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后进生转化总结

后进生转化总结赏析八篇

时间:2023-01-30 13:05:58

后进生转化总结

后进生转化总结第1篇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工作总结;工作记录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4-0030-02

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是转化后进生。在“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名言的指导下,一学期的转化工作,深深地启发了我,让我认识到,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我从以下几点出发:

一、尊重人格,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

后进生主要是指道德品行差或学业成绩较差甚至两者均差的学生,在班里造成不良的影响,但他们在一定条件下是能够转变的。后进生同一般学生一样,具有强烈的自尊心,当其受到某种伤害,为了采取保护措施往往形成某种异常心理和畸形表现:有的存在对立情绪,不听管教;有的产生自卑心理,消极沉闷;有的采取疏远集体,回避教育;甚至有的故意违纪,离校逃学。凡此种种,根本原因在于缺乏爱的温暖而使心灵蒙受创伤,正常成长遭到压抑。因此,我在对后进生的教育中,没有处处对他们施予批评和处分,而是对他们倾注爱心,十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用民主、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坚持“五不”的教育方式:不厌恶、歧视;不当众揭丑;不粗暴训斥;不冷嘲热讽;不变相体罚。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

二、热情鼓励,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

从六岁到十二岁的小学生,是处在儿童向少年过渡的阶段,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我们作为施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作为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动因。许许多多的事实证明,后进生并不是一无长处、各方面都差的“坏孩子”,更不是智商低下、不可教育的“低能儿”;相反,在一定意义上,是“淘气、调皮的孩子聪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下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对后进生有所“偏爱”:课堂上能够举手发言就加以鼓励;学习上有所进步就给予赞许;品德上做点好事就进行表扬,让后进生品尝到受赞许、表扬的欢乐,而没有让他们在课堂上成为被冷落被“遗忘”的对象,认为:“老师只看到我的缺点和短处,看不到我的优点和进步”。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后进生的内心世界和行为表现,激发其上进心和积极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到“五多”:多个别谈话;多沟通家长;多表扬鼓励;多正面疏导;多指明方向。在赢得了后进生的信任,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之后,转化工作就容易多了。

三、逐步要求,培养后进生的责任心

对后进生的教育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挖掘其积极因素,但决不能姑息、袒护其缺点和消极因素而降低要求,应该把热情关心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在把爱的雨露洒向后进生心灵的同时,要使他们认识到,对他们逐步提出要求,正是对他们的信任,是一种深厚的爱、真正的爱,从而使他们培养做“四有”的社会主义新人的责任心,形成渴望进步的内驱力。

只有在培养了责任心以后,后进生的转化才有实现的可能。我个人认为,对后进生的逐步要求要考虑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能操之过急,“恨铁不成钢”,而要严之有度,严中有别,对不同的对象应该有不同的要求,对后进生的转化目标和期望,要切合个人的实际和特点,引导他们制定个人进步计划,分设几个台阶,使他们“跳一跳,摸得着”,经过努力能逐步达到,在新的起点上,又提出高一点的要求。

四、集体帮助,树立后进生的自信心

后进生学习、生活在集体环境里,他们必须融进班集体之中,一个团结友爱、奋发向上的班集体,既是后进生矫正不良道德品质的熔炉,又是后进生实现转化、走向进步的摇篮。教师在教育和转化后进生中起主导作用,但一个人的能量总是有限的,必须树立良好的班风,使后进生身处一个团结友爱、融洽和谐的环境和氛围之中。为此,我向全班提出“不让一个伙伴掉队是全班同学的共同责任”,并在班里开展各种活动:(1)互帮互学的“一帮一”活动。安排成绩优秀同学与后进生同桌,提醒、督促后进生遵守纪律,专心听课,课余当“小老师”辅导学习,帮助改进学习方法。(2)丰富多采的课外活动。如学雷锋做好事,朗读、讲故事比赛,知识竞赛,硬笔字比赛和游戏抢答等,使后进生融进欢乐愉快的集体生活之中,并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表现才能的机会和舞台。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后进生感到班集体大家庭的温暖,逐渐消除了自卑心理,克服了孤僻性格,振作精神,树立起同班集体一起争取进步的自信心。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教育系统工程。转化后进生需要一个过程,要抱着满腔热忱,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当然这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才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转化后进生的经验千条万条,核心就是多给后进生奉献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我坚信:玉璞需雕琢,铁杵可磨针;浇树要浇根,育人须育心;“一心”唤“四心”,顽石变成金。

苏联教育家苏霍林斯基曾经说过:每一个学生都各自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兴趣,情感和需要,具有不同的发展水平。要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老师必须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做好学生的个别教育。然而,一个班级肯定既有好生,又有差生,作为班级管理的主要成员――老师,是千万不能因为差生学习不好或表现不好而放弃对他们的培养与转化的。因为后进生虽不多,但处理得不好的话,却对班级的建设消极影响极大。

总之,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对后进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后进生转化记录

学生:陈某

情况简介:该同学学习成绩较差,平时考试的情况令人担忧,书写速度快,但是快中不能求好,字迹马虎,认字、写字的情况比较糟糕,但是该生性格随和,平时总能按时按量完成作业,上课也能比较认真的听讲,爱劳动,成绩虽不太好,但是许多同学都乐于和他交往。

转化措施:

1、走近他,发现其闪光点,促其上进。

2、经常和他谈话,或下课时,或游戏中,让其中多一点信任,多几份理解,少一些责难,少一点怨恨,多几份关爱,让他体会到老师对他的期望和关心。普遍的后进生对周围的人容易抱有猜疑、不信任的态度,产生“你好你的,我不好不关你的事”戒备心理。若教师冷落或随意伤害后进生,他们就会从教师的言行态度中意识到教师的偏心和歧视,感受不到集体的温暖,在心理上就会与周围的人之间形成一堵无形的“墙”,有意躲避教师,对教师的谈话帮助,实行心理封闭,听不进受不了。因此老师应该用真诚的爱心去拆除学生戒备心理的障碍物。

3、激活其乐学点。我经常将其找来谈心,给他补习功课,每天中午利用一定的时间帮助他学习。平时我加倍地关心他,安排好同学帮助他,他对学习的兴趣也愈来愈浓了。

4、对他不足之处我进行适当的批评。在没有得到学生的信任的时侯,特别是那些成绩中下的学生,千万不要对学生进行当众批评,否则,就永远失去他对你的信任,你也很难挽救你的过失。当我发现他的作业仍然比较马虎,中午人比较少时,我就把他喊到一边,我先表扬了他近阶段的进步表现,问了一些学习情况,在气氛比较好时,我把他的作业本打开来,然后把一本做得很认真、清楚的作业本翻开,放在他面前,他的脸红了一下,我知道,我不必再多说了。

此后,我发现他课堂发言更积极了,思维更集中了,而且,有时拿书过来问我不理解之处,虽然有时的小测试他的测试情况不太好,但从对学习失去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转入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拿习题向我求教,积极完成我要求课外习题,说明前面我的教育还是算成功得。

学生姓名:李某

情况简介:说假话、欺骗家长老师同学是家常便饭,张口即来;上课不听讲,课后不写作业或乱抄作业胡应付;不遵守纪律,迟到说话看闲书;学习没兴趣,基础又不好,成绩太差跟不上;自控能力差,学习习惯和态度都不好;家长不抱有希望,混到毕业为止,根本不管不问。

转化措施:

1、在班中为他召开主题班会,为他寻找闪光点,激发他的自信心。

2、在他的本上写一写激励性的评语,鼓励督促他。

3、一有进步就及时表扬,树立他的威信。

4、与他的家长联系,三人对面敞开心扉沟通交流,让家长多关心孩子。

后进生转化总结第2篇

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仅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而且直接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转化后进生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课题。那么,怎样才能“对症下药”,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

一、分析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转化后进生的基础

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了解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后进生形成的原因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家庭环境好,不愁吃穿,娇生惯养,父母放任自流或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管教:二是弱能力型的后进生,即接受能力不强,听不懂教师的讲课,难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三是行为习惯不良,表现为惹是生非,搞恶作剧,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贪玩,经常拖欠作业,学习自觉性差;四是品德不良,有小偷小摸与破坏公物的行为,常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五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方法不当,与学生的关系不和谐,导致部分后进生越来越差。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在课堂上说的少、练的少。表现的机会更少。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产生一种不敢表现自己和不敢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的畏惧心理。有部分后进生还形成了对其他同学的发言不作深层次思考,不去寻求其他答案或解法的从众心理和一切难题依靠教师的崇敬心理,长此以往,后进生更“后进”。所以,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既要发挥教师的主导示范作用,又要留给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实践、猜想、分析、整理的过程中,积极自主参与、思考、探索,敢于表现自我。教师只有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才能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二、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是转化后进生的关键

对待后进生要与对待优等生一样,对他们不歧视、不疏远,要关怀他们、亲近他们,用博大的胸怀去容纳他们,与他们促膝谈心,交流感情。针对后进生的形成原因,分清其主流和支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微小的闪光点都要及时表扬与鼓励,坚定他们的自信心和乐观向上的精神。不断完善自我。对他们的消极因素要掌握时机,因势利导,避免简单、粗暴的训斥。防止他们产生逆反心理。教师对待后进生要像医生对待患者一样,要倍加关心,尊重、体贴他们。教师应以全面细致的爱护之情,一视同仁的尊重之感,有效地触动后进生的心灵。

如同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男生,可期中考试各科成绩均在45分上下,学习不努力、不认真,调皮打架,是出了名的“挠头生”。对此,我想了很多办法,如找他谈话、帮他补习功课等,使他逐步树立信心。在课堂上只要他答对一道思考题,我就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鼓励,使他渐渐产生学习兴趣,最后学习成绩慢慢上来了。随着学习兴趣的提高,以前打架、骂人等一些不良行为也渐渐改掉了。后来他深有感触地对我说:“是老师的爱心,使我由一个后进生转变成品学兼优的学生。当年要是老师您放任不管或者方法简单粗暴的话,也许当时自己就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了,也就不会有今天了。”

后进生转化总结第3篇

【关键词】农业 土地流转 产出增长 实证检验

一、引言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50.3%,农业的发展对我国至关重要。我国耕地面积占全世界总耕地面积的7%,却要生产出满足1/5世界人口需要的农产品,农地的生产效率十分重要。2004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改革严格管理的决定》,决定允许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在此之后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进程逐渐加快。我国土地流转规模在上世纪90年代以及本世纪初发展缓慢,土地流转面积仅仅占家庭总承包土地面积的1%左右。从2004年开始在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政府颁布法令支持下,近十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明显加快,在政府的鼓励下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把1995~2014这20年的农业总产出与农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面积比例绘制成折线图,很明显地可以看出,我国农业产出值和土地流转规模趋势一致。本文大胆假设土地流转是现阶段农业增长的关键影响因素,并对此假设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本文中土地流转特指农地流转。

二、影响农业产出增长的因素

根据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产品供给理论,影响产品生产的因素有劳动投入、资本投入、自然资源投入、技术进步以及产品价格和生产成本、税收以及财政补贴等。土地和劳动是最早影响农业生产的两个因素,在1995~2014年,我国耕地面积总体变动不大,投入农业的劳动力在不断降低。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早期的简单生产方式已经不再与农业发展相适应,农业生产需要进一步的资本投入,资本投入增加可以加速农业发展,1995~2014年间我国农业资本投入逐年增加。在农产品价格方面,2004年我国开始实施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此稳定粮食价格,维护农民利益。但是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同时也带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即农业的生产成本也随之上升。2006年之前农业税、牧业税、耕地占用税、农业特产税以及契税、烟叶税六项构成了农业各税,2006年1月1日我国政府通过废除《农业税条例》,不在向农民征收农业税、牧业税及农业特产税,故2006年之后我国农业税只包括耕地占用税和契税以及烟叶税。政府用于农业的财政支出近年来逐年递增,国家对于“三农”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言而喻。

本文着重分析农村土地流转对于农业产出增长的作用,从理论方面分析其对于农业产出增长的具体影响途径,根据产权理论和资源配置理论,土地流转实际上是对农业生产要素土地的优化配置,通过把土地这一关键生产要素纳入市场经济中来,使其受市场机制的配置优化作用以产生帕累托改进。并且在对土地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中对农业生产的其他生产要素,诸如农业劳动力、农业资本投入等,进行了资源整合,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率。同时土地流转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带动农业科技推广,促进农业产出增长。

三、计量模型及数据说明

我们把影响农业增长的几种因素,即劳动、资本、土地、农产品价格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之比、农业税收比重、国家财政支农支出比重以及土地流转规模,与农业产出构建一个生产函数,从而来实证分析这几种因素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具体影响力度。这几个因素中的资本我们用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投入总量和投入机械总动力来衡量。故生产函数形式为

Y=F(land,labor,mecha,fert,pr,tr,fs,lt)

农业总产出作为被解释变量Y,数据我们选取按照当年价格计算的农业部门的农业总产值。函数等式右侧是解释变量,我们一共选取了8个,land指农业生产中的土地投入,我们不选用耕地面积而用当年的播种面积作为具体数据。labor指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劳动力投入,我们用农业产值占整个农林牧渔总产值的比重乘农林牧渔总的从业人数计算得到。mecha指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动力投入,fert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化肥总量,机械投入我们选取农业机械总动力来衡量,化肥投入则是用农用化肥施用折纯量体现。pr指的是农产品价格变化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之比,我们以1994年为基期,通过农业产品价格指数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计算得到。tr指的是农业税收占农业总产出的比重,fs指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支出占总的财政支出的比例,lt是农村土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比例,为土地流转指标,来表示土地流转规模的变化。上述各个数据均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以及统计局官方网站的年度数据。土地流转规模数据来源于中国农业部的《中国农业发展报告》、《全国农村固定观测点调查数据汇编》以及土流网的统计数据等多种统计资料。具体的农业生产函数,我们采取经过对数变形后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应的其计量模型为lnY=C+α1lnland+α2lnlabor+ α3lnmecha+α4lnfert+α5pr+α6tr+α7fs+α8lt+ε

C槌J项,ε为计量模型的随机扰动项。每一个变量前面的系数表示这个变量对农业产出的作用份额。

四、计量结果及分析

我们采取OLS方法,根据1995~2014年我国相关数据,对我国这20年间的农业增长建立计量模型并进行分析。模型回归系数估计值及检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Ajusted-R2的值为0.997111,说明模型离差平方和和回归平方和十分接近,模型对因变量的拟合很好。F统计值为820.6055,并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模型建立的回归方程整体上是统计显著的,模型选取的解释变量可以对我国农业产出这一因变量进行较好的解释。DW=2.229982,表明模型回归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现象。我们同时对模型进行了相关图检验和LM检验,结果均表明模型不存在序列相关。

通过表1可以看出,fert、pr、tr以及lt这四个解释变量的t统计值在0.01的置信水平下统计显著,即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投入、农产品价格变化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变化之比、农业税收占农业总产出的比重以及土地流转规模这四个因素对农业总产出增加作用显著。

接下来我们根据上述模型回归结果中得到的系数估计值,结合1995~2014这20年中每个解释变量的增长对农业总产出的增长进行定量分析,更加详细的说明每个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程度。

表2中变化率用来说明每个解释变量1995~2014年的变化水平,增长贡献即为每个变量的变化水平和各自回归系数值的乘积,对产出的影响程度我们用每个变量的增长贡献占农业总产出增长的比例来刻画。1995年至2014年这20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增加了3.6倍之多,且增长速度在2004年之后明显加快。从表2中的数据结果可知1995~2014年阶段对农业产出影响程度最重的是农业生产中的化肥投入,但是化肥的使用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其次,对农业产出增长的另一重要影响因素是土地流转规模。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对农业产出有着显著影响,近12%的农业产出增长由土地流转规模扩大带来。农业税改革,激励了农民的生a积极性,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1.9%。最后,我们在实证结果中看到从1995~2014年总体水平来说劳动力、机械投入、农产品贸易条件以及农业财政支持对农业产出的影响是为负值。农业就业人口即农业劳动力投入减少,如果这时个人生产效率没有提高,势必会造成农业总产出的下降,对农业总产出的影响表现为负值。农产品价格变化和生产资料价格变化之比下降,说明农业产品价格提升给农民带来的收入增加程度要低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造成的成本增加程度,从而给农业产出带来消极影响。农业生产中的机械投入和财政支持对农业产出的作用表现为负值却是实证进行之前没有被预料到的,我们只能从我国农业的规模化经营还未达到一定程度,机械动力的投入和劳动力投入以及土地投入等各个方面尚未协调等方面对其进行解释,此外农业财政支持也许是财政支持可以提高农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总之这两者我们在本文中不做过多研究,本文主要分析土地流转带给农业产出增加的积极影响。

五、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数据收集、建立模型对农业产出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计量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在农业生产中,化肥投入和土地流转对农业产出增长有着突出贡献。但是由于化肥投入的增加会带来生态环境的破坏,对土壤、水资源、空气等造成污染,故我们应该更重视土地流转对农业增长的突出作用,把土地流转作为增加农业产出的关键和发展方向。

我国现在土地流转市场依然有待完善,我国土地流转规模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土地流转的宣传力度,强化意识,建设市场平台,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其对农业产出的增收作用。针对我国土地流转质量有待提高,流转模式和流转用途单一化,土地流入多为散户,流转过程不规范等问题,本文具体提出以下几个建议:

第一,进一步扩大土地流转市场,强化农民流转意识。完善土地流转市场,我国政府需要加强市场中介组织建设,使土地流转更为便捷。大力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二、第三产业,促使部分非农收入较高的农民产生土地流转意愿,扩大土地流转的规模。推进农村产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适当延长土地承包期限,确保农民的土地产权稳定。

第二,创新土地流转模式,提高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我国土地流转模式以转让、转包、出租为主,这三种模式具有简单便捷的好处,但也有容易产生纠纷、收益不高、期限用途受限制等缺点。在当前互联网经济和金融经济取代以往经济模式的新时代,政府应鼓励农民以抵押、入股、信托等新兴模式流转土地,并完善这些模式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农民权益,提高土地流转效益。

第三,促进农户和农业企业之间的土地流转。农户和农户之间小规模的土地流转对发展农业规模化、专业化的作用有限,而企业有资金有技术发展现代化农业,且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交易一般更为规范,具有明确的书面合同,可以更好地确保农民利益,减少纠纷。

第四,加强土地流转管理,完善相关纠纷解决机制。政府相关部门应制定统一合理的土地流转合同范本,帮助流转双方确定责任义务,做好土地交易的核实、备案以及流转合同登记工作。在土地流转纠纷产生之后,做好双方调解工作,加快农村土地流转仲裁机制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尽量降低土地流转纠纷对流转双方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冒佩华,徐骥.农地制度、土地经营权流转与农民收入增长[J].管理世界,2015,(05).

[2]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中国土地问题》课题组.土地流转与农业现代化[J].管理世界,2010,(07).

[3]乔榛,焦方义,李楠.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J].经济研究,2006,(07).

[4]陈远远,安详生,凌日萍.土地流转对农民生产效率的影响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078).

[5]刘淑俊,张蕾.土地流转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经济效应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6).

后进生转化总结第4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基础英语 微课堂 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出现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型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学习者的个性学习以及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在国内,我国基础英语的模式发展从最初的听说读写逐步向多样化发展,相关发展的教学理念在迅速革新,为基础英语微课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何将教W资源与现代教学进行有效结合并将翻转课堂与基础英语微课堂进行科学组合,是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的必要探究方向。

一、翻转课堂的概念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在不断普及。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翻转课堂将角色进行了转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课堂由老师把控,无论是在时间还是空间上,没有实现教学真正意义上的相互模式,而翻转课堂将教学流程进行了颠覆,使得学生通过微课程的学习,进行问题的提前总结和探究,在微课程学习的同时,经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知识的整体学习。

二、翻转课堂背景下基础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基础英语课程包括基本的语言训练以及英语段落的分析和阅读能力的理解等,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方式、词汇的积累量以及基本语法句型,使得学生提高其书写以及日常沟通能力,学习者通过相应的语言和日常表达交流,可以为以后的英语提高课程打下基础。基础英语微课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将相关课程系统以及条理的展现给学生,在微课程的背景下,教学的素材资源较多,传播的方式较为广泛,在一定程度上微课程的学习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学习热情。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课堂中教师讲授的内容较为笼统,不能有效针对每一个学生,一方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另一方面制约了教师教育教学的提高。翻转课堂背景下基础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增加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摆脱了时间的限制,锻炼了学生的自主思维模式的形成。

三、翻转课堂背景下基础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

(一) 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型

翻转课堂背景下基础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依赖于网络以及相关电子产品,构建合理教学模型的前提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总结英语课堂的知识点,对其进行系统化上传至网络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对相关视频进行浏览下载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教师应建设问题反馈信息栏,通过学生反馈的问题信息,教师进行总结并针对性的给出问题的答案。例如,英语任课教师在进行文章段落的讲解之前,可以进行视频的录制,将文章所涉及的语法、生词以及重点语句进行概括,视频上传后可以供学生提前下载,在课堂结束之后也可以针对视频进行知识点的复习。

(二)建立有效的教育教学目标

在基础英语微课堂的建设中,要时刻从学生的角度去构建教学方案,将问题进行设计才可以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系统化。教师通过合理目标的建设,对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总结,进一步帮助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课堂内容进行情景教学模式,在加深学生对于知识印象的同时锻炼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能够对立思考,对于其他相关问题能够融会贯通。通过合理的测试,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例如,英语教师在进行主谓宾句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提前推荐学生利用网络以及视频对句式的内容以及结构进行了解,总结出理解中遇到的问题,在课堂中由教师进行答疑,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于课堂的掌握情况部署课下作业,找出文章中的主谓宾结构句子并能够进行主谓宾的造句。

(三)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教师自身的建设

在基础英语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所需的知识点进行课堂游戏安排,使学生能够充分融入到情景环境中,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制作视频时,控制好每个视频的时间,知识内容做到简洁精准,同时可以为视频配上不同国家对于不同语句和单词的不同发音,可以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重点难点,在视频中应给出相应注释,例如生词、句子的倒装、结构句式等。教师在课堂中应对学生进行学生分组,在课堂中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在课后提交小组学习反馈,教师对其学习效果进行总结,完善后期视频的制作。同时,教师应定期进行培训,一方面可以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完善,另一方面可以更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从而满足新时期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时刻了解社会所需人才类型,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在提高自身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

四、总结

本文首先阐述了翻转课堂的概念,学生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可以进行问题进行提前总结和探讨,课堂中可以经过教师的引导进行知识的整体学习。然后总结了翻转课堂背景下基础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可以促进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学习,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方式、词汇的积累量以及基本语法句型,使得学生提高其书写以及日常沟通能力,在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之后对翻转课堂背景下基础英语微课堂教学模式的实现进行了总结,包括构建合理的教学模型、建立有效的教育教学目标以及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以及教师自身的建设三个方面,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教师应及时总结英语课堂的知识点,对其进行系统化上传至网络平台,方便学生可以随时对视频进行下载学习,教师在制作视频时,要将英语知识内容精简化融入到视频当中,为视频配上不同发音,在视频中应给出问题的相应注释,同时使得学生在课堂中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讨论并加强自身素质建设。

参考文献:

[1]郭聪颖.基于微课程的高职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6,(3).

后进生转化总结第5篇

关键词:剩余劳动力;二元经济;产业结构;人力资本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厅2006年软科学计划研究项目(061301330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赵翠红(1963-),女,河南襄城入,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127.61;F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73-04 收稿日期:2007-01-02

在“二元经济”社会中,由于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致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所谓“二元经济”(Dual Economies),主要指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在实现产业结构转换和工业化过程中,由于部门间生产函数与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区域间或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性两极分化现象。从经济学研究的历史线索来看,关于二元经济的思想很早就受到关注。早期重农学派,以及以李嘉图、马尔萨斯等为代表的古典学派都有过相关论述(古斯塔夫・拉尼斯,1988)。但第一个明确提出、并在现代意义上使用这个概念的是荷兰经济学家J.H.伯克(J.H.Boeke,1953)。真正掀起二元经济研究热潮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W.A.Lewis,1954)。随后二元经济理论模型经拉尼斯(Gustav Ranis)和费景汉(John C.H.Fei)、乔根森(D.Wjor-genson)、托达罗(Michael P.Todaro)等人的修正和发展,形成当展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对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有着较为深刻的影响,成为不少经济学家研究的出发点。陈吉元和胡必亮(1994)基于农村工业的异军突起,提出了包括农业部门经济、农村工业部门经济、城市部门经济构成的三元经济结构理论。John.Z.Ma(1999)、赵阳(2000)在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分别提出了双二元结构,即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二元性同时也伴随着各自内部经济成分的二元性。高立金(1997)、周天勇(2001)等结合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实际情况对托达罗模型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对二元经济结构的研究,其目的在于尽快消除二元经济现象,促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因此,如何消除经济中的二元结构现象,是落后国家或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其实质在于采取什么样的发展路径和制订什么样的政策手段,使经济以最低的成本和代价,尽可能快地步入到“同质”的现代化经济中。

河南作为农业和人口大省,在近年来以中原城市群的快速发展为标志引领中部崛起的同时,农村中仍然存在着数量巨大的剩余劳动力,属于比较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河南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严重制约着就业结构进而影响经济结构的高度化。本文从实证分析的角度,用最新的数据论证说明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对河南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建议。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慢造成就业结构与经济结构的错位

1.河南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状况

区域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各部门之间的产值结构波动是由各部门的增长速度决定的,而增长速度又受投入要素增长的影响。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如果在产业均衡协调发展的情况下,其变动应与产值结构变动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吻合,但在河南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二者在变动趋势上表现出大体一致,而在产值份额上却表现出明显的错位(见表1)。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产业的劳动力结构与增加值结构之间的一种不对称状况,反映了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利用结构转换偏离度模型,可以对河南劳动力投入结构与产值结构进行比较分析,其模型如下:

ELij=Cij(GDP)-Cij(L)

D=∑|ELij|

式中Cij(GDP)代表第j年第i产业产值增加值占当年GDP总量的比重;Cij(L)为第j年第i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ELij表示第j年就业结构的产业错位值;D代表整个经济的结构偏离度。

从理论上讲,产业结构及其转变应与就业人员(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分布相一致,即各次产业相应比例的劳动力应创造相应份额的增加值。但现实中并非如此,GDP产业结构与劳动力产业结构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即产业结构错位值ELij≠0产业结构错位值具有以下涵义:

(1)如果各次产业之间内在的劳动生产率相同,而且劳动力充分就业(实际劳动生产率与内在劳动生产率相等),则不存在产业结构错位,Eij=0。反之,如果各次产业之间内在劳动生产率相同,且ELij<0,则表示j年第i产业存在剩余劳动力;产业错位值大于零ELij>0表示j年i产业劳动力短缺,在业劳动力超负荷劳动;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劳动力充分就业。

(2)对于某一产业i,ELij≠0,则各次产业间的实际劳动力生产率存在着差异。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低于其他某次产业;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某次产业;当ELij=0,表示j年第i产业的实际劳动生产率等于本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

(3)不同学者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对应于一定的产业结构和错位幅度(如表2)。

根据产业错位值的涵义(1)和(2),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存在着错位,主要原因是各次产业的内在劳动生产率存在着差异以及存在剩余劳动力。根据国际经验,结构偏离度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不断下降的。偏离度的绝对值越小,说明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的吻合越

好。

3.河南的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

根据以上关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模型可以测算出河南(1978~2005年)的结构偏离度(见表3),并通过比较分析出河南GDP产业结构与劳动力就业结构的错位幅度变动,以此揭示说明在河南产业结构转换中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

对河南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比较分析发现:

(1)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河南GDP产业结构变动和劳动力就业结构的变动基本遵循克拉克定律,即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但从表3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错位状况仍显著存在,且随着时间的变动幅度不大。

(2)整体来看,在1978-2005年间,河南的产业结构错位幅度是渐趋缩小的,但整个偏离度下降不多。尤其是农业错位幅度反复性强,基本上没有下降。按照上述模型,以河南现在的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的错位幅度至少应与人均1000美元的结构相似,但除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比重差距近几年来有所减小达到模型所述外,其他产业错位幅度调整并不明显。

(3)单从各次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偏离度从1978年的40.8%下降到2005年的37.5%,但偏离度绝对值仍然很大,年下降幅度很小;第二产业的偏离度在改革初期迅速下降,1985年已经降到22.7%,在随后的15年里,虽有波动但一直变化不大,处于一种稳定状态。这显然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第三产业的正向偏离度与第一产业的变动过程一致,表现为明显的波动变化,2005年河南第三产业正向偏离度为7.5%,表明对劳动力的吸收不够。

(4)对比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偏离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可以知道,在劳动力转移快的时期,总偏离度下降也快,反之亦然。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质就是劳动资源在社会不同部门之间的再配置。劳动力从低效益的农业部门向高效益的非农业部门的转移,势必提高劳动力的总体收益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1.模型

一个比较简单的测算模型可以从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公式中得到。总产出V为总劳动生产率Y与投入的总劳动力数量L之积:

V=L*Y

(1)

由(1)式可以得到总产出的增长率GV为投入的全部劳动力的增长率GL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之和:

GV=GL+GY

(2)

如果将生产部门只划分为两个部门即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的话(分别记为i=1,2),总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可进一步进行如下分解:

GY=(P1GY1+P2GY2)+(P1Gr2+P2Gr2)

(3)

式中Pi=Vi/V为不同部门在总产出(GDP)中的比重,Gyi代表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ni代表不同部门就业比重的变化率。(3)式表明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GY由两项因素构成:一是劳动者人均产出的部门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数,即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加权平均数,记为B(y);二是具有不同劳动生产率的部门之间的劳动力流动。可见,第二项代表了农业部门与非农业部门之间就业变化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的影响,视其为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记为A(y)。因此,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总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总产出增长的贡献分别为

Eay=A(y)/Gy

(4)

Eav=A(y)/GV

(5)

在具体测算中,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是通过(2)式由总产出(GDP)的增长率与总劳动投入的增长率之差决定的;同时,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再配置效益A(y)是通过(3)式由总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与分部门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的加权和之差决定的。

2.河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

农村剩余劳动力再配置效益的表现是,劳动力从低效率的农业部门转向高效率的非农业部门导致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带动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事实上,剩余劳动力从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业,不仅可以提高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还可以提高农业部门自身的劳动生产率。

由表4可以看出改革开放后,无论是农业部门还是非农业部门,或者是全社会总体劳动生产率,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表5列出了河南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的资源再配置效益对河南经济增长的情况。

从表5可以看出从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河南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劳动生产率及经济增长的贡献情况:

(1)1979~1998年GDP年均增长11.2%,劳动力增长2.9%,劳动生产率增长8.0%。劳动力增长对GDP增长的贡献为25.9%,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GDP增长的贡献为71.4%,两者共同作用的不可分解因素的贡献为2.68%。可见在这期间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河南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而在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于劳动力由低效益的农业转向高效益的非农产业带来的贡献约为31.4%。因此,在河南的GDP增长中,源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贡献率约22.43%。

(2)1999~2005年,是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河南GDP的年均增长率上升为11.1%,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为9.5%,对GDP增长的贡献为85.69%。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中,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部分占23.8%;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升至20.4%。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在河南经济增长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因为这种资源再配置效应尤其对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1979-1998年问,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外转移的速度较

快,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率分别为31.4%和22.4%。而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最低的1986~199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全社会劳动生产率和GDP增长率的贡献率仍分别为17.9%和11.5%,二者相比差距是相当大。

三、政策建议

1.加快以户籍制度为中心的制度变革

户籍制度一直是造成城乡分割的壁垒,而以户籍制度为基础形成的就业制度、社会福利制度等进一步强化了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局面。这些制度因素形成了城市与农村间劳动力市场“屏障”,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形成制度约束。虽然随着改革的深化,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约束有所放松,但是由于客观存在的制度惯性和部门利益冲突,使得近几年的制度变革难以推进,甚至有时出现制度变革中的“旧病复萌”态势。而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消除制度因素对劳动力转移的阻滞作用,加快推进制度变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仅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张桂文,2005)。

2.从深度和广度推进现有城市化水平

户籍制度的放开只是第一步,重要的是要给进城的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因而加快以第二、三产业和扩大内需为特点的城市化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是必不可少的选择。

就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城市化具体方针应该是合理发展与改造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心城市,适度发展中小城市,增加城市的就业岗位,增强城市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轨迹看,第三产业不仅是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主体,也是劳动力就业的主要部门。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农村第三产业不仅总量小,而且结构不合理,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低。一方面不仅制约了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容量。因此,应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促使第三产业加快发展,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条件。

3.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加快人力资本形成

后进生转化总结第6篇

关键词:污水处理;化学除磷;过程优化

近几年,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中磷的含量越来越高,如果未对其进行有效处理直接排放,将严重影响周围水域的水质。可用于除磷的方法有很多种,如吸附法、膜法、净化法和化学法等,其中以化学法最为简单和常用。在化学除磷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药剂、搅拌不同的时间、投入不同量的药剂都会对最终的除磷效果产生影响,因此需在明确化学除磷基本机理的前提下,对其除磷的过程进行优化。基于此,本文采取试验的方法,从影响除磷效果的各方面因素入手,全面优化除磷过程,以达到最佳的除磷效果。

1试验材料与方法

1.1样品来源与基本情况

水样样品来源于某市污水处理厂,选取没有进入二沉池的生化池混合液,静置后泥水分离,上清液的总磷含量约为0.78mg/L。

1.2试验材料

试验材料为三氯化铁(96%)和纯硫酸铁盐,均由国药集团生产,开始试验前加水配制成溶液,浓度控制在10%,再按照1:1的摩尔比混合两种溶液,形成复合试验药剂。

1.3试验方法

1.3.1化学除磷

选取400mL样本,投入样本总体积0.05%~0.30%的试验药剂(以0.05%递增),按以下两种程序搅拌:一是先以200rpm的转速快速搅拌120s,再以40rpm的转速缓慢搅拌600s;二是先以200rpm的转速快速搅拌30s,再以100rpm的转速缓慢搅拌600s。搅拌后静置,待稳定后取上层液体进行测试,测出剩余TP值,从而确定药剂不同投入量的去磷效果[1]。

1.3.2除磷分析

总磷含量的测定主要使用钼锑抗分光光度法。样品在经过消解之后测出的磷含量即为总磷含量;在使用滤膜后测出的结果即为无机磷溶解量;滤膜后消解测出的结果即为总磷溶解量;总磷含量和总磷溶解量的差值即为呈颗粒状的磷;滤膜后剩余磷量和无机磷溶解量的差值即为有机磷溶解量。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试验药剂去磷效果

本次试验共使用了三种不同的药剂,即纯二价铁离子溶液、纯三价铁离子溶液与以上两种溶液混合后形成的复合药剂,不同药剂的投入量相同,均为样本体积0.15%,不同药剂的去磷效果为:纯三价铁离子溶液去磷效果较好(投入该药剂后总磷含量为0.28mg/L),其次为复合药剂(投入该药剂后总磷含量为0.42mg/L),去磷效果最差的是纯二价铁离子溶液(投入该药剂后总磷含量为0.62mg/L)。

2.2相同药剂不同投入量的去磷效果

由试验结果可知,伴随药剂实际投入量的增加,磷去除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趋势。在药剂投入量为样本总体积的0.15%时,去除率最高,此后增加药剂投入量,对去磷没有太大帮助,并且去除率出现降低的现象[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为:药剂一旦过量将使样本体系失稳,导致呈颗粒状态的磷无法被去除。

2.3转速的影响

搅拌速度会改变药剂在样本中的扩散速率,它和最终的除磷效果必然存在一定关联,搅拌速率(转速)和除磷效果之间的关系为:磷含量在转速升高的过程中表现为先增后降,说明在转速到达200rpm以前,不断增大转速可以增强去磷效果,而转速超过200rpm以后,过大的转速会使样本体系结构遭到破坏,致使部分呈小颗粒状态的磷无法正常沉降而影响去磷效果[3]。基于此,在实际操作中,应对投入药剂的污水进行适当的搅拌,确保搅拌速度稳定在最有利的范围,从而进一步提高去磷效果[4]。另外,在不同的搅拌程序下,样本的磷去除率还有明显差异。搅拌速率也会对去磷效果造成影响,例如,以200rpm的转速快速搅拌300s与以200rpm的转速快速搅拌30s,磷浓度分别为0.2mg/L与0.3mg/L。原因是能量利用过程出现明显转化,样本处于厌氧的环境之下会释放出一定量的磷。在对沉淀进行模拟时,还发现沉淀3h以后所有通过除磷的样本都出现了释放磷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了污水沉淀中的磷释放现象是决定出磷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2.4去磷后形态分析

试验投入样本总体积0.15%的复合药剂。投入药剂前,样本中呈颗粒状态、溶解性无机状态及溶解性有机状态的磷含量为2.63mg/L、0.99mg/L和0.25mg/L。同一种药剂对于处在不同形态的磷往往有截然不同的去除机理。其中,呈颗粒状态的磷含量最大,其去除主要通过吸附桥及压缩双电层完成,而呈溶解性无机状态的磷以化学沉淀去除为主。从图1中可以看出,药剂投入、混合搅拌后,样本中呈颗粒状态、呈溶解性无机状态的磷以及有机磷的含量都明显减少,这说明药剂的投入除了能加速样本中颗粒的沉淀,还能和有机磷与无机磷发生相应的化学反应,进而实现除磷的目标。

3结论

(1)在化学除磷过程中,药剂投入量存在一个最佳的范围,当药剂实际投入量为样本体积0.15%时,样品混合搅拌后磷的总含量可降至最低,此时即便增大药剂投入量也不会起到加强除磷的效果,甚至会对除磷造成一定影响,使除磷效果变差。此外,药剂的大量投入会抑制样本在沉淀时释放磷,当药剂的实际投入量为样本总体积的0.05%时,样本沉淀过程中释放出的磷可达0.034mg/L,而当药剂的实际投入量为样本总体积的0.25%时,样本沉淀过程中非但没有磷释放,磷总含量还降低了0.035mg/L,这充分说明了药剂投入量和磷去除率、释放量之间的关系。

(2)由于存在水力剪切力,所有样本体系结构会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促进了沉淀过程中磷的不断释放,所以在向样本中投入适量药剂后,要控制好混合搅拌的速度。通过以上试验与分析可知,搅拌转速以200rpm为宜,在这种转速下搅拌至理想状态后,样本磷去除率稳定在98.4%左右,效果十分显著。

后进生转化总结第7篇

关键词:经济结构;演变;动因;趋势

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城市以工业为主的现代部门与农村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研究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演变的历史,分析其演变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同时利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加速该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以尽快完成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历史任务。

一、中国经济结构演变的步骤

1.建国初赶超型战略促成二元经济结构的建立

在建国初期由于国际环境和历史条件的制约,加上前苏联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我国选择了以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型发展战略。这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通过重工业的优先发展,超高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低下的基础上推进工业化的,一是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十分低下,储蓄率低,资本积累能力不足,资金严重匾乏。二是传统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技术落后,劳动生产率不高,产出水平低下,支持工业化的能力有限。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既不能像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当初那样通过对外掠夺来实现资本原始积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不可能通过引进外资的办法来补充国内资本的不足。而且由于重工业资本高度密集性的特点,使得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为特征的赶超型发展战略与我国的劳动力丰裕、资本稀缺的资源禀赋特点相矛盾。为了保证重工业的优先发展,必须依靠一种新的制度安排――由政府统一调配资源,以降低发展重工业的成本,并减轻工业化过程中由于劳动力的转移而形成的城市化压力。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包括统购统销、、户籍制度等在内的城乡隔离的二元经济体制。

赶超型发展战略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体制,通过从农业中提取工业化所需的资本积累,以及重工业的自身循环所创造的社会需求,克服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初期的资本积累不足与有效需求不足这两大难题,在较低的国民收入水平上实现了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建立起了独立完整的民族工业体系。但由于重工业的优先发展是以牺牲农业的长远发展为代价的,这不仅造成了农业生产长期低速增长,而且也使农业内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积累,农村隐蔽性失业严重,从而使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更加突出。二元结构强度一般用农业与非农业间的相对国民收入差距来衡量。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的统计分析表明,世界上发展中国家这一差距最大为4.09倍,而1979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却高达6.08倍。

2.改革开放后体制改革与二元经济结构的变化

在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的作用下,到70年代末,工农业之间的矛盾已相当突出,农业劳动力生产率的长期停滞,使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战略无法继续进行。

从1979年开始的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使我国的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不断增强,结构变动由政府行政力量推动,转为市场导向。这种由发展战略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所带来的经济运行机制的变化,推动了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市场机制的诱导下,农业生产不断引入现代生产要素,加快了对传统农业改造的步伐。以1987-1992年为例,在这短短的5年时间里,农业生产资料来源发生了十分明显的变化。农业投入中来自农业内部的比重已从46.7%,下降为39.l%,而由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从41.7%,上升为44%。

第二,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作用,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改革开放以前,1952年至1978年的26年间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从12.6%上升到17.92%,年均上升0.2%,而改革开放后,1978年至1999年我国城市化水平上升了13.6%,年均上升约0.81%。

第三,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1978年至1998年,共有13585万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平均每年转移为715万人。与此相适应,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1999年的50.l%。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7.3%上升到1999年的23.0%。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从1978年的12.2%上升到1999年的26.9%。

3.当前形势下的二元经济结构

今天的中国是一个前所未有的二元经济,而且是三七开的二元经济,我国这么多年的经济发展,每一年以10%的成长率增长的原因,主要就是二元经济的过热部门推动的,因此当前我们经济发展的组成超过一半都是固定资产,消费不到35%。因此,逼迫大量的出口,因此逼迫大量的积累外汇,因此人民币升值厉害。这个汇率的上升,打击到了二元经济过冷的部门,尤其是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

以大家熟悉的GDP为例,这是非常畸形的GDP,和欧美相比非常奇怪的。以日本为例,他们的GDP组成是以消费为主的,消费所占的比重是70%,而我们不是,我们的消费只有别人的一半,只有35%。那么我们的GDP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二元经济当中过热的基础建设工程拉动的经济发展。因此我们GDP几乎超过一半都是高楼大厦、桥梁高架等等,叫做固定资产投资,而消费只有35%,所以我们当前是一个消费力严重不足但生产却又严重过剩的国家。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重担单任重道远。

二、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主要特征

1.就业结构的转换严重滞后于产值结构的转换

虽然我国三大产业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的方向基本上是一致的,但三大产业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在第一产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1999年我国第一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为17.7%,而占社会总劳动力比重为50.1%,二者相差-32.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3%,劳动力的比重为23.0%,二者相差26.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0%,劳动力的比重为26.9%,二者相差6.1个百分点。显然这种差异,第一产业最大,第二产业次之,第三产业最小。

由于各产业技术进步的速度不完全一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绝对对称是不可能的,就业结构的转换要慢于产值结构的转换。但中国的就业结构滞后性更为突出。世界银行在《1979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揭示出这样一个规律,发展中国家工业与农业的产值份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人均接近700美元时(1979年价格)达到相等,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两部门的劳动力份额也达到相等。我国的工业与农业产值相等,是在1965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134美元时达到的,当时,工业为38%,农业为39%。到1984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提高1.3倍,达到310美元,而工业劳动力的比重,仅为17.2%,农业劳动力的比重仍高达68.4%。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转换的严重失衡,造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的结构性扭曲。从工农业产值构成看,到80年代末,我国的工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4,已基本实现了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然而从就业结构来分析,到90年代末期,我国的第一产业仍占劳动力份额的1/2,基本上还是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社会。

2.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

除日本以外的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转换都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依次渐进的结构演变模式。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则表现为第三产业的超前发展,由于工业就业的增加,远远低于农业就业的减少,因此,劳动力的转移主要发生在农业和服务业之间。与此相反,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过程中存在着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的特点。

我国1999劳动力就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就业结构仅高于1988年的泰国和1991年的巴基斯坦,却低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世界其他各国。

3.城市化发展严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从历史上看,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在一国的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与此同时,在空间结构上则不断向区位条件相对优越的地点聚集,这种伴随着工业化而产生的人口聚集效应是城市化发展的根本动力。

在我国经济发展与结构转换过程中,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关系表现出与上述城市化发展规律完全不同的特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1999年我国制造业比重为42.7%,不仅大大超过了处于工业化中期国家的水平,并超过了工业化后期国家的平均水平达10个百分点,而城市化指标仅相当于工业化中期的水平,为30.98%。

三、中国未来经济结构演变的趋势分析

中国目前已经是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到今年底,人均GDP将达到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一般说来,特别是对于一个经济体量很大的国家来说,人均GDP3000美元,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结构需要升级,产业结构需要进行重大调整。

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同步性。1978-2007年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步系数是3.4,即世界经济增长1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3.4百分点,中国经济影响世界,世界经济影响中国。2007年中国工业占GDP比重为49.2%,低于预测值0.8个百分点。2008年中国工业占GDP比重可能超过50%,工业化的趋势和资源环境状况恶化的趋势仍将加强。由于工业化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也会更加显著。

1.资源短缺导致未来我国工业结构调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

资源短缺和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问题将是贯穿今后中国经济“重化工业”发展过程最重要的约束条件,其中尤以能源问题最为突出。2007年中国能源消耗实际增长9.3%,电力供应增长14.9%。考虑中国能源政策紧缩及电力生产能力扩张等因素,2008年中国能源消耗增长10%左右,电力供应增长15%左右。实际上,改革开放以后的两次高增长时期都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等基础工业的“瓶颈”制约为标志发生转折的。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新一轮的经济增长难免再次陷入传统的循环。另外,这一轮短缺发生的背景不同,表现方式也有新的变化,而且经济基数远大于以往,对国际市场产生了重要影响,矛盾也比以往更为突出。

2.城市化步伐加快对我国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城市化取得长足进展,但总体上仍落后于工业化。参考国际经验可以看出,我国已基本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预计在未来二三十年里,城市化发展速度将比目前加快l倍,达到年均增长2~2.84个百分点,城市化将成为推动我国下阶段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之一。首先,城市化步伐加快将带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农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解决制约我国结构升级的“瓶颈”,推动三次产业结构“自然演进”的步伐。其次,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将加大对住宅、交通、水、煤气、邮电等一系列城市基础设施的需求,其中,住宅和交通需求对多数工业行业特别是汽车、建筑、建材都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并间接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最后,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对收入结构和消费习惯的改变有直接作用,从而带动整体消费结构的升级,拉动相关消费品工业的发展。

3.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关的产业将呈现较快增长态势

过去几年,汽车和房地产的快速增长,及受其带动下形成的一批高增长产业群,都充分地证实了消费结构升级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巨大的推动作用。到2020年,按照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的速度估算,居民人均收入将达到3500美元的水平。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这一时期往往是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最快,从而带动经济增长速度快速提升的重要时期。考虑到中国l3亿人口的现实,这一阶段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爆发出来的增长带动力量将是史无前例的。另外,我国经济至今仍未摆脱二元经济特征,农村居民收入只相当于城镇居民的40%左右,消费结构不在同一档次。这就决定了中国多层次的消费结构转变将同时发生,从而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带来多层次的推动力量。

四、结束语

总体来看,未来20年将是中国居民消费结构从衣食和部分用的需求,向提高住、行水平和生活质量阶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住宅、轿车、轨道交通等社会基础设施、通讯及其他新型电子产品、文化娱乐、旅游、社区服务等将成为重要增长点,并相应带动建筑、建材、机械、石化、电子等工业部门的较快增长。与此同时,随着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而带来的收入提高,将会增加对家电等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并拉动这些产业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期。

但是中国经济面临资源、环境和市场三重约束。事实表明,2007年中国资源价格明显上涨,资源更加紧张。同时,生态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无锡等许多城市已经到了没有干净水喝的地步,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环境约束突出。2008年世界经济总体环境趋于紧缩,意味着世界市场需求减弱,中国出口增长可能放慢。以上这些都将影响着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由于经济结构和产业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要求差距更大。因此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向合理化和高度化演进、增强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以结构优化求速度、以结构协调求效益日益成为中国发展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 曾寅初.我国工业化与二元结构转型效果的历史评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06》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2006(4)

[2]曾寅初.我国工业化带动二元经济结构转型的制约因素分析《教学与研究》2006(8)

[3]王小鲁.樊纲.《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4]周爱民编著.《高级宏观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5]李新安 中国区域市场化差异的经济效应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4,(3)

[6]刘伟,李绍荣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2002,(5)

[7]沈坤荣,付文林 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地区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5,(1)

[8]易纲.樊纲.李岩.《关于中国经济增长与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思考》.经济研究2003年8期

后进生转化总结第8篇

【摘要】探讨抗凝剂的使用对肝功能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分别用草酸钠和肝素钠两种抗凝剂抗凝的血浆测定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并与不使用抗凝剂的血清进行比较结果使用草酸钠抗凝剂组谷丙转氨酶显著低于不使用抗凝剂的血清组,使用肝素钠抗凝剂抗凝血浆总胆红素组明显高于不使用抗凝剂的血清组。结论:在进行肝功能测定时应注意抗凝剂的选择,以免造成测定结果假阴性和假阳性,而造成误诊误治。

【关键词】 草酸钠;肝素钠;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

在临床实验室,抗凝剂的种类很多,如凝血酶,草酸盐,肝素钠,EDTA,柠檬酸盐等很多种,这些抗凝剂对保证血浆和细胞的分离,缩短病人等侯时间具有重要意义,但某些抗疑剂的选择不当会造成病人的结果不准确,造成误诊误治;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剂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由浙江伊利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分别为070501、070601。草酸钠试剂(分析纯99.97%,分子量为134.01.)由北京化学试剂公司生产,批号为040803;肝素钠由齐鲁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060116。

1.2 仪器麦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1.3 血清标本我院门诊及主院病人154例患者血清标本.平均年龄42.5岁,男76例.女78例.平均年龄39.5岁。

1.4 方法(1)采取患者静脉血分别采用草酸钠,肝素钠两种抗凝剂处理和不使用抗凝剂处理方法经离心后,草酸钠常用做抗凝剂,抗凝浓度为0.1mol/L浓度与血液按1:9比例使用为抗凝,肝素钠抗凝剂为1251U/ml抗凝4mL静脉血,干燥后使用。吸取血浆和血清分别进行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测定。(2)按试剂说明书设置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实验参数: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NOSA统计学软件统计,使用草酸钠,肝素钠抗凝剂处理的测定结果分别与不使用抗凝剂结果进行比较如表1,表2。

2 结果

表1 使用草酸钠抗凝剂血浆血清标本谷丙转氨酶测定结果统计学比较

表2 使用肝素钠抗凝剂血浆血清标本总胆红素测定结果统计学比较

3 讨论

在临床实验室,萆酸钠常用做抗凝剂,抗凝浓度为0.1mol/L浓度与立液按1:9比例使用为抗凝,但可以抑制乳酸脱氢酶活性,医三,在测定谷丙转氨酶时,可以使谷丙转氨酶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活性,进而降低指示反应的反应速度,使单位时间内NAD+生或减少,实时反应曲线斜率减小或变为平缓,使谷丙转氨酶测定结果偏低,特别是测定高谷丙转氨酶活性标本时,其下降更加明显(t值增大),造成测定误差如表1。

肝素为含有长短不一的直链阴离子粘多糖,平均分子量为15000左右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呈强酸性。重氮法测定总胆红素时,试剂中的十一烷基二甲基溴化按是季铵盐类有机物,在水中Br被OH―取代后的有机化合物是季铵碱,是一种强碱,二者在水中相遇后进行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不溶于水的盐类化合物,反应液产生混浊使试剂的透光度下降吸光度升高造成总胆红素的测定值升高,其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统计学比较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