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21 09:07:21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第1篇

【关键词】农村;儿童;班级环境;自我

【中图分类号】G62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216-01

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心理、生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知觉和主观评价,它是自我意识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它反映着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影响深刻”。库利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觉知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自我评价而逐步形成的。马斯的研究显示自我概念在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发展呈U字形曲线。影响自我概念的因素有很多,但对儿童来说主要是两大因素:家庭和学校。在儿童早期,家庭因素对自我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进入学校后,老师、同学及其它学校因素将对自我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学生长期在班级环境中生活,会对自我等人格特征产生深刻影响。本文研究的班级环境是班级社会心理环境,主要指人际关系和心理氛围。

1研究方法

1.1被试在江西、贵州和浙江三个省的6个县市中抽取6所农村初中和12所农村小学,小学只抽取五、六年级的学生,共抽取56个班,每个班抽取20人左右,发放问卷1120份,回收有效问卷998份。

1.2研究工具班级环境问卷:采用江光荣编制的《我的班级》问卷;学校态度问卷:采用邹泓修订《学校态度》问卷;自我问卷:采用苏林雁修订的《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2研究结果

2.1班级环境的类型与分布见表1。

我们分别以学生个体和班级为单位进行了聚类分析,两个水平的聚类结果都归为三种类型:良好型,一般型,问题型。聚类后各类型分布比例如下:从个体水平聚类看,第一类444人,第二类381人第三类173人,;从班级水平聚类看,第一类班级13个,第二类班级28个,第三类15个。

2.2农村儿童班级环境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2.2.1班级环境类型与农村儿童自我概念的关系单变量的方差分析发现,自我概念5个维度得分在三类班级中的差异均非常显著(见表2)。

2.2.2班级环境与自我概念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将班级环境各维度与自我概念的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班级环境各因子中除了学习负担只跟行为、外貌属性两个维度的相关是显著,其余四个班级环境维度都跟自我概念各个维度存在极为显著相关。以班级环境五个维度为自变量,自我概念总分为因变量,采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同学关系和秩序纪律进入了回归方程,这两者可以解释自我概念总分变异的29%。

2.3班级环境、学校态度与自我概念三者关系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班级环境与自我概念之间密切相关。屈智勇发现了学校态度具有较大的中介作用,受此启发,我们建立了班级环境、学校态度和自我概念三者之间的路径模型(见图1),即假设班级环境会直接影响自我概念,同时班级环境也会通过影响学校态度再对自我概念发生影响。

对以上模型,我们运用LISREL进行了路径分析,从得出的数据表明,该模型拟合情况比较理想,证明以上假设成立(见表3)。

3分析与讨论

3.1农村儿童班级环境特点分析本研究发现,小学5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班级环境可以归为三种类型:良好型、一般型和问题型。在类型特点上,本研究与屈智勇的研究结果基本相同,但在学习负担维度方面也有差异,屈智勇的研究是第三类班级环境最高,而本研究却发现是第二类的班级环境学习负担得分最高,这种不一致,可能与研究被试的不同有关,本研究的被试皆为农村儿童。至于学习负担的得分是第二类班级最高,可能是这种类型班级的儿童本来不是很有兴趣学习,有时作出些努力,但可能遇到一些阻力,结果不尽人意,因此在学习中,感觉到负担较重。后两类班级我们建议教师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并有成功感,从而重新振作起来,积极向上。从三类班级环境的分布特点来看,研究调查的问题型的班级占的比例还是不少,学校管理者和相关老师应该更加关注这类班级,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和同学关系,鼓励学生虚心学习,奋发图强,严于律己,为班争光。

3.2农村儿童班级环境与自我概念的关系通过三种类型班级环境之间学生自我概念的的差异比较,三种班级环境类型的自我概念得分均存在极为显著的差异,在自我概念的各个维度上良好型的得分要高于一般型的班级,一般型的得分又高于问题型的班级。学生在越好的班级环境中,自我概念得分越高,这是因为班级气氛是一种精神因素,它对班级成员的思想、情绪和行为都可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董泽芳(1990)认为班级社会气氛具有情绪感染、价值导向和行为制约的作用。在班级环境各维度对自我概念总分回归分析中,有同学关系、秩序纪律进入了回归方程,同学关系的解释力更大。Harris强调:对儿童有重要而深远影响的环境因素,就是儿童的同伴群体。此时儿童正处于青春期发育的预期迹象和逐渐成熟,使自我概念成为显性因素,要求脱离成人的影响,但是他们在社会性上都还不完全成熟,自我还处于不安和动摇之中,需要一个由同龄伙伴组成的团体作为依存对象以求得自我的安定。如果被同伴接纳就会产生归属感和胜任感,对自己充满信心,所以提高了自我认识和评价。秩序纪律进入自我概念的回归方程,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在安静、井然有序的班级环境中,有助于学生个性品德的形成,产生更多的积极情绪,从而提高了对自己的看法。

3.2三者关系分析通过Lisrel统计软件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现班级环境既可以直接影响儿童的自我概念,也可以先于儿童的学校态度再对自我发生影响。这说明我们也在工作中可以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校态度,从而促进他们在自我和人格等方面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圣涛,卢家媚.自我意识及其研究概述[J].心理学探新,2000.

[2]黄希庭,杨雄.青年学生自我价值感量表的编制[J].心理科学,1998,21(4):289-292

[3]邹泓.同伴接纳、友谊与学校适应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7,3.

[4]刘胜,呜建斯.初中生学校适应及其与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

2006,(72)

[5]叶澜,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第2篇

本文主要研究在新时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学分制,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统一、文献法与问卷调查法结合对四川高校教学管理现状进行分析,立足整个高校的学分制现状,提出在学分制下如何利用高校班级建设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思路。

【关键词】高校班级文化;教学管理;学分制

一、学分制与班级文化关系概述

(一) 高校班级文化概念的界定

高校班级文化是指参与班级教育活动的师生接受社会主导文化的指导,吸收校园文化的积极因素,弘扬当代青年的闪光面,经过反复实践而创造的对班级成员的行为模式起导向和约束作用的文化综合体。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一个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是班级成员在班级管理者的引导下,在实现班级目标的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二) 学分制概念的界定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目前已成为高校改革的必然趋势。在我国高校实施学分制要根据学分制的含义和特点,结合我国国情和校情,以推动高校教育的发展。

学分制是以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量的单位,以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教育管理制度。学分的计算原则是以课程为单位,把每门课程的各种教学形式所需的课内外时间合并计算,折算为学分。具有以下特点,学习时限的灵活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性、课程考察的变通性、培养过程的指导性等。

(三) 高校班级文化与学分制的关系

班级文化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行为习惯的养成、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今后对社会的适应性等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前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学分制下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导致班级文化没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提出在学分制下从物质、精神和制度等方面建设和谐班级文化的思路,可见学分制影响班级文化的建设。

学分制背景下,高校班级建设面临着班级概念弱化、班级建设松散化等现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学年制逐渐向学分制、学年学分制转变,班级概念日趋弱化,这将不利于高校班级文化的建设。因此四川各高校在进行学分制改革的同时,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情况,进一步完善学分制。

二、班级文化建设对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四川各高校学分制状况的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学分制的现状,得出存在的问题,并作出原因分析。

高校学分制状况调查的基本方法

1、调查对象

本课题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问卷调查的对象为四川部分高校,总计发放调查问卷500份,对象为学生 。

2、调查内容

通过《关于学分制下的高校班级文化状况的调查问卷》[3],从了解程度、课程目标、选课问题、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设计,共计14小题,均为单选。

3、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65份,调查问卷情况汇总如下:

(1)班级概念弱化,学业重视程度下降

表(一)

对学分制的了解 基本了解(52.53%) 有所了解(33.46%) 不了解(14.01%)

学分制下学业状况 优秀(10.33%) 良好(65.66%) 中等及以下(24.01%)

如何看待班级与个人的关系 相互联系(43.54%) 关系不大(45.98%) 分离(10.48%)

表(一)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学分制条件下学业状况为良好的居多,可见自主学习 、自主选课的体制及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和把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大多是定向学习和盲目跟从。从表中可以看出,班级与个人的关系中关系不大占了2/3。可见学分制下,班级观念弱化、集体观念淡化。

(2)课程质量不高,课程具有自由性,班级建设松散

表(二)

必须课的必要性 都有必要(28.3%) 大部分有必要(64.2%) 大部分没有必要(7.5%)

选修课与专业

的联系 紧密联系(70%) 有联系,但不大(18.3%) 没联系(11.7%)

逃课原因 授课质量低(39.21%) 自学能力强(20.42%) 娱乐玩耍等(40.37%)

表(二)表明,开设的必修课中,64.2%的人认为大部分有必要,少部分没开设的必要,但大部分与专业联系紧密,少部分离自己专业太远。在回答逃课理由时,授课质量低达到了39.21%,课程要求具有自由性。可见,学分制下提高课程质量与选修课质量是班级文化建设中不可缺乏的。

此外,学分制下,同学间的感情变得疏远和冷淡,导致班级缺乏向心力与凝聚力,同时班风、学分、校风建设松散化。因此,科学、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建设也愈发艰难。学分制条件下,学生可以自主选课,自主选择学习进度,甚至跨专业、跨校区、跨学校听课。同一专业、同一班级的学生不一定在同一课堂中学习同样的课程,因此学分制也对高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改革要求,对班级的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过以上实例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可以看出,实行学分制后,给了学生学习的自,出现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局面。但学籍管理、教务管理工作量将成倍增加。过去学年制管理手段无法适应学分制管理要求,因而必须建立健全一整套新管理制度。高校和谐班级文化的建设可以弥补学分制下班级概念弱化、集体意识弱化、同学友情淡化、课程质量不高、课程自由性、学业重视程度等不足,进而促进学生学业进步。

三、 学分制下学生在缺乏良好班级建设中面临的问题

(一) 班级概念弱化,教学管理困难重重

目前,在我国的高校学生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载体一般由“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四级体系组成,其中班级是最基础、关键的一环,一旦这个环节弱化,链条松散,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将缺少实施载体,极易造成各种学生思想问题。学分制实行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教师、时间地点、学习进程,存在着同学不同班、同班不同级的现象,因此会逐步淡化班级的概念,也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之间缺少一种直接联系的固定纽带,教学管理存在困难,最终不利于学生学业进步。

(二) 班级建设松散,学生学业重视程度下降

班级建设是指辅导员、班干部、班级成员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对班风、学风、班级文化诸方面的探讨、研究、落实等行为,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必要基础。由于学分制教学中,不同专业的学生因选择同一门课程而产生了不同的听课群,形成了课程班级或教学班级。课上课下流动性强,面对不同的选课老师,同学们也无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探讨,班级成员之间的感情交流少,班级如同一团散沙,进而导致学业重视程度下降。

(三) 集体意识弱化,同学友情淡化,无法开展班级管理

实行学分制,许多高校采取辅导员带领为主,学生上课也是采用专业为主,大群体的教育与授课;班级在学院构成方面也仅仅起着一个结构群体的作用,而没有真正成为一个文化建设主题,同学之间也缺乏了解和沟通,出现班集体随着公寓社会化,学生住宿相对分散,使得同一班级、专业间相互交往减少,组织活动困难,最终出现班集体意识弱化,同学友情淡化,班级管理开展困难等问题。学生流动性大,很难形成稳定的集体,与过去行政班的班级管理相比,由于没有一个督促、竞争的集体的推动,学生学业存在众多问题。

四、高校班级文化建设对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的探索

新形势下,学生跨专业选修和学分制的实行,班级不再是教学的基本单位,自然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大大降低。四川各高校纷纷进行了学分制的改革,通过班级文化的建设,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情况。

(一)通过班级党团组织、干部,带动班级学习气氛

针对学分制下,班级概念弱化,教学管理困难重重的问题,班级高校应注重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对大学生党员要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使他们严格要求自己,提高党性修养,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提高学业水平。

积极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组织作用,如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班级班干部推进大学生学风建设。通过一系列的班团活动,使班集体风气严谨活泼,团结向上。通过学生会以及各种社团:经贸协会、管理协会,心联、书画摄影社等,举行了商务礼仪大赛、素质扩展大赛、速算大赛等特色活动,此类活动既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又有利于培养其合作、创新等意识,由原来全寝室看韩剧、打游戏到积极参与活动,带动学习氛围,促进学院良好校风、学风的形成,巩固学生学业。

(二) 通过良好“班风、学风和舍风”的建设,促进学业进步

班级隐性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良好的班风和舍风建设需要持续努力、常抓不懈。班风,可以通过系列主题班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入学之初安排“如何过好大学生活”的主题班会,为每个人更好地把握大学四年奠定基础。期中考试前一周各班安排 “诚信考试”为主题的班会,警示大家“作弊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诚信”,杜绝考试作弊。期中考试后,针对部分同学成绩不理想而对上课失去兴趣的情况,各班针对学风建设展开了讨论班会,之后建立起了“学习小组互助制度”,督促每位同学去好好上课好好学习等,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关于舍风,大学里每个班没有固定的教室,但是我们还有固定的宿舍,所以如何利用好宿舍这个固定场所,将班级文化建设渗透到宿舍中去是需要我们重点考虑的问题。寝室可以通过组织一起学习进步等方式,以及室友间的和谐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生活学习营造良好的气氛。

(三) 建立小组、学习制度,加强教学管理

学分制下,采取辅导员带班级,大班上课为主,由于一个班级的选课不同,具有分散性。各高校可以采取建立课程兴趣小组为主,选取组长等班级建设,时刻使组员团结在一起,共讨论、共奋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及建立一系列的学习要求、制度等,弥补学分制存在的问题。

另一方面有利于班级有效管理,上课的考勤,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干部的评定。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约束力很小,容易使学习组织松弛,学校过程全靠自觉,纪律无法保证。针对以上状况,班级也可以组织统一上自习,小组监督,对于选课不同,老师不同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展开交流,分享所学,借鉴,取长补短,进一步促进学风的形成,推动学业进步。

综上所述,学分制下,学生学业的发展是我们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如何通过高校班级文化的建设来促进学生学业的发展,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出更多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去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 宋丽华,普雁翔,包函可;学分制下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对策研究,《经济研究导刊》 2013年27期.

[2] 李小玲,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及策略研究,《西南大学》 2012年.

[3] 刘华丽,高校班级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科技信息》 2009年35期.

[4] 杜秋虹,钟志,梁玉晖;学分制管理模式下成人学生学业规划的分析与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5] 刘佳龙,张红梅,王菁,李军;专业学习共同体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6]周祥龙,学分制下高校管理模式探析[J].江苏社会开学,2009(3).

[7] 陈坤华,谭千保,刘成伟;大学生学业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9年03期.

作者简介: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第3篇

幼儿园大班班级工作计划范文一

一、班级情况分析

我们班共有幼儿50名,其中男生27名,女生23名。通过平时对幼儿的观察,我们对幼儿在身体、认知、社会性三方面进行三大领域的分析:

(一)身体发展方面:在老师有意识的培养及不断提醒下,幼儿大致上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1、自理能力:幼儿的各项生活常规已大致形成,知道盥洗的正确顺序及洗手漱口的正确方法。掌握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具有独立进餐的能力。能按顺序穿脱衣物并进行简单整理。能保持个人卫生及周围环境卫生。

2、大肌肉动作:幼儿的大肌肉动作发展较平衡,能协调地进行走、跑、跳、投掷、平衡、钻爬、攀登等多种基本动作,会玩多种体育器械。大部分幼儿会手脚协调的连续跳绳。

3、小肌肉动作:幼儿能正确的握笔进行书写,幼儿喜欢并能正确使用使用各种美工材料,如剪刀等。

4、自我保健:幼儿具备了初步的自我保护能力,知道一些处理日常生活中有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的简单办法。能认识安全标志并能主动遵守教师及成人提出的安全要求。

(二)认知发展:

1、智力能力:会按物体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会用不同的唱法表现歌曲不同的意境。能用感官直接感知和记住周围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有一定的形象思维能力。能积极参与各种认知活动,喜欢探究,喜欢问为什么?

2、数概念:会初步理解数量、重量、颜色、质地、距离、方位和时间等概念,学会运用分类、比较、排序和测量等方法。

3、语言发展:喜欢听故事、看表演,会翻阅图书并初步理解其表达的意思。能初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

在去年实施的学习及区角活动中,孩子们的个性品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求知欲旺盛,各方面技能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三)社会性发展方面:

本班幼儿大都懂事,有礼貌,初步能关心爱护自己的同伴,爱自己的集体,并且乐意与同伴相互合作。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表现对周围生活的美好情感。

但由于幼儿的能力发展不平衡和家庭环境不同,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1、幼儿常规时好时坏,良好的常规尚未形成。活动中完成任务速度慢,遇到困难容易畏缩,不能坚持到底。耐心、仔细的行为习惯以及幼儿的计数、理解能力还需培养。

2、个别幼儿动作发展不协调,有部分的幼儿对体育基本动作还未能完全掌握。

3、幼儿倾听习惯较差,特别是幼儿语言的完整性、逻辑性、连贯性还需加强。

4、游戏活动中还有个别纠纷现象,自行解决的能力有限。合作的方式、方法需要再培养。

5、幼儿大胆创造想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本学期我们将有重点的抓幼儿行为品德教育,将更好的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继续抓好各科教学,锻炼意志,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为进小学打好基础。

二、班级工作主要目标:

(一)幼儿生活管理目标

1、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清洁卫生习惯。

2、继续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进餐习惯。

3、培养幼儿整理物品的能力及保持物品清洁的习惯。

4、继续培养幼儿早睡早起的良好作息习惯。

5、培养幼儿坐、立、行等的正确姿势。

(二)身体发展目标:

1、生长发育:了解身体器官及自身生长的需要,知道预防龋齿与换牙的有关知识。

2、动作发展: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通过模仿、练习调整自己的基本动作,使动作正确、自然、协调。

3、能适应环境、气候和生活条件的变化,对疾病有一定的抵御能力,知道一些预防常见病的知识。

4、知道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营养素,身体需要不同的营养素的道理。

5、学会处理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有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知道跌破、流鼻血等外伤的处理方法。集体活动时能注意安全。

6、能积极参加并适应多种有合理密度和运动量的体育活动,充分活动身体,养成运动的习惯。各种基本动作协调、准确、灵敏,有一定的耐力和速度,姿势正确。

(三)认知发展目标:

1、语言

(1)能够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能讲述自己熟悉的故事,语言比较完整

流畅,用词比较准确。

(2)能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敢于提出不同意见,会评价和补充别人的发言。

(3)喜欢欣赏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初步感知文学作品语言的丰富和优美。能够根据文学作品所提供的想象线索,联系个人已有的经验扩展想象,并创造性地进行表达。

(4)能够正确掌握看书和写字的正确姿势,能与同伴合作制作图画书。

2、艺术

(1)能自然愉快的唱歌,随音乐做游戏、表演、自由舞蹈等,以表达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和态度。

(2)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乐器进行演奏出和谐、美好、有表现力的音响,在集体奏乐活动中,能使自己的演奏与集体相协调,与音乐相协调。

(3)愿意尝试使用多种材料、工具和方法进行拼装、拆卸、制作和绘画,有初步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体会成功的快乐。

(4)培养幼儿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美的能力,初步学会正确的评价美,培养幼儿积极主动参与欣赏活动,能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

3、科学

(1)能积极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了解现实生活中加减的实际意义,获得一些时间、空间概念。

(2)能在教师的帮助下归纳、概括有关的数学经验,学习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观察与思考问题,能通过观察、比较、类推、迁移等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对事物变化发展的过程感兴趣,喜欢探究、操作、实验,积极尝试用多种认知方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社会性发展方面:

1、能感受成人的爱和周围环境中美的事物,爱周围的人并关心他们,会正确使用礼貌用语。

2、能理解日常规则,遵守公共生活中的基本常规,能辨别是非,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及不宜行为。

3、在集体活动中能大胆发表意见,尊重和学习别人的长处,有一定的自信心,能克服困难完成任务。

4、在成人指导下能遵守社会公共秩序,体验认识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流的重要和快乐,能察觉到他人的情绪和需要,作出合适的反应。

5、能主动和同伴交往,接受他人邀请,共同活动和游戏,为自己和别人的成功感到高兴。

三、家长工作主要目标:1、日常性的家长工作: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工作,与家长增进友谊。

(2)挖掘家长教育资源,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

(3)保证与家长经常沟通,向家长积极宣传正面教育孩子的方法及科学育儿知识。

(4)请家长协助加强幼儿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保证来园时间。

2、阶段性的家长工作:

(1)家长会:对幼儿的在园情况做详细的总结;分析班级孩子所存在的不足,并介绍本学期将采取的措施,希望得到家长的积极支持。介绍大班年龄段在各方面的发展目标及幼小衔接方面的注意事项,希望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使班级工作得以顺利进行。

(2)家长开放日:

请家长来班级观看或参加活动,使家长以直观方式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及教育方法,直接看到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教师工作情况,增强与教师的相互了解,增进情感联系,也为扩大幼儿的社会接触提供了条件。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使幼儿在各方面能力有所提高,健康愉快地成长。

幼儿园大班班级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教学计划具体目标

加强幼儿阅读、书写潜力的训练,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二、常规教育

(一)、学习习惯

1、学会独立学习阅读、清晰讲述资料,耐心倾听的良好习惯。

2、引导幼儿大胆地在群众面前讲述;学会轮流交谈,坚持用普通话与别人交谈。

3、引导幼儿在生活有必须的时间观念,学习自我监督与观察、自我控制等行为。

(二)、卫生习惯

1、做好卫生工作,以防病毒感染。

2、让幼儿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较强的生活自理潜力。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

(三)、家长工作

家园相互配合,教师用心主动的利用时间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的状况,从而使用更有效的教育方式。

三、具体措施

(一)学习习惯

1、透过谈话、讲故事、社会实践等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增强独立解决问题的潜力。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养成爱动脑和认真回答问题、注意倾听的习惯;培养幼儿正确地握笔写字、看书、读书的习惯,为幼儿进入小学打好基础。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坚持使用普通话,提高运用普通话有潜力。

3、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自我观察、自我监督、自我评价等,让他们懂得什么时候就应做什么事并必须做好;什么时候不该做事并控制自己的行为。

(二)、卫生习惯

1、做好班级的各项消毒,以防病毒感染。保证饭前用消毒水抹桌子,保证幼儿饭前洗手。搞好班级卫生工作。要求教室的地板要干净、无尘;物品要摆放整齐,持续桌面、教室主题墙的四角无杂物,以免蚊虫的滋生,让幼儿生活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健康地成长。

2、培养好幼儿的各种生活习惯,以防幼儿病从口入。教育幼儿要注意个人的卫生,不要玩水,不要把手指含在嘴里,不要把脏东西放进嘴里,不要随便把东西塞在鼻子或耳朵里等等。每一天多喝水,每周一上午定期给孩子剪指甲。并且每一天针对幼儿生活各环节做了记录表,记录资料包括幼儿吃饭、加餐、午睡、教学活动的表现状况,每周五下午发放给家长,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状况。

3、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教育。活动时教师要先讲规则,并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的技能。如:跑步时,眼睛要看前面,不要跑的太快。假如不留意摔倒了,要先保护好自己的头和脸等,然后才能让幼儿活动。

(三)、家长工作

1、利用早晚家长接送幼儿的短暂时间与家长接触,了解和介绍幼儿吃饭、上课等状况,相互沟通提出合理推荐等。

2、及时更新家园零距离、,透过发放活动资料、调查表、发信息等手段吸引家长用心参与,并透过与家长及时地沟通,更有效的了解到孩子在家的表现,促进家园合作,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对孩子们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组织亲子活动,家长利用休息时间参加班级组织的亲子活动,家长、幼儿、教师一齐活动,从而体验游戏的快乐和增进与幼儿的亲子关系及家长与教师的合作关系。

四、本学期活动计划时间安排

一二三月份:

1、布置教室环境,迎接新的一学期。

2、加强常规训练。

3、制定班级计划,各学科进度。

4、植树节、“三八”妇女节等节日的主题活动。

5、进行每学期一次的家访工作。

四月份: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潜力,并学会帮忙同伴。

五月份:

1、庆祝“五、一”劳动节,明白这是全世界劳动人民的节日,培养幼儿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2、继续进行常规培养。

3、筹备“六、一”前期的工作。

六月份:

1、开展“六、一”儿童节的庆祝活动。

2、开展下乡招生等一系列活动。

七月份:

1、开展“大班幼儿毕业典礼”活动。

2、做好大班毕业生的一系列工作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第4篇

一、指导思想|||落实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本学期我班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从小学跨入中学的大门为核心,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上一级学校送一个合格的小学毕业生。|||二、班级概况|||学生来源遍及全市各地,素质不一,基础参差不齐。学生个性随意,充满爱心,具有善良、同情别人、热爱集体、尊敬老人、孝敬父母等良好的思想品质。|||学生思想状况:学生积极要求上进,思想活跃,表现出了独立思考和较为主动的参与意识。但全班的思想水平参差不齐,还有个别学生对集体活动态度冷淡,思想境界有待提高,更甚者有的表现出了自私自利、结邦交派、扰乱班级的正常学生生活秩序。|||学生学习状况:班级整体学习成绩一般,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优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但不够灵活,差生基础不扎实,出现了知识断层现象。总体上分析,全班学习态度还需要调整,由于处在小学阶段的末期,面临升学,有的在积极进取,有的失去了信心。|||三、本学期工作重点|||1、端正教育思想,面向全体学生,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健康、生活,对学生全面负责。|||2、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坚持正面教育,启发诱导,注意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3、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同学保持联系,参加学生活动,记录学生情况。|||4、注意班内学生思想动态,尤其是优秀生和差生思想深处的活动。|||5、及时向学校、学生、家长通报班级工作的情况。|||6、做好个别教育,每周找学生谈话,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好毕业教育,争取做一个合格的毕业生。|||四、月份主要工作安排|||二月份:|||1、学习各种常规和小学生规范,落实在校常规要求。|||2、制定班级计划,换一个得力的班长|||3、召开“尊师守纪”主题班会,美化教室,让每块墙壁都会说话。|||4.准备主题班会.|||三月份:|||1、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出版学雷锋专题黑板报。|||2、开展学雷锋活动,从身边事做起.|||3、展示主题班会|||4、三八节为妈妈献爱心。|||四月份:|||1、借清明节之际,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2、组织春游活动,开阔视野。|||3、出版专题板报。|||4、进行用眼卫生和防蛀齿的教育。|||五月份:|||1、结合“五一”节,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2、召开"热爱劳动,讲究卫生"主题班会。|||3、出版“热爱劳动”为主题的黑板报。|||4、进入综合复习阶段,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分别召开优生、差生座谈会,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开展学习方法经验介绍会。|||六月份:|||1、庆祝"六一"儿童节。|||2、举行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3、迎接毕业考试,做好学生的考前心理及应试技巧等方面的工作.|||4、进行“三好生”、“优秀少先队员”、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评选。|||5、出版庆“六一”专题板报。|||七月份:|||1、放假前对学生进行法纪、安全教育。准备做一个中学生。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第5篇

一、班级概况

班级现有人数75人,男女人数均等,少数民族同学共9人(维吾尔族4人,回族5人),到目前为止,班级情况较稳定,大多数同学能按照学校及班级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家校配合融洽,有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班级奋斗目标

本学期努力使班级周周挂齐三面旗,使每一位老师能顺利上好每一节课,绝大多数同学在周五班会课的评比中,能成为分项小明星,及至全能小明星。在小学阶段,能使每一位同学都发挥特长,找到自信心,努力成为班级中优秀的一分子,使他们能在身心方面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使班级成为有凝聚力、健康向上的集体。

三、具体管理措施

1、思想品德方面

依据本班的每周评比标准,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老爱幼,见到师长主动问好,同学遇到困难能伸手帮助,使用文明语言,不说脏话,捡到东西要主动交给老师或值周生,待人要诚实,举止要大方,学会和别人合作,从小养成诚信、诚实的良好品质。

2、学习、纪律、卫生方面

根据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表现,设置了班级每周评比表,分为:完成作业、带齐学具、课前、课间、上课听讲、环境卫生、佩戴红领巾、两操及路队的表现,每一项都有专门的小干部负责,每天利用放学前的几分钟进行小结,表现不好的要在评比表中扣去单项分,表现好的要加分,周五进行总结,评出单项小明星及全能小明星,并在家校本上进行简单的自我小结,并适时奖励,更便于家校进行沟通和交流。

对于平时为班级做好事、作业书写认真、上课发言积极、考试成绩优

秀、家长评语表现好的,随时发红花鼓励,二十朵红花换一颗金星,学期末的各项评比主要依据金星的多少,因此,平时就要鼓励学生多得红花,多得金星。并注意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

3、安全教育

面对安全意识淡薄的小学生,要经常去说、去强调,危险的地方不去,危险的东西不玩,危险的动作不做,让学生有安全观,并能相互提醒,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之,学生的事无小事,班主任应该做到嘴勤、手勤、腿勤,要尽可能地为学生着想,让每一个学生都有积极向上的意识,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形成一个团结向上、凝聚力强的班级体。

四、各月安排

九月

1、开学报到,检查作业,分发书本,收旧利废

2、做好看护、特长班的各项工作

3、庆祝教师节,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4、庆祝国庆节及自治区成立50周年

5、做好三跳运动会的各项工作

十月

1、继续进行安全教育

2、抓好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

十一月

1、做好家长开放周的各项工作

2、班级写字比赛及成语竞赛

3、学科学、用科学的宣传及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十二月

1、多读书、读好书的评比活动

2、欢庆元旦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第6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目前在食品生产、经营与管理机构中,懂得食品安全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严重匮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首要任务是培养和造就优质的食品安全的专业技术人才,来满足食品科学研究、食品安全监管与贸易及安全教育的需要[1]。自2002年以来,全国已有117所大学开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湖南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自2004年招收第一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生,至今已毕业八届学生。但由于办学历史不长,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还存在很多亟待完善的地方,而专业认识实习环节更是从2013级学生才开始设置,实习体系更需完善。2013年以来,我们以湖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2013级、2014级、2015级学生为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对象,在对国内各高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识实习教学现状调研的基础上,设立校级教改课题。课题组经过3年多探索、研究和实践,建立了专题讲座、工厂参观、市场调查与学生课后讨论、撰写实习报告相结合的认识实习体系,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学生自主调查和讨论为特点的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识实习教学体系与运行模式。

一、当前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识实习存在的不足

湖南农业大学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于2004年开始招生的新专业,发展历史较短,2013年以前本专业没有开设专门的认识实习教学环节,对专业认识实习教学尚缺乏足够的实践经验。到2013年全国专业教学计划修订才增设认识实习环节。开设时间是大一第二学期。在认识实习教学过程中,一开始我们采用“实验+参观”的模式,实验的具体做法是将实验按食品制作工艺不同分为发酵食品、畜产食品、粮油食品、果蔬食品四大类,在每类食品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产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发现学生能跟着老师做,但因没有接触专业知识,不明白该类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原料之间发生了哪些物理、化学变化,导致学习的盲从性。这是不足之一。二是单纯地集中参观实习,受实习单位地理位置、实习成本等因素的影响,认识实习教学工作不够深入,大多数学生只是走马观花,不能建立对专业知识全面而感性的认识[2,3]。三是缺乏适合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特色的认识实习环节。因此,根据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学生培养目标,结合高校优势,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实践教学的这个关键环节上尝试教学创新,在学生刚进校就强化其专业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避免浪费时间。

二、认知实习的目的

设置认识实习教学环节的目的是通过专家老师的专题讲座,学生到企业的参观和学习等途径,了解食品加工的原理、生产工艺和设备,通过参观质监局、出入境等质检部门的工作,了解食品质量控制技术的重要性和关键点。以期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初步了解各类食品在生产工艺、设备、管理、检测及其售后上的不同,增加对专业学科内涵和外延的感性认识,锻炼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打下基础[4]。

三、建设内容与运行实践

1.建设内容:专题讲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既要懂食品加工工艺、加工设备,更要懂食品理化分析、微生物安全检测和食品安全监管。针对专业特点,我们设立8~10个专题,涵盖我国食品工业发展前景与趋势、畜禽产品加工概况、粮油食品加工概况、果蔬食品加工概况、食品质量安全概况、发酵食品加工概况、食品安全与监管等方面的内容,每个专题开设半天(4学时)的知识大讲坛,邀请本院或外校相关院系、食品检测官方机构的专家教授和优秀企业管理人员来进行授课,让学生对本专业涉及到的知识有个全面的了解。课后学生进行交流与讨论,写出学习心得和体会。此项实习内容经过2014级、2015级学生的实践,反响很好。学生认为通过这样的讲座,对应该学什么这个问题没有刚进校时的茫然了,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专业学习兴趣。企业参观。由实习指导老师、各班班主任和学生辅导员组成参观工作小组,实习指导老师负责确定参观企业(考虑实习经费问题,主要以本市范围内的企业为主),与参观单位就参观内容进行深入沟通,确定参观时间和路线。班主任和辅导员负责参观纪律的制定和实施、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保障等工作。将30人班级分成2个小组,分别进行。参观的内容包括:工厂的整体布局,包括主要建筑部分(办公区、生产区、废弃物处理区、辅助设施、生活区的位置及布局)、主要的产品类型、主要的设备以及企业的发展历史及规划。参观单位企业对实习普遍比较重视,一般各单位会安排专门的人员来接待,并且聘请专业的人员进行讲解,带领到各个部门进行参观了解。日后还要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进一步沟通合作,以促进以后产生更好的实习效果。食品市场调查。以4~6名学生为一组,选择全市某一个超市针对一个品类食品进行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包装规格、价格、生产日期、保质期、主要的配料以及营养成分含量等。食品种类涵盖:粮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果汁饮料、饼干类产品、休闲食品等。并将所调查的情况、分析所得的结果制成PPT文档,每组推选一位同学进行宣讲,将同学和老师的评价作为该组学生市场调查的成绩。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个环节,通过亲身体验,既了解了食品专业知识,又锻炼了自己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能力,受益匪浅。班级讨论。由班主任组织,利用班会或民主生活会时间讨论和交流对本专业的认识和理解。讨论学时为20学时,采取畅所欲言的方式,并邀请专业负责人或高年级优秀学生来现场答疑。最近看到《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要求试点专业要积极开设讨论课,试点专业教学计划中的讨论课总学时应达到120学时以上。这跟我们的做法不谋而合。

2.运行实践。运行模式。在大一第二个学期里面设置质量与安全专业认识实习,时间为两个星期,此实习当中包含认识实习知识的准备过程、相关专题演讲时段、观察实习进程、相关的市场调查阶段以及班级探讨和归纳概括的一个过程。对于管理模式而言,认识实习工作具体通过校(相应教务处)、院以及系三个阶级进行综合管理。同时学院副院长领导跟相关系主任共同负责监督,并且由实习指导老师进行全方位的落实监督,共同实施开展具有一定标准化文件编制、相关实习内容的具体安排规划以及对学生进行考核跟归纳相关工作,等等。与此同时,学校跟学院监督小组要针对教学质量开展相关考核,造就封锁性的实习质量保障体系,能够更好地确保实施过程有效的开展与进行。相关审核考察评分方法。出勤情况与讲座、参观纪律,占60%。实习报告,占40%。每位同学根据认识实习期间的学习与参观的心得体会,撰写一份3000字以上的实习报告。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第7篇

关键词:目标管理 合作共建 班级主页 学习型组织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着力加强班级集体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等活动,发挥团结学生、组织学生、教育学生的职能”。“要坚持把党支部建在班上,努力实现“低年级有党员、高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目标。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新阶段,在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学生发展趋于个性化的新时期,高校应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更多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在管理层面上,应努力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心向班级转移,并积极探索大学班级建设新的模式,新的思路,从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维护学校稳定和发展,充分发展学生人格和才智,培育优良学风,建设和谐班级。

一、当前大学班级管理的现状分析

班级是高校实施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基层单位,是维系校园秩序乃至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也是沟通学生与高校教学、管理、服务的基础平台。抓住班级这一管理环节,学校管理流程才能通畅、顺利,班级凝聚力才能增强,学风才能更加浓郁,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但是,当前高校的班级管理现状令人担忧,主要表现在:

1、班级概念在淡化,班级管理在弱化。在学分制条件下,由于学生所选修的课程模块不一样,导致一个班的学生选课不一样,这样学生上课的时间不一样,上课的地点也不一样,使一个班的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难得有机会集中,造成学生的班级概念也因此而泛化、淡化。从班级管理的角度来看,作为大学的教师,不停地转换上课的地点,变换不同的学生,上课即来,下课即走,跟学生交流比较少。作为管理者的辅导员和班主任更不适应,因为让一个班所有的学生集中在一起是非常困难的事,因此许多的学生工作只有依靠学生党员、学生干部来分头贯彻,也因此而造成老师也很难与大部分的学生沟通交流,甚至会比较多地出现一个学生一个学年都很难与老师交流几分钟时间的窘境。如果再出现辅导员或班主任社会工作多的情况,那班级管理和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更是得不到根本保障。

2、学生个性张扬,思想差异加大。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普遍。由于一些独生子女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出现“四过”(过分宠爱、过度保护、过多照顾、过高期望),“四怕”(怕孩子学坏、怕孩子不成材、怕孩子不孝顺、怕孩子出意外)的思想,严重影响了孩子在大学的教育和发展。透析以“超女” 现象为代表的流行文化,不难发现,当今80后、90后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而又价值多元的思想状况日益突出,部分学生过分以个人价值为标准,把国家社会看作是实现个人价值的客观外在条件,以利益观点对待社会问题的实用与功利倾向,这必然影响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加上大学校园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等特殊群体问题的复杂性和挑战性,使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复杂性更为明显。

3、学生集体意识淡薄,安全稳定压力大。学分制条件下,班级的教育教学活动呈现分散性特点,使本来集体意识就比较淡薄的大学生更加缺乏班级意识,使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严重缺失。我们在各种媒体上经常会看到关于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报道,作为管理者和学生家长,心头一阵阵发颤,是什么原因诱发了这些天之骄子做出如此不可思议的抉择?透析以“马加爵事件”为代表的诸多校园突发事件,不难发现当前高校的安全稳定压力之大,如何遏制学生的“意外伤害”、“冲动性自杀”,成为当前高校的重要任务。

二、四个维度加强和改进大学班级建设的思考

1、构建班级学生党支部组建新模式,实现学生党支部在班级的全覆盖。

当前,高校班级学生党支部的设置通常有三种模式:一是绝大多数高校在高年级(一般在三、四年级)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党支部;二是低年级与高年级联合建立学生党支部,低年级的班级建立党小组;三是按专业纵向设置学生党支部。这几种学生党支部的设置模式,在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模式在近几年的运行中也凸显出诸多问题,一是在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二是低年级班级没有党的基层组织,班级很难真正实现使大学生党支部成为带动学生班级团结进步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强堡垒,三是低年级学生党员的隶属不断变更,造成其归属感严重不足。

要解决大学班级管理的核心问题,创新基层学生党支部的组建模式是根本。

为此,高校可以探索与实践以结对共建方式,选派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到低年级班级建立临时学生党支部的新型学生党支部组建模式。

这种合作共建模式的可行性在于高校的学生党员比例几乎都能达到20%,大三年级的学生党员比例能达到30%左右,这样,大三年级的班级有足够数量的学生党员在本班和大一新生班级同时组建学生党支部,即使有的班级学生党员人数不足,也可以从同年级的班级中调剂安排。同时,大三年级的学生党员在大一新生班级担任支委成员两年后,一年级的同学已经升到三年级,该班级的学生党员培养已基本成熟,在党员数量方面,既能满足在本班级组建学生党支部的需要,也能满足选派学生党员到新生一年级担任学生党支部委员的需要,如此循环,就实现了学生党支部在大学所有年级、所有班级全覆盖的新的学生党建工作目标。

这种合作共建模式的优越性彻底改变了原来低年级学生党支部调整变更频繁、设置不尽合理、工作周期短的状况,也非常好地解决了大学班级核心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的建立,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党员的教育管理等方面都会凸显出重要意义。同时,这种模式不仅能实现学生党支部在大学各年级、各班级的全覆盖,也能促进了大学各年级、班级之间的结对共建,以老带新,高年级优秀学生党员到低年级担任班主任,也有利于强化新生教育,帮助新生缩短大学适应期,特别是在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班级管理、学生思想动态把握等方面,更将起到了保障和促进作用。

2、构建班级目标管理模式,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向心力。

当前,大学班级管理的难点是如何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关键是要采用各种手段来实现既定的班级管理目标,核心是要用系统的方法使许多关键的管理活动结合起来,使一个班级形成同心同德的集体,从而增强班级活力。而由彼得德鲁克(Peter F. Drucker)创建的目标管理方法,它通过让组织的成员亲自参加工作目标的制定,实现“自我控制”,并能激励员工努力完成工作目标。这一现代管理理念非常适用于当前大学的班级管理。

实施班级目标管理模式,必须相应地建立三个体系:一是目标管理体系,也就是目标管理的内容体系。在内容设计方面,应考虑班级学生党建、学风建设、文化建设、团学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和宿舍管理等六个方面;二是目标考核评估体系。实施班级目标管理,应着重突出“三化”特点:即考核目标要量化、考核过程要程序化、考核等级设置要合理化;三是申诉、投诉与奖惩体系。在实施目标管理时,考核结果必须与班级的党员发展、学生干部评优、奖学金评定等方面挂钩,激励作用才能明显;奖惩措施科学、合理,方能更好地调动青年大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成立目标管理考核申诉(投诉)调解委员会,将学生的申诉、投诉透明化。

3、创建学习型班级,强化学风建设

学习型组织概念是从企业管理领域提出来的,作为20世纪90年代企业管理的新概念,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组织的竞争力”,它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把人的学习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学习型组织的概念之所以会超出企业管理的范围,在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发生影响,进而成为管理的一般概念和其他领域的概念,是因为学习型组织吸取了当代许多思想家对于人的“学习”问题的思考成果。

基于班级目标管理的状态下,创建学习型班级应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培养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高校的教师不仅要树立学习理念,还应该以一个优秀学习者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从而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型的人,把班级建设成为学习型的班级。

第二、鼓励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构建主动性成长机制。激发班级成员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发展的能力,鼓励他们不断地超越自我,是建设学习型班级的核心目标。要鼓励学生自我超越,就必须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班级成员从新生进校的第一个学期,就要自行设计个人的职业发展规划、大学四年的发展计划。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时间,尤其重视闲暇时间的学习安排。

第三、开展班级文化建设。传统型班级的信条是管理、组织与控制,学习型班级则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方式,做到四个“必须”:一是必须有自我超越的精神,不断挑战极限;二是必须学会把镜子转向自己主动寻找自己的不足,善于开展自我批评;三是必须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采用换位思考,主动与对方交流、沟通,广纳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四是必须有创新精神,学会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不能陷在一个思维方式里想问题。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2]李济才 周丹《社会心理学与班集体》 南京大学出版社

[3] 王维编著.关于“学习型组织”的思考与探索[M].上海明德学习型组织研究所.2003.

小学班级安全概况第8篇

一、提高意识

坚持安全意识以执行者本人愿望为本,调动员工自主负责安全的愿望,让员工自觉自愿地执行安全标准,自觉行动为目标。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超前思维、超前预防、超前控制。为全面掌握员工安全信息,实行“安全访谈制”,专职安全员对每位员工面对面交流,逐一了解员工家庭、身体、思想情况,建立员工安全信息台帐。通过该形式及时掌握员工安全思想动态,及时化解影响员工安全的主观不利因素。

第二,逐级做好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都是企业本质安全的基础,但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不会自动生成,要靠管理者和操作人的行为。可以说,安全生产,关键在人。最终决定本质安全的是人而不是物。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自我做起。为此,炼铁厂办公室筹划开办了“班组长安全培训班”, 以改变观念、启发为主,灌输为辅,每两周利用周六晚上业余时间,由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授课,分厂生产系统班组长参加学习专业安全知识,班组长受训后,将所学知识对所辖班组成员进行培训,安全管理人员监督、验证,从而实现逐级做好安全培训,全员提高安全意识。

第三,通过建立、推广新的“安全价值观”,影响企业运行方式和员工行为方式。“思想决定言行,言行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命运”。思想力从何而来?如何提升?据权威部门统计,员工培训的投入产出比是1:23。未来的竞争,是持久创新和不断突破自身学习力的竞争。学习力是唯一持久竞争力。无数成功企业案例证明,学习是企业的第二生产力。学习可改变固有的观点,可颠覆人的思想,对当下的行为具有指导意义。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发生,而事故是不经常和不希望发生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较小,即小概率事件。因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忽视,产生侥幸和麻痹,这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安全的对立面不是事故,而是风险;零事故不是我们的目标,零风险才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第四,安全管理,不能只管行为,不管情绪和感情。情绪没管理好,行为也管不住。影响情绪的本源,是人与人相互之间的情感反应。“家”是情感的主要来源,安全工作要做到“家”, 在企业内培育出“家”的气氛。炼铁厂自主设计、制做了“员工安全信息反馈卡”,每季度对违规、违章员工亲属送达该卡,将员工违规违章情况在卡上写明,告知亲属员工工作期间的违规行为,征集员工亲属的意见建议,借亲属的力量督促员工遵规守纪、杜绝违章;邀请员工亲属到企业参加安全交流会;班组创办“学习园地”,张贴全家福照片,每位员工在全家福照下写下安全誓言,在班组内营造“家”的氛围。

二、落实责任

企业投入大量人、财、物进行设备改造、安全评价、安全认证等等,但效果不好,原因何在?这都是为管好事,但没管好人,所以不可能做好事。要改变员工的行为,就要改变安全生产环境,因为,环境会影响员工的行为。

三、消除隐患

安全生产从企业诞生那一天起,就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过程中断就会出现事故。如果说安全管理是艺术,就是过程的艺术;如果说安全管理是科学,就是过程的科学。安全管理必须严密,严密到滴水不漏。把人、物的本质安全结合起来,发动岗位人员对作业现场的危险因素加以预测和控制,控制生产作业全过程,危险危害早知道,就为避免事故打下了基础。实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每周随机抽查一个生产工段,逐岗、逐项排查隐患,检查结果在每周分厂安全生产例会上通报。此举,促进了各岗位及车间自主进行隐患排查治理的积极性。检查中发现的各类隐患,首先将其加以整理、分类;其次,分析其原因,哪些可当场解决,哪些需不同层次管理人员解决,哪些需投入力量解决。最终实现对各岗位主要安全隐患了如指掌,做到隐患受控、可控,安全管理落到了实处,就有了目标,这是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的真正含义。

四、纠正违章

安全第一忘不得,侥幸心理来不得,事故隐患容不得,违章操作使不得。对于现场违规违章纠正,逐步采用安全观察与沟通“六步法”,即:观察、表扬、讨论、沟通、启发、感谢。检查以正面鼓励、收集数据、了解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主,如发现一个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不是批评,而是先予以鼓励,然后通过交谈,了解员工为什么这么做,并分析领导责任,让员工谈出内心想法,为什么会有不安全动作。拉近了管理层和员工的距离,让员工把安全想法反映到管理者,只有知道了岗位的不安全行为、因素,才能有针对性的对整个的企业安全管理提出规划、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