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大健康人才培养

大健康人才培养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9 16:03:25

大健康人才培养

大健康人才培养第1篇

    论文摘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的培养,不仅是人类健康的要求,而且可使大学生具有索高的忍想境界,这个问题,小可关系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发展,大可关系到民族的素质、祖国的建设,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丈明的建设。

    据有关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当代大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心理障碍的人数比例高达20.23%。某地的16所大学调查结果表明,因精神疾病休学、退学人数分别占总休学、退学人数的37.9%和64.4%,其中某所学院的统计表明,该校因精神病、神经病和其它心理障碍而休学的人数在总休学人数中的比率高达40.3%,这就给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对大学生进行政治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的同时,更应该注重他们的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

一、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障碍

    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来看,存在的心理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自傲心理、自卑心理、懈怠心理、孤独心理及变态心理等。

    自傲心理。目前我们的高等教育仍是精英教育,能够跨人大学校园的毕竟是少部分,而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因其在中学阶段成绩优异而倍受家长、教师及社会的关心、爱护,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唯我独尊、事事以“我”为中心的自傲心理,其主要表现是目空一切,骄傲自大,集体合作意识差。

    自卑心理。与自傲心理相反的则是自卑心理。这种心理在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和家庭困难的学生中较为突出。其表现是性格孤独,缺乏自信,参与性差。

    懈怠心理。其特征是事事不思进取,无上进心,办事不积极、不认真。

    孤独心理。一些大学生在进人大学前,受到家长、学校的严格管理与监督,自主性很小,更有甚者,长期生活在父母身边,自理能力极差,事事不能摆脱家长的“拐杖”,一遇到挫折,便六神无主,内心异常焦虑;也有的学生不能转变旧有的学习方式与思维方式,而感到学习吃力,压力加大;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不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陷人孤独境地。其特征是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与周围人进行交流。

    变态心理。自傲、自卑及孤独心理发展到极端,就会演变成心理的变态。这种心理在极个别学生中存在。其主要特征是自尊心畸形发展,唯我独尊;有的异想天开十分荒诞;有的嫉妒心极强,看到别人比自己好就非常痛苦,有事没事找茬;有的常常毫无根据地猜测和怀疑别人,错误地认为周围的人都是不可信的,因而敌视、仇视一切。

    二、大学生心理障碍产生的原因

    心理障碍问题涉及到社会、生理、心理诸因素,它是这些因素作用于个体的结果。就社会因素而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特别是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制的导人、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的汹涌而至、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日趋复杂。这些无不对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构成心理平衡的失调。在学校环境里,如学习生活比较紧张、业余生活单调、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冲突,教学方针贯彻的片面性等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就个体因素而言,学生的心理特点、身体状态等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特别是大学生处于17一22岁之间,有其独特的心理变化特点:认同的危机、性的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冲突、情绪不稳定、缺乏耐冲击性。在这人生中苦恼、烦扰最多,体验最为深刻的时期,内心既敏感又脆弱,很容易受到伤害,是心理问题最易发生的时期。当然环境因素和个体因素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说,社会因素对于个体发展问题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要转变为现实性,最后还是要通过主体自身而起作用。

    中学阶段教育的不良习惯的影响。中学对高考升学率的片面追求,使升学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显然对学生学习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确实给中学生带来了沉重的思想负担和精神压力。学校分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班又分重点班和普通班。教师常常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时间向学生灌输、拼命地加班加点;学生则长期地处于高度紧张和焦虑状态,犬脑过度疲劳,处于超负荷运转,从而导致了心理机能降低,如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思维刻板,想象力贫乏等。这种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久而久之就会导致产生一系列的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所以大学新生中也就有不少患有神经衰弱和失眠症等,处于一种百米冲刺后的状态。可见,高中阶段教育方针、教育目的贯彻的片面性是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大学学习、生活环境所带来的不适应。高中毕业考人大学后,学习生活环境都发生了很多变化,新生人学时就会碰到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若处理不好,就会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人学之前,大部分学生都居住家里或寄读校内,从小学到高中,都有一些熟悉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周末又可和家人在一起,相同的语言,共同的习惯,互相了解的个性,故有一种同化感和安全感。到了大学之后,周围同学来自全国各地,素昧平生,从原来依赖性的家庭生活变为独立性的集体生活。生活要独立自理,精神倍感孤独。同时,在学习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变化。中学阶段习惯于教师详细讲解和具体辅导,自学经验少,学习依赖性强;进人大学后则有很大不同,教师的督促、辅导少了,考试和侧验也少了,到了期末就易手忙脚乱、抓不住重点,许多平时不用功的学生更是倍加紧张。一些学生原来在高中时是“尖子生”,现成绩平平,甚至不及格,精神压力很大,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由此可见,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原来的“被动性学习”向“主动性学习”转变很容易给学生带来心理方面的问题。此外,还有些学生所学专业与个人志愿不符。不愿当教师的却偏被录取到了师范院校,专业思想不巩固,没有学习动力和兴趣,情绪低落,意志消沉,常处于矛盾、焦虑和烦闷之中。结果造成心理失调,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生活中的挫折。青年人富于理想是他们的一大优点。但把一切事物都理想化,过分追求完美也会给心理上增添许多困惑。他们追求理想的社会生活,不了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矛盾,缺少艰苦生活的磨炼,容易造成对现实的不满。人学前对大学生活的浪漫想象与实际学习生活的反差,会引起心理上的失落。在这段青年期当中,每个青年都向往美好的爱情,在头脑中编织着美的图景。有因没有“朋友”而难耐孤独的,有的和异性同学谈话感到心慌意乱,有单相思的,有想中断恋爱关系的,也有因评优通不过而痛不欲生的,加之这时期学生个性不成熟,常难以应对这各种各样的挫折,承受其精神上的打击,易产生心理障碍。

    就业的压力。毕业生的逐年增加,就业已成为在校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就像有的学生在问卷中写到的:就业就像一片乌云,始终笼罩在我的头上。的确,寒窗苦读,有谁不想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呢?但事实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还不高,学生择业的压力很大,由此使没有工作经验和社会锻炼的大学生形成思想上的压力。

    上网带来的影响。网络是高科技的产物,大学生上网可以开阔视野,查寻资料,增长知识,但是,上网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网络中有许多对免疫力不强的学生产生姆坏影响的东西,经常上网可以使这些学生产生不关心现实,性格孤独,心理空虚。

    三、对策

    由于大学生中的一些人存在着以上种种心理’障碍,就使得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产生压抑、焦虑、自卑、孤独、空虚、恐怖等不良体验,甚至厌世和轻生,直至危害他人及社会。我们高校工作者应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给予必要引导,促使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避免各种不良心理问题的发生。

    齐抓共管,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完善我国目前的思想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班主任、政治辅导员要做,而且系领导,任课老师,学校员工都要做,要协同作战,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而且要注意改变形式主义、空洞的政治说教、不考虑大学生思想实际和心理需要的浮于表层的做法,要深人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学生的心理需要,以“爱”为出发点,和学生谈心,和学生交友,以父母之心,兄弟、姐妹之情,朋友之谊对待他们,生活上关心体贴,学习上热情帮助,使他们感受到学校、集体的亲情与温暖。

    以社会实践和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学生广泛参与。江泽民同志说过:“如果只是让学生关起门来读书,不参加劳动,不接触社会实践,不了解工人农民是怎样创造社会财富的,不培养劳动人民感情,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的确,让大学生走向社会,了解社会,参与社会实践,引导他们加人到各种活动中,有利于淡化大学生头脑中既有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色彩,重新调整自我,找准自己在社会中的合理位置,而不至于夜郎自大、高傲自负,同时在实践活动中也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不断进取的韧性。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奋斗目标。使学生能正确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帮助学生确立适应自己的恰当的奋斗目标,使之能通过艰苦努力,最终实现这一奋斗目标。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作为高校管理工作者,首先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相信学生,这将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产生积极影响;积极营造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帮助他们建立师生间、同学间和谐的人际关系,教育他们只有首先尊重别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传给他们交际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他们克服人际认知的偏差,教育他们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这样,才能从孤独、自卑中解脱出来。

大健康人才培养第2篇

【关键词】社会需求 健康保险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基金项目】福建中医药大学校管科研课题(X2011054)。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1-0233-01

一、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别是在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建设》政策推动下,医疗救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与改革以及补充性商业医疗保险建设,其迅猛的发展态势带动了对健康保险专业人才的巨大需求。

而当前健康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着供给不足和质量不高等问题,显示我国高校健康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健康保险的社会大变革。因此,基于医疗保险的政策背景与社会需求下的专业改革势在必行,健康保险人才的社会需求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方向,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健康保险专业人是高校尤其是各类医学院校的当务之急,换言之,如何将社会需求落实到人才培养模式是本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的首要问题。

二、目前健康保险专业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健康保险专业是近十几年来才开办的一个新专业,它是在保险业特别是人寿保险业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目前,我国培养健康保险类的专业主要包括保险专业(健康保险方向)和公共事业管理(健康保险方向)两类专业。这两类专业分别分布在两类院校中:一类是内设医学院的综合性大学,如北京大学、江苏大学等;另一类是医学院校,如福建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学院等。从学科类别来看,该专业虽然属于经济学下属金融保险学范畴,但由于它与医学密切相关,因此它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金融保险学,而是一门保险学与医学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正因为医学知识在该专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开办健康保险专业的主要是一些医学院校,其往往源于医学院校中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这短短的十几年办学时间里,各高校在学科建设、学科规划、实践教学、学科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然而由于办学指导思想滞后,致使目前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尤其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人才培养模式单一,个性化培养模式不明显,所培养的人才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由于健康保险专业的特殊性与医学院校办学师资的薄弱导致了健康保险专业人才供给的数量不足与层次不高。加之目前我国高校在制度和体制方面又存在种种弊端与缺陷,致使健康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形势不容乐观,而培养模式的僵化,导致既面临培养数量不足的挑战,也面临培养质量不高的困境。

三、基于社会需求的健康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健康保险专业应该如何准确定位,如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大量用人单位需要、就业前景良好、创业意识强、整体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问题。

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而制定的相应的人才培养机制与具体实施方式。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的确立,首先必须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制定培养机制与具体实施方式,同时还必须对最终的实施效果进行估测与评价。健康保险专业要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首先必须确立明确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培养目标,然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个性化且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为实现健康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完善办学指导思想和体现专业特色。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方向,明确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最大限度地立足医学院校现有的办学优势,努力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竞争力。每种专业都有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都有其人才培养的重点和针对性,就健康保险专业而言,主要是由临床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等各类学科之间高度融合。医学院校在举办本专业时应扬长避短,以临床医学理论与技能为办学特色,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2.调整课程体系,构建以医学为基础、保险为中心、管理为补充的知识体系机构。健康保险专业的知识结构应该以医学、保险、管理为三大支柱,并且医学、保险、管理最优的比例应该为1∶2∶1。比例的依据来源于保险实践中保险营销、保险业务、保险管理的权重与使用频率。同时,进一步加强保险实务知识和医学基础知识。如在专业课中增加商业保险的实务操作课程及增加保险理赔、保险核保、健康保险等课程,增加保险精算、保险经营管理等专业课程的课时等。

3.基于社会需求调整健康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社会需求导向的变化必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调整。社会需求的变化,要求健康保险专业的培养院校在健康保险人才培养上提高质量、适应类型、优化结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懂医学、会保险、能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4.强化实践环节教学。高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教育的主题。教育者投身于社会实践,从实践中吸取素材;教学环节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即敞开校门办教育;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理解和消化知识,即创造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5.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师资保障。交叉学科的特殊需求,决定了要培养合格的能满足社会需求的健康保险专业人才,就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具有跨专业学科背景的且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不仅体现为高学历、高职称,更主要的是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时还要求全部或部分教师,尤其部分专业课教师,必须具有不同的专业教育背景,要求教师既懂保险学基本原理,又精通医学知识;掌握保险学、营销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还应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按部就班、因循守旧。

参考文献:

[1]曹乾,张晓,翟成凯.我国医疗保险人才培养模式缺陷与改进路径[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5(2):10.

[2]袁杰,郑先平,周宇燕等.我国医学院校医疗保险专业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医教育,2007(1):11.

大健康人才培养第3篇

健康管理培养模式需求一、健康管理概念及人才需求

综合国内外关于健康管理的几种代表性定义,结合我国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中关于健康管理师的职业定义,我们在此将健康管理定义为:对个体或群体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

1.战略需要

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中把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的情况,称为“老龄化社会”。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进程逐步加快。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比200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老龄化社会必然造成社会总劳动力下降,人口死亡比例增高、医保资金缺口加大等社会问题。从健康状况来说,老年人病种多,病程长,病度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高,生命质量下降,疾病负担加重。参照国外健康管理的成功经验,实施健康管理,能有效地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提供健康指导,帮助其提高生命质量和期望寿命。

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纪念爱国卫生运动60周年大会上发言指出:慢性病给民众的健康威胁日益加重,不仅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更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负担。目前中国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癌症、心血管病等慢性病占到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但社会对慢性病的危害程度和蔓延的态度上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导致慢性病的原因主要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参照国外健康管理的成功经验,健康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减缓慢性疾病的发展速度,美国实施健康管理计划后,1978至1983年五年间,胆固醇水平下降2%,血压水平下降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6%。美国健康管理20多年研究显示: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一个90%和10%的关系,即90%的个人或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而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费用比原来提升了90%。可见,健康管理能有效地节约卫生费用,缓解个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压力。

2.市场需要

可以用一组对比数据说明:美国每10个人中就有7个人享有健康管理服务。而中国13亿多人口,目前才只有一千多位健康管理师,五千余人从事健康管理相关工作,早在2007年,健康管理就已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劳动部、卫生部公告中明确把健康管理师作为卫生特有行业,实行就业准入。当时全国预计人才缺口400万人,市场需求是巨大的。国家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上班族进行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健康管理人才远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市场需要,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二、健康管理专业人才高校培养模式

1.健康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由于健康管理是门新兴学科,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有权威的健康管理概念。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健康管理工作也处于探索阶段,相对理论体系研究滞后于健康管理工作实践和应用,人才培养标准和模式急需建立。然而,社会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却在迅速增长。健康管理师队伍良莠不齐。大多数人没听说过健康管理,“有病才上医院,没病不重预防”的现象普遍存在。目前,浙江林学院是全国第一所开设健康管理本科专业的高校,2010年,我校也成功申报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方向)专业,2011年9月正式全国招生,我校依托医学院校师资和医学专业的背景,从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上更加符合健康管理人才的职业要求。

2.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

在我国,健康管理师是2005年10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第四批正式的11个新职业之一。2007年4月,《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始施行。7月,国家第一次举行健康管理师资格认证考试(试点)。

根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的职业要求,健康管理人才大多需要有医学背景,且要求最低学历是中专;如果不是学医的,则要求大学专科以上毕业,连续从事健康管理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以上。且应该掌握:健康管理基本知识;医学基础知识,包括临床医学概论、全科医学、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传染病)、流行病学和统计学、中医养生学等。此外,他们还掌握:营养与食品安全基础知识、心理健康概念,并了解一些相关法律法规。因为对健康管理师来说,他们服务对象的健康信息均属专业信息,他会妥善保存,涉及到病患隐私须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健康管理专业高校培养模式

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上,应严格参照《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以及他们的实际工作需要,开设相关健康管理课程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以把健康管理师工作归纳为八个主要方面:(1)采集和管理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信息;(2)评估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和疾病危险性;(3)进行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咨询与指导;(4)制定个人或群体的健康促进计划;(5)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维护;(6)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健康教育和推广;(7)进行健康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8)进行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下面以我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方向)专业申报及建设情况进行探讨。

(1)专业概况

根据国家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健康管理应属于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从人才培养目标及职业方向,应区别于卫生事业管理方向,最终确定专业名称为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方向),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标准学制为四年制高中起点普通高等教育。

(2)培养目标

参照《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及未来的职业工作内容,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健康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具备现代健康理念与健康管理特长,掌握健康服务技能,在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医疗卫生事业单位、高校、科研机构、体检机构、保险机构、商业健康管理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健康管理咨询机构、健康体检中心、养生保健中心、食品及保健产品生产销售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健康指导、健康营销的健康管理服务第一线应用型高级人才。

(3)高校人才培养知识与技能并重

作为健康管理方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须紧扣《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要求,掌握现代健康管理理念;熟悉信息化时代健康管理的评估方法、管理体系和运作规律;掌握健康管理必备的理论和实践要点;掌握必备的健康管理技能,在毕业时达到健康管理师执证能力,胜任健康管理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健康管理与服务工作。课程设置和课外实践都应为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服务。知识目标:(1)初步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医学、心理学等基础知识;(2)掌握健康管理、社会医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3)熟悉我国关于健康管理专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4)了解国内外养生保健与健康促进前沿理论、发展趋势及实践的现状;(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技能目标:(1)初步掌握服务管理、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与技能;(2)掌握传统保健方面的理论和健康服务技能;(3)掌握旅游医学基本理论与服务技能;(4)掌握一定的食品营养、安全知识与饮食健康与心理健康服务技能;(5)掌握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6)具有运用健康管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7)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达到国家或省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水平。(8)熟悉一门外语,达到国家大学英语考试四级水平或通过学校规定的学位英语分数线,能够运用英语阅读、翻译本专业文献。

(4)注重人才专业特色培养

强调在医学基础上,心理学、旅游医学以及热带医学和养生保健知识和能力在健康管理领域的应用,培养应用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建立初步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来获取健康管理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与管理的复合型专门人才。在主干课程的设置上应有涵盖管理学、心理学、医学。专业课程:管理学基础、基础医学综合、预防医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统计学、健康经济学、中医学、健康管理学、健康心理学、健康教育学、健康保险学等共12门。在教学实践环节安排上给予一定的实习时间:第八学期安排12周。其中学生实习分为二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1~8周在健康产业相关单位,第二阶段:9~12周在卫生事业行政单位。

健康管理是我国健康产业的新生行业,自2001年国内成立第一家公司健康管理公司起,到现在健康管理相关机构6000多家,发展势头迅猛,是个极有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健康管理学分会主任委员白书忠曾指出:“解决13亿人民的健康,不能单靠‘药片和手术刀’,而应主要依靠全民健康素质的提升和健康产业及健康管理行业的发展。”可见,健康管理将成为人们维护健康促进健康的途径。因此,健康管理人才的培养尤其紧迫和必要,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合格的人才,在健康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上应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可以预见,健康管理师在不远的将来必将成为最有“钱途”的职业之一。

参考文献:

[1]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1-30.

[2]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结果.

[3]陈晓峰.健康管理在中国―健康管理的历时、现状和挑战[J].中华医护杂志,2007,(4).

[4]马丽斌,马爱霞.对发展我国健康管理产业的探讨[J].上海医药,2007,(1).

大健康人才培养第4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人才队伍;培养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775-01

推进健康教育事业离不开人才的保障,分析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形势,需求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健康教育人才素质的发展对策,将有利于造就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队伍,确保健康教育工作高效、优质地向前发展。本文就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德教育、继续教育、品质培养,自我培养等内容进行归纳,寻求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新途径。

1 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才面临的形势

健康教育是借助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活动,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促使人匀自觉选择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减轻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1]。健康教育具有普惠性、公平性,投入低,效果好的属性,位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第二项,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2]。但是,从卫生部宣传新闻中心资料显示,2009年在编人员中,有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6906名,省级592人,地市级1994人,区县级4320人。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研究生只占2.77%;专业技术资格以初级(34.40%)和中级(37.70%)为主,高级占11.34%,为更好地发挥健康教育在新医改中的作用,人才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

2 职业精神的培养是提高专业人员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

2.1 热爱健康教育事业。职业精神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专业,这是培养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的基本前提。健康教育工作理论水平要高,服务要求高,平凡而辛苦,如果没有对本专业的荣誉感、责任感,对患者缺乏同情心,是很难胜任健康教育工作的。所以,专业技术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情感,并把这种情感渗透到工作中,对健康教育事业保持高昂的激情。对患者充满同情心和爱心,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稳定的情绪,为患者提供最佳的健康教育服务。

2.2 加强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

要做到爱岗敬业,就必须注重自身修养。健康教育工作者每天与患者接触,面对着忍受痛苦的患者,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不受影响,尤其是遇到不配合的患者,如何取得患者的信任、配合、支持和理解,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较好的医德修养,要能够保持平静和乐观的心态。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医德教育和医德修养,使专业技术人员能同情患者,体贴关心患者,为患者提供精细的健康服务,以高度的热情投入到健康教育的工作之中。

3 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进行继续教育

3.1 提高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专业理论和技能

为建立健全适应新医改要求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需要加强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更好地执行《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3],增加各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的进修机会,加强国际、国内交流和合作。笔者认为,提高学历结构,提高高级技术人员比例要引起主管部门重视,①通过继续教育形式,提高在编人员学历层次。②开展多种教育形式的教育培训,完成多层次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健康教育专业人才队伍整体素质。③主管部门要按照《规范》要求,制定健康教育队伍五年培养计划及人才建设长远计划,并组织实施。

3.2 加强人才队伍的管理,探索建立考核评价体系

为了使健康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健康教育机构应结合现行人才评价体系和模式,研究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教育实施方案。①与健康教育从业人员执业资格考核相结合,加快普及《规范》教育的开展。②加快在职人员健康教育规范化知识培训,探索建立健康教育规范化教育的长效机制。③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优势,建立关于健康教育培训信息的电子网络平台,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4 注重自我培养

新医改后,随着国家对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类疾病的管理,除“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和“心理和精神的健康教育”两项功能外,其余各项功能的开展均在90%以上,接近于100%,健康教育的任务繁重。因此,我们需要①增加专职公共卫生人员的数量,缓解公共卫生人员的工作压力[4]。②对公共卫生人员进行系统的慢性病知识培训包括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 方法的培训。③调动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笔者认为,专业技术人员注重自我修养很有必要,专业技术人员的自我修养应做到四多:“多读书”,拓展知识面,适应健康教育服务的需要;“多思考”,通过思考消化吸收所掌握的知识,加强自身的修养;“多总结多归纳”。健康教育内容多,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要加深、完善、经验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学识;“多实践”,健康教育一定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检验修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5]。作为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只有提高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才能担负起新医改后健康教育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候纪湘 健康教育在输液过程中的应用[J] 中国现代医生 2010.2(48).91-92

[2] 严丽萍 魏南方 2009年省市县三级健康教育机构资源配置现况调查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2.5(总287期)358-360

[3] 卫生部关于印发《全国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工作规范》的通知,卫妇发[2010] 42号 2010-05-12

大健康人才培养第5篇

本文就在高职实践教学环节中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做浅显的分析,希望能够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更加和谐、全面。

关键词:实践教学 大学生 心理素质 培养

【分类号】G441

正文

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地位

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至少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坚定的政治素质、宽泛的知识素质、较强的能力素质和拥有强健的身体素质这几种基本素质,才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中国梦的逐梦者。而在这六种基本素质中,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职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展示个人良好技术水平,做合格的技能人才的最根本的素质诉求。是应该排在所有基本素质的首位的。

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骨干力量,是实现中国伟大复兴梦的骨干力量。因此,培养大学生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解决他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中出现的种种心理失衡问题,不仅能够及时解决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惑,加深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提升学生的执行能力,防范如林森浩等恶性事件的发生。还关系到当代大学生是否能肩负起祖国交予的重任,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和谐发展。

二、高职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心理素质教育体系建设

现在大学生真正患心理疾病的人数不多,更多的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如遇到突发困难或在事情发展过程中没有按照本人意愿发展而产生的挫折;已经形成的独来独往习惯遇到群体性活动时不知道怎样融入集体而产生的困惑;大数据时代经常面对虚拟世界进行的文字交流,当重返现实世界时对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产生的无措;高职学生本身的低分入学在技能学习及创新教育中产生的厌学、惰学等亚健康的心理状态。因此,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应该更多的针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出现的这种亚健康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教育的受是广泛的,教育手段及对策应该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如何加强在高职实践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是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一直不懈努力的奋斗目标,也是党和国家对各高校切实抓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要求之一。

高职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学形式多样,参与人数众多,创新及学习难度等情况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提供了非常好的教育平台。在实践教学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遵循教育规律。在实践教学中要关心、爱护、信任每一个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参加实践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做好各种心理准备。实践教学活动虽然是根据教学目标提前设定的,但在实践活动的任务分配中,要根据学生个人的综合素质因人因材分配实践项目或任务,积极鼓励学生按要求完成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勇于攻克难题的意志品质,提升抗挫折的能力。高职的实践活动大多数都是团队活动,在这些活动的分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机的将“活跃”的学生和“内敛”的学生分为一组,使“冲动”不计后果和“无动于衷”相调和,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得到积极的引导,使之符合心理健康发展要求,塑造健康的人格。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机制

1.实践内容的设置

在高职院校的技能教学中,实践教学是技能教学的重要教学环节,分布在各个学科中。合理安排实践教学内容,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是完成技能教学的根本要求。因此应建立合理的教学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主动承担责任,主动接受挑战,主动提高抗压、抗挫折能力,满足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在实践教学中,可以根据各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设立能够引起学生积极参加活动的实践项目,这些项目既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又应是应用型人才必须掌握的技能项目,这些项目既要符合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转化又要体现学生专业技能的教学目标,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教师成为学习的辅导者,借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兴趣中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

2.实践考核注重学生对价值观念的考核

学生应以学习为天职,理论学习成绩的好坏只能说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强弱,并不能代表学生的“好”“坏”,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对健康的人才需求。因此在学生的实践教学中,价值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同属价值教育的范畴。它能影响学生对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态度,能影响学生的思维深度及广度,能影响学生的执行果敢度,是完成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基础。建立科学的实践考评机制既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要体现学生的心理素养。

(三)加强实践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拓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领域

理论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确认的。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环节,不仅能够检验学生对专业理论的理解程度,检验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程度,还能够检验学生的应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及集体的融入能力、学习能力等心理问题。这就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环节中不仅仅要上好心理健康的理论课,还要在各个实践环节结合学生的动态发展,多角度全方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培训,拓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使大学生能够提高自我意识,用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在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大健康人才培养第6篇

一、让学生感到“好玩”,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体育与玩总是联系在一起的,而玩是少年儿童的天性。如果把体育课和玩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会给学生带来无限的乐趣和健康的体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当从学生“玩”入手,教学生怎么玩得开心,怎么玩得有趣,怎么玩得有益。教给学生在各种条件下玩和锻炼身体的方法。让学生在玩中增长体育知识,在玩中体验体育的价值,在玩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锻炼身体的习惯。

二、通过激发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不同,有些学生在学习时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都不能达到教学的要求。如果只重视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过程,就容易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从而使他们对体育失去信心。所以体育教学应给学生更多的鼓励和成功的体验,使学生热爱体育、关心体育,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三、坚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上好体育课是培养学生健康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上课时教师必须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学内容,多层次地组织教学,建立和谐民主的教学气氛,使课堂教学轻松活泼、张弛得当、神形兼备。创造性地把趣味性与娱乐性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让学生在娱乐中对体育产生热爱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四、通过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

除了正常的体育课锻炼外,学校、教研组、体育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营造体育锻炼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锻炼与各科学习的关系,使学生懂得锻炼不是浪费时间,锻炼是为了更好地学习,只有做到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懂得健康离不开体育,体育是促进身体健康的有效方法。

大健康人才培养第7篇

论文摘要:加强大学生的人格培养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本文在论述人格、健康人格内涵的基础上,借鉴日本大学对大学生人格培养的要求,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重要途径。以期对新形势下培养和铸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健康的人格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大学生的人格健康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本人的健康成长和才智的发挥,而且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能否实现。

1 健康人格的内涵及意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人的心理面貌或心理格局,即个人的一些意识倾向与各种稳定而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主观性是主体的规定,人格是人的规定。”[1]健康人格是一个新概念,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为其进行了定义。例如,毛主席提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的标准;邓小平提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准;西方分析学派的荣格认为健康人格是“个体化的人”;存在—人本主义学派的马斯洛认为健康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综述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健康人格的主要特点是:人格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对生活和未来抱有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并能较充分全面的发掘自己的潜能。

2 日本大学对培养大学生人格的要求

应该肯定,当代日本大学生群体的整体道德水准处于较高层面。日本大学以提升现代人格为目的、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和平、追求高尚情操。日本大学认为,健康的人格是培养出来的,其主要要求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正确的自我意识。在大学生人格结构中,自我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影响和制约大学生人格的形成,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具体反映。具有健全自我意识的大学生应该是一个自我肯定、自我统合的人;一个主动发展自我,且自我具有灵活性的人;一个本身独立,同时又与外界保持协调的人。对自己应有强烈的自我设计和自我规划的愿望,奋发向上、力争成才,并根据自我设计目标自觉调节行为;能够恰如其分的评价,充满自信,扬长避短,能够控制自己,在不同的场合中说适当的话、做适当的事。

二是自尊与尊重他人。自尊与尊重他人是大学生形成健康人格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大学生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什么是人的尊严呢?马克思说:“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2]人格是在行为中表现的,健康的人格也只有在与人交往中才能体现出来。人格健康的大学生心胸开阔,善解人意,宽容他人,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尊重社会习俗、关心他人的需要、真诚地赞美、不作无建设性的批评等。

三是健康的审美情趣。审美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价值取向活动或者说价值实现活动,其内涵是领会事物或艺术品的美。它既不是感性认识,也不是理性认识。它是人类(主体)对世界(客体)的一种特殊体验,是主体与客体的沟通,是一种有意识的一体化。健康的审美情趣对于大学生树立审美观、增强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的辨别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具有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能够提高自身的修养,自觉抵制各种不健康思想的侵蚀,追求更高的人生价值,实现人的自我完善。  3 我国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途径

当今社会,“人格培养”已成为一种终极的教育理想和追求。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改进培养方法,构建符合时代特色的培养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格培养的关键所在。我们要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和手段,把健康人格教育的意识和内容渗透到高校各科教学中,以熏陶、实践和对榜样的践行等多种途径,逐步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健康人格[3]。

3.1 以学校教育为重点,加大人格培养力度

学生入学后,学校教育便对学生个性形成起关键性、主导性作用。学校是学生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是制约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环境条件。学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活动,都要指导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帮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教师在学生人格形成的过程中起着指导定向的作用。而对于教师来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充分认清自己的个性。否则,他们会在授课时将自己的情绪与烦恼投射给学生。学生群体对人格发展具有弃恶扬善的作用,学生同伴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学生个人来说,同伴既是自己行为的强化者,又是一个可以模仿的示范者,还是将自己行为同别人进行社会比较时的参照标准。有研究表明发展互动式心理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人格向积极方向发展,而且可以缓解消极情绪。

3.2 以集体教育为主渠道,寓个性于集体教育之中

集体教育,使指教育者面对受教育者的集体进行教育,同时依靠并通过集体,教育其中的个别成员。培养优秀集体,形成集体的正确舆论和价值观念,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是大学生健康人格形成的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当良好的集体形成以后,它又成为教育的巨大力量,集体的正确政治方向、共同奋斗目标、舆论和优良的传统作风,对每个成员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依靠集体进行教育时,集体的成员感到自己不是单纯的被动的受教育者,也负有教育别人的责任,因而提高了他们自我教育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既注重个性发展,又注重集体教育,寓个性于集体教育之中,具有非凡的现实意义。马克思曾这样阐释过集体与个体的辨证关系:个人只有为集体创造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合理需要得到满足,个人才能生存和发展;个人的价值只有得到集体的承认才会激发个人创造性。

3.3 以社会实践为重要环节,将人格培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是一所没有围墙的课堂;实践,是一种无形的磨练。社会因素是人格结构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只有通过社会实践、社会交往才能发展和完善。离开了社会环境和实践,人无法生存,更不用说人格的形成。实践是人的社会性形成的基础,也是人格形成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我们要把社会实践作为大学生的一门必修课,帮助大学生解决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纠正人格缺陷,培养健康人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0卷[M].人民出版社,1982.

大健康人才培养第8篇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

新形势新环境下,地方师范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同样如此。

一、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原则

地方师范院校想培养出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就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确定专业化、层次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地方师范院校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必须要在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进行,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则包括三个层次:首先,专业基础目标。要求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有深入理解,基础扎实;其次,专业实践目标。学生可以在学习期间承担一定的课题研究,完成相应数量的实践任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知识了解更加全面。最后,专业发展目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主动、积极的巩固、更新知识,自觉研究,丰富其实践经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教学内容突出全面性。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在不断完善与发展中,教学内容也要越来越全面、越来越广泛。教学组织中在完成相应数量的基础教学内容后,可以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兴趣、学习需求的前提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有就业意向的学生为其提供更多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为其创造更多的教学实践机会,以提高其岗位竞争力,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教学岗位;针对有深造、研究意向的学生,则可为其提供更多的课题研究内容,为其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充分尊重学生主体性原则。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下,地方师范人才培养模式多以老师为主导,老师教,学生学,教学过程体现出巩固性、直观性的特点,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乏主动性,故教学效果差强人意。而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充分尊重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与尊严,因此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民主性、平等性的特点,侧重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更加民主。

4.可操作性原则。要培养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必须强化课程的应用性、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用技能。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与其他学科的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及实际的行业需求,应增加实践课程,强化专业技能培训,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培养策略

在遵循上述人才培养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一方面要对现有基础课程进行优化,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结构。教学过程中将重点放在素质教育方面,并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学生掌握更丰富的基础知识,才能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强化应用课程,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应用技能。在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将课程体系分为素质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实训实践课程等若干模块。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为重点,分为专业必修课程与专业选修课程。注意课程建设要以适应学生的接受、理解能力为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特性,避免内容重复等问题。

2.完善专业教学内容。一方面要加强教材的建设与改革。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材主要包括自编教材、辅助教材及推荐教材等,其中自编教材是本校教学团队教师经过多年积累编写的教材,以配合课堂教学,提高专业教材的知识面。辅助教材则是向学生推荐的辅读物,例如心理健康教育图片、心理测试问卷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课堂知识延伸。推荐教材则是在图书资料室、心理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专业负责教师精心编排的习题手册、团体心理辅导训练方案、实习指导讲义等,并进行课件的设计与开发。另一方面,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完善。首先要完善课标及教案。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在研究、讨论的基础上,可以集思广益,集体编写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及授课计划,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概论、基础心理学、人际关系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等,并根据课标要求完善课程设计方案。其次,要完善教学课件习题,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发展,最大限度达到资源的共享,例如与专业团队合作进行多媒体课件和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同时,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共同编制心理专业技能训练与考核标准、心理实验手册等多个方面相关材料,为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课堂教学,提供科学的指导性教材。

3.创新培养模式。老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单一性的不足,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可以进行团体心理训练。针对心理特点不同、生活实际不同的学生群体设计丰富的团体训练项目,注意团体心理训练的针对性。团体训练项目一般由老师领导一个小组在专业的团体训练室进行示范,其他小组则在旁边观摩,一个小组完成后,其他小组再进行体验,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并写出活动心得等。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先设计出科学、合理、与学生学习内容及认知能力相符的论题,再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将设计好的论题作为学习内容,向其提供模拟情景,引导学生通过论题的分析、讨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心理技能训练。心理技能训练是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特色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基本理论与专业理论课程的同时,根据课程的实际内容安排具体的心理技能训练课程,帮助学生提高其心理职业基本能力及基本素养。心理技能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手语操、心理咨询方法、心理案例分析、心理问题干预等。最后,任务驱动。一方面要加强特色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开发更多的核心课程及校本课程,并将真实的工作过程与典型的工作任务结合起来,使学生真正掌握理论应用于实践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学校可以联合学校或企业进行顶岗实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还可以拓宽其就业渠道;此外还可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进行毕业调研,提高学生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能力,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

4.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从某种程度上讲,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任教老师的实践经验有着直接相关性,要提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求老师必须具备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经验,因此,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此外,还要通过多个渠道将校外的教师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例如可邀请一线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到课堂上现身说法,为学生讲授更多的实践经验;也可聘请资深的心理教育专业为客座教授,为学生开展专业题讲座及实践培训等。

三、结束语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从事专门教育教学活动必需的综合品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其未来的工作岗位主要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标志性,因此地方师范院校要在遵循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完善课程体系,丰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肖爱芝 单位:商丘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倪海珍.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与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5

[2]许新赞.团队心理辅导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