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生态建设规划

生态建设规划赏析八篇

时间:2023-06-01 15:51:06

生态建设规划

生态建设规划第1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乡生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R126文献标识码: A

伴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城乡发展中生态和谐的规划建设逐渐的备受瞩目起来。因此,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城乡生态问题。并落实在具体规划、建设以及管理中,以保持城市建设与城乡生态的平衡。使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城市规划建设

(一)城市规划

(1)重视城市历史文化。历史文化是每个城市的灵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必须重视对历史文化的保护,例如保留、修缮具有文化代表的街区、历史建筑,做好城市文化的传承,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做到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共同发展。

(2)加强城市绿化规划。随着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污染也日益严重,如何进行环境保护是在进行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应对绿地、公园等进行科学布局,合理安排城市绿化带,改善城市环境。

(3)突出个性特点。由于所处位置、气候条件、文化影响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特点。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应对城市进行准确定位,围绕城市特点进行打造,突出城市个性。

(二)城市建设

(1)硬件设施建设。硬件设施建设应体现城市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城市文明的体现,一个缺乏人文精神的城市犹如没有灵魂的躯壳。在进行城市硬件设施建设时,应充分结合城市的特点、历史、文化。将人文精神充分体现出来。

(2)基础工程建设。基础工程建设应科学、合理。基础工程建设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实现,使城市功能不断完善,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基础工程建设项目不断增加,各种管道、线路铺设以及交通道路建设十分密集。特别是地下基础工程建设,由于工程具有隐蔽性等特点,监管力度被削弱[2]。必须加强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减少返工、故障的发生。与此同时,基础工程建设必须具有瞻前性,延长重建时间。

(3)产业经济建设。产业经济建设应考虑环境发展,产业经济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城市是人们生活居住的地方,必须注重城市环境保护。然而,在产业经济建设过程中往往会造成城市污染,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产业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环境的承受能力,做好污染防范工作,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城市环境。

(三)城市管理

(1)完善城市规划制度,使城市规划纳入法律保护,对于城市的各项建设必须满足城市的总体规划要求,确保城市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避免因私人利益或小部分人利益破坏城市规划,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2)坚持城市管理制度,对于城市土地利用、城市建筑建设按照城市管理制度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控制建筑密度、城市绿化面积、城市容量等,对于交通路口、建筑高度、建筑朝向等题目具体要求并进行统一管理。

(3)加强公共交通管理。公共交通的畅通是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在合理进行交通道路规划的同时,应加强交通管理。首先,加强机动车辆的管理,根据城市交通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措施,实现公交车、出租车、三轮车的多样化管理。其次,优化公共车辆的乘坐制度,为市民乘车提供便利,例如实现公交车与出租车的一卡制、一票制等。此外,加强交通法规培训,保证公共交通安全畅通。

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可持续化发展

首先,结合上文之中提到了关于可持续化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前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在具体的技术方面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然而对于基础设施规划方法论方面却存在严重的缺乏。当前,随着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不断提升,人类在进行环境开发、自然改造以及资源利用等,都不能够超越环境的承载能力。然而,关于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时,必定会涉及到这些方面。其中,关于水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的利用以及空间资源等的利用,都必须严格控制在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另外,如果要结合环境资源的供应量以及环境自身对于污染的净化能力来判断环境的承载能力,那么两者在本质上属于一个恒量,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技术改革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要想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就必须要把城市环境承载力分析作为基础,然后结合城市发展中的资源消耗情况确定合理的消耗指标,继而制定具体的方法不断改进传统的基础设施规划方法。这样在进行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时,规划人员就能够结合不同变量之间的改变,最终在规划编制方法上呈现出不同的政策、技术以及时期等出现的不同结果,从而客观的评价不同规划编制方法的优劣。

其次,结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条件,现阶段的经营城市就需要把整个城市的规划建设以及管理等所有方面同经济发展的经营思想统一进行糅合,并把经营思想贯穿其中,继而结合政府调控以及市场运作,以城市公共财政为范畴,有效的运作城市资产,同时结合流通、组合、转让以及裂变和出租等多种方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管理,强化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提升城市经济发展的步伐,实现城市建设低投入、高产出的最大效益。而且,在经营城市时,一定要遵循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巧妙的运用经济学手段解决城市建设项目之中的问题,使得传统的城市技术经济逐步转变为城市市场经济。例如,利用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及不断满足居民各种生活需要等方式,不断加快城市化的进程,满足居民的长远利益需求。并且能够把政府的行为方式逐渐从传统的微观模式转变为宏观模式;关于城市的整体开发、利用以及管理经营等都需要政府进行参与,并且实时公开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开;关于城市设施以及生态环境等都需要政府进行整体化的经营管理,尤其是城市基础设施规划,一定要把单纯的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便利作为基础,尽最大可能的降低交易成本,借助于城市的发展带动城市周边以及所在地的整体经济发展,整体提升城市所在地的经济增长点。

三、城乡生态管理

(一)管理理念

树立正确的城乡生态管理理念。传统的城乡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将人的利益作为管理的首要目的,无法实现城乡生态平衡。因此,城乡生态管理必须是将人与自然作为核心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类作为自然界中的高级动物,在不断进化发展中已经满足了生存需求,如今的发展重心应该是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利益。因此,城乡生态管理的理念应该是人与自然并重,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管理对象

城乡生态管理既然以人与自然为中心,管理对象应为城乡的“人- 自然”系统。一切人类活动以及自然环境都应划入管理范围。实现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促进城乡发展。

(三)管理方式

现代社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环境紧密相连,这就决定了现代城乡生态管理是成为十分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要实现有效管理,其管理手段必须涉及到思想、法律、行政、技术等等多个层面。管理者一般是通过信息的传递、决策完成管理,城乡生态管理的复杂性决定了信息的庞大与复杂,人力数据的搜集与分析已经无法满足管理信息需求,因此,可在管理方式中融入信息技术以及预警系统等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搜集分析管理所需信息作为决策依据,实现科学、系统、全面管理。

总之,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必须充分考虑到城乡生态问题。并落实在具体规划、建设以及管理中,以保持城市建设与城乡生态的平衡。使我国的城市化建设步伐不断迈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建设规划第2篇

一、生态工业建设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一)生态工业建设的有利条件

1、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进入21世纪,全球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追求可

持续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党的十六大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作为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基本经验之一,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作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我们既要追求经济总量的增长,又要转变增长

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

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可持续发

展。在此形势下,浙江省于20__年3月全面启动建设生态省的计划,嘉

善县又同时被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列为第七批部级生态示范区试点单位

之一。发展生态工业、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已成为省、县政府的共识和

要务。

2、拥有优越的区位优势

嘉善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东南侧,江、浙、沪两省一市交会处,是浙

江省接轨上海的第一站,距上海70公里、杭州90公里、苏州75公里。

嘉善交通便捷,境内铁路、高速公路、国道、水路纵横交错,大大缩短了

与三大城市的距离。位居三大经济发展节点的中心地带,嘉善在接受三大

城市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要素辐射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易于

与这几大城市形成工业产业互补的态势,错位发展,共享资源与市场,实

现相互的协调发展。优越的区位交通优势不仅有利于本地生态工业的良好

发展,而且也有助于促进区域生态工业的发展。

3、具有良好的经济基础

嘉善县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百强县,20__、20__年连续两年位列

全国百强县(市)第31位,20__年又跃居全国百强县第29位。20__年全

县经济发展迈上了新台阶,生产总值达到102.3亿元,人均GDP达到3150

美元,列全省第6位;财政总收入达到10.3亿元,增长32.5,增速列

嘉兴市第一;合同利用外资4.3亿美元,列嘉兴市第一、全省第三;实际

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列嘉兴市第一、全省第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

达13335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6138元,增长9。

在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提高的同时,嘉善县的工业经济得到了迅猛发

展。业已形成木业、电子、五金机械、纺织服装等四大支柱产业,四大产

业占全县工业总量的比重超过60。20__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4.13亿元,

比20__年增长16.9;规上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27.04亿元,比20__年

增长22.8;规上企业实现利税总额9.37亿元,比20__年增长30.0。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生物化工、精细化工等一批高新技

术产业也开始崛起,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优势产品产量持续增长,

呈现强有力的市场需求。20__年,水泥、丝等产品的产量增长幅度均超

过100;配混合饲料、塑料制品、水泥预制构件、电子元件等产品的产

量增长幅度也高达50左右;人造板、机制纸板、标准紧固件、轴承等传

统优势产业则继续保持旺盛的增长势头,充分显示了优势产品的市场竞争

力。

4、初具生态工业雏形

在工业经济迅猛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经济的关注也取得了较好的成

效,生态环境保护已成为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20__年,

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达到97.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97.4;规

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源消耗量为0.3201吨标准煤,低于全省

平均水平;项目投资区域集聚度明显提高。20__年1-8月,县经济开发

区、木业城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占全县总量的60多,而“一

心四点”五个镇的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占11镇的总量的90多。

招商重点从单纯追求项目数量和项目金额不断向追求引资质量转变:无论

是单个项目的投资额,还是土地的投资密度、产品的技术含量都比去年有

了进一步的提高,一些投资密度低或污染重、能耗大的项目遭到婉言拒绝。

5、生态工业建设的组织保证日趋完善

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省建设的要求,为保障生态县建设规划的

顺利实施,嘉善县早在20__年底就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 组长、由县委主

要领导任常务副组长、副组长,县委、县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主管为成员的

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生态县建设的领导。各政府职能部

门围绕生态县建设的总体要求,在职责分解的基础上进行职能分工,确保

生态建设的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对生态经济建设的高度重视,为生态

工业的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2、生态工业建设的制约因素

(1)缺乏环境容量支撑

尽管近年来嘉善加大了环境治理力度,但总体而言,全县生态环境质

量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生态环境质量远远跟不上嘉善经济

的快速发展,跟不上人民群众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目前,嘉善县地

面水环境质量形势十分严峻,各监测断面的总氮监测值均劣于Ⅴ类,化

学需氧量基本为Ⅴ类及劣于Ⅴ类。作为嘉善饮用水源地的水厂取水口,

陆斜塘水质也远不能达到饮用水水源要求,其总氮劣于Ⅴ类,溶解氧、高

锰酸盐、氨氮、CODcr等指标仅达到Ⅳ类,水质性缺水严重;环境空气质

量为Ⅱ级,工业粉尘、噪声污染业已成为市民投诉的焦点;在考核生态

示范区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和城镇环境保护的15项指标中,仅有4项达

到一类地区标准(经济发达地区标准),3项符合二类地区标准,有8项

仅达到或低于三类地区标准。

(2)缺乏相应技术支撑

无论是进行污染的末端综合治理还是进行生产全过程的清洁化生产;

无论是进行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还是资源的生态化利用和废弃物的再

生化处理,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但目前嘉善在相关技术领域明

显落后。企业既缺乏相应的技术,也缺乏技术创新的能力。高耗量的能源

难以得以替代、生产工艺难以得以更新、生产设备难以得以改造、生产过

程难以加以实施监控、污染排放难以得以有效控制和处理等等,都影响了

生态工业的深入开展。

嘉善目前的四大支柱产业基本上都是低附加值的传统产业,缺乏高新

技术产业;工业产品主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工艺水平低、产品附

加值低;尽管在部分行业已经进行了生产技术的改造,如在水泥行业中逐

渐取缔机立窑,但多数行业多数企业仍在使用落后的生产设备、生产技术,

能耗高、污染重。

(3)缺乏资金和法规支撑

嘉善绝大多数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加之产品附加值较低,因而企业的

盈利空间较小,利润薄,难以保证自愿安装污染治理设备,也难以保证企

业废物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另外从环保的法规、条例来看,现行的制度

主要是向排污企业征收排污费,体现一种事后的惩治。这种“谁污染,谁

付费”的制度,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矫正了排污企业向社会转嫁治污成本的

不公平竞争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生产的外部不经济行为,但未

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治污积极性,未能起到积极有效的引导、激励作用。

二、生态工业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偏重末端治理,忽视全过程管理

现有的环保法规、制度等大都利用排污指标等对企业进行末端的污染

水平考核,因而企业的重点也放在污染的末端治理上,而普遍忽视生产全

过程的污染控制和产品生命周期的污染控制,忽视污染的预防。这种忽视

清洁生产的后果,一是治污成本较大,而且随着污染排放指标的日益严格,

成本开支也越大。这是因为没有控制生产全过程中污染源的产生和削减,

最终的排污量相对较大,导致污染治理投资较大,而且维持污染处理设施

的运行费用也非常可观;二是由于现有的污染治理技术毕竟还存在一定的

局限性,使得排放的工业“三废”在处理、处置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

的二次污染,如废渣堆存可能引起地下水污染,废物焚烧会产生有害气体,

废水处理产生含重金属污泥及活性污泥等等。三是污染控制的效果不稳

定。

(二)工业布点不集中,污染集中治理率低

目前嘉善工业的主要载体是工业园区,但除嘉善经济开发区外,嘉善

工业园区基本保持着“一镇一区”的格局,工业园区缺乏有效整合。“一

镇一区”模式既导致相互间在招商引资时的无序竞争,造成资源的浪费和

重复建设,又不利于同类污染企业的集中布点。各种污染治理设施无法共

享,影响污染的集中治理和治污效率的提高。此外,还有很多企业没有进

入工业园区,或远离污水管网等公共排污设施,这些企业的污染经简单处

理后排向周围水域、周围环境。由于布点不集中,难以对这些污染进行集

中治理。

(三)环保意识薄弱,部分企业三废超标排放

尽管近年来在环保部门的监督管理下,企业新建、改建项目均执行了

“三同时”规定,多数企业也按“环评”要求进行污染治理,实现了污染

的达标排放,但仍有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在自身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偷漏排、超标排放“三废”。部分热电、造纸、水泥、纺织印染等行业的

企业现已成为嘉善县的主要污染源。

三、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规划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为导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生态县建设”的要求,以清洁生产为切

入点,以优化工业布局、提升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综合利用和节约资源

为抓手,以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为重点,加强生态工业建设,促进我县

工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规划的基本原则

1、协调发展原则

要进一步转变工业经济的增长模式,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变

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指标为兼顾经济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促进工业经济的健

康发展。

2、科技创新原则

充分发挥技术创新在生态工业建设中的作用。要依靠技术创新改良生

产工艺、开发利用新能源、新材料,促进清洁生产的贯彻实施;依靠技术

创新开发生产清洁产品;依靠技术创新进行工业污染的综合治理。

3、总体跟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原则

在近阶段选择若干重点企业、重点园区进行清洁生产、生态园区建设

及循环经济的试点,循序渐进地向所有企业、所有园区推进。近阶段可针

对污染较严重的造纸、水泥、酿酒等行业进行清洁生产的试点,以嘉善经

济开发区为试点推行 循环经济建设,以此带动全县生态工业的整体发展。

4、政府导向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原则

企业环境的影响属于外部经济范畴。环境属于公共物品,市场机制无

法自动调节对公共物品的供给与需求。因此单靠市场机制无法约束企业进

行清洁生产或污染的末端治理,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政府

既要加大对清洁生产、生态工业重要性及必要性的宣传,又要采取必要的

监控、惩治措施,加强对生态工业的管理,同时也要积极提供相关的知识

培训、技术咨询及优惠政策,以保障生态工业建设的顺利进行。

四、规划目标和规划指标

规划分三阶段推进生态工业建设:20__-20__年为启动阶段,设定近

期目标;20__-20__年为全面贯彻实施阶段,设定中期目标;20__-2015

年为提高深化阶段,设定远期规划目标。

(一)近期目标(20__-20__年)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

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一方面要加快对传

统产业的改造,另一方面要加快新兴产业的培育,尤其是要加快高新技术

产业、环保产业的培育,从而促进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和升级,并带动产

品结构的升级。

2、优化工业空间布局,促进资源和环境容量的最优配置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的近期目标是提高产业空间集聚度。一方面要对现

有工业园区进行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中心城镇、交通主干道在区域经济发

展过程中的作用,争取到20__年形成空间布局合理、产业特色明显的“一

区一带”工业布局框架。

另一方面,要提高工业企业的入园率,在近期要确保污染企业进区并

纳入集中治污范畴。不同企业应按行业类别搬迁进入各功能园区,便于环

保部门进行集中检测,更有利于治污资源的共享,提高污染治理的效率和

效益。

3、制定清洁生产实施方案,展开清洁生产试点工作

在提升产业层次和调整产业布局的过程中,在国家和省级政府有关法

律和政策框架下,围绕控制排污总量、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工业经济

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制定嘉善县全面推广清洁生产的实施行动方

案。近期可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开展试点工作,采用技术起点高、

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生产工艺,促进工业污染防治从末端

治理向污染预防的全过程控制转变。

4、完善工业区的基础设施和绿色管理体系

科学布局园区的道路、绿化、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的污

水及固废集中处理中心,集中处理所有入园企业的污水及固废。

严格工业园区的项目管理。按各工业园区的功能划分,制定相应的入

园企业的污染排放标准。凡达不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不符合功能区发展定

位、投资密度等达不到规定要求的项目,一律不能入园;区内企业应严格

执行“环评”要求,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清洁生产审核,对不符合功能

区发展定位、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应定期整改,适时搬迁。全面推广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论证工作,到20__年全县有1-2个工业园区和20

家企业通过ISO14000论证,提高本地产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力的能力。

(二)中期规划(20__-20__年)

1、扩大高新技术产业规模,进一步确立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地位

确保高新技术研发投入的不断增加,逐步提升本地企业的创新能力。

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精细化工等技术密集型产业。

其中电子信息业重点发展新型电子元器件;生物医药业以生物技术、低毒

高效农药、生物肥料等为突破口,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在国内

有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提高环保技术、环保设备

的供给量。

2、采用高新适用技术,全面推广清洁生产

在重点单位、新建单位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广清洁生产。加大宣传力

度,提高企业和职工的清洁生产意识;不断完善相应的法规、政策,对企

业清洁生产的实施情况予以奖惩;确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提高企业示范

效应;引导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计,筛选和确定最优清洁生产方案;向企

业提供清洁生产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引导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关键技术、

关键工艺的科研攻关;公布鼓励推广的清洁生产技术和目录等。

3、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加强污染集中治理

根据功能区划分,对各镇、园区的工业企业进行清理,逐步关停污染

严重企业、搬迁不符合生态功能的企业;新建项目必须集中布局在工业园

区,并引导其他企业向园区搬迁;严格控制燃煤企业的污染排放,魏塘镇

建成区内所有燃煤企业全部搬迁,原则上不再审批新建燃煤企业,对原有

燃煤企业一律要求能源更新;延伸铺设污水管道,经集中治理后排入嘉兴

市外排污水管道;工业固体废物集中堆放、集中处理。

(三)远期规划(20__-2015年)

1、利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全面打造生态工业园区

着力构建工业园区内部的生态系统。通过项目引进、技术引进等方式,

在工业园区集聚多个不同种类的相关工业企业,使一类企业的废弃物和副

产品,作为另一类企业的全部或部分原料,实现“资源--产品--废弃物--

再生资源”的环型生产模式;尽量延伸工业产业加工链,积极推进园区内

生态链和生态网的建设,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和主副产品,在

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从园区工业产业链的上游将污染物

排放量减至最小。重点控制万元工业产值的废水排放量,提高水资源的利

用率;加强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和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严格监控生态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污染排放,力争零排放。

2、确立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

在巩固制造业加工基地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

构优化和调整的总体方向为:经济循环化、产业生态化、工业共生化、生

产清洁化、资源再生化、废物减量化。大力引进或开发高新技术,运用高

新技术开发环保产业。如开发纳米产品、利用纳米技术进行三废治理、开

发燃料酒精等。通过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实现经济的生态化发展,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规划指标

根据嘉善县的现状,以不低于国家生态区的要求作为近期(20__年)

规划指标,以不低于国家生态县的要求作为中期(20__年)规划指标。

具体指标见附表一。

附表一嘉善县生态工业建设指标体系

名称

国家生态县指标

现状值

20__年

规划目标

20__年

规划目标

2015年

规划目标

责任部门

1

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

15.57

15

30

科技局

2

环保投入占GDP比重()

/

3

4

5

财政局

3

单位GDP能耗(顿标煤/万元)

≤1.2

0.926

≤0.9

≤0.9

≤0.8

经贸局、发计局

4

单位GDP水耗(M3/万元)

≤150

≤200

水利局、农经局、经

贸局

5

实施清洁生产企业比例()

100

未及

20

50

100

经贸局、环保局

6

规模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率()

≥20

未及

5

20

60

经贸局、环保局

7

大气环境指标

达到功能区标准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环保局

8

水环境指标

城市无4类水体

未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环保局

9

COD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

控制指标

达标

环保局、经贸局

10

SO2排放强度(千克/万元GDP)

控制指标

达标

环保局、经贸局

11

工业污水集中处理率()

/

60

80

100

经贸局、建设局

12

工业用水重复率()

≥40

30.6

≥35

≥50

65

建设局、环保局

13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80无危险废物排

95

达标

达标

100

环保局、经贸局、建

设局

14

工艺炉窑烟尘排放达标率()

/

80

90

100

环保局、经贸局

15

锅炉烟尘排放率(100)

/

90

95

100

环保局、经贸局

注:为生态市的建设指标

五、规划重点

围绕生态立县的目标,嘉善生态工业建设的重点应主要为改造提升传

统产业,着力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优化工业布局、建设生态示范区、改善

生态系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传统产业改造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传统产业仍将占据嘉善工业经济发展的主

要地位。当前传统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一些瓶颈,严重制约着工业经济发展

水平。如技术装备水平、工艺水平较低,缺乏技术的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

等。水泥、纺织印染、酿酒等都是嘉善目前较为主要的传统优势产业,但

这些行业都存在产能较低、能耗大、污染重等问题,亟待进行改造。

近年来国内外传统工业改造的实践经验以及当代工程技术的主要发

展趋势表明,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以及综合集成技术是传统工

业现代化改造的主要技术方向。

信息技术。这是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开发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手段,是

高技术体系中的关键技术。它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

为主体,渗透到传统技术中,并促使传统工业产品生产周期大大缩短,更

好地适应市场的变化,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材料技术。材料是改造传统工业的基础。钢铁、铜、铅、塑料、橡胶、

水泥等基础材料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会大大促进冶金、机械、化工、建

筑、船舶等传统工业的升级和改造。

生物技术。生物技术是带动医药、能源和加工等工业发展的技术基础。

发展生物技术,不仅能促进“生物治疗”新领域的产生和发展,而且能有

效地控制环境污染,为社会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作出贡献。

综合集成技术。机械和电子的集成、机械和光的集成、电子和光的集

成,抑或机械、光和电子的综合集成,能极大改变传统制造业的产品结构

与生产方式。

运用上述技术对嘉善传统工业进行改造,将会大大提高嘉善工业的竞

争力。

1、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该行业的生态化改造主要涉及信息化、

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在生产领域的运用以及绿色无污染产品打造。

胶合板生产:(1)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提升产业层次;(2)

在现有低甲醛胶粘剂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低成本、粘度强的低甲醛环保胶

粘剂,进而在保证环保要求的前提下,提高产品的竞争力;(3)加大新产

品开发力度,调整产品结构,逐步向用材要求低、木材利用率高的密度板

及其他新型多用途基板转化;(4)控制废水排放。

家具制造业:(1)积极推广CAM(计算机辅助制造)、ERP(企业资源

规划)等技术,降低木材消耗量;(2)在家具生产中适度采用塑料、钢材

等木材替代品;(3)积极开发塑料、钢材家具;(4)发展智能化、机械化、

多功能家具;(5)开展废旧家具回收再利用;(6)加大废水治理力度。

2、五金机械制造业。该行业的生态化改造主要涉及产业集聚、提高

产品技术含量等内容。

标准件:(1)以晋亿公司为龙头,以台湾螺丝城、精密机械工业园的

开发建设为发展平台,积极引进上规模、上档次的企业入驻;(2)积极推

广CAM(计算机辅助制造)、ERP(企业资源规划)等技术,拓展产品种类,

提高产品精密度;(3)合理安排园区基础设施,实施废水集中治理。

轴承:(1)以双飞轴承公司为龙头,引导产业集聚,进而形成轴承制

造业基地;(2)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开发无转子轴承等新产品。

3、纺织服装业。嘉善的服装辅料,尤其是纽扣等产品,在全国占有

较大的市场份额,

粗纺呢绒:(1)加强产学研联合,积极推广CAD(计算机辅助 设计)、

CAM(计算机辅助制造)等技术,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2)加大投入,

通过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努力拓展高档和高附加值羊绒面料品种;

(3)加强横向联系,通过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横向协作,提高企业的技

术水平和管理水平;(4)控制废水排放。

人造毛皮:(1)积极推广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

制造)等技术,扩大复合毛皮等中档产品的生产,重点发展仿兽皮等符合

国际潮流的高档产品;(2)加大投入,通过引进、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

平。

植绒产品:(1)充分发挥行业研发中心的作用,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

向家纺、装饰等多用途的新型植绒产品发展;(2)加大投入,通过引进、

技术改造,提高装备水平。

服饰辅料:(1)加快钮扣特色园区建设,引导服饰辅料产业集聚,提

高产业竞争力;(2)积极推广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

制造)等技术,不断提高企业的自动化装备水平和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

(3)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拓展产品种类和功能;(4)建设污水

处理厂,实现废水集中治理。

4、水泥工业

水泥及其制品在嘉善工业产品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20__年,全县

生产水泥154.80万吨、水泥电杆31937吨、水泥预制构件220.31万立方

米。同时该行业也是资源消耗、工业污染较大的行业之一。在全县20家

重点污染企业中,水泥及其制品占40。该行业进行生态化改造已经迫

在眉睫。

水泥生产:(1)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2)建设一批有一定

规模和技术水平的水泥粉磨站,逐步淘汰工艺相对落后的机立窑生产线;

(3)加大水泥生产中的粉尘治理。

预制构件:(1)鼓励骨干企业通过兼并、联合等方式实现资产重组,

壮大企业规模,提升企业实力;(2)重点发展技术要求高、产品质量好的

水泥混凝土预应力管桩及大型沟管。

新型墙体材料:(1)加大技术改造投入,更新设备;(2)采用信息化

技术、新型节能技术与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统的生产工艺;(3)重

点发展新型建筑墙体材料、高性能与特种性能建筑装饰材料、窑外分解水

泥等产品,推广淤泥制砖技术。

(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

高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是国际上衡量制造业产业结构

的重要指标之一。从目前嘉善产业发展情况看,其高技术产业投资显著不

足,主要仍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培育发展高新技术

产业是调整经济结构与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工业生态化发展的

必然要求。

1、电子信息业

电子信息产业近年来在嘉善发展迅猛,已形成良好的产业基础。现已

培育发展以新嘉联电子有限公司、宝狮电子有限公司、斯贝克电子(嘉善)

有限公司、浙江丽正电子有限公司、嘉兴天马打印机耗材有限公司等企业

为龙头的各类电子企业近150家,其中多媒体音响、受话器、汽车音响总

量在国内排名前列,受话器已占全球同类产品约10的市场份额。20__

年,嘉善获准建立“嘉善电子信息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以嘉善

经济开发区为中心、集结魏塘、惠民、干窑、大云等四镇的工业园区,嘉

善电子信息产业已逐渐形成高科技企业的集聚发展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的大力发展符合嘉善产业升级、产品升级的目标。今后

生态化发展的方向主要为:

(1)加强产业园区建设,构建产业集聚高地。以省级信息产业特色

园区为发展平台,以承担嘉兴市火炬计划的骨干企业为龙头,以省、市级

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促进电子信息类企业及关联配套企业的集聚。有关

专家认为,电子信息企业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可以获得生产成

本优势、以质量为基础的产品差异化优势、产品创新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

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

(2)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拓展产品领域。在现有电子元器件、受话

器、汽车音响、打印耗材等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产品领域,大力发展

新型电子元器件、电脑零配件、汽车电子产品及数字音视频产品等,促进

电子信息产品向更高层次发展。

(3)加大招商力度,力争引进电子信息类的龙头企业。要从提升产

业层次和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高度出发,瞄准国内外知名跨国公司

(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通过“锁定式”招商,引进投资规模大、技

术水平高、在电子信息领域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项目。首先用嘉善已经建

立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吸引龙头企业,然后再通过龙头企业的引进,来培

植、延长产业链,促进当地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4)加大废旧产品的回收处理力度,减少电子垃圾的污染。电子类

产品在报废后大都需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否则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应通过政策导向督促企业进行废旧产品的回收及集中处理。欧盟的两

个电子电气环保指令即将正式实施,我国有关回收电子垃圾的法令法规也

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当中。企业应未雨绸缪,及早做好废旧产品的回收及

处理工作。

2、生物医药业

医药产业是世界公认的最有发展前途的高技术国际化产业,医药对人

类生活的巨大影响使得其行业的高增长和高收益非常突出,专家预言,生

物医药将成为21世纪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成为未来工业经济的支柱产

业。医药大省是浙江省的建设目标,九十年代后期,嘉善的生物医药行业

也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已拥有2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

生物医药业的生态化发展主要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加快引进科技含量高、效益好、污染少的项目,重点发展生物

医药、化学制药、中药及相关的医用材料、医疗机械、制药器械、卫生材

料等。

(2)运用信息化技术、新型节能技术与环保技术等高新技术改造传

统的制药生产工艺,减少生产过程的污染、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

(3)充分利用嘉善科创服务中心的孵化器功能,积极开展生物医药、

医药中间体及精细化工产品研发,不断拓展产品系列。

3、环保产业

生态工业的发展离不开环保设备、环保机械、环保仪器等的供应,离

不开环保产业的发展。目前,世界环保产业年产值高达6000多亿美元,

被誉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然而,嘉善目前在环保产业的

供给方面却存在空白。伴随着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的蓬勃开展,

必然会产生对环保设备等的巨大需求,环保产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1)产品重点发展领域为各种工业废水处理、除尘、除烟、工业固

废资源化处理等的各种设备和装置,提高本地高效能环保设备、机械的供

给能力。

(2)大力开发、引进环保技术。环保产业属于高科技产业,目前该

领域发展的一大趋势是运用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不断提高环保设备、环

保机械的运行效能,如悬浮型生物填料、BIO-SOUND生物处理技术、纳米

材料等在降噪、除尘、水处理等方面的运用等。企业应在自主研发的基础

上,加强与相关科研单位的联系,共同开发研制环保技术。

(2)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投融资、税收优惠政策,对利用废水、废气、

废渣等“三废”为主要原料进行生产的产品或企业,以及专门生产国家鼓

励发展的环保产业设备目录内的产品或设备的企业给予融资优惠或税收

优惠,以此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工业布局优化

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的宗旨是在产业集聚的基础上协调增长、资源与

环境的相互关系。通过布局调整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推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推进资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

优化工业空间布局共分两个层次,一是在确定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加速

产业的空间集聚,尤其是要引导同类污染源排放的企业的集聚,以便提高

末端污染治理的效率和效益;二是园区内部生态系统的构建。依据生态学

的基本原理,指导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利用,使园区内部的企业形成共生的

网状生态工业链,达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循环使用,通过能源使用的“3R

原则”,即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实现污染的零排放、环境的零污染。

1、合理确定区域主导产业

根据嘉善各地的比较优势确定区域主导产业,既能充分发挥比较优

势,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同区域之间的产业同构。区域的比较优势

一般主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自然资源优势。尽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

交通、通讯的日益发达,自然资源优势决定区域主导产业的作用已有所弱

化,但在选择区域主导产业时仍应考虑这一因素。二是产业基础。如果一

个区域某产业有一定基础,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间集聚,则已具备作为主导

产业的规模经济优势和发展基础。三是产业传统。区域在选择主导产业时

还应考虑产业传统。因为有产业传统就意味着具有发展该产业的知识存

量,容易找到符合要求的熟练劳动力。四是交通运输成本。只要区域的主

导产业选择正确、合理,就一定能够通过主导产业的关联作用带动和促进

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整个区域经济的起飞,同时又可以避免不同区域产业的

同构和重复建设。

根据嘉善目前的工业产业基础及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态势,嘉善应结

合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一方面继续加大对木业、纺织及其配件业、机械

加工业等传统优势产业的高科技化、生态化改造,另一方面努力培育发展

高科技电子信息业、生物医药业、环保产业等高科技生态化产业。

2、规划构建“一区一带”工业布局框架

统筹全县工业布局,确定“一区一带”的工业空间布局框架。

“一区”:以嘉善经济开发区为主体,整合魏塘、惠民、干窑和姚庄

等镇的工业园区而成。“一区”主要发展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五金机

械制造业、电子信息业和生物医药业等主导产业,形成嘉善工业的主区块。

“一带”:以沿申嘉湖高速公路经济带为主轴,整合天凝、杨庙、洪

溪、干窑和魏塘等镇的工业园区而成。“一带”主要发展纺织服装业、水

泥及其制品业等传统产业,形成嘉善工业的经济走廊。

在规划期内,要严格工业布局的管理。一方面要引导、敦促相关企业

向“一区一带”集聚,提高企业的入园率,形成相关产业集群;另一方面

对不符合“一区一带”产业布局的企业要实施限期搬迁。

生产企业向相关园区的集聚、搬迁主要应考虑两大原则:一是相同产

业企业的空间集聚。这种搬迁有益于外部规模经济的形成,在环境保护方

面也便于监测机构的集中监测、污染排放的集中治理;二是纵向产业链在

园区的延伸。在规划期后期,更应侧重于园区内部产品流、能量流、信息

流等内部循环的形成,提高园区各种资源使用的“3R”能力。

对已落户园区但不符合产业布局要求的企业,原则上要求搬迁。但若

该企业已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对园区环境不造成负面影响,则在不扩大生

产规模的情况下可暂缓搬迁。

布局在西塘、大云等“一区一带”之外的生态旅游观光区的所有工业

企业,均应限期搬迁。

(四)生态系统改善

在优化工业布局的基础上,构建“园区污水及固废集中处理系统、

新型能源供应系统、烟尘及工业噪声源控制系统和绿化系统”,以改善原

有的工业生态系统,完善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和物理环境。

1、构建园区污水及固废集中处理系统

企业要构建雨污分流的排水体系,进一步提高水循环率;“一区一带”

要构建完善污水管网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各类企业产生的可利用的工业固

体废弃物应按其种类不同分别进行综合利用。“一区一带”应建设工业固

废处置中心,对暂时无法利用的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妥善集中处置。

2、构建新型能源供应系统

改善能源结构,积极推广使用太阳能、沼气、天然气、液化气等清洁

或较清洁的能源;结合国家“西气东输”工程,建成“一区一带”燃气管道

以及重点企业的联网工程;推广清洁煤,严格控制煤的含硫量,建成区禁

止使用燃煤、重油燃油锅炉;加速淘汰落后的、高污染的装备以及国家强

制执行规定淘汰的窑炉设备。

3、构建烟尘及工业噪声源控制系统

巩固烟尘控制区,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扩建规模,“一区一带”

要延伸烟控区建设;积极发展低噪声或无噪声污染的工业项目,尽可能选

择低噪声设备及工艺;工业企业应加强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持设备正常运

转,并构建消声、隔声系统,使企业噪声符合国家标准。

4、构建“一区一带”绿化系统

根据将嘉善建成以蓝天、绿色、清净为特征的良性循环的自然—社会

—经济系统的生态县建设目标,工业区和工业带的企业要构建企业绿地,

“一区一带”要构建沿路、沿河绿化带,充分利用绿色天然“氧吧”净化

空气的作用。

(五)生态工业园建设

1、积极开展生态工业的试点

通过积极开展生态工业试点取得经验是建立生态工业体系的重要步

骤。开展生态工业试点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一是选择典型企业进行单

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主要通过产品设计、污染零排放、清洁生产等措

施进行;二是选择一批现有的工业园区,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结

构改造,建立废物交换系统、企业间的闭路循环和生态链以及虚拟生态工

业园,基本实现园区的污染零排放;三是选择一批准备或正在建设的工业

园区,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进行规划和设计,起到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

作用。

根据嘉善工业布局和发展现状,应选择部分典型企业和重点污染企业

进行清洁生产试点,选择嘉善经济开发区作为生态园区试点。在试点企业,

通过生态设计、减量投入、循环利用和清洁生产等,使企业的生产逐渐向

生态型转化;在试点园区内建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通过废旧

物资的再生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机制,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

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在完善已有的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稳定的

生态工业网。

2、构建循环经济模式

推动“资源—产品—废弃物”所构成的传统模式向“资源—产品—废弃

物---再生资源”所构成的循环经济模式转变。如:胶合板—家具—废旧家

具回收—密度板(家具)。

以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为突破口,通过园区各 企业、产业间存在

着物质流和能量流的传递流动关系,或者通过一定环节的补充,在各企业、

产业间建立起多渠道的产业连接,形成互动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生态工业的建设需要在多个产业或企业间进行工业生

态的链接,如单纯依靠企业自己进行这种涉及多方面企业的协调和组合,

在目前条件下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地方政府必须在生态工业建设中发

挥主导的协调和指导作用,这样才能保证生态工业示范区建设的顺利进

行。

3、强调生态效率原则

在园区布局、基础设施、建筑物构造和工业过程中,应全面贯彻生态

效率原则。通过园区各企业和企业生产单元的清洁生产,尽可能降低本企

业的资源消耗和废物产生;通过各企业或单元间的副产品交换,降低园区

总的物耗、水耗和能耗;通过物料替代、工艺革新,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

使用和排放;在建筑材料、能源使用、产品和服务中,鼓励利用可再生资

源和可重复利用资源。贯彻3R原则,使园区各单元尽可能降低资源消耗

和废物产生。

4、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要求,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通过对生产全过程的控制,抓好工业园区各企业的节能、降耗、减污、增

效工作。20__年以前,应全面整顿水泥厂,基本清除土窑烧砖厂,20__

年前,关、停、并、转所有高能耗、重污染的企业。到2015年,园区实

施清洁生产企业的比例应当达到100,有60以上的企业通过ISO14000

环境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六、生态工业建设的保障措施

生态工业是实现工业增长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但要真正实现

生态工业,还面临着技术、经济、法律、信息和组织等方面的许多困难和

障碍。发展生态工业,首先就要克服这些困难和障碍,为生态工业的发展

创造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为此,我们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建设

嘉善的生态工业体系。

(一)加强宣传和交流,提高生态工业意识

加大对实施清洁生产、发展生态工业和循环经济的宣传力度,引导企

业感悟高耗能、重污染生产模式对环境的影响及对企业自身的长远影响;

引导企业把工业生态理念融入企业的组织文化和企业的内部激励系统之

中;引导企业不再单纯追求产量的增长,而追求低耗能、低污染、高质量

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组织清洁生产试点企业和县重点污染企业参加省、市组织召开的清洁

生产培训会议,对清洁生产知识及技能进行培训,提高这些企业领导对清

洁生产的认识。

加强与省内、国内相关部门及相关企业的交流,充分借鉴清洁生产示

范城市、示范企业的经验,加快嘉善生态工业的发展速度。

从国际范围看,美国、澳大利亚、荷兰、丹麦等发达国家在清洁生产

立法、组织机构建设、科学研究、信息交换、示范项目和推广等领域已取

得明显成就,在生态工业建设发展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有条件的情况

下,可组织相关部门、相关企业赴外学习考察。

(二)加强技术合作,建立技术支撑体系

清洁生产、工业生态链和闭路循环系统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技术支

撑。技术方面的障碍已经扼杀了许多工业活动达到生态要求的可能性,如

放射性废物就很难找到循环或无害化技术。由于无法对副产品进行回收利

用,或回收利用的成本高昂,即使这些副产品或“废物”有很高的利用价

值,一些企业在权衡利弊后,也只能随意处置副产品并购买新原料。因此,

生态工业建设必须借助于高科技生态技术。

嘉善本地的科研力量、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应加强与上海、杭州、嘉

兴等地的高等学校及“大院名所”的科技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

研联合机制,组织研究人员对一些关键技术,诸如水污染治理、工业固废

处理、废物利用、节能工艺、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生态工业的

链接等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促进生产方式由高消耗、低产出、大量排放废

弃物,向低消耗、高产出、废弃物还原利用转变。

健全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加大引进国内外环保产业、环保技术领域专

业人才的力度;积极与相关院校合作,建立合作培养人才的新机制。争取

经过若干年的发展,形成一支懂技术、善管理的专业化环保人才队伍,为

嘉善生态工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参股等方式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加快技术的

产业化运用。

(三)创新管理体制,强化组织保障

要按照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和生态县建设的具体要求,

建立工业经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制定分行业的、符合生态工业规律的

清洁生产实施细则;在对企业的各项考核评比中,要综合考虑企业的清洁

生产、污染排放、能源的循环利用等指标;生态工业的建设指标应向有关

职能部门分解,在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协调下,由经贸局牵头,分

部门、分单位层层落实。

成立由经贸局或行业协会牵头的清洁生产指导办公室,定期清洁

生产技术、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定期限制淘汰的生产技术、

工艺、设备和产品导向目录,制定清洁生产审核管理方法。

组织开展生态工业的咨询、信息等技术服务工作,指导企业实施清洁

生产,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生产工艺及过程诊断、清洁生产的技术方案

制定并指导其实施。

(四)坚持绿色导向,加大监督执法力度

认真贯彻实施国家以及浙江省有关环境保护、清洁生产、节约能源的

法律法规。结合嘉善县实际,制定地方性的分行业生态工业实施细则,制

定相应的奖惩条例。法规等制度建设要充分体现绿色导向,要鼓励企业实

行生产全过程控制,对实施污染零排放、资源再生利用、产品流及能量流

形成企业内部闭路循环的企业应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通过制度建设,引

导企业重视生态保护,实现生态化增长。

环保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认真贯彻《环境影响评价法》和《清

洁生产促进法》,在“三同时”、环境影响评估、清洁生产审核中严格把关,

严格限制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的项目,支持发展资源消耗低、污染排

放少的循环型技术、循环型项目;凡污染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

标准,或污染物排放总量超过核定的排放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

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必须

依法强制实施清洁生产审核;定期对中心城镇、交通主干道沿线、生态旅

游区及污染烟控区进行集中监察行动,严肃查处污染超标企业,对严重违

法排污企业要依法处理并令其关停;对主要排污企业实施24小时在线监

测;结合总量收费和新排污申报制度的实施和建设项目环保审批,翔实掌

握全县工业企业的排污情况,建立健全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信息库,实施

环保动态化管理。

(五)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生态工业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县、

镇两级要将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逐年加大财政投入。要积极争取 上级政

府对我县重点环保项目的支持,要确保对企业污染排放监测能力建设及污

染集中治理所需资金的投入。

尽早制定和出台对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以及县级绿色企业(清洁生产

先进企业)的奖励、优惠政策。对申报进行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进行一定

的贷款优惠;对县级绿色企业(清洁生产先进企业)进行一定的资金奖励;

对重点环保项目给予低息、贴息等优惠。

要通过银行贷款、地方自筹、招商引资等多种渠道广泛筹集资金,建

立和完善政府引导、市场推进、公众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生态建设规划第3篇

关键词:生态城市;城市生态规划;生态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1 生态城市与城市生态建设

1.1生态城市

生态城市是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布局合理,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聚居地其科学内涵就是倡导社会的文明安全、经济的高效和生态环境的和谐。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1.2城市的生态建设

城市的生态建设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应用工程性的和非工程性的措施建立合理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合理流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类在城市空间的利用方式、程度等方面与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相适应,其最终目标是建设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生态城市。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生态环境、生态意识和生态制度生态文明的基本理念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体现在城市生态规划上就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公平原则和整体原则。

2 生态规划与城市生态规划

2.1生态规划

我国学者曲格平在《环境科学词典》中对生态规划作了如下定义:“生态规划是在自然综合体的天然平衡情况下不作重大变化、自然环境不遭破坏和一个部门的经济活动不给另一个部门造成损害的情况下,应用生态学原理,计算并合理安排天然资源的利用及组织地域的利用。”生态规划体现的是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它把城与乡、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天,综合空间、时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之间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规划的目的就是要从自然要素的规律出发,分析其发展演变规律,在此基础上确定人类如何进行社会经济生产和生活,有效地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要素,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最终使整个区域和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2.2城市生态规划

城市生态规划是遵循生态学和城市规划学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城市生态系统的各项开发与建设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从而调控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也就是运用系统分析手段、生态经济学知识和各种社会、自然的信息与规律,来规划、调节城市各种复杂的系统关系,在现有条件下寻找扩大效益、减少风险的可行性对策而进行的规划。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其目标是:

(1)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

人口的数量与结构,要与社会经济和自然环境相适应,抑制过猛的人口再生产,以减轻环境负荷;土地利用类型与强度要与区域环境条件相适应,并符合生态法则;

(2)城市人工化环境结构内部比例要协调。

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协调。城市生态环境问题的发生和发展、城市生态系统的调节、城市人工化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结构的建立都需要一定的区域回旋空间。

城市生态规划的目的。

它是在一定的可接受的人类生存质量的前提下使城市的经济、社会系统在环境承载力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发展。

因此,城市生态规划应致力于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建立城市人类与环境的协调有序结构;致力于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同步化;致力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生态规划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污染控制和保护,而且把当地的地球物理系统、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紧密地结合起来,进行多功能、多层次、多目标控制的综合研究与规划,据此进行城市结构调整、规划设计、产业布局、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的规划建设。

3城市生态建设中城市生态规划的重点

3.1城市生态和谐度评价

任何城市都是在人工与自然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城市在任何发展时段都存在着人类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即“生态”而各城市由于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条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技术水平、生态意识等的差异,这种城市中“人类与其周围环境”关系质量的优劣程度可称为城市的“生态和谐度”这种城市生态和谐度应包括三层含义:(1)城市人类的健康;(2)城市环境的持续;(3)两者之间的和谐。

3.2创建城市生态管理系统

对城市的大气污染物、废水、废渣以及饮食业、屠宰业、农副市场、大众娱乐场所等系统排出的各种废弃物,都要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进行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高效的道路交通系统,能流、物流、信息流的运转系统,以及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的高水平管理系统,是城市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有力保证。

3.3做好生态功能分区规划

生态功能分区是进行城市生态规划的基础,是在对城市生态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进行生态敏感区、生态控制区、生态功能区等的用地规划。

通过土地适宜性分析和生态敏感性分析,确定对城市生存、运行和发展具有关键制约作用的生态因子及其所在的空间区域;通过对城市周边地区生态系统的弹性研究,确定城市发展的用地性质、建设项目、建设强度等规定、管理和控制的区域;通过对人类聚居地生态健康分析,确定聚居地特殊的自然景观区域或人工建立的模拟自然景观区域"

3.4加强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和维持城市生态环境具有核心作用。城市森林是指在城市及其周边生长的以乔灌木为主体的绿色植物的总称,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和景观系统。这些森林对于保证城市的发展及补充城市绿地的不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 城市生态规划中的注意事项

4.1注意保留自然景观要素

这里所指的自然景观要素(或称原生的自然景观要素)不仅仅是指山、水等自然景观要素,还应包括历史文物古迹经历了长期的环境演变,这些景观要素无论是对动植物的生存空间还是对其周围环境的适应上,都已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形成了相对的平衡空间,具有很大的生态保留价值不仅如此,在城市生态规划中,把这些原生的自然景观元素与城市现代的景观元素结合起来,在城市空间的塑造中保持这些即使很细小但是非常有趣味的自然人文景观部分,可以丰富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同时为新城的居民提供异样的城市空间去休闲、休息或者仅仅就是观赏和回忆自己过去熟悉的文化和环境"

4.2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面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及其他水生生物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对改善和调节人居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其生态服务包括: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调节局部小气候,减缓旱涝灾害,净化环境,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为公众环境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等,所以在城市生态规划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及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3注意缓冲性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

可持续的城市,需要一系列自然开放的城市缓冲空间,来区别和独立繁忙的城市空间和自然休闲空间在目前的城市规划中,只注重对城市公共广场、城市公共绿地等进行了组织安排,而对城市边缘地带,特别是城市和乡村的过渡地带的作用和布局缺乏深入研究 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对城市的边缘地带用自然的元素去创造一个清楚逻辑的城市系统,使城市和乡村这两个系统非常容易的进行快速联系和交流。

5 结束语

生态城市作为未来的人类聚居地,它的实现有个发展建设的过程,也就离不开规划的指导以切实可行的规划指导当今城市的生态建设,是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城市生态规划就是以人自然整体和谐的思想为基础,对城市的结构功能、资源利用、生态关系进行社会、经济和自然的整体协调发展的调控,因此,城市生态规划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 戴善伟.城市建设的生态布局规划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0.

生态建设规划第4篇

On Anti-planning Concept and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Bei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Landscape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Abstract: Just as urban civic infrastructure, the urb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plays the fundamental role for the sustainable ecological

services that the city and urban residents can enjoy。 Facing the fast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China, a future-oriented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is strategically important for every city。 This paper proposed eleven

landscape strategies to establish such future-oriented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including。 These strategies are ways to establish an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for th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of centuries to come。 It is also argued tha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se picture, the anti-planning methodology which emphasizes the planning

of unbuidable land, instead of buildable land, is critical。

1、问题背景:城市扩张呈燎原之势,郊区化趋势迫在眉睫,城市的生态安全期待战略性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城市化速度之惊人及其对全球的影响已经或即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大的世界性事件,在未来近十多年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36%达到65%(吴良镛,2002; 胡序威,2000; 周一星、曹广忠,1999)。而网络技术的应用又将使中国的城市扩张和城市形态不同于西方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化和城市扩张模式,已经可以预见到,网络技术的应用将推动产业结构、就业模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改变,也必然会影响到未来中国城市的空间格局。因此,亟待从产业转型、郊区化、环境影响、人地关系等方面对网络影响下的城市空间格局有超前认识,以便能够指导中国城市在社会经济将出现转型的情况下制定科学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为城市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探讨网络影响下的中国城市空间格局合理的发展模式,对于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构筑城市交通体系、进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伴随网络时代的到来,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也已经开始,并日益严重(周一星,孟延春,2000)。“后城市”(After City, 2001)现象在中国已经出现,这意味着与城市建设有关的城市地域扩张,包括原有城市建成区的扩大,新的城市地域、城市景观的涌现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地景观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土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城市居民的生态服务质量将面临严峻考验挑战,这已引起各级政府和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建设部开展的园林城市建设活动,环保局开展的国家21世纪绿色工程示范区和生态示范区的活动以及引起全社会关注的“山水城市”的活动都反映人们对保护和建设良好人居环境所做的努力和寄于的希望。但是令人忧心的是,许多这样的活动流于表面形式,而成为某些人追求政绩的工具(俞孔坚2000,金经元,2001; 陈为邦,2001;吴良镛,2002)。除了社会文化原因外,切实的城市发展及景观建设战略研究和理论引导的贫乏是一大重要原因。

正如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如果这城市的市政基础不完善或前瞻性不够,在随后的城市开发过程中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关于这一点,许多城市决策者似乎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国家近年来在投资上的推动也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如果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不完善或前瞻性不够,在未来的城市环境建设中必将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决策者和学术界对此的认识和研究还远远不够。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Mander, Jagonaegi, et al。 1988; Selm and Van,1988)。本质上讲它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tures Services)(Costanza等1992,Daily,1997;俞孔坚 等, 2001)的基础,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是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

早在一百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接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Emerald Necklace)(Walmsley,Anthony,1988)。在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密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Minneapolis)做规划,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的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一行动是为50~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规划的,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些廉价购得的土地成为城市中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在同时代,当肯萨斯(Kansas)和克里夫兰(Cleveland)都还是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当时尚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Zube,1988; Steinitz, 2001)。

所以,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唯其如此,则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俞孔坚 等, 2001)。而规划方法论的改革是实现城市生态基础设施的前提。

2、反规划途径

2.1传统方法背景

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已显诸多弊端,需要逆向思维应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城市景观之路在于通过反规划以建立生态基础设施。

传统的城市规划总是先预测近中远期的城市人口规模,然后根据国家人均用地指标确定用地规模,再依此编制土地利用规划和不同功能区的空间布局,这一传统途径有许多弊端,包括:

第一、法定的“红线”明确划定了城市建设边界和各个功能区及地块的边界,甚至连绿地系统也是在一个划定了城市用地红线之后的专项规划。它从根本上忽视了大地景观是一个有机的系统,缺乏区域、城市、及单元地块之间应有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第二、城市是一个多变的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用地规模和功能布局所依赖的自变量(如人口)往往难以预测,从而规划总趋于滞后和被动(周干峙,2002;陈秉钊,2002),当然,也有“超前”的规划使大量土地撂荒。实际上都导致了城市扩张的无法和无序以及土地资源的浪费。

第三、从本质上讲传统的城市规划这是一个城市建设用地规划,城市的绿地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事实上是被动的点缀,是后续的和次级的。从而使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障。

“规划的要意不仅在规划建造的部分,更要千方百计保护好留空的非建设用地”,(吴良镛,2002)。城市的规模和建设用地的功能可以是在不断变化的,而由景观中的河流水系、绿地走廊、林地、湿地的构成的景观生态基础设施则永远为城市所必须,是需要恒常不变的。因此,面对变革时代的城市扩张,需要逆向思维的城市规划方法论,以不变应万变。即,在区域尺度上首先规划和完善非建设用地,设计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形成高效地维护城市居民生态服务质量、维护土地生态过程安全的景观格局。

2.2反规划的理论与方法背景:景观安全格局

大地景观是多个生态系统的综合体,景观生态规划以大地综合体之间的各种过程和综合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为研究对象,解决如何通过综合体格局的设计,明智地协调人类活动,有效地保障各种过程的健康与安全。

从19世纪未的Patrik Geddes 的“先调查后规划”到本世纪60年代的I。 McHarg的“自然设计”(Design with Nature, 1969),已形成了一个以土地适宜性分析为特点的通过生态因子的层层叠加来确定土地利用格局的模式(McHarg, 1981; Faludi 1987: Steinitz, 1976; Steiner等, 1987)并为国际景观规划界所广泛应用。但该模式有两个致命的弱点:

a.不能有效地处理水平生态过程,如物种的水平空间运动,灾害过程的水平扩散;

b.把规划当作一个自然决定论的过程,而无法将决策过程中人的行为考虑进去。规划在某种程序上是一个过辩护的过程,而远非自然决定过程(Steinitz, 1982,1990)。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为景观生态规划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景观生态学把水平生态过程与景观的空间格局作为研究对象(Forman and goldron 1986; Turner, 1989; Forman, 1995)。 同时,以决策为中心的和规划的可辩护性思想又为生态规划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Faludi, 1987; Steinitz, 1990)。

鉴于以上诸方面问题,提出了景观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 理论与方法(Yu, 1995a-c, 1996a-b;俞孔坚,1998,1999)。该理论把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他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景观过程之动态和趋势,判别和设计生态安全格局。不同安全水平上的安全格局为城乡建设决策者的景观改变提供了辩护战略。因此,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不但同时考虑到水平生态过程和垂直生态过程,而且满足了规划的可辩护要求。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与方法为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最经济和高效的景观格局,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灾害性过程,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对在土地有限的条件下实现良好的土地利用格局、安全和健康的人居环境,特别是恢复和重建中国大地上的城乡景观生态系统、或有效地阻止生态环境的恶化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把博弈论的防御战略, 城市科学中的门槛值,生态与环境科学中的承载力,生态经济学中的安全最低标准等数值概念体现在空间格局之中,从而进一步用图形和几何的语言或理论地理学的空间分析模型来研究景观过程的安全和持续问题,并与景观规划语言相统一。各个层次的安全格局的是土地利用辨护的战略防线和景观空间“交易”的依据。

在此新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的景观安全格局识别方法和模型,包括将水平过程如城市的扩张表达为三维潜在表面(Potential Surface)。潜在表面反应过程在景观中所遇到的阻力或控制景观的潜在可能性。结合理论地理学的表面分析模型,特别是Warntz的点、线、面分析模型(Warntz,1966,1967)根据潜在表面的空间特征如峰,谷,鞍,坡等,再应用地理信息系统和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安全格局。

多层次的景观安全格局,有助于更有效地谐调不同性质的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并为不同土地的开发利用之间的空间“交易”提供依据。某些生态过程的景观安全格局也可作为控制突发性灾害,如洪水,火灾等的战略性空间格局。景观安全格局理论更有可能直接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国土整治,包括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建立具有综合生态效益的防护林体系,保护区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及城乡景观格局等方面发挥作用。 3、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景观战略

基于反规划理念和景观安全格局的方法论,从普遍意义上讲,对未来城市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的景观元素和结构,构成城市生态基础设施。为此提出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以下景观战略:

3.1 第一大战略: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

任何一个城市,或依山或傍水、或兼得山水为其整体环境的依托。城市是区域山水基质上的一个斑块。城市之于区域自然山水格局,犹如果实之于生命之树。因此,城市扩展过程中,维护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机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的一大关键。古代堪舆把城市穴场喻为“胎息”,意即大地母亲的胎座,城市及人居在这里通过水系、山体及风道等,吸吮着大地母亲的乳汁。破坏山水格局的连续性,就切断自然的过程,包括风、水、物种、营养等的流动,必然会使城市这一大地之胎发育不良,以至失去生命。历史上许多文明的消失也被归因于此。

翻开每一个中国古代城市史志的开篇---形胜篇,都在字里行间透出对区域山水格局连续性的关注和认知。中国古代的城市地理学家们甚至把整个华夏大地的山水格局,都作为有机的连续体来认知和保护,每个州府衙门所在地,都城的所在地都从认知图式上和实际的规划上都被当作发脉于昆仑山的枝杆山系和水系上的一个穴场。明皇朝曾明令禁止北京西山上的任何开山、填河工程,以保障京都山水龙脉不受断损。断山、断水被堪舆认为是最不吉利的景观,如果古代中国人对山水格局连续性的吉凶观是基于经验和潜意识的(俞孔坚,1998),那么,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则是对我们维护这种整体景观基质的完整性和连续性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Naveh and Lieberman, 1984; Forman and Godron, 1986; Forman, 1995)。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特别是80年代中期开始,借助于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一个多世纪以来的生态学观察和资料积累,面对高速公路及城市盲目扩张造成自然景观基质的破碎化,山脉被无情地切割,河流被任意截断,景观生态学提出了严重警告,照此下去,大量物种将不再持续生存下去,自然环境将不再可持续,人类自然也将不再可持续。因此,维护大地景观格局的连续性,维护自然过程的连续性成为区域及景观规划的首要任务之一Harris, ,1984; Schreiber, 1988; Noss,1991;)。

3.2 第二大战略: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

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道路修筑、及水利工程以及农田开垦过程中,我们毁掉了太多太多独特色而弥足珍贵、却被视为荒滩荒地的乡土植物生境和生物的栖息地,直到最近,我们才把目光投向那些普遍受到关注或即将灭绝,而被认定为一类或二类保护物种的生境的保护,如山里的大熊猫、海边的红树林。然而,在此同时我们却忘记了大地景观是一个生命的系统,一个由多种生境构成的嵌合体(Mosaic, Forman, 1995; Hansson and Fahrig, et al。, 1995),而其生命力就在于其丰富多样性,哪怕是一种无名小草,其对人类未来以及对地球生态系统的意义可能不亚于熊猫和红树林。

历史上形成的风景名胜区和划定为国家及省市的级具有良好森林生态条件的自然保护区固然需要保护,那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国土生态安全的最后防线,但这些只占国土面积百分之几或十几的面积不足以维护一个可持续的、健康的国土生态系统。而城市中即使是30%甚至50%的城市绿地率,由于过于单一的植物种类和过于人工化的绿化方式,尤其因为人们长期以来对引种奇花异木的偏好以及对乡土物种的敌视和审美偏见,其绿地系统的综合生态服务功能并不很强。与之相反,在未被城市建设吞没之前的土地上,存在着一系列年代久远、多样的生物与环境已形成良好关系的乡土栖息地。其中包括:

(1)将被城市吞没的古老村落中的一方“龙山”和或一丛风水树,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来都得到良好的保护,对本地人来说,它们是神圣的,但对大城市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来说,它们却往往不足珍惜;

(2)坟地,在均质的农田景观之上,它们往往是黄鼠狼等多种兽类和鸟类的最后的栖息地。可叹的是,在全国性的“迁坟”运动中,这些先辈们的最后安息之地中,幸存者已为数不多;

(3)被遗弃的村落残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城郊的“空壳村”将会越来越多,这些地方由于长期免受农业开垦,加之断墙残壁古村及水塘构成的避护环境,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境条件,为种种动植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它们很容易成为“三通一平”的牺牲品,被住宅新区所替代,或有幸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往往也是先被铲平后再行绿化设计。

(4)曾经是不宜农耕或建房的荒滩、乱石山或低洼湿地,这些地方往往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和休闲价值。在推土机未能开入之前,这些免于农业刀锄和农药的自然地是均相农业景观中难得的异质斑块,而保留这种景观的异质性,对维护城市及国土的生态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3.3 第三大战略: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

河流水系是大地生命的血脉,是大地景观生态的主要基础设施,污染、干旱断流和洪水是目前中国城市河流水系所面临的三大严重问题,而尤以污染最难解决。于是治理城市的河流水系往往被当作城市建设的重点工程,“民心工程”和政绩工程来对待。然而,人们往往把治理的对象瞄准河道本身,殊不知造成上述三大问题的原因实际上与河道本身无干。于是乎,耗巨资进行河道整治,而结果却使欲解决的问题更加严重,犹如一个吃错了药的人体,大地生命遭受严重损害。这些“错药”包括下列种种:

(1)大错之一:水泥护堤衬底,大江南北各大城市水系治理中能幸免此道者,几乎没有。曾经是水草丛生、白鹭低飞、青蛙缠脚、游鱼翔底,而今已是寸草不生,光洁的水泥护岸,就连蚂蚁也不敢光顾。水的自净能力消失殆尽,水-土-植物-生物之间形成的物质和能量循环系统被彻底破坏;河床衬底后切断了地下水的补充通道,导致地下水文地位不断下降;自然状态下的河床起伏多变,基质或泥或沙或石,丰富多样,水流或缓或急,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境组合,从而为多种水生植物和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而水泥衬底后的河床,这种异质性不复存在,许多生物无处安身。

(2)大错之二:裁弯取直

古代“风水”最忌水流直泻僵硬,强调水流应曲曲有情。只有蜿蜒曲折的水流才有生气,有灵气。现代景观生态学的研究也证实了弯曲的水流更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有利于消减洪水的灾害性和突发性(Forman,1995)。一条自然的河流,必然有凹岸、凸岸、有深潭、有浅滩和沙洲,这样的河流形态至少有三大优点:

其一,它们为各种生物创造了适宜的生境,是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基础。

其二,减低河水流速,蓄洪涵水,消弱洪水的破坏力。

其三,尽显自然形态之美,为人类提供富有诗情画意的感知与体验空间。

(3)大错之三:高坝蓄水。

至少从战国时代开始,我国祖先就已十分普遍地采用作堰的方式引导水流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活,秦汉时期,李冰父子的都江堰工程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作。但这种低堰只作调节水位,以引导水流,而且利用自然地势,因势利导,决非高垒其坝拦截河道,这样既保全了河流的连续性,又充分利用了水资源。事实上,河流是地球上唯一一个连续的自然景观元素,同时,也是大地上各种景观元素之间的联结元素。通过大小河流,使高山、丛林、湖泊、平原直至海洋成为一个有机体。大江、大河上的拦腰水坝已经给这一连续体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并已引起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反思,迫于能源及经济生活之需,已实属无奈。而当所剩无几的水流穿过城市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惜工本拦河筑坝,以求提高水位,美化城市,从表面上看是一大善举,但实际上有许多弊端,这些弊端包括:

其一,变流水为死水,富营养化加剧,水质下降,如不治污,则往往臭水一潭,丧失生态和美学价值。

其二,破坏了河流的连续性,使鱼类及其它生物的迁徙和繁延过程受阻。

其三,影响下游河道景观,生境破坏。

其四,丧失水的自然形态,水之于人的精神价值决非以量计算,水之美其之丰富而多变的形态,及其与生物、植物及自然万千的相互关系,城市居民对浅水卵石、野草小溪的亲切动人之美的需求,决不比生硬河岸中拦筑的水体更弱。城市河流中用以休闲与美化的水不在其多,而在其动人之态,其动人之处就在于自然。

其它对待河流之态度包括盖之、填之和断之,则更不可取。治河之道在于治污,而决不在于改造河道。

3.4第四大战略: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

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它水生生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 (Bolund and Hunhammar, 1999 Ton等,1998;Mitsch等, 2000吕宪国,1998;刘红玉等, 1999;孟宪民, 1999;左东启,1999;王瑞山等,2000;余国营,2000;)。

这些生态服务包括:

(1) 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湿地由于其生态环境独特,决定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中国湿地已知高等植物825种,被子植物639种,鸟类300余种,鱼类1040种,其中许多是濒危或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类群。

(2)调节局部小气候:湿地碳的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湿地还是全球氮、硫、甲烷等物质循环的重要控制因子。它还可以调节局部地域的小气候。湿地是多水的自然体,由于湿地土壤积水或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水的热容量大,地表增温困难;而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大消耗热量就越多,导致湿地地区气温降低,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湿地的蒸腾作用可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孟宪民,1999)。

(3) 减缓旱涝灾害:湿地对防止洪涝灾害有很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造成了湿地的严重退化,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就是生动的反面例子。

(4)净化环境:湿地植被减缓地表水流的速度,流速减慢和植物枝叶的阻挡,使水中泥沙得以沉降,同时经过植物和土壤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物理化学作用,水中各种有机的和无机的溶解物和悬浮物被截流下来,许多有毒有害的复合物被分解转化为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这就使得水体澄清,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5)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湿地丰富的水体空间、水边朴野的浮水和挺水植物,以及鸟类和鱼类,都充满大自然的灵韵,使人心静神宁。这体现了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俱来的欣赏自然享受自然的本能和对自然的情感依赖。这种情感通过诗歌、绘画等文学艺术来表达,而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

(6)教育场所: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为环境教育和公众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

当然,除以上几个方面外,湿地还有生产功能。湿地蓄积来自水陆两相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肥力,是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食品、工农业原料、燃料等。这些自然生产的产品直接或间接进入城市居民的经济生活,是人们所熟知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

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的面积逐渐变小,而且在一些地区已经趋于消失(Hashiba等,1999; Davis等,1999)。同时随着城市化过程中因不合理的规划城市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A。Kondoh等,2000)。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3.5 第五大战略: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

早在20世纪50年代,与“大地园林化”和人民公社化的进程同步,中国大地就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护林实践,带状的农田防护林网成为中国大地景观的一大特色,特别是华北平原上,防护林网已成为千里平涛上的唯一垂直景观元素,而令国际专家和造访者叹为观止。这些带状绿色林网与道路、水渠、河流相结合,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调节农业气候等生态功能,同时,为当地居民提供薪炭和用材。1978年以来,以三北防护林为代表的防护林体系则是在区域尺度上为国土的生态安全所进行的战略性工程,到90年代初,京津周围的防护林体系,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以及最近的全国绿色通道计划相继启动,从而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干旱风沙防护林体系,水土保持林体系和环境保护林体系(关群蔚,1998),到目前为止,已启动了十大生态防护系工程,即使在全世界范围内,堪与中国如此大型国土生态系统相比美的也只有30年代美国的罗斯福工程;40年代前苏联的斯大林改造大自然计划;70年代北非阿尔及利亚的绿色坝建设(汪愚,洪家宜,1990)。

但是,这些国土生态系统工程往往目标单一,只关注于防护,无论在总体布局、设计、林相结构,树种选择等方面都忽略了与城市、文化艺术、市民休闲、医疗健康、保健等方面的关系(关君蔚,1998),同时由于行政部门的条块管理障碍,导致了这些已成熟的防护林体系,往往在城市规划和建设过程中被忽视和破坏。一些沿河林带和沿路林带,往往在城市扩展过程中在河岸整治或道路拓宽过程中被伐去。其它林网也在由农用地转为城市开发用地过程中被切割或占用,原有防护林网的完整性受到严重损坏。

事实上,只要在城市规划和设计过程中稍加注意,原有有防护林网的保留并纳入城市绿地系统之中是完全可能的,这些具体的规划途径包括:

(a)沿河林带的保护:随着城市用地的扩展和防洪标准的提高,加之水利部门的强硬,夹河林道往往有灭顶之灾。实际上防洪和扩大过水断面的目的可能通过其它方式来实现,如另辟导洪渠,建立蓄洪湿地。而最为理想的做法是留出足够宽用地,保护原有河谷绿地走廊,将防洪堤向两测退后设立。在正常年份河谷走廊成为市民休闲及生物保护的绿地,而在百年或数百年一遇洪水时,作为淹没区。

(b)沿路林带的保护:为解决交通问题,如果沿用原道路的中心线向两侧拓宽道路,则原有沿路林带必遭砍伐,相反,如果以其中一侧林带为路中隔离带,侧可以保全林带,使之成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更为理想的设计是将原有较窄的城郊道路改为社区间的步行道,而在两林带之间的地带另辟城市道路。

(c)改造原有防护林带的结构。通过逐步丰富原有林带的单一树种结构,使防护林带单一的功能向综合的多功能城市绿地转化。

3.6 第六大战略:建立社非机动车绿色通道

当汽车尚未横行,步行马车还是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时,1865年,美国景观设计之父Olmsted就在伯克利的加州学院与奥克兰之间规划了一条穿梭与山林的休闲公园道(Parkway),这一公园道包括了一个沿河谷的带状公园,其最初的功能之一是在乘马车的休闲者在到达一个大公园之前,营造一个进入公园的气氛,并把公园的景观尽量向城市延伸(Seans,1995, Walmsley, 1995)。之后,公园路的概念也被Olmsted等人广泛应用于城市街道甚至快速车行道的设计。它不但为步行和行车者带来愉悦的感受,更重要的是其社会经济效益:公园可以成为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公园路的两侧的地产可以增值,对投资商更有吸引力。

20世纪中页之后,在北美,汽车普及,并成为道路的主宰,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饱受尾汽、噪音和安全的威胁,所以,早在60年代,William H。 Whyte 就提出了绿道(Greenway)的概念(Little, 1990, p。24),主张在城市中建立无机动车绿道系统。在70年代,在Denver实施了北美第一个较大范围内的绿色道路系统工程(Searns,1995)。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居民必然将遭受同样的折磨。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告诉我们,以汽车为中心的城市是缺乏人性、不适于人居住的,从发展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可持续的。“步行社区”、“自行车城市”已成为国际城市发展的一个追求理想,生活的社区内部、社区之间、生活与工作场所,以及与休闲娱乐场所之间的步行或非机动车联系,必将成为未来城市的一个追求。

然而,快速发展中的中国城市,似乎并没有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中获得启示,而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和规模效仿西方工业化初期的做法,“快速城市”的理念占据了城市大规模改造的核心。非人尺度的景观大道,环路工程和高架快速路工程,已把有机的城市结构和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单位制”社会结构严重摧毁。步行者和自行车使用者的空间在很大程度上被汽车所排挤。

作为城市发展的长远战略,利用目前城市空间扩展的契机,建立方便生活和工作及休闲的绿色步道及非自行车道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这一绿道网络不是附属于现有车行道路的便道,而是完全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绿色通道,它与城市的绿地系统、学校、居住区及步行商业街相结合。这样的绿色系统的设立,关键在于城市设计过程的把握,它不但可为步行及非机动车使用者提供了一个健康、安全、舒适的步行通道,也可大大改善城市车行系统的压力,同时,鼓励人们弃车从步,走更生态和可持续的道路。

3.7 第七大战略: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

绿色文化遗产廊道是集生态与环境、休闲与教育及文化遗产保护等功能为一体的线性景观元素,包括河流峡谷、运河、道路以及铁路沿线。它们代表了早期人类的运动路线并将人类驻停与活动的中心和节点联系起来,体现着文化的发展历程,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发展历史在大地上的烙印。从早期山区先民用于交通的古栈道和河边的纤道,到秦始到辐射在中华中华大地上的驰道和横贯南北的京沪大运河,众多具有数千年或数百年历史的文化遗迹如明珠闪烁。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开放空间的丧失以、城市的持续扩张、以及交通方式的改变,特别是现代高速路网的横行,这些线性历史景观的被无情地切割,毁弃。即便许多节点被列为地方、国家、甚至世界级的保护文物,但它们早已成为一些与原有环境和脉络相脱离的零落的散珠,失去其应有的美丽与含意。将这些散落的明珠串联起来,与同样重要的线性自然与人文景观元素一起,通过绿地联系起来,可以构成城市与区域尺度上价值无限的宝石项链。这同时又是无机动车穿行的慢步道和自行车道走廊,它将是未来市民的生态休闲与文化教育及环境教育的最佳场所。

3.8 第八大战略: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

单位制是中国城市形态的一大特征,围墙中的绿地往往只限于本单位人员享用,特别是一些政府大院,大学校园。由于中国社会长期受到小农经济影响,大工业社会形态很不发育,对围合及领地的偏爱,形成了开放单位绿地的心理障碍。而现实的安全和管理等考虑也强化了绿地的“单位”意识。但现代的保安技术早已突破围墙和铁丝网的时代。事实上,让公众享用开放绿地的过程,正是提高其道德素质和公共意识的过程,在看不见的保安系统下,一个开放的绿地可以比封闭的院绿更加安全。

3.9 第九大战略:溶解公园,使其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

作为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公园从发生来讲有两个源头,一个是贵族私家花园的公众化,即所谓的公共花园,这就使公园仍带有花园的特质。公园的另一个源头源于社区或村镇的公共场地,特别是教堂前的开放草地。自从1858年纽约开始建立第一个中央公园以后,全美各大城市都建立了各自的中央公园,形成了公园运动(Pregill and Volkman, 1993)。作为对工业时代拥挤城市的一种被动的反应,城市公园曾一度在西方国家成为一个特别的观光旅游点和节假日休闲地,那是需要全家或携友人长途跋涉花上一天时间,作为一项特殊活动来安排的。作为游逛场所的“公园”概念,至今普遍存在于中国各大城市的公园设计、建设与管理中。在城市用地规划中,公园作为一种特殊用地,如同其它性质的用地一样,被划出方块孤立存在,有明确的红线范围。设计者则挖空心思,力图设计奇景、异景,建设部门则花巨资引种奇花异木,假山、楼台,甚至各种娱乐器械,以此来吸引造访者。而公园的管理部门则以卖门票为生,以养一大批公园管理者,并称此为“以园养园”。这实际上是对公园性质的误解。把公园同娱乐场所,主题公园和旅游点混为一谈。

在现代城市中,公园应是居民日常生产与生活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城市的更新改造和进一步向郊区化扩展,工业化初期的公园形态将被开放的城市绿地所取代。孤立、有边界的公园正在溶解,而成为城市内各种性质用地之间以及内部的基质,并以简洁、生态化和开放的绿地形态,渗透到居住区、办公园区、产业园区内,并与城郊自然景观基质相融合。这意味着城市公园在地块划分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绿色块,而就是弥漫于整个城市用地中的绿色液体(俞孔坚,2001)。

3.10 第十大战略:溶解城市,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保护高产农田是未来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模式也将乡村农田作为城市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在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城市绿化的一个方针是园林结合生产,尽管是在左倾思想指导下提出的一个口号,但在现代看来却可以有新的理解和实践意义。

然而,无论是农田保护政策也好,田园城市或园林结合生产的理念也好,在现代中国城市扩张模式以及规划及管理方式上,农田实际上都很难在城市用地范围内存在。从总体规划和审批开始,城市就是一个边界明确的土地利用单位,凡是进入城市边界的,所有土地便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用地,当然还包括绿地系统。农田则迟早被征用,城市中是不允许有农业用地的。除了政策和法规外,这当然是由于土地价值和开发利益所驱动的。

随着网络技术、现代交通及随之而来的生活及工作方式的改变,城市形态也将改变,城乡差别缩小,城市在溶解,正如公园在溶解一样。而大面积的乡村农田将成为城市功能体的溶液,高产农田渗透入市区,而城市机体延伸入农田之中,农田将与城市的绿地系统相结合,成为城市景观的绿色基质。这不但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可以消费的农副产品,同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休闲和教育场所,日本筑波科学城就保留了大片的农田,即起到了良好的效果(俞孔坚,2001)。

3.11 第十一大战略:建立乡土植物苗圃

至少从汉武帝造上林苑开始,,中国人就开始热衷于到大江南北引种奇花异木,并成为各地进献朝廷的贡品。十六世纪以后,随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及以此为代表的地理大发现,引种和驯养异国植物和珍禽异兽,成为欧洲皇宫贵族之时尚,曾从美洲、非洲、大洋洲,特别是中国引去大量奇花异卉,装点花园和城市,尤其是中国的杜鹃独霸英国的园林,因而才有中国乃世界园林之母一说。然而,上世纪初即见端倪的环境危机,60~70代的环境主义运动,80~90年代以来对乡土生物多样性的强调,使世界各国把乡土物种的保护作为重要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战略。

相比之下,在中国广大城市的绿化建设中除了不惜工本,到乡下和山上挖大树进城以外,却很难看到各地丰富的乡土物种的使用。虽然中国大地东西南北气候差异明显,乡土植物区系多样,但人们在城市大街上可见的绿化植物品种单调,且往往多源于异地。究其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观念,即城市建设者和开发商普遍酷爱珍奇花木,而鄙视乡土物种;其二,缺乏培植当地乡土植物为苗圃系统。关于前者,有赖于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而后者则是前瞻性的物质准备。因此,建立乡土植物苗圃基地,应作为每个城市未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一大战略。

结语

生态建设规划第5篇

关键词:生态建设;规划;绩效;评估

收稿日期:2012-01-02

作者简介:顾冬梅(1971―),女,江苏南通人,工程师,主要从事环境管理与生态建设工作。

中图分类号:X1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143-02

1 引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破解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途径,而生态示范区创建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生态示范区创建包括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创建,形成了完善的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是指导生态县、生态市创建的纲领性文件,规划的组织实施是创建成败的关键,因此,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成为生态创建的必要环节,不仅是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客观需要,也是完善现有规划制度,规范规划程序,提高规划科学性、有效性和规划决策水平的必然要求。

2 评估意义及原则

检验规划实施效果,围绕既定规划方案开展实施进度调查,重点就规划近期目标以及具体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调查,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措施的执行效果,指出存在的问题,明确规划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程度;开展规划实施的影响评价,评估规划实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果,特别是对社会经济环境产生的作用、效益和长远影响。

改进规划促发展,通过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才能科学、准确地判断规划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相一致,明确规划是否需要调整或者修编。在总结经验基础上,提出改进规划编制和持续实施的相关建议和措施。以评估促改进,以评估促发展,推动规划制度环境的良性发展。

(1)一致性原则。评估强调与《规划》的一致性,紧密围绕规划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进行评估。

(2)全面性原则。对规划近期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定性和定量评估。

(3)重点性原则。在遵循全面性的前提下,重点评估规划目标的实现情况、重点工程的实施情况和成效分析。

(3)准确性原则。评估以事实为依据,客观反映规划实施情况,准确统计有关数据,科学分析评价成效。

3 评估内容

3.1 评估规划实施意义

“十一五”规划使生态文明实现了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通过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重点分析以生态市(县、区)创建为载体,如何贯彻环保优先和节约优先方针,如何创新体制机制,如何破解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约束问题,协调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阐明生态创建对保障、促进、优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积极影响,突出生态创建不断深化发展认识、提升执政水平、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意义。

3.2 分析规划实施措施

总结生态市(县、区)建设的组织筹划、部署启动和全面实施情况;回顾规划编制、评审、颁布实施情况,概述规划范围、规划期限、战略定位、规划目标和主要内容;介绍规划部署、组织推进、建章立制、加大投入、深入宣传等创建措施,充分反映整个创建过程。重点突出生态创建的政策制度保障、组织保障、资金保障、技术保障和社会保障。

3.3 评估规划执行情况

根据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主要内容,通过现场调研、资料审阅、公众调查等方式,从规划总体目标实现情况(包括建设指标体系)、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情况、生态产业体系建设、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体系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能力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逐一进行分析评估,详细评述目标实现情况,重点任务落实情况,重点项目建设情况,资金投入及实施成效,并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综合评估,明确规划目标实现率、项目执行率及实施效果,形成评估结论。

3.4 明晰规划实施存在问题

分析指出规划实施过程中有关规划实施进程,规划实施主体履职及规划编制等方面出现的重大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新时期新要求,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意见和建议,确保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目标的实现。

3.5 评估重点项目实施情况

列表说明规划近期已建项目的项目名称、建设位置、建设内容、资金投入和来源、建设周期、实施效果、承担单位,并注明规划项目、规划外项目以及未执行项目(未执行项目要说明未实施原因)。论证规划项目变更的必要性和效果,列表分析比对项目变更前后的实施效益。梳理汇总规划中远期项目以及规划外的待建项目,列出明细表,必要的话可进一步提出项目实施计划表,以提高规划项目的执行率。

4 评估技术路线

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评估技术路线见图1。

5 科学建立绩效评估体系

5.1 量化评估

从目标值、工作量和资金投入等方面量化评估建设指标,对各项规划任务、重点项目与建设实施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5.2 明确考量标准

约束性项目执行率≥8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良好;70%≤约束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5%,65%≤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80%,属规划实施一般,要求说明规划项目未实施的原因,并提出下一步规划实施项目及措施;约束性和参考性指标项目执行率分别<70%和<65%的,属规划实施较差,要求对原规划进行修编,并提出规划修编具体建议。

5.3 规范编制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规范编制《生态市(县、区)建设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是客观反映生态示范区创建绩效的重要环节,建议由具有规划编制资质的单位来承担评估报告的编制。评估报告必须逐一阐述现行规划的主要内容,总结现状各项内容的执行情况,梳理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偏差,分析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对规划实施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提出下一阶段规划实施意见或规划修改建议。

5.4 组织专家评审

专门组织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评审,结合生态市(县、区)建设省级技术评估,由省评估组专家进行评估报告评审,根据评审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评估报告,指导规划的持续实施和中远期规划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文 雯.五年看转变谋划新发展系列报道之二 生态文明:从理念走向实践创新[EB/OL].[2011-12-01].mep.省略/.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印发《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环办[2004]109号)[R].北京: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4.

Evaluation Ideas of Implementing Ecological City(County、District) Construction Planning

Gu Dongme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of Tongzhou District,Nantong City,Jiangsu Province,

Nantong 226300,China)

生态建设规划第6篇

【关键词】生态环境;城市建设;规划;标准

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随着工业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越来越倾向于生态城市的规划,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慢慢开始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所以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设被提上了日程。目前已有很多城市开始了生态型城市的实践。

1 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定义

我们进行生态型城市规划,首先就需要了解什么是生态型城市和什么是城市规划标准。简单来说,生态型城市就是以生态环境为出发点,在城市性质、城市目标和城市特征等方面体现生态环境与城市的和谐统一发展,这种城市发展与生态发展可持续进行的城市,我们叫做生态型城市。而城市规划标准,则是为了实现城市规划的某一目标,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制定的各种标准,使得城市规划能够规范化、标准化。综合起来讲生态型城市标准,实际上就是在城市规划标准的基础上加上城市对生态的要求,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作用,使得城市发展与生态发展和谐有序的发展。

2 目前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的状况

国内外对于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其内容主要集中在生态城市规划理论和原则等。而在欧洲国家则主要集中在城市结构、交通、能源、空气质量、气候变迁、绿色建筑、公共建设等一些列的指标体系。国内目前也有一部分城市开始了生态型城市建设,根据2004年,建设部颁布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主要包括了生态环境、生活环境和基础设施三大类指标,这些主要是综合类的指标评价方法,而具体的实施标准并没有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目前主要有广州、深圳等少数城市在试行生态城市规划标准,所以目前国内没有一套完整的指标评价方法,所以还有待于我们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

3 生态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

在探索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研究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生态城市规划中有哪些必须遵循的原则,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提出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标准。生态城市规划的最终目的就是建设生态新的城市,所以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原则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的原则,也就是说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以为人命提供便利的生活,符合人体尺度作为考虑的对象。二是坚持城市成长性原则,也就是说不能把城市的发展停留在某一阶段,需要不断的随着城市的变化进行城市规划,这也是生态型城市规划需要遵循的原则。三是坚持生态承载力原则,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每一个循环的生态系统优势有一定的承载极限的,在城市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生态空间的承载力。四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上面我们已经讨论了人、社会,现在要讲的就是自然环境对于生态城市规划的影响,在城市的规划中要根据不同的地段,不同的生态环境质量以及本土特色,因地制宜,设计出适宜城市生态建设的总体趋势。

4 建设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探析

上述我们已经研究了城市城市规划标准的实践现状,以及在生态建设中需要遵循的原则,接下来我们会从规划内容、规划标准内容、以及标准与指标体系三方面进行研究。

4.1 城市规划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对应与结合

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是建立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的,生态城市规划是建立在人们物质水平提高的基础上的,随意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需要与城市规划内容紧密的结合起来。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高城市规划是在一段时期内对城市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城市建设的综合部署,而生态城市的规划就是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要考虑到自然生态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通过两者的结合,是人们对城市的满意度提高,从而提高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也就是说在城市规划的各个方面考虑生态环境的因素,如在城市土地使用方面,在空间规模的预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容量,在空间布局方面要有生态园区的划分,在绿地系统是要以建立生态绿地景观的规划,利用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系统,利用生态自身的调节力来设计生态绿地系统。又比如在对自然历史的保护上需要考虑城市与自然的衔接设计,、自然保护区的设置以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4.2 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内容的对应与结合

在生态城市的规划标准中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规划标准,而是生态。所以生态城市规划标准首先要看到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城市的规划标准主要包括城市规划标准总则。城市用地、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等。生态城市规划一般包括可生态功能区的划分与土地利用以及环境容量、产业结构布局等。经过我们细致的对比与研究,发现生态城市规划中的环境容量和生态适宜度、生态功能区与土地利用布局、人口适宜容量、产业结构与布局调整都与城市规划标准中的城市用地的合理使用相适应。所以我们只要再次的基础上加深和扩大两者之间相对应的内容,就可以使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标准的内容相结合。

4.3 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的对应与结合

城市规划标准是为了城市规划编制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法制化,所以城市规划标准很好的知道了城市在建设中的发展。但是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只是为了建设生态城市服务,所以会与城市规划标准有所不同。目前有许多城市有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态指标体系,如2007年重庆拟出台的《重庆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上面就有提到包括住宅、公共服务设施、工业、市政公用设施、绿地与隔离带等向生态城市靠拢的内容。但这并不是直接以指标体系出台,所以基本没有达到生态城市建设要求的标准,生态城市的建设因结合城市规划标准与城市生态指标体系两者的内容按照一定的原则、取长补短,将城市规划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内容、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与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内容以及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三者有效的加以整合,这样才能为研究有效的生态城市规划标准形成有利因素。在以在构建生态城市标准的时候应遵循对应原则,将国家生态指标中规定的内容与城市规划标准相结合;兼容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地方规划标准,结合当地的特色进行有效的标准研究;简洁原则,在将文字规定与指标表格规定相结合,采取具体的数字指标体系,让规划标准简洁明了;地方原则,体现地方的生态系统循环规律,不能随意试图改变生态的自然循环、持续原则,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让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化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中,城市的生态化进程也随之加快,所以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使得生态城市规划与建设具有了较强的可操作性。对于生态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质性启动,对于城市规划专业实质性地介入,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与作用。

结语:本文根据城市规划标准与生态指标体系等相关内容,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标准与城市规划标准对应与结合的观点。本项研究的路径和重点是将一般城市规划标准的基本内容与生态城市准则加以联系而产生的因素,细化为相关的生态型城市规划性准指标(这种思路有其可行性显示了城市规划专业对生态型城市规划所具有的主导作用)本文针对的是一个通用的生态规划标准,但是各个地区的城市规划、生态系统都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不同城市的生态型城市规划标准还是需要进行实地的考察,制定符合地区的标准。

参考文献 :

[1] 焦民顺.对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相关问题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9(9).

[2] 王雷.赵立娜.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及措施的简要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1(6).

生态建设规划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生态背景;景观;规划建设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农民的居住环境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但在新农村的具体规划建设过程中,因规划设计不合理等因素的存在,造成了局部农村生态景观破坏,还导致了部分富含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与人文景观的流失,造成了严重的经济与文化损失。因此,在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如何正确贯彻实施生态保护原则,保护地方生态景观,使富含特色乡土人情的自然资源不受破坏,已成为现阶段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工作的首要任务。因此,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乡村文化保护、生态保护与因地制宜原则的重要性,在注重维护村庄原本景观特色的基础上,提升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质量。

一、新农村景观特点与规划的意义

新农村景观是建立在不同土地单元上的自然生态景观,它既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又受到人类生产及经营活动的制约。同时,新农村景观是由一块块形状大小不同的嵌块体所组成,不同的嵌块体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但都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与美学价值。同时,也正是这种差异性的存在,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新农村景观。乡村景观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都不相同,具有混杂分布、富含地方特色、风土人情迥异等特点。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不断实施,标志着人们对与环境和谐共处的意识得到有效提升,并且对景观规划建设工作也有了新的认识。现阶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既是生态系统物质流、能量流的载体,又是精神文化的信息源,在体现了人为因素对环境所造成影响的同时,体现了生态环境对人所产生的约束作用。因此,对于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而言,应是艺术美与自然美所组成的有机整体。

二、生态背景下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的目标与应遵循的原则

现阶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是基于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对物质与空间进行合理规划配置来为人们创造健康、舒适、优美乡村环境的规划工作,其目的是营造一个良好的乡村生态系统。在工作的具体开展过程中,应从社会与自然两个方面入手,融技术与自然资源于一体,维持景观生态平衡与农民的精神健康。

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几种原则:第一,整体综合性原则。新农村景观应是具有一定特殊结构与功能的生态景观系统,同时也是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的载体。另外,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所涉及到的学科知识较为复杂,需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思考与管理,从而达到一种整体的最优状态。第二,景观多样性原则。多样性是衡量生态系统环境资源复杂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由景观多样性与物种多样性两个方面组成。多样性程度越高,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就越大,使系统中每种生态景观都有着丰富的个体特征。第三,自然景观优先性。生态背景下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要求,人为因素对自然所造成的影响应控制在环境容量内,在不破坏生态系统能量流与物质流的同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第四,生态美学原则。生态美包括自然美、艺术与环境的融合美,同时也是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最高美学原则。

三、现阶段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预留道路过窄,道路体系不规范。在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因建筑物相对比较集中,导致预留道路空间不足,出现了道路狭窄的局面,并且难以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统。

第二,村落建设不符合要求,杂乱无章。随着小型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企业与作坊不断涌入乡镇,导致了住宅及生产需求的建筑不断增加,致使村民不断扩建并违章搭建,严重影响了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工作的开展。

第三,建筑整体设计不完善,布局凌乱。对于很多新建的房屋建筑而言,没有按照整体的规划与设计要求,导致新型建筑风格极不协调的局面。同时,部分未经整体规划设计的建筑没有考虑到对当地自然风貌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生态景观破坏,并且与传统的建筑布局格格不入,显得异常凌乱。

第四,未形成完善的景观结构。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没有实现对整体景观结构的规划与布局,造成了景观设置单一、景观结构不协调的现象。

第五,布局模式化现象严重。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未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域特色,盲目追求一体化的景观结构布局,并且以统一的标准对新农村景观进行规划建设,从而形成了“千村一面”的模式化布局。

四、加强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的探索

(一)注重建筑结构的科学布局规划

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对影响整体景观效果的废旧建筑进行拆除,并对风格不相协调的建筑进行改造。对新的建筑应进行合理规划,预留出居民安置区,并对建筑进行统一规划设计,以形成协调统一的建筑布局,并确定整体的风格基调。对于普通的建筑风格而言,应注重对农村特色的体现,在满足外形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朴素简洁。同时,还应注重农村社区环境的营造,从生态景观设计、服务设施设置等工作入手,使农村家庭切实融入到整个社区环境中。在此过程中,还应注重竹林农家、渔民农家等“农家乐”休闲娱乐建筑的规划建设,并利用传统农村设施、传统工具等强化农家氛围。

(二)注重道路系统的完善和保护

传统的农村社区不需要通车,村内道路也较狭窄,且弯曲不畅。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流、车流明显增多,传统的道路系统已显然不能满足新农村社区的发展需求。为了尽量降低建筑的拆迁量,应规划相应的绕村公路与连村公路,以解决原生态农村面貌与现代道路交通之间的矛盾。在庭院、公园铺设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当地石材,同时还应加强对一些废旧石材的应用。为了增加铺装的透气性与透水性,还应尽量降低对混凝土的使用。在靠近山体一侧不设置花池绿带,并增加道路宽度,在原道路外侧种植树木,以起到良好的交通安全作用;在道路外侧设置侧石,以起到保护路基的作用。

(三)注重对住宅景观的保护、调整与绿化

在规划住宅周边景观时,应充分考虑原来住宅的特点,并尽量保持原有住宅的结构。针对山区丘陵地带的村落而言,在进行景观规划建设时,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利用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并以现有的绿色山体为背景,凸显出山体特色,并在公共区域、道路两旁等位置种植以乡村植被为主的植物。同时,还应合理运用生态学原理,注重节约型景观绿化建设,并在一些关键的交叉路口设置公共绿地和小广场,并为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健身场所。

在植物造景时,也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配置植物材料,并坚持生态优先与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考虑林木与草地所形成空间形式的变化,尽可能地增加林下空间的利用率。在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还应尽量减少时令花卉的使用,选择耐寒、耐盐碱植物,在提升景观规划效果的同时,降低景观养护成本。

(四)完善景观结构规划建设

在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还应注重补充景观结构的薄弱环节,使其更加稳定、完善。而通常的做法是加强对斑块、廊道的规划建设,将乡村的绿地、河流等每一处景观融入到完整的景观结构之中,并根据乡村现状来确定最佳的斑块位置与边界,最终呈现出一种丰富的动态自然景观。

1.注重廊道规划建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廊道分为自然廊道与人工廊道两种形式,是多种能量流、物质流以及信息流的通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于农村而言,人工廊道多是指村道,目前存在着布局不合理、连通性差、无绿化等特点,并且没有形成完善的道路交通网络。在具体的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本着“方便化、绿化”的原则,形成高效有序的道路网络。同时,还应注重道路两边的绿化,在树种配置上实现以乡土树种为主,常绿、落叶相结合,高、中、矮不同高度树木配置相结合的规划形式,营造出具有良好层次感的优美绿化景观,同时还能起到防护屏障的作用。

2.注重斑块规划建设

斑块泛指周围环境在外貌、性质上的不同,并具有一定的内部匀质单元。对于乡村的景观而言,斑块可指居民点、农田、草地、林木等设施。在现阶段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于斑块理论的应用,因地制宜地形成具有乡村特色的农村斑块景观。在规划居民点时,应坚持“统一集中,均匀分布”的原则,加强公共绿地建设,以在实现绿地均匀分布的同时,使居民点之间得到有机的联系。同时,还应充分利用现有农林资源,在注重产业发展的同时,加强观光旅游开发,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观光旅游斑块。

(五)注重文化性与地域性的体现

在进行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的同时,应吸取当地的村落布局方式,尽量体现当地的建筑风格,并因地制宜地体现当地的池塘、植被等状况,尽可能地保持乡村的原有景观形态。在土地的使用过程中,还应注重其与自然机理的协调,合理调节土地的改造方式,以确保土地的利用与自然演变规律的平衡发展。在地域性景观的规划建设过程中,也应注重对地域特征的充分利用,以实现地域景观的平衡发展。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加强对生态景观规划原理的应用,注重对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理论方法的优化与完善,以切实顺应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同时,实现现阶段新农村景观规划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美余.新农村景观规划设计初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6).

2.夏鸿玲.新农村生态景观规划建设探讨[J].科技信息,2008(33).

生态建设规划第8篇

关键词:生态型城市规划建议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从生态学的观点而言,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这里所谓结构合理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概言之生态城市应该是环境清洁优美,生活健康舒适,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和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的城市。

一、城市规划与生态宜居城市间的关系

1.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的主要目标之一

生态宜居城市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一脉相承。生态宜居城市建设追求以人为本,符合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的主流思想。生态宜居城市是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新方向。城市建设由单纯的追求GDP高速增长向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协调发展转变。生态宜居城市规划顺应时展的要求,着眼于城市的长远发展,是城市建设理论和发展的正确方向。生态宜居城市能够有效地解决现代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问题,协调人、经济和环境三者之间的矛盾,生态宜居城市理念将引导城市的稳健发展。

2.城市规划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品质的重要因素。建筑密度、城市交通、绿地率控制、医疗、卫生、教育等基础设施布局均是城市规划的基本内容。城市设施布局、城市细节设计和城市功能布

局均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品质、交通通行和工作环境等,对生态环境也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规划在城市建设中起到建设枢纽的作用。城市规划能够统筹各个部门、协调多方力量,为建设生态宜居城市而共同努力,是生态宜居城市建设的基本保证。城市规划对社会网络的形成和居民行为有着重要影响。规划便利、安全、景观宜人的环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居民的户外运动。

二、宜居型生态城市规划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1.生态承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2)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3)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量结构与布局,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4)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2.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间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从某

种程度上老说,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3.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

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将成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态状态来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三、生态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

1.区域绿地规划

改善区域绿地体系是区域绿地规划的首要任务,加大对区域绿地的控制力度,对区域绿地构件的生态格局进行严格控制,将区域绿地作为有益健康的郊外活动场所,提高区域绿地

规划建设的综合效益。区域绿地的有效利用能够充分发挥区域绿地规划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构建城市绿地系统体系应当对区域绿地现有规划和保护情况进行分析严格控制住城市生态网络和生态格局的重要片区,争取实现区域绿地的高覆盖率。区域绿地的规划建设应当纳入到城市绿地规划建设体系当中,形成全市范围内的生态安全格局。可以将城市绿地版块、廊道和区域绿地相连,从而形成绿地网络,构成绿地系统。区域绿地规划包括巧类用地:郊野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岸线绿带、消落带、大中型水库及沼泽、结构性补偿绿地、自然遗产、自然灾害易发区、基础设施防护带、地质地貌景观区、山体保护区、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以及其他区域绿地等。中心城区着重建设“多链、多点”结构链式绿地,与城市内部的风景绿地、生产林地和防护林地相结合,形成城、林、山、水融为一体的城市绿地生态系统,从而确保生态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生态背景。

2.城市开敞空间规划

城市开敞空间规划建设能够增加城市开敞空间总量,提高人均绿地占有面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首先,依托大型绿地,规划建设城市绿色空间。城市公园是居民使用较多的城市

绿地,在规划建设中应当将公园建设成当地居民亲近自然和综合性锻炼的场所,建设成生态宜居城市的健康补足空间。其次,提高城市街头绿地的利用率。城市的规划建设应当充分利

用城市中的自然边角,充分挖掘可利用绿地。街头绿地可以塑造园林景观、摆放雕塑从而发挥美化城市的作用。在进行街头绿地规划时应当充分考虑街头绿地所处的地理位置,可以将

居住区边缘、城市支路等处大于50平方米的地点设置成街头绿地,有条件的还可以增设一些体育设施供城市居民日常体育锻炼使用,将体育设施和街头绿地结合规划促进全民身体健康。

最后,拓宽绿地针对城市公共性绿地场所较少的特殊情况,增加城市绿地广场建设面积。从总体城市建设层面结合城市建设的实际情况,争取为使命提供较多的休闲活动场所。除了已经编制的规划中广场用地外,还应当结合新增的大型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新的广场,扩大广场用地。在人口较为稠密的城市中心地段,严格控制公园用地和广场用地,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设兼有广场和公园功能的绿化广场。广场规划时应当在按照功能规划的同时,设计出必要的休闲活动空间,并且在适当的区域进行绿化。

总体说来,对于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城市,我国国内现状可说是有成效,并且形势一片大好,而且正在逐步走上合理规划轨道,但相比之下,较国际化城市规划,无论是系统还是技术方面都有一些差距,所以我们目前需要做的是选好目标,找对方向,完善佼佼者,带动后进者,以达到全面建设现代生态宜居型城市。

参考文献:

【1】吴谦林.浅谈生态城市规划[J].山西建筑,2008.3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