都需要予以关注。

3、项目审计与日常工作检查的关系。随着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提高,上级单位对下级单位的管理,监控更加严密,检查更加频繁。实施实时内部审计,因借助其审计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关注的重点不再仅仅是财务数据,还将有大量的业务数据,与专业部门日常的业务检查进一步重叠,但审计毕竟是依法开展的工作,对审计证据的取得有特定的要求;日常检查是依工作职责进行的工作,相互之间的成果可以利用,但存在一定的条件。因此,不能简单理解有了实时审计,就可以无需日常工作检查;或者说,平时检查的工作成果可以无条件地被当成审计证据使用。

五、结束语

远程审计的思考第7篇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审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

上世纪90年代始,以注册会计师为被告的诉讼案件持续增长,美国会计界为此每年耗费9%~10%的审计和会计收入,负责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承担了数额庞大的赔偿。面对现代社会高风险的压力,一种新的审计方法———风险导向审计在国际著名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始推广,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本文回顾了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背景与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目前在我国推广和实施风险导向审计进行了可行性分析。

一、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背景与原因

20世纪30年代以前,经济业务比较简单,账项导向审计盛行;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经济业务量的不断上升,制度导向审计取而代之;进入20世纪90年代,世界各国控告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急剧增加,社会公众对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一种新的审计模式———风险导向审计应运而生。

回顾审计模式的演进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审计方法的产生与审计目标、审计环境、审计风险密切相关。据此,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日益增加的审计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直接原因

审计中风险无处不在。在以查错揭弊为审计目标的第一阶段,由于经济业务较为简单,审计人员通过详细审查,基本能达到审计目标,社会对审计人员的职责也没有明确规定,审计人员本身对审计风险的认识还处于朦胧阶段。

进入以验证会计报表的真实公允为主的第二阶段,审计人员迫于外部的压力被动地接受审计风险的事实,但只愿意承担部分责任。1977年AICPA发表的16、17号《审计准则公告》将查错揭弊、揭露非法行为纳入审计目标和职责范围。到了20世纪80年代,审计人员与社会公众对此项责任的认识分歧扩大,社会公众开始将公司的经营失败等同于审计失败,面对外部的强大压力和复杂环境的变化,AICPA于1988年了9个新的审计风险的认识,分别阐述了审计人员揭露和报告客户舞弊和差错的责任和揭露非法行为的责任。

可以看出,审计职业界已充分认识到社会公众的需求以及自身发展所要解决的矛盾。若不积极履行职责,就将面临重大的风险,甚至会危及职业的生存。审计界只有寻找新的审计模式和技术,才能应对这一日益严峻的挑战①。风险导向审计正是以审计风险为审计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对产生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重视产生风险的每一个重要环节,明确高风险项目,使审计过程成为一个不断克服和降低风险的过程。

2.传统审计方法的内在缺陷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内在原因

众多的诉讼案件表明,着眼于内部控制制度评价的制度导向审计存在着固有的局限性。就审计抽样而言,审计师对企业风险、样本取舍、误差范围乃至误差率的估计都有相当的难度,为此,审计师将审计的视角转向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即使是设计最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也无法避免因执行人员的粗心大意、判断失误等原因造成控制失效;企业管理层也会利用其掌握的内部控制制定权与操作权,刻意地掩盖其舞弊造假的迹象,蒙蔽和利用注册会计师,使他们在审计报告中出具错误的审计意见,成为其舞弊造假行为的替罪羊。因此,仅以内部控制测试为基础实施抽样审计很难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水平,抽取样本量的大小也很难说服政府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制度基础审计存在的缺陷,注册会计师职业界很快开发出了审计风险模型———风险导向审计,其最显著特点是将客户置于一个行业、法律、企业管理、内部控制、资金、技术等环境中,研究这些环境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内部控制系统也是其中的一个方面。

3.审计界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风险导向审计产生的外在原因

现代审计发展到今天已具有社会职能,将审计范围局限于会计数据是远远不够的。现实中,社会公众赋予了审计职业足够高的社会地位,审计责任也随之上升。公众对审计界的期望值不断提高,一旦社会公众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将会使审计的职业环境恶化,审计业的生存面临威胁。审计职业界只有积极主动的寻求解决弥补这种差距的途径才是明智之举。而风险导向审计的优势就在于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确定高风险项目,从而使重大的差错和舞弊可以揭露出来,使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的水平。

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审计人员和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努力降低成本。审计成本的高低决定于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必须按照最小成本支出的原则确定形成恰当的审计意见所需的审计程序。原有审计模式如制度导向审计根据内部控制的强弱(但不是根据审计人员将要承担的风险大小分配力量)来分配审计力量。所以,有可能发生低风险项目审计过量、高风险项目审计不足的现象,无法达到审计的最佳效果和审计资源的最合理利用。风险导向审计正是克服了这一弱点,它既能保持审计效果又能提高审计效率。

二、中国推行风险导向审计的可行性思考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风险导向审计的产生与存在是经济环境发展的一种必然,它在审计程序、计划、方法等方面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更高效、更全面的优势。比如它运用波特的SWOT法②、价值链法(Value chainapproach)、PEST法③等将现代企业战略的新思路运用于审计方法,远比局限于会计数据更有全面的视角。但现阶段,我国能否立即全面实施和推行风险导向审计,还值得审慎考虑。

1.会计师事物所的成本与效益因素

成本能得到补偿是实施新的审计模式的前提。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后,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审计师关注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必然导致工作时间和审计成本的增加,但成本的增加往往不可能过渡到收费的同步增加。这样就会使很多中小会计师事物所在竞争中难以生存。

2.审计风险意识滞后于社会的要求

我国会计师事物所虽然经营形式上采取企业化的管理方式,但与政府机关或行政事业单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审计师与其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复杂化、模糊化,很大程度上单方面保护了审计师的利益,使审计师没有承担与责任相符的风险。

3.审计界从业人员素质和审计技术的因素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的实质性测试阶段要运用分析性测试程序作为主要的获取审计证据的手段,必然要求审计师运用分析性测试程序,寻求数据间的内在关系来构建模型。而大多数程序是以数理统计的广泛运用为前提。国内的注册会计师大多还不具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的能力。

运用分析性程序的有利条件是大量审计程序软件的开发和运用。西方各国财务数据的电子化已经非常普遍,在我国目前不仅不具备这样的设备条件,而且相当多的注册会计师没有相关的知识背景,使用软件构件模型的意识几乎没有。

4.审计制度和审计失败司法执法的问题

出于成本与效益原则的考虑,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允许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其认为能承受的风险水平下,省略部分常规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但国内各级监管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检查中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在项目审计过程中是否执行了所要求的全部常规审计程序;在审计失败事故的检查处理中,这更是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至关重要的方面。这种只注重审计程序形式上完整性的检查思路和方法,势必制约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推行。

另外我国在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时还面临如何判断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水平问题。在美、英等国,大量的司法判例侧重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民事赔偿责任;而国内更多的是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将后者量化为审计风险水平几乎是难以做到。而在不能相对准确地估计风险水平的前提下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一旦变相为常规审计程序的随意省略,其后果的严重性是难以想象的。

三、我国实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考

根据以上论述,结合我国国情,笔者认为目前全面推行风险导向审计还为时过早。但我国目前对风险导向审计仅停留在理论上的探讨是远远不够的,无论何种审计模式,关键在于是否有秉持职业态度的注册会计师。因此:(1)要针对不同的业务,选择有条件的会计师事物所进行试点,将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融入到现有的审计模式中,将审计风险贯穿至审计的全过程;(2)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大力宣传作为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基础的“合理的职业怀疑假设”;(3)强调风险评估以及在评估中运用分析性测试方法,以捕捉风险点的重要性,为政府监管部门改革检查方法提供依据。

注:

①美国科恩(Cohen)委员会经过调查认为:审计人员应对舞弊行为的揭露以及被审计企业管理人员欺诈和违法行为的报告负有更大的责任;并且要求审计人员向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关于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方面的信息。

②S—strengths,优势;W—weaknesses,劣势;O—opportunities,机会;T—threats,威胁。

③P—political,政治;E—economic,经济;S—social,社会;T—technological,技术。

参考文献:

[1]文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

[2]Bell,T.B.,Marrs,F.O.,Solomon,I.andTho mas,H.AuditingOrganizationsThroughaStrategic Lens:(M)TheKPMGBusinessMeasurementProcess,KPMG,NewYork.1997.

[3]谢荣。市场经济中的民间审计[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4.

远程审计的思考第8篇

1.体现在审计人员方面的原因。

“正确的路线决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着审计工作的质量。其素质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其一是业务素质;其二是职业道德修养。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优秀的内部审计人员不但要有全面、过硬的业务能力,而且还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良好的文字写作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同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纪律,从”不越雷池一步“,良好的职业道德也是审计质量的保证。

2.体现在制度方面的原因。

“无规矩不成方圆”,企业的现代公司治理机制、会计制度、注册会计的聘用制度、内控机制等等,都与内部审计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稍有不慎就会给日后埋下隐患。公司治理的一些漏洞会给内部审计的质量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现行的注册会计师选聘制度使注册会计师在出现意见分歧时,常面临“职业道德”和“经济利益”的两难选择,从而影响内部审计的工作,带来水分。相反,优秀的、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则会调动注册会计师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抵消企业内部的不利因素,进而提高审计质量。

3.体现在技术方面的因素。

审计人员在开展内部审计过程中所采取的的技术手段、措施与方法即是影响内部审计质量的技术因素。近年来,我国广大企业所使用的“业务入手”是由过去的“账面入手”转变而来的;同样,目前的抽样审计也是由传统的早期详细审计发展而来。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一方面可以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人为因素干扰,保证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正是由于互联网审计技术与计算机审计技术的大规模使用,从而使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得到了保证。

二、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存在的问题

1.内部审计应有的独立性欠缺。

独立性是审计最大的特点,也是审计人员能够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与报告的基本保证。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有以下几种隶属关系:(1)隶属于企业财务部门;(2)隶属于总经理或企业最高行政领导;(3)隶属于公司监事会;(4)隶属于公司董事会;(5)隶属于公司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在这几种隶属关系中,最多的是第二种形式。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企业的审计部门隶属于企业行政领导或者说是总经理的占到企业总数的42%以上。由于大多数企业内审机构是属于管理层领导与控制,所以如何看待内部审计质量就有了许多不定因素。

2.审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数量有限。

根据对某一线城市国有企业的调查数据显示,只有四分之一的企业拥有1名审计人员,有三分之一的企业有2~3名审计人员。而且科班出身的审计人员少之又少,捉襟见肘,根本无法完成相关的审计任务,更不要说开展有效的信息加工、项目追踪了。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审计一直被认为是非增值服务,“弃之不舍,嚼之无味。”企业从来不舍得投入资金与人力对这方面的人才进行培训,现有的审计人员参差不齐,大都是半路出家,对开展内部审计所需要的信息技术、内部控制、工程预算、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有的甚至是空白。知识技能普遍偏低,整体素质差强人意。

3.审计质量责任制度尚未落实。

一些审计师事务所没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尤其是缺乏审计质量责任制度和审计责任追究制度,结果导致少数审计人员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置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于不顾,缺乏风险意识,缺乏大局意识,导致了审计行为的不规范,给以后的风险留下了隐患。近年来,随着琼民源、成都红光、东方锅炉、银广夏等上市公司舞弊案件不断发生,公众对上市公司的信息真实性产生了很大的怀疑与不信任,对注册审计师的审计质量也大打折扣。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审计质量责任制度不健全,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采取有限责任制,有限责任的组织形式弱化了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意识,同时也影响了内部审计的质量,很不利于审计责任制度的落实。

4.审计操作不规范,审计方法不当。

恰当的审计方法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前提。在具体的审计实务工作中,一些审计人员没有事先做好足够的功课,审计方案草率,内容不详细,文档不规范,所采取的审计方法严重不当抑或是方法简单。不能严格按照审计制度开展工作,而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抓不到主要矛盾。自然就会影响到审计工作的质量。

5.采用的审计技术、方法、手段落后,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

当今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与方法一日千里,稍纵即逝。但是我国的审计方法、技术手段却远不能跟上时代的进程,远远落后于世界审计高科技发展的水平,审计队伍也远远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我国的大中型企业虽然普遍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不完善,审计功能不强,滞后于会计电算化。同时,信息系统的审计缺乏,长期适用于手工操作的传统的审计方法给利用计算机开展审计工作带来了诸多的难题。另外,虽然审计抽查技术已经在普遍使用,但是靠审计人员的经验和主观标准来确定样本与评价样本结果的这种老办法,极易遗漏重要事项,而且也会因人而异,影响到审计质量。

三、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内部审计质量

1.树立正确的审计理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转型期,企业所采取的的内部审计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财务审计为主的账表审计;(2)以管理审计和业务审计为主的系统审计;(3)以风险审计为主的风险导向审计;(4)以公司治理为主的治理导向审计。这几种审计模式各有优势,大多是采取系统导向审计模式。由于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各不相同,内部审计的技术水平、管理模式以及风险理念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因此单一推行或使用某一种审计模式并不合适。笔者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审计对象与审计内容,按照“混合导向”的审计理念,集中治理导向审计、风险导向、系统导向与账表导向为一体,采取不同的审计模式,出“混合拳”,才能赢得主动权和话语权,尽最大可能发挥审计的职能,确保内部审计质量。

2.严格遵守各项审计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与《中国内部审计准则》这三个主要涉及审计工作相关的法律条文,分别对审计机关职责、审计程序、审计法律责任、审计证据、审计方法、审计报告以及计划制定等等问题,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作为审计工作者,只有切实执行内部审计准则与实务指南,严格遵守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头上长悬“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越雷池一步”,才能不折不扣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有效地提高内部审计的质量。

3.有效地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审计正确的前提,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越强,审计质量就会越高,相反则越低。无数事实表明,隶属于公司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审计机构在与其他几种隶属关系中机构相比,其开展的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最高,正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为了确保内部审计的质量,就应该进一步提高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实行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与监事会共同领导的双向负责、双轨报告的组织形式,以便更好地发挥经济监督职能的独立性。

4.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

“人的因素第一”,再好的制度、政策、环境,也离不开人的执行与应用。审计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审计人员的执行,他们的思想道德、职业操守、文化内涵、业务素质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内部审计的质量。因此,切实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业务水平与整体素质,对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有着积极重要的作用。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1)严格把好准入关。对每一位即将进入审计工作队伍的人员都要进行严格的考核,开展公开竞争上岗、优胜劣汰。公平、公正、公开的竞聘,杜绝暗箱操作,避免工作原则性不强、专业审计能力较差、综合素质不高的人员通过各种渠道进入审计队伍。(2)切实加强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建设。“打铁先得自身硬”,只有审计工作人员自己树立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了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才能在开展审计工作中始终保持公平、公正、独立、客观。一方面要通过各种方法有效地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使其明白“学习者胜,学习者强”的道理,始终能够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还要加强政绩考核,不但要对其所取得的成绩进行经常性的考核,而且还要对其诚信进行评价,“防患于未然”,扎好篱笆,有效地预防审计人员腐败行为的发生。(3)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优秀的、综合能力高的审计人员能够在浩瀚的审计材料中敏锐地发现问题的足丝马迹,一箭中的。这与其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养成的逻辑思维方式,能够运用特殊的审计理念去伪存真,辨别是非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做到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尽快提高审计人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有意识地培养与锻炼每一位审计人员,针对不同的审计项目,分析不同的表现形态,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找出有力的证据,抓到问题的关键。

5.着眼长远,精心打造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

有效地开展内部审计工作,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质量,从而推动内部审计职业化发展,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一躇而就。因此,要着眼未来,精心打造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根据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的质量评估办法,审计质量指标体系含有以下内容:(1)选择内部审计质量评估形式;(2)选择评估人员(内部评估应有内部审计、人力资源、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部门人员参加,外部评估应由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或者其认定的审计机构负责评估);(3)审计人员的素质要求;(4)内部审计质量内容;(5)内部审计质量评估程序;(6)内部审计评估结果应遵循的原则。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体系建立之后,可以减少人为风险,强化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考核,从而确保对审计质量检查工作的公正性,奖优罚劣,调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6.以全新的审计思维和理念开展内部审计技术创新。

内部审计的效率与效果能否有一个较大的改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代化审计方法与技术的使用。因此,要加强对计算机审计工具智能化的投入和使用,减少内部审计方法滞后的影响。(1)进一步规范分析性复合技术。充分利用计算机强大的计算功能和逻辑判断功能,分析与比较信息之间的关系以及计算相关的数据,学习和掌握国际上流行的比较先进的审计技术方法,比如,比率分析、回归分析、简易比、趋势分析等,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取正确的信息,得出初步的结论。(2)广泛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比如,使用通用审计软件(GAS),能够使审计人员尽快完成基本的审计任务,其对于计算机储存的数据与信息能够很好地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测试。另外,还有嵌入式审计模块、数据提取技术、电子表格分析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等等。知识经济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数不胜数,审计人员只有以全新的审计思维和理念开展内部审计技术创新,快速而有效地从海量的信息中寻找到对审计工作有用的信息,才能尽快完成自己的任务。因此,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越来越成为审计人员出奇制胜、先声夺人的“法宝”。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