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发展前景

建筑发展前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8 15:54:34

建筑发展前景

建筑发展前景第1篇

【关键词】建筑节能;发展前景

在分析建筑节能在成都建筑发展中的前景时,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建筑节能。 建筑节能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

虽然目前节能推广在专属节能部门做得挺多。但是目前开发商打着“节能建筑”的招牌已经成为众多开发商推广工程项目的主要营销手段。然而实际上许多项目并非节能了。而是仅仅在炒作卖点目前我国建筑行业面临大量浮躁之风,完全不注重实效现象导致节能推进工作困难重重。这已成为成都节能建筑发展的主要阻碍。

成都市是我们国家执行监督节能工作较早的城市,而且也是我们在国家推进节能建筑当中被评为先进的城市,曾经两次被建设部评为实施建筑节能单位。有关专家明确指出,建筑节能将是近5年里房产开发的热点和新卖点。比如:已经实现建筑节能65%的示范项目—龙锦慧苑,正是因此在激烈竞争的地产市场上取得了别人难以追赶的优势。所以总的来说层次在提高,特别是部分有远见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在他们开发的项目当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国家在节能标准当中的设计和施工,而且还将节能建筑标准提高,还结合本地区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应用,比如热水回收,采暖以及通风换气节能环保的一些新的技术。总的来讲向环保型发展,整个成都来说是提高的,满足了建设部给我们规定的建筑节能型标准。当然一些买了以节能建筑作为卖点的楼盘,但是对节能住宅是一个很模糊的认识,对里面的节能技术更不清楚。

那么哪些是重点发展的建筑节能技术与产品呢?具有节能保温,隔热性能的墙材;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闭技术;节能空调技术与产品;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自然能源,清洁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及设备;集中供冷,供热和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采暖,空调系统温度调控和分户热量计量技术和装置;其他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

当前由于成都缺少技术细节以及真正意义可操作的标准,使开发商执行不得力,节能建筑大多只做到表面文章上,这是制约成都节能节能建筑的最大瓶颈。当前成都建筑节能涉及设计,施工,验收等多个环节,光靠建设部门的力量远远不够,技术标准不健全,技术发展滞后也造成推广工作进展缓慢,相关部门既没有太多强制的力量制约开发商,也无法给开发商补贴、减税等方面的承诺,在推广过程中很难有执行的力度。因此在成都节能建筑参差不齐.

近年来城镇化进程加快,建筑能耗十分严重。未来几年,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将上升至40%,居各行业能源消耗之首,发展真正的节能建筑迫在眉睫。2008年10月实施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把消费者的权益提高到了新的高度,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利好。业界有关资深人士认为,我国先后出台了众多有关节能建筑发展的政策法规,但成都还缺乏一系列有关节能建筑的能效标识和节能建筑规划施工监管制度、执行与评估标准及相关细则。建立建筑节能评估与能效标识是推动建筑节能的有效保证,只有将与节能建筑有关的各类社会主体纳入节能项目的建设之中,形成完善而广泛、真正可操作的技术执行标准与监管体系;同时,切实提高建设单位的准入门槛,在节能建筑的环节上对建设单位的资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政府的资金、金融及税收优惠的扶持下降低节能建筑的入市门槛,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打造节能产品,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成都节能建筑的快速发展。

节能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长远战略方针,也是当前一项极为紧迫的任务,为推进成都市的开展节能降耗,缓解能源瓶颈制约,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了“十二五节能规划”在规划中,分析了成都市“十一五”能源利用现状以及成都市“十二五”节能面临的形式及节能潜力,成都市“十二五”节能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成都市“十二五”节能目标和主要任务等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成都对于节能建筑的重视。

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将节能建筑纳入政府文件,要求建筑业要推广建筑节能,建筑业的发展对节能建筑的要求不断提高,为建筑科技创新提供长期的市场需求和导向。节能建筑材料发展项目目标:为环保节能建筑的新型建筑材料提供支撑,适当提高建筑材料耐久性推动节能建筑材料和制品业发展。主要内容:结合绿色建筑﹑建筑节能﹑旧城改造﹑安居工程﹑新农村建设﹑防灾减灾及灾后重建等专项工作,以节能门窗节能墙体节能屋面系统为重点,生产并推广使用低辐射镀膜中空,真空玻璃制品等建筑节能玻璃,外墙用防火保温材料﹑阻燃隔热防水材料﹑轻质节能墙体材料﹑环保型装饰装修材料以及新型抗震节能房屋。节能建筑是当前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发展战略在建筑领域的具体体现之一。

节能建筑能在近几年成为楼盘营销的卖点,除了与国家的大力调控,还因为节能住宅好处多多。节能住宅价格比普通住宅贵不了多少,一般而言,节能建筑采用采用外墙保温技术﹑节能们门窗。算下来仅仅比普通住宅每平米高出100元左右,。节能的结果,从大的方面是节约能源,减少了石油﹑天然气和煤气燃烧,减少了大气中二氧化碳﹑氮﹑硫化合物的污染。从小的方面是减少了采暖和空调的开支。比如整栋中采用中空玻璃幕墙的大厦,就可以节约20%左右的空调费用。

结语:建筑节能是关系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课题,是全球建筑领域技术发展的趋势所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新理念应深入研究,并使其渗入到建筑的方方面面。关于建筑节能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建筑水平,增强项目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建筑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并使人们对成都建筑节能的前景充满信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民用建筑管理条例[Z].2008— 08—01

[2]新华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 http://.cn/.2011-03-16

作者简介:

建筑发展前景第2篇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探讨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

生态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利用自然当中存在的客观条件,尊重大自然的客观规律,充分的利用一切生态环保材料进行建筑建设,用最少的投入给人们的生活和自然的发展带来最大的利益,营造出一个安全、宁静、和谐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1.1和谐原则

生态建筑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和谐原则,包括的内容有经济建设的和谐、社会生活的和谐以及环境发展的和谐等等。在建筑的活动当中,不论是选择何种地质条件、还是选择怎样的建筑材料,或是进行怎样的规划设计,包括在实际的施工建设工程当中,都需要严格的注意以及遵循和谐这一项最基本的原则。

1.2节约原则

在完成资源建设的目标之下,对于资源的使用和消耗都不能够浪费,做到节约资源,充分的利用一切资源,用最少的资金投入创造最大的经济建设效益。

1.3高效原则

任何的人类生产建设活动都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大的便利,建筑也不例外。建筑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让人们的居住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建设一个健康、绿色、舒适的居住环境,整体建筑的系统使用的是集成技术来将建筑的功能效能进行提高,将管理调控体系进行一个优化配置的作用,营造成一个生态高效的建筑体系。

1.4舒适原则

人们对于建筑的最主要和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要舒适,,只有一个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才能够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活效率。建设一个好的建筑不能够不遵循环境原则,在上文当中也提高一切的活动都必须以环境组委最基本的建筑条件,因此,在为了达到建筑的舒适度的要求,需要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共同配合,将环保和舒适进行一个良好的结合,找到二者之间最佳的相处模式。

1.5经济原则

要想建设一个生态效益高的建筑,就必须要利用高科技纪念性技术操作,这就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进行建设,但是大投资并不是等同于浪费。用合适的技术和合适的建设材料加上合适的地域条件,再加上施工和设计人员丰富的建筑经验,就能够设计出一个高效的建筑物,不但能够满足经济效益,还能够满足生态效益。

2 生态建筑的设计要点

生态建筑的特点就是在生态住宅的实际运用过程中,将生态理念运行添加进去。生态住宅设计,指的就是将建筑住宅当作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自行的循环,结合了现代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等等,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绿色、健康和美观的居住环境的一种实践手段。生态不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具有双重性质的,既要有环境的保护,还要有满足人类一切的生活需要。生态建筑的理念不能够只是表面的空头文件,需要将每一项工作都深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包括了材料的选择、施工建设的方案设计等每一个建设工作的实践当中去。技术要求需要表现在住宅的物理环境和能源系统的设计等等多个方面。与此同时,还要和绿色与生态结合起来,建筑的材料的选择和绿化设计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需要工作人员进行一个高度的重视。

3 生态建筑设计的先进技术

3.1太阳能的使用

太阳能是一种新型的能源,具有可再生、无污染的特点。从人们发现可以使用太阳能的时候开始,就投入了大量的研究成本在其中,将太阳能广泛的运用在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太阳能蕴藏丰富、成本低廉、利用起来也非常的简单,而且符合了生态建设的需求,因此其的利用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之中。(1)透过窗户的集热板,来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运用集热板、蓄热装置、风扇和空气导管等等装置进行相互的组合,来达到将太阳的光能转化成为热能,供人们使用。(2)透过空气的集热板建设太阳能资源系统。用空气的集热板所产生出的热量来将其供给空气的供热系统,将过去的传统供热方式进行更换,就能够把在过去的暖气当中产生的氮氧化物降低到最少,从而减少其对空气和环境的损害。

3.2新材料的利用。科技的不断进步,能够用来进行建筑的材料也越来越多。在实际的 建筑活动之中,需要从建筑材料的特性出发,从环保的角度进行考虑,运用合理的技术生产选择最佳的材料来进行建筑的工作。(1)利用水循环。水是大自然的产物,可再生、无污染,属于清洁型的能源。在现在对水的利用上主要是雨水的循环进行制冷的技术。(2)地热能源的利用。地热的储备是非常多的,而且和太阳能一样是环保型的能源,在最近几年的建筑活动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利用。东三省等地区一批新的建筑物就是使用的地热供暖,将原先的暖气供暖淘汰掉了。(3)太阳能光电材料。在生态建设的工作中,对于能源的选择,首选的就是太阳能。因为太阳能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储量非常的丰富,成本很低,而且完全无污染还可再生。

4 生态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

4.1节约原材料

在建筑的应用工作当中,建筑材料的选择是最主要的部分,节约建筑材料实际上就是在对建筑进行节约。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之下,人们依靠科学技术,已经慢慢的将建筑物的梁柱利用数量减少了,这样不但可以营造出一个建筑的空间感和立体感,将建筑的美感表现出来,还可以节约材料,减少成本的支出。

4.2 节约能源

在全球范围之内,能源是面临着一个紧缺的局面的,这就使得人们在建筑方面的理念也在朝着节约型发展,不断的开辟出新的能源以适应不断增长的人口对能源的需求。 [3]建筑的节能主要是表现在节能建材的使用之上。建筑物能够自然的通风透气来减少空调和风扇的使用频率,这样就能够减低这些电器排放出有害的物质破坏自然环境,也在同时减低了对于能源的消耗,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住户的经济负担。

5 结束语

人类经济建设的脚步发展的越来越快,在不断发展的经济压力之下,人类的居住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自然资源的不断消耗,人类生产建设的过程中排放的垃圾和污染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越来越严重。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国策,为的就是能够建设循环利用的经济生产模式。各个行业都在推行这一项基本政策,也包括了现在发展态势良好的建筑行业,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建筑生态氛围。要想实现生态建设,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就需要在遵循相关而对原则之下进行技术的创新和改良。建筑行业耗费的能源和资源太多,是急需进行生态改造建设的行业之,在建筑而对工作上要节约消耗的能源,从生态的角度进行建筑的工作。

参考文献:

[1] 周彦明;谢丽娜 .生态建筑设计与建筑设计生态化发展趋势 .民营科技[J] .2012,(04):(12--15)

[2] 徐晓东 .基于生物气候条件的绿色城市设计生态策略研究 .东南大学[J] .2009,(16):(24--26)

[3] 陈涛;张永斌;陈玮 .试论生态建设与生态建设规划 .环境保护科学[J] .2010,(08):(29--31)

[4] 王钲日. 浅谈生态建筑理论与建筑住宅设计[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2(02)

建筑发展前景第3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经济;发展前景;效果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国家大力发展经济,这导致了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加剧。资源的匮乏、能源的枯竭以及境的污染等问题已经成为人类目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据有关研究表明,全球性气候变暖的有害物质中,建筑行业在施工、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占到一半以上,其中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就占了总消耗量的35%,为了相应国家出台的“可持续发展”方针,提出绿色建筑的理念,它是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能够促进环境、能源与建筑的和谐发展。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概念是20世纪60年代由西方发达国家提出,绿色建筑中的“绿色”,是指在不破坏基本生态平衡的条件下又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一种建筑,还可以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等。

绿色建筑是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指的是在建筑的生命周期内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即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汽、节电、节水、节材),最低限度地影响自然环境,从而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生活及活动的场所,从而达到人与建筑的生态和谐。

二、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必然性

1、国外环境

全球气候变暖成为人类生存的隐患,所以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召开,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减到23%至40%之间。2007年美国国务院通过了《低碳经济法案》,以此响应联合国气候大会的“巴厘岛路线图”方针,这所有的一切都有利地说明了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潮流的机遇。

2、国内环境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引入绿色建筑概念比较晚,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比较迟。源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科学技术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即工业经济,这是因为中国要想脱贫致富,必须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步伐,无形中带来了能源消耗的持续增长,成为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绊脚石。

我国是工业大国,建筑业已经成为工业经济发展中的支柱产业,中国现有的建筑总面积是400多亿平方米,预计2020年还将增加300亿平方米的建筑面积,所以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耗可想而知。而发展经济、提高13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减少能源消耗之间存在着不可协调的矛盾。所以,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是一项意义重大且十分紧急的任务。

三、发展绿色建筑经济的可行性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期,旧有建筑存量大,新建建筑数量多,地理气候特征多样化,加上我国历史悠久,存在许多与自然环境相吻合的传统建筑文化。所以,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越性。

巨大的节能潜力

我国是建筑业大国,建筑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样我国建筑业的耗能比较大,如果对目前存在的建筑进行节能改造,效果必然非常明显,这就说明绿色建筑的推广在我国具有很大的潜力。以供热管理市场为例,2008底,我国集中供热的建筑面积约等于70亿平方米,平均消耗能源折合成标准煤每年大约需要20公斤/平方米,如果对其进行节能改造,每年可以节省标准煤亿万多吨,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些都有利的说明中国具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

从相对效益来说,绿色建筑具有相对较大的优势

要想达到相同的节能效果,建筑比工业的投入要少得多,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实施建筑节能和发展绿色建筑的成本相对较低,而全球气候变暖是全球共同面对的挑战,所以,我国推行了绿色建筑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对成熟的绿色建筑技术

从“十五”开始,我国就组织了国家科技支持的计划项目,如“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城镇人民环境改善与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自然资源,采用节能的加厚外墙,减少采暖和空调的使用,另外利用自然通风原理提高制冷和通风能效,还可以利用非可再生资源,例如高压冲厕、慢速洗浴喷头、外表雨水的收集使用等。这些都是成熟的建筑节能技术。

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

我国从南到北、从东往西,有大部分与地理气候特征相适应的建筑群。比如陕西的窑洞,就是运用自然通风原理以及浅层地热的原理实现了居住场所冬暖夏冷的特征。再如苏州的园林设计,更是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从根本上调节了气候。所以,我国历史久远的传统建筑文化为发展绿色建筑经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分析

20世纪90年代,我国建筑行业首次引入绿色建筑的概念,源于中国的建筑业以及相关产业商品化程度最快、产业体量最大、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最轻、拉动国民生产总值最有效,所以,首当其冲的迎来了一场节能减排的改革,如今,绿色建筑的理念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行业的主流。本文主要从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来阐释绿色建筑经济的发展前景。

1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

效果分析的组成

绿色建筑的效果分析主要包括内部效果和外部效果。因为外部效果主要指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应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所以,评价绿色建筑的效果主要指的是外部效果的指标。

所谓的国民经济评价,就是按照科学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考察项目所耗费的社会资源和对社会的贡献程度来评价该项目的经济合理性。

由于绿色建筑经济在我国刚刚起步,很难为绿色建筑的发展界定统一的评价标准。所以,笔者人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国家出台政策法规严格控制建筑产业规模,限制从业人员的数量,我国长期实行粗放型经济模式,导致各地建筑项目增多,所耗费的能源也相应的增多。其次,深化绿色建筑的新技术、新机具、新材料的研发,加大科学技术的投入,从而节约了资源和能源,控制生产成本,提高了机械化水平;第三,广泛宣传绿色建筑理念,使得在城市规划和考察设计中时刻贯穿“绿色建筑”的思路,从而保证家庭住宅和城市建设在采光、通风、排水等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四,建立完善的评估标准,从根源上杜绝伪绿色建筑的存在;第五:积极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科学技术成果,提高机械化水平。

外部效果分析

在政府的干预调控下,要健全和完善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物的建筑节能监管,使得“非绿色建筑”项目的内部成本提高,内部效益降低,而“绿色建筑”的外部成本降低,外部效益提高,从根本上使得可利用的有效资源向绿色建筑经济领域流动。

2、推行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

推行绿色建筑的有效措施,主要针对绿色建筑外部效果的提高,提高外部效益,降低外部成本的一个大体思路是:建筑在其生命周期内减少能源和资源的消耗量;最大限度的减少环境污染;建筑的质量、功能、性能与自然生态环境相统一。

源于绿色建筑是新生事物,提高外部效益的量化指标还不太确定,具体表现为绿色建筑的高出售率、高出租率。相对来说出售和出租价格也比较高,一个绿色建筑项目,不仅费用支出比较低,而且获得政府的支持与赞助,还能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这些都将为业主带来巨大的投资回报。

另外,降低外部成本也是提高外部效果的措施之一。因为,绿色建筑质量好,电、水、能源和垃圾成本底,从而延长了建筑的寿命。所以在建造绿色建筑的前期,要降低外部成本,即可以在透光性好、通风能力强、空气质量好的地段购买一块地产,可以将解除潜在的环境风险;绿色建筑前期直接产生的建造成本比较高,但是由于机械数量少、照明设备数量少、通风设备数量少,从而提高了能源效益,间接降低了建造成本。

五、结语:

绿色建筑已经在我国得到了大力的推广,我们相信在“可持续发展”方针的号召下,绿色建筑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所以,建筑商在分析走向绿色的决策时,不仅仅要考虑内部效果,而应该树立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关注建筑投资的总体回报,也就是说,绿色建筑对于投资者来说,即是经济责任,更是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李新生.对绿色建筑经济发展前景的探讨[J].江苏经济报,2009(09)

[2]李牧.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分析[J].建设科技报,2010(10)

[3]王彩瑞,张磊.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前景及对策建议[J].浙江大学学报,2011(09)

[4]孙书明,李伟清,马容.浅析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山西建筑报,2012(03)

建筑发展前景第4篇

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的几个关键为:

1.1总平面设计水利建筑总平面设计一般包括水利工程主体建筑物和其他配套设施的总平面布局,主体建筑物一般包括闸、坝、泵站等,配套设施包括管理用房、生活用房、绿化、活动场地等。以泵站为例进行总平面设计,泵站枢纽一般包括的建筑物有:泵房、配电房、办公楼以及职工宿舍、食堂、车库、锅炉房、大门传达室等附属建筑。过去的总体设计中,往往只做水工工程位置图,而不做配套建筑和环境总体规划设计的传统设计模式,这样缺少了对建筑的合理布局和对环境的规划,总图往往有大片位置无设计内容,对这一大片空白区建设单位对其的使用和建设存在普遍的盲目性和无序性。我们调整了过去老的设计模式,详细规划和建筑环境设计环节,基于水利建筑一般坐落在城市边缘或离城市较远,常与风景区结合等特点,水利建筑的总平面设计不仅要满足基本的使用要求,做到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内部交通流线简洁、顺畅、有序,建筑物之间联系方便,减少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交叉干扰,而且应注重环境设计,考虑设计绿化、休息空间.职工体育运动场地等,丰富整体空间造型。同时各个建筑物也有集中和分散各种布置方式,各有其优点,具体采用哪一种布置方式,则应因地制宜,根据具体环境而定,或突出建筑,或强调环境。

1.2建筑平面设计同总平面设计类似,一般水工建筑物的设计程序首先是由水工专业、水机专业、电气专业等提出专业设备布置要求,然后由水工专业和建筑专业共同确定水工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形式,建筑专业主要把握建筑在总图布置中与交通的关系,建筑物本身在建筑防火、使用尺度、安全性、内部交通关系等方面是否满足规范以及使用需要。

同时建筑设计人员应积极发挥主动性,考虑建筑空间的有效使用和综合利用。

水工建筑有其固有的特点,其结构的布局是按水工设计规范,满足水力条件和机泵设备安装的要求,在与建筑专业的配合上,需要多方面、多回合的商讨,才能相互协调。几年来,从多项工程的设计中我们体会到,水工结构与建筑艺术的配合过程,是一种磨合和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过程。水工设计不仅为水利建筑艺术化创作设计提供了技术保障,更是为营造新型的景观水利、城市化水利工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水工与建筑设计巧妙结合,可达到减少投资,优化设计,美化环境多重目的。做好水利工程建筑艺术创作设计,树立创新意识,对设计思想的发展非常重要。只有大胆探索,勇于尝试,才能创造出一流品质的现代化水利工程。

1.3建筑造型设计建筑造型的设计往往反映一幢建筑的性格特征:或粗犷豪放,不拘一格,或温文尔雅,小家碧玉;或强调现代高科技韵味,或注重历史文脉,运用符号、象征等手法表现一种文化底蕴。总之一幢或一组建筑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应与它所处的具体环境相协调,而不是靠在设计时凭空想象,或单纯为追随某种所谓“时尚”而臆造出来的东西。同时,即便是在一个整体环境下的一组建筑之间,由于体量的不同,各个建筑物也存在着性格上的个体差异,而这种差异是存在于统一性之中的。如:泵房一般平面为简单的矩型,高度较高,体量较大,这是它的体量本身所表现出来的性格就是大度豪迈。对于这类建筑,由于其本身不可能像公共建筑一样有什么大的形体上的组合、对比关系,设计中要注意“粗中有细”,尽量利用其本身大的体量,通过开窗方式、墙面与柱子关系的进退等手法丰富其细部,以使其看起来不那么单调。如泵房配电房毗邻设计,还可利用与其靠在一起的配电房,使泵房体量作为形体组合的一部分,泵房、配电房一并考虑,以取得形体对比较丰富的组合效果。

对于像启闭机房加两侧桥头堡类的建筑,由于机房本身一般长度较长,有时可达到几百米,设计中应充分运用“韵律”的造型手段,使每跨作为一个造型因素,形成一系列有节奏、韵律的线性体量。桥头堡作为端部的收尾,则形成类似交响曲尾部的高潮,较高的体量同时成为整个工程的标志性建筑,达到令人过目不忘的效果。至于建筑具体的风格是采用现代风格还是仿古甚至所谓欧陆式,一方面多多少少要受到一些流行因素和建设单位喜好的影响,更主要的则是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环境设计出因时、因地,与环境相宜的建筑。

总之,建筑风格的确定,事关整个水利工程外观表现成败的关键,所以提倡建筑师在设计之前一定要到现场实地考察一下,精心揣摩,想象一下工程建成后的实际效果。

1.4建筑材料建筑的颜色和质感取决于所用材料,同时也同建筑的造型设计息息相关。由于水工建筑多处在野外.所以抗风性和耐脏性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抗风性主要表现在所选门窗能否承受超常的风荷载.耐脏性问题则要求在建筑表面装饰材料的选材上,尽量选用耐脏性较好,不易积土,耐于水冲刷的材料,如饰面砖、石材、优质外墙漆、铝塑板等。另外为表现水利建筑的特点,在颜色的运用上常用蓝色、白色等冷色系,但不可一概而论,有时暖色系的运用,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新晨

2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建筑发展前景第5篇

[关键词]建筑行业前景 工程总承包 横向一体化 联合重组 国际化业务

建筑业是一个国家的支柱产业。中国的建筑业很大程度的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建筑业的增长对一个国家的GDP增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历的2008年的金融危机后,国家于2009年初投入4万亿的固定资产投资,而中国建筑行业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0%,无疑,4万亿的投资将带动建筑行业的增长,从而希望带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增长。

一、市场前景

在最新一轮的经济周期中,建筑行业随着中国GDP的增长而保持同步增长,建筑行业的增长同GDP的增长保持高度的相关性。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建筑行业的市场总的趋势将不会有太大的改变,繁荣仍将继续。具体说来,可以通过一些主要建筑市场来反映。

1.城市化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仍将继续。中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经济结构的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使二元经济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这种矛盾也不同程度制约了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要解决上述问题,必须调整城乡的经济结构,也就是要大力发展城市化。在此状况下,基础设施的缺口明显;同时,原有城市整治的工程量也非常巨大,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新城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道路、园林绿化、景观、地下需求等为主要需求,尤其在大城市中表现突出。

2.交通建设仍然处于高峰。今年9月,川藏铁路开工。展望未来,根据国家公路网规划,至2020年,我国尚有4万km的高速公路建设任务需要完成,以实现7918工程。此外,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至“十一五”末,将建设新线17000km,201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万km。

3.住宅将保持巨大的需求。我国城市住宅除了面对新增城市人口的需求之外,还要满足已经到来的居民住宅更新换代的巨大需求,住宅建设市场还有很大的开发建设潜力。预计未来,除了在新开发的土地上建设住宅外,对于危旧居民区实施的拆迁重建所占的比重将会加大。

但是在中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的同时,行业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市场环境严峻,行业内部恶性竞争严重,企业的利润率却很低,财务杠杆很大,企业经营的风险很高。面对这种形式,寻求未来发展道路是所有企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二、转型发展

1.工程总承包

20世纪80年代之前,我国经济管理的主要特点是:第一、投资供给制;二是国家(各级主管部门)直接组织基本建设;三是孤立的分割式的建设程序。对应这种经济管理的特点,传统上我国的建筑市场也是按照部门经济来划分,特别在早期政企不分的情况下,各产业部门承担固定资产投资的责任;而工程承包往往由下属的承包企业来实施。因此,形成了我国建筑市场相对封闭。这种封闭性表现在:按工程的业务链划分为设计、咨询、监理和施工企业等部门,这些以业务链分割的部门独立承担相应的工程职责。

推行工程总承包能够使设计和施工紧密结合,保证在施工过程中能正确贯彻设计意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需要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有利于节省投资;专业化的工程项目管理队伍,弥补了业主项目管理能力的不足,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效率和效益。通过延伸产业链实现市场开拓和产业升级可以完善工程总承包。建筑企业成功发展的经验表明,固守施工领域在我国目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中处境越来越被动。围绕新的市场的需求,与设计结合,与资本市场结合,会给企业带来主动发展的空间和盈利空间,形成新的业务发展模式。

2.横向发展

建筑工程承包市场从相对封闭的格局逐步走向开发的格局,有利于原来综合实力强大、业务资质众多的建筑企业成为综合性的建筑工程承包商。以铁路子行业为例,一直以来,铁路建设市场主要由中国铁路建设总公司和中国铁路建筑总公司两家公司分享,2004年底,设部、铁道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开放铁路建设市场的通知》,扶持具有公路、水利水电、矿山、房建等特级施工资质的企业参加铁路投标,使得铁路市场真正向路外企业开放。之后几年,铁路建设市场大规模开放。据统计2006年的前8个月,路外企业中标金额到达120亿元,占到招投标工程概算总额的10.5%,相当于2005年全年中标金额的2.5倍。

3.联合重组和企业间相互合作

建筑业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低,竞争激烈,市场竞争激烈,2007~2008年,面对激烈的竞争市场,企业间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的趋势更加明显。通过联合重组,形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优势突出,核心竞争力增加。最近几年,大量省际之间的建筑企业展开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4.开拓国际化市场

占有海外市场,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我国许多建筑企业已经具备了国际工程承包的条件,在2006~2008年,国有大型建筑企业在海外市场的竞争中,抓住国家鼓励和支持的“走出去”的历史机遇,海外经营取得了重大突破。在2007年度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中,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等49家中国承包商跻身全球225强。未来国际承包市场仍有巨大的潜力。亚洲国家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逐步融入全球贸易体系,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基础设施,能源建设需求旺盛。非洲是我国工程承包业绩增长最快的市场,大量的基础建设需求、丰富的资源开发潜力、中非日益密切的合作关系都预示着非洲市场的巨大潜力,欧美市场的快速增长,表明了我国工程承包在发达地区的竞争优势。

三、总结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企业的利润率却一直在低水平,我国的建筑产业制度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现在国家非常重视建筑的转型,企业应当考虑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在今后的发展中处于优势地位。

参考文献

[1]周伟.中国建筑行业增长和GDP增长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2009,(9).

建筑发展前景第6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设计;发展前景

由于绿色建设工作固有的复杂性,其在我国的全面实施还需经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要从基础的绿色工业建筑设计工作做起,根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全球化经济的现状,循序渐进地推进这项工作。作为新时期的工业建筑设计人员,要从国家竞争力、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绿色工业建筑设计的重要性,以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学习环境保护知识,为国民经济绿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笔者从设计原则与发展方向这两个方面入手,针对绿色建筑设计相关问题做详细分析与说明。

一、绿色建筑技术的发展前景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还缺少一致性的认识,因此在实施上的差距较大,而绿色建筑技术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我国近几年在全面的推广节能与绿色建筑技术,并争取在5年内在全国新建建筑达到节能与绿色建筑设计的标准,争取三分之一以上的既有建筑基本上实现节能的改造,而全国城镇建筑总能耗实现节能的百分之五十。到2020年绝大部分的既有建筑就可以实现节能改造,新建的建筑全部实现建筑节能为65%的总目标,新建建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总消耗下降20%,而我国建筑的资源消耗水平也将接近现阶段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设计原则分析

新时期的绿色建筑设计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集成化与综合化的设计方式。在实践应用过程当中,绿色建筑设计要求各方参与人员能够给予对生态保护基础知识的掌握,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融入新时期的绿色建筑设计过程当中,重点关注建筑设计过程当中生态、环保、节能以及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将绿色平衡理念以建筑设计为载体呈现出来。基于以上分析,绿色建筑设计只有具备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其设计目的与设计价值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现。

(一)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充分遵循生命周期的设计原则:基于对生命周期理念的分析,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应当针对人居环境加以特别关注,将包括材料回收、材料处理、建筑施工以及环境保护在内的相关内容视作整个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所在,借助于此种方式合理控制建筑设计及后期施工运行阶段的废弃物,从而确保环境保护的有效性。

(二)绿色建筑设计中应充分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整个现代经济社会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在于――人。人不仅广泛的参与到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同时也肩负着对绿色建筑进行合理使用的关键主体。基于以上分析,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当中,绿色建筑设计应当在针对能源进行高效节约的前提下合理提高社会大众的生活质量,此过程当中更不得以人自身健康及舒适性程度的牺牲为建筑设计的代价,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设计中以充分遵循人为本设计原则的基础与核心所在。

三、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分析

新时期绿色概念与建筑设计领域的融合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建筑行业设计工作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如何在积极性对挑战的过程当中有效展开有关建筑设计绿色化发展的探索成为了相关工作人员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从这一角度上来说,正确分析并把握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确保建筑设计行业能够不断向着绿色产业方向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基于这一因素,未来建筑设计应当重点关注的发展方向基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应当向着“因地制宜”化方向发展:在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过程当中,绿色建筑设计标准的制定及其规范无疑发挥着决定性的引导作用。设计工作人员在实施绿色建筑设计行为的过程当中应当如何体现建筑设计“绿色性”呢?最为直接与有效的方式就在于结合特殊气候环境,把握区域性经济文化特点,设计与其特殊地理位置相匹配的建筑方案。特别是对于我国而言,广大的地域结构及占有面积使得各地区的气候条件、区域资源以及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了较为显著的差异性,这也正是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重要切入点之一。举例来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常年炎热多雨,因粗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当中应当因地制宜的关注隔热与通风问题;而对于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域的我国北方内陆地区而言,考虑到该地区冬季寒冷且夏季短暂的特点,绿色建筑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当中就应当针对保温与防寒问题加以特别关注,以此种方式确保绿色建筑设计的环境效益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二)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应当向着 “人文”化方向发展:新时期的绿色建筑决不能单单从对绿色环境的满足角度上进行理解,同时也需要追求对社会大众身心需求的充分满足与实现。在此过程当中应当确保绿色建筑设计对于能源消耗问题以及资源消耗问题的合理性,从而最大限度的抑制整个绿色环境应受到建筑作业而产生的冲击。基于以上分析,从绿色建筑设计工作者的角度上来说,合理把握绿色建筑设计尺度,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当中实现有关建筑平面/立面选型以及整个环境的充分融合。不仅如此,为充分体现绿色建筑设计的“人文”思想,建筑设计过程当中还应当借助于对地形地势的综合应用实现整个建筑功能应用的综合性、智能性与便捷性,以方便受众的使用为重要因素。

(三)绿色建筑设计方案应当向着“生态节能”化方向发展:新时期现代经济社会的优化与完善将可持续发展摆在了一个极为关键的地位,绿色生态建筑同样应当充分体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地位。对于绿色建筑设计而言,这种可持续发展形式的设计不单单应当从设计结构与设计方案的确定上加以关注,同时也应当着眼于对生态节能性设计技术、材料等问题当中。现阶段绿色建筑设计的最主要目的在于实现建筑应用的节能降耗,这就要求绿色建设设计工作者需要通过对建筑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以及对物质能源消耗的有效控制加以特别关注。在当前技术条件支持下,外墙保温技术以及太阳能技术均是值得绿色建筑设计引入的。

四、结束语

传统意义上的工业文明正在逐步向着新时期的绿色文明转变,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再在此发展背景作用之下,现代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核心已转变为对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为中心的全新发展。从这一角度上来说,绿色建筑设计毫无疑问的承担起了整个建筑设计行业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最关键产物。总而言之,本文针对有关绿色建筑设计未来的建筑设计发展方向相关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 柴宏祥.胡学斌.彭述娟等.“混凝沉淀――人工湿地”处理绿色建筑中水正交试验.[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32.(04).101-107.

[2] 柴宏祥.胡学斌.彭述娟等.绿色建筑节水项目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经济模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09).113-117.

[3] 田慧峰.张欢.孙大明等.中国大陆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前景.[J].建筑科学.2012.28.(04).1-7.68.

建筑发展前景第7篇

关键词:建筑给水 塑料管

前言

塑料管和传统金属管相比,具有重量轻、耐腐蚀、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安装方便等特点,受到了管道工程界的青睐。为此,许多发达国家塑料制品制造商与管道工程界进行广泛的合作,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全面的开发研究,使原料合成生产、管材管件制造技术、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等方面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促使塑料管在管道工程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并形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

在国外,近几年建筑室内塑料管道发展非常迅速。据有关资料介绍,1994年欧洲建筑室内管道安装长度为1.3×106km,其中金属管为 8.5×105km,占67%,塑料管为4.2×105km,占33%;到1997年欧洲室内管道安装长度增长到1.6×106km,其中金属为1.02×106km,占64%,塑料管为5.8×105km,占36%。从1994年到1997年,欧洲建筑室内塑料管增加了3个百分点,增加达1.6×105km(见表1,表2)。

表1 1994年欧洲建筑室内管道使用量统计

项目

铜管

镀锌钢管

不锈钢管

PE-X管

PP-R管

PAP管

PB管

CPVC管

用量(万m)

70600

30900

1400

30200

14700

6500

4400

1800

比例(%)

44

19

1

19

9

4

3

1

表2 欧洲近几年建筑给水塑料管用量统计与预测

项目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PE-X管(万m)

4700

5800

6700

7800

8300

9000

9300

9700

10000

PP-R管(万m)

4800

5600

6000

6000

6000

5900

5900

5900

5800

PAP管/万m

300

500

800

1000

1300

1800

2000

2100

2500

目前,我国建筑给水塑料管有:UPVC管、CPVC管、PE管、PAP管、PE-X管、PP-R管、A BS管、钢塑复合管等。形成为主导产品的有PAP管、PE-X管和PP-R管。不锈钢塑料复合管是刚刚兴起的一种新型建筑室内管道,它具有不锈钢管的美观、耐压、抗冲击性能,以及塑料管重量轻、耐腐蚀、卫生安全、水流阻力小、安装方便等特性,可适用于建筑冷热水供应、采暖和燃气供应,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

1 建筑给水塑料管产品特点

目前,国内常用的建筑给水塑料管主要有:PAP管、PE-X管、PP-R管等,它们除具有一般塑料管重量轻、耐腐蚀、不结垢、使用寿命长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

(1)良好的卫生性能。制管的原料属聚烯烃,其分子仅由碳、氢元素组成,原、辅料均达到食品卫生标准要求。因此,PAP管、PE-X管、PP-R管不仅可用于冷热水系统,而且可用于纯净饮用水系统,可避免传统金属管道系统中常见的"锈水"现象。?

(2)较好的耐温、耐热性能。PAP管、PE-X管和PP-R管维卡软化温度均在130℃以上,最高工作温度可达95℃,长期使用温度一般可达70℃。?

(3)安装方便、连接可靠。安装时,不需传统金属管安装时的"攻丝、缠麻"等工序,并且PAP管、PE-X管在拐弯处可利用其柔性弯制,PP-R管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管材、管件可采用热熔连接和电熔连接,安装方便,接头质量可靠(见表3)。?

2 我国建筑给水塑料管生产和应用现状?

2.1 PAP管

目前国内PAP管生产线有300余条,其中进口设备占10%,搭接焊生产线占70%,生产能力达到8×105km/a。生产规格主要有:Φ14,16,20,25,32 ,少量能生产Φ40,50,63。目前国内PAP管生产企业开工率总体来说不尽人意,但采用进口设备或技术装备先进、工人素质高、质量管理体系完善、产品质量稳定、生产规模较大的企业,开工率一般在70%以上,有的品牌PAP管供不应求。

1995~1997年期间,PAP管在国内的应用主要是做住宅冷水管、太阳能热水器供水管和热水管,用量大约在500×104~1000×104m/a。1997年PAP 管开始应用于住宅小区、公共建筑的冷热水系统上,以及北方地区地板辐射采暖,年使用量大约在5000×104m。1998年使用量大约在0.8×105~1×105km。1999年,PAP管较前几年有很大发展,估计使用量达到1×105~1.5×105km。

表3 常用建筑给水塑料管技术经济性能比较

性能

PE-X管

PP-R管

PAP管

CPVC管

PB管

长期耐温、耐压(70℃,1.0MPa,50a)

可以

可以

可以(交联)

可以

可以

壁厚(达到同一要求)

较薄

较厚

较薄

较薄

最薄

卫生性能

生产工艺和设备

较复杂

较简单

最复杂

较复杂

较简单

废料回收利用性

不能

可以

不能

可以

可以

连接方法(粘接)

不能

不能

不能

可以

不能

热熔连接

不能

可以

不能

不能

可以

电熔连接

不能

可以

不能

不能

可以

挤压夹紧连接

可以

不能

可以

不能

不能

连接管件

金属

PP-R

金属

CPVC

PB

热膨胀系数(mm/m·℃)

0.15

0.16

0.036

0.06

0.13

价格比(直径32mm以下)

1.0

1.2

1.5

2.1

2.3

隔氧性

不能

不能

可以

不能

不能

2.2 PE-X管

目前国内PE-X管生产企业近80余家,其中有4条生产线从欧洲引进,生产工艺为Monosil 的一步法硅烷交联工艺,其余生产设备大部分为二步法硅烷交联工艺。目前国内交联聚乙烯管生产能力达到3×105km/a,生产规格主要为:Φ10,12,14,16,20,25,32,少量能生产Φ40,50,63。

自从1996年引进国外先进的PE-X管生产技术和设备以来,我国PE-X管生产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应用于地板辐射采暖、建筑室内热水供应、饮用水供应和自来水供应,尤其是随着住宅建设标准的提高,要求管道暗敷,为PE-X管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到1999年,我国PE-X管累计使用量已达到2×105km。

2.3 PP-R管

目前国内PP-R管生产设备主要有进口、合资厂设备和国产设备3类,生产线近50条,其中进口和合资厂设备10余条,国产设备30余条。全国PP-R管生产能力达到2.5万t/a ,全国有近2×107m2建筑的冷热水管道使用了PP-R管。?综观国内PP-R管生产情况,总体而言,拥有进口、合资厂设备和国产先进设备的企业生产能力大、产量高、产品质量稳定。

3 建筑给水塑料管发展前景

3.1 国家大力推广应用化学建材为建筑给水塑料管发展提供了绝好机遇

化学建材是继钢材、木材、水泥之后,当代新兴的第四大类建筑材料。化学建材品种繁多,主要包括塑料管道、塑料门窗、防水材料、建筑涂料等。建筑给水塑料管是属于国家大力推广应用的化学建材产品之一。

为加速化学建材发展,199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加速我国化学建材生产和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

1997年国家出台了《国家化学建材推广应用"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纲要》和《关于加速化学建材推广应用和限制淘汰落后产品的规定》等文件。

1999年6月全国化学建材协调组秘书组和建设部科学技术司联合发出了《关于做好铝塑复合管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

1999年11月,全国化学建材协调组(由国家五部委局组成)召开了全国化学建材工作会议,并出台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推进化学建材产业化的若干意见》、《推广应用化学建材和限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的管理办法》等文件,在"调整产业和产品结构,促进产业技术升级换代"中提出:推广应用UPVC、PE、PP-R等塑料管道,逐步限制淘汰镀锌钢管、传统铸铁管。

1999年12月,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家建材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在住宅建设中淘汰落后产品的通知》,其中明确指出:自2000年6月1日起,在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镀锌钢管做给水管,推广应用PAP管、PE-X管、PP-R管等塑料管道。

为配合国家推广应用化学建材,加速化学建材产业发展进程,全国有20多个省市出台了鼓励发展化学建材的地方性政策文件。

国家和地方性政策文件的出台,加速了化学建材的推广应用,为建筑给水塑料管发展提供了绝好机遇。

3.2 建筑业和住宅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建筑给水塑料管提供了广阔市场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业将会有更大的发展。

建设部在《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

2000年,建筑业增加值达5000亿元以上(1995年价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左右。

2010年建筑业增加值将达到10000亿元左右,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7%。

2000年,竣工各类房屋面积1.4×109m2。

2010年,竣工各类房屋面积1.6×109m2。

朱熔基总理曾经明确提出:"研究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消费热点,现在看来还是增加住宅建设,加速住房制度的改革"。建筑业和住宅产业的发展,为建筑给水塑料管的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

3.3 建筑给水塑料管市场分析

根据《建设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测算,2001~2010年间,每年住宅建筑室内冷水管需求量约3×105km,热水管需求量约1×105km;太阳能热水器冷、热水管需求量约2×104km;其它各类建筑冷热水管道需求量约1×105km。

此外,我国有2600多家涉外宾馆的40多万间客房和21万家旅店已进入了装修改造的高峰期,均将实行更新换代。据有关人士测算,宾馆、饭店平均每年冷、热水管道更新量达 2×104km。

建筑发展前景第8篇

关键词:竹材 性能优越 低碳环保

1.引言

竹材是地球上重要的森林资源之一,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约2,200万hm2。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我国的竹材资源比较丰富,竹林面积居世界第二,竹林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竹材相比于木材,强度更高、硬度更大、韧性更好,是工程结构的理想材料。经过了20几年的研究和生产,我国的竹加工和应用技术已经在全世界领先。随着低碳经济的提出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逐步深入,竹材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建筑及建筑装饰领域。

2.竹材的用途

2.1古文化下的竹材应用

竹子光滑坚韧、纹理细致,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用于制作乐器、屏风、家具以及体育文化用品等。竹竿光滑笔直,可代替建造房屋、凉亭,清新雅致、别具一格;竹子剖开成竹篾,可编制竹篮、竹席等器具,柔韧精致、物美价廉;在园林艺术中,竹子也倍受青睐。更有许多珍贵的品种竹被移栽为盆景,如凤尾竹、湘妃竹等,都是盆景中的极品。

凤尾竹湘妃竹

2.2竹材在建筑上的应用

2.2.1竹楼与竹桥

云南省是我国境内竹林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也是将竹林资源利用的最为充分的地区。有许多利用竹子建造的建筑,古朴文雅、经久耐用,美不胜收。竹楼是最具代表性、最富有云南少数民族文化族特色的竹制民居建筑。[1]竹索桥是云南省的第二大建筑特色。

2.2.2竹制建筑构件

竹材具有良好的构造和力学性能。竹材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主要有:竹材建筑脚手架、竹建筑用水泥模板和直接用作房屋建筑材料。[2]随着各种先进的竹材加工技术的发展,竹材在建筑行业的利用向复合化、高强度、高性能、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各种以竹材为原料的新型建筑材料正在进入我们的建筑、装饰行业。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竹材结构构件和竹材人造板。[3]

竹材人造板

3.竹材的各项性能优势

3.1力学性能优势

竹材相比于木材,除资源丰富、生长周期短、之外,还有这优良的力学性能。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竹子不易加工的难题已初步得到了解决,竹材以很可能成为木材最好的替代品。据了解,目前已经投入使用的竹制建材主要为竹材人造板,其力学性能和木材、混凝土相比,毫不逊色:

表1竹材人造板力学性能比较

名称

力学性能竹胶合板

50×250(mm2)常用木材C25混凝土

静弯曲强度(Mpa)8113~1711.9

弹性模量(Mpa)219001000028000

密度(Kg/m3)7.51.2~2.030

3.2生长、施工优势

众所周知,竹材的生长周期短、生长速度快。一般两个月可以生长20米左右,是世界上生长最快的植物之一,3~5年便可成才使用。相比于需要几十年才能成才的木材来说,具有很大的优势。

相比于竹材生长迅速的优点,竹材加工品在建筑行业的应用中也存在很大的优势。竹结构及配套技术相应部件的绝大部分易于定型化、标准化,现场湿作业少,缩短施工周期,可以大大提高投资效益,提高住宅的科技含量。[4]

3.3作为绿色材料的性能优势

竹木建材具有可回收、再生、生产能耗少、低碳环保等与生俱来的特点,作为新一代的绿色建材,具有其不可替代的性能优势。

(1)防腐健康性:现在国内使用的防腐木材一般含有毒性物质或重金属成分,对环境及人类身体有巨大隐患,而竹材不会对环境及人产生影响,而且还可以用作防火材料。

(2)保温隔热性能:竹材人造板导热系数约为0.14~0.18W/(m·k),低于粘土砖、混凝土,是冬暖夏凉的理想材料,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性能。

(3)稳定、抗震性能:竹制材料建筑结构重量轻、抗震性能好。建筑物上的地震作用与结构质量有关,竹结构质量轻,产生的地震作用效应当然也小。此外,由地震致使房屋倒塌时对人产生的伤害也要比其他建筑材料小。[5]

(4)绿色环保性能: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比较,竹材不仅在生长过程中能有效改善周围自然环境,而且加工过程中能耗低,废弃后可自然降解,堪称绿色建材。

4 建筑行业,初露端倪

(1)德中同行馆:竹制建筑中,最值得一提就是“德中同行之家展馆”,该座展馆作为世博园区中唯一一座主体支撑结构完全采用竹材料的二层建筑,将“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主题融合于艺术性的处理手法,不仅展现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同时也倡导了前瞻性的环保理念。

(2)阳光旅馆:该座旅馆是一座由太阳提供能源的竹屋,设计者之所以选择竹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是因为竹子不仅仅是一种可再生材料,而且还能够将碳吸入土壤之中,最大限度地减小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充分体现了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低碳理念。(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参考文献:

[1]《云南少数民族对竹资源的利用研究》 关传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