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23 17:12:07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第1篇

关键词:IPV6协议;网络安全;技术;创新运用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02-0265-03

随着网络安全背景下的协议技术提升与创新发展,IPV6协议的出现,在网络安全技术管理中呈现出更多的改良技术,同时也带来一定的新的安全问题。在当前形势下采用CIDR、VLSM和DHCP技术等给与缓解,并通过采用私有IP地址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整体的转换解决方式,并融入NAT技术的运用,更多的降低网络传输的速度,在安全性能的发挥上,形成互联网可信度的综合问题解决,解决采用IPSec可能带来的综合问题,实现IPV6协议在网络安全技术中的创新方式,并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对整个网络安全的综合管理。

1 GPON_PTN网络在移动回传网中应用探究

1.1 GPON_PTN网络在移动回传网中应用探究意义

家庭基站是一种微蜂窝基站,主要面向住宅或企业环境。它使用IP协议,通过现有的宽带网络(如FTTx或xDSL)接入,远端由专用的网关通道移动网络连接。有的家庭基站(Femto Cell)还能支持PoE,直接使用以太网线供电。从当前的一些家庭基站来看,主要适用的有GSM、CDMA、TD-SCDMA、UMTS等,还有在2G、2.5G、3G的产品运用中,并形成于室外基站制式与频道相同的方式,形成网络环境下的终端移动使用技术,在家庭基站载波的发射功率带动下,形成10至100mw的载波,覆盖面积并逐渐加大,更多的支持活动用户的数量,并提升整个运动的速度。

GPON_PTN网络技术在家庭基站和城市化不断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各种无线设备也跟随城市的发展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无线网络将采用垂直分布的架构体系,并实现从普通基站到家庭基站的转换,形成无线WiFi设备的全面运用,并形成施工简便、运行良好的线路发展模式。在城市深度覆盖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TD-SCDMA建设主要使用的是纯PTN上联方式,基站通过FE口直接与PTN环网节点相连接。

1.2 TDM/IP双平面上联组网方式

如图1所示,在这种组网方式中,OLT及其ONU需要支持SDH/GE的TDM/IP和MSTP双平面,BTS/Node B的E1,FE端口都接入ONU,PON口提供BTS/NodeB的TDM、数据等业务的统一承载。而OLT上行的OAM、TDM语音业务等通过STM-1接口接入到SDH传输网中,3G数据业务则通过GE业务接入到PTN网络。

这种组网方式采用SDH网络传输语音业务,可以满足语音服务的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要求,同时也满足了数据业务的长远发展。但OLT上行的SDH和PTN两个网络需要同时承载,这样做运行成本相对较高,适用于2G/2.5G网络建设,但需要大大改善该地区的数据承载能力,或2G/3G网络建设的共存。

1.3 全IP组网方式

如图2所示,在全IP组网方式中,BTS/NodeB的E1、FE端口均接入ONU,再由分光器进行集中数据发送到OLT,OLT通过GE/10GE端口接入PTN网络。PON能集中承载BTS/Node B的TDM、数据等业务。需要在BSC/RNC设置PWG网关,IP网络承载BTS/RNC之间全部数据业务,TDM语音业务则采用CES伪线仿真技术通过IP包承载。这种组网方式上行仅需一张PTN网络承载即可,相对成本较低,适合已建成的3G网络的建设,同时也满足各大运营商对低成本高数据传输的要求。

3 引入IPv6出现的安全新问题

IPv6路由协议在其不断革新和发展过程中必定会产生新的安全问题,主要包括应对拒绝服务攻击(DoS)乏力、包过滤式防火墙无法根据访问控制列表ACL正常工作、入侵检测系统(IDS)遭遇拒绝服务攻击后失去作用、被黑客篡改报头等问题。在此新问题的产生我们只有不断的革新、深入研究学习方可抵御IPv6出现的安全新问题。

4 结束语

随着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通信传播已经进入了3G/4G时代,在IP业务的爆炸性增长的显著特点下。在IP化,传输网络将发挥其高效可靠的传输特性,和新的PTN(分组传送网)改造。这是一个基本光学传输介质和IP服务之间的水平层面,以满足统计复用传送和应急的分组业务流量的要求,为核心业务模块,支持多业务,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方便维护和网络管理,安全性高,可扩展性强等特性。

参考文献:

[1] 徐荣,任磊,邓春胜.分组传送技术与测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25-27.

[2] 孙罡,李亦杨,王一强,等.FTTX光接入技术发展及应用[J].通信技术,2008,41(10):142-144.

[3] 李雪松,傅珂,柳海.接入网技术与设计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124-126.

[4] 余辰东.ZTE中兴现场故障手册[S].ZXA10 XPON.2011,11(21):89-91.

[5] 杨武,孙鹏.PON支撑移动网络的持续演进[EB/OL].2010,12(7):65-68.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第2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电子商务主导产业的深入研究,结合电子商务行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借鉴。

[关键词]

计算机;电子商务;网络安全

1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优势

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主要是根据电子商务行业的特点,主要运用在认识、实验、生产等过程中,能够充分反映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过程,使得电子商务技术人员能够在发展环境中高效进行技术创新,进而激发电子商务人员进行技术创新。由于计算机网络资源主要有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这两类,因而优化和合理配置计算机网络软件资源,对提升计算机软件的监控、管理和维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优化和创新计算机安全管理软件有利于实现计算机安全工作的合理组织,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提供了完整的逻辑功能,有利于优化计算机网络安全环境,提高计算机人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电子商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计算机技术人员在实践中发现安全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现状

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有电子商务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电子商务技术人员的执行力度比较弱,导致收益较少。具体而言,由于电子商务普遍存在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因而使得电子商务人员对电子商务应用体系的构建和完善很难形成完整的认识,这十分不利于电子商务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提高。大多数技术人员在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过程中,往往缺乏实践经验和清晰的思路。作为发展世界经济的主导性产业的电子商务产业,其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改革虽然开启了研发空间,但是也存在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功能指标不断下降的问题,严重限制了电子商务的技术创新手段,无法实现对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服务平台的安全管理,严重制约了电子商务信息资源的有效传播。

3推进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快速发展,完善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使电子商务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的相关资源。为了满足电子商务的发展需求,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设备的资源必须是优秀可靠的,重视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建立一个可靠合理的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机制变得至关重要。为了保障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一种稳定有效的环境中推广运用,电子商务行业应当进一步提高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准,使得技术人员能够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网络安全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实现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设备维修管理的合理性,推动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改革,有利于保证我国电子商务的持续快速发展。

4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创新策略

4.1完善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操作规范和流程完善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改革的操作规范和流程,有利于提高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功能,提高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传输的效率,实现与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高度融合。合理配置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信息资源,优化我国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创新工作,对提升我国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运行效率至关重要。因而,必须优化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改革的信息传输、定位工作,实现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流程的不断完善。要求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做好改革的计划和调查工作,合理编制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改革的建设方案和流程。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在进行改革过程中,应当明确分工,严格按照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改革计划,促进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改革的项目建设和验收、评价等工作的顺利进行。

4.2提升我国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整体质量为了实现我国信息网络技术与高效智能化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完美接轨,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管理人员应当在满足社会成员对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结构的规模化需求条件下,不断完善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质量控制,实现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传送数据的完整性和信息的安全性。因而,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在提升计算机网络服务质量的同时,不能忽略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应不断引导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严格遵守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规程,不断引入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保障我国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改革的质量,适时融入到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管理和制度建设过程中,提升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人员的专业性。

5结语

综上所述,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科学化和信息化建设对完善我国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改革策略至关重要。为了实现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改革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目标,保证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信息高质量地传送,不仅有利于有效保障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设备的安全运行,为未来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发展指明道路,还有利于提高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效率,促进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嘉欣.电子商务中计算机网络安全改革的未来发展策略[J].科学技术,2014(11).

[2]赵泉.网络安全与电子商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第3篇

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他指出,当今世界,网络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全面融入社会生产生活,深刻改变着全球经济格局、利益格局、安全格局。世界主要国家都把互联网作为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的重点,把互联网作为谋求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虽然我国网络信息技术和网络安全保障取得了不小成绩,但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战略规划和统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

强调,网络信息技术是全球研发投入最集中、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辐射带动作用最大的技术创新领域,是全球技术创新的竞争高地。我们要顺应这一趋势,大力发展核心技术,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完善网络治理体系。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抓紧突破网络发展的前沿技术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快推进国产自主可控替代计划,构建安全可控的信息技术体系。要改革科技研发投入产出机制和科研成果转化机制,实施网络信息领域核心技术设备攻坚战略,推动高性能计算、移动通信、量子通信、核心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应用取得重大突破。

强调,世界经济加速向以网络信息技术产业为重要内容的经济活动转变。我们要把握这一历史契机,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要加大投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做大做强数字经济,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指出,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不断发展,使互联网的社会动员功能日益增强。要传播正能量,提升传播力和引导力。要严密防范网络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要发挥网络传播互动、体验、分享的优势,听民意、惠民生、解民忧,凝聚社会共识。网上网下要同心聚力、齐抓共管,形成共同防范社会风险、共同构筑同心圆的良好局面。要维护网络空间安全以及网络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可靠性,提高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能力。

指出,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从单纯的政府监管向更加注重社会协同治理转变。我们要深刻认识互联网在国家管理和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电子政务、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为抓手,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建设全国一体化的国家大数据中心,推进技术融合、业务融合、数据融合,实现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管理和服务。要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用信息化手段更好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决策施政。

强调,要理直气壮维护我国网络空间,明确宣示我们的主张。现在,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如果不懂互联网、不善于运用互联网,就无法有效开展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学网、懂网、用网,积极谋划、推动、引导互联网发展。要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开放和自主、管理和服务的关系,不断提高对互联网规律的把握能力、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能力、对信息化发展的驾驭能力、对网络安全的保障能力,把网络强国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链 接

关于网络强国战略,还这么说:

1.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

――2014年2月27日,主持召开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时强调

2.国际社会要本着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原则,通过积极有效的国际合作,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发表题为《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的演讲时指出

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十三五”规划纲要都对实施网络强国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大数据战略等作了部署,要切实贯彻落实好,着力推动互联网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以信息流带动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物资流,促进资源配置优化,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推动创新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发挥积极作用。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时指出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第4篇

关键词:网络安全;高校;信息技术;互联网

信息传播与重大科技进步相伴而生,人类已进入大众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互联网向国民经济各领域快速渗透,促进信息的交互和汇集,经济形态向网络平台经济快速转变。基于平台的应用快速拓展、不断衍生并进化出新的网络经济生态体系。这一生态体系集聚了新的创新要素、创新主体,重塑了创新的组织方式,创新的速度和创新的内容都在不断演变,新的产业链和价值链正在加快构建,这对经济社会将产生颠覆性影响。

1互联网对高校信息技术的影响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高校已经通过使用网络和各类教育软件、信息化平台来进行教育教学管理,且随着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各高校纷纷创建了校园网和网站,将校园的介绍、规划、招生、研究成果等在网站上,让师生对校园有更多的了解,甚至在网上即时进行学术交流等,从而显著提高了我国高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但是,互联网、教育软件和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在为高校信息技术发展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急剧增长的教育数据以及这些数据背后隐藏的许多重要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入侵、非法获取信息等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目前,我国已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智能终端最多的国家,用户数量近2.5亿。在信息互联的大背景下,网络安全事件也频繁发生。而高校上网人数比例较高,是网络安全问题的高发地,隐私泄露、科研成果等重要数据丢失问题日益严重。通常,不法分子会利用高校网站的安全漏洞窃取教职工及学生的个人信息,然后再将其转卖给各种培训机构、商家,甚至诈骗者。近年来,各高校的科研成果等重要资料极易遭到窃取,有针对性的网络安全事件增多,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将进一步加深。各类网络犯罪带来的经济损失不断增加,从而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此外,带有政治意图的黑客大量增加,针对性越来越强。高校是网络运用的最前沿阵地。目前,高校的年龄结构主体为“90后”,随着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手机媒体的网络应用已经成为高校主体网络应用的重要部分。在移动互联网方面,安卓平台和苹果平台的安全漏洞都在不断增多,而高校难以对网络设施进行封闭式管理,主体网络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高校网络安全问题频发。高校对网络安全管理不够重视。硬件设施投入不足,服务器不能满足批量用户访问需求,极易发生系统崩溃而造成浪费;软件技术更新不及时,网络漏洞较多,易被攻击;缺乏专业的网络管理维护团队,管理人员专业技术和业务素质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及时排除网络故障,校园网络安全难以保障;缺乏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应对机制,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应对,导致数据信息泄露事件频繁发生。当前,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日趋深入,信息安全问题更加突出。此外,在云计算方面,平台数据安全和用户信息安全仍存在隐患。互联网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到目前为止,美国仍为网络大国,是“游戏规则”的制定者。目前,有组织的网络攻击和间谍行为增多,影响日益加大,美国情报机构领衔的大规模网络间谍行为被曝光,具有国家背景的网络安全行为增多。因此,要保障互联网安全,就需要我国自主制订国家新网络安全战略,重视自主研发可控的互联网技术。而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技术都不能自主控制,很多高校都是借助美国的操作系统开发自己的网站。底层技术没有安全保障,上层的开发应用自然也就没有安全保障。因此,及早解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这个问题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

2高校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加大对网络安全思想工作的宣传力度

高校应该建立信息安全协调(领导)机构。该机构是校园网信息和网络安全的领导机构。加强高校内部网络思想工作阵地管理,推进学校网络空间的法治化建设,创造健康、有序、和谐、文明的网络环境。秘书单位由高校党委办公室、保卫处、宣传部、学生处、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组成。高校党委办公室负责统一协调各部门的工作;保卫处负责信息内容的监控;宣传部、学生处负责网络舆情引导,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活动,提升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而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负责提供技术保障。

2.2加强高校网络安全管理

重视对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及时升级软、硬件配套设施,为网络安全系统建设提供支撑;提高管理者网络管理与安全防范的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内部防护能力;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防护长效机制,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网络相关设备及网络系统进行集中管理,落实信息安全责任制。高校的网络与信息技术中心应做好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和运维、信息系统和网站安全保护、用户终端安全保护、应急响应及事件处置、信息安全教育、学校保密工作技术支持、信息安全相关规章制度的制订等信息安全保障工作。高校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负责业务数据维护、信息、使用授权等用户授权系统的日常工作。

2.3设置专职人员

设置从事信息安全管理工作的专职人员,注重人员技能的培训。除专职人员外,高校其他网络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也应参与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并接受相应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培训。

2.4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

加强高校校园网站联盟建设,储备网络安全高级技术人才,在全国校园互联网范围内进行网络安全问题的研究与交流,着力解决全国高校网络安全重大问题。

3结束语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第5篇

关键词:网络文化安全;国家安全;文化建设;公民素养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6)06-0168-05

网络文化通常是指以网络技术发展与应用为载体,通过文本、图片、视频等形式表现并具有一定社会特征和传播功能的文化成果,目前主要包括网络新闻、网络文学、网络社交平台、网络游戏以及网络金融等。目前网络文化随着网络技术变革式发展已日益壮大成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化产业与传播形态,但同时也滋生了许多不良现象,存在安全问题。如何正确定位与解读网络文化安全问题?如何正确把握其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如何有效加强与引导网络文化安全的建设和管理工作?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一、网络文化安全内涵的界定与争鸣

20世纪90年代,美国未来学家泰普思科特(Don Tapscott)就曾提出,“网络不仅仅是一个技术概念,更是一个社会文化的概念”①,由此网络被引入社会文化研究的范畴。当前信息社会化、文化全球化愈演愈烈,网络文化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现已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与难点。

1.网络文化安全定义研究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外网络文化安全方面的研究情况,笔者在EBSCO外文数据库对“Cyber Culture Security”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国外还没有专有名词和专门研究,当进一步用“Cyber Culture”“Digital Culture”“Cyber security”“Internet Security”等关键词分别进行检索时,发现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其中国外有学者指出网络文化(或数字文化)作为一个欠定的实践(underdetermined praxis)概念,由参与、修复与拼装组成,其可以看作是人们在当代网络社会中行为或相互作用的一种新兴的价值观、实践和期望②。Anne Carblance等③认为,广泛的信息系统的应用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在辅助作用,网络对地方、国家乃至全球通讯都事关重要。国内对网络文化安全概念的研究至今还没有统一的定论,近年来,传播界、文化界、教育界等都对其做了多方面的研究。有学者从意识形态、文化霸权等视角研究,认为网络文化安全是指一个民族国家的网络文化系统正常运转并免受不良内容侵害,能够为

收稿日期:2016-01-3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赋权与道义:长三角青年农民工新媒体使用与社会认同研究”(14YJAZH066);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项目“新媒体涵化对浙少年价值观影响研究”(2014N085)。

作者简介:宋红岩,女,浙江传媒学院社会科学教学部副教授(杭州310018),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学者。

汪向红,女,通讯作者,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讲师(杭州310053)。

民族国家的文化价值体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持续动力、为国家文化利益提供正向作用的状态④,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范畴,是安全在网络文化领域的具体反映⑤。有学者从信息技术变革的视角研究,认为网络文化是人们以网络技术为手段,以数字形式为载体,以网络资源为依托,在从事网络活动时所创造的一种全新形式的文化⑥。还有学者从高校图书馆、社群与网络文化安全问题进行研究⑦,如魏建国⑧认为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中以文字、声音、图像等形态表现出的文化成果,主要包括网络新闻、动漫、网络视频和音乐、网络文学、论坛等。

2.网络文化安全内容研究

对于网络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国内外学者也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中有学者认为网络文化既包括资源系统、信息技术等物质层面的内容,又包括网络活动的道德准则、社会规范、法律制度等制度层面的内容,还包括网络活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道德观念、社会心理等精神层面的内容⑨。可分为网络文化安全主体(网民)、网络文化安全客体(硬件、软件与协议)、网络文化安全中介以及网络文化价值四部分⑩。也有学者参照传统的文化结构划分方法,如杨文阳将网络文化安全分为网络物质文化安全、网络制度文化安全和网络精神文化安全三个层次。基于政治学与社会学角度,姚伟钧认为应该将其分为网络物质文化安全、网络制度文化安全、网络精神文化安全和网络行为文化安全。

3.网络文化安全要素研究

对网络文化安全的特征、功能、意义等要素,有学者认为在网络信息化下所形成的文化霸权对我国文化安全冲击越来越大,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安全建设是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国家文化和软实力的战略性课题,是新媒体技术与文化主体交融的结晶,表现出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等特征。国家能够在网络文化传播中,坚持正确的价值观,不受不良文化渗透影响,维护国家的利益和安全。

二、网络文化安全现状研究

对于网络文化安全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一直受到学者们的关注。Andrew Keen认为,网络自身的问题不断地发展与显现,互联网等业余媒介的扩张会造成文化平庸,网络信息数据激增会造成信息质量下降,传统社会文化安全卫士,如权威机构、媒介工作者素质下降甚至文化腐朽。国内学者们主要从网络信息安全,网络文化对传统文化、道德价值观念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与挑战等方面去把握网络文化安全存在的问题,而学界普遍认为导致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管理方式、法制工作、行政效能、网络技术等方面。

四、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治理与构建

虽然国外在概念上对网络文化安全还没有确切的界定与研究,但在网络文化安全行动纲领与政策法规制定的实践上却很丰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2006年就启动了“全球网络环境创新”项目,其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新的、安全的、可控可管的网络体系结构,其中包括下一代互联网的管理控制问题。截至2014年,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或地区颁布了相关网络空间国家安全战略。其中,美国先后出台了《网络安全框架》等40多份与网络安全有关的文件,并成立“网络办公室”,直接对总统负责。日本于2013年6月制定了《网络安全战略》,首次明确提出“网络安全立国”。印度于2013年5月颁布了《国家网络安全策略》,提出“安全可信的计算机环境”的理念。我国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建设先进网络文化”作为战略目标,并明确提出要加强网络文化安全全方位的管理能力。但是,加强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话语权、构建网络强国与新型主流网络文化仍然任务艰巨,需要我们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1.网络文化安全的理论构建

当前网络文化正由硬件技术结构与体系的建设向软实力内涵建设转向,而网络文化安全也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网络应用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在厘清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现状与安全治理的基础上,从新的时空观来解读网络文化安全的内涵与外延,精确把握新时期网络文化安全建设与治理,任务艰巨,要求迫切。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同志提出了要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因此,在进一步加强基础硬件建设、网络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制度保障与机制创新等要素建设的基础上,在广义上,我们应从国际共享、国家安全、网络发展与文化建设的多维要素内涵与逻辑关系进行综合性探讨。在狭义上,我们应从正确处理好国家、社会与人和谐发展的视角,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的智能性、安全性与可管理性,加强网络文化传播与内容建设,加强网民的素养与能力培养。

2.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战略安排

在大数据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处于机遇与挑战的重要发展战略期,要从国家安全与文化强国战略、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治理等视角认真研究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与路径部署。就当前世界与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发展的要求与趋势来看,应本着“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原则,切实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发展与治理的政策环境、管理模式、技术创新、内容整合与传播机理等方面的研究。特别是在互联网发展面临着人类社会对互联网需求的不断增长同网络理论与技术本身发展不充分之间矛盾挑战的背景下,我们还应从传受交互需求视角研究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发展嬗变的过程、关系类型、媒介融合、受众文化心理与素质状况等,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的传播状况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与发展的路径关系、影响因素与整体框架。

3.网络文化安全治理体系的协同创新与提升路径构建

我们应立足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发展的战略要求,借鉴国内外网络文化安全建设的成功经验,正确把脉未来网络文化安全的内涵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一方面,在现有国家网络文化宏观政策机制的设计与制度安排的基础上,进一步重点研究网络文化安全发展的背景、文化创新、战略架构、内容分类、技术支撑、用户素养等维度的机制支持;另一方面,要加强国家立法、政策安排、制度建设等各要素的联动、融合以及协同创新,形成立体、多维度的国家网络文化安全治理提升的宏观环境。同时,作为一个社会融比较强的社交平台,我们还应积极挖掘与发挥网络文化安全方面的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实施路径的创新,其中主要包括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内容、行业、技术、人才等动力支持系统的构建,我国网络文化安全发展的社会组织与资源调动、融合与创新的研究,以及媒介社会化环境下我国网络文化安全治理的机制构建等。此外,我国应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化安全本土化实施的构建与实践,着重加强在网络文化安全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联动、话语生产与媒介融合、信息资源共享与品牌延伸、专业人才管理与网民媒介素养提升等方面进行创新与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接地气的、有序的、和谐发展的网络文化安全生态。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第6篇

随着越来越多传统的安全产品和安全技术被广泛应用,网络安全级别也得到了相应提升。但是,新型安全事件日益增多,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也呈上升之势。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传统的安全产品侧重于边界接口的防御和终端安全的防护,而缺乏对网络内部的整体安全管理。另外,私接设备、私改IP、私搭乱建对网络安全管理也是一种困扰。

北京艾科网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艾科网信)提供创新的ID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可彻底解决上述安全难题。

在此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下,艾科网信董事长宁辉表示:“8年前,我本着对网络安全事业的热忱与一行人员创立艾科网信。多年来,艾科网信为各领域提供了大量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作为国内一家专业的网络安全服务提供商,艾科网信将竭尽所能,为中国的网络安全事业尽一份力,致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网络安全系统。”

艾科网信成立于2007年,秉承“诚信、合作、共赢”的企业宗旨,着力于“创新更安全”的研究方向,结合中国实际的网络情况和安全态势,创新地提出了实名制网络管理解决方案,实现了用户、IP、终端的有机关联,为管理和审计提供了新的模式。艾科网信还提出了“内网规范管理”的理念,以实名管理为基础,实现按人、按角色规划安全策略,结合信息技术等级保护的相关技术标准,开创性地研发出实名制准入控制系统。在“震网”事件之后,针对网络和工业控制系统的可视化技术成了艾科网信发展的重点。艾科网信把接入网络中的所有设备均纳入管理员的管理视野,并能准确地告知管理员这些设备的位置,哪些设备有异常等,在第一时间为管理员有效地洞悉网络整体安全情况提供相关的数据和视图。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第7篇

打开智力解放之门

王强东(省社科院文化产业与新闻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第三个划时代的神话

由蒸汽机引发的“工业革命”创造了比以往所有历史时期还要多的财富(恩格斯);100年前发电机引发的“电力革命”,创造了人间第二个科技神话;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和网络经济的兴起,则宣告了第三个科技神话时代的来临。与前两个科技神话以人的体力解放特性不同的是,网络科技一举打开了人的智力解放之门,这预示着将给人类社会带来更深刻、更壮丽和更伟大的飞跃。

IT之热如火如荼

以PC和电子智能为标志的网络经济是信息产业化、产业信息化、商务网络化和消费网络化的综合体。它以电子学、光电子学、计算机科学及电子通讯学为科学基础;而其直接的技术基础则是信息技术,即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IT的核心是电子计算机、软件、智能件和电子通讯网。这些高新技术元素结合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就爆发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热潮或科技神话。

网络热潮的迅猛兴起,让堪称科学预言大师的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都始料未及。上世纪最后几年,Internet,即国际互联网一问世就席卷全球,信息产业和网络经济呈现爆炸式或井喷式发展。在美国,AOL(美国在线)网络公司瞬间暴富,竟然一下拿出1645亿美元收购成立70多年,且是世界上最大娱乐媒体的时代华纳公司。门户网站雅虎的股票1996年在美国上市,发行当天,股票市值就创高达48亿美元,年轻的杨致远由穷学生一跃为亿万富翁,谱写了网络科技“光速式”致富传奇。在中国广州,1998年2月,花20万元建立的网,几经倒卖,2000年再转手则卖了3.7亿元。从20万到3.7亿才两年,网站身价涨了1850倍。更多网络经济或IT奇迹在争奇斗艳地发生:鼠标一点,地球就成了地球村,地球村又变成了聊天室;电脑一开,海量的信息就扑面而来,网站顷刻就被戴上第四媒体的桂冠,其传播维度、速度和容量让传统媒体相形见绌;电子商务的展开,足不出户,也可货如轮转;网络金融的施行,键盘一敲,资金即可进出千千万。网络仿佛成了阿拉丁神灯或摇钱树,想干事就成事,想赚钱就来钱。谁抓住了网络,就等于抓住了钱袋,把握了未来。网络经济显示了创业者以神奇莫测的方式和近乎“光速”积累财富的神话。于是,企业家争先恐后地扑向网络,“.com”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兴起,风险投资基金接踵而至,大把大把的资金在Internet中燃烧,纳斯达克指数从2000直窜到5000,节节攀升。短短几年,网络经济的主体信息产业,就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IT之热热遍全球世界。

风云变幻,网络经济再起程

也许是未能找到网络经济价值链中营运增值的有效环节,也许是缺乏明确的赢利机制和可行的牟利模式,也许是没有把握住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也许是对网络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节奏判断不准确,更可能是支撑网络经济的节点——网民和网企的基数还没有达到赢利的门槛(诚如专家所指,网络游戏业务必须有在线人数1万人以上,电子商务必须有1000万连接Internet的电子终端铺垫,才能达到盈亏平衡点),总之,网络经济的热潮也伴生了泡沫。从2000年下半年开始,一些泡沫相继破裂,纳斯达克指数急转直下,从暴升转向狂跌,直跌到2000点以下;曾经如日中天的英特尔、思科公司和中国的新浪、搜狐等网络企业的股票缩水得惨不忍睹;“.com”公司大量倒闭,减薪、裁员络绎不绝;许多风险投资打了水漂或血本无归;过去成功的网络商店,如亚马逊、8848网,当当书店等亏损日增,难以为继;昨日风光无限的网站“首席执行官”,工作和收入朝不保夕。风风火火的IT热潮慢慢沉寂。人们在思考:网络科技神话是梦幻、博弈、博智还是博傻,网络经济向何处去?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网络经济的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不可动摇,网络经济的实效也得到了实践验证,只是其社会基础、市场基础或网络终端基础有待时间的夯实、积聚和加强。网络经济绝不是泡沫经济,对于滚滚潮流而言,泡沫是微不足道的;经过网络经济初级阶段澎湃激情和热血的洗礼,企业界冷静地吸取了教训,脚踏实地,重新进发。

网络经济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李新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网络经济的强大生命力首先来自其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广阔的市场基础及其前景。网络经济的技术基础是信息技术,主要包括硬件、软件、智能件和支撑网络。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高新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导致了社会经济系统结构优化、运行机制完善、经济效益提高、宏观调控手段更加有效等。同时,信息技术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市场。正是由于信息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得各行各业都具有了信息行业的特征,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家庭之间,行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生产、流通、分配、消 费各个领域,以及世界各国的经济主体,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网络而连接起来,由此形成了网络经济的强劲持续发展。

鲜明的优势与特征

网络经济的生命力还来自于它的许多鲜明特征。(1)电子计算机网络可以>,!

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这些特征密切相联系,网络经济的生命力还体现在它蓬勃增长的经济效益和普遍惠予的社会效益上。信息技术和网络经济的发展,对整个经济系统具有倍增效应、加速效应、重组效应、先导效应、提升效应、协调效应、组织效应、扩散效应、科技主体效应(科学技术包括信息科学和信息技术成为了生产力要素的主体)等。从经济效益来看,信息网络本身具有规模经济性,网络连接的企业和人数越多,对网络本身和连接其中的企业和个人来说效益就越大;其次是信息网络为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的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电子计算机网络能够帮助企业缩短决策、生产、销售的时间,缩短甚至消灭各种经济活动相互衔接的时间滞差(如网络金融的兴起就消灭了传统金融转账业务中“在途资金”的存在),加快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反应速度,从而带来速度效益或速度经济性。网上经济活动和网上虚拟企业是最有可能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因此,网络又显著地扩大了经济主体的范围经济性。信息网络和管理软件的应用,使宏观层次和微观层次都能产生协同效应,其直接成果则是经济效益提高和各种管理成本陆续降低,这是网络经济的协同效益或协同经济性。网络经济还释放出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使整个社会的结构、运行和管理过程都发生重要的、建设性的变革,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重大的、创新性的变化。

全方位发展的网络时代

向晓梅(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风雨过后是彩虹。经过近两年的稳步发展,网络经济东山再起,重振雄风。如今,它已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和每一个方面。

电子商务

通过电子网络组织生产、营销和流通的商业活动叫电子商务。它不仅指网络交易,而且指所有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降低成本、增加价值和创造商机的活动,包括通过电子网络实现从原材料查询、采购、产品展示、订购到出品、储运以及电子支付等一系列的贸易活动。与传统贸易相比,电子商务主要特征是在网上传播商品和服务信息,以及完成全部或部分交易;主要优势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竞争力、增加贸易机会、提供便捷进入市场的途径等。电子商务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和网络经济的主要形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商家、企业和政府职能部门接受和认同。同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电子商务正在对社会和经济生活产生更加巨大的影响,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普及。

网络金融

以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和软件技术为支撑,融合传统和现代金融服务的金融运作形式称为网络金融。它是在互联网上开展的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多种金融业务的总称,范围涵盖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它不同于传统的以物理形态存在的金融活动,而是存在于电子空间中的金融活动,其存在形态是虚拟化的、运行方式是网络化的。具有活动不受时空限制、业务处理高效化、品种多样化、服务成本低、服务个性化、交易直接化、活动全球化等不同于传统金融服务的特征。它是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产物,是适应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而产生的网络时代的金融运行模式。网络金融服务适应了网络经济时代金融活动的需要,并推动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它是未来金融发展的方向。

电子政务

政府在互联网上实现其职能的形式就叫电子政务。它的实质就是建构“虚拟政务”,包括总量庞大的电子政务采购,向社会提供跨时间、跨地点和跨部门的全天候政府服务;核心是通过信息技术改革政府,从而实现一个开放的、有回应力的、负责任的和有效的政府;特点是运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通过网络将各个政府部门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各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内部相互沟通,在网站上对企业和个人提供全程服务。对于政府而言,它可以有效地加强监督,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它使得办事程序方便快捷,规范透明。电子政务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政府行政管理理念。它的出现,标志着一种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诞生和勃兴,它将成为政府实施政务的主要方式和手段之一。

企业信息化

企业运用计算机及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思想,通过内联网、外联网和互联网,开发应用信息资源,实现企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企业信息化。信息化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产品设计信息化,即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第二,生产过程信息化,即采用先进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不断提高生产过程的自 动化水平;第三,管理信息化,建立起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支撑的管理信息系统。企业信息化不仅可以使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开拓市场、扩大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有利于实现传统企业的改造和升级,使我国走上新型工业化道路,从而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水平。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重要条件,在提升企业和国家竞争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城市信息化

城市信息化,是指在城市的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电子信息设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城市和国内外的信息资源,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加速实现城市现代化的过程。城市信息化的基本建设内容包括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构建、城市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城市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城市信息服务体系的健全、城市信息教育的培植与普及、城市信息化政策与法规的制定等六个方面。城市信息化是区域信息化的核心,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带动整个城市的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城市化进程、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整个城市竞争力的作用。随着新的信息浪潮的冲击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信息化在城市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为突出。

风险防范与安全策略

丘杉(省社科院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风险与特点并存

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力大无比,所向无敌,但他也有弱点,即身不能离地。网络经济像安泰一样,虽然能创造奇迹,但也有令人担心的软肋。这就是它的风险和安全患。

网络经济特点很多,有创新性、虚拟性、不确定性、爆发性等等。特点如何表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些特点的后面,贯穿有一条主线,那就是经济风险的增大。

创新性这一非常正面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带来对经济风险的压力。不断创新成为生产和发展网络经济中最重要最普遍的现象。创新意味着风险,无创新无发展,但创新并不能直接带来发展和稳定。创新的失败意味着经济安全受到威胁。

虚拟性带来对经济风险的强大压力。虚拟化突出的特征是货币从有形走向无形。虚拟化使得价值和价格分离,实物流通与价值流通分离,交易和消费分离,交易双方的地域分离。在众多的分离中,埋藏着背离、隔阂、欺骗,因此带来经济的不安全。

不确定性带来经济风险压力。在网络经济条件下,经济活动出现多重的不确定性,包括信息质量的不确定、交易对象的不确定、交易手段的不确定,存在较多的隐患。

信息的爆发性带来经济风险压力。财富的爆发式增长,企业和个人财富迅速积累。这些爆发性在社会管理、商业组织和思想没有及时跟上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商业周期的断裂、产业成长周期的断裂和社会关系的断裂,令到社会经济的不安全。

技术依赖也带来经济风险的压力。网络经济就是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扩展成的一个庞大的高技术群,包括电脑技术、通信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软件技术和数字压缩等。网络经济的技术性,造成经济安全依赖技术,而经济的安全状况又与技术状况紧密相连。技术的不当应用和恶意使用,带来安全的隐患。

从网络经济的特点可以发觉,在网络经济形态中,经济风险的压力大大增加了。因此,安全问题,在网络经济条件下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显得突出。

网络经济风险在中国

我国发展网络经济,可能碰到的主要风险有宏观上的,如国际经济秩序风险。个别发达国家可能将网络霸权、信息霸权和原有的资本霸权、技术霸权结合在一起,谋求帝国霸权。也有微观上的,如信息失真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管理失效风险、技术风险等。就后者而言,我国通信和计算机领域的多数关键技术还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处于被动状态。由于技术还相对落后,属于自己的原创性技术不多。不光是开发能力不强,维修和保养的能力也有限。一些信息网络、特别是通讯网络使用的是发达国家的信息设备,但这些进口设备是否埋伏着“特洛伊木马”,尚不得而知。抵御这类威胁的能力很难掌控,因而技术风险加大。

黑客的恶意攻击又是另外一种特殊风险。所谓黑客,现在一般泛指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非法入侵者。黑客们在社会各地四处出击,寻找机会袭击网络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黑客攻击,目前已成为计算机网络所面临的重大威胁。如今,无论是个人、企业,还是政府机构,只要进入计算机网络,都会感到黑客带来的网络安全威胁。

网络经济安全策略

我国网络经济安全策略,主要包括六个方面:一是要提高网络经济风险意识。提高风险意识是第一位的,风险是一种可能性,对它有防范的准备,就可避免使其变成现实性,或至少可以减少它的破坏性。二是要建立各级网络安全体系。其中包括网络安全预警系统、网络危机应急系统、网络救助系统、网络硬件安全系统、网络软件安全系统、网络交易安全系统等等。三是要突出防范网络金融风险。我国应该把网络金融安全问题当作整个网络安全体系中的重中之重。进行重点防范。在网络金融发展中要更为慎之又慎,在有确实保障条件时才发展,在监管体系足够支持时才能放开。四是要立法保障网络经济安全。网络经济中的风险防范,法律手段是最为重要的。五是要大力发展网络安全技术。防范风险的相关技术主要有:黑客防范技术、反病毒技术加密技术和认证技术等。六是要扩大与国外的安全合作。

与社会其它领域的风险和安全隐患(如交通事故隐患、火灾事故隐患等)相比,网络经济隐患事故的比率要低得多。但由于网络经济或信息技术是人们接触不久、了解不多的新生事物,因此,特别强调网络经济的安全意识和加强风险防范措施是完全必要的。

网络阳光升起来

文新(省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

确定的国策及发展方向

网络经济的实质是经济和社会运行的信息化。对此,党和国家已有了明确的国策和发展方向。中共十六大政治报告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同时要求“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并特别强调“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在经济和社会领域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国家《“十五”计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加速发展信息产业,大力推进信息化。要按照应用主导、面向市场、网络共建、资源共享、技术创新、竞争开放的发展思路,努力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加速推进信息化,提高信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还具体要求“大力开发核心技术,增强计算机与网络产品、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和新型元器件等产品的制造能力,大力发展集成电路和软件产业,提高信息化装备和系统集成能力。”党和国家确定的信息化国策及发展方向,为网络经济 的进一步拓展与推进,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基础更加巩固,影响与日俱增

网络经济经过近几年来的调整和稳健发展,其市场基础、技术基础和社会基础都得到明显加强和巩固。首先,市场基础迅速扩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4年7月的最新“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中国互联网个人用户已达8700万,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广东的互联网用户长期居全国第一,目前已达1060多万,且还在高速增长。从企业看,中国总数1000万家左右的企业中目前已有57.6%建立了内部局域网,且几乎全部实现了与Internet的连结。同时,手机也成了网络终端。截止2003年底,中国手机用户达2.9亿户,是名副其实的第一手机终端大国;而广东手机用户达4308.9万户,同样是实至名归的第一手机使用大省。根据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的效益和功能与终端的数量不是成正比增长,而是呈指数递增。”上述天量的电子终端,其经济效益可想而知。如2003年公布的中国首富,就是网易网站的老板——32岁的浙江人丁磊;而同为浙江人、31岁的陈天桥——盛大网络公司的总裁,则拿了2004中国富豪榜的“榜眼”。年轻的网络经济催生了年轻的中国富豪。又如浙江电子商务网络公司阿里巴巴,2004年4月正式对外宣布:已实现日得利润100万元,真的是日进斗金。其次,技术基础进一步增强。如我国互联网的国际出口带宽,就从1997年的25M扩大到目前的53941M,拓宽了2157倍。网站则从1997年的1500个发展到目前的626600个,增长了4177.3%。PC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其中CPU的运算速度从当初586机型的75M,发展到目前奔腾4的3.2G,快了42倍多,且创造了移动奔腾即迅驰技术。个人或家庭上网带宽从开始时的50KB扩展到当前的2M,加大[,!]了40倍。而大型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则发展到了11万亿次/每秒。再次,社会基础大幅拓宽。网络经济从当初单纯的计算机行业扩展到社会各行各业,除了作为主体的电脑业、软件业、网络业、网站业、通讯业等规模不断加大之外,金融业、影视业、机器人业、数码电器业、新闻媒体、交通、能源、材料、教育、医疗、旅游、娱乐、出版发行、行政管理及军事等,都不同程度地进入了网络经济的领域,或者嵌入了网络经济的因素与成分。而且,其程度仍在与日俱增。

新经济催生新文明

网络安全创新技术第8篇

虚拟网是一种利用公共通信网络进行企业内部数据信息传输的虚拟专用网络,通过将虚拟网技术应用到电力企业信息网络中,能够实现对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快速覆盖,有效的降低网络工程的建设成本,同时还能够降低网络维护、升级的工作量。正是由于虚拟网技术的这些优点,虚拟网技术在电力企业信息网络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2虚拟网技术的原理分析

通过将虚拟网技术应用在电力企业信息网络中,位于不通区域的统一行业通过接入当地的因特网,能够组件一个统一、高效的行业网络,这样能够显著的提高电力行业各个分支结构网络的可扩展性,更加灵活的协调网络以及调整行业的各个分支机构。虚拟网技术在电力企业信息网络中的应用,主要依赖身份认证技术、加密技术与解密技术以及隧道技术,通过各项技术的相互协作,保证创建的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网络安全性以及有效联通性。

(1)身份认证技术。虚拟网跨越了没有安全保证的公共网络平台,一些没有授权的隧道或者用户通过非法的手段可以闯进电力企业的信息网络中,为了保证信息安全,虚拟网技术必须创建完善的用户安全认证体系,在一个虚拟网络中至少存在一个或者几个安全认证服务器,例如,RADIUS(远程拨入用户安全服务器),当远程用户接入时,并要求创建安全隧道时,虚拟网能够根据用户中心的数据库认证用户的身份与全新,并决定该用户是否具有相应的访问权限,如果该用户不具备相应的权限,则隧道将被立刻中断。此外,虚拟网的身份认真还可以从用户被允许的拨接地点、用户最常接入限制、IP分配以及访问请求等进行多方面的验证,以此保证虚拟网的安全性。

(2)加密技术与解密技术。依靠加密技术和解密技术,能够保证虚拟网技术的安全性,通过隧道技术能够创建一个专用信息通道连接两端的设备,两边的设备也可以在信任关系的基础上设置加密与解密功能,例如IPSec协议,显著的提高了虚拟网的安全性。

(3)隧道技术。隧道技术是虚拟网技术的核心,用于创建和拆除两端之间或者两点之间的数据传输隧道,按照应用的不同,可以将隧道分为两种,即端到端与点到点,端到端的隧道技术主要用于两个局域网络的跨网络连接;点到点的隧道技术通常用于两台主机之间的安全通道连接。

3虚拟网技术在电力企业信息网络中的应用分析

(1)虚拟网技术的应用依赖于控制软件。电力企业信息网络的创建应该充分的利用虚拟网的特殊性,如果没有根据虚拟网的特性,将虚拟网功能升级到服务器、路由器以及防火墙等设备时,将会导致虚拟网的性能不能有效的融入到相应的设备中,更不能充分的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同时还会造成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物力的浪费,增加电力企业的成本支出。同时,虚拟网技术中的加密技术、解密技术以及隧道技术的使用,会导致信息网络信息量的增加,给硬件设备带来很大的负荷,会对信息网络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电力企业在利用虚拟网技术创建信息网络时,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状况选用专业的虚拟网专用设备,以此保证设备能够承担信息网的实际负荷,进而保证创建的信息网络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2)虚拟网技术的应用必须考虑信息网络现状。不同企业的发展速度不同,电力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选择与自身信息网络相适应的虚拟网技术,通过合理的虚拟网技术为企业创建完善的信息网络,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交流。同时,电力企业中存在许多分支机构和部分,各个部门与机构对于信息网络功能的需求也存在差异,对网络建设程度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电力企业在利用虚拟网技术创建信息网络时,应该根据各个部门、机构的实际状况,采用多种协议共存的方式,为信息网络选用专用的实施协议,为不同机构、部门以及业务提供相应的服务,同时通过创建多个相互独立的虚拟网,设置不同的服务等级与安全等级,能够保证信息通信的安全性。

(3)虚拟网技术的应用需要规范认证策略。电力企业在应用虚拟网技术创建信息网络时,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创建合理的虚拟网技术安全认证策略,制定科学的使用规范,选择科学的加密方法与秘钥技术,创建完善的虚拟网技术安全认证体系,以此保证创建的信息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同时,还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责任以及使用权限,对于违规操作现象,相关部门应该进行严厉的处罚。

4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