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优秀范文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赏析八篇

时间:2023-05-18 16:58:40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概况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07-0226-02

自2003年我国开始实行《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后,我国建筑市场逐渐实现规范化。工程量清单计价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市场竞争的要求,同时可以对业主资金使用效益进行有效提升,并帮助施工企业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并对其经营管理进行有效改善,在对劳动生产率进行有效提升与施工方案合理确定的基础上,实现企业发展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一、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概况

工程量清单是指承包合同内规定的准备实施的所有项目及内容,遵循工程部位、性质与工程数量、单价等内容列表表示出来,并将其作为招投标后工程价款计算的重要参照信息,同时也是承包合同的主要构成成分。现阶段,建筑工程建设中普遍选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在这种方式应用中,应对工程质量加以重视,并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真实反映。定额是传统定额计价模式计价的主要依据,这种计价模式将竞争报价中最重要的价格因素固定化了,对竞争起到全面性的遏制作用。定额项目与市场之间存在脱节的现状,为此,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工程计价模式方面,已经从传统定额计价模式转向了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现了量价分离。这种计价模式的推行,不仅深化了我国工程造价改革,还推动了建筑事业的快速发展,是规范建筑市场秩序的重要途径,基于此,相比与原有定额计价模式,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工程量清单是招标工程标底编制、投标报价及调整工程结算工程量的重要参考信息。利用工程量清单招标可以将计算投标报价的流程进行简单化,并能对投标报价时间进行大幅度缩减,为投标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良好环境。

二是工程量清单计价必须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市场竞争的规则相符合,在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大幅度提升的同时,确保制定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利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投标单位仅需要负责其自身报价的成本与单价,对风险管理的有效实行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三是通过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利用,对管理和控制建筑工程标底十分有利,避免标底泄漏等情况的出现。

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必须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与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运用的基础上,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全面实行,不仅可以对建筑工程施工承发包计价行为加以规范,还可以对建筑工程承发包双方合法权益加以维护,同时还是深化工程造价改革,推动建筑事业快速发展的动力。

一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能够对市场经济规律进行反映。与一般商品相比,在市场竞争中建筑产品同样收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及货币流通规律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要求由施工单位完成人力、材料、机械消耗量与施工措施消耗量等内容的确定,这样对建筑工程在市场中价格体系的形成十分有利,并能对其真实价值进行充分反映。

二是合同价的合理确定与实现工程合同价是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目标。获得竞争性投标报价、有效评价最合理报价与签订合同预先控制造价变更是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体现。作为统一报价的基础,工程量清单是获得竞争性投标报价的重要保障。合同价的确定促使工程造价与工程实际价值更为接近,其中投标报价与标底是合同价确定的重要因素。在这个施工阶段,必须进行工程项目招投标文件的详细编制,如招标公告、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等,这些条款中大部分都对工程项目造价的确定及控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都是工程各环节造价控制的重要保障。为此,避免各种失误的出现,做到准确、详尽。

三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应遵循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报价、市场竞争形成价格的原则。在全国范围内由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工程量清单计价原则、方式等内容的统一确定,如项目编号、项目名称等。并将自主报价与市场竞争等空间留给企业,依据企业本身综合实力,确定施工方式、人力、材料、机械等消耗量的水平等。这样可以给予企业充分选择的权力,并对建筑工程成本控制十分有利,进而推动建筑企业的发展。

四是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对合理分担建筑市场风险十分有利。因建筑工程具有特殊性,在建设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人为因素、自然因素等。这种情况下将加大建筑工程施工的风险。选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投标单位不需要负责变更工程量及工程量计算失误等方面带来的风险,这种情况下,对合理分担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风险十分有利。

三、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的几点思考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第2篇

【关键词】中职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 行动导向模式 任务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1B-0038-02

中职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部提出要积极推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专业建设,引导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我们要如何教?教什么?学生要如何学?学什么才能与市场需求接轨?如何帮助学生通过中职阶段的学习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并顺利实现就业或为继续深造打下基础,成为中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实际问题。中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普遍存在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的现象,学科型知识体系的内容构架和传统的讲授法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和无法满足学生及用人单位工作岗位的需要,如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值得教师深入研究。

一、中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方面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是中职学校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建筑企业进行现代科学管理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应用技术。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大多还是沿用学科型知识体系,理论性太强,实践性、应用性不够,实用性不强,无法体现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导向教学新模式。

(二)学生方面

建筑类专业的中职学生活泼好动,但普遍存在底子薄、基础差、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对理论不感兴趣的情况;在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学习中存在学习吃力、计算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弱等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对计算规则模糊、应用能力差,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甚至到后面的厌学现象都时有发生。

(三)教学方面

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学校和教师都进行了不同的教学改革,虽然改革后课堂效果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总是不能杜绝学生上课睡觉、玩手机这些现象,相当多的老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为主、以老师为主,老师没有把课堂让给学生,仍然在扮演着导演加演员的角色,老师以讲为主,学生也主要是被动地听,缺乏任务的驱动。

二、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改革

(一)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

教学内容是一门课程的核心,是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关键。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有较强的时效性,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新规范、新定额、新技术、新材料的使用,注重教学内容的融合和知识的更新。教学中要坚持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原则,采用讲练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突出实用够用,加强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培养。结合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分项工程量的计算是本课程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内容不用全,不要面面俱到,要结合施工过程中实际容易发生的、同学们工作中容易遇到的问题去加以讲解,基于此原则,本课程以实际施工过程为导向,教学中选择一套实际工程施工图为载体,将教学内容进行重组,按建筑部位将教学内容分为五个模块开展项目教学,融合计量和计价的内容,在每个子项目的工程量计算中穿插定额的查找、认知、套用、换算等基础知识,让同学们在应用中不知不觉地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不是专门系统地按章节讲解理论,而是根据工作过程和岗位需求进行知识点的重新划分和教学内容的组合,避免让学生感觉乏味和不理解。 (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计算能力。本课程在教学中遵循实用、够用的原则,契合学生的岗位需求和工作需要,在教学中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培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为学生今后的自我提升打下基础。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行为导向”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以项目模式推进任务式教学,发挥学生潜能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及团队协作能力,以做中学、学中做来贯穿教学过程,按计量计价实际工作过程及施工过程为导向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顺序,遵循列项计算工程量的基本工作思路,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教师引入课题,布置任务。

2.学生采用分工合作的形式组成工作团队,利用参考资料(包括施工图、消耗量定额、实训手册等)列出项目名称,归纳出计算方法,明确工程量计算的范围和对象。

3.教师检查学生归纳出的计算方法,指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正确的方法完成工作任务。

4.按照小组分工学生完成各自的工作任务,填写实训手册。

5.教师展示正确计算过程和结果,学生对照自己的任务进行检查,找出存在的问题。

6.教师进行讲评,学生对自己的工作过程和结果进行自评和互评,最后教师进行综合评价。

本课程的教学是以实际项目为载体,围绕着一套施工图展开教学和完成任务,毕竟一个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有限,在教学中对载体项目未包含的内容而实际施工中常遇到的一些内容,教师可以以拓展的方式让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考虑到中职学生的具体情况,为了帮助他们归纳和总结工程量计算的方法思路,特编写参考教材《小学教学楼工程量计算实训手册》,在此《实训手册》中给出每个项目的名称和这个项目一个部位或构件的工程量计算过程,以此计算为范例,引导学生如何根据计算公式查找施工图,找出计算参数,为学生解析计算过程。学生可以参考学习,从而引申应用到其他部位或构件,辅助学生完成整个项目工程量的计算。同时也通过《实训手册》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但要注意,《实训手册》在学生列项的时候不能看,可以在列完了项目以后对照《实训手册》上的项目名称进行自查,若有误即自行改正,让学生在列项过程中完成检查过程,正确列出项目名称,为下一步工程量计算奠定基础。

(三)考核方式的改革

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的过程考核,结合课堂表现、学生作业、完成任务情况及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价学生的成绩。本课程是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掌握知识要靠平时的不断训练。因此完成任务情况是本课程考核的重点。学生必须按老师指定的项目完成课程配套项目――教学楼工程量及造价计算,并按时上交计算成果。在每次课的任务完成过程中观察、考核学生,通过学生自评和互评来检验学生的计算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及自学能力,每次课老师通过教师评价表对各组同学完成任务情况及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积累汇总形成完成任务情况的过程考核。考核中应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在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三、结语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的核心课程,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如何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以总结出一套适合中职学生学习特点和实际需求的教学新思路是专业教师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需求及契合中职学生学情的情况下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以实际工程案例作为教学内容,结合工作岗位,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重组,以项目的形式展开任务式教学是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课程的一种新尝试,对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自学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及施工图识图应用能力都有积极的作用,当然对专业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组织好一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发挥各自的长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毕业后能快速融入到工作中,避免学生毫无经验走上就业岗位,缩短企业工作中的适应期,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这些都是我们在专业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黄初升.分享教学改革的实践智慧[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第3篇

【关键词】项目管理;工程量清单;成本管理

1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概况

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考虑国内实际情况,我国通过一系列的试点,逐步形成了“政府宏观调控,企业自主定价,社会动态监管”三者相结合的清单计价方式。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指的是工程招标、投标时招标人或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编制出反映工程实体消耗和措施消耗的工程量清单,并将清单作为招标文件的一部分提供给投标人,由投标人进行报价的一种计价方式。清单计价是投标人完成工程量清单所需的全部费用,包括分部分项工程费、措施项目费、其他项目费、规费、税金。

2 项目成本管理的定义及要素分析

2.1 项目成本管理的定义

项目成本管理是为了保证完成项目的实际成本不超过预算成本的管理过程,它包括资源的配置,成本的预算以及费用的控制等各项工作。尽管项目成本管理包括很多具体的工作内容,但其核心简言之是用最短的时间,高质量低成本完成项目任务。

2.2 项目成本管理的要素分析

预算——成本预算指的是在项目施工前有关人员凭借历史数据和工程经验,在按期竣工的前提下,对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可能的发展趋势做出科学估算,选择最佳成本方案。成本预算一方面可以为各单位降低成本指明方向,也使成本控制有了基本目标。计划——成本计划是在做好成本预算的基础上,编制各项成本费用,并将目标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和施工班组中,是对项目制定的成本管理目标。所以它是建立项目成本管理责任制的基础。控制——成本控制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人力、物力和各项费用开支等各项要素采取一定措施进行监督、控制,及时预防、发现和纠正偏差,从而来保证项目成本目标的实现。是项目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它的不确定因素多、复杂,并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各阶段。分析——成本分析是找出项目成本变化情况及其变化原因的过程。成本分析主要利用项目的成本核算资料,与目标成本及类似的施工项目的实际成本进行比较,系统地研究成本变动因素及其产生的原因,总结经验,寻找降低项目施工成本的途径。成本分析可以为成本考核提供依据。核算——成本核算是统计工程施工的各项费用发生额,计算出项目总成本。它包括两个环节:首先按规定的成本开支范围对施工费用进行归集,计算出实际发生额;其次根据成本核算对象,采用适当的方法,计算出该项目的总成本及单位成本。考核——成本考核指的是项目建设过程中或项目完成后,按成本目标责任制的相关规定,对项目形成过程中的各级单位成本管理的工作进行总结与评价。它将成本实际完成指标与计划、预算进行对比,考核评定施工项目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并给予相应的奖励与处罚。承包商在签订合同确定了价格后,最终能否实现盈利就要通过控制成本来实现。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许多项目管理者在工程完工时才从财务、经营部门知道实际发生的总成本费用,此时再想控制成本已于事无补。

3 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3.1 定额计价与清单计价下成本控制的区别

传统的定额计价方式下成本控制确立为两方面,即预算成本和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计划成本都是按照国家规定与工序划分出来的,很难按照实际施工过程安排到时间区段上面,不利于过程成本控制。工程量清单计价采用的是市场竞争形成的价格机制,而计价规范中并未规定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各个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管理水平,技术水平,机械配置能力进行自主报价。工程造价最终是由双方在招投标中按照价值规律确定的。工程量清单计价下成本控制的步骤首要的是确立基本要求;其次建立实际成本数据监测体系,对实际成本进行监测;然后比较成本偏差并分析形成原因;最后是采取相关的措施对成本进行纠正。

3.2 项目成本控制的主要措施

(1)编制成本计划。编制成本计划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各清单项目目标成本值及其内容构成;横道图、网络计划图;成本强度计划曲线;其他相关的计划,如工程款收支计划、现金流量计划等。

(2)实际成本核算。成本控制要在成本核算之前开始进行,当发现成本超支时,损失已即成事实,无法挽回。所以必须加强对成本开支的监督:首先要落实成本目标,并且一一落实到各项消耗指标上。先确定工作量再下达费用指标,对于各职能部门、施工班组要落实费用指标作为控制对象;严格审查各项开支。一旦费用超支将进一步追查原因,落实相关方的责任。费用超支必须有特别审批;严格控制各项合同价格水平,如劳务供应、材料供应、设备租赁、工程分包等,尤其应对合同的价格、支付方式、结算办法和违约责任等进行详细说明。

(3)成本偏差分析。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进度计划往往会推迟或提前,即进度偏差,进度偏差同时将影响成本偏差,为了正确反映成本偏差的实际情况一定要加以考虑。挣得值法是将进度、成本相结合来确定工程成本是否存在偏差的分析方法。通过挣得值法我们可以确定成本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人工费。引起人工费超支的原因一是人工工日数,即实际用工日数大于定额工日数,另一个是人工工日单价,即实际日平均工资高于定额规定的日平均工资。二是材料费。材料费是偏差分析的重点,因它在工程成本中所占比重最大。影响材料费用节超的主要因素也分为量差和价差。量差是材料实际耗用量与定额用量之差,价差则是材料实际价格与预算价格之差。材料费用超支或结余与材料的供应量和采购价格密不可分。三是机械费。机械费分析按自有机械和租赁机械分别进行。根据预算支出与实际支出相比较,影响自有机械使用费用变动的因素主要是台班数及台班成本的变动,而影响租赁机械费用的主要是预算台班数及闲置台班数。四是管理费。按照费用项目划分,比较管理费用的实际支出与预算计划支出数,分析管理费用节超的原因。另外,工程进度延误将直接导致人工费、机械台班费用增加,因此工程窝工是影响成本的另一因素。此外,大部分的施工项目都是由多个单位共同施工,若施工作业方没有统一的领导,互相干扰,不能有效统一管理各个施工作业方,成本费用也会加大。

(4)成本偏差纠正。一是施工索赔。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承包商因非自身原因,出现损失时,应向业主提出索赔要求。基于对施工项目的熟悉,应深入研究招标文件、合同内容,配合项目部收集资料,争取更大利益的索赔和签证,如因业主原因导致的停工损失等。当业主违约未履行合同责任或是工程环境出现事先不能预见的变化等,都应通过索赔来纠正成本偏差。二是加强管理,寻求新技术方案。管理出效益,很多成本加大的原因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管理不善的原因造成的,这就必须加强各方面的管理,避免在以后的施工中重复类似错误。比如企业控制人员的规模,优化人员结构,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人员进场和退场,以减少窝工浪费,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成本费用支出。同时加大力度研究现有技术方案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以降低成本,更有效率地完成施工任务。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对项目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投标中工程造价计价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招投标文件、施工组织设计、企业内部定额是确定清单项目目标成本的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企业应不断建立完善的内部定额标准和工程造价信息系统,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真正实现招投标管理的市场化,从而在建设项目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取得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王秉桐、徐崇禄:建设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M].中国建材出版社,199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

[3]哈里森:高级项目管理:一种结构化方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4]李忠富: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第4篇

关键词:工程量清单模式;建筑造价;管控

建筑行业的发展,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采用合理科学的管控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的建筑的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以及提高建筑的经济收入。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造价的管控主要是以工程量清单模式为主。利用工程量清单,可以有效的控制工程的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保证工程每个环节的成本都能够掌握,对于整体控制工程成本十分的重要,所以,工程量清单模式下的建筑造价管控是当今社会的主要的对工程造价计算和管理的一种方式。

1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概述

1.1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程序

工程量清单模式对于我国建筑工程的造价十分的有帮助,而且其程序就是对工程清单项目进行统一的设置规则,摈弃给根据每一个项目,图纸以及招投标等要求,计算出工程量清单,为工程建筑进行计算成本造价,对每一个项目的材料的数量,价格以及定额多少都要制定做详细的数据,这样才能够有效的控制的整个工程的成本,才有助于工程造价的准确性,让建筑商能够获得相应的利益。

1.2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特征

工程量清单模式具有自己的独特的特点,所以能够制定出准确的建筑成本造价。而其特征主要就是采用综介单价的形式进行评估造价,而后要在实施的过程中,每一步的控制都得益于报价的准确情况,能够反映出施工场地的情况,同时其报价也是符合自身的实力的,不会影响到建筑商的正常发展。最重要的是,工程量清单模式可以利于风险的介理分担,减少工程风险,最后有助于相关人员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能够及时解决出现的任何情况。

1.3工程量清单模式与传统定额模式的区别

工程量清单模式与传统的定额模式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也就是在造价相关的项目中,工程量清单主要是依据自身企业的实力以及工程的实际需求量而制定的数量,具有可控性和调整性,比较准确,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而传统是定额模式,对于每一个项目的设计都一个固定的数量,而不是根据实际的情况制定的。因此,工程量清单更符合现在工程建筑的成本造价的设定和计算方法。

2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建筑工程造价控制解析

2.1工程量清单模式下业主的工作重点

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对建筑进行成本造价的控制,其工作重点主要在于对成本控制,和每一个项目环节的材料数量的控制和价格的确定。业几十说,有关人员应该注重建筑造价的过程和结合,而不是单独重视某一个环节,同时要注意市场上的材料价格的变动,和自身企业的实力,并且根据需要的材料数量进行报价和分析,以便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顺利实施。而且能够帮助建筑造价更加的精准,提高建筑商的经济收入。

2.2工程量清单模式下业主的风险管理

(1)工程招投标环节。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的控制,首先要保证承包商在招投标的环节,就有一定的应对策略,要精准的计算出应该填写的清单报价,对于建筑的成本造价一定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进行准确的估算,这样才有助于提高中标的几率。其次业主也要在招投标的环节具有一定的应对策略,需要有专业的人员对招投标的文件进行审核,保证招投标的工作是公平公正公开的,而且要保证中标者是符合标准的。

(2)合同约定环节。在工程量清单模式下,首先要确定承包商在签订合约的环节具有一定的对策,不紧要建立计量控制台账,还要规定在每一个付款周期过后,要对台账进行计算和完善,减少出现错账的机会,而且一定要有相关人员的签字,才能保证台账进行变更,尤其是在工程进度和材料有变化的过程中,台账更需要相关人员签字才能变更。其次是需要业主对合约环节有一定的对策,要建立相关的合同保障机制,这样才能保证在出现以外情况的时候,能够及时的处理。

(3)合同价款调整环节。在确定利用工程量清单对建筑进行造价的时候,就要有承包款的调整环节,也就是说承包商需要对价格调整环节具有相关的对策,在出现工程变更的时候,需要借助于台账来了解工程的变更内容和价格。同时还要对做好工程索赔的工作,预防因为某些变更导致业主提出索赔的情况,同时也能及时的进行处理。而工程变革和工程速配的对策,都关系到建筑商的成本控制和经济收入。

(4)工程计量支付环节。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在一定时期结算工资以及相关的款项。所以,承包商在支付环节,需要制定相关的策略,能够保证每一个项目环节的资金都结算到位,不会出现拖欠的现象。而且一定要展昭制定的支付款项的时间进行付款,同时对与款项的支付要进行动态记录,这样才能保证减少出现错账的机会。而且业主在衡量支付的情况下,可以根据计量的数据进行检查是否有错漏。

(5)竣工结算环节。建筑工程竣工之后,需要进行统一结算,而在结算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资金运转到位,才能定时的解决工程资金结算的问题。不仅需要承包商在场对工程进行结算,还需要业主出面进行监督,这样可以避免出现结算资金出现问题的情况。

3结束语

我国的的建筑工程快速的发展,而且对工程的成本控制方法也在不断的改变。尤其是在发现工程量清单模式下,可以有效的管控建筑工程造价,能够控制建筑成本,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十分的重要,所以,利用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特点,可以有效的帮助建筑工程精准的计算出每一个环节的成本价格,对于建筑的整体造价也是十分的精准的。因此,要掌握工程量清单模式的特点以及方法,对于建筑工程的造价十分的重要,对于建筑工程顺利施工也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石川.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建筑工程承发包商造价管理与控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5):103-105.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第5篇

Abstract: With the booming of the construction labour market,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labour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in project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first elaborates the current construction labor contracting from four ways:contracting according to project, contracting according to professional, contracting according to type of work, daywork. Then standing in the government's point of view, this paper establishes the model of construction labor valuation from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labor costs, the val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labor costs, the program of construction labor valuation under list valuation environment. And finally, the paper advocates the local construction department establishing a construction labor valuation guide as quickly and elaborate the main content in the guide in order to regulate the construction labor subcontracting engineering valuation.

关键词: 清单计价;劳务分包;计价模式

Key words: list valuation;labor subcontracting;valuation model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4-0095-03

1 建筑劳务计价模式研究的意义

自2005年建设部颁布《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以来,全国建筑劳务市场得到逐步健全和规范,各地为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工程交易,纷纷建立建筑劳务交易服务机构,如天津市建筑劳务交易服务中心。当前,建筑劳务分包工程交易频繁,成为建筑交易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劳务交易的核心是建筑劳务分包工程价格的确定。因此,建筑劳务计价已成为现代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议题,规范建筑劳务分包工程计价行为,不仅对合理确定劳务分包工程造价,维护劳务作业发、承包双方权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关系到3200万建筑农民工的切身利益。

我国工程计价领域正处于改革阶段,建设部于2003年、2008年相继颁布了《GB50500-2003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建设工程计价由传统的定额计价过渡为工程量清单计价。因此,建立的建筑劳务计价模式需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建筑劳务计价模式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保持贯通,以减少劳务工程计价、劳务工程交易、劳务工程结算的工作量;二是劳务工程计价模式满足建筑劳务行业的特殊要求。考虑建筑劳务企业的管理力量有限,劳务工程计价模式应尽可能简化;建筑劳务计价应适用于各种劳务工种、各种劳务工作、各种劳务分包方式的计价。

因此,在当前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环境下,研究建筑劳务分包工程计价模式是非常必要的。

2 现行建筑劳务发包方式

2.1 以项目为单元发包:总承包企业或专业承包企业在签订工程施工合同后,以项目为单元划分劳务合同包,项目可以是一个单项工程或单位工程,也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建设项目,通过此方式,劳务发包人将一个建设项目劳务发包给一个或多个劳务承包人。

以项目为单元劳务发包方式,劳务发包人面对的承包人的数量相对有限,管理工作量减少,合同包之间的界面清晰,便于管理和协调。但此发包方式,因为劳务合同标的额通常较大,实施劳务合同的周期较长,因此劳务承包人面临的风险较大;另外,建设工程单体的规模越来越大,工期要求越来越高,涉及到多专业、多工种并行施工,现场协调管理工作量较大,劳务承包人现场需配备一定数量的管理人员,同时,对劳务企业的一线技工的数量与结构提出较高要求。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第6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预算,BIM模式,课程建设,教学模式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是工程造价专业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其综合性与实用性很强,学生需要掌握基本建设造价文件的分类及工程量清单计价的依据、方法和程序;掌握工程量计算规则、工程量清单编制及综合单价的组价方法;熟悉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查;了解计量与计价的软件应用。伴随当今国际大趋势BIM模式的出现,这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建筑行业综合设计施工技术,近几年在我国建筑行业展开发展与应用,因此对专业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与影响。从设计、预算、施工、结算的全过程均发生变革,由此对《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提出新的课程方案。

1《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特点

1.1传统授课模式存在部分问题

《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主要核心为让学生掌握建筑工程计价的概念,工程量清单计价的方法、程序,建筑工程消耗量定额的编制及应用;人工、材料、机械台班单价的组成及确定;竣工结算与竣工决算的概念,竣工结算的编制与审查[1]。授课模式基本上为熟悉工程图纸,然后进行分部分项工程列项,进行工程量计算,添加相应定额,进行内部调整,完成预算。内容重点为工程量计算与校核,但是对于目前工程领域现状而言,成本控制为核心。

1.2课程核心———重量轻价

传统的《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教学模式基本重心为工程量计算,同时要求精确程度的控制,所以要求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工程量计算为核心进行展开,而忽略了价格的完善,但这恰恰背离了课程的本质,需要量价统一,才是完美的工程造价过程。

2基于BIM的新课程方案

2.1BIM模式的优势地位

当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已经进入全过程管控阶段,BIM技术应用可有效减少能源与资源消耗。美国做了一个研究,统计了48个运用BIM技术的项目,研究发现通过运用BIM技术可消除40%预算外更改,同时造价估算控制在3%精确度范围内,BIM技术通过发现和解决冲突,将合同价格降低10%,项目工期缩短了7%,及早便可实现投资回报。计算精确程度与快慢程度直接影响预算编制质量与效益。BIM技术的自动算量功能可提升计算客观性与效率,还可利用三维模型对规则或不规则构建等进行准确计算,也可实时完成三维模型的实体减扣计算,无论是效率、准确率还是客观性上都有保障[2]。

2.2《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建设方案设想

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工程量统计与校核上,三维模型建立后可自动生成具体的相关工程数据,对比二维设计工程量报表与统计情况来看,可发现数据偏差大量减少,课程采用建模软件REVIT模型导入,三维模型建立后可自动生成具体工程量计算数据,从而高精准、高效率的完成工程计量的相关工作。

2.3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紧密融合

《建筑工程预算》为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伴随BIM技术对课程建设与完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建模软件的利用,打开了从设计到施工、从设计到预算的完美融合,模型建立之初则体现了后期工程算量的对接问题,课程中引入基于BIM的REVIT软件学习,模型建立则后期数据随之产生,所以相比传统工程造价过程,BIM技术的应用可谓是对工程造价的一次颠覆性革命,具有不可比拟的绝对优势,全面提升工程造价行业效率与信息化管理水平,优化管理流程,具有显著的应用优势。

2.4技能大赛的优势地位

高职教育重心在于培养可操作型人才,就业即能上岗,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时刻以学生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结合专业知识的渗入,完成建筑工程预算的全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引入与企业发展相关的技能大赛的参与机会,通过参加各项技能大赛,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促进了教师教学目标与企业结合的准确定位,师生相长,从钢筋、土建、装饰到安装水电,再到计价的合理流程。

2.5与实训室软硬件建设的有效配合

伴随现在工程技术的进步,现在《建筑工程预算》课程的学习内容以软件操作为主,理论知识学习为辅,所以课程的教授过程主要在专业实训室展开,这就要求课程的建设方案以软件操作为主,辅助手工算量与计价,从钢筋到土建,结合广联达系列软件,进行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与建设,因建筑工程规模大、周期长、涉及数据繁多、造价值高,分阶段的多次性计价科学性受影响,所以要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与实际工程案例结合进行展开。

3BIM模式下课程的发展趋势

建筑工程全过程造价贯穿项目的立项、设计、招投标、施工、结算五大完整阶段,每个阶段的管理都为最终项目投资效益服务,利用BIM技术可发挥其自身优越性在工程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中提供更好的服务[3]。《建筑工程预算》课程在教学模式设计时,重点突出职业能力的教育,教师作为主导领路人,应设计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合理运用工学交替、任务驱动等各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BIM技术的应用使得复杂繁琐耗时耗力的工程量计算在设计阶段即可高效完成,具有精准度高、效率高的特点,工程造价管理核心转变为全过程造价控制,减少繁琐的工程量计算,并对工程造价人员的能力与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重心由工程量计算向计价控制转移。BIM技术在造价管理方面的最大优势体现在工程量统计与核查上,一份合理预算的基本出发点就是量的调整与价的规范,BIM技术的介入应用可有效消除偏差[4]。BIM技术在中国的大力应用和推广,必将充分发挥其在建筑领域的领先优势,对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进行整合,项目各参与方的信息亦能充分共享,必将资源浪费降至最低,从而达到成本节约,效益提升的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沈详华,方俊,杜春艳.建筑工程概预算[M].第4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王英,李阳,王廷魁.基于BIM的全寿命周期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架构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2(3):19-20.

[3]王林均.《建筑工程概预算》课程教学改革方案浅析[J].贵州民族大学学报,2015(2):33-34.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第7篇

关键词:工程造价;动态管理;BIM5D

0引言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动态变化、分项组合、不可复制等特点。在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过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系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大多依据横道图、网络图的方式进行造价管理,导致整体施工造价动态管理效果不佳。而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应用,可以通过四维动态管控模型的构建,实现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因此,对BIM5D技术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的应用进行适当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BIM5D技术概述

在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BIM技术又可称为BIM5D技术。即在3D模型的基础上,增设实践轴、费用轴。在建筑工程造价评估中应用BIM5D技术,不仅可以提高建筑工程成本估算效率,而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横向信息流失、纵向信息交互不当问题。

2BIM5D应用特点

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主要是将建筑工程各模块构件信息进行有机集成,如空间、几何、功能、物理等,并增设时间维度、费用维度,以建筑工程实施阶段施工可行性评估为要点,对施工进度、工程预算、资源用量、施工成本、施工协议等进行关联管理,并将项目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等情况进行形象化的展示。BIM5D技术以下优势:

2.1准确性高

利用BIM5D技术,可以将建筑工程各施工模型过程造价数据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建筑施工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在系统内部直接进行分包工程量核算、变更工程量核算及成本数据核算作业,从而保证整体造价数据核算准确性[1]。

2.2可视化管理

建筑施工资源管理是建筑工程动态造价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在BIM5D信息集成平台中,将各模块施工面进行合理划分,可以对理论劳动量及成本造价进行可视化模拟分析,从而避免分包队伍多、交叉工序多导致的作业面造价协调冲突问题。

2.3管理效率高

以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需要依据进度计划,将工作分解后才可以获得建筑工程阶段施工量,整体施工效率较低。而利用BIM5D技术,可以构建统一的BIM5D技术模型。在BIM5D信息集成平台中,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人员可以综合分析建筑施工时间、流水段、施工楼层、构件工程量、清单工程量等信息,直接获得相关资源用量。同时通过项目总控物资计划、日体量计划前置,可以有效提高建筑造价管控效率。

3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BIM5D研究背景

3.1国外BIM5D技术研究现状

2014年,美国将BIM标准中并入了一种新的成本估算软件———QTO。QTO可以利用开放的IFC,对建筑工程成本数量进行全方位动态估算。随后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组织编制并运行了BIM系统在建筑工程各个阶段实施细则,明确了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各阶段造价管控中应用价值[2]。并以BIM5D技术应用的视角,从数据格式、信息交互等模块,强调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对BIM5D应用中成本信息管控的需求。如在BIM5D技术模型数据保存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禁止采用手算数据储存,而是通过独立BIM5D模块的设置,进行单独信息数据储存。

3.2国内BIM5D技术研究现状

21世纪初期,我国国家建设部编制并了《建筑对象数字化定义》,为后续建筑工程中BIM5D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随后各区域根据自身工程建设情况,编制了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实施中应用细则,如《上海市建筑模型技术应用指南》等。在BIM5D技术后续研究过程中,相关人员以施工作业成本管控模型为核心,对模型中获取工程量信息进行了规划分析。而通过对施工作业模型工程量信息计量及计价规范的详细设置,可以帮助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利用施工作业模型建立动态成本监控。同时利用目标成本结算前置操作,在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实现各个模块资源动态调控。

4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BIM5D技术应用措施

4.1BIM5D技术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优势

首先,在常规的造价管理中,应用BIM5D技术可以有效摒除以往工程量统计强度大、精度不高等缺陷。结合BIM5D技术模型中构件信息自识别、数字化表示、内嵌物理信息自统计等功能的应用,可以实现建筑工程造价智能动态管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及精确性。其次,发生工程变更时,可以在BIM5D技术模型中进行变更前后工程量对比。不仅可以提高工程量变更管理效率及准确性,而且可以避免变更时间过长导致的变更数据不全,为后期工程造价决算提供依据[3]。最后,在施工过程中应用BIM5D技术,相较于传统图纸算量规划而言,可以有效避免扣减规则设置、模型审核对算量效率的影响,从而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同时,利用BIM5D技术可以将工程量、工程造价、工程进度有机集成,实现工程造价的精细化管理。

4.2BIM5D技术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流程

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BIM5D技术,首先应构建项目的三维模型,编制价格信息文件,并将模型导入BIM5D,选取消耗量定额、录入进度信息文件。在工程开展前期,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5D碰撞检查分析,制定完善的施工成本及进度控制方案。即基于施工设计阶段对项目施工成本的巨大影响,利用专业BIM5D碰撞自检查软件,对建筑结构及各专业模块进行交叉碰撞检查,预先分析设计风险漏洞。如预留孔洞偏差、吊顶空间不足、管线碰撞等。在这个基础上,在预算阶段,直接利用Revit软件,进行工程量三维统计及工程量清单编制。可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建筑土建、机电、安装造价。结合BIM5D对各工作面及构件工程量信息自动汇总,可实现工程量动态统计分析。其次,在建筑工程三维模型运行的基础上,将进度信息、价格信息、消耗量定额信息进行有机整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依据建筑项目实际需求,以特定造价管控对象为依据,进行资源用量的合理设置[4]。如在三维模型与施工进度方案关联设置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综合考虑施工类型、施工位置、施工工程量、施工材料等其他属性信息,依据建筑工程四维模型集成原理,以WBS为核心,将各模块施工任务中蕴含的起止时间与成本信息、工程量进行关联设置。通过定期提取更新WBS节点下构件施工起止信息、工程量信息,可对土建模型、钢筋模型、场地模型、机电模型等专业模型信息进行及时调整,从而有效降低工作面施工冲突概率。同时,通过对各模块的工序成本、资源损耗量的逐一计算,可以达到对工程成本、消耗量进行动态跟踪核对的目的[5]。再次,为保证施工阶段造价控制效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利用BIM5D内构件、进度及设备集成信息,利用挣得值法,将BIM5D实际模型与预算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其中BIM5D实际模型主要是实际工程成本核算基础。其主要为相关模块施工工程量导致的实际成本发生量。依据具体成本信息,可获得各施工模块,甚至施工构件成本信息。一般来说,BIM5D实际模型需每间隔七天进行一次更新,每间隔30天进行一次实际成本梳理,并与预算成本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同时为避免施工资源无故损耗,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根据BIM5D中涉及的工程成本数量,将精益建筑施工方式与BIM5D模型有机整合。并依据工程分项物资分配比例,将BIM5D工程量与物资需求量进行对比分析。随后依据BIM5D工程量与物资需求量偏差数值,利用价值流分析的方式,控制施工进度、工序物资分配比例,以减低流动资金占用导致的工程施工延滞。最后,造价管理人员可以主动与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工程部门、商务部门、物资部门沟通交流,构建各部门共同参与的BIM5D管理模型。如在进行进度管理,要求造价管理人员在具体建筑工程施工工期的指导下,在每周各参与部门交底会议中进行本周任务状态及时查看。若在本周任务状态中发现滞后任务,建筑项目造价管理人员则需要及时调整各模块资源配置。并更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型。同时在BIM5D技术模型中关联进度文件、计量价格文件,实时跟踪进度计划执行情况。并进行人力资源消耗量、材料消耗量、成本消耗量、机械设备消耗量的全面精确计算。进行在三维模型建立的基础上,附加进度信息、成本信息,构建各模块专业模型。同时以建筑工程项目各模块构件可视化分析及进度成本透明化管理为依据,导入进度计量价格文件信息。结合三维模型、清单信息间信息通信信道的构建,可达到建筑工程多算对比的目的。

4.3BIM5D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应用要点

在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过程中,应用BIM5D技术主要是利用AutodeskRevit软件,进行建筑工程造价管控三维模型的构建。然后增设建筑工程施工规范及时间线,构建完善的立体化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模型。根据建筑工程各模块造价管理特点,BIM5D技术应用要点也具有一定差异[6]。首先,在建筑工程工程量统计阶段,基于建筑工程工程量统计耗时长、数据繁杂等特点,为保证建筑工程工程量统计的准确全面性,建筑工程工程量统计阶段可以首先依据工程设计阶段专业模型,依据实际施工阶段模型要求及《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规定的清单扣减关系,在设计模型的基础上进行算量模型的适当调整。同时依据算量软件内置建筑工程造价扣减原则,利用BIM5D技术内置扣减算法,优化建筑工程各构件间连接模式,以便控制建筑工程工程量统计错误概率。其次,工程量的变更,不可避免的会导致施工进度、工程造价的变化。以往建筑工程量变更造价审核工作强度较大,而在现阶段工程量变更造价分析过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5D技术平台,对相关模块工程量变更情况进行实时观测,直接在BIM5D技术模型上对工程量变更位置进行信息修改。通过对以往工程变更阶段造价信息汇总分析,构建完整的工程量变更单,实现变更工程量造价及关联工程量造价的直观调控。同时在BIM5D技术模型中,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也可以根据变更情况,及时删除建筑构件信息,保证变更造价管理效率。再次,在建筑工程流水段工程量查询阶段,依据前期建筑施工规划,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可以综合考虑建筑施工规划、分包合同、施工图纸、甲方清单等信息。在BIM5D技术模型中进行施工流水段及流水段维度的合理划分。通过对各流水段工作面检测管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首先可以依据获得的各工作面团队数量与工程施工量对应情况,对各模块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动态监控。然后依据物资量及单位定额劳动力划分标准,合理调整模块生产规划。并利用BIM5D技术将对应工程量资金应用情况自动拆分,从而预先规避交叉作业冲突。最后依据主体模块施工进度规划,在BIM5D技术模型中进行任务模拟。即建筑施工资金安排计划动态分析。结合BIM5D技术模型终端自动进度关联,可实现动态施工成本分析,保证各流水段工作面造价管理效率。最后,在建筑工程月工程进度款审核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5D技术,对月度施工工程量、资金提取情况进行核对。并依据BIM5D技术模型计量范围,对建设方规定报量预算范围进行详细审核。同时在BIM5D技术模型中,以Project文件导入的方式,在各流水段构件间设置计划进度说明,从而实现施工进度与工程量、月工程进度款一一对应。如某工程月度工程材料主要为玻璃、混凝土、混凝土砌块、脚手架等,混凝土规格型号为C60。通过在BIM5D技术模型中输入材料名称及规格型号,可以直接获得相关材料月度施工数量及计划起止时间。以混凝土为例,其起止时间为2017年08月22-2017年09月23,施工量为156.253平方米。此外,在工程造价动态管理过程中,若相关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目标成本已确定,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则可对整体建筑工程施工期间应用合同及金额进行预先估算,以便为整体工程成本造价控制提供依据[7]。在实际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建筑工程施工合同预估的方式,将工程目标成本进行合理等级的划分。并将目标成本控制栏对应金额,设置为具体的合同条款,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效益。

4.4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中BIM5D技术应用展望

BIM5D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模块起步较晚,整体应用技术还不够成熟。但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成本控制模块,BIM5D技术展现了极大的优势。在建筑工程项目造价全过程、动态、立体化管理目标的指导下,BIM5D技术将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进行有机连接。结合全球范围内建筑工程BIM5D技术应用标准的逐步完善,BIM5D技术将成为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的主要支撑。

建筑工程计价模式第8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工程造价;建筑信息模型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17日

一、发展现状

工程造价是建设项目进行投资决策、施工计划、筹集资金的重要依据,也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资金进行合理预算的基础。随着我国建筑业的迅猛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的作用日益显著。目前,国际竞争日益激烈,而工程造价管理方法也必须逐步与国际工程造价惯例接轨,作为在建筑业发挥着灵魂作用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建设市场的改革方向。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建设产品价格是通过计划分配建设工程任务而形成的计划价格,概预算定额基价是量价合一的价格。建设工程招标制于1984年施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的内容实质不变。1992年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由计划经济下的定额模式逐步向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与国际惯例接轨的新模式转变。在造价管理方面,提出了“政府宏观指导、企业自主报价、竞争形成价格、加强动态管理”的改革思路;在计价依据方面,从原来引进前苏联的“量”、“价”合一模式开始向“量”、“价”分离模式转变,提出了“控制量、指导价、竞争费”的改革设想。90年代后期,《建筑法》、《价格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相续出台,定额体系开始出现了一系列变化。2001年初,国家宣布年内国有建筑施工企业逐渐改制,面向市场,全国大多数省份的定额管理模式将出现历史性改变,量价分离,单项报价提上议事口程,定额的法定性地位也随之降低,转为指导性。2003年7月,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的施行,拉开了全国范围内施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帷幕。经过5年的实践和总结,2008年12月1日起执行新的国家标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8)。2013年7月1日起实施了《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

二、存在的问题

建设工程造价管理改革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还存在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设计阶段。为了经济数据有时候提高工程造价或是压低工程造价;设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候只是为了求安全而不考虑造价的实际情况,只看重工程项目,而不重视经济的情况。这些都е铝斯こ淘旒鄢鱿制差,严重影响了工程的造价管理质量。在一些工程项目的建设中,一些建设单位常常在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前提下,就仓促开工,而前期的设计、勘察、分析研究都不到位,给工程造价的管理带来很多问题,有的甚至是边施工边变更工程设计,完全没有按照工程的合法程序来进行,设计变更随意性大,给工程造价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设计阶段中,为了市场需要往往无奈接受根据业主要求来调整设计,从而产生连锁反应,工程设计不得不进行调整或变更,导致造价难以控制。

(二)项目招投标阶段。许多招标单位利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获取胜利或为了中标往往采用“拼价格、拼人脉”来获取业务,采用“价低”而非“质优”的竞争方式,给招标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危害性极大。

(三)项目实施阶段。造价人员通常在计算造价前通过图纸来计算工程造价,不做施工现场调研,不清楚施工现场工程材料的型号、价格、价格波动情况,对项目施工工程中使用的工程机械类型、型号、设备价格、设备折旧费用、工程机械设备保养记录、工程机械设备运行状况完全不知情,在未知现实情况下计算工程造价时往往会带来很大的价格偏差。

(四)项目竣工阶段。部分工程预结算审核人员对现场情况同样不了解、不熟悉,缺少调查和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不能及时发现预结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不能及时更新反映当地工程经济方面的相关数据,甚至定额套用不合理、工程费用选择不准确、按图纸计算的工程量不正确等现象时常有发生。

三、对策

(一)设计阶段。设计阶段是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关键与重点,只有在设计阶段切实做好工程项目建设的造价控制,才能为以后工程建设各阶段的造价控制打好基础,确保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由美国的查克・伊斯曼博士提出的建筑信息模型(BIM)为工程造价在工程设计环节阶段精细管理提供了途径,它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因此,在设计阶段设计师根据决策者所提供的资源,用数字建模的形式将工程流图、完整的建筑信息以参数化、数字化的形式构建,涵盖了建筑物的所有构件信息、项目信息、造价信息,利用BIM模型的关联数据库,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设计过程中工程基础数据拆分实物量,为限额设计提供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二)项目招投标阶段。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通过数值建模的形式体现出来,涵盖了建筑物的构件信息、项目信息、造价信息等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项目所需要的材料费、机械使用费、人工费、管理费和利润,并考虑一定的价格波动,在这样的前提下,建筑工程项目的基本费用就可以实现量化。杜绝“价低”中标带来的后患。

(三)项目实施阶段。BIM的数据传承到施工阶段,承建公司用来做工程量化、进度编排、工程造价等动工前的准备,用以安排采购、下包、后勤等工作任务。通过四维施工模拟与施工组织方案的结合,能够使设备材料进场、劳动力配置等各项工作的安排变得最为有效、经济。设备吊装方案及一些重要的施工步骤,现在都可以用四维模拟的方式很明确地向业主、审批方展示出来。在施工过程中,将BIM与数码设备相结合,实现数字化的监控模式,更有效地管理施工现场,监控施工质量。

(四)项目竣工阶段。在此阶段,由于对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意图、技术规范、实际施工条件(工程现场的场地、用房、交通等施工条件和水文、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现场施工工艺、设计图纸、设计变更等相关信息进行数值储存,做到了对建筑工程全过程的监控,数值化地对工程造价在汇总、核算、分析方面进行分析,确保了最终工程量的精确,为项目竣工结算阶段造价控制提供了精准的判定。

四、结束语

针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在工程造价计价过程由定额计价法进行工程计价到工程量清单计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基于建筑信息模型对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项目招投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竣工阶段进行数值化管理,实现全过程的监控。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体现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实现工程量计算万法标准化、工程量计算规则统一化和工程造价计价的精准化。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从梅.浅析工程造价的几个重要阶段[J].价值工程,2012.4.