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14 16:20:52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第1篇

【关键词】BNC语料库 主题词 应用科学 自然科学 社会科学

【Abstract】The present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key words in engineering English based on the corpus data of three domains of BNC (British National Corpus), applied science,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respectively. It reveals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the key words of engineering English by delving into the key words of applied science in general and in particular comparing them with those of social science and natural science. 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keywords of engineering English, with the corpus data of applied science as a probe, take on high subject-oriented specificity (eg. computer science, medical science, business, physics, biology) and practicability closely relating to the key words of natural science and social science, rated at 26%. This investigation is of a certain referential value to the practitioners in the field of engineering English.

【Key words】engineering English; corpus data; applied science; natural science; social science

一、引言

M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巩固了工程技术在商业,日常生活以及和科研等方面的地位,工程英语是科技英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种重要的英语语篇。同时,工程技术是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英语在工程技术领域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研究工程技术英语势在必行,科技英语文体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在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特征。而计算机语料库的产生以其快速准确的优势为此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和便利性。本研究通过微观化的探讨,可总结出工程技术英语关键主题词局部的一般规律,为工程技术专业的学习和分类提供便利,为工程技术领域的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和传播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基于BNC语料库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文本,用AntConc3.2.1w为分析工具。关键词提取的理据与方法:本研究基于利用语料库的研究路径,从BNC(British National Corpus)语料库的自然科学,应用科学和社会科学文本中提取主题词,主题词提取的主要条件,1.把具有相同主题的语料库作为观察语料库,语料库主题必须类似。2.必须有另外一个较大的语料库作为参照语料库。3.语料库文本篇幅以及数量一致。通过统计学的方法把提取出来的关键词做成一个各学科的词表,对应用科学从词性,内容,出现的频率以及关键性等诸多方面进行分类,用于调查工程技术应英语一般特点,然后用对比分析的方法研究这三个语料库主题词的异同点,从而揭示工程技术英语主题词自己本身的具体显著特征。其具体操作步骤有:1.把具有学科领域的主题词和各学科领域通用的一般词汇数据对比。2.把具有学科领域的主题词和各学科领域通用的一般词汇内部领域分类数据对比。3.把应用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题词在各领域分布的数据对比。

三、研究结果

1.工程技术英语主题词一般特点。为了得出应用科学领域英语主题词的一般应用特点,研究人员对应用科学领域英语主题词的前150个进行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在精确的数据化分析的基础上,对应用科学领域英语主题词的一般应用特点进行了总结归纳。

通过对应用科学语料库中前一百五十个关键主题词的应用分析,我们把这些主题词分为具有科学领域的主题词和各个学科领域通用的一般词汇。在分析了它们的数量和所占比例之后,我们发现前者所占的比例为百分之七十四,远高于后者所占的比例百分之二十六。我们由此推出结论,在应用科学领域的英语关键主题词中,学科领域的英语主题词占了主导地位,数据如下图所示:

2.工程技术英语主题词显著特征。通过对学科领域分类,我们发现具有学科领域的主题词可划分为生物学、医学、计算机科学、商业、物理五个领域。其中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英语关键词所占比例居于首位,为36.00%,生物学最少。占2.00%。各学科领域通用的一般词汇可划分为虚词和实词两大类。其中实词比例达到82.05%,占主导地位。虚词比例只有17.94%,占比重较小。研究发现,计算机科学领域英语主题词的使用量最大,最为普遍。各学科领域通用的一般词汇中实词使用率较虚词使用率较高。

为了了解主题词在各学科领域的应用情况,在具有学科领域的主题词和各学科领域通用的一般词汇内部领域分类数据对比中,我们把social science, natural science和applied science作为观察语料库,把social science, natural science和applied science为参照语料库在BNC中提取前50个英语主题词进行M向的数据化对比。研究发现,社会科学领域,非学科英语主题词占比重最大,生态学英语主题词在这一领域所占比重为零。自然科学领域,生化类英语主题词占比重最大,为52%。教育和法律类英语主题词在这一领域为空白。在应用科学领域,计算机科学英语主题词占比重最大,为54%,机电和法律主题词为空白。法律英语主题词只有社会科学有广泛应用,占比重情况量化性地体现了各学科领域的应用情况。

四、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以应用科学语料库为观察语料库,以应用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语料库为对比语料库情形下的英语关键主题词分类化,数据化的精确研究,分析出应用科学英语关键主题词的本身使用特点和一般规律。又在同等条件下,分别把社会科学语料库和自然科学语料库作为观察语料库,将从三个领域语料库中提取出来的英语关键主题词进行横向精确对比。由此分析出,应用科学语料库英语主题词与其他两者英语主题词的异同点,揭示了工程技术英语主题词的使用特征。从而深化对工程技术领域英语关键主题词应用的认识。这一研究成果将对工程技术英语的学习和研究以及工程技术领域的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McCarthy.M.Vocabular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0.

[2]Scott.M.R.Word Smith Tools[CP].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3]陈鸿琴.工程英语的文体量化分析[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科版),2005,5(2):98-99.

[4]程安宁,周新建.机械工程科技英语[M].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5]高超.基于语料库的SARS报道研究[J].外语教学.2004,25(4): 41-44.

[6]黄建平.工程英语语篇的词汇特征[J].重庆交通学院学(社科版).2004(12):118-119.

[7]李文中.基于英语学习者语料库的主题词研究[J].现代外语(季刊).2003,(3):285-288.

[8]李文中.语料库标记与标注以中国英语语料库为例.[J].外国语文双月刊.2012,(3):337-339.

[9]李文中.“新弗斯语料库语言学”考辩[J].外国语.2016(2): 31-35

[10]梁茂成,李文中,许家金.语料库应用教程[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第2篇

1研究生招生与录取方式对比分析

日本研究生的选拔模式与思想与中国截然不同。其选拔基本过程如图1所示。日本研究生招生对象面向全社会,其中包含三类对象,一般考生(本科毕业学生)、外国留学生和社会人士。这里仅对一般考生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研究生的招生和录取各大学拥有高度自,自主组织考试,自主命题,自主决定最后录取。这一制度保证了各大学可以根据自身拥有的资源和办学特色,合理确定选拔标准和招生人数。对学生的选拔,导师是第一关,导师是否接受是学生提出申请与参加考试的前提。基础知识的考查是第二关,一般包括英语和相关专业课地考查,英语考查采用“托业”考试成绩,可以比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专业课根据大学、学科以及研究方向不同,考试的形式和内容也各不相同,一般只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三关,教授会的审核与面试。这一关,可以比较全面的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科研潜力。审查包括简历、本科成绩证明、入学志愿、志愿理由、研究计划等内容。面试由多名相关专业教授组成的教授会负责,针对学生的入学志愿、研究计划等诸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了解,最终确定是否录取。这一系列的考核,是学生的综合能力的体现,减少了学生的备考工作和心理负担,为学生赢得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让学生把更多的功夫用在平时,而不是考前的突击备考。

其次,是导师与学生的完美结合。本科四年级学生,按照惯例,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毕业设计的方向和相应的指导老师(本科阶段的称呼),并进入指导老师的研究室,这是学生的第一次选择。接下来的半个学期,将对老师的研究动向以及研究室状况有一个全面了解,然后选择是否继续研究生学习,这是学生的第二次选择。在此过程中,老师也充分了解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如果学生选择此方向继续读研并且老师接受,一对师生将完美产生。由于研究生考试考查的重点是综合能力,学生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备考,因此,大四学年在研究室的学习中实践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升。因此日本的研究生招生制度赢在了起跑线,比国内研究生的培养提前了大约整整一年的时间。

2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对比分析

中日研究生培养的模式在形式上基本相似,分为理论学习和导师科研项目参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完成研究项目和毕业论文。但是在培养的思想、课程的讲授与学习、导师的管理培养以及国际化创新培养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不同。

(1)中国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关于思想培养。农业工程类研究生的培养重心侧重于导师和导师的研究课题,前者决定了模式,后者决定了内容。是以一种学生跟着导师走、围着课题转的培养思想。选择的范围是老师课题下的分支,而不是自己主观意愿的自由表达。由于选择是固定的,学生缺少自己的思考,创新思想在起点受到限制。关于专业划分。根据21世纪对农业工程人才的要求,此类学生应该有较好的适应性和整体的知识结构,有较宽广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知识,因此此类学科不应专业区分过细。而我国农业工程方向划分较细,并没有足够考虑未来学科的相互渗透与交叉。关于研究生课程。在课程设置以及内容上,基本理论课程的教授重视程度不够,太过浅显,在实际研究中出现问题时,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单一,学科之间的交叉不多,内容陈旧,不能反映学科前沿的最新热点和研究进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视野不过宽阔,对待问题不能够多角度分析,缺乏创新的基础。在学科交叉方面,农业工程应以机械工程学科为基础,体现机与电、农机与农艺、技术与管理三个相结合,其知识结构应具备农业工程、农学、农业经济和管理等多学科的复合型知识。

基本理论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本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基础的大本营,却在种种体制、人为因素的制约下,失去了其本意,其结果是学生完成了课程,拿到了学分,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能力。导师对研究生的管理和指导。首先国内导师与学生之间缺少确定形式的交流与沟通。学生的问题往往仅仅针对某一个点,某一件事情随即发问,没有经过仔细的分析和思考,也不够系统。有些问题学生通过资料的查找和自己的思考是可以自己解决的,这样就浪费了导师的时间,也不利于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思考问题的培养。由于沟通的随机性,使得导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动态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其次实践能力对于工程学科研究生而言是重中之重。因此导师并没有根据学生专业与具体研究方向,给予相关工程类实习建议,这将导致学生无法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

关于学科前沿和学术会议。国内农业工程研究生普遍存在一种缺陷,即论文水平有一定欠缺,受科研经费的限制,研究生参与国内学术会议的情况比较少,参与国际会议更是天方夜谭。学生对学科前沿的了解一般仅限于国内期刊文献的查阅,对国际情况的了解则取决于导师的要求以及学生自己。由于以上两点原因,使农业工程研究生很难有思想高度和广度的加强。这样很容易导致我国农业工程研究生走向工作岗位后,具有实干精神但缺乏做报告的能力。以上诸多原因造成研究生培养只懂基本理论,不会应用,缺少创新。培养过程中学生没有接触到太多的新鲜空气,没有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新事物的习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偏离了预期设想。

(2)日本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在培养思想上,在整个学习和研究过程中都非常重视来自学生的声音,给与学生足够的表达和实践自己思想的空间。导师的作用更多的是研究过程中的指点和宏观研究方向的把握。这种培养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关于研究生课程,在课程教授内容和考核方式上均体现出培养模式的差异。课程教授的内容大多是教授目前正在研究中的前沿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得学生的思想走在所学领域的最前沿,并且研究生课程也比较注重学科的渗透和交叉,一门课程一般是由统一领域的不同老师教授,使得学生充分吸收来自不同老师的精华,从而增加了其创新的基础。体现不同的还有最后的考核方式,研究生的最终考核没有考试,以发表和报告为主,发表的内容必须是最新、最前沿的内容,报告的内容大多也都是目前研究的空白领域,学生想省点力气是很难的,东拼西凑基本是不可能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外界条件的限制逼上梁山。

日本导师对研究生的生活学习的指导、能力的培养。除了平日实验中导师给与点拨和指导以外,导师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对学生进行培养。第一是每周的研讨会,研讨会要求全研究室全体人员参加,大的研究室也可能分学年进行,时间也是根据研究室的情况而定。在研讨会上,每人作5~10分钟的简短发表,发表的内容主要是介绍上周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的研究动向,或者是自己外出参加会议、旅行的一些感悟看法,也可以说说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通过研讨会,导师和学生都是受益者。导师可以掌握学生的最新研究动态,把握研究的方向,了解到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帮助。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导师系统的解答,研究方向得到了扶正,研究更加明朗化。同时在发表时,是对平日工作的总结和成果展示,对学生平日的学习起到了一种很好的督促作用。

第二是较为大型的发表,称之为“Seminar”。研究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这里得到体现。进入研究室的大四学生和研究生均有机会参加“Seminar”,一般一个学期研究生会有2次发表机会,大四学生会有1次,根据不同的大学、领域、学科,也会稍有不同。“Seminar”的发表内容一般是本领域内前沿的英文学术期刊,学生将期刊翻译成日文,并且将其中的理论、方法、过程、成果以PPT的形式展现出来,并且要查找资料,弄清楚为什么,因为在发表时,老师和学生均可以向发表者针对相关问题进行提问。Seminar虽然是以研究室进行的,规模不大,但是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可以了解到最前沿的知识,为其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关于学术交流,日本导师十分重视研究领域内研究会议或学术交流会议的参与,只要经费允许,师生同往或者只派学生前往的情况比较多见,这和国内导师一人外出参加会议,学生留守研究室形成鲜明对比。学术交流活动的参加,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国内、国际的一些知名学者专家的研究动态、最新研究理论和方法,进一步打开学生视野,保证了学生视野和思想的国际化,前沿化。与之相应的创新能力也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二、关于研究生培养导师的对比

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其导师的学术水平的高低,有着莫大的关系。一名优秀的导师,在其研究领域内应当站在学术的前沿,同时拥有一套科学有效的研究生培养方法也至关重要。

1关于中国研究生导师

研究生导师的在职培养问题。在农业工程领域,大多没有细致的培养计划,国内高校之间的交流和国外继续培养的项目也较少,大多导师后期的培养来自于自我培养,同时也缺乏考核制度,因此造成部分导师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意识下降。另外,研究生导师的评选只是学术水平的衡量,而没有管理水平的考查,后期也没有培训措施,加上研究生培养没有统一的约定俗成的形式,从而研究生的培养成为导师风格的体现,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单一导师制问题。单一导师的好处在于能够确保权责分明,便于导师日常的管理和学生真实水平的考查,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综合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其弊端越来越明显。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导师包揽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学生所接受的学术思想、研究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博采众长、提升综合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关于日本研究生导师

在导师的继续教育问题上。日本非常注重在职老师的继续教育,一般采用国内培养与国外培养相结合的模式。这大大提升了日本导师的学术研究水平,因此塑造了一批高素质的研究生培养团队。但是日本的导师大多实行终身制,尽管日本导师的自我约束力和职业精神都普遍比较高,但是导师在学术上的积极性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关于日本研究生导师团队。研究生的培养一般由3名导师组成,一名主担当导师,负责学生绝大多数的培养工作,也是学生所在研究室的负责人,两名负担当老师,主要在Seminar发表,毕业论文的完成以及平日研究中的问题给予指导和建议。这就使得学生在一名导师的研究室中接受了3名导师的学术思想的熏陶,对于科研能力的塑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大的作用。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第3篇

1医学研究生科学素养的现状和问题

1.1现状

医学研究生应具备的科学素养应包含科学技术知识、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科学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具体内容。和一般大众以及文科研究生相比,医学研究生接受过医学高等教育,是科学素养较高的群体。但笔者发现,虽然医学研究生具有了一些专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不意味着他们具有全面的科学素养。这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因为科学教育最重要的不仅是获得知识,而是提升科学精神,塑造创新能力,目前医学研究生的科学素养存在以下问题和缺陷。

1.2问题

1.2.1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不够全面具备完善科学素养的医学研究生应能够了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理解关于宇宙、物质、生命的基本内容,对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技术概念能够正确了解,并且关注世界科技发展动态和趋势。医学研究生在高校学习了较多医学相关知识,但是由于医学研究生专业划分较细,单科性与行业性明显,导致他们接受较多的是专业技能学习与培训,对专业之外的领域知之甚少,缺乏对科学知识的宏观了解与整体把握。

1.2.2对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了解不够深入

医学研究生只有了解了科学研究活动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才能够培养科学的思维习惯和方式。但是目前在医学院院校,医学研究生所用的教材中往往是以知识体系为中心,按照循序渐进、系统化的原则,选取经过长期实践筛选、积累下来的科学知识,往往舍弃了科学发展的具体过程,展示给学生的是一个个成熟、静止、无疑问的知识点。医学研究生在学习中难以了解科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更谈不上对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全面了解。

1.2.3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不够关注

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并对其作用和形成过程有着清晰的了解,医学研究生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科学的精神对待每一次实验,以求实的态度诊治每一位病患。因此有必要让医学研究生充分了解历史上的科学家对待科学的态度、从事研究工作的作风、所遵循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艰苦的成长历程等,从而切实体会科学精神的可贵和重要,培育良好的科学批判精神。目前,医学研究生接受的科学教育大多是是灌输现有的科学知识,对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关注极少。

1.2.4对科学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影响的了解程度不足

现阶段的医学模式是“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医学研究生只有全面认识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了解现代科技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影响,才能正确应对学习和工作中出现的科技现象,使医学研究生将自己对民族、国家以及社会的责任感与掌握的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但目前医学院校的科学教育在介绍科学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方面,总的来说,正面的强调比较多,对科技所产生的负面作用的介绍较少,这不利于对科学技术的全面、整体的把握[1]。

2自然辩证法课程与科学素养培养的内在一致性

《自然辩证法》作为医学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注重培养医学研究生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观和科学思维方法,与加强医学硕士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2.1自然辩证法可以完善医学研究生对科学技术知识的基本了解程度

科学知识是构成科学素养的首要因素,因为它是培养其它必备因素的基础和载体。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部分是以自然界的存在和演化为研究对象的,自然观具体可以分为物质观、运动观、时空观、信息观、系统观、以及自然科学史。这些知识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拓展自身专业研究领域的视野,在更全面的知识背景下,对辩证法规律和范畴的理解不断充实和深化,从而帮助医学研究生把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提高到同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新思想相适应的现代水平。特别是自然科学史部分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在了解科技史的基础上能够回顾医学相关学科的发展历程,分析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帮助他们形成系统的知识背景,从而不仅具备科学知识而且掌握科学方法。

2.2自然辩证法可以加深医学研究生对科学技术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的了解,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今天的医学研究生就是未来医药卫生战线上的骨干力量,如果他们缺乏真正的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会直接影响到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自然辩证法课程可以从诸多方面予以帮助,一方面,自然辩证法通过介绍科学共同体应有的科学精神,倡导医学研究生要遵循科学共同体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的理性追求、价值准则、行为规范以及特有的精神内涵;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课程可以通过科学史的案例教学,让医学研究生真切领会到,科学的本质就在于不断地有所发现、有所创新,要敢于用批判、怀疑的眼光来审视所接受的知识。可以说在《自然辩证法》整个知识体系中都蕴涵着科学精神的相关知识,可以培养学生崇尚理想、实事求是、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3自然辩证法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正确认识科学的社会功能及其社会影响

在当今“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下,医学研究生作为社会的高级知识分子,很显然也须承担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本着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关注人类社会的发展、关注人类的命运、不断追求进步和真理。既要保持对自己专业研究领域的深入探索,又要注重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尽可能做到学习、科研与服务社会相统一。此外,科技的进步在给我们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有很多副作用。自然辩证法可以使医学研究生了解科学技术的两重性,从而强化其社会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一方面可以为医学研究生在设计开发和利用一些新的医学科技成果时,能充分考虑到它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自然辩证法课程从人与自然哲学关系的反思,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途径,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正确看待人、社会、自然的关系,明确人在自然界的合理定位,人必须与自然协同进化、协调发展。

3以提升医学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为导向的自然辩证法课程改革路径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教社科[2010]2号)精神,《自然辩证法概论》即将从原来54个学时的必修课调整为仅有18个学时的选修课程。在此情况下,医学院校的《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都必须随之而改革,才能真正有效地在较短学时内达到提高科学素养的目的。笔者认为,医学院校在这次自然辩证法教学改革中,重点应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对医学研究生进行哲学知识的教育,开阔其学术视野,使其不断吸收新的科技信息、哲学知识,从而调整和完善原来单一的知识结构;(2)培养医学研究生的科学精神和辩证思维方法,引导其成为自觉的辩证唯物主义者;(3)提高医学研究生的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其人文精神,并与科学精神协调起来,培养彻底的求真务实精神,使之走上全面发展道路;(4)引导医学研究生在理论指导下进行实践,力求学以致用,调动其参与研究和创造的积极性,弘扬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具体来说,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后应包括:

3.1教学内容上,应把医学史研究成果融入自然辩证法教学

目前,“自然辩证法”课程多使用国家教委社科司主编的教材,该教材属于理、工、农、医各专业研究生通用性教材,与各学科的专业直接联系相对较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应在医学院校自然辩证法课程中,加入医学史的内容,将中外医学史的相关研究成果,吸收到自然辩证法教学内容中,医学史的成果,能够提供生动又鲜活的史料以及史学观点,可以帮助医学研究生在系统掌握自然辩证法基本原理基础上,结合医学实践,探讨医学思维和医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从而进一步完善其科学素养。

3.2改革教学方式,实施开放的教学

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改革后的“自然辩证法”教学应转变传统的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实施开放式的教学。具体说来,开放式教学有5个核心方式:(1)以疑引思教学法:即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设置一些问题,以问题引发医学研究生主动思考,进而让其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2)以例启思教学法:即在课堂讲授中要能够灵活运用科学史或者生活中的案例,通过案例来分析“自然辩证法”的理论知识,降低课程的枯燥程度。(3)以辩激思教学法:即教师根据“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内容,同时结合提高医学研究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目的,设置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让学生参与讨论或辩论,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去全面思考、主动思考,达到预期教学目的。(4)以网延思教学法:即充分运用网络条件,增加师生的交流渠道,从而拓展和延长医学研究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对教师实行教育观念的变革。(5)以行践思教学法:即为了加深医学研究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可根据具体的条件组织课外实践活动。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第4篇

关键词 创造力;创造力游乐场理论;创造教育

分类号 B849

1 前言

20世纪50年代以后,研究者们开始用心理测量方法大规模地测量人们的创造力,其基本假设是创造力是一种跨领域的能力(Guilford,1967;Torrance,1974)。但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学者开始怀疑跨领域创造力的存在(Csikszentmihalyi,1988;Sternberg&Lubart,1995)。Amabile(1996)把创造力描述为创造动机、领域相关技能以及创造技能三者的汇合;Csikszentmihalyi(1988)认为创造力是个体、专业和领域等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Sternberg和Lubart(1996)认为具体知识是构成创造力的六因素之一。这就在理论上提出了创造力领域特殊/一般性的问题,并且成为创造力研究中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Simonton,2007,2009a,2009b;Sternberg,2005;Feist,2006;Kaufman&Baer,2009b)。领域一般性理论认为,存在一个可以应用到任何领域的一般性的创造力,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在所从事的任何领域做出创造性成就:领域特殊性理论则认为,创造力存在于某一特定领域。且很难迁移到其他领域。

从实证角度看,有些实证研究支持创造力的领域一般性(Kaufinan&Baer,2002;Steinberg,1985),有些则支持领域特殊性(Baer,1994)。Baer(1994)认为创造力不仅是领域特殊的还是任务特殊的。虽然支持不同的甚至是相反观点的研究仍在继续,但有大量的证据支持创造力既有特殊性也有一般性,并且随社会情境变化及个体从儿童期发展到成年期,领域特殊/一般性的程度也在变化(Plucker&Beghetto,2004)。创造力的领域特殊性的发展模型(Plucker&Beghetto,2004;Plucker&Zabelina,2009)以及创造力的游乐场理论(The Amusement Park Theoretical Model ofCreativity,APT Model of Creativity)(Baer&Kaufman,2005a;Kaufman&Baer,2004b;Henshon,2009;Kaufman&Baer,2005;Kaufman,2009)都体现了这种融合的观点。本文将详细介绍创造力游乐场理论(APT)的提出背景、主要观点,然后分析其理论贡献,并指出该理论的不足之处与未来发展方向,最后探讨该理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2 创造力游乐场理论(APT)的产生背景

在20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创造力都被看作是领域一般性的。如应用最广泛的创造力测验――托兰斯创造性思维测验(Torrance,1974)就假设发散思维能力是领域一般性的。Guiford(1967)有关发散思维的多维模型也是在一般性的假设下构建的。尽管随着研究的深入,有些研究者开始致力于特定领域的发散思维的测量(Lin,Hu,Adey,&Shen,2003),但这些尝试还比较少见。受Gardner(1983)多元智力理论(Multiple-intelligence Theory)的影响,领域特殊性观点作为一种主要的理论立场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有研究者(Gardner,1988)明确提出应该像看待智力一样看待创造力,重视创造力领域特殊性的研究。APT的主要提出者Baer和Kaufman在20世纪的90年代初就开始了创造力领域性的研究。在Creativity ResearchJournal上,Baer和Plucker曾就创造力的领域特殊/一般性问题进行过争鸣(Baer,1998;Plucker,1998)。Baer(1993,1998)认为,高水平的创造性思维是在特定领域表现出来的,在另一领域不一定能够有同样高的水平。Baer(1994,1996)进行的两个训练研究也说明,特定任务上的创造力技能的训练只能增加被试在与训练有直接联系的任务上的创造性表现。Plucker(1998)则批评领域特殊性研究是对理论的选择性解释,存在方法效应(a method effect)和循环论证。但随着研究的深入,研究者开始认识到创造力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进而出现了融合的观点。Kaufman和Baer(2004b,2005)开展了大量实证研究,在整合这些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造力游乐场理论。目前这一理论仍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之中(Kaufrnan,Cole,&Baer,2009;Kaufman,2009;Kaufman&Baer,2009a;Silvia,Kaufman,&Pretz,2009)。

3 创造力游乐场理论(APT)的主要观点

创造力游乐场理论(APT)以迪斯尼乐园来比喻创造力,提出了由四个水平组成的层级结构,分别是先决条件(Initial Requirements)、一般主题层面(General Thematic Areas)、领域(Domains)和微领域(Micro-Domains)。

处在层级结构基础水平的是先决条件,这相当于进入任何一家游乐场都必须有门票一样。先决条件包括智力、动机和环境,它们是所有创造活动所必须的,若个体不具备这些条件的最低水平,就不可能有创造性的表现。

第二个水平是一般主题层面,这好比进入迪斯尼后,决定去哪个主题公园一样,动物王国、艾波科特、好莱坞影城还是魔法王国。一般主题层面是创造活动的基石,到底有多少一般主题层面呢?在希腊神话中就有九个缪斯之神的说法。Feist(2004)提出心理领域(domains of mind)概念,认为存在七个心理领域: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语言学、数学、艺术和音乐。Kaufman和Baer(2004a)要求241名大学生对自己在九个层面的创造力进行评价,经因素分析得出三个因素:移情/交流方面的创造力(人际关系、交流、解决个人问题和写作),“动手做”的创造力(艺术、工艺和身体创造力)和数学/科学创造力(数学或科学创造力)。Oral,Kaufman和Agars(2007)以土耳其大学生为

被试的研究得出的结论稍有不同,他们发现艺术因素包括艺术、写作和工艺,移情/交流因素包括人际关系、交流和解决个人问题,数学/科学因素包括数学和科学,但身体/动觉不属于任何一个因素。Kaufman,Cole和Baer(2009)将关于一般主题层面的研究推进了一步,他们请3553名被试评价自己在56个不同领域的创造性,结果发现七个一般主题层面:言语艺术(Artistie/Verbal)、视觉艺术(Artistic/Visual)、企业(Entrepreneur)、人际(Interpersonal)、数学,科学(Math/Science)、表演(Performanee)和问题解决(Problem Solving)。在一般主题层面开始出现一些基本差异,如科学和艺术的思维模式、所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等都有明显的不同。要在表演层面有所创造,如乐器演奏,需要的能力(如音准感)和人格(如更外向,不怯场)就完全不同于数学/科学层面所要求的能力和人格。同时,对某个一般主题层面重要的技能,在其他主题层面不一定具有相同的重要性。例如,有利于人际创造力的情绪智力,对数学,科学创造力的促进作用就较小。

第三个水平是领域。这相当于在魔法王国里,有中央大街、冒险乐园和米奇小镇等选择一样。众多的领域构成一般主题层面,如小说、非小说、诗歌、新闻等领域都属于言语艺术这一主题层面。在这一水平,各领域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比如创造性的诗人和创造性的新闻工作者都属于言语艺术这一主题层面。他们都有很强的文字能力,但他们之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如两者的思维风格不同,前者倾向于立法型思维风格,后者倾向于执法型思维风格(Kaufman,2002)。高创造性的新闻工作者和作家(如小说家、诗人等)的工作条件以及外界对他们的期望也有很大的不同,顶尖的新闻工作者可能必须在十分钟之内写出稿子,而同样优秀的小说家可能会十年磨一剑;小说家和诗人可能会更内向,避免社会交往,决定他们成败的作品需要很少的外界输入,而新闻工作者则依赖于与社会的互动,因为他们的作品就来源于外界信息和他人的观点(Kaufman,2009)。

最后一个水平是微领域(或任务),这好比在中央大街上有优雅的老式马车、古色古香的店铺和餐厅茶室一样。同一领域的各任务之间拥有许多共性,但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如同属于新闻的消息(如新闻联播)和专题类节目(如新闻背景分析和焦点访谈),前者注重时效性,而后者则要求深入和详尽。

总之,APT理论的第一个水平(先决条件)是一般性的,而下面的几个水平越来越具有领域特殊性,到最后一个水平(微领域),其领域特殊性就更加明显了。

需要强调的是,该理论中提到的创造力所需要的技能和特质具有重叠性(overlapping)和两面性(dual-aspect)(Baer&Kaufman,2005b)。重叠性是指一般主题层面、各领域、各任务之间既需要共同的技能和特质,又需要特定的技能和特质;两面性是指在概念层面上,某些技能和特质具有一般性,而在应用层面上又具有特殊性。如动机是在各个领域表现出创造性所必备的条件,在这一意义上说它具有一般性,但在应用层面上,又有科学研究的动机、化学研究的动机、无机化学研究的动机等不断分化的特点,即存在属于不同层级的动机(Kaufman&Baer,2006),越往下越具有更强的特殊性。

4 对创造力游乐场理论(APT)的评价

4.1 创造力游乐场理论(APT)对理解创造力定义的贡献

从定义上看,创造力是产生被特定环境所认可的新颖且适用的产品的能力(Plucker,Beghetto,&Dow,2004;Steinberg,Lubart,Kaufman,&Pretz,2005)。也就是说,在各个领域表现出来的创造力都要同时具备新颖性和适用性两个基本特征。但结合领域分析创造力会发现,不同领域中人们评价创造力时对这两个特征的侧重是不同的。对于科学和企业,新颖性和适用性可能同等重要;艺术则更强调新颖性,较少关注适用性。同一主题层面的不同领域对新颖性和适用性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同是言语艺术,诗歌和短故事更强调新颖性,而新闻更关注适用性。甚至同类微领域间也存在很大差异,同是作诗,无韵诗比十四行诗更注重新颖性。

因此,从创造力的定义上看,创造力既具有一般性成分,即都要求新颖和适用性,又因领域或任务要求产生了细微的差别。APT理论承认创造力领域一般性和领域特殊性的并存状态,并说明了领域一般性因素和领域特殊性因素是怎样在层级结构中在不同程度上重叠的(Baer&Kaufman,2005b),这一点符合创造力定义的本质。

4.2 创造力游乐场理论(APT)的不足及未来发展

APT理论使人们从融合的角度审视创造力,拓展了对创造力的理解。该理论认为创造力既有一般性也有特殊性,并且把创造力划分为四个水平,颠覆了以往领域特殊/一般性争论的两分法,为创造力的研究开辟了新的研究视角。在APT理论中,微领域嵌套在领域中,而领域又嵌套在一般主题层面里,虽然这种层级结构条理清晰、解释深刻,但仍然存在不完善之处。结合已有的实证研究、理论提出者对APT理论的反思和作者对理论的认识,该理论的不足及未来的发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第一,Kaufman等建构APT理论时通过分析被试对不同领域表现出的创造性的自我评价来构建模型,是数据驱动的,因缺乏逻辑化的概念分析而使得分层和分类的理论依据不清晰,从而出现分类混乱、类别间界限不清晰以及边界溢出等现象。例如,所列出的七个主题层面(言语艺术、视觉艺术、企业、人际、数学/科学、表演和问题解决)并不是同一水平的概念,问题解决与数学/科学相比应该处于更基础的层面;又如,“言语艺术包括小说、非小说、诗歌和新闻”的提法明显是边界溢出的。Kaufman等人有关APT理论的最新实证研究仅揭示了三个水平:先决条件、一般主体层面和领域(Kaufman et al.,2009)。比较而言,三个水平中有关一般主题层面的实证研究最充分,但结果也不尽一致(Ivcevic&Mayer,2009;Kaufman et al.,2009)。所以该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需要采用多样化的数据收集方法进一步通过实证完善理论,另一方面有赖于概念层面的深入思考。

第二,理论概括化程度不够。例如,属于不同一般主题层面的领域、微领域之间存在高相关。Baer(1993)研究发现,写诗和解数学应用题之间存在无法解释的显著相关。Kaufman和Baer(2009a)称这种现象为“奇特的联结”(strangebedfellows),并给出了基本的解释,认为这些联结可能是由于某些外界条件导致个体发展了属

于不同主题层面的技能,但并没有给出更深刻的理论说明。Simonton(2004)关于创造力的或然性本质(probabilistic nature)的观点和Lemer(2002)提出的发展情境论(Development Contexmalism)为这一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Simontou(2004)从创造性过程、创造性个体和创造性产品三个方面说明了创造力是一个随机组合过程,而且由领域决定的各种限制条件又置于随机行为之上,从而阐述了创造力是一个受限制的随机过程(aconstrained stochastic process)。发展情境论认为,人的发展是通过发展中的个体与其所处情境(包括物理环境、社会成员、发展中的个体和随时间推移的情境变量的变化)间的持续交互作用实现的,个体的发展变化过程在本质上是或然渐成性的(张文新,陈光辉,2009)。这也从一个方面揭示了APT理论注重横断分析,没有充分考虑发展的情境因素(Plucker&Zabelina,2009),因而在解释诸如“奇特的联结”等现象上缺乏理论深度。

第三,APT理论采用横断研究数据,截取创造性表现侧面,揭示了创造力领域特殊/一般性特征,其理论贡献是明显的,但对刨造力发展过程的思考仍有不足。APT理论的主要提出者Kaufman等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提出了创造力的四C模型(the Four C Model of Creativity)。该模型从创造力发展的水平与贡献的角度将创造力分为微创造力(Mini-c)、小创造力(Little-c)、专业创造力(Pro-c)和杰出创造力(Big-C)四个水平(Kaufman&Beghetto,2009;Beghetto&Kaufman,2007)。其中微创造力是指对经验、事件和行动所做出的新奇的、具有个人意义的解释;小创造力是指在特质、过程和环境交互作用中,个体或团体所产生的被特定的环境所认可的新颖和适用的产品:专业创造力是指在创造性水平上超过了小创造力,但未达到杰出创造力水平的创造力;杰出创造力是指取得彪炳史册的创造性成就。该理论认为,随着创造力被认可和贡献程度的提高,创造力经历了一个由一般向特殊不断转化的过程,创造力在微水平上具有更强的一般性,随着创造力向专业方向发展,创造力具有越来越明显的领域特殊性(Beghetto&Kaufman,2009)。将APT理论和四C模型综合起来从横向和纵向(发展)两个维度来说明创造力的特殊/一般性问题是APT理论的发展方向。

5 创造力游乐场理论(APT)对创造教育的启示

APT理论为培养创造力提供了科学依据。首先要重视创造力先决条件的培养和开发,如基本的认知能力、创新的内在驱力、鼓励创造性想法的环境等,为此要注重开发个体智力,激发其动机,创设有利环境,这是基础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要完成的任务。其次,培养创新人才要注重一般主题层面人才的发现与技能的培养。APT理论中,创造力在一般主题层面包括七大方面:言语艺术、视觉艺术、企业、人际、数学/科学、表演和问题解决。鉴于学生在这七方面的先天禀赋和后天积累不同,要因材施教,并在其优势方面加强培养。在不同主题层面的创造力培养上,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最后,在领域和微领域(或任务)层面,需要培养具体的创造技能。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第5篇

一、化学教育科研的研究过程

1.选定课题

课题的选定是整个研究过程的首发环节,它决定研究的价值、意义,影响研究的效果。

选题要注意课题的创新性,可行性,实效性和科学性。选题内容一般来自教师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主要包括化学课程与教材的研究;化学教学方法与策略的研究;化学学习方法的研究;化学实验及其教学的研究;化学教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化学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化学课外活动的研究;现代化学教学手段的研究等。

2.制定方案

研究方案是研究工作的统筹性规划,制定研究方案就是提出对研究活动的可操作性计划。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查阅,了解前人对该课题作过哪些研究,有那些科学理论根据;研究者将在何时、何地、运用何方法进行研究活动。查文献时最好普查文献索引或目录,可查《全国报刊索引》(月刊)哲学版的文化教育类G部分(上海图书馆主办),或查《中学化学教育》(双月刊)复印报刊资料(人民大学主办)等。

3.实施方案

这是研究工作的主体落实阶段。研究者采用调查、实验、观察或其它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的实践活动,从中搜集有关问题和资料。在搜集资料过程中,要不断记录研究中需要运用的资料以及自己对具体资料的分析意见和结果;要对资料分类和系统化以便于资料的系统保存和调用;要对资料进行整理,加以核对、考证,淘汰一些不必要和不真实的资料。对一些零乱的数据资料可以进行统计加工,使资料内含的规律能一目了然。

4.分析资料

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中搜集来的大量资料只是一些具体的研究事实或数据,须经过自己思考和集体讨论,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分析,从而发掘有关规律,掌握事物的本质。分析的方法有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两种。在具体的研究中往往根据研究的具体内容,以某一分析为主,或者两种分析方法综合运用。当分析、综合、概括出研究结论后,还需要到变化的实践中加以检验。

5.撰写论文

教学研究的结果要用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一是总结,二是交流和推广。

二、化学教育科研的常用方法

1.文献法。其操作有四个步骤:一是文献检索,二是文献收集,三是文献鉴别,四是文献的研究与运用。

2.观察法。观察的方式有定量观察和定性观察两种。观察的要求是:观察要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观察前要阅读有关的基本理论和经验总结等文献资料;观察者要作实事求是的、全面的、详细的记录;观察后要及时整理观察资料。

3.实验法。实验法的一般步骤是:首先是提出问题、订立计划;然后进行实验,再从理论上加以探讨验证;最后得出结论、撰写论文。

其基本要求是:实验必须周密设计,系统进行,精确测量,反复进行;广泛参考、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新理论,采用新方法。

4.调查法。调查的一般步骤为:一确定调查课题,制定调查计划。二搜集材料,这是调查的关键环节。三整理材料。四撰写调查报告。

在调查过程中要求调查目的明确、选样方法科学、收集手段多样、统计方法合理。

三、化学教育研究论文的撰写

1.题目、作者及单位、摘要和关键词。

题目要求醒目、新颖、具有科学性。作者及单位填写详实。关键词字数一般控制在4个以内。摘要需用最简洁、精练的词语表达出论文研究的问题、方法、意义等,字数一般不超过论文总字数的5%。

2.绪论

绪论要求简明扼要,有吸引力。主要用以说明研究课题的背景,意义及方法。

3.本论

占论文的绝大部分篇幅。要说明研究的过程、方法、样本和所使用的测量方法。用调查法或实验法研究的课题,要列出和研究密切有关的数据、表格和图表等等。

4.结论

主要论述研究结论,特别说明有创见的论点。

5.参考文献

一般论文习惯于把参考文献列在最后,有时把引用的文句在脚注中表明出处。参考文献的著录有相应的国家标准,一般格式如下。

图书著作:主要作者.书名.版次(初版不写).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始页码。

期刊杂志:作者.刊名,卷或年(期).起始页码。

报纸文献:作者.论文题目.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第6篇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对象,那么,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呢?有人会认为教育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加以应用的科学。这种观点是将教育心理学看成是普通心理学的附属学科,忽视了教育心理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事实上,教育心理学并不是将普通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拿过来简单地在教育领域中加以应用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人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教育既包括学校教育,也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然而,一个人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获得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实现的。因此,通常所说的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学生及教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做为心理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也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中间科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于教师教学的心理规律的科学,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与教育领域中人们的教育实践活动密不可分,教育心理学被看作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教育心理学更偏重于社会科学的性质。

    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它要紧密联系教育、教学实践,因而它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也有人因此认为它是一门应用学科。另一方面,教育心理学在服务于教育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也不断地进行自身的理论研究和建设,提炼出学习、教学的各种理论,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科理论体系,因此,它又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教育心理学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应用性,是一门基础理论与应用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二)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三)学习心理

    (四)教学心理

    (五)教学评价

    (六)教师心理

    (七)学校管理心理

    四、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与许多学科有关,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等。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第7篇

中小学教师开展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主要是一种实践性研究,其主要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促进自身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选择和确定课题是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首要环节,并且是最关键的一环,因为它基本决定了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从提出问题到研究课题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深加工。问题通常以日常用语呈现出来,而课题需要用专业的学术用语呈现,并要清晰表达不同概念之间的逻辑P系,明确研究途径,形成研究思路,以此来提高课题成功的概率。

选择研究问题

一般认为,中小学教师进行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包括:对教育事业真挚的热爱、一定的研究意识、较好的观察能力、严谨的理性分析能力、学习与寻求帮助的能力、沟通合作能力等。为了破除“教师科研神秘化”的怪圈,笔者曾经以对向日葵生长的研究为比喻,作图说明,如图1所示。

根据背后的研究逻辑,研究问题可以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为什么”“是什么”“怎么样”与“如何评价”。研究“为什么”的问题,在研究内容上一般表述为研究事物的价值、意义、功能和作用。研究“是什么”的问题,就要围绕事物的内涵和外延去研究,研究组成要素、框架结构等。研究“怎么样”的问题,一般就要聚焦在方法策略、手段路径等方面。研究“如何评价”的问题,一般表现在标准、指标、体系等方面。只有弄清楚自己的研究意图,确定研究问题的层次和类别,才能把握住研究问题的实质与核心,并据此设计研究途径,选择研究方法。要开展一项成功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选择好研究问题是关键。

1.研究问题应集中在日常的教学实践当中。正如《研究是一门艺术》一书作者所说:“日常的研究通常不是从空想一个题目开始,而是从解决一个碰巧遇到的实际难题开始,而这个难题如果未解决则意味着麻烦。”一线教师应该尽量避免抽象的思辨式理论研究,而是应该选择如教材处理、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策略、学生的行为规范、班级文化建设等问题开展实践研究。

2.研究问题应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也就是说,教师在选题或提出研究问题时,要能够选择那些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可以被研究、完成的问题。因此,研究问题一定要有针对性,切入点要小,研究点要聚焦,研究范围要小,研究目标要明确。如 “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师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与实践”就是聚焦“问题学习”这一关键载体进行校本培训课程设计与实践的行动研究。“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与评价研究――以数学建模为例”将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与评价聚焦到数学建模上,这就避免了大而全、面面俱到的研究问题,更具有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切入点小的课题,研究结论要体现深刻性,能够启发自己或其他研究者进行相关的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3.既要有时代意识,把握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新政策、新要求,思考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又要有个性意识,充分体现教育行动或经验的“独到之处”,善于把“独到之处”挖掘出来,否则就谈不上研究的新意。如“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STEAM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这个选题,就抓住“核心素养”“STEAM课程”两个热点,研究通过STEAM跨学科校本课程培育核心素养的内容和途径,体现了研究的时代特点。资深的研究者还会从其他人已经研究过但尚未被彻底回答或未被正确回答的问题处展开研究,并且善于抓住问题本质。如“基于‘学习动力指数’测试分析的学困生转化研究”就是利用新的测试工具对学困生转化这一“老问题”展开的新研究。

明确课题名称

选题确定后,确定一个好的课题名称非常重要,一个独特、新颖、真实的题目会让人过目难忘。研究问题的明确化和表述的清晰化,是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时需要特别重视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即在课题研究接近尾声时,教师才开始明白自己研究的是什么。因此,从心理上做好开始课题研究工作的准备,消除可能出现的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对课题名称的准确表述上下功夫。

研究相似问题甚至是同一问题,不同的课题名称所指向的研究方法与具体措施往往可以有很大的差异。《学校教育科研新论》一书中有这样一个案例:“……有一位老师申报的课题是‘教会小学生合作学习的研究’,这样的课题如果改成‘引导小学生学会合作学习的研究’,虽然只是改了寥寥几字,但体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教育理念,差别十分巨大。而题目改变了,研究的方法和采取的各种教学措施必然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改变。”

美国学者布斯等认为,可以通过思考“我在研究……”“因为我想要找出……”“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三步骤来帮助研究者找到并表达自己想要大家认可和重视的课题。在课题研究计划开始之初,研究者可能没有办法顺利通过为自己课题题目命名的第一步,但是可以通过经常询问同事、同学或朋友来检验自己的研究进程,从而强迫自己去质疑题目――这往往会帮助自己知道已经进行到何处,以及还有哪些工作有待完成。

1.从完整性方面考虑,研究课题的名称一般包含三个要素: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如《学校教育科研新论》一书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小学生健康人格的基础性培养的实证研究”,其中的“小学生”即研究对象,“健康人格的基础性培养”即研究内容,“实证研究”即研究方法。如果此课题有相应子课题,其研究对象可以分别细化为“小学低年级学生”“小学中年级学生”“小学高年级学生”等。

2.拟题形式上以“研究”等字眼为特征,用词上要讲究科学严谨,不用感性的或不确定的词语。大多数中小学教师的研究课题题目会以“……的研究”的格式出现,而这样的研究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一般会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可以默认为是“行动研究法”。如果研究课题采用的是其他研究方法,如个案法、调查法、实验法等,那么题目上就应该以“……的个案研究”“……的调查研究”“……的实验研究”等形式出现,以示区别。

3.应该尽可能用一句话(陈述式句型)具体描述课题的名称,表述不能含糊笼统。课题名称表述不同于对一个问题的表述,也不同于论文题目的表述,不能用口号式、结论式、疑问式句型。课题名称表述不能太长,虽未严格限定字数,一般是20字以内的复杂的偏正词组。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常常运用“简缩替代法”来变换题目描述,如“基于‘J课堂’教学的学习分析的行动研究”“基于CLASS诊断性评价的职初教师课堂互动能力的研究”“普通公办小学‘4+1’课程模式的构建和运行研究”等。

当然,教师也可以利用一些快速的方法来帮助自己确定课题的名称,比如阅读近期的文章或浏览互联网上对相关领域研究的介绍。

科学研究一般过程第8篇

1.根据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用人制度改革的一系列精神,为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人才使用、培养和激励机制,健全、规范我所的人员聘任制度,特制定本办法。

2.流动岗位人员是指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额定编制中,30%的用于聘用流动岗位研究人员。

3.流动岗位研究人员的聘用要坚持“按需设岗、双向选择、择优聘用、按岗定酬”原则。

4.流动岗位研究人员的招聘可采用推荐和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的方式。

5.流动岗位人员不应突破核定编制数额(单位编制的30%)。

二、流动岗位人员的基本条件

6.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为我国科学事业现代化和地球科学事业发展献身的精神;

7.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良好的职业道德、勇于创新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8.流动岗位的高级研究人员一般应是国内外在相关学科研究中

成绩卓著的专家学者;中级研究人员一般应具有大学以上的学历或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读研究生也可作为流动岗位人员聘用。

9.具有履行研究岗位职责的能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年龄一般应在60岁以下。

三、聘用程序

10.聘用流动岗位研究人员首先由项目、课题组根据工作需要提

出书面申请,并报所科技处、人事处审核。申请中应明确拟聘岗位、岗位职责要求、拟聘用期限、拟提供的工资待遇等条件。

11.推荐聘用:主要指聘用本单位熟习的科技人员、在本单位从事研究工作的在职研究生(博士、硕士)及本单位其他未进入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聘人项目(课题)组,应按规定要求提供推荐人选的有关材料,如个人简历、工作业绩、成果、研究方向等。单位人事部门和科技部门根据本所学科结构、岗位设置情况、项目(课题)组需要程度等提出聘任建议,交所行政会议研究决定。

12.公开招聘:主要指聘用本单位缺乏或不足的专门科技人才。

单位人事部门根据拟招聘岗位和岗位条件要求通过不同形式和渠道进行公开招聘。公开招聘一般要经过信息、资格审查、公开答辩、考察了解、研究决定等步骤。

四、流动岗位人员的管理

13.流动岗位研究人员必须与所签订书面聘用合同。合同应明确规定:

(1)聘用合同期限;

(2)聘用岗位及其职责要求;

(3)工资及福利待遇;

(4)岗位聘用合同变更和终止条件;

(5)违反聘用合同的责任。

聘用期限应与实际工作任务期限一致,一般不超过3年。

14.流动人员的待遇

(1)流动岗位人员(所定向招收的研究生除外)的人事关系

实行人事;

(2)流动岗位的研究员、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的任职标准参

照所固定岗位的相应标准;

(3)流动岗位人员的工资采用协议工资制度,研究员工资一般

不超过3500元/月,副研究员一般不超过2800元/月,助理研究员一般不超过2000元/月,其中50%由所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事业费中列支,其余50%由项目(课题)经费支付(其中,50%计入绩效工资)。特殊流动岗位人员的待遇由所规定。

(4)如项目(课题)需要,所招收的定向研究生可作为流动岗位人员受聘参与课题研究,博士生工资一般不超过1000元/月,硕士生一般不超过800元/月,其中50%由中心从非营利性科研机构事业费中列支,其余50%由项目(课题)经费支付(其中,50%计入绩效工资)。

(5)流动岗位人员的社会保险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在国家没有明确规定时,由双方协商并写入聘用合同;

15.流动岗位研究人员应遵守院、所的规章制度,严格履行聘用合同的所有条款。

16.流动岗位研究人员与固定人员一样,按照所非营利机构科研人员的考核标准参加年度考核,年度考核不合格者,可终止聘用合同。

17.合同期满后,根据工作的需要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双方可续订聘任合同。

18.连续两次作为流动岗位聘用,或作为流动岗位聘用三年以上的科技人员可申请转为所固定人员编制。经所按有关程序讨论同意后,由人事部门负责办理有关调入手续。

五、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