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公司经济效益

公司经济效益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5 18:12:24

公司经济效益

公司经济效益第1篇

【关键词】经济效益审计;公司发展

近几年来,集团公司审计工作的重点已逐步由真实性、合法性审计向效益性审计转变,以效益审计为重点,管理审计、风险导向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其他内容审计共同开展的审计模式已经形成。公司审计处积极响应审计局的号召,审计重心早已站在效益审计的基石之上。2008年审计处开展审计项目12项,其中实施效益和责任审计6项,开展效益审计的比例为50%;2009年审计处开展审计项目17项,其中实施效益和责任审计9项,开展效益审计的比例为53%;2010年审计处开展审计项目9项,其中实施效益和责任审计6项,开展效益审计的比例为66%;2011年审计处开展审计项目10项,其中实施效益和责任审计3项,开展效益审计的比例为30%;可见,经济效益审计已成为我们公司审计工作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那么,什么是经济效益审计?我们公司为什么要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又具有什么样的积极作用呢?下面就这些问题结合我们公司的现状做一些探讨:

一、经济效益审计概念

经济效益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采用专门程序和方法,取得审计证据,对照选定标准,以评价、衡量和证实被审单位或项目经济活动所体现经济效益的优劣,以促进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宏观调控的一种独立经济监督活动。

就我们公司而言,经济效益审计的主要对象是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效果或效率,审计通过对公司生产经营成果和资金使用效果的审查,评价经济效益的高低,经营情况的好坏,并进一步发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和途径。

二、公司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必要性

企业发展以担当社会责任,追求盈利为目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生命,盈利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我们公司作为一个正在做大做强的发展企业,经济活动的投入和成果都十分复杂和庞大,只有做好各项监督和控制工作,才能使公司走在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因此,加强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管理效能和经营决策的评审,发现和完善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公司提高经济效益十分必要。

(一)公司的发展具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肥沃土地

我们公司为建筑施工企业,“点多、面广、战线长”是公司近几年的工程管理特点。施工企业生产流动性大、产品形式多样、施工技术复杂、施工组织管理要求高的特点,为公司开展形式多样的经济效益审计提供了条件。经过近年的改革发展,公司已经走上了一条长足的发展之路,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盈利能力基础不断夯实,发展整体处于上升阶段,公司的发展为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提出了要求:

(1)公司实力增强、每年完成管理产值正在逐年增长,公司的成长需要监督保障

在做大做强的发展思路指导下,近几年来,公司每年完成的管理产值由2007年完成管理总产值21亿元到2011年完成管理总产值35亿元,五年间公司完成管理总产值翻了1.7倍,实现了巨大的飞跃。未来三年公司的管理产值计划完成100亿元,在建和已经落实的工程共99项,管理能力得到了较好的放大。然而,如何管好来之不易的大市场?如何控制好零零星星的各种资源消耗?如何发挥各种投入的效率性?使公司在快速发展的道路上不刹车、不脱轨,这对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提出了强烈的要求。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判明公司在管理和资源利用上是否经济有效;查明不经济、效率低的原因;揭示公司管理结构的合理性和管理职能发挥的有效性;寻求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办法和措施,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建筑一道防护墙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手段,也是我们公司发展的要求。

(2)社会资源的广泛利用使得效益审计工作的开展刻不容缓

近几年来,公司加大了社会资源的利用。2011年,公司外雇劳务支出7569.65万元,外租机械及设备支出10541万元,完成工程分包产值20亿元。2011年工程分包完成产值是公司当年完成总产值的57%,社会资源的利用已成强势。管理社会资源,变社会资源为已之力,可能是公司走管理之路的发展方向。因此,管好社会资源支出的这个口子,杜绝公司经营效益的“跑、冒、滴、漏”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任务。

(3)社会资源利用的审计以风险审计和效率审计相结合更佳。

审计处这几年开展了许多题材广泛的社会资源利用的审计,包括:外雇劳务结算审计、外租机械台班结算审计、分包工程结算审计、外购物资审计等。但审计多以核算业务的真实性、准确性为重,审计的方法是通过对内控手续,结算依据的审核核实业务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成了管理风险审计和财务收支审计的任务。但是,社会资源的利用是否经济?效率是否合理?不开展标准对比和技术分析是无法做出准确回答的。比如,外雇计时工结算中是否存在消极怠工、窝工的费用?外租机械台班费结算中是否有出勤不出力,大车拉小货的费用?采用的施工工法和技术是否有不经济,浪费性大的费用?质量、安全标准的采用是否经济等?都是不可忽视的经济效益审计中效率性审计和经济性审计的重点内容,需要审计查明、核实,并做出科学的判断。

(二)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存在潜在的盈利效应,是公司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是审核经济活动的有效性、合理性、可行性,以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经济效率,降低经营管理风险。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很多,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公司每年在建项目几十个,选择一些风险控制流程长、管理层级多、控制人员流动大、交接手续要求高的项目,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效益审计,一定能及时发现问题、规避风险,扩大收入的确认,降低不合理费用的支出,提高业务的经济性,达到真实、准确反映企业盈利水平的目的。

(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能够控制公司决策、计划的实施,及时防范控制风险、减少执行损失,达到预期效果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每个企业都面临着成功的挑战和失败的风险,经济效益审计是公司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监督与评价公司决策、计划实施的主要力量,因而在强化公司内部控制方面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经济效益审计能有效分析风险因素,识别风险,帮助公司防范各类风险,实现经营目标。

(四)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局的统一发展方向

2012年,徐彬在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指出:“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效益审计,促进公司、企业落实深化改革、挖潜增效措施。…审计部门要围绕“深化改革”、“挖潜增效”和“安全、质量、品牌、诚信、服务”等,切实开展好管理和效益审计”。 “帮助企业系统总结好的经营管理经验和做法,深入分析效益变化原因,并提出进一步改进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为公司推广先进经验发挥助推器作用”。

三、公司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作用

经济效益审计是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是对经营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经济效益审计具有制约、防护、促进和参谋的作用。然而,我们公司开展经济效益审计,除了具有这些作用外,还应该具有以下四个具体的作用:

(一)有利于促进财务收支的真实核算

经济效益审计被孤立地看成一个审计种类,单独地去实施,不仅认识不准确,也是缺乏效率的。缺乏效率的审计工作在人力、物力既定的条件下必然难于大范围推行。经济效益审计必然涉及到查实账簿资料这一工作环节,只有对账簿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查实后,对节约、效率、效果所进行的分析认定才有意义。因此,通过经济性审计,可以揭示公司财务活动的恰当程度及其遵纪守法情况,保障财务收支的真实。

(二)有利于堵塞漏洞、节支增效

经济效益审计通过对被审单位管理水平、管理效率的审查评价,促进单位提高经济效益,降低风险。从经济效益审计的职能来看,它是监督和鉴证,不具有管理的职责。但是,从经济效益审计的实际效果来看,审计评价也好,监督、鉴证也好,都起到了对经济活动控制的作用,为公司堵塞管理漏洞、节约支出、挽回既得利益发挥了作用。

(三)有利于经济责任考核,促进考核工作的深入开展

经营承包是公司采用最广泛的经营管理手段,每年公司都与所属二级单位及项目部签订了《经营承包责任状》,承包指标涉及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如何评定承包责任人的经营状况?借助审计成果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手段。

(四)有利于公司提升管理水平,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了保障

经营活动直接影响经济效益,经营活动审计贯穿于公司生产经营全过程。经营活动审计主要是将有关指标的实际水平与计划、定额、先进水平等进行比较,作出评价,故而能促进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

四、公司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注意的问题

(一)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要因地制宜,不要盲目求全追大

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应考虑审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知识构成和可借用的专业力量的情况,在公司审计处现有条件下,可以少开展综合经济效益审计或较大项目的审计,多选择某一部门、某个环节或某项业务开展专项经济效益审计。

(二)坚持“一审二帮三促进”

经济效益审计不应只是局限于最终评价,还应进一步帮助被审计单位找出影响经济效益的关键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三)开展经济效益审计要有科学的技术方法和评价体系

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经济效益审计开展有难度,缺乏经济效益审计标准是一个重要方面。建立一套科学的效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是准确评价效益的关键。公司应该建立一套反映管理水平、盈利能力、经营风险控制、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等的评价体系,通过效益评审,揭示公司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促进公司经济资源的合理使用,打开公司的盈利空间。

建立评价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科学性,评价指标体系应能科学的反映公司的经济效益状况;二是有效性,使用的评价指标体系要能发现影响公司经济效益的各种因素,了解和确定公司经济效益增减变化的原则,分析公司管理的效益性;三是相关性,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各项具体指标与所评价的经济活动或业务内容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四是系统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之间应存在着密切联系,每项指标都应能影响整个指标体系的完整性而又受到其他指标的制约。近年来,集团公司经营管理体制发生了较大变革,供应、销售、投资、资金、会计核算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公司的评价指标体系也要与之相连,形成具有较强适用能力的评价工具。

总之,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的深入开展是公司发展的需要。2011年集团公司审计工作会议上,王作然在报告中讲到:针对重点业务或重要环节开展管理和效益专项审计,精耕细作、查深查透当好领导的“眼睛”。针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深入研究、综合分析当好领导的“参谋”。针对典型企业开展整体管理和效益审计,以点带面当好促进精细化管理的“推手”。这是我们公司为什么要加强开展经济效益审计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审计专业管理知识与实务》中石化集团公司审计管理干部岗位资格培训教材编写组

[2]《经济效益审计》作者:陈思维、王会金、王晓震.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公司经济效益第2篇

施工成本的节制首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动手:

一、施工阶段人工费的控制

人工费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直接从事工程施工的建筑安装工人以及在公共现场直接为工程制作结构件、运料、配料等工人的工资、奖金、工资性津贴、职工福利费、劳动保护费、社会保险、公积金等。近几年因为社会人工本钱不断提高,使矿建公司人工费远远高于定额中的市场价格,因为人工本钱延续走高,导致企业平均利润率延续走低,因此,在矿建公司中人工费的节制尤其重要。正常人工费一般约占施工总成本的20%左右,可是矿建公司的人工成本占总施工成本的比例却高达35%以上,致使人工费亏损严重。因此,提高劳动生产率,合理调拨配置劳动力,使人工成本占用比例尽量降到最低水平,以纸质管理上造成窝工迹象,这是人工费下降的主要方案之一。

首先,应从用工数量上控制人工费支出。目前由于公司地理位置偏僻,招聘井下施工人员要求较低,独立完成工作能力不强,人浮于事、存在窝工现象。以后招聘工人要以有经验、懂技术的熟练工人为主,并不断加强安全、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工人的胜任能力。同时,按照施工计划、工程施工量合理安排施工人数,做到不窝工、不怠工,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生产能力。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技术优势,要做到合理安排各道工序、各项工种的用工人数,使各工序工种之间衔接协调有序,避免窝工;另外,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用工数量的考核与管理,适时调控用工人数。

其次,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进行适当的工资改革,应根据不同的工种与人员、结合人力资源市场价格,合理确定人工单价;设定固定工资加计件工资的薪酬管理办法,使人工成本和效益直接挂钩,提高生产效率,实现降低人工成本的目的,把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范围控制在20%-25%范围之内,将人工费支出严格控制在清单报价之内。

二、材料成本的控制

材料是施工成本的主要项目之一,在工程施工成本中占有很大比例,所以加强材料成本控制,是提高公司效益的重要途径。

首先,应该按照工程施工项目、工程进度,制定科学、严密的材料采购计划并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其次,应加强材料采购环节的控制,降低材料采购成本。按照材料需求计划分期分批采购材料,以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减少资金占用成本,从而保证工期。对大宗材料采购要以招标形式进行采购,供应商在竞争对手面前往往会报出自己的最低价格,使公司掌握价格的主动权,同时可以避免暗箱操作。对于价格较低的零星材料采购,采取询价方式,询价时不应仅限于“货比三家”,要进行更多比较、更多了解市场价格,询价员应该熟练掌握各种材料市场价格。有的材料价格随季节性波动,要在采购时点、使用时间、资金占用、仓管成本等方面求得平衡点,从而使综合成本控制在最低。

第三,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材料耗用定额,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将材料耗用纳入绩效考核,制定严格的考核标准,对于超定额使用的材料按照超定额的金额给予一定比例的罚款,对于节约的材料给予适当奖励。

第四,严格控制采购环节的腐败现象,做到阳光招标,材料采购过程严禁由一人或一个部门完成整个采购的全过程,要设立询价、采购、结算、验收不同的物资管理岗位,实行不相容职务分离,发现串标、恶意中标、质次价高的材料,追究采购人员的责任,严重的追究其刑事责任,杜绝腐败现象。

第五,严格控制材料收发环节,材料验收入库要有库房保管员、技术专工、使用部门及相关人员共同参与验收,对不合格的材料一律拒绝接收并查明原因,将供应不合格产品的供应商列入黑名单,进而保证材料入库关;发放环节要明确工程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按照用料计划支出材料,把好材料发放关,杜绝浪费现象;材料保管环节,要严加看管,避免材料认为原因造成丢失、损毁。制定严格的材料保管制度,责任落实到人,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损失、毁损追究个人责任。

第六,加强大型周转性材料的管理与控制,大型周转材料主要包括钢管、脚手架等,其特点是价值较高、使用期限较长,在保证工期的前提下,应该尽量减少周转材料的占用期间,加速周转,防治损坏。周转材料的购置、报废、处置应由公司设备部负责上报上级公司,经上级公司审批后方可处置。对于价值大使用次数少的大型周转材料尽量采用租赁方式,以减少资金占用成本。设备部要建立周转材料租赁台账,由专人负责保管,按照租赁期限及时归还,对于租赁期间被损坏的周转材料要追究使用人的责任。

三、机械使用费的控制

机械费用是指为完成工程项目而投入的机械设备在使用中发生的各种费用,主要包括:折旧费、人工费、日常修理费、大修费、安装拆除及进出场费、燃料动力费、养路保险费等。机械使用费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在工程成本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所以应该控制机械使用的支出。应当在每年年末根据下一年的工程作业量,初步确定下一年机械设备的使用规模和数量,合理安排机械的构成比例。

第一,正确核定机械使用成本,准确进行会计计量,这是控制机械费用的重要环节,统计、计算资料和数据力应准确。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图,编制机械使用计划,对于自有的设备要做到加强保养、维护、合理使用;对于租赁来的设备要做到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另外,要制订《机械使用费管理实施细则》,要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及具体指标,并认真贯彻执行。

第二,设备部制定《机械使用费考核办法》,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相适应的考核办法,作为成本控制的考核目标之一。对机械成本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应按月进行考核、核算和分析,查找节超原因,寻求下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做到奖惩分明。制定《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模式》,把机械成本与机械操作人员的工资利益直接挂钩,机械的操作人员应以机械责任成本为指标,实行工、料、机综合承包制。在机械施工中,将人工费按照机械物耗、费用分解到具体工程中,以确定内部单位工程数量、结算单价。对于那些不能直接完成产量和机械物耗的机械岗位,应按照岗位职责、技术水平、劳动强度等因素制定考核标准和分配办法。对于那些不具备工、料、机承包的机械作业,应按照机械台班的产量定额,对机械使用中的可控物耗实行定额管理和控制。

第三,由于,企业现有的机械设备规模,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能力和投标的资格,承揽的生产任务对机械设备的现有规模也有不同的要求,当施工任务充足时需要有相应的机械设备作保障;而当施工任务不足时,要给不需使用的机械设备寻找使用途径,设备部应根据设备的闲置期间制定租赁期限,建立对外租赁设备台账,到期及时收回,以保证自行使用,对收回的租赁设备要进行认真检查,如有损坏要向及时向租赁方收取赔偿费。

由于矿建公司刚成立三年,资本积累少、注册资本金较低,所以,对大宗采掘设备应以租赁为主,项目部应根据工程需要计算租赁设备的使用期限,设备部负责设备租赁牵头事宜,由计划经营部、工程部、通防部、安监部、财务部等参与设备租赁合同的签订工作,对年租赁费在20万以上的大额设备租赁要采取招标形式租赁,对租赁的设备做好保养、维护工作,充分发挥设备使用的功能,提高生产效益。

四、间接费及其他直接费的控制

公司经济效益第3篇

关键词:经济波动;公司绩效;绩优公司;绩差公司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4-0170-03

一、理论的说明

假设两个同一完全竞争行业的公司A,B,有相同的净资产E,总资产规模也相同。也具有相同的主营业务利润R。不同之处在于A公司三项费用控制的好,体现为三项费用CAROEB。A为绩优公司,B为绩差公司。绩优公司的业绩指标是绩差公司的倍,记为N(R)。

假设该经济景气度上升,产品价格上涨。使得两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R上升,N(R)对R求导得:N′(R)=-,在不考虑三项费用大于主营业务利润的情况下,该导数为负。

可见,当行业景气度上升时,绩优公司业绩比绩差公司业绩倍数在缩小,换句话说,绩差公司的业绩占绩优公司业绩的比例在上升,表现为绩差公司的经营的改善。但是,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改善并不来自管理层的努力或者公司层面的任何主动的措施,仅仅是由于行业景气度上升带来的一种现象,因此,在对公司的业绩进行分析(无论是考查股权结构,利润分配政策等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还是以公司业绩增长情况为基础确定高管薪酬)时,经济波动对绩差绩优公司的这种影响都是应该剔除的因素。

另外,一个由经济波动带来的显然的结果是,同样的ΔR,由于绩差企业的基数较小,从而对绩差企业会引起更大的增长百分比的波动。

由于上面的分析做了很多简化,现实中各项数据均处于波动中,那么在实际中是否还存在这种现象呢?下面我们利用一些行业的上市公司的多年的业绩数据对这一现象是否存在作实证研究。

二、研究背景

经济增长反映一国经济总体的状况,当经济增长率较高时,经济处于繁荣时期,市场需求旺盛,公司的盈利水平较高且具有良好的预期,所以良好宏观形势是公司发展所需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在现实的经济运行中伴随着经济增长过程中会引发需求结构的变动,于是供给为适应需求又引致社会上各个公司生产和销售的变动,进而引发了公司的收益变动。因此 ,宏观经济活动会对公司收益产生影响,这已经被人们所认识。近30年来,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过程中,对公司的发展起了强大的带动作用。国内外对中国的各种商品和劳务需求的增大,给中国公司带来了巨大商机和丰厚的利润。所以 ,中国公司收益与经济增长的同步效应该是明显的。以前关于影响公司绩效的因素研究仅仅停留在一般性和微观个案的研究层次,缺乏总体化和系统化的研究,大部分关于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研究成果都是直接采用净资产收益率(ROE)或托宾Q值等为公司绩效指标,而较少考虑公司绩效与宏观经济的同步性。近几年来, 很多学者热情关注“ 宏观经济的微观基础”,而对于“微观经济的宏观影响”却较少研究。这样就在评价公司内部治理结构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时出现了严重的问题。随着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不断兑现,中国公司面临的是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新技术、新产品开发速度不断提高,这些变化及其不确定性对中国公司各种经济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公司生产、经营运作活动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势必对不同治理结构的公司绩效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对于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反映越敏感的公司越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冲击。

已有的文献有对宏观经济变化对公司绩效变化影响的分析,还未见到对宏观经济变化对绩差绩优企业绩效变化影响分析的文献。李斌、尹晓峰(2008)论述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利率两个宏观指标对公司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的关系,分析了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与宏观经济环境变化的同步效应,采用收益非同步性指标对中国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展开了实证研究。通过应用计量方法剔除宏观经济指标对公司主营业务资产收益率影响的部分,采用收益同步性指标对收益的非同步特征进行实证测度。考察收益的非同步性指标,测度了收益的信息含量 (修正的公司的绩效指标), 又将其作为绩效指标,来考察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对公司收益信息含量的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公司收益波动中公司基本面信息所揭示的比例平均为 12%左右,而公司外部信息解释的比例达到 88%,中国公司基本面信息含量指标的数值还相当低, 收益同步效应十分显著。

三、数据的选择和实证研究

(一)数据的选取

数据选取的原则。(1)选择行业内企业能够进行竞争的行业。基本原则是该行业内存在相当数量的企业,且企业能够比较自由地进入或退出。(2)选择先天资源差异较小的行业。不同企业由于先天资源以及技术上有较大的差异,其绩效往往不具有可比性,所以,在行业的选取中不包括这类行业。(3)选择受原材料供给及价格营销小的行业。对于粮食、水产、肉类、制糖、木材加工等初级产品加工业而言,由于较大程度上受到原材料供给及其价格的影响,一般也不予考虑。有色金属加工业受不同矿产资源的影响较大,具有较强的异质性,故也加以排除。(4)剔除上市工业企业中被ST和PT以及财务明显不正常的样本。这里财务不正常是指净资产收益率大于80%的情况,这些因素对在做分类对比时,对平均值有很大负面影响。对曾经有过亏损的企业也进行了剔除。(5)与官方统计划分行业标准口径一致原则。根据以上标准以及行业选取原则,根据1997和2007年年报数据,选取深市和沪市12个工业行业74家上市公司。行业分别为:纺织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塑料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饮料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

从上市公司年报中得到净利润、营业利润、股东权益等数据。

(二)绩效指标的选取

我们选取净资产收益率(ROE)作为衡量公司绩效的指标。考虑到公司可能存在的非主营业务的投资收益利得的情况,我们进一步用营业利润净资产收益率(营业利润/净资产)来对结果进行验证。

(三)数据的处理

我们将每家公司的11年的净资产收益率数字加总,这样得到74个加总数据,按这74个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将加总数值低的37家公司作为绩差组,将加总数值高的37家公司作为绩优组。绩差组的37家公司每年的37个净资产收益数据做加总,这样得到绩差组的11年的11个数据,相应的绩优组也有11个数据。总体74家公司的每年净资产收益率加总,这样得到的11年的11个数据作为经济景气度的指标。所有的数据(见表1)。

对表1中绩差/绩优数据和总体业绩数据做speraman相关分析,结果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782。

表1中的数据对应的图形为:

从图中可以看出,绩差组的净资产收益率波动要比绩优组大,在经济景气度下行时两者的差距变大。在经济景气度上行时,两者的差距变小。经济景气时,所有的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布表现的比较集中,而经济不景气时,净资产收益率的数据分布相对则比较分散。相应的业绩增长下降的百分比波动也很大,时而大比例增长,时而又大比例下跌。而绩优组的业绩相比要稳定的多。这样就体现为,经济景气时,所有公司之间的分化减小,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绩优绩差公司间的分化巨大。

对上述74家公司的营业利润/净资产数据进行上述类似的处理,未能得到如上正相关的结论。我们希望增加样本数据,因此放弃了行业限制,用162个公司1995―2006年的营业利润/净资产的数据做了上述类似的处理,得到的数据见表2。

对表2中绩差/绩优数据和总体业绩数据做speraman相关分析,结果为: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18。

表2中的数据对应的图形为:

从图中同样可以看出,绩差组的净资产收益率波动要比绩优组大,从而相应的业绩增长下降的百分比波动也很大,时而大比例增长,时而又大比例下跌。而绩优组的业绩相比要稳定的多。这样就体现为,经济景气时,所有公司之间的分化减小,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绩优绩差公司间的分化巨大。

四、结论

本文说明,如果以绩差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比绩优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作为一个指标,那么这个指标在经济景气度上升时将上升,在经济景气度下降时将下降。体现为经济景气时,绩优绩差公司业绩分化较小,而经济不景气时,绩优绩差公司业绩分化巨大。另外,如果考察业绩增长的百分比,绩差企业相比绩优企业在经济景气度上升时,增长的百分比更大,而在经济景气度下降时,业绩下降的百分比也更大,即业绩指标的波动很大,而绩优公司则要稳定的多。由于这样现象的存在,在对公司的业绩变化进行分析(无论是考查股权结构,利润分配政策等等对公司业绩的影响,还是以公司业绩增长情况为基础确定高管薪酬)时,经济波动对绩差绩优公司的不同影响都是应该考虑的因素。尤其在对一些主观方面的因素,股权结构的变化,公司内部政策的变化,高管的变化等等对公司绩效的影响进行分析时,这种由于客观规律造成的绩效变化都是应该剔除的。

参考文献:

[1]李斌,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绩效与宏观经济同步效应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10).

公司经济效益第4篇

公司法的个人本位反映在公司法的各个方面。

第一,从商法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来看,商业法律制度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并发展的,而市场经济的基本要义就是以效率优先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商法制度必须以此为呼应,顺应、促进并保障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在各个价值目标的问题上存在冲突时,商法会更加偏向商事主体的效益价值而往往会牺牲其他价值目标。商事的效益至上的原理正是体现了公司法的个人本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保护自身利益。

第二,公司法调整的主体是企业,调整的行为是企业以营利为目的的营利行为。因此,公司法不仅是一部主体法,更是一部行为法,一方面在保护企业的正常的商事活动,另一方面维护企业在商事活动中的各种以营利为目的的营利行为。公司作为一个法人,一个法律上的“人”,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保障自身的利益。“人性本私”,此处的“人”不仅仅描述的生物学上的人,也指出了公司作为一个法律上的“人”,其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追求私人利益的目标。

第三,企业是个人的集合,在社会活动中,人们都在维护个人利益,在维护个人利益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在一定意义上也维护了企业的利益,个人权利的维护必延至企业利益的维护。

公司法主要体现的是个人本位的价值追求,但是其在某些具体的事项中规定了企业的社会责任,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增加了“公司从事经营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遵守社会公德、商业道德,诚实守信,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的条款。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公司法是以社会利益为本位。法律本位是一部法律在宏观上的一种价值判断,其作为一种指导规则,表明了当法律所追求的某些价值目标存在冲突时,倾向于保护某种利益。强调公司的社会责任,并不表示公司法以社会为本位,而仅仅表示企业作为社会关系的集合体,本身具有社会性,同自然人一样是社会中的一员。这与经济法的社会本位不同。

二、经济法的社会本位

经济法的法益目标为社会公共利益,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社会公共利益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因为它是社会公众从社会生活的角度出发,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正常活动而提出的愿望和需要。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历程决定了维护社会整体利益是经济法的首要任务。考察经济法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经济法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生产社会化的需要,为了弥补民法、商法等传统法律部门在调整社会经济关系过程中的缺陷而产生的。正如一位学者所撰文指出:“经济法的宗旨在于解决效率与公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在完全的市场机制下,经济个体的逐利行为所引发的上述两个矛盾的激化不仅会导致市场失灵,造成经济动荡,而且必然会导致社会动荡,直接威胁社会经济秩序,国家对这一矛盾的解决,只能也必须以维护相对稳定的社会经济秩序为出发点,通过立法措施保障公平、维护社会利益,为此就必须对经济个体的逐利行为作出适当限制,在此意义上,经济法以协调社会整体利益为主要内容也就十分正常了。”

经济发展的过程证明,市场机制自发调节不能完全起到作用,而要使国家管理和协调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经济法正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通过对社会整体利益和社会个体利益的协调,来达到发展社会的目的,个体的价值要获得肯定性的评价就必须符合社会经济的整体性目标。因此,不管是从经济法的调整内容、调整方式以及价值追求等方面,经济法都是以保护社会利益为目标,以社会为本位。

三、两个部门法之间本位问题上的区别———以中小企业为例

公司法和经济法在一定程度上都强调一个整体的利益:公司法上强调一个企业个体的整个的利益,而经济法强调的是整个社会的利益。但是这两个“整体”的含义以及公司法和经济法各自保护的侧重点都存在明显的区别。下文笔者将以中小企业为例来分析经济法和商法两者的区别。从经济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经济法为每个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秩序,给予每一个市场主体同等的进入市场和竞争的机会,同时保护每一个市场主体拥有基本的人权与自由,在此基础上参与公平竞争。另一方面,经济法对于部分能力超强的市场主体防止其独占市场机会,对部分先天条件不足的主体通过补助或者其他方式给予一定扶持,提高其竞争能力。经济法通过反垄断法来遏制大企业的垄断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则会促进中小企业与其他合法竞争者的有效竞争,从而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通过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来平衡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不平等关系,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主导产业采取保障发展,对于弱小产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对衰退产业采取限制措施;对于新兴产业,通过制定产业政策,推动产业资源配置结构优化、升级且不断发展;对于部分福利公益产业提供法律、政策支持,予以适当保护,维护其可持续发展。

然而公司法的保护侧重点则不同。公司法保证企业的正常活动,维护企业实现其营利的目标。公司法偏向保护自身的利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通过各种制度的设计保护股东、董事、监事以及各个利益相关人的利益。如通过累积投票制的制度,使得在股东会、董事会中至少有一名能够代表中小股东的利益的代表,保障公司的正常运作。又如,通过有限责任保障各个股东的利益,股东以其出资对公司承担责任,而公司则以其资产对外承担责任。

如果说整个社会是一个木桶,而经济法规制的就是所有围绕木桶的木板,保证各个木板能够保持长短一样,尽可能地使其都慢慢地变长,尽量保证不能有一块短板,促进整个木桶的蓄水。而公司法规制的则是一个一个长条的木板,这些木板在不断的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变长,在保障自身发展的时候不怎么会介意其他木板的发展,只要自身能够尽量发展就够了,因此,在公司法的规制过程中,会出现有的木板特别长,而有的木板特别短的现象。

四、总结

在强调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今天,整体的观念,尤其是社会这个整体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全面确立,社会法这一概念的地位日益牢固,“经济法是社会本位法”的认识越来越根深蒂固。

公司经济效益第5篇

关键词:公司治理效率;制度经济学;制度分析

公司治理是近20年来公司财务领域最为关注的理论及现实问题,而其定的治理结构是否具有效率又是该问题的核心。一个合理、可行的评价手段,不仅能够为治理效率的学术研究提供借鉴,还可以直接应用于公司治理实践活动的评价与改善。

一、公司治理效率的内涵

公司治理效率本质上属于制度效率范畴,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其存在的最终目标应是解决“两权分离”导致的“问题”,因此治理效率的核心是公司治理解决“问题”的效率,表现为公司应对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等方面的效率,使公司实现持续发展,履行公司使命,实现公司战略目标,满足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相对于治理效率而言,治理结构、治理原则以及治理机制等只是实现治理效率的方式。

在我们所注意到的国内文献中,普遍认为,一套有效率的公司治理制度能够使得特定主体的收益最大化以及治理成本最小化。因此,无论从成本、收益还是价值的角度,公司治理效率都可以等同于治理机制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公司治理效率究竟是否完全等同于绩效呢?

绩效与公司治理效率之间的确存在紧密联系。不过,前者多指一定经营期间内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资本运营效益或者经营者业绩,内涵较为广泛;后者作为对公司治理结构与机制有效性的度量,在对企业一段时期各利益相关方的收益与成本加以量化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治理功效的发挥程度以及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从股东利益至上的角度,只要能够消除各种有碍股东利益的成本、保证股东价值最大化,便是有效的治理机制;而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治理结构与机制的设计则重在对各利益相关者作出相关制度安排,以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寻求利益均衡。

二、影响我国公司治理效率提高的制度性因素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1)制度是重要的;(2)制度是可以进行分析的,恰当的制度安排有助于降低复杂系统中的协调成本,限制并可能消除人们之间的冲突。所谓制度,无非是存在某一共同体内,旨在抑制人类交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机会行为,以及众所周知的各种规则。无论是外在制度还是内在制度,其最终目标都是确保人们能作出承诺,并切实履行。这些制度安排有助于人们之间形成相互信任的氛围,培养互利合作的习惯,增加行为可预见性,减少信息搜寻成本和协调成本,并抑制机会主义倾向。

1.外在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制约作用

公司作为一种正式和非正式制度安排体系,它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的,制度关联和制度互补意味着公司制度是与处于同一环境中的其他外在制度相联系的,其他相关制度必然对公司制度及其运行产生影响,公司也只有在与其他制度体系相互协调中才能显示其特定的制度生命力。

高效公司治理需要的外在制度应该是设计规范、精细,有惩罚性条款,并能被强制执行的正式制度。同时,稳定性的外在制度还必须具有前瞻性,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然而,国内与公司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明显存在诸多缺陷,过时的法律法规阻碍了公司的正常运作和有序退出,司法体系也不能提供当今全球市场所要求的快速反应机制和可预期性。

2.内在制度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在内在制度方面,我国尤其缺乏与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密切相关的文化传统,主要表现在:

首先,我国缺乏强制执行和主动遵循的文化传统。可以说强制执行和主动遵循的文化传统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转的精髓之一,是法治精神在公司治理机制中的具体体现。这种文化传统一方面强调执法者必须强制执行已有正式制度,培育市场主体对规则的信任,即“信誉重于规则”。另一方面,强调市场经济主体对法律法规的主动服从和遵循,从而实现外在制度的内在化,提高法律的执行效率。我国目前无论是司法部门对法律法规的强制执行文化,还是民间主体对法律法规的主动遵循文化,无疑都是极其匮乏的。

其次,我国缺少健康的股权文化。健康的股权文化,从大的方面讲是指社会正确看待公司制企业、股市乃至股东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小的方面说则主要指公司管理者是否有意识维护股东在公司中的所有者地位,尽职尽责,忠实履行受托责任。

最后,与上面两条密切相关的是,我国尚未形成有效的诚信机制。由于外无强制执行的文化传统,内无健康的股权文化,公司管理者很难有主动服从法律规范的压力和动力,公司治理中必然会出现诚信问题,甚至爆发诚信危机。

综上所述,不难得出公司治理机制既是规范公司各利益主体经济行为的一种制度安排,也是强制性外在制度与自发性内在制度相结合的产物。换言之,公司治理机制就是在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兼并收购法、反垄断法以及公司治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范下,结合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商业惯例、企业文化等内在制度的特点,建章立制,设置权力机关,签订契约,保护在公司设立、运行中做出贡献的各相关经济主体的利益。

三、结论与建议

在制度经济学框架内,追寻着企业制度演变的历史轨迹,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公司治理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存在的障碍不扫,我国的公司治理效率就很难改进,在今后改进公司治理效率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完善外在制度及司法环境。科学合理的外在制度既可能是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结果,也可能是原有内在制度中先进成分的明晰化。凡是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所必需的外在性制度,都应该成为有关部门制定法律法规时考虑的重点。因而,要提升公司治理水平,立法部门就必须修改我国已经不再适应经济发展的法规,如《公司法》,尽快制定公司治理所需的新法规,如《公司治理法》、《公司购并法》等,同时制定法规的执行细则,增强法规的可操作性等。对于执法部门而言,则应强调严格执法,强化执法者的法律责任。

2.倡导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内在制度。高效的公司治理机制是外在制度和内在制度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结果,所以,在完善外在制度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协调内在制度与外在制度的关系,突出内在制度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中的作用。在实践中,一方面要注意用前瞻性的外在制度引领内在制度的发展方向,使守法、诚信成为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要营造守法、诚信的文化氛围,倡导先进的市场经济理念,使这些理念成为彼此接受的惯例,如强制执行和主动遵循的文化传统,健康的股权文化,鼓励各个参与者尽职尽守,建立与激励相兼容的体制等。在此需要强调的是,高效公司治理所需的内在制度要靠各个经济主体的自我觉醒和自我约束,需要一个变化的过程,任何力量均无法取代这一制度演进过程。

参考文献

[1] 万剑韬.公司治理: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4(1).

公司经济效益第6篇

1引言

A上市公司和C房地产公司均为XY集团的下属控股公司,并且XY集团和A公司分别持有C房地产公司60%和40%的股权。201.1年A公司准备再融资,但当时监管部门暂停了“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和重组,由此A公司策划对C公司进行资产剥离,以5.5000万元的价格出售C公司2.2%的股权给集团公司或集团公司的其他控股子公司。

201.2年6月,A公司在履行了所有必要法定程序后与购买方签订了转让合同,并由购买方支付转让款后办理了工商登记手续。A公司201.2年度经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201.3年5月XY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对A公司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经济责任审计,认为该股权处置方案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浪费。

为什么针对同一交易事项外部审计和内部审计却出具了不同的审计意见?对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应用目前存在哪些主要问题?下面笔者将结合案例进行分析。

2外部审计、内部审计概述

外部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执行的审计,文章案例涉及的外部审计为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进行的财务报表审计。172.1年查尔斯?斯内尔出具了审计报告书指明南海公司存在舞弊行为,由此拉开民间审计走向现代的序幕(文硕 1990)。[ZW(]文硕世界审计史[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0.[ZW)]此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企业对资金规模的需求日益扩大,集资能力较强的股份制公司再度蓬勃发展。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也为了维护经济秩序,人们对独立外部监督控制的需求和要求逐渐增加,专业的会计师审计由此得以蓬勃发展。会计师事务所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就A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发表审计意见,以保证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得公允真实的财务信息。

内部审计也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在古代奴隶社会就已经产生了萌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大中型企业纷纷到海外进行资本输出,公司管理层级增多、经济责任变重,依靠外部审计进行监督的高度依赖性无疑增加了公司的开销和压力,由此管理者将目光转移到公司内部,从内部职工中挑选具有经营管理才能的人才对分公司的管理责任进行经常性监督(文硕 1990)。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自成立以来就已六次修改过“内部审计”的定义,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也由最初的财务审计逐渐演变成业务审计、管理审计,旨在帮助组织增加价值,改善营运效果。[ZW(]刘峰,刘海燕理论与内部审计及其外部化[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0(5):18-20.[ZW)]

20世纪80年代,国有企业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以确保受托经营承包责任得以履行为目的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逐渐开展起来;随着从单纯经营承包到经营管理的发展,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范畴扩大到了经营管理责任,旨在监督、评价责任的履行情况并落实领导干部应负的责任,为促进企业发展及经营管理效率提出建议。[ZW(]侯风萍,董明志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转型与发展[J].会计之友,2009(1):49-5.1.[ZW)]XY集团对下属控股公司A公司进行任中经济责任审计和专项经济责任审计可以审查A公司领导干部是否履行管理职责、所做决策是否经济有效并落实管理层所负责任等,以集团利益作为出发点,进行内部经常性的监督,根据审计结果提出意见建议,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外部财务报表审计和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由来、内容、目标等是不一样的,这也就决定了外部会计师事务所在进行财务报表审计时侧重于审查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公允,而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除了审查真实合法性,更要关注经营管理的效率性、管理层责任的履行状况以划分经济责任,将内部审计与部门设置、绩效考核等方面结合,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意见建议。下面我们将结合案例做进一步分析。

3案例分析

XY集团公司下属控股A上市公司、B公司、C房地产公司(2002年成立,XY集团60%,B公司40%,注册资本15000万元)等。2005年1月1日,A上市公司以1.2000万元(溢价7200万元)向B公司购买C房地产公司40%的股权,C公司账面净资产为1.2000万元,其中实收资本15000万元,未分配利润-3000万元。

201.1年1.1月,A公司准备再融资,但当时监管部门暂停了“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资,A公司因此策划对C房地产公司进行资产剥离,拟出售2.2%的股权给集团公司或集团公司的其他控股子公司。截至201.1年1.2月3.1日,C房地产公司账面净资产为6亿元,其中实收资本15000万元,未分配利润4.5000万元。经具有证券资格的资产评估事务所采用收益法评估,C房地产公司截至201.2年1.2月3.1日评估价值2.5亿元,2.2%的C房地产公司价值5.5亿元。下面笔者将对该股权处置业务的可能方案进行比对分析。

3.1直接处置

A公司原方案即以5.5000万元的价格直接出售C房地产公司2.2%的股权,根据国税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规定:企业在计算股权转让所得时,不得扣除被投资企业未分配利润等股东留存收益中按该项股权所可能分配的金额。因此在该方案中,A公司可税前扣除的股权成本仅包括为购买该股权所实际支付的金额。

可抵税的投资成本:1.2000/40%×2.2%=6600(万元);

由于该业务应缴纳的所得税:(5.5000-6600)×2.5%=1.2.1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2000+(3000+4.5000)×40%=3.1.200(万元);

2.2%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1.200/40%×2.2%=17160(万元);

税后收益:5.5000-17160-1.2.100=2.5740(万元)。

3.2先分配后处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第二十六条第(二)项规定: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为免税收入。倘若C房地产公司将4.5000万元的未分配利润全部用于分配现金股利,而该笔现金的流出势必会影响C公司未来的预期收益。由此我们假设:分派现金股利后C公司截至201.2年1.2月3.1日的评估价值相应减少为20亿元,则2.2%的股权价值为4.4000万元(200000×2.2%),预计收益如下所示: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2000+(3000+4.5000)×40%-4.5000×40%=1.3.200(万元);

2.2%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3.200/40%×2.2%=72.60(万元);

可抵税的投资成本保持不变,仍为6600(万元);

由于该业务所应缴纳的所得税:(4.4000-6600)×2.5%=93.50(万元);

税后收益:4.4000-72.60-93.50=2.7390(万元)。

3.3先分配、增资后处置

在该案例中,显然C房地产公司进行高派现并非出于现金充裕,且XY集团和A公司在获得高额现金股利后再融资显然不太合理。我们假设A公司和XY集团在收到现金股利后又将其全数投入C房地产公司,一方面使C公司得以正常运转,另一方面也利于A公司进行再融资。增资后C公司股权结构未发生改变,且2.2%的C房地产公司价值仍为5.5000万元。

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2000+(3000+4.5000)×40%-4.5000×40%+4.5000×40%=3.1.200(万元);

2.2%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1.200/40%×2.2%=17160(万元);

可抵税的投资成本:(1.2000+4.5000×40%)/40%×2.2%=16500(万元);

由于该业务所应缴纳的所得税:(5.5000-16500)×2.5%=962.5(万元);

税后收益:5.5000-17160-962.5=2.82.15(万元)。

不同处置方案对比单位:万元

项目[]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2.2%股权出售价格[]5.5000[]4.4000[]5.5000

2.2%股权的账面价值[]17160[]72.60[]17160

应交所得税[]1.2.100[]93.50[]962.5

税后收益[]2.5740[]2.7390[]2.82.15[BG)F][HT]

通过上表发现:显然原先直接进行股权处置的决策是不科学的,倘若按照方案二先分派股利再进行股权处置,A公司将节省2.750万元的所得税,税后收益将增加1650万元,但同时可能面临A公司再融资受阻、C公司资金运转困难的局面;采用方案三先分派现金股利,增资后再进行股权处置的方法,与方案二比较,虽然所得税费用增加了2.75万元,但税后收益将增加82.5万元,同时利于A公司再融资、C公司正常运转,因此,方案三才是较为理想的选择。

再结合本案例涉及的外部财务报表审计及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进行分析,对于财务报表审计,A公司依据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合理计算该处置业务可税前扣除的股权成本、依法缴纳所得税,财务报表得以真实公允反映,由此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标准无保留的审计意见。显然,评判企业的经营效率效果、管理层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并不是财务报表审计的法定内容。对于XY集团的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机构不仅要对A公司就该股权处置业务的会计处理进行审计,更要对该决策的科学合理性进行审计。通过上述分析可知,A公司原先直接处置股权的方案给公司和集团造成了潜在损失浪费,该决策是不经济的,A公司高管应就此承担责任。

4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现存主要问题

就本案例来说,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出具了经营管理决策不经济的审计报告,对应的后续处理有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所谓作为即是根据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改善公司经营管理;不作为则指企业经济责任审计仅停留在监督和评价层面,而并未充分利用审计结果对经营管理提供意见建议或者意见建议并未得以践行。

我们假设A公司高管明知集团公司会对其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但仍然得到经营管理决策不科学的审计意见,可能原因有二:一是A公司高管能力的确有限以及其他偶然因素导致决策不经济;二是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对A公司高管经济利益无影响或影响不大。查证后发现:A公司高管均为资深管理人才且当年无重大事件对其行为产生影响,因而能力不足或偶然因素导致决策不经济的可能性较低;其次,A公司高管实行年薪制,工资薪酬由基本工资和效益年薪组成,基本工资参照公务员工资标准制定并进行限高,效益年薪虽与公司效益挂钩但占比极低。由此可以看出:A公司高管薪酬高低主要由基本工资决定,对公司效益以及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敏感度不高。从理性经济人角度来看,近乎固定的薪酬极大可能抑制了管理层的积极性,导致高管的不作为。对A公司高管来说,只要顺利剥离了C房地产公司的股权就已实现其目标,而能否从中获利以及获利多少显然均不在其优先考虑范围内,决策是否经济科学对其利益影响也不大。虽然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揭露了A公司高管决策不经济的问题,但由于审计结果并未纳入责任人绩效考核体系,集团公司也未对薪酬设计加以改善,因此XY集团的经济责任审计实际上只是“花瓶”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并未得到有效利用。

此外,笔者设定主题词为“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在中国知网进行文献搜索,搜索结果共有388条,其中,201.1年到201.4年间,发表文献数量就超过了其总量的4.7%;增加主题词“问题”或“不足”再次搜索,出现结果162条,也即是在中国知网有关“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文献中,将近4.2%都在研究其不足之处;可以看出,近年来人们对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关注日益密切,但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目前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笔者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如下:①审计任务繁重,仅依靠专业知识有限的内部审计人员难以高效完成工作;②缺失相关法律依据、评价标准、操作指南,缺乏应有的约束性和规范性;③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及其独立性受到挑战;④内外审存在较多重复性工作,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费等。

通过查询2007年至2010年的《中国审计年鉴》,笔者发现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到2010年,虽然审计经济责任人数和审计单位个数均减少了2.3%左右,但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的违规金额、管理不规范金额、损失浪费金额等却呈现上升趋势,三项问题金额在三年间分别增加了48%、65%、384%。这一方面说明随着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审计质量得以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经济责任问题被发现;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我国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在经济责任履行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改善空间大;而不论是发现问题还是解决问题,有利于落实管理责任、提高企业经营效率效果的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公司经济效益第7篇

关键词:公司;环境投资;消费者;政府管制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环境资源利用与社会发展矛盾日益突出问题越发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当今社会衡量、评价一个公司,不再单看公司的经济效益,还要考虑其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共同构成了公司的整体效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全球性的重要问题。我国经济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如煤炭资源的大量开采等,使得国内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急速下降。近年来,各地雾霾天气严重超标更是大气污染严重的直接反映。而重工业污水、生活废水等也对国内水源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全国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公司在获得了经济效益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随着国内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公司应认识到公司的发展需要建立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作为经济主体,在创造经济利益的同时,应该加大环境投资力度,用自身的经济效益回报社会,保护生态环境。 

环境投资能为公司和社会带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公司与社会的互利共赢。但在实际中,公司对环境方面的投资却并不积极,没有认识到公司环境投资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此,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对公司环境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让公司尽快认识到环境投资的必要性、紧迫性,尽早把环境投资纳入公司投资的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1.相关理论及研究综述 

1.1相关理论 

1.1.1公司社会责任与环境投资 

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于1924年由美国学者谢尔顿提出,他将公司的社会责任与公司相关利益者的基本责任联系起来。他认为,作为一个衡量社会责任道德因素的社会利益应该远高于公司的利益。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CED)声明提出:公司的职责要得到公众的认可,公司的基本目的就是积极地服务于社会的需要,达到社会的满足。由社会责任论的概念可以看出,公司作为社会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在提供商品服务的同时也应该履行社会责任。 

1.1.2公司治理理论与环境投资 

公司治理理论是公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公司治理理论认为:公司治理以现代公司为主要对象,以监督与激励为核心内容,该理论不仅研究公司治理结构中对经营者的监督与制衡作用,也强调如何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机制来保证公司决策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从而维护公司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该理论重要组成部分即公司治理的结构就是处理公司各种契约关系的一种制度,即董事会、经理层、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力分布。公司治理体制的基础就在于股权结构,它标志着公司承担的风险以及对利益的分配。因为现代公司一般会有委托关系,股权配置特点影响到了公司的组织与治理结构,又进一步影响到公司的治理效率与行为。而公司的内部制衡和外部约束都对其投资决策产生影响,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会导致不同的投资决策安排,自然作为投资决策的重要内容之一的环保投资决策也受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1.1.3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环境投资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上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与《21世纪议程》,这是第一次明确的要求各个国家把可持续发展运用到实际当中,当年6月,联合国大会上还通过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这次通过的公约规定了发达国家限制温室气体排放采取的具体措施。1997年在日本召开了《气候框架公约》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上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这份文件为各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明确的规定了标准。这些相关条约的制定促使全球进入可持续发展的新纪元,人类从此开始付诸实践行动来保护地球。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可以理解为,以人类的发展为首要目标,以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基础,通过科学技术进步,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寻求不损害后代人利益前提下进行当代人发展方式,要求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和谐发展。用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来解释,则是公司想尽办法让资源和环境可以不断循环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状态,便完成了公司的责任。 

可持续发展是以谋求社会进步为目标,从而达到一种共赢的局面。要达到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作为经济主体之一的公司必须注重环保投资,所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和目标为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给环境保护投资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1.2研究综述 

目前,国外对上市公司环境投资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国外环境投资方面主要有三个研究成果:①政府立法对环境投资的影响。Ytterhus和Synnestvedt(1995)、Saether(2000)和Karagozoglu(2001)通过对国外公司环境投资研究调查提出,政府立法对公司环境投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②利益群体对环境投资的影响。Wilma Rose(2004)实证分析了标准普尔500强公司的有毒物质排放量,研究发现股东代表和客户对环境投资起着重要影响。③公司利润对环境投资的影响。Poer和Vander Linde(1995)通过研究发现,公司为了降低成本,获得效益,会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投资。以上影响因素和理论是西方国家对工业发达地区公司进行调研而得出的结论。 

国内工业发展始于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时间短暂,出现的问题与西方国家有所不同。因此,国外环境投资因素的结论不完全适用于国内。本文拟将立足于国外研究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对中国上市公司环境投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2.环境投资影响因素分析 

2.1环境投资外部因素与公司环境投资关系 

2.1.1政府管制与公司环境投资呈正相关 

政府管制主要是通过法律政策影响公司环境投资。所有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都会受到当地政府环境政策的影响,公司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都与政府政策密切相关,政府的税收政策、财政政策、环境政策等都会影响到公司的生产运营和公司在环境方面的投入。在中国,政府对经济发展起引导和监督作用,政府对公司的监督和管理是政府的经济管理政策之一。 

政府在环境方面的政策会对公司的经营产生直接影响,如果政府对环境方面政策要求较高,那么公司就会加大对环境方面的投资,这样就能确保公司的政策经营,避免受到政府处罚。环保总局于2003年颁布了《关于对申请上市的公司和申请再融资的上市公司进行环境保护核算的通知》,文件对上市公司环境投资作出了详细划分,主要有:①上市公司应该严格控制三废的排放,并对其进行监督,实行绩效得分制,简称“三废减排得分”;②上市公司在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应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减少对气候不利的因素,称为“气候治理得分制”;③公司在经营过程中要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办公,称为“公司资源效能得分制”。 

2.1.2消费者压力与公司环境投资呈正相关 

公司在环境方面的投资还受到消费者的影响,消费者压力对公司的环境投资具有推动作用。公司生产的一切产品最终都流向消费市场。消费者是公司产品的最终使用者,也是产品的最终受益人。现代市场是卖方市场。随着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对环境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公司对环境的影响也会成为消费者选择公司产品的重要依据。这就使得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不考虑消费者对公司环境投资的要求。因此,对公司产品经营过程中的环保投入也更加关注。这从客观上推动公司对绿色产品、绿色生产的重视度,在消费者的需求、要求下,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 

2.2环境投资内部因素 

2.2.1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对公司环境投资影响不大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是指与公司经济利益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所有者,包括公司员工、公司股东、债权人、债务人、附近居民、环保组织、消费者等。公司在经营过程中需要考虑他们的利益,并受到相应约束。虽然公司各利益相关者对公司产品的能耗、环境污染方面的关注会对公司形成无形的压力,但公司经营管理者更多的是考虑的是公司自身的业绩,公司要想持续发展,就需要不断改进生产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避免生产过程中出现资源浪费等现象。而在这个过程中,公司会自觉加大环境投资力度,以实现公司的可持续生产、经营。 

2.2.2公司业绩与公司环境投资无明显关系 

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生产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最大效益,公司业绩是公司经营成败的体现,公司的业绩越好,表示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越高,但公司的环境投资决策不受其影响。从理论上来说,公司在效益好时会积极地加大环境投资力度,这样就能保障公司的长远发展。如果公司自身经营能力差,入不敷出,那么公司就会减少各项费用,包括减少对环境的投入。 

但相关数据显示公司业绩增长率与环境投资增长率没有明显相关性。可能的原因是环境投资不会对公司的业绩产生重大影响,比如很多国家在经济起飞阶段通常工业呈现粗犷式发展,很少考虑到环境投资的问题,经济上去了,生态环境也破坏了。在公司的所有决策中,比较少考虑到环境投资决策,环境投资决策下的经济活动是在国家政策和消费者压力促使下产生的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所以,公司的业绩对公司环境投资的影响不大 

2.2.3可持续发展能力对环境投资的影响不大 

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是指公司的生存发展能力,即公司的经营目标、市场地位能够使公司在未来经营环境中占据优势,在行业中具有较强实力,并能实现长期稳定发展,这是公司生产能力的体现。可持续发展是衡量公司能力的重要指标,如果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那么公司自身的环境投入力度就会不断增强,这时公司也会更加重视环保问题。 

而影响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主要因素是信息、技术、资本和人力资源,环境投资是次要因素,因此,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公司的环境投资力度没有直接的影响。 

2.2.4公司社会责任感与公司环境投资成正相关关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司效益不断提高,公司自身在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公司对自身社会责任感也会影响到公司的环境投资力度。一个优秀的公司在获得自身效益的同时,也会积极承担起社会责任,将公司的部分效益用于回报社会,尤其是在环境投资方面。因为这不仅能够提高公司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且也会为公司赢得更好的社会反响,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西方学者认为,公司加强环境投资力度,不仅能使公司获得可持续发展,而且能够提高公司的公关形象和知名度,进而更好地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2.2.5公司战略对公司环境投资的推动作用 

公司战略对公司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战略涉及公司的经营理念、经营战略、未来目标、可持续发展策略等内容,而要想实现公司的战略,就要考虑环境方面的投入,重视环境投资战略的影响。公司发展规模越大,社会关注度越高,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环境投资方面的力度也就更大。 

公司经济效益第8篇

作为一种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格局的制度创新,公司制的优越性集中体现于几项基本特征之中:

1.公司制企业是建立于法人财产权制度上的法人主体。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制度包括3项内容:①法人财产形成制度。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与企业的举债筹资及生产经营过程所形成的盈利,构成企业的法人财产;②企业对法人财产依法享有经营、支配、使用权,并以之承担民事责任;③投资者拥有对法人财产的收益权、对企业管理者的选择权、重大决策权等制约权。法人财产权制度赋予现代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主体地位。

2.公司制企业的经营管理通过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公司产权的双重结构及法人产权的进一步分解,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机构设置来实现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履行以上职能,保证企业高效运作的一项制度安排,它是一套多层次的体制,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财产的最终控制权;董事会是执行机构,接受股东委托,决定公司的大政方针、战略决策;经理层是管理机构,受聘于董事会,负责授权范围内的日常经营管理;另外还设有监事会,监督经营者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向全体股东负责。以上各层次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制约,通过一套分工合理、目标明确、激励充分、约束有效、信息沟通充分的法人治理结构,维护了各产权主体的利益,保障了公司制企业在两权分离基础之上的高效率运作。

3.公司制企业经营目标多元化。在公司制企业出现以前,业主制、合伙制企业的经营周期有限,所有者拥有全部产权,所以这类古典企业的经营目标往往注重短期内的所有者利益最大化;而公司制企业由于实现了初始所有者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提供了永续生存的可行性,在分散经营风险、多渠道筹集资本的同时,形成了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多个利益集团,因而企业经营目标更为长远且多元化。追求近期利润与远期收益的均衡,风险与收益的均衡,所有者与利益集团权益的均衡,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建立在法人财产权制度基础之上,通过法人治理结构进行治理运作的公司制企业,凭借合理的产权结构、雄厚的经营资本及先进的经营方式,成为市场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深刻改变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会计作为服务于经济管理、生产经营的信息系统,必然深受公司制的影响。

二、公司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现代公司制度(以下简称公司制)是在业主制、合伙制基础上产生的一种企业制度,也是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企业制度。产权结构是企业制度的核心。相对于其他企业制度形式,公司制最本质的变化在于产权结构的变化。无论业主制还是合伙制企业,都是一种产权高度集中、所有权与经营权集中于业主或合伙人手中的自然人产权结构。公司制企业的产权结构则显著不同,首先是产权分散、投资主体多元化;其次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企业拥有法人财产权,成为法人主体。公司制的法人产权结构适应了生产力发展、技术进步及企业规模扩张的需要,能有效地集合资本、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

作为一种深刻影响着整个社会经济格局的制度创新,公司制的优越性集中体现于几项基本特征之中:

1.公司制企业是建立于法人财产权制度上的法人主体。完整的法人财产权制度包括3项内容:①法人财产形成制度。投资者投入的资本与企业的举债筹资及生产经营过程所形成的盈利,构成企业的法人财产;②企业对法人财产依法享有经营、支配、使用权,并以之承担民事责任;③投资者拥有对法人财产的收益权、对企业管理者的选择权、重大决策权等制约权。法人财产权制度赋予现代公司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主体地位。

2.公司制企业的经营管理通过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实施。公司产权的双重结构及法人产权的进一步分解,是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机构设置来实现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履行以上职能,保证企业高效运作的一项制度安排,它是一套多层次的体制,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财产的最终控制权;董事会是执行机构,接受股东委托,决定公司的大政方针、战略决策;经理层是管理机构,受聘于董事会,负责授权范围内的日常经营管理;另外还设有监事会,监督经营者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向全体股东负责。以上各层次之间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制约,通过一套分工合理、目标明确、激励充分、约束有效、信息沟通充分的法人治理结构,维护了各产权主体的利益,保障了公司制企业在两权分离基础之上的高效率运作。

3.公司制企业经营目标多元化。在公司制企业出现以前,业主制、合伙制企业的经营周期有限,所有者拥有全部产权,所以这类古典企业的经营目标往往注重短期内的所有者利益最大化;而公司制企业由于实现了初始所有者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提供了永续生存的可行性,在分散经营风险、多渠道筹集资本的同时,形成了与企业息息相关的多个利益集团,因而企业经营目标更为长远且多元化。追求近期利润与远期收益的均衡,风险与收益的均衡,所有者与利益集团权益的均衡,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均衡,最终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

建立在法人财产权制度基础之上,通过法人治理结构进行治理运作的公司制企业,凭借合理的产权结构、雄厚的经营资本及先进的经营方式,成为市场经济中最具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在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深刻改变着社会的各个方面。会计作为服务于经济管理、生产经营的信息系统,必然深受公司制的影响。

二、公司制对会计发展的影响

公司制的产生与发展,对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乃至整个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公司制与会计主体及主体权益理论。

会计主体作为会计基本理论概念之一,它的形成与经济组织的演进直接相关。会计主体作为确定特定经营主体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从事经济业务的基础,它要求所依托的经营主体必须拥有自己的财产,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核算经营主体的经济业务时,要求将主体与主体的所有者及其他主体区分开来,以准确计量、反映主体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公司制企业的特性恰好满足了以上要求,公司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的法人财产权,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民事责任。可以说,公司制赋予了企业真正的会计主体地位,实现了法人实体与会计主体在微观层面的最佳结合。

随着公司制的发展壮大,原来与独资、合伙企业相适应的业主权益理论逐渐为主体权益理论所取代。公司制企业的发展刺激了资本市场的发育,融资渠道多元化,利益集团多元化,使得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的关注程度加深了。在主体权益理论下,所有者不再是企业经营和权益的中心,公司与股东的关系如同与其他长期债权人的关系,股东仅是公司财产的最终拥有者,不得直接干预生产经营,财务报表从着重披露所有者权益转向各相关主体利益并重。

2.公司制下信息失衡与会计目标的规范。

新制度学派认为,现代公司是一系列契约关系的联结点。与公司制产权分离相伴而来的是“信息失衡”,即由于契约关系各方所处位置不同,作为人的管理当局拥有明显的信息优势,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情况有较详细的了解,而股东、债权人等利益集团则处于信息劣势,在契约各方的利益并非完全一致时,信息失衡将导致管理者利用自己的信息优势作出一些于己有利而损害其他利益集团的决策,从而加剧经营方与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失衡,增加公司制的运行成本,削弱经营的效率,妨碍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是,建立以信息充分沟通为基础的激励约束机制,保证股东、债权人等利益集团能及时获得必要的信息,以作出相应的决策。在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一系列信息中,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的财务信息,无疑是信息使用者的主要决策依据。作为收集、加工、输送财务信息的会计系统,尽可能为各类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充分、真实、公允的财务信息,以满足决策的需要,就成为会计信息系统的主要目标。信息使用者的不同立场,决定了他们对财务信息的关注点不同,在满足使用者决策需求的总目标下,会计信息系统就必须兼顾各方使用者的要求。公司制下利益集团多元化与经济事项复杂化,推动了会计的全面发展:为满足内部、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会计分化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使用者需求的增加及经济业务的多样性,使得会计确认、计量的对象与方法日益多样化、复杂化,财务报告揭示的信息不断扩展延伸。

公司制下多元化的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依赖性,使得人们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会计信息的质量直接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而不同使用者的利益需要平衡,这两大因素,促成了会计准则的制订和注册会计师职业的兴起。会计准则通过规范会计信息的收集、加工、报告等程序,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维护且平衡各利益团体的权益;注册会计师则以独立客观的第三者身份,验证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遵循了公认的会计准则,鉴证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维护契约关系各方的利益。公司制成为公认会计准则和注册会计师职业产生的特定背景,而后两者又为公司制高效有序地运作,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公司制的产生与发展,对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程序乃至整个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公司制与会计主体及主体权益理论。

会计主体作为会计基本理论概念之一,它的形成与经济组织的演进直接相关。会计主体作为确定特定经营主体所掌握的经济资源及从事经济业务的基础,它要求所依托的经营主体必须拥有自己的财产,能独立经营、自负盈亏;在核算经营主体的经济业务时,要求将主体与主体的所有者及其他主体区分开来,以准确计量、反映主体的经营业绩与财务状况。公司制企业的特性恰好满足了以上要求,公司制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在两权分离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的法人财产权,并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承担民事责任。可以说,公司制赋予了企业真正的会计主体地位,实现了法人实体与会计主体在微观层面的最佳结合。

随着公司制的发展壮大,原来与独资、合伙企业相适应的业主权益理论逐渐为主体权益理论所取代。公司制企业的发展刺激了资本市场的发育,融资渠道多元化,利益集团多元化,使得社会各界对会计信息的关注程度加深了。在主体权益理论下,所有者不再是企业经营和权益的中心,公司与股东的关系如同与其他长期债权人的关系,股东仅是公司财产的最终拥有者,不得直接干预生产经营,财务报表从着重披露所有者权益转向各相关主体利益并重。

2.公司制下信息失衡与会计目标的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